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3-16 19:47: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怀念母亲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1、学习文中的词语:家醅,一马当先,挑剔,炮制,顾名思义,兴高采烈。

2、品味文章精彩的语言。

3、关注文章细节描写。

4、领悟作者思念故乡、追思亲人的感情。

教学设想:

一、激发学生生活体验,创设阅读氛围。

孩子对于新年总是有着许多丰富的感受。教师在课前可以引导学生漫谈自己过年的故事,体会引导学生感受那些经历中蕴涵的情感和意蕴。

二、在充分调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认真研读文章,细细品味文章关键词语句子,并要求学生在文中圈点勾画。

三、教师应该介绍琦君其人的身世和活动经历,使学生可以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达到对作者较为深刻的理解。

四、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这些古诗名句都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我们同学学过或读过的古诗中,还有哪些表达游子思乡的诗作: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王安石《泊船瓜洲》

李白《渡荆门送别》《静夜思》

现代诗文中,你还读过哪些诗歌、散文能表达作者的乡愁?

二、今天我们学习琦君的作品《春酒》

学生自读课文——你认为文章能表明主旨的句子是哪句?

A、文章写了与春酒有关的哪些事情?作者仅仅是怀念家乡的春酒吗?

1、记叙了儿时在故乡过年、吃春酒、吃会酒的几件事。

2、作者不仅仅是怀念家乡的春酒,文中主要通过春酒写故乡的风俗美、人情美,写自己对家乡的怀念,对母亲的追思其间,流淌着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是对一种让人难忘的生活的深情怀念。

B、文章描绘了家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美在何处?用下列句式说话:

a、风俗之美美在……,表现为……

b、人情之美美在……,表现为……

C、文末作者的感叹是什么?表现了她怎样的感情?

第二课时

教学任务:理解文章中的人物形象

品味文章中的细节描写。

教学过程:

一、理解文章中母亲的形象。

琦君写人的散文,都小说化了。她散文中的人物,个个生动形象,形神逼肖。本文中母亲的描写尤为出色。事实上,琦君最感人的几篇文章几乎都是写她母亲的,可以说母亲是琦君最重要的创作源泉。

琦君笔下的母亲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充满着“爱心,佛心”这位母亲,没有文化,俭朴勤劳,灵性很强,她善良大方,充满美德,性格坚强,母亲的谆谆教诲,关爱呵护,劳心劳力以及一言一行,都是琦君写作的题材。有时,简单的几笔,人物就立起来了。例如:“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在这里,母亲的慈爱温柔,孩子的活泼调皮,真是历历如在目前。

二、体会本文生动传神语言,

设喻奇特形象:“我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善于运用细节:

请用“我认为……这个细节最生动,因为它写出了……”这个句式说话》

细节描写举例:

“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过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吃会酒,得了“两条”印花手帕,于是“开心得要命”。

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在几个细节中得到充分的刻画,这样活泼、天真的小女孩立刻在纸上活动起来,还微微歪着脑袋冲读者笑着……

篇2

一、“拓展延伸”要合情合理地把握课文主题

要想“拓展延伸”运用得恰到好处,合情合理,教师就要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吃透课文,读准文义。

在教学鲁迅散文《阿长与〈山海经〉》时,很多教师将这篇文章的主题囿于对“普通人”的关爱,因而,很自然地在“拓展延伸”环节中让学生写一段话,如:谈谈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没有阿长这样的普通人?你怎样看待他们?这和单元目标在一定层面上有一致的地方,但就这篇文章的主题仔细思考,难道阿长在鲁迅眼里仅仅是一个“普通人”吗?其实,课文中的很多文字都透露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如文章开头“我平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还有文章中间那些贬义含褒、褒义含敬的事情的描写,特别是文章的结尾“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样明显突出主题的语言,都透露出鲁迅已经将阿长当做自己的母亲来对待、来怀念。显然,鲁迅在这篇文章中所写的就是别样的“母爱”。如果教师读懂了这一层面的意思,他(她)的“拓展延伸”设计就会有另一番精彩了,学生对作者思想情感的把握会更准确,体验也会更加深刻。

二、“拓展延伸”要准确灵活地领会单元目标的意图

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单元目标,注重对学生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培养,已经淡化了文体要求,因此,单从文体区别来设计教学活动已经没有实质意义。从三维目标的要求来看,有些单元目标设计大同小异,如果教师不能准确把握单元目标,在设计“拓展延伸”环节时,就很容易混淆。

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绿色蝈蝈》和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珍珠鸟》,先撇开文体不谈,单就文章内容来说,都是写动物的佳作。两篇文章都将动物当作人类的朋友来描写,但两篇文章的单元教学目标不一样。前者主要是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后者则主要是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引导学生对人与动物的关系作深入思考。因而,教师在设计这两篇课文的“拓展延伸”环节时,就不能仅从“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这一个层面去思考,而应该根据各自的单元目标构思出不同的“拓展延伸”来。譬如,前者的“拓展延伸”可以设计为“动物探秘”,将学生搜集到的有关动物特殊的习性、有趣的故事在小组内和小组间相互交流,或在班级通过板报的形式展示出来,以便激起更多同学探究动物的兴趣;后者的“拓展延伸”可以就“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一主题来让学生将自己“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经历和感悟写出来,在全班进行交流。这样,单元目标就更加明确,目的性和针对性也就更强。

三、“拓展延伸”要恰如其分地与综合性学习相结合

人教版教材的课文主题往往和综合性学习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所以,有些课文的“拓展延伸”可以和综合性学习结合起来,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更加深刻。

如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女娲造人》的“拓展延伸”可以和综合性学习“追寻人类起源”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设计,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黄河颂》的“拓展延伸”可以和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设计,同册第五单元《爱莲说》的“拓展延伸”也可以和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设计,等等。但这种结合要恰如其分,如将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月亮上的足迹》的“拓展延伸”和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相结合时,就要考虑到对课文结尾“登月意义”这一课文主题的处理,否则就会喧宾夺主。

篇3

本文写的是“我的母亲”,尽管时代不同,“母亲”形象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依然是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话题。然而,由于时代久远,文章离学生又有一定距离。所以,我教学这篇文章的设想是:用大量的资料作为课文学习的铺垫,以拉近课文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母亲的爱子之情。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由《母亲的影响力》一书中的一段话导入:

生阅读资料一:

两百年前,拿破仑有一次在与贡庞夫人交谈时问道:“传统的教育体制似乎一无是处,为了使人们受到良好的教育,我们缺少什么呢?”

