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泪歌词范文
时间:2023-03-15 08:49: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无泪歌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对比分析 内部构造 语法功能 语义特点 某些用法
一、内部构造的对比分析
1、内部结构
“理发”由动素“理”和名素“发”构成,是动宾式结构;“着想”由动素“着”和动素“想”构成,是偏正式结构;“看齐”由动素“看”和形素“齐”构成,是动补式结构。
2、内部凝结性
(1)“理发”内部可插入一些成分,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理(一)下发,理了三次发”等,插入的成分“一下、三次”语义指向“理发”这个动作,作“理发”的补语,其中“下、次”是动量词;②“理(一/这)个发,理个什么发”等中的插入成分“一/这个、什么”作“发”的定语,其中“个”是名量词,“什么”是代词;③“理了发、理过发、理着发”中的动态助词“了、过、着”则表示“理发”这个动作发生的不同状态及时间,有的也可置于“理发”的后面,如“你刚刚理发了吧?(了1+了2)/忙什么?我正理发着呢。”;④还有一种是在某些语境下,把“发”放到“理”的前面,如:理一个这么帅的发才10块,(这个发理得)值!/瞧你那样儿,你的发也该理理了。
(2)“看齐”内部亦可插入少量成分,如“看得(很)齐,看不齐”,表示可能性。(例句:这一行的人怎么半天还看不齐呢?)
(3)“着想”中间不能插入别的成分。
综上可见,三者中“理发”的离合性最强,“看齐”的离合性较弱,“着想”则凝固性强,没有什么离合性。
二、语法功能的对比分析
1、能否重叠
(1)着想:可以完全重叠,重叠形式跟大多数动词相同,为“着想着想”;
(2)理发:可以部分重叠,只在某些语境中使用,重叠形式主要有:“理理发”(你也该理理发了。);“理了/一理发”(上午我看了看书,理了理发,时间就过去了。);“理发理了…”(怎么理发理了40分钟呢,太慢了!);“发…理理”(你的发也该理理了。)等。
(3)看齐:不能重叠。
2、能不能直接受程度副词“很”等修饰
三个词都不能直接受程度副词“很”等修饰,不过可以说“发理得很好”、“(队伍)看得很齐”、“很为/替别人着想”。
3、能否跟动态助词“着、了、过”搭配
(1)理发:可以跟“着、了、过”搭配,且“着、了、过”置于“理”与“发”之间,构成“理着发、理了发、理过发”,其中“着、了”也可置于“理发”之后,构成“理发着呢,理发了”,但“过”不能置于“理发”之后。
(2)着想:后面可跟“过”,构成“着想+过”。(例句:你可曾为我着想过?)
(3)看齐:不能跟“着、了、过”搭配,“看齐了!”中的“了”是表示祈使语气的语气词,不是动态助词“了”。
4、三词都可作谓语,都是不及物动词。其中“着想”(表示“为某人或某事的利益考虑”义时)作谓语前面必须加“为/替…,从…”等成分,不能单独使用。
5、能否作除谓语外的其它句子成分
(1)理发:还可作主语、宾语、定语。
例句:理发多少钱?(主语)/这儿的理发技术不错。(定语)/我想一会儿去理发。(宾语)
(2)着想:不能单独作其它句子成分,必须和“为/替/从”构成一个整体作为“为/替/从着想”来使用,可作多种句子成分(参见本文“标题三语义特点的对比分析”中的相关内容)。
(3)看齐:少见作谓语外的其它句子成分。
6、其前是否可用介词短语作状语
(1)着想:之前必须带固定形式的介词短语“为/替…,从…”作状语,否则语义不自足。例如:我们应该多为下一代着想。/你什么时候替我着想过?/一定要从大局着想。/不能说:×你着想过吗?
(2)看齐:多数情况下前面要加“向/和/与/跟…”之类的介词短语作状语,少数情况下不加状语,可看作是在特定语境下该种状语的省略。例如:向前看齐!/整个队伍看齐了!(在场的人都知道向哪儿看齐,故省略方向状语)
(3)理发:之前不一定要有介词短语作状语,当需要引出“理发”的对象时,要用介词短语“
/为…”等作状语,如:请给/为我理个发。帮我理一下发吧!我刚刚理了发。
7、能否带补语
(1)着想:可以带“一下”等少量的补语,且补语位于其后,“着想一下”的语气效果跟“着想着想”的语气效果相当,有请求、尝试的意味。
(2)理发:可以带“一下、一次”等作补语,且补语多置于“理”与“发”之间,构成“理(一)下发,理了三次发”的形式;少数情况可后置,如“理发一次多少钱?”。还有一种带补语的情况,需要先重复动词“理”(可看作“理发”的一种特殊重叠方式),然后才可以加补语。如“你怎么理发理了半天呢,我都等急了。”再有下句:“理一个发才5块,这个发理得值。”后半句中不仅“理发”二字顺序颠倒,也加上了补语“值”。
(3)看齐:一般没有补语,因为它本身的“齐”就是“看”的补语,再加补语显得语义臃肿不顺。
三、语义特点的对比分析
(一)静止状态下三词的语义含量及义项多寡
1、三词的语素成分、语素组合及语义含量
(1)“理发”中“发”是“理”的动作对象,二者合起来就只表示“修剪头发”,很难从中再区分出其它含义了。
(2)“着想”一词内部结构可以和“联想”一词的内部结构比对,其中语素“着”意为“使接触别的事物,使附在别的物体上”,含义较语素“想”具体一点,是用来表示“想”的方式的,因而整体上可看作偏正结构;二语素合起来以后的主要含义体现在语素“想”字上,含义是“(为某人或某事的利益)考虑”,除此再别无它义了。
(3)“看齐”是一个动结式结构(动补结构的一种,),“齐”表示“看”的结果,三者中语义含量最大,含有“看了、齐了”这两层字面义。
2、从《现代汉语词典》中三者的义项来看:
“理发”只有一个义项“修剪头发”;“着想”也只有一个义项“(为某人或某事的利益)考虑”;“看齐”有两个义项“整队时,以指定人为标准排齐”、“以某人或某种人为榜样”。
对比三者的义项来看,三个词的义项多少似乎和它们的语素成分、内部结构及语义含量有关系。“理发”一词的语义含量较少,意义过于具体明确,加之现实生活中缺乏相关或相似的事象加以引申,故保持单一义项。“着想”一词的语义含量也较少,其意义比较抽象模糊,故其义项引申也较少,只有一个义项。“看齐”的语义含量较丰富,且该语义有具体和抽象的两面,义项引申的弹性空间较大,故有两个义项:1.整队时,以指定人为标准排齐;2.以某人或某种人为榜样。两义项中,前一义项含义具体,侧重“看”的动作,后一义项含义抽象,应是通过相似引申由前一义项得到,强调语素“齐”的效果。
(二)从语义、语法、语用三角度对比分析“为(替/从) 着想,向(跟/和/与) 看齐,给/为/替理发”三种结构
谓语(动词)往往是整个句子的枢纽,句子通过其谓语动词与句子的主语、宾语、状语、补语成分发生一定的语法关系和语义联系来运转,句子语义的顺利表达也需要通过谓语动词与其它句子成分主语、宾语、状语、补语之间的关系来实现,具体的语言使用情况当然也受到词语自身语义特点的制约。 下面所谈内容即是从这个角度来观察的。
1、“着想、”在使用时,前面必须要加“为(替/从) ”这种介词短语作状语,完全不能单独使用;“看齐”在大多数情况下其前也要加“向(跟/和/与)”这个介词短语作状语;而“理发”则只是在需指出“被理发者”时在前面加上“给/为/替”或是需要出现理发的时间地点时在其前加上“在”等介词短语作状语,其它情况下完全可以离开介词短语状语单独运用。为什么会这样呢?
主要原因如下:一方面在于“理发”一词本身带有宾语(理+发),语义自足性较“着想、看齐”强,另一方面又因为其内部凝固性较“着想、看齐”要弱(这二点均见本文“标题一内部构造的对比分析”),因而相对于“着想、看齐”来说,“理发”一词使用起来更独立自由灵活,有更多的可使用环境,对介词短语这样的状语依赖性较小。
与之相反,“着想、看齐”二词本身都是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跟宾语,内部构造中也不包含宾语成分,加之能与它们搭配的补语又很少,这样它们语义的自足性较弱,能独立使用的语言环境很少或者没有,导致二词对其前的介词短语状语的依赖性较大,它们就与其前的
介词短语状语共同出现在语境中。久而久之,它们的关系也变得近乎半凝固了(相对于成语的完全凝固性来说),二词与其前面的介词短语状语在使用中也就形影不离了。
2、分别出现在“着想、看齐、理发”前的“为(替/从) (着想)、向(跟/和/与) (看齐)、给/为/替(理发)”的三种介词短语有其特点。
其一,从语法功能看,三个介词短语都是放在三个动词前作状语。
其二,从语义上看,当三个介词短语中的介词宾语都是名词或代词时(尤其是表示人的名词时),如“为祖国着想、向雷锋看齐、给我理发”,其中的介词宾语“祖国、雷锋、我”的语义指向分别是其后面的不及物动词“着想、看齐、理发”。
似乎可以这样说,“祖国、雷锋、我”分别在意念上做了不及物动词“着想、看齐、理发”的宾语,可以表示为“×着想祖国、×看齐雷锋、×理发我/理我发”。(说明:此处和本文别处的符号“×”表示这种表达方式在汉语中不存在,是违反汉语语法的。)
是不是因此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这三个(甚至更多的)不及物动词虽然其后面不能跟名词宾语,如本例的“祖国、雷锋、我”,但可以将前置介词短语中的介词宾语作为这些不及物动词的“意念宾语”?
