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春天的诗歌范文

时间:2023-03-24 17:08: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赞美春天的诗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赞美春天的诗歌

篇1

春风,呼呼地吹着,

演奏着《赞春歌》。

春姑娘跳着好看的舞蹈,

开心地来到人间。

春先生吟着好听的诗歌,

悠闲地来到人间。

小草赞美春天

小花赞美着春天,

小树赞美着春天,

他们都说:

“春天真美”

春来了,春来了,

大自然赞美她,

人们赞美着她,

篇2

[关键词] 唐诗;初春;盛春;暮春;风光无限

在脱下厚厚的冬装之后,一身轻松的人们总是发自内心地钟爱着春天。喜欢着东风暖日,喜欢着嫩草娇花,喜欢着润山碧水,喜欢着紫燕穿柳,花鸭戏水……自古而今,人同此情。因此,历代诗人留下了无数赞美春天的诗篇。特别是在群星璀璨的唐朝,关于“春天”的诗篇更是数不胜数。

一、咏初春的诗

咏初春的诗歌中所体现的情感状态,可用“惊喜”两个字来概括。初春之际,诗人们惊喜地发现大自然中最新引起变化的是杨柳:李白诗曰:“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宫中行乐词八首》)杜甫诗亦曰:“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腊日》)

当然,歌颂初春的诗歌当中最有名的还要数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诗写得非常精彩!柳干像碧玉妆成,柳条像丝绦垂下,而那一排排整齐、鲜嫩、透亮的绿叶是谁剪裁出来的呢?是二月春风像一把剪刀一样裁出来的。这一比拟,可谓是独出心裁。

这首诗好在两点:一是层次非常清楚,从柳干写到柳条,再写到柳叶。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歌咏的是绿柳,但实际上歌颂的是春风,这一切的美好,都是春风带来的。而这种创作现象并不仅此一例。如果说贺知章的《咏柳》是一诗双咏,借歌咏绿柳以歌颂春风的话,那么韩愈的《早春》其一也是一诗双咏,借歌咏绿草以歌颂春雨: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第一句用酥油来形容初春细雨对大地的滋润,取喻实在是平常不过,可偏偏收到了奇妙之效。一观此语,自如品味到酥油入喉,百般妙用,心中顿生,实在是绝妙至极;但偏偏下一句更加难得。第二句写经细雨滋润的刚刚萌芽的春草,远望有淡淡的绿色,近看则草色又消失得难以寻觅。这一句体物甚微,一般人不易觉察,更不易道出。状难摹之景,传难表之情。初春的濛濛细雨,初生的茸茸春草,被诗人描绘得生机盎然。

描写初春的诗句,唐朝还有很多都写得非常好,在此就不一一列述了。这些诗的特色是重情趣,唐代诗人多用一种热烈的情感去感受生活,给人以感染。

二、咏盛春的诗

咏盛春的诗歌在情感色彩方面可以用“兴奋”两个字来概括。盛春时节,浩浩春风,蒙蒙春雨,融融春水,一起掀开了春天的帷幕,无限春色一起涌向大地。蓬蓬勃勃的春天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这正是诗人们驰骋才思情致的最好时机。诗人韩翃写道:“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飞花”前加上“无处”来修饰,真正是“乱花迷人眼”的感觉了。白居易写江南春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红胜火”虽典出“山青花欲燃”,但似乎已经略胜一筹了。

在盛春里最惹人动情的节日就是清明,古往今来描写清明的诗歌数不胜数,但最脍炙人口的还是唐代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歌写得非常好。第一句中的“纷纷”写的才是春雨,正像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所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也像唐代诗人刘长卿所写的:“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别严士元》)这个雨细到人的眼睛都看不见,不知不觉中却把衣服湿润了,体现了春雨和春风的特色。

第二句中的“断魂”,所指感伤特别强烈。行人在外适逢清明,加之纷纷春雨,绵绵无尽,思乡之情无疑更使人凄凉孤寂。想避雨、亦想消愁,于是便想找一个小酒馆小饮几杯。

第三、四句写诗人“借问”,牧童不用言语,只用一个手势作答,更富有形象性。全诗就像一幅《清明春雨图》,素朴淡雅,字里行间饱含着浓浓的春意。

全诗中点睛传神之笔,应在于“牧童”这个意象选取得好。这个意象跟整个画面和整个情韵和谐一致,水融。“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天真无邪的牧童,与纯朴无华的大自然浑然一体,确乎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美好的童心和美好的的春光交融在一起,这真是“真、善、美”和谐统一的一幅非常美好的画面。今人有心者,甚至将此诗只以改动标点的形式就点化成一个剧本,这应是小杜当初未曾料到的。

三、咏暮春的诗

咏暮春的诗歌中的感彩可用“惋惜”两字来概括。春天很美好,但任何美好的事物总是要过去的,这是永远也无法改变的。暮春三月,春将归去,引起人了们无限的惋惜和依恋之情,一种淡淡的感伤之情,弥漫在整个暮春诗中。人们不愿意春归,春天也不愿意归去。正如唐代诗人韩愈的《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

本诗将草树人格化,前两句说草木知道春天不久就要回去了,所以“百般红紫斗芳菲”,抓住春天剩余的时光更好地开放,想最后展示一下自身的美。写的是花草,表达的却是人不愿意春归去的心情。

但是,春天毕竟要归去,春花毕竟还是要凋谢,令人无可奈何,所以唐代诗人李贺的《南园》曰: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于东风不用媒。

诗人描写像美女腮颊一样美丽娇艳的红红白白的花朵,终于嫣香零落。一般诗词都是以花来形容美女,像“如花似玉”之类,诗人在这里反其用之,用美女来比喻花,把花落比做是女子出嫁,嫁的对象是东风,而且是自由恋爱,不用媒妁。真是出奇制胜,令人耳目一新。

篇3

在这个季节里,我们多想大声地吟诵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歌:“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我们在这里留下春日的足迹,让我们一起来赞美它吧:“春姑娘轻轻挥洒春日的气息,我们自然地呼吸着。这匆匆的步伐是谁呢,哦!原来啊,是春姑娘走在我们的身旁!”

