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冬至的文案范文
时间:2023-04-04 16:18: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冬至的文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今年教师节的庆祝活动,按照教育部提出的“我是光荣的人民教师”这一主题,既热烈隆重,又注重实效地组织开展。要通过多层面的教育成果展示和教师先进事迹宣传等活动,把今年教师节庆祝活动转化为弘扬、学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的过程,转化为加强教育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过程,转化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社会地位、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的过程,进而激励广大教师敬业爱岗,为人师表,为全面推进我市教育现代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庆祝活动的主要内容
1、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2、各级各类先进推荐、评比、表彰活动;
3、市领导分组慰问教师;
4、教师节文艺演出暨先进教师表彰会;
5、组织开展教育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系列活动;
6、积极开展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活动。
三、庆祝活动大致安排
1、市领导分组慰问教师:时间,9月9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分别带领有关部门领导慰问教师。(由教育局安排初步方案报市委、市政府办公室)
2、教师节文艺演出暨先进教师表彰会:时间,9月9日下午;地点,太平洋大酒店环球厅;邀请市领导致辞、颁奖。(由教育局组织文艺节目,以教师节目为主。拟将文艺演出与市领导致辞、颁奖穿行,同时还将组织新教师宣誓仪式,免费便民服务和学生学业、心理咨询电话开通仪式)
3、广场大型咨询活动:时间,9月5日;地点,市中心休闲广场(银泰百货商场对面)。拟邀请特级教师、名教师、学科带头人等现场为群众解答有关学生学习问题、学生心理问题及群众关心的与教育教学有关的各类问题。要求有关学校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咨询活动。同时在广场将展示余姚教育改革与发展成果图片。
4、各类先进推荐、评比活动:经市政府同意,今年评比、表彰余姚市级先进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先进班主任、师德标兵、从事山区教育优秀教师等共200名,评比、表彰余姚市级绿叶奖27名;向宁波市教育推荐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名(参加宁波市联评);推荐省优秀教师4名、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名、省春蚕奖5名、省绿叶奖1名。各类先进名单将在9月10日的余姚日报上刊登。
5、优秀教师事迹专题宣传活动:将在教师节前后,由教育局提供先进教师名单,新闻媒体组织采访,在余姚日报、电视台、电台等刊载、播放先进教师的事迹。
6、组织教师开展“为人师表、从我做起”教育活动:以教师自我剖析存在的不足、分析问题的原因入手,组织教师学先进、向先进看齐;组织开展千名教师进万家、万名家长(学生)评教师活动。该项活动已从今年4月份开始,将开展到10月份告一个段落。
7、组织开展“我的教师”、“我身边的优秀教师”征文活动:该项活动已与今年4月份组织开展,目前已收到全市中小学生、广大教师的征文多篇。通过评选后,拟将编印成册。
庆祝第22个教师节宣传标语(仅供参考)
1、敬爱的老师祝你们节日快乐
2、热烈庆祝第22个教师节向老师们致以节日的问候
3、向辛勤的园丁致以崇高的敬意!
4、老师您辛苦了!
5、向光荣的人民教师致敬。
6、社会尊师宗教教师回报社会!
7、社会发展教育先行教育振兴全民有责!
8、教育宁波现代化建设的“一号工程”
9、优先发展教育加快宁波实现教育现代化
10、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
11、实施科教兴市“一号工程”为宁波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12、千秋基业教育为本继往 开来再创辉煌
篇2
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从1992年开始,由劳动部组织开展了公民境外就业服务的试点工作。目前,经过试点的境外就业服务机构陆续获准正式开展境外就业服务。为进一步加强境外就业管理,提高境外就业服务质量,规范境外就业服务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开展公民境外就业服务业务的机构,须经劳动部批准并取得劳动部颁发的《境外就业服务许可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和国家行政管理法规的有关规定,从事境外就业服务活动。
被批准的境外就业服务机构,应分别向相应的省、市公安厅、局出入境管理部门备案。备案时提交:劳动部颁发的《境外就业服务许可证》,按照《关于加强职业介绍机构管理的通知》规定,需要办理工商登记的还应提交工商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二、境外就业服务机构,应遵照劳动部《境外就业服务机构管理规定》,从事下列业务:
(一)为中国公民提供境外就业信息、咨询;
(二)接受境外雇主的委托,为其推荐、招聘所需人员;
(三)核查境外雇主的营业执照、资信证明、境外雇主所在国家或地区移民部门(或劳工部门或其他主管机关)批准的招聘外籍人员许可证明,及聘用合同文本等有关资料;
(四)协助、指导境外就业人员同境外雇主签订聘用合同,并提供合同样本;
(五)为境外就业人员提供条件,协助其在出境前接受必要的技能、语言培训,介绍所到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情况,并协助其办理有关的职业技能鉴定、技术等级证书公证手续;
(六)协助境外就业人员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办理出境所需护照、签证、公证材料、专业或技能测试、体检、防疫注射等各种手续和证件;
(七)接受境外就业人员委托,为其代办在国内的养老、失业保险;
(八)为境外就业人员代存人事档案;
(九)境外雇主不履行聘用合同、损害我境外就业人员权益时,协助境外就业人员通过调解、仲裁、诉讼等程序维护自身利益;
(十)境外就业人员因合同期满或其他原因终止境外就业时,为其回国提供服务;
(十一)按照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为回国的境外就业人员提供就业服务,帮助其再就业。
三、境外就业服务机构在开展境外就业服务业务中,不得委托或通过未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的职业介绍机构,或未经批准开展职业介绍活动的其他机构以及个进行境外就业人员的招聘或介绍活动。
四、境外就业服务机构应以服务为宗旨,严格工作程序,规范服务行为,切实保障境外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由于境外就业服务机构的责任,造成境外就业人员合法权益受侵害的,境外就业服务机构应负责善后处理工作。
五、境外就业人员凭经境外就业服务机构确认的境外就业合同文本,向户口所在地县、市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申请出境。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审批、颁发出入境证件。
六、各级劳动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境外就业服务机构的管理和监督检查,促进境外就业服务工作的健康发展。对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认真查处,并吊销《境外就业服务许可证》。
七、对以境外就业服务等名义,弄虚作假,骗取出入境证件的单位和个人(包括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附:1.劳动部批准的境外就业服务机构名单
2.《关于加强职业介绍机构管理的通知》(劳部发〔1996〕235号)(本刊略)
附件1:劳动部批准的境外就业服务机构名单
1.北京市境外就业服务中心
2.天津市劳动局境外就业职业介绍所
3.河北省境外就业职业介绍所
4.山西省职业介绍中心劳务合作部
5.辽宁省境外职业介绍所
6.沈阳市境外就业职业介绍所
7.辽宁省大连市境外职业介绍所
8.大连市开发区境外就业工作部
9.吉林省境外职业介绍所
10.长春市境外职业介绍所
11.黑龙江省劳动厅境外就业介绍所
12.哈尔滨市境外就业职业介绍所
13.上海境外就业介绍所
14.江苏省境外就业服务中心
15.浙江省境外就业介绍所
16.宁波市境外就业介绍所
17.安徽省境外就业介绍所
18.福建省境外就业服务中心
19.江西省境外就业介绍所
20.南昌市境外就业介绍所
21.山东省境外就业职业介绍所
22.青岛市境外职业介绍所
23.河南省劳动厅职业介绍所
24.湖北省劳动厅境外职业介绍所
25.武汉市劳动局境外就业介绍所
26.广东省劳动服务公司境外就业部
27.广州市劳动服务公司境外就业服务所
28.海南省境外就业职业介绍所
29.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外就业介绍所
30.贵州省职业介绍所
31.云南省境外就业介绍所
32.陕西省境外就业介绍所
33.西安市境外职业介绍所
34.甘肃省就业服务局境外就业部
35.中国北方工业(集团)总公司境外就业职工介绍所
篇3
你局(82)黔劳配字第26号函悉。关于贯彻执行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第八次全国劳改工作会议纪要》,如何安置刑满释放人员就业问题,简复如下:
一、刑满释放人员,服刑期间保留职工身份的,可仍回原单位安置工作,或由原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分配到其它单位工作。其工龄按现行规定办理。其工资待遇,可按捕前的工资等级执行。
二、刑满释放人员,服刑期间已被原单位除名或开除的,原单位同意接收,又有增人指标的,可回原单位按重新就业对待。其工龄按现行规定办理。其工资待遇,可按所从事的工作,经过考核,评定工资等级,但一般不得超过叛刑前的水平。
篇4
各科室:
据气象部门预测和〖涟安委办(2018)61号文件〗通知及涟源市卫计局安监办要求,为切实做好低温雨雪天气安全生产防范应对工作,坚决杜绝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全院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以及做好防控和紧急救治工作,特成立防控和紧急救治工作领导小组。
一、领导小组具体安排如下
组 长:
成 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后勤科主任xx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日常工作安排及各项工作的协调。
二、办公场所的安全
1、电烤炉远离易燃易爆物品(比如棉桌布不要靠太近,以免温度过高达到燃点自燃);
2、严禁一个排插上连接多个电烤炉或大功率电器(如空调、饮水机等);
3、发现排插及其他电器有烧焦痕迹或异味,请及时上报维修或更换;
4、一定做到办公室人离电断,以确保排除一切安全隐患。
5、如因疏忽大意而引起安全事故,将追究科室负责人责任。
三、防控和紧急救治工作
1、中心卫生院要做好患者院内就医时的安全防范工作,设置防滑设施、警示标志等,方便患者就医,要切实做好医疗安全、消防安全、水电煤气安全、行车安全等安全工作,确保天气灾害发生后,能确保本单位日常医疗卫生服务活动正常开展,保证人员自身安全,维护正常工作秩序。
2、加强疫情和灾情监测、预警分析,及时、规范、有效处置突发事件。认真落实应对低温雨雪天气的人员、药品、车辆、物资、预案准备,确保人民群众正常就医。
3、积极组织除冰扫雪活动,组织清洁工人每天对责任路段进行除冰扫雪,以防滑倒摔伤事故发生。
4、加强值守畅通信息,卫生院要加强应急和领导带班值班工作,严格执行24 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信息联络畅通。密切关注雨、雪、冰冻受灾灾情,一旦发生灾情,迅速报告,有效处置,做好灾区伤、病情、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系统受损情况、灾害卫生应急工作情况的信息报告。
5、向社会公示其小组联系方式及医疗科室各值班医生电话,确保以上人员在冰冻天气期间电话24小时畅通,确保冰冻天气期间需要医疗救援时,能够在第一时间救援到位。
涟源市桥头河镇中心卫生院
篇5
冬至的早上一定要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这一年就美满了。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冬至的句子适合在那一天发到空间或朋友圈里,供大家参考。
冬至的语录1.冬至,雪花把美丽编织,编织成童话讲给你听,冬至,温暖把问候编织,编织成真挚送给你看,冬至,幸福将至,希望你可以将我的孤独终止,爱你。
2.分牵挂+分问候=角祝福,一角祝福不算少,深深情谊能代表。
冬至节气又来到,加衣保暖防感冒。多多锻炼身体好,精神棒棒常微笑!
