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源地贷款申请范文
时间:2023-03-25 09:37: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源地贷款申请,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实行预申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江苏省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和在学研究生共有177.5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8.74万人(约占16%),特困生14.2万人(约占8%)。从2007年起,各级财政加大了对高校学生资助的投入力度,仅2010年高校学生资助财政经费支出总额就达到9.6亿元,财政资助覆盖面超过在校生总人数的19%。与此同时,各高校还采取提取资助专项经费、积极争取社会捐助等措施,进一步加大学生资助经费投入。仅2010年全省高校就从事业收入中提取学生资助专项经费4.76亿元,以特困补助、勤工助学补助和减免学费等形式资助23.41万人,约占在校生总人数的13%。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2010年全省高校各类奖助学金支出总额达14.36亿元,资助学生28万人左右,生均资助5100元,资助覆盖率为15.8%。奖助学金主要用于资助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费支出。上述资助覆盖率已经接近全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率。在此背景下,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应当用于解决学生的学费和住宿费问题。因为财政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助学贷款进行全额贴息,所以意愿贷款远超过政策确定的有效需求。从工作实践看,基层政府部门大多既不可能也不愿意严格按政策要求进行家庭经济情况核查。从本息回收的角度考虑,金融机构也宁愿将贷款发放给更有能力还款的大学生。
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实施之初,江苏省政府就提出要确保“应贷尽贷”的政策目标,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符合政策规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只要申请就必须能获得助学贷款,二是家庭经济不困难的大学生不可以获得助学贷款。为了相对科学地、精准地确定助学贷款支持对象,江苏省探索建立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预申请制度:将贷款申请学生分为在校生和参加高考学生,在校生的贷款申请资格由其所在高校根据国家和省有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确定,参加高考学生(即高中毕业班学生)由所在高中组织班级评议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贷款申请资格。作为预申请制度的配套制度,江苏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和国家开发银行江苏省分行每年度都研究确定全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发放额度,贷款额度分配到每个高校和市县教育局。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额度不是计划性指标,只是总量控制性指标,具有一定弹性。2007年8月,教育部、财政部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提出了明确要求,规定了具体程序。实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后,各市县教育局成立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或指定了专门机构负责学生资助工作,这就为审查在校大学生和应届高考学生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资格提供了条件。
二、预申请工作的组织实施
2007年8月,江苏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印发了《江苏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资助对象贷款资格审核暂行办法》,规定市、区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各普通高中学校具体落实应届高中毕业班学生申请贷款资格审核工作,高校资助管理中心和院系具体落实在校生申请贷款资格审核工作。
(一)应届高中毕业班学生预申请
江苏省应届高中毕业班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预申请安排在春季学期开学后,具体程序如下:(1)每年3月底前,各普通高中依据往年发放高中助学金的情况,对本校高三年级准备参加高考的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进行调查,并对有贷款需求的学生进行摸底,初步测算出本校当年申请贷款的额度,报区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区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汇总所属普通高中贷款需求信息后,参照上年的贷款实际情况,提出当年本区县的贷款申请额度。(2)每年4月,省教育厅会同国家开发银行和省财政厅下达各地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额度,部署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的具体事项。(3)每年5月底前,各市、区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组织所属普通高中将预申请审核通过的学生名单录入江苏省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在高考录取阶段,区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组织所属普通高中将学生录取信息录入省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再打印《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审批表》一式两份,盖上高中公章后交给学生。(4)每年7-9月,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受理期间,高考录取新生凭《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审批表》和相关证件,到共同借款人户籍所在区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请贷款。资助中心业务人员在省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中核实学生申请信息后,即可在国家开发银行业务系统中办理贷款手续。
(二)高校在校学生预申请
高校在校生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预申请由高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组织实施,具体程序如下:(1)每年3月底前,各高校根据《江苏省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暂行办法》对本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认定,对有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需求的在校生进行贷款资格审核和贷款需求汇总。对入学时已经通过新生贷款资格审核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资助对象,高校原则上不再进行贷款资格审核;对在校生中因家庭变故、突发事件等新增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需求学生,高校按规定予以认定并进行贷款资格审核。(2)每年4月,省教育厅会同国家开发银行和省财政厅下达各高校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额度,部署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的具体事项。(3)每年6月底前,各高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组织院系将预申请审核通过的学生名单录入江苏省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打印《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审批表》一式两份,加盖高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公章后交给学生。(4)每年7-9月,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受理期间,在校大学生凭《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审批表》和相关证件,到共同借款人户籍所在区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请贷款。资助中心业务人员在省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中核实学生申请信息后,即可在国家开发银行业务系统中办理贷款手续。
(三)其他特殊情况学生预申请
