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冬景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04-10 03:38: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写冬景的诗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雨雪dd,见曰消
dd: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太阳的热气。曰:语助词,无实义。
《诗经·小雅·角弓》
2、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4、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5、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朔风:北风。劲:猛烈。哀:凄厉。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6、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牖: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7、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8、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9、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篇2
王谨
2021年5月19日
尊敬的严县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浦江县公安局与浦江农商银行在这里共同举行战略合作签约暨“警银协作反诈同行”活动启动仪式。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浦江农商银行,向出席今天签约仪式的各位领导、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浦江农商银行是根植于浦江六十余载的本土银行。一直以来,我行坚持支农支小定位,持续改善金融服务,着力发展普惠金融,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投身到社会治理、文明建设、志愿服务等工作中,为本地社会经济发展贡献了金融力量,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好评,被县政府授予“乡村振兴主办银行”称号,获得浦江县“纳税十强企业”、消薄工作先进单位、慈善奖单位、支持工业经济发展优秀金融机构等荣誉。到今年4月末,各项存款140亿元,占全县市场份额的28.4%,各项贷款109亿元,占全县市场份额的27%,存贷款规模连续多年居县域金融同业第一。贷款户数3万余户,覆盖面达20%以上,近年来,每年平均缴纳税收6000万元以上,居全县第二位,金融主力军作用日益彰显。
篇3
关键词:文本细读;读写结合;感悟提炼;情境改写;文本补白
语文课程标准一再强调,语文课堂应注重实践性,让学生在言语实践中学语文。可是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实践往往脱节。一是由于教材中的选文有时与写作训练并不匹配,二是教师有时只醉心于自己的艺术表演,却忘记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是不可能在观赏表演中培养起来的,而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积极参与、身体力行来“习得”,别无他法。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在阅读与写作之间架一条有效的桥梁呢?笔者认为,应该将平时的课堂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结合起来。在阅读教学中对文本进行细读,从文本中寻找读写的结合点,鼓励学生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过习作表现出来。这样既充分挖掘了文本的资源价值,又在训练中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笔者在上郁达夫的名篇《江南的冬景》时,尝试通过文本细读找了一些读写的结合点,进行举一反三的仿写,让学生把对文章内容的多元理解通过习作表现出来。
一、感悟提炼:浓缩文本精华
写作训练――化“文” 为“联”。郁达夫在《江南的冬景》中以独特的眼光发掘故都的美,分别选取了江南植被图、寒村微雨图、 江南雪景图等多幅画面来倾吐对故都深沉的眷恋。在“江南植被图”里,作者选取的景物有:白色的芦花、红色的乌柏叶、雪白的乌柏籽、赭色的野草等。笔者在教学时,进行了化“文”为“联”的改写尝试,要求学生为这幅江南植被图拟一句对联。如:“满地芦花映红叶,一树白臼乱红梅。”精彩的对联来源于对文本的合适解读,对语言的精心推敲。通过写对联,一来学生体会到这幅画的景物特点:色彩浓艳亮丽,从而感受到江南冬景的和煦温暖,生机盎然,二来学习了用凝练的语言提炼自己的感受,一举两得。
