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端午节的诗句古诗范文
时间:2023-03-23 01:24: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端午节的诗句古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2、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3、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4、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5、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
6、玉台金盏对炎光,全似去年香。
7、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
8、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
9、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10、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
11、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12、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13、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14、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15、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16、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17、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18、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19、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20、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21、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22、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23、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24、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25、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
26、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
27、香蒲角黍,对暑悄无言,梅雨细,麦风轻,怅望空垂泪。
28、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29、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30、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
31、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32、文字间金钗,消尽晚天微暑。无雨。无雨。不比寻常端午。
33、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
34、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35、宜欢聚。绮筵歌舞。岁岁酬端午。
36、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37、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38、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
篇2
一、基础训练营(32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正月(zhēnɡ)
掺和(cān)
翡翠(fěi)
水浒传(hǔ)
B.骡马(lǘ)
似的(shì)
藏戏(zànɡ)
吞咽(yàn)
C.搅和(huo)
汤匙(chí)
嘟囔(nɑnɡ)
哄堂大笑(hōnɡ)
2.读拼音,写词语。(8分)
北京的春节真热闹!腊八这天,家家都会áo
là
bā
zhōu
(
)。除夕夜家家dēnɡ
huǒ
tōnɡ
xiāo(
),
biān
pào(
)声日夜不绝。yuán
dàn(
)这天,男人们午前到qīn
qi(
)家、朋友家bài
nián(
),而小孩子最喜欢逛庙会,因为庙会上有sài
jiào
chē(
)和sài
luò
tuo(
)的。
3.选字组词。(6分)
水(
)
(
)刑
(
)洁
(
)索
搅(
)
陪(
)
凉(
)
牵(
)
元(
)
(
)售
云(
)
(
)夜
4.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5分)
万(
)(
)新
(
)(
)不同
万不(
)(
)
(
)灯(
)彩
(
)(
)分文
两(
)三(
)
(1)春节到了,中华大地上到处____________,显出一派____________的气象。
(2)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____________,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3)少数民族和汉族的饮食风俗虽然____________,但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热爱民族大团结的心是相同的。
5.在下列句子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4分)
(1)过新年,小孩子(
)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玩意儿,(
)可以放鞭炮。
(2)这(
)粥,(
)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3)今日腊八粥的颜色(
)是深褐色,(
)枣子同赤豆搁多了。
(4)春节(
)很快乐,(
)一眨眼工夫就过去了。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花生仁儿的红色外皮没有了。(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展示厅(11分)
7.日积月累。(8分)
(1)你知道下列古诗与哪个节日有关吗?这些节日有什么风俗习惯?请连一连。(4分)
《寒食》
春 节
赏月、吃月饼
《十五夜望月》
七夕节
禁火、吃生食
《迢迢牵牛星》
寒食节
贴对联、贴年画
《元日》
中秋节
穿针乞巧
(2)根据语境填写诗句。(4分)
①“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我还能写两句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寒食》一诗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表明了这一点。
③传说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能会面。《迢迢牵牛星》一诗中描写织女思念牛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语言实践。(3分)
过年的时候,许多同学都收到了不少压岁钱。有人拿钱去买烟花爆竹玩。请结合当前我市禁燃烟花爆竹的规定,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本直通车(8分)
9.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________。本文按________顺序介绍了老北京春节的风俗。
(2)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藏戏的开山鼻祖。
