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的诗歌范文

时间:2023-03-24 06:46: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父爱的诗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父爱的诗歌

篇1

1、福原爱是日本人,福原爱,1988年11月1日出生于日本宫城县仙台市,日本乒乓球运动员。

2、2000年,成为历史上年龄最小的日本国家队成员。2004年参加雅典奥运会,是日本历史上参加奥运会年龄最小的选手。2007年10月参加ITTF奥地利公开赛,与平野早矢香获得双打冠军。2011年福原爱加入广东女乒,参加2011赛季中国乒乓球超级联赛。2012年参加伦敦奥运会,并获得女子乒乓球团体亚军。2016年参加第53届世乒赛团体赛,获得女子乒乓球团体亚军。2016年8月11日,获得里约奥运会乒乓球女单第4名。

3、 2017年1月1日,福原爱与江宏杰在台北举办结婚典礼。

4、2018年10月21日,福原爱在微博宣布退役。 [3] 2018年12月15日,在东京都召开的日本乒乓球协会理事会宣布为其授予“特别功劳者表彰”。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关键词]丧失;哀伤辅导;个案工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7 ― 0092 ― 02

引言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每年全国死亡人口大约890万人,按每个逝者约有10个左右亲属计算,我国每一年约出现800多万个丧亲家庭和约9000万哀伤遗属。丧失是人生命中难以避免的部分,主要分为成长性丧失、创造性丧失及预期性丧失三类,其中由于生命中一些不可预测和突发性的事件如天灾人祸、战争、矿难、工业及交通事故等造成的创伤性丧失所带来的压力和伤痛最大。

2008年5月中国汶川大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2014年3月马来西亚MH370航班失事,机上所有23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遇难;2014年4月,载有476人的韩国“岁月”号客轮在韩国全罗南道珍岛郡屏风岛以北海域意外进水并沉没,造成包括4名中国乘客在内的295人遇难;2014年12月31日晚,上海外滩踩踏事件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2015年2月4日,台湾复兴航空一架从台北飞往金门的ATR-72客机撞高架桥后坠河,机上共有58人,其中31人为大陆游客;2015年8月12日深夜天津滨海新区港务集团瑞海物流危化品堆垛发生爆炸,遇难者总人数达到165人……这些灾难性事件的发生,给幸存者和亲属的身心带来了巨大的伤痛,为了让逝者安乐,生者幸福,必须对那些受到亲人死亡事件打击的遗属们进行哀伤抚慰,帮助他们早日从悲伤中解脱出来。

哀伤辅导,就是协助人们在合理的时间内,引发正常的悲伤,并健康地完成悲伤任务,以增进重新开始正常生活的能力。香港学者陈维梁将哀伤定义为:任何人在失去所爱或所依恋的对象(主要指亲人)时所面临的境况,这境况既是一个状态,也是一个过程,其中包括了悲伤与哀悼的反应。因此,哀伤及其过程不是疾病、不是心理出现问题,而是需要一个逐渐恢复功能的过程。要帮助丧失哀伤者走上恢复之路,正是秉着助人自助的理念以及具有专业的理论和技巧的社会工作者的优势所在,本文旨在探讨运用个案工作模式来介入丧失哀伤辅导的操作程序和方法。

1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

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是个案社会工作传统的治疗方法之一,也一度被认为是理论内容最丰富、理论涵盖最广的社会工作治疗模式,主要可以分为直接治疗和间接治疗。直接治疗是指直接对案主进行辅导和治疗,间接治疗则指的是通过对案主本人生活的环境进行改变而达到治疗目的。在社会工作的实际开展中,往往是这两者的综合运用。

1.1直接治疗

1.1.1支持

支持是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常用的治疗技巧之一,现已被广泛运用于其它个案工作理论分析模式中,其核心是通过个案工作者的接纳、真诚和同感等削减案主的焦虑和不安。社工需要在了解事件的整体情况、刺激程度以及丧亲者目前的身体和精神状况、对周围环境反应的前提下,以温暖、真诚的态度与之接触,可以为他提供一杯热水或一张纸巾,少说话,多倾听,尽量通过身体语言来表达理解和支持。

此外,持续性支持也很重要。丧亲者在某些日子特别需要关怀与支持,比如丧礼过后,节日、假期、结婚周年、生者或逝者的生日、忌日等。社工需要敏锐体察到生者是否有足够的支持去度过这些艰难的时刻(特别是丧亲后的第一年),并在预估有潜在需要和危机的情况下作出适当的支持与介入。

1.1.2探索-描述-宣泄

所谓探索-描述-宣泄是指工作者通过求助者的描述和解释来探索求助者的问题,并为求助者的提供情感宣泄,以便疏导求助者的情绪冲突,改变求助者的不良行为。首先,社工要引导丧亲者面对丧亲事实,与丧亲者围绕死者去世事件,开放式讨论死者在什么情况下离世,具体情况如何,打算如何处理死者遗物,如何安排葬礼等,这些有助于丧亲者接受亲人的离世事实。其次,社工要鼓励丧亲者用语言表达其内心感受及对死者的回忆,如果能够清晰具体地表达情绪感受,则有助于顺利渡过哀伤期。需要注意的是,社工需要鼓励丧亲者表达感受,不要一味告诉对方“要坚强”,“我了解你的感受”之类,这样会给丧亲者带来压力,从而阻碍他的感受表达,正确的做法是要给丧亲者创造适度宣泄的机会,一起聊天、表达、痛哭、沉默和回忆。

1.2间接治疗

有些案主出于各种原因可能无法或不愿意直接接受社工的治疗,这时就需要间接治疗。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认为,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特定环境之中,人们的行为往往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案主生活的环境进行改变来促成案主自身的改变。从社会支持理论的视角来看,哀伤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人的家庭或朋友关系网络中重要部分的丧失。因此,要完善丧亲者的社会支持网络,它是帮助丧亲者从哀伤中恢复的最重要及最有效的方面。首先,社工协助丧亲者根据与之的亲近程度来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图,按照关系由近及远写出姓名,并尽可能具体注明其能提供的是情感、金钱、信息还是权利支持等;然后请他们提供具体的帮助与支持,例如陪伴,安慰,交流等,消除丧亲者的孤独感;还可以帮助料理后事,处理遗物,照顾孩子,提醒饮食作息等等,也是一种支持方式。

2人本治疗模式

人本治疗模式也被称为当事人中心治疗模式,无论在对人性的理论假设方面还是在实际的个案辅导工作中,都与以往的个案工作理论分析不同,它不注重个案工作者的具体辅导技巧,而以创造和谐、接纳和真诚的专业关系为中心。人本治疗模式比较注重个案工作者与求助者的合作关系,希望凭借融洽、接纳和轻松的辅导环境帮助求助者成长。要建立良好专业关系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即同感、真诚和无条件的爱。所谓同感,是指社工能够深刻体会案主的感受,也能够敏锐、正确地了解这些感受所代表的意义,并且能够把这种了解传达给案主。最重要的同感技巧就是积极聆听,社工要面向丧亲者,以开放的身体姿态和适度的眼神接触,在倾听丧亲者表述的同时不要草率回应,应给自己一点思考的时间,回应也要简短,避免长篇大论,也应避免完全不作回应或持久的缄默,在倾听的过程中不能加以评价或给予建议,否则不利于洞悉语言表述背后的真实内容。另外,社工在表达同感时,要能分担丧亲者的痛苦与悲哀,又要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不至使丧亲者滋生绝望或过份依赖。

