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03-25 03:15: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寄托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作者王湾在玄宗先天年间进士及第,后往来于吴楚间,被江南清丽优美的山水美景深深倾倒,写下了大量歌咏江南山水的优秀诗篇,但不知因何原因,王湾留存于今的诗作很少,现存诗仅有10首,而《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王湾的诗歌深受当时吴中诗人诗风的影响,有着清新隽秀的飘逸之美,而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也体现了他的这一诗风。
在首联中,“客路”“行舟”两个词语点出作者身份,是一位身在异乡的羁旅客,于是,有人就揣度此时的诗人会对故乡产生思念之情,这就未免有点绝对化了。难道仅仅凭借这两个词语就能意会出作者因思念家乡而产生愁苦的情绪吗?如果这样分析,那可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了。且看一两句的后面三个字各写的是什么:“青山外”“绿水前”。诗人由楚入吴,沿江乘舟而行来到北固山下,所到之地是一个有着青山绿水的所在。他为什么停船?是因为眼前所见之景吸引了他。“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在遣词造句中,是很珍惜用词的。他会用最恰当的词语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表现出来。如果诗人的本意是要流露思乡的愁苦之情,它会选择一些更能表达他愁苦之情的意象。“青山”“绿水”,这些亮丽悦目的景致是足以让诗人产生喜悦之情的,也符合王湾清新隽秀的诗风。
而在颔联部分,作者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样对仗工整的句子,写出了春季到来,潮水上涨,漫上了堤岸,使河面更加宽阔。春风柔柔地吹拂着,使船帆高高地悬挂着的景致。这是身处船上的诗人所见之景。在读到“潮平两岸阔”一句时,我想起了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水面初平云脚低”一句,两句可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所写的,都是春水上涨,使人眼界开阔,内心顿生旷达之感。而“风正一帆悬”更是写出了诗人此时恬适自在的心情。悲伤之情,我想是无从而来的。
而最为有名的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的是诗人的所见所感。见到的是夜晚还没有消尽的时候,朝阳却从海边喷薄欲出;感觉到的是此时春天已经冲破了严冬的束缚,迫不及待地从旧年中走出,焕发着勃勃生机。“生”和“入”形象地把“海日”“残夜”和“江春”“旧年”联系在一起,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海日和江春那种动态的活跃之美。而这种时序的更替和新旧年交接的形象化描写,无疑会让人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使人产生一种欣喜之感。往往人们在分析此诗的过程中,会从“残夜”和“旧年”这两个带有贬义的凄凉色彩的词语入手,而没有从全诗的感彩整体分析。想当然地认为羁旅在外的诗人在面对时序更替的时候,生发出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再和后面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两句联系在一起,更加认为此诗的主题是抒发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认为此诗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我认为,此种理解是片面的。诗歌是精炼的语言艺术,如果此诗是写乡愁,作者在前四句里所做的铺垫是否太长了,直接写自己的乡愁多好、多直接。如果我们耐心品味,对这两句诗进行更深一步的理解,这两句诗还阐述了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这样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而这种人生感悟的获得,会使诗人更加留恋江南,更加喜爱初春时的江南风景。即使是身处异乡,但见到此种景致,定会使他萌生奋发向上的斗志。此时的诗人刚刚中进士,又赶上历史上文人最有希望的开元盛世时期,诗人是想有一番作为的,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自己的人生追求,诗人离家在外,这时的诗人,是没有时间来思乡的。
《河岳英灵集》中记载,唐代著名文学家张说在任宰相的时候,曾亲笔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题于政事堂,令朝中文士作为楷式。试想,哪一个朝中要员会把写满思乡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悬在居所里,弄得自己每天都愁眉苦脸的呢?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两句诗能让人产生向上的力量,流露的是积极乐观的心态,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哲理,这些要素才会让张丞相把这两句诗悬挂于政事堂上。
篇2
诗经》中的“秋日凄凄、百卉具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桑之落矣,其黄而陨”都是对秋发出的唏嘘。范仲淹的“碧云天, 黄叶地,
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所绘景色清微淡远之致,情与景交融,引人深伤。到后来王实甫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中将此词稍加引发,改为“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更是令人迷离惝恍、怅然若失。“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是柳永的叹息,凄凄柳下,再会无期,能带走的似乎只有满怀的秋风。周邦彦的“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写的是凄清旅途的寂寥无助。韦应物的《闻雁》:“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写的则是怀人思乡的落寞情怀。相比以上对秋的无奈,李白在感慨之余也尽显了豪放诗人的本色:“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总之秋天的景色大都凄凉,凄风苦雨,枯草落花,雨打残荷,雁鸣长空……然而换了不同的心境,诗句也会大不相同。刘禹锡就在秋风中找到了寄托,从感时伤怀中解脱了出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篇3
一、结合自身的体验加以想象
学生欣赏诗歌时,要对所欣赏诗歌的内容加以想象。古代诗歌不像古代散文那样直白及容易理解,是借助于赋比兴的诗歌欣赏手法加以表现。某些诗歌中的某个字也就能够表现出整篇诗歌所具有的精神境界。其中还有某些不曾道出的感情,使得情深立现。比如:李白所写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在这首诗歌中,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加以想象,有没有独自出门的时候,当只身一人游走在长江,只见一艘帆船的孤寂。学生则会体会到诗人的一往情深。在欣赏古诗的过程中,要对诗歌中的个别字准确把握,因为诗人主要是借助于某些字来寄托自己的全部情感。
有些诗人,主要是喜欢寓情于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学生对诗歌所呈现出的景象加以体会,然后在景象中对体会到的作者全部感情加以体会。通过自己的感受,对诗人的感觉有所体会。