其他特殊情况学生的预申请分为两类:(1)对当年贷款资格审核结束后,因家庭变故、突发事件等新增的有贷款需求的高考录取新生,可持相关的证明材料到各区县资助中心提出申请,区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都会及时对其进行贷款资格审核,审核通过后,将信息补录入省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并打印《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审批表》一式两份,加盖区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公章交给学生。学生再凭《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审批表》和相关证件,到共同借款人户籍所在区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请贷款。(2)对在省外普通高校就读、有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需求的江苏籍学生,若入学前未经市、区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进行贷款资格审核,则由其所在学校参照江苏省政策要求进行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和贷款资格审核,并出具书面材料。书面材料须说明两方面内容,一是家庭经济困难,二是当年没有在高校办理助学贷款。学生凭校方材料到区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请贷款资格认定。资助中心确认后将其申请信息补录入省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并打印《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审批表》一式两份,加盖区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公章交给学生。学生再凭《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审批表》和相关证件,到共同借款人户籍所在区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请贷款。
三、预申请与信贷风险可控性管理
江苏省认为实行预申请制度最大的优点在于信贷风险可控性管理,即通过县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高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审核,辅之以省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了完整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发放和贷后管理的信息链。
(一)信息集中导入国家开发银行业务系统
江苏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没有采用学生在线申请模式,在每年贷款受理之前,国家开发银行江苏省分行协调总行有关部门将预申请信息一次性导入开行业务系统。在贷款受理期间,区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业务人员可从开行业务系统中直接调用学生申请信息,这样就免除了很大一部分信息录入工作量,同时有效提高了信息的准确率。
(二)贷款受理期间规范有序
由于采取了预申请,各区县、省教育厅和开行江苏分行,在正式受理之前已了解各区县今年的申请人数和贷款规模,开行江苏分行据此印制和分发贷款合同。这样,既避免了多印合同形成浪费,也不会因合同不足或发放不合理而造成贷款停办。区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也能够根据本地预申请学生信息,合理安排工作人员、受理场所和接待时间。例如,他们可以在高考录取前先办理大学在校生的助学贷款申请,还可以将办理点延伸至申请人数较多的乡镇。
(三)便于风险补偿金的测算和预算安排
由于采取了预申请,省财政每年安排风险补偿金和贴息资金时做到了心中有数。这几年省财政安排的经费预算都能得到保证,没有出现较大缺口或结余。各高校也都按照预申请信息安排学校应承担的风险补偿经费,为省财政及时归集学校承担的风险补偿经费提供了保障。
(四)及时从开行系统导出贷款合同与发放信息
江苏省组织技术人员定期从开行系统导出全省贷款合同信息和贷款发放数据,再将其导入省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这样,高校和区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也能在省系统中查看学生贷款信息。将来,这些信息还可以通过省学生资助网站向学生开放,让学生也能远程查看贷款情况,提醒他们及时还贷。
(五)辅助贷后风险管理
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贷后管理阶段,从开行系统中导出所有借款合同的贷款回收信息,再将这些数据导入省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各高校和区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可以看到本单位生源地助学贷款的违约情况和排名,从而调动各单位加强贷后管理、降低违约率的积极性,也为江苏省公正公平地开展资助工作绩效评价打下了基础。
篇2
一、实施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的重要意义
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国家助学贷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重要步骤,是利用财政、金融手段,创新金融服务体系,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问题的重要探索和实践,对进一步完善我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充分发挥政策整体效应,确保实现国家资助政策既定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在新学期全面启动。要加大对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宣传力度,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重点宣传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政策、申请条件和办理程序等,宣传工作要覆盖到所有困难家庭,使这项惠民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贷款性质与申请条件
(一)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指国家开发银行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发放的、在学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县(市、区)办理的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为信用贷款,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为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
(二)申请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学生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诚实守信,遵纪守法;
3.已被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含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正式录取,取得真实、合法、有效的录取通知书的新生或高校在读学生;
4.学生本人入学前户籍、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户籍均在本县(市、区);
5.家庭经济困难,所能获得的收入不足以支付在校期间完成学业所需的基本费用。
三、贷款政策
(一)贷款规模和用途。贷款按年度申请、审批和发放。每生每学年申请的贷款原则上不低于1000元,不超过6000元,贷款主要用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
(二)贷款期限。贷款期限原则上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制加10年确定,但最长不超过14年。学制超过4年或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第二学士学位的,相应缩短学生毕业后自付本息的期限。
(三)贷款利率。贷款利率执行贷款发放时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贷款同期限同档次基准利率,自贷款发放日起每年12月21日调整一次,调整后的利率为调整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贷款同期限同档次基准利率。
(四)贷款利息按年计收。起息日为贷款发放日,结息日为每年度的12月20日。借款学生(包括学制超过4年或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第二学士学位的)在校学习期间的利息由财政全额贴息,贴息政策按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的政策执行,毕业当年9月1日起利息由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共同负担。
(五)本息回收。每年12月20日为固定还款日,包括利息和分期偿还的本金(最后一笔本金和利息于合同到期日偿还)。借款学生毕业后2年期间为宽限期,宽限期内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可以按借款合同约定不还本金,但需按期足额支付利息;宽限期结束后按等额本金方式分期偿还贷款本金,并足额支付利息。
借款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可以提前还款,每年1月15日、7月15日为固定提前还款日。提前偿还的贷款本金须是500元的整数倍或者一次性还清。提前偿还部分按合同约定利率和实际使用期限计算利息,不加收除应付利息之外的其他费用。
(六)同一学年度,已经获得国家助学贷款或*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放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学生,不得再申请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已经获得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学生,不得再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或*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放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四、贷款程序
