一个人的村庄范文

时间:2023-03-19 01:48: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一个人的村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一个人的村庄

篇1

孤单的笔触,苍凉的景物。黄沙梁,沙漠中的小小绿洲。像一个知理明事的老者隐于繁华之外,守着几分孤独,守着几分自在,守着几分寂寞,守着几分惬意。

想象这样一幕场景,黄沙漫漫,飘在村庄以外的天空。茅草屋和木屋兴许新竣工兴许早已破败。黄沙梁的人站在天地间,望着春华秋实的万物,望着春种秋收的麦子,麦香浓郁。就这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安分守己的生活,睡下与醒来就是一辈子。,村庄里的草青了又黄,来年又是青草。星星升起又落下就是永远。

有一个人,叫张三,叫李四,或者叫刘三。他不种田,他几乎什么都不干,他只蹲在一面破墙根吸烟,从太阳出来到太阳落下,就这样蹲着,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有一个人,叫张三,叫李四,或者叫刘三。他孤身一人,早些年在要搬迁的人家手里买了房子,就这么住着。天长日久。门破了,烟囱堵了,他不去管,就让房子和自己一起老去吧。人们在五千栽树,等木头长成了便用来做房梁,等房子盖成了自己便安然老去。人们在村边种田,夜里嗅见稻香了便可以收获。人们养着牲畜彼此不相干涉,等变老就一起消失在漫漫黄沙中。

书中有那样一段话,有一个汉子,皮肤黝黑,在烈日下,他挥舞着镰刀,不知时间。我突然体会到了时间的流逝,它流过我们的身边,我们忙于播种或者收获,无暇顾及,只是突然间有一刻心酸的感觉。我们悲,却不明所因。也许悲伤时间如白驹过隙,也许悲伤村庄的千年无声,也许悲伤此时自己心无大志,也许悲伤孤独无可阻挡。这是一种很苍凉的感觉,抬头仿佛看到青灰色的天躲在黎明里,鸡鸣划破天空,朝阳明艳似血。再抬头却又已是落日余晖,没有壮美,只有黄昏时的淡淡孤独。

一个人的村庄。我想会是一种很美的感觉。若说孤单也该是一种美丽的孤单。我总是想若漫漫余生有机会我一定会去一个村庄,守一份寂寞,品一段时光。人生有太多时光要打发,与其在繁华中虚妄不如在荒芜中清晰。村庄是一个很古朴的地方,人畜共居,有院子的小,,门前有天罗瓜的架子,爬山虎爬了满墙,风仙花开的红艳艳,在昆虫的鸣叫中入眠,在鸡鸣中醒来。偶尔你会被鸟声吵醒,初冬的早晨,一些似雪非雪的降水过后,薄霜铺满瓦檐,着水珠,鸟儿就开始争鸣了。也许初冬早晨和煦的阳光让它们以为是春天来了。去看看列列西风中无叶的杉树,叶已落尽枝桠在半空中显得突兀,也许一天傍晚你会发现北风中有成排的小鸟站在枝桠上,像是一株长鸟的树。这样的村庄也是一个人的村庄,你可是会喜欢,孤独且美好的村庄。

去一所一个人的村庄,无论破旧与败落,听细雪声如碎玉,听细雨声如呓语。瓜田李下,柳暗花明。春意盎然。夏树成荫,秋雁南飞,冬雪阵阵。像一个隐者。用超然脱俗的淡泊隐逸,去一所一个人的村庄抛弃所有人世美好于不顾,怡然自足,多好的日子,不迁怒不怨恨,应当是如水的时光。

一个人的村庄,不知道作者本初的一年,也许是厌倦了俗世,想念起了家乡,那个村庄,一个人的村庄。我也不知道看完这本书后又有怎样的感想,只是突然想到了这些,也写下了这些。

篇2

关键词:刘亮程 《一个人的村庄》 文化超越性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许多作家都以毕生心血倾注在对故乡的无尽回味中,譬如沈从文、汪曾祺、萧红等,刘亮程也是其中一位。他们的共性在于:在对故土的深情注视中实现精神家园的皈依,在异质文化的反思中完成对生命本体价值的定位,在知识分子的身份焦虑中发现道德良知的悲悯。而刘亮程的特别之处在于,以“道”的绝胜气质为出发点,走向“儒”对生命痛感的深情吟咏。

