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赏析范文

时间:2023-03-23 14:26: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沁园春长沙赏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沁园春长沙赏析

篇1

关键词:美在课堂 润在心灵 教育教学法

我认为语文教学中,学生只有在美的感情的召唤下,才能将教师传授的知识转化为智慧,教师只有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充分体验美好的情感的前提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才有可能“提高到宇宙的思想,并了解自然和一切现象的总体。(别林斯基语)”也就是说,语文教学应该将学生的求知寓于求美之中,因为唯有如此,才会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自觉或者不自觉地陶醉在妙不可言的审美体验中,并在这种审美体验中逐渐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那么在语文教学时,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将学生的求知过程寓于学生的求美过程之中,让语文教育“美在课

堂,润在心灵”呢?

一、美美地读,让美的语感滋润学生的心灵

美美地读,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感受、对课文的感情基调有了准确把握之后,对课文进行的一种高层次的审美阅读方法。这种美读需要教师精选与课文内容、课文感情基调或者课文风格基本一致的音乐作品或者配乐朗诵音画视频等为辅助手段营造氛围,让学生随着音乐的旋律与节奏把课文中的思想、感情和形象等声情并茂地传递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从而引导学生在美读的过程中自觉地进入与作者神相遇、气相通、心相投、情相融之审美境界,让学生在美读的过程中耳醉其音,目酔其画,心醉其情。

比如,我在教学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的现代诗歌《雨巷》时,就是通过采用上述方法,引导学生在美读中体味《雨巷》中浓浓的抒情意味和浓浓的朦胧意味等美学特质的。课前,我在网络中精心挑选了配乐音画朗诵视频《雨巷》,课堂导入后,我首先让同学们美美地享受了一遍深沉、哀婉的《雨巷》朗诵听觉盛宴,然后再次播放这个音画视频,让同学们随着音乐的旋律和朗诵的节奏有表情地反复诵读《雨巷》,让同学们在这美美的诵读中再现《雨巷》中狭窄、阴沉、幽深的江南雨巷情景,以及雨巷中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美丽而又朦胧的雨巷姑娘的艺术形象,体味《雨巷》中所表现出来的朦胧而又幽深的美学特质,体味作者在《雨巷》中塑造的在江南幽深、狭窄的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的心境,继之与作者在《雨巷》中表现出来的既迷惘感伤又怀有无限期待之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二、美美地品,让美的意境滋润学生的心灵

美美地品,就是教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在充分朗读课文、充分把握文本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对课文中的重点内容、重点段落等进行深层次的品味、多维度的探究、多视角的质疑、多方位的赏析等。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文章产生更深层次的鉴赏欲望,引导学生在初步感受文本的形象美和意境美的同时,更深刻地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或哲理。

比如,我在教学的名篇《沁园春·长沙》时,首先引导学生回忆、背诵曾经学过的中国古典诗词中诸如元代马致远的《秋思·天净沙》等咏秋诗后,总结归纳这些咏秋诗的共同特点——浓浓的、无法排遣的悲秋情结,然后再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咏秋诗《沁园春·长沙》与传统咏秋诗的明显区别。不一会儿,一位女生举手回答说道:“的咏秋诗《沁园春·长沙》与传统咏秋诗的最大区别在于:在《沁园春·长沙》中不仅没有表现出传统咏秋诗中的悲秋情结,反而将湘江橘子洲头的秋景描绘得十分壮美——‘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在这首词中,我们不仅没有受到传统咏秋诗中郁闷、低沉、哀婉的悲秋情结的感染,反而欣赏到了为我们精心描绘的南国秋天的美丽画卷。”赞赏这位同学的精彩发言之余,我又引导学生继续思考:的《沁园春·长沙》与传统咏秋诗为什么会有上述不同?几分钟后,一位男生举手回答道:“这是年轻时就洋溢着的革命热情和喷薄欲出的革命豪情所致,这是崇高、旷达、完美的人格魅力所致,这是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理想与伟大抱负所致。”这位男生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我与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三、美美地再创作,让想象之美滋润学生的心灵

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对作者在文本中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意境、形象等“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还应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审美体验,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对文学作品中蕴含着的许多“不确定因素”和意义“空白”等进行合情合理的、充分的演绎——再创作,从而把文本中承载的隐性的悦目的形美、悦耳的音美、醉心的意美等美学成分充分解读出来,并引导学生在这种全面的、多方位的、多层次的、高层次的再创作过程中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

比如,笔者在教学杨绛的散文《老王》时,就引导学生对文中的意义“留白”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和对之进行合情合理的、充分的演绎,并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品鉴文章中的“我”与老王的人物形象和作者在作品中传达出来的思想感情后,说:“请同学们仔细看看,文章中是否有多处意义‘留白’。如果有,请试举一处加以演绎。”不一会儿,一位女生举手回答道:“文章中在作者与老王最后一次见面到作者得知老王死讯的这个部分是留白。这期间,作者与病入膏肓的老王已有十多天没有见面,对于老王在年老病重濒临死亡期间的艰难、孤独、痛苦等生活处境进行了留白,目的是给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和余地。”我说:“请同学展开自己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将这段意义‘空白’合情合理地、充分地演绎出来,好吗?”不一会儿,一位男生举手回答道:“那天,老王从杨绛家里出来后,一边巍颤颤地往家里走一边自言自语道:‘杨大作家啊杨大作家,你也太过体贴我了。多年来,承蒙你的照顾,我才有口热汤喝有碗热饭吃。现在,我是将要死的人了,你还要把这些钱硬塞到我的手里干嘛?’”他话音未落,教室里顿时响起了我与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与此同时,又一位男生争先恐后地站起来演绎道:“从杨绛家里出来后,老王十分艰难地回到了家里。他艰难地爬上那张睡了几十年的破旧木床,在病痛的折磨中喃喃自语道:‘今生今世遇到杨大作家这样的好人,我也不算枉活了一辈子。……唉,遗憾的是,杨大作家不明白我这样一个临死者的知恩图报之心……唉,杨大作家,这些年你照顾我还少吗?’”顿时,教室里又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这,就是笔者对“美在课堂,润在心灵”的具体诠释。

参考文献

[1]谢书明,“美读”训练与语文能力的培养[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3).

