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习惯的作文范文

时间:2023-04-12 14:17: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风俗习惯的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风俗习惯的作文

篇1

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作文范文一在我们的中国有着许许多多古老的传统节日,现在我为大家说说端午节吧!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是我们中国十分隆重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前的旧习俗,直到现在人们还在过端午节,它是纪念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了,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还有有趣的划龙舟比赛呢!奶奶在家已经煮好了香喷喷的粽子,打开锅盖满屋都飘着粽子的清香,让我闻得口水直流个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子叶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真是回味无穷呀!

吃完粽子后,爸爸带我去看划龙舟比赛,这里人山人海,车水马龙的可热闹了!比赛开始了,各个队伍都蓄势待发,随着一阵枪声一条条龙舟飞快地划过水面,犹如一支支箭向前飞去。在场的观众们兴奋喊道着加油加油,在为参赛者加油鼓励,参赛者们听了心里充满了信心使劲地划桨,水花到处飞溅。各条龙舟你追我赶的,最后,落后的一号终于追上了遥遥领先的二号第一个冲过了终点,观众们不禁欢呼起来,到处都是一片欢乐的海洋。啊!这真是我最难忘的一天了。

中国的传统节日真是丰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还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等着你去找呢!

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作文范文二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作文范文三端午节有许多的习俗,如吃棕子、赛龙舟等。在我妈妈的故乡――三明就有一种“插茱萸”的习俗。

茱萸是一种草,它细细长长的,又是绿油油的。每到端午节,当地的老人们就会在自家的每一个门的两旁都插上一?茱萸,以求神灵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见外公搬来一节长梯,在门的旁边(门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词,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细找这门边的裂缝,等到找到了裂缝之后,再把那一?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来。

我们和外公在远处得意洋洋望着大大小小的门上被我们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风徐徐吹过,门旁的茱萸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身体,好像笑这对我们说“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篇2

作者:赵建国 单位: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对比、比较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几乎是多次旅游之后的自然收获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鉴别才能有判断。对比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它是人们认识和鉴别事物的重要途径,因而也是人们的一种重要思想能力。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说过“:到中国来使我更加了解我自己的国家,甚至更加了解到了我自己。”自己的国家和自己,只有在与别的国家和别的国家的人的比较中,才能更清楚地显示出特点和弱点、优势和劣势。中国当代女作家铁凝也说过“:我在国外最大的收获,是陌生的土地给了我一种新的视角远看我的民族和我的祖国。再也没有比这种时刻更让我如此强烈地想要弄懂我们自己那常常被不恰当地褒扬或者不恰当地贬抑的文化,想要挖掘独属于我们这神秘民族的一切宝藏,想要知道我是谁。”[4]只要有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游览经历,这些经历本身就会教会你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对比。这甚至比专门的对比思维方式的教学训练更为直接和有效。因而,对比的思维方式会在游历广的人脑中扎根,成为旅行、旅游对人的一种宝贵馈赠。在所有有过真正的旅行、旅游经历的人士留下的文字中,对比、比较的东西比比皆是。孟德斯鸠说“:有一件事往往使我诧异不已:那就是看到这些波斯人对于我国的风俗习惯有时跟我们一样熟悉,甚至了解这些风俗习惯的微妙的情况;能够注意到我敢肯定许多游历过法国的德国人都注意不到的事物。我想是因为他们长时间生活在这里的缘故,何况亚洲人花一年时间了解法国的风俗,要比法国人花四年时间了解亚洲人的风俗更容易,因为法国人喜欢敞开心扉,倾心吐胆,而亚洲人则很少沥胆披肝,交流思想。”[5]粗粗读过就能发现,字里行间,渗透着对比。余秋雨在卢克索考察后,进入了荒无人烟的阿拉伯沙漠,直抵红海,再穿越沙漠返回开罗。他写道:我朦胧觉得,自己对中华文化的把握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正因为有了对其他古老文明许多具体感受,对于同样是文明古国的祖国就有了此前不曾有的看法和情感:我从尼泊尔的丛山间进入国境时产生了一个有关母亲的联想。本来,把祖国比作母亲是一种做腻了的小学生作文题目,但我在如许年龄产生这种联想,却有另一番苍凉之情。那就是,我们过去不太懂事,总是在左顾右盼之间责怪母亲的诸多不是,一会儿是她缺少风度,一会儿是她不够富裕,直到访遍她同龄人的种种悲剧,才让我从心底里默认:母亲这一路走来真不容易!中华文明的同龄者几乎都找不到了,这次我只看到了他们溃败的荒路、失踪的山谷、陨灭的大漠,以及早已读不懂前辈遗嘱的成批遗孤,神色紧张而慌乱。这一切,延绵不绝,全在眼前,使我产生了对中华文明的遥远认知,比写《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时强烈得多。余秋雨深知情感中有不公正,他又加了一个比较的坐标系,这就是很久以来直到现在还处于世界文明高地的欧洲。多种比较对象的存在,可以使比较的结果更加公允和科学。而在如此大的范围内寻找多种感性参照系的比较,只有极少数游历极广、视野非常开阔的学者才能做得到。这种认知带有情感,而情感总是不公正的。

因此,我至少还必须投入另一次大规模的实地考察,来矫正这次的不公正。新的实地考察,计划尚未形成,地点却已确定,那就是欧洲。这是一个能让中华文明照见自身诸多短处的地方。我的考察重点仍在古代,因为只有古代,才能将各大文明的自在形态作互相比较。中华文明只有在两种不同坐标的辉映下,才能显出立体而完整的形貌。[8]接着,作者在谈到欧洲之旅时说“:总括起来,我在九十六座城市间找到了三十多个对比点,其中有八个,印象特别深刻。”[9]关于这些对比点,这里不一一列举。在“9.11事件”之前,余秋雨较早地指出了目前全世界最恐怖地区的所在,在回答海内外媒体对这一问题的采访时,他说“:断言什么地方是目前世界上最危险的地区,并不需要很高的水平。任何一个文化人,只要不把自己的生命看得太重,只要放下那些自欺欺人的所谓学术概念,睁大自己的眼睛去看,都会得出近似的结论。

篇3

关键词:英语写作;英语文化背景;教学策略

语言学家拉多曾说:“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学好语言。”英语高考说明中也要求英语教师必须“关注学生情感,提高跨文化意识”。因此,要让学生学好英语,能够准确无误的运用英语传递信息,表达、交流思想情感,就必须让学生掌握和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由于受到教学观念、教学时间、教学方法多方面的影响,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教学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使得汉语学生因为不了解英汉文化背景的差异,在英语写作时受母语文化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写出来的英语作文完全失去英语文化内涵,却是处处留下汉语的痕迹。为此,本文将从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的层面,探究减少高中英语写作中的英语汉化现象的教学策略。

一、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对高中英Z写作的意义

(一)规范学生英语写作方式。在教学中强化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教育,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英语表达方式所体现的英语文化内涵,体会英语表达的语言魅力,欣赏到英语语言的严谨性和逻辑性,进而对英语表达方式产生浓厚的兴趣,规范学生英语表达方式。比如,明确了“英语中主语和谓语是绝对不能缺少的”,就不会把“天那么的蓝”写成“Sky so blue”,而是必须写为“The sky is so blue”。

(二)减少学生英语写作错误。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胡文仲认为“越深刻细致地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细节,就越能正确理解和准确使用这个语言”。深入、全面地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比如、生活习俗、风土人情等,就会避免出现诸如把“lucky dog”理解为“幸运狗”,把“work like a horse”理解为“像马一样勤勤恳恳”等错误的出现。如“你能说英语吗?”这句话,要是请学生译成英语,十有八九会得到这样的答案:“Can you speak English?”从英语机械语法的角度来说可能不错,但不管是英国人,还是美国人,他们是绝不会这样问的,他们的问法必然是“Do yon speak English?”

