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可行性分析案例范文
时间:2023-03-13 18:37: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项目可行性分析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当一个项目启动后,就要确定一个项目是否可行。作为一个项目经理时常必须回答诸如此类的问题“预期的收益合理吗?”、“设想的成本符合实际吗?”。评价可行性的目的是确定所要开发的项目是否有合理的成功机会。可行性分析就是要确定所有可能导致失败的风险。项目组评估最初的假设,识别危及项目成功的风险,并且制定恰当的计划来规避或者使风险减少到最小。
作为一家从事软件开发的A公司,通过承接各种各样的信息项目来获取资金,从而实现自己的企业战略目标,因此选择有价值的项目对公司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十分重大。对于一个项目是否值得做并且自己是否能够把它做好是在项目选择之初。A公司的项目经理和项目分析人员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作为项目的承建方A公司的项目组通过可行性分析来确定是否选择该项目。
本文以A公司2006年实施的一个《XX企业WEB GIS》项目为例,通过介绍在选择该项目时所进行得可行性分析方法,阐述了可行性分析在项目选择中的重要性。
XX企业是一个主要从事地质矿产勘查开发的大型国有企业,他们在几十年的发展中积累了一大批的地理信息矢量(*.shp格式)数据和各种重要的三围影像数据(geotiff格式)。并且XX企业的矿山分布在省内比较偏远的县(市),不可能依靠一个局域网来管理和分享这些数据。因此他们希望建立一套用于WEB的基于Internet的数据浏览机制,项目的总经费控制在200万人民币以内。刚开始XX企业打算委托省内一家比较知名的软件公司甲公司进行项目的开发,但是该公司认为200万元的开发费用太少,不可能完成该项目,主要原因有:*.shp格式的矢量数据的编辑环境一般是arcinfo(一套国外的GIS软件),arcinfo的购买价格在国内一般是100万人民币;影像数据的处理费用在50万左右;WEB服务器的购买和部署大概需要30万左右;最后只剩下20万可用作人员的工资福利;进行WEBGIS数据存在较大的风险,国内这方面成功案例不多。
这样算下来,即使公司不要利润也不容易使项目成功,一旦项目失败,公司的声誉还会受到影响,因此甲公司没有承接该项目。由于A公司一直都与XX企业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A公司也成功的实施过几个小型的GIS项目,XX企业的主管领导希望A公司能够合作开发此项目,即使项目失败,A公司承担的责任也较小。由于A公司的影响也比较大,很可能会影响A公司与XX企业的其他项目的合作。
因此A公司的总经理决定成立一个项目小组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依靠可行性分析报告来确定是否选择该项目。作为A公司的一名技术骨干,我有幸参加了该项目小组,并且被任命为项目经理,主要负责前期的项目可行性分析及系统分析(如果项目可行)等工作。
本文主要从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法律可行性、环境可行性等方面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最终从几个候选方面中选择了一个最可行的方案,生成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该项目得以顺利实施,并且产生了比较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
首先,我们来考虑经济可行性。
项目小组在调查了《XX企业WEB GIS》项目的实际需求以后认为,该项目需要一套WEB服务器程序用于向用户矢量和影响数据,至少需要3台服务器,套有单独许可证的能够编辑处理*.shp格式的应用软件,以及一套能够存储空间数据的数据库软件。如果购买那些市面上的商业软件,则200万的购买费用远远不够用,而且维护费用很高。
难道我们的项目从经济上来说是不可行的吗?其实不然。在我们周围早已产生了一大批门类齐全的开源软件,不需要购买商业软件和许可就可以自由的使用这些软件,并且还有详细地使用说明和源代码。我们项目小组通过仔细的研究这些开源软件来构建我们的WEB服务器和空间数据库以及数据编辑平台。而我们只需要极少的人员和维护费用。我们粗略的估计这些费用的花费在20万左右(不包括购买3台服务器的费用,大约15万元左右)。
接着,我们来考虑技术可行性。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主要考虑开源软件的使用问题。需要的WEB服务器程序方面,我们计划采用功能强大的GeoServer服务器,GeoServer能够支持*.shp等多种格式的矢量数据和Geotiff格式的影像数据的,而且操作简单,是仿Google earth方式操作界面,深受广大用户喜爱。后台数据库采用开源的postgresql空间数据库,而且GeoServer与postgresql之间的连接十分友好,几乎是无缝集成。数据编辑平台采用开源的UDDIC平台,它能够编辑*.shp格式的数据文件。用户客户端采用IE浏览器浏览数据,方便部署和使用。
同时,我们聘请有着丰富的开源webgis部署经验的赵工和精通java平台开发的李工作为我们的技术顾问(这些开源软件都是基于java平台的)。在他们的帮助和全体项目小组人员的努力下,我们试着建立一个webgis平台,成功的将一批数据,并且使用IE浏览器浏览十分流畅,基本满足了我们的技术要求。
最后,我们的软件使用的都是开源软件,还存在法律上的问题。搭建的环境平台是基于j2ee的,方法可行。而且项目总进度控制在1年以内。
篇2
【关键词】C语言 案例教学 探索
【基金项目】2013年防灾科技学院教研教改项目“案例教学法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的探究”(编号2013B23)资金资助。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239-01
1.引言
《C语言程序设计》基本上是所有高等院校所有专业开设的一门计算机基础平台课程,在众多的程序设计语言中,之所以C语言能够受到大家的关注,不仅是因为其语法结构简洁精妙,写出的程序代码高效,还因为它能够深入到系统底层,进行底层硬件的编程,并且可以和汇编语言进行很好地融合。所以说,C语言是横跨软、硬件两个层面的且很实用的一种程序设计语言,这足以显示其在程序设计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那么,如何教好、学好《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使学生切实掌握它,并具有相当的编程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就成为了许多教师、学者比较关注的问题。而案例教学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教学方法,它能很好解决理论和实践的衔接[1,2]。
2.案例教学的内涵
案例教学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它一直是被作为商业、法律和医学领域职业培训的基本教学模式。后来,案例教学逐渐地被运用到教育中来,涵盖了学科教学和教师教育领域[3]。
案例教学重在案例,没有案例,也就谈不上案例教学了。对于案例的内涵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阐述,含义基本相同,只是各有侧重[4]。
首先是情境说。该观点认为,案例就是有关某种情境的描述。Brown等人认为:知识与活动是不可分离的,活动不是学习与认知的辅助手段,它是学习整体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是学习者在情景中通过活动获得了知识,学习与认知本质上是情景性的。其次是事件说。认为案例本身就是事件,但并非所有事件都能成为案例,成为案例的事件应具备代表性,应与时俱进,能引人思考,使学习者对该事件所引发的问题进行较细致深入地探讨和分析,从而得出一定的结论或采取某种行动方案。再次是故事说。该观点认为,案例是包含有情节、冲突等众多要素在内的故事。它以较丰富的表述形式,向人们描述具有典型行为、思想和感情在内的故事。
综上所述所谓案例就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围绕某一个或某几个知识点展开,以事例为载体,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的事务描述。而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设置相关知识点的具体案例,宏观上把控教学秩序,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思考、探讨等活动,使他们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的参与。
3.案例教学法在C语言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3.1课程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C语言程序设计》的课程任务就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C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语法知识和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熟练使用开发工具,具有应用C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案例教学就是围绕合适的案例,配以相应的教学情境,旨在锻炼、培养、加强学生的编程应用能力。采用案例进行教学具有明确具体的教学任务,学生可以在设置的案例情境中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与人合作、沟通的能力,从而提升自我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从课程任务的能力培养与技能发展来看,案例教学是比较适宜的。