“母亲。”贡庞夫人回答说。

贡庞夫人的回答深深地打动了这个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不错!”他说,“在这一词里包含着一种教育体制。那么请您费心,务必要培养出知道怎样教育自己孩子的母亲。”

推动世界的手是摇篮的手,一个家庭,哪怕家徒四壁,只要有一个正直、善良、勤劳和乐观的女人,这样的家庭就是心灵的圣堂与成长的源泉。

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就将自己的成长与母亲的教育紧紧联系在一起,让我们一起走进的《我的母亲》。

二、认识

1.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的资料。

2.师补充:

出示资料二:

(1891-1962)是获35个博士学位的中国大学者,五四的主将之一。从青年时代,他就崇拜西方文化,信奉实用主义,抨击孔孟之道,倡导科学、民主和自由。1938年担任驻美大使时,为抗战过度操劳而患心脏病,随后便体弱多病,1962年2月24日因心脏病发作而猝死,3月1日在台湾公祭时,送的挽联是:“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两句话全面总结了的一生,真是言简意赅、入木三分。

三、品读课文

活动一:谈母亲的性格品质

1.生自由朗读课文,简述文中写了母亲的哪几件事?(略)

2.再读课文,谈谈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资料三:

3岁前在台湾与父母生活,胡传那时在台湾省台东直隶州任知州兼统镇海后军,父母即让他认方块字,学了约有1000字。日本入侵台湾,与母亲先回老家,不久,胡传退回厦门,脚气病发作而病死,23岁的冯顺弟成了寡妇,儿子也成了母亲生命的全部寄托,遵夫临终嘱,“令他读书”。从小就对读书有兴趣,他母亲的“红包制度”是一个重要原因,别的小孩学费只有两元,而的母亲渴望他读书,故学费特别优厚,第一年就送6元,以后每年递增,最后一年加到20元。母亲嘱托先生要为他“讲书”,每读一字,须讲一字的意思;每读一句,须讲一句的意思。懂得了书中的意思,就避免了“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这使在学习上比一般的孩子更扎实,9岁就能看《水浒传》,为他在“儿童生活史上打开了一个新鲜的世界”。

资料四:

1910年考取庚子赔款官费赴美留学,此时他年仅19岁。因行期由政府决定,他竟未能回家乡向母亲告别。在美留学7年间,与母亲只能保持书信来往。他母亲在病重时也不让人告诉儿子,以免他中断学业。母亲还借钱为儿子买书,曾在《留学日记》中写道:“得家书,叙贫状,老母至以首饰抵借过年。不独此也,宋焕家有图书集成一部,今以家贫,愿减价出售,至减至八十元。吾母知余欲得此书,遂借贷为儿子购之。吾母遭此窘状,犹处处为儿子设想如此。”

活动二:析母亲对“我”的影响

1.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这“极大极深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2.补充的成就

过渡语:俄国著名作家高尔基说过:“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的事情,关键在于怎样教育他们……”

活动三:评母亲的教子方式

引导学生多角度地看母爱,对母亲的教子方式做一个客观的评价。

小组讨论问题:

1.传统的教育希望孩子是怎样的?你认为好不好?

2.你是如何看待的母亲的教子方式的?

3.是怎样看待母亲的教子方式的?

生讨论,师点评,可以见仁见智。

为帮助学生辩证地理解母亲的教子方式,做如下设计:

①引导生阅读1~3段,体会缺少儿童游戏生活及两次失去“发展的机会”的惋惜之情。

②出示资料,以助学生评价。

资料五:

1929年,他十分钟爱的儿子“祖趔”年仅十岁,便让他离开北京去苏州念寄宿小学。当时他给这位远离家乡的爱子写过一封长信,信中他反复教导儿子要“用功”。切身体会到家庭教育的成功,为他后来自觉地认同传统的“重学”意识奠定了基础。

活动四:品语言的质朴、真切

文中极少有直接抒情的句子,作者的情感是通过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来体现的,引导学生找出饱含感情的句子,加以揣摩体会。

四、总结

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美国总统奥巴马说,一生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是他的母亲,“她是我所知道的最仁慈、拥有最高尚灵魂的人,我身上最好的东西都要归功于她”。在你的身后,同样也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就让我们一起来讲述母亲的故事吧。

五、布置作业

篇4

通过散文教学,引导学生分析作品形象和隋境,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通过散文教学,在引导学生品味散文语言时,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通过散文教学,在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和鉴赏写法时,培养阅读与写作的能力;通过散文教学,在激发学生情感体验和领悟作品内涵时,使学生积累情感体验并培养他们的美感情操。散文教学的这些功能真正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第四学段(7-9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与内容,在初中学段的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来看,散文教学存在的一个弊端是师生容易行走在文字的表面,缺乏深入的理解与品读。理想的散文教学课堂应该是“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情谊绵绵”、充满语文味的课堂,应该是教师引领学生在字字珠玑中领略散文形神兼备的美。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理想的散文教学境界呢?我想,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积极去深思、积极去尝试、积极去研究的命题。语文教学有章法,散文教学无定法。面对初中教材题材、章法不同的散文,面对灵活多样的散文教学方法,该如何取舍?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和听课经历的思考,以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下雨天,真好》为例,从以下几方面就如何立足文本优化教学策略,提升散文教学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立足文本是开展散文有效性教学的前提