二、情境改写:体会文本意蕴
写作训练――化“文”为“小令”。郁达夫笔下的寒村微雨图与江南植被图不同之处在于,江南植被图所写景物色彩鲜艳, 寒村微雨图所写景物如小桥流水人家、孤村细雨烟树、乌蓬茅屋酒客等景物色彩素朴淡雅,意境悠远。作者在这江南微雨寒村图中发出如此感慨:“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这里的意境如何理解呢。笔者认为,指的是天已垂暮,江南农村,人们早已回家。屋外唯有被鞫雨浸润了的小桥、远山和树枝桠杈的杂木树林在静静地享受着。门前泊了一只乌篷小船,在雨中摇摆。这时可以与一二知己斟酒谈笑,任凭灯光与喧哗点缀屋外的一片静谧。文中意境如此朦胧悠远,学生较难进入文本的意境。教师若把自己的理解一股脑儿倒给学生,学生未必能真正感悟。要达到深层的理解,学生必须自己“入境”,尽可能把自己“融”到作品中去,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为了学生能够“入境”,在教学中,笔者采用了化“文”为“小令”的改写尝试。
笔者先展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由九个名词构成。接着,笔者要求学生找出“寒村微雨图”中所描写的名词,根据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格式,仿写《天静沙.冬霖》。仿写有两点提示:首先,根据文本,也可利用课本中的插图,找出“寒村微雨图”中所描写的景物。学生能找出很多“寒村微雨图”中的名词,这就完成了第一步,列出可入诗的意象。其次,筛选出的意象要符合文本的意境。这就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文本中的意境是什么样的意境,哪些景物能较好地体现这一意境。让学生通过改写训练中自己主动“融”到作品的意境中去。笔者在课堂上还采用小组比赛方式激励学生同组间互相协作,请每组派一个代表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到黑板上,现场品评,学生积极性很高,也涌现出一些佳作。学生作品的精彩,真的让人不敢相信!例如:一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天静沙.冬霖》:“江南微雨寒村,小桥流水人家,暮雨潇潇江上。天垂暮了,酒客还未回家。”笔者带领全班学生齐读该生的作品,而后对该生的作品进行现场品评,这是学生自己修改出的《天静沙.冬霖》:“微雨寒村烟树,小桥流水人家,乌篷茅屋酒客。油灯初上,闲适人在江南。”寥寥几句,便把一幅江村暮雨图展现了出来,可见,学生已经“入境”。
通过情境再现,体裁改写,笔者给学生创设一种基于文本的形象意境,让文本所表现的画面流动起来,从而让学生深刻地体悟文本的意蕴。
三、文本补白:激活文本灵性
写作训练――化“诗”为“文”。好文章往往有意留出“空白”,给人一种“字里乾坤天地宽”的感觉,郁达夫的文章便是如此,它含蓄简练,让人回味无穷。郁达夫先生在描绘江南雪景图时,对雪景没有作实景的描绘,只是引了一些诗句,“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柴门村犬吠,风雪夜归人”,“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郁达夫为何不实写,而要借前人的诗句来描绘江南雪景呢?细读文本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空白。对于文本来说,省略不说的空白处也许正是最有意味的地方。
这四句诗简洁洗练,意象丰富,所以需要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对诗句进行稀释还原。于是,笔者进行了化“诗”为“文”的写作训练。要求学生关注每句诗所描写的时间、雪下的强烈程度,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把写得简练的地方写具体,把写得含蓄的地方补充起来,将这组连贯的江南冬雪图描绘出来。有位学生把自己的想象整理成了这样一段精彩的文字:“日暮时分,天快下雪。转眼间,瑞雪纷纷。这么冷的天气,燃起炉火,叫上老友,把酒言欢,不亦乐乎。入夜,梅花在月光下的影子像沙撒在雪路上,微雪也许还在飘着,一同飘来的还有阵阵酒香。夜深人静,风雪越来越大了,偶尔传来几声犬吠,乃是行人敲门投宿。这样的天气,行路一定很困难吧。到了第二天早晨,雪经过了一夜的飘舞已经积了厚厚一层,这时孩童欣喜的来报告,深雪中一枝红梅已经悄然绽放!”好一幅美丽的江南雪景,难怪作者如此钟爱。通过改写训练,学生领悟到作者省略不说的空白处,竟是最有意味的地方!
教学《江南的冬景》一文时,笔者首先让学生充分地阅读课文。在此阅读基础上对文本进行细读,从文本中寻找读写的结合点,运用合适的策略,引导学生亲近文本,走进文本,鼓励学生主动地、富有创意地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过习作表现出来。教学时进行化“文”为“联”、化“文”为“小令”、化“诗”为“文”的改写,能够促进学生细读文本,体会语言的丰富内涵,真切地感受文章的意境和作者微妙复杂的情感。这样既充分挖掘了文本的资源价值,又在训练中发展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潜心解读文本提升教学品位 郑爱芬 文学教育(上) 2009年2期.
