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课教师养老保险范文

时间:2023-03-19 06:33: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代课教师养老保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代课教师养老保险

篇1

我国代课教师队伍十分庞大,有些教师含辛茹苦、无怨无悔、勤勤恳恳工作了数十年;有些教师经验丰富、教学业绩突出,已经成为当地的教学骨干;当然也不排除部分低素质、滥竽充数的代课教师存在。“一刀切”地加以“清退”,并不是代课教师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而应该从制度层面去加以引导、规范管理,使代课教师队伍中那些能胜任教育教学岗位的人员成为现阶段教师队伍补充的后备资源。为此,笔者认为在现阶段,代课教师问题的解决,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确保代课教师最基本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第二步,应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制订相关的管理办法来规范代课教师问题的解决。

一、落实《劳动合同法》,维护代课教师的基本权益

笔者认为,《劳动合同法》的精神同样也适用于事业单位。根据《劳动合同法》,代课教师如下方面的权益必须得到保护。

1.代课教师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劳动关系必须得到认可。依据《劳动合同法》无论代课教师在教育行政部门备案还是未备案,只要其在教学岗位上执教任职超过试用期(试用期最多不超过6个月),其与学校的劳动关系都应该得到承认。只有认可了这种劳动关系的存在,代课教师的劳动权益才能得到有效保护。

2.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依据《劳动合同法》,与代课教师补签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的规定,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3.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给代课教师的工资应不低于该地区的最低工资保障数额,同时必须为代课教师办理社会保险。

4.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与符合如下条件的代课教师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1)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2)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3)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续订劳动合同的。因此,至少对在代课教师岗位上连续工作十年以上的代课教师,应与其签署无固定期限合同。

5.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的精神,对代课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的理由予以辞退。

二、制订相关管理办法,规范代课教师问题的解决

在代课教师问题解决上,应依据《教师法》、《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针对离岗代课教师、在岗代课教师及今后新聘的代课教师分别制定相关的政策来规范对代课教师的管理,以解决相关的问题。

(一)制订《中小学离岗代课教师经济补偿及养老保险补缴管理办法》以规范管理离岗代课教师

据《中国教育事业年鉴》统计,2001年全国代课教师数量58万人,到2008年底,这一群体人数降到31.1万人。也就是说,从2001年至2008年底,至少有27万代课教师被逐步清退或转正,其中转正的人数相对较少,更多的代课教师非自愿地离开了教学岗位。之前,针对代课教师的清退政策完全由地方政府“有情”制定,缺少国家层面的配套政策(如择优录取的政策、补偿标准及是否应该给予贫困县财政支持),为此,国家应尽快出台《中小学离岗代课教师经济补偿及养老保险补缴管理办法》,以规范管理离岗代课教师。

在该办法中应包括:离岗代课教师经济补偿的范围;经济补偿的计算规则;离岗代课教师在代课期间未缴纳社会养老保险的应补缴并给出计算标准;补偿金及社会养老保险金的支付及领取条件及方式;对离岗代课教师要进行再就业培训,以及对有特殊困难的离岗代课教师要进行社会救济等内容。制订该办法目的是解决离岗代课教师的经济补偿和社会养老保险问题等内容。

(二)制订《中小学在岗代课教师解决办法》以规范管理在岗代课教师

制订《中小学在岗代课教师的转正及管理办法》,目的是在于规范管理当下在岗的代课教师。在办法中,要依据代课教师的不同类型进行分类处理。

1.对在岗3年及以上、具有教师资格证,经考核且胜任教育教学岗位的代课教师,鼓励他们参加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尤其是对那些年龄超过40岁、教龄满10年的代课教师;在未被招录为编制内教师之前,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要与其签署劳动合同,并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进行管理;完善当前的编制核定机制,确保有足够的编制以满足当前教育教学实际需要,并保证在岗合格代课教师能被正常招录。

2.对在岗3年及以上,未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经考核能胜任教育教学岗位的代课教师,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可与其签署期限为3年的劳动合同。在3年期间,代课教师应积极参与由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组织的各项在岗培训,并努力获得教师资格证。3年内取得教师资格证者,再按前款进行管理。

3.对在岗3年及以上,未能够取得教师资格证书,且经考核不能胜任教育教学岗位者,需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办理辞退手续,并进行合理补偿。

4.对在岗不足3年的,可根据实际需要,应聘新的代课教师岗位,但要遵循下述提及的《中小学代课教师聘用与管理办法》。

(三)制订《中小学代课教师聘用与管理办法》以规范管理新聘代课教师

制订《中小学代课教师聘用与管理办法》,内容应包括:代课教师的界定,代课教师的招聘程序和办法,代课教师在受聘期间享有的权利以及所要履行的义务,代课教师的绩效评估,代课教师薪酬的支付,代课教师的解聘与续聘等等。目的是规范代课教师今后的录用、培训、考核、薪酬、转正与解聘的操作程序,使代课教师问题的解决能有法可依。

1.在录用程序上要规范。招聘流程如下:由学校根据自身的需求,依据一定的标准,向县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交代课教师用人计划的申请;在县一级教育行政部门许可的情况下,由学校按相应程序招录,招录过程文件及名单要及时向县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代课教师薪资经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申请,由省一级政府或中央政府的财政进行转移支付,具体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统一制定。在目前部分地区仍然缺乏师资的情况下,地方学校仍要重视并充分利用本地的社会教育资源,但要严格按照《中小学代课教师聘用与管理办法》来聘用、使用和管理代课教师。整个聘用及管理过程需要公开和监督,可采用公示制度,并强化领导责任追究制,如果录用过程不符合程序,需要严格追求相关人员的责任。

