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峡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04-10 17:53: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三峡的诗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三峡的诗句

篇1

关键词:天命;人事;悲剧;颂诗

关于《三国演义》的主题,学界有拥刘反曹说、人才说、悲剧说、乱世英雄颂歌说、天命说等十五种观点。笔者则认为,《三国演义》既是一幕理想幻灭的人间悲剧,也是一曲意气扬厉的英雄颂诗,而这看似背道而驰的“悲”与“颂”正是在天命和人事的观照下集中展现的。

《三国演义》的悲剧性在于天命与人事的激烈矛盾的结果:人在操纵一切、不可逆转的天数面前的渺小、软弱。这一点在作品最后引用的古风中有着明显的流露:“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魏、蜀、吴三国其实都是失败者,相对弱小的蜀汉、孙吴固然破灭,强大的曹魏也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

《三国演义》中最为深切感愤的悲剧在于诸葛亮北伐事业的失败。诸葛亮是小说中作者倾注了极大的笔力、寄托了深刻的思想情感与理想追求的人物形象,而北伐事业则代表着复兴汉室的正义努力。小说中的诸葛亮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也不是历史上蜀汉贤相的民间化、通俗化,他代表的是斡旋天地、补缀乾坤的人事之极致。如果说刘备关羽身上都存在着足以致其败亡的性格缺陷,那么小说中的诸葛亮则近乎完人,在作者的理想上、在大众的心目中,这样的人物是应该而且必然能够完成自己的事业、实现“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宏图大志的。然而现实却与之正相反对,他的事业固然有过多次的辉煌,甚至是接近成功的境地,然而最终还是失败的结局,这也就给六出祁山的故事情节打上了浓厚的悲剧色彩。一出祁山时,“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进展迅速,然而终因误用马谡、丢失街亭,不得不无功而返。小说第一百回“汉兵劫寨破曹真,武侯斗阵辱仲达”中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开始取得重大胜利,但是后主却听信谗言下诏班师,他再一次在遗憾中退兵。最富于戏剧性和象征意味的是第一百零三回“上方谷司马受困五丈原诸葛禳星”中诸葛亮本已将司马懿诱入葫芦谷却突因“天降大雨,火不能着”而让这个最大的对手死里逃生,他只得慨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这里作者借孔明之口表达了对冥冥中主宰一切的天命的无奈心理。接下来“陨大星汉丞相归天”中秋风五丈原一节更是将这幕悲剧推向了。“姜维入帐,直至孔明榻前问安。孔明曰:‘吾本欲竭忠尽力,恢复中原,重兴汉室;奈天意如此,吾旦夕将死。’” “孔明强支病体,令左右

扶上小车,出寨遍观各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乃长叹曰:‘再不能临阵讨敌矣!悠悠苍天,曷此其及!”作品在这里反复提到天命的观念不是偶然的,它突出了一个基本的叙事模式:“人事”(以诸葛亮为代表)向“天命”(汉室将亡的历史趋势)发起强烈的挑战最终遭到了毁灭(北伐事业的彻底失败、蜀汉集团的最终覆亡)。

然而《三国演义》又不是简单地宣扬天命观念、鼓吹安时处顺,它的确显示了人事与天命斗争的失败、人在不可抗拒的命运面前的脆弱,但整个作品给人带来的阅读享受却不是消沉失落,而恰恰是充满力量的。毛宗岗在对作品进行加工润色时将杨慎的《临江仙》移诸卷首,这其实是弱化了小说的思想内涵,这首词集中表达的是一种“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对历史及现实的空洞、虚无的感受,而罗贯中及其作品传达的是一种强烈用世之心、为政之志,是对历史、现实的深切关怀。在这个意义上,《三国演义》又是一部仁人志士的颂诗,因为作品真正指向的是人事对天命的反抗斗争,体现了人的力量与价值。小说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中记载刘备途遇崔州平的谈话,崔州平宣扬“岂不闻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数之所在,理不得而夺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强之乎”,刘备则答称“备身为汉胄,合当匡扶汉室,何敢委之数与命”。第九十一回“祭泸水汉相班师伐中原武侯上表”中面对谯周“臣夜观天象,北方旺气正盛,星曜备明,未可图也”“丞相深明天文,何故强为”的反对意见时,诸葛亮坚称“天道变易不常,岂可拘执”,这已经是对天命的否定了。三国时代的英雄们不仅以言辞怀疑乃至否定天命,更以实际行动来张扬作为天命对立面出现的人事,他们一个个地竭尽全力与天命搏斗,构成了小说中光彩夺目的人物形象、扣人心弦的情节篇章。正如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陈述的那样:“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曹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背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料。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这段话虽然是诸葛亮个人的认识,却完全可以用以概括《三国演义》中一切仁人志士的精神信念。

《三国演义》在天命与人事的矛盾冲突中既悲悼了人的毁灭,又歌颂了人的反抗,不愧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历史小说。

篇2

随着中国经济政治中心的东移,唐宋之后,夷陵在军事上的战略地位已不再那么重要,反而因为其地理位置偏远,成为了一大批官员贬谪的“苦寒之地”。而到了清末,凭借长江这条黄金水道,夷陵成为了中国第一批通商口岸。如今,作为三峡大坝和葛洲坝水电站的所在地,曾经的金戈铁马、刀光剑影早已湮没在历史烟尘之中,唯有那洒在两岸山头的几许夕阳,还在默默述说着那烽火连天的岁月……

楚人破灭的幻想

秦将白起点燃的火神要塞

夷陵之名起源于古代诗句“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但是,一个名字如此平和美好的地方,为何在中国古代会频频成为征战之地呢?这一切,都来自夷陵重要的地理地位。

据山川之险与交通之便,夷陵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而关于夷陵的地理位置,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是这样描述的:“夷陵……临大江,扼巴楚咽喉,控川鄂门户。”

早在战国之时,夷陵便屡遭战火摧残。秦昭王28年(公元前278年),夷陵迎来了第一场大规模战争。这一年,秦国名将白起驾四驱战车兵至夷陵――此前,他已经率军全歼韩魏联军于洛阳,斩首24万,接着他又挥师南下,连克楚地鄢、西陵,攻占楚国国都郢。面对这位深通韬略、战必求胜的杀人魔王,楚军士兵早已闻风丧胆,听闻他兵至夷陵,楚军兵丁近乎哭嚎着逃向山林,灭都之痛、兵败之殇,此刻早已被死神来临的恐惧所掩盖。

起初,凭借着夷陵天险,楚国人曾从恐惧中燃起一丝希望。然而,精通军事地理的白起利用三峡有的风势,放出一把大火,彻底烧毁了楚人的幻想。据史料记载,白起率军万余,先以火攻,再以军阵冲锋,斩杀楚军万余人,风助火势之下,夷陵青翠的山林化为一片火海,楚军哭喊震天,长江上浮尸连片,只有少许楚军兵丁逃到陈地,保留最后一丝血脉……

白起的这一把火,似乎也让夷陵从此埋下了火种,自此之后,夷陵便屡屡遭遇火神的光顾。据《史记•楚世家》记载:汉建武九年(公元33年),枭雄公孙述率军数万人盘踞夷陵,成为一方霸主,十一年(公元35年)春,汉光武帝刘秀命大将岑彭从津乡发兵攻夷陵,仿效白起因风纵火之法,烧毁桥楼,大破公孙述军队,从此,史学家赋予了夷陵一个充满血腥味和烽烟的名字――“火神要塞”。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烧掉蜀汉黄金一代的“七百里大火”