篇4
话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写作教学的基础,新课程标准指出:“写话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如何进行新课程标准下的低年级写话教学,我在指导小学低年级学生写话教学时尝试了以下方式。
一、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着手,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爱上写话。
低年级写话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切不可操之过急,拔苗助长。初写话是要求要适当,要求的标准不要太高,可以从最简单的一两句话写起,然后慢慢地写具体。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自己心中所想、口中想说、自己比较感兴趣有意思的话写下来。教师在评价学生写话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表扬和激励为主,尊重学生的劳动,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写话的兴趣。
低年级学生天生好动,教室、操场、街头巷尾等地都能留下他们玩耍的足迹。一个布陀、一块手绢、一根橡皮筋等都是好玩具。让学生快乐的游戏、尽情的玩耍欢笑,然后再让他们把精彩的画面写下来。在一次写话课前,有几个学生在吹泡泡玩,我便和学生一起玩起来,五彩缤纷的小泡泡随着微风到处飘荡,学生们叫啊、跳啊、追啊,高兴极了。“泡泡像什么?飞到哪里去了?”学生们边玩边回答:“五颜六色的泡泡有的像气球,有的一串串葡萄”,“小泡泡飞上天空,想和白云比赛呢”。学生玩够了,我要求学生挑自己喜欢的内容写下来,学生兴趣盎然,下笔轻松自如。
二、教师要指导学生积累生活,感悟真情
大自然中蕴含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写话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看看蓝天白云,日出日落,观赏风云雨雪,春夏秋冬景色,同青山绿水、花草树木零距离接触……例如早春时节,可以带学生到户外走走,让学生亲自寻找捕捉春天,亲眼目睹小草和柳枝绿了、桃花红了、蒲公英也黄了、吟诵“拂堤杨柳醉春烟”的诗句。学生就会很快产生写话的灵感,自然之美就会从笔尖淌出。
指导学生写自己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要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乐趣。如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六一、国庆、新年的庆祝活动,感受集会场面的热闹。组织学生进行跳绳、踢毽子、拔河等小型体育比赛,感受比赛的激烈和乐趣。请学生帮助父母做家务,体会其中的苦与乐等。
三、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增加语言积累
篇5
诚然,生成性语文教学也呼唤“留白”艺术,因为它能让教者在有限的时空里去发展学生无限的思考和创造力。语文教学的“留白”艺术是“知其白,守其黑,为教学式”。“知其白”就是要教者智慧地点燃、捕捉、动用教学中的生成点,给与生成的空间;“守其黑”就是要教者进行专业化预设,确保课堂生成有目的和有效。这两者一动一静,相辅相成,才能创造出语文教学的灵动之美。
一、挖掘原作中的“留白”
“召唤结构”的提出者沃尔夫冈・伊瑟尔认为:“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作为教者的我们需要研读教材,挖掘作者的创作留白,激发学生灵感去想象、填补作品隐藏的审美价值,在有限的文本中让学生生成无限可能的意义。
例如:教授《江南的冬景》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文中虽然没有写雪,可是优美的诗句却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其中有位学生写道:“入夜时分,雪已经停了,月光下梅花影子印在微雪的路上,远处不时飘来酒香,夜深人静突然传来几声狗叫,是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吧;到了早晨,忽有一孩童惊喜地跑来:‘昨夜开了一朵梅花。’好一幅清丽雪中梅花图!”学生生成的这幅图景里有色有声还有味,美妙的思维赋予散文新的意境。
又如:和学生一起阅读《边城》的结局,“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笔者提出:“你希望是什么结局?为什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本的结局模糊而又悠远,充满了无限可能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去填补其中的意义空白,可以大大丰富学生的阅读感受和内心体验。
二、创设课堂上的“留白”
1.留下疑问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生成”的根基,“生成”是“预设”的提升,这就需要语文教师精心设计好每一个生成点,让学生尽情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笔者在执教《江南的冬景》时突破传统的逐段分析,给学生留了一道思考题:“作者在文中描绘了五幅江南冬景画,你最欣赏哪幅图画?为什么?寻找你的合作伙伴交流讨论。”学生的回答丰富多彩,课堂的探究合作就像是一团火,点燃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得整堂课充满了艺术性和创造力。
