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感美文欣赏范文

时间:2023-04-06 18:27: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伤感美文欣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伤感美文欣赏

篇1

图书馆里空荡荡,我心不在焉地将一个个抽屉拉开又关上,忽然有人在背后狠狠地撞我,回头望去,真是他。我在心里叫了九千九百九十九遍的鉴!他依旧是一身牛仔布的风华,潇洒里又带点侠士气质,脸上写着若有若无的一份心事。我们互相胸无城府地笑笑,他查他的书卡,我翻我的目录,但最后谁也没有借出一本书。

“走吧”,他抬腕看看表,“再晚就赶不上吃午饭了。”和他并肩走出图书馆,我故意走得很慢很慢。风吹起我飘逸的红衣,像面旗帜似的在雪里猎猎响着。他忽然站住,问我:“你真以为今天又是个巧合?”我点点头,他指指肩上的牛仔包,告诉我他逃了两节课,两节很重要的课,只因为他在去上课的路上远远看见了一袭红衣的我……

我静静听着,心里感动得翻江倒海,表面上却无动于衷。我很严肃他说他不应该逃课。毕竟,他是高年级的班长。

他听了频频点头,那副又委屈又可怜又失望的神情让我不忍心。

他送我到宿舍楼门口,那时,我身上的衣服已成了一件厚厚的雪的衣裳。他重重地拍我,直拍得雪花纷纷震落,渐渐露出那鲜艳如火的本色。

“我可以不再逃课,可是我没有办法不想你,阿娈。”他说。我庆幸上苍擦亮了鉴的眼睛,让他在一群美丽的活泼的女孩子中间认出了如此平凡又如此敏感的我。我对自己说:将来要嫁,就嫁给那个为我震落雪花的男生吧。

接下来的日子我因为一些琐事忙得晕头转向几乎连喘息的功夫都没有。当终于可以静静坐下来梳理心情的时候,我失望地发现我和鉴之间的心灵感应竟飘散得无影无踪。

实在难忍受没有鉴的春天。我找到理科生的宿舍,爬上七搂,敲开一间寝室的门。我说我要找鉴,一个戴眼镜的男生告诉我:鉴搬家了,他不再住校。

鉴失踪了,从我20岁的世界里,他甚至没有留下一句话。

也许,仍是一份默契诱惑着我,在很久以后一个大雨瓢泼的周末,我发神经般地跑去一家离家很远的电影院里看电影。

散场时,我发现了鉴。他仍是高高瘦瘦,清清秀秀,身边依偎着一个长发女孩。那女孩有种苍白的美丽。

我叫鉴的名字,声音在风中发颤。

他居然还能维持住那不变的冷静,在写满心事的脸上挤出毫无生气的笑容。

“这是我的女朋友阿黛。”他指着那长发女孩向我介绍,然后又对阿黛说,“这是阿娈,一个会写诗又很特别的女孩子。”

原来,我在他眼里仅是个“会写诗又很特别的女孩子”而已,我忽然觉得整个世界都在欺骗我,我笑出了冷冷凉凉的两声。

连我也觉得不可思议,我竟很平静也很平淡地问候他们,祝福他们,接着又心平气和与他道声“再见”。鉴关切他说:“好大的雨 ……”我无视他的好意,我打断他的话,我说我是和另一个男孩子一起来的,他现在正在大雨里跑,只是为了给我寻一杯很特别的冰淇淋。

“你还是那么任性,阿娈。”鉴有点伤感地笑笑,迎风抖开一把紫色的大伞。他一手举着伞,一手揽着阿黛的腰,慢慢走进雨里。他的背影异常温柔,一把大伞几乎完全倾斜在阿黛头上,就是再大的风雨也打不湿她那没有血色的裙子。人去街空,残灯如梦,只有冰冷冰冷的雨仍淋着无泪又无助的我。

回家后,我发起了高烧,直烧得天昏地暗,有苦难言。

大病初愈的我变得好冷静也好憔悴。我用一只大箱子锁起了所有的红衣。从此,在别人眼里我成了一个素色的女孩,没有诗,更没有故事。

时光如流,我苍白依旧。

大学毕业后,我在本市的经济电台主持一个直播节目,在万籁俱寂的深夜里倾听着各种各样的人生。

再后来,我结婚,做了母亲。在循环往复的忙碌里,我以为我忘了鉴,我自以为往事尘封。

篇2

【关键词】初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方法

1 农村初中学生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1)农村初中学校没有上规模的图书馆、阅览室,图书种类少之又少。很多还是受捐赠的旧书,时代感不强,实用价值不高,亲和力不够,这无形中就大大影响了学生的阅读面。

(2)学生阅读兴趣不浓。首先,由于相当数量的农村学生家长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对子女的课外阅读采取敌对态度,他们视课外书为闲书,不许子女浪费时间在课外阅读上。其次,教材内容缺乏“保鲜”力度,没能适时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久而久之,学生“没心机看书”,便是正常事。