当然,这只是一个设想而已,限于本文的要求,这里不能展开讨论。
3、“为着想”中介词“为”的宾语情况和“为着想”这个结构所能担任的句子成分
首先,“为着想,向看齐,给理发”中的介词“为、向、给”的宾语都可以由名词或代词(“给理发”中“给”的宾语只能是表示人的名词或人称代词)来担任。除此之外,“为着想”中“为”的宾语有时还可由动词性的词(短)语或形容词性的词(短)语担任。例如:
他是为你着想才劝你少喝酒的。(人称代词)
高考过度关注:为孩子着想还是社会心理畸变?(名词)
为健康漂亮着想,建议还是少熬夜的好。(形容词)
我们应该为增加生产着想。(动宾短语)
支队(团)后勤处要为司务长第二任职需要着想。(偏正短语)
人人都需尽自己的一份力,为社会主义建设着想。(主谓短语)
其次,“为着想”这个狀中结构除了主要作谓语外,还可作其它成分。例如:
保持一颗为他人着想的心(作定语)
教学生六年,为学生着想六年。(作谓语)
为职工群众着想是基层政治工作的出发点。(作主语)
我们革命队伍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宾语)
我为客户着想赢来了订单。(作连动结构中的谓语/状语)
四、某些用法的对比分析
(一)否定形式
1、理发:可直接在前面加“没(有)/不”进行否定,如:你昨天没有理发吗?/时间有点晚,要关门了,不理发了。也可以在“不/没”与“理发”之间加入其它成分,如:嗨,这段时间太忙,一直没顾得上理发。/我不会再去那儿理发了,理发师的水平不太好。
2、着想:“不”“没”等否定词不能直接用在“着想”前,要用在“为、替、从”等介词前。例句:我们不为下一代着想,谁为下一代着想?/人家可没有为我们着想。
3、看齐:可直接在其前加“没/不”,如:注意!这一列的第三个人没有看齐!也可以在“不/没”与“看齐”之间加上其它成分,如:不是向左看齐,要向右看齐!
(二)疑问形式
1、着想:不能用“a不a”,“a没a”提问。只能在前面用“为不为”,“是不是”,“要不要”,“应该不应该”“有没有”提问。
例句:你有没有为我着想过?
我们是不是应该替孩子们着想?
你应该不应该为父母着想一下?
光顾眼前,要不要为今后的长远利益着想?
你为不为年轻人着想?(×你为年轻人着想不着想?)
2、理发:可以有如下疑问形式(1)可用“a不a”及其变化形式,如“你理发不理发?/你理不理发?/你理发不?”;(2)也可用“a没a”及其变化形式,如“你理发没理发?/你理发了没?/你有没有理发?/你发理(理发)了没有?”(3)还可在前面用“要不要、想不想”提问,如“你要不要/想不想理发呢?”(4)其它形式,如“你理发吗?/你理发了吗?/不理个发吗?”
3、看齐:可以有(1)“a没a”及其变化形式,如“看齐没看齐?/看没看齐?/看齐了没(吗
)?”(2)可以用“向不向、和不和、跟不跟”后加“看齐”提问,如“向不向他看齐?”(3)可以在其前加“要不要、想不想、应该不应该”提问,如“要不要向榜样看齐?/应该不应该向真善美看齐?”
(三)“看齐”作为及物动词用法的出现
长期以来大家大都把“看齐”一词当作不及物动词使用,但现在出现了“看齐”一词被当作及物动词使用的用例。试看以下两组例句:
a组例句:
住建部:一线城市"房产税向上海看齐"
佛山再添潮流站 潮人坊向香港“潮”特色看齐
二沙商用物业租金与中信看齐 成立企业商务接待处
陶瓷卫浴行业生长向三四级市场看齐
b组例句:
广州天河写字楼乙级看齐甲级 价格涨了两成
教师工资看齐公务员 将推教师住房优惠政策
为什么:2010年广州金沙洲楼市看齐珠江新城?
广州新拆迁办法征民意 最高补偿看齐一手楼价
江宁诸多楼盘,我们选择看齐万科,不应该是看齐价格,更多应该是看齐产品。
据了解,目前该项目依然对外严守报价体系,但暗示价格将看齐霄云路8号、钓鱼台七号院... 全区采用人车分流,将阳光与绿化引进车库打造生态停车场,采用专业甲级写字楼环氧停车坪,车位配合高达 1 :1.2的比率;并重金打造了与五星级酒店看齐的双重入户...
上面这些例句都是从网上一次性搜集到的,主要是房地产的广告标题或句段。a组例句中的“看齐”都作不及物动词使用,b组例句中的“看齐”却都作及物动词使用。这显示了什么呢?
这表明,“看齐”一词已出现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两种用法并存的局面。尽管目前“看齐”作不及物动词是主要用法,但其作及物动词后面可以跟宾语的新用法已开始出现,而这在以前被认为是违反语法的。怎样看待“看齐”作为及物动词这种新用法呢?无非两种意见,要么认为这种用法是违背或超越“看齐”本初用法的错用或滥用,要么接受这种用法,并将之看作是以“看齐”为代表的某些不及物动词的及物化现象。我倾向于接受后一种意见,因为语言(包括语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逐渐变化的,或许目前以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会是这种变化的一个过渡时期,即“看齐”由不及物动词逐步变为及物动词,或许未来“看齐”一直会有这两种用法。这两种变化趋势的发展结局取决于“看齐”一词的两种使用方法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消长情况。
结语:本文通过对“着想、看齐、理发”这三个不及物动词在构成、语法、语义、语用四个方面的对比分析,发现了三者在这四个方面的某些共通性和特殊性 ,加深了对汉语中不及物动词里的部分小类别及其细微方面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99年1月增订;
[2]刘月华、潘文娱、故韡所著《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商务印书馆,2001年5月;
[3]兰宾汉、邢向东主编,《现代汉语》,中华书局,2006年;
[4]袁博平《汉语中的两种不及物动词与汉语第二语言习得》,《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第3期;
[5]陈昌来、胡建锋《带受事成分的不及物动词的考察》,《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3期;
篇2
首先介绍这派同学。这派同学一下课就开始写作业看书,不到尿急决不罢休。有时仰头大笑,有时欲哭无泪,是他们的标志。因为他们看书看多了,所以写起作文来还真有龙飞凤舞的味道。写出来的作文来也是好词好句一涌而上。老师看了,笑得直点头。同学们看了,嘿!先是当着老师的面大叫一声:“好!”,又趁老师不注意时问道:“这位兄台,能否告诉小弟是在哪抄的?”呵呵,话虽如此,但市里的各项比赛他们都能为我班获得荣誉,在老师的眼里他们可都是宝贝疙瘩。看看这些可人的孩子……
玩劣派
接着说一说这派同学,此派同学大多是“七人帮”的成员组成,一下课就“哗”地炸开了锅,不是谈昨天看了什么好看的电影,就是谈自己玩了什么游戏,还有两位同学买起了情侣表,来送给自己心爱的女孩。但大部分还是一下课就去当“桌主”了。你可能会问什么是“桌主”?告诉你:桌主就是去占乒乓球桌,好让自己的“仇人”打不到球的人。一冲出去,不到上课你决找不到,有时就连老师也找不到他们。玩归玩,但每每看到有人欺负弱小同学他们就会挺身而出打抱不平,或别人有困难时也会热心帮助。尽管如此,老师还是为他们背了不少黑锅。看看这帮“野猴”们……
音乐派
篇3
--------
我。生于90年代。冷漠。敏感。阴郁。双鱼座。偏激。固执。隐忍。神经质。小洁癖。夜行者。自恋狂。为人古怪。自以为是。性格分裂。无可救药。生性凉薄。不喜答问。厌恶被窥探。厌恶被命令。一个人走路。一个人听歌。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发呆。自说自话。疯言疯语就是生活之全部。始终向往安静生活却又害怕过于宁静的生活,所以浑浊的生活在繁华烟火之中,回归现实,我是凡俗之人。
喜欢黑白红蓝绿。喜欢数字9。喜欢秋季。喜欢阴天。喜欢淋雨。喜欢凌晨睡下。喜欢三毛。喜欢小四。喜欢摇滚。喜欢轻音乐。喜欢悲情电影。喜欢恐怖电影。喜欢对着电脑屏幕发呆。喜欢自己做各式各样的发型。喜欢深色T恤。喜欢肥大的破旧牛仔裤。喜欢格子或者条纹的衬衫。喜欢冰凉透顶的白开水。喜欢昏暗的黄色光线的台灯。喜欢唱歌或者安静的听歌看书。
遇见过一些人,遇见过一些事。好的。坏的。温暖的。凄凉的。喜极而泣的。欲哭无泪的。爱过。恨过。癫狂过。病态过。义无反顾过。但那些过往。都已如同过往随风即逝。此时努力平静,努力淡然,努力安生。试图对着阳光微笑。始终忠于自己的信仰,相信终有一天,春暖花开。
记不清有多少失眠的夜晚。躺在凉席上,呆呆着看着天花板。习惯重复的听着一首歌。然后记住他们的旋律。在嘈杂喧闹的时候,我习惯把声音开到最大。我说过,一首歌甚至几首歌,都会让我想起很多很多。关于爱情,关于你们、他们和自己。 记得,曾经有很多的歌词摘抄本。我把那些微妙的词语全部抄下来。就这样,看着文字,听着旋律。我把它们糅合在一块,编织成一个个美丽的童话。一个个痛彻心扉的“对不起”。
他说,我记得你。做什么都很认真的哥们。
她说,我记得你。安静时而又幽默的男生。
你说,我记得你。淡然却又对别人都很好。
他们说,我记得你。大部分时间坐在同一个地方看着远方发呆。
她们说,我记得你。那个经常拿着笔在草稿纸上写一些凌乱而又美好的旋律的歌颂者。
你们说,我记得你。我也记得。你们是我停泊过的港湾,是给我温暖的天使,是导演那一段段美好回忆的始作者。
我说,我也记得。 那些曾经陪伴我的人和事,都在渐渐的消磨着时光的记忆,残留在脑袋的最深处.