篇2

关键词:语文; 诗歌教学; 创新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7-022-001`

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记住诗歌,更应该让学生体会到诗歌所要表达的涵义,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因此一定要让学生自己主动的去学习和赏析诗歌,如果有条件可以让学生自己创作,这样的教学方式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能够快速的把握诗歌中关键字、词、句

古代诗歌都是经过诗人的反复凝练而成的,在诗歌的字词之间可以说凝结了诗人大量的心血和考虑。学生如果能够快速的找出诗歌中的关键点,通过这些关键点来赏析诗歌,更容易体会到诗歌所要表达的感情。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可以通过“以诗解诗”这种独特的方式让学生融入到诗歌的情境当中,提高学生在用字、词以及句方面的能力。

例如:《诗经》里面诗人写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句的关键字词为“苍苍”和“霜”,只要找出这两个关键点就能够更快速的融入到白露苍苍这样凄美秋天的景致当中,还可以体会到当时诗人的心境也同样是凄凉的。将诗人当时的思念之情和寒霜浓重的凄凉景象更加形象的融合起来。换句话说,诗人这种困在相思当中不能自己的心境,是借着这样凄美的秋天景致烘托出来的。再例如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首诗来自著名的诗人杜甫,整首诗当中“潜”和“润”两个字就将整个春天幽静的雨景展现在读者的面前。除此之外,“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来自于著名的诗人马致远,虽然字数很少,但是将九个名词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足以让我们联想到深秋的傍晚那种淡雅的景致,虽然诗歌当中没有用到一个华丽的词语来形容当时美好的景象,但是将这九种景物巧妙的联系起来真的叫人连连称赞。

二、将自身融入到诗歌营造的图画情境当中

虽然有些诗歌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它们所要表达的内容却是经久不衰。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到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当中,会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诗人当时所要表达的情感,提高教学水平,达到教学的目的。可以说诗人的情感是极为丰富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设置一些情境模式,学生更能体会到诗人情感的历程,例如图画可以让学生感觉到当时的自然风光,音乐能够让学生领悟到诗人独具特色的表达方式,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爱情这个主题虽然一直备受欢迎,但是以学生目前的年龄还是无法正确的理解爱情的真正涵义。例如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山陀尔德写过一首名为《我愿意是急流》的爱情诗,在这首诗当中诗人重新定义了爱情,那就是爱情是朴素的,是自然的。在讲授这首诗之前,我先为学生们介绍了诗人在创作这首诗之前所处的历史背景。23岁的裴多菲·山陀尔德在参加一次舞会的时候,邂逅了一个伯爵的女儿,名叫森德莱·尤丽娅,尤丽娅非常的漂亮,有着美丽的大眼睛,身材更是好的没话说,而且个性方面非常的率直天真,裴多菲在第一眼看到这个美丽的姑娘时就爱上了她,可是富有的伯爵却无法接受一个没钱没势的穷诗人,想让他把女儿嫁给裴多菲是完全不可能的。裴多菲在现实的压迫下觉得非常的痛苦,于是经过了半年之后,写下了很多的关于爱情的美好诗歌,而《我愿意是急流》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首。在讲解诗歌之前先介绍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感情经历,能够提高学生对该诗的学习兴趣,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的探索更多的内容,降低了教学的难度。

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写景的诗歌,教师可以真实的将诗人所要展现的情境通过多媒体的方式让学生们直观的感受,然后再把美好的情境跟诗歌所要营造的意象结合起来,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比较鉴赏法提高学生在诗歌方面的阅读能力

比较鉴赏法通常是将一些内容方面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作品存在很大不同的诗歌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来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开展教学,不仅能够充分带动学生学习诗歌的主动性,还能够将更多的知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了解更多,学到更多。学生可以在同中求异再到异中求同的过程中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诗歌所营造的情境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还要利用比较鉴赏的方法来提高教学水平,帮助学生在其他事务方面进行正确的比较,通过概括的手段、抽象的思维来逐渐提高学生各项综合水平。比如说,《沁园春·长沙》这首诗歌,教师可以将《沁园春·雪》引入进来通过两首诗之间的对比分析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锻炼学生其他的技能。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沁园春·雪》的时代背景以及诗人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等进行回忆和讲述,让学生在对比之后说出自己更加喜欢的一首诗,讲出喜欢的原因,加强学生之间的探讨。教师还可以将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词句、意境等找出来,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分析这些美是如何表达出来的,然后让学生畅所欲言,提高学生的创作思维。即使学生目前在创作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甚至可以说是肤浅稚嫩的,不过这种比较鉴赏的方式能够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理清学生的创作思维,提高学生在创作方面的兴趣和自信。

总而言之,在开展诗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让学生在情境再现下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体会到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将学到的诗歌知识真正的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参考文献:

[1]卢翠兰.如何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J].中国农村教育,2005,(05)