芳芳在给《一个人的村庄》写的跋中有这样一段话:“亮程的野心似乎更大,他似乎想通过让时间静止的方式,以他自己来来去去行走的“闲锤子”的方式,切近村庄以及生存本身这个母题。他做得貌似漫不经心却处心积虑;貌似语无伦次自说自话却是在惨淡经营……亮程的‘荒原而不为人知的村庄’的封闭性似乎也不仅仅是地域使然而更像有意为之的。”可见,刘亮程笔下的“村庄”还是一个富于文化内涵和精神超越意义的意象世界。

村庄“慢而长”的时间观构成第一重“超越”。“风四十年吹旧一扇门上的红油漆。雨八十年冲掉墙上的一块泥皮。”“多少年来我似乎忘记了生长。”一切事物的改变都可以忽略不计,村庄就是一个在历史河流中静止的世界,在等待中以求生命轮回。更重要的是,即使“变化”也不再有它的意义,因为“更紧迫的劳动在别处开始”。劳动,把这里的世世代代永久而沉重的束缚在荒凉贫瘠的土地上,周而复始,没有开始和结束;但也造就了这里人虚心、务实的生活态度。他们无需羡慕外面世界瞬息万变的精彩,即便永远面对一成不变的生活,也对生命恒常持有信念。正如古语“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而又何羡乎?”

村庄里错位的空间想象构成第二重“超越”。一望无边的荒野构成一个精神的“荒原”,人如麦垛一样都是其中的隐匿者,人亦被视为与所有生命平等的物。贫穷使人失去物质欲念,转而迫切需要在精神上攫取尺寸之地。一方面,人就在贫瘠土地的深处去汲取精神养料,使无法向外伸展的欲望往纵深处扎根,让生命站成一个个独立体。另一方面,贫瘠终无法改变人内心孤单、寂寞和恐惧的心理写照。“荒原”既是空间上的,又是精神的。渺小的个体实难走向广袤西北大地的边界,更无法与之产生对话和共鸣,从而产生存在的虚无感和情感的荒漠感。无形的空间存在于人们的想象深处,当人与空间的相对关系无法确认时,或将其想象成“无限大”而变得自傲,或因无法掌控而胆小、逃避,以致产生封闭心态。“在这个村庄里,睡一百年,都不会有人喊醒你”,这种“不跟你玩”的心态正是边缘苦感极度自卑与极度自傲的畸形结合,但也是他们对恶劣生存空间的精神超越。

以上两种“超越”只是为“村庄”注入了时空观基础,比较浅层。而更深层次的“超越”在于其消弭物我之界限,与自然共生共融的生态观。“如果我还有什么剩下要做的事情,那就是一棵草的事情,一粒虫的事情,一片云的事情。”这恰好反映了庄子“我与万物合而为一”的人格理想:主体人格通过客观自然的无限广大来实现绝对自由。庄子语:“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亮程笔下的村庄就充满了这种接近于无限本体的“大美”,与主体人格理想密切相连,与天地精神独往来。在这里,弱小的生命还获得了独特的审美观照:驴不再是永远跑不过马的小畜,人们羡慕它的悠闲;小虫也值得尊重,它们走过的路不多,却能抵达人无法看到的世界……生命有情,这是第三重“超越”。它接近于生命本体的表达是“道”的完胜:其一,所谓“自然无限美,人生何渺茫”,相对于人际关系的斤两算计,它获得了更开阔的审美视野。其二,它以“人的自然化”为审美旨趣,追求物我之平等。其三,人从与其它生命的距离走向对自然及生命的和解。“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并不是草木的道理。我自以为弄懂了它们,其实我弄懂了自己。我不懂它们。” 与草木虫鱼亲近而保持距离的状态便是“和解”的真正内涵:亲而不腻,是为对生命的敬重。这是农耕文明的精神产物,更是农耕文明对城市文明的超越。

第四重“超越”是一种“儒”的超越。它源自对这片精神沃土难于舍弃的情怀,也源于对生命本身孤独与荒凉的和解,更兼智慧与深情。亮程有他“一生难以走出这村庄”的原因:其一,城市“不过是另一个村庄”,城里人是“另一种形态的农民”,无论走到哪里总还是扔不掉手里的“铁锨”和“羊鞭”。他对“城市”和“城里人”概念的置换从根本上掏空了对城市的其它注解,解构了后现代社会的城市文明。其二,人际关系的裂隙和人性的疏离,使亮程的脚步更加沉重。与父亲之间难言的陌生,母亲独自在冬天的透心寒冷,偷苞谷的贼逃命的可怜,冬夜里冻死路边的老者……“心地才是最远的荒地,很少有人一辈子种好它。”认识到人性荒芜的难以除,体现了儒者深彻的悲悯。其三,认识到精神荒原内在的艰难性。“真正进入一片荒野其实不容易,荒野旷敞着,这个巨大的门让你努力进入时不经意已经走出来,成为外面人。它的细部永远对你紧闭着。但亮程从不回避它,他从对“物”的观照转向对“人”的观照,由对人性内部的发掘去实现最终的“超越”。这种终极超越的可贵在于:他没有放弃“人”,而是进入“人”,哪怕身处一片“荒原”也要在其中建立希望,并且坚信唯有在此中才能寻找到村庄的全部归宿。

