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3-19 05:07: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推敲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仰卧推起成“桥”为人教版小学体育(水平二)技巧平衡类教材,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身体倒置的和运动感觉,发展学生的前庭分析器,提高控制身体平衡能力,发展腕、臂、肩带和腰腹的力量。完成仰卧推起成“桥”技术动作,需要学生有一定腰肩柔韧和身体平衡能力,手臂和腿部的蹬撑力量及良好的空间感,练习有难度,有挑战性。因此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群体的帮助,克服种种不适、紧张等心理障碍,最终掌握技术动作,提高体育能力,增强意志品质,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本课为第二课时,在教学安排时可根据学生的能力视情将第二课时和第三课时合为一个课时完成。
[点评]
本期刊出的教学设计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有体操、乒乓球、实心球、篮球等。虽然编者按说这一期是常态课,但是这些常态课各具特点,体现了教师们的智慧。
舒丽娟老师在《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接后滚翻》中采用的两腿夹物前滚翻练习比较常见,但是让学生脱掉一只脚的袜子来明确转体的方向,却令人眼前一亮,通过感官上的强化来帮助解决体育课上的重难点问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张晓铁老师的乒乓球“单线与复线法”教学十分生动地表达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理念,突出了教学中方法选择与设计的针对性,体现了高效课堂的追求。
莫豪庆、王春明老师的《篮球“行进间投篮”教学设计》则是更多考虑学生的真实水平,强调了教学设计必须正确掌握学生学习的起点和教材的起点,强调了必须充分运用学生已有学习经验,帮助学生进行体育学习。
李亚琼老师的《仰卧推起成“桥”教学设计》与吴爱军老师的《“迎面接力”教学课设计》则是更多借助了学习内容自身的动作结构特征,以小组互助的形式,来完成技能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
篇2
片断一:“9的乘法口诀”导入部分
预设性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得奖吗?老师这儿有很多智慧星,只要你积极动脑,大胆发言就一定能得到它。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二)教学新知(略)
重构性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师:小朋友们,你们想得奖吗?老师这儿有很多智慧星,只要你积极动脑,大胆发言就一定能得到它。
2.口算。
70-7= 50-5= 80-8= 40-4=
20-2= 30-3= 10-10= 60-6=
师: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补充口算“几十减几”的习题,为后面学习新课做铺垫。】
(二)教学新知(略)
反思:在备“9的乘法口诀”一课时,在预设性教学设计中我是直接激趣导入的,但是结合本课的教学难点,又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这样直接导入新课很难突破教学难点。因此,在重构性教学设计时,我补充了70-7、50-5、80-8等几十减几的口算题。通过这组口算题,让学生初步观察、感知如下规律:(1)这些算式都是几十减几。(2)得数十位上的数字比几十的几少1。这些规律的发现为后面发现口诀的规律,突破教学难点做了很好的预设。
片断二:“ 9的乘法口诀”新授部分
反思:预设性教学设计时,我使用了书上的一个表格,但是考虑到以前根据这个教案上课时,这一环节的教学并不理想。因此,在重构性教学设计时经过反复推敲,我觉得问题出在这个表格上,因为低年级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不强,而表格却采用了文字表述,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直观观察,也就阻碍了学生的思维。于是我尝试着对书上的表格进行了大胆的修改,把原来表格中“比10少1是( )”改为“10-1=( )”、“比20少2是( )”改为“20-2=( )”……这都是将原来的文字表述改为算式,和前面补充的一组算式相呼应,这样突破教学难点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后来实践也证明这一改动是很有必要的,课堂教学效果有了很明显的提高。
篇3
关键词:体育教学;场地器材;布置
场地、器材是我们从事体育教学必要的物质条件,离开了这些设施我们的体育教学将成为无源之水。然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体育场地、器材都是有限的,或者只能说是条件相对好些而已,没有哪所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是绝对充裕的,尤其是农村学校显得更为捉襟见肘。因此规范地使用好我们现有的场地、器材对于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在此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从宏观到微观、逐层递进地谈谈有效使用好体育场地、器材的七个步骤,以此抛砖引玉,与同行们商榷。
第一步:教学计划上统筹
教学计划是实施体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它是进行学年(期)体育教学的重要依据。众所周知对于我们体育教师来说,一般都是几个班级同时在上课,用到的器材、场地相对较多,如果我们没有具体的计划而随意使用,产生的结果有可能就是几位老师同时用到一种器材(场地),这样势必影响到教师彼此之间的教学,严重的话会打乱上课老师原有的安排,甚至导致放羊课的应运而生。因此,如果我们在制定教学计划上统筹安排,在时段上分布好相关学练内容,如篮球、足球、田径等,也许就不会出现这种场地、器材暂时性短缺的状况,教者彼此之间就会按部就班地上好自己的每一堂课。
第二步:教研安排上细化
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教学资源相对来说都是有限的,因此教研组在场地、器材的分配上要做统一的安排,特别是场地上最好要做详尽的标示,如我们学校体育教研组在通盘考虑到学校现有的场地后,把篮球场地分为L1、L2、L3……把田径场地分为T1(东直道)、T2(西直道)、T3(南弯道)、T4(北弯道)、T5(中圈),乒乓球馆分为P1(乒乓球东区)、P2(乒乓球西区)等等,然后规定下一周上课的老师必须要在自己准备上课的区域表签字,以此明示其他的老师。这样坚持下来,就出现了两个好处:一是不会出现场地、器材紧张的局面,二是上课的老师必须要按照教学进度来备课,否则他的课就比较难上了。
第三步:集体备课上推敲
集体备课是一种集集体的智慧来最大效益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而在集体备课上探讨的问题主要是教法与学法的问题,而教具(场地、器材)一般都是一带而过,没有进行深入地分析。这对于文化课老师来说更是常有的事情,但对于我们体育学科来说,在这里我想告诉同行们,这一点绝对不容忽视,因为体育教学最显著地特征就是身体练习,必须要借助场地与器材这个载体,没有一定的场地、器材做保障,你的体育课堂就是无本之木,这一点大家是深有感触的。所以集体备课必须要酌情推敲课堂上的场地、器材的布置与利用问题,在备课组成员中形成共识,而后大家都在既定好的框架内“各就各位”,这样一来我们的体育教学也许才能做到轻车熟路。
第四步:教学设计上预演
教学设计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它是一种预演而已,是自己对未来课的安排做一种预设与演练(大脑中的有序呈现),说白了就是自己打算怎么做。因此教者在教学设计上要做些“文章”,如何做好这篇文章呢?那就需要教者根据安排的学练内容以及学校现有的场地与器材做针对性的考证,使得场地、器材与教学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相辅相成,最大化地提升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这样的安排虽然是一种预演,但是对于合理地布置与使用体育场地、器材来说就是一种保障,不会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
第五步:课前彼此间通气
