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阅读答案范文
时间:2023-03-27 18:47: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竹影阅读答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苏 轼
缺月挂疏桐,漏【注】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漏:指漏壶,古人计时的器具。“漏断”指夜深。
词中所描写的孤鸿的形象是怎样的?请作简要赏析。
解析:要鉴赏词中“孤鸿”的形象,要抓住下阕的四句话:“惊起却回头”,是说孤鸿惊恐不安,非常警惕;“有恨无人省”,说它身怀怨恨,却无人知晓,是不敢,也是不愿;“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虽有“栖息地”,却“不肯栖”,只好寄宿在寒冷、寂寞的沙洲里。
答案:全词刻画了一个飘飞不定、惊恐不安、心怀幽恨、孤独寂寞的孤鸿形象。本词用“缺月”“疏桐”“漏断”“寒枝”“洲冷”等词语为孤鸿描绘了一个清冷萧瑟的环境;用“孤”“惊”“回”“恨”“寂寞”等词语极写孤鸿的神态和心理。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生查子·独游西岩①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②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唤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
在诗人笔下,青山、明月是怎样的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事物形象的鉴赏能力。词人看似写山和月,其实是借它们来表达自己的志向。上片写青山“招不来”,又写青山唤我到溪边和它一起居住,再结合词后的注释②,青山的形象就一目了然了;下片写明月,“在天高处”,并且还夜夜听读屈原的《离骚》,结合屈原的形象,明月的特点也就很清楚了。
答案:貌似傲慢却又充满情意的青山,高洁而又善解人意的明月,是词人想象中理想人格的化身,没有世俗偏见,高洁、正直而又纯洁,是词人被贬独游时的知音。
课案训练
1.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严郑公①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②,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③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 ①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②箨:笋皮。③帙:包书的布套。
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解析:这是一首咏竹诗,诗人要借“竹”言志,所以对“竹”的形象给以着力描绘,要准确把握其形象特点,必须关注分析这些描写其形象的诗句。第一联着力写竹子的嫩和新,第二联着力写竹阴的凉爽宜人,第三联写竹子经雨洗刷后的洁净,以及竹子的清香,根据对诗句的这些理解,概括竹子的形象特点。
答案:前三联描写出清新秀雅的新竹形象。它是新出嫩竹,颜色翠绿,竹影阴凉;雨洗后更加洁净,风吹过香气怡人。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 风
王 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①,卷雾出山楹②。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注】涧户、山楹:指普通人家。①涧户:涧边的人家;②山楹:就山岩凿成的房屋。
诗人笔下的“风”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试作具体说明。
解析:分析“风”的形象,应由诗歌中对风的描写和评价入手,诗人言风“凉”,使“林壑清”为“涧户”“驱烟”,为“山楹”“卷雾”,日落山水静寂之时,又吹响松涛,让人们欣赏美妙的乐章,不辞劳苦地工作。尽管人们看不到它的踪迹,但它的一举一动都满含对人间百姓的深情厚意。所以诗人称其“有情”。
答案:诗人笔下的“风”是个不知疲倦、不辞辛苦的奉献者和“有情”人的形象。它使山林清爽,它驱散烟霾,卷走云雾,并且在日落山静的时候,为人们吹响松涛,奏起大自然的乐章。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初见嵩山
张 耒【注】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精神内涵?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能力。一是从炼字角度,对“出”的理解,有助于对作者情感的把握。二是从表现手法看,动静结合,而浓烈的画面感,又使得此句充满强烈的动感,给人以极深的印象。三是从拟人手法切入,使得山峰形象生动传神,表现作者高洁独立的人格。
答案: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之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感,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一个“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清瘦”表现了作者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精神气质。
4.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的问题。
病 牛
李 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精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禾 熟
孔平仲
篇2
梅花是中国人非常喜爱的花,有国花之誉。下面几段诗、词、歌、曲、文都与梅花有关,请仔细阅读这几段材料,进行比较,然后答题。
材料一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材料二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
材料三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
(歌剧《江姐》主题歌《红梅赞》)
材料四
蔷薇露,荷花雨,霜冷香庭户。
梅梢月斜人影孤。恨薄情四时辜负。
(马致远《落梅风》)
材料五
梅树干……或用勾勒皴擦,增强质感;或以墨笔直接挥写,以篆书笔法入画。老干多曲折,用笔宜苍老;新枝多挺直,用笔宜挺健。老干墨色略淡中见浓墨、焦墨;新枝则中锋入画,墨色宜浓宜焦,笔笔见书法功力。枝干疏密聚散,穿插交错,茂密繁杂,以“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的美学原则,进行描绘,造成画面上的动感和节奏感。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丹青不知老将至》)
1.材料二《卜算子咏梅》中,押韵的是哪几个字?请写出。
2.材料一《梅花》中加点的“独自”突出了梅花凌寒而放的形象。材料二中哪一个词语有同样的表达效果?请指出。
3.材料三《红梅赞》中写道:“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在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各有一个诗句所表现的意境与这个句子一样。请写出这两个诗句。
4.《卜算子咏梅》和《红梅赞》两段材料都歌颂了梅花的品格和精神。请用饱含深情的语言抒写出这种品格和精神,表达对梅花的赞美之情。字数在30个左右。
5.如果根据前三段材料作梅花图,画面中的梅花一定是热烈、乐观、无畏的;如果根据第四段材料中的“梅梢月斜人影孤”作梅花图,画面中的梅花会是怎样的呢?请你也用两三个词语概括出来。
6.上面五段材料都与梅花有关,但材料五与前四段材料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行文风格明显不同。请你试作简略分析。字数在30个左右。
7.梅与兰、竹、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它们的品格历来为人们所赞美,留下了不少诗文名句。请你根据记忆或查阅资料,在兰、竹、菊、松中任选其一,写一个诗文名句。
8.人们常说“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雪的背景使梅凌寒开放、暗香浮动的形象更加鲜明。如果你是画家,除了可以以雪为背景外,还可以选择什么来作为背景画梅?为什么?请简要表述你的理由。字数在30个左右。
选自湖北宜昌市2004年中考语文试题
【解题指导】
本题选取了与“梅”相关的诗、词、歌、曲、文等进行命题,重点考查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理解,并考查考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语文素质。
第1题,考查学生对诗词韵律常识的了解。解题时依据诗词押韵的规律,可以发现该词押ao韵,这样就能确定押韵的是哪几个字。参考答案:到、俏、报、笑。
第2题,是比较理解题。看起来只是两个词语的比较,实则考查学生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对作品中关键词语的理解能力。题干对“独自”一词在材料一中的作用(突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精神)进行了明确的提示,所以,材料二中“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就成了应该注意的语句。其中“犹有”表示“还有,尚且有”的意思,同样强调了梅花凌寒独自开的精神,所以本题答案为:犹有。
