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3-17 18:14: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鲸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鲸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将事物写具体的说明方法,初步了解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鲸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用“列数字”等的说明方法。
难点:了解鲸的进化过程。
教学准备:
1、学生熟读课文,搜集鲸的有关资料。
2、教师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学生认读词语。(出示课件——幻灯片2)
2、(出示课件3)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鲸这篇课文,你知道课文写了鲸的哪些知识吗?(学生分别作答,教师据情况板书。)
3、生齐读课题:鲸
二、了解鲸体形特点以及说明方法。
学习第一段
1、(出示课件3)问:你觉得它的体形怎样?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然后再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提示阅读方法。出示课件4)
2、出示习题一(课件5——8)
要求学生口答,随着学生的回答,用鼠标按出答案,并引导学生说说作者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鲸的大的好处。
3、指导朗读相关句子。
4、小结。
作者抓住鲸“非常大”这个特点,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这个特点,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三、有感情朗读,了解鲸的生活习性、种类等。
(一)学习第二段
1、设问:大家看,鲸的身体十分像鱼,又在海洋里生活,那它为什么不叫“鲸鱼”呢?(出示课件9)
2、学生默读第二段,思考上述问题。
3、指名生回答。
4、鲸是鱼类还是哺乳动物,它为什么会在海洋里生活?
告诉学生什么叫哺乳动物,并举例说明。
请看鲸的进化过程——(显示课件8)。
抓住“陆地”——“浅海”——“海洋”三个词,让学生懂得鲸为了生存下来,就得适应这个变化的环境,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自身体形及器官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鲸渐渐地变成了鱼的样子。
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第三至五句,理解鲸进化的过程是非常漫长的。
(二)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
2、说说鲸可以分几类,是根据什么来分的?(出示课件10)
(三)学习第四段(4——7自然段)
1、自由读第四段,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鲸的生活习性的?(出示课件10——13)
2、学生回答。(从吃食、呼吸、睡觉、成长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3、齐读第四自然段,思考:须鲸和齿鲸在吃食上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体会两种鲸吃食的方法、过程。(出示课件12)
4、前面课文提到,鲸不是鱼类,是哺乳动物,哪些习性还可以说明?请认真看书找一找。
用肺呼吸。(看课件12)。认识须鲸和齿鲸呼气喷出的不同形状的水柱。
5、鲸睡觉时有什么特点?轻声读读课文,找出鲸睡觉最明显的特点,并在书上找出来。(看课件13)
6、胎生。这一节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作者运用了列数字来说明鲸的胎生情况和寿命之长。)认真读读有关句子。(出示课件14)
(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主要是鲸的吃食这一段)
1、指导朗读。
2、 想想鲸有哪些特点。读课文的时候,通过语气、速度的变化, 突出和强调鲸的这些特点。
四、教师小结、拓展。
1、小结课文内容。
2、小结作者写法。(出示课件15)
3、拓展。你们还想了解有关鲸的一些知识吗?(出示课件16)
板书设计:
举例子
作比较 打比方
列数字
26、鲸 体型 具体 形象 真实 哺乳动物
进化
篇2
一、案例与启示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引入的改进.我们在初中通过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学习了锐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等三角函数.前几节课我们又把锐角推广到了任意角,锐角三角函数也能推广到任意角吗?怎样推广?本节课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这样设计问题情境不仅明确了本节课的主题,而且说明了产生这节课的知识背景,也能促使学生迅速集中到新知识的探究中来.进一步思考后会发现,问题情境创设过程中仅仅关注了认知的广度,对认知的方式与认知的结构思考得较少,并且不能有效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于是对本节课的问题情境进行了如下改进.
教师直接板书课题“三角函数”,促使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的三角函数的知识,结合学生的回答,进一步板书图1及sinA= ,cosA= ,tanA= .我们知道,借助于直角三角形定义的三角函数中必须是锐角.当我们把角的概念进行推广后,如何定义三角函数才更合适呢?有效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并补全课题“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在“任意角”上加着重号,同时提出“新三角函数定义不能与原定义产生矛盾”,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效率就会高,明白了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本质是更换了工具(直角三角形换成平面直角坐标系)后,如图2,新知识也就会融入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来,这样便会产生三角函数概念的同化效应.
从案例可以看出,创设教学情境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即学生知道了什么?怎么知道的?以什么方式知道的?这其实包含了认知的广度、认知的方式和认知的结构三方面的含义,在学生已有的知识范围内选择合适的教学情境作为切入点,用合适的方式激活学生的认知,实现认知结构的有效对接,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平台.其次要考虑的是教材的结构特征与编写者的意图,现行高中数学教材“模块整合,螺旋上升”导致同一知识模块分布在不同的章节中. 创设教学情境时要理清各个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用思想方法来统领模块知识. 作为教师也只有领会了教材的结构特征与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才能从宏观上把握教材、理清知识脉络,设计出合乎情理的教学情境.
二、教师应做到有“境”可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问题情境能迅速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我们可以从教材的编写意图、习题使用功能、思维训练有效角度和基于学生理解的角度创设好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一)从教材编写意图角度设“境”
人教版主编寄语中说:“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起源和发展都是自然的.如果有人感到某个概念不自然,是强加于人的,那么只要想一下它的背景,它的形成过程,它的应用,以及它与其他概念的联系,你就会发现它实际上是水到渠成的、浑然天成的产物,不仅合情合理,甚至很有人情味.”这句话包含两方面:一是知识的逻辑顺序自然;二是学生心理逻辑的自然,主要是思维过程的自然.“平面向量”是人教版数学的一章,第一节课包括“章引言”和“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两部分.“章引言”(包括“章头图”)起“导游图”作用,是这一章学习的“先行组织者”,为避免空洞的说教,可以渗透到具体的教学内容中,最好不作抽象的讲解.对于向量概念的教学必须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感受引入向量概念的必要性. 这里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教学情境,比如甲、乙两车分别以v1=40km/小时,v2=50km/小时的速度从同一地点向北行驶,两小时后它们相距20km/小时;甲、乙两车分别以v1=40km/小时,v2=50km/小时的速度从同一地点出发,甲车向北,乙车向南,两小时后它们相距180km.它们的行驶速度一样,为什么两小时后它们的距离相差这么大呢?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感受到“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的客观存在,自然引出学习内容.再让学生举出一些既有方向,又有大小的量(如重力、浮力、作用力等),让学生举尽量多的不同例子,就会迫使他们开动脑子,形成百花齐放的场面. 而且在举例过程中有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甚至有争辩,学生就能深度参与其中,这也就形成了促进概念理解的机制.这时教师进一步追问:生活中有没有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面积、身高、体重等)?举例后要让学生讲理由,并让其他学生补充,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的局面自然而然地就出现了.通过这些典型实例,让学生领悟到向量概念的本质属性,形成对概念的初步认识,为进一步抽象概括做好准备.最后教师总结:由同学们的举例可见,生活中有的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有的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数学中对位移、力这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进行抽象,就形成一种新的量――向量.