二、找寻“诗眼”
古诗词中的某个字或者某个词有时就是一幅画、一个生活中的场景,其中包含着许多说不清道不完的深深意蕴!欣赏古诗词词语所需的最佳途径,主要是对画面加以想象,把画面与体味含义加以统一。一首词中值得欣赏的词语有很多,这些需要有教师的引导,由学生做出选择,不用字字求得解释。如果在选择重点的欣赏词语时,应当在学生对全诗的画面加以想象后,选择某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语,就是找到我们所谓的“诗眼”。比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以“忆”字为主,让学生说一说诗人在“忆”什么,这首诗主要写的是什么,还要请学生在诗句中找出和“忆”有关的字眼。有些还可以与诗中的“思”字及“知”字相联系,进一步感悟到诗人的思乡之情。王安石的《泊船瓜州》一诗中,其中的“绿”字是诗的“诗眼”,这使得全诗的境界全出,因为它妙在形象,妙在自身的意味上。这样让学生学会了反复推敲与研磨,使学生领悟到诗人的用字之妙,进一步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意境。诵读大量的古诗词,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人文素养。
三、研读古诗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1.了解写作背景
小学阶段所学到的古诗词中,有许多古诗词有不同的作者,也
有不同的背景,表情达意也有所不同。以“送别”诗为例,在学白的《赠汪伦》时,诗中以汪伦的歌声送友,李白借用潭水抒发对友人的深深感情;在学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李白目送自己的朋友,用长江的水比喻与友人间绵绵不绝的情意;在学习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时,王维借酒送友人,借朝雨、青柳以及美酒来表达对友人分别的伤感之情。从诗中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作者所具有的恋恋不舍之情。
再例如:翁卷在《乡村四月》、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以及张志和在《渔歌子》中,为我们所描绘出的田园风光真是风景优美,也表达出人们对大自然、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在写景诗中,不同的是李白所写的《独坐敬亭山》,除了对敬亭山秀丽风光的赞美之情,还有“尽”“孤独”以及“只有”等词都体现了诗人非常孤独寂寞的心情。在背景资料的了解中,我们了解了李白的才华横溢,青年时的雄心壮志,但是遇到这样无奈的朝廷,在黑暗的统治中感觉到了世态炎凉,在长期的漂泊生活中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产生了孤独寂寞的情感,在读其诗时,要有压抑孤独心境的
表达。
2.课外拓展
以最简单的诗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为例,我主要是让学生以画画的方式理解诗句。在学习白居易的《忆江南》时,我搜集了大量江南的美丽风光,用这些美丽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进一步引导学生感悟诗人为何对江南难忘,进一步读出对江南的赞美之情。
送别诗主要通过学生与朋友分别的故事及心情,体会到朋友间的恋恋不舍及离别之情……古诗词距离我们的年代久远,但是,古人的心情和感受都包含在这短小精炼、意味深远的诗文中,这些贴近人们心灵的诗句才会成为千古名句,通过它与我们生活进行比照,就会更好地理解诗文。
总之,中华古诗词具有独特的韵味及作用,在古诗词教学方面除了提高学生学习中华民族语言的能力,还要学习优秀文学的表现手法及技巧,还要能够担负起培养年青一代的情感这一重要责任,让学生在健康美好的情感熏染下,能够提升人生境界。在古诗词中运用理想、道德及情感意志等的见解,能够比较有效地启迪学生的思维,净化心灵,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委员会师范教育处.小学语文教学技能[M].北京出版社,2012.
篇4
(临夏回民中学甘肃临夏731100)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一脉朴素无华、隐逸高蹈、诗意绵绵的月文化,它是一种表达个体生命体验的文化,是与老百姓的情感方式密不可分的民间文化。沿着诗歌源头顺流而下,就会发现,月亮与中国诗词的关系源远流长。月亮,古今诗人最钟情的诗歌意象之一,频繁出现在古典诗词作品之中。
《诗经“陈风”月出》中就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的诗句,以皎洁的月光衬托美丽的女子,抒发男女青年相约相念之情。《古诗十九首》中也有“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的佳句。魏晋南北朝时期,咏月抒情诗日渐增多,风格和表现手法也多种多样。曹操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名句创造了寓情于景的含蓄意境,曹丕的“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曹植的“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等颇为脍炙人口。何逊的“青草似青袍,秋月团如扇”比喻新颖雅致,别具一格。谢庄的名篇《月赋》:“白露暖空,素月流天”,“美人迈兮青生绝,隔千里兮共明月”,声情并茂,写景生动,情深意长。中国古典诗歌的王冠产生在唐代,唐诗中情景交融的咏月诗更灿若群星。《全唐诗》中几乎每个著名的诗人都有描写月色的佳句,风格多样,各有千秋。张若虚之婉转优美,孟浩然之恬静自然,王维之清新飘逸,李白之雄奇豪放,杜甫之沉郁顿挫,白居易之通俗平易,李贺之奇峭瑰丽,杜牧之哀伤清逸,李商隐之凄恻浓艳,韦庄之疏淡清远等风格,都在咏月诗中充分表现。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等,以景抒情,恬淡自然。王昌龄的“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白居易的“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以景衬情,含蓄蕴藉,意在言外,余音绕梁。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杜甫的“几时杯同把,昨夜月同行。”以月拟人,真挚生动。品尝这些诗句,怎能不使人沉浸在艺术美的享受之中呢?
宋词在写月抒情,创造意境上别开生面,不朽之作俯拾皆是。冯延已的“梦里佳期,只许庭花与月知”,写重重离情,婉约含蓄;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人格化景物,生动逼真。晏几道的《临江仙》把幸福的爱情诉诸明月作证;朱淑真的《去年元月时》通过“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往昔与“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的今昔的对比,抒发了对美好往事的无限眷恋。姜夔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借月光发泄了对金人的南侵,兵荒马乱惨景的感慨。文天祥的“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写出了他身陷囹圄,报国无门的激愤。 元散曲中也有不少咏月佳篇。曾瑞在《商调“集贤宾”宫词》中,用“唯嫦娥与人无世情,可怜自孤另。透疏窗斜照月偏明”,写出了被冷落的妃嫔的痛苦之情。关汉卿的“爱的是透长门夜月婵娟”,张可久的“紫萧寒月满长空”等等都是千古流传的佳篇佳句。
有月相伴,就有精神的自由飞升,就有诗兴,就是一种诗意的栖居。所以,从古到今,文人骚客们总爱对月吟咏,写出了许多与月有关的名篇佳句。而这些诗人们笔下的月,由于个体生命体验的不同,在诗人们的笔下,又体现了不同的意蕴。 我们很难用理性的概念来概括它的象征意义,粗略地勾画一下,它在不同情境之下,大体具备以下象征意义。
