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赞美老师的诗歌范文

时间:2023-03-16 11:22: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有关赞美老师的诗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有关赞美老师的诗歌

篇1

长期以来,新诗教育都是一笔糊涂账。新诗研究在大学里即便不能说是另类,但不同程度的被忽视是毋庸置疑的。[1]当代诗歌,特别是1980年代中期以来的诗歌在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此处专指大学阶段的专业必修课程)当中的状况,大抵如1940年代资深语文教育专家叶圣陶在回顾语体文(白话文)教学历史时的一个判断:尽管“语体成为国文的教材和习作的文体”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从教师素养的角度看,“语体始终没有好好教学过”:喜新的教师专教一些“新文艺”和论制度论思想的语体,结果是谈论了“新文艺”的故事和制度思想的本身,而忽略了他们所担任的是属于语文教育的国文科。不喜新的教师就只阳奉阴违,对于教本中编列的语体,一一翻过不教,如果自选教材,就专选文言,不选语体;他们以为文言才有可教,值得教。两派教师的做法绝不相同;但是有共通之点,都没有好好地教学语体。[2]把这段话中的“语体文”(白话文)换作“1980年代中期以来的诗歌”,“文言”换作诗歌以外的文体(特别是小说文体),下面这个判断基本上就能成立:在大学阶段中国当代文学的课堂教学之中,当代诗歌也基本上“没有好好地教学”过。对新诗有兴趣,熟悉当下诗坛状况,且有过一些研究的老师可能会多花两个课时来讲解,其他老师则很可能一笔带过。[3]在各种文体之中单单挑出诗歌,并不完全是个人偏好的问题,实是因为诗歌是所有文体当中最敏感的那一支,对于诗歌的态度与感觉,在相当程度上可看出一个人的文学素养。何以新诗教育会遭遇这般境遇?教师素养无疑是一个突出的因素,专事新诗研究的人才相对较少,而文学教授读不懂一首新诗的现象似不在少数。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的写作本身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实际上,完全可以说,正是前者对后者构成了非常重要的制约。

纵览中国当代文学史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各类教材,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症结,那就是现代文学史教材往往给予了诗歌更多的章节,且不少章节均是由著名诗人领衔;当代文学史教材给予诗歌的章节则要小得多,且多以年代或以流派、群体来统称。也就是说,在“现代”与“当代”之间,诗歌史的写作似难获得必要的平衡。[4]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所呈现的诗歌图景也有不少可疑之处。笔者所在学校正在使用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为例,新时期以来的诗歌共有两章,一章是“80年代诗歌”,下设2节,即“80年代诗歌概述”和“朦胧诗”,另一章是“90年代诗歌”,下未分节。前一章的篇幅为11页,后一章则为4页。[5]且不说对于“北岛”这一最为重要的“朦胧诗人”依然采取避而不谈的策略[6],比较突出的问题在于,新时期以来诗歌复杂多元的面貌、重要诗人的创作实绩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呈现,而且,在整体叙述之中,诗艺探索基本上也不是被赞誉的,诗艺探索所带来的所谓“困境与问题”被并不恰当地强调,即1990年代新诗探索“所造成的混乱,似乎比取得的成绩更为突出”。比照现代文学阶段,当代没有出现那些已成定论的重要诗人固然可以理解为事物尚在进行中,尚不到盖棺定论的时刻,但1980年代中期以来,诗歌写作的多元态势比之现代文学阶段应该说已有过之而无不及,从此时到1990年代末期的诗歌状况,对当代文学史的写作而言,已有数年的距离,理应得到较为充分的呈现。在教材所划定的这等简单、粗暴、偏狭的诗歌图景之下,如何向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讲述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当代诗歌着实是一个非常头疼的问题。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大学课堂里的诗歌教育问题还会遭遇另一个问题,即年轻学子们在更早阶段所接受的诗歌思想或知识。前几年我曾考察过中学语文课本及读本所选诗歌的情况,重点考察的是穆旦的作品,[7]其中,人教社高一语文必修教材所选为《赞美》。除了像鲁迅这样的文学大家外,中学语文教材一般仅选入一位作家的单篇作品,《赞美》多半就是中学生们关于穆旦的最初阅读。我当时即对“课后练习题”及相关教师用书的解答多有注意,结果发现编者的核心理念全在于思想与形象。教材的相关习题为:《赞美》一诗中的“我”指代什么?诗人究竟“赞美”什么?诗中每一节都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有怎样的意味?[8]相关《教师用书》给出的答案则是:此问主要是让学生把握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赞美》一诗中的“我”指的应该是抒情主人公自己,赞美的是中华民族忍辱负重、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性格,以及生生不息的雄健的生命力。诗歌每一节都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使这个声音成为全诗的主旋律,凝聚着诗人对中华民族顽强生存力的赞美,充满了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而且使悲痛没有沦为伤感,显得悲中有壮,有一种内在的力量。[9]从习题及解答不难发现,所列问题都是主题学方面的———更确切地说,是思想教育方面的,诗歌之为诗歌的艺术品质基本上没有触及。

似乎可以说,《赞美》之所以被选入,乃是因为“中华民族”这一大的命题,它是一个思想的文本,而与“诗”本身无关。将这一问题移换到中学语文的实际教学的角度来看,也会有别一重理解———与前文提到的叶圣陶的判断相似,这里也可套说此前的一个现象。1937年曾有过一场“看不懂”的争论,大致情况是一个已经教了七年书的中学国文教员看不懂卞之琳的诗、何其芳的散文和无名氏的大作。对此,沈从文在《关于看不懂》中指出:症结出在“大学校中国文学系的课程表上”,大意即是,在大学课堂里,“现代中国文学”并没有被好好教过,“那些人之师在学校读书时,对这方面的训练,有的竟等于零。他不‘学’,怎么能‘教’?”[10]一如前面所提到的叶圣陶的判断,类似问题即是,大学课堂里既然没有被好好教授,中学课堂里的诗歌教育问题又何以可能呢?这样一来,也可以说,所谓诗歌教育的问题也并非到大学课堂方才出现———在相当程度上,它乃是更早阶段诗歌教育缺失症的一种延续。不过,最近几年来,情状可能会有所改观,针对不同阶段歌读本的编辑出版即可视为一个积极的现象,较近的有钱理群、洪子诚两位先生主编的《诗歌读本》,分“学前卷”、“小学卷”、“初中卷”、“高中卷”、“大学卷”、“老人儿童合卷”,但这种诗歌教育如何持续地实施,实际效果又如何,显然还有待时间的检验。#p#分页标题#e#