在阅读教学中,文本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出发点。在散文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文本一方面要正确深入解读文本,至少要完成三次解读。首先是自己深入文本的文字和作者进行对话开展自我解x;再次通过教学参考书、查阅相关资料实现对文本的扩展解读;最后再根据该文本的特点及学生的学情、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点进行综合解读,确定该散文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解读到哪个层面。散文大多含蓄蕴藉,要立足文本教学,另一方面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把握文本,即所谓的“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把师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和文章的语言、章法结构、作者的主体精神有机结合在一起,不琐碎地肢解散文,才能真正体现散文教学的有效性。比如,琦君的《下雨天,真好》因雨起兴,用绵密的情思撩动记忆,把不同时间、地点和文化背景中的雨联系起来,在时光的迁移、生命的转换中,表达了诸多的意绪。对这篇文章的文本解读,不能仅仅停留在雨天的自由欢乐、亲情、真情的不同情趣上,而要引导学生品味、理解这些在作者心底留下温暖、亲切、动人的怀念的是作者的“本土性”,无论是以母爱为基础的欢乐童年、少年时雨中忆父的凄美、还是对钱塘西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深切思恋,最根本的是作者深厚的乡情乡谊、纯真质朴的赤子之情!因此,立足于文本,不能把学生困在书本的文字上,而是要引领学生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深入到语言文字中、获得比自己的认识更深入的体验。正所谓“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这正是开展散文有效性教学的前提。

二、寻找线索、整体把握,构建教学设计的思路

大多数散文的题材广泛,表现形式比较灵活,正所谓“形散而神不散”。在进行散文教学时,抓住散文中的线索,不仅可以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而且有助于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透过散文的“形散”的表象抓住散文的“神”的精髓。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遵循作者的思路和重点内容,抓住行文的线索,理清作者思路,从而构建教学设计的思路。《下雨天,真好》的题目中,一个“真好”就是文眼,为什么“好”呢?第二自然段中的一句话做了概括性的回答,“好像雨天总是把我带到另一个处所,离这纷纷扰扰的世界很远很远。在那儿,我又可以重享欢乐的童年,会到了亲人和朋友,游遍了魂牵梦萦的好地方。优游、自在,那些有趣的好时光啊,我要用雨珠子把它串起来,绕在手腕上”。这句话就是作者行文的重要线索,在全文起着提挈作用。文章正是以“雨”为线索,串联起了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年不同的人生阶段,每一个人生阶段对应着一位文章中的主要抒情人物,“母亲”“父亲”与“知已”。所以,抓住了这一线索,完成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整体的教学设计思路就出现了:教学过程以作者不同的人生阶段分为三个主要板块,即“童年雨趣――少年雨昧――西湖雨忆”。在每一板块中,从三个人物的描写中各取其中有趣味的片断、撷取其中之精要加以分析,引导学生体会雨中情思的内涵,体现对文本的“微观分析”。每一板块的分析都力求做到“小中见大”,“由点及面”。

三、聚焦语言、品读结合。领会散文含蓄蕴藉的感情

好的散文,往往语言精炼准确、亲切感人,在语言文字中涤荡着思想的魅力和隋感的浪花。在教学散文时,应该把教学的重点聚焦在语言上,引领学生多角度地品味语言、多种形式地朗读,徜徉文字的原野,进而领会散文尤其是叙事类散文含蓄蕴藉的感情,让散文教学体现语文味,具有美的特质。

1.聚焦细节、披文人情。在散文的教学中尤其是叙事类散文,要引导学生从品读文中的具体细节人手,抓住文中的一个词语、一句话、一段文字、一个标点人手,或结合生活体验、或分析语言技巧,在咬文嚼字上下功夫,用心品读,体会妙处,领悟感情。如《下雨天,真好》要引导学生感受“童年雨趣”是以母爱宽厚仁慈为基础的情趣,要抓住“我”听母亲讲故事的温暖、母亲的“慈眉善目的”的“菩萨”长相、雨天听鼓词的热闹、母亲给瞎子先生盛米饭一系列具体细节,捉住细节中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感受母亲的“佛心”,而不仅仅是“好心”。对于父亲,要抓住文中“赏花”“作诗”“咏诵”这些虚写的细节,理解父亲的“诗性之爱”。

2.品读结合,唤醒体验。在散文教学中要引领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感情意蕴,就要以读带品、以品导读、品读结合,营造书声琅琅的课堂,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与文本进行交流、学生与作者碰撞感情的火花,产生情感共鸣。《下雨天,真好》中,对于母亲出场的背景都是事境或人境,内容比较好理解,可以采用先抓细节品析文字、再指导朗读的重音、语调、感情的方式,让学生体会母亲的形象,产生和作者一样靠近母亲的情感;而父亲的背景却无不是“诗”与“花”的虚写,不太好理解,可以采用范读把学生带人情境,或指导朗读的感情、语调的抑扬,在有一定的朗读体验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析,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作者睹物恩人的含蓄而绵长的感情。因此,在散文教学中,教师要用朗读营造氛围,品读结合才能使学生深入文字体会内涵,达到“情意绵绵”的境界。

四、适时拓展、知人论世。深化对作品内容的把握

散文是表达作者的独特的感情体验或人生感悟的。在某种程度上说,散文打上了作者自己独特个性、独特人格的烙印,也和作者自己的人生经历、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散文属于作者个性化的产物。鉴于散文带有主观色彩的特点,我们在教学散文时,不仅要通过文本的语言文字去分析形象、把握情境,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要在适合的时候,对相关的内容适时地加以拓展、加以补充,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背景、作者的经历、时代特征等,以帮助学生知人论世、攻克难点,加深对文本内容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升华和深化作者蕴含的感情和读者的阅读体验。

篇5

关键词:教学策略;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一、高效备课,开展有效教学

备课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环节,需要教师从备教材和备学生两方面做好课前准备,进而开展有效的教学。首先是备教材,教师要仔细研读,明确教材中的重难点,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其次是备学生,教师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鼓励学生,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改变教学策略的同时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例如,教师在对《难忘的一天》进行备课时,就要在备课过程中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对于文章中难懂的字词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而对于整体文章的把握较为简单,这时就要老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使学生投入到教学中来,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思考自己生活中的哪一天是最难忘的,这样不仅可以使教学有的放矢,还能在教学中给予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二、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

教学模式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而教学模式是与教学目标紧密相连的。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更加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所以,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结合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是W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取长补短,不断拓展思维,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例如,在讲解《三个儿子》时,老师采取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找学生扮演三组不同的妈妈和儿子,还有一位同学扮演老爷爷,使学生按照课文内容中所扮演的角色来进行对话。

2.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改变了单一的教学策略,通过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将教学内容通过视频、音频或者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使学生更深刻地掌握所学知识。例如,在学习《触摸春天》课文时,老师可以将极具春、夏、秋、冬特点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春天的特点,然后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PPT课件为学生展示万物复苏的美景,如绵绵的春雨、盛开的花朵、顽强的小草等,使学生更生动形象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景,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3.创设情境教学法