一、 爱情的使者
无论是人间还是天上,世间只有情难诉,而最富有诗意的男女爱情却总要向那一轮圆月诉说,月亮成了爱情的证明,成了寄寓男女相思之情的多情之物。“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明月千里寄相思”,只有“月亮代表我的心”,也才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李清照的《一剪梅》:“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对满月的期盼,也正是满腔相思之情的外露。自居易的《长相思》:“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用最浅显通俗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思妇盼归图——痴心的女子斜倚在雕梁画栋的阁楼窗外,仰望月空,形单影只,百无聊赖,一腔思念与怨恨绵绵无绝期,只有到心上人回来的那一刻方能罢休。 这里的月是相距千山万水的恋人惟一能共同欣赏的景物,满怀心事只能与月倾诉,这里的月是相思之物。自古以来,月亮、爱情、诗就这样难分难解。
二、 乡情、亲情、友情、家国情的纽带
静寂之夜,皓月当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唤起诗人的怀远之念。李白的绝句《静夜思》便是游子思乡的名篇之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写月光洁白如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写望月思乡,于平淡之中见出款款思乡之深情。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更是唱出了杜甫的万千思乡、念人之绪。范仲淹《苏幕遮》中的“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都不约而同选择“月”的意象寄托思乡之情。而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与弟共享明月,正是思念至深至切的体现。“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又是李白对好友王昌龄的切切关怀与思念。“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是照我还”吟出了诗人心中因思念而起的疑问。在这些文人骚客的笔下,已难以分清究竟是月有情还是人有情。
三、离愁别恨的象征
月圆喻团圆,月缺自然就是离别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苏轼)。但纵有豁达之人说“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那“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仍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挥之不去,渐远渐浓。能做的只有猛饮烈酒,倒头酣睡,却不免夜来清醒,辗转反侧,孤寂中,看“杨柳岸,晓风残月”(宋?柳永),忆“当时明月在, 曾照彩云归”(宋?晏几道),盼何时杯重把,共叙欢娱情。滞留的一方要么“无言独上西楼”,看“月如钩”;要么“可怜新月为谁好,无数晚山相对愁”(宋?王安石)。更有力劝“明月楼高休独倚”,以免“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尽管“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唐?张九龄),却仍是“青鸟不传云中信”,只落得“肠断白萍洲”。愁极恨至。“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宋?吕本中《采桑子》)
四、对永恒、无常的感慨
面对宇宙的浩瀚,明月的无穷,人生的有限,多少伤时、惜时、叹时之作流传千古,月早已由“白玉盘”意化为如流水一般东去不回的时间意象,让人在浩淼无穷、深邃永恒的宇宙面前,顿生渺小之感、短暂之感和世事无常之感。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驻足“石头城”的秦淮河畔,仰望苍穹,一弯“旧时月”引起了诗人对历史的浩叹和追思,感慨系之。月作为历史的见证,阴晴圆缺,循环往复,亘古不变,月在诗人眼中是“永恒”;石头城昔日繁华,今日萧条,可谓“无常”。在永恒与无常的鲜明对照中,在历史与现实的梦幻交错中,诗人不禁感慨万千。
李煜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世事无常,如烟似梦,往昔歌舞升平、雕梁画栋的故国金陵如今只能在追忆中重现——所谓无常;而春花秋月亘古不变——所谓永恒。春花秋月的良辰美景只能越发衬托出国破家亡、君王沦为阶下囚的悲哀。
张若虚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发问中引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感伤。虽年年岁岁“月”相似,却岁岁年年“人”不同。人生就如同历史长河中稍纵即逝的浪花一般,显得短暂而渺小,而明月、宇宙才是伟大而永恒的存在。诗人以月作为人生的参照物,通过对月之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辨,抒发了绵绵无绝期的悲痛之情。李白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悠悠万世,一轮皎洁的明月长挂碧天苍穹,毫不吝惜地倾泻着邈邈银辉,它晚升日隐,与人总是若即若离。今人看不到古时的明月,古时的人也看不到今天的月亮,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面对亘古如斯的明月,诗人不觉感慨系之,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探求,把宇宙的浩瀚无际、时空的苍茫无限与人生的短暂渺小巧妙融合,抒发了永恒与无常之悲。
五、 高洁志行的寄托
月悬于天,何等高洁,何等神圣。月就这样以它特有的气质又成为了人们理想的寄托物,诗人们更是借它来言志抒怀。李白的“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向世人展示了自己诗仙的豪情与洒脱。而诗人的梦中,竟能“一夜飞渡镜湖月”,诗人的诗兴由此而发,壮怀由此而起。而他的“举杯邀明月”之举,更见出其孤独之中的高志亮节。
篇5
蟋蟀,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多为黄褐色至黑褐色,头圆,胸宽,触角细长。该昆虫之名除蟋蟀外,还有、吟、蛩(吟蛩、寒蛩、斗蛩)、促织、趣织(趋织)、蜻}、^孙等,俗名也称蛐蛐儿。古往今来,世人对蟋蟀似乎有着独特的情感寄托,它总是和我们的生活有着万缕千丝的关系,在蟋蟀的身上融入了无数文人的文化情怀。
一、 蟋蟀――从自然界中的昆虫走向审美意象
“蟋蟀”最早出现在《诗经・豳风・七月》中,“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段文字着重写昆虫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由蟋蟀依人写到寒之将至,先民们从昆虫的活动中感知季节、安排农事。但诗歌本身是反映奴隶受贵族压迫,虽终岁辛劳,却依然饥寒交迫。“蟋蟀”在这里没有什么特殊含义,只是人们自然生活场景的组成部分,并没有丰富的文学内涵。
《诗经・唐风・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蟋蟀在堂,岁聿其逝。……蟋蟀在堂,役车其休。”诗中以蟋蟀起兴,感叹岁月飞逝,而时光易逝的感慨则来自于蟋蟀自野入堂这一自然现象。如此,蟋蟀这一随季节出没的昆虫便被赋予了人文色彩。
蟋蟀文学内涵的产生,与《诗经・唐风・蟋蟀》有关,但更明显地体现在宋玉的作品《九辩》中。“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作品中,秋天的萧瑟景象与失意贫士的悲凉内心交织在一起,伴随着幽静的深夜中哀婉的鸣叫声,越发显得孤单凄凉,自此,蟋蟀的悲秋文化内涵在文学作品中形成了一个长期传统。蟋蟀鸣而天下知秋,“悲秋”现象使得古代吟颂蟋蟀的诗人大多无法摆脱这一审美移情心理。
