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3-18 10:32: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莫高窟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莫高窟教学设计

篇1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 网络教学 Moodle平台 教学资源库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a)-0-01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强调技能性的公共基础课,学生多、基础不同,建立教学资源库,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成为我院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Moodle网络教学平台由于其开源性,易掌握,操作简便等特点,被广泛使用。

1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网络化的必要性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其网络教学平台改变了原有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中的实例资源模块,能够自主有效地学习;通过练习测试模块,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检验;通过论坛模块实现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从而解决了学生基础不同,授课时间不足等问题,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计算机应用的能力,以适应用人单位对不同专业毕业生的计算机能力的需求。

2 Moodle网络教学平台特点

Moodle(音译“魔灯”),是一种基于PHP构架开发的,采用面向对象方式的课程管理系统。作为一个基于Web的课程管理系统,Moodle能够帮助教育者创建高质量的在线学习社区。Moodle主要功能大致分为网站管理功能、学习管理功能、课程管理三大部分,拥有多种语言版本,其中包括中文简体和繁体版。其有着显著的特点:所见即所得,构建Moodle资源平台就好象搭积木,直观、易操作;插件可以自由插入、拖动和叠放;支持多种教学模式,师生可以在线交流学习。Moodle拥有大型用户社区,超过1225340名注册用户,他们说着78种语言,来自215个国家或地区,应用越来越广泛。

3 网络教学资源库概述

网络教学资源库是指基于计算机网络运行的,在线支持教师备课、授课;学生在线自主学习;开展网上测试、讨论等教学活动的教学软件系统。其具有以下特点:具有开放性;能够实现资源共享;能够提供实时的学习环境;能够实现交互。网络教学由于教学内容的多元化、信息形式多样化、教学过程动态化、教学方式网络化、教学对象个性化等教学特点,为发挥学生创造性、个性化、协作性等能力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4 基于Moodle平台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资源库建设

4.1 教学资源库的主要内容

(1)媒体素材:主要包括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2)课件及录像:本课程的各章节教学课件和各章节教学录像;(3)试卷、题库:包括理论和上机部分。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计算机应用基础》题目的集合,主要是选择及填空题。上机部分:结合全国计算机高新信息技术(办公自动化模块)及国家等级考试的操作内容,列举重点部分操作素材及样张用于学生上机操作;(4)其他资料: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案及教师团队介绍等文本、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等。

4.2 功能模块的实现

(1)注册。Moodle教学平台有三种角色:管理员、教师和学生。注册采用基于电子邮件方式。为了防止管理混乱,建议使用实名制,否则予以删除。如果已经是注册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即可登录。登录后默认的身份是学生,如果需要改成教师身份,需要经过管理员批准。(2)建立新课程。以教师身份登录Moodle平台,选择“所有课程”,点击会显示所有课程类别,点击最下面的“添加新课程”按钮,即可打开编辑课程页面,点击“确认更改”,就添加了一个新课程。(3)添加资源。①标签的插入:在网页中相应的位置插入若干文字或图片,来分隔网页,主要用来添加标题。②文本页的编辑:添加说明性的文字。③网页的编辑:可以加入文字、图片、视频等对象。④链接到文件或站点:可以链接到word文件、演示文稿、图片等,通过浏览、上传完成,上传后再选中文件名,添加提示文本并确定。(5)显示一个目录:可以在moodle服务器上建立多个目录,用来存放用到的各类文件。把需要的资料放在一个目录里面,让学生查阅。(4)添加活动。①wiki:多人集体创作的文档。②作业:有高级文件上传、在线文本、上传单个文件、离线活动项目。 ③心得报告:以学生身份登录来编辑自己的学习心得报告。④投票:类似调查报告。⑤测验:分为设置和命题两部分。设置就是整体上对测验有什么要求。完成后,需要点击“添加到测验”。添加后学生就可以答题了,需要在时间范围内完成,做完后就提交试题,老师可以查看学生的做题情况。⑥讨论区:供教师、学生进行讨论,类似BBS。⑦聊天室:即时聊天工具。⑧程序教学:教师可以创建多个分支,也可以添加不同题型的题目,可以通过编辑文字,插入图片、视频等操作来增加页面的多媒体效果。

5 结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工程。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结合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基于Moodle平台的教学资源库需要不断更新、扩充与维护,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该资源库的成功建设,也将为其它学科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奠定

基础。

参考文献

[1] 柯和平.多媒体资源库建设与网络教学应用探索[J].现代教育技术,2002(1).

[2] 余远波,黄民慧.基于Web的医学教学资源库的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8(3).

篇2

【关键词】体验 情感

一、利用网络,架起体验的桥梁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教学中的普及运用,给我们的语文课堂带来了一缕清风,也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丰富的课程资源。作为教师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洞察出学生可能出现的“盲点”,然后利用网络,寻找适当的内容,架起学生体验的桥梁。如在教学《莫高窟》一文时,学生对于莫高窟知之甚少,有的甚至一无所知。本课的教学目标中明确指出:“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但单单凭借文本以及几幅插图,是无法完成这种体验过程的。那怎么办?让学生亲自去莫高窟看看,肯定不现实。于是,我就通过网络实现了让学生和莫高窟零距离的接触。当一张张展示出形态各异的彩塑的图片,一段段展现精妙绝伦的飞天的录像,一个个触目惊心的记载着莫高窟的浩劫的数字出现在同学们的眼前,他们的情感在跳跃,他们的思维在飞扬。“莫高窟真是艺术瑰宝啊!”“我真佩服这些创造莫高窟的人!”“我痛恨清政府,正因为他们的腐败无能,才让莫高窟遭受如此浩劫!”一声声发自内心的感叹不经意间就从学生的口中吐露出来。这难道不就是一种“体验”吗?

