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基础结课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5 06:25: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律基础结课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法律基础结课论文

篇1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法,教学,体会

 

《经济法基础》(以下简称“经济法”)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营销等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一门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的学科。旨在通过对经济法基础理论及其实际应用的研究和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基本原则,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理论及有关法律、法规分析和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培养既要精经济又要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的角度,结合笔者的一些教学经验谈几点体会。

一、合理设置课程

经济法的教学内容离不开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而目前中职学校所开设的法律基础这一公共基础课,一般在一年级下学期开设,而经济法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却一般在二年级开设,时间上产生间隔,这无形中破坏了这两门课程的继续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前后照应不上。

法律基础的开设对日后学生学习和理解经济法课程有很大的帮助,但这两门课程应该有一个很好的衔接。经济法课程应开在法律基础课后,但间隔时间不宜太长。要同统计原理、会计原理等课程同步开设,以经济类专业的必修专业课为后续。此外对不同专业和不同的教学对象应开设不同学时数的经济法课程。

二、因材施教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区分不同的授课对象因材施教,即使使用的教材相同,也应把握好不同的侧重点。而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相同的教案轮流适用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这样教师就没有做到将学生最需要的知识传授给他们,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经济法课程涉及的法律、法规众多,在教学中不可能将全部的条文一一介绍清楚,因此教师必须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征,有选择、有重点的加以介绍。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应重点介绍各类市场主体、宏观调控方面的法律;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应重点介绍合同法等市场运行方面的法律、法规。论文参考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改革教学方法,对每一章节的内容都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布置,以提高教学质量。

三、恰当的教学方法

由于中职学校会计、营销等专业的学生没有接受过法学的系统教育,对于高度概括、原则和抽象的法律规范往往不易理解和把握,假如单靠教师一味的说教来讲解,学生会感觉十分枯燥,无法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但结合适量的案例会使教学内容丰富且生动。案例教学是将案例讨论运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剖析典型案例,增强学生感性熟悉,加深对所学法律条文的理解把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是经济法教学的一大特色。案例多是为了适应教学目标的需要,围绕一个或几个新问题,从四周的实际生活或者书刊报道中选取,在讲授完理论部分后,结合所讲内容,可以采用留思索题或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案例分析,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讲评,由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案例教学将教学方式由单向转变为双向,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索新问题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跨世纪的合格人才具有深远意义。论文参考网。

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积极探索其他新的教学方法,比如组织模拟法庭,通过控辩双方的辩论,锻炼学生对法律条文的实际运用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五、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多媒体教室为载体,变黑板教学为电子课件教学,可以实现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化教育设施有机结合,在教师的主导功能下,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易于接受。经济法教材中几乎每一章都有几个案例需要分析,案例文字较多,在黑板上书写浪费大量时间,而采用电子课件教学可节省黑板上写板书的时间,有利于开展案例教学。此外,法律知识日新月异,发展较快,电子课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加大课堂上传授的知识量和信息量,增长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

六、评价考核采用多种方式

经济法课程在许多中职学校属于考查课,一些教师认为考查课就可以马马虎虎,写篇论文或留些作业题就可以结课。其实不然,考核也是一种培养学生个人能力的途径。闭卷考试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写论文可以多查资料,扩大知识面。论文参考网。

为了督促学生学好经济法课程,教师应该综合运用多种考核方式,以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各章节的内容给学生布置思索题或作业题,组织学生针对一些热点新问题开展讨论,并围绕讨论题让学生写出专题论文,依据学生的作业和论文评定平时成绩。这样做可以调动学生查阅资料和思索新问题的积极性,增强对经济法的把握和应用,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思索空间。学期末的考核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以选择题、判定题、案例分析为主,用于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情况,促使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记忆,为日后的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

经济法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观念,破除习惯做法,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由理论研究型教师向研究型与实务操作结合型的教师转变,以提高教学的时效性。

篇2

[关键词] 职校 法制教育 现状 策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法制社会的建设,必然要求职校培养的人才在具备较强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法律素质,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笔者针对当前职校法制教育现状提出了加强职校法制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职校法制教育现状

1.职校法制教育存在盲点

当前,职业学校虽然都开设了《法律基础知识》课,但大多数学生只重视专业课的学习。忽视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学生普遍认为《法律基础知识》课就是政治课,根本不想听,甚至很反感。《法律基础知识》课涉及面广,缺乏系统性,教师对各部法的教学无法面面俱到,停留在照本宣科阶段,很难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再加上职校学生缺乏学习法律的自觉性,掌握的法律知识不够,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甚至有一些模糊乃至错误的思想认识,所以导致学生普遍把法律基础课的学习视作被迫接受的任务,只为了完成学分而学习。

2.职校“重专轻法”的现象突出

职校由于面对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竞争,在课程设置和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更多的是关注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甚至部分学校提出“文化基础课要为专业课服务、让路”的口号。由于时间、学制等方面的限制,在过于强调“专业课”的同时,便忽略了文化基础的全面提高。很多学校限制了文化课基础课的课时甚至在某些专业取消了作为德育必修课的《法律基础知识》课。职校法律基础课形同虚设,无法起到法制教育主阵地作用。学校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仅仅停留于做几场法制讲座、看看法制图片而已,法制教育流于形式。

二、加强职校法制教育的有效策略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价值观

职校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当今社会,青年学生面对着各种思想的冲击和物欲的诱惑,如缺少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极易迷失方向,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职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消弱,只能加强。首先从组织体系上,要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协调行动的立体教育网络。其次,是建立切实有效的政治思想工作制度,从爱国主义教育入手,加强人生观教育、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自觉抵制社会上消极因素的不良影响。

2.加大法律基础课教育力度,注重法制教育实效性

职校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逐渐成熟的阶段。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自我控制能力都还有待加强,还存在着喜欢表现自己和容易冲动的特点,容易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而误入歧途。因此应加大法律基础课教育的力度,使法律课的教学当成对学生法制教育的主阵地。法律课教师也应通过学习提高法律专业知识水平,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针对职校学生常面临的情况,将法条法义与具体案例相结合,注重法制教育的实效性。教师应针对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状况,纠正他们错误的认识,提高法律意识。例如,有些受外界不良影响的学生认为敲诈同学、私拆他人信件等行为只不过是过激玩笑,不违法;打架斗殴是个性的体现,顶多赔个医药费,不算违法等行为。根据调查,中职生的违法行为多数是由上网、盗窃、旷课、离家出走等不良行为逐渐滋生、发展的。这要求教师授课时要利用学生生活中常遇到的、耳熟能详的涉法问题和案例提出问题,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掌握法律基础知识的程度,另一方面也使学生自己意识到自身法律知识的欠缺以及认识学习这门课的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法兴趣。

参考文献:

篇3

[论文关键词]职业需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教学改革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加快法制建设的基础上,基于职业需求,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对提高教学质量、增强课程的教育功效具有现实意义,对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整体素质、满足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需求、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

一、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意义及现状分析

1.课程改革的意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我国高等专科、本科教育的公共必修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体现,是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头等大事。新形势下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必须深入探索和研究。笔者结合高职院校课程教学实际,联系各专业的职业特色,针对其职业需求的普适性和特异性,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研究。以水利专业为例,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以职业需求为依托,在培养学生基本道德素质的基础上,培养其专业应具备的诚信、忠诚、抗压精神;以计算机专业为例,侧重培养知识产权意识等。

2.课程改革的现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快速发展,使得职业分类和职业岗位不断增加,为职业选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面对社会上众多职业,每一个求职人员都应该对自己的职业需求有客观的、合理的、科学的分析,保持合理的职业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因此,基于职业需求的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来说,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步伐必须加快,缓解高职院校毕业生走出校门面对职业需求的压力。虽然部分高职院校在教学方式、课程考核方式甚至课程体系方面等进行了改革尝试,但教学效果均不理想。教学改革和实践步子较慢,可供借鉴的经验较少。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思路

要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相融合,以转变思想观念为先导,以课程建设为重点,以优化教学内容为核心,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为突破口,以改革考评体系为环节,以多渠道教育为依托,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感染力为着力点,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1.改革教学内容,把教材体系变为职业体验教学体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生命力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回答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提高他们自身素质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课改中要将职业需求的实践性、应用性与国家统编教材的理论性、指导性结合起来,形成符合高职院校学生实际的教学体系。“职业体验式教学法”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通过创设实际或虚拟的情景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构建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激发兴趣,生成意义的教学形式。将“体验式教学法”应用到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中,在不脱离原课程教材基本要求和精神的前提下,以教材为蓝本,结合学生思想、知识、生活实际,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职业体验教学。可以组织各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和业务骨干,在原教材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结合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补充和完善,并针对各专业学生岗位需求特点开展职业专题教学。

2.改革教学方法,使校企合作实现职业体验式教学。首先,针对不同专业,在教学中广泛运用案例式、讨论式教学方法;每个专题运用一个典型企业案例,结合企业实际开展企业文化课堂讨论。其次,加大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应用,每位任课教师课前认真收集典型案例,结合精品课程网站中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课后训练和拓展知识的空间。最后,开展课程教学方法研究。通过调研和教学实践,汇编典型教学案例、讨论题目和课件,并加以推广运用。

3.改革考核方式,建立学校和企业综合评价体系。课程应结合各专业顶岗实习和职业体验活动,学校和企业对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意识进行综合考评,将传统的“知识记忆”考核改为“知识应用”和“学以致用”考核。加大职业体验考核分值,逐步树立职业道德认知与实际行为、理论知识与职业实践、日常思想状况与关键时期表现相结合的科学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反映学生运用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想道德品质。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

1.课程改革内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应从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两方面入手,针对各专业职业需求现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可以促进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教育的全面提高,培养企业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在教学内容上,深入企业进行职业体验专题教学研究和实践;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上,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和专业实际需求开展研究;联合用人单位建立突出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教学资源库和测验试题库,反映职业需求的特点;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建立课程教学资源网站。通过课程改革,促进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提升,依托职业需求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2.课程解决的主要问题。第一,巩固公共基础课应有的地位,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教学改革,使学校职能部门、教学系部、任课教师和学生全员重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切实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将党和政府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关方针、政策和要求落到实处,克服教学中学科化偏向,过分注重专业课、轻视人文课程的问题,使教学规范化。第二,基于职业需求,在原有课程教材的基础上,扩充职业道德的内容、扩展职业道德训练,使课程职业道德内容更加具体化,增强实效性。第三,通过教学改革,彻底改变课程教学中理论脱离实际,脱离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脱离学生成长、成才和就业实际的问题。第四,通过教学改革,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用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丰富的影像教学替代简单说教、填鸭式、我讲你听、我讲你背、我写你记的教学,使课程教学生动起来,使枯燥的理论鲜活起来,使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入脑入心,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第五,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用生动的内容、科学的方法吸引学生,改变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被动状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第六,解决学生成人、成才过程中遇到的思想和法律实际问题,使学生学会成人、成才、成功。

篇4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础课;教学方法

Effective ways of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Courses under network backdrop

Zhang Hui-rong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angxi Nanning 530023)

【Abstract】 “thought morals tutelage and legal foundation” class is the cor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education courses, the college students' outlook on life, moral concept and coordination, promote student's growth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ourse, pointed out that with the help of network platform, expand the necessity of the network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the strengthen the actual effect of “thought morals tutelage and legal foundation” the effective method.

【Key words】 thought morals tutelage and legal foundation ;basic course;teaching method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称“基础课”)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内容的综合化、学生对网络海量信息的关注及被动式教育方式等原因,使得该课程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要相关教师借助网络平台对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优化,以吸引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1. 当前“基础课”存在的问题 “基础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将思想、道德、法律知识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环节,对于塑造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精心准备着每一节课,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1)内容的综合化,缩短了教师的讲授时间,使得授课内容概括化。 “基础课”是一门将思想、道德和法律融为一体的综合性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学习到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观等思想教育;又可以领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社会主义道德、公民基本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道德教育;还可以了解到社会主义法律精神、国家安全意识、宪法基本制度、实体法律制度、程序法律制度等法律知识。但思想、道德和法律本身都有独立且庞大的知识体系,而经过压缩后的内容只是一些概括,学生也只能大体了解一些相关知识,这也给教师的教学操作带来了困难,教师在规定的课时内也不可能全面、系统、深刻地讲授这几部分的各自内容,只能是抓重点。

(2)学生对网络的关注,使得该课程的时效性较差。网络更新速度快,影响力大,作为上网主力军的大学生更容易受到网络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基础课”作为一门思想理论教育课,要关注当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更要及时掌握信息,拥有第一手资料才能在授课育人的过程中游刃有余。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由于高校扩招使得教学任务加重,教师往往疲于应付,而很少研究网络信息的更新,使得教授内容没有和学生关注的信息结合起来,教学思路和教学效果欠佳。

(3)学生处于被动式的学习状态中,学习积极性较低。当前的“基础”课往往是采用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授课模式之中,虽然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能获得海量的相关教学信息,但学生任处于被动的接受教师的所讲解的理论和知识,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立性通常被忽略,对所学内容缺乏思考和探就。而且,当前“基础”课往往以开卷的考试形式开展,学生很少在课余时间打开课本,及时在考前也很少翻开书复习相关知识,而是在考场上临时找相关问题的答案。这种学习和考试模式使得学生缺乏积极性,缺少思辨,也极大地降低了该课程应有的教育价值和意义。

