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卡的主要内容范文
时间:2023-04-03 13:01: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凡卡的主要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 “训练”和 “感悟”并举
从教学三维目标来看,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来表述:在“过程和方法”中训练“知识和能力”,感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由此可见,“训练”和“感悟”是语文教学的双翼,离开了“训练”,“感悟”也就无从谈起了。如在教学《青蛙观海》(第三册)一课,我们应把丰富学生精神世界、优化学生语言系统和促使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这三者紧密结合。如课文第十自然段,内容为“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累了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喝点山泉水。不知不觉,它们已经跳完了石阶,到达了山顶。”可做这样的教学设计:(1)活动“蛙跳”。“小朋友,来和它们一起跳!”大家听着轻松的音乐,不停地跳起来。近五分钟,学生们由最初的兴高采烈,变为后来的气喘吁吁。老师在旁不断地鼓励着,“孩子们,继续跳,不要停。看,离山顶已越来越近了……”(2)谈感受,读好“累”字。由于是亲身经历、体验,学生的情感与青蛙的情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深切感悟到了青蛙的辛苦艰难,“累”字读得情真意切,完全是发自内心。(3)引导。老师说,“太辛苦了,咱们就不要爬高山了,回去吧?”学生大声反对。教师追问,“为什么呀?”在矛盾冲突中,顺势引导学生领悟品味课文的思想感情:坚持才能胜利。(4)动情练读。抓重点词“一级一级”朗读,体会青蛙的辛苦;用快、慢两种语速比较读“歇一会儿”、“喝点山泉水”,让学生置身于浓郁的课文情境,感受青蛙为了看海而坚持不懈的精神。(5)想象。青蛙还会遇到哪些情况,又会怎么做? 在这个教学版块中,教师通过活动、说话、引导、朗读、想象等训练,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动,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情有所感,理有所悟。
二、抓好阅读训练,体会内心活动
阅读写人的文章时,注意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就能对文章的思想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就能通过人物的内心活动受到感染和教育,有助于抓住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有助于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我的战友》一课的教学,把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训练与了解人物内心活动的训练结合起来可以这样进行:首先,在预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描写在烈火中表现的句子画下来,把写“我”内心活动的句子找出来。然后,在整体阅读全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时间顺序把全文分成四段,大体了解各段的主要内容。接着,重点讲读第三段,着重了解和“我”的内心活动:(1)“一团烈火把他整个身子包住了”,这时,会怎么想?(2)为什么“我的心绷得紧紧的”?后来,为什么“我的心像刀绞一般”?(3)“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能够这样做?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的内心活动。最后,要学生把这些问题的答案连起来,说说英勇献身的过程。这样教,不仅有助于抓住全文的主要内容,而且学生的感受会更深刻,有助于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篇2
一、绝望的感叹号
凡卡的信读了让人心酸,让人心如刀割。如第八、十、十五自然段中凡卡写到:1、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2、亲爱的爷爷,我再也受不住了,只有死路一条了!……3、快来吧,亲爱的爷爷,我求您看在基督的面上,带我离开这儿。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每当写到凡卡悲痛到无法用语言表达时,作者就用感叹号终止人物强烈的情感,然后加上一个省略号。这感叹号,这省略号包含了凡卡多少悲惨的往事,多少孤独的眼泪,多少心惊的害怕。可怜的凡卡小小年纪就失去了爸爸、妈妈成了不幸的孤儿,这已够让人同情了,更让人揪心的是孤苦伶仃的他独自一人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陌生的大都市里当童工遭受着非人的折磨。九岁,多么美好的童年时光啊!应该是在妈妈怀里撒娇的年龄啊!可是凡卡却说他生活没有指望了,只有死路一条了。
我引导同学们联系上下文、联系感叹号与省略号的作用展开想象的翅膀,想一想感叹号、省略号蕴藉着凡卡怎样强烈的思想感情?
惠如说:“我觉得感叹号、省略号蕴藉了凡卡心里痛楚与哀求:爷爷快来吧!我呆在城里天天受伙计们的捉弄,天天受老板和老板娘的毒打,天天忍饥挨饿,这样的日子一天都呆不下去了!快来吧!爷爷带我回家吧!
心竹说:省略号蕴含着凡卡无法说出的痛苦往事:在寒冷的冬天却要睡在过道里,而且他们的小崽子一哭,就要摇摇篮,如果睡着了,一顿皮肉之苦随之而来。一条狗都可以安安稳稳地一觉睡到天亮,我活的连狗都不如,只有死路一条了!