2.对新聘用的代课教师要有相应的师资培训计划。对录用的代课教师,要配以相应的培训计划,包括入职培训和在岗培训,并鼓励其参加教师的招录考试。20世纪80年代,许多民办教师通过各类培训和自学考试,不少人都成为了当地教育领域中的骨干力量。因此,如果能够给予足够的教育培训,并通过制度设计鼓励其进一步自学和发展,必将有大量的代课教师能够迅速进步,成为优秀教师的后备力量。

3.对代课教师要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对于所聘用的代课教师,都需要进行相应的考核,考核结果要备案。尤其是对代课教师教学经历不足3年的,更需注重对其考核。经过考核不合格,确认不胜任教师岗位的,要坚决辞退。但辞退程序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程序,并接受公众的监督。严格的考核制度,可以促进代课教师群体的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保障农村整体的教育质量。

4.要严格按照《教师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管理代课教师。今后新聘用的代课教师原则上与聘用学校每年签订一次合同。并且按照有关法律办理各种社会保险。

5.应允许有教师资格证的代课教师参与每年度的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录取。应给予代课教师转正为公办教师的管道,这有助于为其提供发展的动力,鼓励他们积极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

必须强调的是,今后代课教师的聘用要严格限制,如可限制在国家级贫困县农村或牧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在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推广“教师聘用制”以补充今后部分学校无法通过“公开招考”这一渠道获取足够师资而留下来的缺口。聘用教师应具有合格的教师资格证、学历,在一定条件下可直接转为公办教师。但是,国家也需要针对“教师聘用制”制定统一的管理政策。

篇2

一、发放范围

凡年满60周岁、曾在农村公办中小学民办教师岗位上工作满3年以上(含3年)的人员和代课人员,离开教学岗位后再没有被企事业单位录用,目前仍为农村居民的。今后达到上述规定年龄的此类人员,从到龄次月起享受。

二、执行时间

从2010年1月1日起执行。

三、执行标准

对上述人员按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加工龄补助的办法发给养老补助,基础养老金按每人每月55元标准执行。工龄补助按每满一年月发放6元的标准执行,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四、审核办法

(一)审核原则:按照“乡镇初审、以区为主、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积极稳妥”的工作原则进行审核。

(二)审核程序:①本人向乡镇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材料;②乡镇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初审;③乡镇负责在乡镇、村、校对符合条件人员进行公示;④公示无异议后,报区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⑤报市级相关部门审批;⑥报市级相关部门备案;⑦备案后反馈各乡镇,由乡镇对名单在所在乡、村、校进行公布。

(三)本人申请内容:申请人应书写申请书、填写登记表,写明自己的基本情况、曾在民办教师岗位上工作过或代课的具体时间,所在学校,实际工作年限(凡工作有间断的可累计计算),以及有关具体证明人。申请书应附以下相关材料:本人户口簿、身份证(原件、复印件);曾在民办教师岗位上工作过或代课的学校、村委会、乡镇的详细证明(学校已撤并的不再提供学校证明);民办教师认用证;学校、乡镇签订的代课教师合同。本人应对自己提供的所有资料负责,若出现弄虚作假,一经查实,取消其资格。

(四)初审方法:各乡镇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抽调专人对申请人提供的所有原始材料和有关档案逐人逐项审查,并实地调查核实,然后进行公示,公示时间应不少于10天。公示无异议后,乡镇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签字盖章一式10份上报区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各乡镇要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报区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通过后组织实施。

五、参保缴费登记及待遇发放程序

1、依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经市级行政主管部门审批认定且相关部门进行确认过的以上人员在户口所在地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办理相关手续。

2、由本人携带户口簿、身份证(原件、复印件)及审批后的认定表到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填写《参保申请登记表》,办理登记时已满60周岁人员同时填写《待遇申请审批表》。未满60周岁的人员按照参加新农保的参保程序办理参保手续,到龄后按照新农保待遇审批程序办理享受待遇相关手续。

3、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于三日内将个人全部资料上报区农保经办机构进行审批建档,并将参保人员信息录入新农保信息管理系统,将未满60周岁人员需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存档的资料及时退回。

4、区农保经办机构对年满60周岁以上人员进行待遇审批后,填写《待遇审批花名册》,并将个人资料一并报市农保中心批准备案。

5、市农保中心批准后,区农保经办机构依据审批结果核发《待遇领取证》,填写《享受待遇人员花名册》,并于待遇审批次月根据核定养老金发放标准计发养老金,委托承担社会化发放的经办银行办理养老金存折。

六、资金来源

对符合条件人员发放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所需资金,由省、市、区财政按5:2.5:2.5比例承担;对符合条件人员发放工龄补助所需资金,由省、市、区财政同样按5:2.5:2.5比例承担。

七、有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为了切实搞好此项工作,成立区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区教育局局长付广建同志任组长,区财政局副局长张文学,区人劳局副局长张敏,区教育局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张建峰任副组长,区农养办主任陈洁、区教育局教育股股长孙鑫、区财政局事财科科长王文喜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教育局。主要职责分工:区教育局负责登记造册、核定资格、确定人员和信息上报工作;区人劳局负责上报人员的一次性认定和养老金发放工作;区财政局负责将以上人员发放养老金所需资金纳入区财政预算,做好资金的协调、落实工作。各乡镇要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做好曾在民办教师岗位上工作过的人员和代课教师发放养老金政策的宣讲、人员的摸底、初审、公示和相关稳控工作。摸底、初审、公示等工作务必于春节前结束,2月底前将初审结果上报区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做好政策宣传。各乡镇和区政府有关部门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运用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加强对此项工作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和各项政策的宣传,使这项惠民政策深入人心,把好事办好。同时,要注意处理好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总结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经验,妥善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重要情况要及时向区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篇3

