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诗句古诗范文
时间:2023-03-26 20:42: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立春诗句古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思美人》由北京青春你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完美影视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联合映像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梁振华任总制片人、总编剧,张孝正、丁仰国任导演,马可、张馨予、乔振宇、易烊千玺等主演,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5年度优秀电视剧剧本扶持引导项目。该剧播出后引发关注,首播日(4月28日)CSM媒介研究全国网收视率2.18%、市场份额7.68%;新浪微博#思美人#话题阅读量19亿。
何为“思美人”?梁振华告诉《综艺报》,此处“美人”蕴含三个意思:“美人”,貌美且品德高洁的人;“美君”,人们珍惜与向往的美好的君主、知音;“美政”,清明、和谐的政治理想。“这三个是屈原一生所求,也是《思美人》力图还原的。没有比这三个字更适合做片名。”该剧历史顾问刘玉堂在开播会上总结,这部剧的名字先后经历了“端午”“国殇”到“思美人”的变化,美人香草是高尚纯洁的象征,是清正廉洁的代表,所谓“思美人”不仅追思屈原的品德、情操、行为,更追思那个百家齐放、群雄逐鹿的年代。
缘起湘情 重塑历史人物
楚国历史800年,物产丰厚,盛极一时,一段时间内远胜秦、齐等邻国,但一个世纪不到,突然土崩瓦解,跌至极衰――屈原见证、参与了全过程,身体力行推动改革,也独木难支国家沦丧,最终悲情陨灭。“他的一生都付与君主、国家。在中国人,特别是我们湖南人心里,他就像一个精神图腾和坐标,感召我们追根溯源。”梁振华表示《思美人》是其创作生涯一个注定要完成的“任务”,它不仅是一部作品,更是一份对先人精神的致敬与传承。
《思美人》项目酝酿近十年,梁振华多次走访武汉、秭归、汨罗等地博物馆和民俗文化馆,搜集大量史料文献,五年潜心剧本创作。全剧从少年屈原写起,历经其青春意气、初露才华、任职高位、励精图治,最后落寞流放、悲情陨灭,呈现了一个诗意飞扬、胸怀天下但也真实细腻、有血有肉鲜活的屈原。
谈屈原,逃不开“美君”楚怀王。二人的君臣之谊、知音之交有史可证,贯穿《思美人》剧情始终。“他们两人从相知相交、互为辅佐,到心生嫌隙、分崩离析,这中间发生了什么?我要通过大篇幅讲述,告诉观众屈原如何忠君为国、九死不悔。”此外,《思美人》还展现了屈原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恋。“从屈原诗章来看,他的情感世界浪漫飘逸,爱生灵,爱万物,自然也会爱自己的恋人。”女主角莫愁女,原型是楚国一个传说人物。剧中,她与屈原不仅是诗歌上的知音,也相伴走过一生。借由爱情的描写,呈现了一个感情细腻的普通人屈原。
《思美人》人物上百个,梁振华试图让每个人物都饱满、立体,如温婉端庄的昭碧霞、妩媚多情的郑袖、野心勃勃的秦惠文王、足智多谋的张仪以及圣贤孟子、庄子等诸多历史名人。这些角色不仅丰富了《思美人》的故事内容,更凸显了本∮胁愦胃械南肪绯逋弧
值得一提的是,《思美人》也为一些人“正名”,比如楚怀王熊槐。在众多历史及影视作品中,熊槐多被“妖魔化”,表现为好色、昏庸。梁振华持不同观点,他认为成王败寇有失公允。“历史上,楚怀王被囚咸阳,秦国逼他割地卖国,他誓死不从,保住了晚节。我觉得光这一点,就足以证明他不是一个昏庸无道、卖国求荣的人;其次项羽起兵反秦,打的是楚怀王旗号,应者云集。这也至少说明熊槐在民间口碑不错。因而,我要描述一个不一样的楚怀王。”
“让历史‘活’起来”
雾笼江水畔,飞瀑流泻。少年屈原攀扯藤蔓林中穿梭。白衣女子淡雅出尘,头箍花环,一赤豹一狸猫侍傍身边――《思美人》第一集以写意风格描述了屈原、山鬼的初见。看似玄幻虚构,实则有据可查,缘于《九歌・山鬼》中“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诗句。剧中类似这样虚实结合重现《楚辞》的拍摄手法不胜枚举。
可以说,如何用电视语言生动解读历史,一直是每一位历史剧创作者的难题。梁振华介绍,屈原诗词中记述了大量虚幻、神话意境,《思美人》全部以梦境处理,并以特效加持。并且,《思美人》每集都用一句屈原的诗歌开篇,诗句意境暗合该集剧情。