2.留足空间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文本内容的学习者和生成者,作为教者的我们不应霸占课堂,而是应该把课堂还给他们,提供一切可能生成的空间。在赏析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的表现手法时,学生开始回答很艰难。笔者并没有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一边进行引导,一边耐心地等待学生的补充。尽管耽误了课堂进程,甚至让课堂一度冷场,但这促成学生新的思维,结果学生出色地完成作答,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生成性的语文课堂不仅需要安静的思考,同时还需要“旁逸斜出”的空间。笔者在执教《我心归去》时,讨论如何理解“故乡有你的血、泪,还有汗水,故乡的美丽总是悲伤的”,并没有急着去寻求答案,而是留出时间让学生演绎类似熟知的作品,有的朗诵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有的诵读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有的背诵余光中的《乡愁》,还有学生唱出费翔的歌曲《故乡的云》,语文教师应抓住这样的生成点给学生一次深刻的情感体验机会。
3.留住亮点
语文教师要抓住教学情景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即亮点,即兴创造迅速生成教学事件。
笔者在执教朱自清的《春》时,感觉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冷不防一位学生站起来问道:“既然‘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为什么人们又说‘春雨贵如油’?”当时笔者并没有逃避,而是把这亮点留下来交给学生解决。有的说“这说的是不同的地域,一个是下雨机会较多的南方春天,一个是降雨少的华北春天”;还有的说“不对,‘春雨贵如油’是强调春雨对于农作物的重要,这里的‘贵’是珍贵的意思”。最后总结下来学生认为都有道理,只是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
再如执教《汲黯传》时,学生突然提出书下对“抵息罪”和“内行修行”的注解有误。当时笔者暂停预定的教学步骤,让这位学生说出其中的原因,呼吁其他学生参与讨论,结果学生深有感触,一致认为文言文的词义理解不仅靠积累,更要根据语境揣度,不能盲目依赖资料。捕捉课堂上的亮点,即兴创造,这是一种独特的课程资源,也是课堂教学生成的重要契机。
肖川先生曾经说过:“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域,是质疑问难的场所,是通过对话探寻真理的地方。”要想让课堂发挥最大价值,“留白”艺术不可或缺。
三、巧设课堂外“留白”
巧设课外的“留白”是要求教者打破传统的作业规范(统一时间、统一内容、统一要求),在教者宏观掌控的前提下,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
笔者在执教《三国志・诸葛亮传》时,采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设计了导学案,辅助学生先在课外自主学习。导学案中的质疑反思就是作业中的“留白”。“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让学生在寻疑中发现问题,在思考中解决问题,在解疑中生成出人意料的新体验。
除此之外,教者应该多多设计自选作业,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材施教,更能够创设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创造力。笔者在执教完《江南的冬景》时,设计了一道题:选择下面的一幅图画(共六幅),运用本文写景手法的一种,用合适的语言再现画面的内容。
教者也可以借助于教材中有价值的内容,通过课外搜索、处理、渗透整合有关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生成更多感受。还可以利用文本中有意义的内容,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进行超文本的综合实践活动。
篇6
古诗的语言具有含蓄性、跳跃性、精炼性的特点,教师在解读该类文本时,对于诗文的用韵、用律和用词,诗中的意象、意境和空白,都应有一定的关注。就古诗教学而言,教材在编排时对其言语形式的目标指向并不明晰。这就需要教师在解读古诗文时,对其“语用”目标有一定的关注,设计有效的语言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下面我结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乡村四月》,谈谈自己对该诗的教学解构和语用点的选择。
一、关注选词,体悟用词之精妙
叶圣陶说:“字字为语乎,语语悟其神。”吕叔湘说:“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文本的起点和终点是什么?就是语言。语文教学要求我们关注语言,时刻保持敏锐的语言意识。要字斟句酌,悟字品义。
古诗人在遣词造句时,十分讲究用词的精确,讲究推敲字词,诗人翁卷亦如是。《乡村四月》描写了四月的江南,绿色遍布各处:竹林里、小溪边、房前屋后……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个绿色主宰的世界。而在绿色的原野上,是纵横交错的河渠,一道道流淌着,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这江南美景的渲染,靠的是诗人翁卷的精炼用词。
