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荷花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04-10 06:02: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写荷花的诗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芙蓉》清·郑板桥
3、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咏同心芙蓉》隋·杜公瞻
4、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别储邕之剡中》
5、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采莲曲》隋·殷英童
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
7、下有青污泥,馨香无复全。《京兆府栽莲》
8、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平芜,藕花菱蔓满重湖。《浣溪沙》薛昭蕴
9、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采莲》南朝·梁·吴均
10、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阮郎归·初夏》
篇2
荷花在唐长安城的种植范围极为广泛,其因素之一是唐代长安城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越性。唐时关中地理条件优越,有、椤泾、渭、灞、骸沣、涝八水绕长安之说。而在长安城内,经修葺供生活和娱乐所修建的池、渠更是数不胜数,唐诗中对其描写更是屡见不鲜,著名的池、渠有:太液池、曲江池、昆明池、兴庆池等等。荷花作为最重要、最具有观赏性的水性植物之一,自然在“多水”的长安城内,成为天性热爱生活的唐人,追求高雅生活的文人墨客所欣赏赞美的对象。于是,在唐诗里皇家园林的描写中,自然少不了荷花的篇章。
据笔者粗略统计,《全唐诗》中涉及曲江的诗歌达到四百篇左右,是现存吟咏唐代长安城地标的诗歌中,所占数量最多的重要地标之一。曲江位于长安城东南部的贵族游赏享乐之地,这一称呼出现自秦汉,《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武帝)还过宜春宫,相如奏赋以哀二世行失也。其辞曰:‘登陂e之长坂兮,坌入曾(一作层)宫之嵯峨。临曲江之B州,望南山之参差。’”此处的宜春宫,又名宜春苑,建于秦代,在汉宣帝时,更名为乐游苑,据《类编长安志》记载:“乐游苑。宣帝神爵三年春起,在长安东南杜西北,本秦之宜春苑也。宣帝起乐游庙,因为名,在唐京城内高处。每正月晦日、上巳/重九,京城士女咸以此登赏祓禊。”隋时,乐游苑更名为芙蓉苑,唐代沿用隋时这一称呼,依旧使用“芙蓉苑”或“芙蓉园”的称呼,同时,通过唐代的各类文献记载可以看到,在唐代,“苑”、“园”二词已经基本通用,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在唐代,修建园林的目的已经由秦汉时期的豢养禽兽改为供帝王贵族游赏玩乐。
历代的各类文献中,对秦汉时期和隋唐时期的曲江这一地理概念有着差异较大的记载,造成这种差异的最大原因是曲江和曲江池的地理概念在历史的进程中出现了变迁。这一名词的演变线索还有待进一步考证,在此不进行一一列举。清人徐松所撰的《唐两京城坊考》中,对“次南曲江”的记载是:“《长安志》以曲江在升道坊。考《太平寰宇记》,曲江与芙蓉园相连,则其中不容隔立政、敦化二坊。今移于此。”
对曲江的记载是:“龙华寺之南有流水屈曲,谓之曲江,其深处下不见底……《剧谈录》曰:曲江池,本秦时陪洲,唐开元中疏凿为胜障。南即紫云楼、芙蓉苑,西即杏园、慈恩寺。花卉周环,烟水明媚,都人游赏,盛于中和、上巳节。即锡臣僚会于山亭,赐太常教坊乐,池备彩舟,惟宰相、三使、北省官、翰林学士登焉。倾动皇州,以为盛观。”唐代皇室对于曲江和周边景观的开发已然达到较为成熟的程度。每逢重要节日,泛舟曲江、曲水流觞显然成为贵族游乐的重要内容。
芙蓉苑位于曲江南,《通鉴》:“贞观七年十二月,上幸芙蓉图。”胡三省注引《景龙文馆记》:“芙蓉园在京师罗城东南隅,本隋世之离宫也。青林重复,绿水弥漫,帝城胜景也。”在《增订两京城坊考》中记载,经过一系列探测,得出结论,曲江池在芙蓉苑内。曲江作为一条水道,是秦汉时期曲江的主体,而后世以曲江一称来替代原本的曲江池,唐代贵族的游玩圣地即以曲江池为主体的芙蓉苑。
唐诗中,含有曲江荷花意象的作品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侍宴应制诗、文人游冶活动诗和咏物感怀诗。下面,依据类别对这三类荷诗逐一进行分析。
一、 侍宴诗歌中的荷花书写与政治思维
费正清在其著作《东亚文明: 传统与变革》中写到:“7世纪的中国巍峨雄踞在当时世界其他一切政体的顶峰!”而纵观中国历史,很难找到另一个时期能够与唐代的辉煌相提并论,作为这一发达帝国的都城,长安城无疑是经济、政治、文化等重要形态的多重核心。廖道南的《殿阁词林记》卷十三写道:“凡被命所有所述作则谓之应制”。唐代长安的应制诗是皇权与文化高度融合的产物,为我们探析唐代长安城皇帝与贵族的活动和文人侍宴心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阎朝隐的《三日曲水侍宴应制》写于上巳节,“三月重三日,千春续万春。圣泽如东海,天文似北辰。陛下制万国,臣作水心人。”这首诗记载了在唐代重要节日上巳节那天,帝王群臣共游曲江盛景。在这样一种意识形态色彩浓重的创作要求下, 诗人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长安之春,曲江池畔生机盎然的景象,“荷叶珠盘净,莲花宝盖新”荷叶上滚动的露珠和初绽的莲花,是气象万新的体现,在作品中作为重要的意象给皇帝的出游增加了天人合一的效果,最后一句“陛下制万国,臣作水心人”画龙点睛,直抒胸臆表达作者本人对于圣上的英明统治的由衷赞叹和作为臣子的一片赤诚之心。《新唐书》本传记载:“(朝隐)性滑稽,属辞奇诡,为武后所赏”,《旧唐书》本传:“朝隐文章虽无《风》、《雅》之体,善构奇,甚为时人所赏。”这些对阎朝隐本人的记载加上诗人的创作风格,便不难看出其人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反之,对其应制诗的解读也有了一定的现实依据。
《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是命题应制诗,宋之问和苏F的同名作品,同样给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主题下,二位诗人对应制附和的政治需求与文学创作的大胆创新之间平衡点的探索。宋之问诗作如下:“芙蓉秦地沼,卢橘汉家园。谷转斜盘径,川回曲抱原。风来花自舞,春入鸟能言。侍宴瑶池夕,归途笳吹繁。”本诗中,作者并无像上文阎朝隐诗歌中对天子和皇权直抒胸臆的歌颂,但在主旨上仍然符合侍宴应制诗歌的要求。“芙蓉”出现在曾经一统天下的秦地,暗指如今的大唐盛世完全可与昔日的大秦帝国所媲美。在宋之问笔下的应制诗与前人的相比,除了主旨与创作意图相同之外,宋之问更加注重诗歌的文学技巧,偏重于突出作品的文学色彩。这首诗内容丰富,有多处自然景色描写,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以自然美来烘托出和乐盛世的平定与安宁,诗歌末尾以“瑶池”来比喻曲江池,用传说中的美好的意象和情景来暗暗比喻此时此刻的景象,更易赢得圣上欢心。