3.皮薄的是冬日淡淡的寒冷,陷大的是冬日重重的真心,把冬至的饺子下在祝福的滚烫,希望它熟在我们的友谊中,冬至,希望朋友你快乐健康。
4.冬天虽冷,但你的一抹微笑却温暖了我的心灵;你的一丝关怀却火热了我的天堂;你的一些爱意却滚烫了我的生命!亲爱的,冬至到了,注意保暖哦!
5.天气转凉,远方的朋友啊,请记得添加衣裳,虽然我们现在天各一方,但你始终在我的心上,不曾遗忘。
亲爱的朋友,你永远是我生命里的一道光亮。天冷了,别着凉。
6.冬盛开是真实的,凋谢也是真实的;
寒冷是真实的,温馨也是真实的;距离是真实的,思念也是真实的;冬至是真实的,祝福也是真实的。
7.冬至,白天是最短的一天,我要变成你最暖的一天,轻轻亲吻你,冬至,黑夜是最长的一天,我要变成你最美的一天,深深拥抱你,亲爱的,冬至快乐。
8.天寒地动冬至到,祝福暖阳把你照,开心汤宽心粥真心酒摆好等你来聚;
瑞雪飘扬冬至来,问候火炉把你烤,回忆城,记忆堡,追忆国敞开大门等你来坐。冬至想你念你,祝愿你一天比一天好。
9.冬至来到了,又如过大年,家家包饺子,幸福藏里面,黑夜逐变短,白昼渐渐长。
祝冬季暖暖如意,幸福好运常伴。
10.冬至送你幸福秧,健康好运堆满仓;
冬至送你平安浆,快乐如意胜花香;冬至送你祝福长,朋友情意永芬芳;冬至送你短消息,吉祥如意永伴你身旁。
11.冬至悄悄然,把祝福装车,把幸福快递,把开心送递,把如意降临,把快乐空投,把健康空降,统统送于你,愿你有祝福,很幸福,有开心,如意伴,有快乐,健康随。
12.饺子饱,尖尖角,冬至到,吃饺子,白亮亮,热腾腾,去寒冷,家家户户吃饺子,开开心心好日子,祝你冬至吃的开心温暖。
13.朋友让忙碌生活变美丽,朋友让平凡日子更温馨,朋友让喧哗城市变得亲近,朋友让寒冷冬日充满暖意。
冬至日到了,亲爱的朋友,记得常常联系,祝愿朋友万事顺意!
14.冬至天气渐渐凉,我把祝福来送上,平安做成雪地靴,如意做成厚棉衣,开心做成保暖裤,快乐织成棉帽子。
愿平安如意开心快乐陪伴你度过整个冬天。
15.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吃一吃水饺,抛一抛烦和躁;
送一送友情饺,友谊常青,情谊牢;送一送亲情饺,家庭和睦,不吵闹。冬至到,收一收温馨祝福,阵阵寒意抛九霄,愿你健康快乐!
16.小饺子,两头尖,芳香飘飘幸福甜;冬至到,饺子鼓,满满的祝福变无数;冬至祝你快乐连连,幸福热火朝天!冬至快乐!
17.当凉意与秋雨结伴;当黄叶与晨露相依;当冷月共霞光一色;当大雁也打点南归,我的祝福伴随着冬至的到来飘然而至:天气凉了,请记得添加衣裳!
18.朋友总是心有灵犀,思念时刻埋在心里,问候常常随着信息,相聚总是美好回忆,牵挂在心永远是你,立冬寒流马上来袭,千万珍重保护身体,愿你健康如意。
19.冬至又来到,祝福少不了,祝:心情好一冬,健康益一冬,温暖保一冬,舒服过一冬,勤奋干一冬,美好又一冬,祝你过好冬!
20.许多人都关心你飞得高不高,只有少数人关心你飞的累不累,再忙也要注意放松休息,再累也要照顾好自己,尽管不常联系,但一直牵挂,要注意保重身体!亲爱的,祝你冬至快乐!
冬至的短句1.十二月里来喜事多,冬至团圆平安夜,圣诞快乐元旦欢。
饺子汤圆包和谐,平安烛火照吉祥;烤鸡烤鸭藏学问,琴声炮声奏凯歌;玉树长袜存好运,一生福气享不完。
2.冬至到了,热乎乎的饺子来了,收下我这份最暖心的祝福吧。
3.冬至来到气候寒,加衣添衫保健康。
运动锻炼强体质,早晨补水和热汤。别出远门小区玩,象棋扑克搓麻将。唱歌跳舞学拉琴,生活有趣喜洋洋。原冬至快乐!
4.冬至,据说是北半球全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到极处便会峰回路转,属性回归。月盈极处,缺开始;花到盛时,便凋零。古人曰:冬至,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矣。
5.冬至,愿你快乐接踵而至,好运纷至沓来,吉祥蜂拥而至,平安健康联袂而来,我的关心更是无微不至,天寒多加衣哦,冬至快乐!
6.借冬至的东风,送去温暖,愿你无波无折,平安健康。
借冬至的冻雪,埋葬烦恼,愿你无克无难,顺意吉祥。冬至到了,祝开心快乐,万事如意。
7.如果说春天,是有诗情画意的季节。
那么冬天,就是一个有冷静思索的季节。思索春华秋实,时光流逝,浪漫爱情,价值人生。冬至,福来!
8.寒风吹起了我对你的思念,你在异乡,是否感受到了呢?
9.接收冬的尽头,转发春的开头,遥望暖的盼头,思念你的心头,冬至大有来头,祝福送你手头,愿你生活有乐头,事业有奔头!
10.天冷要盖好被子,饿了要填报肚子,再忙也要找点乐子,再累也要照顾好身子,微笑是最美的样子,快乐是最好的日子,冬至祝福一段子,愿朋友幸福一辈子
11.冬至是一个温情的节日,它以特有的方式和言语,释放着它的韵味。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已至,新春不远,眨一眨眼,春天已等候在前边,所有的世间万物将随之热情奔放开来,新的希望和收获越来越近了。
12.牵挂不是一段日子,过了就算了;牵挂不是一根蜡烛,吹了就熄了;牵挂不是一季昙花,开过就败了;牵挂是时时刻刻的惦念,分分秒秒的祝福,冬至快乐!