在宏观上来说,尽管在教学计划以及教研组内也是做了统一的安排,但是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存在,比如有的老师临时调课,或是因事外出等,势必会在课时内容上有所调整。这时在上课之前,所有上课的老师有必要作一个简短的交流,表明自己的一些心声,上课的老师在操作性上就可以做到彼此协调、默契配合,在场地与器材的使用上形成互补,即便是同一课时用到相同的场地、器材也是可以解决的,比如两个老师都上球类与加速跑,那么只要课的前半部分你是球的内容、我是跑的内容;课的后半部分你是跑的内容、我是球的内容。这样做不但问题迎刃而解了,而且还不会在大的范围内影响其他老师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
第六步:课堂教学中调整
课堂教学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它的不可控制因素相对较多,比如天气的原因、突发事件的出现等,因此即便我们在课前考虑得相当周全,课堂之上的“小插曲”也还是会出现,如果我们能优化这些不利的因素,合理解决这些问题,你的课堂也会因此而变得更加富有情趣与活力,你的教学水到渠成。比如笔者在上一堂技巧课时,我当时预设的是放置两排体操垫,而在分组后的练习中我让学生带着问题彼此观摩动作后再体会动作时,有的同学为了能更清晰地观摩到其他的动作,竟离开了自己练习的场地(因为垫子摆在同一直线上,视野被其他的同学挡住了)。看到这种情况,我立即在体操垫的放置图形上做了调整――由直线型变成圆形,这样即方便了学生的学练又方便了其观摩他人的动作。
第七步:课后反思上明理
篇4
【关 键 词】集体备课;阶段;自主;合作;个性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4)04-0103-02
集体备课是在教师个人备课的基础上,由本单位或本教研组教师进行集体研讨的一种有效的教研活动,其价值取向在于教育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它打破了以往教师个人备课各自为政、孤军作战的局面,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完善教学设计,也使整个年级的同学在课程学习中具有相同的目标、相同的内容、相同的进度和一致的评价标准,从而达到显著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目的。
集体备课一直就有,但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集体备课也成为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重要平台。在面对新课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时,集体备课可以用集体的智慧来解决个人力量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关注易被忽视的课程及教学问题,在合作探讨中提升教师的个人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也构建学校的教科研氛围。
一、当前集体备课的流弊
在日常教学中,大部分学校都实行集体备课,但并不是所有学校集体备课的效果却很理想,事实上还常会出现低效甚至无效的状况,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是流于形式,无“备”而来。教师个体事先没有备课,或没有认真备课,对教学内容不熟悉,教学设计也没有明晰的思路。集体备课就流于形式,主要是聚在一起,对教学内容和设计进行比较粗浅的讨论,甚至只是闲聊一番。这种流于形式的集体备课只是浪费时间,对课堂教学没有作用。
第二是简单分工,缺乏合作。有的集体备课成为集体开会,主题往往不是备课,而是将课题进行分工,或者是教师个人的备课成果分享给其他人。这种集体备课本质上还是教师个人备课,个体智慧取代了集体智慧,收效自然不会很好。教师到教学时要么重新备课,要么直接采用,却只能隔靴搔痒。
第三是追求片面,认识偏颇。有些集体备课,大家讨论比较深入,但往往是对教材中的某一具体知识点或教学流程中某一具体做法进行讨论,没有全面系统地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流程等教学设计整体思路的研讨;还有的集体备课只关注教材而忽视学生这一重要因素,这同样是不可取的做法。
第四是过分强调统一,忽视教学个性。有的集体备课是形成了统一的教学流程,但过分强调统一,要求所有教师必须要按照统一的流程、同样的方法进行授课,忽视教师的教学差异性,也不顾及各个具体班级的实际情况。事实上,我们知道,同样的教学方法未必适用于所有的教师,脱离了自己的教情和失去了自己的个性,这种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这些弊端的出现,深入探究一下,或者是因为对集体备课的认识比较片面,不懂得集体备课到底应该如何进行,仅仅关注集体备课的形式,却没有将其实质体现出来;或者是因为忽视了集体备课的一个或几个阶段,导致工作不到位而达不到集体备课的提升效果。
二、集体备课的阶段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我们更要积极探索减负提效的集体备课模式,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又要避免其流于形式走向固化,现在各个地区或学校都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形式多样的模式,力求使教学既能发挥集体的智慧,又能体现教师的个性。
不管怎样的集体备课模式,集体备课都应该有其基本的结构,也就是都应该反映出备课从个人到集体,再从集体到个人的循环递进式发展。一般说来,应该包括自主备课――合作议课――统一定课――个性完善这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逐层递进,环环相扣,教师个人自主备课是集体研讨的前提,而集体研讨的智慧结晶又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首先,自主备课。在集体讨论之前,教师个人首先要精心备课,这是进行集体讨论的前提和基础。教师要熟悉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把握好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状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初步设计。这样,在集体备课的时候,才能真正做到各抒己见、百家争鸣。当然,自主备课也可以分工落实,如落实一人主备,将教案分发给其他人,其他人则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形成自己的思路,这样每个教师的工作量也会减少。这一阶段,强调教师的自主性,教师个体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依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情况的掌握,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等环节进行认真的设计,并罗列出集体备课时需要讨论的问题。
其次,合作议课。教师在个人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集中起来就课题作深入的讨论交流,这是集体备课的核心步骤,教研组对备课的各个方面注意推敲,既包括本课题的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的整体探讨,也包括教学内容某一具体细节问题的推敲,做到点面结合,充分激发每个教师的思维火花,博采众长。萧伯纳说:“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人就有了两种思想。”合作议课的过程,其实就是将教师个人的智慧进行交换,它不仅是让每个教师个体吸纳别人的智慧,甚至还会在交流中产生新的更多的智慧。在这一阶段,教师的合作交流是最为重要的,在相互交流、启发、争论、碰撞中,完善教学设计或教学思路,解决教学内容中的疑难问题,梳理教育教学中的理论观念,在合作中形成集体智慧。