那些走过的街道,那些躲过的墙角,那个欢闹的教室,那片一起仰望的天空。那些人们。
我们未曾相识,却只觉温暖。
我们未曾相知,却如此靠近。
我们未曾相诉,却不需言语。
你是你,我是我,你的发梢,我的味道。我的礼貌,你的微笑。我们相互点头致意然后别离,注定的。
重生,我爱上了这个词,却始终无法做到,继续轮回。
手心上的温度,刚好37.5度。只感温暖 。
我不回来,你再不需等待。
当我还相信的时候,天长地久以及海枯石烂是一件让我每天开心的一剂药.
当我孤单的时候,得过且过淡漠的看着生命一闪而过的过客,然后充分的准备着孤单的过一辈子.
矛盾的心里一直骄傲的在等一个人.我想这个人会来的。
篇4
韩 振
“下次见面后,要记得挥挥手,我们之间都有好梦”,一句歌词见证了绿茵场上失意者告别时的悲壮。
狭路相逢,是老天的安排,也是前世修来的缘份。正所谓两强相遇勇者胜。失败者无需过多地悲伤,他们可以高昂着头,在球迷的掌声中离开。他们应该得到尊重,因为他们为国家、为民族、为球迷奉献得太多。绿茵场上没有真正的失败者,只是因为规则限制,注定要有割舍。抛弃,虽然略显遗憾,但这就是足球的魅力。
世界杯是最值得英雄们期待的舞台。他们经过一场场激烈的战争,幸运地登陆上岸。此刻球迷对他们充满了敬意,期待他们能够创造激情燃烧的岁月。球迷的心是纯洁的,他们不想把失落留给自己和自己心爱的球队、球星。他们最想看到的是英雄们踏着“敌人”的尸体前进,把战旗插上胜利的顶峰。
当英雄们已不再年轻,当英雄们的职业生涯步人暮年,他们希望以完美的结局谢幕,以此回报他们的支持者。可老天往往喜欢捉弄人,难免会留有遗憾。英雄们的斗志始终没垮。他们可以勇敢地站起来,因为他们有着坚强的后盾。站直了,别趴下,我们甘心为英雄们致敬!
英雄们渐渐地离我们远去,但他们那种大义凛然、敢于在战场上与“敌人”殊死搏斗的精神仍然深深地烙在我们的心中,荡气回肠……
未来的绿茵场上,我们再也看不到英雄们威武的身影,会有一道深深的划痕印在心中,伤感万分,失落无尽,那种感觉欲哭无泪。
“战神”巴蒂的泪水告诉我们,“男人哭吧不是罪”;地中海“忠诚卫士”马尔蒂尼忧郁的眼神告诉我们,战争的残酷从不对人留情。
是的,他们离开了绿茵场,那熟悉的面孔始终让我们无法忘记,他们留给我们太多值得珍惜的东西。
当齐这内率领“高卢雄鸡”驰骋杀场,拉尔森领着“北欧海盗”绿茵探险,“东欧铁骑”内德维德在战场上浴血奋战,这样的场景是如此悲壮。
弗戈、代亚耶亚、米洛舍维奇、阿里・代伊、范德萨、拉尔森,让我们记住这一串名字,他们付出的太多太多……
英雄们一路走好,我们是那么地舍不得你们离去、舍不得你们就这样走了。你们就像金光闪闪的大力神杯,光彩夺目、魅力四射。请再回首,我们向你致敬,把掌声、鲜花送给你们,还有一句话:老兵水远不死……
头球射门战术(二)
包抄头球射门
如果射门者跑位时机适当,进攻者还需注意顶射的角度和力量。身体的冲击加上球的速度可产生很大的力量。
(1)近门柱顶射
位于近门柱的顶球者,可直接蹭入门或是蹭球于远门柱方向时,守门员取决于传中球传自于近底或边线,或站于前半侧球门朝着前门柱,或是从后半侧球门位置向前移动。
此时,皮球从前门柱入网的情况不多,否则就是守门员的失误了,因为优秀守门员丢球的区域往往只限于远门柱。
(2)球门中路顶射
这个位置显然更易进球,此时射门应注意要加大力量,将球顶向球门下角更能提高进球机率。
(3)远门柱顶射
当顶向远门柱时,顶球者首先应考虑的是守门员的位置。这时的顶射也应注意力量和角度,这种下角大力球是守门员最难扑接的。
(4)鱼跃头球射门
篇5
一首好的作品要靠歌唱者的二度创作,才能将它歌唱活,好的歌唱者在演唱中能把歌曲中喜、怒、哀、乐充分地表现出来,达到“一声唱到融神处,毛骨悚然六月雪”,一曲唱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要达到这种歌唱的程度,只有较高的歌唱技巧还不行,必须从“情感”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情感用自己心灵的感受,用美妙的声音打动听众,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音乐作品与声乐演唱情感的培养
歌唱的情感培养,必须是建立在良好歌唱技巧的基础上,才能把音乐作品要体现的东西完整地表达出来。歌唱既要唱声,又要唱情,只有声情并茂的歌声,才能正确揭示歌曲的情感内涵,才能产生极大的艺术感染力。不同风格的作品,需要不同的情感来演绎。要通过对作品的理解分析,寻找诱发声乐表演的内在体验依据,唤起类似于一度创作者的情感世界,用自己的再认识激发出主体心中“情感的火焰”。
如艺术歌曲《黄河怨》,歌唱者要勾画出一个失去丈夫、儿子,倍受日本鬼子蹂躏的妇女,惊痛凄断的悲绪,欲哭无泪的,以体现女主人公悲痛无望的内心。特别到最后时,声音要高亢有力,将悲愤激昂,血债血偿,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悲恨情绪充分地宣泄出来,产生强烈的戏剧性效果。再如在演唱《教我如何不想他》(刘半农词,赵元任曲)时,歌唱者从“飘着微云”“吹着的微风”“水面的落花”“水中的鱼儿”“西边的残霞”以及委婉抒情的旋律中,体验出作者思念远方人儿的“拳拳情”“切切意”。
从以上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在演唱歌曲时,要探讨作品的意境及词曲中提供的富有个性特征的曲调和词句,揣摩词曲作者隐藏在歌曲中跳动的脉搏及作品的动机、主题、背景、段落、句读,使歌唱者一接触到作品时,就能打开自己的心扉,用积极的体验去进行二度创作,把自己的情绪融会贯穿到作品中,用自己的全身心,把自己的灵魂投入到歌唱中去。歌声才能打动听众的心,才能把一部好的作品完整准确地演绎好。
二、语盲文化与声乐演唱的情感培养
声乐艺术是由语言与音乐结合的综合艺术。在声乐作品中,音乐发展并扩充着歌词形象的内涵,使音乐在表达情感上更为直接,更为具体。反过来,歌曲中的诗词歌赋又解释着音乐形象,并以语言文学内容主宰去寻求音乐的表现。
转贴于
在声乐训练中歌唱的咬字,发音贯穿于歌唱艺术的始终,是一切发生技巧及艺术表现的立足点。正确处理字和声的关系,是传“情”的重要保证。必须从咬字吐词的正确清晰出发,要求发声的圆润优美,才能在演唱中解决“字”与“声”“情”三者的矛盾,做到“字”“声”“情”三者结合。如果歌唱者在演唱中片面去追求发声的优美和情绪的培养而忽视咬清字音,就会使人听不清词意,妨碍歌曲的内容表达,减弱歌唱的艺术感染力。
在演唱中,为了深化作品,更好地塑造音乐形象,还要运用多种变化的咬字、吐字方法,把字唱活唱美,使歌唱者能把自己的情感按照歌曲的内容抒发得淋漓尽致,产生感人的艺术效果。
三、注重情感交流与声乐演唱的情感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通过作品内容、语言、咬字、吐字上培养歌唱者的情感外,还要注重主体与演唱合作体及观众之间的交流。它包括了演唱者与伴奏者的内心沟通。从听音、悟情中去体察伴奏者的内心感受。同时要求伴奏者通过其伴奏声来传递自己的体验,反过来,伴奏者又从歌唱者的歌声中悟到歌唱者的情感的语气、语调,来补充自身的情感养料。这种情形下的歌唱者与伴奏者之间的默契交融必然会产生情绪共鸣。歌唱者就能把自己演唱的作品表达得完整,感染听众。
歌唱者与观众的情感交流也是十分重要的。歌唱者在教室演唱和在有观众的情形下演唱的状态是不同的。正是由于观众的存在,干扰了他的注意力,破坏了原本歌唱者的发声状态。因此,我们教学就是使学生学会在当众的情形下,平静自如,对自己的歌唱器官进行谐调和控制,用自己的耳朵倾听自己的声音,并加以调整,调动自身的情感,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的音乐中去,去创造作品的艺术形象。与此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在演唱时,能调动观众的情绪,变被动为主动,激发自身的创作信念和创作热情。面对观众期待兴奋的眼神,歌唱者越唱越投入,越唱越好,台上台下融为一体,气氛热烈感染人。这无疑能使歌唱者把自己要唱的作品唱得更加完整,更能大大地调动自己对作品的情感表达。
实践证明,通过教学中注意学生歌唱中的情感培养,我们的学生能对歌唱作品做到独特处理和细腻表现,并予以充分的激情表达,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的音乐生活中去,去创作作品的艺术形象,完成好每一首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尹萍《试析声乐教学中的乐感之培养》,艺术教育编辑部出版。
篇6