苏F的同名诗云:“御道红旗出,芳园翠辇游。绕花开水殿,架竹起山楼。荷芰轻薰幄,鱼龙出负舟。宁知穆天子,空赋白云秋”。苏F的应制诗大多创作于初盛唐过渡时期,苏F少年得志,深得中宗等皇帝的喜爱,其人本身经历了唐王朝高度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更易于在应制诗歌的创作中注入自己对这个时自内心的歌颂。而在后世的诗文评论里,苏F的应制诗也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明人杨慎的《升庵诗话》卷八云:“唐自贞观至景龙,诗人之作,尽是应制,命题既同,体制复一......独苏F…… 迥出群英矣。”其中荷花意象出现在颈联,“荷芰轻薰幄,鱼龙出负舟” 作为应制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它的作用是为主体服务,写作目的也是不言而喻的。本诗语言简约婉丽,前三联的景物描写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和乐美丽的芙蓉园景色图,“御道红旗出”暗指了皇帝出游活动,最后一联与前文宋之问的同名诗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使用了传说中的人物来暗指当今盛世。
对比阎朝隐、宋之问和苏F的这三首曲江侍宴应制诗,我们不难发现,三人的诗歌创作目的相同,均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但纵观作品本身,从立意、内容以及辞藻的运用,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荷花这一意象在诗歌中除了为作品的景物描写作为点缀以外,还作为芙蓉园的招牌式景物回应主体的地点,在诗歌中,透过诗人的创作内容与创作笔法,透露的是唐人贵族的积极心态和高雅情怀,有唐一代,并非完全是物质和军事实力的雄厚,王室贵族以文为乐亦是一种文化风尚,与后世一些歌功颂德的创作相比,唐人的侍宴应制诗对文学本身的重视程度也是文学史上仅有的,而在这些作品中,能够看到的是诗人们不仅对圣上和皇权有着一颗敬畏之心,同时也有一份有幸遇明君、逢盛世的纯粹情怀。
二、 文人游冶活动与赏荷深层心理
在曲江荷诗中另一类是文人群体在游吟活动中创作的,这类诗歌多为酬唱诗歌,主要代表作品有白居易《答元八简同游曲江后明日见赠》、元稹《和乐天秋题曲江》、韩愈《酬司门卢四兄云夫院长望秋作》、《奉酬卢给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见寄并呈上钱七兄阁老张十八助教》、姚合《和李补阙曲江看莲花》。
在众多唱和诗人中,白居易和元稹之间的唱和诗歌数量极为庞大,亦是我国唱和中绕不开的重要研究对象。罗宗强先生在《隋唐五代文学史》中写道:“白居易一生写得最动情的诗,除《长恨歌》和《琵琶行》之外,恐怕就要数他那些和元稹唱和的诗了。”元白二人有着深厚的情谊,白居易在《祭微之文》中哀叹:“行止通塞,靡所不同;金石胶漆,未足为喻”还说:“死生挈阔者三十载,歌诗唱和者九百章,播于人间”。白诗全文如下:“长安千万人,出门各有营。唯我与夫子,信马悠悠行。行到曲江头,反照草树明。南山好颜色,病客有心情。水禽翻白羽,风荷袅翠茎。何必沧浪去,即此可濯缨。时景不重来,赏心难再并。坐愁红尘里,夕鼓咚咚声。归来经一宿,世虑稍复生。赖闻瑶华唱,再得尘襟清。”诗歌在最开始用世人的忙碌和自己与友人悠然自得的心境交代了创作背景,出现荷花意象的一句是“水禽翻白羽,风荷袅翠茎”,使用对偶的手法将曲江美景娓娓道来,不仅具有强烈的色彩感,同样动静结合使得诗歌语言更具有表现力。
元稹《和乐天秋题曲江》诗云:“十载定交契,七年镇相随。长安最多处,多是曲江池。梅杏春尚小,芰荷秋已衰。共爱寥落境,相将偏此时。绵绵红蓼水,rr白鹭鹚。诗句偶未得,酒杯聊久持。今来云雨旷,旧赏魂梦知。况乃江枫夕,和君秋兴诗。”诗歌同样表现了对二人友谊的珍惜和感概,荷花作为本诗出现的与白诗中相同的意象,在此处仍然起到了烘托和加强情感的作用,在诗歌的首尾处都表现了诗人的创作目的并且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
韩愈的《酬司门卢四兄云夫院长望秋作》和《奉酬卢给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见寄并呈上钱七兄阁老张十八助教》都提到了朋友卢汀,这两首诗均篇幅较长,在前一首作品中提到荷花的一句是:“曲江荷花盖十里,江湖生目思莫缄。”与元白的唱和诗歌不同的是,韩愈更侧重在诗歌中表达对自身命运的感慨,诗歌中所表现的内容也更加丰富,诗人以十里荷花的壮观之景反衬出自我内心的落寞。第二首诗歌从题目可以看到是诗人收到卢汀的《曲江荷花行》一诗后的回赠,同时也寄给钱徽、张籍二人。但卢汀的《曲江荷花行》现已佚。韩愈的这首诗全文如下:“曲江千顷秋波净,平铺红云盖明镜。大明宫中给事归,走马来看立不正。遗我明珠九十六,寒光映骨睡骊目。我今官闲得婆娑,问言何处芙蓉多。撑舟昆明度云锦,脚敲两舷叫吴歌。太白山高三百里,负雪崔嵬插花里。玉山前却不复来,曲江汀滢水平杯。我时相思不觉一回首,天门九扇相当开。上界真人足官府,岂如散仙鞭笞鸾凤终日相追陪。”这首诗提到的“昆明”是指唐长安城的昆明池,在本诗中的荷花含有诗人的牢骚之感,诗人说卢汀所描写的曲江荷花之景虽美,但不及昆明池,曲江这个重要地标的含义在上文已做说明,它已经不仅是贵族游乐之地,更是封建皇权的象征,王公贵族这个群体独立而排他的游乐场所,时逢韩愈在政治上遭到挫折,他在诗中“官闲得婆娑”就是对此的说明和感慨。
姚合的《和李补阙曲江看莲花》相比以上的应和酬唱诗歌则增加了对荷花的叙述,诗歌的前几句都是作者对荷花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精湛的描写:“露荷迎曙发,灼灼复田田。乍见神应骇,频来眼尚颠。光凝珠有蒂,焰起火无烟。粉腻黄丝蕊,心重碧玉钱。日浮秋转丽,雨洒晚弥鲜。醉艳酣千朵,愁红思一川。绿茎扶萼正,翠满房圆。淡晕还殊众,繁英得自然。”在这几句诗歌中,不难看出诗人对荷花全方位、多角度的描述不仅是作者在观赏时极其用心的体现,同时这些华美的辞藻也透露出作者对荷花的喜爱,这样的喜爱之情同样延续到诗歌的后半部分,在前半部分用多笔描写荷花之后,诗歌的后文沿用这样轻快的笔法展开,表现了作者闲适、恬淡的文人情怀。
三、 咏物书写和文人心性展示传统
除了应制诗和唱和诗之外,文人独游曲江的荷诗亦占有一定的数量。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写道:“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本诗以荷叶来代表整个荷花意象,这里的荷叶除了作者本身苦闷悲伤的情感之外,还被深深打上了时空的烙印,从春时荷叶出生到暮秋荷叶枯萎,在荷叶一季的生长也伴随着诗人内心的悲苦,这样的情感伴随着从春到秋未曾停歇。最后一句“身在情长在”暗指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同样有三首秋游曲江荷诗:“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早秋曲江感怀》),“莎平绿茸合,莲落青房露”(《曲江感秋二首》),“早蝉已嘹唳,晚荷复离披”(《曲江感秋》)。这几首诗均属于诗人创作生涯的中后期作品,秋天是季节上的暗示,荷花已然不再春夏时的亭亭玉立,荷花已经是“半成子”、“莲落”、“晚荷复离披”人到暮年,又逢萧瑟寂寥的光景,看到这样的荷花,很难不与自己坎坷曲折的身世进行类比,为之动容。
