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名言句子范文

时间:2023-04-04 21:38: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鲁迅的名言句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鲁迅的名言句子

篇1

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曾说过一句名言:“只看一个人的着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的确是这样,一个人只吸收一方面的知识是不行的,你需要从多方面去吸收,这样才能得到充分的知识,

就拿我来说,老师经常叫我们多看书,可我们只看漫画书和爱情小说,最不喜欢看得救是《水浒转》《三国演义》作文书等,那些什么报纸,新闻我都不喜欢看,就算给老师家长逼我也只是囫囵吞枣的看。应为我不经常看课外书,所以我每到写作文时都不会用四字词,好句子等弄到在做作文里无话可说了。自从知道了鲁迅这句名言之后让我懂得了自己不能偏自己喜欢的,也不能不堪不喜欢的书,讨两样都看一下,要看看课外书,看看课内书的,这样我们才能吸收根多的知识。这样才能丰富自己。

现在我时时用鲁迅的这一句名言提醒自己,不要只看自己喜欢的书,也要看看别的书,看看不同作者的书,认自己吸收根多的知识。

篇2

事过多年,都爱诗爱得发了疯的“顾不老”和纪老,一先一后归了道山。这一有趣的判断句我时时想起,感到拿它来给天下众生分类,虽失诸天真,但做造句练习,却颇为好玩。好就好在简单明了。

英国大散文家兰姆,也把世人分为两类:借债的和讨债的。且依这格式随手造些句子,人可以分为:穿鞋的,不穿鞋的;穿高跟鞋的,不穿高跟鞋的;吃素的,不吃素的;老的,不老的;病的,不病的;人分犯错误的,不犯错误的;有死知识的,没有死知识的……

遗憾的是,这类句式未必能涵盖全部,纪弦老人那一句,没有触及这样一类:既不爱诗,也不不爱诗。因为,“不爱”近于仇恨,是需要消耗感情或者力气的。而和诗无关的人,恰在地球上占着多数。

做过以上的造句练习,犹感不过瘾,想做难度大些的。比如,鲁迅在名篇《坟》里,以比任何史家“更其直捷了当”的方法,把中国历史分为: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悠悠千载,无非是“做不得”和“暂时做稳”的循环,云云。我且来东施效颦。男人分两种――想做单身汉而不得的,暂时做稳了单身汉的;想跪搓衣板而不得的,暂时跪稳了搓衣板的。赌徒分两种:想赢而不得的,暂时赢了的。土豪分两种:欲炫富而不得的,暂时能够豪华给人看的。欲成就功名的:欲拍马而不得者,暂时拍对马屁者。洋洋洒洒写开去,难度似乎也不大。

然而,问题来了。鲁迅的名言中,既然有奴隶,自当有奴隶主。鲁迅的判断貌似全称,但故意漏掉奴隶的对立面,即主子。针对彼时的统治者,可以这样划分历史:一,想做奴隶主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主的时代。然而还是不工稳,在“奴隶”和“奴隶主”之外,至少漏掉一类――鲁迅讥刺为“以鸣鞭为唯一业绩”的“奴隶总管”,此外,还要加上一类,不但“鸣鞭”,而且挥动鞭子和刀枪,实施折磨与杀戮的奴才(主要的,他们对付奴隶,但有时也对主子动手,以取而代之),奴才才是才,这一类,在中国的数量,可不能小觑。

我细读鲁迅的原文,又有新发现。原来,教中国奴隶“想做而不得”,或者“暂时做稳”的,不但有本国的统治者,还有外国人。这就复杂了。只好再造句以补充,外国人分两类:一,教中国人做奴隶而不得的,二,让中国人暂时做稳了奴隶的。不过,这里的漏洞还是不小――无法涵盖全部。有烧圆明园的英法联军,也有办教育、救济贫苦中国人的传教士;有抢掠中国文物的,也有把庚款转为培养中国留学生的基金的。

篇3

汉语言必须符合它的“三性”。何为“三性”?即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这是运用语言亘古不变的准则。

学习汉语言,一般应先从用词准确着手,锤炼词语;其次要把句子造通,后把句式造好;最后才可以用语句描绘意境。由此可见,准确性是对一切文章和讲话的基本要求,也是鲜明性、生动性的基础。准确性属于逻辑学中的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问题。概念不明确,判断不周密,推理不合逻辑,所使用的词、词组、句子必然不准确;反之,所使用的词、词组、句子必然不准确,所表达的概念、判断、推理必然不合思维的规则,即违反了准确性准则。

例如这么一句话:“这次放学回家,既看到了我爷爷,又看到了我奶奶,真是一箭双雕啊!”这句话乍听起来很刺耳,但仔细分析一下,只是用词不正确的问题。“一箭双雕”是个成语,是“语义双关”或者是“做一件事达到两种目的”。在这里用“一举两得”,还说得过去,也好听一些;要是什么都不用,干脆把最后一个分句删掉更好。

当然,语言的准确性必须统一于特定的思想内容。语言的运用如果脱离了内容,只就词句本身来谈准确不准确,就会陷入咬文嚼字、玩弄技巧的泥坑。

赵青《我和爹爹赵丹》一书第286页引用了这样一句话:“鸟之将亡,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亦善!”句中的“亦”应写作“也”。“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是中国古代一句流传十分广泛的名言,出自《论语·泰伯》。其中的“也”,是文言助词,无实义,表示句中停顿。而“亦”是副词,意思如同现代汉语中的“同样”。上述名言中的“也”显然不可代之以“亦”。因此,语言的准确性应是以准确地认识事物为前提,选用准确的词语表达准确的思想内容。

运用语言,有了准确性的基础,还得讲求鲜明性。鲜明性是一切文章的共同要求。所谓鲜明性就是遣词造句语意明确、条理清楚、言短意长,能够把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鲜明地告诉读者,给读者以清晰的印象,使读者受到教育。

在这些内容的基础上,鲜明性对文学作品来说,还有更多更高的要求。如用鲜明个性的语言刻画人物性格;鲜明色彩的语言描绘社会环境及用较少的语言表达较丰富的思想内容等。譬如中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一课的同志的《沁园春·雪》上阙: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这首词里以奔泻的革命激情,博大的胸怀,惊人的气魄,色彩鲜明的艺术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幅雄浑神奇的画卷。不仅塑造了无限雄伟、壮丽的祖国山河的鲜明形象,而且准确的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再如,《红楼梦》第三回中林黛玉的一段话也很有魅力。

“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瞎罢了!’”

