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的诗句古诗范文
时间:2023-04-04 18:13: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清明的诗句古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韦庄《长安清明》
3、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4、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篇2
而又因为其情景交融,故不仅可以使人见景,又可使人通情,可谓是世上最划算的旅行了。
在这里有张九龄《望月怀远》中“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恋恋念情;有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奇风光;有李白《早发白帝城》中“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疾济喜情;有青莲《论诗》中“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诗情雅韵;有太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依依离情;有李商隐《晚情》中“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的珍老惜时;有张继《风桥夜泊》中“孤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绵绵旅情;有俞文豹《清夜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的天然哲思;有柳宗元《渔翁》中“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的乡村剪影;还有孔尚任《桃花扇·哀江南》中“白鸟飘飘,绿水滔滔”的冶情佳境……
面对这些美妙的诗句,我们似乎可以研究一下古诗词中“情,思,景”的关系。明代的袁宏道在《叙小修诗》中曾说:“情随境变,字逐情生。”同时代的学者袁枚也说:“品画先神韵,论诗重性情。”
那么,在对古代诗词的管中窥豹中,似乎可以得到一个关于“情,思,景”的这样的结论:以情观景或因景生情,然后又由景而思。这或许是大多数作品的写作模式,我们把这种写作模式叫做“即兴写作”。那么,在“即兴写作”中应偏情呢,还是偏景呢?
清代的吴乔这样说:“古诗多言情,后世之诗多言景。如《十九首》之中:‘孟冬寒气至’,建安中之子建《赠丁仪》:‘初秋凉气发’者无几;日盛一日,梁陈大盛,至唐末而有清空如话之说,绝无关于性情,画也非诗也。夫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唐诗能融景入情,寄情于景,如子美之:‘近泪无乾土,低空有断云’;沈下贤之:‘梨花寒食夜,深闭翠微宫’;严维之:‘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祖咏之:‘迟日园林好,清明烟火新’;景中哀乐之情宛然,唐人胜场也。宏嘉人依盛唐皮毛以造句者,本自无意,不能融景,况其叙景惟欲阔大高远,于情全不相关,如寒夜以板为被,赤身而挂铁甲。”
这其中便揭示了诗的创作原则:“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融景入情,寄情于景”。至于孰轻孰重,不言而明。
篇3
作为光荣的人民教师,身上肩负着将中华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的重任。在平时的教学与研究中,本人发现,从俗语、楹联、诗词曲赋、四书五经、传统美德、民风民俗及语法等各种形式的中华传统文化入手,与语文教学结合,均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时间一长,师生都感到“中华文化,妙不可言”。
一、传统节日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春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可近年来一些人为了赶时髦,过起了洋节日,传统的节日却忽略了。圣诞节各大商场张灯结彩,圣诞老人站在门口迎接各位顾客,门口的圣诞树光彩夺目,商场里到处都是头戴圣诞帽的售货员……气氛煞是热烈。情人节大街上处处是大幅的标语,玫瑰卖得特别火爆……可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七夕节,却显得冷落了。于是,在语文教学中,我对学生说:“春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你们知道有什么风俗吗?”学生说:“家家户户举行一些庆祝活动,如放鞭炮、贴春联、贴年画、舞龙狮、吃年糕等,年初一早上人们互相庆贺,大人给小孩压岁钱等。”
我又引导学生说关于春节的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为了引起学生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我又告诉他们,我们的传统节日还有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清明节是祭拜祖先的,相关诗句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人们在这天的风俗是吃粽子、赛龙舟、插艾叶辟邪等。七夕节源自牛郎织女的传说,人们常用“两情若在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句诗来象征美好的爱情。中秋节人们观月祭拜,寄托情怀,留下了许多思乡的佳句,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
在上语文课时,我把这些传统的节日穿去讲,以便活跃语文课堂学习,加强学生对传统节日风俗的回顾以及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印象。在语文课堂上了解传统节日的同时,又穿插相应的古诗词,加强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应用,这样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古诗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古诗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随时可以灵活运用,无论是导入、解答问题、小结、总结时均可加以运用,达到对学生实施爱国主义、亲情、友情教育的目的。
(1)对学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中最浓郁、最强烈的亮点就是爱国主义情感。例如初中学生都会接触到的这些名篇名句:“位卑未敢忘忧国”是南宋时期著名诗人陆游忧国爱民的真实情怀, 陆游《 示儿》一诗说“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乃翁。”陆游临死之前,仍然惦记祖国的一统大业,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发出了兼济天下苍生的远大理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了坚贞的民族气节,慷慨悲壮,感人至深。范仲淹《岳阳楼记》一文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在今天仍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岳飞的《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是何等的气势,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王昌龄的《出塞》、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都抒发了伟大诗人的爱国情感。学习过程中,务必让学生在理解诗句含义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体察探究伟大诗人的爱国情怀。学习伟大诗人热爱自己的祖国的高尚品质,长大后做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和建设者,能够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2)对学生实施亲情教育。亲情教育是传统伦理道德的一个重点。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颂扬了母爱的伟大。唐朝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 “每逢佳节倍思亲”其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成为千古佳句。三国时期曹植的《七步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则教育我们亲人之间要和睦相处且不可相互残害。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体会亲人对自己的关爱,注重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优良品德,给学生编织一个和谐的亲情关系网。
篇4
从网络中了解诗人及背景
现代教学已经不是一本课本、一本教参、一支粉笔等单一的媒体可以完成的。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多媒体时代,其显著的特征是网络发达。学习古诗词时,运用网络可以丰富课程资源,借助网络可以让学生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比如,学习辛弃疾《水龙吟》,可以用百度搜索“辛弃疾”,完整地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人物生平、主要成就、人物评价、轶事典故、辛稼轩纪念祠、故居墓葬等。在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网站“教师用书-必修4”中,可以查到《水龙吟》详细的参考资料:辛弃疾一心为国为民,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
又如,学白的《蜀道难》,在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网站中,有完整的资料:如何理解这首诗的主旨、如何把握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如何理解“西去”与“西望”、如何理解“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如何理解“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几句诗的诗意;关于练习的参考答案;教学建议;有关资料,如作者介绍、评述,《送友人入蜀》《剑阁赋》《蜀道难》的赏析等。
在互联网上,学习资料应有尽有。很多学生都玩手机。如果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用手机,用手机上网学习古诗词;那么,对于促进古诗词的学习将是非常有好处的。
从工具书中理解诗意
高中生已经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独立性。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之一,在学习中表现为我能学。在学习中,可以借助工具书理解诗意。市场上的语文工具书很多,比如教材全解、教材分析、状元笔记、文言文全解等。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购买一两本工具书,同时,也要指导学生正确运用参考资料。理解诗歌的意思,最基本的就是翻译原文。自己能独立翻译的,一般不必阅读工具书。在自己借助注释还不能理解的情况下,或者自己与别人的观点不同的时候,才翻阅工具书。
在反复诵读中领悟意境
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物象相互交融、相互渗透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即情与景的和谐统一,“诗中有画,画中有情”。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古诗词的意境要在反复的诵读中领悟。古诗词的学习要倡导自主诵读,在诵读中加强理解,在诵读中逐渐背诵,在诵读中培养良好的语感。语感是读出来的,不是看出来的。不读,永远不能触及心灵。语感培养出来了,那么诗歌的意境也就出来了。既可以在多媒体环境下放声朗读,也可以借鉴李阳疯狂英语的“三最”法,“最清晰、最快速、最大声”地诵读,“重复一百遍”地读。
笔者认为,学习一首诗至少要读四遍:第一遍,学生先不借助任何资料,自主阅读;第二遍,再结合课下注释;第三遍,借助工具书再读一遍,然后做课后练习;如果做不出来,再带着问题进行第四遍阅读。在这样反复的阅读中,学生们能自读自悟,理解诗意,他们可以尽情地将自己的理解、想象、情感融入反复的吟诵之中,使自己情感与作者通过诗句所表达的情感发生了共鸣,如身临其境,再现意境,增强语感,发展思维,增强口头表达能力,领略其深刻的底蕴。
要领悟诗词的意境,除了反复的诵读之外,还需要掌握一些技巧: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歌展现的图景画面;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例:2007年陕西卷《望江南 超然台①作》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问题: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第一次默读,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歌展现的图景画面:作者通过细风、斜柳,烟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这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烟雨图。暮春时节,春意仍在,细风吹动斜柳。从超然台上放眼望去,春水潺潺,满城之花虽未凋谢,但烟雨已隐约挡住城中人家。第二次默读,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这是一幅孤寂冷清的暮春图。第三次默读,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把他的细腻难以察觉的郁郁之情巧妙地融合在景物与动作的描写中,寓情于景,使全词勾勒的画面都隐隐浮现,这种淡淡却无法排遣的情感。
