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里的小画家范文
时间:2023-03-30 19:44: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雪地里的小画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教学一开始,用谜语导入“画”字,学生兴趣十足。特别是一年级孩子,猜字谜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生字的形象记忆。
接着,让学生跟老师再来读一读这则谜语,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认真地写一个漂漂亮亮的“画”字。写好的同学和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对照,再写一个更漂亮的。最后给“画”字组个词。当学生组到“画家”这个词时追问: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画家呢?
词意的理解是教学中的难点,潜移默化的感知比生硬的讲解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看似不经意的追问,却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学生感知了画家的含义。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去结识一群雪地里的小画家。请伸出你那可爱的右手来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接着一起把它们请出来,随着学生说出示图片并板书,让学生和它们打个招呼,学生领读这些小画家的名字。
在“说一说”、“写一写”、“请一请”中,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儿歌内容。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让学生带着你们心中的小问号和老师一起去儿歌中看看。
学贵有疑。一年级孩子让他们读课题质疑,既可提高学生质疑能力,又可在潜移默化中梳理文章,引发学生阅读的欲望。选择是“教师一句句教”还是“自己学习”时,孩子一定喜欢自己学,所以老师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自己学习,有不认识的字请学生用笔把它圈画出来,借助拼音把它读好。接着和同桌一起来拼读生字,如果同桌哪里读得不好,你来教教他。然后小组合作识记字。
在识字教学中我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接下来小组合作识字,请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生字卡,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之后,老师才出示教学课件,让学生再次感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自读自学的空间。识字是低年级学习的重中之重,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该讲的一定要讲透,如“一群”这个词,教师结合课文雪地里一共来了四位小画家,像这样数量比较多的时候我们就说“一群”,让学生跟老师读“一群”这个词巩固记忆后追问:你还知道一群什么?讲和练都落到实处。
是什么样的美景吸引了这么群小画家呢?课件播放并引导感悟:如果你就站在这样的雪地里会做些什么呢?真好啊!我们可以在雪地里尽情地玩耍、嬉戏了,让我们尽情地欢呼吧!“下雪了!下雪了!”有感叹号的句子里,我们读的时候感情要强烈一些,再试试!雪地里有那么好的事,请男同学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女同学吧!再请女同学告诉你身边的小朋友吧!我们一起来告诉全世界的小朋友吧!
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加强朗读训练,应遵循“读通,读熟,读懂,会读”的教学思路,以读代讲,以读促讲,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情感,加深理解。
你能说出除了课文中提到的四种小画家以外的动物会画什么吗?为此,在学生领悟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拓展思维,了解更多的自然知识,由课内走向课外。
读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做动作引读,形象直观地让学生感悟到“几步”的含义,又是对文本内容的再复现,一举多得。在这首诗歌中还藏着一只小动物呢,知道他是谁?(青蛙)追问:如果现在小青蛙就在你面前,你有什么问题要问问小青蛙吗?相机学习“为什么”这个词并指导书写“为”字,然后指导朗读并了解冬眠。
篇2
关键词:语言能力 认知能力 社会性 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兴趣
G420
为进行启蒙教育的幼儿教师,必须认识至幼儿语言早期培养发展的重要性,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吸引、支持、鼓励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同伴或其他人体验到语言交往的乐趣,打下语言交流的坚实基础。本文对于幼儿园具体的语言活动教学展开以下讨论:
一、营造真实丰富多彩的语言环境
笔者本着民主和谐公正平等的态度,努力营造真实丰富多彩的语言环境,让幼儿积极踊跃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让幼儿的语言发展走向自由民主和谐的发展轨道。幼儿对自然界的事物充满着好奇与幻想,而诗歌《雪地里的小画家》不但能激发他们学习和欣赏诗歌的热情,而且还能把他们带到一个无限遐想的天地。是谁在洁白的雪地上画画?这样让幼儿们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展,激发他们更加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诗歌《雪地里的小画家》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语句重复,句式整齐适合幼儿学习和仿编并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如:语言活动:《雪地里的小画家》师:下雪了,下雪了,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猜猜它们是谁?他们在雪地里留下了什么呢?师:它们的脚印像什么?引幼儿大胆想象,幼儿说出小鸡的脚印像小草、竹叶……小猫的脚印象梅花、饼干……小鸭的脚印像枫叶、雨伞……引导幼儿说出一句完整的话;“孩子们,我们一起来夸夸这些雪地里的小画家吧!”引导幼儿发挥想象仿编诗歌。