此外,哀伤是一段个人成长与治疗的历程,每个人走出哀伤状态所需的时间不同,哀伤的表达方式也会因人而异。所以,从人本治疗模式来看,社工的介入须以当事人独特的需要为中心。

3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是认知疗法的一种重要理论分析模式,它除了较有影响的ABC理论外,还有一套系统相对完备的独特个案技术,并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肯定和支持。因此,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在当代个案工作中具有较为广泛、重要的影响。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理论核心是ABC理论。A代表引发事件(activation events),B代表求助者的信念系统(beliefs),C代表引发事件之后出现的各种认知、情绪和行为(consequences)。理性情绪治疗模式认为,只有通过求助者的认识和评价引发事件才能影响求助者。因此,有效的帮助就是对求助者的非理性信念进行辨别,帮助求助者克服各种非理性信念,最终消除其情绪和行为困扰,重新建立一种有效的理性生活方式。

沃登(William Worden)提出了丧失者的四种哀伤表现方式,分别是情感、认知、行为、生理。社工要鼓励丧亲者表达各种被抑制的感受,以便了解其未意识到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比如内疚、自责、悔恨、羞愧等,案主通常借助于这些感受回避、曲解自己的实际生活状况,把内心的冲突排斥在意识之外。社工运用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来介入丧失哀伤辅导,首先就要让丧亲者理解其情绪和行为的困扰不是由丧亲事件导致的,而是由自己的非理性信念产生的;其次,社工需要以指导、教育和咨询的身份来鼓励丧亲者探讨其非理性信念,在双方建立了信任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就可以采用直接干预的方法,指出其非理性信念的不合理和不切实际之处,并鼓励他摒弃这些非理性信念,采取积极行动改变目前的生活状况。最后,社工就需要帮助丧亲者找出正确的、理性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方式,重新适应环境和自我世界,树立新的正面自我形象、意识和生活观对丧亲者走出哀伤至关重要。

4丧失哀伤个案辅导的操作程序

4.1评估

所谓个案评估就是搜集各种信息、分析信息和得出结论的过程,它包括观察、量表评估、访谈或调查、个案研讨会等。

有目的的观察是对案主进行评估的首要手段,它不仅可以收集第一手的信息,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在观察过程中充分体会、初步分析,做到了解案主。需要注意的是,观察要在自然状态下进行,事先要明确观察重点内容,对于丧亲者,社工应该观察的内容是案主的个人卫生、健康状况以及表达方式等。社工在评估过程中通常会把访谈与观察一起使用,案主的姓名、年龄、与死者的关系、死亡时间与原因,其医疗病史、心理状况、家庭基本情况及社交历史等信息的收集主要通过访谈来实现。因此,设计好访谈提纲或调查问卷,选择好访谈时机都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一种常见的个案评估方法就是量表评估。目前比较常用的量表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心理教育评估手册,分为儿童版、青少年及成人版等,另一类是特殊情绪与行为评估,它具有诊断意义,用在丧失哀伤辅导的评估中主要看丧亲者是否有自杀倾向以及压力来源等。另外,使用量表时应该特别注意:一是要根据目的选用工具,二是要审慎地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否则会影响下一步的诊断。

4.2介入

做完评估的几项工作后,只是完成了初步的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还需要通过对案主的具体问题和相关个人资料的分析和综合,判断其心理或行为问题的特征、性质和原因等。准确、科学的诊断是有效介入的前提,首先,运用DSM―IV,lCD―10进行病态模式诊断,应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人本治疗及理性情绪治疗模式进行个案辅导,并充分调动医院、机构、社工和临床心理医生等资源,制定近期目标、中期目标,结束时要妥善处理离别情绪,进行效果评估。另外,社工需了解自己在经验和能力方面的限制,当遇上出现病态或复杂哀伤而自己不适宜继续处理时,便需寻求督导及作出适当的转介。

反思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在面对哀伤时的情绪、反应和表达方式,以及对将来生活的影响都不同,需要区别对待,提出相应的辅导技巧。比如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哀伤辅导,不能生硬地套用成人的方式,而要依据其认知、人格、社会和情绪的发展有所调整,确立工作者的辅导角色。此外,男性和女性在面对哀伤时情感的宣泄、情绪、自尊、行为以及化解哀伤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应有针对性地提出辅导技巧,总结出具体的实务操作方法。

〔参 考 文 献〕

〔1〕许莉娅.个案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陈维梁,钟秀筠.哀伤心理咨询: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3〕刘洋,李珊.浅析丧失与哀伤辅导〔J〕.社会心理科学,2009,(06).

篇3

初遇知初愿

采访她,约在上海威海路的施坦威专卖店里。

她忙不迭地笑意盈盈地点头鞠躬,伸出白皙纤柔的手掌与我相握,再拖过沉甸甸的真皮琴凳,邀请我坐在距她只有半尺的正对面,以使我可以清晰地捕捉到她每一个生动的表情:俏皮地抬头,苦恼地嘟嘴,轻轻地蹙眉,悠悠地甩发……她干脆地说着“永不”、“随意”、“不作计划”、“不爱受束缚”这样天真率性的字眼,令“老谋深算”的我自惭形秽。

久不见莲花,变觉牡丹美,我不乏世故地揣测:如此年轻貌美就功成名就的人儿,理应骄横跋扈,冷若冰霜,抬着好看的下巴拿半只眼角觑人,又或是斯文含蓄、笑不露齿,也更符合其知名美女钢琴家的身份,哪里来的这样的阳光灿烂,哪里来的这样的“自以为”?

她,带给我不一样的新空气,也带给我小小的迷惘。

“家中没有从事与音乐有关的工作,钢琴是我自己的选择。四岁那年,我表示想学,家人旋即给我提供了很好的环境。从小到大,不管想做什么,他们都说,好的,孩子,你去做。我的奶奶是日本很有名的一位舞蹈家,小时候跟着奶奶登台做过跳舞表演,一年两次,这也使我积累了舞台经验,从小不怕在人前表现。”

问起学琴的过程,菊池几乎不假思索:“经常觉得困难重重,坚持不下去。小时候放暑假,别的小孩子都可以玩,我只有眼巴巴看着窗外的份。我知道我不可以。有时候真想放弃。渐渐懂事,又必须绞尽脑汁去思索如何将乐谱演绎得更好。因为每个人对乐谱的理解不同,我的诠释或许有缺陷,但它必须是我自己的。这很重要。从练习弹琴本身,到费力地思考、理解乐谱,再到理解乐谱后,通过钢琴来表现自己的‘理解’,这个过程,无一不是烦恼。”

在被问到如何克服这些困难时,她抬抬眉,耸耸肩,回答得飞快而熟练,就好像克服困难是她的家常便饭一般:“别无他法,只有每天坚持练、不断弹。是的,必须忍受他人无法忍受的事情。一旦开始,就不能放弃。还好,因为自己喜欢,所以,痛并快乐着吧。”

“我不想做一名单纯的钢琴家,而想成为一名音乐家。”

大师的力量

13岁那年,菊池洋子遇到了“悲剧和荣耀同在”的日本第一代钢琴大师田中希代子(Kiyoko Tanaka)。

大师系统而专业的训练,改变了菊池的命运。田中希代子曾在波兰举办的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中取得佳绩,在1955年的全球钢琴界,亚洲选手实力还远远不及欧洲,田中希代子此项壮举,欧洲人将之谓为“东方奇迹”。 作为日本第一个肖邦演奏国际大奖获得者,田中希代子在本国亦赢得了巨大声望。1960年,田中希代子因疾病而无法再弹琴,遗憾地退出了舞台。