“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又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这两段文字中是黛玉对两个人的回答。初看是平常话,其实鲜明的语言这里把黛玉时时留意,步步小心的寄人篱下的心态和性格全展示了出来,足见作者的功力。引导学生认识小说戏剧的美妙之处,不仅仅让学生有一种美的享受,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又如,语文教材里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只有两千多字,却写活了封建里的一群人,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孔乙己这个迂腐、懒惰、穷困、潦倒的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如,“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句话概括了丰富的内容:孔乙己看不起做工的短衣帮,为了跟他们区别,舍不得脱掉那件又破又脏的长衫;但他又不阔绰,所以只能在柜台外站着喝酒。这就是艺术的语言,鲜明性的体现,精炼的典范。要想使文章具有鲜明性,只有一把抓住事物的本质,才能用极少的语言写出鲜明丰富的内容来。

一般来说,鲜明的语言,往往也是生动的语言,但生动性在词章技巧方面还要有自己的特殊要求。它要求语言要新鲜活泼,感情洋溢,有说服力、感染力。语言的生动性是语言形象化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它应贯穿全部文学作品。

使语言生动活泼的手段很多,如精心锤炼词语、巧妙安排句式、广泛运用意境描绘的方法等。

如朱自清的《春》中语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钻”字用得好,“钻”表现了生命力顽强,写出了春草迸发而出的挤劲。“偷偷地”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这样写赋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识,富有情趣,惹人喜爱。“偷偷地”要轻读,将“钻”换成“长”或“蹿”就平淡了,既没有了那种顽强的生命力,语言也不生动形象了。“嫩嫩的,绿绿的”本该在“小草”的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放在句末,单独从句子中拿出来,主要是为了强调、突出小草嫩绿的特点,同时使句子生动活泼,富有生气。读时第一个字重读,后两字要轻。将“嫩嫩的,绿绿的”放回原来应在的位置,作比较朗读,体味其不同的效果。“盼望着,盼望着”——期待春天的心情多么殷切。东风来了——报告春天的消息。春天的脚步近了——赋予春以人的动作,表现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

课文最后三段的三个比喻句,总写春天的新、美、力。春天是新的,她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是美的,她纯洁又灵动;春天是健壮的,她充满生长的力量。春风是无形的,是难以描绘的。作者娴熟地从触觉、听觉、嗅觉的角度,把无形、无味、五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感。

然而,语言的生动,并不在于用词是否华丽。有时不用形容词,直接说出,只要恰到好处,语言同样生动。

咱们再来看一下鲁迅先生的作品《狂人日记》,文章在掀开了那几千年吃人的“筵席”之后,末尾只用“救救孩子”四个字总结全篇。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扣人心弦,发人深省,令人久久不能平静。四个字,道出了多少言外之意,引发了读者多少丰富的联想,又给人多么有力的鞭策!这就是语言的生动、鲜明、准确之处。

有人说“语文”是“语言”和“文字”的结合体;也有人说“语文”应该是“语言”和“文学”的融合;更有人说“语文”是“语言”和“文章”的组合。其实无论哪一种说法都注定了“语文”这门学科的美学意义是客观存在的,美感是语文学科的必然属性之一。

篇4

1.能正确朗读并能背诵。

2.借助注释、插图及工具书理解古文内容,感悟语言魅力。

3.创设情境,引导想象,体会心灵相通的知音之境。

4.补充古今名人的诗作,体会觅得知音之幸与失去知音之痛。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体会心灵相通的知音之境,并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识伯牙琴技高超

1.播放古筝曲《高山流水》。这首曲子怎么样?你们听懂了什么?

2.这首曲子的背后还藏着一个故事呢,你们知道吗?(课件:俞伯牙和钟子期)你们知道他们的故事吗?

3.伯牙的琴艺到了什么程度呢?荀子《劝学》里对他的技艺是这样描述的:

(课件: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伯牙鼓琴,拉车的马都驻足倾听,难怪他被尊为“琴仙”。今天我们就要走进伯牙的故事。

4.我们读课题。弦(正音xián)。理解“绝弦”。

【设计意图】学生也许说不清楚古筝曲《高山流水》的意境,但是好听的曲调能放松学生心情,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他们走进伯牙与子期的故事,做了很好的“暖场”。

二、正确朗读,感受古文的韵味

1.这是我们第二次学习这种体裁的课文,它叫文言文。它的遣词造句和我们现在的课文有所不同,要读好它,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2.课件给出画有节奏线的全文,学生自由练读。

3.有些词在我们今天的课文里,是很难看到的。你发现了吗?(哉、兮)

它们都是语气词。注意了它们,古文的韵味就能读出来了。(课件将语气词标红)

4.指名练读含有语气词的两个句子。

5.齐读全文。

【设计意图】古文不长,但读好不易。因为小学阶段的古文学习主要是感知古文的特点,为初中学习作铺垫。所以,借助节奏线和语气词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能让他们感受古文的节奏和韵味。

三、理解内容,展开想象,体会知音之境

环节一:自学。

1.你们读得不错,可是光会读还不行,要读懂它,我们有哪些方法呢?