二、注重细节巩固语言能力
老师不仅要通过课堂教学来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还应利用课余的细节,巩固幼儿的语言能力。具体措施有:一是早晨的自主阅读。早晨是幼儿精神状态最好的时间段,阅读效率高。教师要帮助幼儿养成晨读的良好习惯,通过晨间老师带动幼儿朗读,能有效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二是餐前进行语言游戏。教师可以在餐前开展各种各样的游戏,比如:词语接龙,能让幼儿了解更多的日常词语,实现幼儿之间的模仿学习,不断在游戏中丰富词汇量。三是餐后阅读。幼儿们用餐时间有长有短,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时间差,为用餐快的幼儿提供各种儿童读物,不仅帮助他们养成随时“以书为友”的好习惯,还有助于语言能力的提升;四是午睡前的故事欣赏。睡前听故事是很多幼儿的习惯,老师可以在午睡前给幼儿们朗读温馨的故事,帮助幼儿入眠;五是进行随机的个别聊天。在课余时分或在户外活动的时候,幼儿的心情是最放松的,教师可以利用这段时间,随机和个别幼儿进行聊天,聊天内容可以是幼儿关心的事情或人,比如“今天是爸爸还是妈妈送你上学的啊”等,有利于帮助幼儿提升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三、视、听、讲、做结合法
所谓“视”指教师提供具体形象的对象,如实物、现象、图片、图书等,让儿童充分地观察并讲述。比如,孩子们在认识字词的时候,我们应该附带图片,让他们根据图片推测字词的读音及含义。“听”是指教师用语言表述、启发、引导、暗示、示范等,让儿童充分的感知和领会。大班的幼儿要能主动、积极、专注的倾听别人讲话,迅速掌握别人说的主要内容,并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讲”是指儿童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充分地表述个人的认识。这里有必要引出“谈话”和“讲述”两个概念。张明红认为:“谈话:指人们以问答或对话的形式进行的言语交往。讲述:是指发展儿童的独白言语的形式,独白言语是比谈话更为复杂、周密的口语表达形式。”我们可以为儿童提供实物和图片,让他们用几句话来描述实物的外形、性质、用途、使用方法等。“做”指的是教师为幼儿提供一定的想象空间,通过儿童的参与或独立操作活动,帮助儿童充分的构思,从而组织起更加丰富、连贯、完整、富有创造性的语言进行讲述。比如在结构区,给幼儿提供材料让他们自由的搭建,然后再向同伴或者老师介绍自己的“成果”。这四个方面有机的结合会更有效。
四、注重游戏活动的利用
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玩的自主性游戏之一,它不仅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的环境,而且使幼儿在“小社会”中尽情地使用交往语言,为幼儿语言的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开展角色游戏时关于主题的产生,角色的分配,幼儿们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幼儿喜欢警察,就让幼儿伴演交警,遇到一些人横穿马路或酒后驾车,幼儿们会上前制止,并作耐心细致的工作,解释交通规则……使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充分体验创造想象的乐趣。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强是有智慧的象征,因此开展好角色游戏,通过玩角色游戏使幼儿们在玩的过程中积极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从而使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锻炼提高。
五、音美语言教学活动
音乐活动中,让幼儿边听音乐边联想感觉到什么然后用语言描述出音乐旋律所表达的意境及自己的感受。说说自己感受到了什么如听《春天来了》这首歌,幼儿就会说“我感到天气变暖了,田野变绿了,柳树发芽了,野花到处盛开,蝴蝶蜜蜂蜻蜓在野草花丛中飞来飞去”。在美术课上让幼儿用语言讲述自己绘画的内容,并说说绘画中自己采用了哪些线条,这些线条看上去像什么比如螺旋线像什么弧线像什么孩子就会七嘴八舌地说螺旋线像妈妈的头发,像海螺,像蜗牛,像螺丝等而弧线像彩虹,像小桥等。这种方式能促发孩子想象和思考,在轻松、渝决的氛围中提高幼儿言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和提升,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作为幼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我要努力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努力营造真实的、丰富的语言运用环境,让幼儿积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体验到语言交往的乐趣;在游戏活动中为幼儿语言的运用,这样才能有助于幼儿提升语言能力,为将来的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篇3
小猫在雪地里跑,雪上留下了小猫的脚印。
小猫对小猪说:“你看,你看,我会画梅花。”
小猪在雪地里跑,雪上留下了小猪的脚印。
小猪对小猫说:“你看,你看,我会画小山。”
小鹅在雪地里跑,雪上留下了小鹅的脚印。
小鹅对小猫、小猪说:“你们看,你们看,我画的是什么? ”
小猫、小猪齐声说:“你画的是枫叶。我们全是雪地里的小画家!”