“蟋蟀”在《古诗十九首》中出现时内涵就丰富得多了。《明月皎夜光》之七“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诗文中的“促织”指的就是蟋蟀。诗歌以悲秋起兴,从美好夜景中,抒写客中独步的忧伤,那“美好”也会变得“凄凉”。这个起兴和下文相联系,蟋蟀成为全诗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已经是一个意蕴丰富的意象。《东城高且长》之十二“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驰情整巾带,沉吟聊踯躅。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诗人在作品中写到“转眼一年又过去了!在怅然失意的心境中,就是听那天地间的鸟啭虫鸣,也会让人苦闷。鸷鸟在风中苦涩地啼叫,蟋蟀也因寒秋降临而伤心哀鸣。不但是人生,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不都感到了时光流逝。与其处处自我约束,等到迟暮之际再悲鸣哀叹。何不早些涤除烦忧,放开情怀,去寻求生活的乐趣呢!”在这里“蟋蟀”的感彩更鲜明,它会“伤局促”,成为了凝聚诗人感情的意象,具有审美价值。
后世的诗词中,蟋蟀的形象更是频频出现,成为蕴含深远的文化意象。西晋文士潘岳的《秋兴赋》、唐代李白的《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贾岛的《客思》、杜甫的《寝夜》、宋代王安石的《西风》、李清照的《行香子・七夕》、杨万里的《放促织赋》、清人纳兰性德的《虞美人》中,都有蟋蟀的身影,兹不赘述。
二、 古诗词中蟋蟀的文化意象内涵
蟋蟀意象对后世的文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其延展的过程中更趋丰富化,定型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悲秋之情。寒风乍起之时,声声哀鸣的蟋蟀更容易使人陷入莫名的悲伤中。楚人宋玉《九辩》中“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是蟋蟀悲秋的较早体现,失意的文人独在异乡为异客,在小虫的哀鸣声中,更显悲凉。西晋文学家潘岳在《秋兴赋》中亦有“熠耀粲于阶闼兮,蟋蟀鸣乎轩屏”的诗句,闪亮的萤火虫和哀鸣的蟋蟀共同构成秋夜的画面。到唐代以后这类作品尤其增多,张随《蟋蟀鸣西堂赋》:“岁云秋矣,秋亦暮止。西堂寂听之时,蟋蟀寒吟之始。纷稍稍以惊节,洞阂院岫。”诗人先写随着秋季的到来,蟋蟀开始鸣叫起来,到处充满它们连续不断的鸣声。紧接着就以蟋蟀的鸣声为由头,过渡到悲愁与感叹:“若夫八月在宇,三秋及门,清韵昼动,哀音夜繁。潘生感而增思,宋玉伤而断魂。”
蟋蟀并没有感情,不懂喜怒哀乐,鸣叫是它的自然属性。只是夏去秋来,黄叶随着寒风落地,蟋蟀们的鸣声四起,总会引起多愁善感的人们的无限忧思。蟋蟀的这种感人力量,既来自于与之o密相连的季节秋天,也与蟋蟀本身有一定关系。早秋的蟋蟀,叫声清澈嘹亮,能给人以美感。但到了晚秋,蟋蟀时断时续,略带颤音的鸣声,变得有气无力,给人如泣如诉的感觉,难免让人思绪万千。
2、生命之忧。“蟋蟀”意象具有浓烈的生命意识,这在《诗经・唐风・蟋蟀》中已经凸显,这一内涵为后世作品所继承,成为蟋蟀意象的又一主流内涵。王令的《和人促织》更侧重对年华的更迭之悲。“秋虫何尔亦匆匆,何处人心与尔同。梦枕几年悬客泪,晓窗残月破西风。人思绝漠冰霜早,妇叹穷阎杼柚空。更有孤砧共岑寂,平明华发满青铜。”再如王安石的《西风》:“少年不知秋,喜闻西风生。老大多感伤,畏此蟋蟀鸣。况乃舍亲友,抱病独远行。中夜卧不周,恻恻感我情。”蟋蟀的鸣声更易触动老人敏感的神经。
3、思乡之苦。独在异乡为异客,蟋蟀鸣叫最易唤起秋季寒夜游子的思乡情绪。唐代诗人贾岛的《客思》是一首听觉、视觉和心理感受俱全的悲秋思乡之作:“促织声尖尖似针,更深刺著旅人心。 独言独语月明里,惊觉眠童与宿禽。”再如宋代杨万里的《蛩声》:“山行我已厌征尘,夜语谁能伴老身。桑有暗蛩同店宿,被渠告诉却愁人。”旅途漫漫,长夜难耐,本想以蟋蟀为伴,怎奈蟋蟀的哀鸣更添愁肠。
蟋蟀是乡愁的化身,直到今天,蟋蟀鸣声所引起的乡愁依然萦绕在诗人的作品中。被诗歌界誉为“诗魔”的现代台湾诗人洛夫曾做《蟋蟀之歌》,在蟋蟀的鸣叫中,诗人梦游到了家乡的万水千山,把浓烈的乡愁凝注笔端。流沙河的一首《就是那一只蟋蟀》更是激起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共鸣。
4、故国之思。相比游子个人的思乡之情,吟蛩也能抒发对故国远土的怀念。例如杜甫的《寝夜》:“蛩唱如波咽,更深似水寒。露华惊弊褐,灯影挂尘冠。故国初离梦,前溪更下滩。纷纷毫发事,多少宦游难。”家远身孤,白首无成还宦游在外,独处在天冷水寒的秋夜,听着蟋蟀的哀鸣,感概着归家的愿望在日复一日的等待中渐行渐远,昔日的报国热情也日益减退。在这里,个人的思乡之情上升到了家国的抱负和情怀。同理的还有岳飞的《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昨天夜里蟋蟀一直鸣叫不停,使作者从金戈铁马对抗金兵的梦中惊醒,因梦见战场战事而忧国忧民再无睡意,独自在台阶前徘徊。当时作者主张抗金,收复失地,但是朝野上下一片议和声,使作者陷入孤掌难鸣的处境,不禁担忧起国家的未来和命运,心情沉重。
5、相思之愁。在思妇题材的古典诗文中,一般离不开对蟋蟀的吟鸣。比如敦煌曲子词《菩萨蛮》中“香销罗幌堪魂断,唯闻蟋蟀吟相伴。每岁送寒衣,到头归不归?千行欹枕泪,恨别添憔悴。罗带旧同心,不曾看至今。”征人思妇的相思之苦,跃然纸上。再如南宋汤惠休《秋风》:“秋风袅袅入曲房,罗帐含月思心伤。蟋蟀夜鸣断人肠,长夜思君心飞扬。他人相思君相忘,锦衾瑶席为谁芳。”秋风萧瑟,蟋蟀在堂,声声哀鸣不禁勾起了思妇的相思之情。类似的还有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苑矍矧松ā2上阈写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在井阑、庭树、落叶之外,又添了虫鸣,使一幅深秋庭院清寂之景,如现眼前。秋虫声声,芳草小径幽幽,伊人的芳踪已失,再也唤不回。轻吟之下,独守空房的思妇会想起远在他乡的丈夫而倍感孤独,失恋的男女也会因忆起往日的美好时光而愈益伤悲。
6、友情之和。送别知己,遥思故人,赋诗一首是文人间最好的情感寄托。蟋蟀悲秋与友情唱和也因诗歌紧紧联系在一起。刘禹锡的《秋夕不寐寄乐天》便是将自己的心事倾诉与远在他乡的白居易:“洞户夜帘卷,华堂秋簟清。萤飞过池影,蛩思绕阶声。老枕知将雨,高窗报欲明。何人谙此景,远问白先生。”深秋之夜,门帘暗卷,厅堂冷清,只有孤独的萤火虫零星地泛着点白光,屋前台阶下吟蛩声声倾诉着哀思,秋雨将至,整夜倚窗无眠,此情此景只有白先生能明白。诗人以此来表达二人的同心相知,心有灵犀。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菩萨蛮・和夏中玉》也是诗人少有的抒写友情的诗作。“与君欲赴西楼约。西楼风急征衫薄。且莫上兰舟。怕人清泪流。临风横玉管。声散江天满。一夜旅中愁。蛩吟不忍休。”词的上片交代了此词的写作背景,西楼、急风、薄衫、兰舟这些物象都传达出离别之意,作者因担心自己的牵挂不舍和担忧之情会增添友人的伤悲,只是临风吹箫,将自己的离愁别绪寄托在漫天的箫声中,旅夜无眠,唯有吟蛩长鸣为伴。
需要注意的是,蟋蟀的种种内涵常常相互交织出现,如悲秋之情常与思乡之苦、生命之忧结合在一起,思乡的羁旅之愁又会延伸到故国之思等等,这是由中国古代诗歌意象的不确定性和象征性特征决定的。
三、 考题链接
(2014・山东桓_二中4月检测试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秋思寄子由
黄庭坚
黄落山川知晚秋,小虫催女献功裘。
老松阅世卧云壑,挽著沧江无万牛②。
【注】①元丰四年(1081),诗人任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令,很不得意。这时苏子由(苏辙)被贬在筠州(治所在今江西高安)为监盐酒税,两人相距不远。诗人因秋而思,触景生情,有慰勉苏子由之意。②“挽著沧江无万牛”意为“志甚坚,难以动摇”。
(1)第二句中“催”字用得十分传神,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
(2)在黄庭坚的诗中经常出现“岁寒三友”的形象,结合全诗,赏析本诗中“老松”的形象。(4分)
篇6
“美好”的月