13.冬至到,关怀至,小贴士,送温暖:天气寒,多保暖;
多锻炼,增免疫;出外时,多加衣,在家里,常开窗;透空气,晒阳光;防疾病,保健康。祝福你,身体棒,心情好,乐逍遥。
14.云带给你好运,阳送给你温暖,冰霜融化你的忧愁,雪花映出你的温柔。
寒冷的开始,温暖伴你前行,冬至节气,伸出双手,我的祝福,请你轻轻收下。
15.世界上没有不融化的雪,也没有永远稳定的恋爱,人心都是会变的。
16.问候遥相送,祝福情意浓;举杯邀明月,共饮相思愁;立冬悄来到,霜冻接踵闹;温馨提示:立冬到,天冷需防寒,外出要加衣,立冬快乐!
17.冬至节气到,天气更寒了,保健不可少,贴士来关照,阳光是个宝,晒晒身体好;
要想身体健,必须天天练。祝福你,健康快乐,幸福美满乐逍遥。
18.白雪纷飞舞天空,冰霜冷露雾正浓;
传递彼此真情意,温暖朋友至心灵;强身健体御寒流,身体保健要记牢;我有牵挂与惦记,想你发送暖信息;愿你天天都得意,冬天不冷心如意。冬至快乐!
19.无论阳光是灿烂还是暗淡,让温暖常在心间;
无论清茶是浓重还是淡雅,让茶香荡漾心头;无论联系是经常还是偶尔,让祝福溢满心里。冬至到了,保重自己。
20.你是大树,为我们遮蔽风风雨雨;
你是太阳,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光明。亲爱的父亲,祝你冬至快乐永远健康!
冬至的说说1.寒风凄冽,风的烦恼;
雪花漫铺,雪藏你的忧愁;暖阳绵绵,灿烂你的好运。冬至时节,我的祝福,飞过千山万水来到你身边,愿你快乐比天长,幸福比海深。
2.冬天,是寒冷的季节,也是思念的季节,托片片雪花和寒风向你寄去我的问候,你收到了吗?
3.山上的雪被风吹着,像要埋蔽这傍山的小房似的。
大树号叫,风雪向小房遮蒙下来。一株山边斜歪着的大树,倒折下来。寒月怕被一切声音扑碎似的,退缩到天边去了!
4.冬至最冷,汤味最浓,笑容最美,收获最丰。
天冷多加衣,汤美多进补,幸福多微笑,丰收多存储!又是一年最冷时,绝美佳肴醉相思!祝君:冬天快乐!
5.冬至,送给你一碗羊肉汤,愿它的温暖让你来年更加好远。
6.冬至,你有没有听懂,我心跳为你而动,冬至,你有没有感动,我生命为你而懂,冬至,让爱情唤醒冬眠的世界,让真心唤醒冬眠的你,爱你。
7.偷偷的,冬至来了,它带来了一阵阵寒风,没事别在外面喝西冬风,收收朋友暖和的祝福,愿你永远健康又幸福!
8.冬至来势汹汹,伴随着寒风凛冽,落叶降温,就在此时我温暖的祝福也向你扑面而来,祝冬至不冻,每天阳光明媚,温馨如春!
9.冬至节气来到,送友一碗饺子,吃出健康平安,抛弃忧愁烦恼,快乐与你拥抱,幸福将你围绕,存储所有温暖,必将寒冷赶跑,拥有一生真情,让吉祥永远对你微笑。
冬至快乐!
10.立冬时,祝福至:生活如画如诗,开心乐滋滋;爱情如醉如痴,温情暖丝丝;烦恼杳杳逃之,心情舒舒适适;迎着初升旭日,尽展潇洒英姿!
11.冬至雪落,寒意脉脉。
天各一方,山遥水阔。情意不减,思念如昨。真心祝愿,平安快乐。好运相伴,成功在握。善自珍重,心平气和。
12.冬至已来到,白天将变长。
祝朋友快乐道路会延长,爱情甜蜜幸福长,健康护身寿命长,情深似海意更长,友谊地久天长,平淡生活添辉煌。
13.冬至已来到,养生莫忘了,阳气消耗少,健康跑不了,闲坐勿太久,眼睛爱护好,晨练休太早,饮食重润燥,愿你乐逍遥!
14.冬至到,夜最长,愿你的生活美荡漾;
冬至来,送关怀,愿你的身体健康在;冬至节,传递爱,祝你整个冬季温暖舒适好运来。
15.冬至是地球离太阳最远的日子,正如你我相隔的距离。
愿我远方的朋友: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注意保暖,幸福安康!
16.春分最美是亭亭玉立的玉兰,夏至最美是郁郁葱葱的林木,秋分最美是绚烂多姿的红叶,冬至最美是热气腾腾的水饺。
祝你冬至“饺”上好运,“至”乐无边。
17.我要收集许多许多的雪花,握在手中,融进快乐好运,用思念狠狠挤压,用幸福慢慢揉搓,做成一个又大又结实的雪球,冬至时扔向你,不信砸不中你,小样。
18.拉着冬至的手,我要狮子大开口,不让寒意跟你走。
借天地一场风,把你烦恼全清空;借日月一束光,把你心房来温暖;借思念一点情,让快乐围绕你身边。
19.冬至到,白天越来越长,拉长了思念,增涨了牵挂;夜间越来越短,缩短了心距,加深了情谊;冬至到,祝福奉送上,愿你冬至快乐,幸福相依!
20.冬至的雪,美丽着脸庞,飘逸冬的梦想;冬至的汤,沸腾着喜悦,感受夏的热浪!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到了,祝你:快乐如雪,温暖如汤!
冬至的文案1.盛开是真实的,凋谢也是真实的;
寒冷是真实的,温馨也是真实的;距离是真实的,思念也是真实的;冬至是真实的,祝福也是真实的。
2.饺子饱,尖尖角,冬至到,吃饺子,白亮亮,热腾腾,去寒冷,家家户户吃饺子,开开心心好日子,祝你冬至吃的开心温暖。
3.今天冬至,装满一车幸福让平安开道,抛弃一切烦恼让快乐与你拥抱,存储所有温暖将寒冷赶跑,释放一生真情让幸福永远对你微笑!
4.被祝福是快乐的,被祈祷是神圣的,被保佑是安全的,你是被我惦记着祝福了祈祷过保佑下的朋友,所以幸福快乐永伴你!冬至快乐。
5.冬至如小年,亲朋好团圆。
庆贺冬宰羊,北方吃水饺。桂花冬酿酒,南方香汤圆。春天已不远,祝你心愿圆!
6.冬至如期而至,问候不期而至。
愿你心情至乐人至美,拥有至好的运气,踏上至高的地位,尽享至尊的幸福。此心至真至诚,祝福至情至灵。
7.分牵挂+分问候=角祝福,一角祝福不算少,深深情谊能代表。
冬至节气又来到,加衣保暖防感冒。多多锻炼身体好,精神棒棒常微笑!
8.冬至日不请自来,他冻住了水面,凝结了露水,吹光了树叶,封锁了温暖,但是却阻拦不了我的祝福,祝你天天快乐如花,幸福如水。
9.冬至悄来到,寒风呼呼啸,忧愁匆匆逃,惬意雪花飘,烦恼统统跑,吉祥翩翩绕,幸福肆意闹,祝福暖阳照,祝你开心笑,冬日乐逍遥!
10.冬至已来到,养生莫忘了,阳气消耗少,健康跑不了,闲坐勿太久,眼睛爱护好,晨练休太早,饮食重润燥,愿你乐逍遥!
11.冬至送你一车幸福,让平安开道,抛弃一切烦恼,快乐与你拥抱,释放一生真情,让幸福永远对你微笑。
12.人世间最感人的,是温馨的亲情,人世间最幸福的,是亲人的爱护,在这团聚的节日里,祝你和你的家人,冬至快乐,幸福永远!
13.冬天的相聚,是雪花和美丽,冬天的团聚,是温暖很给力,冬天的欢聚,是幸福和美丽,冬天的诗句,是祝你永远健康有活力,冬至快乐。
14.风起时,云不会孤独。
叶落时,大地不会孤独。飘雪时,天空不会孤独。想你时,我不会孤独。温暖在,季节不会孤独。祝好友冬至快乐!
15.冬至大雪飘满地,片片都是我心意:九天银妆添美丽,纯纯雪花恰如你;天舞银蛇驰腊象,美景增你精神气!冬至来了,朋友注意保暖哦!
16.美丽会和你懈候,快乐会将你等候,幸福会为你守候,朋友会给你问候,希望冬天衣服穿厚,疾病不会堵上健康咽喉,冬至,不要怪我的祝福没有新意太落后。
17.冬至来势汹汹,伴随着寒风凛冽,落叶降温,就在此时我温暖的祝福也向你扑面而来,祝冬至不冻,每天阳光明媚,温馨如春!
