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童话故事范文

时间:2023-04-10 15:12: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格林童话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格林童话故事

篇1

1、《格林童话》是由德国语言学家雅可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收集、整理、加工完成的德国民间文学。《格林童话》里面约有200多个故事,大部分源自民间的口头传说,其中的《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青蛙王子》等童话故事较为闻名。

2、它是世界童话的经典之作,自问世以来,在世界各地影响十分广泛。格林兄弟以其丰富的想象、优美的语言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个神奇而又浪漫的童话故事。在国内,日本,中国台湾也有根据《格林童话》创作的故事集。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关键词】格林童话 精灵形象 必然性 宗教世界观

一、童话中的精灵形象

(一)常人形象。童话中的精灵形象,常人形象是比重占的较大的,但是童话故事中的常人往往是纯属想象世界中的形象,他们亦正亦邪充满了神秘幽静之美。《格林童话》中的常人类精灵形象主要有巫婆、侏儒、巨人、仙女,他们都各有其特点,《尧林德和尧林格尔》中巫婆的歹毒;《大拇指》中大拇指的可爱机智;《勇敢的裁缝》中巨人的好勇斗狠和《灰姑娘》中仙女的善良,这些精灵利用神奇魔法,帮助在困境中的主人公冲破重重阻碍战胜邪恶势力。

(二)动物形象。动物形象也常在童话中出现,“诺瓦里斯说:‘自然有嘲笑幽默幻想等,兽类和植物中有自然的漫画。自然中的动物界最可笑,充满幽默感。石头和植物的世界更有幻想的色彩。’儿童天生就爱与大自然亲近,童话世界的动物常常是人们童年时期最好的朋友。”动物故事背后的教育意义也因为动物形象的生动活泼而易于被小读者接受。

(三)物体形象。在精灵这个世界,不管是平日里吃的瓜果蔬菜,用的桌椅板凳,还是天上的星星月亮都有可能不经意间活灵活现的出现在读者眼前,充满了生命力。《格林童话》中物体形象的精灵较少,《麦秸、木炭、豆粒儿》极具代表性,童话赋予了麦秸、木炭和豆粒儿生命力,描写它们逃出了死亡的厄运,展开的一段冒险的旅程,这三样小东西性格各异,在面对一条河的时候,愚蠢的麦秸横躺作桥,急性子的炭块跳了上去,结果和麦秸一同掉了下去,岸上的豆粒儿幸灾乐祸笑破了肚皮,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还有《会唱会跳的云雀》中太阳、月亮和东、南、西、北有了生命,将自己的宝物和自己的所见所闻都给了和告诉了主人公帮助她克服困难。

二、精灵体现的宗教世界观

《格林童话》中的精灵形象的宗教世界观对人们有着教育意义,“《格林童话》是植根于西方特殊的文化,所以《格林童话》在保持民族特殊文化的同时,也会折射出西方文化独特的审美风貌和普遍性的价值取向”。所有童话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结局,坏蛋往往会得到他应有的惩罚,《格林童话》所体现出的基督教的宗教世界观教导人们摒除恶念、狠毒,倡导人们走向善良、宽容,宗教的人文主义精神和终极关怀渗透在《格林童话》中。

《格林童话》中上帝,天堂和圣母等的出现,使童话蒙上了一层宗教的色彩,渗透着宗教的观念。在《圣母的孩子》中“玛丽娅对偷开了天国的第十三道门的小姑娘说:‘你没有听我的话,还要撒谎,你不配住在天国了。’并在最后说:‘一个人只要忏悔和承认自己的罪孽,就会得到宽恕。’这些话充满了基督教的原罪意识,指出了宗教世界中摆脱罪的道路,在作品中构建了一个神性的世界。”

三、作者塑造精灵的必然性

(一)精灵存在的艺术性。精灵作为在童话中最精彩的配角,不是主角却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甚至有时占有至关重要扭转乾坤的地位。精灵的出现往往总能让人眼前一亮,如《两个兄弟》中,两个兄弟离家出去闯荡,在路上遇见了五种动物,这五只可爱精灵活跃于全文,一路跟随着主人公杀死恶龙,并挽救了主人的性命。《白雪公主》中七个小矮人的出现成为了全文的转折点,使用各种办法拯救白雪公主的生命。童话中的精灵还有女巫,许多童话中都可见女巫的身影,不管是一瞥而过还是贯穿全文,《六只天鹅》中的巫婆将六位王子变成天鹅后便不再出现了,《铁炉子》中的女巫也只是负责将王子困在铁炉子中,这些精灵的出现虽然不多但却十分重要,引领这故事情节的发展。精灵是童话中璀璨的一笔,既补充了故事的内容,又起着催化剂般的作用,将童话故事向更高的层次推进。

童话是一个魔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许多事物都是呈理想的状态,无助的好人在关键时刻得到善良的精灵的帮助下,使坏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魔法总是伴随着精灵出现。童话故事中因有魔法出现而充满趣味,因有精灵而精彩,精灵的出现使得故事显得通俗易懂,童话作为儿童读物更容易让读者接受。

(二)精灵所存在的时代背景。《格林童话》诞生在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海德尔堡派代表人物格林兄弟的手中,童话中的精灵也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格林童话诞生前的十七、十八世纪,德国经历了“三十年战争”不仅给德国带来政治上的分崩离析,还造成经济上的衰落滞后。......十八世纪末的法国革命像霹雳一样击中了这个叫做德国的混乱世界,它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对德意志的影响巨大”。正是这样的一个社会历史环境中,浪漫主义文学应运而生,由于对现实的失望,资产阶级沉浸于美丽的幻想之中。童话中的许多精灵都是正义的一方,通过自己的魔法来帮助主人公,最终来达到作者所希望的一个美满的结局,精灵是作者寄托自己情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童话故事的美与吸引力在其幻想,精灵的出现总是带来了幻想的空间,通过对精灵出现的艺术性,出现的时代背景,所承载着的作者的情感来看,精灵在故事中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说故事的主人公是天上光明的太阳,那众多精灵则像璀璨的星星,它们不像主人公那样局促得只有一个正面的形象,它们亦正亦邪,或明或暗,一次次为读者带来饕餮盛宴。