韩 “池里红莲凝白露,苑中青草伴黄昏。”(《曲江夜思》),“斜烟缕缕鹭鸶栖,藕叶枯香折野泥。有个高僧入图画,把经吟立水塘西。”(《曲江秋日》)这两首诗歌中荷花的意象有着很大的不同,在第一首诗中出现的形态是“红莲”,第二首诗出现的是“藕叶枯香”,但两者虽然形态不同,却能够以各自的形态为全诗服务。
杜甫有《曲江对雨》:“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此诗写于安史之乱之后,作者再访曲江,经历那场浩劫之后曲江昔日辉煌不再,首联和颈联写景,两联使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出一派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而在第三联中表达当年玄宗皇帝游芙蓉苑的盛景已不复存在,尾脸使用想象的手法,诗人幻想出君臣同乐、歌舞升平的美好画面实则更加体现出现实的悲凉寂寥,同时,也隐含出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杜甫的《曲江三章,章五句》也创作于这一时期,“曲江萧条秋气高,菱荷枯折随波涛,游子空嗟垂二毛。白石素沙亦相荡,哀鸿独叫求其曹。”同上一首诗相比,这首诗所蕴含的情感就显得更加悲切,枯败的“菱荷”只能随着波涛江水远去,“哀鸿”寻不到自己的同类只能悲伤地鸣叫,无论是菱荷还是哀鸿在此处都暗指作者对个人坎坷的感慨,对于国家遭受重创的扼腕叹息。
四、结语:荷花书写中的文化内涵
荷花在我国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故而在我国早期的文学作品中,就有较为典型的荷花题材。从《诗经》中的“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到唐诗宋词以及后代诸多文学作品,荷花相比较其他植物在诗歌中占据了比重相当大的题材分量。在荷花题材的文学作品中,深受以儒家思想为主题,多重思想共同影响的作家赋予荷花多重内涵,比如以亭亭玉立的荷花比喻美丽多姿的少女,同时,常常将荷花与采莲女两种意象结合起来构成一幅充满民间趣味的图画;再如荷花由于其独特的生长特点,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之态,符合我国传统文人对于积极入世的同时,保持内心纯净这一理想的追求,从而赢得了各代文人的青睐。
除了传统思想中荷花这一符号背后具有多重含义之外,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具有深远影响的佛教文化也与荷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禅宗有佛祖“拈花示众”一说,佛教将对智慧的获得途径置于对自然的体会中,所谓“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在王维《荐福寺光师房华药诗序》中就提出类似观点,从佛教的唯心主义哲学基础上出发,山水花鸟即是空虚,但其作为一种幻想则与人的密不可分,而佛家所阐释的真理则就蕴含在这所谓的自然形态中。在佛教的典籍中,荷花占有重要地位。《释迦如来成道记》中记载,佛陀还是太子的时候,他出生时,母亲梦见一头白象嘴里衔着一朵莲花在她的身边转圈,后钻进她的肚子。悉达多太子一出生,百花盛开,他步步生莲。莲花在佛教中常常以其清净美好的内外在特征代表着佛的精神品格。《华严经》:“大莲华者,梁摄论中有四义:‘一如莲华,在泥不染比法界真如,在世不为世污。二如莲华,自性开发,比真如自在性开悟,众生诺证,则自性开发。三如莲华,为群蜂所采,比真如为众圣所用。四如莲华,有四德:一香、二净、三柔软、四可爱,比如四德谓常、乐、我、净。’”
诞生于我国本土的道教,其文化思想中也带有浓重的荷花印记。由于道教最初的主题构架在民间诞生,所以它的基本内涵与民间文化、信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荷花在我国的民间民俗中拥有着多重美好的含义,荷花绽放在水中姿态亭亭玉立,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荷花的根部,藕和荷花的果实,莲子,自古就具有食用价值与药用价值。与此同时,莲子在我国的民俗中象征着生殖崇拜,有着绵延子嗣,多子多福的象征。在道教特有的生态观和我国古代民俗的双重作用下,荷花在道教中具有极重要的地位。除此之外,道教徒认为荷花以其独特的姿态和其他特征,成了众多花卉植物最具有仙风道骨的花,故而推崇荷花为道教的仙花。在道教中,也有着很多关于荷花的故事传说,如全真七子的传说,还有“八仙”中的何仙姑的化身也是荷花,在道教的理念中,荷花具有赋予人死后获得新生的巨大神奇力量,是脱离肉体的凡胎,得道成仙的体现。
古代文人常以自然界之物与本心结合,借自然界中的花木鸟兽中的某些特征来抒发自我内心诸多情怀,而这些自然之物所具有的的审美特征,为我国古人的性格塑造和文学素材积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说:“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野,莲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艳,牡丹令人豪,焦与竹令人韵,秋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在文学作品中,我们经常看到的动植物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人而服务的,从情感抒发到主题表达都能够起到加强和升华的作用。作者常常能够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发现植物的某种特征,从而进行联想或拟人化增加文学作品表达效果。
在《全唐诗》中的荷诗数量可观,种类齐全。和其他地方的荷花相比,由于它所在地理地标的特殊性,使得这里的荷花被赋予了更多层的含义,在初盛唐时期,皇帝出游的应制诗中,荷花的出现,是诗人们向皇权表示忠诚的催化剂,此时的文学作品与应制诗歌相结合后沾染着浓重的政治意识形态。在诗人们结伴游乐至此,唱和创作时,荷花又在诗人之间的倾诉中起到了升华情感,烘托气氛的作用。在安史之乱之后,唐王朝由辉煌繁盛开始走下坡路时,皇帝群臣享乐之景不再,唯有忧国忧民的诗人再来这曲江池畔感受到的才是那今非昔比的苍凉,此时的荷花亦不再娇艳,风姿绰约之感殆尽只剩凋谢的花和枯败的叶。在以曲江芙蓉园为代表的皇家园林里,荷花超越了传统咏物诗歌中的托物言志,它盛开衰败的样态早已在文学中与一个王朝的命运紧密相连。(本文为教育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项论文,项目编号:201310697048。)
参考文献:
1. 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清)徐松撰,李健超增订.增订唐两京城坊考[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3.(元)骆天骧撰;黄永年点校.类编长安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0.
4.李浩, 王书艳. 被遮蔽的幽境: 唐代园林诗初探[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1): 96-100.
5. 李浩. 微型自然, 私人天地与唐代文学诠释的空间[J]. 文学评论, 2008 (6): 118-122.
篇3
画
【教学目标】
1.