生回答,师相机板书理解古文的方法。(看、想、猜、查)

2.自由读课文,按照总结的方法自学,再和同桌交流,了解古文的意思。

环节二:反馈。

1.我仔细听了好些同桌对内容的理解,发现大多数同学已经读懂了课文的意思。那么,我要考考大家,课文中有个字一共出现了四次。是什么?(善)

“善”在字典里,有以下解释。你认为它们分别是以下哪个意思?

课件出示:

(1)心地仁爱,品质淳厚

(2)良好的、容易,易于

(3)熟悉:面善

(4)擅长,长于

(5)赞许

2.课件出示:“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理解“善哉”:

师:这两句中的“善”字选择哪种解释?你们是怎么夸赞别人的?(太好了,太棒了,真行,真神……)

师:对,这就是“善哉”的意思。带着这样一种欣赏,再读读这一句。

理解: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

师:子期听了伯牙的弹奏,他是怎么赞叹的?(指名读句子)

师:子期好像看到了什么?谁来说说?

师:高高的泰山和洋洋的江河就是伯牙高远的志向啊,子期都听出来了!我们一起来读读子期的赞叹。

3.课件出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师:这两个“善”字是什么意思?(擅长)“听”指什么?(欣赏)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和老师合作读句子。

【设计意图:根据小学古文教学只是初步感知古文特点的教学要求,在反馈环节,没有句句落实意思,只是抓了一个字“善”,由这个字带出了对关键句的理解,希望达到化繁为简的效果。】

环节三:造境,感受知音之情。

1.师创设意境:一个善鼓,一个善听,这种心灵相通的感觉真的很美好!同学们,我们想象一下:

(1)(出示皓月当空的精美画面)伯牙和子期沉浸在悠扬的乐声里久久不愿离去。直到夜晚,当一轮明月升上天空,那皎皎的月光洒满大地,此情此景,令伯牙心中一动,指尖流泻出一段琴音。

你们猜伯牙想到了什么?

子期能感受到伯牙的心意吗?他会说什么?

课件提供句式:善哉,_______若_______。

(2)(出示山间流水图、薄雾绕山图、杨柳依依图)伯牙环视四周,在月光的照射下,大地好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山谷显得格外清幽,潺潺的流水清澈见底,徐徐的清风拂动着岸边的依依杨柳。此情此景,让伯牙满心喜悦,又弹奏出一段乐章。

子期啊子期,你听出伯牙的心意了吗?(善哉,_______若_______。)

看,伯牙心中所想,并用音乐描绘出的画面,子期都能感受到,这就是——学生齐读: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师:“念”是什么意思?文中哪个字的意思跟它一样?(志)再读。

师:这样心意相通的朋友,我们就叫他们“知音”。(板书:知音)

2.伯牙能拥有这样一位知音,心里是怎样的感受?用一个词语形容。

课件出示: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

3.带着你的喜悦,再读。

【设计意图】借助精心选择的画面和教师的语言,希望把学生引入文本特定的情境中,并能仿照文中的句式练说,感受知音相遇的融洽与欢乐。

环节四:感受失去知音之痛。

1.两人依依惜别,约定来年再会,到了约定的日子,伯牙千里迢迢赶来赴约,迎接他的却是一■黄土。读课文:子期死……

2.伯牙在子期墓前写了这样一首短歌。课件出示: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3.此刻,伯牙一定在(回忆、伤心、哭泣),我们不禁要问问伯牙:你伤心什么?回忆什么?痛苦什么?

4.你能感受到此时伯牙的心情吗?用词语概括。(伤心、忧愁、绝望、痛苦……)这就是伯牙绝弦的原因。

5.你们读懂了伯牙的心声,已经成为伯牙的知音了。再读文本。

6.还记得伯牙是以什么闻名于世吗?他丢掉的,放弃的只是琴吗?破琴绝弦,让你感受到了的是什么?(悲壮、无奈、伤心欲绝)

所以,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再读课文:子期死……

【设计意图】借助伯牙的挽歌,体会他失去知音的痛苦和绝望,感知从古至今“士为知己者死”的内涵。

四、名言佳句拓展。

1.从春秋到现代,这对知音的故事被人们传诵了几千年,他们之间的情谊让你觉得怎样?

2.课件出示名言佳句。

千载朱弦无此悲,欲弹孤绝鬼神疑。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深相知。——王安石《伯牙》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小重山》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鲁迅《鲁迅全集》

3.知音难觅,如果将来幸运的你能找到的话,一定要格外珍惜!同学们,让我们在《高山流水》的乐曲中再走进伯牙子期的故事,体味那份真挚的情谊。读全文。

篇5

【原文】

子曰:“宁武子①,邦有道,则知②;邦无道,则愚③。其知可及④也,其愚不可及也。”(《论语・公冶长》)

【注释】

①宁武子:卫国大夫,姓宁名俞,“武”是死后的谥号。

②知:通“智”,聪明,富有智慧。

③愚:汉代经学家孔安国认为是“佯愚似实”,意为“装傻”。

④及:赶得上。

【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在国家太平、政治清明的时候,便聪明;在国家昏暗、政局混乱的时候,就装傻。他的那份聪明劲,别人也许能够赶得上;但是那装傻,别人就赶不上了。

从以上对《论语》原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孔子说“愚不可及”的本意是夸赞宁武子的某种精神品质,并非骂人的话。那么宁武子的“愚”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品质,是像有的人说的“揣着明白装糊涂、明哲保身”吗?若是这样的一种精神品质,似乎很难引起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的认可和欣赏。