(4)实践环节形式化,降低了实际操作性。 目前一些高校考虑到学生的安全和经费支出问题,在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中,缺少了应有的实践操作,而只是在班级中抽取一个或两个学生干部参与课外的实践活动而其它大部分同学只是通过观看爱国影片等形式来完成实践环节。这种实践环节的形式化,降低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学生被动的学习知识,将知识内化的效果也较差。

2. 借助网络平台,加强“基础课”实效性的必要性 网络为大学生查看新闻、关心时事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网络的一些不良信息也为“基础课”的教学效果提出了挑战。作为“基础课”教师,应积极的借助网络平台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丰富的课程资料,为教学方法提供了必要条件。 网络媒体的盛行为“基础课”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来源与丰富的资料来源,尤其是广大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动画技术、影音技术、图像传输技术来更新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吸引广大学生的注意力,在寓教于乐中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与法制观的教育,增强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2)拓展教学方式,增强“基础课”的实效性。 借助网络开展“基础课”,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为教师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教学平台。教师借助网络为知识传播开辟了新的途径,使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从平面的说教式走向立体式,从静态的教育变为动态的引导,从单纯的文字教学发展为图文声并存状态,这种教学方式及教学平台的拓展,迎合了广大学生的新特点,吸引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

(3)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信息源、自主掌握大量信息。因此,借助网络开展“基础课”教学,学生可以在课堂之外,通过互联网获取无限的教学信息,并结合学生的个人信息随时随地自主学习课程内容,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教学效果。

(4)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基础课”往往是单向型的灌输式教育方式,而网络教学方式的运用,开拓了双向互动的教学方式,将知识的传授改变为教学引导,使学生自由、自觉地获取相关知识,学生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获得了主动权,学生可以在教师讲课之前获得教学内容与教学案例,也可通过互联网搜索到更多相关的信息,这就使得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权威者,学生与老师逐渐趋向对等性。

3. 立足现实,“基础课”有效方法的探究 根据对当前“基础课”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借助网络平台开展思想理论教育的必要性分析,现有针对性的提出以下几点措施,提高“基础课”的教学效果,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制观,为实现中国梦而添砖加瓦。

(1)领导应高度重视,创造条件,加强“基础课”实效性。“基础课”是每个高校大一新生必修的思想理论教育课,当前很多高校领导都很重视这门课程,但关键是要给予经费和搭建平台的支持。尤其是教学的实践环节,要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才能有效的开展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实践基地是完成实践环节的重要保障,要不断地加以建立和完善,且应遵循就近原则,选择学校附近的单位,尽量避免出现安全问题。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 网络时代,学生从手机或电脑等工具上随时都可以获取海量信息,这些信息极有可能影响到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思想理论教育的“基础课”要引导大学生的思想航向,要使他们具有正确的判断力和思考力,使其不会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误导。因此,高校“基础课”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及时掌握最新的网络信息,能够将最新网络信息案例应运到教学活动中,能够站在理论的立场及时讲解信息案例,只有具有广博的理论基础功底和不断学习的基本理念,才能在“基础课”的讲授过程中游刃有余,也才能使广大学生受益。

(3)凭借网络,创新“基础课”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主体性。 凭借学生目前对网络的关注,教师可创新“基础课”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寻求学生最易关注的网络信息并与“基础课”中的理论结合结合起来,将探究式和案例式教学方式引用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可在教学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教师要给予引导和评价。这种迎合学生爱好的教学方法,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我们的教学活动,并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促进学生对理论的消化和吸收。

(4)拓展网络教育平台,延长课外教学环节,加强“基础课”的实效性。“基础课”是一门综合性强的思想理论教学课,知识面广,知识点繁多,教师在讲授的课程中即使在抓重点抓关键,还不够。高校应该建立并完善“基础课”网络教学平台,该平台根据“基础课”里的思想、法律及道德方面的基本内容,结合当前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更新信息,及时给予大学生讲解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此平台也可以上传一些有跟“基础课”相关的影视视频,以便塑造学生思想、弘扬中华美德及宣传法律思想。同时,为加强“基础课”的时效性,应将学生的登陆次数、学习时间和其平时成绩挂钩。“基础课”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教师要投其所好,要不断地加以研究和探讨,以促进其实效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风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J].法制与社会,2013,11

[2] 郝文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6

[3] 赵世龙,毛淑梅.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沈阳工程学院(社会科学版),2013,1

篇5

[关键词] 中职学校 经济法 教学

从培养既要精经济又要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的角度看,目前中职学校在经济法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的安排、教学方法和考核制度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在此特提出改进意见或措施。

一、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因专业不同而有差异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区分不同的授课对象因材施教,即使使用的教材相同,也应把握好不同的侧重点。而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相同的教案轮流适用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这样教师就没有做到将学生最需要的知识传授给他们,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经济法课程涉及的法律、法规众多,在教学中不可能将全部的条文一一介绍清楚,因此教师必须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有选择、有重点的加以介绍。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应重点介绍各类市场主体、宏观调控方面的法律;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应重点介绍合同法等市场运行方面的法律、法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改革教学方法,对每一章节的内容都要进行精心的设计与安排,以提高教学质量。

二、相关课程的安排要合理

经济法的教学内容离不开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而目前中职学校所开设的《法律基础》这一公共基础课,一般在一年级下学期开设,而经济法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却一般在三年级开设,时间间隔一年以上,这无形中破坏了这两门课程的继承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前后照应不上。

《法律基础》的开设对日后学生学习和理解经济法课程有很大的帮助,但这两门课程应该有一个很好的衔接。经济法课程应开在《法律基础》课后,但间隔时间不宜太长。要同统计原理、会计原理等课程同步开设,以经济类专业的必修专业课为后续。此外对不同专业和不同的教学对象应开设不同学时数的经济法课程。

三、教材的选取要考虑到“先进性”和“适用性”

能否使用优秀教材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先进性”和“适用性”是教材选用的基本原则。“先进性”是指教材内容要具有时代特色,能反映本学科国内外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新知识、新成果,正确阐述本学科的科学理论知识,反映其相互联系及发展规律,既要有突出的学术特色,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适用性”指选用的教材要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的要求,取材合适,深度适宜,份量恰当,符合认知规律,富有启发性,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目前市场上经济法的版本众多,有为法学专业适用的经济法,有适用财经类专业的经济法等,各种版本良莠不齐。因此,在选取教材时要考虑到专业学生的特点,谨慎选择。