再回到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上来。基于多重因素,不难理解,对于诗歌探索,以及当下诗歌写作中所出现的一些新现象或者热点问题,当下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著作是缺乏有效的回应能力的。在实际教学之中,笔者人近期遇到一个问题,即如何看待在网上引起较大争议的“乌青体”诗歌。“××体”可说是近年来的网络用语,“乌青体”不过是一个叫乌青(1978-)的人写下的诗歌,其中有一首叫做《对白云的赞美》:天上的白云真白啊真的,很白很白非常白非常非常十分白极其白贼白简直白死了啊———学生看了之后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他们在问,这是一首诗吗?称之为诗倒是无妨,但从任何意义上,它都不是一首好诗。但我同时也提出,仅仅这么说显然淡看了网络的核能,以及1980年代以来诗歌探索所累积的成效。“乌青体”的出现又一次应和了当下社会的娱乐化的态势,一时之间,网民纷纷仿效“乌青体”,衍生了不少造句式写作。在当下的诗歌写作之中,日常化、口语化、戏谑化等现象实际上多有出现,其中自然是泥沙俱下,但诗歌娱乐化的热闹纷争局面之中也还是有其积极的意义的。诗歌娱乐化意味着一种释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太多非诗的因素———特别是政治与社会文化的因素———黏附于诗歌躯体之上,诗歌面孔变得严肃,甚至可憎———诗歌成为了心灵的重负。

1980年代中段以来,“日常主义”、“口语化”、“废话体”等写作态势开始成为诗歌界的一股潮流,它们包含了某种改变诗歌写作局面的抱负,可视为一种积极的诗学冲动。近年来娱乐或游戏情绪在诗歌写作中的蔓延大致可算是此一冲动的蔓延,而并非一个突如其来的风潮。诗歌被戴上了一张极其轻松的、戏谑的面具,部分写作者对于现存诗歌秩序的不满,以及对于轻松的心理诉求被成倍地放大———由于这一诉求顺应了当下社会愈演愈烈的娱乐化潮流,同时又借助网络这一巨大核能的推波助澜,它最终方才演化成了一出又一出狂欢的闹剧。从当代诗歌的此一发展线索来看,“乌青体”不过最近的一个典型例子而已。可以说,《对白云的赞美》固然称不上是好诗,其效果比之当年韩东的《有关大雁塔》等诗远不可同日而语;但它也具有一种积极的文化意义,构成了对于宏大叙事、过度修辞的颠覆。无视此等诗歌的文化意义,将其一棍子打死,显然是有失公道的。[11]

篇2

关键词: 李镇西老师 《再别康桥》 教学过程

陶行知先生有句关于教学方法的名言:“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1]李镇西老师在《再别康桥》这堂课中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

李镇西老师的课是他自己的课,是他的心灵、他的思想、他的情感,是他对课文的理解、他对生活的认识和他与学生碰撞之后而生成的课,他的课带有他鲜明的个性特色。[2]李镇西老师的课堂教学追求的是让学生的心走进课文、贴近作者,让学生通过朗读产生共鸣。他在教育实践中,默默地引导学生找到那把“钥匙”,他没有把诗歌当作文章来分析,而是充分地注重诵读,一遍遍地引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领会诗歌的意象美、意境美和音韵美,通过诵读加深学生对意象和语言的感受,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同时更能体会到诗人内心深厚的感情,最后让学生朗读徐志摩的其他作品来拓宽视野,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徐志摩及其作品的兴趣。

李镇西老师不是课堂结论的“惟一终结者”,而是引导者。他把对学生朗读及回答的效果的评价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相互评价中体会、促进、提高;注重了合作学习,学生在相互讨论、评价中学会了倾听别人的意见,形成了反思、批判和调整自己的能力,让学生掌握走进课文的“钥匙”。整个教学过程虽然可以分为三步:品读、体悟、拓展,但“品读”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并且三个步骤始终是融合在一起的。

第一步:“品读”。

首先,李老师通过简单介绍徐志摩的有关情况导入课文,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朗读全文。但是学生还没读几句就被李老师打断了,他的理由是学生朗读的语气与诗歌本身的风格不符,于是介绍了徐志摩写作《再别康桥》的相关背景,并朗读了徐志摩写的《我所知道的康桥》。李老师通过介绍和朗读感染学生,提出要用温柔眷念的情感朗读《再别康桥》,并在此基础上范读,让学生感受他所理解的诗歌的风格和情感。

李老师自己范读后让学生又读了三遍,抓住文本中的情感信息。第一遍,要求学生齐读,体会作者当时的感情;第二遍,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自行朗读;第三遍,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在书上做好记录,记录停顿、重音等。仔细分析李老师对学生三次朗读的不同要求,会发现其实都是让学生通过品味和朗读走进文本,为“体悟”打基础。

然后,李老师先请一位学生朗读,那个学生的音色很美,抓住了诗歌的感情基调,很富有感染力。李老师在肯定她的朗读的同时指出了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两个读音错误,不留痕迹地完成字词正音的环节。李老师又让另一位学生朗读诗歌,抓住她声音的低沉,通过学生自己的回答,强调了诗歌所表达的依依不舍的感情。紧接着,李老师又让前一位朗读的学生谈谈她朗读的时候的情感处理。这种无形之中的对比和品味是李老师从“品读”到“体悟”的转折点。

李老师在两位女生朗读完后本想请一位男生朗读诗歌,让学生体会男女声朗读的不同之处,但没有人举手,李老师并没有“点兵点将”,而是以开玩笑的口吻“点”自己以学生的身份朗读。综观整个教学过程,在李老师的课堂上都是学生自愿举手朗读和发言,并把对学生朗读及回答的效果的评价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相互评价中体会、促进、提高;注重了合作学习,学生在相互讨论、评价中学会了倾听别人的意见,形成了反思、批判和调整自己的能力。通过这些细节也可以看出李老师的课堂追求,他把学生看作活生生的人,把自己看作课堂教学的“引路人”,带领学生寻找进入知识宝库的“钥匙”,不愧被钱梦龙先生称赞为“一个心里真正装着学生的李镇西”。[3]

第二步:“体悟”。

李老师在教学中,很强调从“品读”到“体悟”。“品读”是“体悟”的基础,“体悟”是“品读”的思索。《再别康桥》很美,但这美是学生通过一遍遍的朗读体会到的,而学生对朗读效果的把握,又涉及对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的体验和感悟。李老师以此切入,让学生理解了全诗。所以“体悟”的过程实际上也是通过“品读”的形式完成的。

李老师让学生客观地评价他和两位女生的“朗读大赛”,由此作为“体悟”的开端。然后让获得“朗读大赛冠军”的女生作朗诵指导,引导全班学生一段一段地朗读《再别康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从“品读”到“体悟”的升华。

通过确定第一节中的“轻轻地”作基调;第二节中的“金”“新娘”“波光里的艳影”“荡漾”等词句的朗读语气;第三节中的“油油的”的停顿;第四节中的“天上的虹”的朗读声调;第五节要通过“轻读―昂扬―豪迈”的语气变化朗读出明朗的风格;第六节中的要在轻读中体现出一种愁肠百转的感叹;第七节要怀着一种依依不舍的心情慢读。时而模仿、时而点拨、时而范读、时而评价,以“品读”的形式实现“体悟”,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逐步体验和感悟诗歌的美和诗人的情感。

