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道范文

时间:2023-03-24 06:05: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成功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成功道

篇1

美国成功学奠基人奥里森·马登说:事无大小,每做一件事,总要尽心竭力,求其完美,这是成功的人的一种标记。凡是出人头地的青年,都是那些事不肯自安于“尚可”,或“近似”,而必求尽善尽美的青年。为世界人类创立新标准,新理想,而撑着进步之旗帜的,也就是这一类人!

著名的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善养“浩然正气”,那就是:报效祖国、献身科学的志气,勇闯、不断创新的锐气,实事求是、百折不回的韧气,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正气,悬壶济世、心系苍生的“精诚之气”,疏远名利、潜心研究的“淡泊之气”。

柯云路说,成大事必须依靠五种人:高人、贵人、内人、对手、小人。五种人各有各的用处:高人开悟,贵人相助,内人支持,对手鼓舞,小人成就。

当代戏剧家魏明伦的成功秘诀。人称“巴蜀鬼才”的他,已写出9部大戏、多卷杂文、两打碑赋,成为颇具国际影响力的编剧、导演、作家。他的秘诀是:“喜新厌旧”、“得寸进尺”(不断进取、不故步自封)、“见利忘义”(指有利于群众)、“无法无天”(胆识过人、敢为天下先)。

台湾中央大学教授洪兰认为,过去,文凭是通往理想工作的护照,现在顶多是签证,使你进入市场而已。有能力才会有出头之日。

丰子恺说:“人生最深奥的学问,就是不断提高心灵的等级。”

春秋时期政治家范蠡的聚散之道:他每到一处都如鱼得水,功成名就。他的智慧的左边是“聚”,是进取,是获得;右边是“散”,是舍弃,是求全。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生活准则:不说泄气话,不发牢骚,不找借口;早睡早起,每天跑10公里,坚持每天写10页,要像个傻瓜似的。

文化造就了赵小兰。她是美国首位华裔内阁(劳工部)部长。她的父亲赵锡成(上海交通大学毕业),与母亲朱木兰素以中国传统礼仪、美德懿行严格教育子女,包括尊师重教,踏踏实实地学习、做事,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刻苦耐劳,乐善好施,胜不骄、败不馁,做一个甘愿奉献、勇于担当的人。赵家6个女儿,4个成了哈佛研究生,1个成了玛丽学院的硕士,1个成哥伦比亚大学的法学博士,她们毕业后又富有成效地从事着各自的职业。乔治·布什对他的夫人芭芭拉说:“应该向赵家父母学习怎样教育孩子。”于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期间,挥毫给赵锡成一家题词:“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正是中西文化精华部分的交融、汇合,培育、熏陶出了视野开阔、不断进取、勇迎挑战、敢闯善干的新一代。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莫里森是美国著名的黑人女作家,她主编的《黑人之书》,记叙了美国黑人300年的历史,被称作“黑人史的百科全书”。她11岁就开始打工,受到委屈时,她父亲对她说:“孩子你听着,虽然每天你要在那里打几个小时的工,但你并不在那儿生活。你生活在这儿、在家里、在我们身边。不要跟别人去计较,也别在乎你工作的环境,只管去干活就行了,然后拿着钱回家来。”成名之后的莫里森回忆,父亲的话让她领悟到这样的人生经验:第一,做什么样的工作都要做好,不是为了你的老板,而是为了你自己;第二,把握你自己的工作,而不让工作把握你;你与你所做的工作是两回事,不要因为和你共事的人迷失了自己。

创业成功者13个价值连城的习惯:1.清楚地了解做每一件事的目的。2.下决心迅速果断,若要改变主意,则深思熟虑。3.有极佳的倾听能力。4.设定“当日计划”。5.写日记。6.做喜欢的事。7.勤于练习基本动作。8.运用自我暗示的力量。9.运用冥想技巧。10.保持体力或创造更多精力。11.人生目的超越自我,立志为多数人贡献自己的力量。12.成功者有系统。13.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理由。

凡是有理想的人都是有毅力的人,都是善于管理自己的人。伟大是管理自己,不是责备别人。凡是伟大的人都有包容心,善于教化,指导引领未来。一个伟大的创业者一定是心怀理想、努力奋斗的人。

人生的成功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被别人认可、称道的成功。第二种是自己认可的成功。在生活中我们应当倡导第二种成功观,就是要赢得职场的好感觉。具体讲就是8个字:心身健康,愉快胜任。

成功无学,幸福有道。成功在于坚持。有一个“一万小时定律”,即在某一方面要想有所作为,要能坚持一万个小时,相当于每天坚持3小时,坚持10年。

忍是一种胸怀,忍是一种智慧,忍是一种自律。小不忍则乱大谋,不能忍,则难成大事。

真正聪明的人,是观察别人为什么做不好,然后提醒自己尽量不要犯同样的错误。那么只爱发出嘘声的人,是打算一直在台下当观众。而那些提醒自己的人,总有一天会站在人生的舞台上。

只要能运用好“败点”,同样能引来满堂喝彩声。

往下扎根,向上结果。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岂能贪图捷径?岂能满心浮躁?岂能看重表面浮华?想成功就要承受向下扎根时的平淡、寂寞与煎熬。倘若我们把人生中的每一个困难都当成是往下扎根时的挑战和机遇,那又有什么风暴不能挺过去呢?

真正的成功,不是赚了多少钱或做了多高的官,而是有一天你除去这一切身份的时候,还有人愿意在你身边对你微笑。

人生面对无数的选择、无数的诱惑,但成功不会藏在那些繁华的泡沫里,也不会躲在灯红酒绿的喧嚣中,与其像小猫钓鱼那样一会儿追蜻蜓,一会儿捉蝴蝶,还不如一生只挖一口井,一生只聚焦一个点,瞄准目标不动摇,哪怕十年磨一剑,哪怕一辈子只做好了一件事。

成功没有统一的法则、没有统一的模式,一切都要靠自己因地制宜地去分析决策,靠自己因势利导地去超越突破。成功的法则就是没有法则。

篇2

一 要每天花点时间动脑筋想问题

搞发明创造,首先要着眼于检查研究自己的工作。每天都应想想:哪些方面的工作做得还不够好;有什么新的办法可以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人易有安于现状的坏习惯,对自己的工作患有“不敏感症”,难以发现自身工作中的问题,提不出改革意见,久而久之,甚至“十年如一日”,工作无所创新。

而规定每天用一定的时间动脑筋,想问题,搞独创,则是治愈“不敏感症”的好办法。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研究室本身不是为了产生主意而建立的。它的真正价值是让人们能每天有考虑问题的时间。”

至于每天用什么时间来思考问题,这可因人而异,根据各人的具体情况灵活安排。关键是必须严格约束自己,每天坚持。如日本的中田藤三郎,因患有痔疮,上厕所的时间长,他便在厕所挂上一个本和一支笔,规定每天一上厕所就想方案。这样,他保证自己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能想问题。中田坚持了一年,结果想出了用“改小笔芯容量”的办法来解决圆珠笔漏油的问题。日本发明学会会长丰泽丰雄,则是利用每天早上参拜狐仙的十五分钟,进行思考。他颇有风趣地说:“托这个福,我每天用十五分钟考虑问题,从而各种好方案、好主意相继涌现。我想,狐仙一定会在苦笑吧!”被誉为日本“私立文化教育部”的讲谈社(日本最大的一个出版社)的野间清治,每天坐在舒适的坐垫上,花几十分钟考虑创新。人们看见他坐着,以为是悠然闲坐。其实讲谈社得以发展的许多主意,是在这坐垫上的时候产生的。