第三,统一定课。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集体备课需要形成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流程设计等方面的统一,这是保证集体备课的成果能够贯彻到具体的教学中。可以采用灵活的形式体现,如示范课的展示、教案模板的生成,不管是集体确定还是以个别教师的整理,都应该将集体备课时所形成的教学方面的共识在教案中体现出来。和集体讨论不同的是,统一定课不再局限于个别细节问题的商定,也不进行深化的理论研讨,而是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流程等方面确定统一的标准,展现集体的智慧,形成一致化的教学方案。在这一阶段,教师要遵循统一性,在教学设计的主要方面形成一致性的意见,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第四,个性完善。在集体备课中,集体确定的教案有权威性,但是,它的缺点就是共性太强,缺乏个性。集体确定的教案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位老师和每一个班级,每一位教师的人生阅历、知识结构、教学经验、个性气质不同,又面临不同的教学对象,所以在统一定课以后,还需要有个性化的完善。每一位教师都从自己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对集体教案作深入的推敲、斟酌和研究,进行修改补充,甚至再创造,融入自己的教学风格,形成集众家之长、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教案。使自己的教学既充满集体智慧,又体现个人风格,实现共性和个性完美的结合。
当然,要想使集体备课的优势充分体现,还需要在教师在教学之后进行深刻的教学反思,对集体备课的效果进行总结,反思成功之举、失败之处、探索之路、智慧之光、学生之见,用于改进下一次的集体备课。
科学有效地进行集体备课,教师就可以将更多的时间花在学习钻研新课标新教材上,在集体讨论时提出个性化的建议,也使得集体讨论的针对性更强,讨论的就可以更加深入。一些机械简单的教案书写负担减轻了,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却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也更突出个人的创造性。
综上,我们可以说,集体备课有其自身完整的结构,不管具体的模式如何,但都应该包括自主备课――合作议课――统一定课――个性完善这四个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充分体现自主性、合作性、统一性和个性化的结合,使得集体备课能真正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瑾瑜,赵文钊.“集体备课”:内涵、问题与变革策略[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
[2]浦章坤.促进集体备课功效更大化的几点思考[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9(06).
篇5
1 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通过集体备课,可增进老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培植一种交流、合作、研讨的学术气氛,开发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推广学校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缩短年轻教师的成长周期,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一般来讲,集体备课有以下程序:
1.1 个人研究。教师提前一周准备一周的课,所有学科组成员对照备课内容,对学生、教材、学法、课程标准、考纲要求、教学资源等进行深入的研究,理清“八点”,即教学重点、难点、弱点、疑点、考点、易错点、易混点和盲点,梳理出教学的知识点,理清教材的知识体系,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设计,并形成书面的教学设计初稿,印发给每个老师,以备交流。
1.2 集体交流。在该环节,主持人组织大家就上周教学的情况进行反思,选取有针对性的话题,如学生掌握不牢、理解不透彻的知识点等进行讨论,达成共识。然后针对主备人的导学案进行分析。主备教师从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选择,学法指导,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对自己的设计作介绍;阐明自己的理解、观点及有关理论依据。
导学案一般分成考纲考情、考点梳理、考点自测、考点分类讲评和梯度训练5部分。主备人先是阐述考纲考情,确立课程目标,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然后进行知识梳理,并详细讲解各个考点在本节教材中的分布情况。最后一个环节是则是说明梯度强化训练设计,比如针对本节知识点的巩固性训练题、课堂剩余时间灵活掌握处理的训练题等。其他教师则对主备教师的设计提出自己的见解,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主备教师的教学设计初稿进行修订补充。最后由学科组长统一大家的意见,提出明确的教学方案,交由全组教师使用。
集体备课的价值在于相互交流,在交流中达到信息沟通,资源共享,在交流中达到相互促进、相互吸取。教师可以就一点有感而发;也可以就整体发表见解;可以中途打断;可以存同求异;可以相互争执。一切为了保证交流不流于形式,保证交流的深入和实效。
1.3 精品课展示。每周选择一个主备人依据讨论后的导学案上一堂精品课,所有本学科教师参加听课,主要听其教学方式,观察学生在听讲中所遇到的困难,找出教学实践与教学预期的差异,在评课活动中,积极研讨,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
1.4 个性修改。科任教师在广泛吸纳集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自己班级学生特点,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对集体备课所形成的教学设计作深入的推敲、斟酌。对集体备课设计做有针对性的修改,形成自己的教学方案。
1.5 教学反思。通过上课,寻找教学预设与教学实际的落差、寻找教学实际设计与重新设计的生长点。
2 师生互动
“互”是指双方行为共有,“动”则通过这种行为而产生变化得到发展。“师生互动”即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老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共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老师给学生以指点,学生也给老师以启发,相互促进,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它是一个不断产生冲突又不断达成协调的过程。
篇6
什么是备课?“备”可以理解为“准备”“预备”。“备课”就是教师课前所做的准备工作。它是教师充分地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开发课程资源和了解学生,弄懂弄通为什么教、教什么、学生怎么学、教师怎么教,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出目的明确、办法适当的教学方案。特级教师斯霞说过:“要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我常常把备课比做指挥员在组织战役,我总是反复推敲,直到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设计方案为止。”
有人备课写教案10年,但仍停留在最初1年的水平上,有人备课写教案1年,但却有别人10年的水平。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认识到了“功夫在诗外”的道理。近年来,也许是因为觉得备课太常规,太基础的缘故吧,我们在教学研究和培训中更关注公开课和理论水平的提高,而备课的研究却被视为陈旧而被忽略。应该说“功在课前,效在课上”。备课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前提,是教师整个教学活动的基础。
传统意义上的备课,基本上是教师按着“我教你学”的思路来编写教案,教学过程完全是由老师来控制的。因此这种教学设计基本上是预设的,有计划的,是可控的。而这种方案的特点就是静态的、单一的、机械的、细致的,甚至每一个教学环节、具体活动内容、什么时间学生发言、教师讲什么都由老师课前做了规定,其结果是不仅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同时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上课效果显而易见。而新课程教学设计是“以学定教”。教学设计始于体现学生学习需求的“教案”,因此教学设计是一个流动的过程,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多向互动,始终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发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循环中进行。
现以所任学科教学为例,浅谈备课的几种方法。
一、从宏观到微观,系统备课