然后全班学生再次朗读诗歌,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对《再别康桥》的感觉,说说喜欢和不喜欢的理由。有的学生提出诗歌第一节和最后一节的结构形式非常相似;有的学生提出诗歌中出现的“金柳”、“夕阳”、“云彩”、“水草”等是带有感彩的意象组成意境;有的学生提出徐志摩写的诗歌感觉比较细腻;有的学生对“虹”、“清泉”、“揉碎”、“水草”、“放歌”等表达出来的情感提出疑问;李老师也指出“水”、“彩”、“娘”、“漾”、“摇”、“草”等字的押韵,甚至“溯”和“歌”用徐志摩的家乡话也能读出押韵……

通过朗读、感受、提问、讨论、评价等形式,李老师把“体悟”的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过程”中享受到思维的碰撞和感悟的乐趣,自然而然地“体悟”出《再别康桥》的意象美、意境美、音韵美。

第三步:“拓展”。

李镇西老师在这堂课中的拓展是贯穿始终的。李老师通过引入有利于学生理解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相关课外资源,注重引导学生一起参与到“品读”和“体悟”的过程中,最终找到那把“钥匙”。

实际上李老师在“品读”过程中就朗读了徐志摩写的《我所知道的康桥》,为学生的朗读提供了必要的背景铺垫;在“体悟”过程中李老师通过学生发言引出徐志摩的另一首诗《偶然》,还联想到徐志摩的《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让学生感受到徐志摩诗歌感情细腻的风格;联想到流沙河的《那就是一只蟋蟀》印证诗歌可以用作者的家乡话押韵;以及对比《沁园春・长沙》、《赞美》和《再别康桥》在朗读气势上的不同之处,让学生通过听、读并相互对比,感受《再别康桥》的独特魅力。

最后又让学生朗读徐志摩的《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简单介绍写作背景和诗歌展现的意境,同时还联系其他类似的诗人,拓宽学生的视野。

看完这个课例,我进一步感受到“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感到要上好一堂诗歌鉴赏课,除了自己的情感储备要充分以外,还要让学生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领会诗歌的意象美、意境美和音韵美,通过诵读加深学生对意象和语言的感受,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同时体会诗人内心深厚的感情。

参考文献:

篇3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注重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来开展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学,在“做”中学。精心设计各种媒体资源,利用媒体来支持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

(一)读

1、学生自划分诗歌节奏进行诵读。课堂时间很宝贵,一节课全部由老师“教”,容易造成“填鸭”的结果,学生被动接受,学习兴趣也不会高。因此,在课堂中尽量让学生“参与”活动,提倡多“读”。只有多读,学生才能有更多的自主性,自己去意会诗歌里面的情感,主动的“自我建构”知识。在读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是学生听音频范读,然后自划分节奏诵读。由于古诗歌琅琅上口,字数整齐,学生可以对字面意思进行推敲,自主划分节奏,这样一来也加深对诗歌的印象。但是在复杂之处,老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例如在语文版七年级上册中王安石《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有些学生就读成“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这样读就有错误,产生歧义了。学生们理解成飞来的山上有座千寻塔,他们也不觉得这样理解有错,但是经老师点拨后,他们就马上明白了,原来有座山是“飞来峰”,所以是要读成“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这样一划分节奏,整首诗歌的意境就豁然开朗了,学生也通过自主活动来掌握知识,记忆也加深了。

2、构建意境进行情感朗读。读诗歌要有情感,可是毕竟不是学生自己的思想世界,怎么可以将诗人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有机交融,让学生感同身受呢?创设一个有关诗歌的意境是很重要的。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可以快速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

(1)营造古典诗歌的音乐氛围。古诗歌的词语比较优美,朗诵时可以根据诗歌的意境和感情基调配以不同的音乐,营造诗歌的古典氛围。例如在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师播放邓丽君演唱的《明月几时有》,这首歌曲的词和苏轼的作品是一致的。学生先听一遍歌曲,第二遍只放伴奏,让学生演唱,这样,学生对这首诗歌的陌生感就很快消失了,也能更深刻地领悟到这首歌的感情基调。最后,教师再让学生自己点评。在音乐里,学生感受到诗人的离愁别绪,也感受到了他美好的祝愿,情感由月而生,由月而愿。悠扬的歌曲,一下子打破了学生心里的诗歌屏障,能够迅速展开联想,进入诗歌的意境,达到诗中有乐,乐中有诗的教学效果。同样的,在一些古风味较浓的诗歌,也可以配以一些古筝乐,让学生在音乐之下享受诗歌的音乐美。

(2)利用相关视频激发学生想象思维。古典诗歌中,有不少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描绘、赞美,可是大部分是学生没有去过的地方。这时候,展示与诗歌相关的名胜古迹是尤为必要的。例如,在讲授杜甫《望岳》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给学生展示泰山风貌的视频。在气吞山河的画面中,学生看到了泰山的巍峨、雄壮,那奇美的风景也抓住了学生的心。这时候,可以让学生谈谈“假如站在泰山之巅,你心里在想什么?”学生说,“心情很舒畅,很有万物在我脚下那种满足感,感觉自己很崇高”。进而,带学生进入杜甫在《望岳》中所建构的世界,泰山已经在学生心中扎根,最后,教师再分析诗歌,就更容易理论联系实际。学生们和诗人一样,体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决心,和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3)学生自查资料了解诗歌作者和作诗背景。了解诗歌作者和作诗背景是帮助学生拉近自己与古人距离的最好途径。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对古诗文有畏惧感,感觉怎么读都不明白。在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课前上网自查资料,课上相互交流,在一个与诗歌相关背景的意境下,了解到作者的所爱、所恶、所思等,仿佛该作者就来到了课堂里,来到了学生面前。学生通过小组活动,打破了陌生感,与诗歌作者拉近了距离,情感上就会更加容易接纳它了。

(二)用

古典诗歌的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学,更应该走出课堂。让学生学以致用,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设计各种活动,让学生多和学过的古典诗歌打交道,从而加深印象。

1、古典诗歌接力赛。老师收集学生平时接触过的古典诗歌,整理成两套不同的问卷,一套句子是出上句,答出下句,另外一套则是相反的。全班分成AB两组,每组抽取一套题,然后互相发问,组内人员抢答,如果在5秒内无人对答或者答错的,扣分处理,答对则加分。由于题目数量是相等的,如果出现分数相同的情况,老师提供7道较难的题目,通过全班抢答得分而决出最后的胜利者。

2、古典诗歌交流成果展。全班以5人为一组,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自由选择一个诗人为研究对象,组名则以所研究的古典诗歌作者挂钩。因此,组名也是五花八门的,有“醉翁组”、“东坡肉组”、“诗仙组”等。教师给学生一个月的时间为限,一个月后,把他们的研究成果给全班同学展示。由于交流形式不拘一格,学生们也可以展示出自己多面的能力。例如,有些学生把他们研究的诗人写过的诗歌,仔细地挑选出一些精句,然后巧妙组合,以小组朗诵的方式展示出来;有些则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现,把该诗人不同时期的诗歌编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诗风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诗风的不同,这些都在学生制作的图文并茂的课件中找到了答案;有些则以诗歌为原题,用现代语言来演绎。他们通过编写剧本,角色扮演等方式给同学们上演了一台精彩的演出,仿佛诗歌中的场景出现在众人面前。通过表演课文内容,既激发了学生外在的学习乐趣,又引发了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内在乐趣,使每一个学生都很大限度地有所收获、有所发展,达到乐学和善学的目的。还有图片展示等多种展示方法,从这个活动中看出学生在学习了古典诗歌后,能通过自己总结、思考,为古典诗歌注入了新的活力。除了现场展示外,教师还要求他们在活动过后,把自己的收集的资料成果挂在班级自有的网络博客上,每人列一个属于自己的专项,当以后学习了新的诗歌或有新的发现、看法后,就将此纳入自己收集的专项,为它加入新的素材。同学们也可以在博客上互相交流,看哪个专项的点击率高。这个做法让学生有很大的动力去继续完善自己的知识库,争取高点击率。

