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描写片段范文
时间:2023-03-15 13:36: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物描写片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我有一个可爱的弟弟,圆圆的脸蛋,细长的眉毛下长着一对圆溜溜的大眼睛,你要是问一个问题,他那黑葡萄似的眼珠便在眼眶里骨碌碌地转着。在他那高高的鼻梁下边,长着一张小巧的嘴巴。平时总是笑嘻嘻的,要是生起气来,两只嘴翘得老高老高,这时大家都打趣地说:"真可以挂上两只油瓶呢!"
2、这时,我看见爸爸身后还有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儿。我把他拉到身边打量着:矮矮的个子,圆滚滚的头有点儿歪,一身沾满尘土的衣服包着他小铁蛋似的身子,他眯着眼睛,上下眼皮直打架。长途颠簸,他太累了,我忙把他拉到沙发上坐下。
3、小妹五岁了,长得可漂亮呢!好那盛开的玫瑰花一般的小脸。秋水一般的大眼睛,仿佛有许多小问号藏在里边。她那红红的小嘴,微微向上翘,像个小月牙儿,好像总是在微笑。那双葱白般的小手上还嵌着五个浅浅的小窝窝。她的脑后还高高地翘起个马尾辫,唉,我简直无法形容,不管谁见了,都说:"瞧这小姑娘,多漂亮!"
4、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一个挺拔的鼻子,一张红通通的嘴,一头黄色的卷发,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郑老师".
5、她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是我们的严师,她上课非常认真,每次讲课时,她常把难题用生活中的事例或者一些历史故事来分析给我们听,让我们一边听故事一边从中学到知识,她不仅经常帮助同学,还自己挑腰包帮同学买书或买小礼物或奖给我们。有人说她傻,不值得,她笑了笑,一如既往。课外时,为了提高我们的作文水平,她特地搜集并复印好作文材料给我们看,在我们的教室里,无论是图书角、无论是学习园地,还是"小练笔展示台"都凝结着她和我们一起努力的汗水,老师的鬓角又添银丝了,我们的作文水平却提高了。
6、弟弟从幼儿园回家后,闷得够呛,趁奶奶在厨房做晚饭,他蹑手蹑脚地溜出屋。路过厨房时,他更加放慢了脚步,用脚尖踮着地,蹿出门去。一出家门,就像个出笼的小鸟跑着,唱着,真快活。弟弟不知往哪儿跑好,他一会儿拿根小木棍指挥蚂蚁"列队出操";一会儿爬到工地的钢筋架上"探险".乐得他拍着手直叫好。
7、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中闪着智慧的光芒,乌黑发亮的头发,扎着马尾辫,樱桃小嘴,眉毛又细又长,性格温和,中等身材。她是谁?她就是我们班的语文老师:黄老师。
8、小平今年刚三岁,个儿不高,胖乎乎的,很讨人喜欢。别看他人不大,倒是早早地戴上了一副眼镜。不管是跟你说话还是玩儿,他的手总是不时地向上推推眼镜,上幼儿园的孩子就戴眼镜了,真像个小大人。
9、是她滋润我们这些娇嫩的祖国之花,她像辛勤的园丁一样,哺育我们成长,传授我们知识。她中等的身材,有一头棕色的卷发,罩着她那双沉稳而又明亮的眼睛。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以及一对灵敏的耳朵。
10、我的表弟帆帆,今年五岁。因为属狗,全家人都管他叫"狗子".他长得又瘦又小,大脑袋像个葫芦瓢,一天到晚总是晃来晃去的,像是在思考什么问题。
11、一双水灵灵的眼睛,一个挺拔的鼻子,一张红通通的樱桃小嘴,一笑起来脸颊中间就露出两个小酒窝,虽然算不上美若天仙,但也是百里挑一了,她就是我的同学。
12、我的弟弟小国,长得挺逗:圆圆的脑袋,脑门上留着巴掌大的一块头发,长着两只招风耳,见人就咧着嘴笑。实际上,他是心里坏。他刚刚会玩,就跟我着对,我拿啥,他要啥,奶奶给我做的纸老虎、胖娃娃,他抓过去就玩,我摸都摸不到。我要写字,他就夺铅笔;我吃馒头,他连鸡蛋都不吃了,也要吃馒头……
13、她的成绩好,这时众所周知的,而且她是一名学习委员,可能你会问:她负责任吗?这点是肯定的啦,身为学习委员,就应该负起检查背书、默写、预习的责任,她工作是一丝不苟的,每次工作时,她向来是一个都不放过,公私分明,可能心里在默念一句话:学习非常重要,但是集体的事情更重要。
14、奶奶为了让上班的妈妈有更多的时间照顾我的学习和生活,她任劳任怨的把家里的家务活全包了。每天放学回家,我都可以吃到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奶奶看到我狼吞虎咽的馋样,总是笑得特别开心。我之所以长的这么高、健康,奶奶可是功劳大大的!
15、我有一个同学,他姓"朱"名"智清".是不是很耳熟呢?他是"朱智清"而不是大作家"朱自清"!虽说他和大作家的名字只隔一字,但是,他的那个姓"朱"的谐音"猪"让他无地自容……
16、她,中等个儿,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显得格外有神,高高的鼻梁下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你问这是谁?全班同学肯定都会异口同声的回答道:"这是我们班的多功能老师--廖晓鸿。"
17、我的弟弟叫博源,他今年两岁了,不高不矮,身子不胖也不瘦。他那苹果似的小脸蛋总是红红的,眼睛小小的就像两颗黑色的小珠子,小小的鼻子下面有一张樱桃小嘴。真像一个小机灵鬼。他总是抱着我给他买的毛绒绒小老虎玩具,就连睡觉也不松手,因为他就是属虎的。
18、我的旁边儿,坐着一个比我瘦小的男孩。蜡黄的脸,嘴唇紧闭,眼睛却很大,露出好奇、胆怯、哀伤、渴望的神情。他没有新衣服,也没有新书包,粗布上衣还有几个小窟窿,短的露出腿肚子的蓝布裤子,一双沾满泥水的赤脚,一个旧布缝制的书包 ……
19、我的弟弟是一个偏胖的小男孩,他看起来要比同龄的小朋友要高出一截,细细的眉毛下一双不大不小的眼睛,一个不太挺的鼻子规规矩矩地呆在嘴巴的上方;对了,他还有一张大大的嘴巴,妈妈总是说弟弟的嘴巴一张起来就大得像簸萁,不过在我看来还蛮可爱的嘛。
20、我有一个妹妹,今年一岁。她很活泼,也很可爱。每次,人家问她眼睛在哪里,她就把眼睛眯得很小;问她鼻子在哪里,她就把鼻子摸一摸;问她嘴巴在哪里,她就把舌头伸出来,非常好笑。
21、我的奶奶今年六十六岁了,她留着一头齐耳的短发,长着一双明亮的眼睛,还有一个很会唱歌的嘴巴,再加上做起事来很麻利,所以显得很精神、年轻呢!
