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月的古诗范文

时间:2023-04-10 03:10: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赏月的古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赏月的古诗

篇1

1、是露从今夜白。

2、“月是故乡明”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原句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该句子表达了诗人对兄弟的思念之情。

3、杜甫(712~770),字子美,又称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人,原籍湖北襄阳。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改革开放后,西方的现代经济制度,陆续被中国引进,1983年成立第一家股份制企业:深圳宝安联合投资公司。

1984年11月,第一家公开发行股票企业——上海飞乐音响股份公司成立。1985年1月上海延中实业有限公司成立,并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会筹资,成为第一家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的集体所有制企业。1987年5月深圳市发展银行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成为深圳第一股。1986年9月26日成立第一个证券柜台交易点: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分公司。1987年9月27日第一家证券公司深圳特区证券公司成立。

1990年12月19日上海举行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典礼。当时上市交易的仅有30种国库券、债券和被称为“老八股”(延中、电真空,大、小飞乐,爱使,申华,豫园,兴业)的股票。同日,申银证券公司开设了上海第一个大户室,出现了中国第一代个人证券投资大户/股票大户。1991年7月1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股票账户,逐渐取代股东名卡。

1990年代初期的股票,最初有实体票据存在,股民通过“红马甲”交易员出售或者买入。在交易所内外,还普遍存在一种股民间根据股票价格,私下交易股票票据的现象。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企业产品供不应求,上市企业业绩总体不断上涨,股票数量又少,因而股价也节节攀升,第一批股民成为中国股市试水期的受益者。有勇气在股市上成为第一批尝螃蟹的人,几乎都发财了。

随着技术的进步,1992年10月中旬我国第一套证券业电话自动委托交易系统开发成功并在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分行证券部投入使用。1997年6月2日深交所不再为已使用地面线路或双向卫星等远程通讯方式进行交易结算的席位同时提供终端,此举标志着深交所完全实现无形化交易模式。至此,股民把委托单传送到交易所主机已完全实现了电子无形化交易。实体股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中国股市早期的股票由于数量少,价格又不断上涨,形成了赚钱效应,股票供不应求,每天都在上涨,于是政府在1992年5月21日,放开股票涨跌幅的限制,多年来供不应求的股票,上涨的动能一下子爆发,当天大盘直接跳空高开在1260.32点,较前一天涨幅高达104.27%。沪指当天从616点蹿至1265点,仅仅3天,又登顶1420点,股票价格一飞冲天,5只新股市价狂升2500%~3000%!上证指数首度跨越千点。

在那个年代,手里有了股票,就有了未来,1992年8月10日,深交所发售新股认购表,来自全国的150万股民在深圳参加了发行前的排队,500万张认购表不到半天就被一抢而空,数万名没买到股票的人走上街头,这次事件被称为中国股市的“810”风波。

篇3

1986年,黄桷树被正式命名为重庆市市树。十多年后,一名叫周明春的民间艺术家和他的父亲周炳烈一起,在这代表着重庆身份的大树树叶上,画上了吊脚楼、古镇、老街与挑夫。从此,一种名叫“叶脉画”的民间工艺品开始走向全世界。

黄桷树叶上绘巴渝美景

2015年7月12日,笔者来到周明春在石油路渝洲新都小区开设的“叶脉画”工作室。一进门就被室内陈列的大大小小的叶脉画所吸引,这里的叶脉画每一张树叶形态各不相同,树叶上的画也是各不相同的,山水、古镇、老街、吊脚楼、步道、挑夫等一幅幅充满老山城情调的画面,精致又生地动呈现在笔者眼前。

“巴渝叶脉画由我的父亲周炳烈首创,选用的是黄桷树叶作为画布,作画的内容一般是老重庆的景色。”今年54岁的周明春介绍,上世纪50年代,父亲周炳烈进入重庆工艺美术公司上班,开始自学美术。起初周炳烈常用树叶当书签,偶尔会在书签上写上简短的心得体会。一日,周炳烈端详着写着字的书签,看到树叶形状千姿百态各不相同,纹理错落,变幻万千。他脑子里灵光一闪,“要是能将画画在叶脉上,会不会让书签变得更美呢?”对自己的这一念头,周炳烈顿时兴奋不已,于是当即拿着几片落叶跑回家,开始付诸行动。