18.白天忙着包饺子祭祖先,晚上设宴招待亲朋好友喜闹一场,满桌菜肴因有尽有,表示节日的慰问。
愿朋友身体好!一路顺万事兴。冬至快乐愉悦!
19.小饺子,两头尖,芳香飘飘幸福甜;冬至冷,饺子暖,尖尖两头心相连;冬至到,饺子鼓,满满的祝福变无数;冬至祝你快乐连连,幸福热火朝天!冬至快乐!
篇6
凡国之大事,治其礼仪以佐宗伯;凡国之小事,治其礼仪而掌其事,如宗伯之礼。
大司乐掌大事之乐,乐师掌小事之乐。先儒谓小事为小祭祀,然舞师言小祭祀不兴舞,而此下文言皋舞,则非舞师,所谓小祭祀者也。谓大神、大示、大鬼之外则皆小事之乐也。令奏钟鼓严其始而已。
这里是将祭祀分为国之大事和国之小事,宗伯所掌是为祭礼。国之大事对应大祭祀,国之小事对应小祭祀,显现用乐的等级差异。所谓“小祝掌小祭祀,将事侯,禳祷祠之祝号,以祈福祥顺丰年,逆时雨宁风旱,弥灾兵远罪疾。”随着社会发展,至唐代祭祀按大、中、小分类的理念逐渐成型,并影响后世。“起居舍人王仲丘撰成一百五十卷,名曰《大唐开元礼》。二十年九月,颁所司行用焉。昊天上帝、五方帝、皇地祗、神州及宗庙为大祀,社稷、日月星辰、先代帝王、岳镇、海渎、帝社、先蚕、释奠为中祀,司中、司命、风伯、雨师、诸星、山林川泽之属为小祀。”宋元以降直至明代,国家祭祀的调整更多是在中祀和小祀层面。
五礼,一日吉礼。凡祀事皆领于太常寺而属于礼部。明初以圜丘、方泽、宗庙、社稷、朝日、夕月、先农为大祀,太岁、星辰、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山川、历代帝王、先师、旗纛、司中、司命、司民、司禄、寿星为中祀,诸神为小祀。后改先农、朝日、夕月为中祀。凡天子所亲祀者,天地、宗庙、社稷、山川。若国有大事,则命官祭告。其中祀、小祀,皆遣官致祭,而帝王陵庙及孔子庙,则传制特遣焉。每岁所常行者,大祀十有三:正月上辛祈毂、孟夏大雩、季秋大享、冬至圜丘皆祭昊天上帝,夏至方丘祭皇地祗,春分朝日于东郊,秋分夕月于西郊,四孟季冬享太庙,仲春仲秋上戊祭太社太稷。中祀二十有五:仲春仲秋上戊之明日祭帝社帝稷,仲秋祭太岁、风云雷雨、四季月将及岳镇、海渎、山川、城隍,霜降日祭旗纛于教场,仲秋祭城南旗纛庙,仲春祭先农,仲秋祭天神地祗于山川坛,仲春仲秋祭历代帝王庙,春秋仲月上丁祭先师孔子。小祀八:孟春祭司户,孟夏祭司灶,季夏祭中雷,孟秋祭司门,孟冬祭司井,仲春祭司马之神,清明、十月朔祭泰厉,又于每月朔望祭火雷之神。至京师十庙,南京十五庙,各以岁时遣官致祭。其非常祀而间行之者,若新天子耕糟而享先农,视学而行释奠之类。嘉靖时,皇后享先蚕,祀高谟,皆因时特举者也。
其王国所祀,则太庙、社稷、风云雷雨、封内山川、城隍、旗纛、五祀、厉坛。府州县所祀,则社稷、风云雷雨、山川、厉坛、先师庙及所在帝王陵庙。各卫亦祭先师。至于庶人,亦得祭里社、毂神及祖父母、父母并祀灶,载在祀典。虽时稍有更易,其大要莫能瑜也。
这是《明史》中的相关内容,既有对有明一代上下相通,亦有从宫廷、王国、地方官府到卫所甚至庶人之礼的总体把握。以下文献是为明代宫中太常自述,而且相对简明。《太常续考》“大祀源流事宜”载:
祀有三,曰大祀、曰中祀、曰小祀。大祀曰:天地、宗庙、社稷、陵寝;中祀曰:朝曰、夕月、太岁、帝王、先师、先农、旗纛;小祀曰:后妃嫔、太子王妃、公主及夫人,曰三皇、曰先医、曰五祀、曰司火、曰都城隍、曰东岳、曰京仓、曰启圣公、曰汉寿亭侯、曰文丞相、曰姚少师、曰北极佑圣真君、曰金阙玉阙真君、曰司牲。
《太常续考》中涵盖崇祯朝仪轨,成书应在此时,这是宫中太常祭祀的整体把握。那么,吉礼之乐制如何呢?从宋金时期的相关文献所载基本上延续乐悬组合。
祭之名有三:天神日祀,地祗日祭,宗庙日飨。又有大祀、中祀、小祀之别。帑玉、牲牢、器服,各从其等。凡雅乐,以六律、六同合阴阳之声为乐律,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为乐器,宫架八佾,特架六佾,分武文先后之序为乐舞,其所歌为乐章。若有事于南北郊、明堂,籍田、稀袷太庙,属享景灵宫,酌献陵园,及行朝贡、庆贺、宴乐之礼,前期饬有司办具,阅所定仪注,以旧章参考其当否,上尚书省;册宝及封册命礼亦如之。凡礼乐制度有所损益,小事则同太常寺,大事则集侍从官、秘书省长贰或百官,议定以闻。
《传曰》:“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岂二帝三王之弥文哉,盖有天下者,将一轨度、正民俗、合人神、和上下,舍礼乐何以焉!金初得宋,始有金石之乐,然而未尽其美也。及乎大定、明昌之际,日修月葺、灿然大备。其隶太常者,即郊庙、祀享、大宴、大朝会宫悬二舞是也。隶教坊者,则有铙歌鼓吹,天子行幸卤簿导引之乐也。有散乐。有渤海乐。有本国旧音,世宗尝写其意度为雅曲,史录其一,其俚者弗载云。
雅乐。凡大祀、中祀、天子受册宝、御楼肆赦、受外国使贺则用之。
金人得金石之乐较晚,但确是依宋的礼制行事。出于学习的意义,其要严格执行与实施,特别在隶太常的乐事中更是如此,教坊乐只有铙歌鼓吹以及天子行幸卤簿导引为用,两者不可混淆。中土之地对于礼乐之重者,这种乐悬领衔吉礼用乐直到此时一仍贯之。我们看到,吉礼用乐的重要变化恰恰出在中原。在《以乐观礼》课题中常有困惑萦绕,那就是学界言及礼乐,总是将宫廷与乐悬、佾舞制度相联,似乎这才是礼乐的本体特征之要,除此之外则不予认同。出于这种认知,研究者常常盯在宫廷,似乎传统社会的礼乐仅在这里实施,却不考虑国家礼制的上下贯穿性。一旦宫廷不再,这礼乐也就销声匿迹了。问题在于,地方志书中国家规定性如此多的祠祀是否用乐?如用,是怎样的乐?当下各地对药王、关帝、文昌、城隍、马王、东岳、真武、火神之祀多与地方志书所载祀典对象相同,这些当下被认定为民间礼俗者与历史上的国家礼制是否关联?如果说能够与传统国家礼制相接衍,这些祭祀属于国家礼制规定性的哪一种类型?如果说祭祀应用雅乐,其乐队组合以金石领衔,如果认定以上所列承祀对象是历史上国家祭祀的有机构成,当下民间礼俗对这些承祀对象所用为鼓吹乐,那么,是民间接衍国家礼制之后的俗化改造?还是历史上国家制度用乐规定性就是如此,用乐接衍属于“原汁原昧”?这些都需要辨析清楚。带着这些困惑,在与历史文献对接的意义上,我看到了明代国家礼制关于吉礼用乐产生的新变化,正是这种国家制度规定性的变化使我们得以确认,当下民间礼俗中相当数量吉礼仪式中所用的鼓吹乐类型以及
