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情的英语诗句范文

时间:2023-04-10 12:52: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爱情的英语诗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爱情的英语诗句

篇1

关键词:课桌文化;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

漫步在教室中,我们可以看到课桌上和墙壁上处处可见一些英语单词、数学公式、概念定律、爱情表白以及对人生的感悟等等,我们称之为课桌文化。课桌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由于它的匿名性,较之校园内的其他主流文化,更能深刻地反映同学们内心的真实想法。本文拟通过对大学生课桌文化的分析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发展动态,进而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研究者从安徽省某高校教学主楼公共教室逐条抄写课桌文化,共收集课桌文化927条。然后,再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删除歌词、人名、无意义的诗句、零碎的语句和意义不明确的语句。对整理后的材料进行归纳总结,将反映不同态度的语句进行分类,结果发现课桌文化中反映学习、爱情、大学生活、交友、人生这五种态度的语句所占的比重较大(表1),现分述如下。

一、关于学习

从所搜集的材料看,大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但消极的学习态度明显多于积极的学习态度。 积极的学习态度像“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才是硬道理”等,表达出了学生想要学习的意愿。消极的学习态度像“想要考得好,全靠两眼瞟;要想考得高,全靠带小抄”,调查显示,在所有搜集的材料中,有23.4%是关于考试内容的小抄,反映出学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只要知其然,不必知其所以然”则反映出学生对所学知识不求甚解;“不想上课,谁代我上课啊”则可以明显看出学生的厌学情绪。

二、关于爱情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关于反映大学生爱情观的课桌文化,其条数占到总数的19.8%,排在第二位。调查显示,大学生对爱情的态度呈现了出阶段性的特点。那些还没有恋爱的同学对爱情的渴望,想要得到一份爱情: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等;接下来是热恋时期,热恋时的爱情往往是感觉良好的:如 “和相爱的人,蜗居在一起也很温暖、”“牵着你的手,一直走到最后”等;当由热恋转为平淡,热情过去的时候,有些同学开始充满了对爱情的迷惑和误解:如“爱是精神鸦片,更是无聊时的消遣”、“爱一个人真的好难”等;分手以后,对爱情有留恋,有遗憾,也有解脱:“离开了你,我想你”、“从今天起,我决定放弃了,只因为爱一个人太累了,我选择放弃”、 “若不爱,就直接了断,何必再痴缠不已”等等。由此可见,相当大学生在爱情观上尚不太成熟,需要加以积极引导。

三、关于大学生活

许多学生在高中的时候拼命学习,再经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式的高考,终于考上大学后,却发现现实中的大学与自己理想中的大学有着千差万别。有的同学开始对大学生活充满迷茫,漫无目的,没有理想和目标。“大学我该怎么过?迷茫”、“终于上大学了,好享受哇!是吗?享受?”、“大学:为之甘愿付出汗水,得到后却丝毫不珍惜的地方”、“所谓的大学,有点鄙视”等无不反映出大学生对大学生活的迷茫和缺乏目标,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都这样的萎靡、颓废。可见各高校很有必要重视起这个问题,组织各种活动,开展人生目标、人生理想教育,使大学生真正充满朝气,奋发向上。

四、关于交友

课桌文化中关于交友的信息也很多,许多同学把自己的手机号码或者是QQ号写在墙上,希望能够交到朋友。如“寻求女友,187xxxxxxxx,有志者请联系”、“诚邀喜欢篮球女生为聊友,QQ34xxxxx”等;也有部分同学想要交到网络游戏中的好友,希望可以一起玩游戏,如“DNF安三寻一给力女友,ID:神殿骑士”、“CF战队招人”等。可以看出,作为想要独立自主而又受到家庭和学校管制的一代,许多学生借助广泛交友来满足自己社会化的需求,来显示自己的成长。另外,还有借课桌文化求、求包养等信息的情况,反映出部分大学生不健康的性取向,值得引起我们的深思。

篇2

关键词:《诗经》 《蒹葭》 白话英语双译 理雅各 流畅 贴切

诗歌是文学的灵魂,是最精炼的艺术形式;诗歌的主要特征有:高度集中的反映生活;感情强烈,想象丰富;语言精炼鲜明;韵律和谐,节奏鲜明。《诗经》更是如此。首先,《诗经》采用了优美成熟的四言诗形式;其次,它在结构上采用重章叠句,加强了抒情效果。因此,在翻译的时候,就显得难上加难。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以脍炙人口的诗篇,《蒹葭》成为英译者的宠儿,各种译文不断涌现,但始终没有公认的定本,甚至有些译文间呈现出很大的差异。之所以不同,除了因为它们所遵循的翻译理论和所采用的翻译技巧不同之外,还因为《蒹葭》所反映的文化古老而深厚,其意义具有不定性,不同译者受到自己文化、社会意识形态、期待视野等的影响和制约,必然产生不同阐释。有幸的是某个偶然机会得到王方路先生所著的《诗经・国风――白话英语双译探索》,其中《秦风・蒹葭》是我的最爱,借此机会也有幸谈谈我个人对先生的心血之作的一点点不专业的看法。

一、关于《蒹葭》白话译文

王先生的白话英语双译研究可谓是开天辟地,在国内有此举的更是凤毛麟角。白话也是其中一种汉语书面表达,它是以北方话为基础,与日常生活使用的口语接近,很容易为大众所接受。《诗经》原著采用的是当时中国各地区的民歌,用通俗流畅的白话、英语翻译,可以较为贴切的还其语言风格的原貌,而王先生的《诗经・国风――白话英语双译探索》采用的是当代中国的白话文翻译,在这点上做到了与时俱进。

还有平时大家诵读诗经时,总要边读边看注释或翻阅字典,等查到这个字或词的意思却忘了前面所表达的内容,而王先生的白话译文采用的是“加三字重组词”,此方法可以把原诗文的句子融入白话句中,使原诗意义更明确更易懂,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译为“河边芦荻老苍凉,晶莹白露凝成霜”,读起来更朗朗上口,更方便记忆。王芳路先生采用白话译原诗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的国人喜爱并继承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树立自尊自强的民族自尊心。

此白话译文还尽量与原诗的行文结构保持一致,《蒹葭》原诗共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并且此诗四字一句,每句诗也只是更换了个别词语,这种写法就叫重章叠句。重章叠句的作用:可以使节奏鲜明而短促,一唱三叹,回环往复,从而有一种余音绕梁的音乐美。王先生的白话译文也做到这一点,如原诗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和“所谓伊人,在水之湄”分别译为“我所说的意中人,就在河水那一旁”和“我所说的意中人,就在河岸水草边”。这样既做到了保留原诗的结构美,又能体现出原诗的意义。

原诗: 白话译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河边芦荻老苍凉,晶莹白露凝成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我所说的意中人,就在河水那一旁。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逆着水流去追她,道路坎坷又很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顺着水流去追她,仿佛她就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河边芦荻老湿寒,晶莹白露还未干。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我所说的意中人,就在河岸水草边。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逆着水流去追她,道路坎坷如登山。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顺着水流去追她,仿佛她就在沙洲间。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河边芦荻老丛集,晶莹白露有余粒。

所谓伊人,在水之。我所说的意中人,就在河流岸水际。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逆着水流去追她,道路坎坷曲折急。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顺着水流去追她,仿佛她就在沙滩里。(王方路,2010:269)

二、关于《蒹葭》英语译文

理雅各英译本:王方路先生英译本:

The reeds and rushes are deeply green,

Reeds on riverbank are green,

And the white dew is turned into hoarfrost.

Crystal white dews freeze frost.

The man of whom I think,

She’s my beloved one,

Is somewhere about the water.

And she’s just on other side.

I go up the stream in quest of him,

Upstream I run after her,

But the way is difficult and long.

The road is hard and long.

I go down the stream in quest of him,

Down stream I run after her,

And lo! He is right in the midst of the water.

She seems to be in river.

The reeds and rushes are luxuriant,

Reeds on riverside are wet,

And the white dew is not yet dry.

Crystal white dews don’t dry.

The man of whom i think,

She’s my beloved one,

Is on the margin of the water.

And she’s just in riverside.

I go up the stream in quest of him,

Upstream I run after her,

But the way is difficult and steep.

The road is hard and high.

I go down the stream in quest of him,

Down steam I run after her,

And lo! He is on the islet in the midst of the water.She seems to be in islet.

The reeds and rushes are abundant,

Reeds in riverbank are dense,

And the white dew is not yet ceased.

Crystal white dews stay few.

The man of whom I think,

She’s my beloved one,

Is on the bank of the river.

And she’s just at riverbank.

I go up the stream in quest of him,

Upstream I run after her,

But the way is difficult and turns to the right.

The road is hard and zigzagging.

I go down the stream in quest of him,

Down stream I run after her,

And lo!He is on the island

She seems to be in sand beach.(王方路,2010)in the midst of the water. (Legge,1871)

以上分别是理雅各和王先生的《蒹葭》英译本(以下分别简称为理本和王本)。James Legge (理雅各)是近代英国第一位著名汉学家。他是第一个系统研究、翻译中国古代经典的人。对于《诗经》,“我的目标是把《诗经》当作中国经典的一部分来翻译”。“我的目标是翻译出原文的意义,尽量做到不增加意义,也不释义……我本人倾向于尽量做到直译”(李玉良,2005)。理雅各之所以采用散文式的直译是为了能不受形式和格律的约束,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忠实地再现原作的意义。形式结构上,理本还是尽量做到与原诗一致,如原诗采用的重章叠句技法,在他的译本也重复保留某些相同的词语,如“The reeds and rushes”、“And the white dew”和“I go down the stream”等。译文的风格不同,首先来自对原作意思的不同理解。《蒹葭》是一首描写追求意中人而不可得的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见到意中人的深切情感。理雅各借鉴历代儒家学者对该诗所作的传统阐释,认为这是一首关于某个神秘人物的诗,读起来犹如一个谜语,“某人在讲述他如何找寻另一个看似很好找却怎么也找不到的人。”因此理雅各将这首诗作为关于友谊的叙事诗来理解。将“伊人”译为“the man”、“he”和“him”。