事实证明,只要持续两三星期静静地思考,就会有许多新构思,其数量之多,也许连自己都没有想到。

二 要无顾虑地独立思考

开始,提出的问题和想出的办法不一定高明,这种情况是正常的。但决不能因此而失去信心,甚至不继续想下去。要知道,当你开动脑筋想问题时,思维能力就得到了提高。即使开始尽是些胡思乱想的馊主意,那也不要紧,想多了,有了一定的数量,从中定会产生好东西的。在五十个主意中,只要有一个成功,其余四十九个扔掉,那也是个收获。再说,想多了,熟能生巧,逐步掌握了规律,巧妙高明的好主意会油然而生。

在日本刚推行“一日一案”活动时,许多街头巷尾的所谓发明家,提出了许多不及格的发明,主办单位很伤脑筋。有人提出非难:搞发明靠鼓动是不行的。创导者也产生了疑问:难道提倡错了吗?可是过了一二年,那些只会出馊主意的人逐渐想出了好主意,并取得了成功。他们还深有体会地说:“动脑筋想窍门是一种乐趣,所以,想出的是馊主意也没有关系。其实,只要能成功一件也就很好罗!”

三 要随时做记录

世界上的发明家一般都是这样做的:把涌现出来的各种想法,一一记录在笔记本上。有了一个新的构思,如果不及时把它记录下来,很快就会忘掉。而当你把想法记下来时,其他新的想法,往往会象墨水被吸出来似地不断涌现出来。头脑深处蕴藏的主意,也象取之不尽的井水,如要不断汲取,就应逐一记在笔记本上。

“硝化甘油液从容器一滴一滴地掉在沙地上,随即凝结起来。”看到这情景的诺贝尔,把事情记录了下来。事后,在翻阅笔记思考问题时,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易爆炸而运输困难的硝化甘油,如果注入在沙里,是不是就不易爆炸了呢?”从这个思路出发,他终于制成了易于运输的甘油炸药。

如果你想在发明上取得成功,请别忘随时记录。即使现在做的事与发明无关,也最好养成记录的习惯。

四 要反复酝酿

也许谁都有这样的体会,刚想出来时,觉得“这个办法非常好”,但过了一些时候,便逐渐发现其缺点。因此,想出好方案后,先把它记下来,过些时候,再打开看看:它是否象起初想到时那样好。这时,可能会产生更好的方案;或发现这办法虽好,但制造上比较麻烦;或成本比较高等等。即使发现缺点也不必担心,只要想出制服缺点的办法,你的发明方案将会更完美。

以畅销图书闻名的日本光文社负责人神吉晴夫说:“我总是把所想出来的主意记在笔记本上,并时常把它拿出来回顾。这样,就会发现各种缺点,或者想出别的意见。这些想法有充裕的时间在脑海中‘发酵’,从而结出成功的果实。”他的话对搞发明同样适用。

五 要深入研究

想到的问题会有很多很多。如若全部采纳,这也实行,那也想制造,实际是办不到的。即使是一个能力再强的人,也是不行的。

有些人搞发明,一会搞那个,一会儿搞这个,过了一个月,又搞别的什么。这样的人,是不会有什么成就的,他们是发明界中的轻浮者。我们必须引以为戒。

重要的是必须从众多的问题中,抓住关键问题,认真地进行深入研究,看它是否切实可行,对社会有用。不深入探索而取得成功的发明,是绝无仅有的。

六 要综合思考

所谓发明,不是把某个事物孤立地进行分析研究,而是把若干事物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也就是要把各种想法联系起来考虑。因此,对发明者来说,必须具备一些科学知识和基本常识。

你们知道汽车用的汽化器是怎么发明的吗?原来当发明者仔细地看着妻子用喷雾器喷香水的时候,忽然想起平时思考着的“如能把汽油变成雾状送入发动机的汽缸中,一定能提高效率”这件事,从而发明出今天的汽化器。

美国的一位职员叫吉利特,一天早上刮胡子时,因着急粗心,不慎刮破了脸,于是他开始着手研究安全剃刀。可是,要想出只剃去须毛,不伤及皮肤的办法却不是那么容易。有一天,他在理发店理发时,从镜子里看到理发员操作的情况。他注意到理发员是用剪刀剪去从梳子缝中露出来的头发。于是他想到:只要用剃刀刀刃取代剪刀操作,就可以不伤着皮肤了。他因此而获得小物品发明王的美誉。

七 要考虑具体的实施办法

一些不成功的发明者往往有以下两个缺点:一是对自己的发明不去深入研讨;二是没有认真考虑如何付诸实施的具体办法。

当然,在产生某种设想以前,不应该有什么限制和框框,但有了某个方案之后,自己必须认真仔细地考虑,才能拿出去。

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对话:

“我想出了……,你采纳不采纳?”

“这非常好,具体方法是怎么样呢?”

“……就可以了。”

“能不能绘个制作图给看看,否则怎么制作呢?”

“我想出这样好的主意,你还挑什么刺儿?!”

其实,在明眼人看来,他提的方案也许是不可实现、不值一提的。这样的人还是不少的。他们不想自己动手,而想让别人去做。这是一种取巧的办法。这正象自己只管生孩子,而看管要别人去做一样。

篇3

瞧,一个身着名牌服装,戴着副眼镜,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的年轻人正向我走来。哟,这不是大舅舅吗?好久不见,我都快认不出来了。

一看到大舅舅,我就想起了几年前,舅舅刚从大学毕业,和别人合资办了家工厂。舅舅整天冬东奔西跑,不停地为工厂跑业务。可?知,因为工人太少,无法按时交货,舅舅的第一次创业失败了,损失了十几万元。十几万元,这笔钱对外公外婆来说,可是个天文数字,因为当时二舅舅和三舅舅都还在上大学,这无疑是对外公外婆的重大打击。舅舅回老家后,整天茶不思饭不想,外公外婆看着舅舅这垂头丧气有样子,急坏了,咬咬牙,决定挤出最后一点钱,让舅舅重返征途。临走前,外公外婆语重心长地对舅舅说:“孩子,好好干,家里这儿你不要担心,我们信任你!”舅舅接过钱,热泪盈眶,又踏上了他的创业旅途。终于,舅舅没有辜负人家对他的期望,终于一步步地走向了成功。

今年,舅舅又回老家了,大家都前来贺喜。我说:“舅舅,你太棒了,真可谓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呀!”正在读大学的三舅舅也打了个电话来:“哥,功夫不负有心人,希望你再接再历!”外公外婆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这时,在一旁的妈妈也开口了:其实,最应该感谢的是咱爸咱妈,要不是他们给你信心,你怎么会有今天的成就!“

如果没有当年外公外婆的支持就没有今天大舅舅的成功。是啊!亲人与亲人之间,朋友与朋友之间,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帮助,才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篇4