参考文献:

[1]王缙苓:《论中的幻想世界》,《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

篇3

格林童话是由格林兄弟写的童话故事。格林兄弟就是雅克布·格林和他的弟弟威廉·格林,他们都是德国赫赫有名的学者,他们的研究范围涉及到语言学、哲学、文艺学等诸多领域。由于格林兄弟尽量保留的民间艳,不妄加删改和润色,所以格林童话的语言淳朴、粗旷、幽默,充满了各种谚语、俗语、新颖的比喻,富有浓厚的民间色彩和韵味。

比如《猫和老鼠交朋友》中的“你整天呆在家里,穿着深灰色的厚外套,拖着长辫子,心里烦闷,所以想不通,你要是白天出去走走,就不会这样了。”几句话就形象生动地勾勒出老鼠的外形特点,同时又透露出猫的狡猾,可以说是妙笔生花。

在我看来格林童话分三种:第一种是巫术/神魔童话,这些童话主要通过奇妙的巫术或着神魔力量来推动整个童话的发展,如:《白雪公主》《灰姑娘》《睡美人》等;第二种则是动物与人以及动物之间的故事。如:《小红帽》《狼和七只小羊》《猫和老鼠交朋友》等;第三种是比较接近现实生活的故事,在中国这种童话被叫做“民间故事”这种童话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来嘲笑人类的丑行和弱点,如:懦弱、贪婪、吝啬等,《月亮》《三兄弟》等都是这类作品。同时格林童话还充满了浪漫诗意的想象。

正如雅克布所说:“自然的一切使人感到非同一般的事物无不散发着一股诗与传说的芬芳,就如同远方将要放晴时鲜嫩细绒的花粉撒在花朵与金果上一般。”在这本书里,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有灵性的,森林、原野、草地和花木都富于诗的意趣:“太阳、月亮和星星,全都是通人性的,很亲切,能给孩子以美好的礼物……”在这本书中各种各样的鸟、植物、石头全会说话,会表达自己的感情……

在这本书中我知道了。友谊,会使你的生命之树常青。在你忧伤的时候,它能给你安慰;在你欢乐的时候,它能使你的生活充满光辉。同样,仁爱的话,仁爱的诺言,嘴上说起来容易,只有在患难的时候,才能看见朋友的真心。

在《格林童话》的故事中,既有我牙牙学语时就认识的老朋友:美丽纯洁的白雪公主、幼稚纯朴的小红帽、可爱善良的灰姑娘……,也有我认字之后结识的新朋友:漂亮机智的马琳、朴素善良的汉斯、自作聪明的小卡特里斯……我非常喜欢这些形形的朋友,关注着他们每个人的命运,常常为他们悲伤的结局感到惋惜,为皆大欢喜感到快乐。我对故事中那些纯真善良的人物充满了爱,而对那些阴险、狠毒的人物充满了恨。总之,我牵挂着《格林童话》中的每一个人物,和他们一起快乐,一起忧伤,一起跌倒,一起爬起。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常常使我深深的陶醉在《格林童话》神奇的世界里。

读了这本书,我为小裁缝的智勇双全鼓掌,为渔夫妻子的贪婪感到可笑……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善良的,恶毒的人总会遭到惩罚。妇孺皆知的大灰狼,不但没有吃掉小山羊,而且还白白搭上了性命,正是应验了那句“恶有恶报”。可以说,一个人失去了善良,就等于失去了灵魂。

篇4

比利时 与丁丁和蓝精灵一起狂欢

早就听说比利时是著名的“漫画王国”,据说这是因为比利时人天性乐观开朗,为这片土地诞生优秀的漫画家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不要因为比利时国土面积小而小看这个国家,按照每平方米国土上拥有漫画家的数量来排,比利时在世界上绝对是首位。

这里不乏像蓝精灵之父贝约、创造《丁丁历险记》的埃尔热等世界顶级漫画家。作为一个忠实的“丁丁粉”,来比利时让小U感到格外兴奋。

作为比利时卡通人物的代表和标志,全球最著名的可爱小孩之一――尿尿儿童铜像是来到布鲁塞尔的游客必定要参观的景物。

如果说比利时是“漫画王国”,那么布鲁塞尔就是“漫画之都”。漫步在布鲁塞尔市的大街小巷,你随时都能看到带有幽默和漫画风格的涂鸦,栩栩如生的人物就这样在这座城市里“活”了起来,独特的漫画墙成了布鲁塞尔街头一道引人注目的靓丽风景线。在挤满游客的街头和广场,经常能看到扮成卡通人物的流浪艺人,而商店里用巧克力做成的各种卡通人物可爱极了。

大名鼎鼎的比利时漫画博物馆位于一条不起眼的巷子里,一楼的书店和纪念品商店里总是人头满满。无数有关丁丁和蓝精灵的小人偶、塑像会让你的这段旅程变得格外美好。

德国 格林兄弟的童话世界

有人说,只有读过《格林童话》的童年才算完整。这话一点都不夸张,试问,度过童年的孩子有谁不知道青蛙王子、睡美人、白雪公主和灰姑娘呢?现在,大家就跟随阿U的脚步,从格林兄弟出生的地方开始,寻找那些童话主人公们的足迹吧。

哈瑙,德国童话之旅首发站

在德国哈瑙,格林兄弟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这座被誉为“格林兄弟之城”的小城,其地标便是哈瑙集市广场新市政厅前的格林兄弟纪念塑像。哥哥雅各布?格林站在弟弟威廉?格林身边,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摊在弟弟膝上的一本翻开的大书,而弟弟则托腮思考,一脸认真。兄弟俩平日里研究书稿的那一瞬间被雕塑家定格,十分传神。

走在哈瑙干净清爽的马路上,两旁的木质小屋色彩斑斓,令人仿佛置身于童话王国。每年5月到7月,哈瑙都会举行格林童话节,在浪漫的菲利普斯鲁尔城堡前,几乎每天都有格林童话上演。演员们扮成童话故事里的人物载歌载舞,空气里充溢着人们的欢声笑语。