(3)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腊八粥》的作者是__________,课文写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件事。
(四)
阅读检阅台(19分)
(一)
【材料一】
中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
【材料二】端午节,中学生乐乐和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她一直低头玩着手机,兴奋时还笑出声来,旁若无人。母亲责怪她没和家人聊聊在学校的近况,埋怨道:
“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是手机不离手,到哪里一坐下来就开始玩手机,也不知道在玩什么。”父亲也感叹道:“唉,怪不得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
10.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所包含的三条信息。(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你在正确理解【材料二】画线句子的基础上,以乐乐好友的身份,写一段劝说乐乐的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端午日
沈从文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的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的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才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
500响鞭炮。
12.文中加点的三个“莫不”的作用:从程度上渲染观看龙舟竞赛的人之________,涉及面之________,具体写出了“全茶峒人”度端午节的__________。(3分)
13.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能否换成括号里的?为什么?(4分)
(1)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摇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选文主要写了哪几个场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写龙舟竞赛的场面,语言很精练,请你根据提示,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写当时的情形。(4分)
(1)正面描写龙舟竞赛时的激烈场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观众的反应侧面烘托龙舟竞赛的激烈场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习作百花园(30分)
16.我们祖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相信这些节日一定曾留给你许多美好的回忆。请选择一个传统节日,把节日中发生的某件事写下来。
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
一、1.C
2.熬腊八粥 灯火通宵 鞭炮 元旦 亲戚 拜年
赛轿车 赛骆驼
3.饺 绞 皎 绞
拌 伴 拌 绊
宵 销 霄 宵
4.象 更 截 然 得 已 张 结 身 无 面
刀
(1)张灯结彩 万象更新 (2)万不得已
(3)截然不同
5.(1)不但 而且
(2)不是 而是
(3)之所以 是因为 (4)虽然 但是
6.(1)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
(2)唐东杰布留下了铁索桥。
(3)示例: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
(4)在外边做事的人,
除非万不得已,不会不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二、7.(1)
(2)①不知秋思落谁家
示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②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③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8.示例:燃放烟花爆竹虽然能营造喜庆的气氛,但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同事燃放烟花爆竹还具有很大的危险性。我们不如将过年的压岁钱攒起来买一些有用的书籍,也可以捐一些给有困难的人。
三、9.(1)老舍 时间
(2)活化石 唐东杰布
(3)万事如意年年高
(4)沈从文 等粥 喝粥
四、(一)10.(1)中小学生上网的目的主要是娱乐和学习。
(2)大部分学生10岁以前就开始“触网”。
(3)超过八成的中小学生每天都上网且大部分上网时间
较长。
11.示例:乐乐,手机确实很好玩,但是我们不能过度玩手机啊。那样既影响了学习,又伤身体,还会淡化亲人间的情感,甚至可能还会误入歧途,你说呢?
(二)12.多 广 盛况
13.(1)不能。“撑”的速度没有“划”的速度快,且“撑”这个动作的发出者应是站在船上的,而龙舟竞赛的桨手是坐在船上的。因此用“撑”这个动词不恰当。
(2)不能。“摇摆”的幅度大,且没有节奏感,“挥动”有节奏感,用“挥动”写带头人的动作符合他的身份特征。
14.主要写了出城看划船、河上赛龙船、胜利者领赏三个
场面。
15.(1)示例:船头的带头人,挥动着手中的小令旗,嘴里大声地叫喊:“一二,一二……”桨手们齐声应和。锣鼓声、呐喊声,响彻天空。
(2)示例:岸边的人们为选手们呐喊助威,发出震耳欲聋的加油声。
篇3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8―0064―02
一、选题的目的
为了实现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课题组确立了《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课题。
二、研究的意义与任务
如何拓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设计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堂教学、建立新型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等问题的解决对于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要。
三、研究的内容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的设计;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新型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实施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对师生成长的影响。
四、研究的成果
(一)开发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
1.以整合课本资源为主的主题设计。在教学中,教师认真挖掘并把握每单元内容上的“主题特色”,发挥其编排优势,将阅读教学和语文综合性学习紧密结合,设计系列实践活动。如第七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由《古诗二首》《走月亮》《飞向月球》三篇课文和“语文天地”这个大板块组成。围绕“明月”这一主题,李老师指导学生开展了“月之思”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有:“词中月”――搜集带月的词语、“诗中月” ――诵读带月的诗句、“歌中月”――吟唱带月的歌、“故事中的月”――关于月亮的故事。学生搜集的资料非常全面,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不仅补充了大量的课外知识,而且增添了学习的乐趣。
2.以各种节日、纪念日为主的主题设计。教师结合节日、纪念日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如刘老师在“端午节”来临前夕,让学生通过阅读、上网、询问等途径了解节日的来历,还让学生现场学包粽子,过节时则让他们尽情玩耍。之后又引导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说说各自是怎么过节的,有什么新收获。学生在活动中不但体验到了节日的快乐,了解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还增长了很多知识。