荷田乡地处偏僻农村,经济长期落后。现有初中x所,九年义务制学校x所,中心小学x所,完全小学x所,教学点x个。

一、中小学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我乡现有初中班级x个,学生x人,小学班级x个,学生x人。现有教职员工x人(含中心学校x人),其中专任教师x人,含在编教师x人,特岗教师x人,支教教师2人;专任教师中初中教师61人,小学教师87人;56岁以上的7人,50-55岁的18人,40-49岁的24人,30-39岁的x人,30岁以下的x人;学历结构:研究生1人,本科x人,专科42人,中专6人;职称结构:高级教师x人,一级教师x人,初级教师x人,未评x人。学科教师配备:英语教师9人,音乐教师3人,美术教师2人,体育教师3人,信息技术教师1人,心理健康辅导教师0人。

二、中小学教师余缺情况

按照初中1:18,小学1:23的编制管理办法,我乡中小学应配备教师x人。现有教师x中核减中心学校人员x人,另核减长期因重病不能上班的人数x人后,实际只有x人安排教育教学工作。还因产假、病假、2019年下半年退休的教师等各种原因,另聘用代课教师x人。

三、存在的困难

1、教师增量太少,乡村教师流动太大。近年来,隆回县招聘教师的力度比以往明显增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化解大班额,让县城教师缺编严重,因此,农村留不住年轻的教师,特别是优秀的教师,流失十分严重,籍贯为外县的教师也陆续回家乡任教。我乡每年都有近20名比较优秀的教师考入县城或调入县城周边乡镇,导致年年招聘教师,年年大量缺教师。

2、专业教师严重缺乏。我乡音体美教师长期缺少,部分学校甚至为零,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3、农村教师编制紧,工作量多。城镇编制配比初中1:15,小学1:21,而农村则为初中1:18,小学1:23。殊不知城镇平行班级多,农村几乎没有平行班级。这就造成乡村教师教学跨科较多,教学任务无形之中增加。同时也为教师的培训,产生了严重的工学矛盾。因教师教学任务重,课程多,其他社会工作也压力大。让提高教师素养的教师培训,部分变成了应付。

4、教师待遇普遍偏低,很难吸引优秀人才。刚参加工作年轻教师,应发工资2200元左右,扣除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职业年金外,剩余1400元左右,即使加上绩效工资,乡镇补贴,人才津贴也只有3000多元。

5、教师职称晋升难度大。受岗位职数的控制,教师唯一的晋升通道也很艰难。许多从教30年以上的教师,遇到晋职天花板,工作积极性倍受打击。

6、班主任津贴落实难度大。财政没有专项的班主任津贴预算,班主任费成为纸上谈兵。特别是寄宿制的初中,班主任工作尤其辛苦,起早贪黑,每天6点多起床,一直忙碌到晚上10点以后,学生就寝才可以休息,每时每刻神经都是十分紧张的。因此,提高寄宿制初中班主任的待遇,要有专项经费予以保证。

四、几点建议

1、提高教师待遇。建议把公务员这块的绩效考核奖纳入教师,进行财政预算,让教师待遇不低于公务员待遇的口号落到实处。不断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提高乡村教师工作补贴,特别是乡镇偏僻边远地区的津补贴。做到招得来、留得住、教得好。

2、增加农村教师编制。建议按班级比配备教师,小学每班至少配2人,初中每班至少配3.5人,让教师有时间、有精力参加各种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文化素质,教育教学水平。

3、制定终身从教农村的教师奖励政策。鼓励教师终身服务农村教育,对在农村工作30年以上的教师,应有特别的补偿待遇,留住部分优秀骨干教师。

4、增加农村晋升高级教师的岗位职数。高级职数向农村倾斜,简化评聘程序,做到农村教师有盼头、工作有劲头。同时做好晋升后的管理工作,不能让部分教师一晋升职称就调离原单位。

5、加大教师招聘力度。逐步化解农村学校聘用代课教师的现象。

篇4

摘 要 目前中小学学校教育成本核算没有一套完善有效的核算方法。在分析教育成本时都是用生均教育事业费替代生均教育成本。由于学校会计是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基础、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双轨制养老制度等因素存在,要想得到准确的教育成本几乎不可能。本文针对中小学教育成本构成因素,浅谈中小学账务改革,分析中小学成本核算的方法。

关键词 中小学 教育 成本 核算 分析

由于教育部门的公益性,教育成本问题往往不被重视。我国的基础教育普遍面临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教育的过程是人财物力资源消耗的过程,在教育经费一定的条件下,如何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培养数量较多,质量较高的合格人才具有极其紧迫的现实意义,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教育成本核算,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现阶段中小学教育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中小学学校会计执行的是《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要计算中小学教育成本,必须先解决以下问题:

(一)会计核算的基础需要进行改革。会计核算的基础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我国现行中小学会计核算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是将本期发生的收入和费用全部反映在收支报表中,不能正确地反映当期的实际收入和成本费用的情况。权责发生制是以权利和责任的实际发生期间来确认收入和费用,根据权责发生制进行收入与成本费用的核算,能够反映每个会计期间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按权责发生制原则便于准确地进行成本核算,中小学教育成本核算必须以权责发生制为前提。

(二)现阶段中小学固定资产的核算未计提折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没有要求计提折旧,在会计制度通用科目中也没有折旧这一科目。在实际操作中,中小学校都不按照固定资产原值和使用年限计提折旧,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与净值相差越来越大。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学校开展业务活动的成本不包括折旧费,使得成本核算不完整,虚减了成本支出。同时,固定资产购置时一次性记入支出加大了成本支出,没有反映出固定资产逐步磨损、价值逐步转移的特点。不符合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

(三)由于现行双轨制养老制度的存在,中小学在职教师工资构成中不包含养老保险金,但是包括了离退休费,造成学校教育成本不真实。离退休费不能计入当期教育成本,因为这与学校当期提供的教育服务无关。另外,各学校离退休人员所占教职工总人数的比例不同,老学校离退休教师较多、负担大,新学校离退休教师较少、负担轻,如将这项费用计入教育成本,难以进行横向间的比较。养老保险金的支出应计入当期教育成本,但现行学校人员经费中却不包含养老金支出。