3.2课程内容的可行性分析
C语言是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课程。它既要求学习者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求具备较强的应用实践能力。考虑到C语言这门课程基本上学生走入大学校门所接触到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可以说学生是在毫无计算机程序设计知识背景的前提下来学习的,如果按照传统的知识体系讲下来,学生要完全理解这些概念是相当困难的,且易挫伤学生学习编程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改为从案例入手,通过给学生演示、让学生模仿,在实际应用中去探究和领悟这些概念,并适时地加以归纳总结和概念的延伸,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新知识。所以从课程内容而言,案例教学是适用的。
3.3授课对象的可行性分析
C语言程序设计的学习人员大多为高校或正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从案例教学的理论基础分析中,可以看出该教学模式需要学生通过案例自主学习和探索分析,要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情境,这就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同时要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故而,从教学对象来看是能够运用的。
3.4授课方式的可行性分析
C语言教学基本上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在理论教学阶段,主要是围绕相关知识点,以呈现案例的方式进行讲解,并组织学生进行案例的深层探讨与挖掘,这样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步入实践环节的教学,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利用课堂之外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为上机实践做好充分的准备,在上机过程教师应耐心指导,以便发现学生中存在普遍的共性的问题,这既是对理论教学有益的补充,同时也丰富了案例素材,也便于更有效的归纳总结,为下一次的授课奠定基础。所以,从授课方式上看,是适用于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的。
4.结论
针对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有助于学习者技术能力的提升,自主认知及反思能力的加强和师生间、学生间的集体合作精神的锻炼等。通过对案例教学法在C语言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为该方法的进一步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何元惠,高占国,杨静.C程序设计语言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7(3):209-211
[2]詹自胜.案例教学法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D].浙江师范大学,2006
篇3
一、 并购准备阶段风险规避
1.进行谨慎的项目可行性分析。
所谓项目可行性分析是指在项目投资前期,通过调查研究和计算分析,综合论证进行这一项目投资技术上的适用性,先进性,经济上的合理性,财务上的赢利性和社会上的协作性,看其项目是否可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1)销售可行性分析
在进行市场销售可行性分析时,首先要通过市场调查,取得资料和有价值的数据,可以通过商品交易会的形式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也可以通过咨询公司,以市场调查的形式广泛的进行调查研究。
(2)生产可行性分析
通过分析企业的技术供应能力与生产要素能力,来确定其海外生产的能力和投资所需要的成本费用。如果投资成本费用过高,企业最好选择放弃整个投资方案。
(3) 财务可行性分析
企业通过确定所需资金来源和预期利润分析来确定项目是否可行。把相关的“收入”与“支出”项目编制成预期“损益表”和预期“资产负债表”。通过这两张表,企业能对预期利润进行有效分析。另外,还要考虑海外所在地的税收政策及相关政府的税收协定,它也是影响财务效益的重要因素。
2.采取措施避免信息不对称。
在准备阶段,由于交易方所处的地位不同,往往会形成信息不对称的局面,使得并购方难以掌握被并购企业全面的状况。不可过分的依赖财务报表的分析,因为财务报表具有一定的主观局限性,它反映的是报告者不同的偏好和立场。其次,财务报表只能反映企业在一定时间段的效益成果,它对企业的运营过程披露有限。 所以,在目标执行过程中,最好聘请有经验的中介机构对信息进行核实。或者签定相关的法律文件,对并购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明确其法律责任。
3.在投资项目实施前进行全面与客观的政治风险评估
全面恶毒考虑政治风险涉及的方面,才能保证万无一失。最好选择资深的专家做出客观的多角度的分析,来避免主观臆断性。
4.建立有效的监控,预警机制
因为社会政治因素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系统能使企业在风险到来之前获得更多预防措施的时间。当风险转变为机遇时,要采取果断措施,抓住机遇。
二、 实施阶段风险规避
1.采用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相结合的方法。在并购中减少纯现金的收购方式,更多的利用股票等国际通用方式,减少风险。
2.选择适当时机提出并购要约。
选择的目标应为运营出现危机或遇到困难的企业。然后,依据财务报表等相关资料,清楚的计算目标企业的收益,制定合理的收购价格,同时争取股东的支持与配合。另外,可以游说目标企业股东,使其接受并购。
3.对反并购风险的防范
为取得并购地所在国的支持,企业可为当地经济提供一些技术,进行人才培训,制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对防止东道国抵制企业被并购有一定程度上的帮助。另外,可以通过公关活动搞好与当地政府的融洽度。比如经常向有关部门汇报公司经营状况,积极为政府做一些工役活动等等。这样,如果东道国认识到企业赢利的同时也是诚心为东道国作贡献的,就一般不会随意采取过于激烈的方式。
三、整合阶段风险规避
企业并购行为的结束,并非是并购战略的结束,而只是开始而已。Stanley Foster Reed $ Alexandra Reed Lajoux在〈并购的艺术〉这本书里说过,当两个或多个公司在股权上合并后,我们需要更大的努力使它成为一个整体。正如经验丰富的兼并企业家米尔顿。L。罗克所说:“当过了兼并的蜜月期后,真正的工作便开始了”。
只有将并购后的资源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的实现协同效益,推动企业成长。企业进行并购后的资源整合从有形和无形两方面进行。从无形方面包括企业文化整合,知识整合,内部关系整合。有形整合包括资产债务整合,企业组织结构整合,企业经营战略整合。无形的整合难度较大,2005年5月TCL并购阿尔卡特手机,但在经历八个月后宣告失败,原因之一就在于忽视了企业文化整合。
1.快速的实行企业激励机制,加速企业整合。
普华永道对于兼并和购并活动的调查表明,在兼并开始以后的三个月以内实施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计划的公司,有77%报告说管理工作要积极,更热情,雇员对公司的目标更明确,更有信心。
2.重视文化分析,识别文化差异,建立共同经营观和企业文化。
篇4
[关键词]固定资产 投资 购置 日常管理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个主要动力,而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投资无疑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我国在“十五”(2001―2005年)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29.5万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8%,超过了1981-2000年20年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总和。其中,第二产业,即采矿、制造、水电气和建筑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近40%,是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然而,如此大规模的投资如何才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能,并带来现实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却是摆在企业和政府面前的严峻课题。众所周知,我国第二产业的许多行业存在严重的产能闲置现象,如纺织、水泥、钢铁、化工等行业,而大部分行业都有产能利用率低,投资效益低下的情况。经过长期的闲置后,部分企业的固定资产要么低价出售,要么彻底报废毁损,甚至因管理不善而流失。
从企业的角度出发,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前的分析论证和审批,严格采购环节的招标、审批、验收等制度,改善日常管理中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从预算、分析、采购和控制等各环节强化管理,使固定资产能够充分发挥效率,为企业带来投资收益。
一、 固定资产的投资管理