首联“绿遍山原白满川”,该句中一绿一白,尽显山原与平地的色调。诗人用“遍”来形容绿的多、绿的饱满、绿的丰富,尽显颜色的张力。诗人对于“遍”字的运用,想必是经过一番琢磨推敲的。如此用词,便是该诗彰显言语表达精妙的地方。作为教师,要用炯炯慧眼去捕捉文本中这样特别的地方,并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适时提醒、巧妙点拨,潜移默化地促使学生对语言形式的感知渐渐地敏锐起来。
基于这样的解读,我在初读时作了这样的设计:
首先,让学生交流各自吟诗时,脑海中都出现了怎样的画面。(预设:到处都是绿色,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然后让学生想象:这样的绿在哪里可以见到?在学生丰富的想象后,我又通过PPT展示,让学生看到山坡上、田野里、房前屋后满是绿色的世界,进而指导孩子齐读“房前屋后满是绿,这就叫——”“山坡原野遍布绿,这也叫——”。
这些环节之后,我又指导孩子朗读该句体会“绿遍”。“你只读绿了一个角落”“山陵仿佛被你读绿了”“原野也被你读绿了”“让绿布满整个乡村吧,一起读”,通过这样的评价语,让学生在读通、读懂、读美古诗文的同时,也体悟到诗人在行文时“遍”字运用之精妙。
二、关注经典意象,感知言外之意
在进入文本时,教师应始终保持一种敏感和警觉,在文本解读时,要关注诗歌中的经典意象,探寻品析这些经典意象所表达的文化深意,引导学生借鉴内化运用。
“子规声里雨如烟”,诗的颔联写雨。举目望去,绿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那是雾吗,是烟吗?不,那是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呼唤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诗文描绘的初夏景色,笔触是细腻的,意境是朦胧的,动静结合,有声有色。
这么多的声音,作者为什么单单选择了用“子规”这一意象?这是我在解读文本时的一处疑惑。在查找资料后,我了解到“子规声”在诗歌里具有引发人哀怨的特殊内蕴,或陈述游子思乡之情,或来表达故人离别之,或诉说冤屈之愤。李白《蜀道难》云“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云“杜鹃啼血猿哀鸣”都是以杜鹃啼叫声表现人的悲伤情感。而这里的“子规声”,在烘托出四月景色的特点的同时,我也解读出了翁卷在细雨中透露着一丝淡淡的忧伤。
试想:如若仅仅为了表现初夏江南的朦胧美,那么作者为什么不用上“燕子声里”亦或是“牧笛声里”?在了解了诗人放弃幕僚生活,沦落江湖,以布衣终的生平,在品读了诗人的写实之作《东阳路旁蚕妇》中刻画的蚕妇辛苦生活的形象后,我更加确定,翁卷在选择“子规”这一意象吟咏田园生活之时,更饱含着自己对劳动人民的同情,透露着对“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这一残酷现实的淡淡忧伤。
诗歌蕴含的文化深意还有很多。诸如:《夜书所见》中“萧萧梧叶送寒声”,其中的“萧萧”便是古人通常用来描写秋冬景色的,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悲伤。《渔歌子》中“桃花流水鳜鱼肥”的“桃花流水”,在中国古诗词文化中多用来形容春日美景。
为了让孩子感受到意象选择的重要性,我别具匠心地在教学该诗时,选择了这样的环节。“春夏之交的田间地头,你还听到了哪些声音?”然后出示了下列诗句: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夏夜追凉》宋·杨万里
斜光照墟(xū)落,穷巷牛羊归。《渭川田家》唐·王维
抓住时机,我问孩子们:“乡村四月还有哪些动听的声音?请你来填一填: 声里雨如烟。”孩子们有的说“青蛙声里雨如烟”,有的说“知了声里雨如烟”,还有的用上了“牧笛声里雨如烟”。最后问孩子们:“这么多的声音,作者为什么单单选择了子规呢?”通过拓展阅读,从另一个角度去告诉孩子们农民在雨天里不得不忙碌、不得不劳作的无奈。
三、想象补白,使情感更深入
歌德说过一句话:“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
“形式”对大多数人来说是“秘密”,如果教师不关注文本的“秘妙”,也就缺失了看见文章独特的“言语表达形式”的能力。而恰是这些容易被忽略的表达秘妙,是最需要提醒学生关注的节点。
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注重形式,关注文章整体布局和描绘手法,关注作者的言语表达形式。因为有意味的言语形式本身就是一种内容,一种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尾联“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中一个“才了”、一个“又”,时间节奏很紧凑,再现了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诗文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少”,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了衬托出乡村生活的繁忙,化繁为简,故意而为之。而这一点正是解读中容易被忽视的文本“秘妙”。
这后两句诗具有强烈的画面感,但是乍一看诗句,对于孩子们而言似乎隔着很远的距离。如何让孩子们了解农事的繁忙呢?我的设计在于让孩子们来亲历农事:想一想,在这个季节里,男女老少还会忙些什么呢?展开想象的翅膀吧!请你来写一写。
【课件】四月的乡村,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山坡上,男人们在 ;小河边,妇女们 ;
竹林里,孩子们 ; 。
如果想象能让孩子们体悟到农事的繁忙,那么我的采访就更能让孩子们“身临其境”了。
采访一:辛勤的孩子,你不累吗?休息一会儿不行吗?
采访二:又是采茶又是种豆,你不累吗?喝口茶,歇会不行吗?