篇4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这是说,美酒在筵席上是绝对少不了的。没有美酒,哪怕满桌山珍海味,也会让宾客索然寡味。我在拜读杨老师《春雪集》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感慨:无味不成诗。在他的《春雪集》里,有淳朴的生活味,有芳醇的诗情味。归纳起来,大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情味浓。诗言情,这是古人对诗词创作的经验总结。诗,不是人人都可以写的。没有生活情感的人,是决然写不出什么好的诗歌来的。杨老师是内生活较为丰富的人。在他的笔下,春花秋月,山川形胜,是非曲直,人情世故等,都是他写作的素材。而他在所写的每一首诗中,都倾注了情,倾注了爱。如《周日下乡偶得》一诗:

阳春三月原上行,心旷神怡放浪吟:

近水涟漪鸭洗尘,远树喧嚣雀呼情。

舞蝶游蜂苦作乐,落花飞絮景触情。

乡野画卷谁泼墨,妙笔天成绘丹青。

家乡的春天,虽美不胜收却难以绘就。然而,杨老师却通过选择水、树、鸭、雀、蝶、蜂、花、絮等这些有代表性的物象,组成画面,让这些极其普通的事物在春天伟力的感召下,更加明媚富有灵性。同时,洗、呼、舞、游、落、飞等动词的选用,使一个个静止的或是平常的事物都鲜活起来。特别是一个“洗”字、一个“呼”字,把鸭们、鸟们的情态人格化,情绪化,这正是作者内心世界的折射――作者对春天热情的赞美,对自然热情的颂歌。这样的写法,在《游蝶园》、《黄山观云》、《夏末游湖》、《春日过漫水公路》、《咏秋》、《红草湖览胜》、《红柳素描》等诗作中俯拾即是。在写人叙事方面,作者更是满腔热情:既有对心中英雄热情的讴歌,如《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诉衷情无私勇为-农民兄弟》、《秋波媚中流砥柱――经大忠》等首诗词;也有对先人故友沉痛的哀思,如《永遇乐暮瞻人民英雄纪念碑》、《沁园春--春日怀焕明君》、《不死的灵魂――谨献给那些在四川地震中献身的老师们》等;既有对同事挚友掏心的表述,如《夜雨寄北》、《在锦稳兄家作客》、《黄钟・忆秋客农家》等; 也有对世俗现象无情的直陈,如《侃钱》等。

其次,韵味浓。一般来说,诗歌都有很强的节奏感,主要是

缘于精选的意象借助于一定的韵律,这样读起来就能平仄相间,抑扬顿挫,铿锵起伏,错落有致,回环往复,具有悦耳的音乐之美。杨老师的诗词,在这个方面也是十分讲究的。他的许多诗词,耐读易记,朗朗上口。例如,《观雪》

晨起推窗望,皑皑漫无边。琼枝生玉树,白地映青天。

近水失欢笑,远山敛娇颜。忽闻邻童语:阿婆糖不甜。

初读似水淡,细嚼如蔗甜。它描绘了漫天皆白的雪景,体验了真实生活的场面。全诗写雪,而没有出现一个“雪”字。首联是总起,颔联起,对雪像展开描写,天光雪色,交相辉映;远山近水,动静相宜。尤其尾联,用小孩的呼告,让人忍俊不禁地去设想小孩把白雪误作白糖舔食时憨态可掬的形象。

再如《黄钟・忆秋客农家》:

新秋香舒荷桂菊,农家又年丰。悠适故里:果蔬满桌,大麦盈盅。

闲话农事,趣言人生,其乐融融。

情至酒酣:醉沐明月,醒浴清风。

语言的声韵之美,对诗情的表达也同样起到了较好的烘托作用。全词十一句,上下两阕,音节和谐,四句平韵,每韵都构成了一幅富有鲜明的感彩的生活画面。全词除开头两句外,其余各句都是四字语,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诗人能把诗歌声韵节奏的外在律与诗人感情的内在律有机融合,以此来透露农家丰收后的喜悦以及宴客时的便捷,满桌的果蔬都是自家产的,芳香的老酒是自家酿的,吃的喝的,都是属于绿色食品,没有半点的污染。尤其是主人淳朴的宴客方式,不去街市购置大鱼大肉,而是就地取材,倾其所有,这样更显得主人待客的纯真,更显得丰年的喜悦。于是乎主客开怀畅饮,话语滔滔,以至于沐月浴风,酣畅淋漓,显示出自然美景和人物愉情的和谐统一。

在杨老师的笔下,口语、俗语也能入诗,而且用得巧妙,搭配得好,入了对仗,合了格律,读来颇有韵味。如《春日下乡偶成》:

三月春雨胜灵膏,滋润万物茁禾苗。

油菜虽则黄脸婆,引蝶招蜂惹。

诗中 “黄脸婆”本来是指女人步入中老年之后,风韵不存,憔悴不堪,满脸皱纹,黯然失色的形象,这里用来说菜花,形象之极。再有“惹”,本来是指男女轻佻,不守本分,放浪形骸,为人唾弃的行为举止,这里形象地说明菜花花市旺盛,蜂蝶争宠,一方面赢来蝴蝶翩跹起舞,一方面逗得蜜蜂采花酿蜜。可见这种“诗化”的功夫并不简单。

这样的例子在《春雪集》里,还有好多,如《校园即景》中“翠鸟枝头细吟哦,谁识北调与南腔”、《感事即兴》中“欲剖肝胆给君看,又避王婆说瓜嫌”、《 冬日情思》“岁月无情多权酌,男儿有泪莫轻弹”等。当然,如果简单一味地把口语俗语硬往诗里塞,可能会弄得粗俗不堪,那就不成为诗了。这里不再赘述。

第三、意味浓。诗当以意为主,意在笔先,意在旨存。所谓“诗言志”,这“志”就包括“意”,“志高”则言洁,“志大”则辞宏,“志远”则旨永。而诗人之志,决定诗作之品,所谓诗者,人之胸襟也,人之灵魂也。

在杨国华老师的《春雪集》中,有许多诗词反映了作者的意念、情感、志趣、理想、操守等。比如《菩萨蛮・松》:

霜凌大地万物枯,惟有苍翠不同殊。风疾从容笑,雪压挺如初。

待到草木苏,莺歌伴燕舞。融入春色里,芳踪觅何处?