梁辰说:“省略号隐藏着凡卡对未来生活的美好遐想:在乡下虽然日子过得清贫,但是多么快乐啊,村子里的人喜欢我,爷爷你疼爱我,我们在一起相依为命,等我长大了,我会赚钱养您。
欣妤说:“凡卡一而再,再而三地哀求爷爷带他回家。我认为每个感叹号,每一个省略号都给我们一个暗示,如果不离开莫斯科凡卡一定会死的!不是被老板折磨死,就是饿死,冻死,甚至抑郁而死!感叹号、省略号是凡卡对生活无望的符号,对生活绝望的符号。”
凡卡一次次地哀求爷爷带他回家,一次次地说道自己只有死路一条。每说完一次就用了一个感叹号加省略号,这简单的符号包含着多么的悲惨的命运啊!孩子们说得好这是绝望的符号。才九岁呀!人生才刚刚起步却已无路可走。这次第怎一个“悲”字了得。
二、惨的省略号
课文的结尾契珂夫写得多么令人向往: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
文章的结尾给读者留下悬念,可怜的凡卡命运将会走向何方?真是让人揪心。我再次请同学们根据末尾的省略号展开想象,想象凡卡未来的命运将如何?
火贵说:“如果爷爷真的正在念他的信,一定是边读边落泪,然后立刻去莫斯科带他回家,可是爷爷永远收不到他的信。”
锦文说:“暖炕,念信的爷爷,摇着尾巴走来走去的泥鳅,多么温馨的画面啊。可是这时的凡卡也许正在过道里冻得瑟瑟发抖,也许正在摇摇篮,也许正遭受到老板娘的毒打。”
雨辰说:“凡卡醒来,他将要面对的依旧是生不如死的生活。”
黄说:“爷爷念信这事是不可能的,这只是凡卡甜蜜的梦,是作者甜蜜的梦,是所有同情凡卡人的甜蜜的梦。”
隽含说:“有多甜蜜的梦就有多悲哀的现实。与其说是甜蜜的梦,不如说是凄惨的梦。”
多么有哲理的语言啊!有多甜蜜的梦就有多悲哀的现实!凡卡的未来是真的没有指望了。唯一的亲人――爷爷永远不可能收到他的信。一个封面什么也没有写的信无法到达爷爷的手中,更糟的是那个醉醺醺的邮差可能把凡卡的信拿去给他的孩子画画了,而爷爷因为无法收到凡卡的信他老人家会以为凡卡在莫斯科这样的大都市里一定能够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所以65岁的爷爷接凡卡回家的可能性很小。而凡卡却认为爷爷收到信后一定会来接他回家。事情的结果是两头落空,这样的结局意味着凡卡真的只有死路一条了。九岁啊,生命才刚刚发芽却要凋零了。这次第又是怎一个“悲”字了得。
《凡卡》这篇课文的感叹号、省略号给这篇经典的文学作品很好的诠释:它是绝望的符号,它是凄惨的符号,它是沙皇统治下旧俄国社会穷苦儿童悲惨命运的符号。
篇3
一、明确目标,提高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义务教育朝鲜族学校汉语教材的整体布局是由阅读(讲读课、自读课)、口语交际、习作、诵读积累、汉语知识和专题五个板块组成,按专题组成6个单元,然后每个单元的开始,都根据汉语教学目标,不仅让学生在感受丰富语料的过程中学习语言,提高语言实践能力,而且还使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体验阅读的乐趣和,使学生从被动的阅读学习转向主动的阅读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同学间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共同探究的习惯能力。因此,在学习一个新的单元时,首先我会将一个单元的内容进行设计综合教学目标,进而再设计各版块的教学目标。并要让学生读一读单元导语,明确这一单元开展的主题、要达到的学习目标,这样才能做到“我的学习,我的目标;我的目标,我最清楚;”目标明确了,教学活动才能有的放矢,有效开展。
在我们现在的一些汉语课堂教学中,因教学目标不明确而造成的教学随意性、盲目性现象仍然较为普遍。有的教师对讲授的课文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想讲什么就讲什么,讲到哪里算哪里,随意性很大;有的教师的教学目标大而无当,多而繁杂,导致目标紊乱,重点不突出。教学环节设计不够精当,课堂结构松散。
听过一位老师教学《渡和少年》(人教版朝鲜族中学七年级上册),这篇课文充满了童趣,说是以字词课为主的课堂吧,整节课没见识一个字理解一个词,教师只是让学生把课文从头到尾读了一遍;说是一节以阅读为主的课堂吧,整节课又不知教者到底让学生明白什么?可是学生根本就没体会到。让学生表演读吧,可学生根本记不住词,下面的学生也是乱哄哄的,你演你的,我玩我的;……看似热热闹闹的教学活动,究竟想干什么?让人摸不着头脑,一节课下来,我不明白老师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教师缺乏明确的目标意识,所组织的教学教学活动必定难以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是教学设计的首要问题,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前提。汉语教学目标只有体现学科的特点,明确课堂教学内容,才能保证课堂的有效性。
二、精心设计,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1、以情感教育为主线,实施有效教学。
无论什么科目的教学都离不开“情”,只有学生的情感真正融入到情景当中,才能悟情、入情、动情,生情。如讲授《凡卡》一课,以写信的内容为主,插叙回忆的内容,诉苦为主,以“乐”相衬,形成内容、情感上的对比,更加突出了凡卡的悲惨命运。在教学中,我以情感教育为主线,在学生通读信的内容后,让学生连起来读一读,并思考凡卡给爷爷写信最主要的目的和原因,围绕“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这句话,引导学生想象凡卡来作学徒,曾经有什么指望?然后采用自读和讨论的方式,弄清凡卡过着怎样的学徒生活,再对比文中回忆的内容与信的相关内容,切实体会凡卡极度痛苦的内心世界。在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并联系社会背景对文章有了深入的理解之后,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凡卡睡醒了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进行课后小练笔,进一步体会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继续关注凡卡的命运。