乐曲之承载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传统国家礼乐,无论是乐队组合还是乐曲均如此,与传统国家意义可谓是一脉相承、渊源有自。
将民间礼俗与国家礼制对应,我们在此更多把握祭祀仪式中的用乐。明清时期某些吉礼仪式的国家礼典与当下活态的民间礼俗中的吉礼用乐,一个共性特征都是由鼓吹乐担当。如是,我撰写了《小祀乐用教坊,明代吉礼用乐新类型》一文,相对系统地梳理了有明一代国家明确小祀乐用教坊司的状况。我对教坊的演化、鼓吹进入教坊、教坊回归太常、教坊承担部分礼乐职能进行辨析;小祀用教坊系之鼓吹乐,宫廷与地方官府小祀具有上下相通性;着力探讨小祀在地方官府的普适性存在以及官属乐人之普适性承载,其后这些国家意义上的礼制仪式及其用乐被民间接衍的状况。先对小祀用乐进行辨析,主要是小祀对象在当下乡间社会中具有明确的普遍性意义,这为对接提供了直观的把握,如此提出吉礼用乐新类型的认知。中国礼乐制度延续三千年,在人们认为最能够代表国家礼制用乐的吉礼类型中,随着社会发展,这用乐的确非仅是雅乐类型一种,明代以降的六百年间,这小祀恰恰是为鼓吹乐类型。鼓吹乐作为国家礼乐用于包括吉礼在内的多种礼仪之中,如此接通国家、地方官府与民间接衍的内在联系,为各地多种民间礼俗中祭祀所用鼓吹乐的“国家存在”找到依凭。
《金史》言“雅乐凡大祀、中祀”,小祀是否用乐?如用,为怎样的乐?由于未见宋金时期明确记载,所以,明代典籍中直言“乐用教坊司”、“教坊司奏乐”应是首次明确规定者,小祀仪式用教坊司治下之鼓吹乐。依此前认知,这中祀应为雅乐无疑,但有明一代国家中祀用乐的确出现了新变化。我查阅相关文献撰写小祀文时已经有所感悟,考虑先将小祀用乐厘清,加之中祀复杂j生,故未一并研讨。探讨明代国家中祀用乐可把握吉礼用乐理念之变化,并对小祀用乐内涵进一步深化。具体说来,明代中祀用乐有:雅乐类型;雅乐与教坊之鼓吹乐类型共用并侧重鼓吹类型;直接为鼓吹乐类型。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
《太常续考》记载中祀为朝日、夕月、太岁、帝王、先师、先农、旗纛,礼制用乐的关注点在于:一是此前多讲宫廷、京师与王国之事,似乎只要将这些厘清就把握住了礼制用乐整体,较少关注地方官府,显然从整体意义上有所缺失,扩展研究领域会有新的认知;二是应该看到的确有一些整体把握的文献。诸如讲国家礼制仪式用乐能够涉及到地方官府的祭祀用乐问题,我们对此应有所考量而不至于忽略;三是研究礼乐制度应结合地方志书乃至各地文人笔记加以辨析,以把握国家礼制上下相通性,建立整体性的研究理念。“凡祀典皆领于太常”,唐宋时期太常寺的职能如此。当其后祀典亦有领于教坊(历来被认定为俗乐机构)者,这究竟有怎样的意义?难道仅仅由于教坊在宋时归于太常管理的考量?显然不能仅此认定。教坊乐用于祀典,还应考虑教坊在演化过程中其职能的扩大化,这已经不是唐代初设教坊时其所具有的职能意义,换言之,对教坊职能不应固化认知亦应动态把握。当鼓吹署的职能归入教坊,祀典领于教坊的类型方具扩展性的实质意义。
明代中祀的雅乐类型,突出例证是先师之祭。我依李之藻《泮宫礼乐疏》对此有所把握⑩。宋明时期随着对孔夫子尊崇的不断提升,国家在府县普设文庙,“文庙祭礼乐”颁发全国,并将乐悬领衔乐队编制下的乐器颁至府衙,各州县依所颁而制,国家意义上的雅乐如此来到地方,这也就是我们能够在多种地方志书中见到记载“文庙祭礼乐”乐谱以及乐队组合的道理,当下多地文庙中仍能见到元明以降钟磬乐队的存在。虽然这是最能够体现传统意义上吉礼中祀用乐的类型,但对于这种乐队组合全国性存在意义的探讨依然比较鲜见,更多认知还停留在宫廷和阙里的层面。
明代中祀雅乐与教坊系鼓吹乐类型共用并侧重鼓吹类型,先农坛之祭所现的变化最为典型。《明集礼》载洪武祭先农坛仪轨,为雅乐类型,教坊只是承担其中部分仪式用乐。
祭器正配位:各尊二,笾豆各十,簋簋各二,登硎俎案各三,蒂自唐宋以来皆用青带,牲用犊一、羊一、豕一。配位同。酒齐正配位,牺尊实以醴齐,象尊实以盎齐,山实以清酒,上尊各实明水玄酒,著尊实醴齐,壶尊实盎齐,上尊各实玄酒,设尊并实五齐三酒粢盛,篮实以黍稷,簋实以稻粱。乐章:迎神奏《永和之乐》三成,奠带奏《永和之乐》,迎俎奏《雍和之乐》,三献并奏《寿和之乐》、《文德之舞》,彻豆、送神并奏《永和之乐》,望瘗奏《泰和之乐》。新耕用教坊乐。其日,附京耆老皆帅其子弟,以村社箫鼓集于耕所而迭春焉。冠服:皇帝服衮冕十二章,皇太子侍祠服衮冕九章,陪祀官俱法服。车辂:皇帝乘玉辂,而以耕根载耒耜。陈设:祀前二日,有司扫除坛上下,洒扫斋舍、馔室、神厨。设皇帝大次于外遗之东,设皇太子次于大次之右。祀前一日,设省牲位于内道东门之外,设乐悬及协律郎位于坛下之南。设先农神座于坛上南面,设后稷神座于坛上西面,设御位于坛下北向。皇太子位于御位之东稍后,设望瘗位于坛西南,设典仪御史四人,位于坛下东西相向。设导驾官、太常卿六人位于御位之前,东西相向。设传赞、赞引各二人位于协律郎之南,东西相向。设文武官陪祭,位于乐悬之南。
这里所用乐章是明代之国乐――“和”乐,其乐队组合明确为乐悬领衔,是典型意义上的雅乐。虽然在“新耕”仪式中用教坊乐,但正祭仪式符合中祀之雅乐类型。然而,永乐改变了这种样态。
《明会典》:永乐问续定。凡祭先农,毕驾至糟田所,户部尚书捧鞭跪进。教坊司官率其属作乐随驾。行三推礼毕,驾至仪门陛座。乐作,观三公九卿耕讫,教坊司承应,用大乐、百戏毕,跪奏致语。驾至殿内,陛座,进汤,进膳,俱用乐,毕。顺天府官率耆老人等谢恩,乐作,礼毕,乐止。次百官行礼,乐作,礼毕,乐止。赐百官酒饭,百官复入班行礼,乐作,礼毕,乐止。尚膳官进膳,乐作,进,讫,乐止。百官入席,教坊司官奏:一奏《本太初之曲》,进酒,乐作,进,讫,乐止。进膳,乐作,进,讫,乐止。教坊司官跪奏:进汤,乐作,徽汤,乐止。二奏《仰大明之曲》,进酒、进膳、进汤如前仪。三奏《民初生之曲》,进酒、进膳、进汤如前仪,徼御案毕,乐止。百官复入班行礼,乐作,礼毕,乐止。鸿胪寺官奏:礼毕。驾还。