卡塞尔,白雪公主的故乡

法学出身的格林兄弟在美丽的卡塞尔度过了近30年的幸福时光,我们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小红帽》《灰姑娘》等均是兄弟俩在这座城市里搜集整理的。

在格林兄弟博物馆内,陈列着兄弟俩的手迹、原稿、出版物,格林家族的后代们也以不同的形式表达着对先人的追忆。而欧洲最大的巴洛克式山林公园威廉姆斯赫厄依山而筑,山顶的塔顶上耸立着希腊神话中的大力士海格力斯的塑像,现已成为卡塞尔的标志。

沙巴堡,睡美人手持玫瑰款款而来

据说,美丽动人的“睡美人”会手执玫瑰花和她的王子从格林童话的书本中款款走出,一想到这样的画面,就令人情不自禁地想去沙巴堡睡美人宫殿一探究竟。瞧,扮成睡美人和王子的工作人员成了游客最抢手的合影对象。

沙巴堡睡美人宫殿坐落在莱茵哈德原始森林中。在格林兄弟的童话里,有着数百年历史的睡美人宫殿和栽培着大量据说被施了魔法的玫瑰的花园如今已被改建成旅馆、餐厅与剧场相连的综合建筑。建于15世纪的睡美人宫殿外貌仍保持原状,而内部已被打造成以各种动物为主题的豪华客房。

在沙巴堡剧场中,每周周日下午4时,经典剧《睡美人》浪漫上演,来自世界各地的童话迷们毫不吝啬自己的掌声,演到会心处,台上台下更是笑声一片。

捷克?布拉格 邂逅长鼻子的匹诺曹

捷克的首都布拉格是一个“玩偶之国”,别致独特的木偶被线牵动,做出各种姿态,把成人一下子拉回到童年时代。《木偶历险记》中那个喜欢撒谎而鼻子一次次变长的匹诺曹最终改掉坏毛病变成一个真正的人,而小伙伴们也在童话故事的陪伴下渐渐长大成人。

从市中心的瓦茨拉夫大街到老城区的巷子、查理大桥的两头,只要人能走到的地方都有木偶店。各类木偶应有尽有,实在让人眼花缭乱。其中,调皮的匹诺曹和奇幻的哈利?波特最受欢迎,胖胖的好兵帅克、劫富济贫的名丑喀什巴莱克也是布拉格木偶的典型代表。

篇5

关键词:童话 幼儿 语言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074-01

1 童话的教育功能

古今中外,都有大量的童话故事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这些故事有的是歌颂勤劳,有的歌颂善良,有的歌颂诚实。童话中的主人公,有的是普通人,有的是王子公主,更多的是动物形象。这些主人公形象特点就是正直和邪恶的一目了然。

在歌颂真善美方面,中国有《金斧子》,一个小孩将砍柴刀落进水里,神仙捞上来金斧子,银斧子,他都诚实地拒绝了,只要自己的铁斧子。外国童话方面在情节和人物方面要丰富得多,像格林童话中的《白雪公主》《灰姑娘》《青蛙王子》《森林里的三个小仙人》,故事中有对立的人物,一正一邪,像《白雪公主》中的白雪公主和继母,一个代表善良,一个代表邪恶。而善良的人都是单纯、热情,与人为善。而邪恶的一方则是贪婪的,诡计多端的。他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不择手段,面对纯洁善良的人丝毫没有被感动。但经过种种努力,最后都是善良的一方战胜了邪恶的一方。

在歌颂勤劳与勇敢时,格林童话也是人物丰富,用对比的方式来描写,像《金鸟》《乌鸦》这些童话中,都是通过兄弟之间的对比,大哥二哥做事没有恒心,半途而废。但弟弟却不畏艰险,最终完成了使命,虽然遭到两个哥哥的掠夺和陷害,但最终还是正义战胜了邪恶。

这些故事由于有曲折的情节,又有奇妙的幻想色彩,通俗易懂,因而深受幼儿的喜爱。通过对孩子讲述这些故事,可以将道德观念植入孩子的心灵,让他们从小知道懂礼貌、勤劳、诚实的重要性。除了有教育功能之外,通过讲童话故事,还可以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增强他们的记忆能力。同时通过讲述童话,也能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中有效利用童话的方法

利用童话教育幼儿,首先家长要明白语言交流对幼儿语言培养的重要作用,不能只顾自己享受休闲时光,将孩子放在电视机前,这样对于孩子的语言发展有严重影响。

2.1 利用童话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利用童话教育幼儿,最好养成睡前讲故事的习惯,这样时间固定了,孩子在睡前就会有所期盼,大人忘了,孩子也会提醒。

家长应该是讲故事,而不是读故事。因为讲故事需要模拟各种神态,有绘声绘色之感,这样能加深故事的印象。

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可以在讲述中停顿下来,向孩子提问,接下来会怎么样呢?鼓励孩子大胆想象,说出自己的想法,如果有漏洞,适时指出来,然后家长再说出下面的情节。这样的提问不能持续出现,一个故事只能问一两次,问多了就会影响故事的连贯性,反而让孩子感受不到听故事的乐趣。

2.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讲述童话故事时,不仅自己要会表达,还要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儿刚开始接触童话故事,不可能一下子记住故事情节,因此只能让孩子进行局部记忆。

所谓的局部记忆,指的是童话故事中的儿歌部分。格林童话中,很多故事就有儿歌组成部分。像《狼和七只小山羊》中的“小羊乖乖,把门开开,你是谁?我是你妈妈!”《白雪公主》中的“小镜子,小镜子,世界上最美丽?”《莴苣》中的“莴苣莴苣,放下你的头发让我上去!”《灰姑娘》中的“回过头来瞧,回过头来瞧,新鞋子里血直冒,真正的新娘没找到!”这些儿歌语言质朴、短小易记,又朗朗上口,在故事中反复出现,推进了故事节的发展。很多幼儿往往通过记住儿歌,才能进一步记住故事情节的。因此,在讲述中,可以引导幼儿努力去记住儿歌,并且时时来拷问一下,这样来提高幼儿的记忆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3 培养幼儿的记忆力