二、教育成本核算的方法

中小学财务报告要提供教育成本核算的信息,还需要在学校财务制度上做出重大变革。即改变现行学校会计核算采取的收付实现制为权责发生制。这样一个会计期间内收支项目才能配比,成本才能正确核算。有利于节约资金和提高运行效率。

1、对支出科目重新分类。属直接成本的如专任教师薪酬(含代课教师),公务费、业务费、修缮费等要剥离与教学无关的费用。属间接成本的如管理人员薪酬等。与成本无关的如离退休费等与教学无关的费用。

2、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不符合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所以应计提折旧。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可以借鉴现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取消“固定基金”科目,设置“累计折旧”科目;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并列入资产负债表中,作为固定资产原值的减项,充分体现固定资产净值。购置固定资产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资产类科目;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借记“事业支出――折旧费”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3、加强在建工程核算。当学校购置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或者建造工程类固定资产时,先在“在建工程”中归集相应的成本支出,待安装完毕或工程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时,再从 “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账户。

三、教育成本核算分析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一)教育成本核算的目标

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合格的人才。人才素质的高低又直接与教育的投入相关,因此不能单纯追求经济学意义上的“生均教育成本最小化”目标。

教育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教师工资的增长,其结果只能是教育成本不断上升。由于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增加教师的关注率,小班教学逐渐成为发展的趋势,势必增加教育的成本。随着现代教育教学内容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如: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就必须投入电脑、电脑教室等,实施教育的成本自然越来越高。随着教育设施的增加,如:教学楼、体育器材、电脑、投影等,维护设施的费用也逐年增加。通货膨胀也造成了教育成本的增高,学校购买的商品价格上涨速度远远高于一般商品的消费物价指数。所以生均教育成本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教育成本的核算应以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杜绝浪费、评价教育效率为目标。

(二)教育成本的比较分析

对比相同地区、相同规模的生均教育成本,可以分析成本差异的原因:生均人员经费差异、生均公用经费差异、生均固定资产差异等。通过分析可以增加对薄弱学校改造的投入,使教育均衡发展。

随着国家对教育拨款的逐年增加,现已对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杂费全免,由财政拨款,并逐年增加生均公用经费的拨款。所以对教育成本的核算,提供准确的教育成本,国家才能更好的制定适当的政策,指导学校用好资金,避免出现资源浪费及效率低下的弊病。因此加强中小学教育成本核算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王玉.教育经济学(第二版).华文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次印刷.

篇5

[关键词]农村 幼教师资 问题 对策

一、欠发达农村幼教师资队伍的现状

1.幼教专业师资缺乏,区域分布失衡

通过对位于西北的S省5个县25所乡村幼儿园做的调查,发现当前农村幼教师生比例1:48,地区间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平衡,造成农村幼教师资分布不均衡,经济和教育基础较差的农村地区幼教师资严重缺乏,一些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技能很差,不会弹琴、唱歌、跳舞、绘画,个别教师五音不全,普通话很不标准,农村急需受过学前专业教育的幼师毕业生。幼儿教师离心倾向更加严重,呈现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2.幼儿教师学历偏低,专业缺乏对口

农村幼教师资队伍部分是职高生,没有经过师范类学校正规系统学习的其他来源的教师占大部分,还有不少教师是高中以下学历,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培训,许多在岗教师没有资格证书,即使是学历合格的教师也大多是再次进修或培训获得的学历, 其教育教学业务知识和能力与专业不对口,不能适应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

3.职称评定失范,骨干教师梯队尚未形成

(1)职称评定失范

教师职称评定意味着社会对教师专业水平的肯定与认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家长及社会成员的认同和支持。根据有关规定,幼儿教师职称评定归属小教系列。但在调查中发现,农村幼儿教师多数是被民办园所雇用,少数被小学举办的幼儿园或学前班所聘用。就用工性质来说,绝大多数属于临时聘任制。由于政策上的原因,教育行政部门并没有把农村幼儿教师纳入当地教师统一管理的范畴,农村幼儿教师成了编外教师,86.4%的农村幼儿教师无职称,有职称者仅占13.6%,即使有职称的也多为小学附设幼儿园或学前班兼任幼教或转岗到幼教的小学老师、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少部分公办教师。村级农村幼儿教师基本没有职称评定,得不到应有的认可,这极大地消解了农村幼儿教师的工作热情,造成了幼儿教师的“隐性流失”。

(2)骨干教师队伍尚未真正形成

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由于农村学前教育起步晚,多数教师为幼儿园临时或长期聘任,教师的总教龄与幼教教龄在10年以下,平均总教龄约为6年, 平均幼教教龄约为5年,而一名骨干教师的成长至少需要5年以上时间的实践锻炼,目前尚未形成骨干教师群体。

4.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需要提高

(1)经济待遇较低,职业吸引力急需增强

目前S省农村地区幼儿教师一般每月工资只有500―700元。其中月收入在600元以下者达到了38.7%,收入超过800元的及少,没有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更无住房公积金的保障。如此困苦的生活背景,极低的物质待遇大大降低了幼教职业的魅力,一方面使得有能力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甚至流出幼教行业,另一方面使许多优秀的青年人不愿意选择到农村从事幼教工作。

(2)社会身份不明,权益没有保障

国家对农村幼儿教师的身份没有明确界定,他们既不是公办教师,又不是民办教师,也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代课教师,政治待遇边缘化,家长及社会成员对幼儿教师工作的“简单化”认识,甚至是错误认识,影响了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所以,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素质,改善教师待遇是农村幼儿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