会认“远、有”等10
个生字,会写“水、去”等4
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必备品格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古诗;热爱、了解中国山水画。
关键能力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认识走之、斜刀头
2
个偏旁。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远、有”等10
个生字,会写“水、去”等4
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识记生字。
3.认识走之、斜刀头
2
个偏旁。
【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内
容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
1.展示图片:(1)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图片,画面上画了些什么?(山水、花鸟)
(1-4)
(2)画的是什么季节?(春季)从哪儿看得出来?(画中的桃花可以看得出来。)
2.关于这幅画,有人给它题了一首诗,名字叫做《画》,让我们一起学习这首诗吧!(板书:6
画)
3.出示本课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设计意图:出示图片,问题引导,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自然过渡到课题中来。】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
三、学习字词
1.认读生字
(1)出示生字,让学生认读,识记生字。
①注意读准:翘舌音“声”,平舌音“色”,前鼻音“近、”,后鼻音“听、声”。
②识记生字
换一换。用熟字换笔画或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如:
无:“天”换笔画成“无”。
听、近:互换偏旁。
色:“爸”换偏旁成“色”。
偏旁归类。本课要认识的两个偏旁,斜刀头表示的意义学生不太熟悉,学生只要
能记住这个偏旁的名称即可。走之作意符,表达的意思多与走路或路有关。本课有
3
个带
走之的字:“远、近、还”,结合偏旁表达的意思,引导学生更好地体会这些字的含义。
借助反义词,识记生字。如,“有—无、来—去、远—近。”
结合生活实际识记:有的生字在生活中经常用到,可以用它们编句子,让学生说一说。如:
(5—6)
(7-15)
还
还是
你还是学习那么好。
(2)认识“走之、斜刀头
2”两个偏旁。
“远、近、还”这三个字都是“辶”,这是我们这课要学习的新的偏旁,我们大声说出它们的名字:“走之底”,它表达的意思多与走路或路有关。
“色”这个字的偏旁是“⺈”,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偏旁“斜刀头”。
(3)出示词语
望远镜
远处
有钱
有人
颜色
色彩
近视
远近
歌声
声音
去哪儿
走去
还有
还来
来到
走来
2.认识多音字:还(hái
huán)
练
①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春去花还在。
这里的加点字“还”读“hái”,意思是“依然,仍然,尚且”,还有一个读音是“
huán”,意思是“偿还、回到原状”。组词如下:
还
hái(还有)(还是)
huán
(还钱)(还给)
②读一读:
还(hái)有一些人到现在也没还(huán)钱。
3.学生玩识字游戏。
摘苹果游戏,学生先读生字,谁读对了苹果就归谁,看谁的苹果最多。
4.检查初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重点,认读生字,从音、形、义全方位设计,掌握扎实、全面、有效。】
加彩字需重点指导。建议用荣德基课件的“笔顺演示”完成教学。
四、学习“会写字”
水
去
来
不
1.学生字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2)老师范写,学生练写。
水:第一笔竖钩写在竖中线上,第二笔横撇不要写成两笔,而第三笔和第四笔
不能写成一笔。
去:第三笔为长横,在横中线上;第四笔撇折,在田字格中间起笔。
来:字形左右对称,竖要写在竖中线上。两横之间的距离要适中,不要过远或过近。
不:第一笔横要长;第三笔竖从撇上起笔,不要在横与撇的交叉点上起笔;长
点收尾。
练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3.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初读课文后,我发现了这是一首谜语诗。
【设计意图:会写字教学,本着一看二写三对照的方法,有效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四、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学会了生字的音、形、意,我发现了这是一首诗歌性质的谜语。
五、课后作业
(请做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基础知识的习题。)
(16-20)
(21)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内
容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字新词,初读了课文,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课文吧!
2.出示本课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设计意图:出示图片,问题引导,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自然过渡到课题中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谁愿意把课文读给老师听一听。(指名读)
3.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种景物?(山、水、花、鸟)
三、结合生活,回答问题
结合日常生活中看到过的“山、水、花、鸟”的情景,要求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
1.想一想,如果从远处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清楚吗?(模模糊糊、没有颜色、看不清)
2.如果水从山上直往下流,从近处听,会有什么声音?(有哗哗的流水声)
3.各种花过了开花的季节就会怎样?(不再开了,看不到花)
4.鸟停在树上,人来到鸟的前面,鸟就会怎么样?(鸟就会受惊,会飞走)
(1-3)
小结: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山、水、花、鸟是这样的,那么画上的山、水、花、鸟是怎样的?作者又是怎样写画上的山、水、花、鸟的呢?请跟老师来看看。
四、品读释疑
1.学习诗歌前两句:
出示“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1)“远看”、“近听”分别是指什么?(板书:远看
山有色)
(“远看”指在远处看,“近听”指在近处听。)(板书:近听
水无声)
(2)这两句诗,告诉了我们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在远处可以看清山有青翠的颜色,在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
2.学习诗歌后两句:
出示“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1)“春去”、“还在”“鸟不惊”分别是指什么?
(“春去”,指春天过去了,“还在”是指花儿依然还在开放,“鸟不惊”是指鸟儿一点儿也不害怕。)(板书:春去
花还在
人来
鸟不惊)
(2)这两句诗,告诉了我们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春天过去了但花儿还是常开不败,人走近,枝头上的鸟儿却纹丝不动。)
【设计意图:理解诗句,抓住难理解的词语,以点带面,理解诗句,层层推进。】
五、创设情境、补充诗句。
1.请一位同学站在教室的最后排看画中的“山”有没有颜色?要求学生把看到的告诉同学。
2.请一位女同学来到画的前面听一下“水”有没有声音?要求把听到的告诉同学。
3.请一个同学说说,图上面的是什么花?(桃花)桃花是在什么季节开的?(春天)现在是什么季节了,为什么它还开着?
(4-7)
4.请一同学到画前面来模仿一下平时赶鸟的情景,让别的同学看看鸟怕不怕?即它会不会飞走?板书:人来不惊。
小结:我们游览时,看到的自然景色大多数是“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有声。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而课文所说的景色却刚好相反。大家想一想,在哪种情况下才会“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呢?引出课文题目《画》。
5.学生演一演,说一说,读一读。
(1)来——去 什么是“来”,什么是“去”?找学生现场演一演,体会“来、去”的意思,同时知道这组词语表达了相反的意思。
(2)远——近 哪种情况算“远”,哪种情况算“近”?通过课件演示,体会“远、近”的意思,同时知道这组词语表达了相反的意思。
(3)你还知道哪些意思相反的词语?先找一找,然后再说一说或演一演。
生汇报:有—无 高—矮 多—少 早—晚
(4)同桌相互读一读反义词。
(5)教师引领学生游戏:我们一起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吧,我说一个词,你们来说它的反义词,看看谁先找到朋友。
【设计意图】在对比中领会诗句的意思,从而体会诗句描写的奇怪现象,原来诗句说的是“画”。组织表演等活动,理解反义词的意思并巩固识字。
六、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1.教师导言:同学们朗读得很棒啊!我想很多同学都已经熟读成诵了吧,我们来比一比谁背得最快。
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趣味提示,指名背诵古诗。(学生背诵一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多种形式背诵古诗。
(1)师生搭档每人背一句。
(2)学生分小组在组内互相背诵。
(3)男女生互相比赛背诵。
(4)教师点名挑战背诵。
(5)学生互相点名挑战背诵。
【设计意图:通过开展“古诗诵读会”的形式,引导学生积累古诗,激发学生兴趣,丰富积累。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通过回家为爸爸妈妈猜谜语的活动再现情境,加深印象的同时感受到成就感。】
七、阅读方法解密
阅读方法解密
如何猜诗谜
读懂诗意:明白这首诗描写了什么,如《画》描写的是山、水、花、鸟的特点。
抓住重点:明白诗中的景物和生活实际的关系。如本诗,我们要重点抓住画中的景物和生活实际的矛盾:远处地山为何会有颜色,近处的水为何没有声音,春天过去了花儿为何还盛开,人来了鸟儿为什么不害怕?抓住这些矛盾点,猜出谜底就不难了。
八、诵读积累,课堂拓展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古诗的朗读要注意掌握好停顿,读出韵味。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2)背诵课文,可以抓住“山、水、
花、鸟”4
个字来背诵,也可以抓住“远”和“近”、“去”和“来”两组意思相反的词来背诵。
2.推荐阅读诗歌《荷花》、《牡丹》。
听读谜语诗歌《荷花》、《牡丹》,了解荷花、牡丹的特点,试着背一背,背给小朋友或爸爸妈妈猜一猜。
九、课文主旨
这是一首谜语诗,作者通过文字的描述,把一幅本是静止的画变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卷轴展现出来:苍翠的山,流动的水,绽放的花,欢鸣的鸟,一派鲜活的景象,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画中美好事物的向往。
十、课堂小结
《画》是一首谜语诗,诗中有苍翠的山,流动的水,绽放的花,可爱的鸟,一派鲜活的景象。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画中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十一、主题延伸
你从哪里看出这是一幅画?