(三)丰富学生英语写作内容。由于文化背景和思维习惯的不同,不同语系的语言都会形成大量的习惯用语、俗语和固定用法,了解和记忆这些习惯用语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英语写作的内容,而且可以使学生写出来的英语作文更具有“英文味”。比如,Look before you leap(三思而后行);all the best(一切顺利,万事如意);Where there’s smoke there’s fire“无风不起浪”。还如,a lot of(许多,大量);by accident(偶然);carry on(继续下去、继续开展);get along with(与……相处);the more…the more…(越……就越……)等等,学生能够在英语作文中灵活、大量地使用这些习惯用语,无疑会使学生的英语作文增色不少。

二、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策略

(一)加强英汉文化差异比较,准确理解、运用词汇。由于英汉语言习惯和文化习俗的不同往往产生词汇上的不同联想意义,而这种词义上的不对应和差异性往往就是造成汉语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出现英语汉化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只有在学生熟悉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后,理解相同字面意义的词汇在不同语言中的不同内涵,才能够得到准确地应用。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加强对英汉文化在称呼语、褒贬义、禁忌语、交际规范、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介绍和比较,并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加深学生的认知和关注度,达到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的程度。比如,西方人很看重东西的所有权,是你的还是我的,有明确的界定,虽然“have”的基本意思是“有”,但不同情形下运用不同:我have 的,给你了就是give,而你得到了,就是get。

(二)加强学生课外阅读,增大文化信息输入。对于汉语学生加强英文阅读是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收集、选择不同体裁、风格各异的具有英语文化特色的英语文章,引导学生关注和积累英语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社会习俗等知识,增大学生的文化信息输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其次,要利用高中英语新教材中关于文化背景与文化差异的介绍,如在unit1:integrating skils部分中reading and writing训练就介绍了有关如何在网上交友,如何发英语征友邮件,同时包括了近几年才产生的一些时尚新鲜词汇。通过这些任务式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活动中受到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地习得语言能力,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篇4

[关键词] 中式英语 文化差异 避免对策 跨文化交际

一、有关CHINGLISH及其产生

近年来,中国学者就中式英语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李文中认为,“中式英语是一种畸形语言现象,将随着英语的普及和中国英语使用者的自我审视而逐步减少或消亡。”庄绎传认为,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对原文理解不透;二是对英语的特点不熟,沿用汉语的搭配和结构。笔者认为,CHINGLISH的由来除去语法错误造成的之外,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受母语迁移的影响。中国的英语学习和使用者容易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把英语单词按照汉语思维习惯组合在一起,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的英语。如在学生四级作文中所写的watch brother(表兄弟)。

2.受中西方两种文明所带来的不同思维方式影响。思维方式是一个社会群体的思维特点。由于语言代表着思维,并受着思维方式的影响与支配,有些使用者把英语词汇、短语填进母语的句式,只找出与中文意思对等的词,然后根据自己的思维规则进行排列。如The four little dragons(亚洲四小龙)这是中国人的翻译,西方人则将理解为“亚洲四个小魔鬼”。因为龙 (dragon)在西方是贬义词,是邪恶的象征。

3.受中西方文化习俗的相异点影响。在笔者看来,这是中国式英语产生的根本原因,也是本文所要讨论的。

二、文化习俗差异造成的CHINGLISH现象

1.文化习俗的定义

文化习俗是制度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人们社会活动和交往中呈现出来的诸多单元事态中的统一体。是贯穿于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不同民族在称谓,礼仪,招呼,致歉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规约和习俗。

2.文化习俗差异的影响

文化语言理论认为,语言和文化之间不可分割。在国门敞开,中国人走向世界,西方人踏进中国的今天,了解中西方文化习俗差异以及其对“中式英语”(Chinglish)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力图从以下案例,来说明Chinglish可能会给大家带来的尴尬和不悦。

案例:一位50多岁的美国妇女在中国任教,一位年轻的中国同事请她到家吃饭,一进门,女主人4岁的女儿就很有礼貌地称客人“Granny(奶奶)”,而这位美国妇女却感到不自然;餐桌上,热情的小主人不停地邀请客人“Granny, please eat more.(多吃点)”这使得这位外教显得更为别扭;送别时,小主人又按照平时大人的习惯说 “Walk slowly. Work well.(慢走,走好)”这句道别时的话语,使美国妇女甚至产生了被冒犯的感觉。本来是一次愉快的聚餐,却因为文化习俗的差异,使得这位外教一直闷闷不乐。

在上文案例中,小孩子为了表示对老年人的尊敬,显示自己有礼貌,用“Granny(奶奶)”来称呼,这是汉民族文化习俗的传统,而在英美文化习俗中,Granny这类称呼语老年人精力下降相联系,难怪这位美国妇女不高兴。英语在餐桌上招呼客人时说“Help yourself.”或者“Would you like to have a little more?”而且只说一两遍就够了,吃喝什么由客人自己选择;送客人出门时说“Take care.”或“Goodbye”就行了,而“Walk slowly,walk well.”让老外不明白,他们觉得自己身体好好的,为什么要慢慢地走?

由此见来,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思维模式,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他们都有各自的说话规约或习惯。有许多话题是西方人和中国人都能接受的,如个人业余爱好,节假日,电影或书籍等,但许多西方人认为年龄、宗教等涉及个人隐私,不宜作为话题。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谈话双方不假思索地只顾遵循自己的说话方式,就会打破对方的说话规约或习惯,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因此我们要主动了解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防止语言失误,防止由于Chinglish所产生的交际故障。

三、了解中西方文化习俗差异,避免由此造成的CHINGLISH现象

Chinglish是任何一个中国人在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过程中,都无法避免的一种必然现象。要减少其发生的唯一途径是在学习过程中增加目的语的文化导入。

1.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了解中西方文化习俗差异的途径很多

(1)阅读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编写的英语资料。书本是帮助了解风俗习惯的最丰富的材料。初学者也可以阅读找出与中文表达习惯有差别的句子并作记号或是记录在册。在当今信息社会,学习者也可以通过上网搜索,得到最新鲜的新闻资料,等等。

(2)注意收集原汁原味的英语语料。学习者还可以利用网络或是收音机来尽可能多地收听英文广播,原版的歌曲,以通过多种渠道来接触原汁原味的英语,从而培养起英语的语感。

(3)抛下“面子观”,充分利用机会与老外交流。学习者应不怕犯错误,抛下严重的“面子观”,在课堂上主动积极配合外籍教师,课下充分抓住机会与他们交谈。

2.英语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其作用也不容忽视

(1)适时介绍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教师可以将背景知识的灌输立足于零星的语言点上,也可以将文化背景的介绍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固定内容,每次上课传授一至多个背景知识点,逐步加深学生对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

(2)积极营造英语学习环境。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尽量避免使用汉语,课内讲解以英语为主,课堂教学以语篇教学为主,课堂上尽可能多给学生英文答题和英语口头交际的机会,从而使语言和思想融为一体,形成用英语表达的习惯。