3、以古典诗歌为素材写作文。初中语文课程新课标要求学生应该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写是一个重要环节,很多学生会说会读,但是到写这个环节就显得薄弱了。利用古典诗歌作为素材来写,是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他们自由选取自己喜爱的古典诗歌进行创作。有些同学有感而发,用散文化的语言来叙述一首诗歌,想象合理,情感自然真挚,全文行云流水。有些则针对诗歌中的一些句子,主要以议论为表达方式。例如某生以“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作为中心论点,联系现实,针砭时弊,全文一气呵成。学生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展示了古典诗歌的多彩世界。也有不少学生对古典诗歌表现出来的爱国情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们爱上了那诗人博大的情怀,为国请命,甘愿牺牲自己,为国做贡献的高尚情操。

二、总结

篇4

关键词:体会 朗读 体验 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第一学段让儿童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中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在第三学段中则要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古诗作为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其审美情趣、提高其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在小学语文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其教学策略应体现其新理念和新方法。

一、重视古诗“背景”的价值,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境

任何一首古诗,都有及其丰富的“背景”资源:诗人的生活经历与创作历程;与古诗密切相关的创作故事;古诗涉及的相关典故、传说;诗人的相关诗作;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诗人的创作风格等等。如果联系特定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思想加以研究,就能走近诗人。教师应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了古诗的“背景”,体验古诗的内容、情感、思想。学生才能够真正地走进古诗中去,去领略古诗所表达的奇妙意境。如《江雪》一诗,诗人柳宗元通过自己的所见,展示了一位老翁在寂静、凄凉的寒江上独钓的情景。诗人为什么写一个老翁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地方垂钓呢?其中的感情,学生很难一下子领悟出来。这时就应该让学生去搜集、查询作者的有关资料,让学生搞清楚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了解柳宗元是巧妙地表达自己被贬后的那种失意寂寞的情怀和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思想。

二、以情感为纽带,让学生走进诗人心灵的世界

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墨,着力写出千古传颂的诗篇,给人以意境美、情感美、情趣美……教者要以情感为纽带,竭力缩短学生与诗人的心距,唤起情感的共鸣,促使学生从诗中感知美、理解美、评价美、分享美的蕴含。

1、古诗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一种与其相应的情境,使学生披文入情,缘情融情,感悟一切景语皆情语。如《三衢道中》,诗人以新颖的构思:先记叙后描写,既绘色,写出了绿荫;又绘声,写出了鸟鸣。教者运用形态化的教学手段,将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迷人山区,观赏初夏的风光:梅子黄黄、绿荫重重、溪水淙淙、黄鹂声声。领悟诗人热爱祖国美好山河的喜悦之情,从而产生愉悦之感,与诗人一同感受意境美。

2、列宁说:“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情感是古诗教学的纽带,更是一种活力。学生通过情感性体验,以自己就是诗人,参与情感的交流,把客观对象主观化。如教《赠汪伦》,教者借助投影、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汪伦送诗人李白的热闹、欢乐的场景,跟着一起跳一起唱,进而反复体味“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喻意,分享李汪之间的深情厚谊。

3、作为高级情感之一的美感,是人对美的感觉和反映。众多的古诗以美为载体,以美为内容,以美为目标。古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品味较高的一种艺术课型,教者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掘诗中的美、展示美、体验美,令学生赏心、悦目、悦耳,进而获得精神的愉悦,使古诗教学产生特有的美的教学效益。如《暮江吟》,是诗人抒写深秋傍晚江边的景色,字里行间透露诗人赞美之情。教者启发学生抓装铺“、”瑟瑟“、”红“等关键词,以及”珍珠“、”云“形象的比喻。想象红日西沉,一弯月芽悄然东升,脚边小草清露滴滴,一派和谐、宁静的江边美景,再指导学生以喜悦的心情,跳跃的节奏,赞美的语调反复吟诵,审美情趣油然而生,给学生美的享受、美的陶冶,从而显示小学古诗教学以情感为纽带的魅力。

三、尊重个性化理解,大胆创造

诗歌教学形式也并非一成不变的,教师应当在实践当中不断的思考、创新,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做向导,学生自然学习起来格外带劲。我在教学当中尝试过如下做法:

①画诗。小学阶段的孩子对画画特别有兴趣。我们在教学之后让学生把自己所想用具体的图画表现出来,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古诗的意境。同时教师也可通过这种形式了解学生是否准确把握古诗意境。如《登鹳雀楼》,让学生通过群山、大河、落日、高楼、色彩的对比在画面的铺陈,感受画面的壮阔雄浑,心旷神怡,这也比简单的读写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②演诗。古诗词语言凝练,其中故事情节强、人物形象丰富的古诗特别适合表演。如《悯农》,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扮演农民耕种的情形,促进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也容易加深了内心体验。又如在《回乡偶书》中,在学生想象画面之后,老师请一个学生做诗人贺知章,又请几个同学做村上的孩子表演当时的情形,这样就促使孩子带着角色转换的真切感受理解课文,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另一方面,由于表演的形式,不仅使课文所描述的形象直接作用于同学的感官,而且罩上了情感的色彩。

③写诗。古诗词语言高度凝练,而且是一种十分优美的语言,教师也可尝试让学生将古诗改写成意境优美的现代文。如《赠汪伦》,有个学生就是这样改写的:春暖花开的长江两岸,彩蝶翩翩起舞,百花散发着芬芳,滚滚的波浪向东流去,一叶扁舟在长江渡口将要远行。突然岸上传来了嘹亮的歌声,诗人走出船一看,原来是汪伦一路踏歌而来。他们四目相对,无限深情。船即将远行,船头的诗人怎么也不肯进舱,一次次抱拳施礼,岸边的送行人更是依依不舍,举起手臂不知挥动了多长时间。这样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

篇5

1、学会本课生字,能背诵、默写诗句。

2、能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情地朗诵古诗。

3.感受母亲对儿子的关爱及诗人对母亲的热爱、感激和对母爱的赞颂。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意,感受诗中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含义,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情。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了解作者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

2、搜集有关赞颂母爱的诗句。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了解诗人。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歌,请你们认真听,想一想这首歌是唱给谁听的?(多媒体播放《烛光里的妈妈》)

2、在这音乐声中,你是否也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学生说,教师小结:母爱是三月的阳光,温暖儿女的心房;母爱是巍峨的高山,不怕风吹雨打的磨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讴歌、赞颂母爱的古诗《游子吟》。(师板书课题)

