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家庭范文
时间:2023-03-26 09:09: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己的家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子女敬而远之,像雾像雨又像风
在一项中美日三国的联合调查中,对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进行了比较,结果是:在美国、日本两国中学生所佩服的人物中,前三位必有一位是父亲或母亲。日本的调查结果是:父亲、母亲、坂本龙马(日本著名历史人物);美国的调查结果是:父亲、迈克尔・乔丹、母亲;而中国的上千名学生都把自己的父母列在自己喜爱的歌星、影星之后,母亲排在第10位,父亲排在第11位。三国调查得出了一个令人心寒的结论――中国的孩子最看不上自己的父母。为什么我们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孩子,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呢?
旧时的春风不化雨
当时针指向21世纪,中国已经迈入了信息社会的大门,孩子们汲取知识的渠道不再仅仅局限于学校和父母的言传身教,在各种新的习俗观念、外域文化的冲击下,知识的来源渠道不断拓宽,特别是互联网的兴起,使现在的孩子在观念、知识等方面比他们的父辈要占优势,现在的父母正在丧失着他们过去在孩子面前拥有的天然权威,一贯以老子自居而教训小子的模式正在转变之中。与此相应的,就是“父为子纲”的传统思想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当家长不再以权威的姿态出现,其控制权自然会土崩瓦解。当我们的家长还在梦想着“不论自己说什么,孩子都应该听”时,孩子早在一旁撇起嘴“凭什么让我听你的,就因为你是爸爸(妈妈)吗?”综上所述,家长依然存在的控制欲望与自身能力的严重反差,是不受孩子欢迎最根本的原因。想改变这种尴尬的状态,必须从家长自身着手。
家庭教育首先是教育家长
家庭教育是两代人的教育,首先是教育家长,其次才是家长对子女的教育。
做家长最重要的是认识自己,尽管认识自己很难。只有不怕认识自己,才能面对自己,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进而自觉地提高自己。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充实自己,再重新认识孩子,了解孩子,这样你的家庭教育将会面目一新。
大文豪托尔斯泰说:“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最有力的方法。”前苏联教育家苏姆霍林斯基指出:“不只是教育别人,而且是自我教育(这很重要)”,“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所谓自我教育是指教育者自己提出任务,主动采取措施,自觉地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以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家长素质的提升,是个长期艰苦的过程,需要多方的努力。由于教育观念是家长素质的核心,提高家长素质,首先要在家长的教育观念上下功夫;其次是家长要加强学习,提高素养;再次是家长要掌握科学教子的知识和具有相应的能力;最后才能具有合格家长应具有的素质,做合格家长。
转变家长的观念
更新观念是家长的第一任务。家长教育观念的形成受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制约,同时受个人经验、文化素养、认识水平和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所以观念的形成或改变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人们为此做出长期的努力。有人说美国人在家长要尊重孩子这个问题上,前后花了近两百年的时间。
时不我待,今天的家长应该怎么办?
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转变教育中的自我中心倾向。所谓自我中心倾向,就是家长在教育中,经常有一种“孩子是我的,怎样教育、培养当然我说了算”的想法,在教育中,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左右孩子的一切,这种“主观”的做法对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无疑是不利的,极易引起孩子的逆反情绪。转变这种自我中心倾向,要求家长要以平等的方式,同孩子进行互动,采用引导而不是命令的方法教育孩子,要让孩子体会到自己不仅是一个需要教育的“孩子”,更是一个值得尊重的“人”。
家长也要“天天向上”
据对高中一年级的亲子关系调查表明,对父母状况(包括职业、素质)不满意的学生占30%之多。一位学生在问卷中写道:爸爸妈妈总是认为我们还是小孩子,其实我们比他们想像的要懂得多,甚至比他们自己知道的还要多,他们才是真正需要学习的人。
家庭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科学,需要家长不断学习。因为社会变迁的剧烈,必然会产生许多新问题,这就要求父母和老师要改变过去靠自身经历来应付的老方法,努力学习新的知识,以更好地教育孩子。比如现在的很多父母缺乏有关电脑和互联网方面的知识,而互联网正是孩子增添课外知识、扩大视野的主要途径,如果家长在这方面能够给孩子一些有益的指导,势必会使孩子对你刮目相看,而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孩子在互联网上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
除了知识的积累之外,家长在个人素质方面也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有人说,家庭教育中“不教而教”。这一说法不见得准确,但却有一定道理,即家庭教育主要不是靠言教,而是靠身教。家庭教育的最大特点便是潜移默化,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不知不觉地在影响着孩子。家长的行为习惯、是非标准、待人处事的态度、道德观念等诸多方面都时刻在影响着孩子。所以,人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要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父母首先应是那样的人。
创造良好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指父母和子女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孩子最早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亲子关系本身具有明显的教育性和巨大的影响力。良好的亲子应该是民主的、平等的、相互理解、充满亲情的关系,这也需要家长作出努力。
陈以诚在1999年9月17日《中国妇女报》上所开的亲子关系处方,值得父母们借鉴。其处方是:
①多从孩子角度考虑问题,尽可能地让孩子明白父母始终是关心和接纳他们的。
②除了学业成绩外,每个孩子还可以在许多方面发挥潜能和拓宽发展的领域。
③由于一个问题有多种解决方案,因此,不要执拗于一种答案而与孩子发生冲突。
④父母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情商、智商,自我开发各种潜能。放下面子,去倾听各方面的教育经验。
⑤多采用游戏、音乐、活动的方式培养亲子关系。
此外,要密切亲子关系,在父母与子女之间要相互信任。为此,父母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要正确对待孩子的缺点,帮助孩子改正错误;为孩子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切忌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等等。
篇2
[关键词] 人力资本理论家庭教育人力资本投资
自从人们接受总括性资本概念:资本包括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对人本身的投资就越来越受到重视。从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来讲,有三类:政府,企业和家庭、个人。经典的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大多注重正规教育和培训对人力的作用,论证了人力资本存量是通过正式教育和培训获得的。本文试图从家庭投资主体的角度来分析家庭教育对人力投资的贡献,从而引起人们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和如何通过家庭教育来对人投资。
一、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
人力资本理论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舒尔茨和贝克尔等美国经济学家创立。人力资本的定义可表述为:通过医疗保健、教育、培训、迁移等方式投资而获得的表现在人身上的健康、知识、技能等能力质量的总和。定义中有三个要点:人力资本是通过后天投资而获得的一种能力;人力资本是一种资本存量,依靠积累而变大;人力资本以活生生的人作为载体,它不能离开人而孤立存在。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投资有五种形式:一是医疗和保健,从广义上讲,它包括一个人的寿命、力量强度、耐力、精力和生命力的全部费用;二是在职人员的培训,包括企业所采用的旧学徒制;三是正规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四是由企业组织的那种为成人举办的学习项目,包括那种多见于农业的技术推广项目;五是个人和家庭适应于变换就业机会的迁移。贝克尔建立了培训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模型,还把人力资本划分人力资本一般和人力资本特殊两类;明塞尔提出了教育对人投资的模型。
笔者认为经典的人力资本理论只强调正规教育和培训,而忽视了家庭教育的作用。从广义教育的类型来看,存在着家庭教育、学校正规教育和社会教育。显然,除了通过正规教育和培训可以获得健康、知识、技能外,家庭教育、干中学等方式也能形成人力资本。
二、家庭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形式
家庭是人所处的第一个环境,人的发展就始于此,家庭是人力资本形成的首要基础条件。家庭教育一般被认为是家长根据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对培养人的要求,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时空对子女施以的影响其身心的一切活动。
家庭教育是人接受到的第一次教育,任何人的教育首先是从家庭开始的。父母教育小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人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家庭教育使孩子形成了良好学习习惯也能对其获得知识和技能产生帮助。更为重要的是,人的知识起点是来自于家庭教育,人学会讲话,思考问题等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基础性能力都离不开家庭教育。从教育心理学可知,人的健康、知识、技能等要素的获得和使用均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而家庭教育恰恰在人的个性心理品质方面有很大的作用。一般来讲父母接受的教育水平越高,家庭教育越好的话,其小孩会有更好的身体素质和智力潜能。有名言道:“成功人士的后面大凡有一个好的家庭教育”,可以说,人力资本形成首先决定于儿童、少年时期的家庭教育。父母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一个爱好体育锻炼的家庭肯定会对小孩的身体有积极的作用。家庭教育除了在健康方面给孩子有影响外,还可以直接增进孩子的知识和对其知识结构产生影响。家庭教育不但能直接给予孩子更多的知识,而且可以影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从而知识结构等方面。从家庭教育和正规教育的关系上看,家庭教育和正规教育一道会对人力资本做出贡献,因为正规教育的效果和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好坏,是否与之相互协调。
此外,家庭教育在人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其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在同等年龄阶段内,随着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社会时代,家庭教育对人力资本的作用将呈递增趋势。
另外,人力资本的积累具有连续性,家庭教育在人的少儿时期的作用不可忽视。
三、积极利用家庭教育对人进行投资
虽然我们大多数家庭对孩子的人力资本投资很重视,但其出发点和方法存在问题。很多家庭是出于为孩子将来找一份理想工作而不惜重金聘请家教,送孩子去学习音乐、美术等特长,殊不知家庭教育具有独自的作用(启蒙性、基础性),是不能被其他形式的教育所代替的。这些所作所为都是源于过于依靠外界的教育,忽视了家庭教育。从供给角度来看,家庭教育供给严重不足,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父母和其长辈不具备提供家庭教育的能力,例如文化素质低,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传统等;二是家庭成员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认为只要给孩子吃饱、穿暖、再请上家教就能够把孩子培养好了;三是家长忙于工作和其他事情或是家庭不完整等原因,孩子得不到合适的家庭教育。从家庭教育需求角度来看,家庭教育的需求与一般商品的需求相比,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在于它是来自于心理、生理发育还不成熟的未成年人。孩子们既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家庭教育,也没有这种需求的激励,这同他们在选择普通商品时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正因为家庭教育需求缺乏主动性、自发性,所以既需要家长的主动引导,又要学校、社会的大力宣传。
篇3