(一)贷款申请。借款人向其家庭户籍所在县(市、区)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县级资助中心”)提出借款申请,填写由国家开发银行统一制定的贷款申请表,同时提供以下材料:
1.借款学生及共同借款人家庭户口簿(本)原件及复印件;
2.借款学生及共同借款人身份证(或有效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3.学籍证明。新生凭大学录取通知书及其复印件;在读生凭《学生证》及其借款学生所在高校出具的《*省(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借款人生源地证明》。
(二)贷款审查及合同签订。县级资助中心收到借款申请后,在当日内完成申请资料的审查工作,审查合格的,即指导借款学生到经办行(开发银行*省分行委托指定的银行)开设个人账户,并与申请借款学生及共同借款人签订《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借款合同》(以下简称“合同”)和划款授权委托书,开具《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借款合同回执单》(简称“合同回执”)交申请借款学生。合同正本一式四份,借款学生和共同借款人各持一份,县级资助中心存档一份,开发银行*省分行一份。
(三)合同回执。借款学生携合同回执到学校报到,由学校按照合同回执要求填写、盖章,并由学校将盖章合同回执寄回学生所在县级资助中心。县级资助中心将借款合同和合同回执整理汇总,并编制汇总表后上报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由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统一报送开发银行*省分行进行审批。县级资助中心同时将汇总表抄送经办行。
(四)贷款审批。开发银行*省分行审批后贷款合同生效,并将审批结果汇总后交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由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下发至县级资助中心。
(五)贷款发放。开发银行*省分行按审批结果将贷款发放至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开立在开发银行*省分行的专户。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将贷款资金划转至县级资助中心在经办行开立的专户。经办行再将贷款资金划付至借款学生个人账户,之后根据借款学生划款授权委托书,将贷款资金从个人账户划付至借款人就读学校的账户,所需手续费用由借款人承担。
(六)合同变更。生源地助学贷款借款合同签订后,借款学生如需变更个人账户的账户名或账户号,或借款学生因继续攻读学业、休学等原因,不能按借款合同约定的还款计划还款,须调整还款计划时,由借款学生本人申请并经县级资助中心审核同意,可以变更合同。原则上,还款计划的调整只能在合同约定的借款期限内进行,不能展期。
五、贷款贴息与风险补偿
(一)贷款学生在校期间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其中,考入中央高校的学生,其贷款贴息由中央财政承担。考入地方高校的学生,跨省就读的,其贷款贴息由中央财政承担;在省财政供给的高校、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就读的,其贷款贴息由省级财政负担;在市财政供给的高校就读的,其贷款贴息由市级财政负担。贷款学生毕业后利息全部由学生及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负担。
(二)风险补偿金。建立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风险补偿金,其比例根据国家规定按当年贷款发生额的15%确定。考入中央高校的学生,风险补偿金由中央财政承担。考入地方高校的学生,跨省就读的,风险补偿金由中央财政承担;在我省就读的,风险补偿金由中央和我省各分担50%。我省承担的风险补偿金分担办法为:省财政供给的高校、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的风险补偿金由省财政承担6.5个百分点,市财政供给的高校由市财政承担6.5个百分点;高校承担1个百分点。
(三)贴息和风险补偿金管理。中央和地方负担的贴息及风险补偿金分别由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归集。每年11月20日前,我省各级财政承担的贴息及风险补偿金和各高校承担的风险补偿金足额划入在国家开发银行*省分行开设的财政专户。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于当年12月21日前完成审核,及时办理贴息及风险补偿金的划拨手续。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风险补偿金实行专户管理,作为专项风险拨备,主要用于防范和弥补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损失。风险补偿金若超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损失,用于奖励各级学生资助机构,主要用于奖励县级学生资助机构。若低于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损失,不足部分由国家开发银行*省分行和县级财政部门各分担50%。
六、组织管理
(一)成立*省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协调领导小组),负责研究解决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督促各地加强资助机构建设、推动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开展,保证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实施。协调领导小组由分管教育的副省长任组长,省政府金融办、省教育厅、省财政厅、*银监局、开发银行*省分行负责同志为成员。
(二)省教育厅为我省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牵头单位,具体负责指导各市、县级资助中心开展工作;制订相关管理考核制度,组织、指导、考核和监督市、县级资助中心开展贷前贷后管理和本息催收工作;归集贴息资金和风险补偿金;会同开发银行*省分行建立贷款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向高校、市县级资助中心和开发银行提供借款学生的动态信息等。
省财政厅负责在年度财政预算中足额安排并及时拨付贴息资金和风险补偿金,督促市级财政足额安排并及时拨付贴息资金和风险补偿金;监督生源地助学贷款中各项财政性资金的管理使用等。
开发银行*省分行按照国家信贷政策,科学合理设计贷款方式和期限结构,制订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操作规程,负责审核、发放和管理贷款,确保贷款渠道畅通,使符合条件且有贷款需求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够申请并获得贷款等。
(三)各市、县要成立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协调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中心建设,落实相应的人员编制和经费,并保证必要的工作条件。市级财政部门负责在年度财政预算中足额安排并及时拨付市属高校的贴息资金和风险补偿金;市级资助中心主要负责本地区贷款工作的统计汇总、监督检查等工作。
县级资助中心作为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操作机构,具体负责贷款的贷前组织及贷后管理。主要职责是:
1.负责收集、整理、汇总入学前户籍为本县(市、区)的高校新生和在校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需求等信息;对贷款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进行调查、认定;建立学生信用和贷款资格评议小组,确定符合贷款条件的学生名单,测算贷款需求,编制贷款预案;办理贷款的申请、初审等管理工作。
2.建立与贷款学生家庭的联系制度,跟踪了解贷款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变化情况;受开发银行委托催还贷款;负责向省资助中心、高等学校和经办银行定期报送贷款学生的有关信息。
3.组织开展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宣传工作。
(四)各高等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督促学生毕业后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还款义务;及时、足额安排应承担的风险补偿金;根据有关县级资助中心需要,协助提供贷款学生的相关信息;做好在校生家庭经济困难情况的认定以及申请贷款学生的资质审查。
各普通高中要配合县级资助中心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宣传,提供当年高考招生录取情况及贷款需求情况,协助做好贷款申请、审批等相关工作。
篇3
【关键词】生源地助学贷款;发展背景;可行性;存在问题;贷后管理
一、发展背景