上文中提及的固定资产投资效益低下,集中反映了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缺乏科学的管理,导致盲目投资、超计划投资、投资周期过长等问题。为避免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失误,企业必须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的管理,其重点是事先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论证。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 首先要成立由相关专业人员参加的项目论证小组,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分析和评估
(1) 成员要由技术、生产、财务、投资等专业人员组成,对投资项目进行技术和经济上充分论证,从而保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以最少的投资取得最佳经济效果,以实现投资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和建设上可行。
(2) 要在充分调研市场、技术分析和经济预测的基础上完成以下可行性分析内容,为决策提供参考:
(a) 市场研究,包括产品的市场调查和预测研究,这是可行性分析的先决条件和前提,是项目成立的重要依据。
(b) 技术研究,即技术方案和建设条件研究,从资源投入、建设地址、技术、设备和生产组织等问题入手,这是可行性分析的技术基础,它决定了投资项目在技术上的可行性。
(c) 效益研究,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分析和评价,它是决定项目投资命运的关键,因此也是固定资产项目可行性分析的核心部分。
(3) 要对项目进行合理分类,以便运用恰当的分析论证方法得出正确的结论。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不仅仅局限于产能的增加,还包括更新改造、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大修理支出等,其效益的计量方法各不相同,所采用的评价和判断标准也不同,因此要运用正确的论证工具和手段。
(4) 运用科学的分析论证方法,对投资进行经济效益判断。市场研究和技术论证一般运用的是定性分析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而经济效益预测则必须以定量分析为主,“用数字说话”。目前通常采用的分析方法和评价指标有:
(a) 净现值法:指投资项目在投资期内各年的现金流量的现值与初始投资额的差额。在多个方案的非互斥选择中,应按净现值的大小来排列;在互斥方案的比较中,应选择净现值最大的方案。
(b) 内涵报酬率法:指能够使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等于未来现金流出的现值的贴现率。在非互斥的方案中,应按内涵报酬率超过资本成本率或必要报酬率的多少进行决策;在互斥方案选择时,超过资本成本率或必要报酬率最大的方案为佳。
(c) 现值指数法:指投资项目未来各期净现金流入的现值与初始投资额现值之比,又称贴现后收益―成本比。如果此指标大于1,则说明项目可行,在互斥方案比较中,选择指数最大者。
上述方法是考虑了资本时间价值的分析评价方法,是分析和判断项目可行性的主要方法和指标,其中内涵报酬率和现值指数都是相对指标,没有考虑项目所需投资的绝对值,因此必须结合净现值和投资规模等综合评判。
(d) 回收期法:指投资引起的现金流入累积到与投资额相等所需要的时间,主要用来测定方案的流动性而非营利性。
(e) 会计收益率法:指投资项目寿命周期内的年平均投资报酬率,一般用于项目可行性的初步判断。
以上两种方法都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只能作为分析判断的辅助方法使用。
2、 必须坚持编制年度资本性支持预算,以预算控制投资额度和节奏。企业每年要根据中长期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目标,结合上述可行性分析和年度融资规模等因素,合理安排固定资产投资预算,并根据经营计划和融资计划,控制投资节奏,防止出现资本性支出占用流动资金的现象,从而影响正常经营。
3、 要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审计制度,强化责任意识。为了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的效益和效率,加强投资项目在论证、决策、执行等环节的管理力度,应大力开展投资项目的内部审计,揭示和暴露投资决策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按制度进行奖惩,从而强化所有投资参与者的责任和风险意识,规范投资程序,提高投资效益。
二、 固定资产的购置管理
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实施阶段中,购置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一方面购置价值将形成固定资产的成本,从而影响到未来资产的盈利水平,另一方面,购置进度也将决定着固定资产能否按计划投入使用,占领市场。因此,在这一阶段,重点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 要建立招投标制度,以科学的方法规范资产的购置,降低购置成本。
在固定资产投资建设中,实行采购招标是实现降低建设成本、抑制不轨行为、加强项目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的招标方式主要分为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和议标三种。
(1) 公开招标,又称无限竞争性招标,是由招标人通过大众媒体公开招标公告,凡符合规定条件的不特定供货方均可自愿参加投标。
(2) 邀请招标,又称选择性招标,是由招标人根据掌握的信息资料,向被认为有能力承担供应任务并经预先选择的特定供应方发出邀请书,要求他们参加采购的投标竞争。
(3) 议标,又称谈判招标,是由招标人选择两家以上的供应方,以议标文件或拟议合同草案为基础,分别与其直接协商谈判,选择满意的一方,达成协议。
(4) 企业要根据拟购置资产的数量、价值、技术要求以及市场供应状况,进行合理选择:
(a) 基本建设和通用要求的设备仪器等产品一般要公开招标,有利于在公平竞争机制下选择性价比最佳的投标方中标。
(b) 有较高技术要求但存在多个供货渠道的产品一般要邀请招标,在满足实际要求的条件下实现既能保证建设质量、又能降低投资成本的投标方中标。
(c) 有特殊技术要求且供货渠道较少的产品则按议标方式进行,但在操作过程中一般投标方不得少于两家。
(d) 特定产品(包括独家生产产品)在建设过程中会经常遇到,虽不具备招投标的条件,但为了保证建设质量和降低投资成本,应参照议标的方式,纳入建设单位和企业的采购招标管理体系进行管理。
2、 重视采购合同的审核,防止因合同规定不明确或不专业而导致的纠纷或损失。通过招投标等方式选择了恰当的供应商后,双方签订的采购或建设合同,应该经技术、法律和财务等人员审核把关,而不能仅仅依赖法律人员的审核。要通过合同约定,把资产购置的数量、价格、技术细节、购置或交货周期、支付进度和条件以及质量保证、技术和操作培训等等给予明确,从而规范供需双方的责任与义务,为今后的验收、质量监督等提供合法的基础。
3、 要严格执行资产的验收程序,确保购置资产的数量和质量。要成立由采购、使用、技术、管理等部门组成的专门小组对购置的资产进行验收,保证资产在技术、工艺、交期上符合要求,并提供了合同约定的人员培训、测试材料和免费配件等,满足资产及时投入使用的需要。
4、 要利用现代化的项目管理技术,比如关键日期表、甘特图、前导图法(PDM)和关键路线法(CPM)等,提高对固定资产购置时效性的管理,准确地把握购置进度,保证固定资产按计划投入使用,为企业创造效益。要坚决杜绝由于管理不善和控制失当、项目建设期过长而导致丧失市场机会,产品竞争力下降的情况,更不能产生“烂尾”工程和“鸡肋”项目。
三、 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的重要环节
1、 要真正建立固定资产的二级管理员制度,加强基础管理。各级资产管理机构要配备专门的资产管理员,规范其岗位职责,严格考核,落实到位。资产管理员要重点做好固定资产卡片和台帐的完善和及时更新、严格执行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及时报告、反馈资产的使用和保养情况等工作,为强化资产管理打好基础。
2、 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固定资产定期维护保养制度和计划,并严格执行,降低因资产故障、损坏等带来的维修成本和产能损失等。要杜绝“以修代养” 的舍本逐末行为,坚持固定资产的定期保养制度,严格按计划执行,降低损失和成本。
3、 要认真核查资产盘点和清查结果,分析资产质量并采取相应措施盘活资产。许多企业虽然建立了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制度,按时盘点,但往往流于形式,使盘点沦为单纯的数量核对工具,没有发挥盘点对清查资产使用状况和清理资产的作用。因此,企业要重新审视自身的盘点流程,在核对数量的同时,重点加强对闲置、损坏、毁损等资产进行审查、分析,并综合使用部门和技术部门的意见,提出诸如技改、维修、转让、报废等建议,盘活资产,杜绝浪费。
4、 必须培养风险防范意识,树立风险控制机制,坚持给固定资产投保。由于风险意识不强或存在侥幸心理,企业常忽视固定资产投保这一重要的风险规避手段;一旦遭遇天灾人祸,往往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树立风险管理和控制意识,通过与专业保险公司合作,结合企业的资产特点,为企业量身定做一套成本与风险相宜的财产险方案,从而为企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戴上“护身符”。要特别关注企业的附属设施、在建工程、装饰装修和设备附属物等“隐性”资产,在保险方案别关注,防止潜在损失。