洪武年间祭先农坛只是在新耕仪式用教坊乐,永乐则是更重三推礼,整体祭仪由“教坊司承应”为教坊大乐样态,所用乐曲显然不是明代雅乐之“和”乐者,如此使先农之祭仪用乐有质的改变,国家中祀亦用教坊大乐――鼓吹乐类型。这种状况在永乐之后一直延续,《五礼通考》卷125记录了这个演化过程。例外的是成化朝沿袭洪武朝之制,祀先农礼与藉田礼并置:“成化元年二月行藉田礼。率百官祀先农毕,释祭服,秉耒三推。户部尚书马昂奉青箱,后随京府耆老二人驭牛,二人曲躬案犁。教坊乐工执彩旗,夹陇讴歌,一唱百和,飚旗而行。上秉耒,三往三返如仪。
既毕,乃坐观三公九卿助耕,毕,教坊前呈应用田家典故,观毕,赐宴而回。”崇祯时期虽记载祀先农之神,但整体所见似乎是为两者合一的样态。
《春明梦余录》:崇祯七年,二月二十七日亲祭先农,行躬耕糟田礼;十五年,二月十九日,亲祭先农,行躬耕糟田礼。
崇祯壬午,上亲耕措田纪。今上御极之七年,岁在甲戌,二月二十有七日,亲致祭于先农之神,行躬耕糟田礼。至十五年壬午,二月十九日,上复亲祭先农,行耕糟礼。……耕时,教坊司引红旗两旁唱禾词。……是日,科臣沈迅因教坊承应歌词俚俗宜改正上疏,即下部本月二十四日。上令阁臣传礼部王锡衮、蒋德碌到阁,谕以后耕糟宜歌《豳风》、《无选》之诗,其教坊所扮黄童白叟鼓腹讴歌为佯醉状,委为俚俗,斥令改正。天地之舞不宜扮天神亵渎,及禾词宜颂不忘规,须令词臣另行撰拟。
明代近三百年间,作为中祀的祭先农从宫廷、王国到各地方官府一直延续,然而其用乐却发生了相当变化,最初只是在新耕仪式中用教坊乐,永乐则仪式删繁就简重“三推”“耕糟”之礼,整体为教坊司承应,而且乐曲都有规定。成化时有回归洪武的样态,其后隆庆年间祭祀先农坛直言“教坊司承应,太常卿奏礼”。崇祯时期由教坊人士所扮的黄童白叟以及由他们承载的歌词被认为“俚俗”而“斥令改正”。如此就把明代祀先农的礼仪演化说清楚了,虽为中祀,其用乐并非一仍贯之,两种样态并用到偏于教坊,较之宋金中祀只用雅乐不能不说是“革命性”的变化过程。
作为国家中祀的先农之祭非仅限于宫廷,而是各级官府都要实施,从多种地方志书之“祠祀”中可以确认为“通祀”系列。我们有理由相信,将农耕社会中春祈秋报的理念列入,在地方志书中所见多种迎神赛社场合用乐的意义,我们在采访中亦有当年地方官府主持,直到当下依然延续这种祭祀者,诸如长治潞城贾村九天圣母庙为历史上官赛之地,在祭祀中所用为鼓吹乐的意义。
中祀直接用鼓吹乐是为旗纛之祭,这应是吉礼之中侧重于军中所用者,各级地方官府也一并为用,地方志书可见这种状况。
旗谓牙旗,黄帝出军诀日牙旗者。将军之精,一军之形候。凡始,竖牙必祭以刚日。祭牙之日,吉气来应,大胜之徵。纛,谓旗头也。《太白阴经》日:大将军中营建之。天子六军,故用六纛,以旄牛尾为之,在左腓焉首。秦置旗头骑以先驱,汉武帝置灵旗为兵祷,则太史奉以指所伐国。孙权作黄龙大牙旗,后齐天子亲征建牙旗,唐宋及元皆有旗纛之祭,国朝特建旗纛庙,春秋遣官专祀焉。
郑玄曰:杩,师祭也。为兵祷。臣按:杩者,师祭之名。朱熹解诗谓至所征之地而祭始造军法者,夫至所征之地而既有其祭,则夫无事之时必有其祠可知矣,况郑玄止谓为师祭,则又不但出而祭之也。
这旗纛何以祭?以上表述比较清楚,这是古之军队为祈求征战胜利、护佑士兵的祭祀仪式行为,因此归人吉礼之中。从黄帝、蚩尤时代的杩、师祭而来,明代洪武年间确立旗纛之祭。全国各地方行政建制,包括王国、地方官府以及遍布全国的卫所都要实施。一年两祭,春祭在惊蛰,秋祭在霜降,后改为一岁一祭,保留秋祭。
大政纪洪武元年十二月庚寅立旗纛庙。
《明会典》旗纛:凡各处守御官俱于公廨后筑台立旗纛庙,设军牙六旗纛神位。春祭用惊蛰日,秋祭用霜降日。祭物用羊一、豕一、帛一:白色,祝一、香烛、酒果。先期,各官斋戒一日,至日守御长官武服,行三献礼。若出师,则取旗纛以祭。班师则仍置于庙。仪注与社稷同。但瘗毛血、望燎与风云雷雨等神同。仲秋祭仪:洪武二十六年定霜降同。一斋戒二日。一省牲,牛一、羊一、豕一。陈设:神七位南向,旗头大将、六纛大将、五方旗神、主宰战船正神,金、鼓、角、铳、炮之神,弓弩、飞枪、飞石之神,阵前、阵后神祗,五猖等众。犊一、羊一、豕一、登一、铡二、笾豆各十、篮簋各二、帛七:黑二白五。礼神制帛共设酒尊三、爵三、酒盏三十、篚一,于坛东南西向。祝文案一,于坛西。一正祭:赞:引,引献官至盥洗所盥洗,教坊司奏乐。典仪唱:执事官各司其事,赞:引。赞:就位。典仪唱:迎神乐。作乐,止。赞引赞:四拜,陪祭官同。典仪唱:奠帛。行初献礼,奏细乐。执事捧帛、爵进。赞:引,引献官诣神位前奠献讫,赞诣读祝位,赞:跪,乐止。读祝讫,奏乐。赞:俯伏、兴、平身。赞:复位,乐止。典仪唱:行亚献礼,奏乐。执事官捧爵。赞:引,引献官诣神位前,献讫,乐止。典仪唱:行终献礼。仪同亚献。唱:饮福,受胙。以下如常仪。岁暮祭仪:一陈设:羊一、豕一、果五、爵三、帛一。朔望日祭旗神仪:一陈设:羊一、豕一,无帛。一正祭:赞:引,引献官就位。赞:四拜。赞:初献礼。赞:跪,赞:读祝,讫。赞:俯伏、兴、平身。赞:亚献礼。赞:终献礼。赞:四拜,赞:诣焚祝所,讫。赞:礼毕。
《明史・礼志》旗纛之祭有四。其一,洪武元年礼官奏:军行旗纛所当祭者,乃建庙于都督府治之后,以都督为献官,题主日:军牙之神、六纛之神。其二,岁暮享太庙日,祭旗纛于承天门外。其三,旗纛庙在山川坛左。初,旗纛与太岁诸神合祭于城南,九年别建庙。每岁仲秋,天子躬祀山川之日,遣旗手、卫官行礼。其正祭,旗头大将、六纛大将、五方旗神、主宰战船正神,金、鼓、角、铳、碾之神,弓弩、飞枪、飞石之神,阵前、阵后神祗,五猖等众,凡七位共一坛,南向。皇帝服皮弁,御奉天殿降香。献官奉以从事。祭物祀先农,帛七:黑二、白五。瘗毛血、望燎与风云雷雨诸神同。祭毕,设酒器六于地,刺雄鸡六沥血以聚之。其四,永乐后有神旗之祭,专祭火雷之神。每月朔望,神机营提督官祭于教场。牲用少牢。凡旗纛皆藏内府,祭则设之。王国祭旗纛,则遣武官戎服行礼。天下卫所于公署后立庙,以指挥使为初献官,僚属为亚献、终献。仪物杀京都。
以军旗为正祭,同祀有多种执掌军中用具、军械之神灵。所谓省牲、诸种礼器以及三献仪式一应俱全,明确“立旗纛庙祭用教坊乐”。这是与既有之中祀礼制仪式都不同者。祭先农先是乐悬参与主祭,永乐只用教坊体系之大乐鼓吹;作为旗纛之祭,从明代之始便以教坊乐用之,打破既有大祀与中祀用雅乐之惯例究竟是怎样的考量?