国家助学贷款已开展多年,然而执行情况并不理想,造成助学贷款难的原因很多。入学地商业银行办理助学贷款过程中对执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产生了各种忧虑,银行没有开办助学贷款的积极性可以说是一种必然结果。只有改入学地助学贷款为生源地助学贷款,才有可能解决长期困扰学校、学生、银行的这一难题,使贫困学生顺利圆自己的大学梦。财政部、教育部、国家开发银行于2007年开展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试点,受到了试点省份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由此,财政部、教育部、银监会决定从2008年起进一步扩大生源地信用贷款覆盖范围,大力推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这项工作的开展,将进一步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使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益,保障民生工程的实现,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健康、稳定发展。2009年,全国各省份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力争覆盖所有的市、县,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贷尽贷”的目标。“生源地助学贷款”,是指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在入学前其户籍所在地向经办银行申请的助学贷款。用于解决其在校期间学费和住宿费的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采取信用方式发放,学生及其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为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每个借款人每年申请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一般不超过就读学校收取的学费和住宿费的总和,最高不超过6000元。贷款期限原则上按全日制本专科学制加10年确定,最长不超过14年,一般建议按宽限期(在校学生毕业后2年期间)加2-3年确定。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管理遵循“按年申办,专款专用、贴息补偿,按期偿还”的原则。
二、可行性分析
为进一步支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范管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根据《四川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试行办法》和《财政部、教育部、银监会关于大力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通知》精神,结合银行信贷管理制度规定,四川省邛崃市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积极展开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与成都市农商行邛崃支行签订了合作协议,制定了贷款流程:由教育局下属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初审贷款申请经办银行调查、审查、审批(经办银行在收到学生资助中心提交的借款申请人名单、申请表及申请人的申请资料后,贷款调查人员要通过面谈调查、电话访谈、实地考察、系统内外有关信息系统查询等多种方式进行调查,登录《中国教育统计网》的“统计标准”栏目或通过其他途径查询高校的名称等相关信息,对可能存在真实性风险的内容、申请资料中未包含但应作为贷款审批依据的内容、以及其他可能对贷款产生重大影响的内容应作详细记录。信贷审查岗应对借款主体、利率执行的合规合法性进行审查,可采取集体审批方式审批贷款。对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不予审批,并做好解释工作。)签订借款合同普通高校确认学生资助中心通知放款贷款发放和汇款备案登记。开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前,经办银行为教育局开立专户,用于归集其向各级请领的贷款贴息资金和风险补偿资金,支付借款人应还利息和教育局应划拨给经办社的贷款风险补偿金,结算经办银行返回教育局的贷款风险补偿金。贷款学生在校期间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其中:考入中央所属普通高校和考入地方普通高校跨省就读的学生,其贷款贴息由中央财政承担;成都市籍学生考入四川省属普通高校就读的,其贷款贴息由省财政承担;成都市籍学生考入市(州)属普通高校就读的,其贷款贴息由普通高校所在市(州)财政承担。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实行风险补偿制度,风险补偿金比例按当年贷款发生额的15%确定。考入中央所属普通高校和考入地方普通高校跨省就读的学生,其风险补偿金由中央财政承担;成都市籍学生考入省属普通高校就读的,其风险补偿金由中央承担贷款发生额的7.5%,省财政承担1.5%,学生就读普通高校承担6%;成都市籍学生考入市(州)属普通高校就读的,其风险补偿金由中央财政承担贷款发生额的7.5%,普通高校所在市(州)财政承担1.5%,学生就读普通高校承担6%。实际损失大于风险补偿的部分,由教育局协调地方财政与经办银行各分担50%。教育局于每年的12月20日前,将当年应贴息资金及风险补偿金全部请领拨入其在银行开立的专户内。对此我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以今年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情况为基础进行了风险预测:
1.以今年为例:申报贷款学生人数70人,信用社已批准发放46人,其中有5位只贷款一年就毕业的学生,其贷款期限为1年+2年宽限期+2年=5年,以最高贷款金额6000元计算,今年的风险补偿金为46×6000×15=41400元,因为第一年不存在还款问题,则风险补偿资金专户余额为41400元;
2.以此类推:若第二年信用社批准发放60人,第二年的风险补偿金为60×6000×15=54000元,若第二年仍不存在还款问题,则风险补偿资金专户累计余额为41400+54000=95400元;
3.以此类推:若第三年信用社批准发放70人,第三年的风险补偿金为70×6000×15=63000元,若第三年仍不存在还款问题,则风险补偿资金专户累计余额为95400+63000=158400元;
4.以此类推:若第四年信用社批准发放80人,第四年的风险补偿金为80×6000×15=72000元,若第四年仍不存在还款问题,则风险补偿资金专户累计余额为158400+72000=230400元;
5.以此类推:若第五年信用社批准发放90人,第五年的风险补偿金为90×6000×15=81000元,若第五年存在还款问题,假设2009年贷款的5个学生都不还款,则风险补偿资金专户累计余额为230400+81000-5×6000=281400元;
6.以此类推:若第六年信用社批准发放100人,第六年的风险补偿金为100×6000×15=90000元,则不计损失的风险补偿资金专户累计余额为281400+90000=371400元;若第六年371400÷6000=61.9即61.9个人不还款刚好持平(实际损失等于风险补偿金);若达到62人不还款,地方财政与经办信用社各分担损失[(62×6000)-371400]元×50%=300元,100个人中不还款达到62人,不可能有这么差的信用吧?存在风险的几率应该几乎等于零,由此可见国家的这一民生工程的实现为地方财政和银行也解决了后顾之忧,具有切实的可行性!
三、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人为的问题
一方面,有些高校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宣传工作做得不好,分管老师和学生们对此项工作的流程都不清楚,有的高校申请表都未发放给学生,有的该高校提供的证明材料都没有,有的学生该准备哪些材料都不知道,造成学生来回跑趟,增加了学生的路费负担;有的高校看了贷款学生的借款合同却不知道给生源地教育局发“借款合同确认函(回执)”,还反过来让生源地教育局来催促该高校发“借款合同确认函(回执)”,不仅延误了整个贷款工作的进度,还给生源地教育局的工作也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希望高校引起重视。
另一方面由于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关联方只有学生、高校、教育部门和贷款银行,却没有强调政府部门的职能,而申请表上要求生源地乡镇(街道)民政部门签字盖章,所以应该把当地政府部门纳入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关键关联方,这样才有益于各个部门之间的积极配合和督促。
四、加强贷后管理
对生源地助学贷款按规定做好贷款的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判断贷款风险状况,提出预防和补救措施。主要包括贷后检查、贴息及风险补偿、本息归还、借新还旧与贷款展期、风险管理、档案管理等内容。
(一)贷后检查。生源地助学贷款发放后,经办社应与借款人及共同借款人、学生所在普通高校、教育局和毕业后的工作单位加强联系,及时掌握借款人(共同借款人)的动态,确保能及时收回贷款本息。
(二)加强“贴息和风险补偿专户”的管理。
(三)本息归还。学生学习期间的贷款利息按约定贷款期限适用的贷款基准利率计算,对在校期间欠交的财政贴息资金按规定计收罚息;学生毕业后的贷款利息由学生及共同借款人负责偿还。借贷双方应协商确定还款方式,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可以任意提前还款。
(四)借新还旧与贷款展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原则上不得办理借新还旧。因学生继续就读而需展期的,应先征得教育局的书面同意后方可办理,其还本付息方法按在校生对待,原则上不得办理其他原因的贷款展期。
(五)风险管理。
1.对不讲诚信、不按时还贷或恶意拖欠贷款等明显违约行为,可采取在有关媒体上公布违约学生名单、向违约学生就业单位通报违约情形、载入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和全国普通高校毕业学生学历查询系统等惩戒措施。
2.对风险进行分类管理。按偿还期限、信用度等进行分类管理。
3.据《高等学校毕业生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暂行办法》,鼓励在校学习期间获得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服务期在3年以上(含3年)的,其学费由国家实行代偿,代偿的学费优先用于偿还国家助学贷款本金及其全部偿还之前产生的利息,从而把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风险降低到最小。
为了让每一个贫困家庭的学子及时获得贷款顺利入学,应加大宣传生源地助学贷款这一今后“主要”的助学贷款形式,做到家喻户晓,并大力推进和不断改进,圆数万贫困家庭学子的大学梦,圆社会各界“让每一个孩子考得上就读得起大学”的夙愿。
参考文献:
[1]江子福.国家助学贷款的国际比较与借鉴[D].湖南大学会计学院,2005-10-24.
[2]钱云光.开展国家助学贷款的实践与探索[D].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处,2007-8-9.