老师告诉她:人生是一个不断攀登的过程,如同爬山,到了一个境界,就会看到另一个更高的境界。音乐也是一样,永无止境,所以,莫道春光好,秋来有冷时,万万不可得意忘形、虚荣骄傲。

作为田中希代子的得意弟子,尽管老师去世多年,菊池仍深深怀念着恩师:“田中老师是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人。她的音乐富有感染力,至今我依然保存着她的CD,无人的时候,常常会取出来听。从她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是她使我意识到音乐本身的美妙与深刻,使我真正地爱上音乐本身,而不只是钦羡于演奏者华丽的外表。正是从遇到她起,我决定一辈子都要从事音乐。”

岁月光华次第绽放

说起20岁那年的首场独奏会,菊池洋子依然心情激动。那是1997年的米兰,菊池到意大利才三年。正是米兰观众的认可给了她荣耀与信心,她作为职业音乐家的生涯由此开始,东京交响乐团、纽约名家室内乐团、罗马尼亚的奥尔泰尼亚爱乐乐团、安东・纳努特指挥的斯洛文尼亚广播电视乐团、滨松交响乐团、克里斯丁・曼迪指挥的特兰托海顿・波尔察诺乐团和丹尼斯・拉塞尔・戴维斯指挥的莫扎特萨尔茨堡交响乐团……世界各地的知名乐团纷纷向她伸出橄榄枝。

三年后的千禧之年,11月和12月,菊池和著名大提琴家洛可?费利比尼一同举办了独奏会,他们的合作天衣无缝,毫无意外地赢得了观众的掌声和尊敬。两年后,2002年1月,在莫扎特的出生地,奥地利的萨尔茨堡,24岁的菊池一举夺得莫扎特国际音乐大赛的第一名。

一年后,在可说是全世界水准最高、最富盛名的音乐节庆――萨尔茨堡音乐节上,菊池同莫扎特管弦乐团一起进行了两场精彩的演出,由伊福尔・博尔顿担任指挥。这一年,即2003年,成为菊池成果极其辉煌的一年,这一年,菊池参加了萨尔茨堡的莫扎特-马蒂尼音乐节、葡萄牙辛特拉音乐节、巴尔卡歌剧节、马德拉音乐节,另外,这一年在日本,她的合作者囊括了新日本爱乐乐团、东京爱乐乐团、东京交响乐团等日本顶尖的乐团组织。

2006年3月,菊池首次来到中国演出。她分别与武汉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合作举行了莫扎特主题音乐会,并在中唱-胜利影音公司录制了独奏唱片。上海当地的评论家称赞她的演出“名副其实、不负众望”

历尽了这么多比赛与演出,经验丰富的菊池,感悟中依然具有女性的温柔:“这么多次的演出,真的没有‘最难忘’的,对于我,场场都投入,场场都难忘。每一场情况都不同,每一场都都可以学到新东西。是的,就连每一场所遇到的钢琴都不同。你知道吗,钢琴像人一样,各具性情,演奏家必须长时间与之磨合。它体积庞大,不可能像小提琴一样随身携带,只有演奏家去到不同的地方,适应不同的钢琴。只有处理得好,它才可能是一个完美的伙伴。”

女人演绎男人的作品,一样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

舞台上的菊池和生活中的菊池,只能用“判若两人”来形容。生活中的她热情、青春、开朗,舞台上的她则非常认真,朋友常敬畏地说她,“一上舞台,脸都变了”。

“我在意大利求学时期,老师告诉我:弹琴时,请忘记你是女人。”

尽管几乎99%的曲子都更适合男人,因为绝大多数作曲家都是男人,尤其贝多芬、舒曼,都是很“男人”的音乐,“如果是女孩弹的,一听就听得出来”,可是,菊池坚持认为,很多曲子都是作曲家为心爱的姑娘所作的,人类内心的那份纤细和敏感是相同的,女性演奏家只要抱着同样的心情,也可以把男人内心对爱人的赞美、仰慕、向往、依恋、相思等感情很到位地演绎出来。

“当然,你不可能回复到当时的情境,也不可能真正进入男人的心境,可是只要对人、事、物保持敏感度,随时接受它们对你的感染,就像作曲家当初那么敏感地接受它们并表达它们一样,那么女人演绎男人的作品,一样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

PS菊池洋子眼里的莫扎特:那个教人心碎的坏小孩

谈到此处,菊池擅长演奏的莫扎特成为不可规避的话题。“日本翻译资料上显示的莫扎特,是个生活作风比较不检点的天才音乐家,是个和女友在高贵场合不得体地打闹、在一帮矜持的大人物面前不得体地咧嘴怪笑的孩子,但是就是这个看起来有些粗俗的孩子,创造了美妙的音乐。”

的确,当那段志得意满的童年远去,莫扎特依旧是那位爱胡说八道、不切实际、凌乱、冲动、傲慢而热情的莫扎特,没有丝毫的改变。他在德国的曼海姆疯狂地陷入了情网。那位女孩儿名叫阿罗伊齐亚?韦伯,年仅十五岁,楚楚动人,且拥有清澈而激越的高音。

当菊池去到意大利,初次读到原文的而不是被翻译过的莫扎特致爱人的情书时,她惊呆了。那同日文翻译过来的、读起来有些道德败坏的、低俗而肉麻的文字完全不同,那是多么优美的语言呀,那么充满激情,那么发自肺腑,令人难以相信,那该是一位多么美好的姑娘,才配得上这位为爱而烦恼的、为社会所不容的单纯少年如此毫不掩饰的深情?

如莫扎特所说:“也许我的行为很粗俗,可是我的音乐不粗俗。”

尽管当这个叫阿罗伊齐亚的女孩后来成为歌剧院女主角、宫廷首席女歌手、在全欧洲崭露头角、名字传遍大城小镇时,就不再理睬尚在为生计挣扎的莫扎特了,可是,莫扎特的音乐,永远是那么典雅秀丽,玲珑剔透,有着如天使般的耐性和温柔,像他的人一样,天真单纯,毫无斧凿,“有种容易使人误解的简朴”,从头至尾,没有改变丝毫。

深受触动的菊池洋子,将指尖放到了琴键上,叮冬的音乐忽然变得柔情似水,一低头,一回眸,一次雀跃,一次张口结舌,一次谦恭而虔诚的喜悦……快乐表面下那股难言的强烈而复杂的幽暗情绪,那股因热爱生命和抗争命运而诞生的辉煌气魄和乐观精神,行云流水般在琴键上淌出来。

是的,她懂了,每一个音符,都是爱的表达。

Q&A:(以下GRACE简称G,菊池洋子简称J)

G:能否用一句话概括您对音乐的感觉?

J:Music is love,music is a love of the world.

G:假设今后不再弹钢琴了,您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J:如果不再弹钢琴,我想学提琴。不过因为小时候是从钢琴学起,导致我现在只能弹钢琴(可爱地嘟嘴)……如果离开音乐,哦,这个问题我很为难……让我想想……好吧,我想从事服装设计或者美容、化妆,我爱美丽,我想从事与美丽有关的事业。

G:弹琴之余,您最爱做的事是什么?