结语:

笔者以为,由“道”的自然化走向“儒”与对人性的和解,此为“超越”的本质和精髓。

参考文献:

[1]刘亮程 《一个人的村庄》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6.1

篇3

——刘亮程《对一朵花微笑》

刘亮程,1962年出生在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沙湾县的一个小村庄里,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期。长大后种过地、放过羊,当过十几年乡农机管理员。劳动之余写点文字,大多写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子。在这个人畜共居的村庄里,房子被风吹旧,太阳将人和牲畜晒老,所有事物都按自然的意志伸叶展枝。作者在不慌不忙中叙述着一种人类久违的自然生存。著有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和《风中的院门》,图文集《库车行》。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于1998年在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后,次年引起了新疆文坛的热切关注和巨大反响,被誉为20世纪最后的文学景观。刘亮程本人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

风中的院门

书名:风中的院门

作者:刘亮程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01年1月

页数:425

内容简介

《风中的院门》文字朴素、沉静而又博大丰富,内容分为“风中的院门”、“我的村庄”、“永远的黄沙梁”三辑,收有“风改变了所有人的一生”、“谁的影子”、“共同的家”、“剩下的事情”、“别人的村庄”、“只有故土”等40余篇散文。

这是一本始终把人和村庄的命运连在一起的散文集。作者刘亮程虽然才过而立之年,却经历了中国农村的世事沧桑。庄稼人、牲畜、田野、小麦和树林……在他的眼中化出化入,生死衰荣。他在《住多久才算是家》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自白:“我一直庆幸自己没有离开这个村庄,没有把时间和精力白白耗费在另一片土地上;在我年轻的时候、年壮的时候,曾有许多诱惑让我险些远走他乡。但我留住了自己,我做的最成功的一件事,是没让自己从这片天空下消失。”

书名:一个人的村庄

作者:刘亮程

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06年1月

页数:280

一个人的村庄

内容简介

《一个人的村庄》讲述了刘亮程是真正的作家,也是真正的农民,是真正的农民作家。

作为农民,写作真正是他业余的事情;而作为作家,他却无时不在创作,即使在他扛着一把铁锨在田间地头闲逛的时候。在他的村庄里,在与他一样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村民们的眼里,这个无事扛着铁锨闲逛,到处乱挖,常常不走正道却偏要走无人走过的草丛中的人一定是个难以捉摸、有些古怪的人吧。在他们眼里,这个说不出却总觉着有点不一样的人是不是有点神秘呢?当然,他们也许不知道这个人在跟他们一样的劳作之外,还喜欢偷偷观察着村里的人,以及驴、兔、飞鸟、蚂蚁、蚊子,以及风中的野草和落叶,甚至村东头以及村西头的阳光……

这本书的封面上印有一行字:“后工业化社会的乡村哲学”,后工业化社会和贫穷的生活面貌之间,存在着何等尖锐的对立与鲜明的反差。

《一个人的村庄》突出了其醒世的、不可漠视的人文价值;突出了人类命运,家园史诗与人的灵魂档案的意义。“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对于真正已达到“五谷不分”的某些“新新人类”来说,刘亮程的书就是一本人性历史的“备忘录”。