不过,夷陵在历史上发生的最为著名的一场战争,却是在公元222年的三国时期。这场战争源于公元219年的荆州之战――为刘备镇守荆州的蜀将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最后被俘,死于孙权之手。

丢失荆州打乱了刘备一直以来的战略部署。为了自己的宏图霸业,刘备必须重新夺回荆州,否则他只能依靠“蜀道难”而割据一方,更何况他还痛失结义兄弟关羽。因此,刘备不顾丞相诸葛亮的苦谏,执意起兵沿长江东下,意欲为关羽报仇雪恨,并夺回荆州。在战争初期,蜀军势如破竹,连连得胜,被仇恨冲昏了头脑的刘备自忖:自己拥兵10余万,所到之处摧枯拉朽,就连东吴一代名将甘宁都被蜀军射杀,何愁吴军不灭?烽烟之下,东吴政权似乎岌岌可危。

大军压境,吴王孙权在危急中拜青年将军陆逊为都督,率军5万人应战。历史上,陆逊被形容为一个年轻书生,其实史料上不是这样记载的――夷陵之战时,陆逊已年近40岁,早已是东吴名将。由于将军吕蒙在白衣渡江攻下荆州后,连庆功宴也没能来得及参加便发病去世,他临危受命掌都督大印,救吴于水火。

公元222年1月,陆逊领兵到达了夷陵。在视察完地形之后,以沉稳用兵而著称的陆逊决定按兵不动――他深知,刘备的部队在三峡之中如同一条不能施展开来的长蛇,只要自己守住这个夷陵要塞,就好比卡住了蛇的“七寸”,而要取得最后的胜利,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当刘备率大军兵锋直指秭归(今湖北秭归),他很快发现,陆逊已占据夷陵隘口,自己的军队根本无法施展开来,更不要说进行大规模集团作战。于是,他只能命令大军在巫峡到夷陵的长江沿岸扎营,一时间,长江沿岸军旗飞扬,《三国演义》中夸张地形容:大营绵延七百多里。

陆逊的判断也很快得到了验证:占据夷陵的东吴拥有绝对的后勤优势,因为自夷陵往东就是鱼米之乡江汉平原,在这里不论是抽调人力还是粮饷,都十分方便。而且长江流过夷陵之后,豁然开阔,江深水缓。吴军在这里行船,不论是顺流而下还是溯水而上都不费力。

相反,位于三峡之中的蜀军,则与自己的战略腹地成都平原相距遥远,交通条件十分恶劣,部队运粮必须穿越大巴山――大巴山斜贯长江南北,山高谷深,地形复杂,人迹罕至,艰险程度丝毫不亚于北上关中的秦岭道。陆路如此,水路也不容易:蜀军通过水路运输,必须经过滩险流急,两岸绝壁千仞的三峡“鬼门关”,夏季洪水之时,船队稍有不慎就会面临船毁人亡的危险……

双方就这样僵持了半年。在这年夏天,陆逊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临:公元222年6月,荆楚之地被烈日炙烤得几欲燃烧,酷暑之下,屯兵数月的蜀军兵丁卸下盔甲,早已没有了作战之心。刘备被迫下令把营寨迁移到山林之中以避暑气。陆逊见此情形,顿时舒展开了数月不展的眉头:“数月不战,蜀国士兵早已疲惫不堪,织履小儿刘备现在更是把营寨扎到了山林之中,并以木栅相连。这峡谷风盛,何不火攻?”

于是陆逊下令吴军全体将士,每人手持硫磺等引火火具,对蜀军发动突然袭击,隔一寨放一把火,千年的“火神要塞”就这样再度燃起了冲天大火,蜀军在长江沿岸的40余座军营顷刻间便化为灰烬。突然遭袭,刘备惊愕不已,慌忙率军抵抗,无奈军心早已涣散,将士只顾自己逃命,逃窜的蜀军被吴军各路人马杀得片甲不留,刘备最后只率领数百亲信随从逃回白帝城,从此一病不起,不久便郁郁而终,三国鼎力之势也从此转变……

官员贬谪的“苦寒之地”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随着唐宋之后中国经济政治中心的东移,夷陵在军事上的战略地位已不再那么重要。相反,因为地理位置偏远,成为了一大批官员贬谪的“苦寒之地”。

公元725年春,夷陵迎来了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25岁的诗仙李白。当时,李白第一次东下长江三峡。当他在危峰夹峙的三峡波涛里颠簸数日后,船只驶出夷陵峡口,顿觉心境轻松,便随口吟出那绝妙的《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而在安史之乱发生后,李白被判流放夜郎(贵州桐梓),758年十二月,58岁的李白从夷陵动身入三峡时,遥想当年的豪情与今日的愁魄,则苦愁交加地吟出《入峡留别龚处士》:“我去黄牛峡,遥愁白帝猿。赠君卷草,心断竟何言……”

唐代之后的公元1036年(北宋景佑三年),欧阳修被贬为夷陵县令,失意的他看着夷陵美景,诗兴潮涌,作出了一生中难得的妙作《戏答元珍》:“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篇3

关键词:古典诗词 生物教学 人文精神 人文素养

在中学生物教育、教学中引入诗词,一方面,可使得教学内容活泼,拉近生物学与生活的距离,引起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回忆,从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更好地理解生命科学;同时,赋予学生生物学的眼光,从而有更广阔的文学视野,并认识到扎实的生物学知识对文学创作也非常有益处;对生物学与文学交叉的关注,可以为以后从事科学文学创作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又可以给学生提供从人文的视角去看生物学问题的素材,将生物学问题与社会文化相联系,在生物学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素养。

一、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生物学

许多诗词是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观察、筛选,并融入个人的情感而创作出来的,是自然世界在诗人心中的投影。这些诗词可看作是一种观察和思考的结果,这和科学研究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相当于简单的科学探究结果并对生命现象进行解释的案例;同时,由于它的短小精悍,语言优美,便于中学生阅读,很适合用于对教学内容的阐述,也可用于作为思考题对所学知识进行检验、应用。

有大量的诗词描绘了生物个体的特点。如《诗经·国风》中的《燕燕》“燕燕,差池其羽。”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有的诗词则反映了生命现象,例如不同生物之间、或者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如:《诗经·国风》“维鹊有巢,维鸠居之”;张九龄《感遇》“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因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有些诗词似乎与生命现象无关,却隐含着一些生物学问题。例如,有些诗词描绘了诗人所处的历史时期某地,比如三峡的自然环境,这就为我们今天追溯当地的环境条件变迁提供了证据。如李白《下江陵》“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绅《闻猿》“见说三声巴峡深……始信哀猿伤客心”。这些诗词可以互相印证,表明当时的三峡地区猿猴数量较多,生态环境应该较好。另一方面的例子,如关于秋愁的描绘:李煜《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对于为什么会有秋愁,今天的生物学研究已经能够利用神经调节、激素调节的知识去进行解释了。

二、可以由此感受自然与生命之美和诗词意境之美

在生物学教学中引入诗词,在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然之美、生命之美,并感受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之美。例如,自然界中的蛙鸣,可以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和谐与韵律,感受到生命之美。对此进行描绘的诗词,如辛弃疾的《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在诗人笔下,经过剪辑、组合,再现并美化了这样的意境,使它永恒,使我们可以体会到那些“蛙”一直在唐诗宋词中“鸣唱”。

三、如何将诗词引入生物教学

1.导入新课时适当运用诗词,既可导出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又能在新课一开始就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牵引住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授“生物与环境”时,可运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来导入新课。