在探讨中把握主题
对古诗词主题的把握,需要从作者、标题、注解、内容、题材等多方面去把握,并可借助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
作者 诗歌的作者,尤其是著名诗人,往往有一贯的风格及明显的思想情感倾向。2013年高考新课标卷选用的诗歌《鹊桥仙》的作者为陆游,回忆以前学过的陆游的诗歌,就知道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爱国诗人,一贯坚持抗金主张,为主和派所忌,仕途坎坷。至此就可以明白,他在描写湖山胜景、闲情逸趣的同时,蕴含着壮志未酬、壮心不已的幽愤主题。
标题 标题往往能告知读者诗歌的内容,引导读者把握诗歌的主题。2006年福建卷李商隐《端居》(注:端居,即闲居),告诉读者诗作内容是诗人闲居生活中的情与景。2009年辽宁卷《晚泊岳阳》,诗的题目“晚泊岳阳”――在外漂泊;再从自己“失江路”、渔人“月下归”等词语中可以理解出作者的思归情绪。
注解 注释是解读诗歌的细节之一,往往是读者把握诗歌主题的关键。2014年北京卷选用杜甫的诗歌《奉陪郑驸马韦曲》的注解是:“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注解明显含有“归隐之怀在表面,厌倦功名之心则为根本”这一主题。
题材 分清诗歌类别,对解读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题有所帮助。诗歌常考的类别,包括送别诗、写景诗、咏史诗、咏物诗、哲理诗等。2013年高考天津卷选用的诗歌标题为《鹧鸪天・送廓之秋试》,从标题“送廓之秋试”可见这是一首送别词,词题显示出作者送别的人为廓之,廓之要去参加秋试,辛弃疾写下此词表达对他的良好祝愿。
抓住关键语句 议论抒情句、表达情感的词、用典的词句往往是把握主题的关键,可以以此为切入点。2008年重庆卷诗歌《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后两句“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议论之中,那种惜别之情、怜春之意可见。
此外,新课程强调合作和对话。为了提高学习的效率,对于主题的把握可以借助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每个学习小组从以上不同的方向去寻找答案,小组内互相讨论,然后在班上进行学习成果的展示,学生讲得不到位的地方,老师再做补充。
把握表达技巧
要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表达技巧的掌握能力,应重视教材中经典诗词的学习。在课本古诗词的学习中,掌握常用的表达技巧。我国古诗词浩如烟海,想通读所有的古诗词是不可能的。所以,要以本为本,通读教材中的诗词,积累古诗词的基本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方法、表现手法(包括表达方式和表现方法)、篇章结构。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用典、互文、反复、排比、双关等。常见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等。抒情手法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描写技巧有:烘托与对比、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文艺表现方法 :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抑扬关系等。
课本中出现的基本表达技巧,可以从高一开始积累:如李清照《声声慢》中的“直抒胸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杜甫《登岳阳楼》中的“对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王维《山居秋暝》中的“以动衬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李煜《虞美人》中的“比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刘禹锡《石头城》的“借古讽今”等。到了高二,可以把学过的表现手法进行归纳:如《石头城》和《桂枝香・金陵怀古》等篇目采用了“借古讽今”手法,《山居秋暝》和《李凭箜篌引》等篇目采用了“动静结合”手法。这样,通过对同类表达技巧在不同诗词中运用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达到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也实现了提高学生欣赏水平的目的。
在积累中领悟语言艺术
诗词是语言的艺术,而语言是需要积累的。因此,古诗词的学习需要加强语言的积累。学生只有阅读大量的古诗文,积累各种诗歌语言常风格,了解诗人的诗歌语言风格,丰富自己的语言,实现“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达到古诗词欣赏能力上的“质”的提升。
我国古诗词常用的语言风格有:凝练、简洁、幽默、诙谐、质朴、自然、清新秀丽、生动形象、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刚健、雄奇、悲壮、旷达、苍凉、沉郁、飘逸、委婉、含蓄、缠绵、清新、明丽、秀美、恬淡、凄美、明快等。
历代知名诗人的诗歌语言风格有许多种,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比如: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诗画一体、温庭筠的绮丽香艳、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
不过,古诗词基本的语言风格词汇不能单一的积累。枯燥地记忆一些诗词风格词汇是没有意义的,学生们应该在文本的学习中逐渐积累,在考试中出现的诗词加强记忆。
在语文活动中提升素养
篇5
【关键词】古代诗歌教学;诗蕴;价值引导;主体建构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8-0023-04
【作者简介】靳贺良,南京市第十二中学(南京,210011)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中国是诗的国度,在古代,诗为“六艺”之首。作为国学经典的古代诗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当占有重要的位置。为传承国粹,谨防古代诗词教学被边缘化,新课改以来,语文教科书选编了始自《诗经》,涉及楚辞、汉乐府、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散曲等各个时期多种体式的古典诗歌。仅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其必修教材全五册共编入古诗13篇,必修教材的读本全五册单列五个专题编入古诗48篇,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选入古诗65篇,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读本》选入古诗64篇。以上总计为190篇。其篇目之多,跨度之大,体制之全,内容之丰,蔚为大观。
然而,高中古代诗词教学的现状堪忧,无论是教学之量还是教学之质,均与课程目标任务相距甚远。教材数量和教学内容被裁成一个“略”字:对必修教材中规定要背诵的古诗,重背略讲;对选修教材中的65篇古诗只选讲若干,其余略去不学;对选修读本的64篇古诗,不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全部“略”为“冷藏”。教学方式被缩减成一个“讲”字: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学,以教师的告知代替学生的感知;以教师的主观意愿,挟持学生的审美鉴赏个性。教学目标被异化为一个“考”字,“以考定教”“为考而教”的现象相当普遍。
如此流行如此低效的古诗教学不能不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笔者现就古诗的特征是什么、古诗教学教什么和怎样教,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诗化的生活与诗化的人格
诗化的生活与诗化的人格,是古诗最突出的特征。古诗凝结了诗人对社会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特的艺术创造。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发现、择取了强烈触动自己情感的人与事、景与物,并借助“诗”的形式,运用独特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言语风格来抒发自己的情与意。诗人借助两个“独特”,从原生态生活瞬间提炼出的“生活”,是诗化的生活;而诗句中叠映出的“人格”,是诗化的人格。
1.诗化的生活。
古诗是高雅的语言艺术,语言是人类心智的建构物。为了反映自己的生活状况、人生遭际,诉说自己即时即地、即景即事的感怀,诗人借助诗化的语言,或描眼前之景,或状心中之物,或叙当下之事。无论是赠友送别、羁旅行役、边塞军旅,还是咏史怀古、山水田园、咏物述怀,这些诗章,无不是诗人亲见、亲闻、亲历、亲感所成。因而,优秀的诗篇,均是诗人内心情意外化的真实写照。“诗者,天地之心。”“诗者,民之性情也。”(刘熙载《艺概》)一首佳作,就是一幅包孕着诗人深远情思的生活画卷。“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这是杜甫以悠闲的心态欣赏到的月夜江上宁静的生活图景;“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这是苏轼在妻亡十年之后,以悲痛之情梦见当年妻子的生活图景。古诗词所创造的生活,绝非原生活的“套版”,它虽源于生活,但凝练了生活,诗化了生活。上述杜甫的诗,如果不是择取“江”“月”“灯”“鹭”“鱼”等富有特征性的月夜江上之景物,不是借助以动衬静的艺术手法,就不会富有恬静、闲适、神秘之美。苏轼的诗如果不是以意幻情真、虚中寓实的细节刻画,就不会绵邈无尽,催人泪下。
2.诗化的人格。
情感是诗歌的灵魂。可以说每首优秀的古诗中都站立着一个或几个情感丰富、呼之欲出的人物。的确,古诗中植入了诗人的人格基因。李白壮游天下,生性狂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磊落不群的铮铮傲骨;杜甫饱经苦难,颠沛流离,却愿“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的仁爱精神;苏轼面对人生短暂、仕途惟艰所表现的“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达观态度;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报效国家的赤子之心,皆在各自的诗作中展示得淋漓尽致。
古诗中,诗人人格的形成与展示是相当复杂的。它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朝代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给诗人们打下了不同的时代烙印;它有着清晰的地域差异,“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江南水乡与“平沙茫茫黄入天”的塞北荒漠,“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乡村农舍与“雕栏玉砌应犹在”的都市宫廷,会带给诗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怀。而起决定作用的,当是诗人在历史文化传承中所形成的个人修养。个人修养,决定了诗人表达生活阅历及理想追求等方面的差异性。诗人的形象不是直白宣示,不是和盘托出,而是经过诗歌艺术的深度加工和精心装点,隐身于字里行间的“诗化形象”,诗作显示给世人的“形象”,往往是诗人主观认为的最佳“形象”。换句话说,诗人在诗中的形象已由“自然人”转化为“诗化人”。其人格当然是诗化了的人格。
二、创建诗蕴与以诗化人
1.创建诗蕴。
古诗阅读教学离不开创建诗蕴。那就是借助读、解、赏、评,准确解读诗意,深层探求古诗的思想情感内涵和文学艺术价值,进而发现诗人在烛照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上,在表达情意的手法和风格上所作出的特殊贡献。这个过程是还原当时生活、感受人格魅力、享受艺术熏陶的过程。
如何创建诗蕴?清人况周颐说得好:“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吾性灵与相浃而俱化,乃真实为吾有而外物不能夺。”(《蕙风词话》)这段话精当地介绍了古诗词的解读之法。其中的“取”“想”“虑”“入”“玩”“化”几个节点,值得我们借鉴。“取”,就是选取一首古诗中的词句、意境最精彩之处;“想”,就是展开联想想象,完成对整首诗歌的画面复现;“虑”,就是对古诗的名句之妙意蕴之丰深入分析,反复考量;“入”,就是进入诗境,感同身受,与诗人同处一境,同感一情;“玩”,就是赏心悦目,沉浸玩味,获得审美享受;“化”,就是受到诗作性灵诗人气质的感化,思想情绪上、艺术修养上得以升华。
这六个节点,“取”则为关键之点。“取”之不当,其余则为空谈。欲取一首古诗的“名句意境绝佳者”,首先必须读懂诗歌,通晓大意。可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串联诗歌意象,把握狭义背景,明白诗人所处之境,所叙之事,所见之景,所记之人,所抒之情。进而,据触己知亮点,抠出诗眼,悟出其“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的意境。
根据王昌龄主张的“物境”“情境”“意境”的诗歌“三境”之说,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选取古诗的“意境绝佳处”。
可关注意境深邃的写景处。“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春景》)作者了然境象,故得形似,切准“新社”“清明”时令,选定“燕子”“梨花”“碧苔”“黄鹂”等早春典型景物,描写了一幅春景递嬗、春意盎然的春日图。可谓雍容典雅,极丽艳秀。
可关注诗人非同寻常的人生境遇。诗中此时此地的境遇,那是诗人真切的“有我之境”。“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寥寥数语,冠于词的开头,昭示了自己由帝王沦为囚徒的生活处境。诗人的悔恨、痛苦,失落、孤独的心情皆寓于此境中。
可关注动人心扉的细节处。“皎洁西楼月未斜,笛声寥亮入东家。却令灯下裁衣妇,误剪同心一半花。”(施肩吾《夜笛词》)诗中描写了一位灯下裁衣的独居思妇,夜闻笛声,勾起思绪,魂不守舍,竟然误剪衣料的情节。“误剪同心一半花”,这一传神的细节,可视为神来之笔,使思妇思亲的深远、孤独、苦闷之情跃然纸上,岂不称妙?