22、她上课很严肃,一定要全班四十二双眼睛齐刷刷地盯着她,谁要是做小动作,就会被她的秘密武器--"粉笔头"袭击,如果两个同学在交头接耳,她就会使出绝世神功--"穿心眼",好像要把人的心看透,有了这两样"法宝",应该没有人不服气了吧。
篇2
1、他有一颗冬瓜头,生气的时候脸一下子拉得很长,非常像马。他单独面对你的时候总是摆出一副善解人意的慈爱样子,同时不停地摇晃脑袋,远看像漂浮着的一个大灯笼。他的眼睛,你知道吗?大大的,灰黑色,很深邃,长在那张马脸上显得非常病态,他说话时喜欢对所有人乱飞媚眼,小心别让它撞到你,那会使你魂飞魄散的。他的胳膊啊腿啊细得像竹竿,衣服酷似床单披挂在身上,飘忽飘忽的,特别有神秘气质,这决定了我们在表演一切恐怖剧的时候都由他戴上假发来演女鬼。
2、我的表妹今年5岁了,别看她才5岁,可有时候我都说不过她,得让她三分。表妹很可爱,胖嘟嘟的脸上有两个小酒窝。有时候我们对她笑,她就会说:"我知道你们笑什么,你们在笑我的酒窝。"说着,就用胖乎乎的手指捅捅她的酒窝,很得意的样子。表妹最招人喜欢的地方是她的眼睛,她的黑眼珠特别大,几乎占满了真个眼睛,而且漆黑漆黑的,仿佛看不到底。当她对你有什么要求时,就用两只眼睛企求地望着你,你的心一下就软了,她要什么就给什么。
3、露拉的身体和容貌已大有进展,使小潘看了,欣羡不止。那对明朗的眼腈瞧着他,闪耀出健康的光泽,他吻过的面颊显得红扑扑的,那么美丽。他望着她,只见她那么自然、娴雅,那么纯洁、坦率,他觉得他还从没有看到她这么漂亮。为什么他现在会发觉她这么美,会对自己说,他早先怎么没有发觉这点?他拿起她那美丽的、信任的手,亲切地吻它;他瞧见她那明亮情澈的眼睛,又在那里看到了无疑总能在那里看到的热烈的友情。她那温柔的声调,那纯洁发亮的目光,使他感动,陶醉;它们的纯洁不知为什么叫他感到惭愧,不安。
4、在我们班里我最喜欢的同学就是小帅哥耿豪了,你瞧!他的个子不高,但长得很敦实,他的胳膊和腿真像成熟的玉米棒。他喜欢穿外套不扣扣子,听他说:"那样会更显得威风。"耿豪的头长得圆圆的,红扑扑的脸蛋是圆圆的,巧的是他那双乌黑发亮的眼睛也是圆圆的。我最喜欢他笑,他一笑那乌黑发亮的眼睛就变成两个弯弯的月牙了。他那红红的小嘴最爱说笑话,他的笑话总是在我们没笑出声之前先把自己逗笑了,这时那弯弯的月牙又出现了。
5、朦胧中,我发现房间里还亮着灯。爸瘦弱的身影正伏在桌上定书。啊!爸爸又工作到这么晚。天气又闷又热,我浑身上下都被汗水浸湿了。我轻轻地跳下床,去拿毛由擦汗,顺便也给爸爸擦擦汗。走近一看,只见他脸上、背上都浸着一颗颗豆大的汗珠,汗衫与湿透了,几只蚊子叮在爸爸肩膀上吸血。我连忙一巴掌打过去,把爸爸吓了一跳。我把毛巾递给爸爸,他不在意地擦了一下,又埋头工作起来。当我重新上床时,只听时钟"当当当……"地敲了12下。
6、这是个二十岁出头的姑娘,圆脸蛋润润的,眉很赤,细长的双眼闪动着爽直的、热乎乎的目光;老是未言先笑,语言也带着笑,像唱歌似的。她走路时把身子的重心放在足尖上,总像要蹦跳、要飞。一眼就可以看出,她是个纯真而欢乐的女孩子,奇怪的是她那过分素净的打扮,与她的性格很不相称,也和那些爱漂亮的缫丝姑娘迥然不同:蓝布棉袄,黑粗呢短大衣,草绿色长裤,脖子上的纱巾是白的,扎小辫的头绳是根黑毛线。
7、姑娘确实美丽可爱。她是西西里女子特有的大胆、热情的美的代表。她们蕴含的爱,与其说启发人的情窦,毋宁说对人具有一种强制的力量,往往只消她们那满含深情的、凝视的眼神的一瞥,仿佛就足以洞穿人的心灵深处的奥秘,使对方的全部勇气冰消瓦解。她的眼睛和头发乌溜溜的,前额宽阔,显出沉思的神态;眼睫毛和嘴唇不时急促地颤动,洋溢出生气和活力。她的声音略约显得倦乏、沙哑,甜蜜的笑容混和着些微痉挛,每次微笑之后,她的嘴唇和眼睛都要继续呆呆地张开一会儿。
8、下课了,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儿,像一阵旋风似的从桌旁急走而过。他胖乎乎的身体,又圆又大的脑袋,短而黑的眉毛下镶嵌着一对机灵的大眼睛,总让人感到是那样的机灵、俏皮、活泼。如果他发现一件有趣的事,立刻发出一阵欢叫,那欢叫声是那样清脆、响亮。一次,他在课堂上不遵守纪律了,老师让他到前边站着。他挺起胸脯,来到教室中央,向全班同学做了个鬼脸,然后似羞似愧地笑着。窗外明媚的阳光斜照在他的脸上,看,怪有趣的,他多么像一只调皮的小企鹅!