一、农村家庭孩子教育的现状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教师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五天,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两天。
现状之一:农村家长教子方法有失偏颇。
我们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家长的心态和行为后不难发现,当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望子成龙型。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占有相当的比重。家长们因为历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遗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而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
2.顺其自然型。这是独生子女现象出现后,家长因为自身的价值观的认同而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可否认,有的家长是因为不懂得遵循教育规律而采取的这种教育方式。但更多的农村家长则是因为忙事业而无暇顾及,或因为自身的局限而无赖放弃。
现状之二:孩子的表现差强人意。
现实生活中的孩子,由于受家庭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了种种令人担忧的怪圈。
怪圈之一:崇拜金钱。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学生对金钱已越来越渴望,在学生的口袋里,装有相当数量的零花钱。
怪圈之二:浪费钱物。
我们通过调查后发现,学生经济收益的主要来源渠道有:(1)测验考试成绩达标后的奖金;(2)替家长买东西时剩余的零碎钞票;(3)家长每天给孩子的早餐费和车费;(4)个体经营者的孩子还有帮工钱;(5)亲戚朋友赠送的钱物……在学生眼里,这一切全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因而浪费钱物的现象十分严重。
怪圈之三:流行享乐。
有的学生对生活十分挑剔。吃的要精细营养,穿的要新潮高档,用的要新奇漂亮。
怪圈之四:唯我独尊。
有的学生在家里对父母的称谓已用“喂”来代替。不能不说他不爱自己的父母,不能不说他不尊敬自己的长辈,也许,在他的心目中,或许他更爱的是自己,更看重的是自己。
在学生中出现的种种怪圈,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不良意识正在潜移默化地污染着学生的心灵。消除怪圈,亟待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和帮助。
二、农村家庭教育的对策
对策之一:重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合力的形成。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和家长开放日,利用现代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观点,全面指导家庭教育,家长要虚心学习教育管理孩子的科学的方式和方法,只有用科学的教育和管理子女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对策之二:重视家庭亲情活动的开展。
生动、活泼的活动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教师可以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亲子活动。如春节期间开展“受欢迎的小客人,受称赞的小主人”实践活动;在妇女节、重阳节期间开展“妈妈好”、“祝福老人”等情感活动;在中秋节期间开展“我爱我家”的系列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家长以“情感”为桥梁,以“亲情”为纽带,适时对孩子进行教育,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策之三:重视和睦家庭的建立。
篇4
重组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在整个教育问题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要研究重组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首先从子女的心理出发,本文就重组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表现、原因以及对策进行了细分,在思考之际,从重组家庭子女自身、家庭方面、学校方面和整个社会剖析,树立重组家庭子女的自信心,培育健康的行为、营造一个“爱”的大环境是处理重组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要落脚点。
关键字:重组家庭 教育问题 教育对策
C9131
一、重组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表现
1.自卑与冲动两面性
重组家庭的子女处于失去父母一方爱的痛苦中,长期无法自拔,不愿与人交流,在公众场合涩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内心恐惧别人的不赞同,不满意。不善与人交流,说话谨慎小心,持有一种怀疑别人和自我否定的态度。这是典型的自卑心理,长此以往会对他们的内心心灵造成一定的伤害或者留下阴影。
但是,重组家庭的子女也存在冲动的一面,遇事偏激,执拗,由于长期缺失父爱或母爱,对其任之放纵或者顺从的教育方式,造成良好教育的缺失,他们常常表现出凡事不在乎,“乐观”的心态,“说不得、骂不得、打不得”,长此以往,就形成人们眼中的“问题学生”,对他们心灵造成一定的扭曲。
2.感恩与攻击双重性
重组家庭子女在一个“新”的环境中成长,接触到新的亲戚朋友,相处过程中也会存在两面性影响,对他们好的人,他们记在心里,心存感恩,而且遇到什么事也只会找对他们好的人帮助或者反过来λ们帮助,慢慢地久而久之融进这个圈子,和他们打成一片,相处的很惬意,觉得人际关系很和睦,感受到生活中很温暖。也有一些和他们相处不是很融洽的人,他们的心里根深蒂固,有时甚至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以“回报”他们。这种心理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就会酿成不可估量的错误,甚至毁了他们一生,
3.逃避与期望同存性
重组家庭的子女也有亲情,既想和继父母亲近,又害怕亲近是对亲生父母的不尊重、背叛。这种心理造成有意避开继父母的爱。甚至有的继父母也有自己的子女,害怕引起不必要的冲突,对他们的爱和亲情视之不见,甚至有的离异子女认为正是由于继父母,亲父母才会离婚,所以对其继父母有仇恨的心理,不愿接受继父母的一切,觉得一切都是为了迎合他们,所以常常对于继父母就是“不接触最好”这种心理,对继父母总是一副逃避状态,不亲近,给人一种距离感,感觉像就不熟悉的陌生人。
但是当他们看到朋友一家子幸福的在一起时,有表现出一种羡慕的心情,很期望得到继父母的爱护和关心,和他们在一起,又感到这是一个完整的“家”。他们有这种逃避和期望感。
二、重组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原因
1.自身原因
其一,重组家庭的子女经过家庭变故以后,其心理产生脆弱感和抵触感,与人之间存在距离感,不愿过多的与人接触、交流,也不愿接纳任何人进入其家庭,对于继父母产生排斥,甚至有的离婚的家庭子女,往往把继父母看成是离婚的根源,一种仇视心理来对待他们;
其二,重组家庭的子女有着与之年龄相仿的玩伴,但是他们承担了过多的背负,来自于自身和家庭两方面,一方面,他们觉得只有自己足够努力,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所以他们专注于正常人认为没有任何意义的目标上,造成自己面对巨大的压力,心理上承受更多的负荷。另一方面,有的父母对子女过分要求,希望他们能够出人头地,对子女寄予的期望很大,造成孩子背负的压力也很大。
其三,重组家庭的子女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的亲父母有着思念之情,在他们心里有了一个人的地位,其他人是代替不了的。再者如果过多的和继父母接触,产生感情,也觉得是对亲父母的一种背叛。这双重的心理使得他们长期处于戒备之中,造成一定的危害。
2.外在因素
从学校方面而言,教育者应该关注每个人的身心健康,因材施教。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教育者并未了解真实情况,戴“有色”眼镜看人,使得重组家庭子女的心灵受到伤害,在同学面前低人一等,内心产生孤僻和自卑感。有的重组家庭子女在犯错误时,有的教育者甚至贬低重组家庭的人格,把他们的错误会归因于家庭因素,在众多人面前提及,这样造成重组家庭子女受到双重伤害。同学之间的看法也各有不同,有的同学自身带有一种优越感,对重组家庭子女一种鄙夷、嘲笑、瞧不上的态度;也有部分同学表示一种关心和同情,给予帮助。
从社会方面来看,有的单位对于重组家庭的子女有“歧视”,害怕他们到单位后,由于家庭问题而影响工作;有的人找对象,对重组家庭的子女有意见,认为跟着他们会受到委屈,甚至偏心对待,处理家庭关系很累;有的人做朋友,也嫌弃重组家庭的子女,觉得他们是对自己有利可图,想占自己的便宜,对他们总是抱着一副“面上的朋友”而不深交。
三、重组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对策
1.家庭方面
其一,对于重组家庭,子女的心和继父母的心应当相融合,子女的教育与继父母的教育共同发展,同时,亲父母和继父母共同承担责任,致力于子女的家庭教育。从子女心理出发,挖掘他们内心所想,传授于经验和感悟,继父母应该给与他们亲生父母的爱,一视同仁,而亲生父母也应该给子女讲些继父母的不容易和对他们的爱和呵护,让他们慢慢理解懂得接受感化,不要对他们产生误解,真正的结合在一起。
其二,尊重子女的想法和观念,维护子女的自尊和塑造自我形象相结合,中国式家庭父母往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喜欢拿自家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作比较,对于重组家庭的子女而言,本来他们就比较多愁善感,如果再加以比较的话,只会错失他们的兴趣点和自信心,因此,子女的心和继父母的心牢牢结合,另一方面,维护子女的自尊和塑造自我形象相结合。
其三,鼓励子女多和同学、他人交流,鼓起生活的勇气,培养子女独立的意识和人格,多参与社会活动,在集体中受益,排解心情的不畅和郁闷,也给子女多树立榜样,同时,继父母也和其他家长多交流,多走动,向他们取取经,学学经验,这样,子女慢慢也会和其他孩子熟悉,就会感受到其他人的温暖,也不会有那种“低人一等”的感受。
2.学校方面
第一,加强对重组家庭子女的关心和爱护。
多关注“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塑造正确的行为准则,以“学生榜样”来带动重组家庭子女的兴趣点和行动。对于重组家庭子女的优秀表现,应给予肯定与表扬,多多鼓励,以此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满足感。即使他们有过错之处,应该谨慎指出缺点,以耐心和爱心来感化他们,对于其不良行为应坚决制止,耐心帮助他们纠正和克服缺点。对于“儿童节”或者其他节日,利用手机短信发送短信祝福,使他们感到和其他孩子有着同等待遇,没有任何差别,心理很平衡,感觉得到尊重和信任。
第二,建立专门的心理辅导部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学校建立相应的部门机构,不仅要做到重组家庭子女的信息归档,妥善管理,更要做到学生心理出现问题,对症下药,找出问题的根节点,如果是子女和继父母关系不和,受到了不尊重、委屈或者不信任,学校辅导部门应积极与家长取得联系,就子女目前的现状和心理状态与家长进行沟通,同时,希望继父母和子女能够一起学习,共同进步与发展。
第三,组织活动,增进感情
学校多组织课外活动和实践活动,让重组家庭的子女多在集体中生活,一方面可以增强他们的实践经验,和他人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缓解孤独和不良情绪,另一方面,在活动中发现他们的亮点,找出长处,因材施教,激发他们自身的潜能,从而增强他们的快乐感和幸福感,从内心真正树立自信心。
第四,加强家校联系,共同促进发展
尽力多组织“亲子活动”,加强继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流,培养彼此的默契度,营造一个温馨的小家庭。例如运动会可以组织继父母和子女之间合作完成,开家长会(继父母作代表)或者家长沙龙,将子女教育和自身教育相结合,跟上子女的步伐,能够深入了解子女内心,以提供更大的动力支持。
3.社会方面
第一,整个社会中大力呼吁关注“问题学生”。从全民意识上高度重视,让他们感受到自身并没有被抛弃和被嘲笑,相应的得到了更多的关心和关怀。在社会中宣传掀起“互爱互助”的浪潮,将重组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提到议程上来,让更多的重组家庭子女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在社会中能够尊重,能够得到保障。
第二,建立重组家庭问题咨询机构,或者开设电话,建立微信群,能够有问题直接咨询或者给出建议。设立投信箱,有的问题比较隐晦,可以匿名写遇到的问题,咨询机构会针对这一问题,相应的做出决策,并呼吁整个社会防范类似问题的发生,以绝后患。
第三,邀请一些知名心理学专家、或者讲师开展讲座,进行传授经验,解疑答惑,现场指导。对于“问题学生”的疑难进行深度剖析,从理性思维角度出发,结合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给予子女和父母明确性的建议。
第四,开设一档关于“组合家庭”综艺节目或者出版成书籍,有专业的老师给予指导。
第五,对于“重组家庭”继父母和继子女之间,专项开展暑期夏令营或者其他活动,加强他们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总之,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连续性教育,促使重组家庭子女能够抵制社会中不良的诱惑,让他们自身在全面教育中得到发展与满足,加强他们的自信心,落实他们责任感意识,让他们在爱的长河中快乐成长,教育是全方位的,将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相结合,为重组家庭子女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帮助他们走出困境,陪同他们走过适应期,为他们指引前行的方向,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
参考文献:
[1]高中建主编.当代青少年问题与对策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04.