可关注直抒胸臆的深情句。情到无物可托者,不得不发,其喷薄而出,自有缘由。“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李贺《致酒行》)诗人以直接述怀作结,摒弃唉声叹气、一蹶不振的情绪,高立气冲霄汉的凌云壮志,格调高亢昂扬,意境开阔明朗,带给读者以积极进取的力量。
当然,还可关注那些古今称赞的名句或诗眼。如“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等等。这些名句或诗眼,浸透着作者对生活的哲思和艺术的匠心,在全诗中起到了点染或点睛的作用。
创建诗蕴的过程就是强化学生三大能力的过程。一是感受领悟能力,即感受古诗的语言魅力,感受诗中形象,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领悟古诗词丰富的内涵,领悟其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二是思维创新能力,即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和思辨力,“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课标”语)。三是鉴赏评价能力,即形成积极的鉴赏态度,把握鉴赏评价的客观标准,发展自己的审美个性,具备口头和书面的评价能力。这个过程也就是“以诗化人”的过程。
2.以诗化人。
古诗词教学是诗歌本体文化与师生个体精神之间的一种互相影响的审美活动。因而,我们要通过鉴赏,发现诗魂,唤醒诗魂,进而重塑诗魂,以诗化人,关注学生生活的多彩和生命的成长。“以诗化人”有着三重意义指向。
一重意义指向学生的思想修养和心智发展。中国古代诗歌是一部内容浩繁、思想精深的百科全书。它是历史,全面反映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它是地理,真实再现了华夏民族不同地区的地理形胜和风物民俗;它是政治哲学,深刻包含了无数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丰富思想和精深哲思;它是美学经典,凝结着历代精英诗人在艺术传承中创造的多样的美的形态和宝贵的审美经验。阅读鉴赏古诗是我们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古诗阅读中所富含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经世原则,积极入世忠心报国的群己之道,与人为善广交益友的重情之举,寄情风物物我同化的超然境界,自填胸壑释然达观的宽广胸襟,等等,如此关乎人性美好、人情练达、人格高尚的思想精髓,会濡染感化着学生的心灵。
二重意义指向学生的艺术审美领域。古诗中所呈现的风骨兴寄、刚建飞动的创新主张,恪守韵律、沉郁顿挫的写实风格,奇异瑰丽、清新飘逸的浪漫笔调,高雅闲谈、雕凿炼饰的审美趣味,渗润秀洁、理深旨远的艺术追求,雄壮超脱、奔放流转的风格个性,晓畅明白、清新天然的语言风味,林林总总,美不胜收。它无疑是涵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强化学生艺术修养的典范。
三重意义指向学生未知的神秘世界。相对于现实阅读的此岸,它属于学生思维时空的彼岸。因为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的潜流之中,将会有也一定会有一种无限的创造性如巨流般喷涌而出。比如学生由阅读鉴赏上升至诗歌创作,由评价探究上升至诗典传承……未来的诗家巨擘,未来的诗论大家,必定在后学之中。所以说,失却传承的教学可能是“短命的”。
三、价值引导与主体建构
古代诗歌教学,我们不可缺失三个观念。一是感知而非告知。对诗题、诗体、诗意、诗情、诗理、诗艺的把握,要靠学生亲读亲解亲赏亲评,方可获得真情实感真才实学。教师为了省时省事,常常包办代替,照本宣科,谆谆告知,带给学生的只能是“被感知”。二是习得而非“套得”。鉴赏评价是极其复杂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这种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形成,要靠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在读、品、评的反复历练中习得,教师以图考出兴致、“套”出公式的做法,只能扼杀学生创造的潜能。三是积贮而非灌注。关于古代诗歌的相关知识,如文学知识、文化知识、诗体知识、写作知识、鉴评知识等等,应靠学生日积月累的自主积贮,而非靠教师耳提面命的灌注。鉴于此,我们主张古诗词教学应坚守价值引导和主体构建相统一的原则。教师的价值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建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1.价值引导。
价值引导,强调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其内涵包括引导内容和引导方式的双重价值,二者不可或缺。价值引导必须建立于教师对古代诗歌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重大意义的宏观视野下,对古代诗歌动态发展轨迹的清晰认识上,对古代诗歌的鉴赏的共性“规则”和个性特质的熟练把握上,对学生成长潜能的关切激励上,对古代诗歌的鉴评能摒弃陈言别开生面、进行精辟独到的示范上……“引导”,是带领、指导、开导、疏导,而非牵制、驱使、糊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学记》)。这是教师引导的理想准则。在古诗教学中,教师的引导方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现略举一二。
(1)创设情境法。教育家李吉林指出,“美是情境教育的最高境界”。古诗所表达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异彩纷呈。“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山水形胜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塞风光美;“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动态美,“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静态美;加之语言的色彩美、音律美,均可成为教学中穿越时空、链接现实、创设美的情境的鲜活载体。
(2)设疑提问法。日本教育家斋藤喜博称提问是“教学的生命”。课堂提问必须具备“优质的问题”和“优质的提问”两个要素,前者关注的是“什么”,后者关注的是“谁”。比如,“无言独上西楼”“百年多病独登台”与“独钓寒江雪”三句诗中的“独”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古诗用词大都避开直指义而采用联想义,像“一川烟草”及“蓝田日暖玉生烟”中的“烟”字,你能再举出一些例子说明它们的妙处吗?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海默通过大量的实例研究发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旦人们掌握了特定问题情境中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就会出现一种顿悟般突然贯通的新经验,表现为创造性思维。所以,设计的问题本身要有连带性、渗入性、思辨性和触发性,而问题的提出要注意时空性、时机性和对象性。同一问题由不同教师提出则效果迥异。在学生欲求而未得,欲言而不能之时的问题提出,方能开启学生的心智之门。这就要求教师运用心智,构建新型课堂时空,以实现引导的“全息”功能。
此外,如适度答疑以求茅塞顿开,组织活动以求交流互促,示范批注以求由读促写,介绍学法以求形成经验,反思总结以求多得少失,以及教师声情并茂的诵读,鞭辟入里的分析,激情昂扬的宣讲,恰到好处的激赏等等,均是教师实现价值引导的可行之法。
2.主体构建。
构建“意义”是古诗词教学的最高目标。在师生、生生、学生个体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中,最可贵的是学生审美个体的自主建构。“个体学生会把学校期望他们学习的内容与他们自己的经验联系起来,而且会有意识地参与知识的文化建构。他们会为自己创建个人意义,会在同伴小组中讨论社会意义,会在班上与其他学生选定分享意义,然后再与教师一起考虑他们的思维活动和学习的同时,反思标准意义。”(【美】乔治・加侬《建构主义学习设计》)这里强调的“创建个人意义”“讨论社会意义”“选定分享意义”和“反思标准意义”,展示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主建构的全部动态过程。“创建”,发挥了学生个体的特长,“讨论”“选定”,以求互学互补;“反思”考证,实现总结批判创新。这其中,学生个体发挥了决定性的内因作用。在古诗教学中,可采用以下学习建构方式。
其一,反复诵读,因声求气。“学者求神气而得之于音节,求音节而得之于字句,则思过半矣。其要在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刘大《论文偶记》)可见忘我而诵读,因声而求气的重要。较之学习散文小说,古诗词更要反复诵读。可放声朗读,可心底默念,可浅吟低唱。务必读出节奏,读出重音,读出抑扬,读出韵律,读出情感,方可实现读中犹在“代古人说话”。
其二,咀嚼文字,强化文字感。古诗特考究炼字。文字是有温度、有气味、有声性、有灵性的。诗人往往为“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特别是诗中的动词、形容词的使用,更显其文字的张力。“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连用14个叠词,来创设冷极清绝的氛围,抒发孤独悲苦怅惘失魄的痛苦;“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用了“横”“拥”二字。极言“云”“雪”之广度和高度,可谓境界宏阔,气势磅礴,易之则难收其效。通过品字析词,既可弄清其表层意和潜在意,又能领悟作者遣词用字之甘苦和匠心。