9、我的爸爸是一幽默的人。我的爸爸身材矮小,瘦精精的,白白的皮肤,黑黑的头发,那一头自来卷儿的"大波浪"发型,谁见了都会以为他是在理发店烫的。他的同事们都说他是缩小了的费翔,我也这样认为。他是个搞美术的,是中南五省小有名气的装帧艺术家,他的个人画展得到过很多知名人士的好评。他又是个顶顶滑稽的人,特别爱开玩笑,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搞艺术的人都非常幽默,反正我觉得我爸爸身上充满了幽默细胞。不管他上班有多忙多累,只要一进家门,确切他说,只要一见到我,他就立刻眉开眼笑,我也跟着手舞足蹈起来。
10、在我们班里有这样的一个小男孩,他个子不高,身体就像一棵小树,四肢就像刚长出的小树枝。他瘦瘦的身体却撑着一个大大的脑袋,真让人担心弱小的身体能撑的住吗?他的脸白白的,最引人注目的要属他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了,瞪得圆圆的,有时候真能让人想起西游记中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他那大大的脑袋中装满了丰富的知识让人羡慕。他还有一张灵巧的小嘴,红红的,他唱出来的歌非常动听呢!大家了解他了吧?想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们班的王禹锡同学。
11、苏珊是个相当特别的姑娘,丰满、美丽,可是心情忧郁,有时带着一副迷迷糊糊、漠不关心的样子,含着一丝微笑,好象一股微风掠过水面似的。她眼睛很大,有一种暗淡的蓝灰色,玫瑰色的嘴唇微微弯曲,面颊红润丰满。她有一头淡栗色的柔发,体态既娇憨又肉感。她笑的声音象是流水汨汩;她很富于幽默感,并且恰到好处。苏珊是那种天分很高可是依然模糊、未成形的艺术家,这种艺术家不需要教育就能体味到差不多所有世间的奥妙,美丽地张开翅膀突然出现,但又那么脆弱,就象刚出蛹的蝴蝶飞舞在晨曦里。
12、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存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四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13、我给爸爸画个像。爸爸鼻粱上架着一回黑框眼镜。他在学校教地理,这副眼镜帮着他看见了中国,看到了全世界;他也教历史,这副眼镜又帮着他看到了书中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了解到变化万千的史实。爸爸的眼镜可真是个望远镜呀!我在给爸爸画眼圈时就画了一副大大的黑眼镜框,在镜片上还画了很多圈圈。别看爸爸的鼻子能托起"望远镜",可是却不怎么灵。那回他在家里炖肉,把锅坐在火炉上就趴在桌子上备起课来。肉糊了,他却没闻着,还是我从外边跑进来告诉他的。是不是爸爸的鼻孔小呢?
14、哥哥的眼睛高度近视,处处离不开眼镜,就像个"睁眼瞎子"一样,只要把他的眼镜摘下来,在我面前他就像绵羊一样服服帖帖。一天下午,哥哥要洗头了。他吩咐我给他拿肥皂换水。我得意地想:哼!我先给你跑跑腿,然后再治你。一会儿,哥哥伸长了脖子,把肥皂沫打得满头满脸都是。我一看时机到了,就悄悄地把哥哥的盆拿走了。哥哥搓完后去洗头,一捧水,捧了个空。他忙去找,可刚一睁眼,肥皂沫就杀得他直流眼泪。他像盲人摸路一样,东摸摸,西摸摸,好容易才摸起了毛巾,把眼一擦,可眼睛还是模糊的,就去找他的眼镜。
15、这一位很年轻,年轻得可爱,一张约摸二十岁年纪的脸蛋,金黄色的头发,在这以深色头发居多的布列塔尼的一角,这种颜色是很罕见的。她满头金发,配着亚麻般灰色的眼睛和近乎黑色的睫毛。她的眉毛和头发一样是金黄的,中间有一道麟色较深呈橙黄色,象是播上去的一条线,使她的脸带上一种坚毅果敢的表情,她侧面的轮廓较短,显得十分高责,笔直的鼻梁从额头一直连下来,象希腊人一样,长得十分端正。一个深深的酒窝,生在下唇底下,更增添了唇边的妩媚。每当她专心思考什么,便不时用雪白的上街咬着下唇,在柔嫩的皮肤上留下一道细长的红印。她整个苗条的身躯都透着某种骄傲,还有一点儿严肃,这是从她的祖先,勇敢的冰岛水手那儿继承来的。她的眼睛有一种既固执又温柔的表情。
16、看上去,杜老师也就30来岁,那张严肃的长方形脸上戴着一副黑宽边眼镜,两只不大的眼睛在镜片后边闪着亮光;两个嘴角总是紧紧闭着,平时很不爱说话。在我的记忆里,好像他只有那么一身半新不旧的蓝衣服,袖子也总爱往上挽一截。每当下课的时候,他就把书本往胳肢窝下一夹,把用剩下的半截粉笔往口袋里一装,低着头,像找来时的脚印似的,慢慢地,一步步向着自己的办公室走去。可是,在课堂上,他像变成了另一个人。他讲起课来滔滔不绝,朗读起课文来声音异常洪亮,有时还会激动得脸上放出红光,一步跨到讲台前,挥舞着手臂……同学们的注意力都被他吸引住了,睁大眼睛看着他。
17、这位监考老师一进来,教室里立刻停止了说话声。他高高的鼻梁,又黑又长的眉毛下,镶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鼻子下长着连浓密的胡须,使人一看便知道这是一位严厉的监考老师。他向教室扫视了一遍,才开始讲话:"同学们,今大是你们向祖国汇报小学学习成绩的时候,一定要细心地做题,不能有一点儿马虎,接到试卷后,要看清题目,不要左顾右盼,交头接耳,要认真答卷,争取考出好成绩来。"
篇3
描写人物神态:他弯着腰,篮球在他的手下前后左右不停地拍着,两眼溜溜地转动,寻找“突围”的机会。突然他加快了步伐,一会左拐,一会右拐,冲过了两层防线,来到篮下,一个虎跳,转身投篮,篮球在空中划了一条漂亮的弧线后,不偏不倚地落在筐内。
描写人物动作:十字路边有一个老妇人,略微有些驼背,胖胖的身躯,费力地打着伞在空旷的路上艰难地行走。狂风夹着大雨扑面而来,她使劲向前躬着身子,抓紧伞,进一步,退半步,踉踉跄跄地向前走着。
描写人物心理:他心里像灌了一瓶蜜,眉角含笑,连那四方的紫膛脸上隐隐约约的麻瘢也泛着红光 。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关键词】初中;片段作文;训练;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片段作文是在语文写作训练的重要部分,是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其特点是:内容集中,篇幅较为短小,居于“句”与“篇”两者之间,通常截取事物某个方面、某个特点、某个部分,运用一节、一段话语加以描绘;或者描写了某个情节、某个场面等。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片段训练,降低写作难度,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逐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一、引导学生观察,抓住特点
在片段训练中,培养学生观察力是重要目标,这也是强化学生写作能力的主要途径。因为当学生对事物具有敏感性,才会留心观察,才能够抓住事物细节,然后运用语言片段呈现出来。所以,在初中语文作文片段训练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讲究特点观察策略,让学生学会认真观察所描绘的事物的形、声、色等特点,并以短小的篇章,整合多种叙述方式,突显事物特点。这样,可培养学生观察意识,让他们学会走入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然后用笔写出有关见闻,自小处着眼,逐步进入构思写作,如此才会得心应手。
以描述性片段训练为例,即撷取生活细微细节、选取景物某部分、选择人物特点等,展开描绘或叙述。首先,学生需要选取一个具体描写对象,然后仔细观察对象特点,得到鲜明而直观的感性表象。当然,观察对象,既可以是影像、图画,也可以是具体人物、事物等。其次,筛选代表性表象,有效观察,重点观察,抓住事物特点,利用有关修饰语、解释语等来强化表象,使其特点更鲜明、更具体。比如抓住特点,描写人物。在语文写作中,人物描写是十分常见的。通过人物描写,可以呈现人物的外部风貌,刻画出人物的鲜明个性,还能表达文章的思想情感。所以,在人物描写时,应抓住其鲜明特点,力求绘声绘色,让读者能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这就需要注重观察,了解人物的不同外部特点,如身体形态、容貌、神情、风度、服饰等;并体会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活动然后用笔记录下来,运用具体而生动的语言加以描绘,再现人物的言谈举止以及音容笑貌,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以及精神世界,这样人物形象更深刻、完整而饱满,所创作的文章也更具艺术感染力。当学生把握观察方法后,引导学生进行片段训练,如观察一个生活片段,再完成一段动作描写;观察一幅摄影作品,完成一段肖像描写。