语言训练提示
故事中白雪皑皑的大地变成了小动物们的天然画纸,而小动物作画的方式也不同于我们,它们富有特点的小脚成了最为生动的画笔。平时生活中被我们忽视的地方,在故事中都被赋予了有趣的形象――小猫的“爪子”像“梅花”,小猪的“蹄子”像“小山”,小鹅的“脚掌”像“枫叶”。孩子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将自己平时生活中观察到的经验信息与故事中的情形联系起来,不仅促进了孩子对事物的观察力,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教会了孩子从另一个角度去认识小动物。
生活活动提示
小动物们外形特点,使得我们总是能准确地分辨出它们,但是每种小动物都有一种自己独有的脚印,使我们即便没有见到它们,也能从留下的足迹中辨别出究竟是哪种动物从这里经过。
人类的足迹可以使我们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而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留下指纹的人都能被一一识别。
有趣的指纹
目的:
1 引导幼儿知道每个人的指纹是各不相同的
2 培养幼儿探索自身的兴趣。
准备:
1 红色印泥若干盒、白纸、抹布若干。
2 放大镜大于一面。
过程:
一、印指纹
让幼儿用手指蘸印泥将指纹印在纸上,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二、观察指纹
1 引导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指纹和纸上的指纹印,说说自己的指纹是什么样的,它像什么。
2 引导幼儿互相观察指纹印,说说每个人的指纹有什么不同。
三、了解指纹的作用
1 请幼儿说说指纹的作用。
2 出示几种较为典型的指纹印,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差异,告诉幼儿;每个人的指纹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指纹永远不会变,因此可以用来辨认人。
3 演示用蘸有印泥的手指一一触摸玻璃杯、笔、电话等物,请幼儿说说有什么发现。(当我们的手指和物体接触时,将会留下指纹。)
4 请幼儿思考,如果不蘸印泥去触摸这些物体,会不会留下指纹?这一点对哪方面有帮助?(警察叔叔能够利用罪犯留下的指纹作为证据抓住罪犯。)
四、进行指纹印画
1 提供印泥,引导幼儿作指纹印画。
2 引导幼儿相互欣赏指纹印画、活动结束。
篇4
那瑰丽的六角花瓣,烟一样轻,玉一样润,云一样白,悄悄落到大地上,为大地妈妈盖上了一层棉被。放眼望去,整个世界白茫茫的犹如一个童话般的冰雪王国。落光了叶子的树枝上挂满了亮晶晶的银条,
房檐上挂上了水晶般的小冰笋,为房檐镶上了一道玲珑剔透的花边。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白茫茫的。整个世界纤尘不染,晶莹如玉。一朵朵迷人的小雪花,像洁白的小天使一样清纯可爱,来自那令人向往而神奇的天空,千姿百态,美极妙极……
农民伯伯都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场大雪可真及时,它们把土壤里的越冬的害虫全部冻死;雪水渗进土层深出,又能提供庄稼生长需要。明年就能大丰收了!孩子们都破例早早起床,在雪地里追逐玩耍,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不时传来他们的欢声笑语,那声音在上空久久回荡。风再狂,雪再大,他们都不怕,尽情地玩着,闹着。
雪,你给人们带来了喜悦和希望。诗人,画家赞美你美丽和纯洁无暇。农民伯伯赞美你给他们带来丰收的希望。孩子们赞美你为他们创造了广阔的娱乐天地。
纷纷扬扬的雪花似玉屑、似梅花、似羽毛、似柳絮……每一片小雪花都是那么纯洁,那么轻盈。哦,雪,你是真善美的化身,我喜欢你!
也不知什么时候,雪纷纷扬扬,飘飘悠悠地从那令人神往的天空中飘落下来。
那瑰丽的六角花瓣,烟一样轻,玉一样润,云一样白,悄悄落到大地上,为大地妈妈盖上了一层棉被。放眼望去,整个世界白茫茫的犹如一个童话般的冰雪王国。落光了叶子的树枝上挂满了亮晶晶的银条,
房檐上挂上了水晶般的小冰笋,为房檐镶上了一道玲珑剔透的花边。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白茫茫的。整个世界纤尘不染,晶莹如玉。一朵朵迷人的小雪花,像洁白的小天使一样清纯可爱,来自那令人向往而神奇的天空,千姿百态,美极妙极……
农民伯伯都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场大雪可真及时,它们把土壤里的越冬的害虫全部冻死;雪水渗进土层深出,又能提供庄稼生长需要。明年就能大丰收了!孩子们都破例早早起床,在雪地里追逐玩耍,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不时传来他们的欢声笑语,那声音在上空久久回荡。风再狂,雪再大,他们都不怕,尽情地玩着,闹着。
篇5
一、感性启发
1.提供范例 。为了完成某一教学目标,先提供与此相关的知识或训练项目,给学生以启迪,让他们在思维过程中触类旁通。如教学《小猫种鱼》这篇课文,要让学生明白:种树、种菜、种庄稼,都是有收获的,但小猫种鱼不可能有收获。明白这一道理学生有困难,因此教师先举出学生所熟悉的种树、种菜、种庄稼的实例作说明,再引导学生想想:鱼要生存离不开哪些条件,之后让他们讨论: (1)小猫真的会收到很多鱼吗? (2)你观察过吗,小鱼生长在哪里? (3)谁能帮助小猫找到收到很多鱼的办法呢?