周炳烈查阅了很多书籍,了解到叶脉画源于印度佛教的“贝叶画”,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时期,当时出现的贝叶经文、贝叶佛像随佛教流传至中国,至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它盛于唐朝,衰于明清,至近现代几乎失传。

要在树叶上画画并且使之美观,必须进行“干整”处理,也就是先将树叶用酒精擦拭干净,然后放入水中,用文火煮10分钟去除叶肉,最后等晾至半干的时候,在蜡烛上均匀地烘烤直到完全干透。经过这些细致的工序后才能得到通透、有着树叶原本纹理脉络的薄如蝉翼的一片树叶,在它上面才能绘出图画并长期保存。

一开始,这不起眼的树叶让周炳烈吃尽了苦头。周炳烈每天各处奔走,采摘各类树叶,带回家处理后一一尝试,但一次又一次失败了――有的树叶一煮就烂,有的却百煮不烂;有的终于可达到薄如蝉翼的状态,但画上去没有多久就腐烂了;有的一落笔就断了,还有的什么都好,却不容易着色……周明春回忆,那段时间,父亲周炳烈的房间就像一片沼泽,到处都是树叶,空气中弥漫着腐烂的异味。可他没有气馁,整日整夜地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面,继续尝试。

接下来短短半年的时间,周炳烈的足迹踏遍了整个重庆市。终于,他发现在黄桷树叶十分适合作叶脉画。于是,在一片黄桷树叶上,他画出了自己第一幅作品,颜料渗入树叶的程度恰到好处,树叶经过处理干燥后,也没有出现破裂的情况,相反呈现出一定的韧性。

第二天,周炳烈采摘了大量完整、鲜嫩的黄桷树叶。回家后,他小心地用特制浓度的酒精擦拭每一片树叶,然后用特殊抽湿技术进行抽湿,再经过煮、烤等一系列程序,最后得到一张薄如蝉翼的树叶脉络。在此基础上他开始作画,吊脚楼、古镇、老街、挑夫都尽收眼底。

一幅画十多道工序

作为工艺美术家的儿子,绘画是周明春从小的必修课。小时候,每到暑假,父亲还会送他到美院的老师那里住上一两个月,目的就是学画。1978年高考的时候,周明春毫不犹豫地填报了美院,但因几分之差与之失之交臂。那时,绘画俨然已成了周明春的生命,“就像身体的一部分,不能因为进不了美院而放弃,因为生命本来就由这样的部分组成。”

坚持总有回报。高考失利后,周明春找到了雷祖华、李华生等民家著名画家,拜师学艺。1981年,他通过自身努力顺利考进了重庆市美术公司,初次接受了专业美术培训。“那里让我真切地认识了艺术,明白了艺术存在的价值。”2011年,在父亲去世后,叶脉画的绘制就全部落在了周明春的肩上。

他说:“父亲在世时,一直非常热爱家乡,他的叶脉画几乎全是老重庆的风景。”所以周明春也延续了父亲这一传统,他开始创作,逐渐有了创新。他告诉笔者,他曾经拿着叶脉画去征求了不同人的意见。小朋友们告诉他,如果能画上卡通画就更好了;生意人告诉他,叶脉画需要好好包装;一些行家则认为,叶脉画十分具有创造力,并向他提出了一系列改进的意见……于是,周明春的叶脉画里就多了花朵、年画、佛像等不同的元素。