2.可以利用诗词设置悬念,采用发现法、探索法、目标教学法等,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质疑、探索,激发学生“知新”的欲望,促进知识的迁移和深化。例如,在讲授有关“物种的多样性”的内容时,可运用学生很熟悉的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来启发学生。春天为什么处处闻啼鸟呢?给学生留下悬念,让学生通过思考质疑探索等自主学习自己去寻找正确的答案。这样,就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收到如同章回小说、电视连续剧的“悬念”效果。

3.编制练习题,引导学生练习。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唐朝诗人李白的著名诗句。试从生物圈水循环的角度分析:①黄河之水天上来是否有科学道理?②诗人对“黄河之水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描述是否完全正确?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来分析,这句诗有什么不准确的地方?你能通过改其中两个字使之既有科学性,又不失艺术性吗?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所描述的自然现象反映了( )。

A.地域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B.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C.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D.人类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4)“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明了( )。

A.环境能改变生物的性状;B.环境改变了生物内部的基因;C.人类的移栽改变了生物的性状;D.基因决定了生物的性状。

(5)“几处草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描写了鸟类的______行为,从获得途径看,这种行为属于______行为。

(6)从生物学角度看,下列古诗中表现为竞争关系的是( )。

A.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C.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古代诗人由于科学知识水平的限制,所写诗词中反应的生物问题有时是不准确的,或错误的,1-2题就是以这些诗词为材料设计了辨析思考题,让学生判断和剖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辨析思维能力,培养其批判精神。3-6题是以诗词为背景材料,以包含的生物知识为考查内容设计的练习题,大大增加了试题的新颖性,既激发了学生做题的兴趣,又渗透了人文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总之,在生物课堂中恰当地引入古典诗词,既能向学生传达一定的生物学信息,又能使生物学教学富于人文色彩和审美情趣。因此教学中认真研究这些诗词名句中所蕴含的生物学内容,深刻剖析和领悟诗词中所寄寓的生物学美学价值,既有利于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渗透人文精神,进而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一、 诗意的内涵与丰富的想象力

电影《长江图》由男主角高淳(秦昊饰)尊重传统风俗,父亲去世后在长江里打捞黑鱼的镜头开始,黑鱼象征着父亲的灵魂,他将黑鱼带上船和一老一小两个船工从此开始了他的神秘旅程,朔江而上沿着长江展开了一场充满魔幻色彩的时空穿越旅程。开篇就为影片铺垫了神秘的基调,父亲的灵魂在黑鱼的生命中得到延续,高淳的记忆和对生命的追溯也随之展开……

他偶遇了神秘而又风情万种的安陆(辛芷蕾饰),她是一个苦修者,又是一个对爱情执着的追寻者。随着剧情展开,安陆出现在高淳在长江停靠的每个码头上,他们的生命产生了交集,高淳也对安陆着迷不已。随着路途的延伸,安陆却愈加神秘,她出现在寺庙中、码头上、山中、废弃的小山村……她的每次现身都让高淳愈加想揭开她的面纱。但是在三峡过后,安陆却不再出现,高淳的渔船也发生了诸多变故:小船工武胜的意外身亡、船上货物的丢失以及老船工的不告而别。高淳没有放弃对安陆的寻找,他最终在长江的源头追寻到了关于安陆的秘密和长江的秘密。

由诗歌做引子和线索,整部影片诗意浓郁,内涵丰富。长江的意象本来在中国人的历史中就象征着“生命的源头”“母亲河”等诗意的形象,在长江上几千载发生了无数的故事,她以诗意而深厚的内蕴承载着故事的发生,是现实世界表象的指征。男主人公溯江而上,沿途经过的码头也与诗集中的诗歌一一对应,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上海、南京、武汉、宜昌、秭归、巫山、重庆、和悦洲、小孤山、观音阁……这些名字与诗歌、与男女主人公的相逢偶像相互重叠,成为密不可分的诗意的整体。

影片中的诗歌在剧中起着关键作用,它将男女主人公的命运巧妙串联。每一首诗歌都是晦涩的,但每一首诗歌却都有明确的象征――象征着男女主人公的相识、相知、相爱,象征着命运的不可捉摸,象征着时间逆行的轨迹。影片里共有十首诗歌,大部分为导演杨超所做,虽然定位文艺基调,但影片中的诗歌但却并不深奥难懂,而是由江边、码头、船上等生活中常见的意象组成:诗句“新船上水七千公里,发动机不停咳嗽,我压低声音穿过温暖的县城,怕人听出心中怨恨”以船只发动机的声音来比喻心中的缘分与怅然,与女主人公的寻觅之旅以及对自我生活的压抑失意感让他心生懊悔;“两岸城市都已背信弃义,我不会上岸,加入他们的万家灯火两岸城市都已背信弃义,我不会上岸,加入他们的万家灯火”又充满了对现代工业城市的抵触和对纯净心灵世界的呼吁,男主人公在追寻的过程中也在寻找丢失的自我;“总有一天,我们相会的桥,穿越的渡口,都会变新”这首诗歌充满着希望,代表着期待与女主人公脱胎换骨后的相遇。

以诗歌来做引子,电影干净而且整洁,每首诗歌都巧妙地将彼时的情感和意境与影片的发展融合为一体,它们也许并不完美,但是完美的是诗歌的意蕴与电影的契合。这种诗意的内蕴映射了男女主人公对诗意人生苦苦追寻的要旨――男主人公放弃“北漂”溯江而上,女主人公苦修探寻生命和爱情的真谛,在长江中他们完成时空的交错却又并行,却并无任何不妥,这也许正是诗意内蕴的魅力。

电影丰富的想象力也是驾驭在长江这一时空随意转换的长河之上的。主创团队带领观众天马行空,在时空转换中高淳才得以一次次与安陆在不同的空间相遇,而安陆在这种追溯中越来越年轻,仿佛重历生命长河。观众也在天地间任意驰骋的想象中得以重新窥见以前的自我,拷问以前的遗憾,与男女主人公引发共鸣。

二、 全新的逻辑与隽永的影像

电影《长江图》被很多观众评为“得刷三遍看懂的电影”,除了其诗韵深厚的内涵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电影自身的逻辑跳跃属性,它打破了常规国产电影的叙事逻辑,因此令观众获得耳目一新的观感享受。

线性结构是电影中最常见的叙事逻辑机构,它要求时间、地点和事件三要素的和谐统一,缺一不可,而且这三要素还要符合观众日常的生活习惯。但是《长江图》却不同于电影常采用的线性结构,在《长江图》中时空可以交错,男女主角在时空的逆流中相遇、相爱、寻觅,他们从相遇开始,在导演令人惊艳的想象力下,终点也是起点,这种叙事方式令观众大呼惊艳。虽然突破了常规,采用全新的电影逻辑,但《长江图》却并不显得杂乱无章,而是巧妙地将诗集作为穿插贯穿整部电影的引子,每一次剧情的转换都有“诗集”这一引子巧妙地串联而成:从最初的相遇,每一个码头上都留下了男主角的诗句,而这些诗句内容又与故事发生内容巧妙契合,而随着剧情的推进,电影更加豁然开朗。原来这部“诗集”并不是男主角捡来的,而是他与女主角共同完成的,代表着一个青春的记忆,因此沿着诗集的线索进行追忆和寻觅也显得顺理成章。从这点讲,《长江图》是一部颠覆传统叙事习惯但又严格追求叙事逻辑的完整性的“魔幻电影”。《长江图》的叙事逻辑严密而又分散、巧妙但不凌乱。