一、来自玫瑰的兰蔻情结   兰蔻(LANCOME)的Logo是一朵玫瑰花,娇娇嫩嫩,绯瓣含羞,万千柔媚。   兰蔻(LANCOME)诞生于法国。卢瓦卡河畔的Lancosme城堡赋予了创始人Armand Petitjean阿芒.珀蒂让先生灵感:城堡四周种满玫瑰,充满浪漫意境,而Armand本人认为每个女人就像玫瑰,一样的娇艳摇曳,但又各有其特色与姿态,于是以城堡命名他的香水事业(并用一个典型的法国式长音符号^代替了城堡名字中的“S”字母),玫瑰也就成了LANCOME兰蔻的品牌标志。   逐本溯源,早在1964年叶片较小的规范化的长茎玫瑰就出现在兰蔻的广告及所有的包装图案上。到1974年叶片除去,图案变得更为精致。到1990年60年代所用的玫瑰仍旧出现在兰蔻产品的包装及广告上,而且由于产品种类的不同使玫瑰呈现出不同的颜色,白色为护肤品、红色或紫色为化妆品、黄色为防晒用品,这使得这种玫瑰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从2000年开始玫瑰成为了兰蔻VI整体的一部分,并随推广活动的不同而改变,广泛出现于广告、POP、包装,装潢等多个层面。   做为兰蔻(LANCOME)主打产品的香水之一,特别是从Conquete(兰蔻的5种香水中的两种)开始,玫瑰就一直是其香水的原料,并且在香水瓶、瓶盖有意地选用了玫瑰形状的设计方案。将玫瑰做为标志,兰蔻推出了多款举世闻名的香水。而在兰蔻的化妆品中玫瑰也是永远的主题。最著名的唇膏-“Rose de France”就透着保加利亚玫瑰的芬芳。玫瑰在更大程度上充当了与兰蔻精神重合的载体。在最新版的广告中,玫瑰虽没以有出现在最显著的位置,但这种产品烙印的承诺,却是淡淡的多了一些温柔和俏皮。

目前兰蔻的事业,已经延伸到护肤品、化妆品及香水三个领域,遍布140多个国家,这个以玫瑰花为标志的品牌已发展成为世界知名化妆品牌,并让全球女性分享她优雅且高贵的玫瑰气质。

二、 兰蔻的品牌战略定位

1964年兰蔻(LANCOME)归入欧莱雅(LOREAL)旗下, 成为第一个进入欧莱雅集团的高档品牌,并开始迈向国际化发展的道路。1983年,兰蔻(LANCOME)进入美国最大的百货公司之一——梅西百货,凭借其专业且亲切化的面孔,兰寇当年获得了增幅25%的销售额。 1993年初,兰蔻(LANCOME)正式进入中国。

化妆品是一个以满足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等情感性利益为主要目的的产品,而是品牌所彰显的不同身份、品位、生活方式、审美情趣成为品牌间的最大差异。欧莱雅集团一共拥有500多个品牌,如何有效的处理好这些品牌的层次关系。各个品牌定位于不同的细分市场,欧莱雅不仅从产品、价格和包装上对各种产品品牌进行区分,而且还利用渠道、促销和服务等来区分不同定位的品牌。

针对兰蔻(LANCOME)的贵族血统,欧莱雅为她量身定做品牌身份。按照盖保罗先生(欧莱雅中国区总裁)的金字塔理论,欧莱雅在中国的品牌框架包括了高端、中端和低端三个部分:兰蔻与赫莲娜、碧欧泉是同属高端梯队的第二品牌,消费者年龄比赫莲娜年轻一些,也具有相当的消费能力,具有睿智、活泼、出类拔萃的许多优秀品质。

兰蔻(LANCOME)在中国22个城市已有45个专柜,在高档百货商店里,他们不但出售产品,还提供专业的美容顾问咨询服务,满足了更多目标消费精神层面的需求。目前兰蔻(LANCOME)在中国高端化妆品市场占有率第一。

三、 美的事业与美的营销

一、 产品线的不断丰富与推陈出新

LANCOME公司正式注册成立一个月后便同时隆重推出五种香水、2种古龙水及粉饼、口红等产品,别具一格新颖的LANCOME兰蔻风格在当时三十年代开始风靡。在以后时间中,兰蔻公司又陆续推出珍爱(Treson), 诗情爱意(Poeme),奇迹(Miracle)香水,引力(Attraction)香水,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们一方面承袭了兰蔻的玫瑰内涵,另一方面满足了不同偏好消费者的要求,使LANCOME兰蔻成为香水世界的经典。

为满足世界各地女性的不同要求,LANCOME公司在护肤品领域推出了一系列明星产品:Renergie抗皱紧肤双效保养霜,Primordiale再生青春修复液,Controle清爽系列,Vitabolic光彩营养乳液,BlancCristal晶莹雪肤系列和BlancExpert美白修护精华等等。

对于彩妆系列产品,兰蔻(LANCOME)因RougeAbsolu唇膏及Definicils精密睫毛膏的推出而更加丰富并紧跟时尚。在全球流行趋势袭卷下,LANCOME公司还邀请了目前于法国时尚圈的彩妆大师弗瑞德法路佳(Fred Farrugia)担任彩妆创意总监。

二、代言人的靓丽身姿

品牌的发展与创新不仅仅是在产品的推陈出新上,而且要在产品形象上不断增添新的创意,凝聚新的表现。

兰蔻(LANCOME)的代言人已从依莎贝拉.罗赛尼的卸任,到现在同时拥有三位代言人:克莉汀娜-荷雅莉Cristiana Reali的清新秀丽,依蕾莎-丝特Ines Sastre的优雅艳丽和茱莉叶-毕诺许Juliette Binoche的知性深情,她们为LANCOME诠释出现代女性的不同风貌。2004年岁末,韩国女星李美妍又被选定为 “兰蔻”的第一位亚洲模特,为进军亚洲市场进行预备。 形象代言人与产品相得益彰,更写实的手法表现产品的感性力量,对于化妆品这种高感情附加值的产品更是棋高一着。第一人称的表达方式,女性以自己的亲身感受讲述产品的使用体验与愉悦感受。兰蔻(LANCOME)与绝代佳人的相得益彰,直接增强了感官的冲击力,吸引了更多目标消费者及明星崇拜者的眼球。

三、互动体验的营销模式

2004年6月,位于上海南京西路的全新兰蔻(LANCOME)概念店开张,零距离接触的奢侈接触,精致的美学空间,成为兰蔻想表现的优雅及永恒魅力。香氛、护肤及彩妆,将店内分成三个区域,配有经验丰富的美容顾问, 精确的皮肤分析仪器,可以为顾客提供最佳的个性化服务和专业建议。而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兰蔻(LANCOME)的缔造者珀蒂就开办了LANCOME美容学校,经过9个月的集中培训,第一批LANCOME美容顾问,成为LANCOME兰蔻美的大使,着力于传达关于兰蔻和美的知识。  翻开《瑞丽》、《时尚》等以中青年白领为主要对象的杂志,版面最好的位置往往被精美的兰蔻等广告所占据。而在网络上一度流传的《爱情玫瑰让昨日重来》的兰蔻网络游戏,也是一次极为成功的宣传。安琪拉的面部特征被拆分为眼睛、鼻子和嘴,参与者要从众多眼睛、鼻子和嘴中选出与记忆重合的那一个。玩家通过自己的小小努力,使生死相隔的一对恋人得以重新聚首。品牌与游戏的结合使人轻松愉悦,又重点推出的兰蔻某款护肤品的特点:让女性重现青春光彩,同是让游戏也围绕“让昨日重来”、“再现青春”等主题展开。互动的营销拉近了消费者与品牌的距离。