所谓由宏观到微观,就是教师备课从程序上要“由大到小”“由粗到细”。
所谓由大到小,是指备课的范围,要按照全册教材——单元教材——课时教材的程序来备课。也就是说从宏观上对所教学科的教材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和了解。知道知识点在哪儿,重点在哪儿,所有内容的对接点在哪儿,通过教学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哪些内容,掌握哪些知识,提高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等。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课时备课,做到收放自如,张弛有度。这样我们的备课就能有方向性、计划性、超前性,成为微观备课的指南。比如教育学课的宏观备课就是要了解到教育学应从三个大的方向入手:教育论、德育论、教学论。而这三个方面互为基础。教育论是从理论上让学生了解学习教育学的重要性以及国内外教育学发展的前瞻;德育论则是为学生学习教学论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同时也为学生确立人生目标打下基础;教学论,以系统的、正确的理论为指导,教会学生怎样成为一名好老师。这种认识与把握,为微观备课奠定了理论基础。
“由粗到细”是指备课的深度,即教师对所教课程,要反复推敲,深入钻研。从知识到方法的细心设计,是对宏观备课的具体落实。比如教学中涉及到“学校”这一章时我运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而在讲到“教学”一章时却会运用图式法、发现法、指导法、实践法等,这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不仅是为了所教内容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通过不同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够使学生得到不同的锻炼和提高。
二、从感性到理性,注意备课的阶段性
每次教师较好地完成课时备课,总要经历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过程。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划分为:
1.吸纳——收集备课信息阶段
2.构思——设计教学方案阶段
3.输出——编写教案阶段
吸纳阶段,也正是每一个教师,熟悉教材与大纲,了解和研究学生,大量阅读和拓展知识的阶段。比如教育学课的教学,与心理学基础知识密不可分,同时还要求教师足够了解、掌握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和规律,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趋势,适时合理的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并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构思阶段则需要教师做出合理的布置与安排,既要考虑学生的经验和知识基础,同时还要考虑素质教育中提出的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要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发展。这就需要教师既要考虑每节课内容的安排,更重要的是考虑到教学方法的运用与安排,还要兼顾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等。
输出阶段要求教师要详中有略,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有一些教案的编写,也许会把所说的每句话都要做到推敲斟酌,而有一些教案却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临场发挥。
三、从静态到动态,让课堂活起来
新课程教学设计是“以学定教”。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再是单纯考虑教案的美观性,而更重要的是考虑教案的实用性。教案“乱”了,但我们的课堂“活”了。
教师在编写教案和备课时,首先应该想到的不是“我应该问什么”而是“学生会怎么提问,我应该怎样回答”,了解学生的需求。做到初备教案是为了了解教材;再备教案是为了了解学生;三备教案是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四备教案是为了解决学生的问题;五备教案是为了学生能力的提高。以教学目标为主攻方向,以学生的疑问为备课的主要思路,以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为主要内容。这种备课教案乱了,但课堂活了。
四、从独立到研究,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一)传统备课是一种封闭式的备课,教师满足于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备的是课内的,讲的是自己知道的。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独自钻研教材,选择教法。这种备课方法很难做到前瞻与突破。而新课程改革要求内容开放、方法互动、课堂创新。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时集体备课就显得尤为重要。集体备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研形式,但要避免进入如下误区:
1.集体备课=教案之和。
2.集体备课=网上资料的拼凑。
3.集体备课=模式教育。
(二)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应做到以下几点:
1.形成习惯,强化观念
要求教师以学科为单位,每周一次进行集体备课;固定每次备课内容;结合本班实际修改与补充、创造;及时反馈改进。
2.集体评价,提高实效
评价重在评过程。在查阅资料、补充内容、集体研讨等方面,是否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能否博采众人之长,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
篇7
关键词:自乐;自得;自悟;自能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124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如今,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运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变革。在作文教学设计和实践中,教师坚持传承著名教育学家的传统教育思想,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努力改进作文教学设计。这场传统思想与现代技术融合的革命,将为“自能作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也为全面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推进素质教育开辟新的途径。
“自能作文”不是教师的无所作为,而是在教师教学环境的努力营造下,教学手段的正确应用下,教学语言的智慧点拨下,学生渐渐寻找到创作的方法和途径。本文以《细节描写:聚文字之力,绽思想之花》教学设计为例,教师有机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营造特定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进行细节描写,旨在让每一个凝练生动的文字都能传递内心的情感,催开娇美的思想之花。
一、捕捉细节,以境启思――自乐
细节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心理、语言或周围景物某一细微特征所进行的具体而细致的描绘。如果说习作是一棵树,那么细节描写就是点缀在上面繁茂的枝枝叶叶,彰显了树木蓬勃的生命力,使习作充满无穷的魅力!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缺乏对周围事物的细致观察和精致的描绘,使细节描写沦为了水中虚无之花。
“今天,阳光明媚,学校举行了运动会,操场上热闹极了。我们观看了800米长跑比赛,比赛十分激烈,同学们坚持不懈的精神,真是鼓舞人心啊!我们还观看了跳远比赛,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在赛场上展现自己,真是精彩纷呈啊!我们还看了……运动场上,运动员们个个活力四射,努力为班级增光添彩!”