二、有效组织,激起体验的浪花

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由于年龄特点的制约,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在体验的环节上出现这样那样的“短路”。这时,教师有效的引导,往往能使学生由“山穷水复疑无路”转而到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教学片段:(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0册《麋鹿》)师:请同学们读麋鹿的经历,读完后好好想想是否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它的经历?(生读文)师:谁来交流一下?生:我想用颠沛流离来概括。师:结合麋鹿的经历来谈谈为何要用上这个词语?生:因为书中说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麋鹿,后来被外国侵略者屠杀和掠夺,几乎绝迹,而后在英国繁殖生长,最后又回到中国,所以我用“颠沛流离”来形容。生:我想用的词语是“漂泊不定”。我认为……生:我想用的词语是“坎坷”……师:刚才大家跟着作者的文字一起去感受到了麋鹿的经历,其实作者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渗透了较为丰富的感情,老师建议大家再读读,边读边想,读到这段文字时你的胸中涌动着什么情感?是高兴?是生气?是欣慰?是愤恨?(生再读课文)师:谁来谈谈你的感受?生:当我读到“早在3000多年前,长江中下游……”时,我感到很高兴。因为我知道了麋鹿是我国的。生:当我读到“麋鹿惨遭厄运,有的……”时,我感到很气愤,因为外国侵略者这样肆无忌惮地加害麋鹿,但清政府却没有阻止。生:当我看到麋鹿在英国生长很好时,我感到很庆幸,幸亏贝福特公爵当时饲养了麋鹿,否则麋鹿可能已经绝迹了,同时,我感到我们应该谢谢贝福特公爵。生:当我读到最后一段时,我很高兴,因为……师:让我们带着这些情感再次读读这段文字。(生齐读)

三、联系生活,夯实体验的根基

真正有效的体验植根于生活。离开了具体的生活内容,再谈体验就如纸上谈兵,毫无实际意义。因此,教师就要善于发现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组织学生结合实际进行有效的体验。教学片段:(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0册《天游峰的扫路人》)师:同学们,哪些同学爬过山?(生举手)你爬的是什么山?谈谈爬山的感觉?生:我爬的是香山。(有同学在一旁说:“这也能算山!”)师:什么感觉?生:很累。师:别看香山不高。但爬起来还是感到很累的。生:我去过泰山。师:真的?你爬上去了吗?生:坐缆车上去的,但下山是自己走的。师:下山轻松吗?生:也很累。师:同学们,爬山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今天我们要去爬天游峰,读读课文看看天游峰有什么特点?(生读课文并划出相关语句)师:这么高这么险的山,如果让你去爬,你会怎样?生:我会坚持。生:我可能会退缩。生:我想如果有缆车,我会选择坐缆车上去。师:可是有位老人却要每天爬一个来回,这就是负责打扫天游峰的石阶的扫路人。大家一起去认识一下他。读课文试着从老人的外貌、语言和动作中去体会老人的特点。(生读文)……

篇3

何谓“中庸”?“中”者,就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意思。“庸”者“平常也”,“用中为常道也,天下之定理”。朱熹也曾说“中只是个恰好的道理”。可见,中庸并非是中立的,保守的,妥协的,而应该是将两个极端统一起来,做到恰到好处,恰如其分,适度而和谐。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就曾经说过:飘扬的的语文学习呼唤中庸的语文哲学,所谓的“执其两端而用其中”才是语文教学的大智慧,大境界。就让我们从这传统的中庸思想里汲取精华,以此打造健康和谐的高效课堂吧。

一、 内涵与外延兼求――质量并重

一位教师执教《峨眉山月歌》时,让学生匆匆读过几遍古诗之后,就迫不及待地出示了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引导学生学习,希望学生能在厚实的积淀中提高语文素养。

某老师在教学《莫高窟》的时候,只花25分钟的教学时间,课堂上却补充了许多有关莫高窟的传说、莫高窟的发现与破坏等资料,一节40分钟的课用了十几分钟的时间来拓展,学生对课文中的句子还没有读熟,更不能说品文悟情了。

在高效课堂的新理念下,时下的语文课正如案例中的几位老师一样,为了体现教学的开放性,把课堂的部分时间甚至是大部分时间,花在了对课外内容的补充上,看上去课堂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延伸,而实质上却把文本遗忘在课堂的角落,使学生应有的学习活动不仅没有得到加强,反而两头落空,得不偿失。脱离了教材本身的拓展延伸是无法将文本的内涵与外延有机结合,使之和谐自然地统一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的。

笔者认为,语文教学首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入选小学语文课本的课文,大多是经过精挑细选,反复推敲的名篇佳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情境,引领学生真切感悟文章的内涵,细细品味隐藏在语言文字中的浓浓情意,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体会情感意境的巨大感染力,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时机,精心选择相应的内容,适当地进行拓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文本解读。高效课堂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根据教材内容而设计的开放性的过程,所谓的拓展延伸是相对教材文本而言的,忽视对文本内涵的感悟而设计的拓展延伸,只能是为拓展而拓展的机械套用,是片面追求拓展延伸的形式主义。