J:读书、游泳、美食、散步……当然,什么都不做是最享受的。不工作的时候,我通常窝在沙发里看DVD、读书,或者就躺着,什么也不做。我爱好烹饪,17岁就来到意大利,因为买不到日本的调味料,所以只能学做意大利菜,当然,我做的浓汤和意大利面都很不错啦。

G:您欣赏怎样的异性?

J:噢!就像《美丽心灵》、《角斗士》中的罗素?克劳。你不觉得他很棒?是的,我喜欢看上去很性感、很男人的异性。当然,我欣赏的男性品质是认真、诚实、幽默,以及会做饭。意大利的男孩子时而也做饭,但是在家里,依然是依靠妈妈多一些。

G:您心目中的理想婚姻是什么样的?

J:理想的方式是,相爱,然后在一起。婚姻只是签个字。我喜欢自由,喜欢自然地展开人生,不喜欢被束缚,这一点跟日本的传统女性不同。人生无须刻意的计划,何妨交给天意?就像小孩子要来,来了就生了,不来就算啦。因为练琴,我接触异性的机会不多,很希望可以多多接触音乐行业以外的异性,当然,他一定要喜欢音乐才行。

G:亲情、友情、爱情,您生命中最重要的感情是?

J:家庭是最重要的。我的家庭很普通,妈妈是家庭主妇,爸爸是公司职员,妹妹已结婚并有孩子了,现在我自己住,养了一只小狗,叫春太郎,它是三月份春色正浓的时候来到我家里的。我想亲情是最重要的。因为家人的爱永不消失,而男人的爱会渐渐消失。

G:您认为自己身上什么部位优雅女人味?您认为女性如何做才能延缓衰老?

J:最“女人”的地方(抚摸垂腰长发)……当然是头发。延缓衰老的方式,生理上无非是好好睡觉、好好吃饭、好好清洁,心理上嘛,对任何事物保持兴趣,有了兴趣就去做。

G:您觉得完美的人生应该是怎样的?您觉得自己目前的人生有缺憾吗?

J:没有完美的人生,就像没有完美的人。我的人生走到今天,总体没有后悔的地方,若说有缺憾……那件事发生在我18岁那年。那年,从小一起长大的邻居好友得了癌症,卧病在床、抗争三年、痛苦万分,直至去世,我都没能再见她一面。这是我人生中很后悔的一件事。那年我在意大利求学,其实我每天都很挂念她,可是却没有回去照顾她,甚至都没有打电话问候她。与很多艺术家一样,在人际交往方面,我有很多不足,常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G:将来会教您的孩子学钢琴吗?

J:永远不。因为练琴太累。也许会教大提琴哦。

篇4

关键词:艾略特 诗歌技巧 创新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4-0021-02

1 前言

英美现代派诗歌大师,诺贝尔文学奖(1984)获得者T.S艾略特是一个影响诗歌潮流的人,是一位具有广泛世界声誉的大诗人,大批评家。评论家肯拉称他为“20世纪乃至从科尔津治之后英语世界中最富天才和最具影响力的批评家”。无论是从创作还是从诗歌批评的角度看,英美现代派诗歌的中心人物都是T.S.艾略特。的确,他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所取得的难以企及的卓越成就,使他成为当之无愧的英美现代派诗歌的一位大师。

2 艾略特的诗歌技巧

T.S.艾略特的创造生涯如果以《荒原》为分界线的话,在它之前属于早期,在它之后则是中晚期,因此《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荒原》、和《四首四重奏》大致可以代表他三个时期的诗歌面貌。艾略特早期的作品情调低沉,常用联想、隐喻和暗示,表现现代人的苦闷。成名作《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用内心独白表现主人公渴望爱情又害怕爱情的矛盾心态,表现的是现代人的空虚和怯懦。根据T.S.艾略特《诗中三种声音》的划分,《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里的声音属于第三种,即诗中的戏剧人物对另一个戏剧人物讲话。从讲话中,读者逐渐了解到诗中主人公是一个富有的头发稀疏的大龄青年的中年人。在“像手术台上一个麻醉过去的病人”,黄昏里,普鲁弗洛克邀请他心目中的“你”一道去参观他身不由己陷入的无聊生活圈子,看一看他周围的人如何醉生梦死。他由于受压抑太深而情不自禁地袒露内心的苦恼。他向往爱情,然而缺乏自信,在上流社会的风流女子面前自惭形秽,甚至缺少追求的勇气。他的爱情之歌,如同诗的引言一样,永远闭塞在他内心的地狱里。他成天无所事事,疑虑重重,自怨自艾,消耗自己的生命。他对外界事物反应敏感,内心有对社会不满和异化的一面,但缺乏与之诀别的勇气。他的痛苦恰恰在于意识到自己的庸碌无能,不得不靠记忆和幻想麻醉自己。在这首诗里,T.S.艾略特把握了西方现代城市生活的腐败本质,成功地揭示了普鲁弗洛克自谴自责、自暴自弃、自爱自重的复杂心态,使这个近于扭曲的形象成为现代派诗歌中成功的典型之一。其成功之处还在于艾略特在厌恶高大形象的反英雄时代创造了一个窝窝囊囊的反英雄,一种荒诞派的剧中人。

不!我并非哈姆莱特王子,当也当不成;/我只是个侍从爵士,为王家出行,/铺排显赫的场面,或为王子出主意,/就够好的了;无非是顺手的工具,/服服帖帖,巴不得有点用途,/细致,周详,处处小心翼翼;/满口高谈阔论,但有点愚鲁;/有时候,老实说,显得近乎可笑,/有时候,几乎是个丑角。

3 《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的技术创新

艾略特用玄妙的比喻开篇,使诗歌表现出让人耳目一新的奇特比喻。将“暮色”比作一位“病人被麻醉在手术台上”。这一黄昏景象与诗中人行动迟缓、性格阴郁、心情压抑、自我封闭等个性特征是吻合的。然而,更加令人回味无穷的是一只昏昏欲睡的家猫形象。暮色的黄烟被赋予了猫的属性:“擦着它的背”、“揉着它的嘴”、“徘徊”、“溜达”、“忽地纵身跳跃”,似乎要有什么举动,但很快又蜷伏起来安睡“。用这只家猫那呆若木鸡的动作形象来衬托普鲁弗洛克那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的人物性格真可谓惟妙惟肖了。此外,艾略特还利用声音的效果来强化主人公被“麻醉”的精神状态。那黄烟弥漫的夜晚“在一连串重压头韵的英文单词中得到了强调(fog, fall upon, falls from, fell asleep)。在这段有关雾和猫的描写中,原诗的8行英文中,发[s, ts, tz]音的词多达23次,生动地烘托了一种聊赖的气氛。不难看出,艾略特通过一幅黄烟暮色睡猫图,生动地刻画了普鲁弗洛克有欲无胆的性格弱点。

其次,艾略特的早期诗歌在技巧上吸取了十九世纪初英国剧作家们以及罗伯特・布朗宁的特点,并结合法国象征派手法加以创新,因此其诗歌颇具戏剧性。所不同的是,布朗宁的“戏剧独白”在《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变成了“内心独白”。这种并置技巧和诗中所体现的结尾的开放性,以及频繁的用典与反讽既是对以往诗歌的叛离,也是为了强迫读者对诗歌进行创造性的解读,进而消除了诗人与读者之间的隔离状态。

第三,口语、俗语乃至粗语入诗。“then let us go,you and I”这种信手拈来的日常语句,增加了诗歌的现实感;还有“我将要卷起我长裤的裤脚”,“那我怎么能够吐出,我的生活和习惯的全部烟头”,这些语句击碎了传统诗歌的“高雅”。