我和朋友们、老师们,在吃散伙饭那天,笑啊叫啊,高喊着种种让人激动的誓言。一杯杯泛着泡沫的啤酒,在沸腾的人群中被一次次高举,然后又一次次倾斜。酒精飞溅,溅起这三年,乃至更久远的回忆。
回忆往往只有在酒精的催化下才变得清晰与深刻。
比如,小凯那天确实喝多了,他的手臂重重搭在我的肩上,眼神泛着涟漪,晕头转向地说了一大堆抒情的话。你知道,两个大男人一旦在一起抒情就会显得肉麻,于是我只是静静地听着,没有过分陷入他的叙述中。
他倒是哭得一塌糊涂,我无比惆怅地看着他那狼狈的样子,将身边的啤酒一饮而尽。脑子嗡嗡直响。一时间幻灯片似的回忆一幅幅闪现。我不想太感伤,于是狠心地放下小凯的手臂,将他送到了旁人的肩上……
看似我什么也没听进去,可我知道一旦闭眼,满满的厚重的回忆就会将我淹没。亦如那些日子。一本本砖头似的课本,一张张雪花般的试卷,将你我的青春捂得严严实实。
我苦笑着,只能劝君共饮一杯酒。
我猜想班主任也一定是喝醉了。
他夸张地笑着,以至于门牙一览无余。这个中年人慢悠悠地拿着酒杯走来走去,碰来碰去。这会儿的他没了往日里略显尖酸刻薄的神态,反倒处处平易近人,和同学打成一片。
突然,班主任扯着嗓子,举起酒杯,冲着一男一女两个同学喊道:“回头我可要喝你们的喜酒啊,喜糖不要忘了。来,我要和你们单独合张影。”
他俩尴尬地笑着,和当年被抓去办公室,面对家长时的表情如出一辙。
我猜想,在此刻,他们一定觉得,曾经那个像老和尚似的班主任,与此时的班主任形成了巨大反差。
多少爱慕都被德育处主任及班主任给扼杀,能把这三年都坚持下来的,的确也应该好好祝福一下。
我还记得。每次德育处那个长得像汤圆的主任,在广播里一一宣读处分通告时,无论是寝室打牌或厕所抽烟被抓,还是考试作弊或夜不归寝被查,教室里的同学们都像是把广播里传出的声音当成《康定情歌》,各自若无其事地上着自习,各做各的事。
微妙的是,一旦主任说道,“XXX同学与XXX同学,因近期交往过密,学校研究决定,给予XXX同学和XXX同学……”,奇妙的事情就在此刻发生了。全班会不约而同地缓缓抬起头,注视着悬挂在墙角的广播,脸上全是诡异得难以捉摸的表情。当这条处分通告播送完毕后,全班又不约而同地发出整齐的叹息声:“唉——”引来班主任热浪般毒辣的眼神。
在我看在,那声意味深长的叹息,好比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某位员得知自己亲爱的战友被敌人发现了身份……
果然,有人在教室某处嘀咕了一句:“又有一位同志‘牺牲’了。”
面对一堵堵纸质高墙,我们都笑而不语。我只记得那时的窗外,天空蓝得醉人……
高考仿佛只是一场经过麻醉的无痛手术,真正的痛永远是在术后。
令人抓狂的事情有很多,比如高考完的第二天。各大报纸网站上刊登的各科考试答案。那些安安静静等人注视的答案就好比,既让人害怕,又叫人欲罢不能。
身边好几个朋友都对了自己的答案,那些估分低的朋友抑郁了;那些估分高的朋友,也抑郁了。
于是乎,我在那天晚上,独自坐在电脑前,小心翼翼地将自己记忆中的答案与网上的答案作比对。
随即,我发现最应该抑郁的人应该是我,因为我成功“避开”了所有正确的选项。这也太邪门了吧,我承认我考得一般,但也不会这么烂吧。
我欲哭无泪地对完了数学。接着又斗胆对了一下语文。最终,因为小心肝承受不了打击,语文只对到一半,我便恍惚地瘫坐在椅子上……
这时老妈走了进来,看我这个狼狈的姿态,问我怎么了。
我自顾自地看着电脑屏幕,心想,我就知道,真正的痛果真在术后。
还好我家楼层不高,并且有护栏。
“你干吗呢?”老妈弯下身子,滑动着鼠标,然后问我。
我没有回答她。脑子里一团乱。
“你没事看去年的答案干吗?”
我看着她,呆了两秒,然后瞬间石化。
这时,一阵晚风袭来。
KTY里,我乐此不疲地唱着陈奕迅的《你的背包》,虽然每一次我都唱跑调。
这世界上没有几首歌我会唱跑调,因为会唱跑调的歌我一般都不唱——唯独这首歌,对于我的声线而言,它高得惊人,每次唱它,我都情不自禁地昂起头颅,瞪大双眼,使出吃奶的劲儿。
我一直认为《你的背包》的歌词写得很棒,冥冥之中给人鼓舞。
起初我和大多数人一样,以为这是首描写爱人离别的歌,可渐渐我发现,这个背包载着的不只是这些年的记忆。
多年前,在机场的车站,你将装着我们共同梦想的背包交给了我。我背着它一步一步向着远方前行。经历了无数春秋,经历了无数冷暖,当岁月逝去,我才恍然发现,起初我们共同的梦想,如今已成了我一个人的回忆,“已与你无关”。虽然可惜,但我说过借了一定替你保管,借了一定将梦想重新打包装好,送还给你……
为了这个背包,我一直前行,前行,哪怕它让我走得好缓慢。
整首歌的旋律已经深深刻进这初夏最难忘的回忆里。
我一时间难以自拔,独自高唱着。
世上没有不散的筵席。这句话很直白没什么可回味的余地,但我又不得不承认它的客观性——真理有时候带着残酷。
聚会慢慢少了下来,我在家里待着的日子渐渐多了起来。每天都很晚才睡,睡梦中又总是出现诡异压抑的梦魇,我要么在梦中来来回回跑得满头大汗:要么在几个陌生人中极力伪装着笑容;要么在一片混沌之中,我不安地蜷缩着,像个重回母腹中的胎儿,被稠密的羊水包裹,明明感觉快要窒息,但却始终感知着周围混沌的世界。
我每天早上都在同一时间习惯性地睁开双眼,如同我还在上高三,依旧等待着高考的来临。可等真正清醒过来时。我才发现我已经连一本课本都不剩了,书包也好久没有装东西了,签字笔的盖帽更是很久都没有合上了……
高考之前,我以为自己高考之后会过得很精彩,可现在我却发现,自己像刚出狱的犯人,难以适应生活,甚至连上厕所都匆匆忙忙,还以为是在课间。
当我通过高考真正离开了学校。我竟悲哀地发现,自己其实并不想离开。
我想我是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我竟爱上了绑架我青春年华的地方。
那阵风呼啸着,嘲笑着。
司机出了隧洞又能怎样?见到了太阳又能怎样?到头来还不是一样,孤独地行驶在命运的高速公路上,没有歇脚的地方,终究又会经历下一个漫长的隧洞。
我活在这片催人奔走的热土上,哪怕双脚烫伤,却没有机会停下来。为找到一处停脚的树荫。多少人和我擦肩,又有多少人同我并肩,我明白,这年头谁都不容易。
是我们匆忙奔走的身影逼迫着我们自己。
篇7
到了西班牙不能不看国粹弗拉门戈,正像到了意大利不能不听歌剧,到了日本不能不看艺伎歌舞,到了中国不能不看京剧是一个道理。
马德里酒馆中的弗拉门戈
我第一次看弗拉门戈,是好几年前的事,地点在马德里老城区的一家小酒馆,时间是晚上九点。那一带都是百年以上的老房子,幽幽的街灯平添了几分古老,而那位在酒馆前像卫兵似的来回踱步的戴着包头巾的汉子,更使这个场景多了一层奇幻色彩。他那身装束酷似古代海盗或吉普赛马贩子,腰间配着短刀,肩上扛着一杆火枪。进得门来,仿佛置身于吉普赛人的山洞,奇特的布置立刻把现代化的大都市关在门外。
突然,灯光大亮,小舞台上站满了舞者,还有一名歌手和一名吉他手。女子都身穿艳丽的镶荷叶边长裙,披着马尼拉大披巾,梳着高高的发髻,鬓边插着火红的石竹花;男子都穿着黑色的紧身裤、皮靴和很俏皮的小马夹。他们的外貌一律非常吉普赛,与其他欧洲民族相比有很大差异:黝黑的皮肤,黑亮的卷发,极富表情的深深的黑眼睛,鹰鼻,面部线条硬朗鲜明。然而,当弗拉门戈舞动起来时,我才知道,差异不仅在于外表,一切都是差异。凄怆的歌声、激烈的吉他节奏、不可思议的飞速旋转和清脆如冰雹击打屋檐的踢踏舞步……
顿时,我们的许多欣赏习惯被弗拉门戈击得粉碎。弗拉门戈的明星级舞者不是妙龄女子,而往往是35岁至40岁、甚至年龄再大的妇女;她们体态丰满健硕,伴着音乐舞动着身体,充满深深的韵味和极强的表现力;音乐几乎都是悲凉、激忿的,歌手的嗓音则必须是嘶哑的,唱到高音时有真正“裂帛”的效果;舞者的表情往往是肃穆的或是超然物我的漠然,甚至是唯我独尊的傲然;表演形式似乎很随意,歌手坐在一条长凳上唱着,吉他手会站起来,一只脚踩着凳子,弓身奋力击打琴箱,周围的人拍手应和着节奏,嘴里会不时大声喝喊着为舞者鼓劲,整个表演仿佛是吉普赛部落的人们在自娱自乐。
有一位叫玛利亚的独舞者,她的表演简直令人叫绝。她身穿带碧绿斑点的连衣裙,身后拖着长长的裙裾,在吉他急风暴雨般的节奏中,她飞速左右旋转,裙裾在她脚下盘旋着,灵动而有生命力。她的发髻骤然散落,长发像扇子似地张开,遮住了她半个脸,然而她脸上的高傲、倔强和吉普赛人特有的神秘感,依然从发隙中迸射出来。吉他声戛然而止,她在飞旋中突然站定,雕像般静止不动,双臂高举,头颅高昂,女王般地傲视着远处,脚下是被她踩碎的石竹花瓣。
小酒馆里的气氛火爆得似乎能把方圆几里之内都点燃,马德里因弗拉门戈而毫无睡意。
安达露西亚的弗拉门戈
其实,弗拉门戈并不是百分百的西班牙本土艺术,它和西班牙文化本身一样是多种文化拼镶的马赛克。人人都认定它是吉普赛人的歌舞,其实它的诞生、演变和最终的形成远非这么简单。
弗拉门戈是诞生在西班牙安达露西亚地区的一种集歌、舞、吉他演奏于一身的以吉普赛人为主体的民间表演形式。