篇3

关键词:人物形象;分析;概括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为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形象,二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何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可以说是“我”,即诗人在诗中的形象,也即诗人自己。如,的“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

头……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凸显了一位卓然而立,以天下为己任,胸怀大志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形象。又如,戴望舒的“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

巷……冷漠,凄清,又惆怅”(《雨巷》)塑造了一个怀着彷徨、失望、感伤、痛苦的心绪和一丝微茫的希望踽踽独行的知识分子形象。再如,艾青的“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大堰河――我的保姆》)就带有自传的性质,暗示了“我”因为亲生父母迷信,自幼被送到奶妈“大堰河”家抚养的养子身份。

何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可以说是作者刻画的或具有象征意义的,能够折射作者思想情感的人物形象。如,艾青的“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抚摸我”“大堰河,为了生活……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她就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大堰

河……她含泪的去了”(《大堰河――我的保姆》)刻画了一位勤劳、善良、慈爱、悲苦的母亲形象,进而歌颂了像“大堰河”一样的默默无闻、忍辱负重、任劳任怨的中国劳动妇女,也表达了作者对劳动妇女的深切同情与对旧社会的愤怒控诉。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是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几乎每年高考必考。

例如,2012年江苏省高考题就考了温庭筠的《梦江南》,让考生分析此中的“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考生通过分析景物形象之后,就明白了作者旨在以山月、水风、落花的“无情”来衬托“心里事”的有情,突出主人公内心的悲戚和哀伤。那么,词中就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平常,教师在进行诗歌鉴赏教学时,可以多问问学生:“此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首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等。更要引导学生对所描写的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所处的环境进行深入分析,概括形象特点,理解形象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高考动态,紧跟高考步伐。

参考文献:

[1]杨凤霞.点击专项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延边大学出版社,2011-07.

篇4

论文摘要:我国是诗的国度,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给诗歌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从学语文的第一天起,不少朗朗上口的诗歌就出现在课本里,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有效地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赏析能力并积淀文化素养。基于此,本文对一些有效地创新教学方法进行初探。

传统的诗歌教学是点评、朗读和背诵。一节课下来,学生只是死记硬背,不能理解诗歌本身的内涵。因此,诗歌教学不但要传授知识,还要让学生领悟其中感情,品味诗歌语言,中专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学习能力,所以笔者认为,放手让学生去学,大胆赏析,尝试自己创作,如果教学方法恰当就会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融入诗歌情景

有的诗歌虽然年代久远,但意蕴深长。如果能让把学生带入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体会作者处境,会达到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诗人的感情是最丰富的,如果在情境中学生领悟到诗人的生活历程、感情经历,在图画情景中一目了然看到了难以理解的自然风光;音乐情景中体会到诗歌独特的表达方式,那么学生对诗歌也就产生兴趣,有学习下去的欲望。

爱情对于中专生来说比较敏感,虽然他们热衷讨论爱情的话题,但爱情的真正意义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人来说还很茫然。比如:《我愿意是急流》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山陀尔德一首爱情诗,本诗给爱情诠释了一个新的定义——朴素、自然。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理解诗歌内涵,激发学生兴趣,我介绍了诗歌的创作背景,这首诗是一首表白自己心声的爱情诗,写于作者热恋时期。在一次舞会上,年仅23岁的裴多菲结识了森德莱尤丽娅。尤丽娅是伯爵的女儿,这位美丽的姑娘身材修长、有着浅蓝色的大眼睛。加上个性率真,诗人一见钟情,但是拥有大量土地庄园的伯爵因为看不起裴多菲这样的穷诗人,不愿意把女儿嫁给他。这让裴多菲的内心很痛苦,半年时间里,他写下了一首首情诗,《我愿意是急流》就是其中的一首。通过情景的导入,激起学生想马上先睹为快的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教学时也就轻松得多了。

此外,在写景的诗歌教学中,如果能把真实情景展现在学生面前,直观的图画就能让学生完成一次山水田园之旅,还可使其将所感受到的情景逐渐迁移至诗的意象之中。

二、找到诗歌中的关键词

古典诗歌中的诗词凝练,作者将万千心绪凝集在这字词之间。能把握关键字、词、句来赏析诗词,可直接领略文中情感,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渗透“以诗解诗”的方法,学生不仅快速入境,而且能提高锻字、炼词、用句等写作能力,加强诗歌的纵横联系。

如:《诗经》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一句抓住关键词“苍苍”“霜”就想像到一幅白露茫茫、秋苇苍苍、寒霜浓重的凄凉秋景,在此也暗指诗人身处此景的心情也是悲凉的。诗人困于苦苦相思之中无法自拔的凄惋心境和当时的场景相互融合在一起。换言之,诗人的凄惋的心境,也正是借这样一幅秋凉之景得到烘托渲染。再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的“潜”“润”二字把幽静、轻柔境界表现得淋漓尽致。还有读到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仅仅二十八字,九个名词连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深秋晚景图,全诗清新淡雅,没有一个华丽的词藻,把不同的九中景物天衣无缝地融合在—起,不得不令人拍案叫绝。

上溯至《诗经》,下沿至当今文坛,古人的锻字炼句的功夫被我们深深所折服,这种以诗解诗的方法更是让学生耳目一新,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又多增加了一种新方法,体会、品味、解析其它优秀诗词就更容易多了。中国古典诗歌文化久远,意蕴深长,犹如一笔宝贵的财富,如果能抓住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去挖掘它的奥秘,展现和欣赏它的无穷魅力。那么这个宝藏将是属于我们的。