本文通过论述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几个重要环节,重点讨论了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投资管理、购置管理、日常管理等,试图为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手段,从而提高企业资产管理水平,提升固定资产投资的效益,防范资产管理中的潜在风险。
参考文献:
[1] 庄严明.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审计文摘,2005;8
[2] 汤炎非,杨青.可行性研究与投资决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3] 徐俊菊.论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商场现代化.2007;3(上)
篇5
财务管理教学中,项目投资管理教学难度大,学生学习效果差。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让教师从盲目的教变成有针对性的教,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互动;教学;项目投资
财务管理教学中,涉及大量的计算公式,理论抽象难懂。特别是项目投资管理这章来说,计算公式多,前后关联性强,教材案例数据过于笼统,对于缺乏企业背景知识的学生而言,学生往往只知其形,不知其意。本文针对项目投资管理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项目投资管理的知识与技能,从而对财务管理整体上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一、项目投资管理互动式教学设计
针对本校学生逻辑思维差但动手能力强的特点,项目投资管理章节在教学时将师生的互动学习贯穿其中,摒弃了过去教学中教师讲解多,学生练习少的方式,采用了边教边学边做的做法,具体是:先教师讲解投资项目的实践情况,让学生思考并总结,引出相关理论知识,再要求学生结合实际案例巩固所学知识。课时安排上,教师教讲解和学生自主学习各占一半,重视学生参与对教学的参与。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兴趣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充分利用办公软件、网络等现代化教学资源,启发学生利用各种途径主动学习,从实际出发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项目投资管理教学过程
(一)以企业真实案例为导入并开展讨论
如何让学生对项目投资这一章的内容感兴趣,是我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采用案例导入时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在运用时,如何选好案例是一个很关键的方面。笔者发现,与这章有关的案例很多,但是存在几个问题:第一,时效性不强,离学生较远。第二,案例较长,涉及较多方面,有一定难度。第三,学生缺乏相应的背景知识,无法分析。考虑到这些,本文摒弃了高大上的案例,选择了接地气的案例,主要是九江本地重大的投资项目,比如万达在九江新建了一个商业综合体,青岛啤酒在九江建了一个分厂,中粮集团在九江建分厂,或是九江宾馆进行升级改造,等等。这些来自现实的真实案例,不仅让学生对这些投资项目感兴趣,而且能透过这些项目对九江城市发展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学生感兴趣的企业真实案例为导入,引出项目投资的含义,项目投资与其他投资的区别,项目投资的类型、计算期、投资内容。当学生初步了解项目投资的基本内容后,还需要及时巩固更新。这时,可以回到之前大家看的企业真实投资项目案例中,让学生分析具体投资项目的投资类型、计算期以及投资金额等信息,让学生对投资项目从理性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再回到理性认识。
(二)运用Excel表格、函数简化计算
当学生对投资项目有基本了解后,再深入探讨评估投资项目的重要指标———现金流量的计算。从投资项目的计算期入手,分解项目现金流的计算。可以很自然地,从计算期引入现金流的计算。以项目计算期为主轴,将项目现金流分为建设期现金流、运营期现金流和终结点现金流。根据先简单再复杂的原则,按照建设期现金流———终结点现金流———运营期现金流的顺序进行讲解,先从简单的时期让学生明白计算现金流的原理,然后再讲解复杂的现金流的计算公式推导。最后根据现金流计算公式,在Excel中设计相应表格,让学生用表格一步步完成现金流的计算。充分运用Excel的计算功能进行计算,减少学生对公式记忆的要求和公式计算的时间,让学生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对现金流原理的理解上。本文认为项目投资的重点不在计算公式上,不必过分强调计算公式的怎么来的,重点是弄清楚公式的基本原理以及涵义。要求学生根据所给案例能弄清楚投资项目净利润的计算,然后加回折旧摊销这种非付现成本调整得到运营期的净现金流量,最后根据计算的数据及结果再回到公式的理解上。
(三)运用Excel函数计算评价指标
如何投资项目是否可行,是项目投资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是我们计算现金流量的终极目标。评价投资项目时,需要用到几个重要指标,涉及净现值以及内部收益率,涉及到比较繁琐的计算公式,比较难懂难算,是教学时需要解决的一个难点问题。关于这些评价指标的讲解,有以下几个方面要注意:第一,切忌用公式将公式,公式知识一堆符号而已,没有具体意义。针对我校学生数学基础薄弱且逻辑思维能力差的特点,公式讲解过多会适得其反。因此,要以案例或问题为导入,一步步引导学生顺理成章地得出计算公式。第二,关于指标的理解,仍旧需要结合案例去讲解,把评价指标的含义和作用讲清楚,切忌一带而过。否则,计算出来的只是一推数据而已,没有实际意义。第三,依据原理列出所涉及指标的计算式子后,运用财务函数NPV()计算净现值,运用财务函数IRR()计算内部收益率,方便快捷,让学生不再为冗长的计算而费时费力。
(四)引导学生撰写项目投资财务可行性分析报告
这是项目投资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亲自设计投资项目,慢慢体会所讲知识如何理解、如何运用,真正把课本上的内容变成自己能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这个环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展开,课时几乎占了项目投资整个课时的一半。在一次课程的理论教学完成后,插入相应项目投资财务可行性分析报告的要求。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完成,如果有什么问题,及时反馈,降低撰写报告的难度。项目投资的财务可行性分析报告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投资项目名称及投资人等基本信息。这部分可以要求学生通过现实或网络自己寻找合适的投资项目,引导学生尽量寻找投资额较小、规模较小而且大家比较熟悉的投资项目,在此基础上,结合市场需求,确定自己所选投资项目的背景及特色,引起大家对社会现实的关注。第二部分,完成项目投资预测。学生可以从两方面预测,包括项目投资所需要的固定资产预测和流动资产预测,其中,固定资产投资预测中包含开办费、加盟费等需要摊销的资产的投入。建议学生设计项目投资预测表,完成这部分内容。第三部分,进行投资项目收入和成本费用预测,进而预测出投资项目每年净利润。针对成本费用预测这部分内容,可以分为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两部分,与财务管理课程筹资管理中成本习性的内容相呼应。这是整个报告学生觉得比较难的地方,教学中给出了参考的方法或表格供学生选择。对学生所预测的数据,不要求准确,只要求合理。第四部分,根据投资项目现金流计算评价指标,得出结论,确定所选投资项目是否可行。这部分内容由教师先进行理论讲解,再由学生结合自己的投资项目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有必要的话再回到教材再次讲解,直到学生能运用为止。
三、项目投资管理教学总结及思考
在项目投资管理教学中,重新定位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交互式学习方式,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动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学习,而非强制要求学生学习。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革新,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和网络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效果比之前有了较大提升。从整体上看,项目投资管理的教学设计非常符合本校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情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中有待改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所涉及项目的资金来源都是权益资金,较简单。可适当加入筹资的内容,与企业实践更相符。第二,适当鼓励大家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考虑所选投资项目,突出其创新性。第三,在完成项目投资财务可行性分析报告之后,可以要求学生上台向大家展示所选的投资项目,通过其他同学的提问和回答,让大家能在这个环节沟通交流,在探究中拓宽思维,开阔视野,深化对项目投资管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中国乡镇企业会计:浅议财务管理项目投资教学中净现金流量的估算:赵文伟,2015年08期
篇6