(二)从习题使用功能角度设“境”
问题情境是学习数学的第一道门槛,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创造性使用教材,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把数学知识放到一个生动活泼的现实生活中里,就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原来是那么贴近生活,那么丰富多彩. “三角函数模型的应用”情境问题:半径为4m的水轮,中心距离水面2m.已知水轮自点A开始逆时针每60秒转动4圈,水轮上点P距离水面的距离y(m),y与时间x秒之间的关系:当0≤x≤10时,y=Asin(ωx+φ)+2,求该函数的解析式.该题目作为习题无可厚非,但是很难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由于学生对水轮不太熟悉,所以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不如从学生的生活情境设计问题,用强烈的丰富的感性材料,创设出使学生跃跃欲试、寻根问底的情境. 把抽象知识具体化,引导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里我们可以把上题与摩天轮整合到一块,改进为:“上海魔幻世界摩天轮城”内有世界最大的摩天轮.其中摩天轮中心O距离地面200m高,直径170m(如图3、4).摩天轮沿逆时针方向做匀速运动,每8分钟转一圈,若摩天轮的轮周上的点P的起始位置在最低点处(即时刻t=0分钟的位置).已知在时刻分钟时点距离地面的高度f(t).①求20分钟时,点P距离地面的高度;②求f(t)的函数解析式.这样的问题情境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并且改进后的问题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坡度,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能造成一定的认知冲突.通过让学生收集、整理、分析相关信息,能保证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
(三)从思维训练有效角度设“境”
问题改编后不仅承载了原有的知识内容、思想方法,还被赋予了新的问题情境,蕴含了新的数学思想方法. 因此变式训练课能有效避免重复训练,让学生跳过重复计算,把关注点迅速集中到改编问题的中心,可以解决学生解题缺乏思路的问题.在高三的平面解析几何复习中,为了解决学生解题缺乏思路问题,引入这样的问题串:已知过点A( ,0)的直线l与椭圆G: +y2=1相交于点B,C.①如图5,若以BC为直径的圆经过坐标原点O,如何求BC?②若AB=BC,如何求BC?③若SOAB=SOBC,如何求BC?④若AB∶BC=1∶2,如何求BC?⑤若SOAB∶SOBC=1∶2,如何求BC?⑥如图6,若点D的坐标为(0,-1),且DB=DC,如何求BC?⑦如图7,在椭圆G上能否存在一点D,使四边形OBDC为菱形?若存在,求出BC;否则说明理由.这组问题串妙在“不变中求变”,不变的是七个问题的背景,即同一个椭圆与同一条过定点的动直线相交,提出了变化多样的几何条件.好处在于省去了列方程、消元、求解判别式、得到根与系数的关系等学生熟悉的程序化操作,集中精力思考显现的几何条件中的隐含条件,这有利于难点的突破;更妙在“变中求不变”,在变化多样的几何条件中不变的是转化思想,这有利于学生内化等价转化思想.
(四)基于学生理解的角度设“境”
篇3
一、从“学生特点”的维度提炼有效情境
1.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
根据“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情境的创设要尽量准确地确定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以紧扣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生长点来设计和提出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如果不适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学生就会无所适从,逐渐丧失探究的信心和乐趣,出现教师讲授代答,学生被动接受的现象。
例如:在八年级大气压的教学中,在引课中创设一个演示实验:取一只口略小于鸡蛋的广口瓶,将一煮熟的鸡蛋剥去壳,再把瓶子中倒点热水振荡后倒掉,瓶中残留着温度较高的水蒸汽,剥去壳用鸡蛋封住瓶口,瓶中的水蒸汽降温压强减小,鸡蛋“吞”入瓶中。引出课题:是什么原因让蛋入瓶的?结果学生回答热胀冷缩或鸡蛋具有重力,就是答不出所以然来。“瓶子吞蛋”,确是与大气压有关的现象,但涉及到了气体的热现象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用这种既有大气压的作用也有其他因素作用的实验来引课并证实大气压的存在,难免会使学生对实验的结论和引起的原因产生迷惑:这是真的吗?相比之下,用“纸片托水”实验作为引课,能迅速、干脆利落地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这个主题。这一实验不存在其他干扰认知因素,是个能很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在用上述“纯”大气压的作用的实验引出“大气压强”课题的基础上,再利用一些与大气压强有关的实验或例子进一步说明它的存在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始于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对自然界的认识,而不是单纯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和接受。实践也证明,只有当学习内容与其形成、运用的社会和自然情境结合时,有意义的学习才可能发生,所学的知识才易于迁移到其他情境中进行再应用。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进课堂的,他们都有丰富的生活经验,通过从科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入手来创设情境,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又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影响因素》一课,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了如下情境:
(1)问题的提出:①你在家里泡糖水的时候,使用热水还是用冷水?为什么?②为了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你还采用了哪些方法?③你认为除了上面的因素外,影响蔗糖溶解快慢的因素还有那些?
(2)学生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汇报。
3.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学习科学最直接和持久的内部动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奇特、新颖、有趣”的情境往往会让学生感到出乎意料,能顺应学生的“好奇、好动、好玩、好胜”的心理,大大刺激学生感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引发学生的注意,唤起学生的思考,以此引入新课、新概念,探究科学新规律,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水的折射前,教师创设演示了“叉鱼”实验情境,将木的鱼用绳拴住,绳的另一端系在容器底部的石块上,鱼停留在水中一定的深度处,然后用木棒去叉,学生发现木棒必须对准“鱼”的下方才可能叉到鱼。对这种看似简单的现象,要追根查因时,学生却感到茫然了,因而产生了悬疑,激发了求知的欲望。
二、从“三维目标”的维度提炼有效情境
1.在知识的达成中有着指向性
教学情境的创设中,要注意指向性,特别是引导学生提出探究的科学问题时,由于教学情境没有明确的指向性,会使学生提出漫无边际没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导致无故浪费时间,降低课堂效益,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提出能跟有用信息相关的、有值得探究价值的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首先创设的教学情境必须要有明确的指向性,这样更有利于下面的教学和探究。
例如:在《汽化与液化》第一课开始引入时,笔者自己有意识的给学生设计一个小活动:每位同学用滴管取一滴水和一滴酒精同时滴在手背上,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水和酒精的变化情况,在此过程中你想说些什么或者你有什么疑惑?过一会儿学生开始举手发言了:
生1:酒精消失了,而水仍然还在。
生2:为什么酒精消失了呢?
生3:为什么酒精消失比水快?