二、指导想象联想,充实内容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语文作文中,想象联想也是十分必要的。倘若学生富有想象,敢于联想,才能打开思维,突破时空制约,巧妙构思,创造出形象生动、活泼丰满、文采精美的作文。反之,若缺乏想象联想,所给材料也如一盘散沙,作文也变得干瘪苍白,毫无生命,无法构成完整优秀的文章。因此,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利用作文片断训练,培养学生想象思维,使其大胆想象,合理联想,创造出一个个新形象与意象。具体指导如下:首先,给出或自选事物,引导同学们找出不同事物之间联系与连接点,运用相似联想、相关联想、相反(对比)联想等方法,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幅画面或关系链,而后借助有关一定的语言文字来灵动地创造出新意象,以片段形式表现出来。比如《海燕》一文,作者由海燕这一形象联想到了无产阶级革命先驱的勇敢顽强的品质。(相似联想);如提到冬天,则会想到皑皑白雪;说到夏天,则会想到蝉声如织等。(相关联想)
另外,结合学生实际,组织丰富多样的想象写作训练。如给定词语或句子,修饰完善或组合情节,描写片段。以“她骂他懦夫”为例,请运用丰富想象,合理添加语言、心理、动作、神态、表情等进行片段描绘,充实表达内容。①增加语言:她骂他道:“你真是一个懦夫!”②再增添动作:她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③再加上神态描写: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④另外,还可以增加一些心理描写,于是形成片段:其实,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但他还是不断告诫自己:不要失态,不要骂人,但最终还是忍无可忍,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这样,通过丰富想象,可补充内容,增强表达效果。再如呈现图片、实物等,发挥丰富想象联想,讲讲故事,或者咏物抒怀。如“小草的联想”;“绿”的联想等;或者提供诗句,要求学生发挥丰富想象,用自己的话语描绘意境片段。如扩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或者结合课文空白,想象续写。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于勒是暗线,文中对其着墨不多。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发挥合理想象,撰写于勒小传,弥补这一空白。这样,通过多样化的片段训练,可让同学们更乐于写作,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当然,在初中语文片段训练中,除上述策略外,教师还需注重课文仿写策略,引导学生模仿文中写作手法、构思技巧等展开片段训练,如仿写文本中的人物外貌描写;仿写含有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的句式等,这样既让学生深化知识,也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如《春》一文中,写道:“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春天像小姑娘,……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领着我们上前去。”要求学生仿照文中的手法与句式,以“旭日”或“晚霞”为话题进行仿写。
参考文献
[1]张方瑞.做好片段作文,提高作文水平[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篇5
笔者从2009年开始参加了省课题《培养小学生语文能力的探究》学校子课题《提高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及其创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的课题研究,想借人教版十一册第五单元的习作讲评课(下文中引用的例子为这一课中涉及到的内容)来探讨一下小学高年级习作评讲过程中应重视的五个“实”。
一、了解“实”况,有的放矢
要想让孩子通过习作讲评后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就要对学生本次习作中出现的种种情况加以了解,因而要充分地阅读学生的习作。如学生的习作交上来后,老师在充分批阅的基础上,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回顾与记录:从习作内容上看,要知道学生习作的题目、选材、结构组织、描写、开头和结尾;从习作方法上看,要了解学生是否运用了人物描写方法来描写具体;从学生习作水平上看,还要了解学生习作的不同层次,包括哪些习作或片断写得好、哪些习作或片段写得不如人意等。对本次习作情况了然于胸后,我们确定了“通过具体描写,表现人物特点”作为本次习作评讲的重难点。
二、引用“实”例,整体感知
小学生很擅于模仿,而且谁都知道,范文的榜样是无穷的,特别是熟识同学的习作对学生的模仿作用更大。再加上现在学生由于见识广博,好奇心强,欣赏习作水平往往高于其自身习作水平,欣赏别人习作的欲望也高。因此,在十一册第五单元的习作讲评时,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先出示学生的优秀习作题目,如《幽默大师》、《多变妞》、《“快嘴”同学》、《全能出气筒》、《先锋号》等与众不同的题目,让学生点播,而后用幻灯片出示学生的优秀习作,并请文章作者声情并茂地朗读,再说说读后的想法,然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价。用“点播——读文——点评——谈感受”的顺序引用范文二到三篇。“范文的存在让学生在模仿与运用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有提醒暗示学生的作用。”这样做,不仅让听的同学对优秀习作有一个整体的感知,也让文章作者和同学明白了习作的长处与短处,为后面的习作修改作好了准备。最后,教师小结:选择生活中与众不同的事例,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的描写突出人物特点。
三、展示“实”力,多方吸收
在对全文有了整体的认知后,又怎样引导学生修改自己习作的局部呢?每位学生的习作中都有各自的闪光点,我们就要发现这些闪光点,并给予放大,对习作中的精彩亮点进行展示。这样做不仅能帮助学生树立习作信心,也是给学生提供互相学习的机会。评讲中,可以按“小组合作找精彩——小组推荐精彩——学生展示精彩——全班点评”的步骤把学生习作中能体现自己“实力”的内容推荐给大家。这些精彩亮点不仅可以推荐自己的,也可以推荐别人的;精彩亮点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话。要紧扣“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情”等描写表现人物特点这一重点内容,把习作讲评的范围扩大到全班,人人参与,进一步为改好习作找到方法与突破口。 转贴于
四、讲求“实”效,合作修改
应该说,一个班级,学生的习作水平有好有次,那么如何让好生的习作有进一步的突破或让那些后进生的习作也得到启迪呢?这时,可以找出一些值得修改但又写得不好的片段进行全班评议、全班修改。可以在征得需要共同修改的习作作者同意后,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出示这些同学在人物描写上欠具体的习作,先让孩子说说为了表现人物的某个特点,应该如何通过描写表现,而后让全班同学根据意见进行修改,修改后在全班展示。比如,有一个同学要通过“贴创可贴”来表现人物细心的特点,学生很快就提出要把“很快她就帮我把受伤的手给贴好了”写具体,写清人物的动作。经过学生共同修改后的片段很有价值。当然,还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语言、神情、心理活动描写片段让学生修改。这样做,不仅进一步巩固了写人方法的运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那些后进生,久而久之,自然能提高习作水平。
五、再次“实”践,不断完善
习作评讲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从中有所收益,学会不断修改自己的文章,通过再次实践,完善自己的习作。学生从文章整体与局部的修改都有了理性的认识,也掌握了一定的习作修改方法后,修改习作的欲望再次被激发,这时可让学生再读自己的习作,结合教师的评语,发现文中之不足,进行二次习作。比如,在学生掌握了写好人物特点的方法——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的描写中表现人物特点后,又知道了从何处修改,学生二次作文就能得心应手,真正做到写完每篇习作都有一个新的收获。
习作评讲,既有优秀“实”例与精彩“实”力的展示,又有对不足之处的修改示范;既有整体的引导,又有局部的指导;既有方法的指导,又注重“实”践。让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习作来,就能做到水到渠成。