关键词:工程造价;新方法;应用;人工神经网络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一、工程造价的含义
工程造价是指建设项目从筹建到竣工验收所花费的全部费用总合,或指建设一项工程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其中又可分为广义的造价及狭义的造价两种,前者是指建设项目的建设成本,即完成一个项目所需费用的总和,它包括用地取得费用、设计费、工程建造费及其它相关费用;后者是工程的建造费用(或称承包价格)。
二、工程估算精细程度
工程估算根据精细程度及工程生命周期等方面的差异,估算种类也会有所不同,估算过程受限于信息确定性、时间迫切性及估算目的等需求差异,一般可将估算分为概算估算及明细估算两种。
一是概算估算:在工程可行性分析及初步设计阶段时,由于项目能取得的信息非常有限,无法针对细目详细编列,仅能利用以往的数据资料、类似的案例或草图,推估可能的建设成本;由于估算过程考虑的细节并不周全,因此,估算结果与实际状况可能会产生较大的落差,精确度为±15%~±20%。概算估算又可根据信息取得的多少,分为粗估及概估。
二是明细估算:当工程细节设计完成后,依据完整的设计图及施工规范,详细计算出全部工程的材料、人力、机械设备等各种工程数量,再根据市场行情核算其总价,其估价精确度为±5%~±10%。
三、人工神经网络在工程造价工作中的应用
(一)人工神经网络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N),或称为人工神经网络,是指模拟生物神经网络的信息处理系统。它使用大量简单的人工神经元来模仿生物神经网络的能力。人工神经元是生物神经的简单模拟。它从外界环境或其它人工神经元取得信息,并加以非常简单的运算,将输出结果传送到外界或其它人工神经元。人工神经网络是由许多人工神经细胞(artificial neuron)所组成,人工神经细胞又称人工神经元、人工神经元、处理单元(processing element)。人工神经网络具有下列特性:高速计算力、高容记忆能力、学习能力及容错力。
(二)人工神经网络的种类
一是监督式学习网络。监督式学习网络是自问题领域中取得培训范例(有输入及输出变量值),并从中学习输入变量与输出变量的内在对应规则,以应用于新的案例,即利用输入变量以推估输出变量。监督式学习网络较具代表性、实用性的种类为多层感知器(MLP)。
二是无监督式学习网络。无监督式学习网络是自问题领域中取得培训范例(只有输入变量值),并从中学习范例的内在聚类规则,以应用于新的案例,即利用输入变量以推论它与哪些培训范例属同一聚类。无监督式学习网络较具代表性、实用性的种类为自组织映像图网络(SOM)、自适应共振理论网络(ART)。
三是联想式学习网络。联想式学习网络是自问题领域中取得培训范例,并从中学习范例的内在记忆规则,以应用于新的案例,即利用不完整的状态变量以推论完整的状态变量。联想式学习网络较具代表性、实用性的种类为霍普菲尔网络(HNN)、双向联想记忆网络(BAM)。
(三)人工神经网络在工程造价工作中的应用
人工神经网络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如下四种形式:一是监督式应用,可分为分类型及预测型,分类是指期望输出值为逻辑的二元值;二是无监督式学习的应用属于聚类分析,可作为监督式应用的前端处理;三是联想式学习可应用于资料处理,依其特性可分成自联想与异联想,自联想为由一个式样联想同一个式样,异联想为由一个式样联想另一个式样;四是目前人工神经网络最佳化应用主要是用于组合最佳化问题,即设计变量是离散值。
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建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包括网络层数和各层参数的确定。输入、输出层参数包括神经元的个数以及每个单元所代表的物理量,其中输入层单元的个数及其物理含义表示所需要解决问题的已知量的个数和内容,输出层单元的个数及其物理含义表示所需解决问题的答案。以建筑工程为例,要建立一个工程造价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应根据建筑工程的类别(住宅楼、商住楼、写字楼、工业建筑、酒店等),确定影响其造价的主要因素作为输入层。比如需要预测一个住宅楼的造价,则可确定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层为:建筑结构、基础形式、建筑面积、户型、内装修、外装修、地面工程、门窗工程(可根据所需模型精度选取更加详细的影响因素);输出层为该工程的工程造价(或单方造价)。人工神经网络使用BP算法,这是采用梯度法即在权重空间沿梯度调整权重,使总误差向减小的方向变化,直到最小。权的修正是所有样本输入后,计算其总的误差后进行的。采用反向传播的BP算法进行工程造价的预测,可以把收集的并进行加工处理后的已知数据样本作为训练样本,按照编制的程序进行网络学习(即进行迭代),可得到一个训练好的造价预测样本。将待估工程的各个参数通过必要的整理加工后,输入到程序中,因网络参数已经确定,即可得到待估工程的预测造价。
四、小结
建筑工程项目在可行性分析阶段,往往需要针对项目投资成本进行分析及评估,以作为投资者判断是否可执行此项目的决策依据。建筑工程造价的预估在专案中占有一定的重要性,但由于项目初期所能取得的信息相当有限。因此,利用有限的信息,快速且准确的预估工程造价,是投资者或开发人员需普遍注重的课题。以神经网络技术可以发展出预估建筑工程造价的模式,借助这个网络系统,能提供投资者或开发人员在建筑项目可行性分析阶段时,一个投资决策上有用的工程造价预估模式。
参考文献:
[1] 王新征,邢利英.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显著性工程造价估算方法[J]. 人民黄河. 2011(05)
篇7
【关键词】数字校园;管理系统;教师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222(2016)08-0244-01
1课题背景及意义
近几年来,学校教学资源越来越紧张,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教务管理部门的任务也越来越繁重,对教师的管理不仅工作量大,难度更大,而且也很难使管理制度规范化,所以迫切需要一套可靠的全面的系统平台来提高教务管理者的效率。数字校园教师管理系统克服了传统分析信息的方式所带来的各类浪费,以及对教务管理过程中人工错误造成的影响,同时也保证了对教师的管理过程的科学化、系统化和高效化,也帮助教师进行工作。数字化校园教师管理系统,旨在协助教师管理者做好对信息的维护;同时,教师可以登录此系统来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安排,如本系统中的教务管理模块中的成绩管理可以帮助教师进行学生成绩的统计;个人业务中我的课程表等模块帮助教师更好的安排教学工作,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工作计划。
2技术平台
为了能够更加方便快速的开发软件,就应该使用bug少、相对稳定的平台来进行开发。选择好的平台和技术,能够为我们后期的开发、测试、运营产生许多益处。本研究是基于B/S架构进行开发的,选用VS2013作为系统开发环境,采用SQLServer2008作为系统后台数据库。
3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是世界上比较普遍采用的一种研究项目工程是否科学的办法,它通过各种有效的办法,对项目进行分析、总结,从技术、操作等方面进行评价,从而帮助投资者和实施者进行决策。①技术可行性,本研究通过市场调研进行需求分析,完成系统的模块设计、编写代码,最后针对系统进行测试,判断是否满足功能需求,进行系统改进和扩展。当然,保证系统的处理速度也是关键的,网页的响应速度应在2s左右。因此,本网站在技术方面是可行的。②操作可行性,指的是系统的操作方式在这个用户组织是否行的通,本系统的内容比较简单,用户能够清楚地了解各个模块的用途,从而更好地使用,所以说,是可以进行操作的。
4系统功能实现
本设计分为普通用户和管理员用户两种角色。普通用户,即注册成功的本网站的教师,登录之后,可具有被管理和管理双重身份,被管理指的是管理员会对教师的权限进行管理,同时查看教师的信息等内容;管理者指的是教师通过教务管理的成绩管理等信息的输入,达到对学生的熟悉和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普通用户功能(教师功能)包括注册、登录、教学管理、个人事务,其中教学管理模块主要包括:成绩管理和课程中心,成绩管理包括学生成绩输入、班级成绩查询;课程中心包括:课程设置、课题研究;个人事务主要包括:我的课程表、发表文章、教学计划。为了便于对系统的管理,一般都会设置系统管理员,在本系统中,管理员和教师的登录方式是一样的,但是进入界面之后,管理员、教师的操作权限不一样。管理员是超级用户,具有维护、管理系统的能力,管理员模块中包括:教学管理、个人事务、教师档案袋、系统管理。其中教学管理、个人事务的业务和普通用户使用的业务是相同的,但管理员可以管理每个普通用户的业务。教师档案袋是管理员对教师档案进行管理,例如:查询教师在过去任教的基本情况,或者在档案中记录教师在某一阶段内的获奖情况、惩罚情况以及情况。系统管理中有权限管理,负责对各个部门教师的权限进行审核。
5结束语
未来的学校将是现代型的学校,不但拥有一个舒适、优美的校园,同时一定还是各项基础设施完备的学校。学校教师管理系统是为了实现学校对教师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从而提高学校管理效率而设计的。它完全取代了原来一直用人工管理的工作方式,避免了由于管理人员的工作疏忽以及管理质量问题所造成的各种错误,为及时、准确、高效的完成教学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和管理手段。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应该是一个中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它界面美观、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基本满足对教师管理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赵会东开发经典[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6.