四、采用案例教学等灵活的教学方法

由于中职学校会计、营销等专业的学生没有接受过法学的系统教育,对于高度概括、原则和抽象的法律规范往往不易理解和掌握,如果单靠教师一味的说教来讲解,学生会感觉十分枯燥,无法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但结合适量的案例会使教学内容丰富且生动。案例教学是将案例讨论运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剖析典型案例,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加深对所学法律条文的理解掌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是经济法教学的一大特色。案例多是为了适应教学目标的需要,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从周围的实际生活或者书刊报道中选取,在讲授完理论部分后,结合所讲内容,可以采用留思考题或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案例分析,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讲评,由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案例教学将教学方式由单向转变为双向,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跨世纪的合格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积极探索其他新的教学方法,比如组织模拟法庭,通过控辩双辩论,锻炼学生对法律条文的实际运用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五、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多媒体教室为载体,变黑板教学为电子课件教学,可以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化教育设施有机结合,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易于接受。借助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借助多媒体讲授新课,还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心里学家皮亚杰指出,活的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教学要让学生“动”起来,实现眼、耳、口、手、脑的“全频道”接受,“多功能”协调,“立体式”渗透。借助多媒体拓展教学,开阔学生社会生活的视野多媒体能不受时空的限制,随着课堂的需求和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随时都可以以各种形态展示给学生,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展教学。经济法教材中几乎每一章都有几个案例需要分析,案例文字较多,在黑板上书写浪费大量时间,而采用电子课件教学可节省黑板上写板书的时间,有利于开展案例教学。此外,法律知识日新月异,发展较快,电子课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加大课堂上传授的知识量和信息量,增长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有效培养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六、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应采用多种方式

经济法课程在许多中职学校属于考查课,一些教师认为考查课就可以马马虎虎,写篇论文或留些作业题就可以结课。其实不然,考核也是一种培养学生个人能力的途径。例如:闭卷考试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写论文可以多查资料,扩大知识面。

为了督促学生学好经济法课程,目前的考核方法有待合理化。教师应该综合运用多种考核方式,以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各章节的内容给学生布置思考题或作业题,组织学生针对一些热点问题开展讨论,并围绕讨论题让学生写出专题论文,依据学生的作业和论文评定平时成绩。这样做可以调动学生查阅资料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增强对经济法的掌握和应用,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思考空间。学期末的考核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以选择题、判断题、案例分析为主,用于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促使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记忆,为日后的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我们的祖国培育出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篇6

自2006年起,我们开始使用教育部编写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统编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基于现有教材的逻辑结构、基本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进行了一系列优化:

1.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增删和重组,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详简安排,突出重点和难点。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我们重点讲“人是什么”“人生为了什么”“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重点放在“树立正确的婚恋观”,而“职业活动中的道德与法律”“大学生择业与创业”略讲。

2.使教学内容体现时代性,与时俱进。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果以及学科的前沿动态来讲授,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报告精神引进课堂,引进学生的头脑。

3.联系当前的热点难点问题来讲授。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实现有价值的人生?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如何加强大学生的诚信道德建设?在新时期如何认识爱国主义?这些问题引发了学生对自身和社会的思考。

4.注重对学生行为的引导。注重帮助大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由“知其然”上升为“知其所以然”,以体现教学内容的实践价值。

5.增加教学实践内容。从性质上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行为自律能力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而这又必须通过实践磨炼才能形成。为此,除理论讲授外,我们从2007级开始增加教学实践内容,在48学时中,用16学时进行教学实践,即开展社会调查,让大学生接触社会,拓宽视野。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根据教材内容优化的总方向,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特点,我们确定了教法改革的价值取向:既要利于学生“内化”思想道德原理、法律知识,又要利于沟通实践环节。为此采取了如下改革措施:

1.以案例分析教学法为主导。所谓案例分析教学法就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启发和帮助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知识与法律知识、法学原理的理解,从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它既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方法,又是贯彻启发式教学的一种形式。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的需要,从我校教学资源网站中挑选出典型的、贴近学生实际的案例展开教学和讨论。

2.吸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合理因素来组织教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近年来西方流行的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为此,在上课前,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给学生布置任务,学生根据任务查阅相关资料,在课堂上由教师组织学生从设问出发展开讨论、交流,最后得出结论。

3.自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件,结合相关的音像资料,使教学更加直观、形象,体现先进性。多媒体课件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增强了知识的科学性、直观性和趣味性,寓教于乐,学生思维更加活跃,对理论的理解更深人,使课堂教学摆脱了抽象、枯燥无味的局面。

4.在实践教学的操作方面,制订出“全程化、序列化”的实践方案。即围绕教学总体目标,把实践教学融合到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确定系列主题展开实践教学,从而有效地促进高职高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学”“用”结合,“知”“行”相融,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三、考评机制的重构

如前所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养成教育课,本课程考评制度的设计应当以课程教学目标为价值取向,结合养成教育的特点,注重对学生平时学习和实践过程的考查。为此,我们改变了“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70%”的传统考评方式,于2007年秋季学期开始试行“平时成绩x40%+期末考试x40%+实践成绩×20%”。主要内容如下:

1.平时成绩。占结业成绩的40%,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El常考察。占结业成绩的10%,即满分值10分。日常考察是对学生在课程学习期间校内校外El常行为的考察。考察依据以班主任和学工处提供的数据为准。对违法或违纪现象的扣分办法与学校《学生手册》中的有关规定相衔接。若行为既无违纪,也无违法,则记满分。(2)课堂表现。占结业成绩的15%,即满分值15分,课堂纪律和课堂提问各占7.5分。课堂纪律由任课教师考查,对迟到、早退、上课时看无关书籍者相应进行扣分,扣完为止。如无上述现象,则记满分7.5分;课堂提问分即时回答和分组讨论后回答两种方式。任课教师针对教材内容提出问题或案例,要求学生口头作答。每位学生以5分为基础,教师根据学生参与发言的积极性及正确性给予适当加分,以7.5分为限。(3)课程作业。作业成绩以百分制计分,占结业成绩的15%。作业次数按教学计划安排,由任课教师结合授课内容布置。学生经过一个星期的思考、阅读资料形成书面作业,由任课教师批改、评分,并向学生公布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2.期末考查。这是对学生课程知识的终结性和综合性测评。期末考试采取闭卷笔试,卷面成绩以百分制计分,占结业成绩的40%。客观题和案例分析题相结合,融合教材不同章节的知识点,采取学校通行的办法进行改卷、统分。

3.实践成绩主要以社会调查方式进行,老师设计出调查主题和相应的调查问卷,供学生参考。要求学生分组,以组为单位选定主题,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每位成员必须调查5个以上的对象。共16课时,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进程安排调查时间,实践地点不限。每组最终提交一份20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及原始调查数据和资料。实践分数占课程总成绩的20%。

四、改革成效与经验体会

通过两年多的教学改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学生对任课老师的评价也较高。总结起来,我们有如下经验体会:(1)施教者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程,对各专业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根本性影响。因此,施教者应当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千方百计提高教学成效。(2)施教者要有“不唯书”、敢于探索的勇气,才能激活教学改革思路。现行的全国统编教材具有高度的学术权威性和很强的实践指导j亩:义。但是,学术权威不等于实践权威,将学术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本身就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否则就容易犯“一刀切”的错误。因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改革既要以现行教材为依据,又不能囿于现行教材。(3)只有切实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才能使改革取得好的成效。众所周知,理论联系实际是理论课教学的基本原则。但是,在既定理论体系下,由于“实际”情况的复杂性,使得“如何结合”成为比较难把握的问题。这就需要施教者全面细致地分析和把握所处的地区、学校及专业学生的特点,据此制订有关的教学改革策略和方案。(4)施教者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应当以平等、真诚、宽容的姿态和学生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为提高课程改革成效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参考文献]

[1]吴潜涛,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吴潜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07年修订版)的逻辑主线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9).