但大多数评论者和译者都认为这是一首关于爱情的诗,王本除了在这方面力求与原诗行文保持一致外,更接近中国人对原诗思想的理解,在王先生的译文中将“伊人”理解为“her”和“she”, 这正符合中国大众认为这首诗是有关爱情的理解;另外在王本中还特别将表示水流的状语提前,如“upstream”“down”的提前,这样除了使译诗愈显简洁有力外,更能表现出水流的变化以及“伊人”的飘忽不定,更体现主人公的执着追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蒹葭》三种不同英译本各自鲜明的特点,是因为译者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民族文化传统所造成的翻译是用译文表达原文的含义与情感,不论是白话还是外文翻译,只要能做到这点就算是成功。同时“一部译作,只能是对原作的一种理解、一种阐释。任何一个阐释者,不管其修养、学识如何、不管其意愿如何,都不可能穷尽对原作生命和价值的认识。”因此人们对原作的阐释、翻译只能越来越接近原诗的真义,而不可能提供与原作一模一样的“定本”。而一种诗歌译文很难全面再现原诗从神韵到形式诸方面的美感,多个译作可以为读者提供全面了解原诗风采的机会,在旧译成果之上可以有机会更贴近原作。要使译作更客观地接近原作的精神,帮助读者更充分地了解原作的丰富内涵,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地去认识,去发掘。王方路先生的白话译文在形式和意义上都做到了与原诗贴切相近,而其英译本与理本相较之下更贴近原诗的含义与思想;另外,两种译文都通俗易懂,能为大众接受。能将如此之难的儒家经典译得如此妥帖又不失美感,可见需要多深厚的汉语英语功底和中西文化功底。也希望这本书能达成译者的期望,能引领更多的中国学生学习传承中国经典,吸引更多的外国友人了解灿烂的中华文化,建立起民族的自尊自强与自信。

参考文献:

[1]Legge James. The Chinese Classics.Vol.4: The She King Lane. Crawford & Company, 1871.

[2]李玉良,理雅各《诗经》翻译的经学特征[J].外语教学,2005。

[3]汪榕培,漫谈《诗经》的英译本[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5(3)。

[4]王方路,《诗经・国风》―白话英语双译探索[M].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篇3

[关键词] 《朗读者》;角色与主题;隐喻

电影《朗读者》改编自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的同名小说,讲述了20世纪中期德国少年迈克和中年女子汉娜之间展开的一段忘年恋。影片运用了大量的隐喻来塑造角色和揭示主题。迈克与汉娜爱恨交织的感情隐喻战后德国年轻人对于纳粹时期的父辈所有的一种矛盾心理;荷马史诗《奥德赛》隐喻迈克不断流浪、寻找自我的精神之旅;伴随着多次沐浴及游泳出现的水的意象隐喻洗去污浊,涤清罪恶;文盲隐喻纳粹统治下如同文盲一样生活在愚昧和无知中的普通民众。

一、男女主角爱恨交织的感情

影片中年仅15岁的少年迈克与36岁的汉娜之间爱恨交织的感情隐喻德国战后重新审视历史的青年一代对他们曾经身为纳粹或其帮凶的父辈的复杂情感。战后,德国反省纳粹时代的疯狂和邪恶。迈克和同学们在大学特别研讨班的阅读书目里就有诸如《德国罪过问题》这样的书籍。研讨班上,教授说:“在奥斯威辛工作过的有8 000人。其中19个人被判有罪,而谋杀罪名成立的只有6人。”是否这19个人就比其他纳粹分子更加罪大恶极呢?这是战后青年一代也无法回答的问题。他们当然想为父辈洗脱罪名,但他们内心早已背负上罪恶的包袱。理解和谴责,两者他们都想要,但是,两者又都行不通。

影片中,迈克作为实习生前往法庭旁听一次对纳粹战犯的审判。然而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坐在战犯座位上的,竟然是阔别多年的汉娜。 审判间隙,研讨班的同学们回到教室讨论。有人问:“我们到底要干嘛?”迈克说:“我们在试图理解。”一位男同学愤愤不平,“6个女人把300个犹太人关在一座教堂里活活烧死。这哪一点值得理解了?告诉我!我在问你话!哪一点值得理解?”迈克无言以对,的确,他试图理解自己深爱的人,却又不知该如何理解,并对自己和她曾经的关系感到羞耻。

迈克对汉娜的罪行始终无法释怀。他很清楚把自己知道的汉娜的秘密公诸法庭是他的道德义务,而且明知文盲这条证据对汉娜有利,能够帮助她的案子,甚至会影响判决结果,至少能减刑,却没有告知法庭,他其实是有能力帮助汉娜澄清事实的。这一方面固然有为汉娜保守秘密的因素在其中,但更主要的还是他无法面对也不能原谅汉娜的过去。同样,汉娜在服刑期间学会了读写,一封封满怀希望的信件寄出,迈克始终没有回应,也许他想逃避那份自责的心情,也许他没有勇气面对汉娜。汉娜在监狱里生活了20多年,迈克从不去看望她。很快汉娜就要刑满释放了,在监狱工作人员的请求下,迈克才来和汉娜商量她出狱后的打算。他十分勉强地握住汉娜从对面急切地伸出的手,但很快就收了回去,对于两人的感情只字未提,只问她有没有想过以前的事,有没有学会忏悔。

迈克对汉娜爱恨交织的感情正是战后一代德国年轻人对战争一代的感情。战后德国两代之间难以互相融入,无法互相理解的尴尬,通过这段忘年恋细致地反映了出来。正如施林克所言,迈克体验到的心理矛盾是战后一代对战争一代所持有的好感和震惊,向往和厌恶,理解和审判。

二、《奥德赛》

影片中多次出现《奥德赛》里的诗句。例如,迈克曾为汉娜朗读以下诗句:“告诉我,缪斯,那位聪颖敏睿的凡人的经历,在攻破神圣的特洛伊城堡后,浪迹四方。”《奥德赛》讲述的是一个古老的返乡者的故事。特洛伊战争已经结束10年了,然而希腊联军中最机智的英雄奥德修斯还未返回家乡。原来,奥德修斯得罪了海神波塞冬,所以无法在海上找到回家的路。历经各种磨难和考验后,他终于重返家园。

《奥德赛》在此隐喻迈克不断流浪、寻找自我的精神之旅。面对汉娜的罪行,原谅还是责备,迈克的内心充满矛盾。该理解她是个文盲吗?该将这个秘密说出来以减轻她的罪责吗?迈克一直生活在矛盾和痛苦中,就像不断流浪的奥德修斯,一直选择逃避。他逃避父母,即使父亲的葬礼也不能叫他重回那个充满了他与汉娜爱情回忆的城市;他逃避爱情,无法像爱汉娜那样再去爱其他的女人,正如影片开头迈克没有回答的问题,“有哪个女人和你在一起时间长到能知道你脑子里在想什么?”他逃避家庭,与妻子的婚姻没有持续多久便离婚了,甚至连女儿都觉得他很遥远,影片中迈克对女儿说:“我知道自己很难相处。我很多时候对你不够坦率。我对任何人都不坦率。” 他将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不让任何人走进。直到汉娜自尽,他终于将她是文盲这个隐藏多年的秘密告诉了当年的幸存者,并坦承了自己与汉娜的关系。迈克帮助汉娜完成了遗愿,并准备以汉娜的名义将钱捐给一个提倡扫除文盲的犹太人组织。但他始终逃不出深深的自责,最后只能选择倾诉来宣泄内心的痛楚。影片结尾处,迈克敞开心扉,愿与女儿分享这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影片中教授《奥德赛》的中学老师说过,“每个人都认为荷马的主题是回家。实际上,《奥德赛》是一本关于旅程的书”。奥德修斯漫长而艰辛的返乡之旅隐喻了迈克的命运——背井离乡、误入歧途、寻找自我。回来不是为了留下,而是为了重新出发。正如导演史蒂芬·戴德利所言,“作为一个德国人,施林克与生俱来的责任,就是引导一代人回归历史之旅。”

三、水的意象

影片中多次出现男女主人公沐浴或游泳的场景。这其中水的意象是个重要的隐喻。影片开头,猩红热初愈的迈克带了些花来感谢汉娜对他的帮助。汉娜叫他提两桶煤上来,当迈克脏兮兮地回来时,汉娜叫他留下来,给他放水洗澡。当两人熟识后,迈克放学后常常到汉娜的住处与她一起沐浴。一次,迈克为汉娜朗读剧本,“牢骚,净是些牢骚。看在上帝分上,除了工作就什么也不剩吗?”这句话在某种意义上是在暗示汉娜的背景,没有任何亲朋好友,只有工作。这时汉娜夸奖迈克读得好:“你对朗读很在行,是吗?”迈克却说他一直以为自己干什么都不在行。他很少交际,而且有着强烈的自卑,是汉娜给了他一直渴望的鼓励和勇气。观众可以发现似乎正是从这时起迈克获得了自信。第二天他在学校打球的优秀表现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水在清洁身体的同时也洗掉了迈克的自卑。后来,迈克乘坐汉娜工作的电车,之后两人发生了争吵。回到家后的汉娜静静地坐在浴缸里,静静的水就像一面镜子,隐喻着两人当时都在追寻的平静。当汉娜不辞而别后,伤心欲绝的迈克在空无一人的游泳池边将脱下的衣服整整齐齐地叠放好,然后缓缓地将身体浸入水中,这里的水似乎具有宗教意味,暗示着迈克重新接受洗礼和回归——一个受到创伤的男人再次回归到男孩的位置。在法庭最终宣判当天,出庭前汉娜对着镜子平静而认真地擦洗自己的身体,仿佛要擦掉自己曾经的罪恶。

水的基本功能就是清洁,洗去污物。基督教的洗礼仪式告诉人们水可以洗去污浊,涤清罪恶,至少水的洗涤能减轻人的罪恶感。从这个意义上讲,影片中汉娜的多次清洗表达了一种试图洗去罪恶的潜在愿望。而对迈克而言,与汉娜一同洗澡是他的成人仪式,代表着他从男孩到男人的转变。