“其实,变化最大的可能是叶脉画的制作。”周明春说,“在父亲那里,制作一幅叶脉画需要20多道工序,但我通过拜访植物学专家,精简了树叶去肉等工序,现在制作一幅叶脉画只要10多道工序。”说着,笔者便跟着周明春来到了他的书房,也就是他静下来制作叶脉画的地方。只见周明春拿出一个盛有碱性溶液的容器将其加热至沸腾,再取几片坚韧的树叶放在上述腐蚀液中连续煮沸6~10 分钟,时不时用镊子轻轻翻动。当叶肉煮烂后,用镊子取出叶片,放在清水中漂洗。叶片上残留碱液漂洗干净后取出,再把叶片平铺在一块木板上,用毛质柔软的旧牙刷轻轻刷掉叶片两面已烂的叶肉,一边刷一边用小流量的自来水冲洗,直到只留下叶脉,最后用水清洗干净。等薄若蝉翼的叶脉干了之后,画笔蘸上颜料,周明春就开始作画……先是出现一座吊脚楼,之后是石梯、挑夫……周明春那支游走在巴掌大小的黄桷树叶上的神笔,不一会儿就将一幅《挑夫》画得栩栩如生。

“在叶子上作画,和在白纸上有着很大的区别。”周明春说,之所以选择黄桷树叶或是菩提叶作为材料,除了其方便“去肉”,也是因为空间较大,叶脉较疏好落笔,叶面平整好上色。由于落叶有相对固定的时间,每到秋天,周明春都

要捡足够自己画一整年的树叶量,“2000片左右,因为还要把损耗都算上。”他笑说,每次都弄得像拾垃圾的一样。

希望招徒传承叶脉画

付出总有收获,在周明春熟练掌握了父亲传下来的叶脉画制作工艺后,各种荣誉和邀请接踵而至。2007年,周明春与父亲一起,成立了“重庆千秋叶工艺美术品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叶脉画研究、设计、制作、销售。其代表作《夔门天下雄》《重庆洪崖洞老街》《轻舟已过万重山》《东水门老码头》《重庆吊脚楼》《千年古镇磁器口》等系列叶脉画在各个展出活动中频频获奖。2010年,周明春更是受邀参加上海世博会,“那是我受邀参加活动印象最深刻的一次”。那时,周明春带着父亲制作的叶脉画在重庆馆进行展出。“吊脚楼、磁器口古镇、朝天门码头……”一张张用黄桷树树叶制作的艺术品生动地呈现在中外游客的面前,引得许多人的喜爱,纷纷提出要购买他的作品。不少游客还询问周明春,这作品究竟是叶在画上,还是画在叶中。顿时,馆内外掀起了一股重庆文化热。

除了世博会,重庆市工艺美术协会多次邀请周明春展出和创作,重庆市经贸委还将叶脉画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主要礼品之一,到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作文化交流,更有艺术家预言这将成为重庆市又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件艺术品的成功不在乎它拥有多少拥护者和名誉,而是在于艰辛创作后,一直能延续下去。”面对各种荣誉,周明春并不以此自傲,他告诉笔者,一幅叶脉画的创作是包含了作者许多的创意与心血,是有生命力的,只有完成了一幅满意的作品,才能算得上有了成功。

篇4

论文摘要:在人类文化的最初发展阶段上,诗歌、音乐、舞蹈是连结最为紧密的艺术形式。《诗经》作为歌、乐、舞的集合体,它是中国有诗以来的第一部乐歌总集,并且在艺术形式、题材内容以及艺术渊源上与中国上古诗歌一脉相承。通过对二者继承关系的探讨,使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中华古文化。

伴随着时代的脚步和历史的前进,上古的神话、音乐到周代的《诗经》,中华古文化—歌、乐、舞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三者是一个整体。正如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中所证明的,在原始部落,也即人类文化早期,歌谣均是载歌载舞的。很少有舞而不歌或歌而不舞的,且“原始的抒情诗是合乐的,……最后,叙事诗或至少叙事诗的一部分,也不单单是记述的,是用宣叙歌唱出来的”。

《诗经》作为乐歌,它与中国上古诗歌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就《诗经》作为乐歌的性质,以及它对上古诗歌的内容形式的继承性方面加以探讨。

在上古社会,由于文字没有发明,人们的情感完全靠口头交流,为了使内心情感得以淋滴尽致的表达,就配之以舞蹈,并加以歌唱,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与音乐结合在一起的艺术形式。《诗·大序》开篇即言:

诗者,志之所之。在心为志,发言为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吸叹之;吸叹之不足,故味歌之;味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用之也。