书名:凿空

作者:刘亮程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年:2010年4月

页数:257

凿空

内容简介

篇4

一个衣着艳丽服装的佤族妇女

迈着不大不小的步子

走过山沟里的玉米地

剥开一个个玉米棒子

随手扔进背篓里

半小时后

玉米装满了背篓

背篓里散发出的泥土气息

慢慢渗进她的血液里

不远处是她的村庄

我站在村庄附近的山坡上

听不到家畜家禽的叫声

也看不到有人从村庄里走出来

一切一切都非常的安静

只是我不敢想

佤寨的孩子们

佤寨的男人们

还有佤寨的老人们

他们都哪去了

这个村庄真成了她一个人的佤寨

若是

我愿与她牵手

当上佤寨寨主

木鼓

以红毛树、花桃树或麻栗树树干为原料

按一定形状掏空

佤寨的标志克罗克横空出世

集传统祭祀工具、乐器和报警器具的木鼓

分为公鼓、母鼓

公鼓的音节偏低,音色粗重

母鼓的音节较高,音色清脆

木鼓房是佤寨重要的标志性建筑物

一个佤寨都有若干个

用六根柱子三根横梁及竹片

或茅草搭建而成

四周没有墙壁

木鼓房不大结构简单

存放木鼓的地方

便有其他民族庙宇的功能与地位

木鼓是佤族的 “通神之器”、“通天之鼓”

阿佤人说生命靠水,兴旺靠木鼓

往日

沉重的木鼓声响起时

必有人头落地

今昔

木鼓多是静静的躺在木鼓房

只有祭祀报警或节日喜庆等

才能听到木鼓的响声

司岗里

树洞

山洞

岩洞

甚至是一个小小的泥坑

可能是佤族先民的司岗里

从里面走出来的万物

众生平等

的阿佤先民饱一顿饥一顿

与野兽为伍

后来

是妈侬教育了阿佤先民学会了寻找食物

阿佤先民吃上了甜蜜的野果

吃上了香味可口的兽肉

从此便顽强地在澜沧江流域繁衍生息下来

在勐梭龙潭边想起你

十年前

在勐梭龙潭边喝完最后一杯水酒

那夜你我醉在湖边

美好的约定

十年后在此相聚

我如期而至

却没有等到你的消息

手机、微信和QQ现代媒介里

都没有我们的联系方式

相信一个缘字

就这样

为了一个美好的承诺

在心里彼此坚守了十年

也是同一个日期

也是在晚霞映照湖边的傍晚

我孤身一人静静地坐在湖边

思绪飞到你的身边

只是原来喝的水酒换成二锅头

让我静下来

让我沉醉

一潭湖水

一个人的世界

一个人的舞蹈

那夜

你光着脚丫跳啊跳

黝黑长发甩啊甩

舞台上的你是美和力量的化身

我不能构造意境,营造氛围

我渴望像你一样的解脱

渴望一种原始的放纵

渴望与美丽的佤族女叶子再次相遇

在勐梭龙潭边想起你

想起你的眼神

想起你的笑容

想起你的长裙

想起你的长发拂过我的脸颊

我伤感

我渴望

渴望来世成为会跳甩发舞蹈的佤族姑娘

根据地

根据地是勐梭龙潭边上的一个冷饮店

普通的佤族小楼

中午

和来自丽江的文友杨春山先生走进小店

选择面对龙潭公园大门的桌子坐下

漂亮的佤族女老板问喝点什么

老板手里没有点菜单

也没有纸和笔

只是很友好地看着我们

我问她有什么喝的

她答

酒水类有自烤酒泡酸木瓜

有水酒

还有啤酒等

饮料类有柠檬汁、葛根汁……

听完

要了一盘黄瓜

两盅白酒

一次又一次的碰杯

时而

谈着一些与云南文学有关的话题

从彭荆风、于坚、雷平阳、夏天敏……

再到《婚誓》、《庐山恋歌》、《阿佤人民唱新歌》……

时而

又静静地凝视远处的勐梭龙潭

听人讲过

勐梭龙潭里曾有水怪出现

篇5

风是透明的,它抚摸一棵草的时候,看不见风的样子,这棵柔弱的草,摇了摇手臂,像是自我陶醉,和风没有一点关系。风撞到一棵树上,有些气咻咻地掉转头,穿过幽深静谧的树林,树叶子哗哗地响,热烈的夏天,变得缓慢、抒情,风引来了蝉歌,阴下来一方清凉。这是婉约的风,充满女性的阴柔,它走过的田野、草和庄稼从土缝里探出头,乡间的野花,犹疑着露出浅浅的微笑。低微而洪大的虫鸣,被风捎到更远的地方,一片秋天的黄叶,被风吻过后,旋转低落到泥土上。院门被风推开,院落里横着猪食槽子,斜靠着鸡食盆子,地面上有匆忙的脚印,和遗落的麦草……对于风来说,杂乱的院落没有秘密。风和村庄的人一样,性别,年龄、高矮、脾气秉性,各个不同。笼统地称它们风的时候,就像是含糊概括地说树林的树,说村庄的庄稼。风肆虐狂放的时候,可能掀起一垛草,可能把一棵树拦腰折断……断肢残臂,纷纷下坠,横尸遍野的战场一般,可惜,油绿的叶子依旧青春般地闪亮。麦熟的时候,或者刨掉玉米,大地一片空旷的时候,容易刮起旋风,风紧贴着地皮,开始时只是斗笠般大小,轻扬起草屑,微尘,庄稼的叶子,陀螺一样不停地旋转着往前跑。渐渐地风势越来越猛,像一只巨大的漏斗,像一个细脚伶仃大腹便便的巨人,成捆的麦草,玉米秸,桑叉,干松的牛粪……轻而易举地成为风捕获的对象。我的祖母,忙着吐几口唾沫,恶狠狠地诅咒几句。一个旋风便是一个不能转世的荒魂野鬼,我的祖母用大衣襟把我的半个身子掩上,她紧紧地搂着我,她不让那些荒魂野鬼沾到我的身上,沧桑的老树皮一样的手掌捂着我的脸,盖上我的眼皮。