三、通过比较鉴赏来阅读

比较鉴赏法,是一种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过程。一般说来是把内容有关联而作品本身又有所不同的诗歌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的鉴赏方法。在诗歌教学中通过比较鉴赏来阅读,不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可以把知识联系起来,推陈出新,富于新意。学生在同存异中对古典诗歌的理解更加深入了,自己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也在默默地提高。

在推进中专诗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在比较中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所提升,通过诗歌教学中比较鉴赏法,训练学生的比较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分析概括能力、抽象思维,各种综合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沁园春?长沙》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其与《沁园春?雪》进行比较。首先要让学生回忆《沁园春?雪》的内容,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喜欢哪一首,为什么喜欢,让学生讨论交流,从诗词中找出诗歌美点,比如诗词中所呈现出来的结构美、意境美、气势美、颜色美、情感美、动词美等,之后让学生自行解剖诗词中的美,再根据学生的不同理解,归纳整理。这对学生而言,也是一次诗词创作思维的练习和飞跃。虽然学生在这方面的思维还显稚嫩,甚至比较肤浅,但是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加深题目的理解,找到诗歌的切入点,如何深化主体,如何化难为易、化大为小等等,从而让学生的创作思维更加清晰,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四、通过阅读培养学生对于新诗的情感

对新诗的系统接触,特别是1979年以后的新诗,学生是比较陌生的。设置这样一个师生共商的环节,其目的就不仅在于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及流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学习的结果有一个良好的心理预期,更在于对新诗有亲近感,感觉新诗和我们生活的关系非常的密切,感觉生活就是诗;爱诗,就是爱生活。

教师精选现当代名人对诗歌的评述,和学生一起朗读,并对学校的新诗教育现状加以评说。如:

①没有诗的年代,是没有理想的年代。膨胀的物欲不仅夺走了我们的白天,还侵占我们有梦的夜晚。(著名散文家祝勇)

②卡莱尔讲:“诗人是世界之光。”这光芒射自天堂,它映照一切事物的本质和核心。世界上缺少了诗人,我们的精神暗淡,大地垂首默默无言。(著名散文家、诗人苇岸)

③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切的了解,而且也绝不会觉得人生是干枯的。(著名美学家朱光潜)?

少年情怀都是诗。从这个意义上说,新诗教育对学生的精神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可谓是一种“精神教育”,即一种促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发展、提升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的教育活动。引用上述作家、学者的名言警句正与这一思想吻合。而针对校园新诗教育现状的评说,就是想说明新诗教育对中学生来说更有其必要性和重要作用。

这样的共商和引导,在入学初上半学期要用到一个课时,因为新生对每一个专题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形式还比较陌生,共商和引导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及流程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更重要在于对专题学习内容有一个易于接受的心理准备。进入高一年级,随着学生专题知识视野的开阔,学习经验积累的丰富,学习形式的熟练掌握以及师生关系的同频默契等,在上一个专题学习行将结束,下一个专题即将开始的空隙时间,就可以用极少的时间完成此项任务。

再比如:原诗:

你见过大海

你想象过 大海

你想象过大海

然后见到它

就是这样

你见过了大海

并想象过它

可你不是

一个水手

就是这样

你想象过大海

你见过大海

也许你还喜欢大海

顶多是这样

你见过大海

你也想象过大海

你不情愿

让海水给淹死

就是这样

人人都这样

刚接触这首诗的中学生,都会哑然失笑。这怎么能叫诗呢?然而,反复朗读并体悟诗句背后的情感、情绪不难发现:诗人是要将我们带回到日常生活的感觉中来,即大海不再是崇高与雄伟。因为在诗人看来,人与大海的联系,不过就是现实存在中的现象联系,而以往人们所赋予大海的文化含义与英雄色彩,全是生活现象之外的东西。不仅如此,诗人还用“你不情愿/让海水给淹死”一句平淡又实在的话,道出人们的“畏死”的本能,从而使人们对大海所拥有的生活、理想、讴歌统统在“畏死”的本能面前烟消云散。在诗中,人和大海的联系已回归到一种单纯的现象上的联系。而“你见过大海”“你想象过大海”“也许你还喜欢大海”,整个过程就像诗人在与我们闲聊一样,平淡地聊出有关大海平凡、普通这一的话题。至于你见过的大海是怎样的,你怎样想象大海,你为什么喜欢大海,全被诗人所省略。而这正是此诗的关键所在

这一阶段,学生在学习新诗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去创作新诗,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即以“鲜明、准确、含蓄和高度凝炼的意象生动及形象地展现事物,并将诗人瞬息间的思想感情溶化在诗行中。”

参考文献

[1] 王华强. 谈语文课中的诗歌教学[J]. 西江教育论丛, 2005,(03) .

篇5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诗歌教学 融合

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将信息技术手段融于诗歌教学之中,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更有助于学生实现“读书”即“成人”的目标。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丰富诗歌教学内容的手段,这是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法的必然要求,因为“教育的革命首先是教育理念的革命”[1]因此,将信息技术手段与诗歌教学的巧妙融合,正是教师教育理念转变的一种有效探索和尝试。

教师教学中的这种尝试,也是潜移默化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独立自主意识的方式,因为“学会电脑,敢于发表见解”[2]正是学生基本发展目标的要求。我在诗歌教学中将多媒体技术巧妙地结合,能增强诗歌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运用网络资源共享博采众长,丰富诗歌鉴赏手段和方法,增强对诗歌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在中学诗歌教学中,需要在阅读中进行再创造,这就需要教师能从深度和广度上理解诗歌内容,而利用信息技术这一优势恰能弥补教参教辅的局限。