从而说明了诗、歌、舞是一体的。其实早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就是如此。如《吕氏春秋·音初篇》载,大禹治水不能与恋人涂山氏女相会,涂山氏女在等待时,便唱了一首恋歌:“候人兮猜!”这是现存最早最短的一首情歌,用歌唱代替语言,抒发内心的激动、期待之情。远古著名的乐舞有《葛天氏之乐》、《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武》等等。在《礼记·乐记》中:“诗言其志,歌咏其声,舞动其容”,三者协同分工构成一个整体。

《诗经》作为诗、乐、舞的集大成,虽然只有文字,音乐已经不可耳闻,但我们从字里行间及每首作品本身的内容结构方面仍可了解到那个时代丰富的民俗音乐生活,以及诗乐的一般特点和演唱概况。其艺术渊源就是上古与乐舞结合在一起用以传唱和表演的歌。在理清《诗经》与上古诗歌传统的关系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明白《诗经》作为乐歌的性质。

在“五四”时期,顾领刚在《论所录全为乐歌》中指出:

春秋时的“徒歌”是不分章段,词句的复杳也是不整齐的。《诗经》不然,所以《诗经》是乐歌。凡是乐歌,因为乐调的复奏,容易把歌词铺张到各方面,《诗经》亦然,所以《诗经》是乐歌。两汉六朝的乐歌很多从徒歌变来,那时的乐歌集又是分地著录,承接着《国风),所以(诗经)是乐歌。徒歌是向来不受人注意,流传下来的无名氏诗歌皆为乐歌;春秋时的徒歌不会特使人注意而结集入《诗经》,所以(诗经)是乐歌。

顾领刚从《诗经》章段的划分、词句的复沓以及歌词多方面的铺张等,证明了《诗经》全是乐歌。此外,张西堂在《论是中国古代的乐歌总集》一文中也提出论证了《诗经》所录全为乐歌。具体来说,《诗经》的乐歌性质可以表现在:《诗经》的兴、声韵、结构等方面,这将在下文中加以分析。

我们说《诗经》乐歌是对上古诗歌传统的继承,首先表现在诗歌内容上的传承和发展。

原始社会流传下来的诗歌常常以狩猎为内容,这也是当时生产劳动的需要,以《弹歌》为例:

断竹,续什,飞土,逐肉。

表现原始社会人们用竹做弓,发射石弹狩猎的内容。又如在《尚书·舜典》中记载有“击石柑石,百兽率舞”的乐舞,大约是人们以自制乐器伴奏,扮作各种野兽形状来驯服百兽的愿望或欢庆胜利的场景。

这一狩猎内容在《诗经》中得以传承,并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猎人形象,透过这些形象可以洞见先民祟尚勇力的朴素美。

田猎诗在《诗经》中分布广泛,在《国风》中有《周南·兔陪》、《召南·野有死糜》、《召南·验虞》、《卫风·有狐》、《郑风·叔于田)、《郑风·大叔于田》、《齐风·还》、《齐风·卢令》、《齐风·椅哇》、《秦风·骊戮);在《小雅》中有《车攻》、《吉日)等。有的讴歌猎人的勇猛,如《周南·兔陪》:

肃肃兔啥,标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肃肃兔陪,施于中过。赳赳武夫,会侯好仇。

肃肃兔借,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这首诗赞美了公侯卫士的英姿威武、勇力过人。正如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的评价:“窃意此必羽林卫士,息哗游猎,英姿伟抱,奇杰魁梧,遥而望之,无非公侯妙选。”此外,陈子展在《诗经直解》中又说“《兔陪》,猎兔者武士自赞之歌”。

有的则是展现了一幅规模宏大的狩猎场面,如《郑风·大叔于田》:

叔于田,乘乘马。执誉如组,两珍如舞。叔在获,火烈具举。

担拐基虎,献于公所。将叔无扭,戒其伤女。 古代诗歌有进一步的了解。

叔于田,乘乘黄。两服上襄,两移雁行。叔在获,火烈具扬。

叔善射忌,又良御忌,抑磨控忌,抑纵送忌。

叔于田,乘乘鸽。两服齐首,两移如手。叔在获,火烈具率。

叔马慢忌,叔发罕忌,抑释栩忌,抑仓套忌。

诗正面铺陈的描写,展示了射猎的全过程。场面特写历历如画,如“叔”聚众狩猎,猎火一起燃起,“叔”要开始捕猎,看他勇猛过人,敢于赤膊去打虎;他精于射术,驰马驾车的本领无人能及。正如陈子展在《诗经直解》中“(大叔于田),亦为赞美猎人之歌”。