接下来,再引导学生说说还有什么不能种,难点自然迎刃而解。
2.画简笔画。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课文内容有的理解很难,这时适时地画简笔画来启发学生思维,是行之有效的。如教学《挑山工》这篇课文,上课开始,教师在黑板上画上两幅简笔画,一幅是单斜线,一幅是之字形线,让学生比较一下这两条路线,哪条长?让你分别走这两条路线,哪条花的时间长?然后让大家认真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找答案。这样用图示法直观形象地引出课题,启发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生上课伊始注意力便高度集中,课堂效率自然也就很高。
3.利用教具。有些课文的内容较为复杂,仅靠图画还是难以让学生理解,这时便可以结合运用直观教具,例如教学《小马过河》这篇课文,在黑板上画一条小河,事先准备好老牛和小松鼠的图画模型,把他们依次放到“河水”中,教师不用多讲,学生就会明白为什么在同样的水中,老牛和小松鼠进去会有不同的结果。再如在教学《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时,学生借助教师的实验,很容易就明白乌鸦开始为什么喝不到水,后来是怎么喝到水的。
4.联系实际。小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特别需要现有经验作为支柱,所以教学中应重视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经验,让他们的思维从已知顺利地通向未知。如寓言《刻舟求剑》的教学,为了让学生感知寓意,可启发学生审察自己的生活实际:你犯过什么错误?有没有接受别人的意见?结果怎么样?跟《刻舟求剑》的故事有什么相似之处?从这一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教训?这样引导学生根据切身体验展开类比联想,就容易获得对课文寓意的理解。
5.提示结构。在学生预习、练习、复习等教学环节上给学生提示知识的系统或网络,能帮助学生找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他们的理解、记忆指明方向和提供方法。如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安排学生预习时,先提以下问题:雪地什么样?什么样的人叫小画家?雪地里的小画家是谁?他们画的什么?他们怎么成为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一预习概括了课文的中心内容,提示了重点词语,能帮助学生领悟进一步学习的目标与线索。
二、理性启发
1.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在课文讲读的适当环节,选择优美精彩的语段,把学生引入到生动形象的情景之中,激起他们情感的共鸣和表达欲望。如教古诗《鹅》,在学生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教师作如下描述:读了骆宾王七岁时做的小诗《鹅》,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多么美的画面:一只鹅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着,它正弯曲着脖子朝着天空叫,好像在唱歌。你看鹅的羽毛洁白,浮在绿色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拨动着清水,水清得能看见鹅那红色的脚掌在水中拨动。这只鹅是多么美丽可爱呀!这样把学生带入到诗的意境中,启发了学生的审美活动。
2.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课堂学习气氛作为学生认知活动必备的“情绪背景”,对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有着“相互示范效应”。 如教学《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教师在出示课题后组织讨论“天堂指什么地方?”在学生发言后小结:鸟的天堂又是指哪里?为什么说是鸟的天堂呢?这样因势利导揭示矛盾,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的积极情绪,强化了他们探求答案的需要倾向。
3.丰富的想象诱导。想象这一心理活动的创造性较强,更加有利于调动活跃的情绪,启发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如讲完《东郭先生和狼》全课后,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为课文续写故事,并出示思考题启发学生的思路:你想对东郭先生说些什么?如果东郭先生再次遇到了狼,他会怎么说,怎么做?学生按这些问题展开想象,即能获得较深的情感体验。
三、问答性启发
1.精心创设各种问题。提出的问题要突出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用巧妙的提问给学生导出思维的方向和寻找答案的途径。如教学《我的战友》这篇课文,为什么在烈火烧身时一动也不动?为什么他的战友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战友活活被火烧死而不能去救?这些都要联系到战斗任务的重要,联系潜伏条件的艰巨,联系当时环境的险恶,才能有深切的感受。
篇6
一、现行考试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目前中小学考试质量来看,试题难度过大,效度不高,促进发展的功能不强是其主要问题。
(一) 在试题难度方面,一般考试仍受“全面发展”、知识中心思想影响,为了考查学生的知识的全面性,考试内容范围普遍广,题量大,学生没有相对充足的时间思考每一个题目,而且试题的难易编排也不尽规范,没有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不符合考生的思维逐渐深入的过程,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偏题怪题仍然存在,加之有些考试题目用词、用句不甚通俗易懂,句型比较复杂,考试难度依然过大。
(二)在考试效度方面,考试内容过度注重课本上的知识,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等的考查;试题编制往往为了追求答案的客观化和标准化,题型单一,客观题比重过大,绝大多数试题是具有唯一正确答案的封闭式试题,重点对学生学了多少,即学习的“量”进行评价,忽略了学生深层理解及应用能力的考评。