二、 预设与生成并重――通权达变

一位老师执教苏教版一年级语文第一册《识字3》,韵文教完后,老师让学生反复诵读,让孩子们说说发现了什么?孩子们按老师的要求认真地读了,并陆续谈了谈自己的发现,可老师似乎并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只是略略点头,稍加肯定。沉默片刻,有个孩子兴奋地举起手迫不及待地告诉大家,他发现前两行是写公园里的景物,后两行是介绍玩的项目,尽管孩子在表达上还不流畅,可我不由得在心里赞叹,观察得可真仔细,可老师回头看看韵文,一声“哦,对的!”就让孩子坐下了,看得出这样的答案是她并未设计到的,来的有点突然,孩子在得到这样的答复后,耷拉着眼皮忙其他事去了。看得出老师在期待着一个答案,在老师反复地引导后,终于有个孩子站起来解开谜底――押韵,老师大加赞赏,并解释什么叫押韵。在老师讲得头头是道的时候,几个孩子正在雾蒙蒙的窗户上画着画。

我不知道这个孩子是否真的知道“押韵”一词,但在一年级课堂上引入“押韵”这个概念,对刚刚入学才两个月的孩子们来讲,无异于对牛弹琴,学生通过仔细阅读而得到的发现,却没能得到老师的欣赏和认可,老师固守的答案明显高于学生的认识水平,丝毫未能让学生提起任何兴趣,显然,这样的预设毫无意义,毫无价值。

在老师讲完韵文后,老师问孩子:你最喜欢什么词语?为什么?几个学生作答后,有个孩子回答:我喜欢流水,它的声音像弹琴。这样的回答的确很精彩,偏偏有个孩子低声嘀咕,水怎么会像弹琴呢?老师看了一眼嘀咕的孩子,未置可否,重复了一遍刚才孩子的发言,加以表扬。

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不应该是完全预设好的。在课堂上应该有老师和学生的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精彩的预设事关问题的生成,然而上述课例中,老师却未能注意到预设的目标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固守着自己预设的问题与答案,有的受公开课的影响,将所有的问题乃至于答案面面俱到地设计好,对课堂中生成的新知识、新问题淡化处理,甚至对于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新的疑问置之不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的确需要预设,但应该是符合学情的高质量的预设,这有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过程,合理有序地开展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保证,不过,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因此,在精心预设的同时,更要鼓励师生在互动过程中有即兴创造,超越预定。

三、 动静结合――和谐统一

案例:一位老师《荷花》一课的教学设计:

(1)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一读。

(2) 选择自己的学习伙伴,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讨论你们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学生离座找伙伴,有的在讨论争辩,有的在划划画画,有的跳跳演演,课堂里热闹非凡)

(3) 汇报自己的学习收获(绝大部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非常肤浅,各组汇报结束,下课的时间也快到了)

高效课堂的确主张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主张在课堂上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亲自体验感悟,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如上述案例中,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课堂上,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找自己喜欢的同伴进行学习、讨论、表演,学生似乎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可仔细一看,便能发现老师还没有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就让学生选择自己的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老师还没进行任何指导,学生还没有充分的思考,就盲目地选择伙伴选择内容进行讨论学习,学生对课文尚无充分地理解就在一起演演画画,因为缺少了教师必要的引导,学生是“动”起来了,可学习却游离于活动之外,毫无收获可言。没有了合理的教学设计,缺乏了有效的组织引导,透过这虚假的繁荣,我们看到的只是一场拙劣的作秀表演,看似热闹时髦,实际却耗时低效。

高效课堂强调师生互动,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探究学习,主张通过活跃的课堂气氛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倡课堂要“活”,学生要“动”。但绝非每个问题的答案,每个知识点的落实都必须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究,相反,适时的静则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深入,提供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观察、思考、默读、想象,这虽然是“无声”的世界,但却是老师进行及时点拨、提炼观点、加深认识时,必需的课堂氛围。因此,无论是动还是静只要是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有利于教学目标达成的都是有效的教学行为。

篇4

一、定准重难点——“咬定青山不放松”

确定好重难点,这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师确定一堂课的重难点时要注意三个方面的要求;培养语文素养的要求,这是方向;教材的要求,这是依据;学生的需求,这是核心。

确定教学重难点首先要吃透新课标。教师要能准确把握小学语文学科、教材、教学的性质、规律、特点、重点、难点、要点等。特别是新教师一般在把握“双基”(拼、点、字、词、句、段、篇、修等基础知识和识、书、读、听、说、写等基本能力)上容易忽视,有一定难度。因此,在备课和上课时要特别注意确定要教授和训练的双基内容,并一一落实,切忌浮在思想、情感、情节等的表面上。只有明确了这节课的完整知识体系框架和教学目标,并把课程标准、教材整合起来,才能科学确定静态的教学重点难点。