3、当你看到这首诗的题目的时候,你有什么疑问吗?(生质疑,师梳理)

4、了解诗人: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诗人孟郊的资料,了解写作背景。

二、初读古诗,了解诗的大意。

1、请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学生自由尝试)

2、正音,指名划分五言诗的节奏。

3、再按节奏自由读古诗,或同桌互读。

4、指名读、全班齐读。

三、理解诗意,读懂游子心,感受慈母恩。

通过诵读,你们一定读懂了不少内容,现在请你们结合注释和手边的资料研究、讨论。看看你们弄懂了哪些字词和诗句的意思,还有哪些还没有弄懂,把它记下来,小组讨论。(分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

1、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喜欢的诗句的理解。喜欢哪句就说哪句。

2、引导学生读写临行前的诗句:当你再读这首诗时,你的头脑中是不是都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课件出示母亲油灯下为儿缝衣服的插图)

(1)教师范读,同学们想象,并说说体会。教师边朗读,边板书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2)读一读,想一想,以同学们提出的“远离故乡的游子在轻轻地吟唱什么呢?”这个问题为主线,读写临行前的诗句。这几句再现了临行前的什么情景?请结合注释,观察图画,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教师点拨:诗的第一句用“线”与“衣”两种极其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体会母子相依为命的情感。再让学生把这种情感读出来。

(4)交流临行前的情景:师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质疑:母亲为何不等明天再缝?针对这一问题师生研究讨论: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临行前的情景?并说说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出来的?

(5)从“密密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由此可想,母亲在“游子衣”里缝进的只是一丝一线吗?还缝进了什么?请把想象到的画面和体会到的意境先说一说,再有感情地读出来。

(6)教师提示:在古代有这样的一个习俗,儿子出远门前,母亲都要为儿子缝织衣服,缝得越密,儿子就会回来得越早。所以母亲“密密缝”,“意恐”是什么意思?母亲“恐”什么?母亲担心的仅仅是儿子“迟迟归”吗?她还会“恐”什么?“儿行千里母担忧”,所以,临行前母亲会对儿子叮嘱什么?

(7)让学生分角色倾诉临行前的嘱咐,体会母子难舍难分之情。

3、教师过渡,引出作者感慨的诗句。

过渡句:母爱之厚难以回报,儿子纵有千言万语,也只能汇成一句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学生读,教师板书这句诗。)

(1)结合注释说说你的理解。

(2)把你的理解在诗中反复品读,体会诗人用这个反问句式,想表达什么样的内心感慨?为什么儿子的“寸草心”不能报答母亲的“三春晖”呢?讨论、理解这个比喻句。 (结合背景、诗句和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母爱的无私、伟大和儿子永远无法报答母亲的遗憾。)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全诗的意思,深刻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4)请带着你体会到的心情,个性朗读,背诵这首诗。(满怀对母亲的赞美、热爱、思念之情朗读、背诵,把母爱的无私、伟大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四、读写结合,激起创作灵感,进行练笔训练。

篇6

一、了解特点,为解读古诗作积淀

古诗,是我们的国粹,从古到今,都深得人们的喜爱。苏教版小学语文中有许多的古诗,写得很美,读得很欢,虚实相生、理趣融合,具有音乐感、对称美。如: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板书有意识地将对称词或词组列出来,学生看了板书就自然理解对称之美的含义了。我国古代诗歌讲究诗中有画,具有极强的绘图感,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十八个字中,描述颜色的有“黄”“翠”“白”三个字,表示动作的有“鸣”“上”“含”“泊”四个字,此外还有“柳”“鹭”“千秋雪”“船”等具体事物,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边读边画图,以提高读和赏的能力。

二、熟读成诵,是妙引诗情的基础

小学古诗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读正确,读通顺,读出节奏和轻重,读出抑扬顿挫,并能凭借注释,将古诗还原成现代语言,读出自己的理解与体会,达到熟读成诵,丰富积累的目的。教学时,要通过情境创设,角色体验,诱发学生的情感,进而达到领悟诗情的目的。

古诗一般只有几十个字,但作者的情感以及所表达的内容极其丰富。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反复地朗读,深刻理解诗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古诗的诵读对节奏的要求比较严格。节奏作为语言音乐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双重功能:一是使声音的刺激具有规律性,使人读起来有一种舒适感,便于大脑吸收语言信息,易于识记;二是以一定的节奏表达一定的情感。

节奏关联着声音的速度和力度,读出节奏,不仅要读出快慢,而且要读出轻重,读出其中的情感韵味。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读“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句诗时,要读得快一些,特别是要把“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几个地名读得欢快、流畅一些,以表达作者盼望回家乡的迫切心情。此外,点睛之笔要读得重些,停顿得长些,突出重点,读诵的时候不仅要读出速度,而且要读出力度;不仅要读出韵律美,而且要读出情感色彩。想象可以把无生命的东西变得有生命,把非人的东西拟人化。想象是创造意境的杰出画家,是诵读的得力助手。

三、入境悟情,是妙引诗情的关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入境,达到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想象自己就是作者,就是其中的景物,达到人景合一。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展开想象,诱发联想,融入诗歌描绘的意境中去,形成“有我之境”。如《望月》的教学设计片段,这篇文包诗里有许多的古诗,可以将学生带入汉民族的月亮文化,感悟中国人的月亮情结。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江上明月”图,《春江花月夜》曲),将学生带入情境。

(2) 夜幕降临,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望着这轮明月,你想说些什么?

(3)小结导入:是啊,这清风明月,宁静优美,月光下的万物更是充满了诗情画意,给人无限神思,令人无限向往。现在我们就一同走进这江上月夜,坐到江轮甲板上欣赏美丽的月下江景。(相机板书课题)

(二)研读课文,体验感悟

1.欣赏“景中月”(学习第1~4自然段)

(1)自主探究: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与同桌谈谈你的体会和感受。

(2)汇报交流,体会诗情画意。

(3)积累内化。①指导背诵:这么美的一段文字,老师真想把它美美地背下来;这么美的一幅图,老师真想把它美美地画下来。我们分工合作好吗?我来背,你们来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在脑海中勾勒这幅图,注意先画什么,再画什么?②尝试背诵:请同学们也来一边背,一边画,不会背的同学可以先一边读,一边画。

2.感悟“诗中月”(学习第5~13自然段)

(1)过渡:千百年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月亮所倾倒,被月亮所陶醉,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美丽诗篇。(课件出示诗句)你们看,这每一句诗词里都镶嵌着一轮明月,诗人借着月亮在抒发什么情感呢?