月亮实在太美了,以至于“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清・曹雪芹)。甚至不需用眼看,只听听月亮的名字都感觉美得醉人。
桂魄、白玉盘、玉钩、冰轮,这些都是诗人赋予月亮的美称。月亮在诗文中的美称,真可谓美不胜收,有人曾整理出150种,月亮受欢迎的程度可见一斑!可以说,千百年来,月亮是中国诗人的最爱。他们懂月、访月、赏月、咏月……月亮寄托着他们对一切真、善、美的良好祝愿。
“思念”的月
“八月十五月儿圆”,这种“圆”的事物,和中国人追求人生、事业圆满的心理是一样的。可是,古代很多诗人常常为了功名或生计背井离乡,越是到了团聚的日子,越是无法和亲人团圆,于是望月就和思乡念友连在了一起。这样的诗句有很多:
不过,借月亮将思念之情表达得最淋漓尽致的,应当数宋代大文豪坡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远隔千里之人,同处在这美好的月光之下,虽不能团聚,也能有所安慰了。
“永恒”的月
篇7
何以至此呢?朱光潜先生在《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一文中谈道:“西方诗人所爱好的自然是大海,是狂风暴雨,是峭壁,是日景;中国诗人所爱的自然是明溪疏柳,是微风细雨,是湖光山色,是月星。”仰望悬挂空中的一轮孤月,置身于清明澄澈的天地间,有多少诗人神思飞扬,探索着人生的哲理和宇宙的奥秘,由此写出了许多千古传诵的诗篇。
中学语文课本里古诗词中涉及月亮的诗句有近二十处之多,细细品味作者们笔下“升起的明月”,情意之浓,乡思之烈,可见一斑。
一、借月述志
为寄托美好的理想和抱负,弹响激奋的心灵之弦,遭流放的屈原,行吟于水乡泽国,唱出了“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的心声。这不但加浓了诗的意境,而且抒发了不与邪恶势力合污,高洁自好,肝胆永如日月生光的心志。曹操在《短歌行》中,通过对月的描绘,把自己内心的忧思与宏愿一展无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人才的难得如同无法揽取的明月,是那样可望而不可即,只有像周公那样礼贤下士,方能征服天下人之心。明月,代表了作者求贤若渴,一统天下之雄心。同样是曹操,在击败乌桓后,登临碣石,咏出了“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光灿烂,若出其里”的诗句。雄阔的气象,映衬着这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拓业壮志,昂扬进取的精神。南宋词人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写道:“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从月亮的皎洁、安祥与和蔼中,在湖波的摇篮里,月光的下,词人原先那躁动不安的灵魂找到了最好的休憩和归宿之处。
二、邀月壮怀
“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具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李白《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这是中国古代多数知识分子的理想抱负。可“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在壮志难酬,屡遭排挤流放之际,明月,成了他们的寄托乃至知己。天宝初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却遭到排挤和诋毁,朝廷也无重用之意,只是命其侍宴陪酒,作诗助兴,心情之愤闷可见一斑。但作者并不沉沦,更不同流,而是邀月壮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月下独酌》),原本孤独的诗人在与月亮的感情交流中达到了一种契合,执意把月亮引为知己,结为忘情之交,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相聚,创造出一个“人月相得”的心理神话,找到了精神的归宿和心灵的家园。“乌台诗案”,使苏轼从名满天下的大学士,沦落至挨骂受辱的阶下囚,且一贬再贬,苏轼的内心经历多少番隐忍与挣扎!面对如梦的人生,他并未一味悲叹,而是邀月入诗,借祭江中之月以壮怀――“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生命短暂,江月永恒,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从来都不会因人生的得意与失意而慷慨或吝惜,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尽情享用无限的自然美景,从而释放自己,放开怀抱,完成自己的精神突围与提升。明月,是李白与苏轼达观豪放的见证。
三、托月抒情
“月是故乡明”,月亮最容易撩起古人的乡愁,成为诗人乡愁最无言的见证,而乡愁又是古代社会最为普遍的一种情感,再加上我们这个农耕民族又有一种特别的根深蒂固的家乡观念,人客居他乡便是分离,回到故乡才算团圆。于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团圆观念在月亮的阴晴圆缺中得到了认同和共鸣。“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你看,月亮的消瘦和圆满都会触动诗人的情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亮寄托了诗人词客脉脉的乡情和美好的祝愿。这种情感,在古诗词的长廊里,举不胜举。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更是把景情通过月亮和盘托出,由床前的月景而生思乡之情。这眷眷的乡思,寄于太清中的一轮朗月。人间共婵娟,故乡的夜空上,不也高悬着这轮朗月么?柳永的《雨霖铃》中的“残月”,寄托的则是一种离情:“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别京都恋人远去,身处于烟波之上的游子,无限怅然。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词人以“残月”寄情,恰当地表达出分离的苦痛和对恋人的思念。姜夔笔下的“冷月”,道出的又是另一种情思:“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杨州慢》)。春风十里杨州路,昔日的繁华已随战火逝去。以冷月寄托词人思绪之悲凉痛惜,可谓精当无比,景情交融。
四、以月言理
那高悬于天际的明月,常常引发诗人们的哲理思考:明月亘古如斯,跨越时空,而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和渺小。在他们的诗歌中,月亮这一意象成了亘古不变的象征和世迁的永恒见证。“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纵横历史,英雄伟业;时空交错,物是人非。月亮在此,成了跨越时空的见证。“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明月长存而人生短暂,其间有不尽的坎坷、曲折、孤独、寂寞,人类个体虽然不可能永远享有生命,但其精神和理性却可以永远享有宇宙。“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面对人生的短暂和月亮的永恒,诗人难免有淡淡的伤感,但是没有颓废的绝望。对于生与死,诗人有自己独特的解脱方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月如此,人物不绝。生命个体当然是有限的,但生命通过族类的繁衍却是无穷的。这样一来,“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与“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个体生命的经验经由诗人的思考上升为一种“整体生存话语”,有限的生命个体由此诗意言说获致整体生命的无限性。宇宙的无限,时间的永恒,生命的短暂,引起诗人的沉思,月夜的美景因这些富于哲理意味的诗句而增添了神秘的气氛,望月怀人的情绪又因这种对宇宙无穷的思索而变得深沉、幽邃。所以诗人感受的不只是欣慰,更是永恒。
五、吟月添景