(三)在考试评价的功能方面,其发展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一方面,考试方式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这种考试方式有利于考查学生对已有知识的了解、掌握以及简单运用,但对许多高层次的能力,如学生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创新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考查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从考试的实际功能来看,考试评价往往不真正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为指向,而以淘汰一部分学生为目标,许多学生在考试之后经常得到的体验是“沮丧、受挫,兴趣渐失、信心殆尽”等负面刺激、不良影响,背离了基础教育的性质的和任务,考试评价功能异化,成为制约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亟待“改变考试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考试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二、深化考试评价改革的方向与策略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新的考试评价体系的重心必须由原来的智力水平的评价为主逐步发展到以发展能力、激励成功为主的方向上来,要适当降低难度,进一步提高考试的效度,使之更为科学地反映、促进教学过程顺利进行、教学水平和效果不断提高,促进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及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
(一)在试题内容方面,要紧扣大纲,选取恰当的内容,努力提高效度。效度要求试卷能最大限度地体现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发展目标和学习要求。首先,要以教学大纲上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基准,强调在考查知识的基础上考查能力。通过考试导向,进一步确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地位,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其次, 试题内容要开放、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关注学生应用和联系实际的能力。改变传统考试以记忆性、技巧性或速度为主的现状,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实际生活,重视生活体验。在试卷中,大力提倡和展现联系学生现实生活,联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题目,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问题”,且试卷语言、文字、图形要尽量符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及理解能力,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和参与意识。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程度。
例如,如图所示,“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飞向月球,在月球附近一点P轨进入以月球球心F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轨道I绕月飞行,之后卫星在P点第二次变轨进入仍以F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轨道Ⅱ绕月飞行,最终卫星在P点第三次变轨进入以F为圆心的圆形轨道Ⅲ绕月飞行,若用2c1和2c2分别表示椭轨道Ⅰ和Ⅱ的焦距,用2a1和2a2分别表示椭圆轨道Ⅰ和Ⅱ的长轴的长,给出下列式子:
1. a1+c1=a2+c2; 2. a1-c1=a2-c2;
3. c1a2>a1c1; 4.
A.13B.23C.14 D.24
本题材在有效考查椭圆的性质及公式等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用现实问题提出题目,更容易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书本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试题质量较高。
(二)试题编制方面。一是整个试卷的试题难度的排列应遵循由易到难排列,使多数考生都能在基础题得到基本的分数,有了前面相对简单题的顺利解答既有利于降低考试焦虑,也有利于后面难题的作答,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我实现。二是对单题而言,采取分步设问的方式,降低题目入口的难度,前一、二问多数考生都能理解、会做。三是要针对不同类型试题的优缺点合理选用题型,根据不同性质的考试需要确定主客观题型的比例,例如如果是达标式考试就可适当增加客观题型的题量促使更多的考生通过考试,如果是选拔性考生就可以通过适当的增加主观题的题量增加区分度,达到对不同学习水平考生有效甄别的目的。四是要设置更多的开放性题目,改变传统考试注重答案唯一的状况,使学生不再满足于记住教师给予的结论,通过设置探究型问题、开放型问题、操作型问题、应用型问题等多维度地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创新的意识。
(三)适当减少题量,降低试卷难度。试卷难度过大,教学难度就被迫加大,学生的课业负担自然大大加重,直接后果就是大面积学生因为不堪学习重负而厌学。正如有学者所言: “高难度的考试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学习压力,使教学陷于机械训练、猜题押题之中。人为地提高学习难度,已给相当多的学生造成了学习困难,甚至带来身心的不健康以至人格的不健全,事实早已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基础教育考试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降低试卷难度。一是在试题长度上适当缩减,给考生充分思考的时间,使多数考生在有限时间内做完多数题目,这既是降低考试难度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得到更多的肯定、良性反馈、激励,增强学习兴趣及自信心;二是在试题编制中,不给考生理解题意设置障碍,不搞文字游戏。通过适当降低试题的难度,既可以提高考试效度,又可以引导教学中减少重复、机械、大量的练习,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掌握方法和提高能力上。
篇7
我喜欢画中国画,可是总也画不好。吃过午饭,我在画大公鸡,怎么也画不像。吃过晚饭,我又画了起来,还是画不像,我一生气,把画撕了个粉碎,往床上一躺,心想:要是有一支像马良哥哥的神笔,那该多好呀!