雨来之前,风便来了,雨走之后,风还是百般的留恋。躲在屋子里听雨,听风。雨声悠远,风声辽阔。风摩擦着一面土墙,带着混浊的喘息,风把轻轻挑起的两根电线,吹得呜呜作响。南园子果树林里有一口井,多年前一个因为婚嫁而轻生的年轻貌美的女人,跳井而亡,风漫过这口井的时候,多了些缠绵,多了些幽怨,风在井口前踟蹰不前。有风的时候,你爬到井跟前,会听到低微的时断时续的哭泣。谁也不能证实真实的情况,大人还没走到这口井跟前就绕个弯,走开了;孩子们怀着好奇走近的时候,多半被大人呵斥住了,即使真的走到跟前,因恐惧逃离出来,手脚慌乱,耳朵也慌乱得什么都听不到。夏日里,在大门洞里搭一块门板,上面铺麦草编织的草垫子,打赤膊,四仰八叉地躺在上面,穿堂风一阵阵,从很远的地方吹过来,有些清凉,或者还有些甜爽,风里有树木的气息,有泥土的气息,有牲畜的气息。门洞里墙壁楔进几根钉子,挂着一把弯锄,几辫子蒜,和一张猪皮,就那么躺着,倾听着风声,和风私密地约会。

田地里的风大一些,顺风时,风推着你往前跑,即使背着柴火,却一样的轻松,好像走路的脚不是自己的,不花力气就动了,狠的时候,还能推你一个趔趄。顶风时,艰难得像是推着沉重的磨。从村庄到庄稼地的乡道,走着我的祖父,走着我的父亲,走着父亲的祖父,走着祖父的祖父……我的祖父背着破草筐,手里握着一把镰,镰刀的黄杨木把被汗渍和手上的茧花磨得油光闪亮。早些年,他还牵着一头温顺的黄牛下地,牛蹄印在泥道上,沉稳持重的牛像是把风踩碎,风吹过它的眼睛的时候,两只铜铃般的湿润的眼睛,安详隐忍,与世无争,好像它的眼神来自另外的世界,这些风悄悄地写进了牛清澈的眼眸。牛老了,我的祖父也老了,牛派不上什么用场,送到了屠宰场,我的祖父依旧在田间行走,握不了沉重的锨,就拿一把轻巧的镰。他尽最大的努力弯下腰,用双手撮起一团牛粪,或者割掉一把青草。祖父弯着腰,渐渐地再也直不起来,我怀疑真正的凶手不是庄稼与土地、庄稼与土地上不分昼夜的操劳,分明是田间的风,一点一点把他的体形吹成了弓形。我真的希望这些风朝着相反的方向运作,让祖父的腰背奇迹般地挺立起来。祖父曾经潮湿的黑发,被风吹干了,灰扑扑的,干成了一蓬枯柴。他身上平展的含有水的柔韧富有弹力的肌肤,被风吹皱了,吹皱了的一池秋水一样,皱纹满面,皱纹压着皱纹,皱纹间掩藏着无尽的沧桑。

篇6

关键词:生命 家园 存在

苏教版“月是故乡明”这一板块都是围绕着“家”“家园”等一系列关于“家园之思”这一命题展开。对故乡山水、风土人情的眷恋,对乡村生活的美好回忆以及对精神家园的一次次找寻,无不体现了每一个作家的乡土情结。但是,当我在读《今生今世的证据》这篇文章的过程当中,觉得这篇文章不仅仅停留在了对故土的眷恋,而是更深一层地以借助追忆、找寻故土的形式来叩问人类生命的本质。已经将对故土的思考上升到了一个探寻生命存在的哲学命题。