……
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感受,有话说,而且能说,激发了他们的思维活跃点,激发了他们的表达欲望。
2.能让学生在动手中有动脑的体验
新课程标准指出:只有使学生将进行科学探究与学习科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全面提高科学素养。在科学课程的教学中,必须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在亲身参与科学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感受科学过程、获取事实证据,检验自己的想法和科学理论,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创设的情境,能有效地促使学生参与到自主的体验中,在动手中动脑。
例如:在学习氧气制法时,笔者创设一个比赛制取氧气的教学情境:给各小组的学生10克KClO3和10克KMnO4。以小组为单位比赛哪个小组能更多更快地制取氧气,要求先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操作,从中选取实验方案设计优秀奖和实验操作规范奖,各小组经过充分讨论后设计的实验方案五花八门,但经过教师的稍微引导,出现了这样两组实验方案:第一组是先给10克KMnO4加热,待分解后取一部分分解得到的二氧化锰给KClO3做催化剂再加热;第2组是直接把10克KMnO4和10克KClO3混合加热。笔者开始对这两种方案不加评比,而是让学生按照自己方案进行操作,让他们根据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再进行比较分析,选择合适实验方案,并提出根据。
3.情感上能产生积极的共鸣
教学中创设的教学情境还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教学情境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引导和定向的作用,并且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情境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在“照顾好自己的身体”的学习中,笔者创设了讨论情境。学生首先根据全国目前情况通过计算,按比例我们一个班级将有几个人要得癌症?让他们根据自己搜索到的知识讨论,大部分直肠癌是怎么形成的?课堂上笔者结合了自己业余学到的营养知识和食品卫生知识,结合了学生的实际生活规律与学生自身保护的要求,让学生了解用反复使用的油炸出的食品含有很强的氧化性,容易破坏肠道细胞的保护层,就像铁门失去了防锈漆,人从食品习惯不好到形成便秘,从形成痔疮,再到直肠癌都是逐步靠近的一个个阶梯……原来学生在校门口吃小摊贩零食的现象十分严重,学校在这方面花很大精力,都管不好这个问题,可是在学习“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后,大部分学生就不再去吃小摊贩那油炸的食品。
三、从“课堂实施”的维度提炼有效情境
1.能促进师生的和谐互动
生态的课堂,必须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键是要以创设情境为手段,以学生为主角,恰当地发挥教师这个“导演”的主导作用,使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思维自然融合,达到师生间的互动、和谐、流畅,这样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获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课时,为了评价CO2的制取实验,把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到紫色石蕊试液中,学生很快就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了,但当把变红的石蕊试液加热时,石蕊并没有恢复紫色。这种意料之外情况引起了学生们议论。笔者故作不解对学生说:“实验出现了问题,大家一起来想想实验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让我们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学习知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经过思考,提出实验失败的几种可能性的假设:一是石蕊会不会有问题?二是在制取CO2时用到的盐酸浓度太高,再加上盐酸有挥发性,里面混有氯化氢气体?学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分组讨论。综合同学们的实验结果,很容易得出结论:盐酸有挥发性,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混有氯化氢一起带到石蕊中,受热时,碳酸分解了,但是由于氯化氢太少,形成的盐酸浓度太低,不会挥发出来,因此红色不会褪去。
2.能在开放的预设中促“生成”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教师们已经逐渐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成”,并利用“生成”拓展学生的探究空间,开放性情境是有效促成“生成”的重要手段。开放性情境一般强调运用发散性思维,提出尽可能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多层次、多角度、多类型地设计情境,启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接收系统处于亢奋状态,形成全方位的交叉感知,有效地接收、加工和贮存信息,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例如,在《地球的运动》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情境:
师: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那假如地球不自转,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
(学生自然地以前后桌4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课堂气氛活跃)2分钟后。
师:下面我们来听听同学们都想到了什么呢?
生1:我觉得如果地球不自转,那就没有白天和黑夜了。
生2:不对,应该有白天和黑夜,只是半个地球永远是白天,半个地球永远是黑夜。
生3:假如地球不自转,那地球上就没有生命了,因为地球不自转了,那有半个地球永远是白天,气温会升得很高,而另一个半球永远是黑夜,气温会很低。
生4:我觉得地球不自转,地球上仍然会有生命,他可以在白天和黑夜交界的地方生存,因为那里气温既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低。
师:不错,同学们讲得都非常好。
篇4
浏阳市洞阳中学:杨会奇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国际经济合作,寻求国际经济合作的目的和作用,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通过对经济全球化特征和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承担建设祖国重任的使命感。
教学重点:国际经济合作 经济全球化
教学难点:经济全球化的特征探究
教学方法:启发探究
教学程序:
一、复习导入,引导学生探究“国际经济合作”。
1、教师通过复习提问,引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2、通过对两种类型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和不足两个方面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为促进经济发展,各国应寻求什么样的发展道路?
3、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进行国际经济合作的作用。
二、归纳认识: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经济全球化。
三、探究“经球全球化的特征”。
1、结合课件出示的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探究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2、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四、中国是贸易大国,应对经济全球化是一个重要课题。
组织讨论,联系一带一路战略
五、初步了解重要的国际组织。
篇5
关键词:数学问题;趣味性;创设情境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的艺术就在于能够创设恰当的情景。”情境是一种激发人的感情天性的境界,对学生的学习来讲,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构建新旧知识的桥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现实且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促使他们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问题,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让间接经验的学习有直接的生活经验作支撑,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具体问题中进行思考探索,激发学习数学的欲望
数学问题的设计也要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符合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身心发展规律,包括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学习习惯、生活经历及环境、个好等。例如:教学《有理数乘方》一课时,首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一张0.1毫米厚的纸对折15次后,它的厚度会超过姚明的身高吗?问题一提出,就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有些学生拿出纸开始对折起来,有些学生陷入了沉思。大多数学生得出了叠合的纸共有2×2×…×2(15个2连乘)张。从而为新课程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使知识的生成过程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把已有知识经验与新学知识有机链接。学生面对新的、带有挑战性的现实的有趣问题,需要运用数学的意识,发挥思维的潜能,深入的钻研、灵活的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从而使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创设故事情境,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处在最佳的学习状态
生动的数学故事使人终身难忘,故事中生动的情节,丰富的情感,容易让师生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在教学中,我们将知识融入故事中,达到在为学生讲故事的同时传授知识的目的。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法”时,可创设如下情境导入:1962年,美国发射了一艘飞往金星的“航行者”一号太空飞船,根据设计预测,在发射44分钟后,太空飞船上9800个太阳能装置自动开始工作,100天后将环绕金星航行,开始拍照。可是太空飞船飞行不到4分钟,就发生了故障,随即坠入大西洋中。后经调查组仔细调查,发现工作人员把资料输入电脑时,有一个数字漏了一个“一”号,于是负数变为正数,结果影响了全部计算方案,造成试验失败,也使美国航天局损失了1000多万美元。由此可见,符号问题不能有半点马虎。在前面,大家已熟悉正数和0的乘法运算了,引入负数后,有理数的乘法将如何运算呢?怎样才能避免符号出错呢?