第3题,本题着眼于对重点诗词句意境的理解。理解“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是解题的关键。诗句点明了梅花开放的环境,并把红梅不惧怕恶劣环境、凌寒独放的精神表现了出来。解答本题,沿着这一思路,在材料一、材料二中寻找能体现梅花的这种特点的语句就可以了。参考答案:①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②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第4题,本题考查的核心能力是: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谈出自己的体验。考生解题时,首先应把握题目中提到的“这种品格和精神”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将两则材料内容进行综合比较,抓住关键词句,比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等,可以发现材料中歌颂的是不畏严寒、傲雪斗霜、追求理想、敢于献身的精神品格。考生要注意,表达应具体,不可空泛,最好能有独到的理解。本题无标准答案。考生能自然真挚地表达赞美之情即可。文辞优美,情真意切,能理解品格和精神即可得分。
第5题,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材料内容、情感以及创作风格的把握。题目中已经点明了前三段材料中梅花的形象特点是“热烈、乐观、无畏”的,这与第四段材料中“梅梢月斜人影孤”很显然是不一样的。联系此曲中的“霜冷”、“恨薄情”、“人影孤”等关键词,考生应能感受到此曲中的梅应该是孤独、寂寞、冷清、凄凉……画面上的梅花形象也是如此。参考答案:孤独、寂寞、冷清、凄凉等。
第6题,本题考查考生对作品表达方式和行文风格的把握能力,题目已经将五段材料进行了简单的归类,指出前四段与第五段不同。考生在解题中就要将前四段作为同一类型来看待。材料五从内容上看是在介绍画梅的技法从选文出处看,可以明确此文段是教材内容的节选从语言上看,文字比较简洁明了,风格平实,表达方式以说明为主。参考答案:材料五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梅树的画法,与前四段材料相比,语言准确、平实、简洁。
第7题,本题考查的核心能力是古诗文积累。本题出题的范围较宽,而且在我们学过的课文里就有相关的诗句。答题时,只要在兰、竹、菊、松题材的诗文中选择相应语句即可。答这类题还要注意:一是靠平时积累;二要选择自己熟悉的、记得清的内容来写;三要注意不可写错别字。
篇3
关键词: 语文阅读鉴赏 实践能力 巧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巧入”就是提高语文阅读鉴赏能力的“利器”。正如太极武学所云:四两拨千斤。何谓“巧入”?“巧入”就是找准突破口,准确把握文本的情感思想。整体巧入包括五角度:标题、作者、注释、题目和关系。
一、标题巧入法
标题通常是文本的灵魂,是对所写文章的一个概括,一看到标题就知道文章大概写的什么内容,通常能揭示内容、表露心情、展示思路。比如《观书有感》、《别舍弟宗一》、《寻隐者不遇》和《望月怀远》
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观书有感(其一) 朱 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分析:先审视诗歌的标题:“观书有感”,就是观书得到的观书启示,那与“方塘”有什么关系呢?然后进一步分析,就可以明白,诗人是将方塘喻为明镜,以清澈的塘水为喻,生动地描写了读书达到心领神会的高超境界,而不会简单地认为是小湖水的风景描写。
答案:这首诗意在告诉人们,只有不断获取新的知识,才能提高道德和文化修养。
总结:如果仅就诗句来看,要理解其思想内容,难得其要领,而题目告诉我们这诗是抒发观书后的感想。
二、作者巧入法
文本作者有独特的人生历程,不同的作者会有不同的经历。因此,“知人论世”对于读懂文本就显得比较重要,这是古人读书的一条重要经验。也就是说,要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其实,许多诗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的时代有关。
例2:知人:
屈原――九死不悔 陶渊明――世外桃源
李白――笑傲公卿 王维――诗中有画
论世:
盛唐建功立业 北宋积弱多病
晚唐王朝衰败 南宋偏安一隅
总结:诗是作者在特定时期思想感情的反映,它既离不开诗人的生平经历、性格特点,更离不开产生诗作时具体环境和事件的刺激。因此,要深刻理解一首诗,必须了解作者的状况和时代背景,这对鉴赏诗歌十分重要。
三、注释巧入法
有时,拟题者为降低理解的难度,便于考生理解,会提供一些相关注释――或作者简介,或写作时代,或语句、词语的注释等。这些注释往往可以用快速进入文本,并且很好地把握文本的真正写作意图。
例3:南京市高三第二次模拟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为》,第14题:请结合全文,探究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
分析:《亲人们》是一本诗集,《为》是茅盾对这本诗集意义的评价。茅盾写得比较隐晦,学生能较多把握的信息是:这本诗集是在讴歌光明;茅盾肯定这本诗集。仅此而已。但是文本下面有写作年代――1944年2月14日,这不正是在抗战时期(1937――1945)吗?如果把这个重要的写作背景漏掉,这条题目就不能真正鉴赏到位。
答案:为诗集的诞生而惊喜,讴歌呼唤光明的诗人,激励抗战中的军民。(6分,一点2分)
总结: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文本的写作背景及写作意图;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些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或者情感倾向。
四、题目巧入法
此处“题目”不是标题,而是出的考题。有时拟题者会引用“名家”的评点,或者其他与之相近的诗句或者语句,让考生鉴赏“名家”的评点是否有理,或鉴赏其他作者的异曲同工。
例4:盐城高三期末调研考试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泊公安县 陆 游
秦关蜀道何辽哉!公安渡头今始回。无穷江水与天接,不断海风吹月来。
船窗帘卷萤火闹,沙渚露下萍花开。少年许国忽衰老,心折舵楼长笛哀。
[注]①陆游经公安入蜀已辗转八年,今回京“廷对”停泊公安。
有人说,尾联与《诉衷情》中的词句“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说明两者共同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分析:尾联“少年许国忽衰老,心折舵楼长笛哀”不太好驾驭,但是题目中给你的另外一句“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似乎直白得多。而且题目中说两者共同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问题就迎刃而解。
答案:壮志未酬之憾;人生衰老之感;前程渺茫之意;对统治者的失望之情。
总结:题目中的限制、暗示等,相互比照,对比思考。只要能充分挖掘好,就能成功鉴赏。
五、关系巧入法
景,即意象。阅读诗歌时,挑出诗歌里的意象,大概归类是乐景还是哀景。常识性的判断,应该都是可以的,比如冷色调的景肯定是哀景,等等。诗歌的情感,也进行初判断,是乐情还是愁情。如果一致,则是以乐(哀)景写乐(哀)情;如果不一致,则是以乐(哀)景衬哀(乐)情。
例5:(淮安市高三期末调研考试)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题扬州禅智寺 杜 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尾联“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分析:“蝉噪”以有声衬无声,“满”字写出台阶上青苔之密,间接写出了来人稀少;渲染了环境的空寂凄清。作者的情感应该是孤独寂寞的。“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很明显写的是歌吹的欢乐场景,与本诗的感情基调一结合,立刻判断:以乐景衬哀情。
篇4
(一)语文教学目标的虚化
现象:有些版本的新课标实验教材按照主题组织单元,凸显人文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开掘文本的人文价值,难免将体悟和感受课文中的“人文性”当作重要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把目光聚焦到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上,导致知识型目标和能力训练型目标的弱化,使得教学目标变得空洞无法测量。
问题:这是教师不能正确理解三维目标如何统一所致,在关注了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维度的同时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摒弃不理,从单维度的知识和技能目标转变为单维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反思:如何将三维目标统一起来呢?首先需要正确理解三维目标,对其理解可以准确表述为“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只有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融合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练习等语文实践活动,语文教学目标才能在清晰可见的过程中得以实现;只有将知识和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在过程中,语文实践活动才不至于只剩下“呐喊”几句“轰轰烈烈”的口号。
(二)语文教学内容的泛化
现象:有些教师上的语文课怎么看也不像语文课,既不让学生品味语言、也不让学生朗读课文,而是抓住课文中的一点,不及其余。譬如学习《小壁虎借尾巴》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再生现象;学习《竹影》,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区别、画竹与画马的区别;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要看大量的《山海经》图片。语文课变成了生物课、绘画课,甚至历史课、地理课,独独不是语文课。
问题:面对一节具体的语文课,我们也许没有办法判断教师对语文教材使用的角度是否恰当,不过,如果一位教师一学期的课都是如此下来,语文失去了精髓,将不能称其为语文,导致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下滑。
反思:那么,哪些是语文问题,哪些不是语文问题呢?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来解决的问题,就是语文问题,反之则不是。