篇7

    【论文摘要】在高等学校中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健康思想和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目前在校大学生中不懂法甚至违法的现象,暴露出了当前高校大学生的法制教育薄弱的问题。

    大学生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他们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其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如何,将直接关系和影响着我国社会的法制建设。特别是在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率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使他们知法、懂法、守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法制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高校要提高对法制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搞好大学生的法制教育。

    一、高校德育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关系

    (一)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任何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行都需要社会调节机制来维持正常的秩序,道德和法律就是社会的两大调节机制,两者共同担负着调节社会关系和稳定社会秩序的功能。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把某种价值体系、价值观念、行为和观念的准则灌输到人的意识中,使其形成相应的信息、品质和习惯,达到自我调节控制和自我监督的目的。法律代表了阶级的意志,是推行国家、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强制手段。人们行使权力、履行义务,不仅要严格遵守法律的规定,还要遵守社会公认的道德观念。

    道德和法律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种社会规范:

    首先,道德与法律联系密切,在调整规范人们的行为方面具有互补性。

    其次,在调整、规范人们的行为方面,法律并不是万能的,除了受到以社会为基础,法律不可能超出社会发展需要“创造”社会以及法律自身条件的约束外,还必然要受到道德等其他社会规范的制约。

    最后,法律以道德为价值取向,并以道德为社会支持。“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如果法律背离了人类基本的道德精神,将失去约束人们行为的道德基础。

    (二)高校德育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关系

    1. 高校德育教育与法制教育关系的现状。在我国现行的高校教学大纲和教学实践中,高校的法制教育一般从属于德育教育,并没有自身的独立地位。在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在有些高校甚至全部是德育教育,法制教育只是德育教育的一个补充。

    笔者认为,在我国当前市场经济体系已经逐步成熟,法制体系建设已经取得长足发展的情况下,虽然德育教育与法制教育有其必然的联系,但将法制教育从属于德育教育的认识及定位是不合理的。正是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比例关系的失衡,导致了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甚至发生违法问题。综观在校大学生发生的不同方面的违法问题,一方面是其本身道德素质低下导致的;另一方面则是法律意识的不足和淡薄造成的。

    2.高校德育教育与法制教育应当并重。基于上述对道德和法律关系的分析可以得出,道德和法律在调整社会关系方面是相互依存,共同发挥作用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固然是重要的,但是法律意识的培养仅靠德育教育还不能解决全部问题。我们说提升人的品质,应当从思想和行为两方面塑造,宜采用法制教育和德育教育相结合的形式。

    加强法制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法律意识融入到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中,将道德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的观念,使法律至上的意识升华为大学生更深层次的道德义务要求。法制教育的价值在于倡导法制精神,造就大批具有良好法律素质的公民,来满足法制社会的需要。

    二、在校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紧迫性

    (一)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是减少大学生违法行为,维护校园安全与稳定的需要

    (二)加强法制教育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前几年,犯罪大学生多出自民办大专院校,而现在来自重点大专院校甚至名牌院校的犯罪大学生较往年明显增多。据上海一项关于“校园犯罪”的调查,在犯罪的51名大学生中有16人来自重点院校,占了总数的31%.在大学生犯罪中,其中不乏博士生和硕士生。这些重点院校的大学生频频犯法说明我们不能只重视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已经迫在眉睫了。法制教育本身及其产生的结果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道德素质、思维方式、精神状态等各方面都有着积极而重要的影响,其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任务

    大学生毕业后是要踏上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法制意识强的毕业生能够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为国家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法制意识差的毕业生可能有意或无意的违法违纪,甚至走上违法的道路,造成终身的遗憾。

    三、目前在校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法制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目前高校已经把法律基础课列入教学计划,但是对该门课程的投入却非常少。由于法律基础课的课时有限,在很短的时间内要让学生了解必要的法律知识几乎是不可能的。法制教育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还不够重视,只是将其作为一门普通的课程来对待,而没有将其看作是提高人才综合素质与修养的重要举措。

    (二)法制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很多非政法院校的法律课师资是由社科部、学工处、德育处、团委或宣传部的工作人员担任。他们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影响了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对法律课程不重视就不难理解了。

    (三)法制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单一

    法制教育是一项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教育。目前,在高校法制教育中,教育形式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偏重于法律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未能给学生提供参加有关社会实践的机会。有的高校甚至把法律基础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唯一形式,法律基础知识的内容仅限于几部法律,缺少有针对性的以案说法的内容。

    (四)法制教学考核方式不合理

    目前,各高校评价法制教育效果好坏的惟一办法是阅卷考试,考核的内容主要集中于法律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识,惟一的标准是考试成绩,学生追求的仅仅是该课程的分数,考完后就将法律知识放在一边了,并未真正的培养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四、加强在校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措施

    (一)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法律基础课有其自身的科学理论体系和教学规律,必须根据其自身的特点进行教学。法律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强化该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我们要重视案例教学法。在选择法律教学案例时,应选择那些既有利于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又具有思想教育意义的案例。

    (二)开展灵活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

    运用现代的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形式。如组织学生观看、收听法律专题的电视片或录像带等,让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举办法律知识竞赛、辩论赛、“模拟法庭”,开设法制宣传园地,开展法律知识咨询活动;利用假期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列席旁听审判过程,增加其对法律学习的感性认识;请法律专家、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等来高校开设大学生法制讲座等活动,营造出浓厚的校园法律文化氛围。实践证明,多种形式并用的法制教育要比单纯的法律课程教学效果更好。

    (三)加强法律课教师的培养

    提高教师队伍是搞好高校法制教育的关键。高校的法律教师不仅要深谙学校教育规律和青年学生的成长规律,而且要具备比较系统的法律学科知识和较高的法律素养。不同的学校要根据自身的条件,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形成一支具有相当水准的精干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四)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巩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成效

    现在,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念和思想伦理观念急剧变化。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环境、学习方式、人际交往、自我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此,高校要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其消除不良的心理状况,最大程度上预防和避免因心理问题引发的违法行为,从而巩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成效。

    五、结语

    高校在校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涉及课程设计、教学安排、教师选拔、教学方式、考试考核等多个方面。是一个艰巨复杂的系统教育工程,特别是德育教育与法律教育的有机融合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只有充分发挥各部门、各单位的职能才能使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才能使大学生对法律有科学的认识、深刻的理解和全面的掌握,使得他们不仅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更能理解法的精神、法的作用,增强自身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参考文献】

    [1]崔长珍.关于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思考[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6,(3).