这是以“运动会”为特定场景的学生习作片断,由于习作只停留在泛泛而谈上,缺乏细节描写,习作显得枯燥乏味。
基于这种情况,笔者决定以《细节描写:聚文字之力,绽思想之花》为主题,以“自能作文”为发展方向进行教学设计,旨在提升学生的细节描写水平,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以下为教案设计片断:
师:(多媒体展示图片赛龙舟)这是湘具地方特色的“赛龙舟”比赛,从图片中大家能够看出一条龙船上有很多人,同学们知道他们各有什么样的分工吗?
预设:有浆手、站头人、鼓手、锣手……
师:那么作家沈从文在他的《边城》中又是如何对赛龙舟进行描写的?
多媒体展示文字:
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
师:在这段文字的描写中,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些词?
预设:持、划、缠裹、拿、挥动、指挥敲打、调理这些动词,活画出了桨手、带头的、锣鼓手各自的特征。
师:这些动词能够表现出比赛场面的紧张、激烈,突出了奋力争先的拼搏精神。在生活中,你最喜欢哪些运动,能否用细节刻画你所参与的某一项运动或观看某一项运动的场面。
在此设计中,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充满节奏感的音乐及其运动图片,努力为学生营造乐写的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内部的写作动机和兴趣。学生沐着信息技术之光,快乐地扇动着思维的翅膀,开启了一段自能作文之旅。
二、勾勒细节,以静蓄势――自得
细节描写的过程是逐步追求精致的过程,学生在现实的创作中,如果内心无法平静下来,思维无法拓展开来,是难以用精准的文字表情达意。所以此刻渲染安静的气氛,抚平学生浮躁的心,尤其重要。笔者的教学设计如下:
师:(音乐声停)在动感音乐的刺激下,在生活场景的回忆中,相信同学们都能找到自己所钟情的运动,下面请同学们拿起笔来,写下你的发现。
在此环节中,教师没有过多的语言刺激,而是将多媒体从图片切换到文字:细节描写,点亮你的生活……在此环节中,教师将时间和空间更多地留给主体学生,任由学生用双眼将生活中收集的美,用传神的文字再创造出来。在教学实践中,教室里一片静谧,学生在记忆之河上惬意地泛舟,从容地欣赏两岸旖旎的风景,直到双眼在某处定格,笔墨便铺陈开来:
“嘟!”哨声一响,男孩们收起往日的嬉皮笑脸,换上了一副严肃的神情。看!那个深蓝色衣服的男孩一只手不断地拍打着篮球,一只手挡在前面。一时间,他像一道闪电,快速地奔跑着。突然,他对准方向,跳起,将篮球使劲地向篮筐投去。耶,进了!
这是在一次写作课上,学生对篮球赛的场面进行描写,“拍”“挡”“奔跑”“跳”“投”这些动词表现出了投篮的一系列熟练的动作,但是紧张激烈的气氛却难以表现出来。针对细节描写的不足,笔者又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计:
师:(多媒体展台呈现以上这段文字)请同学们试着增加一些细节描写体现篮球比赛的紧张激烈,从而更好地展现人物风貌,传递作者的情感。
此刻,教师借助于多媒体展台投影技术,将学生的描写片段完整呈现,开辟了审美空间。学生在教师问题的激发下,思维之海泛起了多彩的浪花。他们以笔为桨,纵情遨游,精彩的细节描写在笔端生辉。自能作文在学生的不断探索、不断收获中逐步推进。
三、雕琢细节,以字传情――自悟
古人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如今的学生进行细节描写,也需要这种执着的精神。在雕琢细节环节,教师将学生补充细节描写的文字放在多媒体展台上,并投射到屏幕上,以求让所有学生进行直观地评价,精细地推敲。于是,整个《细节描写:聚文字之力,绽思想之花》教学设计在预设和生成中趋向丰富,趋向成熟。
教学片断一:学生文字呈现:那天,阳光照射着大地,炎炎夏日,只有蝉在高声地鸣叫。
师:这位学生为比赛设置了特定的环境,这里的“照射”用的好吗?能否换成其他的词?
生:换成“烘烤”更好,更能体现温度的高。
师:好一个“烘烤”,渲染了比赛的热烈气氛!
学习感悟:精妙传神的动词的使用,能够使一景一物更具张力!
教学片断二:学生文字呈现:男孩用一只手抵抗着对方的袭击,任由汗水沾湿了衣服。
师:“汗水”一处细节捕捉的非常妙,更能体现比赛者的热情。这句话还需要进一步修改吗?
生:老师,我认为可以修改为豆大的汗珠如夏雨般从发梢、额头、鼻尖……不停地滴落,直至日光将汗水在刹那间蒸腾……这样写更加具体形象。
学习感悟:生动形象的修辞的运用,能够使一丝一缕更具魅力!
教学片断三:学生文字呈现:只见球慢慢地,慢慢地,好像浑不在意,在篮球框上转悠了几圈,最后,像娃娃似的,顺着滑梯笔直地垂下。
师:对篮球进行了精妙的细节描写:篮球的缓慢与球员的迅速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了技术的精湛,比赛的激烈。
学习感悟:对比等表现手法的应用,能够使一举一动更具活力!
雕琢细节这一环节,教师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启发学生思维,凝聚学生智慧,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着不尽的惊喜,并一次次将课堂气氛推向。在此过程中,学生不断地对细节进行补充,对文字进行推敲,对语言进行润色,逐渐摆脱原有认识的狭隘性、思维的片面性、思想的肤浅性、情感的单一性,并由此提升了审美,锻造了意志,实现了创新,从而使自己抵达更广阔的精神活动领域。
四、审视细节,受益匪浅――自能
先进的教学技术为自能作文点亮了一盏璀璨的灯。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技术始终是辅助手段,学生永远处于主体地位。在细节描写的过程中,学生要对细节描写重新进行审视,才能达到自能作文的境界,在审视过程中,学生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 自读感悟,望闻问切:读是写之根,写是读之魂。叶圣陶先生说:“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写之成败靠读来检验,写之精华靠读来沉淀,写之情感靠读来传递。在教学设计中,笔者将学生自读感悟,命名为中医上的“望闻问切”,以启发学生在阅读中开启多视角,调动全身心,以求全面了解“病灶”。于是,细节描写在学生主体的一遍遍朗读中撞出了思想“火花”,燃烧了情感的“火焰”,从而使作文有了深度,有了新意!