比如说,在学习《陈太丘与友期》时,对“期日中是否科学”的讨论即不能称之为语文问题,因为学生讨论“期日中是否科学”无非是想借以判断“友人”是否迟到了,而对于友人“是否迟到”,文中有言答得很清楚:“过中不至。”即已经过了约定的时间,友人还没有到来,显然是友人没有如约而至,迟到了。根本不需要借助于外在文本内容的资料来回答的问题,应该紧扣文本,通过认真阅读,仔细分析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语文教学内容的无意识泛化,使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得到提高。
(三)语文教学过程的表演化
现象:一位教师在教学《陌上桑》时,让学生表演“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学生分别扮演行者、耕者、犁者,做含情脉脉痴呆状看着“罗敷”。这时老师提问了一个问题:“这么多人见到罗敷以后,都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去‘观罗敷’,这说明了什么呢?”一个学生回答道:“好色!”问题:新课标实施后,许多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采用貌似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教学过程“表演化”的现象十分突出。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再现课文中所描绘的情境,以体验人物的情感本没有错。但是,并不是任何情节都适合表演。这段描写最终的指向是讲述罗敷的美丽,而表演展示的却是观者的垂涎欲滴。所以学生不但没有体会到罗敷的美丽,没有发现间接描写的作用,而是将种种“好色”的丑相记在了心中。显然,在这里表演起到了反作用。
反思:表演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方法,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积极方面,也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不应该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某种教学方法。否则,就会过分强调和夸大运用某种方法,而方法的不恰当运用只能将学习领入误区,其结果势必是教学方法的积极方面难以发挥作用,而消极方面造成的不足则逐渐扩大,对教学产生不良影响。方法只有运用得当,才能够发挥其特有的价值。
(四)语文教学手段的形式化
现象:一位教师上《再别康桥》,展示了几幅粗糙的当年的真实的康桥黑白画面,让同学们体会“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体验“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学生看着这些模糊不清的图片一脸茫然。
问题:用影视替代学生的文本的阅读,用图片代替学生的想像,显然是与语文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的。粗制滥造的多媒体课件无法再现康桥的美丽,精工细作的影视资料不能取代文字的魅力。
反思:多媒体只是手段,决不能起到取代文本的作用。语文教学的中心应该是学生与语文的接触,恰当运用帮助学生学习的教学手段理应受到欢迎,但偏离了教学指向、违背了教学初衷的教学手段应该遭到摒弃。
教学手段的本质是为了激发、维持、促进学生的学习。只有从这个角度加以判定,才能够真正理解教学手段的价值,并在适合的时间恰当地应用。
(五)语文教学评价的肤浅化
现象:在教学中,有的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讨论,不做任何分析,不管对错,只是频频用“你真棒!”“你的感受真特别!”“真聪明!”来应对。
问题: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许多教师认为,批评学生可能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于是,面对学生的回答,教师或者用一味的肯定表扬学生,不管学生怎么说,都加以肯定;或者是用模棱两可的含糊语言来应对,即不加以肯定,也不加以否定,让学生不知可否。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究竟如何评价学生的回答呢?显然,简单的肯定表扬与简单的否定批评都是错误的,都是只关注到结果的正误,而判断学生答案的正确与否,必须关注到学生的思维过程。
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一、形成师生互动,培养阅读能力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学生主动学习。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教学,或者直接告诉学生标准答案,那就难以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体现真正的学。 如《苏州园林》一文的第二节是全文的总起段,概括出了苏州所有园林的共同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此段为突破口,师生合作研习它与下文各段的关系,便能使学生通过此段掌握该文总分式的结构。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以此段为例体会叶圣陶的语言风格和说明文的语体特点。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在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还有那一段?学生经过思考便可以得出结论:总结段既在结构上起到了呼应开头的作用,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在这样的互动中学生自然理解了文章的内容,提高了阅读水平。
二、尊重学生个性,提倡创新学习
阅读课虽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群体阅读,但是群体阅读必须以个体阅读为基础,以发展学生个性、锻炼学生创新思维,教会学生用创新的眼光进行文章的理解为依归。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着与众不同的人生阅历与心路历程,面对同一文本,自然会产生不同的阅读期待视野,这种期待视野就是学生个性与创新能力的本源。教师应当审时度势,抓住最恰当的时机,及时利用这样的期待视野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创新阅读和创新学习。如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假如只是单纯的翻译语句,学生无法体会其意境。于是我问:将原句改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或者在原句后增上“远处蝉鸣鹊啼,近处蛙声阵阵”你以为合适吗?这样一来,学生马上明确了原句中比喻的妙处:作者把月光比作碧水,把竹柏影比作藻荇,营造了一种幽远空明的意境。这个问题使学生自然地了解到作品的内容与主题,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一个热点。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也必然要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阅读教学,也是大势所趋、方兴未艾,可以说信息技术正改变着传统的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和思维方式,促使初中语文教师对阅读教学进行新的思考和探索。而事实也证明: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阅读教学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作用。如教学《骆驼祥子》时,我一边在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祥子拉车的画面,一边介绍:作者用夏天的暴风雨来衬托祥子的苦难生活,让我们为祥子而难过,然而本文浓烈的情感主要还是因为老舍先生写作时饱含特定的感情!三十年后,面对的暴风雨,老舍也曾遭受严酷的来自于社会的‘烈日暴雨’的欺凌和折磨;但和祥子不一样的是,老舍先生以死抗争,用生命树起了一座中国知识分子‘风雨中’人格的雕像!”这样一介绍,引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整堂课的效果非常好。
四、加强课外阅读,提高阅读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智育的成效在不小的程度上取决于是否通过一些无形的线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最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强调的文化积累应该包括两个方面要求:一是倡导扩大阅读面。要求“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扩展自己的阅读面”,“扩大阅读范围,拓宽自己的视野”“广泛阅读各类读物”。二是增加课外阅读量。课外阅读量的显著增加,有利于学生扩大阅读范围,提高阅读素养。然而,课外阅读的过程还包含一个选择的过程,语文知识是丰富的,而学生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提出明确的目标,并对这种目标加以限制。教师在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要求:一是明确课外阅读的书目。比如四大名著、《边城》《鲁迅文集》等等营养丰富的作品,读来可以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提高文学素养;二是对一些作品的弊端要及时告诉学生,比如梁山好汉对生命的漠视、贾宝玉不学无术的性格、翠翠等人早恋的行为,这些都是要明确告诉学生不能学习的。
文本解读是高效阅读教学的一项关键性工作,语文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实现经典文本解读的常态化。语文教师要把经典文本解读当作自己语文教学的一个研究方向,在具体语文教学工作中要边实践探索边总结经验,以新的经验方法指导新的解读经典文本的实践探索,为实现新课标提出的阅读教学的宏伟愿景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郭云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让孩子的心灵在阅读中飞扬[J].现代阅读.20010(20).