5.职后培训滞后,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

由于目前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没有纳入当地教育部门的师资培养计划, 导致绝大多数农村幼儿教师缺乏有效的职后培训,加上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结构呈现年轻化特征,有经验的教师欠缺,新手教师得不到有经验教师的指导,园内学习提高受阻,民办园教师编制很紧,外出学习几乎不可能,而且在同区幼儿教师之间交流学习的机会也很少。由于农村文化落后,信息闭塞,图书资料少,90%以上的农村幼儿教师不看专业书籍,教师很难通过业余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专业发展困难、教育观念陈旧、照本宣科、记诵背读的教育方法司空见惯,难以适应幼儿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二、探究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出路

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关系到农村教育的整体发展与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国家要通过立法保护农村幼儿教师的权益,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让幼教工作变成吸引人的职业,从幼儿教师个体来说,要着力提高自身的素质,由“保姆型”教师变成“专家型”和“研究型”教师。

1.出台政策法规,保障待遇经费

通过制定和实施各种保护性政策法规、并整合其他各种社会资源,确保教师之间以及教育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的相对公平,如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幼师毕业生、城区教师到农村幼儿园任教;县镇幼儿园教师评高级职称需到农村幼儿园挂职工作, 政府还应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监督、强制用人单位取有效措施落实农村幼儿教师待遇制定农村幼儿教师收入最低控制线,并将幼儿教师纳入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之中,保护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激发其从教积极性。

2.完善职后培训,提升师资学历与专业对口

针对农村幼儿教师总体素质不高的现状,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教师职后管理与队伍建设,尝试构建以园本培训为平台的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网络体系,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不断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业务素养和科研能力。建议每个区县的公办幼儿园或示范性幼儿园负责各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工作,乡镇中心幼儿园负责本乡镇其他幼儿园和学前班幼儿教师的培训工作,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幼儿教师培训网络。组织具有普及性的培训或讲座,培训方式要多样化,尽可能地满足不同教师群体的多样化需要。

3.强化幼教管理,普及职称评定

农村学前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是一大批农村户口的幼儿教师,她们的待遇能否落实,是稳定幼儿教师队伍的关键。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对相应学历人员待遇的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使农村幼儿教师享受与中小学教师同等的地位和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以法律的形式予以明确规定,从而稳定幼儿教师队伍,防止专业教师大量流失。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农村幼儿教师 生存状况 解决对策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幼儿教育迅速发展。然而,在发展的过程出现了一些问题,师资问题是其中较为突出的方面。幼教师资水平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当前,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状况欠佳,不仅制约着幼儿教师队伍的发展,而且严重地影响了农村幼儿教育的质量。农村幼儿教师生存所面临的困境亟须我们的关注和解决。

一、农村幼儿教师的生存状况

1.教师身份不明,流动性大。

由于幼儿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因此农村幼儿教师的身份被承认,至今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她们既不是公办教师,又不是民办教师,也不能算作代课教师。农村幼儿教师正处于被边缘化的尴尬地位。这严重地伤害了她们的自尊心,也影响了她们的工作热情,让她们失去了为幼教事业不懈奋斗的决心和信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虽然对农村幼儿教师作了相应的管理与引导,但力度不够,以致这支队伍比较混乱。[1]当地教育局没有对她们进行注册登记。农村幼儿教师也没有职称评定、评先选优的机会。幼儿教师与园主实际是一种雇佣关系,园主可以决定教师的去留。由于缺乏相关的管理规范,幼儿教师如果对工资不满,也可以随时离岗。这就造成了幼儿教师流动性较大,师资队伍不稳。

2.学历层次低,专业发展困难。

农村幼儿教师的学历层次不高,以中师、职高、职业中专为主,有部分教师仅有初中学历。她们中的大多数没有学过幼儿教育的相关知识,没有进行过幼儿教育的专业培训,因此缺少幼儿教育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她们不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在教学中“小学化”倾向严重。此外,农村幼儿教师缺乏培训及继续教育的机会,幼教观念得不到更新。长此以往,将制约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目前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没有纳入当地教育部门的师资培养计划,所以农村幼儿教师不仅没有外出学习的机会,而且在当地幼儿教师之间进行交流学习的机会也很少。[2]农村通讯不发达,文化落后,信息闭塞,网络资源与图书资料缺乏,这些条件也限制了教师的学习与提升。缺乏观念的更新,她们只能凭借以往的经验来从事本职工作。

3.工资待遇差,缺乏社会保障。

农村幼儿园以民办为主,民办幼儿园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教师的工资主要靠学费来支付。一些民办园本身经费就不足,维持幼儿园的正常经营都存在困难,导致幼儿教师工资待遇太低,有的每月工资仅300―400元。这样的条件导致幼儿园招聘不到专业的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而在园的教师都是出于谋生的需要。农村幼儿教师不属于国家的正式编制,只是临时聘任的教师,她们既没有医疗保险,又没有养老保险,更别提住房公积金,所享受的待遇根本无法与公办教师相提并论。这样一来,她们面临很多后顾之忧:生病不能报销医疗费,退休后没有保障。这也严重地打击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影响了工作的稳定性。

4.环境艰苦,工作负担重。

农村幼儿教师工作的环境比较艰苦。尤其是偏僻的农村,交通十分不便,有的只是单独设一个班,就要容纳附近所有的幼儿。幼儿园设施十分简陋,没有活动场地,也没有玩教具。一个教师往往身兼数职,既是园长,又是老师,还是保育员。由于幼儿年龄还小,缺乏生活自理能力,教师既要开展教育活动,又要照顾好幼儿的生活。农村幼儿园容纳的幼儿较多,幼儿教师又少,导致师生比过高,有的高达1∶50,甚至是1∶60。幼儿教师的日常工作比较琐碎繁杂,整天与幼儿待在一起,每天工作时间较长,工作负担很重。

二、解决对策

农村幼儿教师是亟须我们关注的一个弱势群体。了解农村幼儿教师的生存状况,帮助她们走出困境,是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重要工作。她们的生存状况直接关系着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及农村幼儿园办园质量的提高。帮助农村幼儿教师走出困境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明确政府职责,完善幼教机构的管理。