在这里,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对已学诗词的回顾和预习,引导学生在说和读中,体会诗人借月亮寄托的情思,抒发的情感:独身在外的无尽愁思、异乡做客的孤独清冷、绵长深远的思乡情结,思念朋友、思念亲人,对月亮的喜欢和赞美等。

(2)师生交流所搜集来的有关月亮的诗句。先让学生出示所搜集来的诗放到投影上展示,有可能的话让学生试讲,然后教师作适当的补充讲解,跟随作者一起,插上想象的翅膀,去想象作者所写的意境之美。

篇7

目标不变 自主探究

一、二年级我把古诗教学的重点放在读读背背上,为后期古诗的学习积累材料。夯实基础。从三年级开始,在古诗教学中,有这样七个教学目标:知道作者,知道朝代,会说词义,会说诗句的意思,知道写的景(事),知道抒发的情感,会背、会写。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斯霞在教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这首诗时,告诉学生“招”是牧童示意路人不要出声、悄悄过来,告诉他去路(“招”在《教师教学用书》中是“摆”的意思)。《梅花》中“作者写梅花凌寒独放、并身处墙角依然散发幽幽清香,实际是表明自己坚韧不拔,在逆境中洁身自好的心态,他赞美特定环境的梅花,流露出孤芳自赏的心迹。”《江雪》“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山水之间的渔翁。巧妙地表达了自己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教师教学用书》。在教学中对于景、情理解,体会,不能拘泥、不能苛求,能说出“寒梅邀雪图”、“寒江独钓图”,能体会到“渔翁不是真正在钓鱼”、“梅花具有不畏严寒的精神”就可以了。

要始终引导学生学习方法,倡导合作。力求自主,主动探究。采用自学――小组交流――小组汇报――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小结的教学流程。自学一般安排在课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在小组交流中让学生互相说知道的、不知道的。知道的小组内互相评价、判断。不能做出准确判断的、不知道的由记录员记录下来;由小组发言人向全班汇报,全班同学共同讨论、交流,各抒已见:最后保留同学们共同赞同的几种意见,、注重创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立足现实勇于创新

立足现实就是立足于学生的心理特征、生理特征、认知的前提能力,关于作者,不但要让学生知道这首诗的作者、而且能说出我们还学过他的哪些诗、还知道他的哪些诗;关于朝代,既要让学生知道这首的朝代。又要知道这个朝代的作者还有哪些、他们写的诗还有哪些;关于词义、句子的意思。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就可以了。不搬《教参》,不抠字、词典,充分展示学生的语言组织和概括能力;景和情,学生能理解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不一味的把研究者的思想强加于学生,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认识能力的提高、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对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会一步步的深入。

创新就是要学生会用学过的方法学习古诗,体会古诗的含义,学会搜集、整理古诗;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良好习惯,学会质疑、善于质疑、乐于质疑;初步感知诗人的创作与一定社会环境、生活环境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了解有关古人的创作故事,从而感受诗人的创作动机和创作源泉。学会从生活中积累材料,学会用自己眼睛、耳朵等感受周围的世界,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能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描绘美。

吃透教材培养兴趣

诗歌是韵文的一种形式,它不同于散文,最明显的特点是语言有鲜明的节奏,读起来琅琅上口,通常带有强烈的感情。诗人用精练的语言。表达自己丰富的想象和情感,使读者受到感染和教育。诗人写诗,不是看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而是选取生活中最有特征的形象,集中歌颂最有意义、最能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及由此所激发起的情感去打动读者。尤其是古诗。它的语言简练,通假字较多,感情同样丰富。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画,有声有色,有动有静。例如,小学语文中的古诗《咏柳》,诗人抓住最能表现春天特征的景物――柳树,通过想象精彩地描绘了春天的柳树的美好姿态和蓬勃生机来赞美春风,以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把看不见的春风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借以抒发作者在春回大地时喜悦、欢快的心情。柳树、柳枝、柳叶与春风本是两种不相关联的事物,诗人却把它们巧妙地组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使孩子们感到深奥难懂。

在教学这首古诗时,要先让学生说说春天来了,周围的花、草、树木有什么变化,重点说柳树;然后让个别学生说说观察到的柳树变化的过程;接着揭示课题总说春天柳树生长变化的过程;最后让孩子们读古诗《咏柳》,边读边指导,理解重点词。学生抓住了“碧玉”、“妆”、“一树”、“丝绦”、“细叶”、“裁”的理解,只用几分钟的时间就可读懂这首古诗。少数学生还可以背诵。

篇8

关键词:古诗词;四步;意境

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精美的文化瑰宝,有精炼的语言,

有丰富的内涵、有细腻的情感。学生认真学好古诗词,并能不断地积累,多积累,能有效地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因此,教师在给高年级教授古诗词的时候,要尽量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古诗词的喜爱,进而能够运用到语文的学习上来,提高语文素养。

根据统计发现,入选小学高年级课本的古诗词,大多意境优美,画面感强,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因子。同时小学高年级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大发展,鉴赏能力得到提高,故此古诗词教学可以抓住四个字展开,即读、想、赏、展。读,要求能读顺、读懂、读美;想,要求学生能迅速抓住传神的关键词,想象画面,还原情境;赏,要求能欣赏诗词所营造的意境,表达的情感,传达的哲理;展,通过拓展同一作者的不同内容或者不同作者却同内容同体裁的诗词,达到丰富诗词的积累,激发对古典诗词的喜爱,并尝试抒写。

一、读

理解诗是从读开始的。读,是接触诗词最初的形式,也是最实用的形式。古人提倡吟诵古诗词,反复地吟诵,反复地唱,诗词的意思自然就呼之欲出了。

1.读顺

所谓读顺,就是解决字词读音障碍,解决古今字词变异的读音。如“翁媪”中的“媪”,“子聿”中的“聿”,“蓟北”中的“蓟”,“聒碎乡心梦不成”中的“聒”,“停棹”中的“棹”,“石邑”中的“邑”等等,都是生僻字,就需要学生通过查字典等方式进行解决,才能把诗词读顺畅。“燕山”中“燕”应读第一声,“明月何时照我还”中“还”应读“huán”。“一骑红尘妃子笑”中“骑”本读“jì”,表示一人一马的意思。这些字词,是由于古今的差异而存在的读音差异,老师在讲授的时候要向学生说明。

2.读懂

所谓读懂,就是解决字词句意思的理解,解决字词在古今理解上的差异。古诗词是用高度凝炼的语言刻画意象,或抒感,或揭示哲理的。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字词句还原出诗人要表达的丰富的内容。如“剑外忽传收蓟北”中“剑外”“蓟北”地名的解说,“收蓟北”历史事实的叙述;如“半亩方塘一鉴开”中“方塘”的概念,“鉴”字的含义,等等。只有把诗词读懂了,才能深刻理解作者在诗词中表达的情感。

3.读美

所谓读美,就是要读得有节奏,读出韵律感,读出语调的抑扬顿挫,语速的轻重缓急,语义的喜乐悲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到: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诗词都有相对固定的格式,掌握相应的格式,就能把诗词读得有节奏。如五言诗,节奏安排一般是二二一或二一二,七言诗停顿一般为二二三,词基本按二二或者二三的节奏读。只有把诗词读美了,在听力上产生愉悦的感受,才能从情感上接纳,进而从思想上去探讨。

二、想

诗词的创作离不开想象,同样,学古诗词也需要丰富的想象,一是因为时间的久远,二是因为诗词中的意象都是诗人、词人“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精心选择,高度提炼的,蕴含了丰富的内容。学习古诗词可以从想象当时的景、当时的人入手。