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课堂 激趣
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等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总和。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吸收知识、摄取信息的需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今天的教育已踏上信息技术的大快车,更新课堂教学理念,把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已经成为当今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信息技术在创设情境中的激趣作用
教学情境是指能够激起学生情感体验的一种学习环境。创设情境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直观的切身感受,使学生能自觉接受学习挑战,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计算机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身,能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形象、具有吸引力,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小石潭记》一文时,我用多媒体播放了这样一段视频:画面上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远处传来清脆的水声。拨开几棵翠竹,眼前出现了一个明净的小潭。走近一看,小潭的底部是由一整块大石头构成的。清冽的潭水中红色的小鱼时动时静,水藻随着水流的波动而忽左忽右。小潭四周景色也十分优美,翠竹和绿树围绕在小潭周围。一阵清风吹来,树枝花蔓轻轻拂动,撩人面庞。
视频中的图片一部分是我在课前拍摄的照片,一部分是从网络上收集的图片,把它们按课文顺序进行链接,再插入流水、鸟鸣、微风的音频,形成了集视、听、感于一体的教学视频。这样一来小石潭的方位、概况、情趣就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了。视频中色、形、声的结合,使学生对小石潭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直观地看到了柳宗元笔下小石潭的优美景致,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迫不及待地想要走进课文,进一步感受小石潭的美景。同时,随着视频中图片的链接、“镜头”的切换,学生也较为容易地理解了文章“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此处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平日里略显枯燥的文言文教学变得让学生喜闻乐见了。由此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
二、信息技术在合作探究中的激趣作用
合作学习又称小组学习,是促进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型学习更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团结、协作、对话,产生学习合力,增强学生学习过程体验,形成新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这样的学习方式能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时间、环境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并不是每一节课都能这样合作探究。此时,为了提高效率,改善效果,我们应走教师引导、小组合作、激趣设疑,并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的教学实践之路。
在讲授《看云识天气》一文时,我设计了一个表格,要求学生按照文章的写作顺序将云的八种形态和四种光彩及其位置、形状、预示的天气情况、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分门别类地填入表格之中。本环节训练的是学生的概括能力及筛选信息能力,学生通过梳理表格,把握科学知识,熟悉课文内容,进而感知文章的写法。课堂上将学生分4个人为一个小组,每组共用一台计算机。将表格出示给学生后,学生开始合作完成任务。学生利用计算机提供的环境,积极思考、讨论,从文本中积极寻找答案,解答这个问题。教师深入每一个小组中参加讨论,观察其完成进程,了解遇到的问题并及时解答,对有共性的问题组织全班讨论或讲解,在全班范围内创设了一种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由于信息技术提供的方便,学生可以看见其他小组的探究成果,小组间相互启发,取长补短。一些学生看到其他小组的成果后也不甘示弱,更仔细地阅读文本,丰富自己的答案。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熟悉了课文,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同伴和“竞争对手”的激发下,燃起了阅读探究的兴趣,也学会了合作交流。
三、信息技术在反馈评价中的激趣作用
在讲授《竹影》的一节课上,我开展了一个课堂活动。将学生分为4-5人的小组,每组在一张A4白纸上完成以下任务:1.画一幅竹子的图画;2.在画的旁边题一首小诗,名为《赞竹》。每组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爱好特长进行自行分工,会绘画的画竹,写作好的写诗,字写得好看的负责誊录。完成之后全班展示,进行评比打分。这个活动是学生学习效果的验收与反馈。通过画竹可以考查学生对课文主旨的理解程度,通过给画作题诗,可以检测学生对竹子精神内涵的理解和体会。完成后,将每组的成果用实物投影展示给全班,让全班学生进行评价。当看到自己小组的成果映在大屏幕上时,当看到自己的笔迹出现在大家眼前时,学生的兴趣都被激发出来了。师生共同打分后,对优秀的小组进行“奖励”:用多媒体发一份电子奖状,同时播放5秒钟的掌声音频。同时,对完成情况不是很好的小组也进行评价:大屏幕上出示一个垂头丧气的小朋友的图片,打出“继续努力吧”的评语。这种新的评价方式,调节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愉快学习。
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凭借独特的魅力和极强的感染力,既能化远为近,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效果。我们要真正让信息技术发挥其辅助教学、提高效率的优势作用,推动语文课堂教学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钱威.语文教学艺术导论[M].新疆:新疆大学出版社,2000:67-68.