第四,采用了丰富复杂的象征。诗中营造一种特别的氛围――主人公生活的环境;如上了的病人一样的黄昏,狭窄冷落的街道,到处弥漫着的黄昏之雾,落灰的烟囱,阴沟,使人感到强烈的压抑,是一种病态的环境,正好与主人公的畸形心态对应,整首诗歌的情绪是灰暗的。

第五,讽刺手法。根本没有爱但标题却叫“情歌”;通过强烈的对照和反差来达到讽刺的效果。譬如,主人公追求的那些美女“胳膊带着镯子,又坦露又白净(可是在灯光下,显得淡褐色毛茸茸!)”。诗人将蒙太奇的手法对准了黄色烟雾的动态,塑造了一个猫的形象:诗人使用拟人手法描写黄色的雾在玻璃上擦着背,嘴,将舌头舔进了黄昏的角落……突然诗人来了一句:“温柔的十月夜晚”,将日常生活中的不雅观的动作与极富诗意的抒情诗放在一块,产生强烈的对比,让人感到十分突兀,不和谐,产生一种震撼读者的效果。这种手法从题目开始一直贯穿全诗。

第六,把远古的神话和传说、宗教人物和说教、古典文学和历史故事,以及现代西方的生活片段等奇妙地剪接在一起。《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采用了无数的典故,让读者挖掘出各种意向的象征主义,激发读者思索、对比。如一开头就用了但丁《神曲》地狱篇中的一段,以地狱中人的痛苦影射现实世

界中人的痛苦。

最后,意识流手法的运用。思维的跳跃,诗歌场景的突然转换,类似于西方现代拼贴画,通过凌乱的拼凑,达到某种艺术美感。

4 结语

《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十分深刻而典型地勾勒了现代生活中的人物群像,不属于一个地方一个国家,而是整个现代世界的产物。因此庞德也很推崇艾略特这首诗歌里所运用的现实主义手法。当大多数风雅派诗人作田园牧歌式的吟唱时,他却先于一般人观察到无聊的城市生活给人们带来的精神无聊,敏锐地意识到西方的物质文明给人们造成的孤独感、隔膜感和失落感。这是他早期反复描写的主题。诗人往往喜爱用讥诮而冷峻的笔调,描绘沉沦在现代都市生活深渊的人物内心世界。他诗歌中的人物群像,几乎没有过去史诗里的那种一身豪气的英雄或迷人的窈窕淑女,而是以迷惘者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该诗表现了孤独的普鲁弗洛克(一个爱情失败者)破碎的心灵。

正是由于《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的上述特色,他被认为是英美现代主义的一部开山之作。总之,艾略特的创新是多方面的,这种创新贯穿他的整个诗歌生命之中。

参考文献:

[1]Kenner, Hugh. ed., T.S.Eliot: 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 N. J.[M]. Prentice-Hall Inc., 1962.

篇5

您好。

十二年前的那个冬天,你们用泪水与兴奋,换来了我的诞生。可是,你们的臂膀上又多了一项沉重的任务——照顾我。小时总以为你们照顾我是天经地义,现在,让我用一颗“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孝”来向你们感谢。

水滴感激大海,因为大海让它永不干涸;花朵感激绿叶,因为绿叶使它如此艳丽;小鸟感激蓝天,因为蓝天任它自由翱翔……这个世界因为有了你们的关心,才会有了我们的回报。

我无法将你们对我的爱与恩情用这支笔记录下来,也无法说你们为我做的哪件事恩情最大,因为你们对我的恩情是不存在最大与最小的。因为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你们对我付出的爱都是平等的……

谢谢你,我的母亲。我刚上幼儿园时,曾哭着闹着要母亲给我买一包彩色笔,母亲给我买来了,我却拿着它乱涂乱画。您却默默无闻的擦着那已被彩笔糟蹋的墙壁。母亲,你还记得吗?又迷上了足球,缠着母亲买足球,买了,却把邻居家的窗户踢破了,我在一旁大吃大喝,您却在为我赔礼道歉,母亲,您还记得吗?下雨天,您来接我了,雨伞总是往我这边,我还理所当然的边说边笑,不管您那已经湿透了的肩膀。母亲啊,母亲,只有你对孩子的爱没有变,只有你对孩子的深情还是永恒。你不要我们的回报,你是上帝派来的,是慈祥,最美丽的天使,你对我们每一位儿女永远怀有仁慈之心。您脸上的皱纹,是为劳的痕迹。你手上的茧,是为劳的痕迹。可是您还揣着一颗爱子之心,为您的儿子担忧!

谢谢你,我的父亲。从小到大,您打过我,骂过我,那是对我的爱。呵护过我,疼过我,那也是对我的爱。做什么事,无论对与错,总会发现,您在我的身后一直默默的跟着,从不说一句话。您与母亲一样,对我一直是默默的收拾,帮我清理“战场”。谢谢您,父亲。您那双大手已经粗糙,那是您对我的爱。谢谢您,父亲,请您休息吧!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花开花落,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再度唱起这首老歌,心中依然荡漾着您们对我的关怀。

篇6

【关键词】艾蒿过敏原;阿罗格皮肤点刺试验;欧蒙特异性IgE检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3月2日至2012年12月11日在我院同时做阿罗格皮肤点刺试验和欧蒙特异性IgE检测的88例患者,其中一项艾蒿检测阳性或两项同时阳性的患者,男48例,女40例,年龄在2-65岁之间。

1.2试验方法在做阿罗格皮肤点刺试验前,协助患者做好准备工作,用清水冲洗前臂待干,将点刺液滴于前臂曲侧皮肤上,两点之间间隔2-3厘米,用笔做好标记,各组之间用画线隔开,阴阳性标记明确,滴完点刺液用一次性小针轻轻刺破皮肤。实验应在正常皮肤上进行,并备好急救药品,以防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或诱发过敏性哮喘。操作完毕,嘱患者勿擦碰试验部位皮肤,静待15分钟。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给予适当处理。试验前7天内停用抗组胺剂、皮质类固醇和伴有抗组胺作用的药物,以免引起假阴性结果。12小时内需停用肾上腺素能剂、黄嘌呤类药。尽量不要接触天然变应原。有以下情况禁止检测:明显损害全身状态的疾病、试验部位有皮皮损、接受β阻滞剂或ACE抑制剂治疗的病人、怀孕期间、哮喘急性发作期等。

欧蒙特异性IgE检测则是通过抽血提取患者血清,用欧蒙吸入性及食物性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试剂盒(欧蒙印迹法)按其操作流程进行试验。

1.3结果判定做完阿罗格皮肤点刺试验15分钟后,将点刺液全部拭去,观察局部皮肤反应,与阴阳性对照比较。试验处无任何变化,或有风团与阴性处风团相当或稍小,可判定为-;试验处风团比阴性稍大,约为阳性的1/3,则可判定为+,即为可疑过敏原;试验处分团为阳性风团大小的2/3,有或无无红晕,可判定为++,即为高度可疑过敏原;试验处风团大小与阳性相当,且周围出现了红晕,可判定为+++,即为确定过敏原;若试验处风团更大,红晕明显且范围更大,则可判定为++++或+++++,即为强过敏原。一般检测结果为+或++的过敏原,无需特殊处理,在平时生活中注意避免接触即可;检测结果为+++以上者,则需考虑治疗。