1.想画面

诗歌是高度凝炼的语言。诗人将自己当时的所见、所闻、所

感、所思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是进行了高度的浓缩的,是进行了艺术化的概括的,所以理解诗歌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想象,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根据诗词的词句进行合理的想象,还原当时的情境。小学生拥有无穷的想象力,老师引导得当,就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想象出丰富的画面。在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或语言的提示,或图片的展示,或声音的营造,或经验的共鸣等方法进行辅助。如《清平乐・村居》中农家其乐融融的和谐场面,《如梦令》中一群少女误入荷塘深处争着出来的欢声笑语,《渔歌子》中宁静闲适人与自然的融为一体……都是极美的画面,这些从字里行间描绘出的画面也大大丰富了学生的阅历。

2.想人物

不管是身处画面中一分子的作者也好,还是在观赏画面的作者也好,诗词中都隐藏着作者的音容笑貌,有欢乐、有伤感、有沉思、有慨叹……老师要善于带领学生深入作者内心,去探求他们的情感、思想。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我们看到了忧国忧民的诗人得知自己的家乡被官军收复了之后的狂喜之态,《示儿》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临死之时仍为国担忧的老人,《读书有感》让我们能够看到一位沉浸在书海中善于思考的智者……

3.勾画面

为了进一步加深对诗词的理解,营造立体的画面感,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手,把自己所想象的画面勾勒出来,形成具有个性的解读诗词的画面。把脑海中漂浮的画面形成具体的画面,一方面能加深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一方面也能对作者的情感进一步体悟。

三、赏

在文从字顺的基础上,在想象画面的萦绕下,老师带领学生进一步深入字词的深层含义,推波助澜地进行赏析,就能进一步走近作者,触到作者的思想深处,灵魂深处。

1.赏意境

诗歌是用富有节奏和韵律的高度概括的语言来表现生活,抒感的。要抒发感情,往往要借助于意象,营造特定的意境,烘托特定的情境。如《游园不值》借助“苍苔”“一枝红杏”写出了会友人不遇的遗憾和看到一枝红杏想象满园春色的惊喜之情;《所见》通过“牧童”“黄牛”“歌声”“鸣蝉”等的准确描摹,刻画了一幅悠闲自得的乡村画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用“接天莲叶”“映日荷花”鲜明的色彩感和空间感,写出了送友人后看到美景的无比惬意的心情,等等。诗人、词人都是意境营造的高手,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对一个个意象的分析、组合,从而进入到诗词中的意境中去。

2.达情感

诗词,都是个体情感达到饱和炽烈的程度下产生的,所以饱蘸着作者的满腔情思。诗人、词人往往能以异乎常人的想象力,通过对表象的灵活调动、组合、加工、改造,创造出奇情异彩、绚丽多姿的艺术形象,将胸中诗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老师的任务,就是要带领学生在品读字词句中,准确把握作者在诗词中传达的情感。《六月二十七望湖楼醉书》如“望湖楼下水如天”写出了酒醉时看到一场急促的大雨后的美景的平静心情,对大自然的赞叹之情也跳跃之间;《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绝知此事要躬行”中看到一位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导,那种语重心长,也窥见了诗人一贯的践行态度;《墨梅》中“只流清气满乾坤”中表达的忠贞自守的高尚情操,等等。

3.悟哲理

《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中揭示的要重视实践,要注重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能指导学生不死读书,不读死书,要在实践中长知识,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观书有感》中通过用源头的活水不断地汩汩滋润流淌,才有了池塘中清澈的水的现象,揭示出只有源源不断地接受新知识,才能使思想睿智,有深度。《题西林壁》中告诉学生看问题要善于采取角度,角度不同,就有不同结果。《春夜喜雨》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春雨的客观特点,暗含了对默默无闻作贡献的人的赞美之情。

四、展

展,即拓展,此处指由课内的诗词学习拓展到课外的诗词积累、运用,由点到面,由平面到纵深,由学习到运用,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大量的积累,二是能离开老师的指导自己赏析古诗词,并尝试运用。

1.积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查学生的记诵积累。小学高年级阶段应该是个体诗词积累的黄金阶段,语文老师要善于抓住这个阶段,多角度、多途径、多方面、多手段地指导学生进行积累。学习了某一个诗人、词人的诗词,可以把其他有关这个作者的诗词(优秀的)搜集起来让学生背诵,如李白、杜甫、陆游、苏轼等等。学习了词,如《清平乐》《如梦令》,可以把词人的其他作品或其他词人的词拿来背诵,还可以适当拓展其他的词牌名如《江城子》《菩萨蛮》

等等。

2.运用

运用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能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赏析同类型的浅显诗词,二是在掌握了平仄、押韵等古诗词格式基础上尝试创作。

语文老师如果做教书的有心人,扎扎实实带领学生沉浸在古诗词优美意境中,领略古人的智慧,拓展学生的思维,学生就一定能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习得丰富的语文素养。

篇9

新课标有关阅读的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呢?著名古诗词评论家张中行先生说过:“阅读古诗词的方法,最重要的是透过语句及其意义而唤起诗情,走入诗境”。鉴于这点,我打破常规,改革古诗教学由老师牵引着学生,逐字逐句串讲诗意的传统做法,创设情境,以读为本,以学定教,发挥想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学流程:

1以旧引新,激情导入

为了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并逐渐培植起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在上课开始,我饱含深情地介绍:“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中国是诗的国度,我国诗歌的起源比文字还早,差不多和语言同龄。千百年来,形成了辉煌灿烂、博大精深的诗文化,其中诗歌的形式多种多样。”接着课件出示春景图,让学生背诵有关春天的古诗词。这一环节的设计,将学生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与新知识建立链接,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出新课。

2创设情境,激趣

“诗是有声的画”。古典诗歌是艺术创造的结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因此,上课伊始,在古筝悠远的乐声中,将同学们带入诗歌鉴赏的特定氛围:同学们,古人喜欢和着悠扬的曲子吟诵诗词,今天,我们也来学学古人,先听老师吟诵宋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此时,借助多媒体,以春景图为背景,配上古典音乐,以教师饱含深情的吟诵,把学生带入古诗词特有的意像美和意境美之中,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的情趣。

3启发想像,融情于景

没有想像就没有艺术,没有想像,就没有艺术欣赏的再创造。“只有入境,才能悟神”。古诗词语言的精炼,意境的深远,往往留下非常广阔的想像空间。想像意境,领会诗情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引导学生入诗境时,运用角色体验法、想像法和导读法,用以填补课文内容情与景的空白,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进入古诗的意境,并有感情地诵读:在教学诗人是如何怜爱苍苔时,我让学生展开想像并表演诗人当时是怎样走的;在理解“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时,我让学生进入文本,进入角色,来体验想像,体会情感:(1)红杏啊在园子内你都看到了什么?你为什么要出墙来?(2)你们这些关在这园子内的花啊草啊,看到这一枝红杏出了墙,你们有什么想问她的吗?(3)让学生扮演叶绍翁,老师扮演园主人,把你游园的经过讲给我这个园主人听。课件出示:园主人啊,我,再造红杏、园主人两个人物形像,想像说话。这个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融进角色,走进诗人的内心,与诗人同呼吸,共思维,同时也是对整首诗的内容升华,虽然没有遇到园主人,但赏春之情、惜春之情已经达到了,此行无憾了。引导学生进入文学的层面,与文学相遇,让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想像园子里的美、热闹,照应”红杏枝头春意闹”。