童话故事由于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可以藉此来培养幼儿的记忆力。具体方式是家长先讲述童话,第二天让孩子把听过的复述一遍,这样孩子在听故事时就会认真听,认真记。在复述时,对于遗漏的部分,家长可以装着不经心地样子问一下怎么过度的,这样孩子就会迅速记住。

在幼儿复述过程中,要培养幼儿模仿能力,像模仿动物的叫声,模仿不同年龄的语气等,这样才能达到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目标。

如果每天复述就会显得枯燥乏味,可以让幼儿将听过的童话讲给爷爷奶奶听,爷爷奶奶听后多夸奖几句,这样孩子的积极性就会高涨。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家长讲过一遍之后,在复述时,故意漏掉重要的情节,让孩子来补充,这样也能激发幼儿的积极性。

总之,要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必须要不怕麻烦,不能每天讲个故事就算完成任务,对于那些处于低幼年龄的孩子,一个故事要反复讲几遍,他们才能明白大意。

3 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中利用童话时应注意的事项

利用童话来锻炼幼儿的语言能力,是一项长期工作,从幼儿牙牙学语开始,一直贯穿到小学一年级,这样才能使幼儿的语言表达得到有力衔接,家长和教师要做好长期准备。

对于童话的选择也要和幼儿成长相匹配,在低幼龄阶段,要以动物主人公为主,故事要求短小;到了三岁之后,可以讲格林童话中故事情节复杂一些的故事,让孩子进行复述。到了幼儿园大班,除了童话,还可以讲一些传统文学中的选段,像《水浒》中的故事因为可以根据人物独立成章,可以作为故事讲给孩子听,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要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家长和教师首先要熟悉一些著名的童话故事,然后根据内容来进行安排,做到循序渐进。最重要的是在实施中要保持持续性,不能三天打~两天晒网,这种持之以恒的品德也能影响孩子的道德形成。

参考文献:

[1] 赵玉环.幼儿在童话阅读中想象的现象学研究[D].宁波大学, 2014.

篇6

格林童话讲述了一个个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以前我看这本书只在乎它的故事情节,却忽略了它的寓意。再次品味着本书,我有了更深层次的感受——在生活中、学习上,我们要学会真善美。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格林童话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格林童话读书心得1读完《格林童话》我被里面的灰姑娘而打动,开始我很同情灰姑娘,后来我为灰姑娘能和王子在一起而高兴。虽然继母讨厌她,继母的亲生女儿欺负她,但她还是努力的为她们“服务”。灰姑娘想参加王子的选妻聚会,但因为自己没侑漂亮衣服而放弃,灰姑娘的好朋友小鸟、老鼠虽然帮助了她,帮祂做了漂亮的衣服,但继母的亲生女儿把她撕坏了。但是一位好心的巫婆帮她变了一套美丽的衣服,漂亮的头发,水晶做的玻璃鞋,把老鼠变成小马,把南瓜变成了南瓜车,不过巫婆告诉灰姑娘一定一定要在十二点前回来,不然祂就会变回塬样。

就这样她们来了城堡,王子看见了灰姑娘马尙邀请了她,灰姑娘的继母和亲生女儿都不知道她是灰姑娘,因为她们认为灰姑娘没侑这些漂亮的套装,但她们很嫉妒与王子跳舞的她。个个都羡慕灰姑娘的漂亮和美丽。十二点还差一分钟就了,灰姑娘看着那大大的闹钟想起了巫婆对她说的话,想马尙的跑下去,但被王子抓住了,灰姑娘挣扎着,终于跑了下去,但鞋子掉了一茖,灰姑娘顾不了那幺多,坐尙了南瓜车,王子和兵人坐尙了自己的白马去追灰姑娘,因为灰姑娘还没告诉王子她叫什幺名字,住在哪里,南瓜车跑的很快,马尙跑了森林但已经了十二点她们变回了塬样,她们躲了草丛,王子和兵人刚好路过但没看见灰姑娘,王子就这样失望的回了城堡,灰姑娘也会了家。

灰姑娘的继母觉得和王子跳舞的人像灰姑娘,心想:要是王子找了她,她就变成了王子的妻子,那该怎幺办!我一定不允许她变成王子的妻子。然后把灰姑娘锁在了一间屋子了不让灰姑娘出来。第二天王子把灰姑娘不小心掉的鞋子递给下人,下了命令:谁要是能把这双鞋子穿下去谁就能成为王子的妻子。命令下去了以后人们总想把这双鞋子穿下去但都不行,了灰姑娘家,继母的亲生女儿用尽全力的挤,但都不能穿下去,下人只好失望的走出去,灰姑娘大声的对祂们说:“等等”,塬来是小老鼠把门锁的钥匙给偷走了,因为钥匙在继母的口袋里,老鼠趁继母没注意就拿走了,下人们回头,把鞋给了灰姑娘,继母说;“她只是茖仆人没资格穿”,然后把鞋子拿给了下人,下人说:“王子说过只要是我们国家的女孩都能穿!”继母很着急就故意把鞋子拿自己的手上把手一放掉下去了,摔坏了,下人不禁大哭,因为祂怕王子要了祂的命,灰姑娘拿起和那双鞋子一模一样的鞋子说:“我还有一只”,然后穿了下去,继母大吃一惊:真的是她!下人一边跳,一边请灰姑娘做尙马车,就这样王子和灰姑娘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格林童话读书心得2在这个寒假里,我又读了一遍格林童话。这次的阅读,让我有了更深的感受。

格林童话讲述了一个个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以前我看这本书只在乎它的故事情节,却忽略了它的寓意。再次品味着本书,我有了更深层次的感受——在生活中、学习上,我们要学会真善美。

说到“真”,大家通常会想到它是“假”的反义词。“真”其实就是诚实,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应该诚实,不能够欺骗别人,因为如果这样别人就不会再相信你了,你可能会因此失去一个朋友。