欧蒙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判定则是用试验完风干后的膜条进行结果判读。目测判读时,将检测膜条上出现清晰可见的、且与结果判定模板上标记位置相同的条带记录在结果判定模板上。在判读时需考虑到条带的位置和颜色强度。通过比较结果判读模板和已温育的检测膜条可确定抗相应过敏原IgE抗体。条带的颜色强度可分为4类:

3讨论

艾蒿作为一种常见过敏原,全国各地都可见,患者接触后可出现一系列的过敏反应,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生命。皮肤点刺试验与欧蒙特异性IgE检测作为过敏检测的最有效和可靠手段,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有助于为艾蒿过敏症的诊断提供依据。

作为两种不同的诊断方法,其各有利弊。皮肤点剌试验现为欧美国家公认最为方便、安全、有效的过敏原诊断方法,其优点为安全性及灵敏度均高,患者痛苦小,而且立即知道检验结果。但对于不愿配合的儿童,在等待过程中极易将试剂蹭掉,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欧蒙特异性IgE检测试欧蒙公司于2012年推出的过敏原诊断新品,其优点是可排除药物对试验结果的干扰,缺点是需抽血提取血清,对于血管较细的患者,护士采血难度大,患者也较痛苦。

经过对上述88例患者结果分析,证明两者之间存在线性变化趋势,艾蒿过敏原阿罗格皮肤点刺实验与欧蒙特异性IgE检测具有一致性。为以后两项报告结果的结合分析及艾蒿过敏症的诊断治疗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篇7

父爱如山,新的一年父亲节又要到了,有哪些现代诗歌是与父亲节有关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父亲节现代诗歌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父亲节现代诗歌范文一

父爱如山——献给父亲节

作者:山姿海韵

如果说:母爱如水,

那么,父爱是山。

如果说:母爱是涓涓小溪,

那么,父爱就是滚滚流云。

母爱是暖暖的,

让你感到无处不在。

父爱是沉沉的,

也许你几年后才品味到。

当你降生到这个世界上,

两个同等的爱就无私地奉献给你,

只是爱的表达方式不同。

也许,

父亲不能喂你一口奶,

可他用那伟岸的躯体——

扛起这个家。

也许,

父亲没有做过一日三餐,

可在田野上、工厂里——

忙忙碌碌正是他。

有时,

他很久不能在你身边,

可梦里常常把你牵挂。

你的摇篮,

是他亲手编织;

你的童车,

是他亲手打造。

当你长大了,

偶尔还犯个什么错?

父亲总是用那严厉的目光,

注视着你,

这目光也是一种涩涩的爱。

偶尔,

也用他那粗壮的手打你。

可总是高高地举起,

然后轻轻地落下。

父亲的爱,

是实实在在的。

没有华丽的词语,

没有亲呢的作做。

父亲的爱,

是沉沉甸甸的。

不会直接表达,

有时倒觉得是在惩罚。

可父爱在我心中:

印得最深,

时效最长,

感受最涩,

受益最大。

那是一座高高的山,

做儿女的永远——

在山的庇护下。

父亲节现代诗歌范文二

父亲节的祝福

作者:鱼青锋

如果没有你

我不知道如何呼吸大地晨昏

生命可以多彩多恣

你是那浓墨重彩的一笔

或许两代人之间的沟通千难万难

一怒轻生的年少已成伤怀

不曾诲人不倦的你白发生了

多希望你能放下心中的位置倾谈人生曼妙

几多悲欢你不能与我共享

那些风花雪月无处隐藏

酒有些冷

你血液流转着打理忙不完的琐事

生命的全部是温饱

理想是平安

岁月的手轻轻抚过你的额头

那跋涉过的山河湖海

染红了暮色苍茫

如果没有你

是谁

能夜夜青丝盼成白雪

是谁能够以粗糙腌那一坛酸涩的老酒

醉了淡淡的心

所有的一切都那么固执地轮回

所有的幸福让不知所措的愚昧来背

可是只能在温度里生长的是一颗锥心的刺

我不知道怎样对孩子说你的伟大

瘦瘦的心事压弯了我厌倦世俗的叹息

非常难过的时候,你只用冷漠悄然转身

总是那向晚的风才能吹的累累伤痕

我想争那一地繁花给你

你的目光高远而神奇地锁紧四季更迭

最温暖的时光定格在你魁梧时光

床头送我的那条长裤依然在月光下撕心般怀念

读纪伯伦的>后多想告诉你那哲思的诗章

可一切都那么漠然地走过

仿佛陌生的问候让你再泛不起一丝涟漪

你执意定下的路在黑夜里硬成石块

操劳让你软弱呈现女儿的眼泪

我滂溥的忧伤起居不定

如果真要换回你的健康

我的所有都会义无返顾地献给大地最深沉的挚爱

你的刚强曾那么轻易地在我出走的晚上弹落

你的心从冰雪里蓦然颤抖成烈烈柔情

我所不知道的故事在母亲的怀里

你的爱情睡在紧掩的心扉

不是,不是所有有心事都可以逐磨成光阴

我累我哭的时候多想和你倾诉

我的至爱啊

山岳潜立地守候柴米油盐

今天你的节日我好想和你携游胜境的风光

你的心扉紧掩

心扉紧掩地让我说不出的祝福

愿你康安如意

岁岁精神

父亲节现代诗歌范文三

父亲节的思念

作者:鸿远

父亲节已悄悄地来临

拿什么向您奉献我的孝心

采一束清晨五彩缤纷的云霞

让它飘荡在您长眠的山崖

泡一壶清新淡雅的龙井

品味二十载的离离分分

点燃一支远方捎来的香烟,

让它的烟雾缭绕在您的坟前

父亲,我多想,多想再看清

您那持枪射击的身影

父亲,我多想,多想再听听

您那清脆悦耳的咳嗽声

父亲,我多想,多想再见见

您那和蔼可亲的笑脸

父亲,我多想,多想再感受

睡意朦胧中您帮我盖被的大手

二十年的风雪雨霜

十万里的日月星光

寒夜里常想起您坟前的苍凉

秋夕时似闻到您墓边的松香

荒原落日下是游子踯躅的脚印

故园小河畔有杜鹃啼血的哀鸣

篇8

[关键词] 现代;后现代;知识分子;底层文化

由罗伯•爱泼斯坦(Rob Epstein)和杰弗瑞•弗里德曼(Jeffrey Friedman)执导并由詹姆斯•弗朗哥(James Franco)主演的电影《嚎叫》,回顾了“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性诗人艾伦•金斯伯格(Allen Ginsberg,1926—1997)充满传奇的诗歌创作生涯。影片主要穿插了法庭审判、《嚎叫》的诗歌朗诵、自叙式采访及回忆等线性叙事组合段。在这几条主线的穿插变换中,艾伦•金斯伯格的巅峰之作《嚎叫》始终贯穿整部电影并是理解电影内涵的关键。本文将通过对两种文本——作为电影文本的《嚎叫》和作为传统文学书写的诗歌《嚎叫》进行阐释,探索电影《嚎叫》在现代文化与后现代文化的张力中的文化政治意义。

一、诗歌《嚎叫》——文学文本的多重阐释空间

《嚎叫》作为与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1922—1969)的《在路上》齐名的“垮掉的一代”的巅峰之作已经被充分经典化。而文学作品能够成为经典的原因之一自然是其拥有多重的理解和阐释空间,在这一点上,《嚎叫》也不例外。