对名言的理解有时需要“知人论世”,结合主人公的生平事迹来考虑。宁武子青年时代的国君卫懿公嗜好养鹤,给鹤封官加爵却漠视民间疾苦,以致遭遇灭国之灾时没人愿意抵抗,民众都说“让你的白鹤替你打仗去吧”。后来在齐桓公的扶持下,卫文公复国,执政二十多年励精图治;卫文公去世后,卫成公继位,政局再次陷入动荡之中。但从史料来看,在“邦有道”的卫文公执政期间并未见宁武子如何施展才能的记载,他的主要政治作为恰恰都发生在“邦无道”的卫成公时代,以“揣着明白装糊涂、明哲保身”去理解“愚”的内涵似有不妥,恰恰相反,他的“愚劲儿”是勇于担当历史责任、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著精神。

晋国和楚国当时正在争夺霸主地位,楚国攻打宋国,晋文公向卫成公借道救宋,国中大臣认为应该亲晋远楚,卫成公不听,拒绝了晋国的请求。晋楚城濮之战后,晋文公又想拉拢卫成公结盟,卫成公不顾反对再次拒绝,晋国一怒之下派兵攻占了卫国,败亡之际宁武子选择坚决追随昏君奔逃他国。后来,卫成公想回国复位,却遭大臣的极力反对,这时宁武子从大局出发劝大家以社稷为重,从中反复斡旋调和,对双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让卫成公得以复位。不久,卫成公又听信谗言滥杀朝中大臣引起晋国强烈不满,晋国派人拘禁卫成公并请示周王杀掉他,宁武子千方百计买通下毒的人减少药量,这才保住卫成公的一条命。九死一生的卫成公又通过军事杀害已经继位的卫君,重掌大权。几经折腾,卫国已是元气大伤,被迫迁都帝丘。有一次,卫成公梦见祖先托梦说“夏后相夺走了我的祭品”,于是下令祭祀夏后相。宁武子这时又以死进谏,说祭祀是国家最重要的事情不能随便更改,更何况夏后相与卫国根本没有任何关系,胡乱祭祀会引起动乱。

以上事件无一不是发生在“邦无道”之时,而宁武子的政治作为非但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明哲保身”,恰恰相反,是在国家生死存亡关头挺身而出,选择勇敢担当,知其不可而为之,甘冒生命危险拯救国家、黎民于困苦边缘。相对常人来说,这是不识“时务”,是“犯傻”,“知其不可而为之”也是一种不够聪明的自保做法,但正是这种“愚劲”引起了孔子强烈的政治共鸣。孔子所处的时代“礼崩乐坏”,但他却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天下归仁,奔走呼号,游说列国,哪怕遭遇再多的误解和嘲讽,亦不改其志。综观宁武子和孔子的一生,无疑都是将“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愚劲”作为一生追求的。

可见孔子说“愚不可及”非但不是骂人的话,相反是高度赞扬与自己产生强烈政治共鸣的宁武子的言论。

篇6

就领会新课程标准精神实质及个人的教学实践谈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重视课前预习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预习是一种课前自学,就如同战前的侦察,打仗不侦察往往会出现不必要的牺牲,学习不预习也会造成不必要的牺牲,牺牲的是时间和精力。预习了才知道难点、重点是什么,不懂的地方在哪里,心中有数,听讲才能主动,也才容易与教师产生共鸣,配合默契,积极主动地学习。但很多学生不懂得如何预习,认为预习只是读读生字、课文而已,这根本达不到预习的目的。因此,只有指导好课前预习,才能有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预习,应从以下向方面入手:

1.明确目的。开始时给学生布置预习的范围,帮助学生找到重点、难点,以后逐步给学生布置预习提纲。心理学研究证明:带问题读一遍比不带问题读五遍效果还要高。学生带着问题读就得边读边思考,从书上找答案,这种学习主动积极,效果当然好。

2.鼓励质疑问难,学做预习笔记。学生预习时,除了抄写课文的词句、重点,还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把弄不懂的问题记下来,为上课时弄懂这些问题做好思想准备。

3.教给“圈、点、批、注”的预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站在书上看书”,首先要学会对书圈、点、批、注,把看了书的感想、想到的问题批、注在书上。宋朝学者朱喜熹读书时喜欢用各种彩色笔做记号,初读时,把有体会的地方用红笔画出,再读时用青笔画出,以后用黄笔,最后用黑笔,他说这样可以“渐渐向里寻到精英处”。做记号的方法对学生也是非常有用的,因此,教师事先可以和学生商量几种常用的记号,如直线表示比较重要的内容,曲线表示特别重要的内容,重点号表示关键的词语,问号表示对句子或观点的质疑等。

二、当好“中间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强调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生动活泼地发展。教师必须从纯粹的知识传递者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启发者、合作者、促进者和参与者转变。有人曾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比作“中间介绍人”,这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教师只是把教材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交流。教学中提倡教师少问,学生多问,学生通过读、思、议,自由发挥、自由伸展,不必循规蹈矩、亦步亦趋,凡事都得符合或趋近教师的解答,统一到标准答案上去,学生可以标新立异,大胆假设,只要能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就行,从中学会感受、体会、体验、揣摩。教师不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是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相机指导,或矫正目标、或提出要求、或纠正错误、或进行激励、或梳理归纳。让学生自读自悟,学生在读中悟到的方法往往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提出的问题往往是文章的重点、难点,结合问题加以疏导,就水到渠成。例如教学《早》这篇课文,一位学生提出问题:鲁迅上学迟到是有原因的。老师批评他,他为什么不向老师解释清楚,而是默默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结合这个问题,我让学生讨论,他们有的说:鲁迅尊重老师,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有的说:他后悔不该迟到;有的说:鲁迅不想以家务繁重作为理由原谅自己……从而让学生领悟到鲁迅严格要求自己,这样就轻易地解决了本课的一个难点。