其次,确定教学重难点要以学生的需求为依据。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的状况;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作出预见,预见学生在接受新知时的困难、产生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避免教学中的主观主义和盲目性,切实做好理论联系实际。从而确定好自己的课堂教学科学切合实际的静态和动态重点难点。如《理想的风筝》这篇课文,自读感悟,体会刘老师对人生积极乐观的态度和顽强执著的精神对即将小学毕业的学生来说较容易。对为什么以“理想的风筝”为题?理想的风筝与刘老师有什么联系等等这些问题,学生理解有难度,需要老师合理利用资源,巧妙设计,层层深入,突破难点。针对这样的学情分析,教学重点就确定为“通过典型事例,从细节中体会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教学难点确定为“理解课题“理想的风筝”的含义”。

“咬定青山不放松”,教学设计的形成,教学方式的选择都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紧紧围绕教学重点难点,以效益为核心。唯有如此,实现有效教学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二、找准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

选好切入点,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途径之一。教师该做的如叶圣陶所言:“惟在启发诱导”,用一两个能牵动、覆盖全文的线索或问题去引导学生解决一堂课的重点难点目标,每堂课学生获益不求多只求好,长此以往,必能厚积薄发,有效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课文中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或一词,或一句,或一段;或开篇,或总结,或承上启下。找准以上切入点,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课文,就会让学生对文本留下完整的印象。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为文本。

1.从题目切入。题目是课文的眼睛,是课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有的课文,抓住题目,步步深入,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鞋匠的儿子》,可以紧扣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同样是写人的文章,为什么不与《钱学森》《詹天佑》相同,以人名为题,却以《鞋匠的儿子》为题?紧扣题目,就能抓住课文的重点,使教学设计清晰,课程目标得到整合。

2.从中心句切入。中心句的呈现方式因文而异。有的开篇点题,有的篇末总结。有的是全文的概括,有的是段落的小结。如:《詹天佑》这篇课文,篇首“詹天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是中心句,詹天佑的杰出与爱国体现在哪儿?这就是教师组织学生研读的主话题;课文是怎样表现出詹天佑的杰出与爱国的,这是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表现方法;《烟台的海》采用变序教学,直奔结尾中心段——“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然后在欣赏四季的美景中层层感悟。将诗歌中“一咏三叹”的表达方式运用于本课教学,从而突破难点,更好地领悟文章的中心。

3.从重点语段切入。重点语段大多是思想内容精深,表现手法高超,令人击节赞叹的语段。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可围绕教学目标和任务,精心设计,对教材进行一番大胆的“剪裁”。如教《钱学森》时,教者引导学生直奔重点语段——钱学森的语言,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赏析。在朗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品味,体味主人公身在异国心系祖国的爱国情怀。

4.从过渡段切入。有些课文结构严谨缜密,段落之间还巧妙地安排了过渡段,使文章前后内容紧密相连,又概括了主要内容,标明了关键之所在。教学时可以从过渡段切入,双向扩展,读懂文章。例如《埃及的金字塔》一文中,有一个显著过渡段。教学时,可从过渡段切入,分三步组织教学:①解题设疑,切入中间;②双向推进,理解内容;③读议首尾,明确中心。

5.从课文插图切入。课文插图所表现的大都是文章中最精彩的片断,讲读课文时,引导学生从插图切入,让其进行形象思维,然后过渡到抽象的语言文字,这样设计别具一格,更有利于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可这样引导思考:①课文插图画的是谁,谁能说一说画面内容?②从这幅图你看出了什么?这样从画面切入引导,学生很容易寻觅到“入迷——”迷恋——痴迷”这三个关键词,这就抓住了学习的重点。

三、把准读写结合点——“要把金针度与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品味语言文字就是引导学生感受、理解和欣赏,学习和领悟作者的写法,迁移运用。

“要把金针度与人”,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有效地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练笔,习得自主作文的方法,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多层次仿写

语言学习研究表明,儿童语言学习的基本途径之一是模仿,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儿童的知识贫乏,经验不足,模仿是他们的天性。教师要善于发现教材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多层次仿写。

1.仿写句子。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精心品味,这种品味不仅要让学生读通读透,更应指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悟出写法,领会意图,进而学会运用,不断丰富、积累词汇量及修辞手段。如教学《孔子游春》一文,第二自然段用比喻和排比的手法对大自然进行了赞美,我让学生仿照( )是( )的句式来赞美大自然,学生有样子可模仿,灵感自然也来了“飘渺的云雾是她披着的轻纱,震耳的雷声是她响亮的话语 ,广阔的碧空是她和蔼的脸庞,巍峨的高山是她健美的臂膀,清澈的湖水是她美丽的衣裳;淅沥的雨水是她辛勤的汗水;清脆的鸟语是她美妙的歌声……孔子论水一段也非常精彩,采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法,也可以引导学生仿写“水滋润万物,孕育天地,它好像很仁慈 ;水遇到阻拦,或慢或转,它好像懂得谦和礼让;水满则溢,它好像懂得知足常乐……”

2.仿写段落。

在写好句子的基础上,随着积累的增加,我也注重结合课文的特点,选择一些符合学生认识规律,与学生写作结合比较紧密的段落,让学生进行仿写。如教学《敦煌莫高窟》一课时,学习了中心句后,我引导学生仿照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学习“围绕中心句写清楚一段话”;教学《早》时,我便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按方位顺序描写的,引导学生用这样的方法介绍自己的卧室。这样的训练为学生今后的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真正体现了有效仿写。