为什么偏偏是安达露西亚?这一片广袤的地区位于西班牙的东南端,东临地中海,南面隔海峡与北非相望,千百年来一直是东西方各民族进入伊比利亚半岛的必经之地,每种文化都撒下了自己的种子,因此在这一地区古老的传统音乐形式中,我们能找到希腊人、腓尼基人、北非的摩尔人和阿拉伯人留下的深深的印迹。公元8世纪起,大批吉普赛人从印度的普吉拉德邦一带大规模西迁,穿越了整个欧洲。公元1425年,其中的一些部落从法国进入西班牙,从此西班牙的民族构成中便多了这么一支来自东方的血脉。这群天生的流浪者,在长途跋涉中以歌舞自娱自乐,并以此作为精神食粮来维持自己的生命力。安达露西亚金灿灿的阳光、密布的果园和好客的市镇,加之当时西班牙宽容的文化大环境,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为中世纪欧洲的巨大亮点,这一切让他们决定定居在此。
就这样,共同的生活使得吉普赛人吸收了许多安达露西亚的歌舞形式,又吸取了另一个边缘民族――皈依了基督教的阿拉伯人的音乐精华。据说,“弗拉门戈”一词就来源于古阿拉伯语,意为“流浪的农夫”。而在此过程中,犹太人的宗教音乐和民歌也渗入到弗拉门戈的歌词、旋律和舞蹈当中。但是,构成主旋律的是吉普赛人的创作。正如评论家费尔南多・吉尼奥内斯在《什么是弗拉门戈》一书中所说:“吉普赛人之于弗拉门戈,尤如大米之于海鲜什锦饭:是合而统之的因素,也是本质而关键的因素。”
弗拉门戈的形式趋于成熟并逐步固定下来是在18世纪和19世纪初,它的歌、舞和吉他伴奏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形成彼此密不可分但又无法替代的关系。歌也被称为“深歌”(cante jondo),多为清唱、独唱,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明显地受到吉普赛歌谣的影响;舞有独舞、双人舞和群舞,舞者有时会手持响板,边舞边敲击;吉他伴奏是在形成过程中最后加入的成份。就这样,弗拉门戈逐渐从吉普赛人的营地和小庭院走向街道、广场、咖啡馆、酒吧、小剧场、大剧院,从自娱自乐的简单歌舞形式发展为呈式复杂、表现丰富、独具一格的民族演艺,从为上流社会所不齿
到如今成为西班牙民族艺术的象征符号。21世纪的今天,弗拉门戈被西班牙民族奉为国粹,成为整个民族的骄傲。
深歌:弗拉门戈的灵魂
一次,我应朋友之邀去剧院看了一场正宗古典派的弗拉门戈表演,而且还有一位知名的歌手参加演出。舞台上没有丝毫装饰,只有一方深色的天幕,伴奏也仅有一名吉他手,一切都朴素得惊人。然而,其演出效果却可以用豪华二字来形容,特别是那位歌手的演唱,让我从此深深地信服了那句名言:深歌是弗拉门戈的灵魂。
偌大的舞台上只有一位中年歌手和两位伴唱者,浓黑而略显零乱的长发衬托着歌手十分沧桑的脸。他在一条长凳上坐定,半闭着眼睛唱了起来,整个剧院刹那间充满了弗拉门戈的音符,沙哑的嗓音里流淌着来自遥远的空间和时间的旋律,浸满了凄楚、悲哀、无助和宿命。歌词仿佛浓缩了整个吉普赛民族几百年来所遭受的颠沛流离之苦,在夹缝中求生存的艰辛以及被歧视、被践踏、被贬损的辛酸。
弗拉门戈深歌中的古老谣曲(tonas)就是一种悲歌,其歌词内容大多讲述吉普赛人游离于法律和社会边缘的悲惨遭遇:入狱,苦役,囚徒生活,血腥的打斗,横死街头。这些歌谣多用第一人称,且无伴奏,歌手采用的幽长的和呼号式的唱法,忽高忽低,萦回曲折,这些因素都加剧了凄楚的分量。演唱时,歌手可根据自己对人生的感悟、歌唱天赋和当时的情绪即兴发挥,因此同一首歌可能会被不同的歌手演绎出不同的风格内涵。
篇8
发挥特长,山歌导游受欢迎
1993年,潘红梅考上了广西河池民族师范学校,毕业后,她执意回到家乡当小学老师。后来由于学校缩编裁员,她下岗了,这让她有些不知所措,整天呆在家里唉声叹气。一天,广东某民间歌舞团开着大篷车来到宜州市招收歌手,喜欢唱歌的潘红梅决定去试一试,结果由于表演出色,她被录用了。接到歌舞团的通知,她兴奋得手舞足蹈。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她成了一名歌手。
然而,令潘红梅没有想到的是,做歌手要随歌舞团到各地演出,非常辛苦,报酬却很低,有时还要表演低俗的节目,她感到很失望。不久,她辞职了。
回到家中,潘红梅无所事事,情绪十分低落。一天,她找朋友聊天,朋友告诉她宜州市旅行社正在招导游,建议她去应聘。听到这个消息,潘红梅非常高兴,当导游是她十分向往的职业。面试的时候,招聘人员见她能说会道,能唱能跳,长相标致,便聘用了她。
进旅行社后,潘红梅工作勤勤恳恳,对待游客很热情,得到了领导的赞赏,领导让她独立带团。带团出游的时候,为了活跃气氛,增加游兴,她会随机编一些歌词,唱唱山歌,游客们听得陶醉,不时为她的精彩演唱拍手叫好。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她很快被提升为公司副总经理。
2000年春,为了弘扬传统山歌文化和发展旅游业,宜州市委宣传部和旅游局、文化局等部门开展“农村百事歌谣”活动,潘红梅应邀参加了这次活动。活动中,她自编自唱的山歌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赢得了主办部门的好评,从此她在当地唱出了名气。
随后,潘红梅参加了广西区党委宣传部主办的“九月唱丰收,农村山歌大赛”活动。比赛中,她以声情并茂、原汁原味的歌声征服了评委,获得了“2001年度壮族山歌歌王”称号。
项目出新,山歌旅游有市场
获得“歌王”称号后,潘红梅思索着怎样把山歌唱出财富来,山歌民俗与旅游业结合起来,开拓旅游市场。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丈夫,丈夫非常支持。一天,她带团在风景区游玩时,听到前面一个导游在给游客唱山歌,有游客问她:“导游,你会不会唱山歌呀?”潘红梅笑着回答:“会呀。”游客说:“那好,我们来对歌,跟前面的比一比。”见游客邀她唱山歌,她非常高兴。随即,歌声唱起:“我是广西山歌王,名字喊作潘红梅。欢迎贵客宜州玩,山歌当酒又当杯。”“我是广东生意人,远游‘三姐’的故乡,山美水美人更美,山歌听得人陶醉。”两人你唱我和,游客们击掌助兴,气氛非常活跃。
这次经历进一步激发了潘红梅的创业灵感,她想:我有“歌王”称号,又懂旅游,何不用山歌来打旅游品牌呢?可是,怎么把山歌融入旅游项目呢?她陷入了沉思。
2001年秋,潘红梅带团去桂林,看到一些景点的游客很多,她不禁感慨:天呀,我们旅行社组团那么劳心费力,效益却不是很好,可这些景点不用花多大工夫,就有很多游客,看来,只要开发出有特色的景点,硬件设施到位,就不愁没有客源。她又想:开发旅游景点可不像经营旅行社那么简单,投资风险大,稍 有不慎就有可能亏损。丈夫建议她先试验一下,在风景区搞一些小型的民俗表演活动,看效果如何再决定下一步怎么做。潘红梅觉得丈夫的建议可行,试着开展了几次山歌演唱活动,效果不错。于是,她决定在离宜州市不远的马山塘风景区建立一个以山歌表演为主的旅游基地。
不久,为了规范开发旅游景区,潘红梅投资10多万元成立了宜州市歌源文化旅游公司。经预算,初期开发马山塘旅游景区要100多万元。到哪里找这么多资金?开办公司她已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再也拿不出钱了,她想放弃,可又不甘心。就在这时,宜州市某公司听说她拿到了开发马山塘旅游景区的项目,前来与她商谈合作事宜。经商议,那家公司同意先投资60万元,潘红梅出资50万元,共同开发。虽然有了合作伙伴,解决了部分资金,但余下的50万元对她来说还是天文数字。那段时间,她和丈夫四处举债,跑断了腿。
有了钱,潘红梅开始修建景点。半年后,这个投资100多万元,集山歌楼、风雨桥和观景亭等旅游建筑为一体的景区初步修建好了。接下来,她着手组建山歌表演队,用山歌吸引游客。
由于山歌导游形式新颖,潘红梅的旅游公司生意兴隆,游客们总是高兴而来尽兴而归。然而,由于旅游市场竞争激烈,不出一年,宜州市所有的旅行社相继推出了山歌导游服务,潘红梅公司的生意受到冲击,一落千丈。她深深地意识到,仅靠唱山歌来吸引游客还不够,还应该推出一系列的相关活动。于是她围绕自己的“歌王”称号做文章,请人设计了歌王服装,给自己做形象包装。“歌王”品牌一经打出,游客感到耳目一新,旅游景区的生意逐渐红火起来。
然而就在潘红梅的生意蒸蒸日上时,灾难性的“非典”突然袭来,旅游景区顿时萧条冷落,公司入不敷出。看着冷清的旅游景区,面对等待发工资的员工,她的心在流泪。“非典”过去后,潘红梅想方设法增加旅游景区的人气,开展了一系列的壮族风俗表演活动,如打“篾球”、舂糍粑、玩“磨秋”等。接着她在旅游景区举行了大型的“广西歌王邀请赛”,参赛的不仅有历年来的广西山歌王,还有许多山歌爱好者,此次活动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游客络绎不绝。