篇7
【关键词】阅读教学;沉潜;创生
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学生阅读的深层获得,这需要教师有轻功利而又有沉潜而博广的心,教师才能引导学生习得沉潜,触发创生。
一、细读深研,教师沉潜于文本和更广义的阅读
一个教师必须有坚实的文学功底,有敏锐的语言感悟和审美能力。教师解读文本时,要有沉潜的心境。凝神静心,潜入文本深挖细思,洞彻感悟,有了深度,才能引领学生走进阅读深度;教师还要沉潜阅读更广义的读物,广泛涉猎,文学的,历史的,心理学的,教育教学的,才能拓广学生的视野。这样就不会拘泥于对已有文本的评论和定论,不拘泥于教参的解读分析。沉潜阅读,有自己的思考,并将自己的获得融入教学中,期待产生碰撞和共鸣。
二、心惟口诵,学生沉潜于文本语言的涵泳和习得
1、沉潜初读入文本
宁静的阅读气氛,能让学生全身心接触文本,在浑然不觉中,除去心中浮躁,真正走进作品,产生自我而真实的审美体验,于独立的阅读空间,尽情体验涵泳。但我们的课堂一般老师都会给学生提出初读要求,甚至提出"以最快的速度阅读全文",给出很多问题。提出要求也应该,没有任何阅读要求的阅读会放任自流,但初步阅读不要给太多要求,不能提太大而笼统的要求。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处在适当压力下,才能发挥最好效能,过大压力,反而产生消怠心理。如何创设一个能让学生沉潜的阅读课堂,我们需要给予时间,给予解压,给予方向。学生没有压力,就能不知不觉投入文本中去。
2、沉潜品读得意韵
如果语文课堂上缺失了品读过程,代之以机械分析,满足于问题解答,阅读何其枯燥乏味。语文到底要教什么?根本是在教言语。教学中只有牢牢地抓住文章"怎么说",即"言语形式"这个根本,才会上出"语文味"。把重点放在语言的涵咏和习得上,在一些重点语句中,含义隽永的语言里可以多几个来回,透过语义的表层意义触摸到内在的意蕴,品出味道,读出境界,得出旨意,悟出情韵。北大教授钱理群说过,文学的教育,声音极其重要,是对生命的一种触动,文学是感性的,所以读是让学生用心感受的一种重要方式。褚树荣老师也说过,一堂没有朗读的语文课算不算真正好课,是值得质疑的。可见,只有诵之于口,才会思之于情,惟之于心,渐渐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文章美的情韵,以提高学生阅读和欣赏能力。教学中可自己范读,学生齐读,学生单独读;读全文,读段落,读句子。有意境的文章,更要朗读中感受美的情韵。即使说明文,像《桥之美》语言极其富表现力,《苏州园林》语言充满画意的多样性,都很适合朗读。大胆以读为主线进行组织教学,学生们在朗读中学习感悟,享受着语言的美,感悟着动人的情韵。
三、填"空"补"白",获得对文本洞彻而超越的感悟
1、善于发现空白
作品的意义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作品本身,一是读者的赋予。高尔基说:"只有当读者像亲眼看到文学家向他表明的一切,当文学家使读者也能根据自己个人的经验,根据读者自己的印象和知识的累积,来'想象'--补充、增加文学家所提供的画面、形象、姿态、性格的时候,文学家的作品才能对读者发生或多或少强烈的作用。"也就是说读者阅读文本是一种再创造,源于文本又可以超越文本。文学文本所包含的不确定性和空白愈多,给读者留下的思考余地和想象空间愈大,阅读活动也才会成为真正的精神享受。如教学朱自清《背影》,引导学生读父亲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时的背影,让学生抓住动词"探"、"攀"、"缩"、"倾",发挥想象,脑海中再现父亲背影,体会父亲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时的艰难,体会一种艰难困窘中更深厚的父爱。有这个典型细节的联想和想象来填补学生在人物描写刻画中经验的空白,填补学生情感中对父母琐碎而平凡言行关注的空白。
2、理性把握空白
教师在阅读课上要设置有效问题来引导学生感悟属于语文自身的东西,而不至于上成政治课、历史课,科学课等其他课程。文本阅读不能太理性,但问题设计和引导必须有理性。
如上《竹影》一课,若抛开了文本本质--语言,那么空白填补就成了难以填补的空白。可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去感受作者描写的意境和语言,在默读中感受,朗读里品味,静思中想象。整个过程,从容地放手让他们自己说,自己读,着眼文本,又能有超越文本的感受。
阅读教学,教师不要越俎代庖,不要解释得过多过细,以自己的讲解来代替学生的体验,更不要用教参或专家所说的"标准答案"来禁锢学生的思维,有效引导,学生完全能填补有意义的空白,获得必要的感悟和超越。
三、发现与创生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一美国教授说:"没有提问,就没有回答。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中国现行的教育基本上是一种去问题化的教育,提问成了老师的"专利",回答问题是学生的"本分"。在文章的感知理解上,学生都不愿或不敢从自己独特视角出发,而努力去追寻、猜测教师或教参上的答案。一旦猜对了所谓"标准答案",就意味感知的结束和胜利。长此以往,学生问题意识被矮化与扼杀,阅读个性缺失,创造性更是被泯灭。如果学生总是处于这样的状态下的阅读,即使有积累,也没有创新。
阅读教学最终归宿和本质是人,是心灵,是精神获得。阅读课堂里创设一个能让学生浑然入境的氛围,就要培养学生沉潜阅读的习惯。作为引领者的教师首先自己应该爱阅读,沉潜于阅读中,沉潜于丰富多彩的文学境界里,沉潜于更广义的阅读世界。其次教师要懂得阅读的真谛,懂得引领,注重过程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
总之,阅读教学,惟其沉潜始得从容,惟其从容,始得创生,进而迸发出新的创造的思维火花,真正促成人的发展,升华人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8
【考点阐述】
1.概括文章主题。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多彩,故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是考点之一。
2.理清文章脉络。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会精心组织、选取材料;在表达上更是精益求精,特别注重词语在表达上的顺序、层次和分寸感。理清文章脉络,即弄清文章的线索与顺序。
3.分析技巧作用。主要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4.品味文章语言。散文的魅力往往体现在优美的语言上。此考点包括理解字词含义、词语妙用、哲理性语句的深层含义等多项内容。
5.检测发展能力。此考点较为开放,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和创新能力。
【题型盘点】
1.整体感知题。其考查类型主要有:⑴直接概括全文内容;⑵概括某一段落的内容或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2.理解词语题。其考查类型主要有:⑴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语境义);⑵代词指代的内容;⑶词语可否省略、调换,是否矛盾;⑷动词、形容词的作用;⑸加点词语表达的思想感情。
3.赏析句子题。其考查类型主要有:⑴从文中摘录一个你最喜欢的句子,并写出喜欢的理由;⑵文中某句写得很好,说说好在何处;⑶分析文中某句话的含义;⑷具体说明文中某句话的表达效果。
4.提取整合题。这是散文阅读考查的又一重点,也是失分最严重的题型。
5.发展性题型。其考查类型主要有:⑴仿写;⑵续写,即给一段话的前半部分,让考生续写后半部分,启发考生答题的思路。
6.开放性题型。其考查类型主要有:⑴鉴赏类,要求考生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赏析;⑵评价类,要求考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评价;⑶联想类,要求考生联系实际,展开联想,谈谈文章给自己的启发。
【应对策略】
1.整体入手,概括主旨
散文通常都有叙事、抒情、写景的线索,抓住了线索就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脉络,明确文章主旨。抓线索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从文章的体裁分类、表达手法(是否以物喻人、借物抒情等)入手,二是从标题入手,三是从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入手,四是从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入手。考题形式有直接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说说作者选材的依据等。当然,有的散文没有明显线索,那么,就要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入手,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局部结构分析法。一个语段,一般有起始、展开、结束三个层次。通常起始是一两句话,而这就是段落的中心句;接着展开对本段的具体记叙、描写或议论,最后用一两句话作小结。解题时,可揣摩句与句之间的结构关系。其二,整体层次分析法。要抓住标志性句子或词语,如开头或结尾处反复出现的结构大致相同的句子,“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不仅如此……”等词语引领的句子,都是阅读时应注意的。