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诗时,对第一节中的语言进行赏析,除了教师自身的理解和解读之外,还可利用网络来拓宽自己的理解。“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一节,字面上的理解较容易,而语言中蕴含的韵味,学生在反复诵读,教师提示和点拨中能够感受得到,但要作进一步解读还是有难度的。例如:诗中“轻轻”一词,不仅表现了作者来到康桥时的无声无息,而且体现了他对康桥的怜惜、惜别、眷念之意。再综合各家解读,结合作者人生历程、性格特点和价值追求等内容作更深层次的探讨,“轻轻”一词其实表现了作者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待一切事物都用一种大度、从容的态度去处理,实现自我的超越和人生的超脱。这是许多教师在教学本诗时不能思考到的一个层面。而诗中“带走”一词同样也可深入地理解:一为体现作者的浪漫主义观点;二为表现徐志摩两袖清风的处事做人原则。这与苏轼笔下的“唯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此造物者之无尽臧也!”这种物我两忘,超然于物外的态度是一脉相承的。

徐志摩《再别康桥》中第一节诗歌,初读看似表现的是一种对康桥的儿女情思,但抓住诗中“轻轻”、“带走”等词语深入解读,其实也不失“大江东去,浪淘尽”、“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豪迈气度。所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可以博采众长,接纳别人的观点,推陈出新,产生一些新的思考和理解,给学生一些耳目一新的解读。

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诗歌教学,能更加直观地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形象、意象和意境。

诗歌是用最简洁的语言为载体来传情达意的,作为中学生,通过语言载体要对诗歌作深入的解读还是有一定难度,而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诗歌教学,能更加形象、直观地展示诗歌内容。

例如,教学的词《沁园春.长沙》时,将诗中的那一幅湘江秋景图展示给学生,并将景物、画面的解读与诗句的赏析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直观的画面观看去记忆诗句、理解诗句内容,这样,学生通过观看色彩绚丽的图画,更能让学生深入理解诗中意境和作者蕴含于诗中的情愫。

总之,信息技术在诗歌教学中巧妙地融合,能更加有效、更加直观形象地解读诗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这恰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新思维、新观念、新方法,从而达到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培育心灵的力量”,变得“相信自己,肯定自己”,“努力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美……成为一个真正的人”[3]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丽华,《研究在黑土地扎根》,《教育发展研究》,2001.9.p37

篇6

所以语文教师要特别重视德育渗透。但语文课毕竟有自身的特点,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把思想教育、语文知识教学、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缘文释道,因道解文,激发学生“对善良事物的钦佩感情和对邪恶势力的不可容忍的态度”(苏霍姆林斯基语),从而使学生思想得到教育,感情得到熏陶,能力得到提高。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②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比如在教学必修五中《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时,其中有两句话“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我引导学生思考:“直的猛士”这里是泛指“真正勇猛的革命者”的基础,而后我紧扣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行点拨:为什么说他们是哀痛者和幸福者?他们为什么而哀痛?又以什么为幸福?通过分析和讨论,学生透彻地理解了这两句话的含义,体现了他们的伟大和崇高,这样使学生受到了继承和发扬爱国传统的教育。我们知道课文中有许多古今名人,他们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他们的业绩彪炳千秋,永垂史册。如伟大爱国诗人屈原,那种忧国忧民,为国家衰亡而疾心疾首的爱国情怀,博学多才,刚直不阿的气质,敢于同邪恶势力斗争的愤世疾俗的凛然正气,都为人们所倾慕和景仰。这样的英雄,热爱祖国、忠于祖国、报效祖国的高风亮节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他们的光辉业绩和高贵品质是我们后代学习、继承的宝贵精神财富。教学这些课文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能力的培养,在头脑中树立起英雄形象,让这样的英雄深入学生心中,成为他们追求的真正的“明星”,照亮学生的人生。

我们知道在诗词当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唐诗宋词选修》和必修教材中的诗词大都是文质兼优、形神俱佳,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的作品,每一首诗词都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妙的天地,都是闪光的人伦、理想、信念、情操的寄托者,它为我们进行德育渗透提供了良好的条件。③因此,引导学生赏析精品或名句,不仅会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潜移默化中孕育一种内在美的气质,而且也使学生的思想境界得以净化。如品味“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能激发起学生勇于开拓未来、建功立业的满怀豪情;品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可以认识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以此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总之,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必修教材许多专题以人文话题统领,又熔铸着人文精神,包含着语文因素。人文话题的选择重点,指向那些适合高中生成长需要的,体现生命精神,传承人类文明,反复出现并持续地起着完善人格作用的命题。高中生能从这些人文话题获取精神的滋养,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安妮日记》、《一个人的遭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沁园春・长沙》、《相信未来》等。在教授这些文章时要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篇7

[关键词]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现状;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7002301

众所周知,诗歌能陶冶情操、纯净心灵,提高文学修养。因此,在人教版的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第一单元,就专门安排了中国现当代诗歌、外国诗歌的学习,可见编者的用心良苦。但是,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却很少有教师愿意花大功夫去引导学生领略现代诗歌的美,也很少有学生真正对现代诗歌感兴趣。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现代诗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1.现代诗歌地位不高

中国的现代诗歌诞生于前夕,它受到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并融合了古典诗歌的艺术及民族风格,具有独特的文学魅力。但是中国现代诗歌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以及诗人的数量上都远远不及拥有几千年文化历史的古典诗歌。