虚幻解决了,那客观历史呢?“尊重”。梁振华深入考据了战国时期各国的风俗文化,其中涉及的礼仪、服饰、器物等都力求真实还原。史书记载,历史上秦国装饰尚黑,所以《思美人》中秦国宫殿以黑色为主;楚国尚朱,遂楚国皇宫以红色为主。剧中所有服饰均依照历史纹式,或锦衣华服,或麻衣素布。梁振华介绍,为彰显楚宫奢华,剧组特意在象山搭设20000平方米“宫殿”。相反,与皇室奢靡不同,民间画面则是清新质朴。道具方面,楚辞云“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思美人》也以搭景和特效结合的方式,高度还原了“九层高台”。
情节方面,该剧呈现了屈子使齐、百家争鸣、函谷关大战、怀王赴武关、屈原投江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也以此为基点生发了很多想象枝节。“古装剧需要让历史‘活’起来,为观众演绎当时的情境。所以,我的发挥空间在于历史和历史之间的空隙地带。”梁振华说道。
历史上,秦国攻占楚国八座城池,秦昭襄王约楚怀王在武关会面。怀王不听劝告决定赴会,而此时屈原正被流放。梁振华在该历史节点,加入了屈原不畏险阻回到郢都,劝谏怀王的情节。他解释,“这是怀王、楚国的生死关头。谁最心系担忧?当然是屈原。事实上,怀王此去,两人这辈子都恐难再见。两人相知相惜,却无法逆转命运的安排,屈子相送楚怀王,这段重头戏最能凸显二人君臣、知音情谊。所以我要利用戏剧的张力来丰富它。”《思美人》的故事发展遵照了历史――楚怀王最终赴会并被困。“屈原是个把国家强盛的重任扛在肩上的人。所以我认为怀王被困后,他不应该坐以待毙。”为使情节更为曲折,梁振华发散想象,让屈原再次为救楚怀王只身跑到秦国,恳求芈八子帮忙。
同时,为凸显纵横捭阖的历史故事,梁振华在屈原出使齐国桥段加入了“局中局”,将张仪“设计”成为屈原合纵的最大障碍。剧中,张仪为阻挠屈原合纵成功,抢先一步到达齐国,特备厚礼会见齐国丞相田文,请求暗杀屈原。 “这些都没有历史记载,但也无人能证明它不能发生。我认为,想象虽大胆但合理。而且不仅鲜活了历史,更能塑造屈原‘九死不回’、忠贞不渝的饱满形象。”不过,故事结局还是以史为据,屈原险象环生,最终促成了合纵。
美之大成 传承文化经典
梁振华认为,《思美人》最难的创作在于如何将历史文化与现实情怀进行关联。如果说屈原是《思美人》的精神脉络与人物载体,那么剧中浓墨重彩的论道、民生、反腐以及变法改革等则是该剧与现实的一次意味深长的“对话”。而那些奇幻梦境、百转爱情等,则是与时下年轻人所喜好的表达方式与元素“不谋而合”。
《思美人》起用了大量年轻演员,包括马可、易烊千玺等90后新生代“偶像”,可以说,偶像剧气质尽显。“年轻偶像与经典文化传承并不冲突。”梁振华透露,《思美人》投资近2亿元,演员片酬不到四分之一。“偶像剧是‘外衣’载体,重要的是内容。屈原诗才旷代、心怀天下,正是年轻人值得学习和推崇的偶像。辅以年轻偶像的实力演绎、青春平台的传播,我认为会对当下影视剧市场起到一定引领作用,更对年轻人的文化精神有所启迪。”
早在开播前,《思美人》就多组古风古韵的系列海报,显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蕴。除了全面展示角色造型,每张海报上的楚辞也予人深刻印象。例如,少年屈原对应的是《九章・橘颂》中的“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独白自己的理想展示人格;成年屈原对应的是《楚辞・渔父》中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描述的是屈原投江一幕。两处引用均十分契合屈原的高洁品质和当时的人生境遇。这些充满深厚历史文化的海报受到广大网友和粉丝们的喜爱,更激发了他们学习楚辞的热情。很多人纷纷在网上癯鲎约禾苄闯辞的照片,竞相模仿。“我们没有发起过任何‘水军式’宣传。网友这些自发行为纯粹是文化的力量使然。”梁振华表示。
篇2
关于元旦的古诗精选1 元日——(北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 田家元旦——(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3 元日(玉楼春)——(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4 甲午元旦——(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5 元旦试笔(选一)——(明)陈献章