[2]赵庆杰.家庭与伦理[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11
[3]申继亮.处境不利儿童的心理发展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M].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09.
篇5
由于家庭发生变故后,家长心理失衡导致单亲家庭子女情绪不正常,情感冷漠,孤独烦躁,存在自卑逆反心理,单亲家庭子女学习积极性也大受影响。单亲家庭子女思想品德行为异常,多数有不良习惯,表现差的占70%左右。从上述情况可以知道,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已向社会亮起红灯,单亲家庭是残缺的家庭,对子女的成长极为不利。
一、单亲家庭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无原则地溺爱孩子
在丧偶或离异之后,为人父母往往更加怜悯孩子,什么事都依孩子,结果孩子以自己为中心,缺乏责任感,不懂得尊重他人。
(二)对孩子的教育简单粗暴
与特殊照顾和过度保护相反,有的家长对孩子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动不动就打骂,使孩子个性发展受到严重的压抑,形成胆小、倔强等不良品质,容易走上歧途。
(三)对孩子的生活包办代替
许多单亲家长与孩子相依为命,对孩子的生活包办代替,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还采取种种办法限制孩子的行动,结果使孩子缺乏独立意识,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校对单亲家庭父母教育教育子女的引导
作为教师,我们要引导家长认识到虽然夫妻双方离婚,但要根据家庭变故的现实,解决好单亲子女的教育问题,以下是我采取的一些教育对策。
(一)教师要做单亲父母真诚的朋友,帮助有针对性地调整家庭教育方式
一些离异的父母总体感觉他们对于离异这样的事情不好意思和教师沟通,认为离异不是一件好事,面对教师难以启齿,担心知道孩子父母离异,教师会另眼看待孩子,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另外作为离异的父母,也不愿意真诚而坦率地和孩子解释离婚的事。因此,教师知道学生父母离异以后,可以恰当地介入,以家长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交流沟通,建议家长:
1.向孩子耐心解释造成不完整家庭的原因。(1)平静地告诉孩子关于父母离异的事实,鼓励孩子勇敢地面对现实。(2)给孩子安全感,不要把孩子作为报复对方的武器。父母离婚对孩子最大的打击就是失去安全感。所以,让孩子知道,虽然父母离婚了,但他永远不会失去父母对他的爱,做到这一点,需要父母双方的合作,这对大多数离异的夫妻来说很难,和一个也许带给自己很多创痛的人合作,可能极不情愿,但不能把夫妻之间的恩恩怨怨迁移到孩子身上。如果把仇恨强加给孩子,不仅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还会使孩子长大后失去爱心。
2.谨慎对待子女的教育,注意科学的教育方式。(1)注意不要过度保护。在丧偶或者离异之后,为父母者常常会把自己所有的感情和爱倾注在孩子身上,对孩子关怀备至,一切有爸爸或妈妈代作主张,日子一久,孩子的依赖性就会增加。变得脆弱、依赖,缺乏主见,一旦离开了家长,便茫然不知所措。(2)切忌期望值太高。缺少了配偶,不少家长把孩子作为自己唯一的精神寄托。在厚望之下的孩子,往往有着过度的压力,心理负担沉重。有的家长把全部心思扑在孩子身上,自己节衣缩食,忍辱负重,寄希望于孩子的明天。一旦孩子表现不尽人意,其气恼、忧怨一齐涌上心头,有的恶语相向,有的拳脚相加,,更有甚者不理不睬,说出伤害孩子的话。(4)教育孩子形成健康人格。在孩子人格的形成过程中,父亲和母亲有着无法互相取代的作用。缺少父爱,孩子就会形成所谓的偏阴人格,即表现得懦弱,多愁善感,自卑、缺乏毅力等;而缺少母爱,孩子又会形成所谓的偏阳人格,即表现得孤僻、冷漠、缺乏爱心等。所以对于单亲家庭的父母来说,要特别注意弥补孩子由于缺少父爱或母爱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三、与单亲孩子平等相处,营造和谐温馨的学校教育环境
对于单亲家庭长大的学生,学校教育非常关键。教师和同学都应该加倍呵护和关爱他们,要用爱心和师生亲情来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
(一)指导学生正确对待父母的离异
教师要告诉学生,父母的离异虽使自己失去了一个完整的家庭,一份完整的爱,但对父母来说未必是一件坏事。既然父母彼此之间已经不能给对方带来幸福,与其在一起经常吵闹,还不如给彼此放一条生路,分开重新去寻找属于他们自己的那份幸福。作为子女,我们应该理解并尊重大人的选择。
(二)鼓励学生在和谐温馨的群体环境中成长
单亲家庭的学生都有猜忌和孤独的心理,他们会因为心灵受到伤害而关闭与同学、教师交流的窗户,这时,班主任应怎样做呢?
1.密切关注,爱心抚慰。父母之爱的缺失,使这些学生过早地承受着巨大的思想压力,每位教师应用爱心去抚慰他们受伤的幼小心灵。单亲家庭的学生往往比较敏感,教师要多注意这些学生的言行,若发现有异常的苗头,要及时跟他们谈心,在学习和生活上多关心、多体贴。
2.平等尊重,鼓励交往。要给他们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尊重、和谐的交往环境,要鼓励他们多参与集体活动,增强自信。家庭成员的残缺,使这些学生在其他同学面前觉得很“丢面子”,抬不起头,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因此,教师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帮助他们处理好同学间的关系。
四、为单亲家庭提供帮助,呼吁形成多渠道的社会教育氛围
单亲家庭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心病”,心病还需心来医。家长和教师的真诚关爱能够弥补家庭破裂给他们带来的一些创伤,不过,社会上的一些偏见依然会让孩子有一些心理阴影,那么,全社会的关注尤显重要。比如,通过媒体宣传,为单亲家庭子女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让公众了解单亲家庭,并能够用正常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
篇6
关键词:家庭评价;满意度;影响因素;教育问题
一、问题缘起
长期以来,对高等教育的评价往往局限于政府和专业评价机构层面,对于高等教育的重要投资主体――家庭的评价,则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对高等教育办学的评价其实就是社会评价的重要指示器。基于此,我们试图从家庭的视角,来了解社会对当前高等教育的基本态度。
满意度是一个心理学上的概念,满意度可以较好地反映“人”作为主体对客体(客观事物)发展状态的评价。家庭对子女所就读院校的满意度,实际上就是家庭从高等院校提供的服务中获得的感受与自己的期望进行比较后所得到的结果,是基于高等教育的过程或结果上的满意,这可以体现家庭(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总体评价。当然,家庭满意度是受许多复杂因素影响的结果,而且这些因素对家庭满意度的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如果我们能够找出这些影响因素,并能确定各个影响因素对家庭满意度影响的程度和方向,对于高校办学来说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可以据此调整自身的办学思路甚至办学方向,改进人才培养模式,用最有针对性和最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家庭的满意度,真正实现党和政府提出的“办人民满意的大学”的远大目标。
如何来测量家庭对子女就读高校的满意程度呢?又如何找出这些可能影响家庭满意程度评价的因素呢?我们选取2013年参加高考且于2014下半年进入大学二年级学习的学生家庭作为调查对象,研究这些家庭对子女所就读的高校及相关专业的满意度,探索影响满意度的真实因素,并试图从中透视一些深层次问题。
二、数据来源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家庭高等教育投资行为实证研究”课题组于2015年1-2月所进行的调查。本次调查以“多阶段抽样法”和“多目标分层抽样法”相结合,选取全国8个省(含市、自治区,下同)实施了调查。为保证样本的代表性,首先将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港、澳、台除外,下同)按照经济发展指标和教育发展指标进行分层,具体分层所选取的指标主要包括人均GDP、所属经济区域、人均教育投资、高中学校生师比、大专以上人口比例和本科录取率,根据以上指标进行聚类分析,所得结果将全国所有省份划分为三个层次,按照各层次省份占全国的比重适当分配了各层应抽取的数量。在选取了样本省以后,每个省又按照上述多目标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了8个样本县(包括县级市)。然后从每个县随机抽取2所县属高中,每所县属高中随机抽取4个已经于2013年毕业的高三班级,每个班级随机抽取4名已进入大学二年级学习的在校大学生(不足4名的即全部抽取)。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这些学生家庭对其子女所就读院校和专业的选择情况以及综合评价情况。调查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697份,有效回收率为84.85%。从样本数据看,问卷所统计的描述性数据基本反映了目前高三学生家庭的基本特征。①
三、高等教育满意度测量工具设计
(一)总体满意度及其测量设计
在问卷中,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总体满意度评价的题项是“我对孩子目前就读的这所学校总体上感到满意”,答案选项是“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分别赋值5、4、3、2、1分。通过家长对这个题项的填答来判断其对子女就读学校的总体满意度情况。统计数据显示,家庭对其子女所就读高校感到“非常满意”和“满意”的占69.90%,回答“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占7.00%。可见,对在读学校不满意的家庭所占比例较小。不容忽视的是,尚有23.10%的家庭回答为“不确定”。
在测得家庭的总体满意度以后,我们试图了解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了家庭的满意度,这些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向和作用程度如何、作用机理如何。
(二)满意度的维度构成及其测量设计
本研究主要采用多变量测量方法来测量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满意度。在问卷中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家庭对自己为子女所选院校是否感到满意(简称“决策满意”);二是如果给家庭再次选择的机会,家庭是否会为子女再次选择目前所就读的院校(简称“再选本校”);三是如果学生家庭有亲朋好友的子女参加高考,在考分相当的情况下,是否会向亲朋好友推荐子女目前所就读的院校(简称“推荐本校”);四是家庭是否会与其他人谈论并赞誉子女目前所就读的院校(简称“赞誉本校”)。测量题项均采用陈述句形式,其答案选项按李克特五点量表形式编制,从“非常符合”到“非常不符合”共5个水平,分别赋值5、4、3、2、1分。“决策满意”、“再选本校”、“推荐本校”和“赞誉本校”四个维度,我们称之为测量家庭总体满意度的四个“观测变量”。通过问卷整理和统计,这四个观测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
利用预试问卷数据对上述总量表和四个维度(分量表)的结构效度和信度的分析得知,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 0.838,“决策满意”、“再选本校”、“推荐本校”和“赞誉本校”四个维度的因子载荷分别为0.866、0.831、0.852、0.729。由此可以证明,总量表和四个分量表均符合要求,可以对家庭总体满意度进行科学有效地测量。
(三)满意度影响因素及其测量
通过文献分析、专家咨询和调查总结,我们认为,影响家庭对高校满意度评价的因素可能主要包括院校的“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经济(特征)与就业(情况)、地理位置”,以及学生填报志愿与实际录取院校(专业)的“一致程度”五个层面。在院校“硬件环境”层面中,主要包括“校园环境、教学设施和图书资源”3个因素;在院校“软件环境”层面中,主要包括“师资力量、教学水平、学习氛围和实践环节”4个因素;在院校的“经济与就业”层面中,主要包括“学费收取、学生资助和就业状况”3个因素;在院校的“地理位置”层面中,主要包括院校所在地的“便利性、优越性和适宜性”3个因素;在实际选择的院校(专业)与志愿的“一致程度”层面上,则主要包括子女就读院校与报考第一志愿院校的一致性情况(称“院校一致”),以及就读专业与报考第一志愿专业的一致性情况(称“专业一致”)2个因素。对这五个层面共计15个影响因素(观测变量),我们假设为就是影响家庭满意度的因素。
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形式,题项使用陈述句,答案选项从“非常符合”到“非常不符合”分为5个等级(分别赋值5、4、3、2、1分)②。
对于上述量表,我们分别进行了结构效度和信度的检验(见表2),表中各因素(层面)的特征值均大于1,累积解释方差均大于或接近60%,所有观测变量的因子载荷均在0.600以上,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均大于或接近0.700以上,表明量表的每一个因素层面均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和信度,可用于对家庭满意度影响因素的观测。
四、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EM)的实证分析
(一)研究假设与模型设定