2. 自评提高,对症下药:开放的作文教学观认为,评价的主体应该是学生。但绝不可放任自流,教师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扶助,体现由扶到放。扶是让学生明确评改的要求、方法和注意事项。在自能作文的探索中,笔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评的平台,在学生掌握一定标准的基础上,笔者又梳理了针对“细节描写”评价的标准:如用词是否精当、修辞是否准确、情感是否到位,让学生尽情地对作文进行“临床治疗”,使作文教学处于开放状态。
3. 自改完善,药到病除:最后每位学生要对作文中评价较低的部分进行修改完善,以求药到病除。由于学生水平的差异性,有些学生无法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合理地修改,那么教师可根据差异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评改,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弥补了后进学生的缺陷,同时优秀学生也能给后进生及时的帮助,共同提高评改作文的水平。在此环节中,学生真正成了评改的主人,作与改形成一个完善的写作过程,培养了学生认真作文和自改作文的好习惯。
篇8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食品专业;中职组;
一、引言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自2010年开始举办至今,赛项几经更迭,唯一没有发生改变的是信息化教学设计项目,该项目强调设计理念。鲁中中等专业学校自2011年参加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至今共有18名教师进入国赛,其中教学设计赛项获得国赛一等奖4个,国赛二等奖7个,积累了丰富的参赛经验和信息化教学推广经验。笔者2015年作品《食全食美》于获得中职组国赛一等奖,轻纺食品类组内第一的成绩。现以该作品为例,探讨如何开发优秀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二、选题是关键
食品专业课程很多,选题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专业基础课中的《食品营养与卫生》和专业技能课中的工艺类、检验类方向。考虑到当前居民膳食营养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如何做到科学合理调配饮食以促进身体健康,减少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是目前摆在人们面前的实际问题,关注度高,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因此我选择了《食品营养与卫生》中第二部分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开篇之作《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该课题中营养配餐过程数据处理过程复杂,传统教学中学生难以掌握,正是信息化手段的着力点。同时,课题的名称很重要,要一下引起听者的兴趣。推敲课题的名称的时候,团队成员推敲了很多,如《舌尖上的营养》、《舌尖上的健康》《食全食美》……,最后大家一致认为《食全食美》最能凸显营养配餐的目的,营养素全面、适量,食物搭配合理,才能既美味又健康。
三、设计是灵魂
第一,教学目标是整个课堂教学的脉络,其确定要有理有据。中职学校培养目标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要懂知识、会操作。因此本课结合课程内容、公共营养师岗位要求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确定本课知识目标①:了解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的基本要求;知识目标②:掌握能量、营养与搭配的相关知识。而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典型标志就是能编制食谱,营养配餐,因此,确定能力目标①:利用配餐软件,灵活编制食谱;进行公众营养改善,是公共营养师的岗位职责,是食品专业学生必备的职业素养,因此,确定能力目标②:利用营养APP软件,助力公众营养改善。在情感目标的设计上,从学生必须具备的素养入手,情感目标①:关爱父母,提高家庭素养;让孩子利用所学,为父母制定食谱。这样,孩子们在与父母交流,观察记录父母生活习惯的过程中,能深刻体味父母的节俭、辛苦以及对自己的无私付出。情感目标②:利用“微时代”工具,增强参与公众营养改善活动的意识,提高社会素养。引导学生通过微信、微博等方式传播营养知识,时刻培养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而根据以往教学经验,学生在配餐时对于“食物到底应该如何搭配才能保证能量摄入均衡、改变营养不足或过剩的问题”难以掌握,因此将“把握食物的搭配与平衡”其确定为本课重点。而营养素的计算繁琐,学生即使掌握了知识也难以编制出合理的食谱,因此将“编制营养食谱”确定为本课难点。第二,教学策略要符合我国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习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真正运用和实施。本课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法,针对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不知如何做到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结合学校学生集体用餐的情况,与学校膳食科合作,设置真实工作任务“为学校餐厅编制一周营养食谱”,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通过配餐软件进行练习、操作,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第三,信息化教学的优势是实现了课堂的延伸,其教学过程一般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根据上述课前准备。课前,结合中职学生特点,动员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在活动中加深对专业的认识;或者通过平台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微课,并完成在线测试,从而掌握学生知识能力上的薄弱环节,为课堂教学做准备。本课的课前准备为:①信息准备平台任务——搜集社会公众关注的营养问题,加强职业岗位认知。平台任务——通过校园网调查问卷,获取我校学生群体信息。②知识准备平台任务——搜集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平衡膳食”的记载,并尝试用现代营养学知识对照解说。课堂教学。信息化教学比赛中,载体和手段要突出“信息化”,图片、视频、FLASH动画、微课、课程网站、虚拟仿真等都是信息化的体现,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要遵循两个原则:①必不可少;②合适使用,切勿“堆砌”。本课的课堂教学分为三个部分:①学营养理论:本部分由三个环节组成——探能量、论营养、习搭配,通过FLASH动画和视频交互学习软件,场景串联,让学生兴致盎然地学习能量、营养与搭配的基本知识并通过平台在线测试,及时掌握了学生学习情况,达成知识目标。所用信息化手段:FLASH动画、视频交互学习软件必要性:场景串联、寓问题于情景,使学生灵活掌握三餐搭配要点,突破重点。②配平衡膳食:本部分由四个环节组成——探需求、选食材、列食谱、做调整,引导学生根据服务对象的能量需求状况,利用食材手册APP挑选食材,利用配餐软件列出食谱,并通过量的调整和类的更换,对营养素过量或不足情况进行调整。所用信息化手段:营养配餐软件(食材手册APP辅助)必要性:营养配餐软件是本课核心的信息化手段,它依据服务群体身体状况,确定其营养素需求量。之后学生选择食物,餐品的营养素含量会以柱形图的形式直观显示,其中蓝色代表营养素含量过高、橙色代表过低、绿色代表正常。学生通过更换食物的质量或者种类,实现营养素含量与推荐摄入量之间的平衡。这有效的解决的营养素种类繁多,计算繁杂的问题,轻松化解难点。③评一周食谱:本部分主要由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组成。课后,将学生编制的食谱交由膳食科工作人员评价。而对于学生的综合评价,以学生的参与度作为评定基础,不仅关注到学生学习的方法与效果,更多的关注到自我能力的获得与提升。所用信息化手段:信息化教学平台。必要性:实时记录学生的参与情况和掌握情况,实现过程性评价。课后拓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庭素养和社会素养。