篇6
清明祭祖作文(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的清明时节,人们都会在心里默默地吟诵这首的古诗,来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之情。今日是清明节的第二天,爸爸开着车载着我们回乡下去祭祖。
回到乡下,我们吃完早餐后,还顾不上休息,就拿着所有拜祭的东西,便一齐上山祭祖去了。
大约走了一小时,我们来到了拜祭先人的地方。但一眼看去,山上到处是杂草和小树。于是大家都放下东西,叔叔拿着镰刀把那些杂草割掉,爸爸和爷爷则拿起锄头使劲地锄,把那些小树和杂草连根铲掉,我和妈妈也卷起袖子把杂草一根根地拔掉。
大家分工合作,使劲地干起来,大约过了一个小时,最终把杂草都清理干净了。之后爸爸和爷爷铲了很多草皮,我们轮流把草皮放到山坟上,把山坟弄好,然后放上拜山纸,最终用草皮压着,总算弄好了。
接下来就是拜祭,我们把祭品放在坟前,爷爷拿出蜡烛和香点着了然后分给我们,让我们分别磕头拜祭,然后把香和蜡烛插在坟前,我们还把许多的纸钱放在蜡烛上,用火点燃,让祖先也用得上钱。妈妈一边拜祭一边喃喃地说:“祖先啊!你必须要保佑她的学习提高,保佑我们全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之后爸爸放了一串大的鞭炮。祭拜完后,爷爷他们灭了火,把一切都整理好后,我们就提着篮子下了山。
清明祭祖给我们留下的是对逝去亲人的怀念。所以,每年清明节祭祖的情景都让我难以忘怀。
清明祭祖作文(二):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的这个节气,我们都会在心里默默地吟诵这首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来表达我们对先人的思念之情。
这一天,我们会来到墓前,放置一束鲜花,烧上一些纸钱,借以表达我们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并在心里默默地为他们祈祷,祝福他们在天堂的那一边也能够和我们一样,幸福和欢乐地生活着。此时,我们不禁会想起他们以往和我们共同度过的那些岁月,那些画面仿佛还历历在目,想到这些,我不禁潸然泪下。
远处春的景色映入了我的眼帘,鸟儿唱着春天的奏鸣曲,漫山的桃红柳绿,遍地金黄的油菜花,“嫩芽吹叶落”,绿油油的嫩芽长了出来,到处是一片春意盎然、万物复苏的景象,这是一个充满期望和祝福的季节。清明时节,让我们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在缅怀过去的同时,也要对未来充满期望,珍惜生命,让自我的生命更有意义,不要虚度了这样一个完美的人生。
还要对生命有一个重新的认识,让自我的每一天都充充实实的,这样才会不让自我遗憾,并且对得起他人。
清明祭祖作文(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唐朝诗人杜牧写的一首关于《清明》。祭奠亲朋,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年复一年。
在今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清明节里,我怀着崇敬的心境,不远百里,来到老祖宗们的墓碑前,手捧鲜花,祭扫先人。清明节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踏青、除尘的好时节,其名字也正是“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的意思。
燕子飞到南方去了,有再飞回来的时候。杨柳枯萎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亲爱的爷爷,您长眠在这冰冷的墓地里很久很久了孙女和您近在咫尺,却又阴阳两隔,千呼万唤也无法和您相见。这怎样不让孙女悲伤,痛苦,而又惆怅满怀呢。爸爸妈妈带着纸钱和冥币,在爷爷的墓前,为他“寄”去。我向周围扫视了一下,人们的脸上都带着一丝伤感,一丝怀念。唉,当我在妈妈肚子里3个月的时候,爷爷就去世了,每当其他同学提起爷爷对自我怎样好的时候,我总是又羡慕又悲痛。
冥币在火中慢慢被烧成了灰,看着这正在燃烧的火,我想象着要是爷爷还在世的话,必须会加倍疼爱我——好吃的给我,好玩的给我……我真期望此刻在我面前的不是一座冷冷的墓碑,而是一位身体健康,面带笑容的爷爷啊!可此刻我仅有默默的站在坟墓前许愿:“期望爷爷能保佑我学习提高,全家生活欢乐、身体健康、学业有成!”
我站在爷爷的墓碑前,两行热泪像断了线的珍珠,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清明祭祖作文(四):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当想起这首字里行间都透着凄凉的小诗,我的心头,总会划过一丝莫名的哀伤,这哀伤会顷刻间烟消云散,可那留在心间的,却是永远抹不去的伤痛。
今年清明,天气分外晴朗,可家里每个人的眉间都透露着与天气不符的忧伤,因为我们要去缅怀我已逝去的爷爷。
车缓慢地开着,仿佛时间静止在这一刻。半小时后,我们到达了垦利陵园,顺着一条寂静的小路望去,成百上千的墓碑冰冷地立着,有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不知不觉,我们已走到爷爷的墓碑前。我站在墓碑前久久伫立,目不转睛地看着墓碑上的字,那个名字,陪伴了我多少个春秋;那个笑容,给予我多少幸福;那个声音,给了我多少鼓励……
记得很久以前,爷爷告诉我,每个人都有离开的时候,当他离开的时候,叫我不要悲痛,他只是去了另一个地方,那里,是比人间还幸福的地方。当时,我笑着答应,却没有看出爷爷脸上的悲伤。可是此刻,我竟没有办法让他再回到我身边,叫我怎样不悲痛。这漫长的等待,这无限的痛苦,像是一根针穿透了我的心,但一点儿也不痛,因为早已没了知觉。不知什么时候,泪水浸满了眼眶。等我回过神来,爸爸妈妈已为爷爷放上祭品,点了三炷香,之后我也毕恭毕敬地给爷爷鞠了三个躬,默默祈祷,祝他在天堂安心,欢乐!离开的时候,我又顺着小路望去,觉得那些墓碑不再是冰冷的,而是富有生气的,因为他们的家人来看望他们,他们远在天堂,也不会孤单。
清明节并不是人们迷信鬼魂的存在而过的节日,而是为了对故去亲人和烈士们的思念之情,这个节日把生者和逝者紧密的联系在一齐,哪怕时间不长,也能够表达那份悲伤和思念。
“逝者已去不可追,请君珍惜眼前人。”逝去的人不可能再回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此刻,珍惜身边的人,不要让祭祀者的泪珠串成一段段湿漉漉的回忆。从此刻开始,孝敬自已的父母,不要等到他们离去再说后悔。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一次想起这首小诗,心中却没有了悲伤。
清明祭祖作文(五):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每当我想起唐大诗人杜牧的这首诗歌时就想到好像清明节快要到了,清明的脚步已经不远了……
大概到了8点左右,我与妈妈爷爷从家中出发了。在路上,我不断回想着以前的事,似乎我从来没有见到奶奶那慈祥和蔼的模样,脑海里也没有任何跟奶奶有关的事迹。她长什么样貌?待我好吗……一连串的问题一下子涌到我的大脑。我问妈妈:“妈妈,我见过奶奶吗?待我好吗?”妈妈无奈的说:“实话说吧,她对你可好啦,你犯错了,她一向袒护你……”
经过几十分钟的汽车颠簸,我们最之后到了奶奶的坟前。我们清理掉墓前的杂草,疏通边上的排水沟,放上供品,点好香、蜡烛,把折好的纸钱烧成灰烬给亲人拜祭,以此寄托对死去亲人的一份思念。我们行完了中华民族的礼仪以后,叔叔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响起来,那声音震耳欲聋,就像天上打雷一样。我默默的在坟墓前许愿“期望奶奶能保佑我读书聪明,学习提高,全家生活欢乐,身体健康”。
在烟雾弥漫的山野中,我们踏着泥泞的小路往回走。路上扶老携幼的扫墓人,或三五成群,或一两个姗姗独行,不愧是我们中华发族的一种传统节日啊,是那么的有意义。
清明祭祖作文(六):
又是一年清明节,我们早早的坐着车回了老家,买好了黄表纸和纸钱,来到了祖坟。
来的祖坟后,我发现那里的风景很美,犹如人间仙境一般:在祖坟前的一片片土地上,种满了绿油油的麦苗,在坟头与坟头之间的土地上长满了嫩汪汪的枸杞苗,在对面河畔上,一丛丛金灿灿的油菜花显得生机盎然,显示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下了河堤后,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坟头高高的新坟,那是我爷爷的坟,他去世已经一年多了,奶奶每每提到爷爷都要大哭一场,这一次要不是答应她过几天再让她去看一看,她必须会跟着我们去,拦都拦不住。
我和爸爸先把纸和纸钱分好,然后在每一个坟上都放了一些,我和爸爸给爷爷点着了纸钱,让他明白,然后我就用铁锨把土一点一点添在爷爷的坟上,妈妈摘枸杞苗,爸爸到每一个坟上去点纸钱,一时间白烟四起。
趁着用棍子拨纸钱的空,我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下我们的祖坟,发现有一些坟由于长时间没有人添,已经差不多没有踪迹了,仅有一个略微高出地面一点的小土坡表示它还存在,而爸爸此刻的工作就是在给这些坟添土,期望以后谁要是来了,没有什么事情,有空闲的时间,能够给这些坟添一添土,算是积一点德。
过了一会儿,爸爸和妈妈已经摘过了枸杞苗,我一看,竟然有满满的两大袋子,这一次来,我们不仅仅祭祖了,并且还摘野菜了,一举两得,还欣赏了沿河美丽的风光,并且放松了心境,增长了知识,真可谓是收获颇丰,期望以后能够多到老家来几趟。
这一次来,我也下定了决心,以后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光宗耀祖,把祖坟修得又大又漂亮,让先人们为我而骄傲!