政府是发展幼教事业的关键因素。各级政府要明确各自在农村幼儿教育发展中所应承担的职责垢地位,将农村幼儿教育纳入到政府规划和管理的范围中,以确立农村幼儿教育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各市、县、乡镇应设相应的机构和人员专门监管农村幼儿教育,加大对农村幼儿教育的扶持力度。同时,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着力解决农村幼儿教育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教育部门要与财政、卫生、妇联、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合作。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幼儿教师工作的重要性,逐步明确她们的身份,确立她们应有的地位,使他们所面临的困境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只有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管理得到规范,幼儿教师才能安心工作,才能保证农村幼儿教育保教质量的提高。

2.拓宽师资来源,加强教师培训。

目前农村幼教师资主要来源于当地幼儿师范学校的毕业生,但在数量上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这些教师相对集中在乡镇幼儿园,而在较为偏僻的农村,师资十分有限,教师素质不高。所以,各级教育部门要积极拓宽师资来源,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幼儿园支教,为农村幼教事业补充新的力量。教育部门要重视幼儿教师的职前职后培训,要把在职培训纳入当地教育部门的师资培训计划,建立农村幼儿教师培训体系,让她们能够有机会参与多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教育部门还可通过组织教研活动,帮助幼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提高自身素质。同时,还可以当地公立幼儿园为主导,对农村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给予必要指导,增强园与园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3.保障教师工资,完善社会保障体制。

政府要出台相关的政策,对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福利及社会保障做出硬性规定,如限定农村幼儿教师的最低工资,保障她们的基本生活。同时,政府要对幼儿园实行规范管理,规定必须按时发放教师的工资,从制度上给予农村幼儿教师稳定的政策保障。教育部门要大力扶持农村幼儿园的发展,适当考虑增加财政投入,拓宽资金渠道。政府要让农村幼儿教师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保险的费用可由政府、幼儿园与个人共同承担。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督促各幼儿园业主履行支付教师工资与保险费的义务,对拒不履行相关义务者,要给予一定的行政处罚。[3]幼儿教师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工作才无后顾之忧。

4.实行教师资格证制度,严把准入关。

师资队伍的素质决定着幼教的质量。为防止素质较差的人员混进农村幼教队伍,要严把幼儿教师准入关。因此,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实行教师资格证制度,只有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的人才有资格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由于农村的实际情况不能与城市相比,在选拔教师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农村幼儿教师资格证制度和相应的考核办法,通过这个途径,选择真正有教学能力,并热爱农村幼教工作的幼儿教师。对于在职的幼儿教师,可通过学习和培训,鼓励她们申请幼儿教师资格证,提高自身素质。

5.实行教师聘任制与合同制,维护双方合法权益。

在农村,教育部门可对幼儿教师实行聘任制,明确规定幼儿园对教师的聘任期限,确保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连续性。被聘任的教师应得到与小学教师同等的地位,具有平等的工资及福利待遇,并给予她们根据工作业绩评定等级的机会。有了政策的保障,幼儿园不得随意解雇教师,教师也不能中途离职。幼儿园园主要定期与幼儿教师签订劳动合同,依法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该劳动合同必须公证,才能具备法律效力。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监督双方切实履行合同内容,对不履行义务的一方追究其责任,依法维护双方的合法权利。

参考文献:

篇7

内乡县幼儿园是一所市一级一类幼儿园,它创建于1958年,有一个总园,4所分园,有63个教学班,在园教职工229人,在园幼儿2100人,省级名师2人,市级名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32人,专业达标率为100%。我园重视基础建设,环境创建和教育技术信息化建设,班班拥有钢琴、电脑和背投电视,教育教学设施齐全,有陶艺室、感统室、幼儿电脑室、电子琴教室等,多年来我们秉承"快乐、成长、成功"的教育理念,面向未来,追求卓越,服务社会,以五大领域为基础,先后引入北京教科所数学启蒙教育,开办了蒙特梭利教育、亲子教育、科技教育、互动分享阅读教育等特色课程,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先后获得"河南省安全教育先进学校、南阳市幼儿教育先进集体、市卫生先进单位、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优秀家长学校、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称号。总结将近八年的办学经验,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做好人的工作是一所园所的根本,只有以人为本,才能使一个园所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1.以管理者为本,塑造精英园长团队

在园领导班子中,每个人能力不同,各有所长。如果说幼儿园是大海,那么每个人就是"集体大海"中的一滴水,这"一滴水"只能在集体大海中才能发挥其才干,作为一园之长,关键能否将这每一滴水汇入集体大海之中,就要看能否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使他们在工作中尽其谋、竭其力、播其慧,形成一种向心力,一种合力,使之形成滚滚洪流,奔腾不息。

1.1 在人才的选择上强调"粗中有细,抓大放小"。在人才的选择上,我们往往会碰到"人才并不完美"的情况,这是很普遍,一方面我们一定要摒弃"完美主义",另一方面,我们要十分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才,她需要具备哪些素质.首先是德,其次是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接下来是管理的悟性、必须的专业素质等,但有时这个规律会因为岗位所需人才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不可通用,但可借鉴的是,在人才的选择上要抓住重点,放弃次要的,次要的在将来的工作中可以慢慢培养。

1.2 在人才运用的过程中,要激发助手的工作热情。

1.2.1 授权。园长应授助手两方面的权利:一是协助园长考虑全面工作的权利,如学期初,我让园级领导一人提供一种方案,最后班子成员讨论,确定更有价值有意义的方案作为全园的工作思路。二是做好自己局部工作的权利。

1.2.2 支持。园长要对副职宽容和理解,更重要的是实际工作中给予支持,要使助手真正感受到自己在工作中不是单枪匹马,孤军奋战,而是身边依托,有靠山,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做后盾。因此园长应从以下几方面给予支持。第一,助手有了困难要给予帮助和鼓励。第二,若有人告助手的状或打小报告,不要轻信或听风即雨,随声附和,要为助手撑腰。第三,对遇到紧急情况或来不及处理问题的行为应给予支持和谅解。第四,对助手确定的问题,不要轻易否定,若需要改正,必须启发引导让其发自内心作出更正,对他们在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和差错并不责备、不埋怨,巧妙地帮助他们将挫折、失败化为新的起点,进而去赢得成功。