[2](美)沃森(Watson,K).C#入门经典[M].第6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1.
篇8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的复杂度与规模呈指数级增长,给软件的开发与维护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需要将系统化的、规范化的、可度量的方法应用于软件的开发、运行和维护中,即将工程化方法应用于软件。而传统的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面向理论研究,不能够满足软件企业对工程实践型人才的需求。为了解决计算机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足,国家教育部与发展计划委员会于2001年新增软件工程专业。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一批国家与省级示范性软件学院,很多高校也相继开设了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模式各具特色,尤其是国家级示范性软件学院已经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培养模式,但是还是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足,这一缺陷在地方院校的软件工程专业尤为突出。由于受到资金支持、政策引导、师资建设等方面的限制,地方院校的软件工程专业基本上都是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繁衍出来的,其培养模式很容易沿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软件企业的需求,主要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教学方式单一化、理论化
软件工程专业的特点是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特别是实践性非常强,软件工程的许多理论都来源于对实践的总结与归纳。但是目前的教学方法还主要是沿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方式,偏向纯理论介绍,教学方式上还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灌输式”的“教授/接受式”传统教学,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学习积极性不高。此外,很多教师缺少实际软件项目的开发经历,在教学过程中缺少必要的案例或者使用的案例不合适,妨碍了学生对软件工程中基本概念与理论的理解,不明白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的必要性以及不会撰写所对应的文档。
(二)实践少,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生动手能力差
目前很多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开设的理论课比较多,实验课比较少,并且由于目前的专业教师大都是毕业后直接到高校工作的,缺少开发大型软件项目的实际经历,设计的实验题目大都规模比较小并且比较零散,比如成绩管理系统,学生可以直接进行设计与编码,无需可行性分析、需求设计、软件设计、进度安排等环节,也没有必要撰写相关的文档。如此以来,学生不能够加深对相关概念与理论的学习,没有体会到软件工程理论在实际软件项目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导致学生面对实际软件项目时无法下手,这直接影响到软件工程专业毕业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三)校企合作不够
校企合作是实现高校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连接,培养高素质软件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尽管目前很多高校的软件工程专业都建立了校企合作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校企合作存在着缺乏相应的政策引导、缺少双方交流的平台、企业积极性不高、合作松散、管理手段缺乏等问题。这样就会出现高校培养的软件人才动手能力差,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而软件企业又找不到合适人才的尴尬局面。校企合作力度不够在地方院校表现的更为突出,主要原因是地方院校的软件工程专业在影响力与办学规模上与国家级软件学院有一定的差距,知名的软件企业很少愿意与地方院校合作,另一方面,地方院校缺乏政策与资金的支持,缺乏寻求与企业合作的机会。
二、应用驱动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
软件工程专业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使得培养的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体系,也没有机会将所学知识融于具体项目之中,同时也不清楚当前软件企业对人才的真正需求。而另一方面,软件企业希望新招聘来的员工能够直接融入到项目的开发中,能够解决项目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就形成了高校培养的软件人才“过剩”,而软件公司所需人才“短缺”的矛盾局面。为此,本文提出了以实际应用驱动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能够在软件公司的一线解决实际应用问题、能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并对该培养模式的相关实施方法进行了探讨。应用驱动为导向的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保障是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加强师资建设,该培养模式按照人类认识的规律,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三个阶梯式阶段:案例式课堂教学,项目式综合实训,顶岗式专业实习。
(一)以应用为导向加强师资建设
师资建设是专业建的首位,教师在人才培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软件工程专业的师资建设主要还是以理论研究为导向,多数教师从学校硕士或博士毕业后直接到高校工作,主要以理论研究为主,缺乏大型软件项目开发经验,不太了解软件产业的新技术与新动向,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很不利于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应用为导向的师资建设就是在现有的以理论研究为导向的基础上,注重提高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做起:①改变传统的以学历和科研为导向的高校教师招聘方式,软件工程专业应当招聘一批具有大型软件项目开发资深经验的软件工程师,比例占师资总数的30%~40%为为宜;鉴于软件技术的快速更新,应定期派遣教师到知名软件公司的一线进行学习和培训;倡导并且增加教师带动学生参加研发类横向课题的机会,提高教师与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二)案例式课堂教学
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授/接受式”教学模式,使用案例驱动式的教学模式,就是指教师本着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的宗旨,遵循教学目的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和多向互动,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中,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方面,教师首先应准备一些引入型案例,例如,千年虫问题,来说明工程化方法对软件开发的重要性,并且提高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准备好一个能覆盖软件工程的各个环节和阶段、难度适宜的实际软件项目案例,这个案例最好是教师实际参加过的或者熟悉的项目,并且有必要的软件文档,然后把这个案例作为一个实际情境,结合案例引入并讲授各个知识点,必须要求学生撰写相应的文档和程序,然后与使用案例的已有标准文档和程序进行比较,找到自己的不足,加深对知识点的学习与理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三)项目式综合实训
鉴于软件工程专业的实践性很强,应该以实际应用项目为驱动进行软件工程的课程综合实训,让学生按照软件工程开发的流程去独立地完成一个应用项目。首先,教师选择一些中小型的,生活中经常接触的项目作为综合实训项目库,项目的选择一定要难度适宜,太简单体现不出软件工程化开发方法的优点,但是也不能太难,难度控制在学生可以运用所学习的知识、技能,通过讨论和合作可以完成,然后由学生人组成的小组从中选择合适的项目。然后,每个小组模拟软件企业中的一个项目开发小组,进行分工合作,由组长作为项目经理与指导教师沟通,指导教师模拟实际的客户。最后,项目组严格按照软件项目的开发流程来一步一步完成任务,应该包括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实现与测试等阶段。在每个阶段学生应该提交必要的文档,可以按照《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GB-T8567-2006)撰写可行性分析报告(FAR)、软件需求规格说明(SRS)、软件(结构)设计说明(SDD)、软件测试报告(STR)等。在每个阶段,学生应利用流行的软件工程工具,例如,Microsoft Project、RationalRose等。