因而,对英汉语言交流的研究和分析,应从多方位、多角度考察它们的发展与演化,使我们对异国的语言及文化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了解熟悉中西方文化习俗的差异,彼此比较,通过文化对比学习语言,使得我们对语言的理解更加深刻;并通过理性分析来接受对方的文化,从对方的角度来感受文化。只有这样,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才能最大限度突破本土文化的局限,深入地了解异域文化,把自己放在更深远的文化背景中,进行人类彼此间的交际与交流,摆脱汉语的思维方式,尽量避免出现Chinglish,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5

一、预习:掌握主动权

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是探究的过程,是思考的过程,凡事预则立,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曲,只有预习才知道哪里有困难,带着问题进课堂,学生心中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具体做法:

利用工具书,对新出现的单词,可以在旁边注上音标、含义,对新句子可以通过听录音跟读,到初步掌握为止;勾画出本单元重点,难点,不懂的地方,用不同的符号做出不同的标记;熟读,要想达到熟读的程度,就要坚持养成听录音的习惯,特别是对低起点甚至零起点的学生来说,听录音就更加重要,听录音仿读,可以减轻学英语的恐惧心理,减少朗读中的失误,可以体验到朗读的快乐;独立阅读新内容,朗读时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关键处可以演一演,画一画,增强记忆,这样既有助于发挥多种器官并用的作用,又可保证精力集中,从而有效地提高预习的质量,保证预习达到好的效果;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可以翻看一下参考书,可以提前看一下相关作业,从中领悟语言的内在规律。

二、听读:知其所以然

学习英语和汉语是一样的,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听,在听中模仿,听是学习英语的基础,通过反复地听,不断地仿,就很容易说,不需要特别地去教。但我们周围的讲英语的少,没有这样的语言环境,学生是很难从生活中得到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训练的机会,所以教师要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听和说。如:在课堂上,教师应尽量多用英语口语教学,挤时间让学生看一些幽默的漫画,如Cinderella《灰姑娘》,Snow White《白雪公主》Three Little Pigs《三只小猪》等等,让学生受到情节的吸引,产生主动需要听懂的需要,具有更积极的学习动机。

学生回家后,每天模仿最好的录音,让学生模仿一些原版的外国人英语录音。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例如,让学生看李阳疯狂英语视频教学片,或一些外国人英语口语教学视频记录。也可以介绍一些好的英语学习网站,让学生在网上自主学习。听读模仿,当听到一定程度,学生将能够准确掌握语音语调,说出纯正、地道且带有“洋味”的英语。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的习惯培养应该具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教材,因为他们的年龄比较小,英语知识是不够,接触到英语读物较少,所以他们很难选择合适的英语阅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这项工作中占主导地位。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为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文章。例如,让学生读他们的一些更感兴趣的小短文,如:英语寓言童话故事、笑话、英国民谣,外国的一些文化习俗、风俗习惯。阅读这类文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会潜移默化逐渐喜欢英语。二是老师教学生一些阅读方法。学生因词汇量少和许多其他因素,对英语阅读有一定的恐惧感,很难阅读整篇英语文章,这就需要教师教他们读英语读物的阅读方法。可以介绍“略读、普读、精读”三个层次。略读:不在乎词、句都读懂,读个大概即可。普读:将读本的内容全部读懂即可。精读:要求每个词、每句话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对其中的一些寓意都要心领神会。

三、积累:厚积而薄发

帮助学生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语言教学的目的是信息交流,写作是实现这一功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没有语言的积累,英语写作就无从谈起。如何积累语言呢?

(一)在学习阅读时要注意收集积累,把好的词语、短语、句型做好笔记。如句1. “Jack swims in the river.”句2“Jack is swimming in the river.”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在似懂非懂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图画,及词典查找,自然得出意思,然后再想:“What does Jack usually do on weekends?”正确地理解并运用一般现在时态,这类句子要经常性地做些记录。

(二)平时在练习中的错误也要做好记录,再对照正确句子,使地道的英语句子如同条件反射,落笔就对;.积累一些英语谚语,名言,在适当的语言环境中恰当运用,会让英语作文更精彩;.积累一些常用连词,并在写作中正确使用。

(三)充分利用学习材料,坚持改写、仿写实践,培养英语思维,避免学生汉语式的思维方式。使用所学材料改写练习,可以让学生有材料可用,有现成的话题可谈,可以减少学生的写作焦虑,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话要说,有话可说。

(四)学英语光背单词是不够的,还有背课文,背课文可以从中找到语感和语境,现代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听说领先,阅读和写作也要跟进,背诵可补语境不足,通过背诵对话或文章可以加强对文章的理解,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背要讲究方法和技巧,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读,多想,背的时候要自然、要把握其节奏,所选背诵的材料要有特色。

(五)要经常性地写一些英文小日记,为英文写作打基础,写的时候要特别防止中式英语或中英相杂的表达方式。

如:Chinese gold take more, red-eyed disease Western rose more, year only Ye Shiwen of 16 years old to hum does not stop “ flies” return, let us see, is not only a strong heart, there is a new generation of Chinese young people ''s style and character.

篇6

要想学好英语,初中英语教学中应该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感呢?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尝试发现,分别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去培养与训练学生的英语语感,从而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一、听力训练培养语感

初中英语通常没有安排专门的听力课,但是初中教材每个单元中都安排了一定的听力训练内容,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听老师同学之间的说或者磁带读,去感知英语语音和词句。刚开始,学生对英语的听说能力可能较差,存在听不懂的现象,但是随着一边看教材一边听,反复多次听,达到从听不懂到听懂,从部分理解到全部理解,逐步产生对外语的良好感觉。在听的过程中,我们也得注意首先要让他们听准确的发音,反复模仿标准的发音,然后学习掌握标准的英语语调,最后还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注意英语句子的意群停顿,把握好英语优美的抑扬顿挫的节奏。这也就是防止学生形成中国式英语发音的毛病,这就要求从一开始就做到发音标准,否则形成了语言习惯就很难更改。所以教师要把教材录音带作为听说训练的第一材料,听之前注意提醒学生注意语音语调,掌握标准的发音。其次,教师要有计划地安排好听力课,听力内容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可以让学生在课上边听边看,逐步提高听力。再次,在训练听力的同时,注意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提高语言的感知能力和反应能力,有利于语感的形成。

二、让学生大胆的说,接受语感

听和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不可分割的。听是说的基础,说是听的提高,我们加强听的同时,也要加强说的能力,也就是口语表达能力。通常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和训练:1、复述。复述是以言语重复刚识记的材料,以巩固记忆的心理操作过程。是英语听说训练中的有效手段。它包括重复性复述和改造性复述两大类。不管是哪种复述都要抓住中心,取舍合理,结构完整,这也就要求理解和把握原文,包括原文的语言表达特点。复述最重要的意义是能培养语言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也就在复述的过程中逐渐的接受语感。2、问答。问答属交流型的说话训练。它运用一问一答的形式锻炼学生快速的反应能力和对语言的接收能力与组织能力。通过问答,把探讨的问题引向深入,使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达到预期的目的。问答的过程,也是训练的主体答者抓住问题、分析问题、考虑答案、组织语言的过程。问答过程要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运用判断和推理,也是接受语感的能力的过程。3、讨论。讨论是围绕一定的中心议题,大家各抒己见求得观点一致的交流方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普遍关心的、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的话题,通过学生分析话题、总结材料、陈述观点、然后组织语言发言,来判断学生的语言掌握和组织能力,看观点是否清晰明朗,语言是否自然、连贯、果断,对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很有作用。4、课堂活动。学习英语需要相应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自编、自演英语短剧,用英语讲述短小精彩的故事,通过集体交流,会有效地增强语感。另外,举行适当形式的小型听力、朗读、讲故事竞赛。在这些活动,创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英语的环境,也有利于组织、思考、表达英语增强了语感。