让观众印象深刻的应该是《长江图》中每一帧都堪称完美的电影画面,绝非商业片可比拟。《长江图》摄影指导由电影界著名的摄影大师李屏宾担任,《长江图》深厚的文化内蕴在画面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从男女主角翩翩而来诗意的相遇到长江奔流而去的雄浑;从禅意十足的诗歌画面到宛若教堂般的长江三峡水库;从男主角孤舟行进的寂寥感到女主角擎着火把夜色中蜿蜒而上的神秘感……《长江图》的画面每一帧都可以做屏保,精致而又意境深远。

《长江图》的画面质感十足,得益于主创团队在4K数字时代依然坚持胶片拍摄的初心。导演杨超,在胶片花费数额巨大而且极为不便的情况下,依然坚持要拍完中国最后一部胶片电影,因为他觉得只有胶片才能最大程度上表现长江的历史苍茫之感和画面的质感。有人称《长江图》是杨超耗资千万、历时数十年献给长江的“一首情诗”,导演杨超对这种说法并不排斥。他说这种情感来源于他在童年伊始接触到长江后就萌生的对长江的崇敬之意,这是一个男人对宏大事物产生的第一次膜拜。

李屏宾在摄影上的深厚造诣,在《长江图》这部电影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他将导演杨超想要表现的恢弘壮阔的长江用影像诠释到了极致,同时又表现出长江波澜壮阔的诗意之美。长江作为千百年来为中国历代文人所青睐所歌颂的传统意象,在中国人的词典里诠释着“母亲”“源头”等内涵。如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对长江情有独钟――从“君不见长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到“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到“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长江的意象在中国人的文化和历史中是一个具有巨大意义的标志符号,它是诗意的、是悠久的、是浪漫的、是魔幻的。《长江图》影像可谓是从画面上诗意地表现出中国一代又一代人对长江的情感。

三、《长江图》对文艺片出路的成功探寻

在商业电影大规模的轰炸和包围下,文艺电影近些年来可谓百废待兴。文艺电影已经成为极为小众的选择,是文艺青年精英群体的代名词,仿佛与普通大众划清了界限。这对文艺电影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那么文艺电影应该如何突围,寻找到自己的定位呢?《长江图》对出路的探寻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

相比于商业电影追求视觉的冲击和观感的直接性,文艺电影则对观众来说没有那么强烈的观影愉悦感,而是大多晦涩难懂、隐喻过多而导致观众云里雾里。因此,在生活压力过大的当代,观众倾向于去影院选择一部放松身心的商业电影,而不是需要很多耐心去观看领悟的文艺片。《长江图》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表率:没有过多煽情的画面,而是以恢弘壮大的视觉效果在观影之初就抓进观众的心,让观众被影像吸引的同时,《长江图》采用倒叙穿插的叙事手法也令观众耳目一新。男女主角的爱情线索却是由一本诗集的诗歌串联起来,也增加了电影的连续性,让观众随着男女主角的命运而内心起伏。

在审美意蕴的表现上,《长江图》也是非常成功的,电影主旨定位在表现长江作为女性形象符号对男人的包容,这一定位也非常容易引发观众的共鸣。女人和男人之前互相包容、互相承载的关系才是真正的爱情,这正是很多当代人追求的理想爱情。长江作为中国人的“母亲河”,她是宽厚的、仁慈的、博大的,这与安陆的感情也不谋而合,从男主角追忆到最后,安陆说:“我爱很多人。”这是一种博爱的表现,而不再局限于男女之爱。这样传统意象符号的选择,激发的是爱国群体对祖国壮美河山的热爱!

篇5

中秋赏月是我国传统的民间习俗,更是中秋节一大乐事。我国欣赏月色的胜景数不胜数,其中有些还能看到奇特的景观。本文列出最负盛名的赏月处供您参考:

三潭印月在杭州西湖小瀛洲“我心相印”亭前,有三座石塔,塔身中空,呈球形,每个球面有五个小孔。每当皓月凌空之时,在石塔内置烛光,烛光透过小圆孔投进深潭,映出无数个小月亮,与倒映在湖上的天上明月相映成趣。

平湖秋月位于西湖白堤西端,中秋之夜,坐在伸入湖面的平台上,静候明月渐上中天,放眼湖中,但见湖平如镜,清辉倾泻,清风拂面,桂子飘香,正是“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

象山夜月在广西桂林象鼻山。象鼻和象身中间有一水月洞,江水从洞中横贯而过。中秋之夜,乘小舟作江上游,驶入水月洞,便见“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的绝妙景观。

黄山邀月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之美是一种多彩而又清纯的美。在南国还是初秋时节的中秋佳节,黄山却已层林尽染。漫山的红叶,映着名传天下的黄山迎客松,苍翠中透出绚烂,更显黄山的秀美。 入夜,盈盈明月高悬夜空,山雾如轻纱般将月儿笼在其中,透出朦胧而神秘的皎皎月光。黄山的月如此纯净,黄山的夜如此静谥,这个时候,无论是行于山径找寻月影,还是静坐树下以酒邀月,面对如此纯净的月,如此静谧的山,都将不由自主沉醉于这片银色的世界之中,方能明白什么是空灵。

太清水月登上青岛崂山太清宫东边的山顶,烟波浩渺的大海立刻展现在眼前。月上东山,天上月与海中月交相辉映。水生光,月更明,恍若置身于仙境之中。

石湖串月石湖,是太湖的支流,居上方山东麓,离苏州城西南十八里。相传春秋时,范蠡带了西施就是从这里泛舟入太湖的。石湖东面有越来溪,溪上有座越城桥,是当年越王勾践率兵攻吴从太湖挖通水道,屯兵士城而得名。就在越城桥的右首,有座九环洞桥,叫行春桥。这里是石湖看串月的最佳处。

每当农历八月十七半夜子时,月亮偏西时,清澈的光辉,透过了九个环洞,直照北面的水面上。这时,微波粼粼,在石湖水面上可以看到一串月亮的影子,在波心荡漾,这就是“石湖串月”奇景。游人为了看这一胜景,一过中秋,不仅苏州城里城外,大小船只一租而空,甚至还有人远从无锡、常熟、吴江等地、赶来看串月的相沿成习。

二泉映月在无锡市西郊惠山山麓。每届中秋之夜,观赏那汩汩清泉之中映出一轮皎皎明月,楚楚倒映,煞是好看。

惠山有九龙十三泉,声名最大的是天下第二泉。二泉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天下第二泉”是由我国古代杰出的品茶专家竟陵人陆羽(自鸿渐)评定的。这里是文人墨客留连之地,诗人梅尧臣、王禹、蔡襄、黄庭坚、坡、秦观、杨万里都有佳句称颂。尤其是坡的“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的诗句赞誉备至,广为流传。清康熙、乾隆品泉后也都有题诗。近代民间盲人音乐家阿炳,曾在惠山一带颠沛流离,谱下了“二泉映月”乐曲,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为国内外所称赏。

月照松林江西庐山有一座牯牛岭,岭上有一条石径松路。月夜漫步石径上,隐约可见月光透过松影,点点洒落小径,如雪似霜,若银赛玉,微风拂过,松林轻吟,宛如悦耳音乐,令人幽情顿生。晚间登上牯岭头部的旋转的观景台、眺望浔阳灯火,百里匡庐尽收眼底、云天浮茫,仿若置身半空云间,真可谓:“夜眺浔城星万映,身临胜境莫迷津。”