最后,我用引语告诉孩子们辛勤劳作的重要性:辛勤劳作,以后的日子才能舒坦,所以乡村四月——辛勤劳作,才能换来秋收呀!所以——辛勤劳作,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所以——
篇7
关键词:《梅花三弄》;三弄;钢琴;古琴
百花头上开,冰雪寒中见①。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②。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③。
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④。
……
古代,写梅赞梅咏梅的诗句数不胜数,桓伊的笛曲《梅花三调》的问世,把古人对梅花的赞美从诗句带入到音乐中,而当时的《梅花三调》是东晋人桓伊乘兴而作的三段曲调组成的。后来到唐朝,颜师把笛曲《梅花三调》改编成了当时盛行的乐器古琴的一首作品――《梅花三弄》。“弄”和“调”一字之差,却暗含了两种乐器的不同演奏方式,真是妙哉,妙哉!笛子的演奏方式大多是单旋律线条吹奏,再加之它是吹管乐器,因而,除了它原本曲调的演奏,再把原调变化吹奏两次,便形成了“三调”,这是针对曲调来说的;古琴的演奏方式大多虽也是单旋律线条,但其独有的演奏方式“揉”、“按”、“拨”等都可称之为“弄”,“三弄”是指在同一曲调的不同徽位上重复三次,这是针对弄弦来说的。笛曲《梅花三调》和古琴曲《梅花三弄》以不同的乐器,不同的曲名,不同的演奏方式,表达了相同的情思;它们都用音乐这个手段来意梅,描绘了冬景中点点红梅迎霜傲雪、独开盛开的动人姿态。
古人借笛子和古琴来描梅,那现如今的我们呢?我们拿什么来描梅?
古与今在音乐上的差异,其实就是今天多了个西方音乐文化的“流入”。在西方被称作乐器之王的“钢琴”,构造复杂、音域宽广、音响浑厚、演奏方式多样,可谓是一件精良的好乐器,尤其是可以通过改变演奏方式来模仿不同乐器的这个方面。这也是为什么国人音乐家们会在西式音乐文化融入国门的近现代,选择创作钢琴改编曲的原因之一,他们希望通过钢琴演绎中国古曲这种形式,把中国的音乐文化传入西方,让更多的西方人了解到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文化。钢琴曲《梅花三弄》,是改编同名的古琴曲得来的,它与古琴曲的《梅花三弄》在演绎上有着相同却又不同的个性特点。同属琴类的钢琴和古琴,都以“弄”来命名,并都以“弄”来描绘梅花,在相同中体现了演绎方式的不同;西式的钢琴和中式的古琴,西以琴键触键深浅及和弦和声的运用来“弄”梅,中以琴弦弹拨揉按弦的方式来“弄”梅,在不同中体现了描绘情景情感的相同。这里主要对钢琴曲《梅花三弄》的“三弄”进行分析。
一、“一弄”梅景
“一弄”是琴曲中第一次主题出现的部分。这一部分以右手上声部的单旋律横向线条为主题,配以中间声部快速跑动的十六分音符,表现出含苞待放的梅花随风轻摇的景象。这一部分重在描景,似作画般,用音符作画笔,通过弹奏,描绘出了一幅雪中红梅含苞待放,迎风挺立的画作。
二、“二弄”梅情
“二弄”是琴曲中第二次主题出现的部分。这一部分以左手上声部的单旋律横向线条为主题,除了配以右手快速弹奏的十六分音符双音外,还在左手低声部加入了或和弦或倚音或琶音的映衬声部,意在衬托出这一部分的梅花在越来越劲的风雪中仍旧傲然挺立,开出红花的场景。这一部分重在抒情,似唱歌般,用音符作词,通过演奏,唱响自己内心的情感,音符中点点生情,句句描情,以情推动了音乐的行进发展。
三、“三弄”梅魂
“三弄”是琴曲中第三次主题出现的部分。这一部分以右手八度加厚的双层单旋律横向线条为主题,中低声部均是穿插在旋律线条间的快速跑动的十六分音符,此处富有生机、辉煌、热烈,表现出梅花全开后生气勃勃的景象。这一部分重在刻魂,似作诗般,用音符作字,通过演绎,译出刻在血肉的个人情绪,译出刻在骨髓的家国情感,译出刻在灵魂的民族精神。
如果说“一弄”只是作曲者对初见的梅骨朵屹立风雪中的奇特景观的描述的话,那么“二弄”则更像是再见奇景时所表达的情感,因为景到深处便是情,而情到深处呢?情到深处就该融入血肉,刻进骨髓了,这才叫人深刻,叫人动情,而“三弄”便是这个已经融入作曲者灵魂,并融入了家国情的梅花。三次“弄”,一次比一次深刻,一次比一次激烈。三次“弄”梅,就像在讲述梅花开放所经历的三个时段,三个过程,虽艰难,却仍迎着风雪,不屈不挠的顽强开放,怎会不叫人感动?怎会不叫人感慨?怎会不叫人敬佩?