清明祭祖作文(七):
每年的4月5日是清明节,是祭祖的日子。星期六那天我们一家照常回到家乡祭祖。
“清明时节雨纷纷”诗人杜牧说得真对,清明下了整整一天的牛毛细雨,可是并没有扫我们一家回乡下祭祖的兴。因为爸爸说:“下雨‘水’指的是财,表示这一年我们一家将会财源滚滚。”
中午雨稍微停了,我们去祠堂拜完后,就上山了。因为下雨,所以路异常泥泞,很滑。可是我们还是坚持。来到坟头,只见周围到处长满杂草,爸爸要我们一人拿一把锄头,铲去杂草。做完着一些后便拿出祭品,摆在墓前。然后拜神,人人告诉祖先自我的愿望,告诉你吧,我像祖先许的愿望是:今年期望能考上重点中学。
可是我明白,光靠祖先保佑是不可能的,要经过自我的努力,应当实力加运气才行。拜完后,便敬酒了,哥哥装酒装了满满的三杯,说:“让他们喝醉点吧!”然后开始烧冥币、汽车、麻将等,真是应有尽有啊!
烧完冥纸后,开始鞭炮了!“噼里啪啦……”鞭炮很响,震耳欲聋,妈妈说:“鞭炮越响,越有福气!”一切做完后,我默默地在心里对祖先们说:“明年的今日,我们还会来看你们的,安息吧!”
的确,人的一生很快就会过去,时光不等人啊,同学们必须要捉紧时间,做好每一件应当做的事。
清明祭祖作文(八):
清明节是个传统的节日。在老家有个上坟的讲究。
这天,天气阴沉沉的。我和老爸、老妈早早就出发开车赶往老家。高速路上各种车辆川流不息。我想:“他们是不是跟我们一样祭拜祖先?”
回到老家只见爷爷早就准备好了上坟的东西。我,二爷、小叔、爷爷、老妈一同出发祭拜老爷。我们找到了老爷的坟墓,老妈和小叔用铁锹飞快的除去了坟头的杂草。爷爷先拿出水果和食品给老爷献在石桌上,又拿出老爷生前最爱喝的白酒。我们都跪在地上,爷爷在最前面给老爷烧了纸钱,最终把白酒倒在土里。期望老爷在天国有钱花有酒喝。修了坟我们就回家了。
在回家的路上下起了小雨,老妈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古人写的真好!
清明祭祖作文(九):
清明节,我、姥姥、舅舅们一齐开车曲二阿公的坟前曲祭拜。车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颠簸着,忽上忽下。到了羊肠小道,我们下车行走,一路上看到的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林,苍翠挺拔。忽然,我看见一座高大的墓碑在雨中伫立着纹丝不动。上头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
我不解地问:“姥姥,二阿公是革命烈士?”顿时,姥姥眼睛湿润润的,说:“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是多少烈士用鲜血换来的啊!你们必须要好好珍惜呀!”姥姥顺手把菜摆放整齐,并倒上酒,然后点上香烛。一齐鞠了三个躬!
二阿公的事迹和姥姥的话将永远激励着我前进!
清明祭祖作文(十):
清明时节雨纷纷,丝丝缕缕,飘飘洒洒,如烟似雾的春雨中弥漫着祭奠和怀念亲人的气息。
清明节那天,我和老妈到桃花去给大姨妈扫墓,大姨妈是病逝的。天下着大雨,我看到树木上的新叶,想到逝去的亲人,他们再也看不到这生机勃勃的春天了,十分令我悲痛。老妈告诉我,大姨妈生前是十分疼爱我的,每当这时我心如刀割。我期望大姨妈在那个世界的另一边的过得好,穿的好,睡的好,身体好,您放心,照顾好自我,我们给您买了吃的,用的,花的……您别不舍得,您永远活在亲人们的心里。
在亲人的墓前,我们献上鲜花寄托哀思,轻柔的春风带着我们的思念,送向另一个世界。
清明祭祖作文(十一):
清明节是祭祖扫墓的日子,几千年来,人们在这个“气清景明”的节气中,进行“祭之以礼”的追远活动,为已逝的亲人、祖先,庄重的送上自我的思念与敬意。这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一年年轮回、一代代传承,构成了人们顽强生存和追求幸福的动力。
清明节到了,我们一家人去给爷爷祭祖,爸爸开上车,把我们带到墓地,我们都下了车,爸爸和妈妈把祭品都摆出来,爸爸铲土,妈妈给我和姐姐点燃了香说:“去吧!给你爷爷上香去吧!”上完香以后我和姐姐就先回到车上去了。
慢慢的我想起了童年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天十分的黑,夜里,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妖精来了,下得我大声哭喊,浑身发抖,这是,爷爷出现了,他坚定地对我说:“孩子别怕,有爷爷在!爷爷会打开妖精的。“从梦里醒来,爷爷正搂着我,我一头扎进爷爷的怀里,放心的睡去。
我不时的想起来爷爷,爷爷的笑,爷爷的样貌,我大声的哭了起来,姐姐说:“不要哭了,细心鬼来抓你哦!”我吓的躲到了姐姐的怀里。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年的清明节,春分拂面,阳光明媚,空气中散发着花香,可是,我的心里却下着雨,爷爷,你在天堂过的好吗?愿您永远安详欢乐!
清明祭祖作文(十二):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当想起这首字里行间都透着凄凉的小诗,我的心头,总会划过一丝莫名的哀伤,这哀伤会顷刻间烟消云散,可那留在心间的,却是永远抹不去的伤痛。
今年清明,天气分外晴朗,可家里每个人的眉间都透露着与天气不符的忧伤,因为我们要去缅怀我已逝去的爷爷。
车缓慢地开着,仿佛时间静止在这一刻。半小时后,我们到达了垦利陵园,顺着一条寂静的小路望去,成百上千的墓碑冰冷地立着,有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不知不觉,我们已走到爷爷的墓碑前。我站在墓碑前久久伫立,目不转睛地看着墓碑上的字,那个名字,陪伴了我多少个春秋;那个笑容,给予我多少幸福;那个声音,给了我多少鼓励……
记得很久以前,爷爷告诉我,每个人都有离开的时候,当他离开的时候,叫我不要悲痛,他只是去了另一个地方,那里,是比人间还幸福的地方。当时,我笑着答应,却没有看出爷爷脸上的悲伤。可是此刻,我竟没有办法让他再回到我身边,叫我怎样不悲痛。这漫长的等待,这无限的痛苦,像是一根针穿透了我的心,但一点儿也不痛,因为早已没了知觉。不知什么时候,泪水浸满了眼眶。等我回过神来,爸爸妈妈已为爷爷放上祭品,点了三炷香,之后我也毕恭毕敬地给爷爷鞠了三个躬,默默祈祷,祝他在天堂安心,欢乐!离开的时候,我又顺着小路望去,觉得那些墓碑不再是冰冷的,而是富有生气的,因为他们的家人来看望他们,他们远在天堂,也不会孤单。
清明节并不是人们迷信鬼魂的存在而过的节日,而是为了对故去亲人和烈士们的思念之情,这个节日把生者和逝者紧密的联系在一齐,哪怕时间不长,也能够表达那份悲伤和思念。
“逝者已去不可追,请君珍惜眼前人。”逝去的人不可能再回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此刻,珍惜身边的人,不要让祭祀者的泪珠串成一段段湿漉漉的回忆。从此刻开始,孝敬自已的父母,不要等到他们离去再说后悔。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一次想起这首小诗,心中却没有了悲伤。
清明祭祖作文(十三):
每年的4月5日是清明节,是祭祖的日子。星期六那天我们一家照常回到家乡祭祖。
“清明时节雨纷纷”诗人杜牧说得真对,清明下了整整一天的牛毛细雨,可是并没有扫我们一家回乡下祭祖的兴。因为爸爸说:“下雨‘水’指的是财,表示这一年我们一家将会财源滚滚。”
中午雨稍微停了,我们去祠堂拜完后,就上山了。因为下雨,所以路异常泥泞,很滑。可是我们还是坚持。来到坟头,只见周围到处长满杂草,爸爸要我们一人拿一把锄头,铲去杂草。做完着一些后便拿出祭品,摆在墓前。然后拜神,人人告诉祖先自我的愿望,告诉你吧,我像祖先许的愿望是:今年期望能考上重点中学。
可是我明白,光靠祖先保佑是不可能的,要经过自我的努力,应当实力加运气才行。拜完后,便敬酒了,哥哥装酒装了满满的三杯,说:“让他们喝醉点吧!”然后开始烧冥币、汽车、麻将等,真是应有尽有啊!