二十四桥月夜位于扬州瘦西湖公园,亦名念四桥,昔为砖砌桥墩,上铺木板,围以红栏。桥临吴姓住宅。桥畔遍植芍药,故有红药桥、吴家砖桥之称。二十四桥之名,源于隋代,相传隋杨帝在月夜曾借宫女24人吹萧于此,故名。关于二十四桥,历史上向有两种说法,一说该桥仅1座,一说共24座。在二十四桥赏月别有意境。月明之夜驻足桥头,抬头望月,俯首看水,会使人油然想起诗人杜牧“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名句。

三江映双月在金沙江、岷江、长江之畔的宜宾市的合江门,又称长江之首的“三江口”。中秋之夜,登上“双月楼”眺望,三江吻合处平静无波,流沙雪白,明月当空,江中双月辉映,一明一暗,乃天下奇观。

三月共赏苏州网狮园的“月到风来亭”内正中悬一大镜,每当明月初上,可以看见水中、镜中、天上三个明亮的圆月。水中倒映、镜中虚像、空中真月融为一体,虚实相生,独成奇景。

篇6

对仗是近体诗尤其是律诗的格律要素之一。它具有整饬凝重的美感,因此历来为诗人所看重。但是如果一味追求对仗形式的整齐而缺乏变化,就会流于板滞,影响诗歌语义的表达。杜甫律诗的对仗善于寓变化于整齐,求灵动于规矩,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登高》是展现对仗艺术的典范之作。全诗对仗自首联始,至尾联终。关于诗歌颔联、颈联的对仗本文不再赘述,读者且与我同看首联、尾联对仗的神奇之处。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此联写登高所见之景。先看所写之物,上句“风”“天”“猿”对下旬“渚”“沙”“鸟”。从词性上讲,名词对名词;从所选意象的空间位置来讲,“风”“天”着眼于高处,“渚”“沙”着眼于地面,“猿”着眼陆地,“鸟”又着眼于天空:上下旬之间高低相对,一句之中又上下交错,空间的变化构成了一个立体的审美境界。再看物之特征,风之凄疾对渚之清冷,天之高阔对沙之白寂,猿之哀鸣对鸟之回旋。从词性上讲,形容词对形容词,动词对动词。从所选意象角度来讲,“啸哀”诉诸听觉,“飞回”诉诸视觉,视听结合,有目见之悲景,又有耳闻之悲声,上下旬表现的丰富观感,丰富了诗句的语义蕴涵。从所选意象动静状态来讲,“风”“猿”“鸟”是动态描绘,“天”“渚”“沙”是静态描绘,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尾联“艰难苦恨烦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一句侧重写外物,一句侧重写自我,物我变化,拓展了诗歌的内涵。“艰难”与“潦倒”相对,一写国势衰微,一写晚景困苦;“繁双鬓”与“浊酒杯”相对,一写老景已至,一写晚景困窘。当然,这一联对仗的最妙处在“苦恨”与“新停”。“苦”,极,言遗憾程度之深;“新”,刚,说停酒时间之短。副词两相对应,直抒诗人登高远望之后的沉痛心情。

一首律诗,四联八句,联联成对,流畅自然。杜甫不愧于诗圣之称,他能在限制中施展出创造才华,不脱离规范,而又能灵活地驾驭规范,让规范本身成为其驰骋才情的审美手段。正如宋代诗人吕本中所言:“写诗当识活法,所谓活法,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也。”《登高》一诗中的对仗不仅工稳典丽,且充满着种种的腾挪变化,充分体现了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艺术追求。后人“七律至于杜子美,古今变态尽矣”的品评恰切而中肯,而《登高》中精妙的对仗艺术则为这个品评加了一个完美的注解。

不过,任何一种文学作品,光有文而无质,是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的,唯有“文质彬彬”方可传诵千古。《登高》一诗在对仗方面显示的技艺功力令人叫绝,这是诗圣的艺术才华彰显出的魅力,而更令人感动的还是诗歌内容彰显出的诗圣的人格魅力。

杜甫写这首诗是在公元767年的秋天,这一年是他在外流浪漂泊的第8个年头,他身患多种疾病:疟疾、肺病、风痹、牙齿掉了一半,左耳也聋了。此时的唐王朝处于安史之乱结束后的第5年,藩镇割据,国家飘摇,人民流离失所。这样的个人处境,这样的时代苦难,使得《登高》的思想内容更为丰富、深刻。

全诗的内容有三个方面:

一是描绘高远开阔的秋日景色。首联十四个字突兀而来,振起全篇。展现一片开阔的图景:秋风劲吹,天空高阔,猿啸哀凄,这是作者的眼观耳闻;小洲清冷、沙滩白寂、飞鸟回旋,这是作者的临高俯视。颔联更从大处落墨,写整体景物:“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三峡峡口风大浪急,故波涛汹涌,观之有“滚滚”之势。而“落木”和“长江”又分别以“无边”各“不尽”来形容,境界更阔大无穷,景致形象生动,愈见秋意已到,肃杀之气已遍临天下。诗人耳闻目睹,围绕夔州秋季的特定环境,描绘了一幅苍凉壮阔秋日江山图。

二是慨叹自己羁旅漂泊,潦倒孤老的境地。颈联抒发诗人的深沉感慨:“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极言距故乡之遥远,是就空间而言;“悲秋”指时节凄凉;“常作客”,即长久漂泊;“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年岁已暮,是就时间而言;“多病”,指身体衰弱;“登台”本为祈求长寿,寄托相思;前边贯一“独”字,则显出其举目无亲、处境之孤。

三是在感怀个人苦痛中表现忧国忧民的本真性情。尾联诗人进一步抒发愁思,感情更为深沉。诗人备尝艰辛,白发弥添,欲以薄酒来排忧解恨,然又衰弱多病不能喝酒,也可能潦倒困窘根本买不起酒了,于是忧愁和苦病更难排遣。这是个人的真实情况,但是诗人深知个人遭际的愁苦与国家的残破动乱、人民的苦难辛酸不可分割。所以“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两句,诗人并未将目光局限于自身。句中的“艰难”更多的是指国运的艰难。“苦恨”也是不能为国效力的极度遗憾,这正是杜甫最为可贵的地方。中国的知识分子受传统文化影响很深,大多数人遵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原则。写这首诗时的杜甫可以说是“穷”到无路可走,但他关怀的首先是国家的命运,人民的疾苦。这种达也济天下,穷也忧天下的博襟,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诗圣高贵的灵魂,感知到诗圣的人格魅力。人生的困境甚至是绝境面前,他用最真诚的文字唱响灵魂深处最真实的声音,将民间疾苦熔化成笔底波澜,诗中圣哲,舍他其谁!