篇4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助学贷款;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招生收费制度的实行和招生规模的日渐扩大,没有能力支付学费和基本生活费的贫困生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面对日益凸显的贫困生问题,由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财政部共同设立,用于帮助高等院校中家庭贫困的学生交纳学费、生活费的国家助学贷款应运而生。农村信用社生源地助学贷款则是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补充和完善。实施农村信用社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对于目前占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比例80%的农村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既圆了学生的梦,解了家长的忧,又减轻了高校和社会的负担,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在校大学生的普遍欢迎,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然而,这项政策的实施还远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下面谈谈农村信用社生源地助学贷款开办缓慢的成因及对策。
一、农村信用社生源地助学贷款开办缓慢的成因
(一)从农村信用社的角度分析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掌握着农村信用社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最终贷款权,其心理动机对农村信用社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的进展有着重要影响。目前,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一种“惜贷”心理,对开展助学贷款业务积极性不高,从而直接影响着整个农村信用社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的进展和成效。
1.思想认识不到位。由于对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重大意义缺乏认识,有些农村信用社工作缺少主动性和积极性,出现工作不落实、提高贷款门槛、增加附加条件等问题,致使农村信用社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进展缓慢。
2.利小成本大、风险大。虽然国家在有关政策中明确规定农村信用社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申请人是贷款对象的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其应当具备稳定的收入来源等条件,而且多数农村信用社采取担保贷款的方式,但由于贷款申请者毕竟是一个特困的个人消费群体,其还贷能力难以预测,加之贷款的额度小、贷款面广、手续复杂、成本高等原因,农村信用社的投入与收益严重失衡,必然极大影响放贷的积极性。
3.农村信用社自身的问题。虽然国家明文规定,国家助学贷款形成的呆帐坏帐可以全额核销,有的省还设立“农村信用社生源地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但盈利性的农村信用社还是觉得“不划算”,因为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风险还是集中于农村信用社。而农村信用社系统内部由于考核办法、操作程序不规范,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权、责、利不明确,银行基层机构和经办人员的责任较大,对办理这项贷款心有余悸,甚至无所适从,致使积极性不高。
(二)从贷款学生的角度分析
作为贷款对象的大学生,其个人的贷款意识、消费观念相对落后,贷款心态不正及信用观念较差等也成为助学贷款工作进展缓慢的重要因素。
1.部分学生认识不足,消费观念落后。有部分贫困生由于没有建立起贷款消费的新观念,加之对贷款政策了解不深,对将来的还贷能力没有信心,从而心存种种顾虑而不去申请贷款。
2.部分学生责任心不强,依赖心理严重。有的学生对政府和学校有较强的依赖心理,认为政府既然已经做出“不让一个大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承诺,只要我的学习成绩可以,经济上的困难就应该由政府和学校帮助解决,所以宁愿拖欠学费也不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而在接受资助的形式上,有调查显示,更多的贫困生愿得到不需承担还贷责任条件又不是很高的助学金、学费减免等,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愿意选择贷学金。
3.部分学生独立性太强,不愿意父母再为自己负担大学所需费用。有的贫困生因为成长环境的因素,生活能力较强,认为父母供养自己考上大学已经很不容易了,不愿意再让父母为自己分担经济困难,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大学学业,所以这部分同学不愿选择“以父母为申请人”的农村信用社生源地助学贷款,而更希望获得在学校办理的工作后由自己来还款的助学贷款。
(三)从高校的角度分析
按规定在申请农村信用社生源地助学贷款时,“贷款申请人必须提供贷款对象所在高校出具的《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社生源地助学贷款申请证明》”,高校事实上成为连接农村信用社和学生的中介,作用非同小可。但许多高校在实际操作中并不尽如人意,一方面宣传不到位,使学生对农村信用社生源地助学贷款认识不够,不能主动申请;另一方面简单的视其为学生(或学生家长)和农村信用社之间的事,对农村信用社生源地助学贷款不组织、不引导,配合不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信用社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从政府和社会的角度分析
由于农村信用社生源地助学贷款是新生事物,是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补充和完善,国家虽有政策,但并没有妥善的相配套的具体操作办法及管理措施,而且有关助学贷款问题的法律法规尚未建立健全,加之有关部门和单位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宣传不够,措施力度不强,经济困难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了解和认识不足。据调查,有相当多的高三学生和教师不了解大学有资助贫困生的政策和措施,致使经济困难的新生接到录取通知书时心情喜忧参半,有的甚至打算放弃学业。
二、推动农村信用社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加快发展的对策
如何才能真正落实好农村信用社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体现党和国家的温暖,又能处理好各方面的矛盾呢?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点措施:
(一)农村信用社方面
1.农村信用社要提高认识,加强服务,大力推动农村信用社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的开展,在实际的操作中增加服务网点,不限制办理时间,为贷款学生提供简便、快捷、高效的服务。
2.建立和完善助学贷款的保障机制,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使放贷风险降到最低点;建立合理的可控制性助学贷款方式,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信用贷款、担保贷款、抵押贷款等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建立与其他金融机构共享的信用信息系统,建立贷款对象个人档案,登录有关情况作为历史资料保存,同时做好信用记录信息共享,为有效地防范助学贷款中的金融风险创造一定的条件。
3.改进助学贷款工作中一系列环节,保证助学贷款的良性运作。农村信用社应认真研究农村信用社生源地助学贷款这一新生事物的特殊性,合理调整贷款政策,简化贷款手续、增加工作人员,并为助学贷款的信贷员制定更为合理的工作考核标准;同时加强同高校之间的联系,及时将贷款情况反馈给学校。
(二)学生方面
1.加强舆论宣传工作,转变学生及家长观念,使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明白农村信用社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意义、政策措施、办理程序等,为农村信用社生源地助学贷款制度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经济困难的学生及家长申请农村信用社生源地助学贷款。
2.加强自我学习和教育,增强自己的贷款消费意识、责任意识和信用意识,改变“将国家教育贷款当作国家对贫困生的补助”的错误观点,自觉增强自身的还贷意识,为自己和他人的助学贷款创造条件,促进助学贷款的良性循环。
(三)高校方面
1.要提高对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的认识,改变此项贷款学校没有介入,与学校无关的错误观点。应该认识到,学校也是此项贷款的受益人之一,学校只有和各地农村信用社配合,做好服务工作,才能使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在更广的范围内展开。
2.学校助学贷款管理部门和学校财务部门应加强联系与合作,学校财务部门应积极主动地将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情况向助学贷款管理部门反映,以便学校助学贷款管理部门及时掌握情况。
3.学校应建立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学生的个人档案,跟踪管理学生在校情况对贷款学生在校期间被转学、休学、退学、开除、失踪、死亡等,随时通知相关信用社,减少贷款损失。
4.通过对学生在校的品行考查,对有违纪或不道德信用行为的学生不予出具相关证明,为农村信用社助学贷款工作把好第一关。
(四)政府方面
1.着力研究出台可操作性强的相应政策、方法和管理机制,完善农村信用社生源地助学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提高农村信用社开展助学贷款的积极性。
2.尽快建立个人信用登记制度和信用评估制度,对个人信用实行统一规范化管理,逐步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及时跟踪贷款人的信用信息,同时采用媒体报道监督、政府干预等手段,促使个人树立金融意识、信用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以减少贷款风险。
3.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和完善适合农村信用社生源地助学贷款发展的法律环境。用法律的手段明确农村信用社、高校和贷款学生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各单位、各部门协助开展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的社会责任,明确贷款人违约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确保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依法经营、依法管理、健康发展。参考文献
[1]谭伟.国家助学贷款实施状况与对策分析[J].经济师,2004,(2).