通过这则故事,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醒学生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法时应注意的问题。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是学生学习动力的催化剂,以趣引思,可以使学生学而不累,学而不厌,使学生乐于学习。
三、创设动态情境,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
数学是所有学科中抽象程度相对较高的一门课程。这就决定了数学学习在较长的时间段内必须通过具体形象的材料来作为支撑。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特定的情境,给学生以生动直观的感性认识。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正数与负数一节中可创设如下情境:一艘潜水艇所在的高度是海平面下50米,一条鲨鱼在潜水艇上方15米处,一架飞机在鲨鱼上方85米处。(利用课件给出海平面和三者位置的直观彩图)请你用正负数表示潜水艇、鲨鱼、飞机的高度,并说明飞机比潜水艇高多少米?(利用课件给出海平面和三者位置的直观彩图)学生可以利用图形直观地接受信息,正确的表示,并从中找到计算途径。
四、创设生活性问题情境,体验数学源于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进入课堂,使之产生亲近感,进而体验到数学问题就在自己身边,数学原来是那么贴近生活,那么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
例如在《同类项》教学中,我拿出三小袋硬币,问:“哪些同学能帮助老师数数这里一共有多少钱?谁能数得又快又准呢!”有学生把1角的硬币10个10个地数,把5角的硬币2个2个地数;有学生先把硬币分类,一堆一元的,一堆5角的,一堆1角的,然后分别数出每一堆的数量……,接着我又问,如果是满满一罐,你会怎样数,你会选择哪种数法?然后引入整式中类似的分类――同类项,学生感觉合并同类项和数钱是一个道理,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又轻松活泼。
学生在现实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进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和力量,感受到数学迷人的魅力。
篇6
一、精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积极
参与
新课标要求我们的物理课堂教学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学生亲身经历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再抽象成物理概念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所以,在课的开始设计一个对学生有一定挑战性的情境,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心理的积极因素,激发其情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讲“摩擦力”时,本人设计了让学生上台来抓碗这一活动.把瓷碗倒扣在讲台上,用一块蘸有色拉油的布条在瓷碗的外壁擦一遍,然后告诉学生:“谁能用一只手把碗抓起来,老师就奖给他一支红色水笔.”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许多同学纷纷上台来试,但却没有人能把碗抓起.最后教师在手上涂上粉笔灰,一下子就把碗抓起来(有的学生也可能想到类似方法把碗抓起来,教师再因势引导).此时学生会主动讨论分析,刚才抓不起来碗是因为碗太滑了,摩擦力不够,而涂了粉笔灰可以增大摩擦.这样的课题导入设计,可以使学生在求知欲望的推动下,轻松、愉快地进入高效的学习状态.
又如,在讲“磁场”时,我拿出一支装有水的试管,在试管水中放一枚回形针,然后我举起试管面向学生说:“现在请同学们帮个忙,想办法取出试管中这枚回形针,同时要求试管中的水不能洒出来.”学生积极思考、讨论,纷纷举手要求上台尝试.有些课前预习的学生很容易就会想到用磁铁沿着试管壁把回形针吸出来,从而顺利导入“磁”这一新的物理现象.
二、巧设活动情境,促进学生探究
一节成功的物理课,必定少不了一个部分.当学生掌握了课堂上的书本知识,都有一种尝试着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欲望.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设计一个学生都能参与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就形成了一节课的.同时,当学生的活动或想法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时,就会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例如,在讲“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可以设计一个知识应用能力竞赛活动.教师拿出一根洗衣机的排水管,再在讲台上放一些碎纸屑或一些羽毛,然后问学生,谁能用这根洗衣机的排水管,把放在讲台上的碎纸屑或羽毛吸起来?学生结合这节课的内容,经过分析,要把纸屑、羽毛吸起来,必须加快管子一端的气流速度,最后想到把管子一端朝下对准纸屑、羽毛,另一端迅速甩动,让管子上端迅速旋转,这时纸屑、羽毛就会被管子吸上去,从上端跑出来,并指出吸尘器的工作原理与之相似.
又如,在讲“物体的惯性”时,学生学习惯性知识后,教师把一杯水放在一张纸条上,请学生想办法在抽出纸条时水杯不移动.许多学生跃跃欲试,经历了多次失败后,认识到抽纸条时速度一定要快.在此启发下,有的学生再次上台,用一只手拉住纸条,另一只手迅速把纸条打下去,终于成功地抽出了纸条.
三、妙设惊诧情境,帮助学生突破
难点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计惊诧情境,使之跟学生原有的想法产生强烈冲突,产生“竟有此事”之感,从而引发学生对问题的再认识,形成深刻、难忘的印象.
篇7
现今的景观设计必须从培养技术型人才转向培养创造型人才,而个性则是创造的原动力,它要求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能力,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方式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在各个教学环节上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而不是用单一化的模式去套用多元化的人。[1]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课程环节应以学生为中心。在规定的范围内让学生自己确定景观设计任务书是行之有效的办法,设计基地也可由自己选定,教师只是做适当的引导,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上更容易出现较有个性的设计方案,形成百花齐放的教学效果。图1、2所示为某游园设计平面及节点示意图,教师只是要求以植物为主题进行景观设计,一个学生选择某市的一块基地进行研究,由于该市的市花是梅花,故以梅花为主题进行设计,构思巧妙,从植物配置、园路安排到小品设计等方面都体现出较强的设计个性;在设计辅导时,不应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甚至允许走一些弯路,要让学生有充分表达的机会;在方案设计阶段,也不宜规定景观设计表现的方式,模型、手绘及各种软件的应用,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案特点及表现特长自由选择。当然,模式化和个性化的关系是辩证的,如果一点也不谈模式,也就无所谓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了,这样显然也是行不通的。在景观设计教学过程中应避免走向模式化和个性化两种极端,模式只能是相对固定,个性是在此基础上的尽量发挥,从而真正做到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
二、重视提高景观设计的动手能力
以往的景观设计教学中,教师会非常重视景观设计理论的讲解。课堂上,有些教师会根据教材及讲述的条理性,对设计内容、设计方法、风格流派及大师风范等采取系统的方式进行详尽讲解。这种讲授方式突出了理论的重要性,有利于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审视、比较景观设计作品,但若仅此而已,迟迟不动手,不重视自己的设计方案,就容易眼高手低,整天陷于高谈阔论,成为景观设计的“空谈家”。要让学生知道,景观设计毕竟是做出来的,景观设计课程学习成果的好坏,不以理论说了算。在辅导学生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习惯于以自己为主,沉湎于景观设计知识讲解的过程;学生则不能觉得教师不讲就无所事事,要改变来上课就是来“听课”的习惯。景观设计课堂应以师生间的互动为重。景观设计的语言是图纸和模型,要引导学生养成想到那里就画到那里、做到那里的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不仅是在进行设计成果表达时要动手,在与教师、同学交流时更要动手。设计辅导时要紧紧抓住能力教育这个核心环节,使资料收集、调查研究、问题判定、地形判读、勘查分析、策划创意、方案综合、决策优化、社会协商、讨论组织、图形表达、多媒体表达和计算机运用等能力同时获得进步。