诗中,作者讴歌的是松树的形象与品质。当霜凝大地,万物枯萎的时候,松树向人们真正展现了生命的特质:面对冰霜,她苍翠欲滴;面对风暴,她从容自若;面对春色,她毅然隐身。她那种自信、顽强、英豪的性格,使人联想到松树已经不在是普通的树,而是具有顽强革命斗志和崇高精神品质的人了。特别是尾联“融入春色里,芳踪觅何处”两句诗,从另一个侧面,挖掘出松树生命里更加可敬的内涵:她让给其他事物去装扮春天并展现自身的美丽,而自己却不去邀功请赏。杨老师对松树这种宽广无私的品质的诠释,另辟蹊径,见解独到。我至今还没有在其他赞扬松树的诗歌中读到。为此,我联想到生活中的杨老师,也正是具备这种品格的人。再如,《步以和》:

日月穿梭过,惟德久溢香。

生命作砚田,热血铸华章。

这是一首和作。杨国华老师和王锦稳老师志同道合,情同手足,交往甚密,时有唱和。此前,王老师曾经以《读国华兄和诗得》赠杨老师:“近兰知君子,就竹明心节。 砚田播诗种,拍案呼语绝。”从王老师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杨老师人格魅力的认同,对杨老师辛勤笔耕的赞美。而在杨老师看来,比金钱更宝贵的当是“美德”。只有德业双馨,人的生命才有价值。于是,他在和王老师的诗中,以“生命作砚田,热血铸华章”来表明心迹,他要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他所忠诚的神圣的事业中去,发光发热,谱写人生的辉煌篇章。真的是可敬可贺啊!

篇5

明媚的春光,诗歌的晋江。

各位领导、各位诗人,来宾朋友们。今夜,我们怀着春天的爱,我们唱出心中的歌,共同为美丽的晋江喝彩。

晋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文秘部落原创 这里的天空大地门敞开;

晋江,是一片诗歌的土地,这里的长桥古寺飞神采,《朋友,请到晋江来》,请欣赏女声独唱《朋友,请到晋江来》,演唱者:李敏治。

2.

我们礼赞晋江的一草一木;

我们礼赞晋江的山山水水。请欣赏诗朗诵《晋江礼赞》,作者吴明哲,朗诵王亚波。

3.

长桥,古港、丝绸路,挥洒一部南迁的不朽巨卷;

新村、新城、新天地,追赶一轮新鲜的红太阳。

啊,晋江,载一江冲浪的健儿奔向海外的海,天外的天!

请欣赏女声独唱《啊,晋江》,演唱者:谢婷婷。

4.

晋江是我的第二故乡,晋江有我永久的梦想。有一个人,用蘸满花

香与祝福的旋律,写成一首赞美诗,献给这个多情的春天,献给晋江!请欣赏诗朗诵《写给春天》,作者黄俊,朗诵黄俊。

5.

是你我的距离,在现实和梦想之间。

你是我的距离,在爱情与春天之间。

请欣赏男声独唱《距离》,演唱者:陈昌成。

6.

请欣赏诗朗诵《雨巷》,作者戴望舒,朗诵王亚波。

7.

从春天出发,你会看到繁花盛开的幽谷;

从春天出发,你会发现森林背后的湖泊。

从春天出发,你可以走得很远,到达爱的彼岸,到达另一个春天。请欣赏诗朗诵《从春天出发》,作者安安,朗诵安安。

8.

春天来了,意味着开始;

春天来了,意味着生长。

此时此刻,我只想告诉你春天来临的讯息;

此时此刻,我只想赶赴与春天美好的约会。请欣赏诗朗诵《我和春天有约会》,作者林珍燕,朗诵林珍燕。

9.

晋江海的对面是宝岛台湾,台湾的晋江同胞有数十万,两岸血缘相近相亲,文化同根同源,共同拥有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

这个春天,我们面对海峡歌唱:《两岸相思花开时》,必是亲人团聚期。

请欣赏女声二重唱《两岸相思花开时》,演唱者:曾雅雅,邓丽萍。

10.

大海,锻造了晋江人剽悍刚强的性格;

大海,孕育了晋江人浩如烟海的爱情。

请听诗人吴谨程这样吟咏:《大海,我永生永世的爱情》。

11.

请欣赏诗朗诵《致橡树》,作者舒婷,朗诵吴娜亚。

12.

请欣赏诗朗诵《红豆》,作者蔡其矫,朗诵安安。

13.

古朴典雅的南音,被被誉为 “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和“中国民族音乐的根”。历史悠久的古老南音,一直是晋江人民雅俗共赏,广泛流传的民间音乐。下面请欣赏由晋江市南音协会带来的南音表演。

14.

春天送你一首诗

送给你的是绿的生命,送给你的是美的故事,

送给你的是甘泉、是鲜花,是《春天之恋》

请欣赏诗朗诵《春天之恋》,作者吴谨程,朗诵:吴娜亚。

15.

缕缕春风掀动心中的诗情,

融融春意跳跃幸福的喜悦。

春天带来了阳光,同时也带来了生命。

诗人尹继雄望着刚刚降临人世的孩子,快乐地吟唱《你是我的春天,孩子》。

16.

今夜

一个充满诗意的春天正向我们走来

今夜

一个春意盎然的闽南扬起浪花片片

请欣赏女声独唱《春暖闽南》,演唱者:邓丽萍

17.

请欣赏诗朗诵《春天的演绎》,作者蔡和协,朗诵吴蓉蓉。

18.