朦胧中我看见马良哥哥站在我的身旁,亲切地问道:“小妹妹,你为什么发愁呀?”我说:“我想当一名小画家,可是我总也画不好,你能帮助我吗?”马良哥哥把一支神笔递给我说:“这只神笔送给勤劳好学的孩子。”我兴高采烈地接过神笔,挥动神笔画了几朵鲜艳的牡丹花。我把画凉在阳台上,立刻招来了采蜜的蜜蜂,招来了翩翩起舞的蝴蝶。又画了几只雪地里啄食的麻雀,它们一下子展翅飞翔在蓝天上。再画一棵高大挺拔的松树,立即吸引了几只活泼可爱的小松鼠,小松鼠又蹦又跳。我又画了一张“金鸡报晓迎新春”,没想到这篇画被评为国际儿童绘画少儿组金奖。在颁奖仪式上,我碰见了获创意奖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小华和小红,我们在一起画万里长城、天安门、故宫、大草原……我们决心要用自己的画笔为祖国增添光彩,我快乐极了!叮铃铃、叮铃铃……清脆的闹铃声把我从睡梦中叫醒。多么美好的一个梦!
但是,理想不是靠梦去实现的,要靠我自己的艰苦努力创造出的,我以后要再接再厉,创造出新的辉煌。
篇8
shù wān piě zhé shù wān ɡōu
hénɡ piě wò ɡōu hénɡ xié ɡōu( )
二、拼一拼,连一连。(8分)
yuǎn 远 xiàn 像
yuán 圆 xiànɡ 现
dào 报 qún 群
bào 到 qiú 球
三、按要求填空。(6分).
“长”字共有笔,第三笔是。
“出”字共有笔,第四笔是。
“鱼”字共有笔,第五笔是。
四、字、词交朋友。(6分)
骑 树 松 鹅
砍 饭 青 鼠
吃 车 天 蛙
五、看拼音,写词语。(16分)
shànɡ shēnɡ xiǎo xīn shū běn huí lái
máo jīn fēnɡ chē xià bā ɡuā ɡuǒ
六、读一读,划去不是同一类的一个词。(9分)
1、豆角 菜园 萝卜 白菜 南瓜
2、爸爸 哥哥 朋友 奶奶 爷爷
3、牛奶 面包 苹果 故乡 杏子
七、用“”划去不正确的字。(6分)
1、我们正在长身( 体 休 )。
2、我好想去北京( 成 城 )游玩。
3、小白兔( 往 住 )火里加了一些柴。
八、选字填空。(9分)
人 入
1、们进商场购( ɡòu )物。
左 右
2、“熊 能”这两个字,“熊”字在,“能”字在。
鸟 马
3、儿天上飞,儿地上跑。
九、连一连。(12分)
春天, 树叶飘落下来。
夏天, 小草刚从泥(nǐ)土里钻(zuān)出来。
秋天, 小画家在雪地里画画。
冬天, 荷(hé)花开了。
十、把《静夜思》诗句补充完整。(10分)
床前明 光,疑(yí)是地 霜(shuānɡ)。
举 望明 ,低 思故乡。
十一、 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9分)
1、晚上,小明 睡觉,不用家长陪(péi)。
篇9
【关键词】谜语 小学语文 教学方式
一、谜语和小学语文教学特色结合的意义
谜语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也可引申为蕴含奥秘的事物。谜语最初起源于民间口头文学,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是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表现。后经文人的加工和创新有了文义谜。一般称民间谜为谜语,文义谜为灯谜,也统称为谜语。它是古代人集体智慧创造的文化产物。猜谜语是一项妙趣横生的文化娱乐活动,以其知识型、趣味性、益智性深受人们喜爱。哪怕到了今天,时尚气氛浓郁的大型晚会上,猜谜也是主持人和观众互动、赢得观众好评的一项重要节目。
语文教学是一项特殊的教学活动,它既有普通课堂教学的固定性,又有着文学活动的灵动性,它一方面作为一门考试课程需要对固定知识进行牢固掌握,另一方面,语文教学更是对学生头脑、思维进行洗礼,提升其品位修养的重要学科。在如今愈发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强语文教学活动的科学性、趣味性,尤其是改革传统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这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人格修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因此,将谜语突破性地植入小学语文课堂,这不仅是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一项突破,更重要的是,通过谜语激发兴趣,继而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的一种重要方式。这在我国强调素质教育、强化教学改革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二、谜语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
谜语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包含多个方面,主要有:用谜语导入新课、用谜语巧记常识、用谜语理解词义三项。
1. 用谜语导入新课