除此以外,《诗经》中的《齐风·还》还向我们展示了两个友好的猎人形象。

以上可以看出,上古诗歌中有关狩猎的内容在《诗经》中得以充分的继承并加以丰富。无论是在篇幅上,还是场面描写和人物形象的刻画上都远远胜于弹歌。

远古乐舞的演出形式,一种是“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之歌八阂”(《吕氏春秋·古乐篇》),另一种是“八信…皮弃素积,锡而舞大夏”。(《礼记·明堂位》)《诗经》作为乐歌在艺术形式上也继承了上古诗歌传统的特点,从而保留了上古诗歌的口传性和表演性。

西方学者帕里洛德有一个基本观点“早期诗歌的基本性质是口述的”,而《诗经》就是口传的乐歌,口头传唱的特点非常明显。按口传诗学的理论来看(诗经),就会发现诗中有很多固定的抒写格式和套语,这正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口传诗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这些格式和套语又往往与音乐演唱的固定模式联系在一起,也即“一花泯族在早期诗歌长久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固定的音乐曲调和演唱程式,这些固定的音乐曲调和演唱程式往往决定了一首诗的语言形式。”正如《诗经》中存在着很多的重章叠句,这正表明了诗歌的民间性质,它是民间诗人依据固定的模式吟唱的,具有口传性。以《卫风·木瓜》为例: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据。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璐。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这首诗从结构上来看,运用的曲调是单纯重复的方法,“一唱三叹”,这是我国上古音乐中最常用的曲调结构。此外还有《魏风·伐植》、(采葛)等都用这种复沓结构,具有很强的口头传唱性,从而继承了上古诗歌传统的口头性特点。另外,诗经中使用的是和原始劳动节奏相应的二二节拍的四字句。

上古诗歌艺术形式中的表演性,在《诗经》乐歌中往往表现为诗句起兴的动作姿态。

“赋”、“比”、“兴”是《诗经》最典型的结构方式,在钟嵘的《诗品》中可归纳为:“故诗有三意焉,一日兴,二日比,三日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钱钟书在《管锥编》中也指出:“有声无义,特发端之起兴也。儿歌市唱,触而多然。”由此可见,“兴”在《诗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0世纪初甲骨文学者对于“兴”字源和字形上的分析,指出了“兴”是一种集体性的动作,并且伴随着有节奏的声音。简单来说,“‘兴’的最初含义就是由群体实施的、伴随节奏的声音和动作”。

篇5

只是,人生却注定不能如此。一切的渺渺中总是注定了分分离离的相遇,美丽永远只是短暂一时的。在这个社会我无法轻易的相信谁,因为总是担心,全心全意付出之后得到的却是伤害。只是花开始,便注定了花终零。

如今的我也无力感慨,人与时光的比赛。只知道,所有一切就算在美也终会有完结。就如同,我们的友谊,虽注定了开始,却也注定了结束。若当一切晚来,或许我们会相笑离别,而小学将会成为永恒可在回忆中。只是,奇迹却未曾发生。

当,看着一切慢慢变老我又能做些什么呢?只能无力仰望天,天与地何时都变了,变得那么陌生,这朦胧让我哀叹。不知不觉中,一切都不变了。曾经的朋友竟变得如此陌生,只是自己何曾又不是呢?再一次翻开童话可我却无力落泪。现在,我只希望就这样沉睡着,永远永远.......直至花开,花落。因为,我终不愿相信一切竟是空虚梦而已。当然,若是梦还有梦醒之日。只是现在,奢望终不过奢望罢了。

原本释怀了新的开始,可我终是不忍如此无情。曾何几时,不是自己的错,自己竟会在乎?泪落嫣然,终是忍不住掩盖这泪,只是风不懂云的漂泊,天不懂雨的落魄,我又为何要去了解你的难过。曾何几时的夜,我的难过,你又何曾关心过?只期盼这份朦胧里,有一份真诚,我便心满意足。