大自然中,远看山是没有明亮的颜色的,近听水是由声音的,春天过去了,花儿就谢了,人走过来,鸟儿就吓的飞走了。而诗中描绘的景色恰恰相反,可以看出这是一幅画。
十二、当堂检测
(建议使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十三、课后作业
(请做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的习题。)
(8)
(9)
(10)
(11)
(12-14)
板书设计(课件15)
远看
山有色
近听
水无声
画
春去
花还在
美
人来
鸟不惊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一年级的教学,识字还是重点,在本课的教学中,将要求认的10个字,指导学生从单个生字的认读、组词、巧记的认识进行学习。除此之外,通过字理的分析,对本堂课重点要学的偏旁“走之底”“斜刀头”进行教学,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动态演示来明确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这个偏旁,学习汉字的兴趣。整堂课学生兴趣也都较高,也都乐于参加课堂。
篇4
幼时写字,麻纸之外没有什么别的选择。
小城有几家纸铺,张纸铺、李纸铺、王纸铺、金纸铺,开纸铺的姓什么就叫什么什么纸铺,亦好记。麻纸是几毛钱一刀,民间的刷房打仰尘,账房的写账记事,学生写仿描红都是麻纸。好的麻纸正面写了还可以反面写,也从没听过谁把纸写烂的,不像现在的纸,下笔重一些便是一个洞。过去的麻纸,一张纸两面写完还不算完,写完字的纸会被人拿去裱东西,新做的箱子要裱里子,用得就是这种两面字的麻纸,打开箱子,亦是墨香。
习惯一般都是从小养成,即至长大想改也不大容易。我现在写字仍用赤亭纸,赤亭纸又名元素纸,原料是用嫩竹子,江南不缺竹子,而这种以竹子为原料的纸做得最好要数浙江的富阳。富春江边既多竹,水也好。所以我只迷信富阳的赤亭纸。会千里迢迢地托人去买,而且是买了又买。即使是现在,我用这种不算贵的纸写字,还是先用淡墨写一回,写完这面再用淡墨写另一面,然后再用浓一些的墨写,写完这面再写另一面,一张纸最少写四次。纸其实是最应该珍惜的东西,现在的宣纸越来越贵,是理所应当的事,应该贵。道理是原材料既贵且日见稀少,还不说造纸要用大量的水,所以不应该浪费纸。我平时练习写字画画从不敢用宣纸,即使现在,用得起也不敢用,对纸像是有些敬畏,纸不过是纸,何以谈敬畏?这是没办法的事,每有新纸送来,用手摸摸我亦会感动,自己都会觉得自己真是岂有此理。摸纸与摸美人的肌肤,想必感觉真是一样。
二十多年前曾有沈阳旧友送我三张乾隆年间的丈八宣,二十年下来,那一卷老纸被我经常的摸来摸去就是不舍得用,曾有人提出要用这清代老纸给他作画,平时不生气的我竟然一下子就生起气来,莫名其妙地自己坐在那里跟自己生了好一阵子气。气过,喝茶,一边喝一边在心里问自己为什么?忍不住又笑。曾经小心翼翼裁了条乾隆老纸的纸边试了试笔,忍不住叫起来,是熟纸啊!我一般不用熟纸,放在那里也没什么用,但即使是这样我也不舍得用,这样的纸放在那里凭空让自己觉得富有。去年有人传话过来要买这三张乾隆丈八,我无端端又生起气来,像是对方已经气着了我,我对人家大声说:“不卖!”稍停片刻又说:“就是不卖!”对方竟忍不住笑了起来。
我平时用纸,根本就不会动辄使用宣纸,诗人石三夫去年于西湖边上送了两刀红星给我,发寄回家打开看了一回即刻又封起,就像是买到了几本好书,一时要心慌意乱的,是一本也看不到心上,到心定后才能慢慢看起。我平时练笔根本就不会用宣纸,更甭说红星牌宣纸。麻纸呢,现在也很少见了,即使有卖,也单薄不受笔。麻纸的原材料其实不少见,曾去乡下纸坊看做纸,一捆一捆的麻杆儿先都沤在坊前的河里,要沤很长时间,然后才可以把皮剥下来做纸。老麻纸的质量不是现在的麻纸可比,画家粥庵喜用老麻纸,曾四处托人寻找,巴掌大也是宝,但收效甚微。好的老麻纸闭上眼用手摸,细润而有筋络。
小时候曾用父亲的绘图纸作画,先把很厚的绘图纸用水润一遍,然后再画。那时候有宣纸也不给你用。我一生气,把父亲的维娜斯牌绘图铅笔拿来送人,据说这种牌子的绘图铅笔解放前要两块大洋一支。
我曾请朋友治一朱文小圆印,印文二字为“纸奴”
若再刻,不妨再加二字:“乐为纸奴”。
关于伞
国人送礼,无分什么场合,一般都不会送钟和伞这两种东西。送钟不好听——“送终”。“伞”与“散”同音,国人向来喜聚不喜散,也一定不能送伞,何止是中国人,国外也很少见人家结婚赶去送把伞的。那一年,记不清是哪一年了,冯其庸先生去考察玄奘西行路线,此举一时惊动海内。我的朋友黄小山遂想恢复玄奘取经图上玄奘身上背的那个物件,实在是不好说那应该叫什么物件,是既可以放书,又可以放食物,还可以放些衣物,放一双袜子或一双鞋,还可以放些碎银子。上边朝前探出的部分还可以遮雨蔽阳,不但可以遮雨蔽阳,上边居然还垂下一盏小灯,如把它点亮,想必晚上赶夜路也不成问题。这件为赶路人设计的东西实是妙哉,如有这样的东西,我宁肯也去徒步旅行。更妙的是,传世玄奘的图像上大师手里还拿着一支拂尘,可以一边走一边赶赶蚊蝇,如果手里不是拂尘而是一卷经也说得过,身上背着这样一件为行旅设计的物件,古时的路上又没有醉酒飞车,到了火焰山大沙漠连人烟也没有,完全可以一边走一边翻看一本书。我以为,玄奘背上的这件东西,如果复原了,简直可以去申遗,现在好像是,凡是好一点的东西非申遗不算数,如不申遗便好像既没根又没底,或者,连气都会没了。
伞好像除了遮阳避雨没什么别的用,这么说也不对,京剧《白蛇传》最绮丽好看的一折就是其中的《借伞》。想必许仙手中的那把伞是油纸伞,过去民间的伞不是红油纸伞就是黄布油伞,红油纸伞硬,打开的时候会“扎”的一声。黄布油伞是软壳子,打开的时候声音会小一些。这两种伞,雨打在上边格外地响,“沙沙沙沙、沙沙沙沙”“嘣嘣嘣嘣、嘣嘣嘣嘣”我是格外地喜欢听这种声音。这两种伞用久了,无一例外,都会变得粘粘乎乎,每一打开都会“哧啦”一下,已经黏在了一起,这样的伞用久了就得找人再去刷一层桐油,然后好好儿阴干,应该是刷桐油吧,所以总是那么一股子味,这种味又总是让人想到雨。杭州的绸伞是阳伞,花花绿绿,一律归小姐太太,伞上边的那几笔画说写意不写意说工笔不工笔,但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却是划时代的,好像已经定了格,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四十年代或五十年代,你就是拿一把现在生产的这种伞,也会让人每每想起那个早以远离我们的时代。