四、文 盲

作为影片中最重要的隐喻,文盲象征着愚昧,意味着被剥夺了思考和判断是非的能力。汉娜因文盲而愚昧,她意识不到自己的罪行有多么严重,她也不会撒谎,法官问什么她就老老实实地答什么。法庭上她那天真无知的模样尤其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也是为什么当被问及为何要每个月挑选60名妇女送返奥斯威辛被杀掉时,汉娜始终很坚定地认为她只是在执行工作,总有新的妇女被送来,那么原来的人就要为新来的腾出地方。她甚至很无辜地反问法官:“那换了你怎么做?” 同样,这也是为什么当教堂着火时她宁可让300名犹太人被活活烧死也绝不开门放她们出来,“我们是看守。我们的工作就是看守囚犯。我们不能让她们逃跑。……如果我们开了门,场面就会变得混乱。那时我们怎么恢复秩序?……我们不能开门,我们要对她们负责!” 汉娜说这话时一脸认真。不可否认汉娜是一个对工作尽职尽责的人,这从她在西门子工厂和电车公司的升职就可以反映出来,所有人在有关她的报告上写的都是好话,她的工作无可挑剔,非常优秀。然而此刻观众所看到的全然是一个没有独立思想的、无法明辨是非的纳粹机器,对那场战争、对自己的工作性质一无所知,只懂得一味地服从命令,不自觉地参与到罪恶当中。正如她临近出狱前对迈克所说的:“在审判之前,我从没想过以前的事。我从来没那个必要。” 身为文盲的汉娜也代表着纳粹统治下的更多的像她一样的普通民众,尽管他们不一定是文盲,却如同文盲一样生活在愚昧和无知中。对此,史蒂芬·戴德利说:“小说用了另一种触角,他(原作者)关注的是在战争中,一些普通人的所作所为以及他们对这个战争所带来的影响。也许并不是每个人生下来就注定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更多的人会像汉娜这样,不自觉地参与到一个罪恶当中,并且自己也最终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在那个年代,德国人中几乎没有文盲,因此汉娜一直小心保护着这个令她感到羞耻的秘密。因为自卑,她选择了独居,除了工作,没有任何的交际。同样,为了掩饰自己是个文盲,她放弃了在西门子工厂刚被升职的工作,于1943年加入了党卫军,成了纳粹集中营的看守;战后,她在即将被升职做文员时离开了电车公司;在法庭上,她又认下了本不属于自己的重责而被判终身监禁。 服刑期间,在迈克的帮助下,汉娜通过磁带和书的逐字对比学会了阅读和书写;然而,书读得越多,对纳粹罪行的了解越深,她就越发感到罪恶深重。在汉娜的遗嘱中,她请迈克将放了钱的旧茶叶罐连同银行里的7 000马克转交给那场大火里幸存者的女儿作为补偿。

影片结尾处,汉娜踩着书上吊自尽,也是具有隐喻意义的。书象征知识和文明。自尽之前汉娜特意脱去鞋袜站在一摞厚厚的书上,这反映了她是真正对文字、书籍和知识怀有敬畏。有了知识才能到达天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汉娜的自尽是文明的胜利,她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洗涤了自己的灵魂,实现了自我的救赎。

回忆、历史、法律、纳粹、文盲、秘密、爱情、救赎、人性,这部影片涉及了很多内容。通过隐喻的运用,影片这些复杂的主题思想被清晰地传递给观众,从而使观众能更好地理解影片中的角色与主题。

[参考文献]

[1] 侯陈辉.救赎的谎言与男性的寓言——电影《生死朗读》的女性主义解读[J].枣庄学院学报,2009(03).

[2] 施显松.试析《奥德赛》在《朗读者》中的象征意义[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0(04).

[3] 田秀丽.Interpretation of the Metaphors in the Movie The Reader[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12.

[4] 殷倩.论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的多重主题[J].陕西教育(高教),2009(01).

篇4

1.物哀之内涵

在现代日语中,“物哀”假名写做“物の哀”(ももののあわれ),时至今日,关于“物哀”的翻译都五彩斑斓、不胜枚举,对于物哀在日本文学中的位置的研究也一直如火如荼地进行。

“物哀”概念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江户时代,其提倡将“物哀”作为日本国学发展和神道复兴的思想基础。叶渭渠先生曾指出:“日本文学中的’物哀’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悲哀美’。悲哀仅仅只是’物哀’的一种基本情绪,这种情绪包含着同情与怜悯。意味着对他人悲哀的共鸣,乃至对世相悲哀的共鸣”。由此看来,物哀伤本身包含的含义远远高出悲哀本身。

因此物哀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悲伤感情的共鸣,触景生情,有所感触,心为所动,是一种自然流露出的感情,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同时也是内心的喜怒哀乐。

2.物哀形成之原因

2.1地理原因。物哀的形成与日本独特的地理环境有着一定的联系,日本拥有着数不胜数的美景,有着山涧清流的婉转、雪山陡立的威严、落英缤纷的凄婉等等,同时日本这个国度承载着世界近40%的自然灾害,生命在这样的国度显得是如此的无力和苍白,这片国度中,无尽的灾难和无尽的美丽共存,充满着稍纵即逝、昙花一现般的美丽,此时的美丽可能在顷刻间化为乌有,绽放过之即是凋零,绚烂过后只是黯然。今日绽放的樱花明日便片片凋零,充斥这种转瞬即逝的国度,也难免会产生物哀这种情绪。

2.2古代中国文学的影响。中日两国自古以来交流频繁,古代中国是日本长期学习追随的榜样,古代中日两国的交流程度在唐朝达到顶峰,古代中国文化给日本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伤春悲秋”自诗经也来也便成为中国文学审美观的一个重要的体现,大量诗句蕴含着感伤的情节,陈子昂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李贺之“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杜甫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些文学元素传入日本,经历其自身的发展,也一定程度促成“物哀”的形成。

2.3佛教的影响。佛教自传入日本之后,对日本文学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形成了日本独特的禅文化,禅文化中空灵、寂寥以及枯淡的特点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的日本审美,成为日本文化中所追求的一种清新、极致的精神,日本盛极一时的学者加藤周一曾指出:“室町时代的文化不是有禅的影响,而是禅宗成就了室町文化”。

3.物哀的影响

3.1物哀对日本文学与社会的影响。物哀的影响不仅仅局限在文学,更在千千万万日本人民的精神世界中,其已经渗透到日本人的内心世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日本民众的生活方式和态度,成为国民性的一部分,三岛由纪夫巅峰之时选择自杀;川端康成风光之时候选择口含煤气管无言地死去;山口百惠盛极一时却隐退江湖;武宫正树宁愿为了美丽的棋型满盘皆输、全军覆没……物哀已经渗透到日本人民的心灵深处,深刻影响着日本人民的精神世界。

3.2物哀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中国和日本自古以来联系紧密,最能理解物哀情节的莫过于中国文学家,近代中国很多留学日本回来的作家都深受物哀的影响,鲁迅便是其中之一,鲁迅所作《野草》体现出很多物哀情节,其中《腊叶》描绘的那一种无可奈何的忧伤,是一种纤柔婉转的哀伤,想去感受爱情的朦胧却心有难言之隐,举步维艰,深陷其中欲罢不能,又是何等的凄美,“腊叶”本身的意义也便是摇摇欲坠的残生,是一种无法诉说的哀伤。

郁达夫旅日近十余载,其作品十分丰富,代表作有《春风沉醉的晚上》、《故都的秋》等等。其文风常灌入淡然悲伤的基调,来表现对自然斗转、人世沧桑的苍凉,足以佐证日本文学物哀对其创作的影响。

日本文学中,物哀以悲为美,其落脚点并不是轰烈的情感,而是止水般的淡然清雅,让读者们深切感受到斗转星移、人世变迁中的酸甜苦辣,同时也体会到苦涩中的一抹淡雅与宁静,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体会,物哀无疑是日本文学中无法比拟的柔光,其影响着日本文学以及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向远.日本的“哀·物哀·知物哀”——审美概念的形成流变及语义分析[J].江淮论坛,2012,05:8-14.

[2]王向远.中国的“感”、“感物”与日本的“哀”、“物哀”——审美感兴诸范畴的比较分析[J].江淮论坛,2014,02:151-155+167.

[3]周雨垚.论日本文学理念“物哀”——以《源氏物语》和松尾芭蕉俳句为例[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5,06:93-96.

篇5

《傅雷家书》把诞生于百年前的翻译家那一生的人品译德,铮铮风骨,披露在我们目前。假如当年没有文字的记载,就没有记印,没有传承,而傅雷与傅聪、傅敏父子之间的交流与共鸣,就如截截断线的残迹,难以留存。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傅雷家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傅雷家书心得1要想写好《傅雷家书》读书笔记,首先需要对它有个全面的了解。《傅雷家书》是我国着名翻译家傅雷和夫人写给他们的子女的家信,心中关于对孩子们的教导教育的部分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典范,对孩子的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

《傅雷家书》中,在写给子女的信里,父亲告诫了子女很多话,并探讨了很多的问题,包括爱情、亲情、友情等方面,涉及民族大义、原则、信任等。比如在一九五四年三月二十四日,在写给儿子的信里,提及“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这是我至此为止没有变过的原则”,告诫儿子在面对任何诱惑的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最初的追求,更不能忘记家人和国人的期待,“对政府的感激,只有用行动来表现”!