2、精心设计问题,提高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在汉语教学中,教师要多下命令,少提问题,有时整堂课只需围绕一个问题来展开,然后层层深入,理解文本。在教学《一面》一课时,可以就“作者第一次见到鲁迅时的印象怎样?――为什么几次提到他的‘瘦’?”,围绕“瘦”这一个问题组织开展教学。提出问题后,组织学生边读边勾画相应的句子,抓住人物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最后指导有感情的朗读,悟出“鲁迅是同我们在一起的”这一鼓舞人心的话语。再如,讲授《你是你的船长》时,指导学生发散思维,提出“‘船长’的含义都有哪些?你是怎样理解本课标题的含义?”,这样围绕“船长”这一话题展开分析课文,学生就会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其中的中心思想。
3、在阅读教学中,反复朗读是提高理解的关键。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朗读兴趣的培养,通过不同方式的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尤其是进入初中以后,更需要学生在读中理解内容,体悟感情、增强语感,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课文的内容、篇幅长短及文体特点,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使学生爱上阅读。比如在讲授《珍珠鸟》一课时,教师要求学生按初读―细读―精读的建构过程进行阅读。首先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质疑出有价值的问题;接着让学生通过细读重点段落来理解珍珠鸟逐步信赖作者的过程;最后通过精读课文,真正感悟到“信赖,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个道理。这样,不但使学生加深了阅读印象,而且提高了学生理解能力。再如还可以发挥教师示范、引领的作用,适当地传授一些朗读的技巧,还可以引入情境,启发想象。
三、经常性地鼓励学生诵读、积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语言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特别是汉语,若想使自己的汉语课堂神采飞扬,学生课内、课后的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别重视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如诵读课文、积累优秀作文、积累成语、名言、警句、古诗、佳句等,不同学段提出不同要求,也可以根据单元主题确定积累内容,持之以恒,形成习惯。如在我已交过的毕业班中就曾经做过诵读课文的尝试,结果经过三年的坚持,在中考
篇4
这就要求强化学生创新思维训练,是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中之重。学生作文为什么会出现众多的雷同现象?这与学生在写作时受思维定势的束缚有关,很多学生由于课外阅读有限,平时生活中不注意观察思考,因此看到作文题目首先会联想学过的课文,写作的思维也会围绕课文内容稍加改动,很少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因此,要改变这种现象,主要在于拓展学生的思路,要引导学生以某一特定的事务为主,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讨论,全方位引出问题,展开思路。拓展思维方式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多角度选材
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教师在布置题目时,给学生以启发,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诠释题目,从自己最熟悉的角度去组织材料,这样也有助于学生最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思想。例如,写《我第一次......》,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围绕题目选取自己印象深刻的经历来写作。人生有很多第一次,既然是第一次,总是以做的不够成功,不够好为主要内容,这样的内容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吸取教训,以后做得越来越好。但是也可以写自己的小成功,比如:第一次登上领奖台,这样的第一次经历是催人奋进的,得出的结论可以是我们看到自己的努力有了成就,可以更加的努力,去争取更大的成功。经过几次这样的引导,学生就会养成围绕题目选择自己最有感想的事件去组织材料写作,就会丰富文章内容,避免雷同。
二、同一个题目中心,多方面选材
对于文章的中心的作文题目,学生在习作时最容易出现雷同。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根据题目的中心思想,引导学生摆脱思维的空间束缚,写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文章来。例如:《在学雷锋活动中》这个题目,一般来说,这个题目的中心就是歌颂助人为乐的精神。学生很容易就囿于做好人好事这个狭窄的范围内,简单写几个类似的事例应付了事。教师在指导时,可这样引导学生。
(1)可以采用反衬的手法,选取一些自私自利,不考虑他人感受的反面例子,来衬托乐于助人这种积极的社会现象;
(2)从社会需要热心肠这种思维发散开去,积极提倡做一个乐于助人的自己,以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为目的,而不是简单的表面的去学雷锋;
(3)可以拓宽一下思路,从帮助别人克服困难,到帮助别人改变思想,帮助越来越多的人成为雷锋;也就是把这个题目涉及的很多相关意义讲解出来,启发学生去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例如,我班的一个学生在日记中写到:“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我太高兴了!我恨不得一下飞到学校。”一个“飞”字传神的把开学时那种喜悦和兴奋的心情真实的流露出来,这就是创新。这些都需要我们去一点一滴的引导去发现,小到字、词、句,大到段、篇、章,由小到大循序渐进,经过长时间耐心细致地指导和培养,写出创新文章不再是难事了。结合教材指导学生进行有自己个性的创作主要形式有。