3.仿写思路。

课本中有很多文章,作者的写作思路非常清晰,明了,而且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并能接受和运用。所以,在教学中,我就抓住了这一宝贵的资源。如教学《草原》时,引导学生按照“景——人”的顺序学习课文,课后则要求学生介绍家乡苏州,写家乡的风景美丽,人民勤劳朴实。

这样的训练可以促进学生举一反三,学习的迁移,培养读写的能力,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想象补空

读写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读写结合的方法很多,可以对课文中一个简单的句子进行扩充和发挥,可以给课文续写,或假设另外一种情况进行写作,也可以填补课文的空白点。根据课文内容,对文中没有继续说下去或没有说出的部分展开想象,这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写作方式。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世界的一切……而且是知识的源泉。”想象力不仅对作文极其重要,也对创新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必须去启迪、开发提高、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利用课本内容便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引导学生想象司马迁如何发愤写史记的.大雪纷飞的夜晚,司马迁---------;面对狱卒的冷嘲热讽,司马迁---------;生病卧床时,司马迁---------。甚至省略号也是补白的最佳点,学习《鞋匠的儿子》引导学生根据省略号填空:这掌声是在赞叹---------,这掌声是在赞叹---------,这掌声更是在赞叹---------。《莫高窟》根据描写飞天后的省略号继续想象形态万千的飞天。

这样的读写结合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练笔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另一方面,因为写是由读物而生,写能有效地促进对文本的理解。通过读写结合,达到读写相长的目的。

(三)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是指引导学生把课文的内容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做进一步的挖掘。这既是对课文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又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一种好形式。

1.续写。

依据原文,进行创造性的续写,对于发展孩子的创造性、合理性思维,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比如教学《聂将军和两个日本孩子》一文,多年以后,美惠子来到中国,故事会怎样发展?学生可以续写。

2.写感想。

待学生读懂全文后,可以随机提问:学了这篇课文,你读懂了什么?把自己想说的写下来。如学习《船长》一文后,我让学生写一写“哈尔威船长,我想对你说——”,学生都发自内心的把自己对哈尔威船长的敬意表达出来,从而对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得更加深刻。

学完《钱学森》、《海伦.凯勒》等课文后,我还让学生写一写读后感,直接抒发学生从文中领悟到的情感。学生不但表达能力提高了,而且对文章的理解领悟也提高了一个层次。

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古今中外为师者永恒的课题。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篇5

众所周知,每一种文体都有自己的内在规律,并鲜明地表现在思维结构、语言形式、写作思路以及表现手法等诸多方面。由于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单元编排重义理轻文体、重人文轻工具,所以单元组合多以话题或者主题为唯一维度,而文体却散见于各单元之中,文体特征难以体现。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关注具体篇目而很少考虑篇目之间在文体方面的联系以及这种联系所体现的整体设计。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均难以提高。笔者认为,应将同一册教材中同一类文体的课文组成一个新的“类课文”单元,并以它的文体特征为切入口开展单元整体教学,实施同类课文学习方法的迁移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由传统的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向策略指导式的华丽转身”(崔峦语)。

一、关注文体特征,上好单元导学课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当然得教,而且尤致于‘导’。导者,各方设法,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导学,这里是指在学习方法上的导引、指导,它既包括对已有学习方法的回忆,也包括对未知学习方法的探究。与传统的单篇教学相比,“类课文”单元教学主张将一个“类课文”单元作为一个整体分析单位,从文体这一维度加以审视,去探寻几篇课文的一般特征或者独特之处。因为,在教学前,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基本了解单元内课文的大致内容,只是对具体课文的学习方法还比较模糊。因此,单元导学课的主要任务应着眼于让学生在了解“学什么”的基础上探究“如何学”。单元导学课的主要学习方式应在教师的引导下交流所得、质疑问难,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材为例,在前期的教材梳理中,笔者认为《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莫高窟》属于写景状物类记叙文,于是将原本不在同一个单元的三篇课文组成了一个写景状物类单元。对文中的生字新词,学生通过查找工具书基本能够解决;对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莫高窟这些景(物)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景物特点等常识性知识,课文或者课外拓展资料上早已写得清清楚楚,学生也可以很轻松地解决。单元导学课上的主要任务应该重点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单元内容。比如,对三种景(物)是否要通过搜集典型的图片或者相关的文字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对这些优美的语言如何去品读?又怎样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是通过朗读、背诵,还是小组讨论?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这些景(物)的,是移步换景,还是按照景(物)的形成过程?作者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这些课文与已经学过的课文又有哪些相同之处,曾经掌握的学习方法是否能够迁移到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来?这些问题,有的可以通过讨论轻松解决;有的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学生归纳提升;有的需要教师追问,以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

单元导读课只有紧紧扣住某一类课文的文体特征,探寻学习这一类课文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导学”的目的,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与探究的欲望。