这种祭仪主要侧重于军。旗纛之祭亦为“通祀”,即各级地方官府都要祭者,还应关注“天下卫所”。明代卫所制度非仅戍边,而是普遍存在。卫治所辖千户所,这是军制。对非边地卫所学界认定有多种类型,孟凡松先生将明洪武年间湖南卫所设置定为腹地卫所、边地卫所(又分防瑶型卫所、交通型卫所、控御土司型卫所)等诸多类型。这是针对湖南所论,但卫所建制遍及全国。如此以军旅乐器讲来最适合鼓吹类型,有如戚继光《纪效新书》与《练兵实纪》中的记载,无论道路仪仗、乃至军中训练都离不开这些起自军中的乐器,我们也能够理解何以在戚继光军中会有大乐和细乐,这是国家意义上必须有的考量。作为吉礼通祀,虽军旅与地方官府都要实施,但从侧
重军旅之考量,直接选用教坊乐――教坊大乐――鼓吹乐最为明智。但这样便打破了既有中祀用雅乐的定制。虽然《明集礼》并未明确地方官府祭旗纛用乐,但《西湖游览志》透露出地方官府旗纛祭祀用乐的信息:
旗纛庙,洪武三年建,于都督府后,以祀军牙六纛之神。每岁惊蛰、霜降祭之。八年,都指挥使徐司马改建于普济桥东。诏停春祭,岁霜降。先一日,本司以所制军器绕城迎之。鼓吹殷作,谓之扬兵,至日乃祭。
说得好!所谓“鼓吹殷作,谓之扬兵”,正合这种礼制的内涵。毕竟这是为中祀、通祀―全国各地方官府乃至星布之卫所都如是样态。既往我们把握国家礼制用乐的上下相通性,对全国卫所制度下用乐的认知有所缺失或称忽略,好在任方冰的博士学位论文有效地填补了这个空白。军队是国家稳定的重要保障,军中用乐也是国家用乐制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以乐观礼”课题并与方冰不断交流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军中用乐的重要性,鼓吹之于军队不仅是礼的需要,更是战阵和训练必备,也是将领荣耀、威震夷狄之显现。2010年夏季,郭威、任方冰、刘晓伟诸君在山西北部考察明代军旅用乐遗存,在旗纛庙旧址发现相关军中祭仪用乐壁画;明代北京延庆的旗纛庙,后改为火神庙(两者均属于国家祭祀),壁画所见当年旗纛祭祀乐用鼓吹的真实记录。
国家礼制用鼓吹乐类型早有例可循,《大唐开元礼》除卤簿用鼓吹外,嘉、军、宾、凶诸礼中均用太常寺治下鼓吹署领衔的鼓吹乐。问题在于,“开元礼”中唯有吉礼单独使用乐悬担纲的“国乐――雅乐”,嘉、军、宾、礼方为雅乐和鼓吹共同承担的样态,凶礼由鼓吹担当,军礼中的傩礼只用鼓吹。吉礼只能由太乐署领衔,这种乐悬领衔承两周,于是人们更多以为国家意义上的祭祀用乐方为真正的礼乐,殊不知一部“开元礼”皆为礼制,又怎么能够讲只有太乐署是为礼乐,而鼓吹署承载,多种礼制中均用,在凶礼和军礼之傩仪中独用的鼓吹乐就不是礼乐呢?也许如陈呖所论,由于鼓吹之乐队组合属“胡汉杂陈”的样态,所以才会认定鼓吹之篥“是进夷狄之音,加之中国雅乐之上,不几于以夷乱华乎?降之雅乐之下,作之国门之外可也”。这样的认知给学界明确印象,即吉礼用雅乐而决不能用鼓吹,在国家“正宗”的意义上,夷夏不能并立。但吉礼用乐理念在明代真真正正地有了改变。并非明代之前没有大、中、小祀之理念,只不过从国家意义上没有全面记述这分类祭祀意义上的用乐类型。明确在国家吉礼中给鼓吹以位置是明代的事情,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虽然是在中、小祀中所用,但毕竟明确为用,至少在中祀这一层面与雅乐并列,而中祀又是宫廷与地方官府都能够使用者,如此方显意义重大。
在雅乐和鼓吹乐的意义上,我们还应关注实施者的身份,这是一个必须考量的问题。唐代太常寺乐人属于贱民、罪民,宫廷礼乐与俗乐之奏乐群体并未在身份上有特别的区分。《唐大诏令》之“礼乐”条载:
太常乐人蠲除一同民例诏。太常乐人今因罪谪入营署,习艺伶官前代以来转相承袭,或有衣冠彻诸公卿子孙,一沾此色,后世不改,婚姻绝于士类,名籍异于编田亡,大耻深疵,良可哀愍。朕君临区宇,思从宽惠,永言沦滞,义存刷荡。其大乐鼓吹,诸旧人年月已久,世代迁易,宜得蠲除,一同民例。但音律之伎,积学所成,传授之人,不可顿阙,仍依旧本司上下。若已仕官,见入班流,勿更追呼,各从品秩。自武德元年以来配充乐户者不在此例。武德二年八月
《唐律疏议》中亦有相关表述:太常音声人,谓在太常作乐者。元与工乐不殊,俱是配隶之色,不属州县,唯属太常,义宁以来,得于州县附贯,依旧太常上下,别名太常音声人。卷三名例三
白居易《立部伎》诗,直言教坊与太常之间乐人身份的相通性。从口吻上对太常乐人甚有贬斥,认为是那些“绝无性识者”之所在,其与唐典表述具有一致性。
太常选坐部伎,无性识者退入立部伎。又选立部伎,绝无性识者退入雅乐部,则雅乐可知矣。立部伎,鼓笛喧,舞双剑,跳七丸,娟巨索,掉长竿。太常部伎有等级,堂上坐者堂下立。堂上坐部笙歌清,堂下立部鼓笛鸣。笙歌一声众侧耳,鼓笛万曲无人听。立部贱,坐部贵,坐部退为立部伎,击鼓吹笙和杂戏。立部又退何所任,始就乐悬操雅音。雅音替坏一至此,长令尔辈调宫徵。圆丘后土郊祀时,言将此乐感神祗。欲望凤来百兽舞,何异北辕将适楚。工师愚见安足云,太常三卿尔何人?
金人入主中原,宫中太常之乐工改用民籍充任。这也就是金代出现礼乐人的意义。
先尝乐人不得举进士,而奴免为良者则许之。尚书省奏:“旧称工乐,谓配隶之色及倡优之家。今少府监工匠、太常大乐署乐工,皆民也,而不得与试。前代令诸选人身及祖、父曾经免为良者,虽在官不得居清贯及临民,今反许试,诚玷清论”。诏遂定制放良人不得应诸科举,其子孙则许之。
如此将太常乐工与乐籍区分开来,元代将这个区分后的群体定名为礼乐户,宫廷中这个群体在太常,地方上则主要为祀孔。有意思的是,明代并未沿用元之礼乐户的称谓,而是改称乐舞生,何以如此只见陈述事实少见辨析。从梳理中可以看出,唐代无论太常还是教坊奏乐群体都是身份低贱的一群,均归乐籍。其后生变,宋金时代太常与乐籍“划清界限”由民籍人士担当,这个过程有数百年。但不可忽略的是,乐籍制度自北朝直到清代延续一千又数百载,各级官府中乐籍群体“终身继代不改其业”,所谓“音律之伎,积学所成,传授之人,不可顿阙”,如此说来,明代使用这个群体担当礼乐既有回归“传统”,又有借重之意,乐籍中人参与礼乐也是社会实际状况使然,可谓顺势而为。
许多礼乐方面的研究更多关注两周,似乎搞清楚这一段就代表把握住了整体。我们说,侧重于此非常必要,但毕竟中国礼乐制度延续三千年且一直动态发展,我们应该整体认知中国礼制和礼乐文化。两周时期国之大事和国之小事乐队组合均为金石乐悬领衔,这在其时属于制度规定性的普适性存在。汉魏以降直至隋唐,国家将乐悬组合置于宫廷,使其具有至高无上、小众化的特征,别说平民百姓,就是地方官员也难以近距离接触,人们愈发以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礼乐,如此认定随封建国家解体礼乐销声匿迹。
我们的确应该将中国礼乐文化置于三千年广阔视野中加以认知,看到国家礼制上下贯通性意义,如此能够整体认知中国礼乐制度的丰富性内涵。三千年国家礼制确有稳定性意义,然而又在大关系不变的基础上随社会发展不断调整变化。许多人鬼之祀就是随社会对其评价与认同度的高下不断忝列、抬升或降解。孔夫子在“开元礼”中为“孑L宣父”,祭祀用乐只限宫廷。随孔子之祀进一步提升,地方官府依制拥有相关乐队组合和乐曲并以专人承载用于祀典之中。国乐――雅乐类型来到府县,也使得各级官员乃至学子能够认知和感受国家礼乐之雅乐类型的存在。这也是一种“革命性”变化,毕竟国家祀典中雅乐
样态已有上千载不为地方人士所闻所见。问题在于,这种乐队组合乃至曲目属于国家意义上的专祀专用,绝非进歌舞厅一般,一旦脱离使用环境和场合便“英雄无用武之地”。因此,“文庙祭礼乐”在地方上虽为国家中祀用乐广泛存在却依然会有“与世隔绝”之感。
同为吉礼只有雅乐为礼乐,鼓吹乐不为礼乐,显然不能这样认知。明代呈现吉礼中祀用乐新类型,先农之祀和六纛之祭用教坊体系的鼓吹乐,将既往只由雅乐担当的中祀用乐扩展到可由鼓吹乐担当,依然在宫廷中天子亲为的吉礼中祀,依然由太常卿主持礼典,只不过这乐变了。吉礼用乐扩展意义重大,毕竟嘉、军、宾、凶诸礼早就有用鼓吹的传统,也都一直延续,相关文献不胜枚举,这就是我们从发展和提升意义上认知雅乐与鼓吹乐都是国家礼乐的意义所在。应随时代变化建立吉礼之祀仪式用乐均为礼乐的理念。神乐观执掌为礼乐,主要应对宫廷大祀、部分中祀以及多种礼典之需,虽然祭祀分为等级,但显然不能讲中、小祀不为礼,这中、小祀所用不为礼乐。等级划分并不能够将同一类礼典用乐的本质属性混淆。