三、记忆朗读与阅读结合,提高语感

学好英语不得不读,这就包含两个层次,一个是记忆朗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背诵,有人会疑问,那不就是应试教育么?其实也不然,因为“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要抓背诵”。“背诵”是培养和提高语感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记忆朗读不仅能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感悟,还能够培养他们正确的语言学习思维和感知能力。通过记忆朗读,一方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学习感官,便于培养他们的学习思维;另一方面,能够激活他们的语言思维,增强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和学习效果。英语学习,词汇是基础,语法是关键,不朗读记忆理解,谈何掌握充足的词汇量,谈何学好英语的基础。英语学习,不朗读记忆理解,谈何熟练众多语法。对于教材课文的记忆朗读,也是掌握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方法,有助于学生掌握全文大意,有助于学生关注文章的结构特点,有助于学生学习语法特点。记忆朗读过程中,教师适当指点阅读技巧,包括怎样猜测词意,怎样推理判断,怎样提高阅读速度等,使整篇课文不断在学生头脑中复现,从而使学生由理解课文、掌握课文到运用课文,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另外一个层次就是阅读,这个渗透在我们平时上课对课文的理解上,也表现在我们对课外材料的阅读上。阅读一方面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另一方面掌握语法技巧和写作的重要手段。人脑就像一个用来容纳知识的容器,输入的语言信息越多,经过大量的积累和巩固,输出的语言就会越来越顺利,水平也会越来越高。因此,教师可适当要求学生阅读好课文,掌握必须的词汇、语法,另外阅读一些文学名著,了解英美国家的背景知识、风俗习惯等,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为实际交流奠定基础。

四、从翻译句子到写作文,发展语感

篇7

耐克《恐惧斗室》广告只是近几年一系列“问题性洋广告”中的一个。此前,“丰田霸道”广告和立邦漆广告都因其带有“侮辱性”色彩而引起轩然大波。

2003年12月初,《汽车之友》杂志刊登一则日本丰田公司广告:一辆“霸道”汽车停在两只石狮之前,一只石狮抬起右爪做敬礼状,另一只石狮向下俯首,配图广告语为“霸道,你不得不尊敬”。广告背景看上去像是卢沟桥,石狮也疑似卢沟桥上的石狮。这则广告播出不久,观众声讨声四起。

无独有偶。2004年9月的《国际广告》杂志刊登了一则立邦漆广告,画面为中国古典式亭子,亭子的两根立柱上各盘绕一条龙,左立柱色彩黯淡,一条龙紧紧攀附在柱子上;右立柱色彩光鲜,但龙却蜷缩一团跌落到地上。其含义是:右立柱因为涂抹了立邦漆,连龙都滑落下来。

最终在舆论的强大压力下,耐克、丰田公司、盛世长城广告公司和《汽车之友》杂志先后向消费者道歉。

问题性洋广告中的文化冲突

跨文化交流与传播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交流传递信息的一种情境。由于文化的不同,交流者固有的背景、经历和假定的差异,都会使交流异常艰难,有时甚至根本无法开展。要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流,不仅要谙熟本国的文化规则,还要了解消费国度的文化规则。知道这些规则,你才能够适当地控制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符合对方的期望。①

一般来说,跨国公司或国际性广告公司在进行跨文化广告传播活动中多采取“创意标准化,表现当地化”的做法。分析国内各媒体已播发的洋广告,大致可分为原版广告和改进版广告两种文本。

1、原版广告

这类广告是仅将商品生产国的原版广告做语言文字翻译,创意、图象、音乐等要素基本保持不变。这样做不仅保持了广告的原汁原味,也充分体现了商品生产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质。这种设定和转换简单,但更需借助消费国文化建构。

2、本土化改进版广告

这类广告是公司总部根据对消费国的市场特点和消费文化的解读,委托当地广告公司设计出一种广告的模式,最终由两者根据当地的情况制作出本土化的广告。这类广告也包括将广告设计、制作、服务机构延伸到其他国家、在他国建立分支机构的跨国广告公司制作的广告。如2001年足球世界杯亚洲区十强赛期间,在中国各地电视台上播出的阿迪达斯公司的广告中,画面是两支由世界各国明星组成的足球队在进行激烈比赛,最后射门的任务是由中国的足球明星完成的,其实,在不同的国家播出的这则广告,都是由该国的足球明星完成最后射门动作的,而其余的广告画面基本上是一致的。这种本土化的广告无疑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

广告的作用主要是凸显产品品质、吸引购买者的注意力。众所周知,广告是对生活的一种戏剧化“讲述”,它通过一些符号的组合,启发受众进行联想,从而达到推销商品的目的。其实在商业社会,广告创意求新求变无可厚非,但是跨文化广告传播中传播行为应入乡随俗,照顾本地受众心理,不能违反社会道德、民族精神及人伦常理。如果忽视广告的社会性和它在不同语境下的文化涵义,就会产生文化上的冲突或文化逆差,产生负面作用,甚至是灾难性后果。

考察和分析问题性洋广告事件连连发生的原因,可以发现这些洋广告的突出问题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不符合广告国社会道德规范

跨文化广告传播中,广告主或广告策划制作者首先应受到广告消费国相应的伦理道德规范的约束,广告传递的内容以及所采用的形式要符合伦理道德标准,否则将给消费国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2004年8月,耐克曾经被迫撤销其在澳大利亚播出的一则电视广告,广告中描绘几个少女试着讨好一名男性网球教练,当地群众抗议该片有涉及恋童癖的嫌疑。而耐克在700多个巴士站张贴的“詹姆斯和涂鸦”广告在新加坡这个极其讲求卫生的国家也激起了公众的反感。

在我国,广告传播要求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高度来认识,要从有利于净化社会环境、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的标准来衡量,要求广告的语言、画面、图像、文字等表现要素健康、高雅,摈弃一切低俗的东西。鉴于此,有些广告表现是不宜在我国播放的。②如在对将国旗设计成图案“穿”在身上这一点上,西方文化和亚洲(特别是东亚)文化有极大的差别。美国国旗向来是时尚促销者爱用的符号。麦当娜能穿着红色内裤、军靴,披着美国国旗,在“Rock the Vote”宣传片中呼吁美国人关心国事去投选。但在亚洲国家,如在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七条规定:广告不得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国歌。“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必须庄重及尊重的对待。任何商业的用途,包括在广告、印刷品上的使用,印成时尚装饰等都不允许。任何字样、图案都不得叠印在国旗上。③

二、不适应广告国文化背景和特征

不同的地区、国家、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特征。这里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精神财富的总和。不同的国家、民族所体现的文化特征、风俗习惯、风土人情、价值观念会有差异。④跨国公司进行跨文化广告传播,就必须要照顾到民族情绪,一定要结合一个国家的习俗、民情和习惯,这也是与当地消费者保持良好沟通的前提。否则商品在跨文化传播中将受到致命的打击。