2.品味情感,挖掘信息
抒情散文着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写作者的情感历程,表达心灵之声,作者的喜怒哀乐都体现在字里行间。答此类题,首先要快速读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其次跳出文章外,整体把握文旨;再次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的灵魂;最后按照题目要求,挖掘整理隐含信息。
3.分析手法,深层解读
分析散文的表达手法与表现手法,须进一步理解文章。针对此考点,2015年中考一般从三个角度来命题:一是选用了哪些材料来表现主旨,二是辨别表达方式及运用该表达方式的作用,三是分析表现手法及修辞手法的作用。预计2016年中考对此考点的考查可能以简答题为主,兼有选择题等题型。
4.欣赏语言,领会意境
品味散文语言表达的特点,是2015年中考散文阅读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考点。其命题角度多样,解题思路亦各有不同。
⑴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品评加点词语的作用。
⑵分析关键句或哲理性语句的含义,欣赏文中优美、精辟的语言。一是对意蕴丰富、含意新颖的语句,要结合其在文中的位置来理解。二是对抽象概括的语句,有的作为观点态度在文中出现,那就结合阐述这一观点态度的材料来理解;有的作为材料在文中出现,那就结合它支持的观点来理解;有些抽象概括的语句需要联系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来具体理解。
⑶对文章某些内容或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等。此类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答题的关键在于:一要能准确读懂原文的意思和作者的思想情感;二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或态度,不能模棱两可;三要语言流畅,简明扼要。
⑷续写或仿写。解答这类题除了要把握仿句的句式及修辞外,还要注意句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
【真题解析】
(2015年江苏省常州市)阅读下面散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青城山下忆大千
曹积三
a胡立是张大千的入室弟子,且是得意门生。我喜丹青,更慕丹青手,便特意去青城山下拜访他。
b先生伴山而居,环境很是清幽,有竹,有兰,草木葳蕤;淡湿而清新的空气蔓延其间。室内陈设挺简洁,墙上只挂着一幅张大千的立轴山水,透出主人对老师的思念与景仰之情。
c先生已沏好茶等着我们。当我接过茶盏,一股清雅的香气悠然飘来。他说,这是青城山的“洞天贡茶”。呷一口,满嘴生香。青城有茶甲天下,此话不谬。遥想当年,张大千拒当汉奸,不受日寇伪职,化装逃出北平后,独独选了青城山,隐居上清宫,足见其慧眼。
d“是的哦,大千师太喜欢青城山喽!”胡先生话音琅琅,“这儿哦,是他心中的乐园。”
e随他的话语,一个痴情于大自然的画圣浮现眼前。
f每日里,张大千除了手捧书卷、挥洒丹青,便置身于山野之中,拜望千峰万仞,细品草木百花。他听流泉、看飞鸟、拂野竹、望云海……乐此不疲。他常常伫立于老松之下,盼顾远峰近岚,久不言声。眉间挂风去,指尖捻画来。雨后的夜晚,竟身披薄衫,举步登高,手捋长须,瞧那秋月透过丫枝洒下的清辉,与艳阳高照时的婆娑树影有何不同。
g“大千师常说,人间有两部书,一部是有字的,系前人所写;另一部则是无字的,为自然造化。两部书都要读好,方能成器。一定要画自己最熟悉的东西,而且,要用心去画,才能如登山一样,一步一层天。”
h忆起老师的教诲,胡立感慨系之:“这些至理名言,影响我的一生。”
i“我算得上是个专情的人,一生苦心孤诣,只画都江堰和青城山,画了大约一千幅。”他说着,眼里泛着泪光,“都江堰,是爹娘生我养我的地方;青城山,是拜师之处,是识得再生父母之地。这里的一水一石,一草一木,都如同我的血和肉。”
j说罢,他展纸,挥毫,为我画了一幅《秀水都江堰》。
k“大千师云游在外,也非常想念四川老家。可惜,他未能回得来。”胡立的话音里,有无限的遗憾。
l思乡,是张大千晚年的心结,他曾写道:
海角天涯鬓已霜,挥毫蘸泪写沧桑。五洲行遍犹寻胜,万里归迟总恋乡。
m读了,有谁能不为之动情呢?胡立告诉我,大千师曾托人几经辗转将一幅画作从台湾送回四川,表达他的思乡之情。为防不测,题款的印章是夜里摸着黑钤上去的,所以,章子上下颠倒了。见到那带着老师体温的猩红印章,他如何忍得了泪水……
n胡立先生为了款待我这位远方的客人,特意包了饺子。更让我惊奇的是,那醇香的米酒、可口的泡菜、独具风味的“老腊肉”,都是他的手艺,而那滋味鲜美的小菜,竟也是用他亲自挖来的竹笋烧制的。
o他一面为我斟酒,一面说:“大千师在青城山时,经常带着我去采蘑菇、找野菜、挖竹笋……而且,他乐得上灶,炒的青菜碧绿如鲜;他做的狮子头和粉蒸牛肉与众不同,尝过的人无不称赞。”
p胡立仿佛又回到了在大千师身旁的岁月,脸上洋溢着激情:“有一天,刚送走来吃饭的客人,大千师对我说,做饭烧菜岂可小觑,这也是艺术。烧不好菜,难成一个懂得滋味的好画家。所以,从那时起,我就暗暗地跟着他学厨艺。”
q“你知道大千师是怎么评价自己的厨艺和画艺吗?大千师说:‘我的画与菜相比,菜,当然在上。’”我听了,吃惊不小。
r张大千毕竟是张大千。
(选自曹积三的博客,有改动)
1. 综合全文,胡立先生受到师父张大千的哪些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提取与概括能力。考生仔细阅读文章,抓住张大千主要爱好情趣以及思想情感去概括。
【参考答案】痴情大自然;学习厨艺;热爱家乡。
2. 文章第⑥段画线句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
眉间挂风去,指尖捻画来。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赏析能力。语言特色很鲜明。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作者的表达。
【参考答案】语言凝练文雅。运用对偶的修辞,简练地传达出张大千对大自然的痴情,认真地观察,细致地描摹。
3. “张大千毕竟是张大千。”这句话包含了作者对张大千的哪些情感?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蕴含的情感的分析能力。“张大千毕竟是张大千”在全文的结尾,应该从全文的角度去思考。
【参考答案】仰慕张大千对大自然的痴情;感慨张大千对家乡的热爱与思念;惊讶张大千的厨艺高于画艺。
4. 第l段引用了张大千的诗,这首诗是怎样表现他的思乡之情的?(从内容、技巧两方面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的内容理解和诗歌手法的赏析能力。题干中明确从内容、技巧的角度分析表达思乡之情,分别赏析。内容上赏析,主要对诗句的理解与翻译;技巧上,从“总恋乡”看出诗人的直抒胸臆。
【参考答案】内容:刻画了一个鬓发斑白远在天涯,挥毫作画时泪水涟涟,身在万里外,心里总恋着家乡的游子形象。技巧:“万里归迟总恋乡”运用直接抒情,抒发诗人对家乡的思恋。
5. 下列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是文章的线索人物,“我”拜访胡立,胡立先生回忆恩师张大千的诸多往事。
B. 张大千告诉胡立,烧不好菜难成一个好画家,胡立就暗暗地跟他学厨艺,最后胡立的厨艺超过了他自己的画艺。
C. 拒当汉奸,不受伪职,隐居青城山,这些可以看出,张大千是个有民族气节的人。
篇9
一、解题步骤
1.从诗词的标题突破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标题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标题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调。例如: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标题中的“闻风”二字是全诗的线索,也是理解全诗内涵的关键。首、颔两联写临风而思友、闻风而疑友来;颈联写风吹叶动,露滴沾苔,用意还是写风;尾联入幌拂埃,也是说风,是遐想,期望风至寄思友之意。可见,全篇紧紧围绕“闻风”进行艺术构思,通过微风形象,表现诗人孤寂落寞的心情,抒发思念故人的情怀。
2.从作者的人生经历突破
“诗言志”,作者的人生经历不同,他通过诗词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也就不同。因此,我们在鉴赏时不妨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生活经历突破。例如: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一生坚持抗金复国,但不受重用,抱恨而终。他的词作多抒写其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这首词就抒发了他的壮志难酬仍忧国忧民的宏大襟怀。
3.从诗词所选取的意象突破
古诗词中的许多意象都有特定的含义,诗人常常通过选取特定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独特的情感。我们在鉴赏时就要留心诗词中出现的意象,调动积累,揣摩意象的含义,从而理解作品的内涵。例如:
长信秋词五首(其一)
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诗中首句用“梧桐”、“秋叶”这些带有凄凉悲伤的意象来渲染萧瑟冷寂的气氛,第三句中的“熏笼”又进一步烘托了深宫寒夜的环境。结合末句便知,这是由于诗人心境凄清、愁恨难眠,才感到来自南宫(皇帝的居处)的漏声凄清、漫长。
4.从作品中含有“诗眼”的词句突破
所谓诗眼,即一首诗中概括主旨的一个字或一个词或一句话。古人写诗词,尤其注重炼字炼句,力求一字传神,一句传神。
(1)从诗词中所暗示的关键词突破
诗词是诗人“缘情而发”的产物,如能捕捉到一首诗词中那些最能显现诗人感情的字眼,便找到了鉴赏该诗词的钥匙。例如:
江楼感旧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首句中一个“思”字奠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也成为我们窥探诗人内心世界的窗口。诗人为何而“思”?思的对象又是什么?联系下文方知,诗人是由于见到与去年相似的景物而触发了对友人的思念。
(2)这些含有诗眼的句子往往最能体现作品的内蕴及表达技巧。例如: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诗中的第三联描写生动,“落”“明”二字精练传神,是该联的诗眼。“落”给“泗水”以动感,好像从天上落下一般,使静态的形象动态化;“明”赋予静态的自然色彩以动感,不说徂徕山如何青绿,而说苍绿色彩主动有意地映照徂徕山。联系全诗,不难发现诗人把山水写得如此隽美、秀丽,是为了衬托他与友人的情谊纯洁无邪。
5.从诗词的注解突破
有的诗词鉴赏在原诗之后附有注解,阅读这些注解,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作品的有关情况,以便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及作品的内容。例如: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此诗写于李白流放途中遇赦之后的秋季。夏十二,李白的朋友,排行十二。
诗后注解提供了该诗的写作背景,从“流放途中遇赦”这几个字可以想见,诗人应是带着轻快的心情写作此诗的。因此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象被赋予了生命: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好月。这样的有情有意之景便衬托出诗人遇赦后极其欢快的心情。
二、解题模式
诗歌鉴赏的提问是多种多样、变化无端的,思想、风格、艺术、语言、情感……对这些,学生往往无所适从,不知道从哪一方面来进行解答,结果常常是答非所问,从而造成不必要的失分。在这里,我们将就提问的类型与解答的内容进行归类,希望能够给考生带来一些帮助。
第一种类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
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正确解答:这类提问,着重的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该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一般应该从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方向寻找答案。但在阐述具体某句诗时,又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三个方面: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虚实、动静)、抒情、议论、铺陈等。
2.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衬托(正衬或反衬)、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比、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化用、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含蓄蕴藉等。
3.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
例1.对表现手法的赏析回答:分析诗句+手法+表达作用。
关河令
[宋]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提问: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一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融情于景。本词上阙先写薄暮凄清之景,孤独的旅客默立客庭中,长鸣传来,不见雁影,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下阙的“孤灯”与上片相呼应,孤寂凄苦之情自然流露于词的字里行间。
第二种类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问变体: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它的固定格式分为三个部分:描摹诗歌图景+概括意境特点+剖析作者思想。
第一部分,考生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简洁完美,切忌面面俱到。
第二部分,考生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
第三部分,根据氛围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
例2:
长干曲四首(其一)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
篇10
关键词:语文教学; 个体差异; 差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4-017-002
美国学者汤姆林森在其《多元能力课堂中的差异教学》一书中指出:差异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将学生个别差异视为教学的组成要素,教学从学生不同的准备水平、兴趣和风格出发来设计差异化的教学内容、过程和结果,最终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
一、个体差异客观存在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我们的学生,其智力基础、思维特点、志趣爱好,家庭背景等影响其发展的因素不尽相同,学生的差异也就客观存在。
1.教师不自觉地默许了分化现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认为,个体差异总是存在的,这是无法避免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学生的差异,使班级学生分化进一步拉大。
2.备课时重知识轻学情。不少教师注重教材分析,注重教案设计,却很少考虑不同层次学生实际知识储备的差异,很少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的差异。长此以往,学生差异现象也会更加明显。
3.课堂难以兼顾全体学生。面对同样的学习要求,不同学生的达成情况显然无法一致,教师确实难以兼顾。教师带着既定任务进课堂,有时为赶进度就无法兼顾学生实际学习情况。
二、提倡差异教学的原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的个性、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面对个体差异,如何使每个学生都有最大程度的发展,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差异教学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只有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才是21世纪要求的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才能达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目的。差异教学根据学生的需要、知识和能力,为他们安排灵活的基础教学,为不同的学生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体现学生为中心或者说是面向全体学生的。
差异教学有助于开发学生潜能。面向全体学生,并不意味着将学生个体间差异扯平,使他们齐头并进,而是提供适合他们各自特点的发展方式,促进每个人都得到充分发展。差异教学从关注个体间和个体内的差异出发,教师采用差异教学,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助于其生命充分生长的和谐、宽容、平等的教学情境,把学生的生命力量引发出来,使学生的潜能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差异教学能真正实现教育平等性。差异教学对全体学生的关注,基于以人为本的思想。差异教学从学生个性的差异出发,在教学中面向全体、照顾差异,为他们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充分估计到学生的学习潜力,平等地对待学生,允许他们异步学习,使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能力、学习动力等都达到较高水平;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促进教育的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平等。