造成现代诗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地位不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考语文试卷并未将现代诗歌作为重点考核的部分。比如在考查诗歌鉴赏时经常会把古典诗词的赏析作为重点考核对象,高考作文也明确注明除诗歌外体裁不限等等。在现在这样一个以高考为指挥棒的急功近利的社会,教师、学生、家长都不会花大力气去学习、关注与高考无关的内容,现代诗歌的地位也就被慢慢地边缘化了。

2.教师的诗歌素养不高

语文教师的诗歌素养直接影响着诗歌的教学质量。长期以来,现代诗歌在中国文学中属于小众文学,一般的人都喜欢听故事而不喜欢读诗,喜欢看小说而不喜欢看诗集,甚至许多语文教师对于现代诗歌的体验、对于现代诗歌的知识储备非常少,再加上教师工作的繁忙及个人兴趣爱好等原因,平时接触现代诗歌的机会少之又少,诗歌素养不高。这就直接导致了教师在现代诗歌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计划,只会枯燥地照本宣科,就诗论诗,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领略现代诗歌的美。有的教师甚至是“一笔代过”,草草教完,大大抹杀了学生对于诗歌的学习兴趣。

二、现代诗歌教学的思考

如何能够提高现代诗歌的教学质量,让学生从诗歌中获取更多的文学养料,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1.教师要有深厚的现代诗歌素养

高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引领者,要想让学生在诗歌课堂教学中学得有滋有味、兴趣盎然,教师本身必须具有深厚的诗歌素养,要成为一个有诗意的人,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在教学过程中,对诗歌有独到的艺术见解,有较高的艺术修为。

2.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要想提高现代诗歌的课堂教学质量,必须唤起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教师可以选择性地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适合他们阅读的经典现代诗歌,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习惯。并且不定期地进行诗歌朗诵比赛,鼓励学生自己创作诗歌,举行新诗创作大赛,让学生有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教师还可以把学生的优秀诗作推荐给出版社进行刊登,让学生在这些实践活动中提高学习现代诗歌的热情。

3.引导学生领略现代诗歌的艺术之美

优秀的文学作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优美的诗歌更是如此。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整首诗歌音律和谐,朗朗上口,极富音乐美;句式灵活自由、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具有建筑美;夕阳下的柳树,随波起伏的青荇等美妙的意境可以让读者陶醉其中,极具绘画美。这正是闻一多先生“三美原则”的完美体现。生活中不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感觉、去体会诗歌中的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4.不能孤立地进行现代诗歌教学

中国的现代诗歌受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并融合了古典诗歌的艺术及民族风格。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结合古典诗歌、外国诗歌的鉴赏,对于现代诗歌的教学将会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篇8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课堂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 渗透方法

关注心理健康、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的召唤。诚然,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很多,而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犹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能使教学符合学生心理规律,有助于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能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如何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巧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打开知识城堡的钥匙,它既能促进观察力的发展,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又能启发学生想象力的升腾。有兴趣,就有求知欲,就有希望打开知识大门,就能“把学生的精神力量发动起来,去思考,去推理,去独立探索问题的答案。在智力的阶梯上高一级”(赞可夫)。在教学小说、戏剧、散文等文学作品时,教师根据教材特点设置情境,让学生走进文本,既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又能激发学习兴趣。(1)活动创设情境激趣。教师根椐文本特点,让学生表演文本中的人物,再现文本中的情境。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时,教师课前安排学生走近文本,揣摩别里科夫的形象,思考如何通过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来再现他的形象。上课时,教师让学生走上讲台来表演,然后让表演者谈为什么要这样演,让其他学生来评价,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大增。(2)妙用语言创设情境激趣。教师可以精心设计,选好切入点,运用巧妙的语言来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文本的角色,与文本中人物同喜同怒同哀同乐。教学《雷雨》时,当讲到侍萍将周朴园的支票撕了时,教师这样说:周朴园面对侍萍想用支票息事宁人,但侍萍却把支票撕了,周朴园说了三个字――“可是你”,他究竟想说什么呢?同学们,假如你就是周朴园,此时此刻,你要对侍萍说什么呢?请把要说的话说出来。教师精心施教,巧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象,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浓厚,积极参与,主动学习。

二、情溢课堂,愉悦心境

心理学家贝额和科温的研究证明:“愉快的情绪比痛苦的情绪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它能引起和保持学生的兴趣,能给大脑带来明晰状态,适合于认知加工。”课堂上,师生的交流,不仅有知识的交流,而且有感情的交流。语文教师如果能设法调动种种教学手段,以情感人,以诚感人,情溢课堂,就能调动学生的各种心理能量,获得愉悦的内心体验,这内心体验,包括求知欲的满足、自我能力的实现和审美过程的享受。陈鸿明教师教学《沁园春・长沙》时,饱含感情引导学生读出韵味、读出情感、读进意境、读出人生,有师生激情朗诵,有教师动情高歌,有学生翩翩起舞。这样的教学,师生共赏,歌舞引于外,情动于内,使学生知其好,更知其所以好,学得愉快,学得轻松!