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遗草茅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6 丁卯元日——(清)钱谦益
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
奉母犹欣餐有肉,占年更喜梦维鱼。
钩帘欲连新巢燕,涤砚还疏旧著书。
旋了比邻鸡黍局,并无尘事到吾庐。
7 新年作
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关于元旦的古诗岁旦
宋伯仁
居间无贺客,早起只如常。
桃版随人换,梅花隔岁香。
春风回笑语,云气卜丰穰。
柏酒何劳劝,心平寿自长。
杜甫的《守岁》
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
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
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成文斡 元旦
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
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
孟浩然(唐朝)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元日
王安石(北宋 )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 玉楼春 毛滂 (宋朝)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篇3
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面的题目。
二十四节气令我们惊叹和叫绝的,除了与物候、时令的奇异吻合和准确对应,还有它的一个个具有田园风味和充满诗歌韵味的名称,它们体现了汉语的简约性和表意美。这真让我们这些后世的汉语使用者不仅感到骄傲,也感到渐愧。
“惊zhé( )”,两个汉字并列一起,即神奇地构成了生动的画面和无穷的故事。你可以暇想:在远方那一声初始的雷鸣中,万千沉睡的幽暗生灵被唤醒了,它们睁开惺忪( )的双眼,不约而同,向圣贤一样的太阳chǎng( )开了各自的门户。
仿佛为了响应这一富于“革命”意味,天,豁然晴朗了。整面天空像一个深隐林中的蓝色湖泊。小麦已经返青,望着满眼绒绒的新绿,你会感到,绿色自身也有生命。在沟堑和道路两旁,青草破土而出,连片的草色十分醒目。柳树伸出了鸟舌状的叶芽,杨树拱出的花蕾则让你想到幼鹿初萌的角。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惊zhé( ) chǎng( )
惺忪( )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_______”改为“_______”;
“_______”改为“_______”
(3)第三段中画线的句子是语病,请加以修改。
2.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你所在的班级,也开展了“走进二十四节气”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请你结合本次申遗的成功,拟写一则公益广告语。
(2)有同学把二十四节气分了类,便于记忆,请你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内容。
①这些节气反映四季变化: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齐称“四立”,表示四季_______的意思。
②这些节气反映_______变化: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
③这些节气反映天气现象:雨水、谷雨、_______、寒露、霜降、小雪、大雪。
④这些节气反映_______现象: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3)随着申遗的成功,网友纷纷留言,表达自己的自豪之情,请你也写一则跟帖,表达自己的心情。
网友“花彩绰绰”留言:华夏民族农耕文化的瑰宝,祖先的智慧结晶!节气时令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正是东方文化精髓的体现!