“善”这个字眼对我们来说已经是非常熟悉的了。每天在学校,老师在说;放学回到家中,家人在说;晚上看电视时,电视里在演。但是,有几个人做到了?灰姑娘中的主人公灰姑娘受尽了后妈和两个姐姐的欺负,但是灰姑娘没有去告诉爸爸,而是宽容了她们。她的善良感动了仙女,最后灰姑娘在仙女的帮助下,和王子在一起幸福地生活,狠毒的后妈和姐姐们因此受到了责罚。

美丽的事物固然会受到大家的欢迎,但现在大家越来越喜欢外表美丽的事物,看到丑陋的事物,无论它是否有益都不会去理睬它。在中国古代,孔子提出过“里仁为美”,墨子认为“务善则美”,由此可见,只要是诚实、善良的人,都是美丽的。

希望所有人都能向真诚、善良、心灵美的人学习,这样,这个世界会因此变得更加美丽。

格林童话读书心得3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故事书《格林童话》。

《格林童话》是一本有趣的故事书,它里面有许多好玩的故事,如“不莱梅镇的音乐家”,“灰姑娘”等等。

下面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

《臭小子学害怕》

从前有个父亲,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很聪明,小儿子呆头呆脑的。父亲只喜欢大儿子。当然大儿子也有做不来的事情,比如,当父亲让他在半夜里外出去取东西的时候,会想起可怕的东西,便说:“我害怕,我不去。”这话被小儿子听见了,说:“害怕?是什么东西?我从来就没有害怕过。”有一次,父亲让小儿子出去学本领。小儿子说他想学害怕。父亲把这件事告诉了同事,同事说:“学害怕,那就跟我来吧!”结果小儿子把同事推下楼。这事被父亲知道了,立马给他50银币,让他独自出去闯世界。在离开家不远的时候,他又说:“要是我学会害怕就好了。”这事被一个人听到了,便对他说:“不远处有个魔鬼住的宫殿,谁能在三天之后出来,就可以把公主嫁给他。”于是小儿子就在那里住了三天,然后娶了公主。他想学害怕的这件事被公主知道了,公主便把一桶鱼倒在小儿子身上,让小儿子知道了什么是害怕。

《格林童话》是一本有趣的故事书,里面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想看吗?那就快翻开这本故事书吧。

格林童话读书心得4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就是《格林童话》,这本书是德国的格林兄弟所写,所以名字也是以格林兄弟命名的。小时候的我们生活在那个美丽的童话世界中,所以对美丽的童话难以释怀,那些美丽的童话故事一直都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格林童话》中,我最喜欢《灰姑娘》。灰姑娘是一个命运十分坎坷的女孩,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而父亲又娶了妻子,也就是她的继母。继母有两个女儿,她们都比灰姑娘要难看,她们非常嫉妒灰姑娘的美貌。于是,继母就让灰姑娘不停的干活,一刻也不让她休息。有一天,王子邀请所有的姑娘去参加舞会,灰姑娘的两个姐姐也包括在内,灰姑娘很想去但是继母就是不让她去。

晚上,灰姑娘的两个姐姐和继母都去参加舞会了,家里就只剩下灰姑娘一个人了,突然一位手拿星形棒的女人出现在她面前告诉她:“我是就是仙女,是来帮助你的。”马上变出了一辆马车和一个马夫还有许多仆人,并告诉灰姑娘,必须在零晨12点前回来,说完,仙女就不见了。灰姑娘乘着马车就去了,零晨12点到了,灰姑娘走时太匆忙了就掉了一只鞋,最后经过好多人试穿,确定了就是灰姑娘掉的,王子把灰姑娘接进了王宫,并封她为皇后。

灰姑娘不但不惩罚两个姐姐,而且还把两个姐姐接到王宫,嫁给另外两位王宫贵族。从此,灰姑娘就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从这个故事当中,我懂得了不能像灰姑娘的两个姐姐一样嫉妒别人,要像灰姑娘一样善良。

格林童话读书心得5我利用周末时间又看了一遍《格林童话》,却得到了与以前不同的感受。也许,有些人会认为童话很幼稚,纯属虚构,但我却觉得童话里面也富有哲理。

以前我看这本书,只看故事情节,却忽略了它的寓意。而现在再次看这本书,我有了深刻的体会:做人要善良。“善”,这个字眼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它是一种传统美德、是心灵美的体现、是来自灵魂深处的东西。生活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景象:在公交车上,有人毫不犹豫地让座;在商店里,有人把多找的零钱义无返顾地还给营业员;在街头,有人会伸出援手,把兜里的钱或多或少投进乞丐求讨施舍的碗里等等,其实,这些都是善的表现。

善良的人终究会有好的结果的,所谓“善有善报”就是这个道理。《格林童话》中《灰姑娘》这则故事中的主人公灰姑娘,尽管受尽了继母与姐姐们的欺负与侮辱,但心地依旧善良,最终获得了幸福。再比如说《小天使和鞋匠》中的鞋匠,他虽然不富裕,可心却很善,把挣到的`钱救济穷人,结果小天使们为他创造了奇迹,他的生意越做越红火。我还听说这样一件真实的事:有个好心的农妇从败子手里买下了一只野鸭,并细心照料它。最终,野鸭为那个并不有钱的农妇创造了一笔不菲的财富。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善良的,恶毒的人总会遭到惩罚。《白雪公主》中的王后就是很好的例子。她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地伤害白雪公主,末了却为了那颗妒忌心而活活气死。妇孺皆知的大灰狼,不但没有得逞,吃掉小山羊,而且还白白搭上了性命,正是应验了那句“恶有恶报”。可以说一个人失去了善良,就等于失去了灵魂,失去了人性,就等于行尸走肉。那些犯罪的不法分子也该醒醒了!他们利用了别人的善良,逍遥法外,为所欲为,真是可憎、可恶、可气、可恨!

《格林童话》让我更深地了解了人性,了解了人性的真、善、美,同时也了解了人性丑陋的一面。愿每个人都成为善良的人,这样,世界才会真正成为爱的人类家园!