从立邦漆这个广告策划的本意来讲,也许很有创意,但它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方面,那就是不应当拿龙来作文章。因为龙是中国的象征,中国人自誉为龙的传人。拿中华民族象征的东西来做广告,甚至滑落成一堆,将其任意解构,自然会引起中国人的反感。

文化往往具有多重含义。“霸道”的广告通过戏剧性的、夸张的手法,让石狮子向丰田汽车致敬,强化了“霸道”这个品牌的霸气,试图塑造一个强势的产品形象,但恰恰相反,它引发了另外一种不安的联想:石狮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古老符号,让石狮子向日本的汽车致敬,意味着要中国文化向日本的商业文明俯首称臣!而石狮子又很容易让人想到卢沟桥,于是,霸道的广告就这样被“解读”,从而激发了广泛的愤怒情绪。在一些亚洲国家中,百姓对日本曾给他们带来的痛苦是一个至今还没解开的结,这一点跨国公司和广告传播者不应该忽视。丰田霸道广告失败的原因正是设计者忽略了这个“语境”,几年前轰动一时的赵薇“军旗装事件”也是如此。 树立跨文化广告传播的责任意识

对广告国本土文化的不尊重仅仅是跨文化广告传播受到批评的一个方面,事实上作为不同语境下的文化对话方式,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有人指出,跨国公司及其广告运动作为意识形态的一部分,能将西方人的价值观,以更有效的方式到达他们新的发展中国家的观众。入侵者穿过了别的国家的文化链,将自己的看法强加于入侵地,抑制了被侵略国的创造力并边缘化他们的文化。

文化对话是在文化发展的既定格局中展开的。文化发展状态的不同,必然导致在文化对话中的强弱关系结构。科技的发展和资本的全球性流动为广告跨国传播提供了载体、工具、渠道和资金,文化全球化的理念和实践营造了广告跨国传播的总体文化氛围,而广告跨国传播又能通过无孔不入的信号轻而易举地将各种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人连结在传媒系统中,并通过多重传播与接受,将不同的思想、价值、判断重新整合为类象化的模式和价值认同,使世界趋于模式化、类象化,进而对文化全球化推波助澜。作为跨文化传播表征之一的跨国广告文化,更集中体现了这一复杂的文化现象。

在跨国传播和文化全球化的交互作用中,决非相互平等的融合与交流,始终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和非对称关系。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的巨大差异与差距,国家之间完全平等的对话并不可能,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显现着一种不平等关系,制造了一种特殊的知识话语权利,并在以经济和政治为后盾的文化全球化进程中愈演愈烈。跨国传播中的广告作为一种文化,它毕竟不是像可口可乐、麦当劳一样的简单功能的消费品,而是负载了一种民族形象、文化精神和意识形态图景的文化载体,在一定意义上不乏文化渗透倾向和攻击性。这主要是由其传播的内容所体现的:其一,发达国家已进入后工业阶段,形成了高度发达的大众消费社会,培育了与这种社会经济发展形式相适应的消费主义的商业文化,并通过广告、运用媒体将这种理念潮水般向发展中国家倾销。其二,发达国家在倾销商业文化的同时也在改变输入国人民原有的生活形态,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和生活态度,甚至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以达到文化渗透与拆解作用。

只有在文化对话的关系结构中置入平等关系,尊重并制约对话,文化对话才是可能的。因而,在全球化语境中,面对西方世界的文化强势或霸权,中国广告界和媒介的确需要具有一种自觉的独立性。在不损害中国文化精神本质的前提下,扩大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和话语权。通过和国际社会的广泛交流和对话,使得中国的文化达到与其他文化平等对话的境地,借此对西方学界、实务界的固有思维定式产生影响和启迪,最终达到消解西方文化霸权和歧视之目的,从而在交流双方的文化共性和个性中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中国加入WTO后,广告市场已面临更大开放,随着外资对中国经济活动的介入程度与日俱增,外资的商品、服务、理念的推销广度和深度必将增大。在洋广告越来越多大趋势下,“问题洋广告”势必随之增加。现在,世界500强中的企业,已有近400家进入中国,在世界名牌排名前25位的品牌如“可口可乐”、“IBM”、“微软”、“耐克”等等,从产品到广告,市场上几乎随处可见。如果监管部门不能更有效地进行监管,“问题洋广告”还会出现。

那么该如何杜绝问题性洋广告的再次发生呢?从技术层面上来说,对洋广告内容的审核应通过两种形式来实现,即自律和他律。所谓自律就是自我审查,而他律则是在播出后政府有关部门对其依法进行处罚和管理。我们这里强调的跨文化广告传播中社会责任和道德,主体主要有两个,一个就是跨国公司,另一个就是广告公司。当然,仅靠跨国公司或广告公司自律是不现实的,还应该形成良好的社会监督机制,规范产品市场和广告市场,及时发现和处理跨国公司广告宣传中的一些违规或有违社会道德规范的做法。广告播出机构在投放洋广告之前都要进行一次“灾难核对”,促使广告对他们制作或传播的信息内容负起更多的责任。据悉,广电总局将开始着手制定电视广告的审查标准,以杜绝有不良内容、不良含意的广告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只有这样,才能规范和引导跨国广告行业在法律框架下合理、有序、健康地发展。

注释:

①[英]戴维·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②陈绚:《跨文化广告传播中的社会责任和道德》,《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2期。

篇8

【关键词】语用能力;汉语;民族学生;言语教学

语用能力是指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的能力,即在具体言语环境中正确理解和得体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民族中小学的汉语新课程标准从各个方面体现了对培养学生汉语语用能力的具体要求,强调汉语课必须充分体现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将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基本素养作为培养的重点,鼓励学生实际应用。我们只有在言语教学理念指导下,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加强语言实践,才能有效地发展民族学生的汉语语用能力。

一、构建言语教学理念,注重民族学生汉语语用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明确指出:汉语教学要让学生能说普通话。学会主动、积极地用普通话进行表达与交流,熟悉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思维习惯,逐步学会用普通话文明得体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1]汉语作为我们的国语,在我国不同方言区以及各民族的交际、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审视民族院校的汉语教学,仍是语言知识传授为主,语用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致使学生学了多年汉语,在交际时仍不具备习得语言的运用能力,不能正确理解和表达。

20世纪初期,语言学家索绪尔就提出了“语言——言语分立”学说。[2]语言是在一定的社会集团里,是语言学家通过无数个别语言的研究,概括出来的一套表达概念的、抽象的、有限的符号系统;我们人类每天面对的那些具体的无限的说话和说出来的话就是所谓的“言语”,它是具体的、无限的现象,具有丰富的内涵。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没有言语也就没有了语言。

语言学家皮特·科德指出:“我们要培养的是使用语言的人而不是语言学家,是能‘用这种语言讲话’的人,而不是‘谈论这种语言’的人。”[3]第二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言语能力和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即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教会学生用汉语听说读写,用汉语思维,用汉语交际,不能只局限于语言知识的教授。

语言的特征,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迫切要求我们及时构建言语教学的新理念,以言语教学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言语技能为目的,逐步提高学生汉语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进而提高其语用能力。

二、把握第二语言教学特点,提高民族学生的汉语理解能力

语言理解能力是语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第二语言的学习首先是言语知识的学习,言语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言语技能的重要基础,学习知识的目的是提高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传统汉语教学把知识教学与言语技能训练截然分开,肢解了汉语教学的整体性,影响了学生语用能力的提高。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