钢琴和古琴在整首《梅花三弄》中,用着不同的演奏方式奏出了相似的梅情。它们在情绪表达的演奏方式上分别暗指出西方的音乐文化特色和中国的音乐文化特色,一个丰富多变,一个内敛传统,虽各具特色,却甚少彼此交流。尤其对于传统的中国音乐文化来说,传统的作曲技法发展空间并不大,直至丝绸之路把西方先进的音乐文化带入到中国唐朝,中国才在音乐创作及演奏上有了较大的突破,特别是时期形成的中国钢琴音乐改编曲这一音乐体裁,更是让中国传统音乐走出国门,通过西方的乐器钢琴的演奏,真正实现了中西方音乐的相互交流与融合。中国钢琴改编曲就像一座连接中西方音乐文化的桥梁,让桥两边的两者不光可以相互鉴赏观摩,更甚者可以相互融合,探索新的音乐表现形式,这座“桥”的出现,除了对中国音乐的发展有益,对西方音乐表现力的扩展补充更有利。
正是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让国人能走出国门探索我们所欠缺的音乐先进知识;正是国人音芳颐切列量峡稀把笪中用”的不断学习创新,让古琴与钢琴有了“交集”;也正是钢琴改编的古琴曲《梅花三弄》的问世,让我们可以有机会在黑白键上奏响古曲,在世界的舞台上用乐器之王的钢琴奏响专属于中国的音乐之音。
注释:
①选自宋代辛弃疾的《生查子・重叶梅》。
②选自宋代林逋的《山园小梅》。
③选自宋代张缘摹赌梅》。
④选自清代诗人曹雪芹的《访妙玉乞红梅》。
参考文献:
[1]程杰,《梅花三弄》起源考[J].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6:2。
[2]杨树林,《梅花三弄》的故事[J]. 琴童,2014:12。
[3]吕敏,钢琴曲《梅花三弄》之意蕴解读[J].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5。
[4]刘小楠,王建中钢琴改编曲中的器乐模仿和演奏特色研究――以《梅花三弄》和《百鸟朝凤》为例[J].河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5.5。
[5]刘一洋、阮琼刚,钢琴曲《梅花三弄》的文化意蕴分析[J].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6-4。
篇8
关键词:鉴赏美 创造美 审美教育
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通过美的形象,激发人的主观情绪,使受教育者通过自身的体验,产生对某种客观事物的肯定或否定的审美态度或评价,在情感上得到陶冶,灵魂受到净化,形成正常的审美心境,从而培养和提高审美能力。早在大约200多年前,德国美学家、诗人席勒就从人道主义理想出发,指出了审美教育在完善人格中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他看来人性的完善要通过“感性的人”向“理性的人”提升来实现,而审美则是从“感性的人”通向“理性的人”的“不可或缺少的桥梁。”他说:“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
我们语文课中,文学作品中的教学,目的也是提高学生欣赏艺术美的能力,并形成和对自然和社会中是非善、恶美、丑的辨别能力。学生在鉴赏文学作品过程中,就能自觉的借助于文学作品中美的启示,反过来不断发觉生活中的美,创造生活中的美,就能从理论到实践,从学习到生活,全方位地提高学生审美的综合素质。教学中我们必须抓住,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寓教育于乐的特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感情世界,主动接近美的对象,培养出高尚的情操,达到怡情养性的审美目的。
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感,体验课文中的艺术美
1.创设情境。我认为审美情趣是激发学生审美欲望的前提条件,在学生对课文有一定的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试用多种方式创造美的氛围,使学生不断的由感性深入到理性,达到认识、理解美的形态,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初中语文课本有不少富有激情,能引发学生心灵震颤的美文,如果教师善于创设情境,就会加大文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讲《土地的誓言》一课时,播放日军侵华横行肆虐的电影片段,并配以激情澎湃的朗诵,使学生内心随着作者“泛滥”的情感激流而激荡着,引发心灵的共振。在《安塞腰鼓》一课的教学中,播放陕北安塞腰鼓龙腾虎跃的画面,直观地再现了安塞腰鼓磅礴的气势,火热的激情和铿锵的节奏。学生在心灵的振奋中朗读课文,就能走入作者所描述的宏大的场面中,感受到心灵的撞击。
2.营造氛围。除了借助媒体资料,教师还可以结合相关的事例,相近的文字资料甚至自身的经历营造一种氛围,使学生的心与课本贴得很近,沉浸在作者所创设的艺术空间中,获得审美愉悦。
3.美读课文。就是把教材的无声文字变为有声语言,把文中静止的感情变为真情实感,以诵读方式融入语文的音乐美,把学生带进课文的情境中去,毫无阻拦地接受课文内容的熏陶。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是一偏描写冬景的散文佳作。作者用新鲜、明快、健朗的笔调,悉心描绘了北方名城济南冬天的景象。宜人的气候,理想的境界,美妙的雪景,明澈透碧的水,都给人温暖舒适的感觉。那生动形象的比喻,那富有生命力的拟人,那浓淡相宜的色彩,那玲珑秀丽的景物,都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经久不忘。这篇散文篇幅短小,语句优美富于感染力,字词精当。作者选取两种或多种色彩(或色调),并将其分为宾主,在统一的艺术布局下置色绘景,达到互相映衬,以宾衬主的美感效果,读来别有一番诗意。