我的留言:____________。
(4)请你根据自己的记忆,默写二十四节气歌的其中一句。
(5)请你对“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写一段评论的话语。
3.根据要求,默写古诗。
古代文人墨客根据二十四节气衍生出的一首首优美隽永的诗词,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诗情画意。如:杜牧曾在“清明”写下了“清明时节雨纷纷, ① ”的伤感之作;杜甫在“白露”的夜晚曾写过“ ② ,月是故乡明”的思乡之篇;喜欢田园风光的韦应物在“惊蛰”到来的时候,写下了“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的句子;孤身异乡的白居易在“冬至”写下“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的诗句;在“雨水”的春日,读一读杜甫的“好雨知时节, ③ ”;在“小满”的夏夜,吟一吟辛弃疾的“ ④ ,听取蛙声一片”;在“寒露”的清晨,感受一下李煜“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的寂寞萧索;在“大雪”的傍晚,欣赏柳宗元“ ⑤ ,独钓寒江雪”的遗世独立;在“小寒”的黄昏和好友一起分享“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温暖;在“大寒”的夜晚,与知己一起等待“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的美妙时刻……天地、自然、季节更替与个人的思想情感如此和谐地融为一体,怎不让人身心俱醉、浑然忘忧呢?
4.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二十四节气之一――雨水
材料二:在川西民间,雨水是一个非常富有想象力和人情味的节气。这天不管下雨不下雨都充满一种雨意蒙蒙的诗情画意:早晨天刚亮,雾蒙蒙的大路边就有一些年轻妇女,手牵了幼小的儿子或女儿,在等待第一个从面前经过的行人。而一旦有人经过,也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拦住对方,就把儿子或女儿按捺在地,磕头拜寄,给对方做干儿子或干女儿。这在川西民间称为“撞拜寄”,即事先没有预定的目标,撞着谁就是谁。“撞拜寄”的目的,则是为了让儿女顺利、健康地成长。当然“撞拜寄”现在一般只在农村还保留着这一习俗,城里人一般或朋友或同学或同事相互“拜寄”子女。
材料三:明代有一秀才,某日夜宿山中,次日晨起,见茅屋上一片白霜,随口吟出上联:“昨夜大寒,霜降茅屋如小雪。”此联中嵌有三个节气,一时成为绝对。请你对出下联:_____________。
(1)材料一的图画,介绍了和“雨水”相关的哪些内容?
(2)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内容。
(3)请你对出材料三的下联_____________。
(4)联系三则材料内容,使用关联词语“不仅……而且……”写一句话,概括二十四节气和大自然、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5.曾经,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曾经日月星空、江河湖海、山川草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都是我们生机勃勃的同伴。我们踏着自然的节律,劳动着,生活着,哪怕气候恶劣、环境危险。古中国便是根据太阳移动的脚步命名了“二十四节气”。从《诗经》到唐诗,我们处处可以看到节气的文化魅力。请你任选一个节气,阐释其含义,并诗意描述该节气。
【参考答案】
1.(1)蛰 敞 xīng sōng (2)“渐”改为“惭”;“暇”改为“遐” (3)在“意味”后加“的节气”。
2.(1)示例:产权保护受关注 节气申遗暖人心。(2)①开始 ②温度 ③白露 ④物候(3)“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也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祝贺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了!为古人的智慧点赞!(4)示例: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5)示例:“二十四节气”既是古人智慧的一种结晶,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重视自然规律和生态保护,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谋而合。所以说,“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具有极强的现实价值和文化意义。希望能借这个机会,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相关的民俗文化、节气文化,并传承下去。