烧完冥纸后,开始鞭炮了!鞭炮很响,震耳欲聋,妈妈说:“鞭炮越响,越有福气!”一切做完后,我默默地在心里对祖先们说:“明年的今日,我们还会来看你们的,安息吧!”
的确,人的一生很快就会过去,时光不等人啊,同学们必须要捉紧时间,做好每一件应当做的事。
清明祭祖作文(十四):
清明节是祭祖扫墓的日子,几千年来,人们在这个“气清景明”的节气中,进行“祭之以礼”的追远活动,为已逝的亲人、祖先,庄重的送上自我的思念与敬意。这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一年年轮回、一代代传承,构成了人们顽强生存和追求幸福的动力。
清明节到了,我们一家人去给爷爷祭祖,爸爸开上车,把我们带到墓地,我们都下了车,爸爸和妈妈把祭品都摆出来,爸爸铲土,妈妈给我和姐姐点燃了香说:“去吧!给你爷爷上香去把!”上完香以后我和姐姐就先回到车上去了。
慢慢的我想起了童年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天十分的黑,夜里,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妖精来了,下得我大声哭喊,浑身发抖,这是,爷爷出现了,他坚定地对我说:“孩子别怕,有爷爷在!爷爷会打败妖精的。“从梦里醒来,爷爷正搂着我,我一头扎进爷爷的怀里,放心的睡去。
我不时的想起来爷爷,爷爷的笑,爷爷的样貌,我大声的哭了起来,姐姐说:“不要哭了,细心鬼来抓你哦!”我吓的躲到了姐姐的怀里。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年的清明节,春分拂面,阳光明媚,空气中散发着花香,可是,我的心里却下着雨,爷爷,你在天堂过的好吗?愿您永远安详欢乐!
清明祭祖作文(十五):
又是一年清明节,我们早早的坐着车回了老家,买好了黄表纸和纸钱,来到了祖坟。
来的祖坟后,我发现那里的风景很美,犹如人间仙境一般:在祖坟前的一片片土地上,种满了绿油油的麦苗,在坟头与坟头之间的土地上长满了嫩汪汪的枸杞苗,在对面河畔上,一丛丛金灿灿的油菜花显得生机盎然,显示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下了河堤后,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坟头高高的新坟,那是我爷爷的坟,他去世已经一年多了,奶奶每每提到爷爷都要大哭一场,这一次要不是答应她过几天再让她去看一看,她必须会跟着我们去,拦都拦不住。
我和爸爸先把纸和纸钱分好,然后在每一个坟上都放了一些,我和爸爸给爷爷点着了纸钱,让他明白,然后我就用铁锨把土一点一点添在爷爷的坟上,妈妈摘枸杞苗,爸爸到每一个坟上去点纸钱,一时间白烟四起。
趁着用棍子拨纸钱的空,我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下我们的祖坟,发现有一些坟由于长时间没有人添,已经差不多没有踪迹了,仅有一个略微高出地面一点的小土坡表示它还存在,而爸爸此刻的工作就是在给这些坟添土,期望以后谁要是来了,没有什么事情,有空闲的时间,能够给这些坟添一添土,算是积一点德。
过了一会儿,爸爸和妈妈已经摘过了枸杞苗,我一看,竟然有满满的两大袋子,这一次来,我们不仅仅祭祖了,并且还摘野菜了,一举两得,还欣赏了沿河美丽的风光,并且放松了心境,增长了知识,真可谓是收获颇丰,期望以后能够多到老家来几趟。
这一次来,我也下定了决心,以后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光宗耀祖,把祖坟修得又大又漂亮,让先人们为我而骄傲!
清明祭祖作文(十六):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的清明时节,人们都会在心里默默地吟诵这首的古诗,来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之情。今日是清明节的第二天,爸爸开着车载着我们回乡下去祭祖。
回到乡下,我们吃完早餐后,还顾不上休息,就拿着所有拜祭的东西,便一齐上山祭祖去了。
大约走了一小时,我们来到了拜祭先人的地方。但一眼看去,山上到处是杂草和小树。于是大家都放下东西,叔叔拿着镰刀把那些杂草割掉,爸爸和爷爷则拿起锄头使劲地锄,把那些小树和杂草连根铲掉,我和妈妈也卷起袖子把杂草一根根地拔掉。
大家分工合作,使劲地干起来,大约过了一个小时,最终把杂草都清理干净了。之后爸爸和爷爷铲了很多草皮,我们轮流把草皮放到山坟上,把山坟弄好,然后放上拜山纸,最终用草皮压着,总算弄好了。
接下来就是拜祭,我们把祭品放在坟前,爷爷拿出蜡烛和香点着了然后分给我们,让我们分别磕头拜祭,然后把香和蜡烛插在坟前,我们还把许多的纸钱放在蜡烛上,用火点燃,让祖先也用得上钱。妈妈一边拜祭一边喃喃地说:“祖先啊!你必须要保佑她的学习提高,保佑我们全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之后爸爸放了一串大的鞭炮。祭拜完后,爷爷他们灭了火,把一切都整理好后,我们就提着篮子下了山。
清明祭祖给我们留下的是对逝去亲人的怀念。所以,每年清明节祭祖的情景都让我难以忘怀。
· ·
· ·
· ·
· ·
· ·
· ·
· ·
· ·
篇7
一、 传统不可割裂
我们认为,对于中国二千余年所形成的古代文论,决不能摒除在我们今天的文学理论工作者的视野之外,仅仅把它当作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来研究,仅仅给它一个必要的历史地位,是不够的。想简单地将它抹去更是不可能的。应该认识到传统作为一个民族的“经历物”,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它不仅体现在“物”的方面,而且凝结于观念和制度中,并以无意识的状态深藏于人们的心里。中国的文化传统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中流淌着,你想摆脱也摆脱不掉。而且传统并非一切都不好,其中有许多精华的、精致的、美好的、充满魅力的成分,我们怎么可以把这些文化珍宝置之不顾呢? 我们必须把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中也包括文论传统的精华作为一个对象,向它走进去,把其中一切对今天仍然具有意义的东西进行充分地研究,并把它呈现出来,使它成为我们今天建设现代文论的一种重要的资源和参照系。德国诠释学家加达默尔说:
传统按其本质就是保存(Bewahrung) ,尽管在历史的一切变迁中它一直是积极活动的。但是,保存是一种理想活动,当然也是这样一种难以觉察的不显眼的理性活动。正是因为这一理由,新的东西、被计划的东西才表现为唯一的活动和行为。但是,这是一种假象。即使生活受到猛烈改变的地方,如在革命的时代,远比任何人所知道的古老的东西在所谓改革一切的浪潮中仍保存了下来,并且与新的东西一起构成新的价值。[1 ] (P361)
的确,在革命时期,在社会的暴风骤雨时期,人们常认为传统被抛弃了,似乎我们所作的一切都是反传统,其实传统的力量是如此的“顽固”,它变换着方法保存下来。我们觉得自己远离传统,其实我们经常处在传统中而不自觉。
中国的文化传统为什么不会被割断呢?这里有一个对传统的理解问题。文化传统不是死的,它以“基因”的渗透的方式不断地流动着发展着。如我们谈儒家的传统,就不能停留在孔子那里。儒家就像一个巨大的“筐”,历代的儒家学者都把自己栽种的最美的花仍进这个筐里面去。汉代的儒学、宋代的理学、清代的小学,直到今天的“新儒学”,都把自己新鲜的成果增添进儒家的学术“筐”去。这样儒家学派就成为一条永不干枯的河,长流不息。任何人想割断它都是不可能的。因为它既然是一个学派,就必然有它合理的东西,这些合理的东西就是生长点,它不断发酵,产生出更新的东西来。这是势之必然。文学也是这样。中国的文学传统不会永远停留在《诗经》那里,它发展、壮大、变异。清代学者顾炎武说:
《三百篇》之不能不降为《楚辞》, 《楚辞》之不能不降为汉魏,汉魏之不能不降为六朝,六朝之不能不降为唐也,势也。用一代之体,则必似一代之文,而后为合格。诗文之所以代变,有不得不变者。一代之文,沿袭已久,不容人人皆道此语,今且千数百年矣,而犹取古人之陈言,一一而摹仿之,以是为之可乎? 故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李杜之诗所以独高唐人者,以其未尝不似未尝似也, 知此者, 可与言诗也已矣。[2 ]
顾炎武这里主要是文学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最后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似”与“不似”的问题。前人的诗作为传统是根基,如完全“不似”,那么就失去中国诗的品格;但如果“太似”则又会失去自己的创造性,所以文学的发展应在对传统文学的“似与不似”之间进行。这个道理是很深刻的。中国古代文论似乎在“五四”文化革命后,换了一套新的话语,什么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似乎一切都是新的。其实并非如此。中国古代文论的最后一人是王国维,中国现代文论最早一人也是王国维。在他那里既有新的话语,如叔本华、尼采的生命哲学、康德的美学,但同时又保留了“情景交融”、“弦外之音”等古代的话语,而他的文论的最伟大的贡献应是“境界”说的提出与阐发,但这是半是古典半是新声,是新与旧的结合物。鲁迅是一位反对封建文化的先锋,似乎他的思想言论一切都是新的。其实只要我们仔细地研究,我们就会发现他身上充满文化悖论。他的确吸收了新的思想,的确对中国古代的某些东西,进行了批判,但同时又热爱中国古典中优良的传统。仅他的《中国小说史略》和《汉文学纲要》就足见其对中国文学钻研之深厚。王国维和鲁迅都在与传统“似与不似”的关系中发展自己的学术。几十年后,几百年后,他们的学术又成为传统的一部分。