在家书里,傅雷告诫子女,“在这些方面没有认清一个人的时候,切忌随口吐露心腹”,人际关系要处理好,做人识人不能盲目,要与人为善,不能随性而来。

关于《傅雷家书》的读书笔记、读后感,其实都是自己在看完这本书之后的所思所想,只要你认真的阅读,细细体会,你就能感受到为人父母对子女那种深沉的爱,对孩子成长的提示和教导,努力把孩子引向一条正常的良好的道路上去,会学习到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例如,从以上傅雷写给儿子傅聪的书信中就能感受到很多的东西。

傅雷家书心得2《傅雷家书》是关于教育,父子情的着作,公开名不虚传。傅雷,傅聪虽身隔万里,但父亲却经由过程儿子的信,深切地熟悉儿子,写下悦耳的信。信中有对儿子学业的指导,更多的是对儿子人生的指引。信中的话布满着父爱,蕴涵着真理。《傅雷家信》用词十分朴质,平平的措辞何以使人读出这么多器材?我想,很主要的原因是我们每小我都不时感到感染着父辈的爱,也支出自己的爱,对傅雷的家信自然有同感。但毫不仅限于此,还有,傅雷师长教师因为自己的学识、思惟而能将任何大事小事分析出深刻但毫不晦涩的事理,从而给人以开导。

傅雷夫妇是中国父母的典范,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最终成为着名钢琴大师、傅敏则为英语特级教师,这就是他们先做人、后做学问,独立思考,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书中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时时给人深刻的开导。其中贯穿始终,我以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关于做人、修养以及学问的关系实为一体的思想。在他信中,这种思想都有出现,比如关于去博物馆、去森林等建议,便是希望通过这些方式提高一般修养,而不是一味练琴、搞音乐。对我的启发则是,读书,不应仅限某某学科。文学艺术,科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诸领域都需阅读。要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以及我们自己,广泛阅读是有好处的。借着我镇读书活动的东风,自己要变被动读书为主动读书,月月读,日日读,使其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丰富自己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

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印象最深的除了傅雷每信必有的关于音乐的见解和如何做事做人的教导外,最记得的就是他告诉傅聪,进屋脱大衣时要连丝巾一起拿下来,站立着跟长辈说话时,要身体站直两手下垂,以及若把手抄在裤袋里,是很不礼貌的,而把手抄在衣服的口袋里,则更不礼貌。看到这些文字时,我的惊讶甚至大过了我的感动。这是怎样的一个父亲呵!这样的琐事,也要不远万里点点滴滴地写在信中。

傅雷还是一位严慈的父亲,他为国人培养出第一位获得国际声誉的钢琴家傅聪。他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家书集——《傅雷家书》更是脍炙人口,八十年代至今。《傅雷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

只有亲身阅读,亲身体会,才能感受到文字间的深刻与温暖,并学习怎样做人。

傅雷家书心得3随着信息化世界的发展,在这个网络世代,人们仿佛已经和书写渐行渐远。书信已经被大多数人遗忘。现在是视频聊天的时代,可是人与人之间距离不见得比旧时代近多少,反而生出很多的隔膜和冷漠。机械的文字冷冰冰的,缺少了书信中书写人手下那浓浓的情感,与淡淡的书香。

早闻傅雷的育子之道,而当这次读完《傅雷家书》,心中不免还是荡起一层涟漪,每一封书信字里行间都充满了他对子女的谆谆教导与深深关爱。怀揣一份感动,心系一丝景仰,读完静坐回忆,感触最深的就是傅雷对儿子那真挚充满期待的爱……

傅雷是一个睿智、博学的学者,我国着名的文学艺术翻译家,育有一子一女。《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孩子的信,而这其中大部分是写给出洋在外并最终成为着名钢琴演奏家的大儿子傅聪的信件。由于在傅聪幼年时傅雷先生对他的教育过于严格,导致父子二人关系并不亲密。面对这样的父子关系,傅雷先生在通信伊始就对儿子表达了自己的悔恨,并且在以后的信中也一再提到自己的教育有不适当的地方,并感叹儿子能够避开这些不利因素,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艺术家。

《傅雷家书》收藏了从1954年开始长达十余年共计两百余封的信件,字里行间渗透的是傅雷夫妻对儿子生活的关心,对儿子成长进步的欣慰,他告诫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遇困境不气馁,获嘉奖不骄纵;要有尊严,有强烈的民族荣辱感,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另外在日常生活注重劳逸结合,对待感情需谨慎不要过早投入,他认为傅聪应以事业为重,如此细致与全面的关心,阅读之后我不禁被傅雷的精神深深感动,感动的是傅雷不仅在学术上的成绩令人信服,更难能可贵的是傅雷对子女那种细致的,体贴入微的爱,这是一种将毕生心血全部寄托的根深蒂固的爱。

很多人认为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是一种天性,但傅雷对儿子傅聪与女儿傅敏的爱则是一种因材施教的爱,这源于傅雷对子女特有的教育和关爱方式,他始终把教育和艺术放在首位,简单的呵护和疼爱放在第二,从《傅雷家书》中也可以看出,在儿子的成长途中,傅雷采取的更多的是严格的管教,有时甚至有点不近人情,这一点在少年傅聪的成长过程中尤为明显,显然这无法得到很多人的认可,特别是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教育上的大势所趋,人们都把孩子捧在手掌心,疼到心坎里,舍不得他们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但细细品味,傅雷的这种教育使得傅聪在音乐上展示出了自己的天赋与实力,施展自己的才华,也为其成为钢琴大师奠定了坚实而又有力的基础。

纵观《傅雷家书》,它是以一种家常谈话的口吻,字里行间流露的是质朴,真实的感情,平易亲近,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也因为这样的一种真实,在读完之后,这本书中的诸多细节仍然令我回味,这本书里烘托的情感让我久久不能忘却。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段话,“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通俗的语句,字里行间将傅雷的爱子之情描写的淋漓尽致。这段话写于傅聪刚出国不久,对于一直在身旁的儿子,傅雷感慨颇深,既有对儿子成长的欣慰,也有对儿子目前生活的关心与寄托。作为父亲,傅雷希望自己培育的儿子能够成人成才,而今也已经实现,但是孩子刚离开,不舍之情还是溢于言表,孩子出国是为了热衷的钢琴事业,这一点却又是傅雷一直希望的结果,这其中夹杂的对子女的复杂情感怎能不让人动容?儿子不在身边,感觉失去了好多,感触也多了好多,这些回忆让我们也清晰的理解傅雷“爱恨交织”的爱……

《傅雷家书》更像是一部人生纪录片,记录的是一段浓浓的父子情,傅雷的循循善诱,从中感受他那高尚而又正直的灵魂,傅雷不仅仅是在给他的孩子指引方向,更是在给刚刚起步的中华民族指引方向,他也让我们了解了那个年代的历史,那个年代中华民族的父辈对子女和国家的情感,他的思想成熟不失稳重,理性评价社会的同时,带来很多自己生活的独特见解,印象深刻的是这其中还包括与儿子谈马哲中悟出的诸多人生哲理,现实而又客观,真实中蕴含对儿子的深深关切,和对这个国家前途命运的深深眷恋。

而从《傅雷家书》联想到自己的父母,心中有种说不上的酸楚。父母们一辈子的操劳,为了谁?他们虽然无法像傅雷那样与自己的子女沟通,可是他们无时无刻不在传达他们的关爱,半百的年纪,渐渐花白的头发,爬上眼角的皱纹,长满老茧的双手,还有那双时时充满期盼的眼睛,几十年如一日,他们一直都在用自己的爱呵护着我们,面对我们的不解与叛逆,他们又偷偷的流过多少泪水,但还是坚强的给予理解,微笑相对,其实他们的唠叨和教诲是对我们最最深切爱的诠释,我们需要做的是理解他们的爱,感恩他们的付出,用我们的努力和成绩让他们感觉到欣慰,最后感谢全天下父母毕生的操劳!

傅雷家书心得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是陆游著名的诗句。的确,无论是在战乱时期还是在和平的年代里,家书都是无比珍贵的。在那薄薄的的信封里,装着的不仅仅是那一行行用亲情凝成的字,更是难以丈量的,比天还高比地更厚的爱。

当你在一万尺的高空中时,爱的力量能够感受到你的微笑;当你在一百尺的深海时,爱的力量能够感受到你的心每一次有规律的跳动。父母不仅仅是父母,他们还是我们的老师,医生,厨师,工人,顾问……在摔倒时,我们有父母;在肚子饿时,我们有父母;在数学题不会做时,我们有父母;在青春期时,我们有父母……父母的高尚无私,领着我们上前;父母的教导鼓励,给予我们动力。他们是动力的源泉,惟有这种动力,才给予我们多姿多彩的人生。

每当人感到无奈迷惘的时候,首先想起的当然是最亲,最信任的人。而这,莫过于是父母亲了。在大森林中。,迷路了,有北极星的引导,树木的指路,月亮的照明。而父母就是北极星,是树木,是月亮,在你最无助,最无奈,最失落,最寒冷的时候,给你雪中送炭让你发泄,送你安慰。无论你身处异国还是异在他乡,父母的这种安慰,问候都是你心中萌发的种子。平日觉得父母的唠叨是最厌烦的,可你在这时候是最需要他的。它如同音乐,是超越界限,超越国界的,因为这种唠叨是有着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无论是英语,俄语,德语,日语……无论它如何地千变万化,可都不离其中。

就像文中一样,当儿子消沉苦闷时,父亲的劝慰,是一种莫大的帮助,这种劝慰,对于平时的我们来说是最平常不过的语言教育。可对于一个远在他乡,面对困难而无从入手的人来说,是最珍贵的教导,是最深刻的体悟。这种指导,领导是百听不厌的,因为它充满爱,令你不禁泪流满面;也因为它语句深奥,令你从生活中探索,品味;更因为它是父母的话语,令你燃起心中的火。

春天的万物复苏是因为土壤的呵护,泉水的滋润,薄雾的笼罩以及阳光的。远在他乡的人们之所以幸福快乐也是因为家里人信中,邮件中,QQ中的问候,安慰,帮助,更因为有永远都传递不完,永远都说不尽的爱。

傅雷家书心得5我们先说说傅雷先生,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以为他是外国人,可他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和和艺术评论家,看来我真是孤陋寡闻这么著名人的我都不知道!

一开始听说《傅雷家书》的时候,就特别想看,就买了一本,可是里面的内容让我感到枯燥乏味,只是傅雷夫妇写给他们的孩子傅聪和傅敏的书信而已,没有什么吸引人眼球的部分。但是只要你仔细看傅雷先生及夫人所写的书信内容你会发现书信中包含着傅雷先生及夫人对两个孩子深厚的爱。

傅雷先生的教子方法独特,用书信的方式教育远方的儿子,当然中间透露出傅雷先生对自己孩子的牵挂和爱。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傅雷先生总是耐心在书信的指导孩子: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问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或许有的人认为这是一种唠叨,这不是唠叨,这是爱,是无私的父爱,是不求会好的父爱。父爱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觉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父爱在无形中教你如何坚强、自立。

离别之时,父亲傅雷自责对儿子的管教严格,手段残忍。竟然成了自己的错误。哎,其实这是爱子情深啊!少时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傅雷先生在儿子幼时,严加管教、一丝不苟,残忍地虐待了儿子傅聪。听来笑话,哪里有父亲虐待自己的亲生骨肉的呢?俗话说得好,棍棒底下出孝子,而傅雷老师用的是严父底下出才子。

傅雷先生对儿子孜孜不倦的教诲,是许多家长的好榜样。但我不希望家长不要只学傅雷先生的一个打字,那样光打孩子只会给孩子带来无尽的痛苦,要是打会有乐观的结果,那么孩子们还有什么生活的余地。我只希望家长能用平和的口气和的口和自己的孩子好好谈谈。平时,父母对我们实行暴力的时候,我们应该抱有理解的态度,我们要体谅父母的心急如焚。因为他们这么做是对我们好,也是恨铁不成钢。毕竟父母们都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啊!