篇7

一、经过我几年的教学我发现地理与生活中的很多方面多有联系,而且地理学科的知识在很多时候都能够用得上,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拿生活中的实例来讲解。

地理教育应帮助中学生“在环境中”提高环保意识。教材告诉我们,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环境对废弃物的容纳能力是有限的,对资源的无节制掠夺开采,对环境的任意污染与破坏,必然受到自然界的惩罚,通过破坏环境来侵犯他人的利益,危及子孙后代的生存,必将受到社会的谴责,从而明确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树立“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新型环境道德观念。要求学生成为大自然的优秀管理员,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讲究环境卫生,节约用水用电,收集废纸废铁,爱护花草树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主动参加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投身于环保事业。把地理知识与周围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紧密联系起来。

例如:在学习“地球上的大气”这一章,要求学生 根据自身的感受,分析冷热、刮风、下雨等现象,特别是经常影响本地寒潮等灾害性天气,使学生们知道这些主要是由自然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人类只有认识自然规律,趋利避害,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又如:在学习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的时候,我上了一堂研究性学习的课。把学生分成了四组,让各个小组利用周末的时间出去调查关于沈阳城市污染的问题,其中包括空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激起了他们极大地兴趣,每个小组都调查的非常好。空气污染小组照了好多照片回来,水污染小组取了水样回来等等。同学们对城市的污染有了清晰的了解,不但获得环保的技能知识,而且在亲身的感受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环保意识。

二、加强教学语言艺术,在语言美中激发学生兴趣

1、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主要载体。一位教师即使拥有很好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最终也是必须借助教学语言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因此.地理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语言修养,在语言中激发学生的地理兴趣。

如在讲述《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时,为提高学生兴趣,在概述部分可进行这样的描叙:“我国有许多大江大河,奔流不息,浩浩荡荡,注入海洋;更有许多小溪小河,穿过原野,绕过山岗,一路欢歌,悠悠流淌。我国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湖泊,犹如镶嵌在大地上的一颗颗明珠。有的湖面广阔,烟波浩淼,水天一色,蔚为壮观;有的群山环绕,湖水如镜,山水相映,景色秀丽。”通过形象描述,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当然是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使学生急于想了解我国河流湖泊的具体情况,为后面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心理条件。

在地理教学中,还可根据具体内容引用一些富有地理特色的诗、词、民谣来配合教学。如在讲述长江三峡时可引用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配合有轻有重、抑扬顿挫的语调,展示三峡图片,这样就形象生动、有声有色地描绘了三峡滩险、流急、景美的特点,把学生引入兴趣盎然的境地。

如在讲述草原的时候,可以用“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一首北齐所唱的民唱,它唱出草原的辽阔和牛羊的繁盛,唱出了大草原的壮美景色。把学生自然地引入草原的境地。

2、教学幽默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能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学生身心的疲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教学幽默,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幽默因素,设计富有幽默色彩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教学幽默本身就像“激发剂”,能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学幽默能把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教学幽默是教师智慧和自信心的表现,因此教学幽默常常富于启发性,可使学生通过积极的思考和想象才能会意,这样就能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教学幽默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易于学生巩固知识。国外有人研究,如果在叙述一个概念时,紧跟着举一个幽默的例子,然后再解释概念,学生的记忆就会深刻。有人曾设计过这样的实验:给285名小学生播放一组视听材料,过后请他们复述。结果发现,学生对含有幽默色彩的内容记忆更深刻。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下,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解决问题迅速;而心境低沉和郁闷时,则思路阻塞,动作迟钝,无创造性可言。教学幽默具有极强的情绪感染力,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人人精神愉快,个个情绪激活。在这种愉快、欢乐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不仅会受到老师情绪的感染,而且能使师生之间的交流畅通无阻,教师的才干、学识、教学技能很容易转化为学生的智慧。

三、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让学生爱上你。

教育是心灵的沟通,是情感交流的过程。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榜样,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一种非常有益的阳光。”

会教和会学、能教和能学是两位一体的。要“教”好必先“学”好,作为教师首先要会学、能学,掌握广博精深的知识结构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创造性的基础,唯有学而不厌,才能建构具有优先意义的知识体系,站在时代文明的前列,有效的帮助学生建构符合时代要求的知识结构。因此,教师要肩负高尚的职业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热爱学习,自觉吸取新的知识,不断更新知识,丰富知识容量,优化知识结构,并且要能持续性的学习,才能有东西可教,才能在课堂上灵活自如地组织各种专业知识,旁征博引,有吸引力和说服力,提高教学效果,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适应社会的需求。

篇8

据《三国志》曰:“今欲越长江,涉虏庭,亦向时之喻也。”《晋书》曰:“一入其境,则长江非复所固,还保城池,则去长入短。”这是出现“长江”词汇较早的文献,因此笔者推测,“长江”大约出现在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被运用。但是原来的称呼“大江”在此之后却没有马上消失,《三国志》曰:“南临大江,北背山陵。”同一作者笔下同时出现“长江”和“大江”,可见“长江”在当时还没有达到被熟练运用的程度,而是在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才被人们广泛接受。

“江”变成“长江”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首先,“江”“水”本身词义的局限性。古代“江”是长江的特称,其他多用“某水”代称,如长江的一个支流雅砻江在古代就被称为若水。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关于河流的记载、运用增多以及地理知识的丰富,发现“水”的含义比较广泛,给河流命名具有局限性。在古代文献记载中,“水”除了是河流名称外,还常用于代表无色无味的液体及各种水旱灾难等,如“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水旱之际又不蠲省,致民无告”“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等等。大概古人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逐渐将“某水”改为“某江”,如金沙江最初名称为丽水。随着河流的名称由“某水”改为“某江”,为了避免混淆,“江”也逐渐不再是“长江”的代名词,所以才有了“长江”的名称。

其次,人们对长江地理特征的了解增多。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长江的了解也一样。长江得名无疑因其“长”,最初发现其“长”的大约是长江沿岸逐水草而居的渔民,其在不断扩大渔猎范围的过程中发现长江的“大哉,长哉”。然而长江太长了,以当时的交通发展水平和各地的闭塞程度,人们很难窥其全貌,真正对长江的“大哉,长哉”有实质性的认识应该是在政府对长江流域进行统治和开发的时候。

西汉时期,政府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统治与开发,这时长江三角洲已经被开发为鱼米之乡,这里丰富物资的集散,使发达的水上交通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促进了长江航道的开发,也促进了人们对长江的了解不断增多,认为“江”不能很好地概括长江的地理特征。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云:“缘以大江,限以巫山”,从此,“大江”代“江”被广泛运用,可见文人在长江称谓变化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长江的“长”除了指长度,还指其源远流长和曲折复杂。随着人们对地理知识的了解,发现“大江”也不能完全概括长江的地理特征。如上文所说,“长江”最初出现在《三国志》中,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分天下,孙权占据江东,建立吴国,因战争、经济和统治的需要,不得不进一步加深对长江的了解,《三国志・魏书》有云:“权恃长江,未敢抗衡,此必畏怖伪辞耳。”“孤土地边外,间隙万端,而长江巨海,皆当防守。”说明长江在当时战局中的重要性,由此加强了对长江的治理。古代交战于长江的国家也有不少,如春秋时期楚、吴、越三国交战于长江,战国时期秦国“司马错率巴蜀众十万,大舶船万艘,米六百万斛,浮江伐楚,取商于之地为黔中郡”。笔者认为当时的人们是有意识到长江的“大哉,长哉”的,但是当时河流的名称还没有发展变迁,加之人们词汇知识的有限,所以也没有想过要给长江改名。

“长江”在晋以后的使用开始增多,到了唐代除史学文献,诗歌中也开始大量使用,这说明“长江”的使用已被广泛接受。唐代房玄龄等人所著《晋书》中云:“昌明,其孙也,国有长江之险,朝无昏贰之衅。”唐代诗人也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等诸多含“长江”的诗句。宋元后,“长江”的使用更加普及。笔者认为,这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魏晋南北朝时,五胡乱华,北方受到严重摧残,大量人口南迁,出现衣冠南渡的现象,这是北方人口的第一次大量南迁,而后唐朝的“安史之乱”及宋朝的“靖康之难”使人口进一步南迁,接受了大量的南方文化、生活习俗、语言词汇等,“长江”就在这种人际交流中迅速传播到北方,成为南北方都广泛运用的词语。

篇9

4月10日,《国际人才交流》杂志制作的“2011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榜单出炉,武汉居第五。位列她之前的是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在她身后还有中国内陆其它348个城市。此榜单可能并不具有绝对的权威,但在过去半年的制榜过程中,参与评选的18.26万余人次外籍人才给出了他们的答案就足够了。