1.3 园长注意运用个性魅力影响下属

1.3.1 坚持的信念。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往往都来一个方向,也就是自己的内心,加强品质磨练,其实磨练的是自己内心的那份坚持,对一个目标的坚持,对一个原则的坚持,对一项制度的坚持,对一种认识的坚持。

1.3.2 不计个人得失。一切以大局出发。在个人与园所发生冲突时以园所为重,在个人与教师利益发生冲突时,以教师为重。俗话说:"其身正,不令而行"。为官者身正,本身就是一种示范、一种榜样,同时也是一种说服力、号召力、凝聚力。

2.以教师为本,打造和谐教师团队

2.1 刚柔并济,实施弹性管理。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任何一个园长都想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在管理上仍然存在"以管理为本",强调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组织的权威性,依靠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经济利益约束教师,教师时时处处处于被动地位,只是执行上级或领导的指示和任务,容易使教师形成"我们是替管理者干的"观念。

2.2 知人善任,激发教职工充分发挥个人优势。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是管理工作的核心,任何管理都离不开人,没有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的群体是很难完成任务的。首先,要了解各种类型的教职工的不同性格,根据员工不同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第一种 积极上进型。第二种 尽职尽责型。第三种 天真活泼型。第四种 得过且过型。第五种 小肚鸡肠型。第六种 盛气凌人型。

2.3 建立激励制度 促进和谐发展

2.3.1 运用政治激励法,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想法、设法解决教师的身份,为他们终身发展解决后顾之忧(如招聘正式教师 代课教师交养老保险金等)

2.3.2 运用经济激励法,规范员工行为。采用这种方法要把握一定的尺度,一旦实施过度就可能形成严重的拜金主义。

2.3.3 运用培训激励法,促进员工专业化成长。培训激励工作不是盲目进行的。在教师这样一个团队中存在着个性专长的差异性、存在着个人目标追求的差异性,所以要选择运用培训激励法,来促进他们的成长。如:针对新员工的岗前培训、针对指教领域不同的课题培训、针对员工专业不同的技能培训、新入园教师参加的园本培训、三年以上教师送出去培训等。

2.3.4 运用梯队激励法,为员工搭建成长平台。一个团队大多数成员都是有成长愿望的,大家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在将来的团队中有一份自己的骄傲,因此巧设一些岗位,以用做人才梯队的培养(如 青年团 课题负责人 年级段长 院长助理等)使团队可持续发展。

3.以幼儿为本,焕发幼儿童真天性

篇8

一、全县幼儿教育事业的基本情况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奠基工程。多年来,我县根据《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一系列幼儿教育的文件精神,大力推进全县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全县幼教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基本满足了适龄儿童的入园需求,被省政府命名为“基本满足幼儿学前三年教育县”,全县幼教事业走在了全市前列。

但是,目前我县幼儿教育整体水平还不高,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出现滑坡趋势,成为整个基础教育中最薄弱的一个学段,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很不适应。主要表现:一是办园体制不顺畅,甚至存在将幼儿教育简单地推向市场,减少或停止对幼儿教育投入的现象,导致幼儿教育发展后劲不足,一些小规模幼儿园甚至丧失了基本的生存条件。二是发展水平不均衡,不同区域之间、不同规模之间及不同体制幼儿园之间的发展不平衡,落差明显。全县现有的各级各类幼儿园中,74%左右的农村小学有附设园,但在园幼儿仅占全县幼儿总数的40%左右,近1/3学校的幼儿总数不达30人,不仅浪费教育资源,还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三是幼教队伍很不稳定。我县现有幼教队伍中,仅有108名公办教师,幼儿教师的主体是临时代课教师,年龄老化,专业知识匮乏,待遇低,缺乏养老、医疗等基本保障,影响到幼教队伍的稳定。四是办园行为不规范。农村公办幼儿园基本都附设于小学,独立性不够,自主发展较差。现有的民办园多数以赢利为目的,管理秩序较乱,无证办园现象时有出现,办园行为不规范。不少民办幼儿园的园舍设施陈旧简陋,设施场地以及厕所等不符合标准,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面对这种状况,要保持基础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切实解决教育民生问题,全面实现“创三晋示范名县,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坚持积极发展幼儿教育的理念,主动承担办学责任,加大发展投入,理顺管理体制,推动幼儿教育健康发展。

二、全县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

今后一段时期,全县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十部委《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为指导,围绕我县提出的“创三晋示范名县、办人民满意教育”总体目标,在理顺管理体制、增加经费投入、强化队伍建设、加强统筹管理等方面综合施措,不断优化幼教发展环境,扩大优质幼教资源,建立并形成以县乡公办园为示范和骨干,以民办幼儿园为有益补充的有序、灵活的幼儿教育发展格局,为幼儿一生发展奠基,为我县基础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奠基。

1、落实政府责任,理顺幼儿教育办园体制。

坚持实行“政府统筹、分级管理、部门配合”的幼儿教育办园体制。县人民政府统筹全县幼儿教育的总体规划、布局调整和全县幼儿园的权属管理,负责县直幼儿园的建设和教师的足量配备。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乡镇幼儿教育的统筹发展,办好乡镇中心园,保证幼儿教育发展投入。村级组织要把当地幼儿教育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中,积极为当地幼儿教育发展提供场地、园舍和其它硬件设施,维护幼儿园的治安、安全和合法权益,保障幼儿教育发展秩序和环境。年内,乡镇中心园和规模较大的二类以上幼儿园(当地人口在1500人以上,且适龄幼儿数量达到足额设班数量)必须从小学剥离出来,不得依附于小学,并实行法人、经费、园舍、招生、管理“五独立”,实行园长负责制和教师聘任制;其它小规模的幼儿园(班)原则上仍附设于当地小学。