篇8

Xiao Suili

(Shangluo University,Shangluo 726000,China)

摘要: 为了提高《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其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笔者就商洛学院学生对这门课的期待进行了实际调查,并根据教学规律及学生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沟通、课程评价等方面的期待,提出了扩充法律内容、采用研究性学习、多元评价等改进措施。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ppropriaten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Moral and Legal Basics class, and make the students really like the course and benefit from it for life-long, the author makes a survey among the students of Shangluo University to get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e students' expectations to this course. Then she proposes reform measures for the course, such as adding some information of legal contents, adopting research teaching method, and using multivariate evaluation way according to the students' expectations on the aspects of the changing on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er-student communication, and curriculum evaluation.

关键词: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 学生期待 教学改革

Key words: Moral and Legal Basics;students' expectations;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6-0222-03

0引言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弘扬时代精神,最终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行为规范。

为了提高《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的教学实效性,使教学更能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笔者在商洛学院特地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这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7份,其中有效问卷385份,有效率达96.3%,调查对象分别涉及大学本专科各年级学生、20多个专业。调查范围较广,对象多样,调查结果有一定的可信度。

1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现行的教材内容、传统的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等和学生目前的期待(需要)之间有很大差距。现行教材内容主要强调个人的社会价值,没有注重学生的个人价值;过多注重社会对个人的规范和要求,忽视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过多地强调了学生对社会规范的适从,忽视了社会对学生个体存在的需要和满足。因此,我们应改革教材内容,使我们的教育既能实现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同时也能满足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人的全面发展即人的需要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实现过程就是人的需要的不断产生并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人的需要是人从事一切活动的原初动因[1]。同时,“一些专家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出发,认为幸福不仅仅是获得快乐,而且还包含了由于自身潜能的充分展现而获得的完美的体验”[2]。那么,我们教学必须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有的放矢的进行放学,使学生渴望我们所教并快乐地接受我们的所教。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更新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我们《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教学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知、情、意、念、行等方面都有所提高,以达到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法律的要求。因此,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不仅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从中获得快乐,而且让学生能充分展现自己的潜能;让学生在收获幸福的同时,在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法律意识等方面得到提升。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应尽量符合学生的合理期待(需要),使教学过程中的教材方向的指引力、教师的教学感召力、学生的学习动力达到完美的结合,形成一股强大的同向合力。

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途径就是“以学生为本”,教学应以学生的利益和需要(期待)为出发点,这也是实现教学活动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

2改革建议

为了使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评价方法等能尽量和学生的期待(需要)相一致,以期提高我们这门课的教学效果,同时实现课程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调整。

2.1 教材内容改革由内容期待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法律知识的需求更为强烈,这和客观现实的需要是一致的,“法制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每个公民必须有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学生对法律的需求既反映了自身的需求也反映了社会的需求。

首先,对大学生加强法制教育是我国依法治国的要求。

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民主和法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没有法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反之亦然。要依法治国就是要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国家各种事务的管理,今天的大学生就是明天群众的主体,没有扎实的法律知识就不可能参与国事,无法实现真正的民主,也就没有真正的社会主义。因此,对大学生加强法律知识教育是社会主义建设需要。

其次,具有丰富的法律知识是当代大学生做一位合格公民的要求。

据西部网讯报道,2010年10月20日晚上,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家鑫驾车肇事后,持刀连刺被害者8刀,致其死亡;同年12月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一名学生在宿舍内被外校学生刺死,一名学生在阻拦中也被刺成重伤。由此可见,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淡薄给他人、社会、自己都会造成巨大的伤害。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权利义务,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尊重他人合法权利,做合格乃至优秀公民。

而现行教材《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版),总共八章内容,而法律仅占两章,而且法律部分的内容很浅泛,难以满足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期待,也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应加大课本法律内容的比例。教学中需要主讲教师讲授道德和法律两部分内容,部分教师由于专业所限很难讲透彻法律部分知识,往往只是照本宣科,学生不但难以从中学到丰富的法律知识,反而冲淡了对法律的兴趣。因此,这门课程除应加大法律内容的比重外,还应让法律专业的教师专门给学生讲授法律部分内容,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愿望。

在调查中32.3%的学生把获得“人际交往知识”放在了第一,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渴望融入群体,又不知如何去做的矛盾心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需要,灵活增添专题讲座,如说话艺术、交往礼节和技巧、沟通能力等等。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的困惑,是我们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实用。

2.2 教法改革

2.2.1 积极使用案例教学法和研究性学习法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种典型、特殊事情的情景和情况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4]。调查显示,42.5%的学生最喜欢教师采用案例分析法授课。它充分体现了启发式教学理念,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有利于教师与学生沟通思想,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现生动真实社会现象,呈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表明对这些现象的态度,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讨论中能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做到有的放矢。同时能更有效地的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我们还可以用“双向案例教学法[5]”。

在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使用“研究性学习法”, “研究性学习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有效的参与教学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4]。

总之,我们应不断地更新我们的教学理念,创新教法,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实效性。

2.2.2 积极使用多媒体授课方式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记忆信息有85%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或4%靠触觉和嗅觉等。单位时间内接收的信息量,单凭视觉是听觉的一倍,而视觉、听觉协同起来效率则是单纯使用听觉的十倍多[6]。调查显示,35.4%的学生最喜欢观看和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在授课时应同时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据调查,许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是在多媒体教室大班授课(100多人/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通过视频给学生呈现与教学相关的鲜活案例,新闻以增强教学效果。比如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CCTV1《第二届道德模范颁奖晚会》,学生们看着感动中国的楷模,听着他们的感人事迹,潸然泪下。我相信每个学生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会有所触动。相反如果只是老师口头讲述一下,学生甚至以为那是老师虚构的,两种教学效果不可相提并论。讲到法律部分时播放CCTV1举办的《法治的力量》实况,让学生感受到法律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使学生深切体会到法律对生活在法治社会中的每个人重要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不仅为了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需让学生产生思想共鸣和价值认同,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追求公平与正义的人生理想、人生态度” [7]。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易于实现此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设备,精心准备一些和教学有关的视频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兴趣,进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2.3 改善师生关系调查结果显示62%的学生愿意和老师交流自己的思想。“道德是被感染的,不是被教导的”[8]。在学校对学生发展影响最大的是教师,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充分发挥为人师表作用,和学生多交流自己人生体会、生活体验,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坚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