一.叩问生命的存在

关于“存在”,从哲学命题上来说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世界。在《今生今世的证据》中,那不断出现的院墙、树木等许多事物都构成了作者的生命存在。这些生活中的平常事物深深地烙印着人的印记。但是,即使是这些深怀眷念、视为珍宝的事物,作者却有一天对它们的存在也抱有一种难以阐明的怀疑。表面上是在怀疑,可实质上作者却在以叩问的形式去印证自己的生活,让生命的存在在叩问中再次得到确证。

如果读过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就会发现,在作者心头不断闪现的事物正是作者切身经历过的事物,那些事物正代表了故乡的一切。作者从乡村走来,成为了一个游离在城市与乡村的作家。当他再次踏上回乡的旅途,踏上那片熟悉的土地,那种恍如隔世之感便会自然而然涌上心头。当时间定格为“现在”,也许已经没有人记得过往的一切了,当能够证明自己生命存在的事物消失的时候,一个人怎能不产生对存在的疑问?

可是,作者又为何不叩问现在,甚至是未来,为何不向现在与未来找寻“今生今世的证据”呢?如果说从食指的《相信未来》中,我读到的是对“现在”的深切怀疑,那么从刘亮程《今生今世的证据》中,我读到的就是对现在与未来的困惑。作者刘亮程活在了不能自拔的属于自己的过往年岁里,也许在那样的年岁里他才能切实感受到生命的实在。

二.废失家园的痛心

当时光的铁蹄无情地踏过村庄,在岁月冲刷磨洗下的家园注定走向荒芜。物质的存在总有行将消失的一天。面对家园废失,任何一个人都是痛心疾首。也许这种荒芜并非实质意义上的“荒芜”,不过它确实已不再是从前所熟识的模样了。作者是在用回忆去找寻一个不复存在的村庄。

仅从这篇文章我们无法得知作者为何“会对以往的一些产生怀疑”?但我们可以联想到其他作品,例如高尔泰的《寻找家园》,野夫的《乡关何处》……一代代文人、学者怀着浓浓的情意反复述说着家园之殇,当祖祖辈辈苦苦经营与守护的故园,在现代社会中碎了一地的时候,是否也意味着人的根本价值的失格?当家园废失,一个人是否会像丢失农具一样丢失了自己的过往?在现在文明社会中,我们无法否认的现实是人类似乎总存在一种无根的感觉。就是这种无根的感觉让这位从乡村走来接受现代文明洗礼的作家对以往产生深切的追问。现代文明的冲击甚至让他对以往产生一种恍若隔世的虚无缥缈之感。作者是在借文字告诉我们要及时找回故土。字里行间流露着对原始乡村生活逝去的淡淡的哀伤。

三.另一种存在

其实,刘亮程找到了一个最好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生命存在,那就用文章来承载着渐行渐远的故土。

一代代文人、学者怀揣着那抹之不去,挥之还来的“乡愁”,以厚重的笔触四处找寻自己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他们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对生命的存在发出本质的叩问。也许这一过程充满艰辛与苦涩,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对生命的再次确证。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刘亮程亦是以写作的方式来证明自己,以为此生留下“证据”。人的生命犹如蜉蝣寄世,在历史的长河中终将湮没。当一切不复存在,没有人和物可以证明你此生的时候,能够留下的也许就只有那斑斑墨迹留存的点点心曲了。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写你的村庄,你就写了世界。”当故土的一切变得面目全非,将再也找不到那熟悉的场景,“今生今世的证据”不可再得,找不到生命的源头,一个人或许离成为没有根的孤魂不远了。或许只有用文字记录,才能让自己的“孤魂”得到些许安慰。

篇7

从前,有一个十分美丽的小村庄,那里有一大片森林,还有潺潺的流水,十分美丽。但是,那里十分贫困,他们唯一的财富就是树,所以,那里年年都很美,没有发生过灾难。

有一天,一个大财主来到这里,要在这里修建一个造纸厂,需要大量的木材。于是,他就让工人去山上砍树。村民制止他们,但经不住钱财的诱惑,也加入了砍树的行列中来。

山上的树一天一天地在减少,很快就只剩下光秃秃的十几根树木了。大财主就派一个人去把那些树砍光。那个人在树下抽着一根烟,用一把锋利的斧头砍一棵大树。他眼里充满了金钱的诱惑,满脑子都是钱。一只啄木鸟飞到掉钱眼里的那个人的脖子上,啄了啄他的头。那人因为想得太投入了,竟没发觉。啄木鸟心想: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子。那人的头动了动,啄木鸟才惊奇地发现,这是个人!啄木鸟急忙惊慌地飞走了,一溜烟就不见了。

篇8

例1 如图,一条公路的两侧有六个村庄,要建一个车站,要求到六个村庄的路程之和最小,应该选在哪里最合适?如果在[P]的地方增加了一个村庄,并且沿着地图的虚线修了一条小路,那么这时车站设在什么地方好?