(1)就课文中的某一个情节扩展成短文。例如,《我的战友》一文中有这样两句话:“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教学时,教师可启发学生结合课文插图,由的表情,推想的内心活动,把这两句话扩写成一段内容具体的话。
(2)续写文章的结尾,充分发挥想象力,体现个性。如续写《穷人》一课的结尾,让学生想象桑娜拉开帐子以后应该发生什么样的事情;续写《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的结尾,让学生想象来到天堂的小女孩;;续写《凡卡》一课的结尾,让学生就凡卡梦见了爷爷这一事件展开描写。
(3)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改变人称、改变叙述的顺序、改变体裁等多种形式的写作练习。
篇5
【关键词】学生;语文素养;抗挫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爱因斯坦说:情感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的动力。尤其是语文学科,更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关注生成,关注学情,既从小打好学生学习基础,又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情感。我从语文阅读的生长点出发,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做了一些尝试:
一、鼓励质疑问难,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011年版《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这说明了课堂阅读教学的时间受到更大的限制,给探究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确保阅读探究的时间,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问难,提高探究的价值。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问难是自主探究的起点,探究的动力,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动脑筋提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在教学的各处环节创造质疑问难的机会,指点发问的途径。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在实践上、空间上给学生以自主探究的机会,在活动空间上,要扩大单位时间让学生有主动活动的空间。
在教学中,教师应在提问后给学生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潜心读书,深入思考,当学生在回答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以期待的目光,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而不是老师提问后,马上叫学生回答。不给学生时间去思考,如回答不出,就马上不断重复,或者给予启发暗示等。这样,在这极短的时间,学生的思考探究是没有深度的,也获得不了多少“顿悟”和思维的火花。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宽裕的空间,进一步引导他们深入探究,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教师可在教学的关键之处,重点之处设计同桌交流、小组交流的环节,让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启发。促使学生全面深入探究问题,理解课文内容。如在教学《凡卡》这篇课文的时候,我设计了如下问题:“凡卡那甜蜜的希望能实现吗?是什么原因?”我采用了这样的步骤: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班级交流――教师点拨。这样给了学生宽裕的探究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终于明白因为凡卡是在黑暗的资本主义社会,他的希望根本无法实现,从而激发了学生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热爱。
二、拓展文本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内容和重要途径,有些文本中隐藏着许许多多的“空白”,等待着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填补和拓展。所谓“空白”那是指文本没有实写出来的或没有明确写出来的部分,是文本已经实写出来的部分对读者所暗示的东西,它存在于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细节描写等方面。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空白”进行有创造性填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他们的思维能力,鼓励大胆展开想象,架起文本与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的纽带,使学生对文本产生具有个性特点的理解。
人教版十一册《穷人》一课,课文结尾是这样:“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帐子拉开了,映入眼帘的是怎样一幅温馨感人的画面?渔夫和桑娜之间会说些什么?他们今后将怎样支撑起有七个孩子的家?联系课文的内容来展开想象,补充写一段话或几段话。通过这样发挥想象、补充情节的拓展训练,对文本作了艺术的再创造,揭示了这些空白的蕴涵,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突出了桑娜和渔夫的美好品质,挖掘出了文章的艺术美和人物的内在美。这样的拓展使文章的艺术美和人物的内在美比翼齐飞,达到了“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绝佳境界。