景观设计教学宜采用以项目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项目如是拟定的假题,缺乏真实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与随意性,老师讲解得再多,学生也没有直观感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求学生在一个具体的真实环境中进行设计,这样,地形设计、植物配置、建筑营造、道路交通组织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限制因素,可进行“真题真做”或“真题假做”;如果条件允许,也可结合景观设计竞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图3、4、5为第七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展园设计参赛作品的部分图纸,由学生结合课程设计完成,设计任务书由竞赛组织单位提出,学生兴趣很大,因地制宜进行设计方案构思,在设计阶段查阅各种资料,提出设计理念,根据要求完成各种图纸的绘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作品。方案以“步履3600”为该区域设计想法的基点,让游人从城市生活居住的“盒子”中走出来,步行于3600全景的空间环境中去怀抱大自然,将“精彩园艺、休闲绿洲”博览会展园主题诠释于空间景观中,总体上安排合理,功能、生态、形式综合考虑,节点设计构思新颖、独特。经过这一环节,学生感觉在设计能力上有很大的提高。当然,在景观设计课程中,并非说可以忽略理论知识,关键在于把握好理论知识与动手能力的关系,要将理论知识付之设计实践,再用设计实践完善自我的理论知识,两者相辅相成。景观设计课程中一些基本理论的讲解是不能缺少的,有一些景观设计思潮如美国城市公园与国家公园运动、工艺美术运动与新艺术运动的景观设计、现代主义景观设计、大地艺术景观设计、后现代主义景观设计、解构主义景观设计、生态主义景观设计等非常重要,但授课应不同于一般的史论课,可结合学生自己的景观设计课题,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这样能最大地调动学生探究有关问题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形式可不拘一格,如师生问答型、随堂讨论型、专题研讨型、课题研究型等[2]。可由教师提出问题,也可由学生参与或独立提出问题,然后围绕问题进行思考,以研究性的思维去查阅资料,通过分析、资料证明、理论验证,提出相应观点和解决方式,让学生在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中获得进步。这样也有利于学生课程设计方案的形成。
三、丰富景观设计相关科学技术知识
景观设计课程涉及天文地理、历史文学、艺术、园艺科学、生物科学和工程技术等多种学科,是科学技术和艺术的综合。但从教学现状看,学生在学习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普遍存在“重艺轻技”的现象,在设计作业中过分重视外观造型及设计成果表现,而忽视相关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从而很难处理好景观与环境、景观与实用性的关系。有些设计作业,乍一看美轮美奂,但只是停留于花哨的表面,事实上难以实现。图6所示的是一个学生的屋顶花园设计方案草图,设计建议移栽大树植于屋顶,并在构图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力求营造富有自然意趣的景观氛围,纯从外观上看还是能吸引人的,但实质上这样的方案是不科学的,大树生长需要很厚的土壤层,屋顶上难以满足这一条件,不可能达到设计的效果。中外高端丝巾品牌的包装设计情形能给予很好的启示。国外经典丝巾品牌包装盒多采用经典的方型或圆型,常见天地盖、翻盖、抽屉式三种方式,看似平淡,实则大巧。这种包装便于保护产品、方便运输,消费者打开容易且能久藏;而国内丝巾品牌包装会有多种花哨的造型,表面看来很漂亮,但有些既不能很好地保护产品,运输又占空间,拆开还得费一番功夫。牺牲设计的技术性而求其艺术性,实则本末倒置。其实,设计要同时依赖科学技术和艺术创意,两者缺一不可。光有艺术创意,没有科学技术支撑,景观设计就不能完成,变得虚无缥缈;但只有科学技术,没有艺术创意及美妙构思,也就无所谓景观了。具体教学过程中,除把握好景观设计课程自身的各个环节外,必须加强与其他技术类课程的联系。技术类课程如景观工程学、园林植物学、景观生态学等应该理解为支撑课程,都是为景观设计课程服务的,掌握与否直接关系到设计的深浅与优劣。教师在设计辅导中应有意识地使学生的所学知识在设计中得到运用,强调景观设计综合知识掌握与运用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技术类课程的兴趣。这要求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同时能自如地运用实地教学法。教师在教学、辅导时,应同时学习、补充自己的景观设计与其他科学技术知识,这样才能从整体上辅导学生,培养他们形成景观与天文地理、历史文学、园艺、工程等科学的整体观。实地教学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在讲述具体景观案例时,可有选择性地让学生置身景观实地,让其亲身体验景观与环境,景观与实用,景观与人文等的相协与悖离处,然后悟出景观设计与其余科学技术必须协调的道理。实质上,从目前景观行业的发展趋势看,技术含量在不断增加,教师在安排课程时应通过系统的训练,使学生认识到景观设计从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到施工图设计的全过程,都需考虑景观与其余技术的协调性。
四、加强景观设计教学过程控制
以往的景观设计辅导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往往看重最后的设计成果,即重视正图的绘制,却常常忽略景观设计方案形成的整个过程,对景观设计作业的草图,即作业进行过程中用来研究讨论和调整方案、记录设计过程的构思草图、工作模型、电脑模型等不够重视。教师常以学生最终提交的设计成果作为评价学生成绩的主要依据,教学和评价将正图放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成为教学和评价的核心,这样给学生带来一种误导,学生会过于关注方案结果的优劣和图纸是否漂亮,而不在意方案是如何形成、如何发展的。其实,不管是经典的文学、音乐、美术等文艺作品,还是流行的汽车、手机、电脑等工业品,虽说最终是以成果震撼、吸引人,但背后莫不经过百千次的修改、调整。景观设计教学中过分强调结果的重要性,最终会适得其反,让学生设计能力的提高无从谈起。其实,从辅导设计的角度看,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景观设计教学和评价的重心应该从正图转移到草图上来[3]。设计方案的成熟往往需要不断修改草图,教师务必给学生明确各阶段图纸的基本要求,明确逐步完善方案的重要性(图7、8)。强调草图设计整体进行非常重要,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效果图要同时考虑。对草图该有正确的理解,它可以是方案不成熟、考虑问题不全面,但并不等于可以草率,学生交的草图经常有比例失调的现象,有的用线条、色彩修饰图面,掩盖设计不足,使设计草图失去原有的意义。草图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技术语言,应能有效、清晰地表达设计意图。草图设计过程中,方案不可能一步到位,优秀的设计几无一次成型,调整是必须的,方案往往是在曲折往复、不断修改中寻求完善。师生之间的沟通很重要,有些问题必须在互动中解决。除此外,学生之间讨论能起很大的作用,可在每次草图设计完成后实行学生分组互评,不直接告诉其答案,由学生讨论解决,使学生能在与其他同学的设计作品的比较中认识到自己设计中的优缺点,这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并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帮互学的竞争氛围。
五、结语
篇8
关键词问题 兴趣 技能训练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问题情境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较强的教学技能,在教学实践中它需要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相匹配,还需要与语言、交际能力互相促进,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 目前运用问题情境教学时存在的问题
1.1 有效性差
几乎所有的教师都经常运用提问,但并非所有教师的提问都是科学的和有效的。国内有关学者曾专门对提问的有效性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良好的提问应该具备以下7个特征:
(1)问题的范围要确定。教师所提的问题要范围确定,然后学生才能知道怎样回答。如果问题的范围太广,学生就不知道从何处入手。
(2)问题的措辞要简单,不要太长,问题中的形容词若太多,往往使学生抓不住重点,而且问题太长,往往把答案的线索在问题中泄露出来。
(3)问题应当有思考价值。教师发问时应多采用思考性的问题,即使发问的目的供给学生复习的机会也应当采用比较、分析、综合等较有价值的问题。
(4)问题的内容要适合学生的水平。问题的内容要切合学生的经验和能力,尤其是思考性的问题更要注意这一点。问题的语句,要避免用生僻的字和专门的名词,以免学生不能了解。问题的难易也要切合学生的能力。
(5)问题的内容要有价值。总的内容应当是教材中的重要部分,一般应是重点、难点和疑点,凡是琐碎而不重要的问题不必向学生提出。
(6)问题的发问不要直接用教科书的字句,如果这样的话,学生就会盲目记忆教科书上的内容来应付老师的发问。
(7)老师若能把所要发问的问题,预先计划一下,使之有组织、有系统,前一个问题与后一个问题要相联系,而且一环扣一环,就会对学生思考问题有很大的帮助,这种发问的方法,对于学习教材和启发学生思考最为有用。
1.2 问题的水平偏低
教师不应让学生一味的去记忆一些具体的事实,应当注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是,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提问仍然是以强调知识记忆为主的。例如在历史、政治、生物等教学中,这种现象特别突出,不但影响到知识的灵活运用,也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