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相聚在美丽的申城,隆重举行熔盛重工与淡水河谷12艘40万吨砂石船建造合同签约仪式。盛邀八方来宾,共同见证这一美好的历史时刻。首先,我代表江苏熔盛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向参加今天签约仪式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的朋友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向一如既往给予我们熔盛重工深切关怀和大力支持的江苏省委省政府、如皋市委市政府以及我们的合作伙伴、同行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江苏熔盛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是一个以海洋装备制造为主营业务的大型工业企业,是江苏省“十一五”规划中的重点建设项目。近年来,随着国际海运量的持续增加、世界航运业的迅猛发展,熔盛重工秉承“效率源于管理、管理重在创造、创造成就卓越”的管理理念,朝着建成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船舶制造巨型企业努力奋斗,开辟出了一条民营企业既快又好发展的新路。从20__年船厂正式开工建设,到20__年签订第一个船舶建造合同;从20__年首制船下坞,到20__年首制船试航成功、顺利交付。熔盛重工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内,赢得了设施建设、市场营销、产品推出等引人注目的诸多成就,始终代表着世界最先进的发展速度。目前,公司累计持有88条新造船订单,1800万载重吨,90多亿美元,单个造船公司全球新造船承接量为市场第七位。今天,在这里,我们熔盛重工将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签署目前世界上最大吨位散货船合约。12艘40万吨砂石船单笔合同达480万吨,合同金额约为100亿元人民币,这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笔造船订单。

今天与我们签约的淡水河谷公司,就是被誉为巴西“皇冠上的宝石”、“亚马逊地区引擎”的CVRD(简称)。作为世界第一大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商、美洲大陆最大的采矿业公司,CVRD已成为巴西参与全球竞争企业集团中的成功典范,成为世界矿业巨头之一。

今天,熔盛重工与CVRD的合作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它不仅体现了两家公司携手并进、共谋双赢的发展眼光,也标志着两家公司在战略合作方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借鉴世界知名企业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良机,更将成为熔盛重工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与此同时,熔盛重工将不辱使命、奋力拼搏,以最快的速度、最优的质量,争取将12艘40万吨砂石船早日交付CVRD。我相信,两家公司间的相互信任、齐心协力与密切合作,必将推动该项目成为我们双方合作的一个优良典范。

篇7

跟中秋有关的古诗词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南斋玩月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中秋月

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节习俗简介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篇8

爸爸骑着摩托车,载着我去奶奶家过节。叔叔和爸爸、奶奶在厨房里准备丰盛的晚餐,他们煮的菜散发着浓浓的香味,真叫人嘴馋。

吃完了晚饭,快七点半了,许多人给我们送月饼。有各种各样的口味,有草莓味、菠萝味、香蕉味等。我迫不及待地想尝尝。可是要等到月亮出来才可以赏月哦!

我和妹妹站在门外放烟火。烟火有的像波浪,有的像太阳花,有的像满天星,还有的像降落伞。

月亮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地升上了天空,照得大地亮堂堂的。圆圆的月亮像个大玉盘,远处的星星像一颗颗珍珠。我们坐在大榕树下,边赏月边吃月饼,不由得想起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古诗。

篇9

团圆菜品:讲究好意头

记者从几大酒楼饭馆了解到,今年中秋节的各种价位的菜品多以意头取胜,比如一家四星级酒店推出的百年鸿运、花开富贵、点点心意、锦绣虾、喜洋洋、花好月圆等等。向来佛山人都喜欢这些寄托着家人美好愿望的菜品,让人们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团圆幸福以及家人的美好祝福。

俗话说:无鸡不成宴,在佛山人的习俗中,宴会上基本缺少不了鸡,他们把鸡比喻为“凤”,而凤是吉祥之物,因此白切鸡、豉油鸡、飘香鸡等菜品应运而生。

另外,虾和鱼也是团圆饭中不可缺少的原料,据老佛山人卢姨介绍,在粤语中,虾的谐音就是“哈”,团圆饭中有虾就有“哈”,代表着一家团聚喜气洋洋,开开心心;鱼则是“年年有余”的意思。