四、精益求精的技术追求

点击兰蔻(LANCOME)的中文网址,能够很以清楚的看到以下几句话:兰蔻分别在法国、美国和日本建立起了三个主要的研究基地。有2,700多研究人员从事着新产品的开发和研究。在诸如生物学、化学……等30多个领域有大量独到的技术手段。

我们能还可以查到很多关于兰蔻(LANCOME)资料:LANCOME曾经将科技工业界的先进输送系统,如微脂囊(Lipsome)和毫微胶囊分子(Nanocapsule)率先运用在保养品当中,创造出如再生青春修护液等独步业界的保养品。兰蔻在过去的3年中进行了多达150项的研究项目,涉及中、日、韩三国的兰蔻亚洲测试与评估中心,并对20000名亚洲女性进行了皮肤测试。兰蔻不断为亚洲女性度身定造护肤品。

毋庸置疑兰蔻(LANCOME)已经确定在化妆品界的领先地位。

这样就不难理解兰蔻(LANCOME)何以产生下几组令人瞠目结舌的数据。上海太平洋百货淮海店兰蔻专柜年销售额可达到800万元;2003年,杭州大厦的兰蔻销售总额达到1700万元;同年,成都太平洋百货在兰蔻十周年庆典活动中,曾创下单天销售83万的全国纪录。2005年是LANCOME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的第12个年头。在过去短短11年间,兰蔻(LANCOME)已经跃升成为中国高档化妆品市场的第一品牌,其睫毛膏,眼霜以及晚霜等明星产品的市场份额均超过50%,

四、 挖掘兰蔻品牌内涵

时至今日兰蔻(LANCOME)品牌的成功,更是其它基于管理、技术、人才等等多个层面综合作用力的结果,而以上只是基于品牌营销的角度来探寻兰蔻成功的一些秘密。如果把兰蔻品牌经营扩大到更深的外延层次上,这种成功的实质是来自于法兰西民族的深厚文化内涵和骨子里玫瑰情结的扩张。有句话讲得好“当勇气、文化和魅力与美丽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您就拥有了法国式的生活艺术,兰蔻就是要将这一切输入到全世界。”

让我们来留意一下兰蔻(LANCOME)产生的氛围:巴黎——优雅、时尚、文化和爱情之都;法兰西——高质量生活、艺术与快乐和谐一致的国度;独特的氛围孕育出不一样的激情,以法兰西的国花——玫瑰为标志的LANCOME,有如此浓郁法兰西情结的兰蔻(LANCOME)只能在法国诞生。兰蔻(LANCOME)品牌的成长与辉煌更是与浓重和浪漫的法兰西文化是息息相关的。卢瓦卡河畔的Lancosme城堡摇曳的玫瑰,一个喜欢香水的国家,一个浪漫气质极重的民族,一个对有着香水的天才敏感嗅觉的法国人这些都是兰蔻(LANCOME)永不磨灭的品牌基因。当品牌成为一种文化,他本身就具备了不可复制的唯一性,这才是品牌得以生生不息的源动力。让喜欢兰蔻的女性朋友在兰蔻中发现魅力,让有魅力的兰蔻通过其永不过时的香水、美容产品赋予女性朋友的魅力,沟通丰富内涵,内涵产生力量,品牌与消费者的良好沟通促成了品牌的与时俱进。

五、 踌躇的兰寇:

踌躇之一:

奇迹男用香水——就象是日出一样有活力。在兰蔻(LANCOME)的网站上看到这种针对男士消费者使用者的香水。自创牌之日起,就兰蔻(LANCOME)一直以生产女性香水为主要产品的。长期以来,兰蔻(LANCOME)被认知为一种专属于女性的高档化妆品,而香水是其主要的代表产品,这是消费者在心目中给予自己喜欢的品牌进行了主观定位,虽然这种定位体现了明显的消费者意志。估且不论这种男士香水的销量如何,当兰蔻(LANCOME)以自己的主观意志对此品牌做出此种延伸之后,这种诱导会不会影响到兰蔻(LANCOME)已在于消费者头脑中形成的专属认知,成为兰蔻品牌的暗伤呢?不同性别的人会对品牌产生不同的认知,鬼才知道具有阳刚之美的男士们在使用这种香水之后,会不会无意识的总感觉哪里多了一些阴柔之气。

踌躇之二:

最近调查显示,在高端化妆品的竞争市场中,尽管兰蔻拿到19.6%,占据头筹,但是随后品牌的差距并不大,CD占14.8%、SK-II占14.5%.资生堂占14.2%。可以看到兰蔻(LANCOME)在中国依然受到宝洁和资生堂的巨大压力。

2003年化妆品的收入在宝洁全球总收入已经上升到28%,收入达到122.2亿美元,已经相当接近欧莱雅全球收入的140亿欧元的总收入。而宝洁为了应战欧莱雅高端兰蔻(LANCOME)等品牌而推出了SK-II,在电视广告的强烈攻势下,高端化妆品市场的份额紧随其后。而日本资生堂旗下也汇聚了资生堂、欧珀莱、肌肤之匙、ZA等多个品牌,呈咄咄怪事之势。浓厚兴趣的火药味使中高档化妆品已经一改往日只上时尚杂志广告的做法,欧珀莱和SK-II在电视广告上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兰蔻依旧停留在平面广告中生存的头号地位还能保留多久?

踌躇之二:

篇5

谁也想不到,在台上如此风光,迷倒了亿万观众的刘谦,在现实生活中却是一个非常平凡的人。瘦小纤弱的他总喜欢架一副黑框眼镜,发丝散乱地披在额前,几乎看不清楚眼睛。黑色的带帽上衣内搭一件白色T恤,一条很平常的黑色工装裤。如果走在大街上,谁也不会相信,他是一位曾多次获得国际大奖的魔术大师。

令人奇怪的是,刘谦还存在很多缺陷。那就是自闭、孤僻、神经质。从小他就不喜欢说话,平时不管身边有多少人,他总是一个人坐在那里闷闷不乐,有时脸上还会无缘无故地显示出焦躁的神情来。他的父母还曾到处为他求医问药,可就是不见好转。

更致命的缺陷还有两个:一个是他的右手比左手长了2厘米,那是他18岁的时候发现的。那天他到一家服装店买西装,试了一件,两边的袖子不是一样长,他又换了一件,还是不一样长。最后店员只好给他量了手臂的长度,结果问题出在他的手臂上。还有一个缺陷是他的手特爱出汗。不管是紧张还是兴奋,都能导致他在…分钟内手心里便会变得水汪汪的。这两个缺陷是他表演魔术的最大障碍。

篇6

故事一: 一天,哲学家苏格拉底在课堂上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们说:“ 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 ”一位学生很快便举手回答说:“ 是苹果的香味. ”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位学生身旁走过,并要求大家再仔细地闻一闻空中是否有苹果的气味.