2、加大经费投入,促进幼儿教育良性发展。

全县上下要积极采取措施,切实承担办学责任,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投入,并努力做到逐年增长。县至少办好1所县级公办示范园,完成县示范幼儿园的迁建工程。乡镇人民政府要积极创造条件,使乡镇中心园的场地、园舍、设施全面达到二类以上办园标准。村级组织要积极筹措资金,不断改善幼儿教育的办园条件,为适龄儿童就近入园,接受学前教育提供合格、安全的场所,在用水、用电、取暖等方面为当地幼儿教育提供便利条件。

3、加强队伍管理,优化幼儿教育师资结构。

以县招录教师时,要充分考虑县示范园规模扩张的需求和农村公办园的需求,适当加大幼师生聘用数量,并重点充实到公办园中,使公办幼儿教师在幼教队伍中占到一定的比例。乡镇学区要统筹全乡幼师毕业公办教师的分配和管理,确保乡镇中心园幼师专业毕业的教师不少于1/2,其它独立开办的二类以上公办园中幼师专业毕业的教师不少于1/3,超编学校中的幼师专业毕业的公办教师要按相应数量回归到幼儿教育岗位。同时,要积极创设条件,保证从事幼儿教育的公办教师在职称评审、评模评优等方面与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享有同等待遇。乡镇学区要建立村办幼儿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招聘教师的质量,签订聘用合同。要切实提高村办幼儿教师的待遇,确保各级各类幼儿园非公办幼儿教师的工资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有条件的要逐步实行以绩效为主的结构工资,并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要求为合格幼儿教师办理养老保险,使幼儿教师得到基本稳定。

4、明确管理职能,全面规范幼儿教育秩序。

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主管职能,以县强化对各级各类幼儿园的领导与管理,加强对幼儿园的业务指导,抓好幼儿园园长、幼儿教师的业务培训,负责审核民办幼儿园的办园资质,建立并实行对全县幼儿教育的质量监控和督导评估。全县幼儿园原则上实行由区域内教育管理部门进行直接管理,以乡镇学区为单位,统筹协调区域范围内各类幼儿园的发展,负责对本区域内的公办和民办幼儿园进行全面、全程管理。

三、加强和改进幼儿教育的主要措施

1、提高对发展幼儿教育的认识。全县上下要把幼儿教育工作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认真研究解决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加强对幼儿教育工作的领导,切实落实办园责任,把幼儿教育事业发展、幼儿教育质量、幼儿教育经费投入与幼儿教师待遇等作为考核乡镇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对各类幼儿园的保育、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进行督导和评估。当地小学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按要求做好附设园的剥离工作,为幼儿独立办园提供必要的园舍、场地和设施,不得以任何理由向幼儿园分摊债务。

2、加强民办幼儿教育管理。依据民办教育“一法一办法”精神,坚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坚持教育事业的公益性质,全面加强对各类民办幼儿园的管理。既要

依法保障民办幼儿园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它们在促进全县幼儿教育发展中的补充作用,更要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统筹管理力度,全面规范民办幼儿教育秩序,促进全县形成以公办园为骨干示范,以民办园为有益补充的有序竞争、灵活多样的办园格局。切实发挥“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办公室”的职能,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审批、监督与管理。建立民办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教育、工商、物价等相关部门职能,依法加大行政执法力度,采取得力措施坚决取缔无证办园。实行年检制度,对审批后出现的基本办园条件退化不达标的要限期整改,经整改后仍不达标的依法取消办园资质。强化属地管理,城内民办幼儿园归属古陶学区管理,农村乡镇范围内的民办幼儿园归属乡镇学区管理。以乡镇学区为单位,定期对本区域内的民办园从办园条件、园务管理、办园行为、教师素质以及办园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和家长的监督。

3、坚持正确的办园方向。全面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幼教法规精神,坚持保育和教育相结合原则,面向全体幼儿,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全面发展。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努力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爱护幼儿,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关注个别差异,严禁虐待、歧视、体罚或变相体罚、侮辱幼儿人格的行为。要根据幼儿心理发展水平选择教育内容,注重教育内容的整合;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多样化,注重趣味性和游戏性,寓教于乐;克服“小学化”和“保姆化”倾向。

4、全面规范园务管理。各幼儿园要开辟各类幼儿活动区,并保证活动区大型玩具的数量,保证幼儿在活动区内自主参与活动;科学安排幼儿日常生活,保证幼儿有足够的自主游戏和自由活动时间;加强户外体育锻炼,保证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坚持开展间操、早操,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落实一日生活常规,注重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使幼儿教育为义务教育奠定基础。加强幼儿教材的管理,全县公办幼儿园要以县材、教参以及幼儿读物,并学进度、统一课程设置,不得订购规定以外的教材和辅导材料。加强园本教材的开发利用,园本教材的开发要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并且能够体现自身特色。

5、积极开展幼儿教育科研。县、乡示范园要经常组织教学观摩活动,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幼儿教育工作整体上水平。各幼儿园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大型的教研活动,在活动中有目的地解决幼教发展中所遇到的难题;要高度重视幼教科研工作,每所幼儿园都要确定研究课题,每位幼儿教师都要承担相应的研究任务,在短期内取得阶段成果,并运用到幼儿教育教学中去,走科研兴园之路。

6、强化幼儿教师培养培训。要按照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的要求,将幼儿教师的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坚持多渠道、多形式、多规格培养培训幼儿教师,为幼儿教师岗位练兵搭建舞台。鼓励、支持教师通过自学考试、在职进修等途径参与学历培训、达标培训和提高培训。积极组织对学校聘用的幼儿教师开展系列化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全面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