3.①路上行人欲断魂 ②露从今夜白 ③当春乃发生 ④稻花香里说丰年 ⑤孤舟蓑笠翁
篇4
一、仔细观察,抓住特征。
【精彩段落】如林斤澜《春风》中的一段文字:
我在京西的大山里京东的山边上,曾数度“春脖子”。背阴的岩下,积雪不管立春、春分,只管冷森森的没有开化的意思。是潭、是溪、是井台还是泉边,凡带水的地方,都坚持着冰块、冰砚、冰溜、冰碴……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轰”的一声,是河冰开裂了吧。“嘎”的一声,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有天夜里,我住的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膊腿,浑身关节挨个儿格拉拉、格拉拉地
松动。
麦苗在霜冻里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鼓苞了。清早,着大靸鞋,穿老羊皮背心,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绕山嘴,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春风呼哧呼哧地,帮助呼哧呼哧的人们,把粪肥抛撒匀净。好不痛快人也。
赏析借鉴:作为南方人的著名作家林斤澜,在北方生活期间,通过自己的仔细观察,感受到了北方的春风与南方的杨柳风迥然不同,于是抓住北方春风的特征来写。采用直接描写春风与间接描写事物的变化与人的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写出了北方春风豪迈、苍劲的气势。拟声词的运用,声形并茂,生动形象。列举具体的细节,凸显了春风的威力,具有粗犷豪迈、阳刚之美的北方春风的特质。
二、注重立意,构思精巧。
【精彩段落】如迟子建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一文中有这样的段落:
虽然季节的时针已指向春天,可在北方,霜花却还像与主子有了感情的家奴似的,赶也赶不走。什么时候打发了它们,大地才会复苏。四月初,屋顶的积雪开始消融,屋檐在白昼滴水了,霜花终于熬不住了,撒脚走了。它这一去也不是不回头,逢到寒夜,它又来了。不过来得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闪闪烁烁地隐现在窗子的边缘,看上去像是一树枝叶稀疏的梅。四月底,屋顶的雪化净了,林间的积雪也逐渐消融的时候,霜花才彻底丢了魂儿。
在大兴安岭,最早的春色出现在向阳的山坡。嫩绿的草芽像绣花针一样顶破丰厚的腐殖土,要以它的妙手,给大地绣出生机时,背阴山坡往往还有残雪呢。这样的残雪,还妄想着做冬的巢穴。然而随着冰河炸裂,达子香花开了,背阴山坡也绿意盈盈了,残雪也就没脸再赖着了。山前山后,山左山右,是透着清香的树、烂漫的山花和飞起飞落的鸟儿。那蜿蜒在林间的一道道春水,被暖风吹拂得起了鱼苗似的波痕。投在水面的阳光,便也跟着起了波痕,好像阳光在水面打起蝴蝶结了。
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节气而来的,它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也就是说,极北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骛,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的精魂,又化做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
赏析借鉴:作者通过写窗上的霜花、春草、春水等事物来写北方的春天是一点点化开的。尤其是在霜花时,写它的形态、颜色、消融时间,突出“一点点化开”的过程,表现了北方的春天特有的“顽强抗争,沉着果敢,心无旁骛”的内在品质,读后给人以启迪,让人自然而然地领悟到“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奋力抗争,一定会迎来人生的春天”的道理。题目形象鲜明,意境优美,立意高远,构思巧妙。既有春天融化的动态感,又能表达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新奇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有深度,有情趣,给人耳目一新的印象。
三、动用五官,细致描写。
【精彩段落】如朵朵的《春天已经来了》有这么几个段落:
等 待
今年的第一朵樱花已经开了,木棉也已经长出来含蓄的小芽苞,准备抽出嫩绿的新叶;但旅人树在去年秋天落尽叶子以后,至今依然一身枯枝,不会显露任何复苏的景象。
天气还是好冷好冷,然而在冬天的外套之下,春天的灵魂已经醒了。
世事也是如此吧,许多时候认为山穷水尽,其实转个弯就是好风好景。
四季的奥秘在于等待。
大 地
你看见了吗?天空的颜色已经由冰寒的鸽灰转为微暖的幽蓝。
你听见了吗?风的声音已经由壮阔的交响乐转为悦耳的清唱剧。
你闻得出来吗?草的气味已经由湿冷的泥香转为春光轻晒后的芬芳。
大地已经在换季当中,而你,还要继续那冬天的心情吗?