除此之外,团圆饭套餐的搭配也颇有“学问”,比如,荤的、素的、甜的、辣的,主食、甜品、水果等各种菜式搭配,选择种类尽量多样化,另外点菜时需要注意的是菜品的质量和分量,避免浪费。宴上的饮料搭配,市民不妨选择富含维生素的桔子汁或者葡萄酒等,既可消除油腻感觉,减少体内堆积的油脂,又可开胃健脾。

月饼:传统白莲蓉口味大热

中秋月饼今年以怀旧为主题,传统馅料重新成为市民的选择,其中莲蓉、五仁最受欢迎,比如五仁甜肉月饼、双黄白莲蓉月饼。

经营莲蓉馅料月饼30多年的荣华饼家有限公司董事经理梁文韬介绍说,辨别莲蓉是否优质,可以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将少许的莲蓉馅料放在舌尖,慢慢磨开,优质莲蓉没有颗粒的感觉,既均匀又有种绵绵的感觉,滑而且浓香充满整个口腔,假如馅料掺粉则会出现小颗粒;另一种方法就是将馅料放入一杯清水,搅动后看沉淀物,优质莲蓉全部沉淀在杯底,水慢慢变清,假如是掺粉馅料,则水中悬浮微小颗粒,水质变得浑浊。

此外,曾经风靡一时的水果风味月饼,今年多数以“迷你”装亮相,喜欢购买此种月饼的王小姐说:“这种包装很适合小朋友,分量适中,口味丰富。”记者在好又多超市看到,这种“迷你”月饼就有28种口味,水果风味外还有黑芝麻、栗子、马蹄等馅料。

与甜馅月饼相比,咸馅月饼的口感比较新奇,佛山宾馆的鲍鱼月饼、金城酒店的单黄肉松月饼等等开创了月饼口味的先河,这两年颇受欢迎。

应节小食:赏月时吃 别有意味

提起中秋的应节食品,按照佛山人的传统习俗,赏月时除了月饼外,还有芋头、菱角、柚子、石榴、杨桃、柑桔等等,这些小食在佛山人看来有着不同寓意。

篇10

文/青芒

过往风起云涌,趁往事里的古曲还未凋凌,寻一曲音弦清澈的小曲,于星辉斑斓的夜静静聆听,细细品尝。我将醉心遥寄明月的耳畔,寻求一首古诗遣绻;我将宫灯放逐浩渺的夜空,与日月争辉夺映,月光下波涛松华,将氤氲洗成沙影婆娑。偶然掠过脸颊的春风,扑入满鼻的香甜。亮如白昼的夜,沁心入脾的是湖光十色的潋艳波光;嗟叹连连的是措手不及的韶华飞逝。

顾盼红颜,多愁善感,抱一沓残卷,寻找满行的诗意;品一杯香茗,看花赏月;搓一抔黄土,筑起星下的孤坟;捧一汪清泉,浸心润肺;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恰逢夜会,月高风清,境意相投,却难品这意境高深的措辞。沙滩月华如洗埋葬老妪不死的牧笛,尘封千年的雨露冰霜。过往小桥流水的江南,青涩的嘶鸣,婉转的轻唱,经年过往,而后沉寂如水。

轻拢烟纱,夜照无眠,将玲珑的心沉寂在无边的岁月,蹉跎年华,铅尘未洗,风尘仆仆地赶来,寻一处风水绝佳的墓穴,听风赏月,静静等待岁月的潮水漫过胸腔,封口绝目,嗑然长辞。

小径幽宣,竹影相从,轻舞蛇影,灯火阑珊。苦涩的夜,支篙从流,顺风顺水,抵达江淮两岸,观赏千年的风姿绝朔,风拂轻舟,荡起漪涟阵阵,音律不绝,起舞相伴。不觉江湖高远,不思庙堂社稷,万丈红尘,只盼千里共婵娟。云海深处,你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笑靥,笑如桃花,桃花似梦,梦醒过后,却是山高云重,渺如仙境,佳人难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