春天来临,有鲜艳的色彩;

春天来临,有飘扬的风筝。

来自季延中学的洪诺欣同学,她说,我要告诉全世界:《我在风中醒来》。

19.

中学生,是晋江的未来。她们渴望一个舞台,渴望一种倾诉。这就是她们的《春之告白》,接下来请欣赏陈英妮同学诗朗诵《春之告白》。

20.

木偶戏是晋江最具魅力的艺术瑰宝之一,下面请欣赏晋江市木偶剧团带来的木偶表演:《大名府》片段。

21.

传说郑成功题“丹心”二字于晋江东石寨的礁石上!从此,海峡两岸的亲人,同系这一方故土相思的石,同梦这一片儿时摇篮的地。下面请欣赏男声独唱《丹心曲》,演唱者:黄斌。

22.

海门夜半渔灯,洞口春深烟雨。这是一幅题于安平灵源寺的古联,描绘出了安平古镇春天里的夜色美景。下面请欣赏男声独唱《安平夜曲》。演唱者:陈伟。

23.

闽南的诗人歌唱首都的春天

春天的礼赞祝福祖国的明天。请欣赏诗人肖锋带来的诗朗诵《春天在北京绽放》

24.

冬天带来寒冷,正如春天带来生命

生命需要春天的抚慰,生命需要自己的捍卫。请欣赏诗朗诵《生命需要春天》,作者黄 良,朗诵柯芬莹。

25.

请欣赏女生独唱《两个安平一个心》。演唱者:苏春玲。

26.

春风得意马蹄疾,迎着那喷薄的晨曦,踏着那红火的土地

大家看,晋江,到处充满富饶充满希冀;

大家看,晋江,再创新的速度新的模式。

请欣赏男声四重唱《晋江颂》。演唱者:肖 龙、江良江。

27.

这里拥有红土地、蓝海洋,这就是晋江;

这里展示新生命、大舞台,这就是晋江。

这里的天空蔚蓝高远,这里的大地春意盎然。

改革开放的春天,为晋江插上腾飞的翅膀

春天热爱的土地,为经济谱写发展的乐章!

篇6

【关键词】诗歌物语;诗歌魅力;物语解诗

【中图分类号】 1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139(2012)02-0015-4

当中秋明月映照中华大地的时候,人们会不约而同地想起李白《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当苏州寒山寺的钟声响起,也会在人们心中荡起张继的千古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为什么这样短小的中国古代诗歌会具有如此巨大的魅力?为什么只有20个字、28个字也能如鸿篇巨制的古典文学名著一样流芳百世?诗歌的解读一直如谜!

文学被称为语言艺术,它使用独特的创造性语言来塑造形象、表达感情。然而,在各种文学艺术样式中,诗歌的语言却受到了超乎寻常的限制——它的字数出奇的少!难道是它的文字中隐藏着更多的秘密吗?于是,人们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字、词的探究上,就出现了一种事倍功半的情景:尽管不厌其详地在那些古代诗歌的字、词上下功夫,但却远离了诗歌应有的魅力。比如,对张继《枫桥夜泊》的解读,人们不遗余力地去咬文嚼字,掀起文字大战,但离这首名诗的情结所系却越来越远,乃至在央视电视主持人大赛上,大学毕业的年轻主持人都不能把握这首诗的旨趣。因为,这种“说文解字”的方法,使我们的诗歌解读误人了歧途——用文字的一般功能取代了诗歌语言艺术的特殊性。

那么,诗歌艺术的特殊性在哪里呢?或者说,诗歌艺术在语言上出奇制胜的奥秘在哪里呢?综观中国古代诗歌的文化渊源和那些脍炙人口的好诗所体现的特征,我们可以发现:诗歌物语是营造诗歌魅力的法宝,当然也是解读诗歌魅力的一把钥匙。

一、物象语言的运用使诗歌出奇制胜

诗歌物语,是中国诗歌中独有的物象语言,它是诗歌意境形成的核心语言要素。如果说意境是诗歌的王冠,那么诗歌物语就是王冠上的明珠,它能使诗歌出奇制胜营造意境表达感情。比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它营造了月下思乡的动人意境。里面的明月,就是核心语言要素,离开了那轮明月,一切皆无。有了那轮明月,无限相思尽在其中。可以说,这轮明月人诗,就使20个字胜过了两万、以至更多字的表现力。浓缩的是精华,用在这里一点不夸张!它把人类永恒的思乡情结附着在明月上,诗中的明月,不再是一个物质实体,它成为《静夜思》意境定的物象语言。

中国诗论告诉我们,诗用“赋、比、兴”,而这三种方法都以物象语言的运用为主。在运用“赋”法的诗歌中,咏物诗必须以物象为主,这是自不待言的。而那些不直接咏物,但也是用赋的方法写诗,同样必须以物象语言人诗。在这方面,《静夜思》是杰出的代表作,这里就不重复举例。

诗歌在采用“比”和“兴”的方法中,创造性地使用物象语言的就更多、更常见。“比”法类如: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是用“比”法歌颂春天的美好:“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树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名是咏柳,从字面看,很容易把它表面化地说成是写柳树的。如果从诗歌物语人手,我们就会发现,这首诗妙在借咏柳歌颂春天。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是将春风吹拂下长成的绿柳比成婷婷玉立的少女(小家碧玉),谁把碧玉妆成这么美丽的呢?是春天。一是直接把春风拟人化为能工巧匠(剪刀是能工巧匠的指代),这使春风成为象征美好春天的物象语言,广为人们在赞美春天的诗歌中运用!又如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寸草心喻游子心、三春晖喻慈母恩,成为动人的物象语言。

“兴”法类如: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写离别情,从寒雨、孤山这两个物象起兴,先声夺人地反托出对朋友的不舍情!又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由两个大气磅礴的物象人诗起兴,正面托出登高望远、进取向上的情怀!