春 声
是时候了,如果仔细听,如果今夜没有下雨,你可以听见虫声唧唧。真的呢,那些在冬天不知躲到哪里去了的小虫们,终于又从泥土里爬了出来,精神抖擞地现“声”了。经过这段日子以来春雨霏霏的滋养,雨停后,小虫们彼此招呼的笑谈声,一定更有元气了吧。
前提是,你得仔细听。关掉电视,关掉音乐,在夜里,静静聆听这春天的声音。
但如果今天夜里下雨了怎么办?
那就静静聆听春雨的声音吧。
赏析借鉴:作者写景细致传神、含蓄蕴藉,恰到好处地描绘了初春的景色,也表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首先,作者打开多种感觉器官,从视、听、嗅、触等多种角度去描写,才将景物再现得真切,有立体感。如标题“大地”的前三段,从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等角度写出了春天到来后天空颜色、风的声音及草的气味的变化。其次,还能从细节方面入手来写景。如标题“等待”中,写樱花开了“小芽苞”时,旅人树依然一身枯枝,抓住了早春的景物特征。第三,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写景。如:“木棉也已经长出来含蓄的小芽苞,准备抽出嫩绿的新叶”,这里,作者写“木棉”就用了拟人的手法,一个“准备”,木棉就有了人的思想。还有,你看作者写那从泥土里爬出来的小虫们,写得多么可爱啊!精神抖擞地现“声”,彼此招呼,我们不妨以这些小虫们为师,学一学如何热爱生活。
四、妙用修辞,善于联想。
【精彩段落】如鲍尔吉·原野在《春是春天的春》中这样写:
春是春水的春。庾信《燕歌行》:“洛阳游丝百丈连,黄河春冰千片穿。”春冰薄如翼,捡一片放在手心,透出鲜红的掌纹,与玻璃一般,俄尔缩为水。春水浩荡,越岭翻山。大部分江河,冰化水,如鱼下锅,酥了,碎了。
春是春天的春。唐代称酒为春,“软脚春”“垆头春”等。《诗经》里,思慕异性是春,“有女怀春”。在大自然看来,只有春天才是春。杜甫《腊月》诗:“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春天所以为春,是万物皆萌,四季轮回的新一轮又开始了。春天所以叫天,是天的心情很好,江河风雨,温润和顺,柳絮乱飞也没惹老天爷生气。在春天,大地的胸膛潮湿澎湃,让生长的生长,让冬眠的醒来,让花朵在坚硬的枝头站成一排排蝴蝶,让孩子在乡村的学堂里朗读。
赏析借鉴: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季节,春天是朝气蓬勃的季节。作者从多角度、多方面描写了春天的美景,抒写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心灵的感悟,大量引用了古诗句,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内涵,也让读者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同时作者还发挥想象,通过联想,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将春描绘得细致入微而又妙趣横生,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
五、有序写景,讲究表达。
【精彩段落】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春天已经到来》中,在交代“春天回暖得很慢“之后,依次写了“大斋期最后两三个礼拜”“复活节”“复活节第二天”的景物,之后作者这样写:
在复活节后的第七天,从傍晚起雾散了,乌云碎裂得像一块块羔皮,天空明朗了,真正的春天到了。
早晨,灿烂的太阳升起来,迅速地吞噬了水面上薄薄的浮冰,温暖的空气带着充满苏醒过来的大地的水蒸气晃动着。隔年的老草和刚出土的嫩草一片葱绿,绣球花、醋栗和黏稠的桦树都生意盎然地萌芽了。金黄色花朵累累的枝条上,一只蜜蜂嗡嗡地飞来飞去。看不见的云雀在天鹅绒一般的田野上空,在盖满冰块的留茬地上空唱歌;凤头麦鸡在积满黄褐色塘水的洼地和沼地上哀鸣;鹤和雁发出春天的欢呼,高高地在上空飞过。牧场上,脱毛还没有长好的牲口嚎叫起来;弯腿的羊羔在咩咩叫着的掉了毛的母羊周围欢蹦乱跳;活泼的孩子在留有赤脚印迹的刚干的村路上奔跑;从池塘旁边传来洗衣妇快乐的谈话;家家院子里扬起农民修理犁耙的斧声。
真正的春天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