证明 以公路为数轴,设六个村庄在数轴上的坐标分别为[a1,a2,a3,a4,a5,a6].如果车站建在[x]处,由绝对值不等式得,

[S(x)=|x-a1|+|x-a2|+…+|x-a6|]

[≥|(x-a1)+(x-a2)+(x-a3)-(x-a4)-(x-a5)-(x-a6)|]

[=|a4+a5+a6-a1-a2-a3|].

等号在[x∈[a3 ,a4]]时取到,所以应在第三个或第四个村庄之间建造车站.如果在[P]处再增加一个村庄,同理知建在[D]处较好.

点拨 本题显然是一道实际应用问题,其中所用的数学知识不多,但注重分析能力.所谓分析问题,就是把事实看清楚,把道理说明白,说得有头绪,说得恰到好处.把问题解决以后,可以再想一想,如果有[n]个村庄怎样?如果还是六个村庄,但是要考虑乘车人数又怎样?这类问题叫做原题的推广.为了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我们的知识,应当注意用这种推广的方法来进行学习.

基本不等式

例2 若正数[a,b,c]满足[a+b+c=1],

求证:[(a+1a)(b+1b)+(c+1c)≥100027].

分析 在学习“不等式的证明”时,大多都证明过这样的习题:若正数[a,b]满足[a+b=1],求证:[(a+1a)(b+1b)≥254].解决这道习题并不困难,现简证如下:先得到[0

证明 因为本题的不等式,当且仅当[a=b=c=13]时取等号,为了使[a+1a=a+1ma+1ma+…+1ma](共[m]个[1ma])能使用平均值不等式且等号能够取到,须[a=1ma]且[a=13],得[m]=9.所以有如下证法:

[a+1a=a+19a+19a+…+19a](共9个[19a])

[≥10a(9a)910].

同理,有[b+1b≥10?b(9b)910,c+1c≥10?c(9c)910] .

所以[(a+1a)(b+1b)(c+1c)≥103?abc(93abc)910].

再由[0

[(a+1a)(b+1b)(c+1c)≥100027](当且仅当[a=b=c=13]时取等号).

柯西不等式

例3 设[a1>a2>…>an>an+1],求证:[1a1-a2+][1a2-a3+…+1an-an+1+1an+1-a1>0].

分析 前[n]个式子都大于零,第[n+1]个式子小于零,可将原不等式化为[1a1-a2+1a2-a3+…+][1an-an+1>1a1-an+1],即[(a1-an+1)(1a1-a2+1a2-a3+…][+1an-an+1)>1]. 再由[a1-an+1=(a1-a2)+(a2-a3)+…+][(an-an+1)]结合柯西不等式证明.

证明 原不等式可化为

[(a1-an+1)?(1a1-a2+1a2-a3+…+1an-an+1)>1],

又[a1-an+1=(a1-a2)+(a2-a3)+…+(an-an+1)],

于是[[(a1-a2)+(a2-a3)+…+(an-an+1)]?(1a1-a2+][1a2-a3+…+1an-an+1)≥n2>1],

[即(a1-an+1)?(1a1-a2+1a2-a3+…+1an-an+1)>1,]

[1a1-a2+1a2-a3+…+1an-an+1>1a1-an+1].

故[1a1-a2+1a2-a3+…+1an-an+1+1an+1-a1>0].

点拨 使用柯西不等式时,既要注意它的数学意义,又要注意它的外在形式.当一个式子与柯西不等式的左边或右边具有一致形式时,就可以考虑使用柯西不等式对这个式子进行缩小或放大.

排序不等式

例4 有10个人各拿一只水桶去接水,设水龙头注满第[i]([i]=1,2,…,10)个人的水桶需要[ti]分钟,假定这些[ti]各不相同.问只有一只水龙头时,应如何安排10个人的顺序,使他们等候的总时间最少?这个最少的总时间等于多少?