3.以经典诵读为主的主题设计。教师把语文学习与经典诵读紧密联系起来,如刘老师结合学校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设计了以“轻叩诗歌的大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组织学生开展了“金话筒”诗歌朗诵会、“谁是小博士”诗歌知识竞赛、“好诗大家读”推荐活动、“画中寻诗情”画配诗活动、“争做小诗人”儿童诗创作展示。学生们抢答试题,朗读自己的诗歌作品,一个个沉浸在诗歌的海洋中。
4.以观察实验为主的主题设计。教师结合语文学习,让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从中获得亲身经历、体验和感悟。如汪老师组织一年级学生开展了以“美丽的花草”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从家里带来各种植物的种子,种在了花盆里,引导他们观察并写观察日记,让学生在玩中学,在润物无声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5.以本土文化为主的主题设计。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师开展了以“知我家乡,爱我家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如李老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特产”综合性学习活动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整理有关酒泉特产的文字资料及图片资料,并给酒泉特产做广告。学生汇报出了很多本地人所不清楚的特产,写了很多有特色的广告词,引起了大家极大的兴趣。
6.以调查研究为主的主题设计。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倡“教育就是生活”。教师不但引导学生对校内感兴趣的现象进行调查,还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进行参观访问。如刘老师常引导四年级学生对身边的社会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学生们纷纷行动,有的调查了校门对面新开发的“金水湾小区”不按时给住户交钥匙的原因,有的调查了“康盛花园”冬天暖气不热的问题。针对调查出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了合理的建议。虽然学生的调查报告还显得有点稚嫩,但我们从字里行间中看到了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感。
(二)总结出语文综合性学习基本教学模式
课题组实验教师经过三年的实践和研究,探索出语文综合性学习基本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展示教学法”。它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1.激发兴趣,确定研究主题。低年段可以由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补充和延伸;中年段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商议确定;高年段则重点让学生自主选择,确定主题。
2.确立小组,选择研究方法。师生明确学习活动的目标和任务,选择学习内容、形式以及活动程序,划分活动小组,分配学习活动任务。
3.合作探究,整合处理材料。根据活动目标和活动内容,调查、访问、观察、搜集资料,小组内交流、汇报学习收获等。可以课内课外结合进行。
4.汇报展示,共享研究成果。在教师的参与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地开展成果展示活动,让每个学生既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又能充分分享他人成果。
5.评价反馈,指导付诸实践。通过生生互评,师生共评,形成积极向上的研究氛围,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新型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的确立及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1.融汇听说读写训练,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综合性学习过程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过程。如汪老师在组织开展以“地名”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时,让学生上网或实地调查搜集资料。课堂上学生们争着展示交流,最后学生撰写了简单的调查报告,让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
2.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小组合作学习是个体学习的有效补充和有力延伸,它有助于学生主动深入地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交流情感、展示个性的机会。在综合性学习中,教师尽量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从而促使个人的创新潜能与集体的智慧相互补充,相互调节。
3.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手段,充分展示出学生的个性。李老师教学《特产》时,有的小组选择了酒泉特产――夜光杯。他们现场上网查找资料,搜集夜光杯的图片、文字资料,制作幻灯片,还从网上在线链接了宣传夜光杯的视频,并给视频配了一段精彩的广告词。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直观、形象地了解了夜光杯。
4.积极参加实践及课外活动,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教师除了利用自然资源之外,还把综合性学习与乡土风俗等人文资源紧密联系结合,鼓励学生进行参观、考察、游览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
(四)语文综合性学习对教师成长的影响深远
1.重新定位教师角色。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教学,而是开放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让学生自己确定活动的主题,自己分工,自己搜集材料,编写材料,自己主持活动。他们兴趣盎然,“工作成果”也往往会给老师一个惊喜。
2.不断提高整合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面向社区资源、学校资源及学生的生活体验,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它要求把零散的课程资源进行组合,使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教育的针对性、目的性。
3.享受快乐,师生徜徉知识海洋。语文综合性学习常常借助于语文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课堂内外、校园内外、学科内外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向身边的人请教,会从书籍、网络上搜集大量相关的资料。在交流的过程中,师生常常会有孤陋寡闻的惭愧,有茅塞顿开的惊喜,也有学海徜徉的快意。
4.教学相长,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是各因素的组合、配置和优化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主观能动性,教师也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个性差异等不同的学习需求,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这样,教师和学生互相促进,共同成长,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