1.3 教师普遍缺乏教学提问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训练
一些教师在实践中凭直觉行事,提问的随意性较强,在课堂上往往是即兴式的提问,学生也往往报以齐唱式的回答,如此反复,提问的有效性得不到保证。在提问的基本理论方面,不少教师把提问与启发式教学划上了等号,看成是一回事。实际上两者并不相同,教学提问只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式,用得好可以视为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但并不是所有的提问都有启发作用。
2 设计问题时应注意的方面
2.1 设计问题要有科学性
问题是指需要解决的事情是静态的。提问则是指整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动态的。设问技能就是需要教师运用恰当的语言把问题科学、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为此教师需要对问题的结构有一个明确清晰的认识。
2.2 设计问题要意图明确,有目的性
我们向学生提出问题总是有一定的目的,即希望通过问这个问题,让学生学到什么,或教师要获得什么信息等。在设计问题之前,教师不仅要考虑提什么样的问题,还要考虑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目的是什么,使每个问题都成为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组成部分,使提问为教学目的服务。提问的目的要明确,意图要清楚。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设计相应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应该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认识什么道理,训练何种能力,都要心中有数,以便及时点拨,层层设问,指导学生逐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实现教学目的。只有围绕重点、难点精心设问,才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必须克服盲目设问、随心所欲的不良现象。
2.3 设计问题要抓住关键,有选择性
在一堂课中能发问的地方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值得问学生,提出的问题应有价值。因此,应对问题精心选择。第一,要抓住最主要、最关键的问题设计提问。教师如果能抓住重点、关键点设计出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就能揭示中心,并且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为此,教师要善于抓住“课眼”进行问题设计,“课眼”是指课文中能够统摄全文的关键之处,它是文章的关节要害。提问抓好“课眼”,才能使学生深刻领会文章的主旨和作者构思的匠心。第二,抓住易混处、易错点、难点设问。第三,在貌似无疑却有疑的地方设问。第四,在容易引起联想、想象处提问。第五,在看似矛盾之处设问。第六,在新旧知识的迁移中设问。
2.4 设计问题要循序渐进,有层次性
提问要有一定的坡度,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新的台阶。
2.5 设计问题要难易适度,有针对性
提问的内容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范围之内,使学生感到能够回答并产生愿意思考的积极态度。一方面,要针对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设计问题。过易过难的问题应少问或不问,低水平的问题和高水平的问题相结合。另一方面,要针对学生设计问题。设计的问题要针对全体学生。设计的问题要针对好、中、差三类不同的学生。设计问题要针对具体的学生。有时教师为了某种原因,如帮助、鼓励或检查等,针对某具体学生而设计问题。这对因材施教有着积极的意义。
3 问题情境教学设计的过程及实施要点
3.1 课堂提出问题的过程
提问过程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并指导学生回答解决问题以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活动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拟题阶段。拟题是为提问而做准备工作,它是提问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作为教师要在此阶段精心设计问题。
(2)引入阶段。教师用不同的语言和方式来表示即将提问,使学生对提问做好心理准备。如“同学们,请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下面这个问题,看有谁能够作答……”
(3)发问阶段。即陈述所提问问题并作好必要的说明。表述问题应清晰准确。教师还可提醒学生有关答案的组织结构。
(4)听答启发。教师要倾听学生答题,在学生不能作答或回答不完全时,要以不同的方式,和蔼可亲的态度鼓励学生,耐心启发他们。
(5)评价阶段。教师对学生的作答进行处理。方式主要有:重述,目的是为了引起重视和思考;追问,根据学生回答的不足,追问其中要点;补充,根据学生回答的不足,教师和其他学生予以补充;更正,教师或学生纠正错误的回答,给出正确的答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评价和分析;扩展,依据学生的答案加入新的材料或见解,引导学生思考另一新的问题或进行新的内容学习;检查,检查其他学生是否理解某学生的答案或反应。教师对学生回答的评价要及时而且中肯;要尊重学生,特别是对那些答错的学生,不能表现出鄙视和轻视的态度,要热情地引导。有时可以让其他学生参与评论,比如征求学生的看法,他们是否也有同样的观点,是否有新的看法等。
3.2 实施要点
(1)对象明确。提问的效果,最好是能启发多数学生的思维。教师提问的策略是:提问时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动脑筋,一般情况下,先叫中等水平的,同时提醒全班同学包括差生注意听;中等生答个八九不离十,或答出个五、六成,再请好的同学补充。上等水平的学生留待提问中出现僵局时,为了解除僵局再用。偶尔也叫成绩不好的同学来试试。
(2)表述清晰。发问语言应简明易懂,问题尽量清晰到位不复述,以免养成学生不注意教师发问的习惯。若某个学生没有听到教师所提问题,可以另行指定一个学生回答。如学生不明了问题的意义,而要求教师解释,可用更明白的词句把问题再说一遍。
(3)态度自然。要表示相信学生能够回答。发问的态度若有拷问或严肃的表情,学生就无法安静地思考,不能畅所欲言。
(4)适当停顿。教师发问后,要给全班同学思考时间,不宜匆匆指定学生回答。若某一学生回答不出来,不必等他回答,可另行指定,而让其旁听。
3.3恰当处理学生对问题的回答
如何处理好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也是提问技能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个问题如同问题本身一样重要。教师的评论或回答应该能够使学生产生再回答另外一个问题的愿望。教师处理学生回答有几种方式。
(1)表示承认学生的回答。这种类型的回答(指的是简单的承认),对于鼓励学生讨论问题是十分有效的。当学生的回答被一种含糊的方式所承认时,全班便知道问题还没有讨论完,其他同学可能会提出对讨论有益的新观点、新思想。
(2)评价性的叙述。有些教师认为,他们必须用“是,这是对的”或“不是,这是不对的”这样的术语来评价学生的每一个回答。当然,教师需要评价学生的回答,并且不能放过错误的回答。但是这种程序是错误的。如果用这种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回答,会使得一些学生不喜欢参与这类问题的提问,因为他们不喜欢在全班同学面前被老师评价是错误的,不愿冒这个风险,他们只好不参与,如果老师要求他们参与,他们便会说不知道。
(3)再述与阐明。并非所有学生的回答都需要再述和阐明,这类叙述特别适合于当学生说话声音太弱,全体学生不能听清的时候;另外当教师知道进一步的阐明有助于下一步问题的思考,或有助于得到更精确的回答,它也是适合的。
(4)探查。在教学中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况,那就是学生的回答不全面,仅是问题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希望能鼓励学生得出一个更为全面的回答,这一目的可以由探查附加的知识来达到,这类的回答常常由下面的句子来引出:“你能不能对那个问题再补充一点呢?”“你能解释它发生的原因吗?”“你说的是对的,但是还有另外一个重点你没有提到。”
(5)暗示或提示。有的学生不能理解教师所提的问题的含义,可能是因为问题表述得不好或其他原因,当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教师不应该直接给学生以答案,而是应该给学生一些暗示,这些暗示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沿着我们想要达到的目标前进,这不仅仅要简单的重复问题,在暗示的过程中教师还得提少量的额外知识。
4 结束语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更要关注情景的“问题设计”,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通过师生、生生之间信息的交流、情感的沟通、思维的碰撞,使教与学真正达成水融、和谐统一,引领学生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合而为一,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冲锋.教学技能应用指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史立平.中小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当代世界出版社.