关于各观测变量(影响因素)对家庭满意度评价的影响,我们预先所做出的假设是“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经济与就业”、“地理位置”和“一致程度”均直接显著影响家庭的满意度评价(该五项假设在下文分别以H1、H2、H3、H4、H5表示之);“院校硬件环境”、“院校软件环境”、“经济与就业”、“院校地理位置”和“一致程度”5个因素彼此之间显著相关(此项假设在下文以H6表示之)。基于上述假设,我们可以构建一个以“满意度”为内源潜变量、以“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经济与就业、地理位置、一致程度”为外源潜变量的家庭满意度评价结构模型(见图1中带阴影的变量部分)③。依据这一结构模型,我们对6个潜变量的系列观测变量分别进行设定后,即可以构建6个观测模型,这6个观测模型与上述结构模型结合,则构成了一个家庭满意度评价的初始结构方程模型(SEM),如图1所示。然后,我们利用调查所获得的样本数据,通过对假设模型与观察数据间的适配程度的检验,来判断初始模型是否可以得到支持。
图1 家庭满意度评价的初始结构方程(SEM)
(二)模型拟合优度检验与参数估计
通过对调查数据以及初始结构方程(SEM)进行检验,结果显示,“软件环境”这一外源潜变量对内源潜变量“满意度”的直接作用未能通过检验,其它四个外源潜变量的直接作用均通过了检验。于是,我们将初始结构方程模型中的“软件环境满意度”的作用路径予以删除。经过修正,便可以得到结构方程模型的标准化估计结果(见表3、表4)。
表3所描述的是回归路径系数的估计结果。从参数估计的显著性来看,所有参数均通过了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
为了得出各外源潜变量对内源潜变量的作用方向与作用力,我们可以列出“模型潜变量间的总效应分解报表”(见表5),从表中数据可以分析各潜变量间相互作用的大小与方向。
(三)模型检验结果
通过对图1、表3、表4和表5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果。
这一结果说明:“硬件环境”、“经济与就业”、“地理位置”和“一致程度”四个变量,是家庭满意度评价产生显著差异的直接原因;而院校的“软件环境”则不是影响家庭满意度评价的直接原因;“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经济与就业”、“地理位置”和“一致程度”5个外源潜在变量之间彼此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2.各外源潜变量对家庭满意度的作用力有显著差异
从“模型潜在变量间的总效应分解报表”(表5)可以看出,“硬件环境”、“经济与就业”、“地理位置”和“一致程度”四个变量对家庭满意度评价均产生正影响,且各自对家庭满意度评价作用力的大小依次为经济与就业>一致程度>地理位置>硬件环境。可见,“经济与就业”是影响家庭满意度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即家庭对“学校学杂费收取、学生资助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的满意程度,是影响家庭对高校总体满意度的最主要因素;另外,第一志愿与实际录取院校(专业)的“一致程度”对家庭总体满意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3.通过对模型的检验,可以甄别出对满意度产生影响的9个因素
在引入模型的15个观测变量(影响因素)中,“师资力量”、“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3个变量经检验不显著,“学习氛围”、“院校一致”和“便利性”3个变量也只通过了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未通过0.0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只有其余9个变量经检验为极其显著;从标准化路径系数的符号看,均为正值,说明9个观测变量对家庭满意度均有正影响,即家庭对这9个变量的满意度越高,其对子女就读院校的总体满意度也就越高。
4.体现院校“经济与就业”状况的“学费收取、学生资助和就业率”3个自变量,对家庭满意度评价均有极其显著性的影响。从标准回归系数看,对家庭满意度评价的贡献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就业率>学生资助>学费收取。也就是说,一所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对家庭满意度评价的贡献最大,其次为一所院校对学生的资助工作。这说明,家庭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最为关注。
5.体现院校“软件环境”状况的“师资力量、课堂教学、实践环节和学习氛围”4个自变量中,前3个均不显著,只有“学习氛围”勉强通过了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但未通过0.05水平的检验。这说明,院校软件环境中的“学习氛围”对家庭满意度有弱影响外,“师资力量、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3个因素并不产生显著影响。
6.反映院校硬件环境的“校园环境、教学设施和图书资源”3个自变量,对家庭满意度均有极其显著的影响。从标准回归系数看,对家庭满意度的贡献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校园环境>图书资源>教学设施,即“校园环境”对家庭满意度的影响最大。这说明在硬件环境中,家庭最看重的是某所高校的外在环境。
7.反映院校地理位置状态的“便利性、优越性和适宜性”3个自变量,对家庭满意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地理位置的“便利性”仅通过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而未通过0.0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适宜性”和“优越性”2个自变量分别通过0.05和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从标准回归系数看,对家庭满意度评价的贡献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优越性>适宜性>便利性。这说明,在地理位置中,家庭最看重一所院校的优越条件和环境,这与前文“家庭最看重高校的外在环境”的判断是一致的。
8.在反映第一志愿与实际录取结果的一致性的2个变量“院校一致”和“专业一致”中,“院校一致”只通过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而“专业一致”则通过了0.01水平的显著检验。这说明,在院校和专业的选择上,家庭更看重所选专业而不是所选学校。
五、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利用问卷调查所获得的相关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方法,对家庭高等教育满意度进行了测量,对影响家庭高等教育满意度的因素进行了甄别,筛选了9个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并对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力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下面就研究所得出的主要结论进行总结,并就研究结论所透射出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结论一:在显著影响家庭对高校满意度评价的9个因素中,“就业率”按其影响大小和重要性程度位列第一。由此可见,家庭对一所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关注,且直接影响其对高校的满意程度。
家庭对高校“就业率”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关注,这种思想和行为表现的背后,反映出的是高校和社会现实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就业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所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与社会需求的符合程度。家庭对高校“就业率”的关注,反映了其送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真实意图――即为了子女将来更好地就业,这无可厚非。但是当这种关注被过度强化或无限放大,以至于成为家庭和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判断大学或专业好坏的指示器,那么大学办学势必逐渐走向功利化。我们知道,大学学科发展以及人才培养有其自身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大学教育是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结合,大学教育首先是要培养一个合格的“人”,培养一个有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富有批判精神的人,然后才有可能在接受一定的大学专业教育和社会职业岗位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才”。所以“就业率”不是唯一甚至不是重要的评判大学好坏的依据。况且人才评价的标准也应当是多元的,对于学术型的精英本科教育来说,应当坚持严格的学术标准;对于一般应用型本科教育来说,应当坚持学术型标准和市场标准相结合;而对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才应当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就业率”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
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主张,教育是以发展理性,促进人的智慧、道德和身心和谐发展为目的的,它排斥任何为从事某种职业做准备或以实用为目的的教育,反对任何狭窄的、功利的专门技巧的训练,主张教育只为献身于理性的思维和为对客观真理的探索做准备。[1]赫钦斯也指出,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培养人才的活动,植根于广阔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土壤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时期社会各个子系统的约束和影响,并为之提供广泛的服务。但是,大学如果仅仅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服务站”,那么大学教师和学生极有可能成为知识和技术的奴隶,陷入狭隘的利己主义泥潭之中。[2]我们知道,教育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而选择、创造的一种社会活动和生活方式,从其产生起就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教育的首要作用之一是使人类有能力掌握自身(而不是自然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的观点超出了任何极为实用的教育观念。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界提供人才,更重要的是使每一个人的潜在的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为此,教育者必须坚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并将其作为教育和文化的最终目标。在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可能的前提下,考虑学生原有的水平,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3]
当前家庭对大学“就业率”盲目推崇,以及政府有关部门动辄以“就业率”来考核大学的举措,都值得我们深入反思。从理性的逻辑来说,家庭和政府都要主动消除根植于思想深处的过于功利的教育意识和忽视人性发展倾向,要立足于不同类型大学的差异化的价值取向,理性地看待大学及其学科专业,并且要从学生的未来走向和长远发展考虑,将高等教育的目的全力聚焦于子女的身心发展上,家庭的一切选择都要以是否有利于子女身心发展为前提和衡量标准,让家庭的选择回归到健康的人性层面。
结论二:高校的“学生资助”工作状况,显著地影响了家庭对其满意度的评价,而且其影响程度仅次于“就业率”,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这一结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家庭对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新要求,反映了家庭对高校加大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期望,可以说这是家庭的现实诉求,是民众的呼声,政府和高校都应当积极回应,认真反思自己以“奖、助、贷、免、补、勤”为基础的学生资助工作。