创设情境教学法是一种灵活性较强的教学方法,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生活情境、故事情境和游戏情境等,使学生融入情境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法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结合情境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怀念母亲》一课,作者通过介绍自己对两位母亲――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同样怀着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和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在教学本课时,为了让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老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情境,给学生讲述生活中体现母爱的点点滴滴,如下雨天,母亲倾斜的雨伞,饭桌上,可口的饭菜等等,然后让学生结合母亲的爱来体会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完善课堂评价体系,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评价体系是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保证,在完善的课堂评价体系下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个性化的发展。完善课堂评价体系首先是评价主体要多元化,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评价主体既要有教师的评价,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了解,学生之间可以进行评价,同时学生通过自己的课堂学习,反思自己的学习效率,进行自我评价。其次是评价内容要全面化,不仅要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还要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这样在完善的课堂评价体系下,学生能够更加客观全面地了解自己,老师也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策略,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改变教学策略,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能够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不断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和合作精神,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能有助于教师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改变教学策略,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霞.改变教学策略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吉林教育,2012.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1-0114-02

一、教学探究之一: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1.理论:由于小学高年级段的学生已经有了认识事物和判断事物的能力,在这个时期的学生开始有了自尊心,学习的氛围特别容易受到教学氛围的影响,一部分学生跟老师之间的关系比较冷淡,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的成效。在小学高年级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情感策略,用情感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在师生之间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教学效果。在教学活动中,要拿起表扬的武器来对待这些学生。

2.案例:在进行《詹天佑》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鼓励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来讲述一下对于工程师是怎么认识的,问一下他们长大以后的愿望,进一步拉动学生之间的关系,再为大家讲述詹天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物,讲述这位工程师为中国人民修建京张铁路的伟大事迹。再向学生提问,大家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都是怎么做的呢?而詹天佑在勘测线路的时候遇到困难是怎么克服的呢?通过提问和交流拉近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提高了课堂教学成效。

二、教学探究之二:创设教学情景

1.理论:小学语文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语文学习的信心,端正语文学习的态度。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生活阅历也比较少,对于知识的理解一般处在表象的储备阶段,这就使得他们在语文学习的时候对于课文中语文的形象和意境感受得比较浅显,要想进行语文学习存在一定的困难,传统的“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活动收效甚微。但是让小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产生的效果十分明显。语文教学可以借助多媒体作为辅助手段,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静态图片变成动态的画面,创设动态的情境,把学生设置在一个声音、形象、画面为一体的教学环境中。这样的视觉刺激具有明显的效果,实现了“情景教学再现”,让学生很容易理解课文内容和文章的主旨。

2.案例:在学习《索溪峪的“野”》的时候,在讲解之前可以为学生放一首傣族民歌《美丽的张家界》,创设情景导入,再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幅幅索溪峪的图片,再在展示的时候配上声音,让学生一边看一边感受索溪峪山的野、水的野、动物的野、游人的野,在图片与声音的共同作用下,让学生仿佛置身在索溪峪,看到了千峰竞立,争奇斗研,让人称奇叫绝的美,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多思考,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拓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教学探究之三:学生自主学习

1.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要尊重学生的需求与愿望,在课堂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原来的“逼迫学习”到后来的“我要学习”,提高了语文知识学习的自主性,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兴趣。可以把教学设计分为多个知识点,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其探究能力。这种为更好地达成语文教学目标采用的新型课堂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让学生在学习和活动中快乐地学习语文,提高人文素质。

2.案例:在学习《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时候,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探究课题:居里夫人是什么样的人?文章是怎么通过哪些方面来描写来说明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的?她为人类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她具有什么样的品质?这篇课文是怎么对居里夫人的形象进行塑造的?通过这些问题的分析,指导学生去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进行合作学习,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再对教学成果进行认真的总结。

四、教学探究之四:小组合作教学

1.理论: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建立在学习新传播途径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课堂互助机制,很好地保留了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这对于促进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活动,增大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速度,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同学们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互相依赖的关系。每一个小组的成员之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荣辱与共,息息相关”。小组中有着共同的目标,在语文课堂上积极分工合作,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把每一个同学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与竞争精神。

2.案例:在学习《诗海拾贝》的时候,可以把班级的同学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确定出一位比较有责任心的小组长,让这个小组长来组织工作,保证课堂谈论的持续性。并且给学生确定相应的学习目标:首先是我会朗读,可以小组成员一起朗读,也可以个别朗读,但是要发音准确,读出相应的感情;其次是我会理解,可以给每个小组进行分工,在这几首古诗学习的时候,每个小组选择一首古诗,收集相应的资料。

五、教学探究之五:专题活动组织

1.理论:在小学高年级段语文教学中,主要的教学阵地是课堂,依据是教材,但是也不能完全被教材所束缚。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通过开设针对性的专题教育,在开展专题组织活动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关注校园生活中的一些语文元素,留意社会中的语文资源,包括家庭生活中的语文资源,通过这些资源的收集和利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的学习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联系,把语文教学活动推向。

篇7

自教改以来,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在阅读教学课堂上做了一些尝试,积累了一些不成熟的经验,想和同行们进行一下交流。

1 深备课――潜心会文本

1.1 用心解读文本首先要做到正确解读文本。正确解读文本就是指能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通过钻研教材,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来确定“教什么”,也就是解决教学内容的问题。首先要“钻进去”,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等,综合课文的教学内容。然后再“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确定课文教学的重难点。

1.2 用心解读文本还应做到多元化地解读文本。大家也许都听过“先把自己的杯子空掉”这句禅味十足的话吧。联系我们的阅读教学想一想,面对课文,教师的“杯子”里,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装满了教参或自己的看法,不“先把自己的杯子空掉”,怎么装得下孩子的心声呢?文本是一座精神花园,教师把学生带进这座“花园”,不仅要让学生看到红花,还要让学生看到绿草。因此我们应该秉承一种欣赏并悦纳的良好心态尊重学生多元化解读文本。