4体会鉴赏,品味诗句

《游园不值》这首七言诗,历来为人称道,久传不衰,对其精妙之处,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鉴赏、品评。初读诗句后,我让学生说出诗人游园的路上遇到了哪些景物?引导学生抓住苍苔、柴扉、红杏等词语感受春天的气息。引导学生找出诗眼“怜”字来体会诗人写诗的心情,带领学生将“怜”字贯穿在每一个诗句中,“印”“扣”“满”“一”“出”通过通过换词、做动作、讲美丽的传说来深入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生动形像的品味让学生理解了使人做诗用词的匠心独具。引导学生与文字相遇,从中汲取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5扩展阅读,深化内涵

在引导学生运用“熟读、想像、描述、体会、品味、鉴赏”的方法领悟了诗意以后,我引导学生再读课题“游园不值”,研究不值中的值。这时课件出示王子猷的《雪夜访戴不遇》与《游园不值》进行比较阅读。出示诗句“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让学生进行说话、感悟。通过抓春景,抓情感,理解作者在不值中,还有一份不忍,舍不得,诗人不想打破那一枝红杏永远留给他的美好的感觉。游园虽不值,但不遇中有遇,就是值,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第三个层面:与精神相遇。在这种既广远又深邃的超越教材的学习中,把学生带入更为辽阔澄远的心灵之境,让学生经历一次深刻的精神之旅,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整合。

学习古诗后,我又为学生推荐了宋・陆游的《临安春雨初蒙》、陆游的《马上作》、张良臣的《偶题》,以达到感兴趣、能理解、促积累、重吸收的目的,拓展学生诗文学习的范围,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入的感受优秀的传统文化,促使学生文学素养的逐步提升。

篇10

有关父爱如山的作文范文1有人说,母爱如山,母爱如海。而我却说,父爱是大海,我们做子女的只是一艘轮船,永远驶不出港湾:;父爱是天空,我们只是一只小鸟,永远飞不出那辽阔的天空。

有一天,老师告诉我,她以我的名字报了“小青蛙报”演讲比赛的名,要我准备准备。放学后,我把这件事告诉爸爸,爸爸说:“好,多锻炼锻炼,我们要好好准备。”说完,他打开电脑,在网上搜寻适合我朗诵的材料来。

从这以后的几个夜晚,都能看见爸爸在电脑桌前的身影。第四天的晚上,爸爸满面笑容地说:“爸爸帮你找到好文章了,就朗诵《春》吧,我把诗词打印好了,给。”我接过那张纸,轻轻地读了一遍。嘿!爸爸找的这首诗歌读起来琅琅上口,词句优美,通俗易懂,真是篇好文章!

文章选好了,我开始练习起来。开始,我总是将前后鼻音读错,有时还读错字。爸爸都不厌其烦地一遍遍纠正,还教我窍门,如何把才能读得有感情。我好几次想半途而废,爸爸就鼓励我,我又开始读起来……终于,经过一个星期的练习,我能有感情的朗诵这篇《春》了。

比赛前一天晚上,我在家里大声朗诵着,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爸爸说:“来音乐就好了。”“对呀,音乐配上去,效果肯定更好。”我也赞同。于是,我们下载了一首歌,录在磁带里。朗朗的朗诵声伴着悠扬的歌声,爸爸竖了竖起了大拇指。

第二天比赛,我那别出心裁的音乐和优秀的文章帮助我获得了一等奖。我想:如果没有爸爸的帮助,我就获得不了今天的好成绩了。

关于父爱,人们的发言一向是节制而平和的。母爱的伟大使我们忽略了父爱的存在和意义,但是对于许多人来说父爱一直以特有的沉静的方式影响着他们。父爱怪就怪在这里,它是羞于表达的,疏于张扬的,却巍峨持重。所以我说:“父爱如山。”

有关父爱如山的作文范文2有人说,父爱如海,深厚博大;有人说,父爱如火,炽热燃烧;而我却说,父爱如山!当我遇到困难时,他给我力量;当我眼前一片迷茫时,他给我方向;当我感到失落时,他给我信心;当我成功时,他给我祝贺和警醒。父爱,是支撑我生命的伟岸的山!

前段时间,学校要竞选少先队大队长了,我也是候选人之一,首先我内心感到无比的光荣。为此,我付出了许多。但是,我最终还是不能当选上大队长,这个结果让我感到很失落,但我自己会鼓励自己,再接再励,脱颖而出。回到家,爸爸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别灰心,我们的颖颖同样很棒!其实,人生的道路就是这样,会遇到许多坎坷,但这更需要你用勇敢的心去面对。社会上,竞争就是如此的残酷,不过,成功青睐有准备的人,相信自己一定能行!”听了爸爸的鼓励,我以往的信心又建立起来了,我明白了人生总有成败,当你不去在乎成败,而想到自己曾经经历过考验,付出过努力,那么你将更加出色!

古今中外有多少人赞美父爱,每当读到这样的诗文,我就觉得无比亲切,那愉悦的刹那,感动的心情,一字一句,都打动着我的心灵,让我想到我亲爱的父亲。父爱如山啊!

有关父爱如山的作文范文3在我出生之前的那个夜里父亲一直陪着母亲在医院度过,可那天我却悄悄地呆在母亲的肚子里迟迟不出来。第二天早上,父亲决定先去上班。妈妈就在那天上午难产降生了我,在父亲还不知道的情况下,第一个迎接我出生的人,并不是我的父亲。他为此一直有一种遗憾,甚至是负疚感。他总想再给我些什么,好让我忘记生活中的烦恼。

他总是骑着那辆凤凰牌自行车,尽力满足我想第一个到幼儿园的愿望;他总是慢慢地讲着,维尼小熊今天去了哪里;他不让我知道他的忧郁,只是微笑着——似乎他从未伤心过。我犯错时,他沉默着,并不责怪我,从不打骂我,只是叹一口气,望着我,然后告诉我应该怎么做。

一次学校里组织参加华罗庚杯少年数学竞赛,父亲执意要送我到学校。离开学校门口50余米远处,是家长接送线,我对父亲说:“学校不让家长去,你还是别送了,回去吧!”父亲转过身去,忽然又意识到了什么,他回过头来,说:“好好考,别有包袱,你可以的。老爸会祝福你的。”他拍拍我的肩,“我们击掌鼓鼓劲吧!好吗?”“好!”我伸手。“啪!”一阵清脆的击掌,顿时,我的心中充满了力量。父亲笑了,他额角浅浅的皱纹也笑了,我看见他在雨雾中渐渐远去的身影。父亲的确是渐渐地老了,但我感到他的背影是坚实的,就像一座大山一样。

那次考试,我得了华罗庚杯少年数学竞赛杭州市小学组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