我们通过对江西省的专项调查发现,在高校现行的“奖、助、贷、免、补、勤”学生资助体系中,奖学金所占的份额较大,而以支持低收入家庭学生为主要目的助学金、困难补助、勤工俭学资助等方式的投入却相应不足,所占经费份额很低。一些低收入家庭的学生虽然可以获得一定的助学金和困难补助,但由于助学金和困难补助金所占资助经费总额比例偏小且资助额度偏低,所以并不能有效解决多数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实际困难。学费减免工作在一些高校并未受到重视,也未广泛开展,即便开展了也只是走走形式,蜻蜓点水,有名无实。至于校内勤工助学,由于岗位少、耗费学生时间多、报酬低下等原因,其效果也是大打折扣。另外从总的趋势看,对学生资助的总体幅度也并没有与学费上涨的幅度保持同步增长。所以现行的“奖、助、贷、免、补、勤”资助体系对家庭贫困学生的资助作用是十分有限的。由此可见,高等教育的收费制度与对贫困生的资助制度不相配套、资助结构不合理、资助额度偏低等问题,依然是当前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政府有关部门和高校应当在提高学费收缴额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奖、助学金的总额度,并调整好“奖、助、贷、免、补、勤”资助体系的结构,加大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助、贷、免、补、勤等资助力度,尽可能降低因经济问题而发生的辍学,提高家庭和广大民众对大学办学的满意度。
结论三:在家庭对高校满意度的测量结果中,被认为体现一所高校内涵建设水平的“软件环境”因素竟然超乎常理地不产生显著影响,表现“失效”,即“师资力量”、“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学习氛围”4个因素的水平状况,几乎不影响家庭对高校的满意度,与我们通常的认知产生了明显的偏差。
“软环境”因素在家庭对高校的评价中“失效”,一方面反映了部分家庭存在“重外表,轻内涵”的思想与行为倾向,另一方面也暴露了招考与评价环节上存在的诸多问题。
为什么反映一所高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要素,竟然在家庭对高校的满意度评价中不产生显著影响呢?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对部分家庭、招考管理部门和高校等进行了深度访谈,发现:(1)的确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在帮助子女选择高校时,过于关注一所高校的外在形象,而对其内涵建设状况关注不够或根本不关注,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部分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并不十分清楚评价一所高校好坏的标准是什么,不懂得如何来具体看待一所高校,更不懂得内涵建设水平对一所高校的重要性,所以往往把专注力放在外表,容易被一些高校表面上的“高、大、上”所迷惑;二是一些家庭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看问题比较短视和极端,他们往往过于看重一所学校的外在环境和基础设施,常常认为,一所外在环境不够高端的学校一定不是好学校。(2)一部分家庭对“师资力量”、“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学习氛围”等因素并非不看重,而是由于招考及其相关信息严重不对称,家庭和考生无法得到系统完整的、真实可靠的数据和资料,众多充斥网络的民间排行榜则更加扰乱了民众的视线,民众无所适从。(3)高校的“师资力量”、“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学习氛围”等软环境因素,并不像硬件环境那样易于观察,它是抽象的、潜在的、非直观的,如果缺乏专业知识与识别能力,不可能从复杂的“信息集”中筛选出有效信息并做出准确判断,而且非专业性的评价机构也无法对其进行校际比较。(4)多数家庭认为,目前高校办学信息的者多是高校自己,缺乏权威性和影响力。一般民众对目前高校自己提供的网络资料也难以鉴别,同时认为这些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辩。多数家庭表示出对一些民办高校夸大的、虚假的甚至失实的宣传有强烈的反感情绪,他们认为高考和高校办学的虚假信息充斥网络,缺乏监管,负面影响大,令家庭和考生产生了信任危机。上述种种原因,直接导致了家庭对高校软环境因素的判断困难和感知失真,影响其对高校满意度的正确评价,反映在数理模型中,则表现为这些影响因素违背常理地“失效”。
“软环境”因素在评价中的失效,其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它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对教育投资的方向,转移政府教育监管的重点,影响高校内涵建设的专注力,最终影响人才培养和办学质量的提升。在现实中,这也的确导致一些高校把办学的“功夫”和专注力放在了“软环境”之外,过分关注硬环境和外在指标。所以,如何让“软环境”因素成为家庭评价的要素,或者最起码不至于在家庭评价中“失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1)在摸清每一所高校真实“家底”的基础上,建立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导的全国高校办学数据信息网络平台,将全国所有高校的办学软硬件指标、内涵建设水平等信息进行集中的、权威的;(2)严格立法,规范高校信息行为,严密监控高校官网数据信息活动,对夸大的、虚假的和失实的数据信息者予以严密监管和严肃惩处;(3)清理各类“排行榜”,对各类官方的、民间的“排行榜”逐一进行排查,严禁功利性或商业性的评价活动,同时要建立“资质认定制度”、“业务标准规范”和“评价信息规则”,强化对评价机构的准入管理和业务监管;(4)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内部建立高考和学生择校专门咨询机构,广泛开展招考信息咨询服务,帮助家庭获取、过滤、提炼各种有参考价值的信息,为家庭和考生的报考与选择行为提供服务。
结论四:在显著影响家庭满意度评价的9个因素中,高校的“学费收取”(包括杂费收取)的影响程度也非常突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由此可见,高校的“学费收取”工作备受家庭关注,部分家庭对目前高额学杂费及其未来走向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关注。
通过深度访谈发现,多数家庭对前些年涨幅过高过快的高校学杂费仍然心有余悸,担心未来会进一步上涨,从而加剧他们的经济负担,尤其是对民办高校不规范的收费行为更是颇有微词,认为政府有责任和义务加强规范和监管。另外在专题研究中,我们还发现,目前存在的不断加剧的高校学生辍学问题,与高额的学杂费也是显著相关的,许多底层家庭子女正是因为难以承受沉重的学杂费负担而导致了学业的中断。鉴于此,笔者认为,拟加强对高校学杂费收缴工作的监管,重新审核、制定高校学费标准,进一步减轻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兼顾公平与效率。
事实上对于我国底层的许多家庭来说,教育支出已经成为许多家庭的第一支出,超过了医疗等其它支出。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家庭和个人分担高等教育成本的比例明显偏高,已明显超出了家庭和个人的承受能力。[4]根据教育部关于高校收费的指导原则指出,收费是对高校办学经费不足的一种补充,中国公办普通高校的投资主体仍然是政府,不允许以收费来代替政府的投入,同时一定要考虑到社会、学生家长和个人的承受能力,不允许把标准定得过高。[5]所以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对高校学费政策的制定或调整还必须作进一步的思考。
一要坚持按成本定学费。即按高等教育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培养成本的一定比例,同时考虑家庭支付能力来确定学费标准。凡是为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服务过程而发生的耗费都属于教育成本的内容。其它与培养学生无关的费用,不能计入高校教育成本内。因此必须加强高校成本约束,科学核定学费标准。首先,只有在理清高校的实际成本后,才能确定一个合理的收费水平,并为进一步降低高等教育成本提供依据。其次,收费标准应按社会平均教育成本的一定比例确定,不应是以个别高校的实际办学成本为依据,而应以同等办学质量和办学条件的社会平均成本为基础。[6]
二要兼顾公平与效率。确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学费制度,不仅要考虑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也要考虑它会给教育公平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首先,就高等教育的公平性而言,我们要考虑到该学费标准对处于不利经济地位家庭子女上学的影响。高等教育投资对受教育者来说是一种教育消费,对家庭来说是整个家庭消费的一部分。作为家庭消费支出的一部分,其支出比例取决于家庭收入水平,同时会对家庭消费结构和生活水平产生影响。学费标准过高,就会使许多家境贫寒的优秀学子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利于国家对人才的选拔,从而制约高等教育的发展;学费标准过低,会造成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过度需求,超出高等教育的承受能力,给整个社会带来效率和福利的损失,也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因而学费标准的确定应考虑大多数家庭的实际收入水平,建立在大多数学生及家长的经济承受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一般来说居民的经济收入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一致的,但社会财富的分配走向也会影响到居民接受高等教育的经济承受能力。其次,就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而言,所定学费标准要有利于增加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解决当前高等教育经费紧缺的问题。但是统一的高校学费标准,仅仅停留于简单的筹措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经费、进行高等教育的成本补偿层面,并未成为提高高校办学效率和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价格机制,如此会使教育教学质量高的高校学生所受教育的成本,低于教育教学质量差的高校学生所受教育的成本,也会使预期个人受益率高的专业趋之若鹜,预期个人受益率低的专业便会门可罗雀,进而影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的协调发展,也不利于各个专业的平衡发展,这是一种制度上的缺陷。因此,学费标准的确定应当遵循差异原则实行差别定价,学校的类型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不同,在教学基础设施、图书资源、师资配备以及后勤保障等方面的经费投入会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确定科学合理的学费标准不仅能更全面地补偿教育成本,从总体上增加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也是促使高校解决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扩大产品供给以缓解供需结构性矛盾、促进基础学科发展等问题的根本途径,从而有利于高等教育投资的有效配置和高等教育投资效率的提高。[7]
三要体现民本思想。其实,高等教育学费的制定过程,就是政府、高校和学生(家庭)之间的一个博弈的过程。在高校收费水平的博弈中,政府由于在政治权力、资源占有和配置上处于优势地位,所以在博弈中处于最有利的位置。同时由于高等教育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相对的供不应求的状态,表现为比较突出的“卖方市场”,高校也在这一博弈中处于有利地位。而相对于前两者来说,普通家庭和民众则处于最为不利的位置,他们的决策与选择只能按照前两者的指挥棒来进行,所以是被动的。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首先改变高校收费过程中政府、高校和家庭(学生)三者之间的博弈关系,改变三者的力量对比。要坚持以民为本,将家庭和普通民众的高等教育支付能力作为纳什均衡的第一承诺,让家庭和学生在学费制定过程中有充分的话语权。[8]
与此同时,要加强对高校收费工作的监管,制止乱收费和多收费现象的发生。一方面要靠政府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学费政策,另一方面要靠政府务实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在高校收费标准的制定过程中,虽然制定本校学费是高校办学自的体现,但高等教育价格的最终审批权应掌握在国家物价部门手中,同时还应加强对高校收费的跟踪管理和严格监督,对那些学费和杂费标准大大超出政府规定生均成本比例的学校,要进行严格的监管,加大惩处力度,对违反规定者追究相应的责任。政府财政部门也应当加大对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收费资金的监管力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构建包括政府、社会(家庭)、媒体和学生在内的高校经费成本监控体系,监督高校在保证一定教育质量的情况下建立合理教育成本结构,为社会、家庭和学生提供真实、可靠的成本信息,坚决制止乱收费和多收费。
总之,政府和高校务必正视高校学杂费收取工作,面对存在的问题,重新审核并制定新的高校学费标准,在进一步增加对高校投入的基础上,确定高校合理的学杂费标准和收费政策,加强对高校收费的监管,让老百姓的子女“能上学,上得起学”,不因沉重的学杂费负担而辍学。
注释:
①限于篇幅,调查样本的分布情况及主要描述性指标从略。
②限于篇幅,家庭满意度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从略。
③图1中带阴影的六个变量构成一个结构模型,图中单箭头代表因果方向,椭圆内为潜变量。
④限于篇幅,本文省略了“模型整体适配度指标统计量摘要表”。
参考文献:
[1] 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卷9)[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176.
