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老师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时间:2023-04-06 06:28: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以老师为话题的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请看以下几种拟题的方法:
一、巧妙化用,妙趣横生
把影视剧片名、歌曲名、诗词名句、俗语、谚语、歇后语、广告语、歌词等适当改动,进行套装借用作为文章的题目,不仅是考场作文快速拟题的高明之举,而且常能使文章熠熠生辉,妙趣横生。如以“学习”为话题的题目《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都是考试惹的祸》《将学习进行到底》;以“环保”为话题的文题《我想有个家――一个小鸟的心声》;以“宽容”为话题的文题《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以“理解”为话题的文题《对面的老师看过来》、《妈妈,其实你不懂我的心》;以“情感”为话题的文题《世上只有妈妈好》、《还有多少悔可以重来》、《最近比较烦》、《怎一个“愁”字了得》;以“读书”为话题的文题《爱你没商量》;以“生活”为话题的题目《笑傲人生》、《我和磨难有个约会》、《我与磨难面对面》等。以上几例通过引用或化用大家所熟悉的诗词、歌词、名言、俗语书名、影视剧名、广告词等作为文题,使得文章标题显得新颖别致,妙趣横生,产生了独特的魅力,阅卷老师看了之后,一定会一见钟情。
二、善用修辞,形象生动
这种方法,是指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文体和内容,灵活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双关、反诘等修辞手法拟题,可以增强文题的美感,使题目生动,鲜明,美妙,贴切。使文章锦上添花。如:以挫折为话题的题目《挫折是一种美丽的痛》;以创新为话题的题目《创新永不下岗》;以“关爱” 为话题的题目《母爱是一首歌》《老师是一把遮阳的伞》;以“生态” 为话题的题目《一只小鸟的自述》;以“故乡” 为话题的题目《故乡,我永远的天空》《千年月色万年情》;以“环保” 为话题的题目《还我家园――鸟类的呼声》等。这些题目,由于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所以像一颗颗珍珠,闪闪发光;又像一块块磁石,吸引读者的心。
三、精彩组合,风趣幽默
此法指的是引用或者音译一些大家比较熟悉的英语单词或短语作为标题。这种标题,具有幽默色彩。往往会给人带来一种阅读的轻松感。如:以“学习”为话题的文题《知识改变命运Let’s go》;以“科技” 为话题的文题《How are you, E-mail》;以“电脑”为话题的文题《因特网,my love》;以“幸福”为话题的文题《Come on,给我感觉》;以“亲情”为话题的文题――《Modern,老妈》;以“校园”为话题的文题《女孩,Sorry》。
四、适当增补,以小见大
在所给话题前面或后面加上适当的词语进行增补,对写作范围加以限制,能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这是最简捷方便的拟题方法。如以“感受”为话题,可拟《感受幸福》《感受生活》《感受母爱》《感受文学》等;如以“倾听”为话题,可拟《倾听月色》《听雨》《倾听成长的声音》《听箫》《夜阑听风》等,文题从各个角度缩小了写作范围,选材范围更明确集中,极利于我们的写作从小处着眼而顺利展开,避免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
五、逆向思维,巧设悬念
在拟题时,我们可以克服思维定势,逆向思考,追求陌生效果,拟出让阅卷老师怦然心动的好标题。可以违反常情,如《苦难也是一笔财富》《差生也美丽》等;也可展开想象,如《有梦才会有远方》《带上快乐上路》《当地球上只剩下最后一滴水》《我想再活五百年》《最后一只老虎》等这些文题就拟得很有穿透力,阅卷老师自然会“一见倾心”。设悬念就是制造疑团,在以往的评书中常常用到,其效果就是让人虚惊一场。让文题一反常规,从反差上制造悬念,如《愚公不愚》;可以以怪生悬,如《100分,我恨你》;可以借用数字设悬,如以《1、3、5》抒写音乐情怀;还可以添加标点符号或采用标点符号、数字拟题来设置悬念,如《我最需要……》《?――!》《1+1≠2》等。
在拟题时要注意,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拟题,都应做到文题精练、醒目、新奇、生动且在话题之中,还要与所写文章文体一致。我们不能单纯为了拟题而拟题,在拟题的同时还要考虑,在这个文题下能不能写出文章来,不要一味地标新立异,结果却给自己出了难题。
篇2
【关键词】话题作文;拟题
How to give the topic thesis to draft examination questions fast
Ao Wei