自“十二五”以来,外籍人士来武汉创业和工作的人数逐年上升,每年约有1500多位经济技术专家来汉。截止2011年,武汉市外资企业总数达到5973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汉投资84家,在汉投资项目总数116项。美国、法国和韩国在武汉设有总领事馆。

早在2004年,法国人便列举一组数据以说明她为何对武汉情有独钟:这里是距离世界最大的水利发电枢纽三峡大坝最近的中国大城市,能源成本是上海的三分之一。这里是中国的经济地理中心,交通成本是上海的四分之一。这里是中国最大的淡水中心,工业成本是北京的八分之一。

很多年前,有几个法国人在武昌上火车,当人群蜂拥冲向站台时,中国特色的春运让法国人惊呆了——我们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人挤火车,但是他们也马上坚定了在武汉做汽车项目的信心。

不久前的4月27日,法国最具有权威的经济日报《回声报》更是大篇幅介绍武汉市,标题为《武汉,法国的一角在湖北》。文章在导语中写道:“在中国所有城市中,武汉与法国联系最为紧密,也是最具“法国味”的中国城市。这里有超过90家的法国公司,而在不久前,武汉还开通了直飞巴黎的航线……”。

随着沿海产业转移序幕拉开,外企纷沓而至。在2011年的湖北韩国周上,韩国人盯住了光谷,这里将成为三星、LG等高新企业的“大后方”。韩国驻中国总领事馆总领事严基成从北京飞到武汉,露面各大产业对接会,去武汉大学演讲,一路称赞“武汉是个好地方”,鸭脖子给了他回家的感觉,关于黄鹤楼的诗句他亦能出口成章。他们可能要来个大手笔——将武汉打造为第二个“青岛”,那里一直是韩国人在中国的大本营。

武汉正成为外国人竞相追捧的热土,他们是这个城市华丽奔跑的见证者,也是受益者。

商务领事眼里的武汉

法国驻武汉总领事馆商务领事欧励行在武汉呆了快四年,在此之前,他在北京工作五年。“2008年的武汉就相当于1995年的北京。”武昌在他的记忆中没有宽阔大马路,没有红绿灯,四年之后,“哇!”他用一个感叹词总结了这种变化。

欧立行从没想过自己会在这个城市呆四年之久,这里的人会将被子晒在马路边的树枝或者电线杆上,让他有种回到家乡波尔多的感觉——乡下,“这是武汉的特色,我喜欢乡下。”他并没有将“乡下”及路边晒被子的行为赋予贬义的市井色彩,倒是倍感亲切温暖。

汉阳的法国街聚集了大约1000名左右的法国人,周边的大型超市广播使用中、英、法三国语言播放。虽然他也会苦恼没有对胃口的娱乐活动:“我们喜欢接近自然的运动,比如在山水中行走,但是武汉没有这种地方”,不过他又表示没有娱乐也行:“我在这里就和你们一样,一直在工作,工作多嘛!”

他的工作也很顺手:“政府给我们的招商引资政策都很好,我们互相帮助。”在他的记忆中,前来武汉的法国企业只有没找到合作伙伴的,而不存在投资失败的案例。目前,法国在湖北的投资目前占去法国在中国投资的三分之一强,除了原有的汽车产业,他们已开始参与武汉的城市公共事业建设。

没有找到合作伙伴的法国企业多是因为“行业不对口”,欧励行认为投资地的选择和这个城市本身的招商引资条件没多大关系。当他拿到重庆针对外资企业投资的相关材料时,如果不是看到“重庆”两个字,他甚至辨别不出这份材料究竟是来自长沙还是武汉,还是重庆。“中国的城市竞争很激烈,大家给出的条件都很好,但是也都一样。”

为了留住这些远方的客人,武汉从归属感入手。今年,专为外籍人才服务的“家在武汉”工程行动开启,涉及饮食、医疗、教育、文化、娱乐、旅游、购物、出行等方方面面。

4月底,武汉首份英文报纸《长江周刊》出炉,市长唐良智题词期望《长江周报》成为外籍人士“获取武汉新闻的可信来源,理解武汉社会的可靠渠道,生活在武汉的指南”。也有网友打趣道:“武汉的外国人基本都是法国人,还是办法文报纸吧。”这说明仅有法国是不够的,武汉还需其它外资企业前来安营扎寨。

法语中没有“W”的音,所以法国人一般称武汉为“雨汉”,同样在英语中也没有“H”这个音节。“外国人根本不知道中国有个叫武汉的城市,大家知道北上广,甚至知道西安、长沙。”

欧励行说即便在法国也是如此:“有外国人知道武汉,知道的就是武汉是个企业很多、污染很严重的城市,没有很好的印象。其实武汉有很多好东西,比如水这么好的资源为什么不推广呢?”就算是武汉的招牌菜热干面,在欧励行眼中要推向世界也是欠考虑的:“有点低端,北京烤鸭,大家一听好高端。也许武汉该想一个新的高端菜作为品牌推广出去。”

法国人Benoit Cezard在武汉拍摄了一组名为“中国2050”的照片,他如此解释作品的中心思想:随着中国快速发展,未来中国的农民工将由西方人取代,所以他们得提前适应一下。有人憧憬这一天的到来,更多人则是热情地泼冷水:“让武汉人自己吧。”

篇10

关键词:唐代;诗歌;诗人;商业;广告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朝代,以其包容的政治姿态、繁荣的经济开创了中国鼎盛朝代的新气象。基于唐代经济的空前发展,为人文艺术的迅速发展构建了坚实的基础,从而在诗、书、画等各领域涌现了大批名家。尤其是唐诗名家开创了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吸引了当时以及后来众多的敬仰者和研究者对其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但纵观这些理论研究,笔者发现,前人对唐诗的研究视角多聚焦于诗歌的美学、文学及政治层面,而较少有学者从学科融合的角度尤其从艺术设计的层面来深入研究唐代诗歌的广告现象。本文即创新的从此角度出发,对唐诗①中存在的大量广告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为唐诗的研究以及现代广告的创新设计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一、唐代诗歌中广告现象盛行的背景研究

1.唐代政治思想的开放性及经济的繁荣为诗歌广告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石。唐代的统治者在国家政治大统一、经济繁荣的全新气象下,以一种开放包容的政治姿态吸引和接收着当时世界各民族宗教文化、习俗的影响,形成了开放、多种思想文化并存的国际政治文化局面。这种多元文化并存、政治思想的自由开放必然会为当时文人艺术家创新意识的发展及自由创作提供必要契机;兼之商业经济的快速繁荣也为诗歌广告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2.唐代士商关系的改变和重组为诗歌广告的发展铺平了道路。首先,随着重农轻商观念的逐渐瓦解,唐代商人这一群体逐渐发展壮大,唐诗中关注商人的作品也日渐增多。唐代是士商关系发生变化的重要时期,尤其在中唐以后,出现了大量描写商人的诗作,商人已从前代文学中的“龙套”,一跃而成为唐代文学中的“配角”,个别时候还成了“主角”。②充分表明商人这一社会群体已真正进入诗人视野,开始成为诗人关注和描绘的对象之一。其次,唐代诗人商业意识逐步加强,在诗人关注商人这一群体的过程中,也慢慢受到商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商人不知不觉成为诗人的日常行为参照系,激发了诗人的商业潜能,诗人在日常生活中也表现出良好的广告意识、交换意识,出现不少巧妙的商业行为。诗人在商人行为的参照和启发下,不断向商业靠拢。③诗人的商业意识集中体现在诗歌中广告意识的加强以及诗人自我推销广告意识的增加。如出现了具有典型广告促销特点的诗作,唐代不少诗人还善于利用各种巧妙的商业手段来推销自己,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3.唐代商业广告形式的多样性为诗歌广告的发展开辟了创新的土壤。唐代长安商品市场体系迅速发育,由最早的坊市制发展到各种新兴的集市,大量商铺应运而生,各行业商业竞争日渐激烈。商家们为了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获得更大的利润,竞相采取各种丰富的、独特的商业广告及促销手段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进而促进消费者购买。唐代的市场上出现了诸如楹联广告、旗帜广告、铭文广告、商标广告、叫卖广告、器皿广告、人员促销(当垆女子、酒妓)、免费品尝等众多的广告形式和促销手段及行为,这些丰富多彩的广告宣传形式和促销手段为诗歌广告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创新的土壤。