父爱是一座灯塔,远航时指引我们冲破迷雾找到正确的道路。父爱犹如母爱,是无言的付出,他默默的关注孩子的的一切,防止孩子迷失在远方。傅雷先生就是父爱的代表,濯洗我们的心灵。

在这个暑假中,我读了《傅雷家书》这本书。

《傅雷家书》是由傅家的185封家书组成,整本家书,可以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道德的最好阐释。大部分是傅雷暨夫人写给远在大洋彼岸的儿子傅聪的信。傅雷用自己的方式教育除了两位人才,一位钢琴家,而另一位,则是远近闻名的英语老师。

每个人都有生身父母,大都体会过父母的慈爱和教诲。而傅雷夫妇的这种爱,体现在着字里行间中。

父亲傅雷是一个睿智,博学,正直的学者,年轻时甚至有些暴燥,极富个性的成功的父亲,在他对儿子的信中,多数体现的是他叫儿子如何做一个成功的人,先会做人,再在这个社会上生存,这体现的是他这个做父亲对儿子的深沉的爱。

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们虽不是伟人,不像傅雷那么出名,也不能说出让人立身处事的大道理,但他们事事为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会先为我考虑,为我打算。傅雷家书中有着许许多多做人处世的大道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会利用这一笔宝贵的财富,才能够获得真正的成功。

傅雷是站在一个朋友的角度上写的家书,是写下来的家常话,除艺术外,傅雷信中还谈及文学、礼仪、人生观等各方面。给予自己儿子帮助和建议,帮儿子剖析一个问题。

篇6

关键词:唯美主义;现代主义;现实意义

可还记得,2015年春晚,莫文蔚的一首《当你老了》唤醒多少人心中对时间的感叹和岁月的无奈,其催泪指数赶超红遍当年的《时间都去哪儿了》,然而在感慨万千的同时,从这首歌中我又听到了另一个人的人生感悟,那就是叶芝。爱尔兰诗人叶芝曾写过一首名为《当你年老时》的诗歌,部分诗句也跃然曲中,让我不得不想起这位伟大的诗人。“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诗中句句真言都在向我们传递一个对爱情的讯息:真爱稍纵即逝,莫等老时空抱怨。

20世纪的西方,威廉・巴特勒・叶芝(1865~1939)是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影响了当代英国和爱尔兰诗歌的创作,并于1923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叶芝以“始终富于灵感的诗歌,并以精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叶芝一生创作硕果累累,其诗歌汲取了多方面的精华,主要来自于浪漫主义、神秘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以及现实主义,写作风格独树一帜,在诗歌创作方面被视为贯穿传统到现代的缩影。其作品的独特则在于作为一个诗人,叶芝能够在浪漫主义诗歌和现代主义诗歌,两个相互冲突的文流中取两者之精华而取得的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他深受唯美主义影响,并伴随浪漫主义的熏陶,加之他在象征主义诗歌中所吸取的精华成为现代主义文学大师,可却始终保持了他唯美浪漫的诗歌特点,以至于在“反抒情,反浪漫”的现代主义浪潮中获得了“现代浪漫主义抒情诗人”的美誉。本文拟从叶芝诗歌中唯美主义和现代主义相结合的特点,来分析其作品是如何在诗歌艺术上取得矛盾的统一性的。另外,从当今社会视角分析叶芝诗歌的唯美主义,探析其现实意义,来加深我们对叶芝诗作的了解以及他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

1 叶芝诗歌的唯美主义

唯美主义的地位既重要又特殊,它是介于抒情的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之间的一场文学上的浪潮。它既延续了浪漫主义的抒情唯美,又为后期的现代主义的兴起做了完美的过渡。它是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其艺术特征在于它是超脱一切利害关系的、纯粹自由的活动,并且提出艺术是心灵的故乡,还主张艺术超然于现实,游离人生。唯美主义观点在于现实的事件都是艺术的敌人,“唯一美的事物,就是与我们无关的事物”,“艺术就是生命本身,它对死亡一无所知,它是绝对真理,对事实漠不关心”。

唯美主义思想,即以艺术的技巧美、形式美作为绝对美的一种艺术主张,是流行在英国的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潮,它产生于维多利亚时代。唯美主义,顾名思义应该追求单纯的美感,唯美主义者认为美才是艺术的真谛并坚信艺术不应包含任何说教的因素,简而言之便是唯美。为艺术而艺术,是唯美主义思想的核心,强调纯粹的美,超然于生活的美,唯美主义一向追求艺术的技巧和形式美,而反对艺术上的功利主义。叶芝认为文学作品就是作家内在世界的外在表现,文学创作表现的是作家对世界微妙的情感和独特的感悟。他觉得文学作品就好比一面镜子,可以让作家反观自己的内心,审视自己的风格,提升自己的品味。因此,无论如何,文学应具有理性的创作态度,唯美的创作形式。以叶芝早期一首咏叹爱情的诗歌《情歌》为例,其中意境幻化、语言抒情、情感炽热,这是典型的浪漫主义表现形式。其早期作品受雪莱、拜伦等浪漫主义诗人影响,诗歌主题多关于个人情感,或是对爱情的渴望抑或是对现实尘世厌烦的表现。另外,叶芝早期的创作也是唯美主义华丽风格的展现,他善于给诗歌营造梦幻般的氛围。19世纪末,唯美主义盛行于英国,叶芝也很快受到影响,并于1891年和1892年和他的诗友们成立了“诗人俱乐部”和“爱尔兰文艺协会”,一是通过民歌、戏剧、音乐等表现形式创造出一个民族实体的形象,二是带有唯美主义色彩,展现出19世纪末的悲哀和逃避现实的倾向。叶芝的早期创作《被盗的孩子》号召人们逃到仙境和仙人一起,因为世间苦难充满泪水,并非人人皆知,这就证明叶芝早就有意向将古代爱尔兰理想化与脱离现实社会并存。这种风格在1893年出版的散文集《凯尔特的薄暮》中也有所体现。Prettejohn.E曾指出,“叶芝诗歌的唯美主义是他自己的生活和艺术摸索成形时期,求助最多的一种视觉艺术”;伊甸认为“叶芝在看到世界的荒诞和人类精神危机的同时,并不绝望和消极,依然为人类情感中高尚的向往和追求而鼓舞,依然用出自灵魂的抒情来维护内心高贵的热爱和尊严”,并指出叶芝永远引领时代审美潮流;王统照提到“叶芝能于静穆中,显出他热烈的情感,袅远的思想,实是现代作家不易达到的艺术”。

2 叶芝唯美主义的现代主义

叶芝写作风格由浪漫主义偏向现代主义是必然的,否则他怎会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在汹涌澎湃的现代主义诗歌浪潮中,象征主义被认为是最早的一个有巨大成就和深远影响的流派。众所周知,一提到英国象征主义诗歌的主要代表,大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叶芝,他正是现代主义的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他对于诗歌创作有着独特的见解和高度。现代主义与传统浪漫主义的抒情写作格格不入,在多数现代主义者眼中,世界是残酷冷漠的、荒诞不羁的、虚无缥缈的。因此,造就的诗歌情调也是冷漠且非理性的。然而,世界的荒诞和人类精神危机在叶芝眼中却并非全部,令人振奋的希望曙光还是有的,他不但不消极不颓废,还用文字编织出人类心中最美好的精神向往,鼓舞人们无论现实多么不堪都要追求内心最高尚的情感,他毕生都不愿放弃自己那抒情的灵魂,并用善于发现美的心灵去拯救去保卫他自己更是世人内心不朽的热爱与尊严。

吴志伟、王欧雯提出,“现实主义的某些美学原则是在唯美主义的中间作用下,被现代主义延伸和发展,并断言唯美主义是象征主义的源头”。也有人认为,“唯美主义者在保持艺术与生活实践之间的距离上做得并不彻底,唯美主义是审美消费文化的产物”。叶芝早年诗歌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他的诗歌主题是浪漫主义,主要抒写爱尔兰神话和民间传说,除此之外还附带了一些犹豫而神秘色彩,比如说名作《茵尼斯弗利岛》、《苇间风》以及《雕塑与岛屿》等,诗歌中展现的唯美境界令人心旷神怡,读者无不感叹叶芝的诗作。进入不惑之年,在爱尔兰民族政治运动的影响下,叶芝的写作风格也随之产生了激烈变动,其中夹杂着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字里行间直接或婉转地映射当时的时代变革。另外,受庞德等其他诗人影响,作品中又闪现出象征主义的影子,这也为后期慢慢获得专属于叶芝个人的独特神秘主义风格奠定了基础,比如作品《被解放的普罗米修斯》、《驶向拜占庭》和《灵视》等等。在现实的缠绕中,叶芝依旧不懈地追逐着唯美的爱情,1893年,正值民族运动持续过程中,他谱写出感动了一个世纪的著作――《当你老了》,这也证明了叶芝的一生无论身处何地遇到什么样的现状骨子里的浪漫细胞从未离去过。叶芝对爱情和生活的唯美情结为平淡的生活添上一抹彩虹,让人们在颠簸的人生道路上有了高尚而朴实的期许,原来,现实背后还有这样的美好。