1.3 用心解读文本更应做到能超越性地解读文本。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超越教材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本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体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从网上听窦桂梅老师的课我学到的往往不仅仅是课文。从《圆明园的毁灭》中学生读到了《雨果致巴特莱的信》、《告别圆明园》、《透过圆明园的硝烟》等文章;《第一次抱母亲》、《爱如茉莉》、《爱之链》等文本段落使学生对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有了更深的情感体会。超越文本使孩子的文学素养更厚实,使孩子的人文素养更沉实,教师责无旁贷。

用心与文本对话,用灵魂与文本对话,从而正确地引领学生在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漫游,并在其中自我发现、自我提升、自我成长。

2 抓时间――课堂的合理分配

《新课标》“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小学生每堂课只有40分钟,时间相当宝贵,如何将40分钟合理分配利用,上出高质量的课,关键就看教师的思想观念了。高效的课堂离不开高效的教师,高效的备课,高效的教案,教师首先要形成不浪费一分一秒,惜时如金的想法。因而在事先备课中认真吃透教材,从而做到精心设计教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因为教师讲课需要时间,师生双向交流需要时间,学生实践练习也需要时间,这些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所在在安排中就要事先设计导入方式,精讲,巧讲,尽量压缩讲课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训练说、读、写甚至表演展示,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40分钟的教学效率。

3 巧设计――课堂的有效措施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觉得时间有限,很惯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填鸭式教学方式,却忽视了学生接受知识和消化知识的能力和兴趣性,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因而,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我们在课堂设计中力求适应学生特点,设计得精巧趣味性强,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采取儿童易于接受的,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这样能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效率。

让我来分析 我在教《荷花》一课,整堂课以“”为主线,设计了三个部分:(1)在呈象感型中发现;(2)在品词悟情中感万;(3)在移情入境中意会。课堂设计紧扣语文学科特点,根据学生学习爱好,从表象的到意会的韵,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在潜心会文的过程中发现、感万意会,最后用自己的情感和语言去创造美。整节课一气呵成,重点突出,在看似简洁的教学环节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如针对《乌鸦喝水》一课,我们在教学设计上就要充分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体现课文的意趣性,这样我们可以从多维度、多层次为学生设置学习情境,集图、文、声、像及动画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教学课件,有效地调动学的积极性,抓住乌鸦是怎样从喝不到水到喝到水的整个过程通过动画展示给学生看,并提问让学生思考“乌鸦喝水”留给我们什么样的思考,这样学生一定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其课堂学习效率也得到提高。

4 促自主――课堂的能力培养

美国现代著名教育学家杜威就说过:“在课堂里,教师就应该站在学生的后面”,这充分说明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学生不止是教师教学的对象更应该是亲密的伙伴关系。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对老师的依赖性较强,因而老师对学生的印象、关注状况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影响极大。师生间平等而富有趣味的对话、友好交往,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充分表现,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一个信任的目光,一个赞许的点头,一次热情的赞扬,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在学生心里泛起无限涟漪,滋润学生的心田,助推学生以后对语文的兴趣与良好发展。我们说只有学生感兴趣、学得轻松、学得深入、学得自主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由此看来,课堂上运用灵活的方法手段进行教学尤为重要。

如有的教师在教学课文《夕阳真美》时,就让学生带着“陶醉”的语气读、带着“神往”的语气读,可是读来读去,学生根本没读出“陶醉”、“神往”的语气。这就是教师以自主为中心,忽视学生的真实感受,强拉硬拽,将自己的事先设计的教学成果强加给学生的典型例子。而真正关心学生感受,注意学生兴趣的教师就会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去体验,学生体验出的感情符合作者的原意这才是真正的教学效果。

5 重指导――学生的课外学习

篇8

父爱点燃了她的教育理想

“女孩子家家的,我看将来当一个老师最好了。”杨秀芬小时候常听父亲说这句话。她很好奇地问父亲:“那我能当上老师吗?”父亲说:“没问题,只要你努力学习,将来考上一所师范院校。”杨秀芬每天目睹父亲有规律地上下班,总是面带微笑,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无论刮风下雨,工作的兴趣毫不减弱。

杨秀芬的父亲是一位中学历史教师,也许是在父亲的影响下,她从小就对教师这个职业充满好奇与期待。从懂事起,就萌生出当一名传道授业的教师的愿望。

父母的期待加上自己的勤勉,1986年杨秀芬师范毕业后,如愿以偿地当上了一名教师,被分配到当时的定西县内官中学,担当英语教师。

那个时候的农村学校, 师资极度匮乏。第一次踏上讲台,杨秀芬年轻的心房一下被理想的激情和冲动所鼓胀,当时的那份纯真,那份庄严,那份责任感她一直保持到了今天。她说:“面对着年龄和自己差不了几岁的学生们一双双期盼的眼睛,回想起父辈们期待的眼神,我能不好好干吗?”

从那时起,杨秀芬就坚定了献身教育的信念,开始了对自己教育人生的初步规划。教育理想开始在心中生根发芽。

用爱心和苦心成就学生

在上班的八年时间内,杨秀芬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大专学历。以年轻人饱满的热情,苦钻教材,细研教法,抓班级管理,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和带班技巧。

1989年,她所带的第一届学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在收获的季节,她也收获了自己从教以来的丰硕成果。从此,她对教学有着一种不可割舍的情结,用她自己的话说:“教学是我的根,学生是我的本。”

1994年,杨秀芬被调到定西市安定区中华路中学工作。新的环境赋予了她新的成长土壤。在中华路中学任教期间,她多年承担高中各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周课时超过二十节,并担任班主任。

杨秀芬深知,领导给她压担子,其实也是给她提供了一个成长的平台,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在课堂教学工作中,她努力实践做一位“真情实意爱学生、真才实学教学生、真知灼见育学生”的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差异,相信每一个学生的潜力,欣赏每一个学生的“习得”。

勤勉的工作和付出换来一项项优异而突出的成绩。从那时起到现在,她一直担任高中英语教学工作,三十年的教学促进了她专业的精深发展。她总是给英语基础差的学生“指点迷津”,课堂之外,她千方百计地给学生指点辅导。经过她的指点,学生的成绩大有长进,甚至突飞猛进,经过她辅导的好多学生都拿过全国英语竞赛奖。

这一切,让杨秀芬从一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领导信任、家长放心、同事敬佩的学科骨干及高中班主任。很多学生在高二文理分班时,就特意要求继续留在她的班上。这种对老师的偏爱,有时会蒙蔽学生客观评价自己学业特长的心智,这使得她很着急。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杨秀芬总是耐心地给这些学生做工作,告诉他们,要以自己的文理特长为主,而不是盲目地追随老师。

杨秀芬是个很有思想个性的人。有思想,就会有争议。工作三十年来,她会时不时地遇到争议,但她都会积极地去面对。因为她知道,在争议中可以听到许多中肯的批评,促使自己不断地思考、实践并逐步走向成熟。她经常和同事开玩笑说:“不怕犯错误,就怕不改正!”