一方面,《嚎叫》在意义诠释中具有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来自于其所处的错综复杂的时代语境。20世纪50年代,美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获益巨大,战争不但帮助美国在国际环境中确立了其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而且也直接推动了美国国内经济的持续繁荣和发展;但是,对于作为个体存在的人而言,二战更为深远的影响则在于对生命和人性的无情践踏导致了人的主体地位的动摇。而麦卡锡主义的盛行也窒息了美国国内的“左翼”批判氛围,“约瑟夫•麦卡锡宣扬大国沙文主义的声音甚嚣尘上,而正是他煽动鼓吹的那种情绪将美国送上了越战之路”①。人们被笼罩在核弹的阴影之中,整个社会充斥着各种虚无主义观点。同时,以禅宗为代表的东方文化的移入,使二战后的美国青年们寻找到了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面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人性的异化,东方文化作为“他者”带有的神秘主义色彩为“垮掉的一代”所向往,他们发现可以在禅宗的世界中实现灵魂与肉体的同一,帮助其构筑起了一个类似乌托邦式的理想家园,并以此抵抗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个体生命的入侵。此外,当今天的我们站在后现代主义的语境下审视上世纪世界范围内狂热躁动的50年代和60年代时,资本主义世界从现代向后现代转型的背景也是不能忽视的。以多元化、异质性、非理性等因素为特点的后现代文化也对“垮掉的一代”构成了另一个维度的精神冲击。面对启蒙时代以后资本主义文明以理性、真理、同一性构筑的神话,“垮掉的一代”对其进行了激烈的反叛和颠覆。可以说,在以启蒙主义为表征的现代文化和以知识分子对前者的批判为表征的后现代文化的冲突、对抗之中,他们的作品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个体存在的困惑、悲观、反抗、迷茫……

另一方面,诗歌本身也提供了多元化的阐释路径。整首诗分为四个部分,我们既可以视其为对同一主题的相互交织的演进和阐释,也可以将它看做四个具有独立主题之间的对抗性互动,还可以将它理解为对单一主题的单向度推进。而且,长诗的句式也富有创造性,非符合语法的句式令读者感受到巨大的张力和冲击力。它融汇粗鄙词汇与高雅词汇于一炉。“他们跪下嚎叫在地铁里从车顶上被拖下犹如挥手抖动着生殖器和手稿。”②如果说手稿往往暗示着经典作品完结前那神秘、优雅的手写体稿件,那么具有繁殖或者称为复制能力的令人难以启齿的性器官却与其矛盾地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一种无法言明的张力。这种句式的特点还在于它是宗教与世俗文化的结合体。“你五十多次更多的休克也已不能使你那奔向虚无中的十字架朝圣之路的灵魂再返回你的躯体。”③这里的“休克”意指艾伦•金斯伯格的挚友卡尔•所罗门在罗克兰精神病院接受的电击治疗。“十字架朝圣之路”自然是通向上帝的信仰之路,诗人却称这条道路是通向虚无的。“垮掉的一代”的虚无主义精神与基督教虔诚的信仰之路在此进行了一次反讽式的结合。

二、传记电影《嚎叫》——“去魅”的电影文本书写

如果说作为文学文本的《嚎叫》为我们带来了多重阐释空间,那么,以电影文本方式进行呈现的《嚎叫》却消解了多元意义的可能性,取而代之的是稳定与同一的诗歌主题。在电影中,一切成为可以理解的寓言,叙事加工的重构揭开了诗歌神秘的面纱,将鲜明的主题展现在了观众面前。首先,对诗歌创作动机的提问在影片自叙式采访和回忆的段落中给予了解答,“垮掉的一代”的作品被解释成为一群想要出名的年轻人的叛逆之作,而《嚎叫》更是以诗人自述的形式被解释为同性恋者为了在庸俗弗洛伊德主义的意义上对父爱的替换而对同性示爱的创作冲动的产物。其次,《嚎叫》的主题也被詹姆斯•弗朗哥扮演的男主角表达为“坦诚”,并否定了同性恋话语的阐释路径。尽管在后现代的文学语境下,作者对作品的诠释不再成为意义的第一来源,作者本身在整个文学活动中只承担着功能性作用;但是,当以电影文本的方式解读文学文本时,情况却变得颇为复杂,因为诗歌《嚎叫》成为电影文本的一部分,其他如演员的主观性表演、背景音乐的处理等也成为需要加以考察的因素。如果说同性恋话语的言说本来有可能构成对抗同质化、规范化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异质性因素,那么,通过影片中诗人的自述,《嚎叫》已经完全成为社会伦理价值的注脚,诗人对“坦诚”主题泰然自若的陈述与背景高光的运用融为一体,充分暗示出伦理道德的神圣性。最后,电影的主要段落之一是艾伦•金斯伯格面对大众忘情地朗诵诗歌《嚎叫》,经过电影的叙述加工,包括诗人朗诵时的声音、神态,甚至通过朗诵带来的回忆以及那脉脉温情的吉他背景音乐,作为电影文本的《嚎叫》在向观众展示现代文明的意象——摩罗神(Moloch)——工具理性对人性的摧残的同时,一个普通人在人生旅途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则重构了一个更为强势的意义整体。这里既有诗人的同性之爱,也有对精神病院对“边缘人”不人道治疗方式的控诉,友情、亲情、爱情在其中交织成一张无形的人性之网,强烈弱化了诗歌《嚎叫》的主题之一——对现代文明的反思。当然,这并不是说阐释本身因为失去了异质性因素而丧失了价值,而是说,在一组组自足的意义片段向观众迎面袭来时,诗歌本身的多重阐释空间已经被主流文化相对单一的道德形态抵消掉了,多样性的理解空间在作为电影文本的《嚎叫》中不复存在。

篇9

这些天再一次读顾城的诗,使我感觉他并没有走远,甚至一直在我们身边,静静地用柔软的磁性嗓音读他的诗,一颗颗璀璨的玛瑙,融入了时间,融入了我们的心里,融进了每一寸寂静的原野和山冈。(这一段富有灵性的语言,领起下面的文字)

我在看电影《顾城别恋》时感到他只不过是一个孩子,他不敢也没有意念去面对现实的世界,面对时时能吞噬自己的残酷,他和妻子雷米来到新西兰的小岛上,期待过世外桃源的生活。雷米像母亲一样呵护他,不时把他从虚幻的童话中带回现实。给他最安全的感觉,让他像一位高傲的国王遨游在自我的灵魂深处。雷米叫顾城可汗,把他当做孩子来照顾,又把他当做神来膜拜。可是,他是一个诗人,一个感情充沛,浪漫喜悦的男孩,他爱上了英儿,一个他的追随者,他在两个优秀的女孩间徘徊。最后还是英儿默默地离开。英儿对雷米说自己是顾城浪漫的殉葬品,而他的妻子,如同母亲的女人,才是他生活的支柱,灵魂的支柱。

他依赖她,如同青青的蔓藤盘桓在高大的墙壁上,体味着丝丝凉风和阵阵暖意。

不知道什么原因,雷米死在利斧下,而顾城自缢身亡。有许多不同的版本解释事情的原委。我还是欣赏舒婷的态度,“把最后一片安宁留给他”,这种结局的惨烈程度有理由让许多人放弃刨根问底的做法,死者不复生,不要再把人世的喧嚣加给他们了。(“创根问底”应该是“刨根问底”。)