在南方,你如果对你的南方朋友说你在冬日的某天某日打着一把伞出去,人家听了肯定会觉得怪怪的。冬天用伞的场合一般不多,但下雪的时候,却真是需要打一把伞,下雪天,一个男人,打一把黑布伞,顶着风,漫天大雪飞飞扬扬,真是很有镜头感。像是看黑泽明的片子里有这样的镜头,雪、黑伞、日本刀、伞下的那张脸,简直是杀气腾腾。我在下雪的时候喜欢打把伞一个人出去散步,但这雪一定不能太大,风大雪大,手里的伞就会吃不住,小雪小雨,打把伞出去一个人散步是一件有意思的事,不是诗意,也不是别的什么意,就是,让人觉着惬意。但你也可以说这是吃饱撑的。下雨天和下雪天更多的人喜欢搓麻将,这就叫“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有人说伞是中国发明的,所以是民族的,我说未必,它未必是中国发明,不要把几乎所有的东西都说是我们的发明,这又何必。全世界的人,没有不用伞的,几乎是,家家都会有那么一把两把。伞是什么时候发明的,谁发明的,不好说,但有一点应该明白,伞在中国古时候叫“盖”,下雨的时候,人们碰了面,因为打着伞,所以只能“倾盖而谈”。
你要不明白,下雨天,打把伞出去,碰到熟人,如果他正好也打着一把伞。
荷花记
有朋友请我喝“莲花白”,先不说酒之好坏,酒名先就让人高兴。在中国,莲花和荷花向来不分,莲花就是荷花,荷花就是莲花。但荷花谢了结莲蓬,没听过有人叫“荷蓬”的,从莲蓬里剥出来的叫“莲子”,也没听人叫“荷子”的。荷花是白天开放晚上再合拢,所以叫荷花——会合住的花。我想不少人和我一样,一心等着夏天的到来也就是为了看荷花,各种的花里,我以为只有荷花当得起“风姿绰约”这四个字,以这四个字来形容荷花也恰好,字里像是有那么点风在吹,荷花荷叶都在动。
荷花不但让眼睛看着舒服,从莲蓬里现剥出来的莲子清鲜水嫩,是夏季不可多得的鲜物。如把荷花从头说到脚,下边还有藕,我以为喝茶不必就什么茶点,来碗桂花藕粉恰好。说到藕粉,西湖藕粉天下第一,有股子特殊的清香。白洋淀像是不出藕粉,起码,我没喝过。那年和几个朋友去白洋淀,整个湖都干涸了,连一片荷叶都没看到,让人心里怅惘良久。说到白洋淀,好像应该感谢孙犁先生,没他笔下那么好的荷花,没他笔下那么好的苇子,没他笔下那么好的雁翎队,没他笔下那么多那么好那么干净而善良的女人们,人们能对白洋淀那么向往吗?在中国文学史上,孙犁先生和白洋淀像是已经分不开了。1981年百花文艺出版社给孙犁先生出八卷本的文集,我拿到这套书的时候,当下就在心里说好,书的封套上印有于非闇的荷花,是亭亭的两朵,一红一白,风神爽然。这套书印得真好,对得起孙犁先生。于非闇先生的画也用得是地方。画家中,喜欢画荷花的人多矣,白石老人的荷花我以为是众画家中画得最好,是枝枝叶叶交错穿插乱而不乱,心中自有章法。张大千是大幅好,以气势取胜,而黄永玉先生的红荷则是另一路。吴湖帆先生的荷花好,但惜无大作,均是小品,如以雍容华美论,当推第一。吴作人先生画金鱼有时候也会补上一两笔花卉,所补花卉大多是睡莲而不是荷花,睡莲和荷花完全不是一回事,睡莲是既不会结莲蓬又不会长藕,和荷花没一点点关系。有一种睡莲的名字叫“蓝色火焰”,花的颜色可真够蓝,蓝色的花不少,但没那么蓝的!不好形容,但也说不上有多好看,有些怪。
夏天来了,除绿豆粥之外,荷叶粥像是也清火,而且还有一股子独特的清香。把一整张荷叶平铺在快要熬好的粥上,俟叶子慢慢慢慢变了色,这粥也就好了,熬荷叶粥不要盖锅盖,荷叶就是锅盖,喝荷叶粥最好要加一些糖,热着喝好,凉喝也好,冰镇一下会更好。荷叶要到池塘边上去买,过去时不时的还会有人挑上一担子刚摘的新鲜荷叶进城来卖,一毛钱一张,或两毛钱一张。现在没人做这种小之又小的生意了,卖荷叶的不见了,卖莲蓬的却还有,十元钱四个莲蓬,也不算便宜。剥着下酒,没多大意思,只是好玩儿,以鲜莲蓬下酒,算是这个夏天没有白过。有人买莲蓬是为了喝酒,有人买莲蓬是为了看,把莲蓬慢慢放干了,干到颜色枯槁一如老沉香,插在瓶里比花耐看。夏天来了,除喝花茶之外,还可以给自己做一点荷心茶喝。天快黑的时候准备一小袋儿绿茶,用纸袋儿,不可用塑料袋,一次半两或一两,用纸袋儿包好,把它放在开了一整天的荷花里,到了夜里荷花一合拢茶也就给包在了里边,第二天取出来沏一杯,是荷香扑鼻,喝这种茶,也只能在夏天,也只能在荷花盛开的时候。
我喜欢荷花,曾在漏台上种了两缸,但太招蚊子,从此不再种矣。
湘妃竹
竹子好,但北方就是没多少竹子可看,山西是个没竹子的省份,但陕西有,西安有一处地名就叫做“竹笆市”,那地方专门卖竹子,满坑满谷都是用竹子做的用具,从小板凳到大床。说到竹子,北京也有,但不多,都是细细的那种,这种竹子的竹笋也可以吃,但没多大吃头,眼下各地饭店像是都能吃到这种手剥笋,聊胜于无而已。朋友世奇前两年送我一盆紫竹,今年一连抽了三个笋,很快就拔出了竹节,紫竹刚刚的嫩竿是绿的,即至长高,颜色才会慢慢转深,直至紫到发黑,你说它是黑竹也可以。北京有一处地名就叫做“紫竹院”,很好听,有诗意。广东音乐里边有一个曲子叫“紫竹调”,欢愉而好听,这支曲子是欢愉,而不是欢快,听起来像是更加云淡风轻。说到紫竹,传说中的观音大士和她的白鹦哥就住在紫竹林里,以紫竹比绿竹,好在颜色上有变化,绿叶而紫竿。
竹子在民间庸常的日子里与人们的吃喝拉撒分不开,过去打酱油打醋打油的提把就都用竹子做,经使耐用,好像总也使不坏,竹筷子竹饭铲更不用说,还有竹躺椅竹床竹凳等等,大者还有竹楼和竹桥。如在炎炎夏日,晚上抱一个竹子做的“竹夫人”入睡,一时有多少清凉,要比空调好。用竹子做东西,比较有创意的是日本茶道大师千利休,他用一截竹筒做的尺八花插至今还收藏在大阪藤田美术馆,大阪藤田美术馆还收藏了元伯做的竹船形花插,也是一段竹子,以这样的花插插花符合茶道精神,也朴素好看。竹子是越用越红润好看,竹子表面的颜色和光泽硬是要让人们知道人和竹子耳鬓厮磨的岁月风尘。
说到竹子,不好统计世上的竹子到底有多少种。我以为可以入盆栽的“龟背”和“罗汉”其实并不怎么好看,我以为最好看的竹子还应该是斑竹,斑竹又分多种,常见的是梅鹿、凤眼、红湘妃,这三者,要说好看还要数紫花腊地的红湘妃。的诗句“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真正是秾艳浪漫。我在家里,喝茶或品香向来是不设席,要的就是随随便便,但有时候会剪一枝竹枝插在瓶里,我以为这个要比花好,朋友们也说好。尤其是品香,插花是节外生枝。
湘妃竹之美是病态的美,是受了真菌感染,慢慢慢慢生出好看的斑来,古人的想像毕竟是不同凡响,把竹上的斑斑点点与舜之二妃联系在一起。古书《博物志》记云:“舜二夫人曰湘夫人,舜崩,二妃以涕挥竹,竹尽斑。”湘妃竹之称始成立。湘妃竹分红湘妃和黑湘妃,红湘妃之好是让人一见倾心。现在市上的红湘妃很少见,一支红湘妃香筒动辄千元,前不久有清代红湘妃臂搁拍出惊天之价,区区片竹,拍了二十五万元。说到文玩,红湘妃着实是雅,但这雅是养出来的,要主人把它经常带在身边,经常用,经常用手去摩娑,玩玉有“脱胎换骨”一说。玩湘妃竹也当如此,玩久了,红湘妃骨子里的韵味才会焕发出来。
红湘妃竹很少有大材,“停云香馆”近来示人一红湘妃臂搁,底子虽不够黄爽,但尺寸却少见。十多年前,我曾定制红湘妃笔杆做毛笔百支,自己没用多少,都送了朋友。现在如想再以红湘妃做笔杆或者已是颠倒梦想。
红湘妃好就好在少有,要是多了,遍地都是,还有什么意思?