除了担任教学及班主任工作外,杨秀芬还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学习成为工作、生活的一部分,获得了大学本科学历。严谨的工作态度及辛勤的工作常常令她早餐饥一顿饱一顿,也落下了胃疼的病根。有一段时间她感觉自己胸闷,心脏跳动频率异常快。同事关心地说:“工作重要,但身体是本钱啊!”杨秀芬虽然嘴里连连答应,可是一遇到繁忙的工作她就忘记了自己的身体。她没有告诉家人及单位,自己在工作之余去医院检查治疗。三十年来她就靠着这种“倔劲”,不忘初心,默默地实现着自己的教育理想。

在三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杨秀芬几乎从来没有板起脸孔,更不随意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她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时刻关心和帮助他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种爱如己出的积极情感便产生了无形而巨大的教育力量。

在班级管理中,杨秀芬是一位极其细心的老师,她总是把她的关心播撒到学生生活的每个角落,细致而又周到,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杨秀芬曾带过这样一名女学生,在高二时父亲生病去世,由种地为生的母亲来抚养还在上大学的哥哥和她。杨秀芬为了把学生失去亲人的痛苦减轻到最小,不影响她的学习,给予她精神上的安慰,常常叫她来办公室对她说:“对父亲最好的怀念就是努力学习做人,学好文化课,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样你的父亲在天之灵也会得到安慰的。”同时,给予她母亲般的关怀,为其提供衣服及学习用具等力所能及的帮助。她深知教育就是爱与被爱,激发与被激发,唤醒与被唤醒。她对学生的爱,也在学生心里播下了爱的种子,学生在自己的作文里亲切地称她为“杨妈妈”。这对杨秀芬来说是极大的鼓励和认可!

杨秀芬不仅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还给那些学困生以“特别的爱”。她从不歧视、放弃每一个学困生,从不简单、粗暴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总是采取积极的态度,了解、分析原因,做更细、更深、更实的工作,努力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她用爱和民主的管理方法,带出了一个个优秀的班集体。

用专业成果铸就幸福人生

怀着对教学的执着追求,对学生的挚诚之爱,杨秀芬始终走在教育教学研究的前沿。多年来,她一直把学习、实践、反思、总结当作提高自己教育教学水平的主渠道。

在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杨秀芬默默地践行着“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的准则,以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主要抓手,进行着一个中学教师对日常教学中最基本问题的草根研究。在研究中她实现了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信息技术的灵活运用,提高了教学效率,带动和影响了一部分教师也加入到教育教学研究的行动中来。同时,携领其他教师在课题研究中获得价值、成就、发展,照亮别人,成就自己。她先后主持研究并通过省级鉴定的四个省级重点课题和规划课题,其中省级重点课题《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其运用》和规划课题《任务型阅读教学模式下任务的设计与实施》分别获得省市级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

课堂教学就像一面镜子,它能把自己存在的问题展现出来。反思课就是不断地给自己的课堂教学“照镜子”。一节课讲完,杨秀芬并不认为已完成了教学任务,而是认真反思教学过程,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分析成功和缺憾所在,拟订改进的措施,并同本组教师充分交流,虚心学习。积累一个阶段之后,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系统回顾,将点滴感受和具体做法进行审视、提炼和升华,进而形成教学论文或教学案例。

在杨秀芬看来,教师应该常教常新,我们所处的是日新月异的知识时代,面对的是日新月异的学生求知的目光。不断地钻研业务,练就过硬的本领,实现知识及时更新,熟练地把握教育规律和方法,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

为此,在研究中充实,在思考中进步,在学习中发展,努力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就成为杨秀芬努力的方向。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杨秀芬时刻提醒自己要用眼来观察,用耳来聆听,用脑来辨别,用心来感悟,用纸来记录,用行动来改变。

2005年至2015年期间,她撰写的《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英语教师如何重构教材引领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Disabled Not me!》《新课程背景下和谐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浅析中学英语和谐课堂的构建方法》等论文和案例在甘肃省教科所组织的优秀论文或案例评选活动中均荣获一等奖。《两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任务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任务实施策略的探究》《高中英语教师如何正确处理和使用教材之我见》《英语教师如何引导和应对学生提出问题》《谈问题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等在各级各类杂志上。

累累硕果的背后,是辛勤的付出。如同初涉教坛就痴迷于教学工作一样,杨秀芬对教学的研究也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她认为,教学研究是教师生命的火花,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力量源泉,它是由教学和艺术共同构建的奥秘无穷的王国。因此,她不但从教学的视角,而且从艺术的视角,对英语教学进行探究,力图向人们展示一个瑰丽独特的英语教学世界。她为此身体力行,呕心沥血。令她欣慰的是,她的研究得到了社会各有关方面的认可。

辛勤耕耘迎来教育之花的绽放,杨秀芬先后获得了“定西市安定区青年教学能手”、“定西市骨干教师”、“甘肃省青年教育能手”、“甘肃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获得者”、“甘肃省陇原名师”等称号。

2013年,由于工作的需要她来到定西市安定区福台高级中学工作,新环境,新工作,她依然发扬以往的工作作风,努力做好一名中学高级教师、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默默无闻地谱写着自己的教育人生。