(一)加强言语运用训练,为民族学生汉语理解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语言理解能力是建立在一定量的语言知识基础之上的。第二语言教学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把语用知识融入语言教学中,从言语运用训练开始,即从最基本的发音、字词、语法入手,在语言知识输入的各个层面,渗透语用知识,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奠定基础。

课堂上经常进行一些音近、形近字组词,近义词辨析运用,词语替换练习,以及用词和短语组成句子、组成文段和各种句式的运用练习。教一些常用的固定句式,如“把”字句、“被”字句、兼语句等句子结构,及各种基本句型,要求学生牢记并有意识地运用于交际过程中。如:要求学生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词语、不同的句式去表达,说话、作文时尽量运用新词语等,在训练中提高理解能力。

(二)基础知识训练与技能训练有机结合,为提高民族学生汉语理解能力创造条件

教师要了解民族语言的基本语音语法规律,对语言形式进行语用分析,通过对比两种语言的使用规则,恰当运用学习的迁移规律,使母语学习对汉语学习产生积极影响。让学生在比较中有效地掌握有关汉语语言知识,提高正确理解语音语体的能力。

教学中应创设具体语用环境,把知识训练与技能训练结合在一起,在言语技能训练中,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规律,了解汉语在社会语用环境下运行的规律和原则,包括会话策略、会话方式、礼貌语言运用、语调运用等方面的得体性和合适性 。通过一定量的知识技能训练,使学生认识语用形式的语用功能,学会结合语境理解语义,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主动地思考,逐渐形成新思想、新概念、新的思维方式。达到用汉语进行恰当、得体、准确的交际的目的,使汉语教学不再停留在对教材知识的认知层面上,而是上升到对知识的应用层面。

(三)构建多元文化平台,有效提高民族学生汉语语用理解能力

要正确理解语意,提高语用能力,还须掌握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学中注意不同文化的濡染。针对教材脱离学生实际,选文多书面语,少口语表达训练内容的局限,教学中要补充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反映民族文化生活和风俗习惯的,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提供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信息,搭建一个多民族文化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了解祖国文化,接受、学习多元文化,并通过不同文化的对比,不断拓展文化视野,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最终实现不同文化的融合,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从而提高正确理解和恰当运用汉语的能力。

三、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民族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是语用能力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熟练掌握语言的使用规则,才能实现正确、得体地表达。语言使用规则在真实的言语交际中才能学会。民族学生的汉语学部分是在课堂上进行,缺乏真正的言语交际情景,存在语法规则的学习和语言使用规则的掌握相脱节的弊端,导致学生虽学了不少语法规则,但到了真实的语境就不会说不能写了。因此,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汉语教学模式。

篇9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敏感性;文化教学;语用能力

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为了交际,交际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目前由于科技飞速发展,交通和通信技术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学习、工作在不同的人群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彼此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在诺大的世界将成为“地球村”的过程中,各种文化在接触和碰撞中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吸收、相互融合,必定会影响跨文化交际。用英语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不仅仅需要单纯的语言能力,还需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否则,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就会出现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的场景不合适或者不得体的语言失误,引起误会。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任何内容都可通过语言来反映;而文化又制约、影响着语言的形式和使用规则,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的。语言又是交际的工具,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哈里代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交际、交流思想是语言的基本功能,语言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语言中的文化因素,以消除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语用障碍。

一、文化的定义与内涵

文化的定义涉及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理论,涵盖历史、民族、行为、物质、精神等层面。1871年英国学者Tylor所著的《原始文化》写道:“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人种学意义而论,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格,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们获得的任何才能和习惯。”[1]这是西方最早的文化定义。社会学家Bain声称文化就是通过各种信号反映出来的所有社会行为,Brown则将文化界定为占据特定地理区域的人们共有的信念、习惯、行为和生活模式的集合。美国人类学家Kroeber和Kluchhohn在《文化》一书中,综合诸家之长,对文化的界定为:包括各种外显与内隐的行为模式,它通过符号的运用使人们习得及传授,并构成人们群体的显著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包括由历史衍生及选择而成的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观念。在我国,“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汉的《说苑•指武》:“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2]在这段论述中,“文化”指统治者通过“文德”来“教化”、“感化”的意思。在此之后,“文化”的含义经过演变,在各个时期都有不同含义,包括文治、教化和礼乐典章制度。到了近代,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相互吸收,“文化”又有了新的含义。现在“文化”一词使用得很广,而且有不确定性。如:学文化,指读书识字;文化部门,指管理图书、影视出版及教育、科学等部门。显然,文化的内容包罗万象,十分丰富,既包含人们的生活习惯、意识与信仰,也包含人们所创造的一切。

关于文化的内涵,学术界普遍接受的有广义、狭义文化和知识文化、交际文化两种分法。广义文化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文化包括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组织机构等;知识文化涉及目的语国家的社会制度、、物质文化、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交际文化则包括风土人情、交际礼节、行为规范等。知识文化是显性文化,是两个不同文化背景所培养出来的人在进行交际时,对某词某句的理解和使用不产生直接影响的文化知识,如艺术建筑、节日庆典、政治地理、风景名胜等表层文化;而交际文化是隐性文化,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进行交际时,他们的言语中所隐含的文化知识,如民族习惯、社会交往、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深层文化。交际文化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双方能否达到成功交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时空均受限制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交际文化的传授应重于知识文化的传授,但同时知识文化的传授也不容忽视。

二、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人类交际和传递信息的工具。任何语言的教与学,所涉及的都不会是单纯的语言问题,它与所属的文化息息相关,与学习者的知识体系息息相关。人类语言不是悬浮在真空之中的孤立体,它是相关文化体系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2]。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交际活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交际双方首先接触的是不同文化领域及背景下产生的语言,并以此作为媒介来传递信息。如何准确地传递信息,是如何在跨文化背景下实现交际目的的重点,这要求交际双方必须通晓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渊源、历史传统、风土人情等多方面的知识。人们只有通过语言才能掌握人类社会的文化知识。由于语言的使用受到该语言所属民族文化的制约,文化在语言学习中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人们在学习一种民族语言的同时,也必须要学习这一民族的文化。

语言与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作为文化要素之一的语言具有双重性:它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传播媒介,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镜子。文化大系统的其他要素都必须由语言来传达,并得以演进、发展,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而文化又是语言赖以存在的基础,是语言发展变化的源泉。

三、文化教学中要培养的技能

文化教学指与人们交际或外语教学有关的文化知识的传授,也就是研究两个社会文化的相同和差异之处,使学生对文化差异有较高的敏感性,并把它用于交际中,从而实现圆满成功的交际。正如Gumperz所指出的:我们对个别社会知道得越多,我们在这个社会中就越能有效地交际[4]。Hanvey提出了跨文化敏感性的4个层次[5]。在第一个层次,通过旅游、杂志、教科书等对于表面的文化特征有所了解,但是认为它们奇特而不可理解。在第二个层次,通过文化冲突的某些场合,了解到与自己文化明显不同的某些有意义的但却是微妙的文化特征,其反应仍然是不理解。在第三个层次,通过理性地分析,了解到那些微妙而有意义的文化特征,从认知的角度认为可以理解。在第四个层次上,通过深入体验其文化,了解到从当事人的观点看问题是怎么一回事,也就是说“移情”(empathy),其结果是由于熟悉其文化而达到理解的境地。他还进一步认为人们对于其他文化的理解水平不仅要达到移情的水平,而且应提高到按对方的观点立场观察问题的水平。层次越高,越能接近完美的交际。前两层是学生们经过努力可以感受到的,第三层则要通过教师的教学来感受,第四层则最为困难。