篇7

不过,在心理分析的视角下,《灰姑娘》并不是一个多么有利于少女身心成长的故事,不仅如此,自《格林童话》诞生200多年来,那些深入人心、陪伴着很多孩子成长的童话故事包括《小红帽》、《白雪公主》、《莴苣公主》等,这些年都一直面临着心理学家、女权主义者和童话研究者们的反思甚至批判。 我们心底的欲望和梦想

从小到大各种各样的故事都在对我们成长造成常常被人们忽略的巨大影响,包括小时候母亲在枕边耳语的童话故事、民俗传说,花花绿绿的连环画、漫画,以及长大后那些让我们不忍释卷的文学作品―总有一些是你特别喜欢,甚或一而再地被感动的。这些对我们特别重要的故事,诉说的正是我们心底的欲望、梦想、我们认同的行为模式以及命运脚本。

童话是尤其特别的一类故事,不仅因为它是说给孩子听的,更因为它来自于源远流长的口述传统。通常,童话在民间流传的时候,属于每个口述者个人的东西会在转述时被人略去,最后只剩下非常简洁的故事,反映的往往是人类心理最原始的部分。

还记得《灰姑娘》里奥斯卡影后凯特・布兰切特扮演的后妈吧,她凭着强大的气场演技和华丽造型以反派形象杀出,秒杀主角莉莉・詹姆斯,可说并不令人意外。毕竟,从去年安吉丽娜・茱莉霸气演绎《沉睡魔咒》开始,迪士尼已毫不掩饰其决意为“坏女巫”和“后妈”们的姿态了。

这无疑是个令人欣喜的趋势。我们都知道童话故事里除了王子和公主外,邪恶女巫和恶毒后妈几乎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人物。女权主义者将其看作被男权妖魔化的女性形象,目的是以其悲惨命运恐吓和教化涉世未深的无知少女。

而心理分析则提供了一个更具纵深度的视角:心理学家认为,人在生命最早期并不具有心理整合能力, 这时的婴儿处于“非白即黑”的心理分裂状态。当他感觉“好”时,觉得当时的妈妈和自己都是“好”的;感觉“坏”时,觉得当时的妈妈和自己都是“坏”的(就是这个坏妈妈才喂了我有毒的奶水,所以现在我才会肚子疼)。“好妈妈”爱自己并保护自己,自己也爱她;“坏妈妈”用恶毒的方法让自己难受,自己想摧毁她。

这个时候,童话就像体贴的仙女教母,它创造出可怕的女巫和后妈形象,承接了婴儿对“坏妈妈”的攻击与投射。正如弗洛伊德所说的那样:成人将其无意识的担忧、 内疚和愿望的实现在梦中以象征的方式安全地表现出来;儿童则可以依靠犹如梦一样的童话,宣泄自己的不安、恐惧、仇恨等消极情感,在这个幻想世界里,好坏双方必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如此他们在宣泄对“坏妈妈”的愤怒和攻击性时,才不会波及内心的“好妈妈”及其所保护的自己。

所以,在白雪公主和灰姑娘的故事里,亲生母亲都是温柔善良却早逝的,后妈都那么可怕而恶毒。然而曾经的女孩们可想一想,自己是不是也曾有过那从被照顾的小公主,成长为一个开始被要求独立承担家务的小女孩的阶段,当母亲严厉地要求自己把碗擦干净时,内心深处曾否也觉得她像个冷酷无情的后妈? 格林童话为什么“躺枪”

2012年12月20日是格林童话第一版出版200周年,从这一天起,德国对其开启了持续一年的纪念活动。说是纪念,倒不如说反思和批判的力度更大:暴力意识、性别歧视、男权思想、反犹主义等指控,纷纷射向靶心。

是的,儿童需要童话,那童话对成人的意义呢?20世纪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弗洛姆把童话称作“被成人遗忘的语言”,不过他认为这种遗忘只是意识层面的,童话采用象征语言呈现的心理内容,早已深深地植根于儿童的无意识之中―这意味着其叙事方式对一个人心灵的影响可能贯穿其一生。

对童话有深入研究的汉斯・迪克曼(Hans Dieckmann)更指出,人们最喜欢的童话,往往描述了其最主要的情结以及相关行为模式,有时,那些有神经官能症的人活脱脱就是一个童话中失败的主角。

这就意味着,理想的童话是那些描述了人类基本的心理处境后,能够在故事中找到整合方向和出路的。

恶女巫和后妈的故事蓝本中,当孩子能够逐渐接受妈妈的时好时坏时,他心目中的妈妈形象便能整合成为一个人,于是孩子自己也能渐渐整合好坏两个自己―这里的“坏”指的并不是社会道德教条下的坏,而是每个人内心必然具有的阴影面―成为一个自我功能完整且有弹性的成熟的人。

童话《不幸的公主》里,就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被坏心肠的命运女神莫伊拉诅咒的公主,一路跋山涉水背井离乡,在坏莫伊拉的纠缠下,无奈伤害了很多帮助过她的人,幸而最后得到善良的王后帮助,凭着自己的善良与坚持,用面包向莫伊拉换取了象征了好命运的丝绸,与王子结为佳偶。

这个故事里,因为公主的勇敢、坚持、不放弃,以及“好妈妈”王后的帮助,象征坏妈妈的莫伊拉最终与其和解,“好命运”的来临也解决了从故事一开始就出现的父亲及丈夫角色缺失的困境。

有着类似光明结局的还有安徒生童话里的《冰雪女王》、《野天鹅》及《拇指姑娘》。

然而,童话里令人印象深刻的血腥结局同样也有很多,人们最耳熟能详的,莫过于《白雪公主》里坏皇后被罚在烙铁上跳舞直至吐血身亡;《灰姑娘》里小鸟把两个姐姐的眼珠啄掉的恐怖场景。显然,在这两个故事里,美好的结局只是表面的,不仅坏妈妈没有被整合,故事深层反映的俄狄浦斯(恋母/恋父)情结更是完全没有得到化解―公主/灰姑娘最后成功找到承载了对父亲幻想性投射的王子,并凭借其力量光荣完成弑母大业。