二、唐代诗歌广告的分类研究

唐代诗人们身处大唐盛世,个性独立、勇于创新,分别从不同层面向社会大众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创造了内容丰富的诗歌广告文化。1.人物广告诗人物广告诗的描写对象上有达官贵族,下至平民百姓,这些诗歌对人物的肖像、语言、行为、心理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描绘。虽然这些诗歌大多通过言此人物而表它意,但其中有些诗作对所描绘的人物进行了巧妙的广告宣传,于无形中提高了所描绘对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些诗作甚至达到了很好的广告推销目的。杜甫诗作《丹青引赠曹将军霸》《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将一位画艺超群的画马大师全方位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李白在《与韩荆州书》中有一段具有典型自我推销的介绍:“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唐代还有两个群体备受诗人关注,一是商人,另一群体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刘禹锡《贾客词》、张籍《贾客乐》、姚合《庄居野行》、元稹《估客乐》、高僧拾得《银星钉秤衡》,李白、杜甫、白居易、杨凌、刘言史等诗人的诗作都对商人群体的生活状态做了全面的广告宣传和报道。崔涯描绘的诗作是人物广告诗的代表之一,《云溪友议》记载,诗人崔涯:“每题一诗于肆,无不诵之于衢路。誉之则车马继来;毁之则杯盘失措。”④崔涯为李端端所作的《嘲李端端》是一首具有典型推销目的的广告诗,仅仅一首短诗使李端端的生意由门前寂静可罗雀戏剧性地转变为车水马龙,可见崔涯诗的广告效果是非常不错的。2.山水广告诗唐代有大量山水名诗,是诗人对山水、城市的真实写照,不仅抒发个人情感、展示独特风貌,且已成为该地著名城市文化名片及设计巧妙的广告佳作,流传至今。江西庐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千百年来,无数文人骚客留下了四千多首脍炙人口的篇章,尤以唐代诗作为最。诗人李白五次游历庐山,创作了十四首关于庐山的名作,《望庐山瀑布》是其中之冠,通过夸张、新奇的艺术手法将庐山丰富多彩、雄伟瑰丽的形象推广到世人面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一诗,造就了庐山另一处名胜———花径;唐代其他著名诗人如元稹、孟浩然、张九龄、徐凝、张继、孙鲂等也寄情于景,对庐山进行了三维一体的艺术刻画。正是有了这些具有强烈广告推销特点的诗作流传至今,庐山才能成功打造成为世界闻名的文化名山之一。其他诸如苏州、黄鹤楼、岳阳楼、鄱阳湖、三峡等著名山水、城市都有不少诗人们的诗词,这些诗篇无一不成为该地最好的广告名片,更为这些地方誉满天下起到了很好的广告推介作用,并成为老幼皆知的经典佳作而经久流传。3.物品广告诗(1)酒旗。唐代酒楼众多,商家为了招揽生意,开始有意识地利用不同的招牌来吸引消费者,尤以悬挂在醒目之处的带有不同商家特色的酒旗为最。因此,酒旗广告在唐代非常盛行,在唐诗中也有大量记载酒旗的诗作。如白居易《杭州望春》《杨柳枝词八首》(之四)、皮日休的《酒中十咏•酒旗》中描绘的是“青旗”;韦应物的《酒肆行》写了“银题彩帜”;杜牧《入茶山下题水口草市绝句》《江南春》以及皮日休的《酒中十咏•酒旗》则刻画了酒旗作用和传播的内容。其他诗人如李商隐、刘禹锡、陆龟蒙、李绅等人的作品中都有对酒旗的描述,酒旗诗作是深度呈现当时唐代商业经济及社会习俗的广告诗作。(2)酒。酒不离诗在唐代成为文人骚客们创作时常见之景。李白研究专家葛景春教授曾发表文章“李白与唐代酒文化”。文中指出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的饮酒诗多达百分之三十几,白居易的饮酒诗也在三分之一以上。⑤这一统计说明酒在唐诗中的重要性,有些饮酒诗甚至已成为该品牌酒畅销千年的广告佳作。王翰《凉州词》中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赋予了葡萄美酒豪气冲天的壮美画面,犹如美国著名品牌万宝路所塑造的豪气牛仔、壮丽风光的经典场景;李白《客中行》前两句“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对兰陵美酒色、香、味、质地进行了生动的描绘;米春因杜甫《拨闷(一作赠严二别驾)》诗中“闻道云安米春,才倾一盏即醺人。”而扬名四海;新丰酒因王维的《少年行四首》畅销;梨花春也由白居易一诗《杭州春望》而声名远扬。杜牧的《清明》由于杏花村地址的不确定性,让众多城市加入了杏花村酒冠名权的争夺大战,由此可见著名诗人创作的酒广告诗作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力和商业价值。(3)瓷器。由于唐朝制瓷技术的提高,无论瓷器的品种还是造型式样等都有了质的飞越,全国各地瓷窑兴起,逐渐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制瓷格局,与瓷器有关的诗作也日渐增多。如陆龟蒙《秘色越器》一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成为越窑瓷器最佳代言广告;杜甫的《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一诗用简洁、精炼的诗句推销了四川大邑白瓷。萧湘先生在《试论唐代瓷器上的广告文化》一文中介绍了众多瓷器广告,其中代表作即为一件长沙窑青釉诗词壶,上撰刻一首五言广告诗“买人心惆怅,卖人心不安。题诗安瓶上,将与买人看”。⑥这是一首推销瓷器、刺激消费者购买且具有强烈广告特点的广告诗。4.商家广告诗唐诗中有不少关于商家的广告诗,大多描绘了商家的经营范围和经营特点。如王绩《题酒店壁》“昨夜瓶始尽,今朝瓮即开。梦中占梦罢,还向酒家来”;《过酒家五首》之一“洛阳无大宅,长安乏主人。黄金销未尽,只为酒家贫”;之五“有客须教饮,无钱可别沽。来时长道贳,惭愧酒家胡”,是两首典型的酒肆题壁诗。唐代酒肆为了招揽生意,开始有意识地考虑到名人效应以及消费者推崇名人的从众心理,于店内专门设置一些刷白的墙壁或诗板供诗人在饮酒作乐诗兴大发时题诗。这些酒家题壁诗大多是诗人们即兴创作,有些具有明显的主观广告意识,有些虽没有,但仍有很好的广告宣传效果。众多著名诗人题诗于店内,名人效应无形中成为商家最有力的广告宣传,给商家带来高利益。李白《金陵酒肆留别》、元稹《雪后宿同轨店,上法护寺钟楼望月》、罗隐《江边有寄》等诗都有对商家的艺术宣传。

三、唐代诗歌广告的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