当学生们了解到更多的中西文化差异后,他们就不会有文化眩晕的感觉,而会把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成功地用于交际中。但是应当注意,文化教学绝不是只教学生记忆一些文化事实,而是要培养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是指操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的语言使用者在地域、历史背景、生活方式、社会文化、价值观、道德观以及等方面存在差异,从而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交际习惯和语言使用规则,构成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无论学生将深层文化特点如国民性情、时间取向、美丑定义背得如何熟,如果不会在交际中自觉地使用,那么其交际技能仍然是零。一般来说,文化教学要培养下列技能:

1.正确识别和理解不同文化特有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功能。任何一种言语行为的背后都隐藏着各种预设:价值观、信仰、假设以及对事物的态度。通过比较深层文化我们可以找出文化差异的共同根源,为奇异的文化现象提供理性解释,即对文化行为功能的解释。该技巧的掌握将极大地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敏感性。

2.熟悉日常生活习惯和言语行为方式。这可以使学生熟悉交际情境中得体的言语和行为模式。掌握该技巧使学生不再盲目地将中国文化套入跨文化情境中,也为文学作品和对日常生活中人物行为活动作出正确判断提供了文化参照。

3.熟悉常用词汇的文化内涵。要求学生熟悉那些同汉语相应词汇有不同的内涵或外延的英语词汇,尤其要掌握其不同的文化内涵。该技能影响语言使用的各个层次,对它的掌握可全面提高英语水平。

4.了解不同背景的人的语言特征,并能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不同的人际关系,了解不同的语体特征。

四、跨文化语用能力的培养

学习一门语言就是培养该门语言的语用能力的过程。语用能力一词是在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之后所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对语用能力的含义有不同的解释。Hymes认为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competence)由4部分组成[6],它们是:形式上的可能性、实施手段上的可能性、语境中的适应性和现实中的实施情况。其中形式上的可能性相当于Chomsky说的“语言能力”,其余部分相当于他说的“语用能力”。前者体现为语言形式的准确性,后者则体现为具体情景中语言运用的合适性。Widdowson认为“能力”有两部分[7]:知识和技能。前者相当于语法能力,后者相当于语用能力。Bachman认为,语言能力包括语言的组织能力(organizationalcompetence)和语用能力(pragmaticcompetence)[8],前者由“语法能力”(grammaticalcompetence)和“语篇能力”(textualcompetence)构成,后者由“施为能力”(illocutionarycompetence)和“社交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competence)构成。

无论是课堂听课,还是业余自学,学习者都有一种错觉,以为学语言就是不断积累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过程。于是,有许多语言学习者,不辞辛劳地背词典,啃语法书。各种考试,包括TOEFL、GRE、MET等,也不过是带着不同的目的对这些知识进行检验,以考察学习者的英语水平。然而,语用学告诉我们,语言知识的积累固然不可缺少,但它绝不是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获取语言知识不能过分依赖书本而脱离语言运用的环境。学习一门语言的合理、可行的做法是在使用中学,在运用中领会、巩固,边学边用。学习一门语言并不只是为了了解该门语言,而是为了很好地使用该门语言。以下是一些培养跨文化语用能力的建议:

1.在教材选择上应使用一些国外出版的外语教材,特别应采用一些涉及英美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的教材,着重解释文化上的差异,这些真实材料有助于让学生了解西方人在交际中的场合、身份、相互关系等社会因素。

2.利用课堂教学,创造语言环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能够尽可能多地开展交际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在一定的环境中创造性地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的机会以提高他们的语用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对话练习、口头作文、英语辩论、角色扮演练习、小组讨论等形式,以实际生活情境和学生所熟悉的话题为练习的题材,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兴起的今天,可充分利用图片、幻灯片、电影、电视等直观教具,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上把背景知识形象化,向学生展示真实的国外生活环境,以加强知识的立体感。

3.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读文学作品、报刊时留心和积累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材料。我们的学生能到英美留学,在当地人们中生活较长时间的,毕竟是少数。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了解英美社会主要靠间接地阅读有关材料。文学作品,是了解一个民族的性格、心理状态、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最生动最丰富的材料。问题在于如何阅读。如果读文学作品只是为了了解故事情节,那就所得甚少了。阅读报刊是了解当前社会各阶层、各集团的动态、各种社会问题的最直接的途径,其重要性是人人皆知的[9]。

4.充分利用外籍教师,从学外语来看,和讲这种语言的本族人接触十分重要。

在一定意义上,这种接触是别的方式所无法取代的。仅仅让学生在课堂上听讲课还不够,在日常的接触中往往能学到许多生动的、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例如,在什么场合上讲什么话、作何种反应,都只有在课下才能观察到。也可用讲座的形式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特别是其中与中国不同的文化习俗。

[参考文献]

[1]龚书铎.中国近代文化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38-39.

[2]顾伟列.中国文化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5.

[3]SnellHornby,Mary.TranslationStudies:AnIntegratedApproach(RevisedEdition)[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Benjamins,1988/1995:59-61.

[4]GumperzJJ.Linguisticandsocialinteractionintwocommunites[J].AmericanAnthropologist,1964,(6):66.

[5]HanveyR.Cross-culturalAwareness[C]//LLuce,ESmith.TowardInternationalism:Readingin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Cambridge:NewburyHousePublishers,1979:53.

[6]HymesD.Oncommunicativecompetence[M].InPrideandHolmes,1972:91-95.

[7]WiddowsonH.Knowledgeoflanguageandabilityforuse[J].AppliedLinguistics,1989,10(2):128-137.

篇10

(一)狮子样的体力

我国自来把读书的人叫作文人,本是因为他们所习的是为文事的缘故,不料久而久之这“文人”两个字和“文弱的人”四个字竟发生了连带关系。古时文土于礼、乐、书、数之外,尚须学习射、御,未尝不寓武于文。不料到后来,被一些野心帝王专以文字章句愚弄天下儒生,鄙弃武事,把知识阶级的体力继续不断地摧残下去;流毒至今,读书人所应有的健康,大都被毁剥了。赢弱的父母,哪能生出康强的儿女!先天既不足,而学校教育,又未能十分注意体格的训练,后天也就大有缺陷。所以现时我国的男女青年的体格,虽略较二十年前的书生稍有进步,但比起东、西洋学生壮健活泼、生机勃勃的样子来,相差真不可以道里计。新近有一位留学西洋多年而回国不久的朋友对我说,他刚从外洋回到上海的时候,在马路上走,简直不敢抬头,因为看见那些孱弱已极、毫无生气的中国男女,不禁发生恐惧和惭愧的感觉。这位朋友的话,并不是随便邪说。任何人刚从外国回到中国国境,怕都不免有同样的印象。这虽是就普通的中国人观察而言,但是学校里的学生也好不了许多。先有健全的身体,然后有健全的思想事业,这句话无论何人都是承认的,所以学生体力的增进,实在是今日办教育的生死关键。

现今欲求增进中国学生的体力,唯有提倡运动一法。中国废科举,办学校,虽已历时二十余年之久,对于体育一项的设备,太不注意。甚至一个学校连操场、球场都没有,至于健身房、游泳池等等关于体育上的设备,更说不上了。运动机会既因无“用武地”而减少,所以往往有聪慧勤学的学生,只因体力衰弱的缘故,纵使不患肺病、神经衰弱病及其它痼症而青年天折,也要受精力不强、活动力减少的影响,不能出其所学贡献于社会,前途希望和幸福就从此断送,这是何等可悲痛的事!