三、讲究读写结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延伸文本,如在文本空白处想象,仿写,补充写,理解写等,又如我为了丰富学生作文内容,组织学生到校外观察练笔,由于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小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性空前提高。还经常组织学生向小学生刊物投稿。
要上好语文科活动课,还要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积累建立密切联系。如我任教的一个班不少同学对编写黑板报老是几个班委“包办”很有意见,提出了想参与的要求,我及时鼓励、保护他们的热情,接受了意见,从学生各自特长出发,把学生分成几个编辑小组,有小记者、美工、编辑等,轮流编写黑板报,在活动课上交流、评议。由于联系学生实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以积极的热情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中,提高了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6-203-02
作为一个教师,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也常常会在课堂上随心所欲地提一些使学生无所适从的问题,从而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提问的艺术。那么,课堂上应该怎样提问才能将这种艺术演绎得更加精彩呢?我认为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合本班学生的方法来提问,现将我从教十几年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开课时提问
1、激趣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语文学习活动中最直接最活跃的意向心理因素,它对于维系注意力,增强理解能力与记忆能力,激发联想和创造思维能力,唤起情感体验,都具有积极作用。在开课的时候,以学生感兴趣的知识设问,便于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玩出了名堂》这篇课文时,教师在开课时就可以提问:“同学们,我们都喜欢玩,也希望能在玩中获得乐趣。下面谁来说说自己平时都喜欢玩什么游戏?是怎么玩的?在玩中你得到了什么体会?在玩中又有什么新的发现?我们即将学习的这篇课文,主人公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他到底玩出了什么名堂?有没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这些问题一抛出,学生们就很有兴味的议论起来了,这样教师就把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了。
2、破题法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们或是表达中心思想,或是概括主要内容,又或是文章描写的对象等等。因此,教师可直接采用破题法导入新课,这样往往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做到对全篇课文主要内容准确的理解和把握。例如,在教学《永生的眼睛》时,板书课题后,即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读了这个课题,你们会想到什么呢?从题目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们热烈讨论,并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我认为这篇文章一定是以‘眼睛’为线索的。”“眼睛是用来看东西的,那么为什么要加上‘永生’二字呢?”“我想这个眼睛不是一般的眼睛,它应该蕴含着某种象征的意义吧?”……学生的一番争论,尽管有认识深浅之分,但可贵的一点是他们个个都动了脑筋,都认真地想了,都对新课的学习充满了求知的欲望。然后老师进行小结:“大家讲的都有一定的道理,课文记叙的是琳达一家三代人已经捐献眼角膜和准备捐献眼角膜的动人事迹,赞扬了琳达一家人高尚的情操。‘眼睛’折射出的是人性的善良与美好,‘永生’则弘扬了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必将世代相传,永不泯灭。”通过对课题的剖析,不仅使学生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基本抓住了文章中心,掌握了文章线索及其脉络。与此同时,学生的想象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培养和训练。
二、课中根据课文内容提问:
1、如质疑法
学贵有疑,“学生疑,疑生思,思生悟,悟生进。”可以说,质疑是开放性学习的前提。对课文中某一句话或某一个情节质疑,激发学生释疑的欲望,不断探究课文,让他们逐步得到正确的答案。例如:在教学五下《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时,当读到“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时”,教师可以提问:在德国,人们这样养花,他们图的是什么呀?难道德国人认为花的脊梁比花朵还要好看吗?学生这时也纳闷,但让他们接着往下读就知道了:原来德国人养花是要给外面的人看的。经过老师的提问,德国人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民族特色就体现出来了。
2、阶梯法
阶梯法是指需要解决的问题比较深奥,或范围太广,作答难度过大时,可以将它转化为一系列小题、浅题,或以旧探新,或铺路搭桥,或同类启发,触类旁通,以平缓坡度,化难为易。例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结尾处时,教师问:小女孩惨死在大街上,可为什么还要写“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呢?学生恐怕一时还逾越不了这个鸿沟。教师可以先提几个基础的问题:太阳升起来了预示着什么?学生可能这样答:不再寒冷了,开始温暖了。老师又问:太阳出来了,开始温暖了,小女孩就可以生活得很好了吗?学生可能答:不可能,因为他们仍然处在社会的底层。老师又问:他们会过什么日子?学生可能答:仍然是穷苦的日子。这样几问后就不难理解,作者这里描写太阳暗示读者,冷酷的大年夜已经过去,新的一天、新的一年又来了。这一天是温暖的,然而社会却是寒冷的。小女孩生前挨饿受冻,而现在,她小小的尸体仍孤零零的躺在这大街的角落里,穷人的命运并不因新年的到来而改变。循序渐进,阶梯式的提问方法就能达到对难点理解的高度。