[2] 许祥云.“功利性”教育评鉴[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59-61.
[3] 郭娅.缓解中小学生厌学情绪的对策[J].教育评论,2000(1):34-36.
[4] 许祥云,张凡永,等.高等教育投资:家庭的决策与选择行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6:354.
[5] 奏俊勇.我国高校收费改革该向谁看齐[EB/OL].http:///bbs/art.jsp?item=university&id=14671&p=1.
[6] 高正.高等教育学费标准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D].南京师范大学,2012:38.
篇7
【关键词】流动家庭;子女;教育处境 对策
一.流动家庭人口子女接受教育的基本形式
根据部分城市的调查,目前,我国流动家庭子女接受教育的主要形式大致包括:
(一) 就读于专门开设的打工子弟学校
这是目前流动人口子女学习的主要地方。虽然在流入地的公立学校上学是流动人口子女读书的最理想的选择,但由于流动人口子女不具有流入地的户口,流入地公立学校在接受流动人口入学时,大多收取高额的“赞助费”“借读费”等费用,而且往往要求几年的费用一次交清,超出了绝大多数流动人口的承受能力,使他们望而却步。流动人口自己创办的打工子弟学校普遍收费较低,而且收费灵活,大部分学校按学期收费,有的甚至按月收费,普遍允许拖欠学费,有的打工子弟学校还对一些特殊情况的学生在学费上给与优惠和照顾。⑴虽然打工子弟学校的办学条件十分简陋,师资力量良莠不齐,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无法和公立学校相比,但由于这类学校适应流动人口家庭的特点,因此成为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读书的主要选择。
(二)借读流入地公立学校
由于无论在教学条件还是教学质量方面,公立学校都具有打工子弟学校和其他民办学校无可比拟的优势,从而成为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读书的首要选择。然而,由于流动子女不属于流入地的户籍人口,所以他们必须交纳高额的“借读费”、“赞助费”等,才能进入流入地的公立学校读书。与在同一所公立学校读书的当地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的学费往往要高出几倍、甚至十倍以上。1998年教育部、公安部颁布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也强调流入地政府应切实为流动人口子女创造就学条件,提供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尽管如此,流入地公立学校对流动人口子女所收的高额“借读费”、“赞助费”等,实际上是为绝大多数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接受正规、合法的义务教育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在公办学校里借读的流动儿童,其父母多是用自己的资金和技术到城市里经商、办企业的人口,所以他们的家庭经济状况要比在打工子弟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好得多。然而,对于这些在流入地公立学校借读的流动人口子女来讲,家庭背景的差异和“借读”的身份仍然使他们在学校里常常被人歧视,不能被平等对待,从而影响到其身心的健康和性格的发展。
(三)回原籍学校上学
由于流动人口的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受到政策上和学费上的种种限制和阻力,再加上有些流动人口的工作不稳定、流动性强,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看管孩子,故有一部分流动人口子女返回到流出地接受义务教育。无论是在感情上、还是在理智上,流动人口都愿意把孩子里在身边。由于总的来看家乡的教育质量不如流入地公立学校的教育质量,所以绝大多数流动人口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流入地接受比在家乡更好的教育,以便将来能有所作为,过上更好的生活。然而,现实却使他们的愿望无法实现,所以,把孩子送回原籍读书的确是他们无奈的选择。
二.流动家庭子女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分析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进城务工家庭子女不能适龄入学及失学严重。
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单位支持的抽样调查显示:“流动儿童”中的在学者占全部流动儿童的90.7%,一直未上学者占6.85%,失学者占2.45%,后二者合计显示的流动儿童失学率高达9.3%……⑷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六周岁流动儿童未入学的比例高达92.1%,由此可见,在流动儿童中,达到上学年龄却未能及时入学的比例非常高,同时,流动儿童因为跟随家庭四处游动,很多人有过辍学的经历,因此,失学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2.进城务工家庭子女入学、就学过程中不公平现象明显。
从城市化制度上看,农民工是被排除在外的,尽管上亿农民进入了城市,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但是我国城市化政策还是没有真正的让他们融入到城市的社会中去。具体表现在:第一,各地城市的规划还是以户籍人口为基数,各种国民待遇(比如教育权、劳动保障权等)也都与户籍绑在一起;第二,更主要的是有些地区城市教育没向农民工子女开放,而教育是外来人口融入城市社会的最主要途径,目前的教育制度只能使农民工在城市社会趋向更加边缘化,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平;第三,进入公办学校就学的农民工子女,有的被编入民工子弟班级,这些孩子在这些特设班级学习,有形成了学习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
3. “边缘化”
我国长期实行了城乡二元的社会体制。这种体制强行把公民分成农村人和城市人两大类。尽管一些人长期离开了户籍所在的乡村,但在流入城市,仍被视为另类,出现了一个十分滑稽的、具有我国特色的概念“农民工”。农民工子女把自身看做农民工子女群体中的一员而与城市子女群体区分开来,因此他们就可能在心理上拉开了与城市主流社会的距离,出现社会分离的倾向,这种情况如果不能及时解决,群体之间的冲突与隔离就不可避免。由于完全不同的生长环境和家庭背景,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学生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群体。在异乡求学,他们往往会遇到一些城里孩子意想不到的困难,如生活的不习惯,高额的入学赞助费等,同时一些城市本地学生会在他们身上得到虚荣心和优越感的满足,由于流动儿童的一般比较敏感而自尊心很强,一旦受到歧视便沉默寡言,久之便形成自我认同低下的性格。
4.城乡不同地域之间教育内容衔接问题日益彰显。
不同地域之间说使用的教材版本不同,难易程度区分较大。进城务工家庭子女随父母迂回流动的进程中,要不断适应各种程度的教材与教学的环境和方式,加大了学习的难度。因此,在他们的心理上难免会产生厌学的情绪。除此之外,由于受户籍、学籍的限制,不管这些流动人口子女在外学习时的要求如何,在重要的升学考试方面,它们都要回原籍进行考试,而在劳动人口输出的大省,由于人口众多竞争更加激烈,考卷的难度往往要超过进城务工家庭子女在外学习的知识水平。因此,这些家庭子女对通过考试改变命运的期望降低,这也变成了进城务工家庭子女失学、辍学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对问题的分析
1.由于长期形成和执行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义务教育体制,致使地方政府职责不明确、管理不到位,尤其在办学经费方面不能及时落实。
2.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分割”的社会管理体制,这种体制是以户籍管理制度为基础的,由此产生了“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社会分类。
3.“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形成了城市市民的“一等公民”的心态意识,阻止了对广大市民对进城务工家庭人员及其子女的认同。
4.城市对进城务工家庭子女接受教育的政策落实不到位,操作性不强。
三、解决流动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建议
进城务工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教育问题,而是我国城市化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由于当前僵化的户籍制度的限制,进城务工家庭子女将在流动中不断变化,因此,我们必须从制度上整体的把进城务工家庭子女的受教育问题纳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总目标中加以解决,才能做到标本兼治。
四、通过制度创新来突破瓶颈找出路
户籍制度应该创新,要加强流动人口的综合管理工作,建立流动儿童登记和管理制度,建议各基层派出所和计生系统的流动人口管理站共同来做好对进城务工家庭子女的登记和管理工作。将此纳入流动人口的综合管理范畴,定时的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流动儿童的基本情况,以确保这些子女与城市常住户口的子女一样真正享受到义务教育的权利。
1.学校制度要创新
由于大量的农民工子女了来到当地公办学校就读,对于原来相对稳定的学校既是挑战又是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锲机。公办学校招收农民工子女进校读书这一做法本身就体现了民主与平等的理念,所以学校应该抓住此机会在孩子们心中培植民主平等的思想,构建民主和谐的校园学习环境。由于出身的不平等和家庭背景的迥异,学校应该建设好的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来弥补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学生之间因为经济、文化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异,给予被称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工子女一个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同时,由于农民工子女起点较低,曾接受教育时用的教材相差较大,所以学校应改革评价制度,多方面挖掘农民工子女的长处,肯定他们的优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全面推向素质教育。
2.进行现有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区域不断加大,人口也逐步增多,所以义务教育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重新布局。由于进城务工人口比较集中的居住在城郊结合的地域,而此区域的许多学校都是由一些村镇学校演化而来的,是义务教育的薄弱环节,所以,当前城市各级政府必须加强这些地域的教育资源配置,改善这些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从人力资源配置、硬件设备、教育财政等多角度全方位推进,解决局部区域内进城务工家庭子,女入学紧张的局面。
3.建立流出地与流入地的教育联系与协调制度
由于目前我国义务教育资源主要是通过各级政府财政制度进行配置的,大量的农民工子女涌入城市当地的公办学校就读,因此也就是城市当地政府实际承担了这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责任,然而承担此责任却没有相应的经费来源。
4.简化学籍管理
在我国现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下,在教育经费拨付方式尚未完全改变之前,在进城务工家庭子女接受教育时,尽快建立电子学籍卡系统,制定全国统一的义务学籍卡作为其实际接受教育状况的记录。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对这些电子学籍卡采取网络化管理方式,做到“卡随人走,人流卡也流。”这样就不会导致因不明确流动子女去向学校花大量时间和经费去查询的现象。同时也会减轻流入学校的管理负担。
5.调整城市学校入学政策
大部分进城务工家庭子女都处于义务教育阶段,按照国家的政策,他们理应得到必要的教育。新《义务教育法》确立了“在国务院领导下,省级统筹为主,各级政府投入职责明确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强调了实施义务教育的财政保障制度。”所以,在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的情况下,应该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各区教育发展规划和教育经费预算。对于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流动子女应该按照实际在校人数拨付学校公用经费,而不是仅以户籍学生数为基准,要对他们一律按公办学生进行学籍注册,一律不收借读费、各种杂费,与城市当地学生在收费和管理方面同等对待。这样做有利于提高流动子女入学的积极性,减小流动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有利于保证普及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和实现社会的公平。
【参考文献】
[1]吕绍青、张守礼.《城乡差别下的流动儿童教育》,《战略与管理》[C]2001年第四期,第95-108页.