篇9

一、主题理解

1.并不是说教

“我”对于孩子们对芥菜的态度,是有些恼火的,“心里就像翻倒了五味瓶,什么滋味都有”。于是对孩子们有了挖苦,说他们“赏光似的迁就”,有了埋怨,说孩子们把自己看成“陈列在博物馆里的出土文物”。“我”的恼火可以理解,毕竟“我”对荠菜有很深的“特殊的感情”。可贵的是,“我”并没有因此而生怒,摆出长辈的架子教训孩子们一番(那样只会得到孩子们的“厌烦”),虽然“我对认为孩子们的一些“见解和行为”不对,但是也“并不认为我们的见解和行为就完全正确”,小时候挨饿挖芥菜和小时候喝牛奶吃面包的感觉能一样吗?“我”“愿意跟他们谈谈我们在探索人生方面曾经走过的弯路,以便他们少付出一些不必要的代价”,这些话含义深远,好像超出了荠菜的话题,其实既然挖芥菜是一种刻骨铭心的人生体会,那么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作者还会有许多这样深刻的体会和宝贵经验,关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我”作为一个母亲,想的不是“教诲”,而是“心心相通”。

2.对幸福的理解

这篇文章归根到底要说些什么呢?最后一段作者点明了主旨。无论童年怎样,是吃荠菜长大还是。喝牛奶吃面包长大,人类得到幸福的途径是相同的,那就是“珍爱生活”。对“我”而言“珍爱荠菜”,对孩子们而言“珍爱牛奶面包”,珍爱生活才能得到幸福,而不珍爱生活就永远不会满足永远贪嗔不已。

二、思路结构

本文以挖荠菜、吃荠菜为线索,用“我”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写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新社会的幸福生活。文章起句扣题点明对荠菜有“特殊的感情”,接着就对旧社会的苦难生活进行了回忆,写出“我”对荠菜有着特殊感情的原因;随之文章笔锋一转,描写了解放后的幸福生活;最后用“一个热切的愿望”发表一点议论,揭示了旧社会穷苦人受穷的原因,又回答了为什么对荠菜有着特殊感情的问题,殷切地希望年轻人能珍爱荠菜,珍爱生活。

全文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开门点题,领起全文。总述对荠菜有特殊的感情。(略)

第二部分(2~10自然段):承接上文,紧扣题旨。回忆旧社会挖荠菜的情景。(详)

第三部分(11~13自然段):进入转折,今昔对比,深化题意。叙写新社会挖荠菜、吃荠菜的感受。(详)

第四部分(第14自然段):补完题蕴,总收全文。希望年轻一代珍爱养菜,珍爱生活。

全文也可以按时间推移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l~10自然段):回忆解放前所受的苦难,写对“荠菜”的特殊感情。

第二部分(11~14自然段):写解放后两代人对“荠菜”的不同感情,妈妈的感慨和希望。

三、夹叙夹议的写法

课文的前半部分(1—10段),以记叙为主,生动具体的记叙了一个“馋丫头”的故事,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爱憎。富有感染力。最后用“一个热切的愿望”发表了一点议论,揭示了穷人受穷的原因,又回答了为什么对荠菜有着特殊的感情的问题。

课文的后半部分(11—14段),以议论为主,但都是以记叙为基础的。这一部分可以分两层:一层是在记叙了孩子们小时候和“我”一同挖荠菜时的高兴劲后,加上了一点议论,“我明白”,他们只是把这看成“一种有趣的游戏”。另一层记叙了孩子们长大后吃荠菜时的情景,孩子们的“迁就”、“漫不经心”的神态触发了“我”的思想,情不自禁地发表了大段的议论。

本文叙事具体感人,议论深刻情深。作者运用叙议结合的方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仿佛是和读者促膝谈心,娓娓动听,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得细致、深沉,使文章有很大的感染力和说明力,更好地突出了中心思想。

四、情景交融的写法

作者善于把景物描写与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描写融为一体。例如文章在写到“我”摆脱了大管家的追逐之后,有一段景物描写:“我独自一人游荡在田野里,……好像一下全都掉在了神秘的沉寂里。”“我”面对夕阳西下,看到羊回圈,鸟归巢,而自己却有家难归。这幅美丽、和平静穆的“晚归图”,反衬出“我”当时的那种孤独、寂寞、焦急、悲伤、有家难归的复杂心情,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再如,“我”挖荠菜时的那段景物描写,那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田野,嫩生生的荠菜,吱吱喳喳飞过的小鸟,绽开花朵的绿树,还有蓝天白云……。作者用欢快的笔调,鲜明的色彩,描绘出了一个绚丽多彩、鸟语花香的世界,衬托出“我”当时自由、欢快的心境。

作者很好地把景物描写和人物的心情融为一体,构成了一个鲜明而独特的、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意境。

五、对比手法的运用

本文为了突出主题思想,突出地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方法,不仅选用的对比材料很典型,而且对比的方法也灵活多样。例如:(l)并列式对比。它显示对比双方各自的特点。如写“我”小时候因饥饿在外面寻食吃,一般人家从没“抓”过“我”,也不想认真地惩罚“我”;但是“在地主家地里掰玉米棒子”,他的大管家竟拿木棒追打,还有财主儿子拍手踏脚的辱骂等等。并列对比反映了劳动人民对“饥饿的孩子”的深切怜悯,突出财主家的凶狠恶毒。(2)反衬式对比。它旨在反衬对比其中一方的特性,有强调作用。如写解放后菜场上的荠莱肥大、干净、“水灵灵”“整整齐齐”“价钱也不贵”,但我“总还是怀念那长在野地里的荠菜”,而且多年来,每到春天,总要去郊野挖荠菜。从我对菜场上的荠菜和田野里荠菜的两种不同感情的对比中,反衬出我对田野里荠菜的特殊感情,真切地说明没有忘记过去的苦难生活。还有看到羊儿回圈、乌鸦归巢;而我虽听见妈妈焦急地呼唤着自己的名字却不敢答,也不敢回家。这两种情景的对比,强烈地反衬出“我”的凄楚、悲凉和绝望的心绪,读来感人肺腑,催人泪下。(3)反叠式对比。即前后两组对比各构成一组对比,前后两组对比相叠形成反比。它既可以显示差异,又可突出矛盾,引人回味。如写解放前,我童年时代吃的是“在玉米糊糊里,再放上点盐花”的荠菜;解放后,孩子们吃的却是“用精盐、麻油、味精、白糖精心调配”的养菜。这前一组对比,显示“荠菜”精美与粗劣的差异之大。又写我把(如此粗劣的)“荠菜糊”当作是“无上的美味”,感到无比的喜悦;孩子们却对(这样精美的)“荠菜”,只动着“懒洋洋的筷子”,漫不经心地挑几根。这后一组对比,显示出两种感情、两种态度的截然不同。前后两组对比相昼,又构成一对反比,突出了矛盾,促人深思,进而探索产生矛盾的原因,有助于揭示作品深刻的主题思想。(4)交叉式对比。即一个材料同时与几个材料互相交叉形成对比。它不仅一“材”多用,而且几组对比,互相照应,揭示了事物之间的特定关系。例如写我童年时痛苦的经历与挖荠菜坦然喜悦的情景对比;又与解放后孩子们幸福的生活,跑着挖荠莱、做游戏相对比;而解放前童年时代的我与解放后孩子们在田野上挖芥菜时的不同心境和感受又形成一个对比。几组交叉对比,互相照应,具体而真切地指明由于“我”与孩子们的生活经历不同,“我”与孩子们就在对“挖荠菜”及“有些见解和行为”上表现不一样,进而揭示让年轻人了解过去的苦难生活,才会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的主旨。