三、涵泳美文,调适心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将一些美文推荐给学生,挖掘其人文意义,让学生获得感悟。赏析《平和》,让学生明白保持平和的心境的价值;赏析《死亡日记》,让学生明白生命之可贵、生命的价值;鉴赏《生命的意义》,告诉学生要珍爱生命、锐意进取;鉴赏《与丑腿》,告诉学生保持健康的心态的意义。总之,通过品味美文,可以调适良好的心态。

四、注重激励,体验成功

中学生在学习上有成功感,就能够为自己的点滴进步而高兴,成功感越多,心理越健康。每个中学生都有长处,教师要善于及时加以肯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喜欢自己、肯定自己,从而增强自信,具有良好的心境。对于学生的作文,教师充分发现其亮点,一个好题目,一个好句子,一个精彩的语段,一个巧妙的构思……教师都用积极的语言加以肯定,让学生朗读优秀片断或全文,并推荐好的作品到报刊发表。当学生看见自己的文章被发表了,那该是怎样的鼓舞啊,其激励效果可想而知。讲析课文时,一个好的问题、独到的见解……教师都要及时鼓励。这样,学生就能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充满自信,乐观面对生活。

五、开展活动,培养能力

有个别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差,对别人的言行举止十分敏感,不愿见人,回避与别人接触,见人紧张,怕在他人面前说话,怕与别人的目光接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多种活动,让学生大胆突破,超越自我。(1)开诗歌朗诵会,可以让学生坦然地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教学诗歌单元后,可以指导学生写诗歌,明确告诉学生在诗歌朗诵会上每个同学都朗诵自己写的诗歌。(2)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本剧等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其人际交往能力。教学戏剧、小说等文学作品,可安排学生表演课本剧。有位教师教学《雷雨》,将全班分为6组,每组都表演《雷雨》第二幕第二场,这样,全班人人上场,交际差的同学改变较大,突破交际局限,进步快,在活动中,学生的交际能力得到了培养。

篇9

关键词:中职学校;语文课程;情境化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117-02

语文是学习其他各学科的基础课程,一直以来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但是出于中职学校的特殊性,很多学生更加重视专业课程,对语文教学存在一定的偏见,认为语文学校无非就是识字、写作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实际教学效果较差。面对如此困境,加之素质教育的广泛普及,探索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自主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具有显著作用。

1.情境化教学概述

1.1 内涵。情境化教学是众多教学手段的一种,主要从教学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创设教学场景,将课堂讲授的内容融入到情境之中,由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若语文教学中采用该种教学方式,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尽可能将教材内容转化成形象的情境内容,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该种教学方式下,教学内容生动化是重要特征,实现教学目标是目的,结合现代素质教育需求,采取情境化教学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创设原则。实现教学目标是采用情境化教学的重要目的,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不可盲目、随意,需要遵循一定的创设原则,充分发挥情境的价值。中职语文教学中,采用情境化教学手段,在创设情境的环节需满足如下原则:

第一,实效性。教学情境的创设仅仅是一种手段,能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关键,为此教师应严格遵循实效性原则,在运用情境的过程中,明确教学目标;由于学生是情境中的"当局者",不能自行掌握学习的重点,为此在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将课堂脉络梳理清楚,并在课堂临近结束时将教学重、难的总结归纳,为课后复习提供方向[1]。

第二,自主性。语文课堂中创设情境需学生自主参与,教师只可引导但绝不可强迫学生参与,要充分尊重学生意愿,尤其是在创设表演类的情境时,定要尊重其个人意愿。与此同时,学生在情境中学生、探索,教师不可过多干预,应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实践,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其创新素质能力。

第三,差异性。进行语文课文学习中,创设的情境往往涉及多个角色,教师在创设情境时需要依据班内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安排,接受并尊重个体差异,包括性格、接受能力、兴趣爱好等。只有在创设与实施各环节,依据学生个体差异开展教学,才能更有效的促进每位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从情境中获得知识。

2.情境化教学在中职语文中发挥的作用

2.1 激发学习兴趣与热情。较普通高等中学相比较,中专学生相对忽视语文课程学习,往往认为自己的专业课程才是重点,缺乏语文学习兴趣,自主学习的热情不足。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是出于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征,在教学中运用多种现代教学方式,试图将情境创设的更为具体、逼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自主探索的热情。

语文教材的首要特征,往往是由文学作品反映现实、传授思想理论,文学作品赏析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途径,可见文学作品是语文教育的内容形式。简单的朗诵、教师讲解等手段,往往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降低赏析文学作品的效果,采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技术,则会起到截然相反的作用[2]。比如在《边城》学习中,教师可为学生播放相关电影片段,让学生在影片中感受作品的人生形式;或者在《荷塘月色》学习中,教师可下载该方面的情景图,充分让学生欣赏优美精致,又或者在文学作品朗诵环节,配以相关的音乐,如《项链》段落,可插入圆舞曲,借助曲调的欢快特征营造情境氛围等。

2.2 活跃课堂氛围,提升自我意识。调查研究显示,课堂氛围对教学效果存在关联,沉闷的气氛中效率相对低下,而活跃气氛更易提升教学效率。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教师多以自我为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被重视,课堂死寂沉沉,缺乏生机;情境化教学方式下,课堂教学中创设的生动场景,为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有效活跃了课堂氛围,使语文学习更加轻松自在。

中职语文教材中文学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根据教材形式的不同,可将相声、话剧、游戏等多种形式融入课堂,让学生在表演、游戏中体验与感受。中职语文教学中实际应用最多的便是课本剧,就是依据课本内容分角色进行表演,类似于话剧,在表演过程中学生可根据自身的性格特点以及兴趣好爱进行角色选择,在表演中充分理解文章内容与情感。比如在《雷雨》学习中,教师可提前让学生做好预习,积极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色,分组、分角色进行表演,由学生自主对人物形象进行刻画,将人物的情感、心理变化等塑造出来。学生自主参与情境化教学,不仅让课堂充满生机,同时提升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克服了被动学习的弊端。

2.3 突破教学难点,增强知识巩固。依据教材内容以及教学形式的不同,中职语文教学中仍存在一定的难点,比如说文言文、短篇诗歌等题材,往往是学生理解学习的难点,传统的教师讲解方式下,教学目标实现困难[3]。情境化教学的实施,可根据教材的实际内容,由多媒体技术、生活场景、图文并茂等形式,将抽象内容以真实的场景表现出来,便于让学生充分理解文章内涵,加强对知识的巩固。以《沁园春・长沙》为例,可展示图片、配加音乐等形式,引导学生集体朗诵,既感受情景的壮观蓬勃,同时领略作品的豪迈气概。

3.结语

为有效推进教育改革,中职语文教学积极采用现代教学手段,以期活跃课堂氛围,高效实现教学目的。情境化教学作为现代教学方式的一种,既激发学习兴趣与热情,又活跃课堂氛围,提升自我意识,同时突破教学难点,增强知识巩固,为中职语文教学作出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珲. 情境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的实践――以《林黛玉进贾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14,35:206-207.