可是,当她的公司刚刚恢复元气,新的问题又来了。她所在的旅行社的一些股东对她产生了不满,说她自己开公司,影响了旅行社的生意。一次股东会上,几个股东指责她对大伙不负责任,只顾自己。面对股东的指责和不理解,想着自己对旅行社付出了许多,吃了不少苦,潘红梅十分难过,委屈的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一气之下她离开了会议室。第二天,她辞去了旅行社的职务,一心一意经营她开发的旅游景区。
后来,潘红梅曾经工作过的旅行社由于管理不善,效益滑坡,严重亏损,不得不转让。几经周折,潘红梅筹钱承包了该旅行社。
谣言四起,山歌创新突重围
随着生意日益红火,让潘红梅始料未及的是,有的同行认为她开发的旅游景区影响了他们的生意,心理不平衡,便说她违法经营,行为不检点,使她的名誉受损,生意受到影响,合作伙伴变了脸。眼看着自己经营的旅游景区再度冷清萧条,合作伙伴抽身退出,潘红梅十分无奈,欲哭无泪。
这时,她想起了那句话:不经风雨,怎见彩虹。每每遇到困难和挫折,她便唱起山歌,以此来排解内心的苦闷。
山歌让潘红梅获得了快乐和力量。为了证明自己是合法经营,她再三向有关领导申诉,有关部门经过调查,证实她的公司是合法的,享有马山塘风景区的经营权,潘红梅如释重负,放开手脚大干,并通过媒体宣传,马山塘旅游景区再度热闹起来。接着,她投资60余万元购买了一艘游船,同时,进一步发挥山歌的导游功能,设置一些导游与游客对唱山歌的情节和场景,让游客也参与到唱山歌的旅游活动中,如模仿《刘三姐》中的对歌场面,使旅游景区呈现出一派欢乐场景。
逢年过节,潘红梅的公司都会在景区举办文艺活动晚会,活动大都以唱山歌为主,表演者有专业演员,有游客和当地群众,场面非常热烈,人气很旺。
篇9
清贫中作乐的婚姻终于失去从容
作为大连这个城市里的“蚁族”,我和宫平做足了再苦也要在一起的思想准备。2008年6月,我们选择在学校举行毕业典礼那天“裸婚”,原因是我们没钱办仪式,只好借了那天典礼的热闹与排场。
婚后的日子没有想象中的那样艰难,我们每月共计3300元工资,除去房租、衣食住行等开销,还可以有千八百元的结余。我们总是一起欢天喜地地把它们存进银行,兴高采烈地走出来,仿佛大款儿的样子。
那时的我们彼此心疼对方,总是把最好的菜埋在对方的碗里;经常把对方买给自己的衣服拿回商场退掉,然后毫不心疼地给对方买一件。到最后,往往是两人一起去退货,然后,手拉手去服装批发市场买山寨名牌。
我们最奢侈的事情就是去吃肯德基,彼此的生日、认识纪念日、加薪了、银行存款突破万元大关,有时实在找不到理由,我们便躺在床上绞尽脑汁地想啊想,那个过程,远比去大快朵颐的时间要长得多。宫平说:“这叫让幸福来得更漫长一些吧。”
结婚第二年,宫平的同学出国,将其80平方米的二居室交由我们照看。我们迅速搬了进去,兴奋得一夜未眠,生怕一睁开眼睛,又回到那不足10平方米的蜗居,连洗个澡都得看房东好几天的脸色。
宫平的单位经常有应酬,他会打包带回来一些菜,尽管场面上他会假意推托,可是一到家,我们便欢呼着满足口腹之快。
那时的日子,总是有那么多意外的惊喜,一顿肯德基、一盒剩菜、一件地摊名牌,都足以让我们开心良久。
可是,这快乐如此易碎!
当我们的存款终于到了5万元时,我们心如鹿撞般地去了售楼处,那高昂的房价狠狠地嘲笑了我们的无知无畏。一天跑下来,我们终于笑不出来了。
打击接二连三。
我爸爸在连续半年出现便血后,才在妈妈的坚持下到城里来看病。结果一诊断是肠癌晚期,由于已经骨转移,十分痛苦。宫平不忍心看爸爸遭罪,将他送到了临终关爱病房。面对流水般消失的医疗费用,爸爸在住了一个星期之后,背着我和宫平,在妈妈的搀扶下回了老家。得知消息后,我哭得肝肠寸断。那天,宫平没有像往常一样哄我,而是找同学喝到烂醉――第一次,我们对人生有了一丝绝望:我们那土里刨食的父母把我们供到大学毕业,可是,工作后的我们别说让他们过上城里老人一样体面的生活,就是生个病都承担不起。3个月后,爸爸去世。葬礼上,我和宫平哭得好伤心,除了伤心,更有彻骨的惭愧。
很长一段时间,宫平天天下班后就去网吧,在各种创富网站上流连,最终选定了一种据说可以吸纳甲醛等有害气体的灯。那些天,他像急红了眼似的把我们余下的3万元全部买了这种灯,并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出去推销。10天过去了,一盏灯也没有卖出去,其中一些灯已经不亮了,而那个厂家的电话早已成了空号。那些堆在家里的灯,让我俩的心都堵到了极点。
就在这时,我怀孕了。面对妇产科门诊前那些兴高采烈的准妈妈、准爸爸,我和宫平却是欲哭无泪。我拿着诊断书,去手术室排队。快进手术室的前一秒,宫平喊我,我没有回头――我们没有条件生育这个孩子,所以我必须铁石心肠。
2010年3月,宫平的同学马上就要回国了,我们不得不四处去看房子……我们又开始了居无定所的日子。
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这样周而复始的日子里看不到希望。生活并不像小说里描述的那样:“经过一番奋斗,他们终于成为后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当我看到宫平快把兜掏漏了,也凑不够给我买乌鸡的钱时,我想起了那句歌词――最后的疼爱是手放开。
幸福与金钱并非血缘关系
一直以来,宫平的同事刘苗对他很有好感。这个家境优越的女孩子毫不掩饰这一点。以前,我和宫平对于刘苗的存在都只是微微一笑,我们无法剥夺她爱的权利,我们唯一能做的便是洁身自爱。可是,发生了那么多事情之后,我突然觉得自己的存在对于宫平来说是一种拖累。
两颗相爱的心曾那样相互疼惜,而这疼惜渐渐成为一种折磨。所以,当刘苗第N次不管不顾地发来暧昧短信时,我和宫平之间有了最为激烈的一次争吵。我们都不惜狠狠地伤害对方,表达自己对这桩婚姻的后悔。“那就离婚吧!”我甩下一句话,拿起简陋的行李,离家出走,寄居在表姐的家里。
表姐家的房子很大,是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的典型。可是,姐夫很少在家,偶尔回来,他们就像跟客户吃饭一样相敬如宾地吃顿饭,除了孩子之外没有任何的话题。表姐做了子宫肌瘤手术,躺在医院里居然不告诉姐夫。我问她,她说:“他根本都不心疼,何必让他回来?让自己难过,还让他觉得不耐烦。”表姐的话,让我霎时泪流满面。一方面为表姐,一方面是因为我想宫平了,想起一次我被出租屋的劣质铝合金窗户割伤了手,他一边为我止血一边哄我的情形。表姐和表姐夫冰冷的夫妻关系让我顿悟:婚姻幸福与否,跟金钱真的没有太大关系。
我给宫平打了个电话,哭着跟他讲表姐的事。很快,他来了医院,把我搂在怀里,说:“丫头,这些天我想的全是咱俩在一起的事儿,经常会笑出声来。那些日子或许很苦,可是为什么想起来觉得那么温暖?这就叫做一起吃苦的幸福。更何况,跟父辈当年的环境相比,咱们现在已经算是人间天堂了。”
在表姐婚姻的参照下,我们看到了自己婚姻的无价。也是直到那一刻,我们才深深理解了那句古老的誓言:“我将永远和你在一起,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无论健康还是疾病。”我们也是在照顾表姐的那些日子里,深深体会到不幸不是得到了太少,而是计较得太多。
为了庆祝我们的婚姻无恙,我和宫平连吃了3天肯德基,到最后,都有了呕吐的感觉。我们勾肩搭背地感慨:“原来,咱们当初的理想――‘等咱有钱了,天天吃肯德基’是这么痛苦的一件事。”
终生珍惜一起吃苦的幸福
重新回到蜗居后,我和宫平都开始尝试着改变对生活的态度。
我们很奢侈地买了两辆自行车,美其名曰“低碳生活”。在路上,面对那些有车族不屑的目光,我们幽了一默,在周末共同出游时,打出了“别拿自行车不当奢侈品”的横幅。宫平说:“不能嘲笑别人的时候,咱还可以自嘲着自娱自乐嘛。”我拍拍他的肩膀:“严重同意!我们终于穷出境界来了。”
我和宫平再也不做买房子的春秋大梦了,但我们依然在攒钱,目标是通过自己的努力,租到条件越来越好的房子。
有一天,宫平回来时兴奋得脸都红了,却忍着不透露机密,非要我猜发生了什么好事。我说:“路上捡到100元了?”宫平捏着我的鼻子说:“丫头,你有点理想好不好?”原来,是宫平的主管说下个月给他涨工资,这样,宫平的工资终于突破3000元大关了。那天,为了这个好消息,我们狠狠地“纸醉金迷”了一番。先吃了一顿韩国烤肉,又去K歌,然后放着最后一班公交车不坐,打的回家。
2010年6月,当我们的存款额终于重返3万元时,我们给宫平的爸妈还有我妈妈报了去上海世博会的旅行团。可想而知,遭到3位老人的拒绝。但我和宫平的态度也无比执著,宫平对我妈说:“妈,我们没能向爸尽孝,你就别加剧我们的遗憾了。”宫平的爸妈说:“你们留着这些钱买房子、养孩子吧。我们帮不上忙,但也不能拖累你们。”我说:“爸,妈,我们不买房子了,租更实际一些。所以我们的钱,给你们养老以及养小还是做得到的。求你们给我们一个机会吧!”