3 当今社会生活与唯美主义的关联

叶芝是20世纪最伟大的英语诗人之一,在那个繁杂的文学批评时代,虽说他不比艾略特或者史蒂文斯高深到哪里,但能够终其一生保持诗歌活力的人唯叶芝莫属,他拥有一股强大而连续的诗歌力量,这来自他对自我价值的坚决中肯。叶芝的骄傲超越了世人,他好比雪莱诗中的那位王子,远离喧嚣尘世,与智慧相守,与爱结缘,怜悯着世人荒诞人生的动荡与骚乱。他回顾一生时骄傲而又难免苦涩地说道:“我从未因为欢乐而舞蹈”,“我放出,然后亲吻了一块石头,接着把它编进了一曲悲歌”。叶芝对爱情与生活的唯美情怀并非常人所能触及的。人创作了诗歌,人离不开社会,诗歌自然也逃不过社会的影响,故而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也脱离不了社会。叶芝毕生都在追求永恒艺术,但这个探索过程与现实生活完全相容,从不背离,他非常尊重艺术与现实生活的相互关系。在叶芝看来,唯美主义是能够将浪漫主义过渡到现代主义的创作手法,也是将两者自然结合的写作方法,它能将自然与超自然融为一体,解决了两者之间的矛盾。叶芝作品中的语言倾向口语化,题材也大多来自于日常生活,这就赋予了诗歌现实性,加之诗歌中象征形象的丰富令他的诗歌内涵更加深厚,表达的思想含义更加深沉,比起传统诗歌内容更贴近生活更丰富多彩。经过叶芝想象与提炼,现实的生活经验经变得美好而轻巧,把现实、唯美甚至象征、玄思等传统因素完美地结合起来,成就了叶芝创作唯美来自现实,现实提炼唯美的主要特点。

与传统唯美主义不同,当代唯美主义强调“艺术去人性化”反作用于“再人性化”,而非坚持艺术从根本去人性化的困境,另外还提出折中唯美主义来支撑其主张。实际上,艺术与生活两者并不冲突完全,是可以和谐共生的。反之,唯美主义若完全阻碍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可能会导致现实困境。唯美主义承认纯粹美学的重要性,但并不表示认同艺术与社会生活的绝对隔离,倘若抛开社会影响和道德对错,很可能就会产生一些冲破世人道德底线,与社会道德相背离相矛盾的审美漏洞,如暴力美感或艺术等。“为艺术而艺术”的本身在于将人身置何处,艺术与生活如果能够保持各自独立,艺术或文学还能够作用于人?这是唯美主义的关键问题所在。针对这一点衍生出两个观点,即艺术去除人性化和重塑人性化,前者延续了传统唯美主义的观点,主张艺术要隔离社会生活,达到纯粹的美学享受,不关乎创作内容;后者力图将生活与艺术融合,使之达成共存,意在“为唯美主义思想构建一条无须摒弃人性,却能依然保持艺术自律性的全新道路”。因此,从当今社会生活角度重申艺术和其他人类生活形式存在的密切关联是非常有必要的。

4 叶芝诗歌唯美主义的现实意义

诗人叶芝深受唯美主义影响,在他的诗歌中不难发现“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品格。但事实上除此之外还包含“为艺术而生活”的现实元素,甚至有意将艺术引入日常生活,倡导生活的艺术化。因此,探析叶芝诗歌唯美主义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具有必要性。叶芝在诗歌创作中体现出唯美主义目标和艺术手法是无可辩驳的事实,而他对现代城市描写的规避恰恰反映了他对现代社会的失望和逃避。叶芝诗歌唯美主义在当今社会生活的现实意义在于以下两点:

4.1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困境

早年的叶芝深受唯美主义的影响,主张语言含蓄和超俗,梦想寻求一处仙境或小岛远离喧嚣独自过着幽山隐居的田园生活,任何商业文明所带来的利益都被他所摒弃。然而事与愿违,1890年叶芝的生活也陷入困境,不论是叶芝坚持不懈为之奋斗的民族解放事业抑或是倾注自身毕生情愫的恋情都难以如愿,现实生活毕竟不尽人意,各种非自然的因素让他苦恼。叶芝生活上的祸不单行,心理上对远离尘世的渴望淋漓尽致地表现在他早期作品《茵尼斯弗利岛》当中,这是一首极具代表性的唯美主义诗篇。无奈叶芝生活在现实,游走于理想,也正如美国批评家艾德蒙・威尔逊所说,叶芝总是“远离公共生活而只是生活在想象之中”。

4.2 回归现实:唯美创作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由于受社会和感情打击,加之19世纪末唯美主义思潮的影响,叶芝早期的诗歌充满了哀怨与惆怅,创作内容难免脱离现实生活。但进入20世纪后的叶芝重新振作起来,经过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双重磨炼,他逐渐肯定社会现实的意义所在,艺术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两者不冲突也不背离,反而是互为裨益。也就是在创作的最后10年他力求唯美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摒弃了烦冗复杂的象征主义,最终达到回归现实,立足现实而创作,达到返璞归真的创作境界。后期叶芝越是年迈越是热爱生活,他歌颂人情世俗,风格简洁明朗,语言果断流畅,诗歌创作俨然到了得心应手的地步。他的著名作品《天青石雕》中这样展现,认为时间虽会改变甚至破坏万物,但万物周而复始必会被世人重建,这个过程人们乐在其中,可以说悲剧也只是另一部喜剧的开始。

总而言之,有些评论家认为叶芝作品中,因缺乏对当代城市意象以及现代社会生活的叙述与描写而缺少现代气息。从诗歌字面意义上看,他的确逃避现代社会,创作内容也很少涉及这些,但事实恰恰相反,他的种种规避正是映射了他对现代社会的失望和逃避。毕竟我们从他诗歌的创作中可以捕捉到现代主义目标和艺术手法的影子,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叶芝是拥有敏锐辩证思维的诗人,他的创作融合了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和“非个人”哲理因素,绝对具有独特的现代主义风格,在当今社会生活背景下,叶芝诗歌真正实现了从“为艺术而艺术”向“为艺术而生活”的转变。这种将艺术作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是诗歌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陈海峰,吴佳娜.叶芝象征主义的现实性与现代性[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6,27(2):94-95.

[2] 杜吉刚.世俗化与文学乌托邦――西方唯美主义诗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 黄海容.叶芝的象征主义及其发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1):107-115.

[4] 何宁.叶芝的现代性[J] .外国文学评论,2000(3):5-10.

[5] 李雷.唯美主义与“日常生活审美化”[J].艺术评论,2010(12):59-62.

[6] 解志熙.英国唯美主义文学在现代中国的传播[J].外国文学评论,1998(1):121.

[7] 叶芝.艺术和思想[A].于威,王家新,译.王家新.随时间而来的智慧[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8] 周小仪.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篇7

关键词:朗费罗;《迈尔斯·斯坦迪什的求婚》;时空体;清教移民始祖

中图分类号:I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3)05?0188?06

一、文学作品的历史时空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时间和空间之中,只有把事物放在一个具体的时间和空间中,才能具体地理解这个事物。在这个意义上,一切事物都是时空化了的。因此,文学作品中的世界,必须在一个时空结构中展开。在文学作品中,时间和空间都很重要,而且时间和空间之间有重要联系,时间标志和空间标志融合在一个具体的整体中,这样就形成了艺术时空体。在这个整体中,时间的标志要展现在空间里,而空间则要通过时间来理解和衡量。这种不同系列的交叉和不同标志的融合,正是艺术时空体的特征所在[1]。在一定意义上,文学作品要展现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是由艺术时空体决定的。

一个民族或社会的记忆是对过去的重构。这是因为,现在的情势影响了人们对过去的历史的选择性感知。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集体记忆就其本质而言是立足当下而重构过去的一种社会活动。虽然从古希腊开始历史学家就从未停止过努力思考这个问题的脚步,但是,正是到了社会学家哈布瓦赫那里,这一点才得到了特别的强调[2](58?59)。对于同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集体记忆。这是因为,记忆不是对过去的恢复而是对过去的建构。诚然,一个时代对过去的建构,一定与这个时代的特征相关。但是,就不同时代的集体记忆所建构的同一对象是确定的这一点而言,这样的建构始终是有限的建构。正如虽然每次踏进去的不是同一条河流,但毕竟每次踏的仍是这条河流而不是别的河流。因此,集体记忆对历史的重构是有限度的。

而集体记忆对过去的有限的重构必定是在一个具体的时空中展开的。朗费罗的《迈尔斯·斯坦迪什的求婚》(以下简称《求婚》)所描绘的那些有关美国殖民地初期清教徒的历史遭际与生活图景,就是美国人对殖民地初期清教徒的一种集体记忆的展现。朗费罗在该诗的开篇开门见山地写道:“在那遥远的殖民时代,在普利茅斯这朝圣者的土地上。”[3](280)正是这个时代和这个地方,掀开了美国历史的第一页,而这样的开篇,表明了朗费罗在诗歌中追忆这段历史的愿望。这种追忆所展现的某些方面必然是对那段历史的集体记忆。这是那段历史的特殊重要性所决定的。这段历史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它不可能仅仅以个体记忆的方式存在,它必定是一代又一代美国人的集体记忆所重构的对象。那段历史不仅存在于清教徒的集体记忆中,而且通过种种文本参与到了一代又一代美国人的集体记忆中。而集体记忆是通过个体记忆体现出来的[2](71)。朗费罗在他的诗歌中所展现的对殖民地初期清教徒的记忆,是以个人记忆的方式表现出来的集体记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笔者认为《求婚》展现了对殖民地初期的清教徒的集体记忆。而这一集体记忆,建立在朗费罗基于古老编年史的诗意想象的基础上,既有刻写的文本所提供的集体记忆中的种种历史遗迹,又充分融合了朗费罗对过去的想象,因此,这一集体记忆是对美国殖民地初期清教徒历史的有限的重构。而这一集体记忆的展开,都是在具体的历史时空中进行的。

二、《求婚》历史时空的特征

(一) 历史时间与历史空间的统摄作用

集体记忆不是历史,但是集体记忆离不开历史。正如哈布瓦赫所说:“在集体记忆中,一般而言,总会有一些十分突出的特殊人物、年代和特殊时期。”[2](381)因此,集体记忆的展开,离不开历史时间。而历史时间要展现在历史空间里,历史空间在历史时间里才能得到理解。为了展开对美国殖民地初期清教徒的集体记忆,朗费罗在《求婚》中设置了一个统摄全篇的历史时空体。这个时空体由“那遥远的殖民时代”和“普利茅斯这朝圣者的土地”构成。为了生动具体地展现“那遥远的殖民时代”,朗费罗将这一历史时间巧妙地分解在了自然时间和生活时间里,使历史时间具体化。同时,朗费罗将“普利茅斯这朝圣者的土地”这一历史空间又具体化为普利茅斯的自然空间和生活空间。这样,那个历史时空体就不再是一个抽象空洞的整体,而成为具体鲜活的时空框架了。在这个时空框架中,历史时间始终起着统摄自然时间和生活时间的作用,而历史空间则统摄着自然空间和生活空间。《求婚》中的所有的自然时间和生活时间都隶属于“那遥远的殖民时代”,而不可能属于任何其他时代;所有的自然空间和生活空间都隶属于“普利茅斯这朝圣者的土地”,而不可能属于任何其他空间。