四、见解是境界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展示时间只有10分钟,让外行听懂作品中讲授的知识,让内行认同作品中的教学组织形式,参赛教师必须对知识点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对信息化手段有灵活的运用技巧,达到“深入浅出”的境界。具体地说,在选题确定以后,一方面,教师在授课经验基础上,要借助网络,查阅他人的博客、论文,了解其他人的经验以及当今社会对该方面知识的研究进展情况,集众家之长而深化认识,形成对知识独到的见解;另一方面,要观摩各种信息化赛事,揣摩信息化手段应用技巧,提升眼界。2012年—2013年,微信任务,QQ流互动,还会被认为是一种信息化手段。2014年,专家目光就开始关注教学平台对学生的时时监控、对教学结果的及时反馈,以及教师利用教学平台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2015年的《童言语技》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校企合作同步课堂”,利用信息化通道,将教室与幼儿园实时同步连接,教学效果的优劣,学习结果的好坏由幼儿园老师与孩子们进行评价,是将“传感网、物联网和互联网”结合的优秀作品。《单嵌钱袋的缝制》是以产品生产为纽带,以模拟生产活动为目标,在利用信息化手段完成作品的同时,又利用信息化手段线上销售,为“互联网+教学”模式提供了启示。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面对海量的信息资源,教育需要教师高度的专业和情感投入、智慧投入,中国教育信息化变的永远是技术,不变的永远是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柏景岚.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解析——以高职组教学设计分赛项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6(12):43-46.
篇9
案例一:教学郑振铎的《猫》
知课标:
课标在第二部分第四学段的目标与内容提出:“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知文本:
1.单元提示的部分信息:
“阅读这些文章,不但可以激发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还可以引发人与动物关系的深入思考。”
2.研讨与练:
“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试着联系课文中的描写,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3.教参提供的参考答案:
“好久不养猫:因为,这只猫走失后,一种失落感久久地萦绕于心,养猫固然有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叫人难受。”“永不养猫:作者对第三只猫不正常死亡这件事情有着一种刻骨铭心的伤痛。这种伤痛在作者心底无法消除,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脆弱的神经,觉得永远愧对这类生命。”
知学生:
编者在研讨与练对课文中“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和“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两个关键性的句子设计了探究性问题,所设计的问题围绕句子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紧扣了单元提示“激发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但还没有紧扣“引发人与动物关系的深入思考”。因而,教参提供的参考答案也只是围绕两个句子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其实,教师可以进一步深化设计练习:人与动物应该如何相处?这样,会引起学生更深层次的探究。对语文素养较好的班级或学生,还可以再进一步深化设计练习:结合课文的收官“1925年11月7日于上海”,蕴含着作家什么样的写作目的?从写作的背景引出: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面对军阀混战、倚强凌弱的社会现实,觉醒的知识分子在反思自我、警醒世人。这样一层层深入的追问和探究,与课标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和 单元提示“阅读这些文章,不但可以激发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还可以引发人与动物关系的深入思考”的导向与要求是一致的。
案例二:教学吴岗的《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知课标:
课标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的教学建议提出:“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
知文本:
1.单元提示的部分信息: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已经渐渐与自然疏离,地球上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
2.阅读提示的部分信息:
“罗布泊曾经是美丽的仙湖,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水明如镜。20世纪70年代,仙湖消逝了,罗布泊从此成了一个令人恐怖的地方。”
3.研讨与练习一的部分设疑:
“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样子?”
知学生:
在网络上可以找到丰富的有关罗布泊过去和现在的图片等资料。教学设计时,可以合理运用这些资料制做一个“罗布泊的今昔对比”微视频,充分发挥视听觉媒体直观、形象的优势,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冲击。当然,语文教学不能以图片、音乐等载体来替代文字的表达效果,可以先设计以下两个问题,之后再展示微视频:
1.文中哪些段落写了消逝之前的罗布泊。你能用文中的一些关键词来回答吗?
2.文中哪些段落写了消逝之后的罗布泊。你能用文中的一些关键词来回答吗?
教师在微视频中,体现文本中罗布泊消逝之前的关键词: 牛马成群 绿树环绕 河流清澈……;消逝之后的关键词:荒漠 的胸膛 肌肤筋骨 肋骨 恐怖……
在课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的引领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寻找文本中的关键词、观看微视频,有效地解答了研讨与练习一的部分设疑,也是对编者在单元提示和阅读提示的引导做出了很好的回应。这样的教学,为激发学生环保意识,引入探究罗布泊消逝的原因奠定了基础。
案例三:教学的《沁园春 雪》
知课标:
课标在阐述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时提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第四学段目标与内容中对写作的阐述提出:“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
知文本:
1.单元提示的部分信息:
①“对大自然的赞颂,是诗歌永恒的主题。”
②“欣赏这些诗歌,可以唤起我们丰富的想像和情感的共鸣,使我们更好地体味自然的诗意……”
③“学习这些诗歌,要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和联想,感受诗歌中的自然美景,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
2.阅读提示的信息:
“在风雪弥漫的北国,一位伟人,登高望远,诗兴勃发。在那恢宏的气势里,在那壮美的意境中,你能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怀?”