二、关注文体特征,上好单元推进课

单元推进课即对单元内具体课文的课堂教学。如果说单元导读课上关注“类课文”的文体特征,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初步掌握学习的方法,那么单元内具体课文的教学就更应该是学习方法的学习、运用以及围绕学习方法进行语言训练。以写人类记叙文为例,该类文体多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心理活动、动作等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品质。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写人类的课文有《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祁黄羊》《永远的白衣战士》三篇。《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文运用了动作描写、外貌描写以及语言描写刻画了爱因斯坦的人物形象,如 “放射”“看了看”“一摊”“一耸”“做了一个鬼脸”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就让他平易近人的特点跃然纸上。又如,文中的外貌描写:“老人蓄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这将爱因斯坦在小姑娘心目中“邋里邋遢”的形象暴露无遗,为后文人物外貌的变化做下铺垫。语言描写:“我可不会对付(穿戴)这类玩意儿。”“小教授,但愿你能教教我。”这些描写让爱因斯坦和蔼可亲的形象再次通过声音深入学生的心中。《祁黄羊》一文主要通过人物语言描写,即祁黄羊与主公之间的对话塑造了“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人物形象。《永远的白衣战士》一文中,“这里危险,让我来!”护士长叶欣那铿锵有力的话语将同伴们挡在安全的区域,也震撼了读者的心灵;在处置危重病人时,叶欣“插管”“检测心率”“放低床位”等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又让一个技艺高超、临危不惧的白衣天使形象立体化了。了解写人类记叙文这一文体特征之后,学生在阅读同一类课文时,就显得从容了许多,学习的效率就自然提高了。

此外,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一类课文在不同年段的要求自然是不一样的。学生之前学过的方法同样可以迁移到同类课文的阅读学习中来。仍以写人类记叙文为例,这一类课文往往通过一件或者多件典型的事例反映人物的品质。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材中的《海伦·凯勒》《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三篇本不属于这类课文。根据文体特征,笔者将其整合入写人类记叙文单元。《海伦·凯勒》写了海伦在遭遇不幸后触摸盲文、练说话等,表现了主人公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写人类单元中的《郑成功》一文,通过郑成功、建设台湾两件事歌颂他作为民族英雄的丰功伟绩。就选择典型事件突出人物品质这一点来说,有了学习《海伦·凯勒》的方法,学生学习《郑成功》就显得得心应手了。“类课文”单元教学让学生既得到了“鱼”,更得到了“渔”。

三、关注文体特征,上好单元整理课

单元整理课,又称为单元小结课,就是在某一类课文单元学习结束后进行的归类课、小结课。一方面,单元整理课应当将某一类课文单元的学习方法加以总结、提升,帮助学生将学习方法作为经验固化,为下一次阅读同类课好铺垫。以苏教版说明文类单元教学为例,经过五年级上册《秦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三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基本明白了为了更好地将一件事物说清楚,除了可以用常见的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外,还可以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比如,《埃及的金字塔》一文,在介绍埃及大大小小的70多座金字塔时,作者只以最具典型的胡夫金字塔为例,让读者直观地感受到埃及金字塔外形的巍峨以及工程的浩大,更深切地领悟到了古代埃及人民的智慧。

俗话说:世界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即使同一类文体,它们之间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差异。因此,“类课文”单元中不同课文的独特的学习方法是对该类文体学习方法的一种完善和丰富。这正是学生需要学习的地方,也是“类课文”单元中不同课文的价值所在。以写人类记叙文单元为例,由于表达的需要,不同的文本在写作顺序上都有所侧重,比如《海伦凯勒》《詹天佑》《郑成功》等课文就选择了顺序的手法,而《天游峰扫路人》就用了插叙的手法介绍了扫路老人的外貌以及打扫石阶时的情景,《钱学森》一文则运用了倒叙的手法描述了钱学森站在轮船甲板上眺望祖国时的情景。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的过程。一两篇课文或许不能穷尽该类课文所有的知识以及学习方法,但是随着年段的逐渐升高、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对文体的了解一定会更加翔实、更加深刻。

篇6

关键词:网络手段 小学语文 和美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2)11-0069-02

作者简介:张红英(1981―),女,江西南城人,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江西省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南城县实验小学教科室副主任。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

自2011年9月以来,笔者所在学校轰轰烈烈地展开了“构建和美课堂”实验活动。所谓“和美课堂”,就是要求教师在和美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挖掘教材的美育因素,创设动人的美感环境,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审美、会做人、有内涵、会学习”的和美少年,仅仅靠传统的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是难以达到要求的。众所周知,网络有丰富的信息量,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具有多样性,还有独特的表现力、感染力以及人人、人机互动的灵活性,及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等诸多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教师利用网络手段来辅助教学,对于优化和美课堂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利用网络创设情境,激发“探美”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最佳途径。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识字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对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单纯的识字、学词、学句十分枯燥无味。而让网络参与教学,进行情境创设,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静态的内容动态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弥补传统识字教学方法的不足,提高和美课堂的教学效率。

为此,在教学小学语文苏教版第二册《识字1》时,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笔者首先在屏幕上展示了一幅动态的画面:同学们,你们瞧,小草偷偷地从泥土里钻出来。粉红的桃花、杏花,雪白的梨花在迎风起舞,引来了一群嗡嗡叫的小蜜蜂。小燕子、布谷鸟也赶来了,好像在说:“美丽的春天,我来了!”栩栩如生的画面,轻松愉悦的乐曲,同时播放美妙的童声范读,一下子激发起了学生“探美”的兴趣,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朗读起来,由此巧妙地拉开了教学帷幕。