诚然,一切事物都要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但是如果不通晓古代积累的各种资源,要求新变也难。刘勰在《文心雕龙通变》篇说:
暨楚之骚文,矩式周人;汉之赋颂,影写楚世;魏之篇制,顾慕汉风;晋之辞章,瞻望魏采。榷而论之,则黄唐淳而质,虞夏质而辩。商周丽而雅,楚汉侈而艳,魏晋浅而绮,宋初讹而新。从质及讹,弥近弥淡。何则? 竞今疏古,风未气衰也。
刘勰对文学发展史的描述有点厚古薄今,但他认为文学发展中不能“竞今疏古”还是对的。尤其是他最后的论断“变则可久,通则不乏”的观点更为辩证。藐视传统的作家注定不可能写出什么惊世的作品来,因为他没有民族文化的根底。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有自己的独特的精微的东西。如果我们自己不珍惜,那么别人也就更不会珍惜。这样我们先辈创造的宝贵的精神文化就要失传,这不但是中国的损失,而且也是人类文明的损失。例如我一再推荐的安徽大学顾祖钊教授从王充那里爬梳出来的“意象”概念,用以说明人类创造的象征型文学,是很深刻的,很有价值的,不但可以解释过去的作品,连今天的现代派作品的象征意蕴也可以作出某种解释。我们中国人不整理出来,那么这个概念、范畴也就湮没无闻了。又如“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论的核心观念,对于抒情型的作品的解释是十分有效的,比之于英美“新批评”派的反讽、隐喻、悖论等概念,要深刻得多。这是我们民族独特的精微的精神创造,如果我们不珍视它,那么我们就对不起我们先人的创造。又如,中国文论美论中有个“品”的概念。蒋孔阳教授与日本神户大学教授岩山三郎有段对话:“西方人看重美,中国人看重品。西方人喜欢玫瑰,因为它看起来美,中国人喜欢兰竹,并不是因为它们看起来美,而是因为它们有品,它们是人格的象征,是某种精神的表现。这种看重品的美学思想,是中国精神价值的表现,这样的精神价值是高贵的。”重品的观念是儒、道、佛三家都提倡的。所以重品传统涵盖了中华民族文学、艺术各个门类。“品”的观念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深层审美心理。做人要讲究人品,为文要讲究文品。“品”就是中国人做一切事情达到某种境界的标志。如果我们失去了“品”,比如连竹子的品格也欣赏不了,只会欣赏玫瑰的美,那么你可能就失去了作为一个中华民族的子孙的民族性。所以无论就传统的连续性还是就传统的独特性看,中华文化传统是我们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根基,是万万不能割断的。当然传统文化中也有糟粕,如封建的、迷信的、庸俗的、僵死的等等,都是糟粕,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所谓不能割断传统,并不是要保留落后的糟粕,对于糟粕当然要批判、抛弃。然而就是要抛充传统中的糟粕,也必须先了解它、认识它。在不了解、不认识的情况下,就是陷入传统的泥潭里,也寻找不到抽身的方法。
二、 诠释——继承与革新传统的必由之路
要承继中华文化传统,包括要承继中华文论传统,这就要对传统文化进行诠释(解释、阐释) 。1996 年中国文论界提出了一个“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问题。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但是如何“转换”呢? (我们更同意用“转化”这个词) 这里需要做的主要工作就是要对中华文论著作中提出的观念、体系,进行诠释。我们民族的历史太长。古人针对当时的问题根据当时情况所提出的命题、范畴和概念,我们今天已经不容易理解了。语言的隔阂就是首先遇到的问题。古代汉语表达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所表达的意义,那差距是很远的。例如唐代王昌龄有首题为《芙蓉楼送辛渐》的七律: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有一本现在出版的著作,把它翻译成现代汉语:“寒雨如注,似乎挟带着江涛终夜不息。我临时居住在镇江芙蓉楼附近,感受到这寒雨捎来的阵阵凉意。次日黎明便在芙蓉楼上设宴饯别友人辛渐,眼前所见的只是江畔那孤立的山头。我同辛渐分手时他问我有何话带给北方的家人,我告诉他若亲友们问起我的境况便可说:我的品行节操高洁无瑕,这正同在玉壶中放置一片冰心一样,是无以挑剔的。”[3 ] (P96)把古诗翻译成现代汉语,也是一种诠释。如果我们客观地比较一下原诗与译文,我们立刻地发现,一首很有意境的诗已经变成了蹩脚的散文,诗意和诗味已经完全丧失掉。不仅如此,语言的改变不仅是语言的改变,这背后还有文化的距离。原诗“一片冰心在玉壶”一句,本来是很雅致的含蓄的比喻性的, “玉壶”,就是盛冰的玉壶,这在古代象征着洁白纯净。骆宾王《上齐州张司马启》:“加以清规玉举,湛虚照于玉壶;玄览露凝,朗
机心于水镜。”又,陆游《月下三桥泛湖归三山》:“山横玉海苍茫外,人在玉壶飘缈中。”“玉壶”是一种比喻、象征、暗示等,表现出一个人有很高的素养。但翻译成现代汉语后,原有的文化意味不但丧失了,而且有一种自夸自傲的意思,什么“我的品行节操高洁无瑕,这正同在玉壶中放置一片冰心一样”,在谦谦君子古人那里,怎么会用此语气给亲友传话呢? 况且“一片冰心”又原样存在,并没有翻译出来。我们这样说,不是说翻译错了,而是说明语言不仅仅是语言,语言也是一种文化,古代汉语中的文化意味,现代汉语中往往诠释不出来,因为古与今的文化有了变化,有了距离。在对古代文论的诠释中,情况也是如此。中国古代学人并不是不会用学术术语,但他们常常回避这些述语,而用一种深微的、朦胧的词语,以表达他们所追求的文化情调。例如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可与亚理斯多德的《诗学》相比美的文论著作,但刘勰用骈体文写,有的语句很美,本身就是文学创作,但他似乎不追求十分确切的意思。例如把艺术构思中的心理活动叫“神思”,现在一般都诠释为“艺术想象”,其实刘勰的“神思”与现在文学理论中的“想象”是有不同的,它具有更丰富的意思,我们常常忽略了这一点。再如“风骨”这个概念,在《文心雕龙》中是很重要的,对后代的文学创作影响很大,但是今人的诠释歧见纷呈,达十余种之多,费了很多笔墨,仍然没有搞得十分清楚,这就是古今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这就说明诠释根本无法越过文本的障碍,要消除文本与诠释者之间的差异是十分困难的。诠释只能是一种对话,文本有文本的信息,诠释者也有早已形成的“前理解”,在承认这种差异的条件下交流对话,展开一个新的意义的世界。
诠释中华古代文论,要克服两种倾向。
第一种倾向,即“返回原本”。“返回原本”只能是一种愿望。中国古人活动的场景已经不可重现。我们无法亲身去体验。一种无法亲身目睹并体验的场景,诠释者仅凭留下一些死的资料,是很难“返回原本”的。就如同春秋时期的礼仪,尽管有《周礼》、《仪礼》和《礼记》等一些资料作为根据,但今人要完全复活它,已不可能。又如刘勰《文心雕龙》中的“定势”篇,历来也是众说纷纭,要真正理解他所说的“势”也是不容易的。历史就是历史,不可能变为活的现实。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按照“历史原则”,尽力考察中华古代文论家们提出某种观点的历史背景,尽力摸清楚他们论点的针对性,尽力趋近阐释对象的本真性,即对被阐释的对象的意义有真实的了解,对被阐释的对象的丰富复杂的内涵有真实的了解,当然更不可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古人身上。
第二种倾向,即“过度阐释”。在诠释的方法上,无非是“我注六经”和“六经注我”两种方法。所谓“过度阐释”就是在“六经注我”过程中,生硬地勉强地以古人的观点来印证自己的观点。甚至把古人的观点“现代化”,而不顾古人的原文与原义。如前面所说的刘勰的提出“风骨”概念,有些论者就以“内容与形式”这种现代的概念去套,明显离开了刘勰的原有的意思。但是,我们又不能不对古代的文论进行现代的诠释。不进行诠释,就不能把古代的东西激活,就不能实现古为今用。所以如何获得阐释的恰当的分寸,是一个大问题。诠释只能从历史的资料出发,从历史资料提供的思想出发,翻译可以翻译的部分,延伸可以延伸的部分,对应可以对应的部分,比较可以比较的部分,而不能完全用今天的逻辑去推衍古代的逻辑。在文论方面我们也要把握这个分寸。例如,关于“意象”问题,我们要充分考察王充提出的“意象”与刘勰提出的“意象”的不同,前者是“象征意象”,后者则是“心理意象”,不可不看他们的区别,仅从字面的意义与今天的“艺术形象”相比附,或认为是“象征意象”或“心理意象”之外的另一种具有创造性观念。这里对语境的考察是至关重要的,千万不可脱离原有的语境孤立地进行任意的解释。