3.课文的开篇: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4.研讨与练习一:
“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人的北国雪景图,并谈谈你的感受。”
知学生:
教师需因材施教,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下面就根据收集到的课标和文本信息,做一个片段教学设计:
诗人的笔意开阔,语言精练,开篇仅12个字,就勾勒出了一幅极为壮观的北国冰雪图。请展开想象和联想进行扩写,写出“冰封”和“雪飘”之美。
训练前,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对扩写的字数做不同的要求,对修辞手法、写作方法的运用做不同的要求。如果是南方的学生,未能身临其境感受北国的冰雪,可提醒其调用影视、文学作品等间接资料,展开想象和联想。学生扩写之后,教师最好当堂点评,点评时可让学生阅读自己或其他同学的作品。在写和读中,学生就会有感受,把自己的体验渐渐融进北国冰雪之美。在扩写的实践训练中,学生发挥了想象力和联想力,注入了情感体验,促进了生成发展。
篇10
【关键词】高中数学 过程视角 概念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12.142
基于过程的教学,要求数学教师设计引导学生通过猜想,亲自实践验证的过程,使得抽象的数学概念、命题及解题方法,不再让学生感到抽象和生涩,而是直观地展示在其面前,从而真切感受发现数学知识的快乐,在猜想、探索发现、证明的的过程中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学会数学数学思维方法,培养创新精神。本文分析了基于过程视角的概念教学设计策略。
一、“先行组织者”策略
在引入概念的时候,教师需要创设良好的情境,注重概念的形成、发展过程,概念名称形成的的背景,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自己发现问题,努力进行探究,要尽可能让学生直接观察概念所指的对象或进行实际操作、感知,通过搭建新概念与学生原有认识结构间的桥梁,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认同,建立新的认识结构。由“知其然”发展到“知其所以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学情或内容的难度,有些数学概念不适合设计发现形成过程,教师也需要为概念做充分的铺垫,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这个内容是应该的,长此以往,学生逐渐会发展自己的探求知识的能力。
情境引入的过程可结合先行组织者进行设计。“先行组织者”是奥苏贝尔于1960年首先提出的。他认为,正式学习新知识前,可以向学生介绍一种他们认知结构中己有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背景观念材料,促使学习者在其已知的材料和需要学习的材料之间架起一道桥梁,从而使学习者更有效地学习。这类引导性材料就是组织者,能将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清晰地关联起来,对新内容起固定、吸收作用。由于这些引导性材料是在学生正式学习新知识之前呈现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有意义的学习,因而又称之为“先行组织者”。
先行组织者策略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①数学故事或数学史材料;②新旧知识类比;③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④实际应用的需要;⑤体现数学美、数学文化的材料;⑥实验活动这几个方面引入材料。材料应尽量具有新颖性、趣味性、现实性、艺术性。
案例1:极限的概念教学设计片断。
引入概念时,设计极限定义的来源。如下:“极”、“限”二字,古已有之。
今人把“极限”连起来,称不可逾越的数值为极限,“挑战”极限成了最时髦的用语和活动。登珠峰、穿两极的是极限,在北京的奥运鸟巢体育馆,博尔特打破100米跑的世界纪录,则是冲击人类体能的“极限”。1859年,李善兰和位列亚力翻译《代数积拾级》,将 limit 翻译为“极限”,用以表示变量的变化趋势,于是,极限成为专有的数学名词。
二、“概念图”策略
概念图可以作为教师教学设计的一种策略。教师可以简明扼要的层次化结构来展示概念的逻辑关系,便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走向,明晰各概念间的相互联系,从而优质、高效地完成教学设计。进行教学设计时,可根据实际需要,适时采编,补充修正,使得教学思路明晰,教学流畅。
概念图也可作为学生理解知识的“脚手架”,能有效帮助学生识别概念,理顺概念的关系,使看似无关、繁杂的概念变得息息相关,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所编制概念图来改正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误解或错误的想法,而通过师生合作构建概念图的过程又十分有利于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从而帮助教师进行有效教学。实际上,学生组织、加工、整理并生成概念图的过程,就是学习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及创造能力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三、“问题驱动”策略
数学概念时抽象的,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设计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问题,与学生多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经历探究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动脑、动口、动手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突破重难点。促使他们获得概念的正确表征,而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书中精准的数学概念。在进行概念引入过程的教学中,往往由于教师提供的感性材料的片面性,会使学生忽略对概念本质属性的认识。教师可首先需要注意的是目的明确,即要紧紧围绕概念提出问题,其次要能反映概念的本质,即问题要提到点子上,使学生在互相交流的探究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其区别、共同特征和本质,从而促进学生对于概念的正确理解。
问题驱动策略下的数学课堂有利于实现学生数学方式的转变,也有利于学生个性全面、可持续发展和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它的具体实现步骤可以归结为:①复习回顾;②问题提出;③自主探索;④合作交流;⑤总结归纳;⑥练习反馈。其中,提出问题是核心步骤,在设计这一环节时,要求教师通过预先分析学生自主探究新问题会遇到的难点、疑点和分歧点,编成问题链,帮助学生有效自主探究,解决学生自主探究费时、低效的特点。
案例1:复数概念教学设计片断。
师:在数轴上8对应的点记作A,如果把点A绕远点旋转180度所得到的点为A1,请问A1对应的数是什么?这时学生很容易回答。
师:谁能解释数A乘以-1的几何意义?
生:乘以-1,即数A对应的点绕原点旋转180度。
师:那么旋转90度又该乘以什么呢?
(学生陷入思考)
师:其实很简单,只要乘以一个新数i即可,i是怎样的数?它有什么样的性质?同学们学完这一章复数就明白了。接下来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数的发展原因及主要特征,引导学生思考从自然数集扩充到实数集的三次扩展历程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并引导学生总结数集扩展的共同原因和规律。让学生揭示其扩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然后教师可以对数学史上数学家对于虚数的发现做简单介绍。
四、结束语
没有过程的结果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不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推敲,仅理解和记忆,那只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机械学习。长此下去,会削弱学生刨根问底、独立思考的积极性,抑制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注重概念教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