宋家荣.助学贷款运行不畅的原因及对策建议[J].中国金融,2003,(18).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51号),2004.
篇5
助学贷款证明模板【1】________(学校):
贵校学生____________ 其家长属本地居民,家庭基本情况如下:
一、家庭人口_____ 人,家庭年收入约________ 元;
二、主要收入来源:___________ (填写)
三、目前家庭主要困难: 收入来源单一 劳动力较少 医疗支出较大 其它 (填写) 确属贫困家庭。特此证明。
村委会(街道居委会) 乡、镇(含)或
或家庭联系人所在 街道以上民政部门
单位盖章: 单位盖章:
___年___月___日 ___年___月___日
盖章单位联系电话: 盖章单位联系电话:
助学贷款证明模板【2】省 县(市、区)教育局学生资助中心:
同学(身份证号 ),系我校 级 学院( 系) 专业学生,学制 年。在校学习期间,该生思想积极向上,遵守校纪校规,无任何违纪现象,学习成绩 (合格/良好/优秀)。
该生___________学年应缴纳学费和住宿费共计人民币 元(大写: 元整)。现经学校审查,该生在校未申请高校助学贷款,现前往你处申请办理 学年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请根据相关政策规定,给予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审批手续。
特此证明。
学生就读院系(章) 所在高校学生处或学工处(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学 生 承 诺
1、本人确系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承担本学年学费,如发现所述情况不实,愿意承担相应责任。
2、本人已了解生源地信用贷款责任和义务,如果贷款获得审批,将按照借款合同规定按时还款。
学生签字:
助学贷款证明模板【3】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并广东111111学院:
是 省 ( 县) 镇 (村民委员会或居民委员会)人, 2xxx 年考入 XXXX大学,其家庭因(以下填写申请人家庭经济困难原因) 该家庭生活困难,父母在家务农,以种田养蚕为业,每月收入约300元左右,其哥哥在广州某电脑学校工作,每月收入600元左右。20xx年秋季与其弟弟同时考上大学,家庭经济收入少,无力支持其完成学业,拟申请助学贷款。
特此证明。
经办人:
村民(或居民)委员会(公章)
上述情况属实。
经办人:
街道办事处、镇或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篇6
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指国家开发银行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发放的、在学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县(市、区)办理的助学贷款。生源地贷款为信用贷款,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为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学生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诚信守信、遵纪守法;
3、已被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中央、区内外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院校正式录取,取得真实、合法、有效的录取通知书的新生或高校在读的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生;
4、学生本人入学前户籍、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户籍均在同一旗县(市、区);
篇7
为贯彻落实国发〔20*〕13号《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和浙政发〔20*〕48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推进我区学生资助的各项工作,特制订本意见。
一、目前我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学生资助的种类
1.生源地大学学生信用助学贷款。
2.中职学生国家助学金。
二、助学政策的享受对象
1.生源地大学学生信用助学贷款享受对象为:被中国境内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入学前户口所在地在*区的家庭经济确实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及研究生(包括第二学士学位)的父母,或金融机构认可的个人。
2.中职学生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为:全日制在校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的中等职业学校取得学籍的一、二年级学生。
三、助学政策享受的标准
1.生源地大学学生助学贷款享受标准:大学本科生及以上每生每年可享受平均不超过6000元的贴息贷款,专科生每生每年可享受平均不超过5000元的贴息贷款。
2.中职学生国家助学金的发放标准:每生每年1500元,分10个月发放(每生每月发放150元)
四、助学政策的资金来源
1.生源地大学学生助学贷款所产生的利息50%由*区财政根据当年银行基准利率负担,剩下的50%由借款人负担。贷款风险补偿金由*区财政按学生贷款额的4%负担。
2.中职学生国家助学金发放的资金由中央财政负担10%,其余由*区财政负担。
五、助学政策办理的流程
1.生源地大学学生助学贷款办理流程:由学生个人在每年8月到10月份向区资助管理中心提出书面申请(申请时需提供具有中国国籍的有效证明;大学录取通知书或大学学籍证明;本人及其父母属我区户口的有效证明;乡镇、街道以上民政部门提供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证明)由区资助管理中心初审通过后报银行审核根据学生提供的资料银行进行审核、合格后发放贷款。
2.中职学生国家助学金发放流程:区教育局职成教科督促*职高等中职学校提供学生学籍资源库及学生银行卡号局会计核算中心每月根据各中职学校提供的学生银行卡号把国家助学金打入学生银行卡号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在每个月底前汇成报表后报教育部指定助学管理系统。
六、资助管理中心设立、人员配置及各自职责
1.根据教财〔20*〕14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要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成立学生资助中心的紧急通知》的文件精神,*区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已于20*年12月26日成立,与局勤工俭学办公室合署办公,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模式。
2.资助管理中心需配备负责人、具体操作人员各一名。
(一)负责人主要职责(兼职)
开展助学贷款、学生资助的日常工作,负责与上级学生助学管理中心及各类奖、助、贷、保险等单位的联络,具体联系市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区财政局、银行、保险公司、职业院校。
(二)操作人员职责(由中职学校委派)
1.收集、整理、汇总入学前户籍为本区的高校新生和在校生的家庭经济状况、生源地大学学生助学贷款需求等信息;配合经办银行对贷款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进行调查、认定,办理生源地大学学生信用助学贷款的申请、初审等管理工作。
2.接受高等学校、生源地大学学生信用助学贷款和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的委托,建立与贷款学生家庭的联系制度,负责跟踪了解贷款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变化情况;协助经办银行催还贷款;负责向上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高等学校和经办银行及时报送贷款学生的有关信息等。
3.按照《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做好中职学生国家助学金汇总及上报工作。
4.做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
七、其他事项
1.学生助学资金及银行贴息资金需列入年初财政预算。
篇8
亲爱的学生及家长:
知识改变命运!恭喜您家庭培养出一位大学生,将为国家造就一个社会栋梁,同时也为孩子铺就一条人士发展道路,淳化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对家长不辞辛劳的培养及学生本人多年的勤奋学习表示敬佩!