学习《济南的冬天》我是这样做的。我以审美为突破口,从审美角度进行阅读教学,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按照审美过程的规律,我把整个教学的过程主体部分设计成三个大板快,即“课文品读三部曲”: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并在每个板快中引用一句名人名言作为这个环节的眼。让学生在诵读中品味美的语言,体会美的情感,领悟美的意境,以此培养学生的审美形象,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二、在诗歌教学中体验感受美
1.诗歌的美感来自于音律
音乐性是诗歌与生俱来的品性,诗歌中语音有规律地停顿造成节奏,其声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而形成韵律,构成循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效果。当诗歌的节奏、韵律与诗人要表达的情感协调一致,诗中就会出现轻松、欢快、沉滞、急促、昂扬、舒缓等节奏的韵律变化。所以读古诗应用欣赏性的“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教师根据诗的节奏、旋律、感情起伏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来加深对诗歌艺术美的感受。《过零丁洋》就是一首意境美结合的完善的诗。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全诗各句都为二二三节奏,韵脚都押(jing )韵。这首诗对仗工整,节奏鲜明。学习这首诗,我首先让学生自己试着读,然后画好节奏,老师先有感情的朗读,再让学生带着感情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诗中的音乐美。体会出作者的情绪由悲愤转为激昂,由压抑转为高亢。学生可以在反复诵读中享受大气磅礴的美,同时体会出文天祥舍生取义的决心以及崇高的民族气节。
2.诗歌的美感源于意境
意境就是把情思融进物象,借助跨越时空的想象,使它的情境与意象具有立体感,情境与意象所共同表现出来的一种空间就是诗歌的意境,它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临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在诗词教学中,我们应该特别去注意鉴赏诗词的意境美,领略到意境美,就领略了诗词的美。如《观沧海》那苍苍茫茫的大海,波涛起伏,拍打着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这是多么壮丽的意境,多么美好的图画啊!这种大海吞吐日月包孕万千的壮丽景象不正表现了曹操的开阔胸襟和远大抱负吗?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之塞上》也表达了一种意境。“直”用来写孤烟,写出大漠辽阔,孤烟直上的景象,用“圆”来写落日,使夕阳也显得艳丽壮观,这两个字把塞外壮丽,奇异的风光写神了。沙漠上没有其他景物,也没有城池、树木,那横穿沙漠的黄河宛如天上而来,绵延不绝,直通天际,一个“长”字概括的多么贴切啊。这些优美的诗所表现出来的意境美,令我们产生无尽的遐想,宛如身临其境,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分析表现力强的字词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3.诗歌的美感来源于哲理
诗歌的哲理美就是把自然和生活中的诗意升华成一种形象的具有美的思想力量的诗化的语言。用哲学观的话说,就是在自然和生活中去发现事物的内在本质与规律。具有哲理美的诗化语言是神奇的、秀丽的、深厚的、隽永的。中国古诗词中,如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句本写诗人在层峦叠嶂的山间漫步,清澈的泉水在曲折迂回的山中很快流淌,山路错综复杂,诗人不知道哪条是去山西村的路,正在迷惘焦急之时,突然看见前面花红柳绿,几家农家茅舍在花木掩映之下若隐若现,诗人顿觉眼前一亮,不禁惊喜交加。这种类似的情况我们经常遇到,例如:我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尤其是写作文或是做难题时,思虑堵塞,百思不得其解时,突然出现一道亮光,出现一点灵感,开启你思维的闸门,困难立即迎刃而解。人生道路上,又何尝不是如此。人生境遇看似无望却忽逢转机的情形不是常常看到吗。“天无绝人之路”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那些经典的名句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慢慢品读,善于联想思索,认真体会,才能感悟到诗歌的哲理美。
参考文献:
- 上一篇:学习群众路线心得体会
- 下一篇:关于端午节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