何以明代中祀的一部分和全部小祀对象改为教坊用乐,这是认知的关键所在。认清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在于:其一,能够改变既有随封建国家解体国家礼乐烟消云散的认知。国家礼乐随封建社会解体消解的是在国家大祀以及只在宫廷高级别礼典(涵盖嘉、军、宾、礼)所用的雅乐(“文庙祭礼乐”走出宫廷,属于专创专用),不代表所有礼乐消解。其二,部分中祀用乐改用教坊乐,应考虑通祀之意义。国家如此考量是要借重已经扩展了功能与职能的教坊体系,全国各级官府都有这样一群官属乐人存在,衙前用乐是这个群体的职能。正是国家乐籍管理体系化存在,从宫廷到各级地方官府、军旅中男性官属乐人承载中祀与小祀国家礼乐乃至它种礼仪用乐顺理成章。鼓吹乐类型,所谓大乐、细乐是他们的主要担当,在通祀意义上由这个群体承载最为适合。其三,改变既有对教坊的固化认知。如果我们对教坊的把握停留在唐代,一个俗字可以概括。只有看到宋代鼓吹入教坊、教坊携鼓吹回归太常,此间教坊职能扩展对礼乐的担当以及鼓吹乐体系的全国性意义,我们才能真切地把握明代制度规定性中祀乐用教坊、其后六百年作为国家吉礼部分中祀和全部小祀用乐上下相通内涵。既然国家中祀与小祀都是鼓吹乐之担当,我们又怎能不将其认定为国家礼乐的有机构成呢?只有认知理念改变(我们要随改变古人之变而变),我们对于国家礼乐的研究方能有突破性进展。其四,当我们改变了既有认知理念,方能够将当下多地民间礼俗中活态存在的鼓吹乐样态以及所承载相当数量的传统乐曲与历史上的国家礼乐形成对接,这当然要建立在对官属乐人普适性存在以及普适性承载认知与认同的基础之上,更要看到官属乐人群体衙前承担官府的多种礼仪用乐(涵盖“通祀”用乐),以及乐籍这个群体为雍正饬禁,由各级官府主持转而为民间礼俗仪式服务,从而将国家礼制仪式用乐为民间礼俗接衍的过程。从这种意义上讲,这个群体所承载的正是国家礼乐的有机构成,这为我们走进乡间社会通过活态认知传统意义上的国家礼乐找到可行路径。
应该看到国家中祀与小祀在地方官府和军旅之中具有全国网络化、体系化意义,这些国家制度下的“通祀”对象,通过明清时期多种地方志书的祠祀部分可完整显现。地方志书多具官书正史意义,如此显现接通式把握,这是全国各地之民众感悟国家祭祀、体味国事之存在的有效方式。笔者以为,关注明代国家吉礼的教坊体系鼓吹乐类型是最能够接通国家礼制与民间礼俗之关联者,毕竟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最重祭祀,吉礼是为国家礼制之首要,吉礼用乐也是社会最为认同的礼制用乐形式。
我们对国家意义上礼制仪式仪轨及其用乐从形式、内容到本体意义上的把握,以及国家礼制用乐被民间礼俗接衍过程的认知,旨在接通传统国家与当下民间社会礼俗用乐广泛而密切的关联。梳理国家制度下礼制用乐体系多层次性和丰富性就会看到,无论吉礼还是其他多种礼制仪式的用乐,都在相当程度上通过地方官府的官属乐人将其接衍至民间。首先要把握国家意义上宫廷与地方官府礼制仪式及用乐制度的相通性或称一致性,如果不认同这一点则一切归于虚妄。如果我们研究礼乐不把握动态演化过程,以固化的眼光看待礼乐,则很难找出国家礼乐与当下民间礼俗用乐的对应性,也就无法认知礼乐何以被民间所接衍。如果不对民间礼俗所用鼓吹乐从乐队组合到乐曲使用进行辨析,以接通与国家礼制仪式用乐的关联,看不到“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中各省市自治区有相当数量相通的鼓吹乐组合和乐曲的存在;看不到历史上各级官府都有这样一个官属乐人群体承担国家礼制仪式中的用乐,并将体系内承载面向社会传播;看不到这些乐曲在当下民间礼俗中的适用范围,也同样难以认知国家意义上的礼乐形态何以会被民间礼俗所接衍的意义。更要认知当下民间礼俗中哪种类型的礼仪为重者,这一点李卫的调查应该具有说服力。
吉礼部分中祀用教坊体系下的鼓吹乐,加之小祀全部使用鼓吹乐,明代国家制度规定性被清接衍延续五百年光景,某种意义上已经融进了传统文化的“血脉”之中,即便乐籍制度解体,曾经的官属乐人依旧在为民间服务的同时还是要为官府诸种礼仪服务,相关例证在《山西乐户研究》以及我近期的多种研究文论中皆有辨析。正是由于国家礼制转化为如此众多的民间礼俗且有“文化认同”,方接衍得如此自然,毕竟是在农耕文化大背景下有这种根脉意识所致。
就鼓吹这种形态而言,由于其用途过于广泛,延续相当久远,导致混淆了人们的视线,仅从某一横断面认知难以把握其归属。我们应该对鼓吹乐职能之演化过程做动态梳理,既应看到其在《大唐开元礼》中用于嘉军宾、凶诸礼,并承担道路仪仗、卤簿、警严等场合的用乐,还要看到作为战阵、训练所用,各级官府衙前更是不可或阙。当然,这样认知虽具分类意义,却是相对宽泛,我们更应该把握作为一大门类的鼓吹乐进入国家用乐体系之后的诸种变化,即从军中走来,进入宫廷之后以乐署归置。由于职能扩展或称人们认知的不断变化,导致其从太常寺进入教坊,后又回归太常,这一系列变化更引得众多纷纭、难以评判。明代国家礼制规定性中吉礼中祀和小祀为用,某种意义上是为鼓吹乐颁发了一张被“扶正”为正宗礼乐的身份证,从此可以进入到礼乐核心意义上的吉礼为用。鼓吹乐这种形态自汉代生发以来勤勤恳恳、左冲右突,从军到礼,从礼到俗,从宫廷到地方,从官到民,从世俗到宗教,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虽然不可或阙,却由于多种乐器并非“华夏旧器”,因而受到“歧视”,陈呖的理念很能说明问题。然而,时间是味“抹平伤口的良药”,试想,一般意义上当下有谁认为管子、唢呐等不属于“民族乐器”?鼓吹乐这种形态在中原成型一千又数百载之后取得这样的地位是顺理成章,自其进入国家礼制最终为吉礼所
用竞经历了上千年!虽然从吉礼大、中、小祀的意义上其地位是在雅乐之下,但毕竟这三种祭祀类型都属于吉礼。那种只以雅乐作为国家礼乐,而将其他礼制用乐形式置于不顾的认知显然有失公允,没有动态把握是造成这样认知的主要原因,我们总不能置历史事实于不顾。至少在六百年的意义上,雅乐与鼓吹乐是为国家礼制用乐的两种主要形式,相得益彰。
还应把握的一点就是,正是鼓吹乐从军旅到宫廷,纳入国家体制后从道路、警严、仪仗到诸种礼仪用乐最后走向礼制核心的样态,显现出这种音声形态的包容性和丰富性以及多功能性。也就是在这种多样性、上下贯通式应用的意义上,方使得社会在各层次与层面用乐具有普遍性的存在。换言之,在接衍和积淀历史文化大传统相对稳定的乡间社会中,鼓吹乐以礼俗、或称历史上国家礼制仪式的用乐为主,继而礼俗兼用,也以此组合演奏许多俗乐曲目;而在当下以城市为中心的主流社会形态中,在专业院校和相关音乐团体中,则是以俗乐为主、更注重技巧技能,乐曲也是侧重娱人的样态,基本上抛弃了礼乐观念,这也是受专业音乐教育的学界同仁以“当下”城市文化考量不能够看清鼓吹乐整体意义的道理所在,我们应该对鼓吹乐的往世今生有贯通式的整体把握,以了解和认知其身份。
我曾在《中国礼乐制度四阶段论纲》一文中认定宋至清(第四阶段)是为礼乐制度的持续发展乃至消亡期。现在看来,这种认知整体上没有太大出入,只不过更应看到明代吉礼这种革命性变化。恰恰是这种中国人最倚重的礼制仪式及其用乐,当国家制度规定性在全国意义上中祀的某些礼典和整个小祀系统改为用教坊乐系鼓吹乐类型之时,更是将鼓吹乐抬到前所未有之高度;正是国家中祀和小祀在全国各地的普适性存在,方使得各地民间接衍过程变得相对简单,鼓吹乐的承载就是国家礼乐的构成。只要我们认真辨析历史文献,然后深入中国乡间社会中去考察、辨析、体味,就能够感受到这些民间礼俗仪式类型与传统国家礼制所具有的对应性内涵。还应考量在国家礼制中许多不同礼典用乐的同一性和差异性,民间礼俗亦有不同礼典用乐相通、相同和一致性的意义,这要在接通的前提下更为深层次的辨析与把握。如此我们方可言说对中国音乐文化传统的认知又前进了一步。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认知,音乐本体研究绝对应该深入,但的确又不能够仅限于音乐本体自身,这是我们必须明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