解析 这是一个实际问题,需要将它数学化.若第一个接水的人需[t1]分钟,接这桶水时10人所需等候的总时间是[10t1]分钟;第二人接水的人需[t2]分钟,接这桶水时9人所需等候的总时间是[9t2]分钟;如此继续下去,到第10个人接水时,只有他一个人在等,需要[t10]分钟.所以,按这个顺序,10个人都接满水等待的总时间(分)是[10t1+9t2+…+2t9+t10].

篇9

有一次,彼得问他的爷爷:“爷爷,咱们村里那条没人走的路到底通往哪里呀?”爷爷也皱了皱眉头,说:“其实我也不清楚。”即善良又爱冒险的小彼得这下来了精神,心想:我一定去看看。

转天早上,天还没亮,彼得就瞒着爷爷,偷偷的背着自己的行李走上了那条路。小彼得走着走着,已不知各种意想不到的困境正悄悄的靠近着他。望着那比人都高的草丛,不觉有些胆战心惊,彼得定了定神,就继续往前走了。突然,眼前出现了一个会飞的怪人,耳边飘过一道声音:“我是掌管生死的神,你不要害怕,你的前面有个村庄,那里的村民得了瘟疫,他们需要你的帮助。不过,你要记住,只有用你的血液才能救他们,他们的生命就在你的一举了。”彼得走进了村庄,看到那些穷苦又得了瘟疫的村民们,彼得心想:如果用我一个人的生命能拯救这一群人,那我愿意!彼得在献出生命之前是多想见他爷爷一面呀!彼得费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拯救了村民们,可自己却倒下了。

当彼得醒来时,发现自己还没死,而且也并不存在什么村庄和村民。可在他的面前出现了一辆马车,马车里全是金银珠宝。不一会儿,那个死神又说话了:“我等你已经等了百万年了,你是一个勇敢善良的小男孩,并有着一颗舍己为人的心,这些珠宝是你应得的,去回村子吧。”原来刚才是死神在考验他。

村子里的人都很担心彼得,当见到彼得后都很开心。彼得把得来的珠宝分给了每一个村民,让村里富了起来,并一五一十得把自己的经过告诉了村民。村民闻讯就都纷纷去那条路寻宝,可谁都没有看见那个死神,他们个个都是“竹篮子打水——空手而归”。

渐渐的村里的人又都淡忘了那条路。

篇10

我的小村庄坐落在雁荡山麓,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竹源。村庄居群山之间,绿水之滨,翠竹隐隐,四季常青。那条悠长绵延的乡间小径,有着荷锄归来的农夫,骑牛吹笛的牧童,池塘浣衣的村妇,还有提篮择菜的老妪。稀稀疏疏的一座一座木屋后面是一条小溪,流水潺潺,鱼虾嬉戏。夏天时,这里是孩子们的乐园,可以尽情玩水,捕捉鱼虾。小溪也是一条最动人的线条,它流畅、空灵,它智慧、伟大,它造就了文明,它源源不断。邻居们友好相处,相互往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阳光照着山坳里的小小村庄,没有风,炊烟直直地上升,仿佛一幅简笔画,意境古典而又悠远。

院子里,母鸡匍匐在松软暖的稻草之上,它的眼神慈祥,透射着母亲般的温暖。它的身边围着几只羽毛还没有长全的小鸡,用红色的小嘴蹭着母亲的翅膀,好像要找到比阳光更厚的暖。大黄狗总爱守在家门口向村口望去,好像在等一个人的到来,又似在回忆以往欢乐的时光,它也偶尔嬉戏,累了便躺在草坪上沐浴阳光。老牛在一旁悠闲地卧着,它老了,再也不能工作了。那斑驳蹄子上满是岁月的痕迹,是勤恳的象征。昔日的它是村中的大功臣,它眺望着这富饶的乡村景象,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健壮的它在烈日下,在风雨中,耕犁一块块田地,走过了无数的春秋。阳光照着老牛金黄的岁月。

古色古香的祠堂,有些年代了,散发出神秘的幽香,木质的门窗贴着“慎终追远”的虔诚祭语,那顶梁的微微裂痕,昭示着岁月和子孙的忠诚。墙壁上祖祖辈辈的照片,还有那一墙的荣誉,会让人生起自豪感。阳光洒满古典的金黄,祖先满脸安静和慈祥。

这里的每一个人在山外的大都市都见过繁华,听过喧嚣。但一回到这里,所有人都安安静静的,不会打扰这里的缓慢和安详。

(指导老师:闫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