具体而言,朗费罗通过“那个可怕的冬天”、“春天”和“秋天”这三个主要的自然时间,把那“遥远的殖民时代”融化在一个周期循环的自然时间里。在“那个可怕的冬天”,一批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到达美洲,由于恶劣的天气,再加上其他因素,他们中有许多人丧生。“那个可怕的冬天”,之所以可怕,主要原因就在这里。原计划把清教徒运抵目的地就要返航的“五月花”号,由于严冬的恶劣条件,被迫滞留在普利茅斯。到了春天,终于有条件返航了。“五月花”号离开普利茅斯,把清教徒们留在不毛之地。但是,他们中没有一个人选择随船回国,而是让自己坚守在物资匮乏但福音充足的普利茅斯。这是清教徒生活中的一个重大事件。这意味着他们经受住了最严酷的考验。“秋天”,从英国来的商船抵达普利茅斯,这次,商船不仅带来了牛和谷物,而且又带来了一批人。这不仅缓解了清教徒生活物资匮乏的危局,而且补充了劳动力。对清教徒社会的幸存和发展来说,这无疑是雪中送炭。朗费罗通过以上三个自然时间,表现了清教徒历史上意义重大的三个断面。根据威廉·布拉福德的记载可知:由于天气条件和长途颠簸,在1621年的一二月份,清教徒移民大量死亡,实际上,乘坐“五月花”号到达美洲的移民中有一半人死掉了。由于天气寒冷,原计划将乘客运到美洲后就离开的“五月花”号,一直未敢返航,直到1621年4月份,这艘船才返航。1621年的11月,“福盛”号到来,给普利茅斯带来了一些日用物资和35名新成员[4](78?91)。这三个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在朗费罗那里不是以明确的月份而是以“冬天”、“春天”、“秋天”这样的季节术语来表示的。自然时间区别于其他时间的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其周期循环的特征。严酷的冬天过后是春天,随后经历夏天,最终迎来了秋天的收获。朗费罗将清教徒社会生活的几个重大的断面,安排在一个周期循环的自然时间序列里,可谓意味深长。在经历这样一个自然时间序列的过程中,清教徒社会也在遭受了严重的困厄之后转而走向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所以,在朗费罗笔下,清教徒社会的发展走势与自然时间序列的变化趋势是相得益彰的。

而与上述自然时间相交叉的空间标志正是自然空间。与“那个可怕的冬天”相交叉的空间标志是“那海边的山上”,在那里,正在成长的小麦下面是清教徒死者的坟墓。正是这个空间,以最醒目的方式标志着清教徒初来美洲时所遭受的创痛。“五月花”号返航的情景,是在“海边”这一自然空间里展开的。在这里,“海边”这一自然空间与“春天”这一自然时间交叉,将“五月花”号返航时清教徒社会的群像展现出来。秋天,“商船来了”,不用说,这里的空间当然是海港。上述三个自然时间与相应的自然空间的交叉,构成了事件发生所必须的时空框架,为展现殖民地初期清教徒社会的总体发展趋势提供了平台。

在《求婚》中,生活时间与生活空间交叉,为清教徒社会另一些事件的发展构建了时空框架。例如,迈尔斯·斯坦迪什接受印第安人挑战的决定是晚上在普利茅斯委员会那里做出的。迈尔斯·斯坦迪什行军三天后,到达印第安人的营地,在那里,他的队伍与印第安人之间展开了殊死搏斗。可以说,有关迈尔斯·斯坦迪什带队与印第安人战斗的事件是在那样的特定的生活时间和生活空间里展开的。

朗费罗在历史时空体的统摄下,构建了一系列的自然时空结构和生活时空结构,从而将那“遥远的殖民时代”这一历史时间和“普利茅斯这朝圣者的土地”这一历史空间具体化在那些自然时空结构和生活时空结构中。而每一个自然时空结构和生活时空结构,都是在“遥远的殖民时代”和“普利茅斯这朝圣者的土地”构成的总的历史时空结构中展开的,可以说,它们从未脱离开总的历史时空结构。正是因为历史时空结构始终起着统摄作用,所以整部诗歌才能在丰富多样的自然时空结构和生活时空结构的频繁转换中,始终保持一种古色古香的历史风味,唤醒人们对遥远的殖民地初期清教徒社会的记忆。

(二) 生活空间与自然空间的胶着

在《迈尔斯·斯坦迪什的求婚》中,空间的一个十分鲜明的特征就是自然空间与生活空间的转换。这种空间的频繁转换,是由自然空间与生活空间的关系决定的。实际上,在殖民地初期的普利茅斯,生活空间延伸在自然空间中,生活空间占据了自然空间的一部分。因此,在《求婚》中,从生活空间转换到自然空间是很容易的,而从自然空间转向生活空间也不费吹灰之力。

在该诗的第一章“迈尔斯·斯坦迪什”中,有这样一次空间转换:迈尔斯·斯坦迪什站在窗边,长时间地凝视着窗外的风景,在他视野之内,森林、草地和群山,还有蓝色的海洋,一一呈现。在这里,从生活空间转向自然空间,显得非常自然。这是因为,两个空间本身紧密相连,通过人物视线的转移,就能很自然地完成两个空间的切换。

在该诗的第三章“爱人的使命中”,生活空间与自然空间的转换是以约翰·奥登的活动为中介的。约翰·奥登为了执行迈尔斯·斯坦迪什交给的求婚任务,走出了村庄的街道,进入了安静的林地,在这里,人物由生活空间转入自然空间。约翰·奥登穿过普利茅斯的树林,就看到了新建的房屋,然后他来到清教徒少女普里西拉的家。这时,人物由自然空间转入生活空间。在这一章里,像这样的空间转换是十分频繁的。

在《求婚》中,生活空间与自然空间的频繁转换,是出于叙述自身的需要。因为人物是在这两个空间中活动的。要想展开人物的行为,就必须随着人物的踪迹不断切换空间。而人物频繁地在两个空间中穿梭,就是人物的一种生活状态。在更大的意义上,这也是诗歌所描绘的世界中的清教徒的生活状态。在朗费罗的笔下,殖民地初期的清教徒生活在自然之中。在旁观者眼里,这是一种十分浪漫的田园诗一般的生活。但生活在其中的人也许更多地感受到的是生存的艰难。在普利茅斯的森林、大海、群山、草地中,点缀着有限的建筑。广阔的自然空间凸显出生活空间的渺小。生活在自然中的人,必然要向自然索取生活资源,这是一种相对原始的生活方式。第一批来到美洲的清教徒原先都处在比较优越的生活环境中,来到美洲以后,他们过着一种相对原始的生活。他们在自然空间和生活空间中的频繁穿梭,就是他们这种相对原始的生活状态的标志。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朗费罗在诗歌中跟踪人物的脚步和视线,在自然空间和生活空间之间进行频繁的切换,恰恰展现了对殖民地初期的清教徒的集体记忆的一个方面。

(三) 自然时间与生活时间的融合

如上所述,朗费罗是通过三个重要的自然时间来表现“那遥远的殖民时代”这一历史时间的。为了将这一历史时间表现得更加生动具体,朗费罗又将这三个自然时间溶解在一系列的生活时间里。“那个可怕的冬天”,是通过罗斯·斯坦迪什的死亡(她是迈尔斯·斯坦迪什的妻子,在乘坐“五月花”号到普利茅斯的人中她是第一个死去的人)等事件表现出来的。无疑,这些事件都发生在一个确定的生活时间里。而“春天”这一自然时间,则分解在“五月花”号返航的那一天和其前后几天的一系列生活时间里。而“秋天”这一自然时间则通过移民们的积极的劳动生活表现得生动具体。

只有通过具体的生活时间,才能把“过去”表现得具体生动,换言之,只有通过具体的生活时间,才能细致入微地表现集体记忆的一个个侧面。朗费罗开篇就提出的“那个遥远的殖民时代”,是通过三个自然时间,进而通过将这三个自然时间分解在一系列的生活时间里,才生动鲜活地表现出来的。在《求婚》中,历史时间、自然时间、生活时间三者水融,呈现出了一个古色古香的既充满田野气息又富有生活滋味的殖民地初期的清教徒的世界。这完美地体现了朗费罗凭借自己出色的叙述才能游刃有余地摆布时间的技巧。

三、《求婚》时空转换与集体记忆的

展开

在《求婚》中,历史时间分解在自然时间和生活时间里,而历史空间则通过自然空间和生活空间呈现出来。这样,就能把抽象的时间和空间表现得具体而生动。而这种具体化的过程,主要是通过时空的频繁转换实现的。时空的转换为叙述的多维度展开提供了平台,从而使得从不同的维度展现对殖民地初期清教徒的集体记忆成为可能。

(一) 清教徒登陆美洲后第一个“冬天”的困厄

在“迈尔斯·斯坦迪什”这一章里,第一次时空转换是以迈尔斯·斯坦迪什站在窗边凝视窗外的风景为契机的。当他看到海边的山的时候,这时空间就由迈尔斯的房间转到海边的山上了。山上小麦下面的坟墓,将迈尔斯·斯坦迪什的思绪牵引到了“五月花”号到达美洲后大批清教徒死亡这一重大事件上。与此同时,时间也就由“五月花”号返航的前一天的“午后”转换到了清教徒们为死者选择墓地的那个时间。那时,为了避免印第安侦查员发现清教徒的死亡人数,他们在墓地上种上小麦,这巧妙的伪装骗过了印第安侦查员。在这一次的时空转换中,空间转换引发了时间的转换。正是由于空间的变化,唤醒了迈尔斯·斯坦迪什对初到美洲的那个冬天所遭遇的困厄的记忆,而这段记忆不仅是迈尔斯斯坦迪什的记忆,也是与他一样幸存下来的清教徒的集体记忆,同样也是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人的集体记忆。在威廉·布拉福德的《普利茅斯开拓史》中,是这样记载首批清教徒移民所遭遇的这一重大事件的:“但过了不久,他们受到最令人痛心的打击。一方面,因为一二月份的寒冷气候和居住条件;另一方面因为长途远航和狭窄的船舱空间导致的坏血病,两三个月的时间里,有一半的同伴死去了,总共一百零几个人只剩下五十人,有时一天之内就有两三个人去世。”[4](78?79)通过布拉福德的记载,这一重大事件沉淀为美国人关于首批清教徒移民的集体记忆的一部分。朗费罗正是通过迈尔斯·斯坦迪什的视角,来表现这一集体记忆的。通过迈尔斯·斯坦迪什视线的转移实现了时空的自然转换,而这次的时空转换恰恰是这一集体记忆得以展开的前提。