好的课堂不是将知识填鸭式地灌输给学生,而是采用科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对知识的爱好,从而自发地积极地获取它。而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程要做好,一个吸引人的导入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而谜语本身就是一种提问,加上猜谜活动生动有趣,这对于小学教学而言,无疑是一种极为生动的引入方式。
以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为例,在这篇课文教学开始前,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小动物们在雪地里用脚印画画,其实不正是对学生关于动物脚印这一常识的积累吗?因此,我并没有像往常那样直接打开课本,而是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卡片,上面画有各种小动物的脚印,我让学生们自行猜测,哪个脚印对应的是什么动物。在大约5分钟的猜谜过程中,学生们发挥集体的智慧,认识了各个小动物的脚印,同时,我也在不知不觉中将他们引入了新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中来了。
此外,除了通过这种直接对课文内容设计的猜谜活动,本人在教学实践中还发现,对于引入新课,可以采用将课文作者的姓名设计一个字谜,让学生猜出来,同样也不失为引入新课的重要方式。
2. 用谜语巧记常识
我国谜语博大精深,其中不乏常识性的内容。例如,对高年级学生而言,陆游这样一位著名诗人可能是众人皆知的了,但是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记住陆游可能需要将某个诗篇反复背诵才行。为此,我针对这一问题,采用了谜语的方式,让学生对陆游这个名字形成了深刻的印象。以“大地旅行”为谜面,猜一个著名诗人。同学们经过激烈的探讨后,终于找出答案:陆游。在这种谜语的方式下,学生会形成对这个名字的深刻记忆,以至于后来只要提到陆游,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大地旅行”的谜语。
又如,本市电视台推出元宵有奖灯谜竞猜活动,其中一则谜语是“元宵节后传捷报”(打一成语)。我认为这个谜语中蕴含的文学常识十分有趣,便将它引入了课堂中。然后课堂就有了如下的对话:
师:“元宵节是农历哪一天?”
生:“正月十五!”
师:“每月的十五,在我国古代有什么专称吗?”
生(讨论):“望。”
师:“那么元宵节后传捷报的谜底是什么呢?”
生(思考):“喜出望外!”
通过这样的对话,学生在生动的猜谜活动中丰富了自己的文化常识,对于“既望”一词也留下来更深刻的印象,关于它的理解也更加深入了。
3. 用谜语理解词义
语文教学活动,注重形式的同时,一定要把握传递知识的内核。解析词义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基础,而开展谜语教学,不仅可以营造更好的课堂气氛,更能让课堂富含新意,增强学生的记忆。将其用于理解词义,可以更快达到相关目的。
以对文言文中“卒”字的理解为例,由于“卒”在古文中十分多义,单调地逐条陈列很难让学生形成深入理解。于是我就采用了谜语教学的方式。谜面是“刘邦见之笑,刘备见之哭。”通过讨论,我告诉学生,刘邦最高兴的就是打败项羽,而刘备最难过的就是关羽死去,二者的相同点就是“羽死”,而羽加上一个死是构成不了字的,死还有别的表述,就是“卒”,所以,谜底就是“翠”。这种层层诱导下,学生运用对字形的理解,猜出来谜底。同时对“卒”这个字的理解也更加深入了。
篇10
关键词:低血钾症; 氯化钾溶液
【中图分类号】R59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12-0150-02
钾是人体一种重要的电解质,在维持正常肌肉的收缩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低钾时因细胞膜电位的稳定性受到影响而出现四肢肌力减弱、呼吸急促、腹胀、尿潴留,严重者有四肢瘫痪、呼吸肌麻痹及发生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而危及生命。 低血钾是临床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血钾低于3.5mmol/L定义为低血钾。外科患者由于长期禁食、呕吐、胃肠减压、肠瘘等原因容易导致低钾血症,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严重的低钾血症能引起多个系统功能紊乱,若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因此必须早期预防或迅速纠正低钾血症。通常的治疗方法不能取得很好疗效又受制于某些因素。我们采用高浓度氯化钾静脉补钾治疗严重低钾血症,临床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间因严重低血钾症(血清钾