这时已有半数的学生举起了手. 苏格拉底回到讲台,又重复刚才的问题. 这一次,除了一名学生外,其余的学生都举起了手. 苏格拉底问那位没举手的学生说:“ 难道你真的什么气味也没有闻到吗?”那位学生肯定地说:“ 我真的什么气味也没闻到!”这时,苏格拉底对大家宣布:“ 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只假苹果. ”这位学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柏拉图.

故事二: 有学生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修学到他那博大精深的学问?苏格拉底听后并未直接作答,只是说:“ 今天我们只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 ”苏格拉底示范一遍后说:“ 从今天起,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

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 每天甩300下,哪些同学坚持了?”有九成的学生骄傲地举起了手. 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又问,这回只有八成的学生举手.

一年后,苏格拉底再次问大家:“ 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动作,还有哪些同学坚持了?”这时,只有一位学生举了手,这位学生便是柏拉图.

柏拉图为什么能脱颖而出,成为大哲学家?就在于他的自信,对事物不为假象所迷惑,坚持实事求是;凡事能持之以恒.

篇7

第一,收益坎。

很多老板在未创业之前都是公司的骨干,深得老板赏识,身价自然不菲,但是创业初期由于各种原因,辛辛苦苦一年,能够获得的收益还远远不如打工,甚至会“吃老本”,这种收益的巨大落差是每一个初期创业者都必须面对和接受的残酷现实。

第二,亲情坎。

收益下降带来的影响会逐步波及到家庭,加之创业者夜以继日的工作,全然不会顾及家庭的“内部事情”,这个时候家庭的阻力往往会与日俱增,这个时候就需要创业者顶住压力,力排众异,坚持走下去,直到曙光渐现,阳光明媚,无限风光尽收眼底。

第三,领导坎。

管理和领导有着本质的区别,创业者不仅要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更要具备强大的领导能力,带领团队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不断为公司创造效益,为团队成员谋福利。更为关键的是,创业者可以在管理上出错,但是一定不能在领导上出错,否则公司随时都有可能遭遇险境。

第四,人情坎。

自古以来,人际交往中,雪中送炭者少,锦上添花者多。创业初期,创业者会遭遇各个方面的挫折和打击,尤其是他人的各种非议。这就要求创业者坚持自己的道路,跨越人情坎,抛弃人情的是是非非,埋头苦干,勇往直前,向着目标努力奋进。

第五,心境坎。

“心境”决定“眼境”。创业者遇到挫折打击的时候,一定要迅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尽快营造良好的心境,从而继续提高双眼所能看到的境界,我将之戏称为“眼境”。唯有提高“眼境”,创业者才会继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强大的战斗力,才能迎来鲜花盛开的未来。

第六,分享坎。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可以共患难,却难同富贵;这些林林总总的现象历史上屡见不鲜,很多创业者都有可能遇到,这就要求创业者针对利益分配方法,制定行之有效的分享制度,而不是等到掌声一片时才发现要去解决公司的内部矛盾。

第七,责任坎。

公司壮大了,就要涉及到员工招聘和培养的问题。每招聘一名员工,创业者就承担了一分责任,这一类的责任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这就需要创业者不断提高自己的承受能力。更进一步的是,公司壮大了,就要承担其它相关的社会责任。取之社会,回报社会,每一位创业者都要拥有这样的境界,才能更好地将公司从一个境界的成功带向更高境界的成功。

第八,鲜花坎。

创业过程中的阶段性成就,就像鲜花一样,容易“迷惑”人的双眼,以为“鲜花”可以永远鲜艳下去。实际并非如此。骄兵必败,创业者一定要经受住鲜花的诱惑,不能有丝毫懈怠。

第九,身体坎。

熬夜是创业者不可避免的功课。熬夜有害健康,这是众所周知的常识。但是创业过程中工作繁多,不熬夜、不开夜车,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也就需要创业者有着良好的身体素质,否则必然会很难抵挡疲惫的侵袭。

篇8

上K可的生产企业“深圳太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网站,我们会对K可有个系统的了解——号称“全球惟一一款纯植物功能饮料品牌”,旗下包括“K可植物精萃饮料”和“珍贵植物精粹” 两个系列。其中K可植物精萃饮料属于保健型液态饮料,包括人参花蕾花饮料、野山雪蛤皇、灵芝饮料、西洋参饮料、养生元饮料和和枸杞饮料等品种;而珍贵植物精粹则属于保健型固态饮料,包括人参花蕾花颗粒、野山枸杞皇颗粒、萃灵芝颗粒及胎颗粒等品种。从网站上的产品介绍来看,这些可都是一些好东西。但进入2008年以后,K可好象并没有延续2007年的大动作,迅速打开市场的愿望似乎并没有能够如愿。

在1984年到2004年这个跨度达20年的时间里,补充电解质的碳酸型运动饮料健力宝能够成功,含咖啡因的维他命功能饮料红牛能够成功,补充维生素的运动饮料脉动能够成功,具备降火功能的草本植物饮料王老吉能够成功,说明功能饮料确实是一个巨大的待开发的金矿,而且充满着创造奇迹的机会。对K可来说,如果投入巨资于市场进行推广,却得不到所期望的效果,那么就必须要进行反思了:是因为在错误的时间进入了一个错误的市场?还是在产品或营销方面出现了问题? K可饮料是否真的需要我们去坚持不懈地培育市场?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K可尽可能快地打开市场呢?

首先,让我们看一看消费者对功能饮料的利益需求是什么。

根据笔者的分析,一般来说,消费者对功能饮料的利益需求有如下四种:

1、“快速治疗效果”。即能够快速解决消费者身体上所存在的缺陷或疾病。这里所以的“快速”一般“天”为单位。如减肥、祛痤疮、祛黄褐斑等。

2、“即时体验效果”。即消费者在消费后马上就能够感受到的效果,而且这种效果暂时并且很快会消失,不具治疗或改善功能,它如提神醒脑、醒酒、增强运动功能等。

3、“中短期显现效果”。即消费者希望能够在几天或者几个月内就即体会到的治疗或改善效果。如促进消化、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改善精力状态等。

4、“长期体现效果”。即消费者能够在几个月、几年、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后才能体现来的治疗或改善效果。如增强免疫力、辅助改善记忆、改善生长发育、增加骨密度、善营养性贫血等。

对消费者而言,只有药物或手术才能实际快速治疗效果,作为“辅助改善”作用的保健品或功能饮料,将难以满足消费者对“快速治疗效果”的要求。由于“即时体验效果”很容易为消费者直接感受到,所以也最容易为消费所接受。对于“中短期显现效果”和“长期体现效果”,由于其效果需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后才能体现出来,所以消费者的提前保健意识就成为关键。

再让我们对市场上的功能饮料产品分析。

目前市场上已有或曾经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功能饮料包括:具有提神醒脑、缓解疲劳、补充体力型功能饮料,以红牛与力保健为代表;减肥型功能饮料,以力丽和苗条淑女为代表;运动型功能饮料,以健力宝、佳得乐、脉动为代表;其它类型功能饮料,以王老吉和露露为代表。