以上说明,物象语言是诗歌语言出奇制胜的所在,同时,也告诉我们,诗歌物象语言的运用,因为与人们丰富的感情世界息息相通而异彩纷呈。

二、物语解诗:《枫桥夜泊》是千古知音美绝唱

唐代张继的名诗《枫桥夜泊》千古流传,但对它的鉴赏,人们一般是这样品味的:“夜半钟声就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见《唐诗鉴赏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这难道是《枫桥夜泊》的审美要义吗?回答是否定的。

下面我们就试用诗歌物语这把钥匙,来读解张继《枫桥夜泊》的魅力之谜。

篇7

各位领导、各位诗人,来宾朋友们。今夜,我们怀着春天的爱,我们唱出心中的歌,共同为美丽的晋江喝彩。

晋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的天空大地门敞开;

晋江,是一片诗歌的土地,这里的长桥古寺飞神采,《朋友,请到晋江来》,请欣赏女声独唱《朋友,请到晋江来》,演唱者:李敏治。

2.

我们礼赞晋江的一草一木;

我们礼赞晋江的山山水水。请欣赏诗朗诵《晋江礼赞》,作者吴明哲,朗诵王亚波。

3.

长桥,古港、丝绸路,挥洒一部南迁的不朽巨卷;

新村、新城、新天地,追赶一轮新鲜的红太阳。

啊,晋江,载一江冲浪的健儿奔向海外的海,天外的天!

请欣赏女声独唱《啊,晋江》,演唱者:谢婷婷。

4.

晋江是我的第二故乡,晋江有我永久的梦想。有一个人,用蘸满花

香与祝福的旋律,写成一首赞美诗,献给这个多情的春天,献给晋江!请欣赏诗朗诵《写给春天》,作者黄俊,朗诵黄俊。

5.

是你我的距离,在现实和梦想之间。

你是我的距离,在爱情与春天之间。

请欣赏男声独唱《距离》,演唱者:陈昌成。

6.

请欣赏诗朗诵《雨巷》,作者戴望舒,朗诵王亚波。

7.

从春天出发,你会看到繁花盛开的幽谷;

从春天出发,你会发现森林背后的湖泊。

从春天出发,你可以走得很远,到达爱的彼岸,到达另一个春天。请欣赏诗朗诵《从春天出发》,作者安安,朗诵安安。

8.

春天来了,意味着开始;

春天来了,意味着生长。

此时此刻,我只想告诉你春天来临的讯息;

此时此刻,我只想赶赴与春天美好的约会。请欣赏诗朗诵《我和春天有约会》,作者林珍燕,朗诵林珍燕。

9.

晋江海的对面是宝岛台湾,台湾的晋江同胞有数十万,两岸血缘相近相亲,文化同根同源,共同拥有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

这个春天,我们面对海峡歌唱:《两岸相思花开时》,必是亲人团聚期。

请欣赏女声二重唱《两岸相思花开时》,演唱者:曾雅雅,邓丽萍。

10.

大海,锻造了晋江人剽悍刚强的性格;

大海,孕育了晋江人浩如烟海的爱情。

请听诗人吴谨程这样吟咏:《大海,我永生永世的爱情》。

11.

请欣赏诗朗诵《致橡树》,作者舒婷,朗诵吴娜亚。

12.

请欣赏诗朗诵《红豆》,作者蔡其矫,朗诵安安。

13.

古朴典雅的南音,被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和“中国民族音乐的根”。历史悠久的古老南音,一直是晋江人民雅俗共赏,广泛流传的民间音乐。下面请欣赏由晋江市南音协会带来的南音表演。

14.

春天送你一首诗

送给你的是绿的生命,送给你的是美的故事,

送给你的是甘泉、是鲜花,是《春天之恋》

请欣赏诗朗诵《春天之恋》,作者吴谨程,朗诵:吴娜亚。

15.

缕缕春风掀动心中的诗情,

融融春意跳跃幸福的喜悦。

春天带来了阳光,同时也带来了生命。

诗人尹继雄望着刚刚降临人世的孩子,快乐地吟唱《你是我的春天,孩子》。

16.

今夜

一个充满诗意的春天正向我们走来

今夜

一个春意盎然的闽南扬起浪花片片

请欣赏女声独唱《春暖闽南》,演唱者:邓丽萍

17.

请欣赏诗朗诵《春天的演绎》,作者蔡和协,朗诵吴蓉蓉。

18.

春天来临,有鲜艳的色彩;

春天来临,有飘扬的风筝。

来自季延中学的洪诺欣同学,她说,我要告诉全世界:《我在风中醒来》。

19.

中学生,是晋江的未来。她们渴望一个舞台,渴望一种倾诉。这就是她们的《春之告白》,接下来请欣赏陈英妮同学诗朗诵《春之告白》。

20.

木偶戏是晋江最具魅力的艺术瑰宝之一,下面请欣赏晋江市木偶剧团带来的木偶表演:《大名府》片段。

21.

传说郑成功题“丹心”二字于晋江东石寨的礁石上!从此,海峡两岸的亲人,同系这一方故土相思的石,同梦这一片儿时摇篮的地。下面请欣赏男声独唱《丹心曲》,演唱者:黄斌。

22.

海门夜半渔灯,洞口春深烟雨。这是一幅题于安平灵源寺的古联,描绘出了安平古镇春天里的夜色美景。下面请欣赏男声独唱《安平夜曲》。演唱者:陈伟。

23.

闽南的诗人歌唱首都的春天

春天的礼赞祝福祖国的明天。请欣赏诗人肖锋带来的诗朗诵《春天在北京绽放》

24.

冬天带来寒冷,正如春天带来生命

生命需要春天的抚慰,生命需要自己的捍卫。请欣赏诗朗诵《生命需要春天》,作者黄良,朗诵柯芬莹。

25.

请欣赏女生独唱《两个安平一个心》。演唱者:苏春玲。

26.

春风得意马蹄疾,迎着那喷薄的晨曦,踏着那红火的土地

大家看,晋江,到处充满富饶充满希冀;

大家看,晋江,再创新的速度新的模式。

请欣赏男声四重唱《晋江颂》。演唱者:肖龙、江良江。

27.