作品的意境离不开景物,诗词的作者们常在景物的描写中“邀”进了月亮,使意境顿生,情更真切。试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这些诗句,描绘出一幅清丽、明朗、宁静的月夜景象,诗意皆因月色而加浓。“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查慎行《舟夜书所见》),作者给予我们的是一种朦胧美的享受:时隐时现的月光下,闪烁着一点流萤似的渔灯,贴切地描绘出明暗相间的舟夜所见景物。“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的雄浑意境,反衬出诗人晚年孤苦伶仃的形象和凄苦无奈的心境。“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情境纵然明丽,却无人欣赏,意境之悲,哀意之深,实在难以言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游子的孤独,思乡的愁绪,已使人不能入睡,再加秋深,夜静,渐渐落下之月,此情此景,使诗人越发感到凄凉难奈。“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淡雅的水边月色,柔和而幽静,与作者要表现的那种声色歌舞、纸醉金迷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着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月光如水,松枝疏朗,泉水清澈,山石历历。幽静、明净而又充满情趣的意境充溢其间,同时,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和隐逸其间的情怀,一展无余。
一轮高悬天宇的孤月,竟使得这些古人如此多情,除了前面所引朱光潜先生论述之因外,我认为,它还有着极其重要的文化渊源。道家以“无”为本,强调虚静;儒家倡导温柔敦厚的君子人格以和为贵的行为准则;再看看艺术史中崇尚含蓄冲淡的意境、大团圆的结局,那么,月亮受到古代文人的喜爱,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篇8
【关键词】语音意象 汉字意象 典故意象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021-01
1、语音意象
语音意象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汉语语音相同或相近的特点,使诗句产生明暗两层含义,一层是字面含义,一层是暗含的意义,而后一层意思才是作者表达真意所在。语音意象体现了很强的文化内涵。
1.1 “柳”,“留”的谐音双关
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枝以送别友人,借“柳”、“留”谐音,以表达依依惜别之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汉代《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1.2 “丝”和“思”谐音双关
丝与思谐音,比喻情深谊长,至死不渝。李商隐的名篇――《无题》诗中有这样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首诗写女子对情人刻骨铭心的思念和至死不渝的爱情。其高明之处是在于巧用谐音,通过“丝”谐音“思”,巧用谐音,以蚕丝谐情思,以烛泪喻相思之泪,春蚕吐丝,连绵不断,吐之既尽,命亦逐亡,蜡烛流泪,流之既干,身亦成烬。表明女子对爱情执著不渝,至死方休,其情足可以感天地,泣鬼神。这些谐音双关的妙用把强烈的爱深厚的情表达地形象具体、生动感人。
1.3 “莲”和“怜”,“藕”和“偶”谐音双关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南朝乐府《西洲曲》)“莲子”即“怜子”。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思欢久,不爱独枝莲,只惜同心藕。”(《读曲歌》)芙蓉即莲花,本是大自然的一种植物,藕是荷花的根茎,这两个例子利用“莲”谐音“怜”,“藕”谐音“偶”而构成双关,含蓄地表达出对恋人的思念之情。
此外,我国一些传统的习俗,也是利用谐音双关来体现民俗文化的意蕴。例如在新婚床上撒红枣、花生、桂圆、莲子等,以“枣”谐“早”,“生”与“生”同音,“桂”谐“贵”音,“子”同“子”同音,取“早生贵子”的吉意,表达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愿。
古典诗歌语音意象属于汉文化的一个范畴,作为一种谐音文化,它反映的是一定的风俗习惯和社会风尚。它在历史上也是变化发展的,不仅在古代诗歌中出现,而且到现在也没还没消亡,它担负着传承文化的大任,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国粹。
2、汉字意象
2.1 月亮
月是我国古代的象形文字,作为我国古代诗词中的常用意象,诗人借明月来表达思念之情,如杜甫诗《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这两句也是借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怀念。如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2 水
水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往往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李煜词《虞美人》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相见欢》有“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用东流之水来比喻亡国之君的李煜愁绪之长愁绪之多,写出了亡国之君的无限哀伤。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也是借流水来抒发离愁之情,以水喻愁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汉字的象形特征对于诗的意境的营造,还是大有裨益的。汉字意象正是借助一个个代表物象的词语,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3、典故意象
中国古诗词之所以难理解,最大的难点是因为这些意象富含独特的中国文化,而这些富含独特的中国文化的意象更难以被西方人理解,我们把这些富含独特的中国文化的意象叫做典故意象。常见的典故意象有长亭、红豆等。
3.1 长亭
长亭是陆地上送别的场所。李白《菩萨蛮》写道:“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的《雨霖铃》中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的诗句;李叔同《送别》词有:“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长亭在中国古典诗歌里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3.2 红豆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南州记》称为海红豆,史载:“出南海人家园圃中”。《本草》称其为“相思子”。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写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在唐时流传甚广,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3.3 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如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
篇9
关键词:古诗词;笛子;意象;情感