三、拓宽学习渠道,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

篇7

一、注重创新,开放发问

所谓开放发问,就是指当问题的结果不确定或者问题的条件不足时,从而答案会多种多样,这就需要学生进行自主推断。这样的问题,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诱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探寻答案。同时,教师在点评的时候也要多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在学生思维发散的提问的基础上,通过“巧问”,引导学生想的更为深入,更为广泛,把“问”与知识的学习、情感的陶冶、能力的提升、思维的提升有机的结合,较好的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精心设计教学,巧设问题点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是取得良好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要想取得高效课堂教学质量,光有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在课堂教学中巧抓问题点。

(一)核心内容处提问

所谓核心内容就是对整篇文章能够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的文章,或者是学生较难理解的重点、难点等。比如寻找文中的“题眼”,诗歌中的“诗眼”,等等。教师把握住这些关键内容,仔细分析课文内容,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我在教学苏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材中鲁迅先生写的《故乡》一文中时,抓住“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一句展开教学。启发学生思考:作者说这句话的含义究竟何在?这句话表达了文中主人公怎样的一种信念呢?结合学生的体悟、教师的引导,学生就能够轻松明白这句话强调的是实践的重要意义;这样的一个比喻句,表达了“我”对于追求新生活的坚定不移的信念。这样,无形中就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教学目标轻易就能够达成。

(二)在有深意的句子处提问

在学习课文中,有很多语句都有着较为深刻的含义,有时隐藏着作者匠心独运的写作意图。很多语句相当含蓄,通过表达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文章主题。很多句子,字面意思一目了然,但字里行间蕴藏着深深的情感,耐人寻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若能够抓住这样的句子,并深入思考,无疑为深入理解课文增加了一条好的途径。比如苏教版九年级教材中铁凝女士的《生命与和平相爱》一文中的结尾有这样的一句话:“后来一切都好”。看似这样一句平淡的句子,以此句结尾,看似幼稚,实则表达了人类善良的天性,表达了一个孩子朴实的善心,同时也代表着人类最美好的愿望。在课堂教学中若能够抓住此句设问,经过同学们的积极思考,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自由讨论,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能够强化学生思维的训练。

(三)在关键处追踪提问

课堂教学中,有时教师在提问完成之后,学生做出回答,然后稍作点评,即为完成提问。很多时候,这样的提问不仅起不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而且还会使得学生思维受到局限。在教学中,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之后,教师要用一双“慧眼”去观察问题,看有没有起到提问的效果,若是效果不明显,教师要接着此问题,深化提问,追问第二个、第三个问题,使得学生的思路随着提问的深入而趋向深化。

三、面向全体,科学提问

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问的问题要难易适中,提问的内容要彰显梯度,富有层次感,提问的对象还要具有选择性,尽可能给予每一个人同等思考和回答问题的机会。教师也可以运用多种方式,灵活提问。可以采取个别回答也可以采取推荐小组代表回答,或者抢答。教师应该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回答,比如对于“优等生”提一些具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对于“中等生”提一些拓展素质的问题,对于“差等生”提一些基础知识问题,兼顾全体学生,助推全体学生共同成长进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使得课堂提问效果发挥最大作用。

篇8

1、 语文课本中积累语言。现行人教版教材插图美,语言文字更美。课文中出现了许多名言警句、人生格言、成语等好词佳句,如道道甘泉,使人回味无穷。他们都是前人语言的精粹,是学生语言积累的好资源。人教版课文中引入了很多大师级作家的文章,比如季羡林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周晔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老舍的《北京的春节》等,在上此类文章时,我引导学生诵读这些佳作的同时摘录文中的好词和自己喜欢的句子。

2、 现代媒体中积累语言。21世纪的今天,科技经济高度发展,电视、电脑等媒体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庭。教师鼓励学生在欣赏精彩画面、动人音乐的同时,用心听其中的语言,让学生获得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的语言。如2008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我让学生看中央电视台的全程直播节目、听记者的现场采访,随时记录解说词中令你感动的词语与句子,事后在一次“写给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中,班中大部分同学都写的真实而又感人,还有几位学生的作文还获了奖。又如很多学生爱听流行歌曲,还学唱的有模有样,我抓住这一实际,在班中开展我爱记歌词活动,后来的几次作文中很多学生自然地引用上了一些歌词,把文章写得很生动。

3、课外阅读中积累语言。课外阅读对开阔学生的视野,获得丰富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人说,少年时代的大量阅读,就好比在银行里储蓄,孩子可以终生享用它的‘利息’。阅读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础。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一个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在教学中,我利用讲故事的形式向学生推荐了很多好书。如:《草房子》《小王子》《窗边的小豆豆》《根鸟》《爱的教育》等;我还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阅读:如在教学《景阳冈》一课时,我推荐学生去读《水浒传》;教学《猴王出世》时,推荐学生看《西游记》;教学《金色的脚印》时,我向推荐动物小说《101斑点狗》、《第七条猎狗》、《退役军犬黄狐》……只要学生能读懂的作品,我都大力推荐,在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划出自己喜欢的词语与句子。

4、 学生交往中积累语言。学生是社会的人,每天接触最多的无疑是家长、老师、同学。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及时捕捉他人的语言、动作、神态,教学生先在头脑里暂时记忆,后抽空做好笔录。

(1)随性记录。没有题材、主题等的硬性规定,不需要华丽的辞藻,不需要过多的省悟,没有那么多的道理,学生可以由着自己的喜好和见闻记录身边的生活。比如:今天放学回家,我看到妈妈好像很疲惫,我真想帮妈妈分担点家务;我的同桌今天穿了件新衣服,听说还是什么名牌,真羡慕;写字课上,同学不小心把墨汁甩到了我衣服上,我宽容了他的失误……

(2)主题记录。在教师的组织下,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围绕一个主题,从不同的方面去搜集和记录素材。挑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以你的同桌为记录对象,记录他(她)一周的趣事;以传达室老爷爷为主人公,记录他在干些什么,对陌生人和调皮捣蛋的同学他是怎么处理的?早上几点起床等问题进行调查后进行记录;记录老师的精彩语录……