3位老人的出游,让我和宫平的日子又回到了“解放前”。然而,看着老人们在镜头前笑成般灿烂的照片,我们俩的感觉是,这一趟世博游太值了!比我们有钱的人多得是,但不是所有的有钱人都会出钱让父母去游世博。
篇10
除非我看到沙滩,看到大海,看到未来。
一
“嘿,现在可以查分了哦。”QQ提示音响起,乔的头像闪烁着给我发来了消息。
“好,我立刻查,谢谢喽!”我飞快地回复,然后做了个长长的深呼吸。不管分数有多难看,我终究要面对它。老天保佑,但愿我没有败。
“很紧张吗?”乔又发来一句。
“还好吧。”
“哈哈,别担心,查个分数而已。”对话框中出现了个灿烂的笑脸。
“嗯,我去查分喽,赶紧保佑我!”
“好,等你的好消息哦!”
我从书桌一角的抽屉里翻出了准考证,接着进入查分的网站,输入我的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在等待页面跳转之际,我用双手捂住了眼睛。“哎,丑媳妇终究要见公婆,看吧看吧,分数再难看也是自己考出来的,有什么办法呢?”我思想斗争一阵,终于鼓起勇气睁开眼从手指间的缝隙中去看显示屏上的数字。数学、英语、语文、理化……当我看到最后那个三位数的开头数字是“4”时,我的脑袋便“轰”的一下炸开了,我知道,奥特曼被那个叫中考的小怪兽打败了。
二
我就那样呆呆地坐在电脑前,面对着白花花的显示屏,思维极度混乱,还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一会儿在想考了这点分数我怎么向别人交待啊,一会儿又在想我这点成绩就连普通高中都上不了怎么办啊。总而言之归纳起来就是三个字“我完了”。
“怎么样?多少分?”提示音又嘟嘟嘟地响起来,是乔。
该怎么回答呢?是实话实说告诉她我考得很烂还是先问问她考了多少分?
算了,索性退出吧。
我单击鼠标右键退出了QQ。直到看到那个企鹅图标消失在任务栏中,才一下子瘫倒在椅背上。
考完试从考场里走出来我便有很不好的预感。“我觉得我考得好烂耶。”我这样对乔说。她却丢给我一个大白眼,“求求你考完就别想了,OK?先疯几天再说啊!”于是她不由分说地拉上我,又叫了几个人,一块去了KTV。
“我请客哦今天!你们全给我拼命地吼,把那个鬼考试忘掉!”乔说完便把话筒塞到我手中,冲我眨巴了下眼睛,“帮你点了首歌,包你喜欢。”
熟悉的前奏响起,原来是《离开地球表面》。“丢掉手表,丢外套,丢掉背包,再丢唠叨。丢掉电视,丢电脑,丢掉大脑,再丢烦恼。”我逐渐沉浸到旋律中大声唱了起来,坐在沙发上听的几个人一边为我鼓掌一边轻轻地和我一块唱。
激烈畅快的摇滚立刻让我们如释重负,似乎都已遗忘了,我们刚从中考的考场里走出来,生死未卜。
我们甚至放肆地喝了好几听啤酒,还把爆米花像散花似的往空中抛去。
结尾那首《笑忘歌》是在场六个人合唱的。桌上倒着横七竖八的啤酒罐和食品包装袋。我们六个人手拉着手,一脸认真地唱着那句歌词:“这一生只愿只要平凡快乐,谁说这样不伟大呢?”
三
一包海鲜味的方便面,一根火腿肠,我准备这样草草打发我的晚饭。
端着泡面碗窝在沙发上给远在洛阳的好友发短信,只有简短的几行字:“知道成绩后我便更清楚地知道了我是个超有自知之明的人。”手机屏幕上显示发送成功,我就把手机随手一甩,直接让它躺到了沙发的角落里。接着舒展一下身体,走到厨房把只吃了三分之一的泡面倒掉。
我是真的吃不下东西。
以前每次考试失利,我都会很阿Q地告诉自己:没关系,这次失败了,下次重新来过。潮落之后一定有潮起,有什么了不起。可是这次,我真的很难再对自己这么说。毕竟,这次考试印着两个血淋淋的大字:中考。
第一次那么强烈地渴望得到时光机,然后趁着它回到中考之前,重新来过。我甚至想说:“我愿意,付出所有来换一台时光机。”
突然我的眼前出现了一道强烈的白光,刺得我睁不开眼,我似乎感觉周围风声大作,桌上的书本都被吹得“哗哗”地翻页。
大约几十秒钟后,四周安静下来。我睁开眼,看到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台庞然大物。“这是什么呢?”好奇地走上前去观察,才发现这台机器的右下角印着三个小小的字:“时光机”。
我兴奋地跳起来,在机器上输入了中考前一个月的日期,深吸一口气,按下了“确认”键。
刹时,我坠入一片斑斓的色彩之中,果然,这就是传说中的时光隧道么?眼前的尽头出现了一个狭窄的出口,我纵身一跃,跳了出去。
时光隧道另一端的场景依旧是我的房间。只是我向墙壁上的挂历看去,那上面的红色数字清晰地告诉我:现在是5月16日,距中考还有一个月。
“这一次,又是个新的开始,”我在心里告诉自己,“李沁如,你不可以再让别人失望了。”
四
这时我的手机铃声响起,我连忙四处翻找我的手机。突然我又被一阵强烈的龙卷风卷回时光隧道中。
就这样任由风把我吹了好远,心里暗暗祈祷着不要把我吹回去呀。我的四周又陷入一片沉寂之中。睁开眼,才发现自己躺倒在沙发上,小小的手机待在沙发的旮旯里一边唱歌一边振动。
仍然只是老套小说的剧情而已,刚才那一切,不过是经历了一个梦境罢了。
或许我早该意识到吧,生活中怎么可能会有时光机这种只在动画片里才会出现的机器。
挪了挪酸疼的身体,又活动了一下被我压得已经麻木的右手,慢吞吞地到沙发角落里拿起已经响了好久的手机。
看了一眼屏幕就马上愣住了,6个未接电话和4条短信。
大概又是问分数的吧。我这样想着,把短信一条一条逐一翻过去。果然,前面3条全是问分数的,而最后一条短信的内容却是:“我打了6遍电话都没打通,你看到以后马上打过来知道了没!!!!!”短信的末尾缀了五个重重的感叹号,发件人是言,我远在洛阳的好友。
我拨通了言的电话,为了增强信号,还跑到阳台上打开了窗。
那边响了七下,接通了。
“喂?你终于打过来了。”是言的声音。
“睡着了,才看到你的消息,抱歉,没让你等急吧。”
“哎,你没事吧?我一看到那条短信就打你手机,打了6遍都没打通,急死我了。”
“我没事啦,谢谢你关心呢。”
“谢什么谢,那么客气干嘛,你没事我就放心了。”
“嗯。”我的全身上下涌遍一股暖流。
“对了,你抬起头,看看天空。今天洛阳的月亮好大好漂亮。上海呢?”
我抬起头,看见了那轮每天晚上都陪伴着我的明月静静地挂在天空中,它投射下的皎洁月光温柔地将我笼罩着。
“上海这儿也有月亮哦,你一说我才发现,原来我被月光包围了,哈哈。”
“嗯,你听我说,我知道中考对你来说真的很重要,而你呢,被它绊了一跤摔倒了。你必须振作起来,中考绝对不是什么天下第一大难事,前面的坎还多着呢,只是不管你做什么样的选择,你可真要好好努力了。累的时候,抬头看看一直陪你的那片天空吧。说不定,与此同时我也在洛阳看着它呢。”
“嗯,我现在就振作起来,真的谢谢你。”我望着眼前被暮色笼罩的城市,又抬起头看了一眼夜晚的天空,然后,对着它微微笑了一下。我相信言在另一个城市的另一扇窗户里,会看见夜空中印着我的笑容。
五
“李沁如。”
“嗯?”
“我们一起唱首歌吧。”言提议。
“什么歌?”
“《倔强》,你不可能不会唱吧。”
“我怎么可能不会唱啊。”
那首名为《倔强》的歌,陪我度过了整个初三。在题海里遨游到深夜头昏脑涨时,我都会戴上耳机听这首歌来给自己充电。我常一边听一边告诉自己:“坚持不过就是以刚克刚而已,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我们一起唱这首歌吧。这首歌也陪我度过了很多难熬的日子,再大的难关,我们也要倔强地走下去。”
“好。”
“那我喊一、二、三,我们一起唱好不好?”