【Abstract】The topic thesis is the optional thesis, the free thesis, because it had not stipulated that the topic and the literature style, the student may write the literary style which with the most adept mode of writing oneself most excel, like this is advantageous in the high first-level school selects the talented person, therefore appears repeatedly in each kind of test in recent years, drafts examination questions is the student deeply feels the thorny question. The author according to these years’s teaching experience, will chat several methods which and the colleague drafted examination questions fast negotiates, looks can give the teaching to bring the help from now on.【Key words】Topic thesis; Drafting examination questions
话题作文是自选作文、自由作文,由于它没有规定题目和体裁,学生可以用自己最拿手的写法写出自己最擅长的文体,这样有利于高一级学校选拔人才,所以在近几年的各种考试中频频出现,拟题是学生深感棘手的问题。笔者根据这几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快速拟题的几种方法与同行蹉商,望能给今后教学带来帮助。
我认为快速给话题作文拟题有以下几种方法:
1 扬长避短,定文体
紧扣话题,调动积累,选用自己最拿手的文体是快速拟题的基本前提。因为任何文章都是有体栽的,不讲文体,随心所欲的写作,只会写出结构松散,不合章法,非驴非马的“四不像”文章。况且,话题作文只要求文体不限,并非不讲文体。如以“树”为话题,可以定成记叙文《种树的故事》、《记一次有意义的植树活动》;可以写成散文――《柳树赞》《难忘的那片树林》;可以定成议论文-《生存的希望,植树造林》《谈植树的价值》等。
2 善补题,以小见大
在话题前面或后面作适当的增补,对写作范围加以限制,能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也是常见的快速拟题的方法。如:以语文课为话题,我们可以拟为《生动的一节语文课》、《我爱语文课》《未来的语文课》《语文课畅想》等等,这些拟题从多角度缩小写作范围,选材范围更加集中,有利于我们的写作从小处着眼顺利展开。
3 巧修辞,新颖鲜活
根据指定的语言环境、文体内容,灵活巧妙地使用修辞手法,可以让文题生动形象,含蓄隽永,使文章锦上添花。如:以音乐为话题,我们可以拟为《心愿》、《母亲》、《爱的奉献》等新颖鲜活,让人过目不忘的题目。4 巧点化,妙趣横生
对影片名、歌曲名、古诗名以及成语俗语等适当点化,进行套装、借用,仿造之后作为文章的题目,常常典雅大方,妙趣横生,也是考场话题作文快带速拟题的高明之举。如:以我为话题可选用歌词《我的思恋》《最近比较烦,》,以音乐为话题可以用歌曲《感恩的心》等等,用这种方法命题,通俗明了,贴切自然,并为大家喜闻乐见。
5 注重标题的作用
标题是文章内容和读者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标题是让阅卷老师慧眼为之一亮的第一点,标题是让人一见钟情的因子。标题也提供给读者窥视文章内容的独特视角。
6 把握拟题的原则
确切、精炼、生动、新颖、有意蕴,有文采,确切,指的是符合文章内容,同时也指遣词造句符合规范,精炼,指的是标题字数恰当,不宜过长。生动,指的是题目具有可读性,饶有情趣。新颖,指的是有新视角,新思路,新感悟,给人新鲜感。有意蕴,指的是有内在的含义。有文采,指的是标题有诗意,有文学韵味。
7 明确 的要求
标题范围尽量要小,要从自己确立的角度出发不要太大太泛; 要合理出新。如果标题太大,可以采用副标题的方式加以限制。标题不能过长,一般不要超过8个字,标题过长则显得松散。标题要含蓄,把思维蕴涵于形象的标题之中,含蓄能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且能加深阅卷老师对文章内容的印象和体会。
拟一个好题目,把题目演绎成一个生动的故事,用故事表达一个新颖独特的思想。拟题时要善于联想。 联想,就是由某人某事或事理推想到与其相关的其他人其他事物或其他事理的思维过程。
8 学会拟题的方法
修辞法
(1)比喻 《我渴望阳光》以阳光喻暖人的关爱,简洁含蓄,如将喻体换成“热情帮助”之类,则索然无味。又如《我心中的镜子》、《家,我们成长的摇篮》,这些设喻佳题也都富于文学色彩。
(2)借代 辽宁大连一位考生紧扣母亲乌黑发丝中的白发展开叙写,揭示岁月无情、母爱无价这一真谛,给文章拟题目《黑白债》,借色彩代本体,又亮出线索,寄托深情。又如《人生需要掌声》,这一标题借“掌声”代“鼓励”,也很有创意。
(3)比拟 《花儿又快活了》《读山千遍真有趣》前者运用拟人辞格让花儿具有人的感情,后者把“水”拟作能“读”之物,用的是拟物辞格。
(4)对偶 《书山有路,学海无涯》《做有心人,读有用书》这两例都将文旨浓缩在整齐对称的句子中,体现出考生善于推敲的语言功夫。
(5)对比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高调与低调形成对比,使得标题包含哲理,令人回味。(6)双关 《我最需要一剂良药》文中“良药”既能治腿疾有能治心病,一语双关,内蕴丰富。
(7)设问 《错误?正确!》先问后答,以简驭繁,又穿插标点,构思巧妙。
(8)反问 《我们的素质教育,难道不需要发展吗?》反问中饱含着摆脱应试教育重负的强烈愿望,观点鲜明,言辞恳切。
(9)顶真 《读书快乐 快乐读书》《活读书 书读活》这两例运用顶真兼回环辞格,风趣地展示读书之趣、读书之乐和读书之法。