3、发散法
同一问题根据当前给定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智力,还可以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积极动脑的能力。又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小女孩的另一只鞋“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还说将来有孩子了可以拿它当摇篮”,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怎么做?有的可能说自己去帮小女孩追回鞋子并呵斥小男孩的不礼貌行为,有的说让小女孩到自己家里去取暖,还要把自己的鞋子送给她,有的说会给她几个钱,还有的可能会说让父母收养这个可怜的孩子……这样的问题不仅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还能充分体现他们的爱心。
4、想象法
心理学告诉我们,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它是人类思维活动中最神奇的一部分。不局限课文内容,而是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去想象的提问,这样的提问可以让学生挖掘课文内涵,以加深理解,同时能使学生思维得以扩展,想象力得以提高。“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探索大千世界的一切,在神游的天地里任意驰骋,并在神游之中体会读书入境的妙趣,进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例如:在教学《凡卡》一文时,文末“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爷爷,耷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先让学生想像文中描述的这个画面,再理解省略号的意义。经过学生的想像和补充,凡卡的甜美的梦境与现实生活中的冷酷无情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更加容易引起人们对凡卡的同情,也更痛恨那个黑暗的旧社会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理解这句话意义的过程中就进行了分析综合、想象比较、判断推理、概括抽象等多种思维活动,提高了分析理解句子的能力。
三、课文结尾处提问:
1、如延伸法
篇7
[关键词]备文本;四种意识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的特点:学拼音、认汉字与最基本的语言训练整合;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体现了价值观的引导和识字、阅读、口语交际、实践活动等的整合;选文典范,题材、体裁丰富多样;呈现方式灵活,课后练习留给师生宽广的空间。理解了这些特点,教师在备课中牢固树立四种意识,就能使语文课堂提纲挈领,舒展活跃。
一、要有全篇意识。新课标教科书有些知识点在课文中无法体现出来,而这些知识点对理解课文又是必不可少的,有时编者就以课后思考与练习题、语文园地的形式提出来。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重视课后思考与练习题、语文园地,全面、准确地理解全文大意、思想、情感等。典型的题型有:
1.直接引出对全文把握的思考。如:想一想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六年级下册《匆匆》)。
2.以问答题形式出现几个小题,逐步引导直至能把握全文。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课文哪些部分写的详细,哪些部分写的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想一想,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六年级下册《6北京的春节》)
3.以填空题形式出现几个小题,强调很简短的重点,逐步引导直至能把握全文。如(四年级下册《11蝙蝠和雷达》):让我们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再读一遍。(1)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 )。(2)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的( )。(3)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 )。又如:根据课文内容用适当的词语概括我心情的变化得意( )( )( )(五年级上册《13钓鱼的启示》)。
4.要求讨论全文表达特点。如:你发现本课在表达上有哪些特点?和同学交流交流。(六年级下册《15凡卡》)5.填写表格,理清思路。如: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它们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小组合作设计一个表格,把它们的特点和作用填在表格里(五年级上册《11新型玻璃》)。
二、要有专题意识。实验教科书按专题编组,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所以所谓专题意识,就是学习每组教材之前,要充分领会每组要求。因为这些要求既是学习重点,也是练习设计的出发点。比如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热爱生命专题,从对自然万物生命勃发的感悟,到对人的生命的尊重、救助,及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对学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第三组大自然的启示专题,则从生物、自然与人类的关系,给人类的启迪,提出对生存环境的思考,比前几册相关专题内容更深入,具有丰富的思考价值。
篇8