[3] 张林.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香港教科文出版有限公司.
[4] 皮连生.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9
(一)基于环境设计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思考。复合型人才,即一专多能的综合性人才。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全面掌握本学科的各种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对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也要全面了解,并能融会贯通。环境设计(以下简称环设)是一门交叉学科,涵盖建筑学、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环境标志设计等多项内容。学科性质要求其人才培养需同时具备艺术性、科学性及工程性等综合能力。然而,目前“学科”取向的专业教育及其单科性艺术设计类“专才”的培养模式在当前我国高校中仍占主导地位,使得同属于艺术设计范畴的各学科被支离开来,如视觉艺术范畴的平面类相关课程在环艺教学中就少有涉及或仅仅局限于三大构成中的平面构成,却没有对旨在表达设计成果的版式设计,旨在呈现企业形象的标志设计、CI设计等课程予以应有的重视。这些平面类课程对环设专业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因此,为推动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化发展方向,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即为拓宽知识口径,变知识“隔离”为知识“整合”,化“单学科知识传递”为“多学科知识建构”,实现学科间的优化组合。(二)基于我校平面类课程现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课程结构上缺乏整体性和连贯性,课程之间跨度大目前,环设专业开设的平面类课程有大一阶段的基础课“平面构成”,大二阶段的基础课“图形图像处理”,大三阶段没有任何平面类课程开设就直接过渡到大四阶段专业核心课“CI设计”,整个过程跨度较大。结果是先修课程不到位,后续课程更难推进,课程的层进逻辑结构被破坏,导致学生在面对实际课题时往往无从入手,其学习积极性被削弱。2.教学内容上缺乏专业渗透性平面设计类课程在环境设计专业和视觉传达专业都有开设,但是由于视觉传达专业与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在知识体系和创意思维体系方面的基础和培养目标都不大相同,因此教学定位也应有所差异。但目前我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平面类课程尚未形成差异化定位,依然沿用传统的知识结构,如CI课程中不能将设计流程与创意思维合理导入专题环境空间的教学中,导致课程特色不明显。鉴于以上几方面问题,通过对平面类课程嵌套入环境设计教学进行探索与改革,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宽厚的、丰富的专业课程体系,还将对环境设计专业的良性发展和培养复合型、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嵌入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嵌入式教学是指在一般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有机整合起来的教学形式。针对本课题,其具体内涵如下:1.以培养复合型设计类人才为出发点,在环境设计与平面设计两个专业相关的课程内容、实践实训环节、师资方面的资源和活动中相互渗透,实现资源共享、学科优势互补共赢的教学活动结构和方式。2.对平面类课程自身来说,首先,在理论学习中嵌入实践内容,深化理论基础的同时指导设计能力;其次,在专业实践中嵌入理论学习,以理论指导实践,增强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出高质量的、一专多能的综合类人才。
三、“嵌入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平面设计类课程嵌入式教学模式以培养环艺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以适时导入课程、适宜嵌入教学内容为主体,以引入相关实践项目及“以赛促学,以奖促学”模式为支撑,以结课作业批判汇看制度为保障,通过深层融合,使学生得到设计思维的拓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模式主要框架图如图所示。环艺专业平面设计类课程“嵌入式”教学模式(一)嵌入式理论教学内容。通过“打通、增加、分解、嵌入”等调整方式,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及与环境设计其他课程内容的关联性,将平面类课程及内容合理地分段嵌入环境设计相关教学中。1.课程开设时间上的适时导入。平面类课程合理地导入环境设计各个阶段的教学中,如可在大一阶段开设平面构成、图形图像处理等专业基础课,使学生掌握构成原理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相关技能;大二阶段开设版式设计,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设计表达及图面编排技巧,为后续景观作品塑造良好的展示效果奠定一定的基础;大三阶段嵌入CI设计、广告创意,与景观设计专业课相互穿插衔接。2.教学内容上的适宜嵌入。如在图形图像处理课中安排一定的课时教学景观平面分析图、节点效果图的处理技巧;CI设计课中将视觉传达的整体思维方式、开展程序融入其中,引导学生从企业文化理念、行为规范、视觉系统三大角度对空间加以转化,在传统的CI系统平面化设计上探索空间之于企业文化的多元传达。通过这两方面的合理嵌入,逐步形成专业针对性强、层次分明、彼此渗透的课程内容。从追求单门课程内容的严密、完整转为追求课程群体系的完善、系统,做到前后有序安排,循序渐进式教学。(二)嵌入式实践教学方式。1.建立实训平台、引入相关的实践项目以教师的各类横、纵向项目为纽带,真题真做,使学生参与项目的每一个环节,从立项、方案设计、调整修改、评定方案到制作、实施、使用和维护、评价与发挥社会效益,实现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项目的对接和转化。2.建立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的多种教学形式根据艺术教学的特点,把平面类课程教学中的相关实践环节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发挥艺术教育的推广作用,如每年举办的两次教学成果展,一次毕业设计展,相关课程、实习结课汇报展。学生在作品中把校园视觉形象塑造、主题文化活动宣传,校园空间、教学空间的美化紧密结合起来,装点了不同的空间环境,增强了教学成果的展示效果,在教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也促进了校园文化氛围的建设。3.建立“以赛促学,以奖促学”模式积极举办学科竞赛,为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绩、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机会的同时,创造条件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学科竞赛、申报各级专利,激发学生创作、创新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三)嵌入式教学评价制度———批判式汇看形式。在加强具体教学环节的同时,还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评讲制度来有效衡量教学效果。在专业教学部分或全部完成时,要求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对学习成果进行汇报,并现场互动答疑交流。同时教研室组织相关教师集体汇看,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势进行讨论、总结及评析。教师通过总结问题、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可以不断改进,从而形成富有活力的教学氛围。
四、结语
高校环境设计的教学应突破学科平行的藩篱,平面设计类课程也应突破单一的视觉表象化教学思路,从课程内容、实训课题设置、作业评讲阶段等多方面,严谨有序地渗透到环境艺术的教学之中。二者的结合既是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一次有益探索,也是平面类教学思路得以突破的良好契机。希望该教学探讨能够以点带面,总结多学科融贯的教学改革新思路、新方法,对当前相关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孙静 李志国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彭华涛,张光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嵌入式教学模式实践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3).