篇6
读中学写,写时忆读
凡是入选课本的文章,都是经过认真挑选的大家名作。这些课文,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写作技巧,都是很好的范例。特别是讲读课文,从内容的安排到表达方法,都可以给学生的写作以有效的引导。教材中又会将同一类型的文章编排在同一单元中,这样就更加有利于一个主题的作文训练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这些课文的时候,在教学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同时,还要将作者在写作方面的特点,像构思方法、表现形式、语言技巧等,一并教给学生,使他们获得具体的写作知识。例如在五年级下册的《人物描写一组》一课,这篇课文由3个独立的片段组成。这3个片段分别描写了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三个人物形象,每一个片段,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可以说这3个片段是人物描写的经典。因此,在教学后,笔者会根据这个片段所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让学生练写。比如描写运动会上我们班某个运动员参赛时的动作,抓住外貌、语言的特点描写班上的一位同学,写一写你所观察到的家人的某个习惯性的动作……读中学写,日积月累,学生的写作素材就会逐渐丰富起来。
小学阶段的作文多是记叙文和应用文。这些文体的写作知识和表现方法,在要求学生写练之前,先进行阅读。学生在练习时,如能注意回忆和联系,对他们的文章构思和行文表达会有帮助。教师在指导中,要根据实际需要及时启发引导学生,让他们从读过的文章中吸收好方法。例如在指导学生写人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有关写人的课文,吸取所长。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主要写鲁迅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方法是通过事例表现人物,具体写了五件事,集中说明了鲁迅受人崇敬的原因。《伟大的友谊》――主要写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亲密关系,方法是先概括说明,后具体叙述,具体从两个方面(生活上互相关心、事业上互相帮助)来说明。《小摄影师》――主要写高尔基对下一代的关心与爱护,方法是抓住语言、神态和动作表现出小摄影师的认真、可爱以及高尔基的慈祥……
写时忆读,学有样子,练有基础,既可以巩固所读,又可以发展写练。这样的结合是很自然的,也很容易做得到。
改时质疑,有效仿写
学生作文总会有缺点和困难的。话想这样说但不得方法,事想那样写而不得要领,想分段而分不好,所用标点常出错,人称写乱了,前后重复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可能出现。这些问题学生在写的时候自己很难发现,如果能让学生相互改作文,对方就能很快地为其指出错误所在。究其错误原因,有些是学习过而没有应用好,有些是还不懂得,没有学过。教师可以利用阅读教学,凭借课文例子,来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认识,是直接有效的方法。你引号不会用,来,看看课文是怎么用的;你想写点心理活动,好,今天学的课文就有例子;大家不会分段,没关系明天学新课就有分段练习;这次作文的共同缺点是重点部分写得太简单,这样吧,下星期学第六课的时候咱们一起来讨论……这样下去,学生的许多困难都会通过阅读教学得到解决。随着问题的解决,学生的写作知识也会一次一次得到补充,写作技能也会一步一步提高。读与写多渠道、多方面地结合起来,可以互相影响、相互促进,不论对发展阅读教学还是提高写作教学,都是有好处的。
读写结合的重要工作之一,是选定结合重点。也就是说,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选定写作练习结合阅读中的方法和技巧。是学习课文的造句方法还是写段方法,是学习课文的开头方法还是结尾方法,是学习课文的记叙方法还是描写技巧。或者是其他某一项、某一种,具体定下来作为学生习作的重点,有时可以一课一法。有时也可以结合几课几法。确定例子,提出要求,让学生作练习。例如《松鼠》一课,就可以组织学生作相应练习。课文写松鼠,抓住了两个方面,就把这种小动物写清楚了。一是抓松鼠的外貌特征,写它的面孔、眼睛和皮毛,写出了它的玲珑和漂亮;二是抓松鼠的生活习性,写它的活动、筑窝和吃食,写出了它的机灵可爱。文字不多,但写得具体而生动。这是描写小动物的好例文。学过这课以后,就可以要求学生学习课文的写法,也写一种自己熟悉的小动物。选定例文,让学生学习写作,这是读写结合的一种基本方法。只要让学生了解例文的写作特点,他们参照一定的方法去写去练,一定能收到实效。
篇7
那么,如何让“回顾·拓展”承载本原,有效发挥其作用呢?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七”的“交流平台”为例,笔者谈以下几点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应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人教版语文五年级教材在“回顾·拓展”中新设“交流平台”这个栏目,就起着总结反思、方法习得、能力迁移、习惯养成的重要作用。然而,在有些教师的眼里,“交流平台”食之无味,弃之不忍。因为它涉及的内容、情感、表达的方法都已经在课文的教学中理解品味过了,语言文字训练也已完成,此处再次出现比较乏味亦有重复之嫌。不少教师在教学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常常平行推移而不能深入,以致收效甚微。
“回顾·拓展七”中的“交流平台”编者安排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让学生结合本组课文谈谈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形象;二是让学生交流学习和运用描写人物方法的心得体会。
其实,仅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须从以下几方面有所考虑:
一、整体观照 明确目标
人教版小学语文从五年级上册开始,教材在指导学习上有比较系统的设计。每个单元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板块组成,每个板块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编排设计紧扣语文学习重点,追求语文学习的整体效益。因此,“回顾·拓展”的教学目标要紧紧围绕单元教学目标,为单元教学的整体目标服务。
联系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在“阅读”方面提出的要求“体会表达效果”“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和在第七组课文的“导语”中点明的学习重点:感受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来看,“回顾·拓展七”中的“交流平台”提示的内容——交流文中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形象,学习和运用描写人物方法的心得体会,并不是孤立地出现的。编者是要求教师要结合单元教学重点和学段要求来确定“交流平台”的交流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交流平台”之前,要有一个整体意识,关注教材之间的前后联系,让我们的教学有的放矢。
二、依托文本 回味品悟
“交流平台”是“回顾·拓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沟通课文与读写实践的纽带,也是学生对习得的方法进行实践运用的一个过程。
因此,在“回顾·拓展七”“交流平台”的教学中,教师要找准起点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精心预设,品悟运用。例如:
五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七”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本组课文刻画了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他会给你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 (生自由交流)
师:他给你的印象这么深刻,说明这个人的特点鲜明,作者刻画的人物形象生动鲜活。谁来说说你认为描写最精彩的地方?