有人说他是精神病和杀人犯,我不相信能写出那么多曼妙诗歌的人,能有力量握住利斧,能有勇气伤害哪怕比蚂蚁更柔弱的生命。(这一句话不好理解,用三个并列的“能”不能更好地表达文章的意思,把后面两个“能”改成“会”效果好一些。)我想说的是,诗人用生命、用鲜血去祭祀每句诗,而我们呢?我们用一种抽离情感的眼神若即若离的呼喊去召唤这些远去的斗士。我们的文章在哪里进行不下去时,便牵出他们的一句话,仿佛这是诗的全部和荣耀。莫名地出现,莫名地作用,然后莫名地放弃。

记得顾城曾对雷米说:“我是一座城,与你无所不在。”诗人的爱,是支持生命的全部信仰和内容。他有极度的敏感,在十三四岁的年纪就写道:“我在幻想着,幻想在破灭着,幻想总把破灭宽恕,破灭却从不把幻想放过。”这是一个多大的孩子啊,在母亲怀里撒娇的年龄才刚过,就用忧郁而安静的眼光来描绘梦想和现实。他在白天的光线里做梦,在阳光里沉睡。在居住的房间里,那些雪白的墙壁上,他都会仔细而随性地记录下每一次思想的火花。每个夜晚,都会有一场盛大的祭祀和膜拜。

《一代人》里有顾城的经典文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那是个缺乏信仰的时代,一个动乱的时代刚刚结束,政治的氤氲之气还未散去。人们盲目地走,从未憧憬过什么,或许只有物质的追求。顾城,偏居一隅的思考者,卑微的弱者,却发出了时代的强音。读他的诗,怎样形容感觉呢?朦胧诗歌,已经被泛滥地讨论过了。他的诗,却超出了这样的泛滥。喜怒无常的海、泥土、暗涌、孩子,飘越乡村的云,让我们都欢乐地去热爱生命,却又害怕它们脆弱得禁不住一碰。

“我一会儿看你 / 一会儿看云 / 我看云时觉得很近 / 看你时觉得很远”读这首诗时我很难受,因为读出了他的无奈,还有对孤独的恐惧。害怕身边的人离开,害怕要随云独自飘飞的感觉。他只是一个孩子,他和海子一样都是孩子,他们都是活在自己世界的人。(引用顾城作品里的诗句来写顾城,使其形象更加突出。)

记得海子在时的照片,一头蓬乱的发,记得顾城的大眼睛和高高的棉布帽。落拓不羁的人们,总有血色的梦想和属于自己苍白的世界,还有对太阳永恒的仰视。尼采说崇拜太阳的人是危险的,他们用生命体验悬崖边的危险。

最爱他《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他是一个手握彩笔的孩子,画下了许许多多可爱的东西,画下了永不流泪的眼睛,画下了露水能看见的微笑。画到最后,疲倦的时候,然后就会睡到永远的云端。(结尾处以浪漫的笔触描绘了顾城的形象,给读者流下无限想象的空间,同时也照应了前文,突现文章的主题。)

总评:文章内容丰富,文采飞扬,语言富于灵性。标题引用顾城的诗句,准确而有韵味。开头从容不迫,徐徐道来,具有大家风范。主体部分借用《顾城别恋》介绍他的生活,引用《一代人》写他的才气,最后以《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照应开头,总结全文。

篇10

关键词 古典诗歌;中学生;健全人格

【中图分类号】G633.3

1引言

在中学阶段是学生健全人格构建非常重要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学校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语文中古典诗歌教学对于中学生健全人格的构建具有非凡的意义。本文对中国古典诗歌教学与中学生健全人格构建进行了论述。

2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现状

2.1教学内容存在缺陷

在中学古典诗歌教学内容设置上能够使教学要求得到基本的满足,但是尚存在很多缺陷。老师对于教材选文比较注重,忽视了我国广博的古典文学宝库,在教学上只针对个别作品或者个别作家,很少联系同题材风格的不同作家,这样就使得单篇作品和古典文学背景断裂开来,使得教学效果受到极大影响。

2.2思想意识不强

在学校教育中,很多教育者都认识到了古典诗歌对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作用,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冲击下,有部分教育者认为学多少、懂多少古典诗歌对于物质生活质量的影响很小,且很多教育者缺乏对古典诗歌的热情,缺乏教学热情,这种不强的思想意识必然会影响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积极性。

2.3课堂教学方法存在缺陷

在中学古典诗歌的课堂教学上,主要是进行理解和诵读,通过反复的诵读来加深理解,在背诵一定量的作品上使学生可以具备一定的欣赏古典诗歌的基本能力。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古典诗歌的时候,主要是对诗歌的作家升平、艺术手法、时代背景、作品内容进行分析,很少涉及到作品对于阅读者的健全人格的构建层面上,总的来说,中学古典诗歌教学方法单一、目标较低,效率低下,角度不新颖。

3中学古典诗歌教学与健全人格教育构建的关系

3.1通过古典诗歌开展感恩教育

当前我国很多的家庭中都只有一个孩子,这些在溺爱中长大的学生常常只知道一味的索取,却不懂得给予与回报,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普遍存在着自私心。在他们的眼里,父母和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而且有极个别的学生在面对老师的批评时,会怀恨在心,在面对父母的指责时,会大动干戈,在这样的极端行为的背后,是现代中学生对亲情淡薄的充分暴露。为了使学生能够真正的明白亲情的含义,老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收集关于父爱、母爱的诗词。很多学生都会找到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首诗对母爱的伟大给予了充分的赞颂,还有很多古典诗歌吟颂了伟大的母爱,比如《劝孝歌》中的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这些浅显易懂的古典诗歌,虽然不能使的中学生的思想轨迹一下子被改变,但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诲,会逐渐渗透到学生的人格中,使学生学会感恩,让学生可以在一片人性美的沃土中心灵得到成长。

3.2通过古典诗歌开展挫折教育

由于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将孩子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也大包大揽过来,让孩子在顺风中成长,但是生活中挫折是必然存在的,尤其是在他们在离开父母就读的时候,他们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在人生成长中非常重要的青年阶段,老师应该通过古典诗歌对中学生开展挫折教育。老师可以通过苏轼写的《卜算子》这首诗歌展开教学,对苏轼创作这首诗的背景进行介绍,他是在“乌台诗案”后被发配至岭南,他的人生经历了巨大的艰难和寂寞。他的心情和境遇不是常人能够承受的,但是他在词中表达的是何等的心胸与气度。然后让学生想一想苏轼的遭遇我们还有什么困难不可以克服呢。这样的例子在古典诗歌中可以找到很多,可以安排学生在网络上查找,并进行诗歌朗诵会,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从心理上体会到古代哲人具有的精神特征,进而在中学生人格的形成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3通过古典诗歌让学生领悟人格美

人格是一个有机体,内部过程要协调统一,通过诗词教育可以让学生的情感、心理协调统一,这是因为诗言志,诗歌本身就是人生的反映和升华。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老师通过古典诗歌教学能够让学生受到诗歌中人格特质的影响、感染,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让中学生获得强大的人格力量。

4总结

本文对中国古典诗歌教学与中学生健全人格构建进行了论述,首先论述了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现状,包括教学内容存在缺陷、思想意识不强、课堂教学方法存在缺陷,然后论述了中学古典诗歌教学与健全人格教育构建的关系,包括通过古典诗歌开展感恩教育、通过古典诗歌开展挫折教育、通过古典诗歌让学生领悟人格美。总而言之,中国古典诗歌教学对于中学生健全人格的构建具有重大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