[2]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Division,2002,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The 2001 Revision,New York.
篇8
在第一种环境下生活的孩子存在的问题,相对来讲比较容易解决。方法是:父母要反省自己,要改变以前对孩子放任不管的做法,多关心一些孩子,多给孩子一些温暖,多和孩子进行交流沟通。对孩子一点一滴的成长、进步要给以肯定和表扬,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及时帮助孩子化解,多鼓励孩子,加强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这里要强调的是,父母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效果才能显现出来。在第二种环境下生活的孩子存在的问题,比第一种要麻烦一些。
首先,单亲父母要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看问题、想问题、说话和做事尽量保证不偏激,用正常的心态学习、工作和享受生活,尽力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谐充满爱的环境,让孩子扭曲的心灵得到舒展。同时要积极主动配合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加强对孩子的心理疏导,改变孩子的性格。在第三种环境下生活的孩子存在的问题,是最难解决的一种。因为这些孩子的优越感太强,他们对任何事情都不肖一顾,加上溺爱的人太多,教育的意见难以统一。所以,要取得对这些孩子的教育效果,首先要统一所有溺爱孩子大人的思想,然后采用特除的教育方法。这种特除的教育方法,是建立在孩子优越感强的基础上的,利用极大的反差刺激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就像梦醒一样回归自我,达到教育的目的。例如:前几年在中央二台看到过一个节目,说的是四川的一对夫妇,改革开放后,响应党的号召,下海经商,经过多年的努力拼搏,事业有成,拥有多家企业,资产过亿,提前走上了富裕的道路,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这对先富起来的夫妇,家有三个子女,从小由保姆照顾,保姆包做了这三个孩子该做的一切事情。这三个孩子成了家里游手好闲的三个小皇帝。由于他们生长的环境优越,正确的引导教育又没有及时跟上,所以,逐渐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最终成了连父母都管不了的“问题孩子”。老大喜欢在课堂上睡觉,觉得在课堂上睡觉是一种享受;老二喜欢新环境,过不了多久就要换一所学校,周边的学校已经全换过来了;老三喜欢惹事儿,在学校里从来没有安宁过,学习成绩可想而知。对这三个孩子的教育,让这对父母劳尽心神,头疼不已。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们做了一个极端的决定:对家里的家产将来的处理写了一份协议书,让三个孩子在上面签了字。协议书上的大体内容是:这些亿万家产将来不会留给三个孩子一分钱,全部捐给社会的慈善机构。
然后,把这三个孩子从家里赶了出去,并告诉他们,如果他们想上学,父母可以帮他们出学费和生活费。如果不想上学,那就只能靠自己努力在社会上谋求生存,父母不会再给他们一分钱。不到半年,这三个孩子都纷纷托人告诉他父母要求上学,后来这三个孩子都很有出息,个个大学毕业,生活的都很好,也非常感谢他们的父母。这个案例的特点是:让孩子经历了从“天堂”到“地狱”的生活体验。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种突然之间产生如此巨大的落差变化,对人的心理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刺激作用,这种刺激作用会让人立刻清醒,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有一句俗语说得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一个生活在“地狱”的人,都在想着法子向“天堂”奋斗,希望有朝一日实现梦想,生活在“天堂”。更何况一个一直生活在“天堂”里的人,突然之间跌入“地狱”,他们更急切、更渴望回到“天堂”去,回到原来的生活中,一刻也不想在“地狱”停留。只要让他们能重新回到“天堂”,回到原来的生活,他们从内心愿意彻底改变自己原来的一切不良习惯。凡是心理正常的人,都会是这种感受、这种反应、这种选择。这就是案例中三个孩子选择要上学,最后变得很优秀,在心理上的根本原因。再例如:兰州市某中学有一个孩子,家里的经济条件不错,从小全家人溺爱,喜欢吃喝玩乐,不爱学习,成天逃课,谎话连篇,拿着父母给的钱乱挥霍。由于花父母给的钱不心疼、大方,身边围了一群不爱学习的伙伴,学习成绩一塌糊涂,全年级倒数几名。父母实在没办法,在笔者的指导下,也采用了这种特除的家庭教育方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具体做法是:停了孩子的上学,停了给孩子的零花钱,让孩子去了一个砖瓦厂去打工,做的是从砖瓦窑内向外搬砖的体力活。并告诉孩子:你既然不爱上学,那你就别上学了,回来帮家里干活,自己挣钱养活自己,我们不想再白养你了。刚开始这孩子一听说不让他上学了,还很高兴。结果,干了不到四十天,已经累得的受不了了,挣的钱还不到父母平时给的三分之一。由于这段时间的零花钱和生活费完全要靠自己挣,所以,经济来源有限。正因为这样,原来围在他身边那些所谓的朋友,纷纷都都离他而去,也不再理他,有的还欺负他。这让他接受不了,内心也受到了很大的刺激。并深刻的认识到,以前自己的那些优越感,都是父母给的,自己和一般的同学没有啥差别,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再加上,干活太辛苦,又挣不到钱,他不想这样生活一辈子,下决心要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就哭着要去上学,并向父母保证,只要让他上学,他一定好好努力,不再逃学。后来父母答应了孩子的要求,想办法让孩子重新走进了课堂。
经过这样一次洗礼性的教育,这孩子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学习特别刻苦,成绩也越来越优秀,2012年考入了国内一所重点大学。相信这孩子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第四种情况下孩子出现的问题,是比较普遍的一种。初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关键的时期,父母必须给以足够的重视。首先教育方法上要改变,小学阶段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不适用中学阶段对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孩子刚进入初一,正在适应新的学习环境,难免会遇到一些心理不适的感觉,或者遇到一些适应障碍,影响到了学习成绩。这个时候本来孩子心理上就有些不安,再加上父母不理解,错误地认为孩子学习不够努力,采用小学时期用的简单教育方法,对孩子进行批评训斥。这对孩子的伤害是很大的,也是孩子走向反面的关键原因之一。正确的教育方法应该是:当孩子在初一的适应过程中,遇到困难或者成绩下降的时候,要帮助孩子度过难关,告诉孩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然后给孩子充分的信任,并给以鼓励。相信孩子会很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新的学习生活,朝着既定的目标发展。总之,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方法有多种,具体用哪一种教育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可死搬硬套。另外,每一个孩子的生长环境都不同,接受的教育也有差异。所以,产生问题的根源区别很大,既有的教育方法只能作为一种借鉴,不断的探索才是根本。
作者:张兰周方敏桂单位:兰州电力技术学院
篇9
一名学生经常和老师同学发生矛盾,并且言行过激,难以让人接受。
他的作业做得不认真,老师让他重写,他扬言要挖掉老师的眼珠子。在课堂上,看着老师不顺眼,就会骂骂咧咧,影响老师正常的课堂教学。班主任找他做工作,他用“吐唾沫”的方式对班主任的教育表示不满。
在班里,因为一点小事就和同学发生矛盾,非打即骂,引起了全班的公愤。一次,和同学闹着玩,闹急了,把同学摔在地上,用脚踢同学的头。
做值日,经常被学校扣分。一次,班主任亲自检查后,发现他打扫得不干净,让其重新打扫一遍。他气急败坏地把扫帚一摔:“你难为吗?有本事你自己打扫啊!”