(生交流 教师相机出示预设的人物描写片断,学生再次入情入境品读体味)
师:大家读得如此有味道,可以看出作者把人物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运用的生动形象的描写方法,深深地打动了你。想一想:这些描写方法是通过什么来刻画的?(生交流)
师:这组课文中有很多人物有着鲜明的性格特点。请你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哪些文章运用了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生浏览课文,自主交流,师相机点拨引导)
师:大家交流得不错。不过,我想考考同学们掌握得怎么样。(出示一个课外的人物描写的片断)请你认真读一读,仔细品味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个人物形象的?(生交流)
以上教学片断是围绕本单元的读写收获组织学生展开交流。采用“先放后收”的方法,先引导学生谈自己学习本组课文印象最深的人,老师及时鼓励点拨引导,接着把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到“交流平台”需交流的重点。让学生品读范例,引导学生回顾本组课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语句,使学生体会到这种表达的效果。所预设的生发点为,体会交织运用多种描写方法的好处,再引进一个课外的人物描写片断,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这样就将“交流平台”承载的读写知识纳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促进读写知识从陈述性向策略性转化,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三、拓展延伸 迁移运用
篇8
1.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摸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你要买这本书?”他看了我一眼。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是的。”我低低地说。
他从架上扳下一本书来,版式纸张和《毁灭》一模一样,只是厚一点点,封面上印着两个八分体的字:《铁流》。
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
“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
他是谁?对我这样一个平日被人轻视的工人下那样诚恳的劝告?我一进门的时候本来就有点疑惑,现在更加疑惑了,虽然猜不出是谁,但自己断定: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
(节选自阿累《一面》)
2.老黑人布鲁斯是一位普通的电梯工,起起落落,每天的工作有些单调。然而,这位电梯工不平凡。布鲁斯管理的电梯,没有粘着口香糖的地面,没有肮脏涂鸦的墙壁,代之以鲜花、植物和CD里播放的爵士乐,气息与氛围沁人心脾,人们伴着节拍,愉快得想跳舞。更令人称奇的是,电梯的四壁贴满了各种肤色人的照片,这些人是谁?都是他的乘客。布鲁斯不但待人亲切,让乘客感觉宾至如归,而且还为他的乘客拍下快照,贴在墙上,定期更换。这一小小的细节,让乘客觉得,乘坐一次电梯,自己的形象就留在了布鲁斯的世界里。因而,他们把布鲁斯的电梯当作自己“流动的家”。
(节选自查一路《我们的世界里有没有他人》)
3.于是,带着采访本,女孩儿走进了野战医院,走近一个伤兵。“你们执行的什么战斗任务?”女孩儿提了第一个问题。伤兵冷冷地瞟了她一眼,没有回答。“你肯定打死了很多敌人,对不对?”女孩儿提了第二个问题。伤兵还是没有回答她。接着,女孩儿又提了一个问题:“能谈谈你的受伤经过吗?”女孩儿万万没有想到,伤兵开口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这样的:“求求你,我不需要采访,我不要当英雄,我只要我的双腿!”说完,伤兵用一种可怕的眼神盯着她。那眼神,是痛苦,是恐惧,是绝望。女孩儿不寒而栗。顷刻间,她仿佛感到整个野战医院里的所有伤兵都在用这样的眼神看着她。
(节选自孙建勇《为了那些伤兵的眼神》)
【借鉴点】
1.关注时代背景。对于社会人物来说,区别于家庭人物之处就在于,他是处于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下的。一般情况下,我们写社会的人,往往是为了表现社会的某个侧面,或传递社会正能量,或表现社会风气,或表现时代精神,等等。所以在描写社会人物时,一定要考虑其所处的特定的时代背景。如阿累的《一面》一文,记叙了作者阿累与伟大作家鲁迅在内山书店不期而遇,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一次会面的过程。节选的片段重点对最能体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肖像特点――“瘦”进行着力刻画,充分表现了鲁迅先生为人民、为革命事业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而要理解这篇文章的主旨,就必须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举国上下,人们用各种方式表达沉痛的悼念。阿累和鲁迅仅见过“一面”,但鲁迅的外貌和言行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他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表现了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2.符合人物职业身份。社会人物在社会中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这个角色往往与其职业、身份紧密相关,所以在描写社会人物时,会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人物的职业。如查一路《我们的世界里有没有他人》片段,描写的是一个普通的电梯工老黑人布鲁斯,虽然他的社会地位低,但他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可能地为他人带来方便与快乐。文章意在借此告诉读者:一个人,不管你的身份是高贵还是低微,当你的心中时时刻刻都装着他人的时候,你就是最高尚的,最值得人敬重的。
3.体会人物情感。一切人物描写,无论是外貌、语言描写还是动作、神态描写,其目的往往是为了展现人物的内心活动或情感体验。所以,在进行人物描写时,一定要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力求通过多侧面的描写,把这种情感真实地表达出来。如孙建勇《为了那些伤兵的眼神》一文,写的是一个与“眼神”有关的故事。她带着“对战争的神往和对英雄的崇拜”,到野战医院去采访伤兵,没想到遭遇的却是伤兵痛苦、恐惧、绝望的眼神。正是那个眼神,彻底改变了她原来的想法和生活,让她开始独立思考战争和英雄的命题,最终成为享誉世界文坛的颇有影响力的海外华人作家。而节选的片段中,对于伤兵眼神的描写,正体现了人物内心对战争的恐惧与厌恶。
【快乐仿写】
1.她强忍着想吐的感觉,一直给自己鼓劲:“快到了,快了,坚持,坚持……”可冷汗还是顺着额头流下来。车上飘荡着浓重的汽油味,令人窒息。她想伸手去拉开窗子,又放弃了。因为她睁了睁眼,发现窗外因为汽车尾气而笼着一层黑烟。“比起那个,还是继续闻车上的汽油味好了。”她默默地想着。“吱――”一个急刹车,缓冲力让她措手不及,猛冲向前的同时也把她强忍的吐意彻底上涌。冷汗一层层冒出来。(刘思佳)
2.那年去游玩,在火车上遇到一位老人。老人在把一双新买的鞋子拿出来给我看时,不小心把其中的一只从窗口甩出去了,周围的人备感惋惜。不料老人立即把另外的一只鞋也从窗口扔了下去,这举动更让人大吃一惊。老人解释说:“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如果有谁能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谷天琪)
3.我不由得停下脚步,因为眼前的孩子正在把翻过的垃圾又一点点放回垃圾桶。她收拾得那么仔细,耐心而庄严,仿佛面前不是一堆垃圾,而是一棵她喜欢的果树,她正在摘取属于她的果实。我不由问了一句:“喂,小朋友,别人可都是翻完垃圾就走的,你为什么还要动那些脏东西?只要再过一会儿,环卫工人就会来收拾。”“这块草坪多干净,环卫工人还要等一会儿才来呢,即使瞬间也要让这里尽可能的整洁!”