[2]王冬梅.论高校环境艺术教学中CI系统的导入[J].装饰,2013(1).
篇10
这篇韵文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江南暮春时节早晨的静谧、和缓、自然的彩色图景――红绿交映、水雾弥漫,动静相宜,每一句都带给人不同的美感,但又十分和谐。
诗中首先揭示了整幅画面的时间:“五更天欲晓,三月春渐浓”;接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两岸的杨柳绿了,笼罩在淡淡的水雾之中;一园的杏花在细雨的滋润下更加娇艳;绿叶映衬红花,令人赏心悦目;接下去,诗人用燕子与小虫,赋予了这幅画面动态美。声色俱备,使得安静之中有了活力。最后放眼望去,“新荷浮水层层碧,小草漫坡片片青。”――把绿刻画得淋漓尽致。
设计理念:
识字教学中,遵循学生识字规律,从大语境到小语境,并且注重识字方法的指导。
根据诗歌的语言特点,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所谓“入境”,就是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入情”,即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真正走进文本。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
以读促想象。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读,想象文中描绘的美好情景,体会文章意境,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想象激发朗读。通过学生想象到的美景,来激发学生“喜爱”的情感,引领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让想象和朗读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教学目标:
正确认读本课三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其中的多音字“更”。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反复诵读课文,整体感受课文大意,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美好情景。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本课生字;想象画面,诵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诵读课文,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美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课前预习。
圈画生字;借助文中拼音初步朗读课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诗意;查阅有关春夏秋冬的诗歌句子。
2.导入新课。
(设计理念:从学生学过的古诗和学生的生活入手,唤起并建立自己头脑中春天的画面。看图猜古诗中既积累了古诗词,又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教师激励性的话语点燃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谈话引入:孩子们,听说你们背过很多有关春天的古诗,今天老师想和大家做个游戏,看图猜古诗
出示第一幅图片(柳树),看到这满目的垂柳,你想到了我们学过的哪首诗?出示第二幅图画,这桃花如此的娇艳美丽,你们又想到了哪首诗?一场春雨过后落花满地啊!你想到了那首诗?
学生猜到后背诵古诗。
古人用那优美的诗句写春天,你们眼中的春天什么样子呢?想用哪些词语来表现他?春天的美丽,无论用多少华丽的辞藻也无法把他的美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现代诗,再次来品味春天之美。
出示课题,齐读。并解题通过这个题目你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的早晨。
3.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设计理念:二年级以识字为主,所以教学中遵循着从大语句到小语境的方法教学,放手让生自学生字词。“我和大家来分享”这个环节,学生通过换偏旁学会了很多字,不仅仅是学会了课本上的字,还认识了课外的形近字,增大了识字量。在学习“更”字的时候,因为它是理解的重点,利用钟表,直观的巧妙的给学生展示了其含义。)
同学们请你们轻轻的打开语文书,自己读一遍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教师:现在请同桌两人检查读文,一人读一人听,发现同桌读错了,要帮他纠正,读不通顺的地方你就教他读一遍。读好之后马上坐好。
检查读文:谁来展示读文?读的同学要做到声音洪亮,语句通顺,字音准确。听的同学结合老师的要求进行评价。
去拼音读课文;读生词:自己读――一生领读――检查读;读字;同桌读――开火车读;分享字;更:多音字;漫:漫过,慢慢蔓延馒头。
4.品读感悟。
(设计理念:所谓“三分诗,七分读”,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因此,朗读是理解诗歌意境的最佳方式之一,所以我运用了很多形式的朗读,在读中,让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诗歌;在读中让学生渐入佳境,来表现对诗歌理解;在读中让学生互相感染、彼此激发,并产生探究诗歌情感美、意韵美的冲动,而这种冲动,是学习诗词最好的催化剂。)
下面,请同学们快速地看一遍课文共有几句话。
下面就请你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诗句,仔细地读一读,边读边想像,在你的头脑中浮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再带着自己的感受美美的读一读。
小组交流:小组交流的时候要先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然后说说你想象到的美丽画面,还可以给你的小组同学读一读。别人说得时候要注意倾听,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汇报:同学们学得可真认真,谁愿意第一个与大家交流?
(1)“两岸轻烟杨柳绿,一园细雨杏花红。”学生想象画面:河两岸的杨柳抽了淡绿的叶子,淡淡的颜色相互掩映着,好似薄薄的烟雾。春雨过后满园的杏花开的更加娇艳了。
结合课件理解“轻烟”,杨柳抽出淡绿的叶子,她长长的枝条垂在水面,那淡淡的绿色相互掩映着,朦朦胧胧,好似薄薄的绿色的烟雾,,杨柳如烟啊,我们再来看看这满园的杏花课件展示图片,教师语言渲染:若置身于此,仿佛走进了花的世界,花的海洋,我们在走进杏花再来看一看。这杏花比赛似的开放着,有的花朵已经完全绽放了,有的只是舒展了他的一两片花瓣。火红的骨朵不甘落后啊,饱胀得马上就要裂开了。这样的杏花我们喜欢,古代诗人王涯赞美道: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叶绍翁也写过: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岸绿,一园红,交相辉映,美得耀眼,快来读一读。
(2)“堂前住燕子,篱下飞鸣虫。”学生想象画面:燕子在房前飞舞着,有的快乐的玩耍,有的寻找食物。篱笆下的小虫子吱吱的叫着,为这春天增加了生机。
教师指导朗读:你真是个想象力丰富的孩子这幅画面好生动啊。五更的时候天刚刚亮,周围一切静悄悄的,而燕子、鸣虫的飞舞则让这春天充满了活力充满了生机啊。谁来读一读
(3)“新荷浮水层层碧,小草漫坡片片青。”学生描述画面:新长出来的荷叶嫩嫩的绿绿的,层层叠叠的浮在水面上面。小草早已长满了山坡,远远望去就像穿上了绿色的外衣。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生体会“层层碧”的含义。指导朗读:一清一碧,真是绿意盎然啊,谁来读一读
(4)整体回味画面,有感情读诗。教师出示课件:孩子们,你们看,天刚刚亮,周围一切静悄悄的。一场春雨悄然过后,两岸烟柳如烟,一园杏花红艳,新荷小草葱茏多姿。这个春天美得无与伦比。如果说这是静静的美,那么燕子、鸣虫的飞舞则让这个春天变得热闹,生机勃勃,有动有静,也难怪作者说说三月春渐浓啊,如此生机勃勃的早晨,你们喜欢吗?(喜欢。)来读一读这首奇丽的小诗吧。(生练读。)
配乐朗读。
5.拓展。
(设计理念:以读引读,拓展更多的阅读资料)
朱自清的《春》片段;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关于四季景色描写的古诗、词语、句子。
6.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