宝贝字典
我的同学有抄过字典的,因为当时能得到一本字典很难,你即使很有办法有时候也很难得到一本字典。后来读阿城的小说《孩子王》,我是一下子就读进去了,而且感到亲切,就好像抄字典的那个叫王福的学生就已经是我了。阿城的小说写得真是让人不能不服气,虽然他现在已不再写小说,有一句俗话是:“金盆打了,份量还在!”阿城之后的写作者多矣,但能超过阿城的,至今还没有出现,听说阿城现在住在北京平谷,平谷出好桃,大到几乎半斤一个!这样的桃子两个人没法子吃完!要非把它吃完,会把人吃撑。因为阿城住在那个地方,有一阵子我动了念头,想把家也搬到山清水秀的平谷,住在平谷的还有画家于水,于水不但画好,文章也写得好,会调侃。
我现在也弄不明白,字典就是字典,又不是什么神秘兮兮的内部书,有一阵子,在我们那个小城,想买到一本字典就是很难,屁大点事,得到书店里去找人,找人也未必买得上。所以,有人抄字典。不但抄,有人还背,拿一本字典在那里背。你问他某某字某某字在第几页每几行,他居然能说出来。我的这位朋友是个诗人,姓贺,当时我真是对他佩服得了不得。我们那时候几乎是天天早上都要在公园碰面,夜里刚刚下过小雨,早上的太阳出来了,到处亮晶晶的,到处湿漉漉的,有鸟叫,叫声细细的,是候鸟,一跳,又一跳,终于让人看到它了,你盯着它看,它也盯着你看,但它一般不愿意让你多看,一下子,树枝一颤,它已经飞走了。这样的早晨无端端的让人想起俄罗斯文学,让人想到温情脉脉的屠格涅夫,想到契诃夫的《樱桃园》,那时候我们都很喜欢俄罗斯文学,也很自恋,因为读书而觉得自己与众不同,那是个因为结婚都会让人觉得有几分骄傲的年代。现在想想,当然很好笑。那简直是自恋,怎么说都有那么一点,还有那么点害羞。早上在公园读书,晚上在公园里游泳,我爱贴着岸边慢慢游,一直游到树的下边,那棵树很大,把树枝垂到水面上来。
我至今都不会查四角号码字典,我的兄长送我一本四角号码,一直都在那里放着。我没学过古汉语的那种反切,我学的是拼音,我查字典,一般都是用拼音。但我的发音又不大好,查字典的好处就是可以把你的发音改一下。所以,没事的时候我会翻翻字典,比如着急去厕所,而手头又找不到合适的书,我就会随手把字典带到卫生间去乱翻,后来养成了习惯,我现在的卫生间里就有一本字典,我的许多字就是在卫生间里记下的。有时候会被某个字吓一跳,这某个字已经念了相当长时间了,想不到居然是念错了,当时就会羞得脸红起来,好像有许多双眼睛在看着你,而且还会在心里骂,骂怎么就没人提醒或纠正我。当年教夜大学,有一次喝了酒,喝得太多了,去了,打开教案,面对着白纸黑字,但就是不知道要讲什么,那真是一次每每想起都让人脸红的事,我对下边的同学们说,“咱们写作文吧。”下边的同学也看出我是有那么一点了,我在黑板上写出了作文的题目《论廉政》,却把中间那个字写成“兼”了。当即有同学举手指正了我,但因为酒的缘故,我站在那里,一时就想不起那个“廉”字了。那真是太丢人了,这件事可能像阴影一样会随我一辈子。
我像许多人一样,虽写文章多年,对汉字常常是以为是这样念,但有时候恰恰不是这样念。所以我后来竟然爱上了字典。世上读字典的人肯定不会多,像王福那样把一整本字典都要抄完的人也不会多,但我以为得空读读字典是件好事。我翻字典,特别喜欢看那些属“会意”的字,古人造字也真是不能不让人琢磨,两个“男”字中间夹一个“女”字居然就是我们那地方经常念的niao字,是好的意思,也可以解释为妙。这个字很古老,古典文献中能够常常见到。古代汉语在我生活的那个小城常常被人们挂在嘴上,但发音却有大的变化,比如“受用”,现在的发音是“受音”,“好活”是“豪华”。“欢乐”是“花楼”,一时让人弄不清现在的发音是古音呢还是古音已经产生了变化。
有一阵子,我劝我的女儿多看看字典。我女儿觉得这种建议很奇怪,“谁没事看字典?”这话我说多了,女儿笑着还我一句:“您神经病。”
篇5
关键词: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一直被大家关注。早在1978年,吕叔湘先生就曾大声疾呼:“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目前的语文课堂也存在着许多与课改初衷相背离的现象:一是虚。语言训练不落实、不到位,花花动作多。如“讨论”之风盛行,动不动就让学生三四成堆地坐在一起,且不说论的内容怎样,仅讨论的过程就很让人担忧,不是一个人(小组长或优秀生)说,另外几个人听,就是大家叽叽喳喳,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互不相干。全班交流时,发言者所说内容仍是个人见解,并没有概括大家的意见。讨论知识流于形式,没有真正收到合作学习的效果。二是杂。忽略了语文教学的根本,各种非语文现象、非语文活动占据了课堂。课堂上吹拉弹唱尽显其能,与语文本身没有多大的关系。比如课堂上撇开文本,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交流收集来的信息,用很短的时间让学生学习文本上的知识,留下将近一半的时间或表演或作画,围绕一个不值得探究的问题纠缠不休等等。三是闹。课堂上看似热闹非凡,实则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学生的心灵之窗紧闭,没有另类的声音,没有独特的感悟,没有多元的结论。像这样把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应用放在次要地位的语文教学屡见不鲜,这又谈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关于“有效性”有一个隐喻:企业之间的竞争就好比是去穿越一块玉米地,那么,穿越玉米地要比什么呢?第一个要比谁穿越得快;第二个要比在穿越的过程当中掰玉米,谁掰的多;第三,在穿越的过程当中玉米叶子可能会刮伤皮肤,穿越过去看谁身上的伤口少。这就是企业平常所说的速度、收益和安全。速度、收益、安全也是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三个要素:速度可看作学习时间(长度);收益可看作学习结果(收获);安全可看作学习体验(苦乐)。
学习时间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它意味着学习效率,即学习速度的快慢,显然,学习速度快,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就少,效率也就高。节约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首先要求把时间用在学习上,课堂教学不能把时间浪费在非学习上;第二要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质量。
学习结果,指学生经过学习所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这是有效性的核心指标,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感觉得到的学习收获,它表现为: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变化和提高。学习结果不仅表现在双基上,而且表现在智能上,特别是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思维方式的发展。
学习体验指的是学生的学习感受,即学习活动所伴随或生发的心理体验。这是长期被传统教学所忽视的。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学生对学科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就是我们所强调的学习体验,它是有效性的灵魂,学生越来越爱学习是学习有效性的内在保证。学生兴致勃勃、兴趣浓厚,甚至兴高采烈,这是教学的最佳精神状态。
显然,这三个要素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它们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学习时间是前提,学习结果是关键,学习体验是灵魂,积极的体验和态度会促使学生乐于学习,并提高学习的效率和结果,而学习体验本身也是一项重要的学习结果。
总之,考察教学的有效性必须综合考虑这三个要素。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学习结果、强化学习体验(积极)是教学有效性的努力方向和追求目标。而这三个要素主要在课堂上实现,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五个方面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善学者穷于一物,不善学者穷于物物――制定切实有效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地,对我们的教学具有导向、激励、调控和评价功能。语文课堂教学应有强烈的目标意识,目标不宜太多,选择是一种智慧。每篇课文和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不必面面俱到,一节课有一得或两三得就很好了。语文教学目标的确立要契合文体的特点,如教授诗歌《再别康桥》,可以把目标定位在通过多元主体的对话与探究,运用反复诵读、品味涵咏等诗歌鉴赏方法,深入体会诗的情感美和艺术美,提升学生对诗歌的感悟力和鉴赏力;也可以把目标定位在通过分析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唤起学生的共鸣,体味荡漾在康河柔波里的美丽情怀,激发学生对美的感知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语文教学目标的确立还要契合教师自身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具有的某些特长,都是课程的重要资源。教师,如果善于言辞,就可以用声情并茂的朗读和引人入胜的讲演去感染学生,体会诗作的音律美和意境美;如果长于分析,就可以使学生在深入理解诗作的同时提高对诗作语言的感受力;如果擅长写作,就可以领着学生翱翔于模仿诗歌创作的自由天空。语文教学目标的确立也要契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课程资源方面,我们应确立“以课标为主体”的意识,为每一节课制定切实有效的教学目标。