这里拥有红土地、蓝海洋,这就是晋江;

这里展示新生命、大舞台,这就是晋江。

这里的天空蔚蓝高远,这里的大地春意盎然。

改革开放的春天,为晋江插上腾飞的翅膀

篇8

关键词:《冬》 冬天意识 严酷 个人命运 时代 承担

九叶诗派是40年代后半期活跃在国统区的一个用现代主义手法,以《诗创造》、《中国新诗》等刊物为阵地,来表达现实感受的诗歌流派,代表人物有辛迪、杜运燮、郑敏、唐湜、袁可嘉等九位。他们因于1981年出版了诗歌合集《九叶集》而得名。他们的作品都渗透着“现实主义”的文学特征:表现现代人的意识和体验,揭示存在于现象背后的复杂与深刻。[1]穆旦就是这个诗歌群体中,最重要的一员。他曾在40年代活跃于中国文坛,但在特殊的历史时期里,穆旦被迫停止了创作。在其生命的最后一年里,穆旦创作了二十余首诗歌,这些诗可以看作是诗人在弥留之际,对人生的回顾与总结。《冬》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诗歌,不仅表现了诗人坎坷不幸的个人命运,更体现出诗人于黑暗之中的坚持与探索。

穆旦的《冬》创作于1976年12月,特殊的年代里,历经磨难的诗人,无论是身心还是灵魂都已经相当的疲惫,但他却依然从容镇定,在充满了强烈的“冬天意识”的整首诗里,诗人以生命之歌驱赶寒冷,凭借坚韧毅力承担那个时代的困境和痛苦。从整个作品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沉重而苦涩的情感,更有一份焦灼而热切的渴望。

“冬”作为诗的主体意象,不仅是描写自然环境冬季的严寒,更是通过冬的寒烈,渲染冬的严酷,表现环境的恶劣,是特殊时代环境和个人境遇的代言。

诗的第一章:“我爱在淡淡的阳光短命的日子,临窗把喜爱的工作静静做完;才到下午四点,便又冷又昏黄,我将用一杯酒灌溉我的心田。多么快,人生已到严酷的冬天……”[2]诗人在诗中使用了冷色、晦暗的词汇,即便是“太阳”也是“短命的”,呈现了一个处于黑暗的历史隧道中的生命的颜色。在萧瑟寒冷的冬季,酒可以使身体温暖,抵御季节的寒冷,却无法抵御人生的严酷。“严酷的冬天”是诗人现实人生的真实写照:被劳动管制二十年,经历了批判、检讨、蹲牛棚等不公正的待遇。诗人此时的境遇已经处于严酷的冬天,表现出时代与社会所给予他的沉痛和苦涩。虽然人生已是冬天,但是诗人仍能从严酷的冬天里看到“跳动的生命”“体会到人生的乐趣”,用热烈的感情温暖人生的冬天。

在第二章里,诗人以自然之冬,象征社会之冬,写出外在社会环境的恶劣,“寒冷,寒冷,尽量束缚了手脚,潺潺的小河用冰封住了口舌,盛夏的蝉鸣和蛙声都沉寂……春天是这样深深隐藏,哪儿都无消息,都怕峥露头角……”。[3]花和绿色本是大地应存的本色,但是寒冷的扼杀,使得一切都由蓬勃、盎然的生机转为死寂。暗指特殊的社会环境会使人不敢向前,禁锢人的思想,使人的热血变冷。

第三章诗人用裸的语言写出了对“冬天”的愤怒与厌憎,“天气是如此的肃杀,因为冬天是感情的刽子手,因为冬天已经使心灵枯瘦,因为冬天封住了你的门口,因为冬天是好梦的刽子手”。[4]诗人的情感或是说想发泄的念头一触即发,爆发式的情感,情绪化的意象,写尽了当时特定社会环境的冷漠与残忍,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扼杀揉碎。

《冬》的最后一章的书写,像转换的电影镜头一样,首先呈现在镜头里的是马房隔壁的小土屋,镜头定格在被冷风吹动得沙沙作响的窗纸上,几秒过后,镜头突转为带着雪走进来的几只泥脚。接着就是几个镜头片段的拼接组合:“有的添木柴,有的在烘干,有的用他粗而短的指头把烟丝倒在纸里卷成烟……”[5],背景则是一壶滚沸的水,其蒸腾的白色水雾和烟气共同缭绕着的小屋。在陋室里,被“改造”的知识分子聚集在一起,吃着,哼着小曲,谈着些枯燥的原野上枯燥的事物。这里影射着现实的“严酷”:他们已经不敢把内心真实的东西表现出来,特殊的环境,也只能谈些无关痛痒的话题。

在不幸的个人命运和时代重压下,诗人穆旦并没有被严酷的现实所击倒。尽管他慨叹“多么快,人生已经到严酷的冬天”,可是他仍然看到了希望:“冰冻的小河还在冰下面流”,体现出对人生信仰的坚守,坚强的生命之河并没有由于严冬的降临而停滞,反而不断地流淌。从与好友的会心闲谈中得到了精神支撑与鼓励,诗人相信太阳终会冲破“多日的阴霾”,“从枯树枝漏下淡淡的阳光”。诗人还通过读小说,来排遣内心的痛楚“你一本书躺在床上,在另一个幻象世界里周游,它使你感叹,或使你向往”。

诗歌的结尾处这样写着:“北风在电线上朝他们呼唤,原野的道路还一望无际,几条暖和的身子走出屋,又迎面扑进寒冷的空气”,[6]虽然北风还在呼啸,严酷的冬天还没有过去,但是面对寒冷的荒原,真正的勇士敢于迈出勇敢的脚步向前。