然而,目前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的主要指标是教师科研成果,教师主要忙于申报课题、撰写论文。所以教师们大部分精力用于搞科研,投入到教学的时间和精力大大缩水,无暇顾及与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

由此可见,要改善师生的关系首先应调整对教师的评价机制,改变高校普遍重科研轻教学的状况。评价导向应回归学校的本职――教书育人。评价一所高校的发展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标志,而影响学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教师,而教师要影响学生就必须和学生进行广泛地交流。把教师育人成果作为评价教师的主要指标。国外大学的一些教学模式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在日本的岩手县立大学中,学生和教师建立起师徒关系,在四年的大学学习中,由基本固定教师指导学生。促进学生和教师的交流、了解,制订和实施学生培养计划,提高培养效果。这种培养模式有利于师生的亲密接触,有利于师生的情感交流和学术交流。实现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言行有春风花雨的效果[9]。

其次,还可通过网络聊天、师生联谊会和一些师生共同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加强师生沟通,在师生沟通中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2.4 改革《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评价方式据调查,目前部分高校该课程考核的主要方式还是笔试,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分别占总成绩的20%和80%。平时成绩主要依据学生的到课情况、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期末成绩主要是期末考试的笔试成绩。这种考核方式很难反映学生实际的道德情况或政治思想状况。失实的评价会适得其反,学生将会产生巨大的逆反心理,从而使我们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环节。对调查结果分析可知(表1),课程评价一定要注重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表现,道德行为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和归宿,而这些表现,学生们之间了解得最清楚,因此要注重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民主评议结果。民主评议的方式也利于在学生中形成良好舆论导向,良好舆论导向对学生起到熏陶作用是我们课堂教育所无法替代的。同时也要加强师生之间交流及教师之间的沟通,使教师也能更客观地评价学生。通过师生交流、师师交流树立道德模范,对思想上有具体问题的学生可以单独进行谈话,以达到思想品德教学的真正目的――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及法律觉悟,矫正学生的道德行为,最终做一名社会主义合格或优秀公民。另外要注重考查每个学生道德的纵向提高过程,了解每个学生各个方面的进步,尽量客观全面的评价每位学生。使评价结果达到教育和激励学生的效果。

3《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教学发展展望

建立在对学生实际调查基础上的《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改革,无疑会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和实效性,会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提出的以上几方面的改革措施,只是对这门课教学改革的初步探讨,以期加快这门课程教学改革的步伐。

参考文献:

[1]赵长太.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内涵的新解读――人的需要的一个视角[J].湖北社会科学,2009,(11).[2]邢占军,黄立清.西方哲学史上的两种主要幸福观与当代主观幸福感研究[J].理论探讨,2004,(1).

[3]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M].2010:182.

[4]刘强.思想政治课学科教学新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123-253.

[5]肖岁利.浅谈“双向案例教学法”在“两课”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

[6]杨安俊.新课程呼唤多元智能英语教学法[N].新课程报,2007,(11).

[7]张卫良,彭升,彭平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性教学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10,(3).

篇9

关键词:法律课;教学;时事政治;结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1-0182-01

中等职业学校《法律基础知识》课是对中职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法律意识,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素质的有效途径。法律课相对于其它学科内容枯燥,法律条文复杂、抽象,远离在校生的社会生活,甚至有些难以理解。若授课时采用简单的灌输式方法,照本宣科会使课堂气氛沉闷、缺乏活力,学生也会对此失去兴趣。“作为思想政治教师,我们的责任是尽最大的努力,开拓各种教学渠道,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以培养学生关心政治,关心社会,关注国家,树立爱国主义思想,能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网络、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所的时事资料,对缺乏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的中职生可以起到较好的导向作用。法律课如能结合时事热点,发挥时事政治的现实性、知识性、趣味性等特点,利用时事政治中所蕴含的层出不穷的有关信息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自己、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使课堂教学大放异彩。

一、利用时事热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记忆催化剂”。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需着力启发学生的“好之”、“乐之”,而要激发起学生的“好之”、“乐之”,教师就需要引入具有新颖性的东西。只有“新”、“奇”、“特”,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求知欲望。在讲授民法中的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时,我引入“湖南卫视超级女声因参赛选手年龄太小而被取消”一事;讲授税法中的个人所得税时,我讲的是NBA篮球巨星姚明、詹姆士、科比等人的年薪及个人所得税缴纳情况;讲授行政法中对行政活动的监督时,我举的例子是“中国足协领导因中超联赛、假球、黑哨等问题被审查”……学生听到这些他们非常喜欢的明星和热切关注的事件后,学习兴趣大大提高,相关知识也能得到很好的掌握。

二、结合时事材料,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国家兴亡,人人有责”。法律课和其他思想政治课一样有明显的德育取向,结合有关时事材料,培养学生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理解一个强大的国家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在讲授犯罪的概念和特征时,我为学生播放了新疆“7.5”事件的视频。视频中,许多暴力犯罪分子和分裂势力手持各种凶器走上街头,大肆进行烧,数百名无辜群众暴尸街头,多部车辆被烧毁,多家店铺被砸、被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极大的威胁,昔日繁华秀美的乌鲁木齐团结路顿时乌烟瘴气。歹徒穷凶极恶、灭绝人性的暴行,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愤慨;广大公安、武警和人民群众奋不顾身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捍卫国家和的英勇举止,强烈震撼了学生的心灵。学生在耳闻目睹正义战胜邪恶的情景中明白了是非善恶,增强了追求真善美的信心和勇气,体会和理解了国家的强大以及安定团结的重要意义,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了学生的民族精神,树立了为国家为民族现身的信念。因此,这也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巧用时事热点,顺利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独具引力的课堂,其精彩性、艺术性必然是从课堂的导入开始下功夫。近年来,本地区由于对于煤炭资源的大量开采,导致当地淡水资源枯竭,空气污染严重,甚至出现大面积塌陷区。结合这一和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身边事例,我导入了环境法的讲授,不但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而且引起了学生的深深思考。2003年10月27日国务院总理深入三峡库区腹地,为农民工讨要工钱。通过对这一事件的分析,让学生2了在我国的某些地方,存在大量拖欠农民工工资、严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事实,这成为我导入劳动法讲授的最佳时事材料。在法律课堂教学中如能巧妙利用典型时事材料导入新课,能紧紧围绕情境刺激产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促使学生将自己融入课堂教学内容,就能先声夺人,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抓住时事热点,结合课本知识和本地实际,开展主题活动

篇10

关键词:考核内容;考核主体;考核方式;考核时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1-0036-02