六、教学方法建议

1.这篇课文写了两代人生活上的隔阂和思想上的差距,教学时要实事求是,认识到是两代人生活环境、时代的不同造成这样的“代沟”,而不要以此指责年轻一代或者老一代。

2.作者是以关心孩子的态度写这篇文章的,谈自己的一点感想,并不是想说教,不要生硬地灌输某种“幸福观”,而是要让学生自己感悟体会。

3.不仅允许而且也应该鼓励学生对文章有不同的认识,可以组织讨论。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设想

本文教学设想为三个步骤,体现先练后讲的尝试教学特点。首先是熟悉课文,教师设计思考题,学生通过思考,从内容、中心两方面整体把握课文。其次是进一步领悟文章的艺术魅力,通过思考题引导学生从写法上感知文章的特点。最后模仿写作已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教学重点

1、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

2、学习叙议结合的手法

3、领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阳春三月去踏青,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春的绿叶、春的小草、春的花朵,春天生机勃发的景象都是人们所神往的。但是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人可能对春的感受也不尽相同。有的人去踏春或许并不为单纯赏春,而是有更为复杂的心境,如著名女作家张洁。现在我们来看看她笔下的《挖荠菜》流露了怎样的情感,春对她来说有哪些不同寻常的意味。

2、学生朗读课文(板书课题、作者)

(可以齐读、男女生分读和个人读交叉进行,以活跃课堂气氛。朗读有助于学生全面把握文章内容,领会文章的情感。)归纳:读了这篇文章,我们可以这样说,春在张洁笔下浓缩成了一种事物--荠菜,挖荠菜就是踏春,春意味着荠菜,挖荠菜意味着什么?

3、整体把握课文(用投影显示思考题)

(1)本文题目是《挖荠菜》却从"馋"写起,是否偏离中心。

(2)我和孩子们挖荠菜的心情是否相同,问什么?

(3)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先分组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共同明确)

归纳:(1)"馋"是由饿而起,由此引出我因饿掰地主家的玉米棒子被追跳进河里丢失鞋子而不敢回家在田野里游荡一事。不仅没有偏离中心,恰恰交待了文章首句"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的原因。写出了生活的苦难在"我"幼小心灵上的投影。在此基础上写挖荠菜,就突出了荠菜就像"与自己共过患难的老朋友"。在饿饥的年代,荠菜所带给"我"的不仅是物质的满足,也是精神上的享受。在春天充满生机的田野里挖荠菜意味着童年美好的生活,代表了生的欢乐和自由。这样更有利于中心的表达。

(2)不同。孩子们把挖荠菜看作"游戏",吃荠菜"漫不经心"。因为他们没有长辈的经历,没有亲身经历就不可能感同身受。所以对"我"的感受缺少理解,造成隔膜。

(3)通过挖荠菜这一件事折射出两代人之间的隔膜。作者希望以此为契机沟通两代人的情感和思想,希望孩子们了解过去的若难,珍爱荠菜。因为珍爱荠菜就是珍爱今天的幸福生活,只有意识到什么是幸福,才能得到幸福。

4、以上从总体上把握了文章,下一步再通过几个思考题领司文章的艺术魅力,从而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投影出示思考题)

(1)文章多处运用景物描写找出你认为好的句子分析作用。

(2)你从那些描述中看出年轻一代不理解长辈,传神的词有哪些?

(3)从文中找出能概括中心的句子并分析还有哪些和它同属一种表达方式。

(4)归纳本文写作特点。

(这四个题分别分四步完成,学生先齐读有关段落,思考后同桌交换意见,然后回答,最后归纳)

归纳(1)第一处景物描写描绘了一幅静穆的"晚归图",用反衬烘托出了"我"孤独的处境,比直接写我的心理更具有打动人心的艺术感染力。第二处景物描写用拟人手法写出荠菜对我的欢迎,通过欢快的鸟儿,绽开的花朵,蓝天上的白云,烘托出"我"愉快的心情,这时我坦然和被追时的恐惧及在暮色中游荡的绝望形成鲜明的对比--低沉的、暗淡的和轻松的、活泼的对比。这两处描写又和解放后挖荠菜形成对比:解放后生活是美好的,可孩子们对挖荠菜的兴趣仅在于它是有趣的游戏。这就不仅是景物上的对比了。那么更深层的对比是什么?有了下题,答案就明确了。(板书:对比、烘托)

(2)作者用了"迁就的微笑"、"漫不经心"、"桃"、"懒洋洋"等词表明孩子们对荠菜没有感情,又克制自己保持尊重。表出了两代人对荠菜情感上的不同。本文的第二层对比就是情感上的对比,作者通过这层对比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板书:情感、点题)

(3)提示中心的句子是文章结尾两端的末句。在表达方法上于此相同的还有许多,(具体句子学生回答时明确,此处略)它们同属于议论。可以说文章的后半部分是以议论为主,在议的过程中或议论之前夹着记叙的万分,这在写法上叫做夹叙夹议。(板书:夹叙夹议)

(4)有了以上答案,本文特点不言自明(在原来板书的基础上加上:特点、突出中心)

5、课堂作文片段练习

要求:模仿在田野里游荡一段,用景物描写烘托(反衬)出人物心理,在二百安以内。(写完后,同学读大家评。既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培养他们的分析、归纳和口头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