诠释还必须对自己的诠释对象的独特性有深入的了解。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文论各有其独特的文化品格。一般说,西方的文论是总结创作实践的结果,是创作经验的升华。中国古代文论则不完全是从创作实践中总结了出来的。中国古代文史哲不分。儒、道、释是中国古代文论的文化根基。先有儒、道、释的哲学,然后再向文论转化。儒家、道家、释家的理论都具有诗意,富于想象,这是儒、道、释向文论转化的前提。这一点我在它文中另作阐述,兹不赘。我们想强调的是中国文论的生成,常常不是对具体的创作经验的总结,常常是从儒家、道家、释家概念向文论的转化。“文以载道”这个“道”,就是儒家之“道”;“虚静”创作境界,就是道家体道的境界;“妙悟”则是释家语向文论术语的变化。如此等等。针对中国古代文论这一独特性,我们在诠释的时候,也要体现出方法的独特性来。或者说在诠释的时候,应更多考虑文论的文化语境和哲学语境。
不论中华古代文论的诠释有多少困难,如果想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那么除了诠释,别无它途。诠释是继承与革新中华古代文论的必由之路。
三、 在古今中西基础上实现新变
现在中国文论研究界争论一个问题:即我们究竟为什么要研究古代文论? 一种意见认为,古代文论研究不能急功近利,中华古代文论是中国古代传统的一部分,研究中国古代文论不一定与建立中国现代的文论建设直接联系起来。如罗宗强教授在批评了古文论研究中的“古为今用”之后说:“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古文论研究,求识历史之真,以祈更好地了解传统,更正确地吸收传统的精华。通过对古文论的研究,增加我们的知识面,提高我们的传统的文化素养;而不汲汲于‘用’。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的根基,才有条件去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这或者才是不用之用,是更为有益的。”[4 ]这种意见的主旨是不要把“用”特别是“古为今用”作为研究的目标,而把提高传统文化素养为目标。至于建立中国现代的文学理论,则主要应从总结现实的文学创作经验教训入手。另一种意见则认为目前在世界的文学理论界,竟然没有中国的声音。如果我们不对中华古老的文论传统进行现代的“话语转换”,那么在文论上,就没有“话语”与别人交流,我们岂不患了“失语症”。这种意见的主旨是主张“用”特别是“古为中用”。
我们的意见是,“不用之用”与“古为中用”可以结合起来。建设具有中华现代文学理论的资源有四个方面:当下文学创作经验的总结;“五四”以来所建立起来的现代文学理论;中华古代文学理论;西方文论中具有真理性的成分。在四种资源上的创造性改造与融合,是建设现代文论新形态的必由之路。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精神“工程”,不是一日之功,既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排斥“古为今用”。在这个复杂的工程中,中华古代文论作为民族原典精神,起着特别的作用。中华古代文论当然可以提高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加强传统文化素养;同时中华古代文论的一些概念、范畴经过我们的诠释,也可以转化为具有现代意义的理论。也许经过诠释的古代文论概念、范畴,可能已不完全是古代文论的“本来面目”,但是它的基本精神是古典所焕发出的新声。它原本在另一个语境中,现在转移到一个新的语境开始的时候,可能是不完全协调的,但经过不断的磨合改进,旧的“武器”派上新的用途,也不是不可以的。特别是涉及文学基本原理的一些部分,由于具有普遍性,经过适当地改造,就完全可以为我们今天所用。
在古今中西融合这条路上,已经有前人为我们开辟了道路。
王国维(1877 —1927) ,大家公认他是建立中国现代文论的第一人,是一位开辟道路的学者。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提了“境界”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说、“隔”与“不隔”说、“造境”与“写境”说、“出入”说、“古雅”说、“天才”说等,就是在古今中外交接点上进行了别出心裁的创造。尽管里面有不成熟的、自相矛盾的部分,但后人为什么不把他的中西交融的未走完的路继续走下去呢?
宗白华(1897 —1986) 在“五四”文化运动洗礼后,仍执着于中华古典与西方精神的结合,为中国现代美学和现代艺术理论作出了贡献。他虽然学贯中西,但他的理论建树则更多从中国古典诗学、美学立意,同时又把古今中西结合起来。例如他的意境“层次”论,亦古亦今,亦中亦西,给人莫大的启发。他在《中国艺术境界之诞生》一文中说:
中国艺术家何以不满于纯客观的机械式的模写? 因为艺术意境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从直观感相的模写,活跃生命的传达,到最高灵境的启示,可以有三层次,蔡小石在《拜石山房词》序里形容词里面的这三境层极为精妙:
“夫意以曲而善托,调以杳而弥深。始读之则万萼春深,百色妖露,积雪缟地,余霞绮天,一境也。(这是直观感相之渲染) 再读之则烟涛氵项洞,霜飙飞摇,骏马下坡,咏鳞出水,又一境也。(这是活跃生命的传达) 卒读之而皎皎明月,仙仙白云,鸿雁高翔,坠叶如雨,不知其何以冲然而澹, 而远。(这是最高灵境的启示。) ”
“情”是心灵对于印象的反映,“气”是“生气远出”的生命,“格”是映射着人格的高尚格调。西洋艺术里面的印象主义、写实主义,是相等于第一境层。浪漫主义倾向于生命音乐性的奔放表现,古典主义倾向于生命雕象式的清明启示,都相当于第二境层。至于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后期印象派,它们的旨趣在第三境层。
这里引文似长了一点,目的是想说明前一辈的学者如何在掌握古今中西文化的前提下,如何从古到今,从中到西,古今互释,中西互释,实现了现代文论的创构。宗白华走过的路,既然大家都认为是正确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把它越走越宽?
朱光潜教授(1897 —1986) 是中国现代美学又一大家。他的著作主要有《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和《西方美学史》等,另外翻译出版了《柏拉图文艺对话集》、克罗齐《美学原理》、莱辛《拉奥孔》、黑格尔《美学》三大卷以及维柯《新科学》等。如果说宗白华在古今中西对话中,更倾向于对中华古典的阐发话,那么朱光潜则更倾向于现代和西方,但又紧密联系中国古典。朱光潜在美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的理论,并围绕这一理论展开了多方面的阐述。他论述克罗齐的“直觉”说,却联系庄子的“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来说明“美感经验”;他评述布洛的“心理距离”说,不但举了中国古代《西厢记》中许多描写为例,而且在论述如何解决“距离的矛盾”时,以中国佛学中的“不即不离”说作为最后的结论。他阐述立普斯等的“移情”说,不但举了“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等诗句为例,突出了中华古文论中的“推己及人”和“推己及物”的思想,并以《庄子秋水》篇中“倏鱼出游”来加深论述。在朱光潜的理论创造中,虽倾向西方观点,但中国古代的美论、文论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对话者”。既然大家认为朱光潜的对中国现代美学的贡献是突出的,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接着朱光潜说下去?
钱钟书(1910 —1998) 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一个文论大家。他的《管锥篇》、《谈艺录》、《宋诗选注》等,古今中外,旁征博引,在世界广有影响。所论述问题之多,所论问题之深,都受到学界的瞩目。他的著作中中西互释古今互补的例子不胜枚举。他早在《谈艺录》早就提出:“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所以他的文论诗论研究纵观古今、横察世界,以求得共同的“诗心”、“文心”,总结出文学的共同规律。他始终认为“人文科学的各个对象彼此系连,交互渗透,不但跨越国界,衔接时代,而且贯串不同学科。”[5 ]他研究的突出特点就是搜集古今中外的相同相通的资料,在比较互证中,求文学的共同规律。因为他认为“心之同然,本乎理之当然,而理之当然, 本乎物之不然, 亦即合乎物之本然。”[6 ] (P50) 既然学界也都推崇钱钟书对文论建设的贡献,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吸取他的治学精神,也立足于现代,去追求文学的共同的规律呢?
在现代学术视野中,中华古代文论作为中华民族精神一部分,将推陈出新,将显示出新的意义,焕发出新的光辉。当然,这是一个艰巨的“学术工程”,不是三五年可以奏效的,需要有志于此的学界的朋友长期的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加达默尔. 真理与方法[M] . 洪汉鼎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1
[2 ]顾炎武 日知录诗体代降[M] .
[3 ]朱炯远主编. 唐诗三百首译注评[M] . 沈阳:辽宁古籍出版社,19951
[4 ]罗宗强 古文论研究杂识[J ] . 文艺研究,1999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