中图分类号:K8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春花秋月,细雨微风,古典诗词的唯美之处,一是在景物意象之美,一是在所抒发的情感之美。而笛子作为古诗词中常出现的意象之一,代表了多种不同的情感。目前已经有许多关于笛子意象的研究,而本文将从另外的角度来探索这样一种独特意象的艺术魅力。
在古诗词中常出现的笛子,主要有竹笛和玉笛,还有一种羌笛。不同材质所制成的笛子,音色不同,所带给人的听觉感受不同,而诗人们把握到了这样的特点,所以就根据笛声带给听者的感受写出了极富情感的诗句和词句。
一、悠悠竹笛心思远
竹笛以竹为管,颜色翠绿而音质古朴深远,回荡在深山古林之中或是碧波大江之上,意境悠远。竹笛之声,带有几分洒脱,正如宋代白玉蟾《题莫干山》中写到:“城南城北无老树,又吹竹笛过前山”;还有宋代僧人兜率从悦的诗句:“常居物外度清时,牛上横将竹笛吹。一曲自幽山自绿,此情不与白云知”,骑在牛背上,把吹一根竹笛,空幽的山谷青翠静谧,唯有白云相伴,如此惬意与洒脱,又有几人能体会?不过,洒脱之外,竹笛的声音却也蕴含着几缕忧伤,如宋代董嗣杲的《拙寄》中写到“大阃粮艘上,孤营竹笛悲”,一个“孤”字,一个“悲”字,都在竹笛声声中愈加显得忧伤。
有时,笛声甚至有震撼的力量,比如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十二铁笛亭》又是这样描写竹笛之声的:“谁将点漆金,铸作孤竹笛。林外吹一声,震落千峰石”,这样的诗句倒是赋予了竹笛另一种铿锵,平常宛转悠扬的笛声竟然能使得数座山峰上的石块震落,倒是让人感觉到了吹笛者的力量。
由此可见,竹笛这样的意象所蕴含的寓意是多重的,或洒脱,或忧伤,或闲适,或铿锵。吹笛者的心绪不同,悠悠竹笛声传递的情感自然也就不尽相同了。
二、婉转玉笛情绵绵
玉笛则是另一种常见的意象。玉笛多是用上好的玉石打磨而成,笛身温润,剔透,碧莹莹,而其声婉转悠扬,寄托着人们缠绵的思念,抑或是浓浓的乡愁。玉笛出现的环境,或是在春风吹过的夜色里,或是在珠帘重重的阁楼上。或是在灞陵河岸的柳丝中,玉笛声声入心扉,无论是吹笛人,还是听笛者,都能够在笛音缭绕中体会着寸寸柔情。
纵观唐宋以来的古诗词,使用玉笛这样的意象的诗句多与离别、怀乡有关,并且涉及到的环境多是寂寥清冷的。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是这样写的:“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诗句中的乡愁在黄鹤楼上传出的渺渺笛声里化开;同样,《春夜洛城闻笛》中,玉笛声在夜色里飘散,游子思念故园的情怀在《杨柳曲》中益发深沉:“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首诗为人所千古传诵的一个原因,正是那春风、夜色伴着玉笛声吹进了古往今来游子的心中。冯延巳的《归自谣》写到:“寒山碧,江上何人吹玉笛?扁舟远送潇湘客。芦花千里霜月白,伤行色,来朝便是关山隔。”送行之时,江上的玉笛声显得空阔寂寥,衬出离人送别远行的伤感,这也是玉笛意象所传递的情感之一。
除此之外,玉笛还表达了诗人或词人对于世迁,沧桑变幻的思索以及无奈之情,而此时环境往往离不开宫阙楼台,这样独特的场所历经岁月风霜,代表了世事的沧桑。张祜的《华清宫》写到:“天阙沉沉夜未央,碧云仙曲舞霓裳。一声玉笛向空尽,月满骊山宫漏长”, 昔日的华清宫,而今已不复有佳人起舞,仙乐飘飘的盛景,玉笛声打破寂静,不变的唯有一轮明月,依旧照着骊山。以声衬静,更是突显出一片萧瑟中的凄凉。“春入行宫映翠微,玄宗侍女舞烟丝。如今柳向空城绿,玉笛何人更把吹?”[1]唐代皇甫松的这首《杨柳枝》,将盛唐王朝曾经一派歌舞升平之景与如今的“空城”作对比,连玉笛也无人把吹,这样的孤寂冷落令人唏嘘不已。他的另一首词《摘得新》也借玉笛声表达了自身惆怅的情感:“酌一卮,须教玉笛吹。锦筵红蜡烛,莫来迟。繁红一夜经风雨,是空枝。”繁花落尽,徒留空枝;独酌一杯酒,红烛依旧,玉笛声声吹,可以想象此情此景的淡淡落寞与忧伤。
换做是精致的亭台楼阁,玉笛声又通常和思妇、闺中女子联系在了一起。“红楼十二春寒恻,楼角何人吹玉笛。天津桥上旧曾听,三十六宫秋草碧。昭华人去无消息,江上青山空晚色。一声落尽短亭花,无数行人归未得”,宋代王武子的这首《玉楼春》,在楼角的玉笛声中,传递出闺中女子思念远行未归之人的惆怅与苦楚。“霜积秋山万树红,倚帘楼上挂朱栊。白云天远重重恨,黄草烟深淅淅风。仿佛梁州曲,吹在谁家玉笛中?” 冯延巳的这首《 抛球乐》,也是一种表达了思念之情,《梁州曲》在玉笛的吹奏下,更是将远在边塞寒苦之地的征人的思念飞越关山,吹进朱帘深掩的楼阁中。
三、古朴羌笛声声怨
羌笛,作为我国一种古老的单簧气鸣乐器,不同于人们常见的笛子。笛身有两管数孔,笛音悠长而泛着古老的气息。古诗词中用到羌笛这一意象的,多是要传达征戍边关的将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浓浓的愁怨。为人熟知的一首提到羌笛的诗是王之涣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这样的意象,多是与塞外、关山、大风连结在一起。高适写过一首《塞上闻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何处梅花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我们从中不难看出,羌笛所吹奏的乐曲一般是《杨柳曲》和《梅花落》,这两支都是能勾起征人思乡离愁的古曲,经羌笛奏出,那特有的低沉之声像声声呜咽,使吹者一吐思念之情,使听者愁肠百结。类似的词句还有温庭筠的《定西番》:“汉使昔年离别。攀弱柳,折寒梅,上高台。千里玉关春雪,雁来人不来。羌笛一声愁绝,月徘徊”。“愁绝”二字,点出了羌笛之声的特点,点出了吹笛之人的心情。宋之问的《咏笛》也表达了这样的思念:“羌笛写龙声,长吟入夜清。关山孤月下,来向陇头鸣。逐吹梅花落,含春柳色惊。行观向子赋,坐忆旧邻情。”羌笛声声,诉说的正是那样的战乱年代里的绵长的思念。
古典诗词意美情美,笛子这样的意象更是为诗词增添了无穷的艺术魅力。无论是竹笛、玉笛,还是羌笛,笛声飘渺,它们都将一直回响在岁月的痕迹里,让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殿堂更加迷人。
篇10
帮助。
一、看标题
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题目犹如一个人的额和眼,是人们最先看到的部分,往往可以一看定乾坤,一看定分晓。认真审视古代诗歌题目,可以从中得到许多信息。古诗题目,有的揭示了作品的思想内容,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有的暗示了诗歌体裁,如王昌龄的《从军行》、王维的《陇头吟》等;有的奠定了诗歌的感情态度,如杜甫的《春夜喜雨》、李绅的《悯农》、陆游的《书愤》等。抓住诗歌的标题,琢磨其中蕴含的信息,能有效帮助考生打开鉴赏之门,找到解题的钥匙。如,四川卷诗歌鉴赏题,看标题便能浮想联翩,由此及彼,得到解题的种种线索。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四川卷)(8分)
子规【注】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1)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3分)
(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5分)
本诗标题为《子规》,一看便能断定这是一首咏物诗。而咏物诗诗人往往通过对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神韵、品格等的摹写,来寄托作者的感情,来表达诗人的品格、人格或理想操守。本诗以子规作为吟咏的对象,侧重描绘子规的身份来历及其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归人,使得“贪夫”“远客”这些客居他乡之人无不惆怅、“断肠”的特点,表达了诗人思乡难归的情感。考生如果能从题目入手,并联想到这个意象的固有含义,联系诗句,便能快捷、准确地解答(2)题。
二、看作者