为解决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难”问题。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助学贷款品种—--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淳化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自2007年至2013年七年里,共为我县3500名大学生办理了6920笔4107.86万助学贷款,截止2013年10月已有1121名毕业大学生按时或提前归还了2184笔847.37万元贷款应付本息,目前2013年还有795名已毕业大学生需要按时归还1755笔助学贷款自付本息。
现将淳化县已毕业贷款学生,2013年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应付本息归还有关情况通知如下:
一、应还本息查询方式:
1、电话查询:13335428156(正常上班时间拨打,无人接听或线路忙时请稍后拨打);
2、网上查询:学生个人登陆国家开发银行学生在线服务系统查询;
3、现场查询:学生可委托亲属到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资助大厅现场查询。
二、还款时间:2013年11月1日至12月10日。
为避免12月还款高峰期办理还款人员集中而排队,或因天气变化给你出行造成不便,我们建议需要提前还本的同学或家长请尽量在11月份到县资助大厅办理申请归还本息。
三、正常还款方式:
1、网上还款。学生将原贷款合同中的个人支付宝账户已经认证并激活的,可按照查询到的应还贷款本息金额,在12月10日之前向个人支付宝账户(原贷款合同中唯一账户)充值。
2、现金还款。针对家长不会网上还款,学生个人因不太熟悉网上支付、网上支付不具备条件、网上支付金额较大、认为网上支付比较麻烦或不安全等原因不愿意选择网上还款的,本人或家长均可到县资助大厅申请工作人员代办还款。(还款具体流程:①还款人先到县资助大厅领取的还款单,②凭还款单到县农行还款,③还款成功后凭银行回单和还款单返回县资助大厅领取还款证明即可)
3、提前还款。提前还款需一次性还清一个合同尚未清偿的所有债务。因每年12月份申请提前还款的学生和正常还息的学生都比较集中,为了合理安排分开办理,请计划12月份提前归还贷款本金的学生或家长提前准备,并在11月1日到12月10日之间,持原贷款合同或贷款学生身份证号码到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资助大厅填写提前还款申请书并及时还款。
四、贷款学生信息变更提示:
贷款学生或家长通讯方式(电话号码、QQ号码、住址等)有所变更,必须及时登陆国家开发银行学生在线服务系统或直接到县资助大厅进行信息变更。若学生未及时履行合同归还贷款本息,且预留电话号码错误、停机、空号或经常关机等不能联系,都会影响到个人在银行的信誉记录。
五、贷款违约应承担的责任:
借款学生申请获得生源地助学贷款后需承担以下违约责任:
1、未按贷款合同约定期限归还贷款本金或利息的,将根据实际逾期金额和逾期天数计收罚息,执行利率为合同约定贷款利率的130%。
2、借款学生及其共同借款人的贷款、还款记录将记入中国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如有违约,将影响个人信用卡使用,申请房贷、车贷等。请务必珍惜自己的信用记录,及时还款!
3、对于严重的违约行为,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将在不通知借款学生及其共同借款人的情况下,在淳化新闻、大学生就业网、学历文凭查询网、国家助学贷款网、淳化县梨园广场等相关媒体公布违约学生和共同借款人的诚信记录。
六、逾期案例:
淳化县2012年末自付本息学生共602人,资助中心工作人员在贷款群众和淳化县教育系统广大教职工的积极帮助下,有601人按时归还了2012年应付本息,仅有1人未在规定的时间内偿还应付利息430.05元。该生系我县十里塬镇梁家庄村人任某某,2012年正常还息前,因该生和家庭联系方式已变且家庭成员均不在本县内居住,后经工作人员多方联系,得到了该生父亲联系方式,县资助中心、国开行陕西分行通过十里塬中小学及梁家庄村部分村民及时告知该生家长还款义务及责任,但该生家长均以原乡政府欠他钱为由拒绝还款,并拒绝提供任某某联系方式,在2013年7月份,该生已连续逾期7个月的情况下,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将该生逾期信息向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征信中心报送后,所有银行系统在8月份将该生信用卡停止使用后,虽然该生在9月份到县资助大厅清偿了所有本息及罚金共计7288元后,其信用卡可以使用了,但是其信用额度很低,而且该生本次逾期记录将在全国金融系统保存五年,在此期间所有银行不但会拒绝其办理新的信用卡申请,连房贷、车贷、创业贷款等都拒绝为其办理。逾期很麻烦,该生以后要在金融系统办理业务,只有用新的守信记录慢慢更新以前的逾期记录。
篇9
关键词:学生资助工作 育人 导向作用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a)-0211-01
就目前而言,我校在贫困生资助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和途径:入学的时候经济困难学生可以通过生源地助学贷款经绿色通道报到,进校以后每年可以申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校内助学贷款、校内勤工助学、特殊困难学生困难补助、扬州地区经济困难学生还有扬州福彩助学金等。
1 要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导向作用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1.1 贫困生资助工作历时时间长
贫困生的资助工作从上半年生源地助学贷款申请、审批开始,到9月份贫困生认定、10月份国家奖助学金申请、审核、审批、报送、11月份第一次发放、第二学期第二次发放以及资助费用的使用、跟踪、监督等,历时一整个学年的时间,期间还包含生源地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岗位申请、贷款学生催缴还款等,贫困生资助工作渗透在学生工作的始终,渗透在学生日常管理的每项工作中。
1.2 贫困生资助工作量大
以笔者所在系部国家奖助学金资助工作为例,对于贫困生的认定审核及奖助学金的申请审核工作均经过在班级、系部、学院三个层面,三次申请、审核、审批最终确定名单。
2012年我系共认定困难学生793名,其困学生163名;共有104人申请勤工助学岗位,37人次获得勤工助学岗;95人申请了生源地助学贷款,并获审批;2012年6月与2012届60名毕业生进行了网上还款信息的确认,并签订了还款承诺书;2人获得国家奖学金,80人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457人获得国家助学金等。资助工作面向所有在校学生,必须公开的认真对待每一个提出申请的同学,公平、公正的做好对每一个学生的审核审批工作。
1.3 贫困生资助工作涉及对学生全方面的综合考核
在奖助学金审核评定的过程中,对贫困生的审核除对家庭经济情况的审核以外涉及了学生个人在校期间个人品行、日常表现、生活行为习惯、早晚自习及课堂出勤情况、宿舍卫生成绩、文明、学习成绩、综合测评排名、获奖情况、违纪等的各个方面的综合考察,工作量大涉及面广。
2 要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导向作用可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结合
2.1 将资助工作与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相结合
2.1.1 要加强对学生自信乐观心态的培养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很多缺乏自信心,在同学当中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将贫困生作为学生思想引导的特殊群体,重点关注加强引导,帮助贫困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引导他们正确面对困难,帮助他们找到解决困难的途径和方法,帮助他们找到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乐观的面对生活,积极的迎接挑战。