1.2 方法:根据患者术后入ICU时的现有深静脉通道选择补钾通道, 研究组应用思路高CP-600TCI型微量注射泵进行微泵补钾, 将10%氯化钾10ml加入0.9%氯化钠20ml用微量泵以0.5-1.0g/h速度静脉泵入,补钾后2-5h内每小时测血钾浓度,根据血钾浓度调整补钾速度。同时给予口服10%氯化钾溶液10-30ml。24h内总量可达20g氯化钾(静脉10g,口服10g),其中前3h内最高补入5g氯化钾。以后示电解质情况逐渐减少剂量至常规按计算出的补钾速度调节微泵注射速度;对照组常规给予含0.3%氯化钾浓度的生理盐水静滴,重症患者同时给予口服补钾。设定目标血钾浓度为4.0mmol/L。两组患者均使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持续心电监护。
1.3 护理
1.3.1 补钾速度与补钾量的确定:静脉输入高钾液体时要严格控制输入速度,否则在单位时间内输入的钾过多,细胞外液钾离子浓度突然升高,细胞内外钾离子比例失调,而引起心肌传导阻滞甚至停搏。通常每小时内输入20 m m o l 的钾是安全的。 补钾量的确定:采用微泵高浓度补钾时一般先补充患者缺钾量的一半,复查后再决定继续补钾量。
1.3.2 低血钾的临床观察:护士应密切观察,尽早发现患者存在或潜在的低血钾情况,及时报告医生补充氯化钾,从而使患者尽早脱离低钾血症所造成的危险。低血钾的表现为四肢肌力减弱、呼吸急促、腹胀、尿潴留、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四肢软弱无力,严重者出现四肢瘫痪、呼吸机麻痹及发生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
1.3.3 高浓度补钾的监护①血清钾动态监测:在补钾过程中每1-3 小时复查血清钾1 次,同时应注意采集血标本时动作轻柔,标本要及时送检,以免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当低血钾患者合并有酸中毒时,应在纠正酸中毒前补足钾,待血清钾接近正常后再纠正酸中毒。
②心电图监测:进行心电监护时心电图能较敏感地反应低血钾和高血钾的情况,低血钾的心电图主要表现为T 波低而宽,并伴有u 波增大,Q-T 间期延长,T-u 融合。轻度高血钾时心电图通常无明显的异常表现。中度高血钾时心电图示T 波高尖,严重高血钾时心电图
示P 波消失、QRS 波变宽,心室律不整等严重心律失常表现。因此,护士应认真观察、早期发现心电图异常情况,及时发现低血钾的表现,及时减量或停止补钾。③尿量监测:补钾期间每小时尿量≥ 30 ml 属安全范围,对尿少或肾功能不全患者不宜采用静脉高浓度补钾,以防患者发生高钾血症。
1.3.4 高浓度补钾时避免使用葡萄糖液稀释,因为使用葡萄糖静脉滴注会使血清钾向细胞内转移。且葡萄糖在细胞内合成糖原需要消耗钾离子,从而使血清钾进一步降低。
1.3.5 补钾时的心理护理;在给患者补钾时,要说明补钾的重要性;对焦虑、紧张、恐惧的患者,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给予关心、体贴、和精神上的安慰,消除其思想顾虑和悲观情绪。
2 结果
2.1 治疗情况:两组患者经补钾治疗后均恢复正常,临床治愈。
2.2 观察指标比较:研究组患者心电图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目标血钾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补钾液体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观察指标比较P
由此可见,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2 两组补钾液体量比较P
由此可见,研究组的补钾液体量(ml)明显低于对照组
3 讨论
3.1 传统观点认为,手术后细胞及组织损伤破坏,分解代谢增加,术中输血等原因在术后3天内一般无需补钾[1]。但本组患者由于禁食、胃肠减压、呕吐等原因在术后早期就有明显的低钾血症发生倾向,而出现乏力,精神差,腹胀甚至肠麻痹等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因此必须尽早补钾。常规的补钾方法效果不能取得很好疗效,特别是严重低钾血症的患者。
3.2 采用微泵高浓度补钾有如下优点:①可以快速补钾,但必须准确掌握输注总量和浓度。②高浓度补钾所需液体量较少,减少大量输液所引起的血钾降低及尿量增多及心脏负荷过重。③高浓度氯化钾进入深静脉有缓冲作用,减少钾离子对静脉的刺激,避免患者因疼痛不能耐受[2]。
3.3 高浓度静脉补钾的缺点:高浓度静脉补钾的在短时间内形成一过性高血钾而导致高钾血症及心律失常,用微量泵输注可保证持续恒定微量注入[3],在严密血清钾监测和心电图观察下,血钾在短时间内无急剧升高,补钾后血钾升高至正常范围。副作用轻微,无明显不良反应。本组36例患者泵钾期间无1例高钾血症发生,无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发生。
因此,笔者认为严重低钾血症患者在严密心电图观察和血清钾监测下,高浓度微泵补钾是有效的,安全的。
参考文献
[1] 元胜义,霍建昕.腹部手术后钾代谢的临床研究,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19(5):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