(四)顶岗式专业实习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最终是面向软件公司的,所以很有必要在第四学年时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委派学生到软件公司顶岗实习,时间根据实际情况以个月为宜。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要与正常的员工一样完成企业的工作要求,真正在实际软件开发中理解并应用前期学习到的知识与技能,实现自身能力的提高,成功地由学生角色过渡到职业角色。在实习期间,学生的管理以企业管理为主,学校管理为辅,学生、教师、企业三方根据实习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学生毕业设计题目的选题与设计,最终由学校的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与答辩等事宜。
三、结束语
篇9
【关键词】移动学习;O2O;翻转课堂;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
1移动学习和翻转课堂概念介绍
移动学习是一种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所形成的全新数字化学习模式,旨在利用智能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交流,消除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目前移动学习多数应用于商业培训和教育机构,在高校中还处于摸索阶段,但随着高校信息化改革力度的加深,移动学习应用到高校课程教学研究就变得很有必要。翻转课堂,顾名思义就是颠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它具有许多优势:
(1)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动力。传统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只能听教师讲解,但效果却不好。翻转课堂将教学衍生到课外,学生通过教师设计的微课堂等教学资料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能够更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
(2)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课前观看微视频、小组讨论反馈、练习测验等,教师可以及时地了解学生学习的现状,并可以根据这些结果进行针对性课堂教学内容设置,有利于学生差异化的辅导。
(3)提高师生在课堂中的互动交流。教师所设置的翻转课堂教学任务都是精心设计的,需要在涵盖知识点的同时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中,不再像传统课堂教学那样单纯地教师在讲台上讲解,更多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互动,教师作为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身份进行知识点的传授,课堂气氛融洽,颠覆传统课堂沉闷的状移动学习翻转课堂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李杰白金鑫张馨予银川能源学院信息传媒学院宁夏银川750105态。
(4)有助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翻转课堂除了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外,也注重于实践能力的塑造,学生通过练习、任务、项目等多种形式进行知识点的内化巩固,在实践中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自身实践能力。
2移动学习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翻转课堂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教师与学生特点分析。计算机技术是当前发展迅速的新兴技术之一,在信息化趋势的熏陶下,高校师生对新技术和新事物的兴趣比较浓厚,也更容易接受新兴的教学模式。并且,和高中生活不同,高校的教师和学生之间除了课堂以外当面交流的时间较少,因此,更需要通过移动互联网等方式来构建师生课外交流的平台,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的出现给移动课堂建立了基础硬件支撑。利用移动学习和翻转课堂模式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上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将传统课堂教学进行衍生和拓展,消除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移动学习可以跟翻转课堂进行有机地结合。课程可行性分析。最近几年移动智能终端呈现爆炸式地发展,智能手机、平板已经成为大学生必备品之一,这也就为移动学习构建了良好的基础环境。同时,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广、实践要求高,以高校有限的课时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需要较多的时间进行自学,但漫无目的的学习让学习效率大大降低,因此,移动学习可以充分利用师生的课余时间,进行课前预习,知识点巩固和在线交流,大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和效率,提高课程教学成果。技术可行性分析。移动学习与翻转课堂的建设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已经进行了信息化改造,校园网、wifi、移动4G等网络已经基本覆盖了整个校园。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网络成本的下降,手机APP以及移动web技术开发者也越来越多,实现移动学习和翻转课堂在技术上已经没有任何壁垒,且目前已经有许多成熟的案例可以借鉴,在技术上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3移动学习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翻转课堂中的实践设计
(1)教师方面。在移动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对学习任务、微课程以及课程练习的设计。首先,教师要根据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微单元的分解,比如可以分成理论基础、office办公软件、网页制作等,然后再把这些基础部分进一步分解,最终把每一个知识点都对应一个微单元;其次,为每个微单元分配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前可以根据任务的指南、重难点把握、问题列表、学习心得等充分了解所学知识点,起到课前预习的作用;接着,设计微视频,微课程的内容需要明确本单元的重点、难点知识,辅以多媒体教学工具,让课程的时长在10分钟左右,并通过快速引入、内容清晰、语言精炼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最后,教师就要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特点来进行整个微课程的录制设计工作,同时给每个微单元设置练习题,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内化,并从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2)学生方面。在教师完成微课程的设计工作后,学生对微课程的学习主要包括微视频观看学习和微练习两个部分。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office办公软件微单元为例,课前学生会被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一位同学担任组长,负责整理小组的学习情况反馈,方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学生在进行课前微视频学习时可以自定义学习时间、地点以及次数,遇到不理解的知识点可以反复多次观看学习,也可以记录下来,在课堂中与其他学生讨论或与教师交流。学习完微课程后,可以进行微练习,巩固和内化所学的知识点,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差异化的教学指导,更有利于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学习,充分体现出移动学习和翻转课堂的优势。
(3)微课堂实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要求较高的课程,学生需要在机房进行较长时间的练习。因此,教师在得到学生微视频和微练习的学习成果反馈后,制定出针对性强的课堂答疑环节,例如可以在上课时对学生问题比较集中的知识点进行现场演示和分析,也可以通过课堂项目的方式把多个知识点进行串联,让学生通过项目的驱动方式来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更直观地展示知识点的用处。整个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传授者,而是作为引导者的身份帮助学生更自主、更积极地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秦学礼.移动学习对高职教育的影响和对策[J].计算机教育,2013(10):97-99.