(赵文彬)
4.路,更难走了。民工抓着拉环,晃来晃去,有几次差点摔倒。坐着的孕妇过意不去了,跟民工说让他坐下,自己站会儿,但民工说什么也不肯:“大妹子,您怀着孩子呢,我一会儿就到了。”这时,一位中年人站了起来,热情地说:“大哥,咱俩换换,您来歇歇。”他还是不坐,嘿嘿地憨笑着说:“谢谢您,我坚持一会儿就到了。”一个男青年又站了起来,走到民工身边,客气地说:“大叔,您坐下吧。”他还是不肯。(王文宇)
【片段升格】
人物描写要有细节,如果只是笼统地描写,往往很难让人物活起来。如下面的片段:
独自一人走在漆黑的路上,忽然不远处出现了一点灯光。本来以为是个小摊的,可走近后却发现是一个老人,正往路边的石凳上放一盏白炽灯。灯光中,老人的微笑让我的心中充满了温暖。
这段文字,写了一个富有爱心的老人,但对老人的描写有点单一。建议综合运用外貌、语言、动作等多种描写方法,把人物写得更加丰满。修改如下:
篇9
关键词:体验;动作;观察;描写
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离不开多角度的描写,其中行为动作的描写又是必不可少的。唐・房玄龄有句话“冰炭不言,冷热自明。”恰好阐释了人的内心不用表白,必然表现在行动上。老舍曾说过“成功的动作描写,能使人物的形象站立起来。”可见行为动作的重要性。教学中我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来感受如何描写人物动作,塑造个性化的人物形象。结合着教材中的范例,我做了以下尝试:
尝试一:创设情境,仔细观察
梁启超说过:“观察的条件,头一桩,是要对于所观察的对象有十二分兴味,用全副精神注在上头。”有些学生在写人记事时往往无事可写,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不善于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没有细致地观察,自然就描写不出人物活动的场景,从而导致文章内容空洞,表达贫乏。我们可以多角度地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引导他们体验,学会观察。
一堂公开课上,我让学生仔细观察教师走进课堂时的动作,然后描写出所看到的情景:
学生示例:一个身材微胖的男老师拿着板凳站在了教室门口,他左瞅瞅,右看看,是想找个最佳的听课位置吧?此时铃声响起来了,他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坐在了我的身边,打开听课记录本,一支红皮的圆珠笔便发出了轻微的“唰唰”写字声……
尝试二:分解动作,准确描写
如三毛的《胆小鬼》“我赤着脚快步跑进母亲的睡房,将钱卷成一团,快速地丢到五斗柜里跟墙壁的夹缝里去,这才逃回床上,长长地松了口气”。这里写“我”决心把偷来的钱放进夹缝里还回妈妈时的一系列动作,通过动作能透视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如“赤”“快跑”“卷”“快速丢”表现出我终于承受不住偷钱后的惶惶不可终日的紧张不安,为了不让妈妈他们听见,我赤着脚,轻轻又快速地跑进睡房丢进钱去,“逃回”去终于可以如释重负地“松口气”了。这番动作让三毛那时童年的天真生动传神地跃然纸上。引导学生找出“还钱”时的连续动作,然后模拟揣摩这个过程,加以体会。再仿照此段用一连串动词描写一段连续的动作,表现出人物特点。
学生片段示例:“我踮起脚尖轻轻地走到书橱旁,踩着板凳,再把手举得高点,去拿被妈妈放在第二层的《撒哈拉沙漠》,从几本书中抽出来,迅速的跳下凳子,蹭蹭蹭地跑回我的房间,又可以美美地读一番了……
尝试三:比较变化,用语传神
如鲁迅《孔乙己》写到:”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一个”排“字既表现了孔乙己面对短衣帮的取笑,若无其事、故作镇定的样子,又表现出他本拮据却”摆阔“的穷酸。再与”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进行比较,”摸“字暗示了孔乙己生活处境已是十分窘迫,此时一个贫困潦倒,颠沛流离的落魄形象便真切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排”与“摸”,把孔乙己每况愈下的生活揭示得淋漓尽致。
学完这课后,学生们尝试写了一个片段:”考试失利后的阴影“和”经过努力而成功“两个不同时刻的同一动作的不同表现,从而引导他们精确地选择表情达意的词语来表现人物。
尝试四:抓住特征,揭示性格。
《背影》“望父买橘”片段:“……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学习此段时,引导学生理解本文抓住表达感情的聚焦点”背影“去展示人物心灵的写法。学生演示“攀”和“抓”的动作,体会两个动词的不同表达效果。学生们都感受到了文中的父亲因为无物可抓,只能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撑起身体向上“攀”需要多么大的力量,而一个上了年纪的父亲,这一“攀”是多么地令人揪心啊!这张”背影“凝聚的”深深的父爱!“不禁让所有的同学为之动容。于是趁此让学生们回想一下爸妈的爱,每个小组分角色扮演,创设一个表现父母爱的场景。表演父母平时对孩子的爱的行为动作,可以设计特定时间特定场合的动作,也可表演不同时间段的不同地点的动作,尽量抓住人物的“特征”,学生借此发挥联想想象通过对人物的特征和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表达思想情感。
篇10
训练序列 人教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A-
0045-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起步在三年级,每学期至少安排了18次习作训练(不含小练笔),到了六年级有将近200次习作。经笔者在每年期末考试改卷时观察发现,有相当数量五六年级学生的习作还停留在三年级的水平。同时,笔者通过多年听课调查发现,部分教师的习作教学明显存在缺憾,突出的问题是重点把握不准,训练点设计不合理,训练难度没有层次,没有引导学生形成相应的习作能力。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吴立岗教授指出:“探索和建立作文训练的科学序列,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迫切需要,是当今语文教学科学化的重大课题。”
只要细心研读教材,我们就会发现教材在习作教学的统筹安排上有明显的训练序列,形成了一套隐性的体系。一些教师存在习作教学指导困难,正是由于他们没有在习作课前弄清小学习作训练内在的训练序列。以下,笔者试对人教课标版教材的写人习作训练序列进行梳理,并力求对单元习作具体要求、习作训练点等进行探究,结合教学实际挖掘合理的训练重点,初步构建出小学阶段写人习作训练序列,探索小学各年段写人习作的训练方法,为一线教师进行习作教学提供参考。
一、人教版语文教材人物描写习作一览表
二、写人习作训练序列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年段(三、四年级)是写人习作起步阶段,要求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并且写完后读给所写的人听。习作的目的是让学生贴近生活实际,使得学生乐于表达,易于完成习作,旨在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和信心。写作完成后,学生读给所写的人听再进行修改,分享了习作的快乐,并不知不觉地修改了习作中明显的错误;四年级的习作要求是写敬佩的一个人,是在三年级掌握运用事例说明人物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的优秀品质,习作完成后,学生进一步学习修改习作中明显错误的词句。高年段(五、六年级)的习作要求是写特点鲜明的人,如五年级习作提示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方法进行表达;六年级要求通过两件事来介绍自己的小伙伴,描写的对象没有大的变化,只是习作要求从写一件事增加到写两件事,并且要求将人物的特点写清楚。可见,三到六年级写人习作的难度逐步加大,并且都非常重视习作的修改,从自我修改的提高到相互修改的共同进步。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留心自己的学习生活,在实践中写作,说真话、心里话,不写空话、假话。虽然高年级的写人习作有一定难度,但都是在学生可以掌握的范围。
三、初步构建写人习作训练序列策略
要较好地完成写人习作教学,初步构建起写人习作训练序列,教师要善于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融合,注重读与说、读与写的有机结合。