三、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1.课前预设体现个体差异
关注学生差异要从备课中体现出来,老师要有更多心思关注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分层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问题设置,设计的练习要有梯度,作业要有选择。
在语文教学中,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A、B、C等不同等级的教学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层次的发展,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如诗歌类教学朗读的差异目标:A级目标:能正确、通顺,吐字清楚,声音响亮地朗读课文;B级目标:能流利、字正腔圆,有感情地朗读;C级目标:能抑扬顿挫,深情并茂地朗读。
这样的差异目标,层次分明,又紧密联系,前一目标是后一目标的基础,对各层次的学生起到了定位、导向、激励的作用。
2.课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
2.1课堂提问关注个体差异。老师要依据层次,巧妙地设计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不同要求的问题,给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语文教学中句子理解分三步走:“写什么”――“怎样写”――“怎么样”,可以分别由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回答,如《绿》一文中的“她松松的皱缬着,像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设问:A.这个句子写出了绿怎样的特点?B.作者是如何写出绿的特点的?C.请赏析这句话的表达效果。A为基础题,B为理解题,C为赏析题。课堂提问关注全体,既照顾了学困生,让他们敢于开口,体验成功的喜悦;又关注了中等生,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不再是被遗忘的角落;更是给优等生展示的平台,使他们得到了尽情的发挥。
2.2思维构建关注个体差异。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告诉我们,要了解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并根据学生所拥有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寻找其最近发展区,把握“教学最佳期”,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支架,激发学生的思维,以引导学生向着潜在的、更高的水平发展。
学生的思维存在个体差异。我们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思维水平,构建爬坡型思维平台。如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我设计了A、B、C爬坡训练题。
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句历来被认为是写月的高度传神之笔,说说你的阅读体会。
A根据大部分学生已经达到的思维水平,从修辞角度对优美语句作赏析。(用了比喻的修辞,用积水空明来比喻皎洁的月光,用藻荇交横来比喻美丽的竹柏的倒影。这句话描绘出月如积水,树影婆娑的美景。)
B从已学的《小石潭记》《阿里山纪行》的知识中,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动静结合:前半句是静态的,写月色静如水,后半句是动态的,写树影婆娑;正侧结合:前一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是正面的描绘,正面描绘皎洁的月色,后半句通过竹柏倒影侧面烘托月色皎洁。)
C“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皎洁的月色,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创设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反映了作者胸无杂念之心。表现了作者被贬谪后的豁达乐观,随缘自适的情怀。)
这样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和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使不同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了进步,都尝到成功的喜悦,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就显著提高了。
2.3课堂评价关注个体差异。课堂评价这是对学生最直接的鼓励,教师评价也应关注个体差异。对优等生用“回答得非常全面”,“真不错”,对学困生用“非常好,如果能再大声一点就更棒了”,对全体学生“看来在这一点上你们掌握了,老师非常欣慰”。
3.课外辅导关注个体差异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阵地,课后关注个体差异,尤其对学困生的关注,极为重要。在实施过程中应因人而异。
3.1谈心类。有些学生成为学困生是因长期得不到老师和家长的关注而缺乏自信,对这类学生谈心比逼他做作业更有成效。目前来看,语文学科更重情商培养,只要有积极的情感因素的引导,学习成绩一定能提高。小胡很内向,坐在最后一排,上课几乎不抬头,作业几乎不做。我到班主任那儿了解,告诉我这是个没药可救的学生,只要上课不妨碍其他同学,随他去吧。经过家访,我了解他是一个重组家庭的孩子,在家几乎不说话,小时候成绩还行,自从经历家庭的变化后,整个人都变了。我判断他是自暴自弃型的。于是,我找机会和他聊天,和他谈美国总统克林顿、英国前首相希思、电影导演山姆・门德斯、英国歌唱家埃尔顿・约翰、电影演员史泰隆、国际象棋大师加里・卡斯帕罗夫……告诉他这些人有共同点,都出自离异家庭、单亲家庭;和他讨论《士兵突击》,跟他讲“4.3克差距”的故事……告诉他什么是积极向上的人生。一段时间之后,他终于在课上昂起了头,在他迷茫的眼神中看到了希望的亮光。
3.2面授类。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吸收、消化能力存在差异,对反应慢,上课容易走神,成绩落后,学习态度较好的学生有必要进行面授。利用空余时间进行一对一的教学,对重点知识引导学生到书本上确认,做好笔记等复习资料,指导基础题的解读回答技巧。
3.3“鞭策”类。对于学习目的性不明,成绩波动较大的同学,采取“鞭策”,“敲木鱼”手段,制定阶段性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寻求不同的竞争对手,不仅让他们时刻有危机感,同时能感受到通过努力、竞争获得成功的喜悦。学生和老师一起确定自己的目标,老师向学生提供相当于或高于自己已有水平的评定等级,指导学生完成自己所选择的目标。
4.日常评价关注个体差异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评价不是甄别良莠的筛,而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泵。因此不同的学生,评价的标准、内容、方法也应不一样。
评价时,当学困生和优等生答案相似时,对学困生应充分肯定,对优等生则应提出期待和希望;同一次作业,对优生,批改评定实事求是,对学困生,即使有少许差错,订正后也可以破格评“优”,并提出修改意见。这样能给不同的个体以指导和激励,促进个体更好的发展。
在批改作业中,我喜欢对一些学生写上简短的个性化评语,比如对做得好,或有进步的学生,我会写“有才啊”,“可以啊”,“在登高了”;对做题马虎,错误较多的学生,我会写“你的作业让我沮丧”,对少写作业的学生,我会写“你的作业产量可以再翻三番”等。
差异是必然的,差异教学的探索是无止境的。差异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超越自我,挑战自我,促进自我。重视学生学习中的差异,是语文学科教育克服表面化和一般化的有效途径。照顾学生学习中的差异,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营造一个积极、和谐、活跃的学习氛围。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差异教学可以把这一理念付诸实践。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
[2]《基础教育课程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