再如笔者执教《井底之蛙》一课,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针对小学生爱猜谜、爱玩游戏的心理特征,笔者在上课伊始设计了“慧眼识图――猜成语”的小游戏,使学生顿时热情高涨,再加上课件图、文、声并茂的效果,学生猜得有滋有味,学得乐此不疲。如此运用网络,为学生主动探究文本的美、发现文本的美提供了条件。

二、利用网络丰富内容,走进“赏美”天地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图画展示的仅仅是一瞬间的动态,若学生对画面内容缺乏直接经验,在表达时可能会束手无策,语言苍白无力。如果老师把这一瞬间用课件或电影、电视画面充分展现出来,对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突破重难点、提高说写能力等都大有裨益。

如学习《五彩池》一课时,笔者把网络资源及相关信息做成网页放在网络平台上,学生只要点击相应的词句,就可以看到有关五彩池的资料:神话传说、地理位置、自然景观……这些资料图文并茂,式样灵活多样,就像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自助餐,学生看了自然胃口大开,迫不及待地想走进文本的“赏美”天地中去。

而《绿色千岛湖》这篇散文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描绘了千岛湖诗一般的景色。在课前调查中,笔者发现学生对千岛湖非常陌生,曾经到那里参观、旅游过的人少之又少。为了缩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笔者便从网上搜集并下载了大量有关猴岛、五龙岛、清心岛、桂花岛等岛屿的图片,利用Flas效果制作成千岛湖风景录像,再选择合适的时机播放。

此时此刻,学生们的眼睛在发亮,嘴巴也张得大大的,生动逼真的风景画面让他们如临其境,流连忘返。网络视觉、意境的美刺激了学生的感官,触发了学生的激情和向往,使其潜移默化般与文本融为一体,为此而深情朗诵、高声赞叹,同时为后文课堂练笔“你们想为我们的绿色家园做些什么”铺垫渲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利用网络改变方式,交流“品美”心得

新课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将课堂还给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了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用过多的分析代替学生的朗读、感悟的现象,笔者在执教《莫高窟》一文时采用“由扶到放”的教学方式,分别设置“彩塑”“壁画”“藏经洞”三个专题区域论坛,学生可以点击任一板块进行学习、交流,最后由小组汇报。再如在作文教学中,设置网络平台,师生共同评改习作,让大家学会欣赏,互相交流。这既能够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又能够大大提高评改效率……这样,利用网络手段进行交互式教学,实现人机交互、师生交互,在平等、和谐、民主、自由的氛围中,学生敢于探究、敢于直言,个性得到充分张扬,课堂上不由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勃、活而不乱的动态美!

四、利用网络拓展延伸,发展“创美”潜能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和美课堂要求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创造美。如《会走路的树》这篇童话简短有趣,表达了小驯鹿一家和小鸟之间的深情厚谊。在教学中笔者善于在课文的空白处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拓展延伸――续编故事。在即将学完本篇课文时,笔者再次播放课件:“在阳光明媚的森林里,一只小鸟停在小驯鹿金色的角上,他们一边交谈,一边向一座漂亮的房子走去。小鸟来到小驯鹿的家后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大家自由发挥想象,感受创作童话故事的美吧!”孩子们一听都乐了,七嘴八舌,纷纷畅所欲言。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充满活力的资源呈现给学生,色彩斑斓的画面,一个个活泼可爱、呼之欲出的小动物形象,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唤醒了学生的言语意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创作欲望。再如《三峡之秋》一文,笔者请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加上自己的想象,用鼠标在电脑上画出三峡之秋的美丽景色……诸如此类的设计,充分发展了学生的“创美”潜能,让学生明白“人人是创造之人,时时是创造之时”!

总之,把网络手段运用于小学语文和美课堂的构建,美化了情境、美化了教材,也美化了教学过程。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美、欣赏美、发现美并创造美,师生共同奏响了一曲和谐而和美的课堂乐章!

参考文献:

[1]付红根.和美教育――学校文化变革之道[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谢幼茹.网络教学设计[M].广州: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2002.

篇7

关键词:课堂教学 难点 切入点 结合点

一、定准重难点――“咬定青山不放松”

确定好重难点,这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师确定一堂课的重难点时要注意三个方面的要求;培养语文素养的要求,这是方向;教材的要求,这是依据;学生的需求,这是核心。

确定教学重难点首先要吃透新课标。教师要能准确把握小学语文学科、教材、教学的性质、规律、特点、重点、难点、要点等。特别是新教师一般在把握“双基”(拼、点、字、词、句、段、篇、修等基础知识和识、书、读、听、说、写等基本能力)上容易忽视,有一定难度。因此,在备课和上课时要特别注意确定要教授和训练的双基内容,并一一落实,切忌浮在思想、情感、情节等的表面上。只有明确了这节课的完整知识体系框架和教学目标,并把课程标准、教材整合起来,才能科学确定静态的教学重点难点。

其次,确定教学重难点要以学生的需求为依据。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的状况;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作出预见,预见学生在接受新知时的困难、产生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避免教学中的主观主义和盲目性,切实做好理论联系实际。从而确定好自己的课堂教学科学切合实际的静态和动态重点难点。如《理想的风筝》这篇课文,自读感悟,体会刘老师对人生积极乐观的态度和顽强执著的精神对即将小学毕业的学生来说较容易。对为什么以“理想的风筝”为题?理想的风筝与刘老师有什么联系等等这些问题,学生理解有难度,需要老师合理利用资源,巧妙设计,层层深入,突破难点。针对这样的学情分析,教学重点就确定为“通过典型事例,从细节中体会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教学难点确定为“理解课题“理想的风筝”的含义”。