红牛与力保健的配方基本相同,主要原料为牛磺酸、维生素B族与咖啡因,同属维他命功能饮料,都注册了保健食品标志。咖啡因是一种即时性的神经兴奋物质,能够快速让人产生兴奋效果而实现提神醒脑的效果,同时还具有降血脂的作用;牛磺酸是氨基酸的一种,它既能够实现即时的提神醒脑作用,同时也具有提高神经传导和视觉机能、调节血脂等功能;维生素B族具有加快新陈代谢的作用,能够快速将体内的糖份迅速转化成能量物质。也就是说,无论是牛磺酸、维生素B族还是咖啡因,均具有功能的即时性,其中牛磺酸、维生素B族还具有功能的长远性。

红牛采用的是易拉罐这种典型的饮料包装形式,初上市时的零售价格基本维持在5.8元左右,并且采用完全的饮料化市场运作手段——在批发市场还很发达的上世纪90年代,通过批发市场分销及经销商走商超与中小型零售商、餐饮等,而且在终端与其它饮料一起陈列。红牛将产品功能概括为“提神醒脑”与“补充体力”。先是以一句“汽车要加油,我要喝红牛”的广告语,从汽车司机特别是出租车司机开始着手,强调产品的“补充体力”功能,随后通过“困了,累了,喝红牛”的广告语将消费群体将扩大,同时强调“提神醒脑”与“补充体力”功能。红牛最近的广告语是“有能量、无限量!”及“RedBullGivesYouWings!(红牛给你飞翔的翅膀)”,前者定位于能量饮料,后者将功能进行虚化。从其广告片内容来看,似乎回到了“补充体力”这一功能上。

力保健采用了口服液瓶这种典型的保健品包装形式,上市初期的零售价格在7.2元左右,受包装形式的影响,只能通过经销商走大型商超,并且与其它饮料形成终端陈列距离。力保健则将产品功能概括为“抗疲劳”与“调节血脂”这两点,目标消费群界定为需要提神醒脑及工作、学习压力大、强度高的容易疲劳的人群,包括白领一族、中老年人及学生,而且在性别上基本没有限制。

红牛与力保健的具体对比如下表:

而力丽与苗条淑女同属于将以女性为核心消费群的减肥功能饮料,只不过力丽获得了保健食品标志,号称“中国第一减肥饮料”,苗条淑女也有保健食品号,但据称属于借用哈药六厂其它产品。它们的主要物质是具有减脂、增强耐力和抗疲劳的作用、作为许多减肥产品和抗疲劳产品的主要成份的左旋肉碱。从包装上看,二者均采用了典型的饮料包装形式:力丽为易拉罐,苗条淑女为PET瓶。

力丽先是同时推出“喝饮料也能喝出好身材” 与“力丽减肥饮料,来到中国”这两个广告语,后来变为“有品味不会老,喝力丽胖不了”,不久又变为“餐前饭后喝力丽”与“大胆吃,不怕胖,更健康”。 “越喝越苗条”是苗条淑女上市之初的广告语,以15秒FLASH广告片体现,后来请来著名的大眼美女范冰冰,广告语也变为“怕胖,喝苗条”。 也就是说,尽管力丽和苗条淑女均采用典型的饮料包装形式,但从宣传上看,它们均首先将产品定于保健食品,然后才是饮料。

上市之初,力丽选择的是商超、小卖店等大众型饮料的销售渠道,价格高达6.5元1罐(后降到了4.5元),后来转向药店按真正意义上的保健品进行操作。而苗条淑女一直按大众型饮料的销售渠道与模式进行市场操作,超市、商场为5.2元/瓶(后降到3.8元)。——也就是说,从广告诉求上,力丽和苗条淑女均经历了从直白的“减肥”(减轻体重),转向了“不胖”(不增加体重)的诉求过程。从价格上,同时经历了从高到低的快速降价过程。从渠道上,均曾经立足于大众饮料渠道。

健力宝与脉动同属运动饮料,但均未获得保健食品标志。其中健力宝属于碳酸型饮料,采用的是350ml两片罐装这种典型的碳酸型饮料包装,其功能来源于通过碱性电解质的补充实现补充体力的目的。健力宝采用的是完全的饮料化市场运作手段,在大型终端作用还不明显的上世纪80年代,主要通过批发市场进行分销。而脉动实际上应当归于瓶装水的延伸产品一类,以最典型也最时尚600mlPET瓶作为包装,采用的也是完全的饮料市场运作手段,主要通过批发市场批发及经销商走向各大中小型零售终端。

王老吉凉茶和露露杏仁露均采用三牌罐这种典型的饮料包装形式,同样采用普通饮料的价格定位、消费群定位、渠道定位与分销方式,同样注册了“食健字”号。不同之处在于王老吉凉茶以草本植物为主要原料,属于草本植物(实际上是中草药)饮料,通过 “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广告诉求强调产品的“降火”功能。而露露杏仁露则以杏仁汁为主要原料,属于植物蛋白饮料,通过强调其营养与口感、饮用环境来强调产品的营养功能。于是王老吉凉茶成为功能饮料中的另类产品:王老吉并未获得保健食品标志,却以功能而大获成功,而露露杏仁露注册了保健食品,却以完全饮料手段获得成功。

从最终效果上来看,红牛曾经独领功能饮料并至今不倒,健力宝曾是运动饮料的翘首,露露开创了杏仁露这一新品类,并至今仍占领着垄断性的市场份额,王老吉更是正在创造堪与蒙牛速度比美的奇迹——从2003年2亿的营业额,在短短的6年时间内,即将在2008年突破100个亿。脉动使消失了多年的运动饮料概念再次回归,在2004年风火一年后,随即归于平静。而与红牛同属维他命功能饮料,配方也差不多,并且都注册了保健食品标志的力保健虽然企业情况还不错,但始终未能在功能饮料市场掀起大的风浪。创导减肥功能的力丽与苗条淑女动心饮料则彻底退出市场。作为运动饮料的健力宝之所以沉沦,基本上与产品无关,关键问题在企业内部出了大问题。

所谓“成功自有成功的理由,失败自有失败的道理”。综合以上分析,我们会发现,红牛之所以能够风靡全国,原因有如下三点:第一,虽然红牛在宣传中强调其保健功能,但从产品包装、价格、渠道上采取的却是大众型饮料的策略;第二,在经过一系列的失败之后,红牛选对了“司机”这个消费群,并且直接诉求产品的现实功能——提神醒脑、缓解疲劳;第三,有强大的广告宣传支持及强力经销商作保障。而力保健则从包装、价格上走的是纯保健品路线,在宣传诉求上强调的是非现实性的“抗疲劳”与“调节血脂”功能,从而使渠道(大型商超与药店)与人群受限(中老年人)。

关于力丽和苗条淑女的失败,有很多人进行过专门分析,其实上,在笔者看来,其根本原因在于“减肥饮料”这个概念的错误,说直接一点,“减肥饮料”本来就没有成功的可能,与企业及推广方式关系不大。第一,“减肥饮料”的直接竞争对手是各种减肥药、保健品和减肥手术。既然将产品定性为“饮料”,即使是注册了“食品保健品”,那么其减肥效果将难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第二,消费者对减肥需要的是现实、快速的效果,而减肥饮料根本就做不到这一点。

至于健力宝与脉动等运动饮料的成功,第一,运动饮料只是在其它饮料如碳酸饮料、瓶装水的基础上赋予了矿物质、电解质及维生素等补充功能,基本不受人群、年龄、性别的限制,而且消费者对其现实功能要求较低,因此其有着真正广阔的市场;第二,健力宝的成功于碳酸饮料独大的时代,而且与1984年中国人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及随后掀起的运动热潮紧密相关。而脉动则与2003年非典事件对提高免疫力强烈意识有关。