(二) 清教徒与印第安人的斗争

迈尔斯·斯坦迪什船长在普利茅斯的重大事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维护普利茅斯的安全是他的职责。在与印第安人的关系中,迈尔斯·斯坦迪什表现出了好勇斗狠的一面。朗费罗通过时空转换,展现了迈尔斯·斯坦迪什与印第安人斗争的全过程。而迈尔斯·斯坦迪什与印第安人的关系,反映了殖民地初期清教徒社会与印第安人关系的一个侧面。

在威廉·布拉福德的《普利茅斯开拓史》中,多次记载了普利茅斯的居民与印第安人之间的冲突。在处理这些事件的过程中,迈尔斯·斯坦迪什船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听说普利茅斯居民们的好友印第安人斯宽托可能被印第安酋长科比腾杀死的消息后,总督派迈尔斯·斯坦迪什船长带领14名配备精良的战士连夜行动,去为斯宽托复仇[4](88)。在听说韦斯顿船长的人将可能被印第安人全部杀死的消息后,斯坦迪什船长带领几个人去营救他们,处死了几个印第安人[4](110)。在《普利茅斯开拓史》中这样的记载不一而足。这说明,迈尔斯·斯坦迪什船长在普利茅斯公共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是在移民与印第安人发生冲突的时刻。而这一切也成为美国人关于殖民地初期清教徒的集体记忆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求婚》中,朗费罗通过一个典型事件展现了这一集体记忆。在“五月花”号返航的那天,在黎明时分,迈尔斯·斯坦迪什就带队离开村庄,赶往印第安人的营地。三天的行军后,他们到达印第安人的营地。在这一过程中,时空的切换是很频繁的。在印第安人的营地,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的谈判后,由于无法忍受印第安人的羞辱,迈尔斯·斯坦迪什率先发难,双方发生了激战。结果是印第安人惨败。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印第安人向导兼翻译霍波默克的作用和立场,印第安人在谈判中索要毯子、刀、滑膛枪和弹药,印第安人的自我夸耀,印第安人的狡猾和勇敢等,都在这个空间和时间中展现了出来。可以说,这是一个高度浓缩的时空,在这个时空里,凝聚着清教徒与印第安人斗争的基本方面。而这些因素都是与殖民地初期的清教徒有关的集体记忆的重要方面。

(三) “五月花”号的返航

在《求婚》中,“五月花”号返航的那天是一个中心时间,大部分事件是在这个时间的前后展开的,所以,“五月花”号的返航在该诗中是一个重要的布局因素。这就是说,故事时间的推移是以“五月花”号返航的那一天为中心的。在前一天的夜里,委员会召开。“五月花”号返航当天的黎明时分,迈尔斯·斯坦迪什带队出发。而在当天太阳从海上升起的时候,“五月花”号发出了启程的信号。随着这一重大事件的到来,故事的主要空间转移到了海岸,在那里,清教徒生活的重要方面得到了展现。

1. 国家的奠基石:“普利茅斯岩石”

在“五月花”号启程的地方,约翰·奥登脚踩“普利茅斯岩石”。这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正如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所说:“他们在大西洋中漂泊了很长时间之后,却被迫在新英格兰的不毛海岸,即在今天建立起普利茅斯镇的地方登陆。朝圣者们上岸时登上的那块巨石,今天依然可见。”[5](38)正是在这里,清教徒开启了在美洲的生涯。作为清教徒在美洲的历史的起点,“普利茅斯岩石”凝聚着清教徒对美洲生涯开端的集体记忆。这种集体记忆随着各种性质的文本,包括刻写的和口传的文本,一代代流传,成为美国人集体记忆的一部分。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不无感慨地说:“这块巨石已经成为合众国的崇拜物。我曾看到美国的一些城镇精心保存的此石的碎块……这是一块曾被一些苦命人的双脚踏过片刻的石头,这块石头

应当名垂不朽,它在吸引一个伟大民族留念。人们敬仰它的碎块,在离它遥远的地方保存着从它身上敲下来的小块。有多少高楼大厦用这些小块做了基石?谁不对它们表示崇敬呢?”[5](38)那块“普利茅斯岩石”,已经成为合众国的奠基石,成为不断唤起一代又一代的合众国子民关于他们的 “清教移民始祖”的集体记忆的标志性纪念物[6]。当朗费罗安排约翰·奥登脚踩“普利茅斯岩石”的那一刻,与此相关的一种集体记忆也得以展现。朗费罗是这样定位“普利茅斯岩石”的:“那曾是他们进入新世界的门阶——这个国家的奠基石!”。“普利茅斯岩石”对清教徒美洲生涯的意义,“普利茅斯岩石”对美国历史的意义,都凝聚在这诗句里。这是对关于“普利茅斯岩石”的集体记忆的高度概括。朗费罗通过自己的笔,将这一集体记忆定格在文本中。

2. 清教徒在美洲扎根

“五月花”号返航了。虽然美洲的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但是乘坐“五月花”号到达美洲的清教徒没有一个随船离开,他们义无反顾地把自己留在普利茅斯。正如威廉·J·本内特所说:“当来年春天,五月花号准备返回英国时,没有一个人愿意随她回国。”[7]朗费罗不吝笔墨地渲染了“五月花”返航前夕普利茅斯居民们所爆发处的故乡情结,但是,他也特别强调了一点,那就是,乘坐“五月花”到达美洲的移民没有一个随船返回英国。在《求婚》中,朗费罗对“清教移民始祖”的这一壮举充满赞美和崇敬之情:“噢,强大而真实的心,‘五月花’号中的人没有一个回去,/没有,没有一个回头看,他们已将自己的手放到这片耕地上!”[3](304)在这样的赞美中,凝聚着合众国公民对“清教移民始祖”的珍贵的集体记忆。

到了秋天,一艘商船来到普利茅斯,带来了牛和谷物,还有一批亲友。由于得到了这样的补给,清教徒们的条件有了改观。他们马上投入劳动,忙着采石、建房、修园圃,开垦土地,割牧草,寻找捕鱼的海域,猎杀森林中的鹿[3](314?315)。在这里,朗费罗聚焦于商船到达普利茅斯的时间——秋天,空间则是整个普利茅斯,包括普利茅斯的村庄、森林、海洋等。正是在这一庞大的时空规模中,朗费罗集中展现了清教徒们扎根于普利茅斯辛勤奋斗的全景。在这个大空间中,清教徒们的劳动生活全面铺开了。这意味着,他们已经真正启动了在美洲奋斗的征程。而在《普利茅斯开拓史》中,我们也能看到这样的耕种、建房、捕鱼、打猎的劳动场景[4](89)。通过文本比较可以肯定,朗费罗所展现的关于清教徒移民定居后辛勤劳动的集体记忆,显然是以《普利茅斯开拓史》为蓝本的。

清教徒初到美洲时所遭受的同伴大量死亡的痛苦,定居普利茅斯后与印第安人的斗争、“五月花”号在春天返航,秋天商船抵达普利茅斯后劳动生活的全面启动,这些都是清教徒集体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代代美国人关于殖民地初期清教徒的集体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把这些重大事件呈现出来,是朗费罗创作这部诗歌时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求婚》,顾名思义,是一部爱情诗。但这又不是一部普通的爱情诗。诗歌中的三个主角生活在遥远的殖民时代的普利茅斯,其中,迈尔斯·斯坦迪什船长是以历史人物迈尔斯·斯坦迪什船长为原型的。这样的构思,决定了这个爱情故事要在一个历史背景下展开。朗费罗在诗歌开篇就推出了这一背景,即“在那遥远的殖民时代,在普利茅斯这朝圣者的土地上”。在殖民地初期清教徒生活中有重大意义的两件事,一是“五月花”号登陆美洲,一是“五月花”号返航。这两个事件都与自然气候密切相关。“五月花”号到达美洲的时间是冬季,美洲冬天的恶劣条件使这里成为许多清教徒的坟墓;而“五月花”号原计划将清教徒送达美洲后即返航,但是由于严冬的条件不适合返航,它被迫滞留到第二年的春天才返航。鉴于这样的情况,朗费罗不得不将历史时间分解在自然时间中。爱情故事自然离不开生活时间和生活空间。而清教徒初到美洲时就生活大自然之中,在生活空间与自然空间之间穿梭是他们的生活状态。所有这些因素决定了《求婚》的时空特征。朗费罗为了全面驾驭这些题材因素,设置了一个统摄全局的历史时空体,同时将历史时间溶解在自然时间和生活时间中,又将历史空间具体化在自然空间与生活空间里,通过频繁的时空转换,既展现了诗歌主要人物形象的生活,同时,也把有关清教徒的集体记忆的一个个重要侧面呈现了出来。

四、结语

今天看来,《求婚》这部爱情诗的主要价值,不在于朗费罗编织了一个动人的清教徒的三角恋爱故事,而在于朗费罗通过精心创制的时空体,展现了美国人关于殖民地初期的清教徒的集体记忆的许多重要方面。借助于朗费罗的声望,随着这部诗歌的流播,定格在诗歌文本中的那些因素会充当后世美国人关于殖民地初期清教徒的集体记忆的建构性因素。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清教移民始祖”能够在美国文化中留下永恒的痕迹,与朗费罗在《求婚》中自觉地展现关于“清教移民始祖”的集体记忆是密不可分的。

参考文献:

[1] [苏]巴赫金. 巴赫金全集(第三卷)[M]. 钱中文, 译.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9: 269?270.

[2]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 论集体记忆[M]. 毕然, 郭金华, 译.上海: 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58?59.

[3]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The Courtship of Miles Standish [A]. Poems and Other Writings[M]. Ed.,J.D.McClatchy. New York: Library of America, 2000.

[4] [美]威廉·布拉福德. 普利茅斯开拓史[M]. 吴丹青, 译.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0.

[5] [法]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 论美国的民主(上册)[M]. 董果良,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