篇10
关键词:化工项目;影响评估;要点
1 引言
环境影响评估,是指在一些规划项目进行建设施工后,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预测以及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以预防、减轻环境危害的有效对策与措施,同时还包括跟踪监测的具体制度和方法。化工工业属于污染密集型产业、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其对我国环境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因此,必须对其环境影响进行科学评价。其中,环境影响评价技术难度较大,充分利用环境影响评价这一有效工具的作用,可为化工类项目的决策服务。在此,笔者就着重分析化工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点。
2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点分析
2.1 产业政策、规划符合性,总图及选址合理性分析要点
化工项目环境可行的前提是符合产业政策、相关规划,总图布置和选址合理。化工项目原则上应进入依法设立、环保基础设施齐全的产业园区,并符合园区发展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要求。应从产业定位、土地规划、空间布局、市政公用工程(是否符合园区关于集中供热、供水、污水处理、供电、供气等要求)、环境保护、企业准入等方面论证项目与园区规划的符合性。
化工项目选址及总图布置还应满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83-2009)、《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定》(GB50160-200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中关于项目选址、总图布置、防火间距的要求;环评应给出总图布置优化建议。
产业政策和宏观规划符合性方面,国家层面应关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订)、《石油和化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石化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烯烃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石化产业和轻工业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等,另外还需关注项目所在区域的产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港口规划、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
2.2 工程分析要点
化工项目环评预测的基础是准确的工程分析。工艺方案的选择、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污染源源强及排放参数、清洁生产等是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
工程分析的重点在于划分化工生产单元,按照化工单元给出发生的反应及工艺类型,各单元原辅材料、资源和能源消耗情况,分析物料流向及变化,确定产污节点及污染物,运用类比、实测和物料衡算等方法,核定三废产生源强。
工程分析要给出带排污节点的工艺流程图,对于含化学反应的单元应将主要化学反应式一一列出,主要装置操作/反应温度、压力、物质的转化率/冷凝效率、催化剂等工艺参数,要给出主要工艺单元/全厂的物料平衡、水平衡、蒸汽平衡、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的平衡等。
化工项目还应关注非正常工况下的污染物排放,并给出源强,如开停车、检修及装置泄压排放等。
另外,对于改扩建或技术改造项目,还应给出现有工程概况、主要工艺流程、主要污染源及排放强度、主要污染防治措施等内容,重点关注现有工程存在的环保问题及“以新带老”工程内容,尽量做到增产不增污、增产减污。
关于依托工程的可行性分析:化工项目要求选址于基础设施完善的产业园区,园区公用环保设施是可以或必须依托的;对于改扩建项目,原有工程的公用环保设施有相当部分也是可以依托的;对于依托的可行性,应进行详细论证,主要包括依托工程的设计处理能力、现状处理规模、剩余处理能力;依托工程的处理工艺、边界条件;最好有监测数据支撑依托工程可稳定达标排放等。
关于无组织排放源强的确定:化工项目无组织排放涉及装置区、罐区、装卸站等。储罐区无组织排放源强推荐采用《石油库节能设计导则》(SH/T3002-2000)附录A给出的各类罐型大小呼吸损耗估算公式;装卸站无组织损耗(包括蒸发损耗和残漏损耗)可参考《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损耗》(GB11085-89)估算,再根据装卸产品的物性,估算蒸发损耗量;装置区无组织损耗量无成熟可靠的计算方式,一般按照原料年用量或产品年产量的0.1‰~0.4‰粗略估算,在设计资料非常详细的情况下,可根据静态密封点和动态密封点的数量及其泄漏率标准,根据泄漏经验公式估算无组织损耗。
2.3 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要点
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污染防治对策是化工项目环评的重点之一,是保证污染物达标排放、满足总量控制要求的重要环节。
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要对不同的处理工艺进行比选,给出选定工艺设计处理能力、详细的工艺流程、各单元处理效率、污染物排放等指标,在国内外的应用案例及效果等,最好有类比监测数据来支撑其工艺可靠性和运行稳定性。对于化工装置余热、余压、冷凝水、中水等给出推荐的资源综合利用方案。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污染防治分区方法及防渗方案,可参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石油化工企业防渗设计通则》(Q/SY1303-2010),首先将厂区划分为污染区和非污染区,再将污染区进一步划分为重点污染防治区、特殊污染防治区和一般污染防治区;结合项目所在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确定各污染防治区的防渗结构和防渗要求;涉及地下水敏感区的,应设置足够数量的监控井,必要时应设置应急抽水井。
对于委托处置的危险废物,要附委托处置协议,处置单位的营业执照和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
化工项目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无组织排放,应设定环境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防护距离内不应有居民点、学校、医院等敏感目标。涉及拆迁安置的,要有拆迁安置方案。
2.4 环境风险评价要点
化工石化项目环评的重点之一是可信的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环境风险评价的内容包括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后果计算、风险评价、风险管理等。环境风险评价应以环境风险识别,重大危险源和最大可信事故及其源强和发生概率,风险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及其充分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为重点,后果计算可适当弱化。
目前,化工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主要依据有《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等。
环境风险识别应包括生产设施和危险物质的识别,有毒有害物质扩散途径的识别(如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等)以及可能受影响的环境保护目标的识别。
有关生产设施风险的识别:应结合安全预评价结果进行,但区别于安全预评价,不是所有存在安全隐患的环节都存在环境风险,安全预评价的重大危险源并不等同于环境风险重大危险源;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应包括生产装置区风险识别、储运工程风险识别(包括厂外运输)、公辅工程风险识别等,重点关注危险物质在线量或储存量大、高温、高压、存在化学反应的生产设施。
有关物质危险性的识别:物质危险性识别应包括原辅材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催化剂等;主要依据《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和《危险化学品名录》、《剧毒化学品目录》、《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突发性污染事故中危险品档案库》和《国际化学品安全卡》(中文版)、《常用化学危险物品安全手册》、《化学物的毒性及其环境保护参数手册》等进行危险物质的物化和毒理数据查询;重点关注易燃易爆、易挥发、毒性强、易产生二次污染的物质。
有关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应正确理解功能单元的定义,功能单元指“至少包括一个(套)危险物质的主要生产装置、设施(贮存容器、管道等)及环保处理设施,或同属一个工厂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每一个功能单元要有边界和特定功能,在泄漏事故中能有与其它单元分割开的地方。”关于这个定义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争议,比如储罐区,我们是以单个储罐作为一个功能单元,还是以整个罐区作为一个功能单元来判定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呢?本文倾向于后一种理解。
有关最大可信事故,是指“在所有预测的概率不为零的事故中,对环境(或健康)危害最严重的重大事故”。在风险评价中,一般人都存在这样的误解,即最大可信事故以及后续的源强和后果计算是基于重大危险源的,而从最大可信事故的定义并不能看出这一点。因此,本文认为确定最大可信事故应全面考虑各个风险单元,而不仅仅是重大危险源。另外,导则并没有给出最大可信事故的确定方法和原则,本文推荐首先根据个人经验筛选一定数量的最大可信事故,然后可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附件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对前面筛选的最大可信事故所在单元进行分级,把级别为一级和二级的单元可能发生的最大可信事故确定为风险评价的最大可信事故。
有关后果的计算:气象条件可选择静风、小风和区域多年平均风速,稳定度A、D、F级;必须给出半致死浓度(LC50)范围、伤害阈值浓度(IDLH)范围,一般还需给出短时接触容许浓度(PC-STEL)范围,对于恶臭类气体可给出嗅觉阈值浓度范围。另外,化工项目还应重视危险化学品的交通运输风险。
2.5 其它
石化化工建设项目为高耗能行业,且多涉及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危害较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大型化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一般不应低于二级。
位于国家重点控制区范围内的新建化工项目执行重点行业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实行区域现役源2倍削减量替代(污染物包括SO2、NOx、工业烟粉尘、挥发性有机物),环评报告中应体现削减方案。
近几年,因环境问题引发的有增加趋势,公众的环境意识有显著提高,化工项目由于其环境敏感性,其环评的公众参与工作不容忽视,在采取信息公示、发放调查表形式的基础上,必要时开座谈会、论证会、专家咨询会等。对于特大型化工项目一般应进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对于涉及生态环境敏感目标(如自然保护区、水源地、风景名胜区等)的,要进行专题评价。
3 总结
总之,化工类项目对生态环境具有较大的潜在风险。因此,在现今社会以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主题的前景下,需要通过每一位环保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在各个方面都有新突破,科学评价化工类项目对环境的影响,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将项目的建设与保护环境密切结合,以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