科任教师、班主任和分管领导没少做他的工作,但是见效甚微,所以只能提醒其他学生注意些,避免与其发生纷争。
经过侧面了解,他的父母在村里和邻居关系也很紧张,经常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矛盾。妈妈有个经典的动作,生气时用唾沫吐人。家人之间的关系也不好,曾经因为家庭纠纷,他的父母把孩子爷爷的头都打破了。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孩子为什么成长为现在这个样子。孩子身上全是父母的影子,他的一言一行都来自父母长时间的熏陶,原生家庭给予孩子的东西是很难抹去的烙印。
什么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是指个体出生和成长的家庭。原生家庭的气氛、习惯,子女在家庭角色上的学效对象,家人互动的模式等,都影响子女今后在自己新生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表现。
为了更好地让大家理解这个问题,我用我个人的例子剖析一下,以便于引起大家的深思。
我的原生家庭中主要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三个妹妹。爷爷、奶奶、爸爸和妈妈对我的影响一直存在着,我的一些生活理念和品质都来源于他们。我感谢他们给了我一些积极的东西,让我拥有了现在幸福的生活。
在我的记忆里,我的爷爷是不会生气的。无论奶奶怎么唠叨,爷爷总是沉默是金,最后笑笑就过去了。爷爷心胸很豁达,一辈子就一个理念,干活吃饭,所以爷爷高寿,活了95岁。我现在的好心态就来自于爷爷的影响,每当遇到烦心的事,爷爷的形象就会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奶奶是个热心的人。村里很多人都找奶奶裁衣服,奶奶总是愉快地接受。逢年过节,为了烘托节日气氛,很多邻居找奶奶剪纸,奶奶也总是快乐地帮忙。村里的红白喜事,更是离不开奶奶,虽然有时奶奶很累,但依然为邻里操劳。我现在的热心和追求价值感的动力就是奶奶给予的。
爸爸是20世纪60年代的高中生,精通无线电,两次验兵,都顺利通过,只因家境不好,为了替爷爷奶奶撑起这个家,毅然放弃了参军的梦想。爸爸对爷爷奶奶非常孝顺,虽然有兄弟两人,但是在孝敬父母上,从不攀比,他总是对我们说:“谁孝顺的是谁的。”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你孝顺的善举最终会让子孙看到,最后子孙也会按你对老人的方式孝敬你。爷爷奶奶得病后都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到最后弥留之际也得到了最好的照料。
爸爸对婚姻的态度很坚定,妈妈身体一直不好,先是肺结核,后来从影像学上判断是绝症。爸爸从未放弃过妈,带着她四处求医,最后妈妈的病竟然奇迹般地看好了,让我们拥有了一个完整的家。爸爸的那份孝心、责任和对妈妈永不放弃的爱,奠定了我现在对他们的孝,对人对事的责任心和维护自己婚姻完整性的信念。再有情绪,也不会使到工作上。虽然和妻子有过磕磕绊绊,但从来没动摇过对婚姻的坚守。
妈妈对爸爸总有一颗宽容的心。爸爸在村里当了20年的会计,7年的支部书记,所以,爸爸对妈妈很强势,很多时候都剥夺了妈妈的话语权。对于爸爸的强势,妈妈给足了爸爸面子,总是保持沉默。爸爸经常喝酒,有时喝得很多,直到现在,爸爸依然吃饭要喝点酒。看到爸爸喝酒,我总是要劝上几句。妈妈听到后会说:“让他喝点吧,一辈子养成的习惯,哪有那么好改的,只要能吃饭,不闹事就行。”爸爸不干支部书记后也试着干其他的行业,可是爸爸选的行业都不适合他干,都赔了。面对爸爸的失败,妈妈也就是唠叨几句,从来没和爸爸真生过气。当我们提出反对意见时,妈妈总是说:“不让他折腾折腾,谁知道他适合干什么?折腾折腾他也就死心了。”所以妈妈宽容的品质对我有很大影响,我的内心几乎没有憎恨的念头。
爷爷的好心态,奶奶的热情助人,爸爸的责任、孝顺和对妈妈的那份爱,妈妈的宽容,这些原生家庭中优良的品质不知不觉中已经注入了我的血液,奠定了我健康健全的人格,也成了我生存的法则。爷爷奶奶已经离开了人世,爸爸妈妈有时也不在我的身边,但是他们留给我的一些无形的精神财富,依然指导着我的人生路。人生的关键时刻,总有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或总有一个声音在提醒,帮助我做出正确的选择。
篇10
关键词:心理健康 自我矫正
国际医学界的学者认为:在当今社会中,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缺乏病已经不再是威胁人们的主要疾病,取而代之的是显著增高的心理性、与社会性因素有关的疾病。因此,必须提高青少年一代的心理卫生知识水平,在重视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利用各种可能的方法,使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培养和发展青少年的健康心理,必须从实际出发,对症下药才能奏效。
随着社会上离婚率的上升,单亲家庭增多,这一变化不仅影响学生社会文化素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更为突出。
本文就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自我矫正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离异家庭学生的几种常见的不健康心理
(一)自我封闭型
离异家庭的学生,他们缺少的是青少年时期必需的心理营养,心理沟通。在这种情感淡漠的家庭氛围中,带给学生的是谴责,不安定。因此,他们往往将自己封闭起来。具体表现为孤僻、怪异、自卑而且不愿与人交往。
(二)意志力薄弱型
离异家庭的学生,因为过早的经受挫折、失败,又得不到及时的指导、呵护,他们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积累,常常表现为失去自我控制能力,明知自己的某种做法不对,但是不能自制,遇事惊慌失措,经常出现失态行为。
(三)情绪反常型
离异家庭的学生,因为情绪不能得到及时的宣泄,加之家庭、社会等诸多因素对学生个体的压力,致使他们他们常常表现为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自暴自弃,做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来。
(四)病理人格型
离异家庭的学生,因为家庭生活的不和谐以及父母离婚前之间的相互指责等对他们造成严重的伤害。这些学生往往表现为嫉妒别人、爱报复他人,或者自残、自虐,缺乏同情心,举止放荡轻浮。因而,与同龄人相较,他们常表现为或抑郁或躁狂。
二、 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的自我矫正
离异家庭学生一般都比较敏感,担心班主任或其他同学知道情况后会歧视自己,而家长大部分也不会主动告诉班主任,那么我们怎样知道这些信息呢?
从我来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获得相关的信息,譬如利用学生入学时的花名册。初一新生的注册信息中如果只填写了父亲或母亲的相关信息,或者虽然父亲、母亲的信息比较完整,但孩子却随母亲的姓氏,这些信息都间接的告诉我们该学生可能来自于离异家庭。然后我们可以通过家校联系本、学生写的随笔或者与家长的电话沟通中进一步求证,不久我们就可以基本摸清本班离异家庭学生的数量和基本情况,这样我们在接下来的教育中才能有的放矢,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在了解了基本情况后,我通常假装全然不知他们的家庭情况,教育他们时也与其他同学一样一视同仁,丝毫不露出对他们的同情或怜悯。要知道他们比一般同学更为敏感,更容易捕捉到这些信息,他们希望自己的隐私得到尊重,更希望自己与正常家庭的学生一样成长,即使我们非常的善意,这也会使他们对我们提防起来,不利于进一步开展工作。我会经常关注这些学生的情绪变化,了解他们属于哪一种或哪几种类型的学生。同时在一些看似不经意实则有意创设的聊天中,做一个倾听者,一个知心朋友,留意他们的困惑和心理问题。润物细无声,渐渐拉近距离,进入他们的心灵深处,为进一步教育创造契机。这三年来,看着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心理问题逐步得到了解决,而且一个又一个在学业上突飞猛进,喜悦、自豪之情油然而生,这些也促使我将这些教育点滴记录下来,不妥之处还望各位同行斧正。
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多方面的,是多方面协同培养和矫正的结果。班主任可以通过引导他们通过自我矫正加以改善。
(一)建立友善的人际关系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丁赞教授指出:“人类心理的适应,最主要的就是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由于家庭成员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谅解,离异家庭的学生潜移默化的不愿与他人交往。这些学生可通过与同学、老师、亲友进行适当的交往,尤其通过朋友之间的知心交谈来释放情感,排除过多的社会、生活压力,建立彼此的信任感,这对于培养他们对人诚恳、谦虚、友好、亲切的健康心理大有裨益。
学生A在新生花名册登记时虽然父亲、母亲的信息填写的比较完整,但他却随了母亲的姓氏,这引起了我的注意。在随后的了解中我得知,他对父亲的了解竟然只是父亲的姓名和职业。两岁时父母就分手了,十岁时父亲曾去学校看他,可他始终都没有走出教室,因为他憎恨自己的父亲,因为母亲不止一次地告诉他是父亲抛弃了他们母子俩。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母亲工作非常忙,他几乎在放任自流中成长,因而干什么事都我行我素,课堂顶撞老师、课后和同学经常为一句普通的玩笑话大动干戈。跳绳比赛时因为前面的同学没发挥好就抱怨指责那位同学水平太低,别的同学来劝说他时,他又撂挑子。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意志力薄弱型的学生。当体育委员把这件事反映到我这儿后,我把他请到办公室,示意他坐下,让他先谈谈自己的想法,他气冲冲的说自己是为了班级的荣誉,而班级的其他同学都不帮他说话,明显瞧不起他。我微笑着认真地倾听他所说的每一句话,不发表任何看法,他发了一通牢骚后,我发现他不像起初那么激动了,这时我告诉他,我很赞赏你的想法,可同学们知道你的想法吗,而且同学们劝你多一些对他人宽容些,他们就瞧不起你了吗?他说,这我不清楚。这时我告诉他每个人身上都有缺点,凡事多向好的方面去想,你就会很快乐,而仅凭自己的直觉去猜疑同学们不仅会伤害自己,而且会伤害想帮助你的好朋友。试试从宽容角度去看待这件事,你会豁然开朗。谈话后我发现他不仅认真去跳绳,而且还协助体育委员排兵布阵,认真指导动作不够好的同学,在那次比赛中我们班还取得了男子跳绳竞速小组第一名的好成绩。
(二)经历也是一种财富,认识自我,欣赏自我
法国教育家费雷内说过:“学生某一方面的成功,会促使其它方面的成功”。离异家庭的学生通过正确分析,了解自身的优势,认识自我,欣赏自我,发掘自己的“闪光点”,发挥特长,积极创造成功表现的机会,甚至可以“以己之长比人之短”, 坚信经历也是一种财富,体验成功,体味自我存在的价值。
学生B是初三才转来的一位同学,那天他舅舅带B来报名。从他舅舅口中得知B学习挺好,然后他舅舅又欲言又止,只是表示以后B的学习和生活由他全权负责,一再拜托我多多照顾B。从他舅舅的语气中我隐约感觉到B可能是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而且在与B简短的交流中,B表现地局促不安,很不自信,在与我的交谈中,他老在躲避我的眼睛,这与一个优秀学生应表现出来的神态很不相称。但这仅仅是一种推测。我并没有大意,我告诉他说,“你是一位新来的同学,无论你过去多么辉煌,多么糟糕,我不想知道,对我来说,你是一张白纸,你的行动是一只彩笔,我需要用我的眼睛去判断你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个涂鸦者。不过我告诉你,要多与优秀的同学建立友谊。”看到B眼中的彷徨,我便将四位值日班长叫了出来,告诉他们B非常优秀,既是他们的对手又是同窗好友,让他们多多帮助B尽快适应班级生活。在不久的月考中,B很快就锋芒毕现,考出了非常不错的成绩。但是B却仍然表现地比较自卑,也不够阳光。随后我从B写的随笔中找到了答案,原来他父母不久前刚刚离婚。他内心非常痛苦,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我及时找他深谈了一次,告诉他其实生活是一种经历,而这种经历本身也是一种财富。既然我们无法逃避现实,就应敢于正视现实,就要把困境转化为一种动力,同时告诉他像他这种情况的学生咱们班还有几个,也有一些是非常优秀的同学,不要有思想负担。后来,B在随笔中写到,老师一直在帮助我,我考了班级第一名时,老师在肯定我的同时,告诉我班级有很多优秀同学,他们都是我的对手,我记住了老师的话并时刻保持警惕,才没有滑下去。而在我没考好时,老师帮我分析问题,舒缓压力,而我从小都没有收到如此待遇,内心受到了极大鼓舞,学习动力大增。对于我家长离婚的事情,邵老师刚知道时,眼神、语气都变了,并对我说:“咱们班像你这种情况的学生还有一些,也有几个是非常优秀的同学,不要受到外界干扰,努力学习。”老师的话让我很感动,我才没有十分自卑,才有了今天的自信。
(三)保持健康、愉快的情绪
或抑郁或躁狂的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会使学生的状态低迷、学习效率很低,而保持健康、愉快的情绪则可使他们精神百倍,处于紧张愉快的气氛中,工作学习可事半功倍。因而,离异家庭的学生可通过保持必要的睡眠,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学会自我解嘲、运用幽默的谈吐营造愉快的氛围,使自己与友伴有张有弛,以促使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