事实上很多消费者也并不是因为关心杏仁露的保健功能而消费它,这点从露露曾在大型商超陈列于保健品专门货架但最后不了了之就可以看出。露露杏仁露的成功在于其首先立足于植物蛋白饮料这一点,从包装、价格、渠道上将其当作普通的饮料来操作,并始终坚持以稳健的企业战略与营销策略进行市场运营。保健功能只是露露杏仁露产品价值的一种支持。

如果仔细看一看成美广告公司对王老吉成功的说明(见《MBA教案:王老吉1亿到10亿营销全案》一文)我们就会发现,其实王老吉的成功给很多保健饮料提供了极具指导价值的借鉴:作为以中草药为主要原料的保健饮料,王老吉凉茶也面临着“保健品”与“饮料”的选择——如果作为降火的保健品“凉茶”,需要与牛黄解毒片之类的药物抢市场,而且还可以肯定抢不过它们;如果作为饮料,又因淡淡的中药味而存在着口味至上的障碍。最后,通过淡淡的中药味及王老吉为“凉茶始祖”对 “预防上火” 功能的支撑,将产品定位为“预防上火的饮料”,从而使消费者既不抵触其中药味与“预防上火” 功能,也能接受易拉罐包装及3.5 元零售价。

至此,我们得出如下关于功能饮料的分析结论:

第一,回避消费者的“快速治疗”期望。

保健品或功能饮料的基本作用是“辅助治疗或改善”,或者给予消费即时的体验效果。消费者对保健品或功能饮料的“快速治疗”效果一般持怀疑态度。这就是为什么以“减肥”为利益诉求的力丽与苗条淑女会失败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是为什么王老吉将凉茶的功能诉求从“祛火”调整为“预防上火”的原因。

第二,“即时效果”是最佳容易的推广切入点。

“即时效果”很容易为消费者所感受到,也就是说消费者很容易体会到产品的利益,他们的需求很容易得到满足,所以企业在推广时就不需要太多的说服教育。这就是为什么红牛的“汽车要加油,我要喝红牛”及“困了,累了,喝红牛”成功的原因。

第三,“中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推广难度大,技巧要求高。

由于效果需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后才能体现出来,所以消费者对“中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的接受意识十分关键,这就无形地提高了产品的推广难度与技巧要求。

第四,存在着“保健品”和“饮料”两种产品定位的营销模式。

消费者对“保健品”和“保健饮料”或“功能饮料”的理解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同样的产品,同样注册了“保健食品”标志,以“保健品”或“饮料”的面目出现,消费者对其功能的信任程度和愿意付出的价格就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相应地,它们的营销模式就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最后,让我们来探讨K可的成功之道。

从“K可”的电视广告宣传来看,“K可植物精萃饮料”是企业的推广重点,而“珍贵植物精粹”只是一种辅助产品,所以这里笔者主要对“K可饮料”进行分析。

1、“K可”存在的关键问题是产品定位尴尬。

从电视广告片中的“饮料,进入原生态保健时代”及“K可保健饮料,原生态珍贵植物精粹”的宣传来看,K可定位于“立足饮料这一基础的保健饮料”。从“保健食品”证书以及产品配方与增强免疫力、缓解体力疲劳或抗辐射的保健功能来看,K可饮料应当属于保健食品。也就是说,K可饮料是一种以饮料形态出现的“保健食品”,或者叫“保健饮料”。笔者认为:“保健饮料”是对保健品最为尴尬的定位。前面分析过,只要我们进行立足于“饮料”这一基础的“保健食品”的尴尬定位,那么消费者就会将其首先当一种饮料来看待,对其保健效果的认可度就会大大降低。包括对功能的认可度、对价格的认可度,以及获得尊重的认可度等。力保健是如此,力丽是如此,苗条淑女也是如此。相反,红牛、王老吉和露露等以保健功能为支撑的“完全饮料化”产品定位,或者各种口服液等完全保健品化产品反而均到得了巨大的成功。

产品的尴尬定位,直接使企业在目标消费群定位、核心价值、广告诉求、广告内容、广告媒体、包装形式、渠道定位、区域市场层级定位等所有的方面均处于十分尴尬的状况。这一点笔者已经从K可中十分清晰地看到了:介于保健品与饮料之间的包装形式与价位,介入保健品与饮料之间的核心价值、广告诉求与广告片内容,介入保健品与饮料之间的媒体选择与投入方式,介入保健品与饮料之间的渠道与区域市场层级选择等。

以K可的电视广告片为例。

笔者所知道的K可的电视广告有“原生态版”、“活性版”与“纸片人版”三条。其实,在一年多的时间内推广三个版本的广告片,本身就说明K可饮料的尴尬——在产品定位、核心消费群定位及诉求点提炼上拿不定主意。

K可在“原生态版”中宣导的内容为:饮料,进入原生态保健时代,K可保健饮料,原生态珍贵植物精粹,原汁源味,养育人生,养生,健体,喝K可;在“活性版”中宣导的内容包括:天然,活性,养育人生,K 可健康饮料,原汗原味健康味,K可之道真健康;在“纸片人版”中宣传的内容包括:工作、事业,劳心劳力,K可商务滋补饮料,精粹人参花蕾,战胜疲劳,不做纸片人。很明显,三个广告所传递的内容存在着广而全而乱,重点不突出,缺乏冲击力,缺乏活力的问题。而且对产品的定位也处于摇摆之中:“原生态版”为“保健饮料”,“活性版”为“健康饮料”, “纸片人版”为“商务滋补饮料”。

2、K可的成功之道在于从产品定位着手

前面已经说过,K可的关键问题在于“保健饮料”这一尴尬的产品定位。K可要想尽可能快地打开市场,而不是痛苦地去培育市场,就必须首先解决这一问题。笔者的建议是彻底放弃“保健饮料”这一定位,要么定位为“完全保健食品”,要么定位为“具有一定保健功能”的“完全饮料”。

如果定位为“完全保健食品”,则采用“完全保健食品”的营销模式。

(1)回避“功能饮料”这一名称,通过采用“完全保健食品”性质的产品名称来增强消费者对产品功能、价值与价格的认可程度;

(2)将目标消费群从高级商务人士扩大为所有城市白领,并锁定核心诉求群体;

(3)采取央视媒体与定向媒体,硬性广告与软性广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产品宣传,同时综合考虑目标消费群及其意见人群进行频道、栏目与时间段选择;