篇9

【关键词】课前活动;学习兴趣;年级阶段;学习效果

“语文难教”、“语文课难上”、“学生不重视语文”等,我们经常都能听到,这些言论也几乎被大家承认。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怎样改变这一现状,以便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呢?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必须下工夫培养和调动学习语文的兴趣。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我认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就在于课前三分钟的安排。课前三分钟的精彩活动能使那些本来很容易心猿意马的十三四岁的“淘气鬼”,一上课就能使思路迅速转移到语文学习上来,因而也就出现了接下来转入正课后师生配合相当默契,整个课堂生机盎然的情形。那么,如何利用这三分钟呢?在这方面,我不断地进行探索、实践,并形成了有自己特色且收到了较好效果的做法。

我主要按年龄特点、发展水平分年级进行以下训练:

七年级:

1.向你介绍我

学生刚进校,彼此之间都很陌生,需要进行相互了解,作个自我介绍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在自我介绍时,我会提前告诉他们除了介绍自己的姓名、毕业学校外,还要从爱好、特长以及人生观等方面介绍自己。介绍时尽量做到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有特点,有个性,要富有吸引力,切忌人云亦云。09级1班的学生刘睿佳就是在开学时自我介绍中崭露头角的,她介绍自己时的那句“相信我,没错的”,至今都还记忆犹新。事实证明确实如此。初中三年,她不仅成绩优异,而且能力突出,一直担任班长,是我的好帮手。这样的自我介绍不仅让同学之间能相互了解,增近情感,而且也让老师对学生的能力能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2.名言在心中

名言警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对人们的生活起着鼓励、警示和鞭策作用。在学生的自我介绍结束后,我就要求学生每天在黑板上写一句自己最印象深刻的名言警句,讲他们最喜欢的理由。除了要讲出句子外,还要他们结合生活实例,谈认识、谈感受、谈启迪。学生为了作好演讲,选择很多的句子,进行思考、重组,从中受到不少教益,积累了知识,丰富了语言,为写作活动做了有效的积累,同时,听讲的同学也获益匪浅。还记得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正热播时,有一个学生就在黑板上写下那句经典的“不抛弃,不放弃”,并结合许三多的形象和自己的经历,表达了自己永不言败的信念,给了同学们极大的鼓舞。抓住这个契机,我把这句话用毛笔书写,精心装裱,悬挂在黑板上方的墙上,做为我们班的班训。这条班训激励09级1班的同学在三年的初中生活中,战胜了无数困难,取得一系列辉煌的成绩,最终获得区优秀班集体的殊荣。

八年级:

1.百家讲坛

在读好课内书的基础上,课外的书也要学生广泛阅读,首先可从教材上所选的著名作家的作品读起,如,朱自清的散文,鲁迅的杂文、散文,冰心、巴金、老舍、莫泊桑、高尔基等人作品,同时还可以广泛涉猎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和当代文学、报刊杂志。

2.腹有诗书气自华

虽然在初中阶段需背诵的古诗已有一定数量,但毕竟有限。中国古代的优秀诗词还有很多。加上现在中考的诗词鉴赏均出自课外,所以加大背诵量,多了解一些古诗文的知识还是很必要。我常在课后收集一些短小的诗词或文言文引导学生来赏析,背诵,极大地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经典的诗词传承的人文意蕴令后人赏不完、品不尽。我还要求学生从《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诗词赏析中找自己喜爱的诗人、词人的作品,介绍作者,欣赏作品,讲析时将作品及一些重要的解释抄录在黑板上,让同学也摘抄好,背诵积累,一举多得。有的学生因为喜欢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大量地读苏轼的诗文,以及有关评价苏轼的文章;有的同学因为喜欢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也大量地去翻阅杜甫的诗文以及评介杜甫的文章。这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理解赏析能力。比如2010年成都市中考考的唐代诗人韩愈的《春雪》就是学生曾经在课前活动中背诵和赏析过的。

九年级:

1.新闻会

到了初三,我每周安排一次新闻会,尽可能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其中。课前可以让学生多收集新闻,可以是班级或学校的新闻,也可以是国内国际新闻,也可以是热点问题的透视。我要求学生新闻的同时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循序渐进,学生会越谈越好,对时事的洞察力和分析力也会大为增强。

2.演讲与口才

演讲是课前活动中难度最大的,在经过七、八年级的积累后,初三就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我提前一周给学生布置演讲内容和要求,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和素材,写好演讲稿,并熟悉演讲内容,到时进行表演。这个步骤难度较大,我会给予写作和演讲指导,要求学生从选择材料,确定主题,安排结构到命名标题,风格样式,逐项精心构思,巧于提炼;在语言方面可以层层切磋,句句推敲,字字斟酌,做到准确简练,富于表现力,尽力口语化,晓畅明白,不致产生歧义和误解。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演讲水平,还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可谓一石三鸟,何乐而不为呢?我选过以下一些主题:诚信、宽容、惜时、感恩、博爱、坚韧、乐观、勇敢等。为了让学生关注时事,加强对世界的了解,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还会安排一些专题性演讲。如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们在第一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有关抗震救灾的专题演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课前三分钟活动开展几年来,我真切地感到学生们进步了,学生由开始时的不敢上讲台到现在的争着要上讲台,由开始的无话可说到现在的滔滔不绝,由开始的忸怩拘谨到现在的声情并茂,由开始的不知所措到现在的潇洒自如。他们的口语表达、书面表达、交际、思辨能力都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语文成绩也有了大幅度的长进,对语文这一学科的兴趣也大为提升。

实践表明:抽出一堂课中的三分钟搞一下“语文活动”,看似占用了一些时间,但是,其激发出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做学习的真正主人的效果,却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所不能取得的。那真是:精彩课前三分钟语文学习更轻松。