自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以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教师对“基础”课考试改革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实践中,“基础”课考试正由传统的“单一考核学生知识点”的模式向“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际表现相结合”的模式发展,对引导学生学好“基础”课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但是,实事求是地说,由于部分教师在“基础”课考试的考核内容、考核主体、考核方式和考核时限等方面的理解上有偏差,致使部分“基础”课考试改革的探索走入了误区。

一、行为考核内容庞杂

当前,高校“基础”课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与运用的理论性考核和评价学生行为表现的实践性考核。如何设置理论性考核内容,这个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但是如何设置实践性考核内容,准确反映学生行为表现,目前在部分改革实践中存在误区。这主要表现为,学生行为考核内容庞杂。一些教师认为“基础”课要考核学生的行为表现就必须把包括“学生的品德表现和社会工作及荣誉加分”都纳入考核中。上述做法的本意是要矫正过去“基础”课考试中重“知”轻“行”的弊端,全面考核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收获。但是由于考核内容庞杂,不仅影响考试信度,甚至还会对“基础”课建设造成不利影响。首先,学生担任社会工作加分的方法不科学。“基础”课在考核学生行为表现时给学生干部加分,先验性地表明了学生干部的行为表现优于普通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考试的公平性。我们知道,公平是提升考试信度的重要保证。缺少了公平,考试信度就要大打折扣。为担任社会工作的学生加分,这种做法恰恰违背了应有的公平,不利于“基础”课自身发展。其次,把荣誉纳入到学生行为表现的考核中也不科学。学生取得的荣誉已经得到了相应的肯定。在“基础”课的行为考核中再重复奖励,容易挫伤其他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基础”课的整体建设。

二、考核主体泛化

在“基础”课的考试改革中,多数高校突破了单一的考核学生理论知识的做法,把学生的现实表现纳入到了考核之中,对学生学习“基础”课的效果从知行统一的角度进行全面评价。很多学校采取了复合主体考核的办法,即理论性考核由任课教师进行,行为性考核由包括多个考核主体在内的人员担任。比如,有的学校“实践性内容的考核由任课教师、班主任和全班学生共同完成,包括在班主任的辅助下对全班学生的考核,在班委会组织下的全班同学的互相考评和学生个人的自评”。有的学校由“班主任、辅导员和班干部组成日常考核主体”,甚至有的学校把年级主任和舍务老师(学生公寓管理人员)也纳入到学生实践行为的考核主体中。从上述考核主体的构成来看,有些学校的确走进了学生考核主体泛化的误区。应该说建立复合考核主体,对全面反映学生的现实表现的确有许多益处。但是,考核主体如何构成却需要认真研究。首先,考核主体的组成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在“基础”课内外的行为表现。其次,考核主体一定要能够切实担负起责任,准确提供有效信息。如果考核主体不具备上述条件,将导致考核偏差,影响考试信度。一般来讲,“基础”课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比较充分,班主任和辅导员则对学生在“基础”课课堂之外的行为了解更多,同班同学对学生的行为了解较全面。为此,把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和同班同学作为学生行为的考核主体比较合适。年级主任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宏观管理,很难对每名学生的情况有充分的了解;舍务老师(学生公寓管理人员)要负责多个院系的公寓管理工作,工作量大,难于了解每名学生的具体表现。把他们作为考核主体就很难得到客观公正的考核结果。由此看来,“过于宽泛的参与不仅增加很多不必要的工作量,而且很容易流于形式”。

三、片面追求新奇的考核方式

自“基础”课考试改革以来,原有的以闭卷考试为主,以检测学生获取“知识点”为目的的考核方式越来越少,传统的名词解释、填空、选择、判断等考试题型也逐渐被淡化。口试与笔试、开卷与闭卷、以小论文替代标准化试题等多种方法和手段被广泛地应用于“基础”课考试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考核方式的探索中,也出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教师忽视“基础”课自身的特点,盲目追求新奇,在“基础”课的考试中采用了一些不适合于检测学生理论思考能力和理论知识运用能力的方式方法。比如,将机考方式和视频试题引入到“基础”课的考试之中。机考也被称作无纸化考试,是以优化的题库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随机组卷生成无纸化考试试卷进行考试,并及时生成考试成绩。题库中题目的类型可以是单选题、多选题、不定项选择题、判断题、案例题、情景题等,其中,以单选题、多选题、不定项选择题的题型为主。机考作为近几年来出现的新型的考核方式,在外语考试和众多的职业资格考试中得到较广泛的运用。但是,应用在“基础”课的考试中却似乎不妥。用机考的方式考核学生“基础”课的学习状况,可以说是以现代化的手段,重复饱受诟病的传统考核方式。因为机考的题型主要是以客观题型为主,这些题型主要检测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与考试改革目标相悖。这种考核形式将导致学生重新回到“背书”的老路,不利于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另外,把视频题型引入“基础”课的考试中也有很多弊端。仅就试题本身的测试信度来看,存在许多问题。比如,一个视频题在考试中能否重播?在学生处于紧张考试的状态下,视频所反映出的“信息点”,学生是否能够完全接收到?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基础”课考试的信度就要降低。

四、盲目延长考核时限

目前,在“基础”课的考核时限上存在一种错误的做法:为了强化对学生的行为考评,将“基础”课的考核时限一直延长到学生毕业前——理论性考核在开设“基础”课的学期完成,行为表现考核则分散到学生在校学习的各个学期。毕业前累计计算学生各学期的行为成绩,最后得出学生该门课程的总成绩。把“基础”课的行为考核时限延长的做法,割裂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建设。“05方案”下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尽管其课程内容不同、教学目的有所差异,但是正如《意见》所指:是“各有侧重,功能互补”。它们之间不能替换、缺一不可。可以说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共同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因此,对学生学习四门课程的评价,都要“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表现”、“全面、客观反映大学生的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也就是说,不仅“基础”课要考核学生的行为表现,其他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应该考核学生的实际表现。把对学生每学期的行为考核都归入到“基础”课考核之中,显然是不科学的。延长“基础”课的考核时限,虽然观照到了“基础”课的实践特性,但是无形中降低了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的知行统一要求,长此下去不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建设,甚至会诱使学生“功利”地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此外,学生的实际表现是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共同作用的结果。把学生的行为表现简单地归为某门课程的“教育结果”也违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基础”课考试改革是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功能,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必然要求。当然,在“基础”课考试改革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一些有争议的做法,甚至走入某些误区。为此,我们要认真分析产生误区的主要原因,遵循“基础”课考试改革要有利于“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表现”、“全面、客观反映大学生的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的方向,尽快走出误区,让“基础”课考试改革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理论学科建设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娟,梁伟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考核体系改革问题探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9,(12).

[2]秦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考评体系改革建议[J].焦作大学学报,2011,(3).

[3]邓景.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核的思考[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