(3)教师缺乏正确的阅读指导。入选教材的文章大都是“名家”之作,容易给学生带来“非名作不读”的错误思想;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左右着整个阅读教学,把对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培养圈定在学校“围墙”之内;教师的阅读教学往往是单打独斗,缺乏合作交流,学生的阅读活动也处于放任自流和自生自灭状态,这就大大挫伤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

2 提高农村初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阅读能力是综合性很强的能力,在现代社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初中语文阅读着重培养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探求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1)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注重积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成为学生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要把学生培养成读书看报的良好习惯,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网络媒体等,注重收藏佳作美文等图书资料,向学生推荐好书,选择合适自己阅读的好书,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要求学生阅读时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做好读书笔记,把精彩优美的片段和语句摘录下来,博采读物的长处,及时消化吸收,学以致用。教师还要经常与学生交流阅读的经验和感受,让学生尽情体验阅读带来的乐趣。同时,教师还要规定阅读的数量。初中阶段阅读量应不少于100万字,要求学生背诵优秀诗文的数量,应达到50篇以上。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教科书》附录一的要求,每册书需要阅读的名著有3篇,整个初中阶段需要掌握的名著就有18篇。这样一来,再加上学校图书馆和阅览室的图书报刊,阅读数量就有了保证。阅读面广了,积累多了,学生的文化内涵和底蕴也就丰厚了。

(2)创设阅读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它对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习能力、健全人格心灵具有重要作用。可是,读书习惯的养成,并非一件易事,它需要我们家长和教师共同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作为家长,应尽可能为子女购买一些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书籍,督促子女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作为教师,更应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陶冶。首先,把学生课外阅读纳入语文阅读教学计划,并给予一定的课时,以确保学生能有时间去阅读课外书籍,从而达到培养其阅读兴趣的目的。其次,成立班级读书角,让学生捐书,由班干登记造册,管理借阅,为学生读书创造有利条件。再次,精心设计校园文化,让校园里每一处角落、每一面墙壁、每一个橱窗都充满书香。再次,在注重课内阅读的同时,还要不断引入“源头活水”,让学生更多更好的受到课外读物的激趣。最后,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成立课外阅读兴趣小组,开辟美文欣赏小专栏,举办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板报比赛等等,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读书的乐趣。近年来,爱国主义读书活动、中华经典诗文、感恩教育等系列活动,掀起了一股股读书热潮,这为学生的有效阅读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3)加大阅读指导力度,全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1)引导学生克服“非名作不读”的错误思想。在现成的语文教材中,大多是“名家之作”,由于在有限的阅读教学时间里,学生只局限于课本里的作品,不可能涉猎更多的读物。为克服学生“非名作不读”的错误思想,我们就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向他们介绍贴近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读物,帮助他们挑选浅显易懂、饶有情趣的故事、诗歌、小说、散文等,是学生喜爱的东西,自然有兴趣阅读,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2)树立新课改理念,提升阅读课堂教学品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们教师要紧扣新课程要求,树立新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在研究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之共性的同时,重视对学生个性阅读差异的研究。在语文阅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再是照本宣科、“填鸭式”和“满堂灌”,要变“一言堂”为“群言堂”,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念和理解,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氛围中,用自己独特的阅读方式,读自己想要读的东西,即在彰显学生其主人地位中培养其阅读兴趣和能力。

3)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能力,提高学生欣赏品味能力。

对文章语言材料的整体感知,不仅要“入其内”,分析材料,点评内容,概括主题,品味语言,还要“出其外”,联系写作背景,综合有关内容等等。只有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和阅读训练,才能使学生有较高的立足点与广阔的视野,才能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才能准确地掌握文章主旨,并深刻体会作家的情感世界和语言风格。以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为例,前期作品多写闺怨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伤感。她的《如梦令》(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妙语天成,凄婉而又含蓄,被誉为千古绝唱。这首词从一般性叙述开始,转入到一问一答,问得寻常而有情,答得自然而极巧,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深入拓展。该词采用的是寓情于景,借物抒情,表达作者对青春的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怀。李清照的另一首词《渔家傲》(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写的是梦境。上阕一开篇,便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下阕借回答天帝的问话,直抒胸臆,感叹自己空有才华,虽辛苦求索,终因遭逢不幸,未能找到光明的出路。“路长”、“日暮”写出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感受。“谩有惊人句”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不满之情。词人最后表示,要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奔向神山,寻求幸福,意境壮阔,想象丰富,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如果能够这样深入浅出的感知和品味文章,那么,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就指日可待了。

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一项长期艰苦的的工作。只有对学生不断地激发阅读兴趣,拓展阅读面,加大阅读指导,才能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语文阅读能力才得以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