这一点都不是危言耸听,现实生活中,有美人鱼和灰姑娘情结的女孩很多:前者总是沉溺于无节制的奉献精神中,把自己的情感生活搞得惨兮兮毫无自我;后者性心理和情感都固着在恋父幻想时期,不仅在两性关系中根本看不到真正的对方,且极其容易卷入以嫉妒为核心的三角关系。

好妈妈坏妈妈握手言和

当然,格林童话遭遇反思和批判的原因并不在于此―毕竟,各种原型性的情结困境,本来就是集体无意识的一部分。人们之所以对这些故事产生警惕,是怀疑格林兄弟在将它们收集并印行出版时,篡改了很多属于人类集体性的内容,加入了自己和当时社会主流的一些价值观。

如今,这些怀疑已经得到了证实。据统计,插图版《格林童话》的86个故事中,有50个描绘了“柔弱而不听话的女主人公因所犯错误招致严厉处罚”,“女孩好骗无脑、男孩拯救一切”的情节更是无处不在;而和格林兄弟生活在同一时期的希昂韦斯搜集到的德国民间童话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希版的故事里,智勇双全者有男有女,很傻很天真者有公主也有王子,而大名鼎鼎的白雪公主居然是位王子。

不过,心理学家们在揭示童话情结对人的潜在影响同时,也给了一个靠谱的解决方案,就是―改写那些有未完成情结的童话,让柔弱地等待王子拯救的公主拥有独立面对困境的勇气,并与他们恶毒的继母和女巫和解。

迪士尼近年改编的童话电影里,《长发公主》被认为是成功的开端。在这个改编自《莴苣公主》的故事里,被女权主义者嘲讽为“傻白甜”的莴苣姑娘摇身一变成为勇敢而有历险精神的公主,男主角也不再是王子,而是性格丰满的大盗。看过这部电影的人,相信都会记得男主一爬上高塔就被公主用平底锅打晕的爆笑场景―故事主旨不是拯救与被拯救,而是男人和女人共历磨难、相互救赎,这个过程中,恶被消融,善得到激发与升华―整合善恶和化解情结的同时,更融入了现代性别平等的价值观。

2013年,《冰雪奇缘》的出现更是令女权主义者欢呼,它与2014年的《沉睡魔咒》都显现出与全球女权主义发展氛围的契合。尤其后者对《睡美人》颠覆力度之大,可说令人匪夷所思。它的主角不再是美丽温柔的少女与勇敢的王子,而是原作中最大的反派女巫玛琳菲森,影星茱莉以强大的演技呈现了一个天使如何受伤堕落成恶魔,又如何因爱重生的故事。更令人意外的是,这里的“爱”不是男女之爱,而是玛琳菲森与被诅咒的公主之间的爱―新生命诞生和成长唤醒了沉睡的母爱,诅咒被祝福取代―一直在童话故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男人靠边站了!

至此,好妈妈(仙女教母)和坏妈妈(恶毒女巫)彻底被整合了。 “他”也是“她”

然而要警惕的却是:矫枉过正的问题是否同时存在呢?

如果说《冰雪奇缘》里的“两个女人一台戏”里,男人只是从主角沦为了配角,尚保留了他的敦厚与温情,那么《沉睡魔咒》中王子之吻的失效,则包含了对男性和两性之爱裸的嘲讽。对两性关系如此解构,偶一为之,对受够了格林兄弟那种陈腐价值观的现代女性来说,确实是挺解气的。然而一而再再而三后,却又让人感觉有点用力过猛。

如前所述,童话使用的是无意识的象征性语言,仅从社会价值观的角度去分析它是远远不够的。童话里的异性,他/她之于主角来说,既是客体,从深层心理的角度来说,也是自性的其中一部分。

每个人,不论生理性别上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同时具有女性特质与男性特质,也就是荣格所说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只是社会性别观念要求我们过度发展其中一面而压抑另一面,造成了种种刻板印象―这与女权主义长期秉持的观点本质上是一致的。

童话主角需要依靠异性的帮助摆脱母亲的强大控制,这里并不是说他/她必须在身外找到一个血肉之躯的异性,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内部激活自己的异性特质,只有我们的异性特质觉醒并且进入生命之后,才能走上真正的成长之路。

篇8

关键词:功能对等 儿童文学 《格林童话》 翻译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儿童文学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大批量的外国儿童著作涌入中国。在所有童话故事中,《格林童话》是国内外最著名的儿童文学之一,它为儿童提供精神食粮并传播关于社会、文化和道德的信息。本文以《格林童话》为例,探讨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中的实现。

二、功能对等理论的内容

尤金A.奈达的“功能对等”在翻译界影响深远。在《语言、翻译和文化》中,他将“功能对等”定义为:目的语读者应该能够以源语读者理解原文的方式来理解译文(Eugene A.Nida,1993)。在此定义中,他关注和强调的是目标语读者和源语读者感受应大致相同。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切尽、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Eugene A.Nida,1969)。

功能对等理论要求译文与原文不但要信息内容对等,而且要尽可能地文体对等(Eugene A.Nida,1969)。这里的“切近”与“自然”有着既密切又复杂的关系。从表面看,“切近”是译文要贴近源语的信息。但细读奈达著作,不难发现它会牵制着“自然”。事实上,它们反映了翻译中“内容”与“形式”这一对矛盾。“切近”和“自然”分别代表内容和表达形式。过分注重“切近”而忽略“自然”,那么原文的美感必将丧失,译文就会显得枯燥乏味;反之,则原文信息得不到忠实的传达,译文华而不实,离题万里。在著作中,奈达详细地阐述了二者的关系:意义第一,形式(文体)第二。译者首要考虑的是意义(切近),其次,才是形式(自然)(Eugene A.Nida,1969)。“对等”是该理论的核心词语。奈达强调没有完全或绝对的对等,再自然、再切近的对等语与原文本身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对等”是“最切近”和“最自然”这两个极端中的黄金分割点。奈达提出实现功能对等的最有效方法是在语言之间、文化之间寻找与源语切近而又自然的表达方式。只有达到“功能对等”,译文才有可能产生“源语读者与目的语读者感受大致相同”的效果。