2.1.2 要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在现行的资助工作中,对于贫困生的认定、各类奖助学金的申请都要出具家庭所在地民政部门出具的两级证明(经调查了解在一些经济比较贫困的县市区暑期期间当地的民政部门为了方便广大学生办理贫苦生证明会开设专门的窗口,专门办理贫困证明盖章业务。对于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情况审核不一定非常规范)。作为学校和资助工作者,我们没有权利要求民政部门在加盖公章时应如何审查,但是,可以从学生人手,教育他们实事求是,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国家的资助。这就要求资助工作者对贫困学生不仅要进行物质上的资助,更要从根本上给予同学们心灵上的教育引导资助。
2.2 将资助工作与班级良好的学风班风建设相结合
在学生国家奖助学金评定的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在贫困生认定殊困难、困难和一般困难的学生,理论上他们得到的资助的额度是依次递减的,但实际操作中却相反,以我系1001建工班三个同学为例,贫困认定中一般困难的学生评定的是国家励志奖学金,而另外两个困难的学生分别得到的3000元和2000元两个不同等级的国家助学金。一般困难的学生品学兼优,各方面成绩表现都排在班级的前列,而两个困难的学生之间之所以有等级不同之分也跟学生个人平常表现、学习成绩等的差异有关。
所以,我们要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将资助与班风学风建设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对于贫困学生的资助并不是完全“无偿”的,要想获得国家的资助,必须要在各方面认真努力,成为真正品学兼优的学生,才能够获得。在班级建设良好的学习风气,形成讲正气的优良班风。
2.3 将资助工作与做细做好班级工作相结合
通过资助工作可以很好的考察班主任、辅导员老师对待班级工作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责任心,负责任的老师能够非常清楚的了解贫困生的情况,了解每个学生在班级的各方面的表现情况,我们要通过将资助工作中的各个方面与班主任、辅导员对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相结合,组织带领班主任辅导员老师做细做好班级工作。
2.4 将资助工作与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相结合
在学生资助工作中需要统计汇总学生的各方面的信息,而这些信息贯穿在学生在校学习的每一天,要想把所有涉及到的信息全部汇总到一起进行分类汇总、筛选、分析是比较难的,而且,目前我们用的教学和学生工作系统都不能够满足资助工作的要求。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采取了最简单的一种方式,建有汇集每个学生贫困认定等级、资助金额、缴费情况、助学贷款情况、个人所在宿舍卫生成绩、宿舍违纪通报、学习成绩、英语和计算机等级通过情况、综合测评排名、奖学金等级的各类信息于一起的一张Excle表格,对于班级和学生个人的情况可以随时通过表格进行分析,掌握,以便于更好的开展日常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篇10
一、使用现状
严格按照《“两免一补”工作管理暂行办法》、《普通高中贫困家庭助学金管理办法》、《贫困家庭学生高考入学政府资助金管理办法》、《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暂行管理办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实施方案》等的要求,规范工作程序,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1、扎实做好贫困生评审、认定工作。在贫困生的认定过程中,各校按照个人申请学校、村委会(社区)考察学校评审小组审核公示县教育局、财政局复核确定资助对象汇总上报的程序阳光操作,确保贫困生不漏报、不多报,让每一位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享受到资助,对拟享受资助的学生,各校在校内醒目位置进行7日以上的公示,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对于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大学生,严格审查申报材料,坚决杜绝弄虚作假。
2、加强组织协调,提高工作效率。一是积极主动与上级教育部门、财政部门联系,根据、市下达的指标数,综合各乡镇、学校调查摸底出的贫困生数及各乡镇、学校经济困难程度,合理分配受助学生名额,将贫困生数分解到各乡镇或学校。根据中小学的实际,合理编制资金计划,加快资金拨付进度,保障资助资金按时发到受助学生手里。二是积极与国家开发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联系,跟踪资金到位情况,确保贷款第一时间到达学生手中。
3、注重督促检查,不定期深入到学校及学生家中,督查资助资金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通过下发文件、平时交流等形式进行宣传和教育,提高领导和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资助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层层落实责任制,进一步强化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责任感。
二、资金落实情况
1.落实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14年春季和秋季共为2979名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通过财政“一卡通”发放生活费补助资金253.4375万元。执行补助标准为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秋季学期待上级资金到位后评审发放。
2.落实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政策。2014年春季和秋季共资助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622人,通过财政“一卡通”发放助学金121.65万元。
3.落实高考入学政府资助金政策。2014年资助考入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95人,通过财政“一卡通”发放资助金49.5万元。
4.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政策。2014年资助中等职业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春季学期168人,通过中职卡发放助学金2.52万元。为4747名中职学生免学费,免除金额40.307万元。秋季学期助学金和免学费已报县财政局申请发放。
5.落实学前教育幼儿资助。2014年春季学期,上级下达了前教育幼儿资助名额256人,已发放资金10.24万元。2014年秋季资助名额244人,资助对象已确定,将于近期发放资助金19.52万元。
6.落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2014年为1531名高校贫困学生办理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将发放贷款1077.045万元,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难的问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1、上级下达资助指标不及时,影响工作进度。建议上级部门及时下达资助指标。
2、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政策只有寄宿生生活补助,很多家长不太理解,为什么走读特困生无法得到资助,有失公平。建议出台非寄宿生贫困学生资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