二、找准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

选好切入点,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途径之一。教师该做的如叶圣陶所言:“惟在启发诱导”,用一两个能牵动、覆盖全文的线索或问题去引导学生解决一堂课的重点难点目标,每堂课学生获益不求多只求好,长此以往,必能厚积薄发,有效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课文中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或一词,或一句,或一段;或开篇,或总结,或承上启下。找准以上切入点,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课文,就会让学生对文本留下完整的印象。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为文本。

1.从题目切入。题目是课文的眼睛,是课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有的课文,抓住题目,步步深入,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鞋匠的儿子》,可以紧扣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同样是写人的文章,为什么不与《钱学森》《詹天佑》相同,以人名为题,却以《鞋匠的儿子》为题?紧扣题目,就能抓住课文的重点,使教学设计清晰,课程目标得到整合。

2.从中心句切入。中心句的呈现方式因文而异。有的开篇点题,有的篇末总结。有的是全文的概括,有的是段落的小结。如:《詹天佑》这篇课文,篇首“詹天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是中心句,詹天佑的杰出与爱国体现在哪儿?这就是教师组织学生研读的主话题;课文是怎样表现出詹天佑的杰出与爱国的,这是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表现方法;《烟台的海》采用变序教学,直奔结尾中心段――“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然后在欣赏四季的美景中层层感悟。将诗歌中“一咏三叹”的表达方式运用于本课教学,从而突破难点,更好地领悟文章的中心。

3.从重点语段切入。重点语段大多是思想内容精深,表现手法高超,令人击节赞叹的语段。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可围绕教学目标和任务,精心设计,对教材进行一番大胆的“剪裁”。如教《钱学森》时,教者引导学生直奔重点语段――钱学森的语言,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赏析。在朗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品味,体味主人公身在异国心系祖国的爱国情怀。

4.从过渡段切入。有些课文结构严谨缜密,段落之间还巧妙地安排了过渡段,使文章前后内容紧密相连,又概括了主要内容,标明了关键之所在。教学时可以从过渡段切入,双向扩展,读懂文章。例如《埃及的金字塔》一文中,有一个显著过渡段。教学时,可从过渡段切入,分三步组织教学:①解题设疑,切入中间;②双向推进,理解内容;③读议首尾,明确中心。

5.从课文插图切入。课文插图所表现的大都是文章中最精彩的片断,讲读课文时,引导学生从插图切入,让其进行形象思维,然后过渡到抽象的语言文字,这样设计别具一格,更有利于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可这样引导思考:①课文插图画的是谁,谁能说一说画面内容?②从这幅图你看出了什么?这样从画面切入引导,学生很容易寻觅到“入迷――”迷恋――痴迷”这三个关键词,这就抓住了学习的重点。

三、把准读写结合点――“要把金针度与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品味语言文字就是引导学生感受、理解和欣赏,学习和领悟作者的写法,迁移运用。

“要把金针度与人”,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有效地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练笔,习得自主作文的方法,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多层次仿写

语言学习研究表明,儿童语言学习的基本途径之一是模仿,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儿童的知识贫乏,经验不足,模仿是他们的天性。教师要善于发现教材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多层次仿写。

1.仿写句子。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精心品味,这种品味不仅要让学生读通读透,更应指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悟出写法,领会意图,进而学会运用,不断丰富、积累词汇量及修辞手段。如教学《孔子游春》一文,第二自然段用比喻和排比的手法对大自然进行了赞美,我让学生仿照( )是( )的句式来赞美大自然,学生有样子可模仿,灵感自然也来了“飘渺的云雾是她披着的轻纱,震耳的雷声是她响亮的话语 ,广阔的碧空是她和蔼的脸庞,巍峨的高山是她健美的臂膀,清澈的湖水是她美丽的衣裳;淅沥的雨水是她辛勤的汗水;清脆的鸟语是她美妙的歌声……孔子论水一段也非常精彩,采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法,也可以引导学生仿写“水滋润万物,孕育天地,它好像很仁慈 ;水遇到阻拦,或慢或转,它好像懂得谦和礼让;水满则溢,它好像懂得知足常乐……”

2.仿写段落。

在写好句子的基础上,随着积累的增加,我也注重结合课文的特点,选择一些符合学生认识规律,与学生写作结合比较紧密的段落,让学生进行仿写。如教学《敦煌莫高窟》一课时,学习了中心句后,我引导学生仿照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学习“围绕中心句写清楚一段话”;教学《早》时,我便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按方位顺序描写的,引导学生用这样的方法介绍自己的卧室。这样的训练为学生今后的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真正体现了有效仿写。

3.仿写思路。

课本中有很多文章,作者的写作思路非常清晰,明了,而且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并能接受和运用。所以,在教学中,我就抓住了这一宝贵的资源。如教学《草原》时,引导学生按照“景――人”的顺序学习课文,课后则要求学生介绍家乡苏州,写家乡的风景美丽,人民勤劳朴实。

这样的训练可以促进学生举一反三,学习的迁移,培养读写的能力,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想象补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