语文课程课外阅读人文素养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下简称“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把人文性作为学校语文教学的要求,可见其重要性。作为一门学科的语文,如果只强调她的工具性、交际性及思想性是不够的、不全面的,她应该同时具有进一步的作用――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指的是人的更高层次的文化修养,是比较固定的人文美德及规范的行为习惯,她是需要经过教育及个人有意识训练而形成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她不等于科学文化素养。科学素养是求生之道,而人文素养则是立身之本,《标准》第一次明确指出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要求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使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当前的农村相对于城市来说文化水平是比较低的,农村学生迫切需要提高人文素养,而语文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载体,因为农村学生除了学校的语文教学外,受到文化熏陶的机会非常少,也可以说几乎没有。因此,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将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一、珍视新教材,挖掘教材人文素养的内涵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精神,新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内容将视角广泛地投向家庭、社会,关注亲情、友情等真情,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感悟种种人生哲理。面对小学语文教材的这一改编,我们教师应主动去挖掘课文的人文内涵,由原来的“课堂指导者”变为“课堂促进者”,让语文课成为“大语文”的舞台,洋溢着文学的气息。以小学语文六年级为例,六年级的第一单元所选择的课文均蕴涵着很多深刻的人生哲理。第二课《匆匆》是告诉学生:要珍惜时间、利用好时间、把握好现在。不要空度人生后,再来不断地感慨,这是毫无意义的。这一课对于我们山里的孩子更是有着重大的意义,从小生活在山里的他们,也特别向往着走出山沟沟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却整天得过且过,这有利于鼓舞他们抓紧时间认真学习。《桃花心木》一文,则告诉了孩子们:不要畏惧不确定的情况,要懂得在不确定中寻找机会、资源适应现实,克服现在的困难,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这些都能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了熏陶。相信只要肯去挖掘教材,认真分析,就能很好地利用教材中的人文素养去感染学生。
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要注重体验,升华情感
语文课不是“品德与社会”课,同样也不是自然常识课。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取语文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情感体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如教学《索溪峪的“野”》一文,我们在让学生感受到文章所描写的索溪峪的野性美的同时,应该强调文章中的“野”是一种天然的、出自内心的美,不是随便、不文明、粗野的行为。进一步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所写的天然、率真、自然的、野性美,激发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潜在意识。从而达到情感的升华,进而使人文素养得到提高。正是由于语文教材的内容具有其他学科少见的人的情感和事例,是非常感性的,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就应该从语文教材的这个特点出发,联系生活实际事例营造意境,适时对学生的情感进行教育。作为21世纪相关教学设施仍相对落后的农村学生,他们更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大量的阅读,体会人物的喜、怒、哀、乐,让心灵受到碰撞,品格得到陶冶,最后获得美的熏陶,加深了对人类的情感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的感情变得更加细腻,情感得到升华,具有更高的人文素养。
三、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不能牵强附会教材
伦理化、政治化是我们当前语文人文教育的写照。有一些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一谈到人文素养问题,就马上从教材参考书找答案并联想到一些富有政治色彩的观点、词藻,虽然大多数文章因袭的就是这种框架、模式,但不重自己提炼加工是主因。人文素养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它囊括情商、智商各个领域,涉及人的个性、趣味、道德、审美、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这是人文素养的特点,我们是不能忽略的。现行教材中如《凡卡》一文由于年代久远且在国外,小学生完全搞不懂这件事发生年代、环境,更谈不上了解沙皇时代的黑暗了,如果这种文章不加以引导,辅助些时代资料,只顾牵强附会些大道理,我想学生是不会买账的,甚至会质疑教材的真实性。这就需要老师讲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及如今的现实社会情况,并作适当修正――引导学生珍惜现在生活,理解父母亲人爱,体谅父母,理解父母等方面来。这样,我相信学生对课文也不会生厌,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