(4)创意具有冲击力的电视广告,提炼并重点突出具有冲击力的广告诉求,其它非消费群特别关注的内容以软性广告的方式进行宣导,“情感”应当是考虑因素之一。

(5)选择目标消费群体及其意见人群最容易接触到的场所作为销售点,并注重终端宣传与销售的统一。

如果定位为“具有一定保健功能”的“完全饮料”,则采用“完全饮料”的营销模式。即通过配方、包装形式、包括容量、价格的改变实现产品的“完全饮料”化,并借鉴红牛、王老吉的成功经验开展营销活动,这里就不多言了。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如果将K可定位为“完全保健食品”,那么,第一,K可的资源优势只是企业竞争力因素之一,对消费者而言意义并大,所以在短短的十几秒、几十秒的电视广告中体现并无意义;第二,K可应当尽可能做到口感的消费者适应性,如果难以做到也影响并不大,因为K可的目标消费群属于理性消费群,不象普通饮料的大众群体过于关注产品的口感。甚至有时特殊的口感还是对产品质量与价值的一种支撑。如果定位为“具有一定保健功能”的“完全饮料”,那么,第一,作为“完全饮料”,那么其口感就会成功影响消费者是否重复购买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必须特别加以重视;第二,我们知道,红牛的主要消费群就以男性为主,而力丽和苗条淑女则是典型的女性饮料,这就是饮料(包括很多食品)的“性别定向性”(还有一个是“年龄定向性”),也应当在营销活动中得到关注。

结束语:笔者曾经在多个场合、多篇文章中讲过,食品行业的最终发展趋势应当是功能化,特别是保健功能化,所以基本同意K可“原生态版”电视广告中的一句话:饮料,进入原生态保健时代。但是,对企业而言,饮料进入保健时代的时间问题十分关键,采用何种产品进入也十分关键。这就要回到本文开头笔者所提到的两个问题了:如果企业投入巨资于市场进行推广,却得不到所期望的效果,那么就必须要进行反思是因为在错误的时间进入了一个错误的市场?还是在产品或营销方面出现了问题?

另外,受本文性质与篇幅限制,并且牵涉到知识产权问题,关于K可保健饮料的一些具体措施与创意,笔者在此就不多谈了,还请见谅。

附:国家卫生部已经批准的保健食品的27种功能,笔者分类总结如下:

针对中老年人的辅助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改善睡眠、增加骨密度、通便功能;

针对女性的抗氧化、减肥、祛痤疮、祛黄褐斑、改善皮肤水分、改善皮肤油分、促进泌乳、通便、调节肠道菌群功能;

针对少年儿童的增强免疫力、辅助改善记忆、改善生长发育、缓解视疲劳、促进排铅、改善营养性贫血、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消化功能

针对成年人的缓解体力疲劳、提高缺氧耐受力功能

篇9

招聘会上,我好不容易相中一家公司,却发现该公司的招聘展台围满了应聘的人群。大家奋不顾身地往展台前挤。不一会儿,小小的展台上便堆满了简历。

我费了好大劲才挤到展台前,把自荐书递过去后,正欲自我推销。忽然,耳边传来一个清脆的声音:“老师,您需要帮忙吗?我来帮您整理简历吧!”我定眼一看,是我身边一位被挤得跌跌撞撞的长发女孩在说话。我狠狠地瞪她一眼,人家才不吃你那一套呢!

没想到那位招聘人员紧锁的眉头忽地一展,连忙点头说:“好好好,你过来。”

应聘结果不言而喻,那位适时卖乖的女孩就凭那一句体贴的问询,使她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当招聘人员用一句“一个合格的秘书必须眼里有活”来回绝我时,我气不打一处来:眼里有活,你们需要人手,多来几个人不就得了?

欣慰的是,第二天,我又接到了另外一家我看好的单位前去复试的通知。

第三天,我早早赶到了那家单位。一踏进大门,我倒抽一口凉气,情形和前天如出一辙,应试大厅人山人海,人声鼎沸。

经过几个小时的漫长等待才轮到叫我的名字。我来到应试台,发现由于天气炎热,再加上应聘者无休无止的喧闹以及一大堆凌乱的自荐书,主考官已显露出了一种心烦意乱的表情。

我赶忙上前对正要决定暂停当天招聘的工作人员说:“老师,您需要帮忙吗?我来帮您整理简历吧!”我正要对自己的小聪明暗自窃喜,没想到主考官大手一挥,凶巴巴地说:“你烦不烦呀,还要给我添乱?”

真是见鬼了,别人的撒手锏,怎么到我身上会是这种结果呢?我悻悻地转身欲走,忽然一个清脆响亮的声音在大厅回荡:“如果大家想给自己一个机会,就请大家安静,自动排好队。”话音刚落,大厅还真的安静了下来,应聘者自动排起了队。我定眼一看,唉,又是一位长发女孩。很自然,招聘会又继续进行了,而那位长发女孩也笑到了最后。

篇10

接过朋友给的一颗草莓味的阿尔卑斯糖,我尝到了一股甜甜的味道,但甜甜的味道中,却夹杂着丝丝酸,脑海里忽的闪过一些画面,那是一年前的演讲比赛上:

我穿了一件红色的小礼服搭配了一条红白相间的短裙,脸上抹了淡淡的妆,并且幸运的我抽到了“17”这个叫为中间的排序数字。离比赛开始时,我并没有与我的朋友一起玩耍,而是在一旁静静的背着我的演讲稿。时间也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当主持人念到“13号参赛选手登场”我忽的才晃过神来,我收拾好紧张的心情走向候场区,可时间似乎故意和我作对——走得慢极了,烦躁、焦急一起涌上心来,我不停地望着墙上的时钟,盯着那慢慢移动的秒针。“下面请17号参赛选手登场”我长吁了一口气,面带微笑的走向演讲台:“尊敬的各位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还没做完自我介绍,被红裙子衬托着脸已变得像煮熟的虾一样红,我的掌心不停得在出汗,看到现场几十位观众目不转睛的盯着我,我全身瞬间变得僵硬起来,心脏急促地跳着,活像一只小兔子:“咚咚,咚咚”差点跳出了我的嗓子眼,评委席中那尖锐的目光令我灰心极了。在茫茫人海中,似乎有一道期待的眼神--原来是我的辅导老师。老师向我眨了眨那双乌黑的大眼睛,像是在对我说:“别灰心,加油!”那目光仿佛是一股股清泉,扑灭了我心中的惴惴不安之火,我想起来这些天发生的事:老师辛辛苦苦的将稿子一改再改,为了让我的稿子生动优美;老师一次再一次的耐心辅导我,为了让我取的好成绩;朋友们这些天为我的加油打气,仅仅就是为了让我放松紧张的心情。前几天的晚上,我在床上辗转反侧还不忘拿起我那皱巴巴的演讲稿一遍又一遍的读。难道这些努力都白费了吗?我顿时充满了自信,演讲前的不安情绪全都烟消云散了。我开始镇定自若地讲起来,讲着讲着,我讲的越来越有劲,我的感情也随着演讲变化着,起伏着,观众们的掌声越来越热烈,他们听得津津有味,个个赞不绝口;几位评委都竖起了大拇指,不知他们何时都向我投来敬佩的目光,我又一次微笑着下台,这时的我充满了自信。等到宣布成绩时,我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第二名,当天我比谁都笑得灿烂。一位朋友递给我一颗草莓味的阿尔卑斯糖,并祝贺我,我将糖含在嘴里,尝到了一股甜甜的味道,但甜甜的味道中,却夹杂着丝丝酸,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台上表演的时间往往只有短短的一分钟,但为了台上这一分钟的表演时间,需要付出十年的艰辛努力。

当我收获成功的喜悦,捧起一张张沉甸甸的证书时,我总不忘想起曾经付出的艰辛,我总不忘想起身后一直鼓励我的老师,我总不忘想起:“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初一:水晶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