看作者,就是说我们在欣赏古诗时,要知人论世,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际、思想状况、创作风格、创作倾向等多方面,去寻找解题的蛛丝马迹。如果我们看到的是陆游作品,脑海里马上闪现的大都是金兵入侵、中原沦陷,诗人誓死抗金、收复失地的决心,或者徒有报国热情却壮志难酬的悲愤;如果我们读到的是王维的诗歌,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他笔下的山水风光、恬淡宁静的性情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特色。所以,我们鉴赏古代诗歌,就要看作者,看作者的该作品是否与他的思想、诗风一脉相承或是大相径庭,从中捕捉信息,为解题服务。这其中需要相当的知识储备。如,若对诗人完全陌生或一知半解,也就难以发散思维、浮想联翩了。因此,在诗歌鉴赏中,我们要引导考生从作者入手,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三、看注释
注释往往对诗人情况、写作时间、时代背景或者疑难词语作出解说,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暗示和指明路径的作用,所以考生对这些注释要敏感把握,来帮助鉴赏。比如说,注解上注的有渔夫或者渔翁,考生就应该知道,唐诗宋词里面涉及的渔夫、渔翁是隐居之人,凡隐居之人肯定是洁身自好之人。因此,考生要认真看注释,切不可视而不见。如江西卷,注释为理解诗歌主题奠定了基础。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江西卷)(8分)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①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②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便作:纵使。
(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4分)
(2)词中“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4分)
本道诗歌鉴赏题,敏感的考生,只要一看到注释①“韶华”指“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马上就会想到本首诗的主题可能与惜春、伤春有关系。果不其然,只要我们仔细品读诗歌,联系“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再联系上片结处“人不见,水空流”,便会让人陡生岁月如流、青春不再的伤感,再加上暮春时分登楼远眺,柳絮飞坠,落花飘零,大好春光冉冉消逝,心中的伤春伤别之愁、久别怀人之情油然而生,而这首词所表达的感情正是如此。
四、看意象
意象是古代诗歌传情达意的重要手段,我国古代诗词中的许多意象已经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诗人往往通过选取特定的意象来表达诗歌意境和感情。如,“月亮”就被赋予了思乡或团圆的意
思,“鸿雁”被赋予了游子思乡怀亲或羁旅行役使伤感之情,“寒蝉”的叫声意味着悲凉,“杜鹃鸟”或“子规”象征凄凉哀伤或思家思归;“折桂”意味着科举及第,“采薇”暗指隐居生活等。因此,考生鉴赏时,要敏锐地捕捉诗歌中的意象,积极调动积累,联系传统意象固有含义,来帮助自己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如,山东卷诗歌鉴赏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山东卷)(8分)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
其实,这两道题都在考意象。其一考意象营造的氛围,其二考意象的作用。所以,考生要敏锐考察诗人在本诗中选取了哪些意
象,要营造什么气氛,要表达什么主题。很明显,是人借助秋雨、木叶、雁声、水鸟、孤舟、霜月、枫桥等深秋景象,再辅以“萧萧”“飘”“寒”“急”“遥”等情感色彩鲜明的词语,来营造羁旅中凄冷、感伤的氛围,来表达漂泊、思乡、孤寂之感。如果考生不积极捕捉这些意象,并调动知识储备,就很难勾勒出那么一幅深秋羁旅行役图,那意境氛围也就难以准确把握了。
五、看诗眼
所谓“诗眼”,就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它可以是一个字或一个句子,或概括或提纲挈领或点题,能够使诗歌境界全出。诗句、诗篇中的诗眼,也常常为我们欣赏诗歌打开了突破口。如,广东卷诗歌鉴赏题,其中有一句就是关键性的语句,就是“诗眼”。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广东卷)(7分)
余杭四月 【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注】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 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2)“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4分)
首联第二句“一晴生意繁”就是本首诗歌的诗眼,第一句点题,本句对全诗进行了高度的概括,起着总领全诗的作用。后面的颔
联、颈联和尾联,就是紧扣这一诗句来具体展开和描绘其繁荣景
象:有樱桃青豆配酒爽口,绿草白鹅映衬着村庄;船行水上,轻快疾驰,春风拂袖,飘然翻动;农户们白天闭着门,原来是为了保养小蚕。后面六句诗歌,从自然景物到社会场景,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生意”(生机)景象,让人赏心悦目、欣喜有加,诗人那闲适而悠游的情怀跃然纸上。
六、看题干
高考诗歌鉴赏题,有些题干的设置,导向性非常明确,能够让考生思有所托、答有所依,而不是云山雾罩,一片模糊,让人无的放矢。特别是那些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的考题,要求考生选择的往往又是错误的一项,意味着设置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错误的,有三项是对的,考生完全可以利用其中的三项来帮助解题,以达到以题解题之目的。有的题干以评价性论断出现,其中就暗含了答案,考生只要找到这样评价的依据即可。因此,我们在鉴赏答题过程中,一定要善于借助题干,从中获得某种点拨或启迪,来为解题服务。切不可对这些题干无动于衷,那样就会枉费了命题者的一片苦心
和“人文关怀”。如,2012年的北京卷诗歌鉴赏题,只要考生善于利用题干,就会获得许多启发,对诗歌的内容和表现技巧就会有更大的把握。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北京卷)
柳堤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睛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10.(7分)
①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
B.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状柳茂
C.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
D.“啼莺”“飞燕”“风暖”“落花”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暮春世界的美丽景色
11.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鹤雀楼》(白日依山尽)、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等诗中也有体现。任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具体说明其中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不少于150字)(10分)也可选取其他诗作。
题干中,题10①AB项就是对首联和颔联的分析鉴赏,考生可以充分借助此来理解诗歌。
而题干11题中的提示,更是让我们懂得了本诗像许多宋代哲理诗一样,富有理趣,由景及理,意在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考生只要从熟悉的诗歌入手,由已知到未知,由熟悉到陌生,依此类推,便能得出答案。
- 上一篇:仿写植物妈妈有办法写一段话
- 下一篇:大学规划书大一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