篇10

高中阶段,在进行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时,教师的一般处理是:让学生初读文本,理清文本思路,概括文本内容要点,然后对文本进行赏析评价。然而,如何在每一个环节做到以阅读者――学生为主体积极参与作品的解读,培养学生对文本的“对话”或“问答”逻辑能力,其方法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

课堂上,先让学生默读或朗读文本,这是接受作品的起点,是阅读的第一个步骤,也叫做初级阅读。初级阅读经验是审美感觉范围内的直接理解阶段,而反思性阐释阶段则是在此之上的二级阅读阶段。二级阅读的特点是引入阐释性的“对话”或“问答”逻辑,是对审美意象意境层的反思,从而产生对文学作品最深层的思想情感的理解和把握。由于文学作品具有召唤性结构,其作品具有许多艺术的“空白”和“不确定性”,因而在对文学作品的动态阅读过程中,学生心中的疑问就会自然产生。学生调动“联想”和“想象”的功能,随着阅读的流程 “疑问――解疑――新疑问――新解疑”的产生,其阅读的兴奋就会大大激发起来。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故都的秋》第二课时的第三至第十一段时,让学生听录音范读后,概括了其中所描绘的五种景况(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日胜果)。接下来的教学,有三个教学片段,是很值得研究的。

片段一:

教师请一名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从“以景显情”的特点提问。

学生问:这段描写了哪些景物?这幅画是怎样体现出“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学生默读,思考,寻找答案。

一学生回答:“早晨起来”看见“落蕊”“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感触”体现了“静”;“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体现了“清”。“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种落寞的感觉与晏殊《浣溪纱》“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抒发了悲秋之感。

学生是调动已有的阅读经验提出了有效的问题“以什么景显什么情”的,并能从文本中寻找答案,又能有所联想。

片段二:

教师让学生默读第七至第十段,思考画面景物的特点,并适当地联想。其生生对话是:

“秋雨话凉”这幅画是怎样体现出“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学生回答:息列索落――静;灰沉沉、青布单衣,冷色调――悲凉。

一学生补充:这一段的悲凉还体现在“在雨后的斜桥影里”,“斜桥影”又向我们暗示了夕阳的存在,而夕阳又更加增添了秋天傍晚快来时的清冷和悲凉。

一学生又追问:“天可真凉了”、“一层秋雨一层凉”,这仅仅是在说天气凉了吗?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天气转凉,一年将近,人到中年,光阴几何,历经沧桑,饱尝了人间的酸甜苦辣,由自然之秋转入人生之秋。

伊瑟尔说,“文学作品有两极:可将它们称为艺术的和审美的。艺术的一极是作者的本文,审美的一极则是由读者完成实现的”,“本文与读者的结合才形成文学作品”。教师在引入对话的意向后,调动了学生对故都之秋对话的兴奋点,然后有条不紊地引导学生“重读”文本,随着反复地阅读文本,在学生不断地互相问答中,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层层深意就逐渐被解读,作者的思想情感就逐渐地被理解和把握。故都的秋的审美价值就这样在学生的这种“问答逻辑”中得到了实现。

片段三:

教师说:通过对五幅画的分析和品读,我们深入体会到第一段的文眼中概括出故都的秋味“清、静、悲凉”的特点,而“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这些典型的景物,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心境与感情。

教师让学生再次默读这几段,引导学生与学过的有关写秋的诗文进行比较,学生列举了有关篇目后,互相对话:

一学生: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继承了中国古代悲秋的文学传统。

另一学生:但是秋天的景色应是多姿多彩的,写秋天的诗句,也有积极向上的,比如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尤其是我们必修一学过的《沁园春・长沙》更是一扫古人悲秋的文化情结,而我们感受到这首诗积极向上的情感也直接来源于它诗中所描写的景物,如“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一学生紧接着说:“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色彩鲜艳,相比《故都的秋》里蓝天、蓝色白色的牵牛花,色彩冷淡;写动物的是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相比《故都的秋》写的是训鸽,秋蝉;而写人的是百舸争流,相比《故都的秋》中写的是都市闲人说秋凉,其情感和气势截然不同。

一学生追问:那为什么郁达夫的秋景与的秋景截然不同呢?

学生答:因为他们创作时的心情与所要表达的感情不同。

学生又问:那为什么他们的心情与感情不同呢?

学生答:这与个人的性格,生平遭遇,时代背景有关。

这是一段非常精彩的问答。通过辩证的“对话”深入作品的内层,理性地把握并阐释作品的内涵,并且由于学生由此及彼地联想,并横向比较辨析,问答层层深入,富有逻辑性。这种视界的交融,不仅标志了学生对作品阅读的认识、理解和阐释的完成,而且也意味着学生自身视界的改变与更新,审美经验的开拓与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