“嗯,开始吧。”
“一、三、三……当我和世界不一样,那就让我不一样,坚持对我来说就是以刚克刚。我如果对自己妥协,如果对自己说谎,即使被人原谅我我也不能原谅……”
我跟着言一起大声地合唱,在熟悉的音乐声中,我感觉自己又一次蓄满了力量。
一首歌唱完,言轻轻地对我说:“你没忘吧,‘就算失望,不能绝望’。不许绝望哦,明天又会是新的一天。”
“嗯,我不会再用力地浪费然后用力地后悔了。很晚了,睡吧。”
“好,晚安。”
“晚安。”
我挂断了电话,又趴在窗口眺望夜空。再过三个小时,就是12点,又会是新的一天了。
“三个小时之后,一切都将重新开始,不管做出多大的牺牲,尽多大的努力,我都要坚持下去,卧薪尝胆。反正,我不可以再让别人失望了。”我在心里暗暗发誓。
六
第二天早上睁开眼,发现阳光已将我身体的四周披上一层闪亮的金色纱幔。
今天又是新的一天,不是吗?
我立刻起床洗漱,然后从冰箱里拿了个面包当早饭。
打开电脑登录QQ,我想清楚了,如果再有人来问我成绩,我就如实告诉他们吧。
一上线便有班里的同学枫发来消息:“李沁如,在吗?”
“在的。”
“哥们,敢不敢在毕业典礼上弹吉他?”没料到,枫竟然问了我这个问题。
我转过头望了一眼被我遗忘在角落积了好厚灰的吉他。两年前我迷上了摇滚乐,开始喜欢一些摇滚乐团,于是用压岁钱买了一把吉他,发誓要学会它,然后呢,像那些流浪歌手一样背着一把吉他走天下。
可后来我逐渐淡忘了它,总在心里发誓说:“等我考完试放假了我就去学吉他哦。”但是一放假我就开始疯玩、上网、旅游,把角落里的这个大家伙给丢在脑后了。
“我好久没弹了,不知道行不行啊。”
“没事,我们一块弹怎么样?敢不敢?”
那就弹吧。我思想斗争一阵后得出了这个结果。毕竟是毕业典礼嘛,以后大家都很难再见面了。说不定很多年以后回忆起来,这还是一段很美好的回忆呢。“好,只是选什么歌啊?”
“不知道耶,你来定吧,时间紧,挑首简单点的。”
我从书桌的书堆中费了很大力气抽出那本压在最底下的吉他谱,抚了抚被压得变形的封面,然后翻开,一页一页看起来。
十分钟后我发了条消息给枫:“我们弹《倔强》吧。”
七
下午我在QQ空间里发表了这么一段文字:
“曾经我以为时间还很多,多到足够我去挥霍去浪费。我总以为自己是高智商的天才,不下功夫只是嘴上说努力就会取得好成绩。只是我以为的都错了,我在那场名为中考的考试中输得一败涂地、狼狈不堪。耳边一直单曲循环着《时光机》,听那个北投少年在我耳边唱‘我愿意付出所有来换一个时光机’。那一瞬间,我想若是时光倒流该多好。只是这是不可能的吧,时光机只是个伟大的未发明。所以我考虑了很久,决定复读一年重新来过。这一次我保证不会再让任何人失望。你们也一样要加油,不管选择了什么样的路,都要坚持下去。我深信,我们都会等到出头的那一天。”
发表之后我关闭了电脑,拿上钥匙,背上吉他去了久违的吉他教室。
吉他教室位于少年宫的一角,是一间透明的玻璃房子,美妙的音乐充斥着整个教室,让这个很少能照到阳光的玻璃房子充满了活力与温暖。吉他老师姓刘,叫什么我却不清楚。
“来学琴吗?进来吧。”刘老师看我背着吉他站在门口,便知晓了我的来意。
我走进吉他教室里打着冷气的小隔间,墙壁上画满了各种涂鸦,还贴着不少他外出旅游时拍的照片,很是抢眼。
刘老师也走进来,递给我一杯冰镇橙汁,“你以前来过吗?我好像见过你。”
“嗯,以前来过几次。”我啜了一小口橙汁。
“叫什么名字?”
“李沁如。”
“哦,我查查。”刘老师在手机上翻了半天,“嗯,找到了。你两年之前就来这报了名,上了七节课,还剩三节课没上,怎么拖了这么久?”
“呃……我平时学习比较忙,没空来。现在中考结束了,我就来了。”我胡乱编了个借口,然后生硬地微笑了一下。
“哦,中考成绩知道了么?”
“还……还没……出来。”我结巴着撒了个谎。
“嗯,那你准备准备,十分钟之后上课。”刘老师说完,起身离开了小隔间。
八
两个多小时之后我才从吉他教室里走出来。按弦的左手手指现在一接触到什么就会钻心地痛。不过值得庆祝的是,我基本把整首歌学会了,回家后只要加紧练习,毕业典礼那天肯定没问题了。
回到家后打开电脑刚登录QQ,便跳出了二三十个窗口,立刻让我家的古董机死机了。我只好强行关机然后隔了几分钟再重启一次,这次终于没再死机。翻看那些窗口,有一大半都是对我那篇日志的评论。有人对我说:“加油哦,不管你做什么样的决定,我都会支持你。”有人告诉我说:“什么时候努力都不晚。”
翻到最后,我看到了乔给我的留言,一句我和她都很喜欢的歌词:
“只要心还透明就能折射希望。”
就在那一瞬间,我感觉我的心被重击了一下。我第一次那么深刻地明白了这句歌词的含义。
只要心里还存着一丝不甘,就还不到说放弃的时候。
九
之后的两天我专心窝在房间里捧着吉他练呀练,左手指开始蜕皮,长出硬邦邦的茧子。逐渐地,我的动作从生硬到熟稔,琴声也从艰涩到流畅。终于,我能完整地将《倔强》弹出来了!我开心极了,连忙拨通了枫的电话。接通之后我兴奋地冲着听筒大喊:“我能完整地弹了!”
“噢?不错嘛,李沁如。”
“哈哈,那是,我李沁如是谁呀?”
“哟,心情好了?”
“早好了,怎么?你巴望着我心情差是吧?”
“我怎么敢呢?我的意思是,现在的你才是我熟悉的那个李沁如嘛!”
“不知道为什么,我把注意力全集中到弹吉他这件事上后就可以把不开心的事都忘光,”我抚摸着吉他,“我好像又找回两年前那么喜欢吉他的感觉了。”
“对啊,音乐的力量可以让我们摆脱繁冗。”
“咦?难得说出这么有哲理的话嘛。”
“得了吧,不和你瞎掰,明天早上八点半去学校,我们合两遍。”
“遵命啦,长官!先挂了哟,好好练习吧你。”
我挂断了电话,又抱起了吉他练了起来,心情也变得更好了,因为我知道,那个乐观开朗的李沁如又回来了。
十
第二天八点半,我准时来到校门口,手里捏着一瓶矿泉水,背上背着吉他包。
五分钟之后枫也来了,“早啊!”他冲我笑笑,和我一块进了教学楼,去了阔别半个月的教室。
课桌椅依旧整齐地排列着,阳光透过玻璃窗射进来,暖暖的。黑板上似乎还留有板书的痕迹。
“真怀念啊,好想再上一堂课,哪怕是我最讨厌的英语课。”枫感叹道。
“是啊,其实,哪怕那节课老师又拖课或者不打下课铃都没关系啊。”我附和。
“只是回不去了,哎。我还真有点怀念你生气时踹我呢,李沁如。”枫说完弯下腰从包里取出吉他。
“没事,我本尊就在这儿,想什么时候挨踹就告诉我,我随时奉上。”我丢给枫一个白眼,接着也从包里取出了吉他。
“准备好了没?我说一、二、三就一起来哦!”
“好!”
“一、二、三……”
我和枫合了几遍,之后班长也来了,还带来了很多五颜六色的气球和彩带。
“嘿,班长!”我兴奋地跑过去挽住她的胳膊。
“你们俩还真刻苦嘛,来,快帮我布置现场!”班长说着,塞了一大堆彩带在我手里。
“好嘞!”我们答应着,开始忙碌起来。
半个多小时后教室布置完毕:玻璃窗上贴了窗花;日光灯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彩带和气球;黑板上也写上了“九一班毕业典礼”几个红色大字。相隔半个月没见面的同学陆陆续续赶来了,教室变得热闹起来。
终于班长站到讲台前说:“人都到齐了,开始吧!”
“好!”
“那么第一个节目,李沁如、王枫带来的吉他弹唱《倔强》!”
不是吧,第一个节目!我转头看了一眼枫,他也正一脸坏笑地看着我。可恶!又是他捣的鬼。好吧,等毕业典礼结束你就等着好受吧!我狠狠地瞪了一眼枫,然后深吸一口气,在雷鸣般的掌声中走到教室中间,抱起吉他和枫一起弹唱起了《倔强》。
“我和我最后的倔强,握紧双手绝对不放,下一站,虽不是天堂,就算失望,不能绝望。我和我骄傲的倔强,我在风中大声地唱,这一次为自己疯狂,就这一次,我和我的倔强。”
渐渐地,全班都开始和我们一起唱,唱着唱着,每个人的眼角都泛起了晶莹的泪光。
就这一次,和我大声唱,我和我的倔强。
尾声
毕业典礼之后我们各奔东西。
班长不负众望被一所市重点中学录取,乔去了一所区重点。还有枫,因为文科考砸了只去了一所普通高中。
我们就像一株蒲公英上的一颗颗小种子,被风一吹就散落在各地。
可我一直坚信,一年一年的时光在变,我们之间的友谊却不会变。我们在一起奋斗,在一起努力的日子,会永远铭刻在每个人的心中。
梦想、奔跑、追逐、相信、汗水、眼泪,这些美好的事物都能从我们的青春中得到最好的诠释。
我很喜欢班长在那首《倔强》唱完后做的总结:“有时我们会认准一条道不管磕得头破血流都要走向终点,那或许在别人眼中是固执甚至是偏执,可我喜欢把这种固执叫做‘倔强’。少年时代短似一个暑假,请在今后的日子里,依旧握紧我们手中的倔强,绝对不要放手。”
对了,很快我也会踏上我自己选择的那条路,我不后悔,就算这次再失败,我也败得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