(一)中年段写人习作训练教学策略
1.抓住对话描写,确保写人习作“言之有物”
小学生第一次写人习作是“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三年级上册的单元课文都是讲述名人的平凡小事,让学生从一件件小事中感受他们的不平凡。课文的对话描写非常多,四篇课文中的对话均占内容的一半左右,故事情节大多是通过对话描写展开。例如,以下是《灰雀》一课的人物对话片段。
(列宁)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列宁问:“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以上文本内容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必将大部分时间花在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上,只需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一两遍课文,着重理解人物对话描写的几种表达形式,注意冒号与引号的正确用法。然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情境,通过活用造句、造段等方式让学生进行仿说、仿写。结合本单元四篇课文的强化训练,再加上学生在二年级就有了关于对话的专门训练,学生能够掌握简单的写人习作方法,即通过对话描写把一件事情说得比较完整。
2.按一定的顺序表达,使学生写人习作言之有序
第二次写人习作训练安排在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要求“介绍我自己”。本单元课文讲了几个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看问题、怎样解决问题。单元的另一个重点是训练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写具体,如在《惊弓之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更赢怎样正确判断大雁会掉下来展开讨论;在教学《画杨桃》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对文中最后的讲话进行讨论,并且背诵下来,学生就容易发现和掌握课文描写的顺序,从中受到启发。由于有了上次习作训练的基础,加上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醒,学生很容易把作文写好。教师在习作之前可制作表格,表格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长相中最满意的地方、兴趣爱好、喜欢的食物、最擅长的功课、性格特点”等,学生对照自己填写的表格在小组内进行汇报,请同学帮忙指正,这样学生就能够对自身的特点有了清楚的认识。为了达到“按一定的顺序说(写完整)”的习作目标,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投影介绍某个中等生的表格,请学生参照表格介绍自己,最后师生共同参与,将表格中的文字变成我们日常说话的形式。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依据表格进行介绍时虽然能够按一定顺序说(写),但是这样的表述没有重点,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着重通过一件事来说一说自己的性格特点,让学生从中掌握表达的技巧。
3.初步学习抓住细节描写人物,使写人习作言之有情
小学阶段的第三次写人习作训练安排在教材四年级上册,要求学生看图习作或写一写生活中的真实故事,图片主题为“胜似亲人”。通过对本组课文的学习,学生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快乐和幸福。课文中的很多片段非常感人,如课文《搭石》倒数第二自然段是关于大家怎样过搭石的场面描写,《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二自然段是关于小钱躺在病床上的描写等,教师可以训练学生由课文内容出发,联系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感人故事,抓住动作、语言描写表达出感人的场面。如以下是教师引导学生品读《桥》中描写老汉的细节片段,并指导学生抓住细节描写人物。
(1)出示句子: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神态描写;老汉的沉着、冷静)
(2)出示句子: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语言描写;坚定、果断、命令式)
(3)出示句子: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动作描写;“揪”“吼”说明十分愤怒,“冲”动作果断,不容置疑)
教师小节:“文章中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描写,并适当地加入环境描写烘托气氛。正是这一处处令人感动的地方,让我们感受到一位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教师出示一张学校举行运动会或是学生熟悉的场面特写,让学生进行小练笔,指导学生根据今天学习到的细节描写尝试在课堂上说一说,课后安排写一写。这样的习作训练,加强了学生对场面描写的运用,让学生在学习中不知不觉地渗透学着关心、帮助他人的德育品质。
4.抓住侧面描写,使人物描写更加精彩
小学阶段的第四次写人习作训练安排在教材四年级下册,要求写“我敬佩的一个人”。教材中本组课文讲的都是人们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故事。教师在课文教学中要注意训练学生重点抓住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表现人物的品质。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均有从侧面描写主要人物,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通过斜塔周围议论的人们突出伽利略的坚定,《全神贯注》最后一个自然段茨威格回忆的话语突出罗丹的全神贯注等,教师只要稍微点拨并加以鼓励,就会让学生尝试学习运用。
(二)高年段写人习作训练教学策略
1.熟练运用外貌、语言和动作等细节描写
小学阶段的第五次写人习作训练安排在教材五年级上册,习作内容是与父母交流、沟通,表达自己的心意。本组课文展示的是父母之爱的一个个侧面,通过对课文学习,学生们感受到了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学习课文时,教师要注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继续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抓住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写作方法,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关注生活细节,抓住细节运用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表达父母的爱。例如,以下是课堂教学中品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的细节片段。
(1)出示句子: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
(2)师:多年以后,作者经过深思感受到了什么?
(3)出示投影: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仅如此是不全面的,它可能把人引入歧途,所以我们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教师小结:这份独特的感受源于作者深刻的思考和体会。我们一起读这句话,感受一下爱是什么。(作者的感受是那么真切、细致、独到,这是最宝贵的)
细节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话语,学生抓住了人物的一个个细节,在习作中就能做到言之有物,表达出朴实真挚的情感。
2.综合多种方法进行习作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