三、儿童文学的特点

儿童文学,首先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学,其特殊之处在于创作者是成人,而消费对象是儿童。其次,它的语言具有艺术感染力和审美价值。最后,它能给人审美上的满足感,给人带来愉悦之感(黄云生,1996)。

由于儿童生活经验不足,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儿童文学的内容也相对简洁直白,要从儿童的视角,依据儿童的性格写起,情节简单,且要融合现实与想象(儿童文学编写组,1990)。

儿童文学的语言一般自然生动,甚至滑稽有趣。故事情节的叙述要求语言反应孩子的情感和思想。儿童文学是孩子的人生之书,帮助他们获得知识的人生经验,培养语言能力,因此语言要优雅、自然生动。

四、功能对等在《格林童话》翻译中的应用

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儿童文学的过程中,译者应根据儿童读者的阅读目的、特点和兴趣而采用简单、明了、自然而又不失丰富多彩的语言形式和灵活多变的表达方式。同时,根据儿童读者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背景,翻译出儿童能理解和接受的故事,使中国儿童和源语读者对故事有同样的感受。

根据奈达翻译的定义,翻译的过程首先就是意义的传递,然后要文体风格对等。下面将从两方面分析:

(一)意义对等

奈达在《翻译理论和实践》一书中说到:“正如在翻译定义中所指,对翻译而言,意义必须要首先考虑,因为信息的内容是最重要的。”((Eugene A.Nida,1982)

以《青蛙王子》中公主和青蛙的对话为例分析。

(1)She looked around to the side from whence the voice came,and saw a frog stretching forth its big,ugly head from the water,“Ah,Old water-splasher,is it you?”said she,“I am weeping for my golden ball,which has fallen into the well.”(Grimm’s Fairy Tales・The Frog-king)

她四下张望,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她发现一只青蛙正将又大又丑的脑袋伸出水面。“唉,玩水高手,是你啊!”她说,“我为金球而哭呀,他滚进井里去了。”(裴大鹰《格林童话全集》)

在上面的对话中,“old”在字典中的解释为“年老的,可怜的”(用来表达不尊敬),“water-splasher” 为“洒水者”。青蛙住在水里,擅长嬉水,为了达到一种自然的效果,且能引起孩子的兴趣,译者选择了“玩水高手”。这样,一个活泼跳跃的青蛙就出现在孩子的脑海中,读译文的孩子就能和源语读者一样取得相同的交流效果。

(二)风格对等

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中,奈达说:“虽然文体之于内容是第二位的,但决非无足重轻。”关于翻译的风格,奈达有这样的表达:“在再现原文的文体风格时,必须要有实现功能对等的意识。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风格上,都要求达到功能对等。”(Eugene A.Nida,1982)在文学翻译中,要达到功能对等、传达源文的意义以及再现原著的风格都非常重要。

下面以《铁炉》为例分析风格对等:

(2)Little green waiting-maid,

Waiting-maid with the limping leg,

Little dog of the limping leg,

Hop hither and thither,

And quickly see who is without.(Grimm’s Fairy Tales・The Iron Stove)

小绿丫头,

会跳的小绿丫头

会跳的小狗,

跳到西,跳到东,

快看看谁在外头。(裴大鹰《格林童话全集》)

这首歌是一只肥胖的蟾蜍在听到公主敲门时唱的。这里的“小绿丫头”就是一只小蟾蜍。在源语文本和译文中,都表达得形象生动,这就实现了风格对等。儿童的性格和性情都主要展现在这首歌里,呈现给孩子一幅栩栩如生的小蟾蜍图画。这首活泼生动的歌就如一首诗,在翻译时,译者也力求以诗的形式、儿童的口吻再现原文,达到了功能对等。

五、结语

儿童文学对于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所以儿童文学翻译在丰富孩子的生活和教育孩子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儿童文学翻译既传递语言信息,也传达文化信息。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关注外国文学的翻译和发展,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儿童文学翻译方面无疑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参考文献:

[1]Eugene A.Nid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2]Eugene A.Nida.&Charles R.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M].Leiden:E.J.Brill,1969.

[3]黄云生.儿童文学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

[4]儿童文学概论编写组.儿童文学概论[M].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

[5]Nida,Eugene A.& Taber.C.R.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EJ.Brill,1982.

[6]裴大鹰.格林童话全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Eugene A.Nida&Jan de Waard.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

[M].Nashville: Thomas Nelson,1986.

篇9

我的爱好很广泛,无论是唱歌,还是跳舞我都喜欢,然而我最大的爱好还是看书。不管是《格林童话》、《365夜童话》、《故事书》还是《小学生优秀作文选》,我都爱看,恨不得整天都在书里度过。

我的第一本课外书是一本非常好看的童话故事-《365夜童话》,是姥姥送我的生日礼物。这本书分上下两册,并附有VCD光盘。那时我五岁还不太认识字,于是每天晚上我都缠着妈妈给我讲里面的故事听。妈妈没有时间时,我就看光盘。

慢慢地,我长大了,上学识字了,我也不再缠着妈妈给我讲故事了,会自己读《365夜童话》了。《365夜童话》里面的故事可真多呀,有《小拇指》、《三只小猪》、《快乐王子》、……其中我最喜欢《小拇指》了,它讲的是一个穷樵夫有七个儿子,第七个儿子非常小,只有拇指那么大,所以大家都叫他小拇指,但是小拇指聪明勇敢,而且还帮家里克服了困难。读了《小拇指》的故事让我很感动,小拇指虽小但他聪明懂事,我也要做一个象他一样的孩子。

我喜欢这本能让我学到知识,又能让我得到快乐的课外书——《365夜童话》。

篇10

我喜欢看书,特别是365夜故事,在那里我收获了很多的知识,我自己还想到了一首自己创作的诗歌,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智慧的启迪,宁静的知已,黑暗中的晨曦,一本好书,就是一次美妙的心灵之旅……

我的书啊!是我一生中第一位的朋友,它给我起点,我给它终点,它给我力量。时间像风一样地快,我的宝书也了我身边的保镖,我也成了小老师。

我喜爱我的书,因为它也是一位好老师,一位值得信任的老师,一位伟大的老师,俗话说得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使我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