今日的学生,便是明日的社会中坚、国家柱石,这样病夫式或准病夫式的学生,怎能担得起将来社会国家的重责!又怎能与外国赳赳武夫的学生争长比短!

体力的增进,并非一蹴而就。试观东、西洋学生,自小学以至大学,无一日不在锻炼陶冶之中。所以他们的青年,无不嗜好运动,兴趣盎然。一闻赛球,群起而趋之。这种习惯的养成,实非易事。而健全国民的基础,乃得以确立。这种情形,在初入其国的,会误认为一种狂癖;观察稍久,方知其影响国本之大。这是我们所应憬然猛省的。

外人因我国度庞大而不自振作,特赠以“睡狮”的怪号。青年们!醒来吧!赶快回复你的“狮子样的体力”,好与世界健儿一较好身手;并且以健全的体力,去运用思想,创造事业!

(二)猴子样的敏捷

“敏捷”的意思,简单说起来就是“快”。在这二十世纪的时代做人,总得要做个“快人”才行。譬如赛跑或游泳一样,快的居前,不快的便要落后,这是无可避免的结果。我们中国的文化,在两千年前,便已发展到与现今的中国文化程度距离不远。那时欧洲大陆还是蛮人横行的时代。而美洲尚草莽未辟,更不用说。然而今日又怎样呢?欧洲文化的灿烂,我们既已远远落后,而美洲则更发展迅速。美利坚合众国立国至今不过一百五十四年,其政治、经济的一切发展,竟有“后来居上”之势。这又是什么缘故呢?这固然是美国的环境好,适于建设。而美国人的举动敏捷,也是他们成功迅速的一个最大原因。我们试游于美国的都市,汽车、街车等等的风驰电掣不算,就是在大街两旁道上走路的人,也都是迈步直前,绝少左顾右盼、姗姗而行,像中国人所常有的样子。再到他们的工厂或办事房中去参观,他们也是快手快脚的各忙各的事体。至于学校里的学生,无论在讲堂上、操场上、图书馆里、实验室里,一切行动态度,总是敏捷异常,活泼得很。所以他们能够在一个短时期内,学得多,做得多。将来的成就也自然的多起来了。掉转头来看看我国的情形,一般人是行动迟缓,姑且勿论;就是学校里的学生,读书做事,也大半有一些不灵敏。所以在初中毕业的学生,国文不能畅所欲言;在大学里毕业的学生,未必能看外国文的书籍。这不是由于他们的脑筋迟钝,实在是由于习惯成自然。所以出了学校以后,做起事来,仍旧不能紧张,依然“从容不迫”地做下去。西洋人可以一天做完的事,中国人非两天或三天不能做完。在效率上相差得这样多,所成就的事体,自然也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关于这种迟缓的不敏捷的行动,我说是一种习惯,而且这种习惯是由青年时代养成的,并不是没有什么事实上的根据。我们可以用华侨子弟和留学生来做证明:在欧美生长的中国小孩,行动的敏捷,固足与外国小孩抗衡;而一般留学生,初到外国的时候,总感觉得处处落人之后,走路没有人家快,做事没有人家快,读书没有人家快,在课堂上抄笔记也没有人家写得快、记得多,苦不堪言。但在这样环境中吃得苦头太多了以后,自然而然的一切行动也就渐渐的会变快了。所以留学生回国后一切行动,总比普通一般人要敏捷些。等到他们在百事迟钝的中国环境里住的时间稍为长久一点,他们的迟缓的老脾气,或者也会重新发作的。就拿与人约会或赴宴会做例子,在欧美住过几年的人,初回国的时候,大都是很肯遵守时间,按时而到;后来觉得自己到了,他人迟到,也是于事无益,呆坐着等人,还白白糟蹋了宝贵的时间,不如还是从俗罢。但是这种习惯的误事和不便,是人人所引为遗憾的。尤其是我们的青年人,应当积极纠正的。

青年们呀!现在已经是二十世纪的新时代了!这个时代的特征就是“快”。你看布满了各国大陆的铁道、浮遍了各国海洋的船舰、肉眼可看见的有线电的电线、不可见的无线电的电浪、可以横渡大西洋而远征南北极的飞机、城市地面上驰骋着的街车与汽车、地面下隧道中通行的火车与电车,以及工厂、农场、公事房、家庭中所有的一切机器,哪一件不是为要想达到“快”的目的而设定的?况且凡各种科学,无不日新月异的在那里增加发明。我们纵不能自己发明,也得要迎头赶上去、学上去,这都是非快不为功的。

据进化论的昭示,我们人类由猿猴进化而来。却是人类在这比较安舒的环境中,行动渐次变得迟钝,反比猴子略逊一筹,而中国人的怠惰程度更特别的高。以开化最早的资格,现今反远居人后,这是多么惭愧的事!现在我们的青年,如要想对于求学、做事两方面,力振颓风,则非学“猴子样的敏捷”,急起直追不可!

(三)骆驼样的精神

在中国四万万同胞中,各人所负责任的重大,恐怕要算青年学生首屈一指了!就中国现时所处的可怜地位和可悲的命运而论,我们几乎可以说:凡是可摆脱这种地位、挽回这种命运的事情和责任,直接或间接都是要落在学生们的双肩上。

第一是对于学术上的责任:做学生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读书。读书从浅近方面说,是要增加个人的知识和能力,预备

在社会上做一个有用的人;从远大的方面说,是要精研学理,对于社会国家和人类作最有价值的贡献。这种责任是何等的重大!读者要知道一个民族或国家要在世界上立得住脚――而且要光荣地立住――是要以学术为基础的。尤其是,在这竞争剧烈的二十世纪,更要依靠学术。所以学术昌明的国家,没有不强盛的;反之,学术幼稚和知识蒙昧的民族,没有不贫弱的。德意志便是一个好例证:德人在欧战时力抗群强,能力固已可惊;大败以后,不到十年而又重列于第一等国之林,这岂不是由于他们的科学程度特别优越而建设力强所致么?我们中国人在世界上原来是很有贡献的――如发明指南针、印刷术、火药之类――所以现时国力虽不充足,而仍为谈世界文化者所重视。不过经过两千年专制的锢蔽,学术遂致

落伍。试问在现代的学术界,我们中国人对于人类幸福有贡献的究竟有几个人呢?无怪人家渐渐看不起我们了。我们以后要想雪去

被人轻视的耻辱,恢复我们固有的光荣,只有从学术方面努力,提高我们的科学知识,更进一步对世界作出新的贡献,这些都是不能不首先寄望于青年学生的。

第二是对于国家的责任:中国今日,外则强邻四逼,已沦于次殖民地的地位;内则政治紊乱,民穷财匮,国家的前途实在太危险了。今后想摆脱列强的羁绊,则非急图取消不平等条约不可。想把国民经济现状改良,使国家能享独立、自由、富厚的生活,则非使国内政治上轨道不可。昔日范仲淹为秀才时,便以天下为己任,果然有志竟成。现在的学生们,又安可不以国家为己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