愿能有更多的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前语文活动”方面走出更多、更宽广的路子来!我也将继续探索下去,真正做到“精彩课堂,魅力语文”。

【参考文献】

[1]仇芬英.《调动学生语文课堂学习兴趣》

篇10

关键词:《大话捧逗》 语言艺术 解读

引言

每年的春晚节目中,语言类节目(包括小品、相声)尤为观众所喜爱。2010年春晚,由两位80后演员贾玲和白凯南表演的相声《大话捧逗》播出后,观众对该节目褒贬不一,许多观众对之竟持否定态度。央视春晚编导大胆启用新人的做法无疑值得观众期待,但春晚启用新人所带来的风险也使得编导在审查新人节目时更为苛刻。再加上《大话捧逗》脱胎于早期传统相声《论捧逗》,央视春晚演出平台规格之高,两位新人表演的相声《大话捧逗》没有理由不是优秀的语言类作品。造成观众持否定态度的原因很可能是没看懂,或者说,看这个节目时我们缺乏深度分析,而只是凭感觉就做出评价。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展开论述。通过对鲁迅作品语言艺术的分析,解读了《大话捧逗》的语言技巧,并从修辞的角度对这种形式独具的语言艺术进行说明、阐释。

鲁迅作品中一种形式独具的语言艺术

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也是一位出色的语言大师。其语言艺术体现为多方面,我们仅以收录或曾收录到中小学教材中的几篇文章为例,来阐释它们语言上的共性――一种形式特别、表意深刻的语言艺术。

示例一,鲁迅《社戏》中有一段文字,写幼年的“我”等待名角小叫天出场的心理,语言颇有特色。摘录如下:

……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帮人乱打,看两三个互打,从九点多到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然而叫天竟还没有来。①

上述文字写“我”早年看社戏时,感到索然无味,却又焦躁不安地等待名角小叫天出场。文中等待的时间作者如写成“从九点多一直到十二点”,从文字表述上看,倒是简洁凝练,但会失去原文的表意神韵。原文故作繁复,看似嗦的叙述实际上恰能表达出“我”在特定的环境、条件、气氛之下一种复杂微妙、难以言传的心理状态(即索然无味、焦躁不安的心理状态),收到特殊的艺术效果。

示例二,鲁迅的散文诗《秋夜》,开篇有两句话很有特点:

在我的后院,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还有一棵也是枣树。②

上例表述如不考虑作者的写作目的,不从语言艺术的角度出发,两句话可缩略为一句话,如下:

在我的后院,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棵枣树。

改换后的表述语句通顺明白,简洁精练,而原文的表述,第一句和第二句语意上重复,甚至第二句本身也显得多余。但考虑到作者的写作用意,考虑到全篇文章,鲁迅先生就是要通过这两个看上去重复嗦的语句来描写物理世界景物的无变化,反复强调自己当时(1924年12月)心理世界的无聊、单调、彷徨和苦闷。这种隐藏于字里行间的言外之意、情感意义、联想意义,非如此重复的语言不能传达。

示例三,鲁迅的《〈呐喊〉自序》曾选入高中语文教材,里面有一段写“名医”给鲁迅父亲开药方的文字,摘录如下:

……因为开方的医生是最有名的,以此所用的药引也奇特: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对的,结子的平地木……多不是容易办到的东西。③

以上鲁迅如实描写了庸医如何误病人。庸医治不好病却开出难以找到或根本就找不到的药引来为难病人家属,既推诿了治不好病的责任,又显示出其医术的非同一般。奇特的药引,文中罗列了四种又加上省略号,语意上显示的是多不胜举。看似冗长的叙述无不透露着这种药引在当时是那样正常、普遍而实际上又是那样的荒诞不经。

上面所举三例,形象化的语言看似嗦、重复、冗长,但都很好地体现了作者的表意目的,且极具韵味,耐人咀嚼。晚唐诗人司空图的《诗品・含蓄》中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一句,意即通过形象化的语言,不须作者直接诠释说明旨意,或评论道理,让读者自去心领神会,如此才韵味盎然。这样看来,上述几例应归属“含蓄”的语言艺术,不同的是,鲁迅这里的“含蓄”,语言形式上非但不简洁,甚至故意繁冗、拖沓。这里的“含蓄”,其负面、消沉心理甚至讽刺用意正是通过有意重复、看似冗余的语言形式来传达的。从用语策略上看,这也是一种别样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含蓄”。我们把这里讨论的鲁迅作品的“含蓄”语言艺术概括为:语言形式特别,表意充分且意蕴深远。

春晚相声《大话捧逗》的用语技巧分析

援引上述结论,我们分析2010年春晚相声《大话捧逗》。2010年春晚相声《大话捧逗》,由两位80后新人表演,并在春晚节目评奖活动中获得了语言类节目三等奖,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但网络上的跟帖评论却褒贬不一,甚至截然相反。

这个获奖的相声小品,就传统相声《论捧逗》,围绕相声界名言“三分逗七分捧”的争论,演绎成三个版本:“琼瑶版”――《捧深深逗蒙蒙》、“金庸版”――《捧邪逗毒》、“宫廷版”――《捧逗秘史》。在小品的最后一个版本――宫廷版的《捧逗秘史》中,女演员的言语极为反常。台词中有多处重复,摘录如下:

a.……您说的是三分逗七分捧吗?您说的难道就是传说中的三分逗和七分捧吗?您说的难道真的就是传说中的三分逗和七分捧吗?它为什么要叫做三分逗和七分捧呢?

b.……没玩没了、没玩没了、没玩没了,没……

c.……您觉得没有关系吗?您真的觉得没有关系吗?您真的真的觉得没有关系吗?您不会想跟我断绝关系吧?