诗人穆旦在创作这首诗歌的时候,曾经把初稿的一、二两章,抄寄给好友杜运燮,让其品读,后来杜运燮在回信中坦率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冬》的第一章各节最后一行均为“人生本来是严酷的冬天”的复沓,未免太悲观。在征求好友的意见后,诗人穆旦把每一叠句都做了修改,并给好友杜运燮回信说:“这样改动,你看是不是少了‘悲’调?”其实当他在试探性地征求杜运燮意见的同时,也明确表示了自己的观点,他原意是要写冬之乐趣,因为他觉得乐趣画在严酷的背景上,表明越是冬天越能看到生命可珍之美。[7]原诗稿客观地描述“本来”,这是现实,我们无力改变,只能去顺从、适应,连反抗的力气都没有。“本来”之中渗透着无奈与无助。修改过后的作品传达着这样的一个讯息:冬天是人生所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只是一个历程,一切严酷都会过去,“人生本应是严酷的冬天,人生没有不请自来的春天”,包含着希望、寄托与希翼,可能让诗人的原意更明显些。

《冬》是诗人穆旦的最后一首诗歌,也可以说是生命的绝唱。它既是对生命的赞美,对人与人之间真挚感情的渴望,也是对坚韧精神的颂扬,是坚韧、顽强、勇敢的生命的赞歌。鲁迅说过,“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真正的知识分子在沉默中也不会放弃对思想的求索。在作品中,满含着诗人对深深隐藏的新春的期待。

诗人穆旦于1977年2月26日病逝,在1981年11月,诗人所受到的所有不公正评判终于得到了,尽管这春天对于穆旦来说已经来得太迟了,在他的有生之年没有等到春天的到来,但他却以一首《冬》预言着中国大地上严酷冬天的结束。谢冕曾经作文《一颗星亮在天边》来表达对诗人穆旦的缅怀,结尾处这样写到:“一颗星亮在天边,冲出浓云它闪着寒光。它照耀过,但浓云最终还是埋葬了它。在偏见的时代,天才总是不幸的。”[8]而今,诗人穆旦的诗歌受到读者的喜爱,也得到文坛与社会的肯定。其诗歌作品《冬》中所流露的“冬天意识”在现今社会中依然有其珍贵的价值,让人们在喧嚣中寻求着满足,在脆弱中学会坚强行走,“人生本应是严酷的冬天,人生没有不请自来的春天”。

注释:

[1]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3][4][5][6]李方:《穆旦诗全集》,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7]陈伯良:《穆旦传》,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

篇9

=============================================================

读“中国诗歌网”“诗歌专栏”论坛元老·雨中的思念/诗歌《杏花开了春天来了》有感。附原作:

《杏花开了,春天来了》

文·心雨

边城四月.暖阳高照

春风含笑轻轻一舞

最先知春的杏树

还未来得及长出叶子

枝条上已是玉珠凝香.绽瓣吐蕊

点点白粉间跳出耀眼的轻红

绽开的花蕊点燃了春

--

柳丝吐出三角芽

满地的蒿草收刹不住

桃.李.苹果情不自禁爆出满枝的新芽

新嫩的叶儿似初醒的婴儿

眯眯着眼睛似笑非笑

田野间的冬麦茸茸新绿

随处可见的榆树挂满了榆钱

一串串一叠叠勾起了香甜的味蕾

--

盛开的榆叶梅烂漫成一团粉红的白纱

一眼望去恰似一位曼妙生姿的回族女子

在静静地倾听春天波澜起伏的歌舞

--

一丝暖风将我抱出软暖气里的斗室

摇椅在明秀的春光里

敞开心怀接住这色彩斑斓的春新

还有什么能形容置身于春天里的感觉呢

就将这一片春光盛放在心中

呼吸着滤过的空气

拥着阳光编织渐行渐远的!

--

广龙云霄:读着,读着,真的太赏心悦目和鼓舞人心了。天地花开竞争开放,就是人心的美感的展现,就是我们伟大事业的铺展,就是时代给予我们的命题。这,就是一首很自然很朴实充满激情的作品,给予我的心思带来了许多感怀与联想……