二、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创设切实有效的问题情境
新课程教学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述、评价和质疑。当前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为人们所重视,而其问题意识的形成则是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键。我们语文课堂教学要善于创设切实有效的问题情境,让问题来自学生,学生独立阅读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应是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比如学生读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学生提问,说作者不懂自然常识,认为春蚕吐丝尽时并没死,而是做成了茧。我抓住这个机会,让学生自己理解,延伸一下。学生经过讨论,撞出思想的火花:人的情思正如这蚕丝,胡乔木就有“岂可缠绵效缚蚕”这样的诗句。《还珠格格》的歌词里也有“我破茧成蝶,想和你飞”这样的词。不被缚住成茧,“思”又怎么能尽?心思不死、不经过这感情的休眠期,又怎么能“破茧成蝶,想和你飞”?“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与“思”谐音,即指自己对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无法相聚的痛苦如蜡烛自煎,不烧成灰泪不会流干。两句都提到了死意,爱之切、情之深,真是虽九死其犹未悔。这两句也体现了作者的矛盾心情,至死方休的思念是诗人的爱情誓言,也隐约说明了这份感情的无望,无望而执着的追求、灼热的思念,使得这诗具有一种悲剧色彩。现代人提及这两句,早已经不限于原来的爱情方面,其蕴涵的情理已扩大到其它情操,这也正是这千古绝唱的魅力吧。针对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的教学,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得到强化、培养,使教师的主导性不断转化为学生的主体性,进而达到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少讲授、学生多涵泳”的理想效果。
三、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涟漪――开展切实有效的课堂对话
新课程倡导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一种以课文为对象,以教会学生学习为目标的师本对话、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过程。钱梦龙老师说过,在对话过程中,我们教师的角色是“平等中的首席”。基于此,我们语文教师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要做足功夫。课堂上要涟漪不断,作为教师必须先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真正弄清楚教材的本义,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是教师在课堂中有效地激发生成、引领生成和提升生成的基础。正如福建师大文学院孙绍振教授所言,我们语文教师要先有底蕴才能与学生对话。教师还要认真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有效的对话,以预设为基础,在对话中互动,在互动中生成,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的统一。如教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一个课堂对话片段:学生:“平常我们见到的写荷花的文章大多是浓艳明丽的,本文描写的景色却是素淡的,朦胧的。这是作者眼中的景色。”老师:“这就是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夜游荷塘是为了摆脱‘心里颇不宁静’,追求刹那间的安宁。作者笔下的荷塘是一派幽静安宁的景象,正是作者所追求的,在作者眼中,荷塘景色‘恰是到了好处’,不浓不淡,不明不暗,一切都是那样的调和适中安逸。追求刹那间的安宁正是为了暂时忘却,分明曲折地反映了他当时的心情。荷塘景色越宁静、安逸,越反衬心里‘颇不宁静’,作者把这种情感很自然地融入这月下荷塘的美景中。”学生:“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就是作者去荷塘时的心情。当时,大革命失败,给他的打击是沉重的。”老师:“知人论世是解读文本的一种好方法。朱自清和许许多多知识分子一样,面对血污的现实和迷茫的前途,陷入苦闷彷徨之中。大革命失败给他的打击是沉重的,但按他当时的思想境界是不可能毅然投入到革命洪流中去的,手中的笔就成了他寻求解脱的工具。但是作者此时‘心里颇不宁静’,除了社会原因,还有家庭原因……”在对话的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目标。
四、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运用切实有效的教学媒体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我们日常教育中,教育媒体也随之发生显著的变化。代表当代科技水平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凭借声光电像等优势,以其图文并茂、声真、形象生动、传输迅捷、大容量汇集信息、全方位调动感官的诸多特点,日益赢得广大教育中人的青睐和接纳,在教育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教学不宜过分追求观赏价值,教学媒体的使用切忌重新潮、轻重点。诚然,在有些教学中,配乐诵读,画面映衬,让学生在美好的视听氛围中,浸润情感是有效的,但如果多媒体“生动形象”的画面妨碍了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与感受,实际教学效果并不佳。为使课堂45分钟更加有效利用,多媒体课件有必要加以精简。多媒体课件是一把双刃剑,有时,它就像一个人为的陷阱,让人跟着它走,而无法关注课堂的随机生成,学生的实际需要。我们语文老师要有自己的课堂自己做主的意识,不受机器的牵制与束缚,解放自己的手脚,滋养学生的心灵。我认为语文老师自身就是最好的媒体,一手好字,一张铁嘴,真切实在地贴近学生实际,脚踏实地地传给学生知识。教师深厚的功力渗透在灵魂深处,一举手,一投足,一扬眉,无论语调轻重缓急,抑扬顿挫,都流露出一种魅力,在课堂上形成磁场,让学生如沐春风。在没有了多媒体的牵绊之后,教师能更好地即兴发挥、游刃有余、得心应手、随机点拨,往往点石成金,彰显智慧,释放激情。这样的课堂是舞动着师生灵性的课堂,课堂的旋律随着学生语文生命的律动而流淌。
五、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进行切实有效的教学反思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智慧的教学。语文课堂教学除了需要激情,还需要智慧,那么如何追求课堂教学的智慧呢?途径恐怕只有一条,那就是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实践反思。不断反思总结,再实践探索,这样循环反复,积累经验,加深体验,理论提升,实践印证,常教常新。为了学生的成长,我们要自觉地反思,为了我们自身的发展,我们要自主地反思,进行反思性的实践,完善我们的教学理念,提高我们的专业素养,改善我们的教学方式,追求教学的智慧,提高教学的效率。课后的有效反思是有效课堂的助推剂。
新课程标准强调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尤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分析与反思。教师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借助行动研究,不断地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思考与研究,从而使自己成为专家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对教师来说都是财富。课后将这些宝贵的财富及时进行分析、整理,由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再来指导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就可以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增强教学的自觉性,不断提高教学效益。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教师就会在以后的教学中避免出现已经出现过的缺陷,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在教完的《祖国山川颂》后,写下了以下的教学反思:“‘颂’的写作是课文可以发掘的语文资源。今天的学生了解一些‘颂’的知识,见识一下‘颂’的形式还是有必要的。所以教师要在深入研究文本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对‘颂’的写作。但该目标要求较高,对于学习语文有困难的学生,可以不作要求。”这段教学反思写了自己在教完该课后的认识,便于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借用。正所谓,教而不思则浅,思广则能活,思活则能深,思深则能透,思透则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