d.真的吗?这是真的吗?您真的真的觉得很难受吗?可是这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e.真的吗?这是真的吗?您真的真的已经受不了了吗?可是这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f.真的吗?这是真的吗?您真的真的已经不打算说相声了吗?可是这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g.您不要命了吗?真的吗?这是真的吗?您真的真的已经不打算要命了吗?可是这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④

仅就句子本身而言,语言形式重复、嗦、冗长,但联系我国乃至世界影视界的现状,尤其是电视剧,我们会发现该语言形式韵味悠长,耐人寻味。诚然,琼瑶剧、金庸剧、宫廷剧有很多影视精品甚至经典,甚至后来被续拍、翻拍。不可否认的是,重拍、翻拍的影视剧中,也有精品和上乘之作。但在续拍、翻拍的风潮中,不免有粗制滥拍的电影和肥皂剧,更不用说单纯追求商业利润的经典影视剧的重拍、翻拍剧。琼瑶剧中,以经典的《还珠格格》为例,竟有《还珠格格》1~4部,第一部24集,第二部47集、第三部40集、第四部几十集;有赵薇版的格格,有黄奕版的格格。再看金庸剧,《射雕英雄传》中的黄蓉有朱茵版的,有周迅版的;《笑傲江湖》有任贤齐版的令狐冲,有吕颂贤版的令狐冲,有李亚鹏版的令狐冲。宫廷剧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韩剧国语版《大长今》70集(李英爱),《贞观长歌》82集。《铁齿铜牙纪晓岚》也有1~4部(分别为24集、20集、48集、42集),小月的饰演者有不同的版本,袁立版最有名。而清宫戏则更热,像《康熙大帝》、《孝庄皇后》、《雍正皇帝》、《戏说乾隆》,等等。再有,在影视剧的命名上,《××秘史》可说是“宫廷剧”的一大特色。电视剧像《杨贵妃秘史》、《康熙秘史》、《前清秘史》、《太祖秘史》、《孝庄秘史》、《皇太子秘史》。拍宫廷剧的导演尤小刚尝到了“秘史”的甜头,拍的电视剧堪称“秘史系列”:之一、之二、之三等,要将“秘史进行到底”。不同版本的影视剧,集数越来越多冗长的电视剧,真的就像相声小品中说的――“没完没了,没完没了,没完没了,没……”

再看相声《大话捧逗》的最后一个版本――《捧逗秘史》,女演员贾玲的反常言语还是喋喋不休吗?有意重复、看似嗦的语言本身其实是在传达当今影视剧的现状――无节制的续拍、翻拍,并让观众在特别的语言形式中领会这种现状的无聊,进而微妙地传达出一种不满的情绪。

一句话,2010年央视春晚相声《大话捧逗》,其实是借“逗捧”的争辩,三个不同版本的演绎含蓄地传达出对当今影视剧大量续拍、翻拍这种无聊现状的微讽。如此看来,《大话捧逗》当是一个耐人品味的相声。

值得注意的是,当今春晚节目日益“娱乐化”,大多数观众的娱乐审美趋向日益“快餐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像《大话捧逗》这样耐品的相声招来非议便不足为怪。换个角度看,《大话捧逗》这样耐品的相声在春晚中便显得弥足珍贵。韩愈在《马说》中有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在这里生发一句,如果《大话捧逗》是千里马,那么作为观众的我们是不是能识别出“千里马”的“伯乐”呢?!

修辞学的阐释

上述用语言形式本身而非用语义简单告白的“含蓄”方式也可找到语言学上的解释:用看似重复、繁冗拖沓的语言形式来传达焦躁不安、无聊、苦闷等负面心理和微讽用意的方式,可归结为沈卢旭先生所说的“存瑕”修辞格。

所谓“存瑕”,是一种不拘成格的超然脱略之文;是有意在语句中留存某些反常因素,却能收到特殊的审美效果的一种修辞方式。⑤

古人行文讲究“简”,且看不讲求“言简意赅”的语例。例如《春秋谷梁传・成公元年》:

季孙行父秃,晋克眇,卫孙良夫跛,曹公子手偻,同时而聘于齐。齐使秃者御(音迓,迎义)秃者,使眇者御眇者,使跛者御跛者,使偻者御偻者。

刘知几以为后面四个排举(即“齐使秃者御秃者”至末)不必一一列举。他在《史通・叙事》篇中认为后面四个排举可以括举,“但云:各以其类逆(迎义)。必事皆再述,则于文殊费,此为烦句也。”

魏际瑞却反对这一说法。他在《伯子论文》中说:

古人文字有累句、涩句、不成句处,而不改者,非不能改也。改之或伤气格,故宁存其自然。名帖之存败笔,古琴之存焦尾,是也。昔人论……《公羊传》(当做《谷梁传》)齐使跛者逆跛者,秃者逆秃者,眇者逆眇者,宜删,云各以类逆(迎义)。简则简矣,而非公羊……之文,又于神情特不生动。知此说者,可悟存瑕之故矣。

魏氏强调“存瑕之故”是“改之或伤气格,故宁存其自然”,改之“非公羊之文,又于神情特不生动”,这种说法很有道理。

我们将二、三节论述的形式独具的语言艺术归为“含蓄”手法。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含蓄”手法,其在语言形式上非但不简洁,反而有意重复、故意繁冗拖沓,以求传达无聊、彷徨等负面、消极心态甚至微讽用意的用语技巧。从修辞上看,这种形式独具的语言艺术又可归为“存瑕”修辞格。

经典作品历久弥新,语言魅力韵味无穷。对鲁迅作品的再解读,以及据此对2010年央视春晚相声《大话捧逗》的评析,我们以期对这种形式独具的语言艺术更好地理解和传承。(本文为2010年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计划项目,项目名称:《新时期鲁迅作品语言艺术的再解读》,项目编号:102400430096)

注 释:

①③鲁迅选集(第一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

②鲁迅选集(第二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

⑤沈卢旭:《修辞学散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