——是啊,四月的春色里,美的意识,就这样在我们周围灿烂飘香,每一缕缕的空气里都浸透了人心的歌声和呓语,沁透着花香的气息和鸟语的喧嚣景象,在那充满着希望的绿色意念里,多么的感人心地和激情涌动哪,我们都知道,春天就是万物更新,生命复苏蓬勃的时光,一切都在我们的意想当中逐一展现,而我们的事业也是一样,就在这么一个春色里,得到了最终的丰硕与豪迈,重大发展,特别是在那一片片令人心花怒放的花色里,人的心思难以平静的,伴随着时代的歌声风流人心……因为中,让我读到了“中国诗歌网”“诗歌专栏”论坛元老·雨中的思念诗歌《杏花开了春天来了》,这一首诗歌,给予我的心地带来了许多淳朴的色素与感怀风情,共同着那一个边城的背景里,在花的天地中,谁的心思不就一起跟诗人一起叙说和抒发呢!!毫无选择——走进陶醉人心的春花景色中。这,就是春天的美丽和无私,这,就是春天给我们带来的希望,这,就是春景赋予我们的豪情梦想……我不想更多地去追寻那些深敖的诗歌评说语句,而是想在朴素感人的景象理念里去和诗人一起分享着花开的气象,深层一点,那就是我们华夏大地春色美好的感人场面,就是我们特色建设的竞争壮美和豪迈人心的春色……作者在这一首诗歌里,全都都是采用直白和直接的白描手法、意象喻体交替浪漫来点缀和渲染着那些满在枝头上开放的景象,在色彩的烘托点缀当中来叙说与描述的天地人心氛围,在大气感人的景象里,揭示了我们人类和大自然相处融和的诚实心态,让我们的美好愿望共同在春色呈现无疑。你瞧,“枝条上已是玉珠凝香.绽瓣吐蕊//点点白粉间跳出耀眼的轻红//绽开的花蕊点燃了春”。四月的春色风情迷人的形态,不就这样在我们的心地上呈现了吗?!接着,在阳光和春风里,大地一片复苏,人心充满着激情和絮语,大地的美景,就是我们祖国的美好,百花竞争的景象真实映入眼帘, “桃.李.苹果情不自禁爆出满枝的新芽//新嫩的叶儿似初醒的婴儿//眯眯着眼睛似笑非笑//田野间的冬麦茸茸新绿//随处可见的榆树挂满了榆钱//一串串一叠叠勾起了香甜的味蕾……”所有的这一切动感意象,都离不开一种对生活的赞美和对真情的叙说,难道中,我们人类的一都不就是围绕这一切展开的吗!!分秒的点滴时光和人心期盼,都在每一绿率阳光和风雨中日新月异,万象更新,豪情满怀。不是吗?人在花丛中起舞,人在花丛中相互追逐和嬉戏,都张显了我们大地的生机与活力,都赋予我们伟大祖国的美好希望,所有的这一切都是认为所现,都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诗歌的最后一节,就是只是人的心绪感怀与人生激情殊感,春色满斗室,感怀荡天地,春色人心美,豪情风流歌……让我们一起——“敞开心怀接住这色彩斑斓的春新/还有什么能形容置身于春天里的感觉呢//就将这一片春光盛放在心中//呼吸着滤过的空气//拥着阳光编织渐行渐远的!”读着,读着,真的太赏心悦目和鼓舞人心了。天地花开竞争开放,就是人心的美感的展现,就是我们伟大事业的铺展,就是时代给予我们的命题。这,就是一首很自然很朴实充满激情的作品,给予我的心思带来了许多感怀与联想……有一位我国的张同吾大评论家这样给一位年轻诗人的信中说道:“我说你强化了我感知的春天的意绪,并不是因为你的诗描画了春天的景色。倘若诗人只会浅直的咏叹,或是以泥实的笔墨绘制生活的一隅,何需美妙的情思和深邃的灵魂?一只聪明的鹦鹉一位技艺圆熟的匠人足可胜任。我想,当你情思喷涌而出的时候,当你伏案挥洒的时候,似乎不会想到题材的界定,而仅仅是以具像化的方式为情感定型。诗人的情感有多么丰富诗的意蕴就有多么丰富,诗人的精神视野有多么宽广,诗的涵纳便有多么宽广……”。真的,在诗歌的韵味和意象构说句式里,让我的情感如此的博大与深远,得到了最终的陶冶和升华,这就是我们诗人所创作的责任,也可以说在我们的作品中所赋予的那一个感召人心鼓舞豪情的文学魅力……

篇10

下面,就谈一谈自己在此方面做的一些尝试。

一、 自我预习交流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前预习显得尤为重要。以往在布置预习作业时,我只要求学生先通读课文,然后勾画字词,借助工具书查阅相关资料等,能力强的学生能够较充分预习,可是一些学困生预习的内容却非常有限。为了帮助学困生,我尝试着在课前添加一个交流预习作业的小环节,因为,同龄人之间相互学习的效果有时胜于教师的讲解,这样的预习交流,不但帮助了学困生,补充了他们各自的预习内容,而且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同时,也提高了课堂听课效果。

二、 从单一走向多样

我在设计苏教版小语教材一上《练习2》中“学用字词句”作业时,考虑到本练习是对前面所学课文《人有两个宝》的一个延伸,就改变单纯就题做题的单一形式,从一年级学生的兴趣出发,这样设计作业:

一是“课堂练习作业”

1. 按照老师的样子,用彩笔在白纸上画出自己的小手,看谁画得又快又像。

其意图是让学生先学会仔细观察;接着,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体会到“手”的用途之大、之多,是人身上的宝贝,非常重要;再次激发学生动手画的兴趣。

2. 说说手还能为自己、为别人做哪些事?请按照以下句式练习说话:“我有一双灵巧的手,可以做

,可以做 ,还可以做 。”这项作业是在学生拼读过“拍皮球、拿筷子、打电脑”之后,对学生的口语和思维进行训练,认识到手能做很多事情,不仅为自己,还能帮助别人,在感受到“手”灵巧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到靠勤劳的双手能创造一切,是幸福生活的根本,同时,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喜悦。

二是“课外练习作业”

1. 在彩纸上画出自己漂亮的小手并剪出手形,在“手”上写出带有“手”的词语或有关的儿歌等,第二天张贴在“我的小花园”展示栏里。

设计意图:让学生手、脑并用,既增加词汇量,又开拓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张贴学生的作业,是为了鼓励学生多学多用,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享受成功的喜悦。

2. 动手画一幅画或搜集树叶拼做一幅叶画。

设计意图: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当前的能力,他们识字量不多,设计此项作业的目的就是从他们直观性较强,又喜欢画画的角度考虑,培养动手能力。

以上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的几项作业,每题的具体要求都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题与题之间又有一些梯度,其多样性、综合性就是一个情智化的作业设计。

三、 走向人文,贴近生活

语文教师不仅要掌握学科工具性,还得引导学生体验语言文字中内含着的人文性。比如,在教学《三顾茅庐》一文后,结合《练习3》中关于三国故事成语的学习,要求学生课外读一读《三国演义》一书,讲一讲三国故事,再让学生出一期关于“三国”的小报,由一个点拓展到一个面,引领学生走进故事,理解成语和小说。

让语文回归生活,是语文教师倡导和追求的目标。当同学们意识到所学的知识马上就会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就越发有意义。例如,苏教版小语教材四下第一单元教学内容几乎都是描写春天的,教学时又正值初春时节,我在设计课外作业时,就布置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的足迹,可以在春风中放风筝,可以搜集赞美春天的诗歌、散文,举行“春之声”诵读会,还可以合作编写以“春天来了”为主题的手抄报,小报上汇集了赞美春天的诗歌、散文,还有学生自己拍摄和绘画的反映春景、春趣的图片等,画面中透出生活的气息,文字中洋溢着人文性。完成这类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充分学习了教材上的内容,还广泛涉猎与教材相关的文学、绘画等方面的知识,充分走进社会生活。

四、 凸显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