(10)反语 《我发现了家中的“小偷”》家中几次“失窃”,“作案者”原来是瞒着别人给灾区寄钱的一家人的三个成员,题中用“小偷”,贬词褒用,凸现一家人的高尚品德,幽默风趣。
(11)引用 《腹有诗书气自华》、《为有源头活水来》前者形象地表现读书的作用,后者揭示消除陈旧的思想方法,引用名句作题目,能较好地体现考生的文学积累和修养,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以“家庭”为话题――《我要的幸福》――孙燕姿
以“心愿”为话题――《一千零一个愿望》
以“素质教育”为话题-《救救孩子》(鲁迅《狂人日记》 )
以“关注生活”为话题,写生活对人的考验-《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高尔基《海燕》)以“友谊”为话题――《百年孤独》――加西亚 马尔克斯同名小说
篇3
就目前所收集到的中考作文题,并结合对2006年各地中考作文的比较研究以及多年的作文教学经验,笔者对2007年中考作文的走势如下预测。
一、话题作文――风景依旧独好
2006年的中考话题作文,在形式上呈现出了两种趋势。
其一,不少省市采用了独词句话题作文,且出其不意地以近几年的热点和焦点为话题,并有醒目的提示语和煽情的语言,对文体、立意、内容几乎没有限制,表现出了博大的胸襟和对考生的人文关怀。如浙江湖州的“感动”、四川自贡的“价值”、山东烟台的“变化”、四川内江的“责任”、四川资阳的“荣誉”和“实践”、山东潍坊的“表达”、浙江温州的“陶醉”、海南课改实验区的“交流”、山东德州的“行动”、四川广安的“快乐”,等等。为什么“昨日话题”会重现呢?毕竟是岁岁年年人不同,此一时彼一时,已经出现的话题对已经考过的考生是“昨天的故事”,而对于今年的考生依然是新鲜的话题。另外,话题的数量总是有限的,与其煞费苦心地开发新话题而担当风险,还不如改革旧话题,增加新内涵,实为保险之举;与其刻意地避免教师和考生猜题、押题,还不如坦然面对,再说,话题多多,题海茫茫,考生时间精力有限,哪能个个到堂到位?当然,作为教师与考生,与其题海战术训练,不如精选精练。
其二,加大了对话题的限制。增加话题的修饰或限制成分,使话题的范围尽可能变窄,以减少考生的“克隆”或抄袭。从2006年下列省市的中考话题作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如:2006年山东威海中考以“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为话题,江苏泰州以“享受过程”为话题,江苏连云港以“让生命与生命更近些”为话题,江苏南通以“怦然心动的感觉”为话题,山东济宁以“面对与自强”为话题,等等。有些省市的话题作文在话题的理解或立意上还必须兼顾话题中的提示语,如:山东济宁对“面对”就有这样的诠释:所谓面对和担当。就是当不可避免的挫折袭来时,能接受它,承担起挫折带来的压力和打击,把挫折消化掉。
形式的创新与内容的改革给话题作文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蓬勃的生机。我们有理由相信,近几年的中考作文,依然会话题风景独好。
二、半命题作文――敢与话题争艳
有人把半命题作文喻为“把风筝放飞在蓝天下”,形象地说明了半命题作文的魅力。半命题作文既有所限制又给予开放,在选材、立意等方面给了考生比较大的选择余地,而且在审题上思考度较小,有其他作文命题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半命题作文的优势还在于,它既便于考生发挥,又能较好地避免宿构和猜题押题,还便于教师客观公正地评分。特别是近几年,命题者对半命题作文又进行了改革,不仅形式多样,还精心设计了富有激情的提示语,或帮助学生开启思维,拓展选材空间,或给出不拘一格、充满诱惑的一半,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如:四川自贡以“____龙门阵”为题,浙江丽水以“感谢______”为题,上海以“我们的名字叫_____”为题,山东临沂以“我_____,因为我_____”为题,等等,都很富有诱惑力,且给出的另一半选择的空间无限大。有的省市还给考生提供了两道或两道以上的半命题,让考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情感体验和兴趣爱好,选出自己得心应手的作文题,这种命题方式更有利于考生的公平竞争和真实水平的发挥。特别要说明的是,大多省市的半命题作文,都创造条件让考生自由选择自己所喜爱的文体,便于考生张扬个性,尽展才情和特长。可以负责地说,在各种类型的作文中,半命题作文是招非议最少的作文命题,声望最好,其数量紧随话题作文之后,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气势,也就不难理解了。我们相信,与话题作文分庭抗礼,非半命题作文莫属!
三、命题作文――在变革中崛起
近几年来,不少中考命题的有志之士都致力于命题作文的研究,不断革除命题作文的弊端,逐渐给这种最古老的作文命题方式注入新的活力。
形式上不断创新。一方面,精心创设情境,设置极具煽情、极有诱惑力的提示,以唤醒考生的生活积累,激发考生的写作欲望;另一方面,命题直接切入学生生活,直逼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甚至是焦点话题,诱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如:浙江温州以“把心儿打开”为题,浙江绍兴以“十六岁的天空”为题,江苏南京以“其实很简单”为题,江苏无锡以“门其实开着”为题,等等。其中,有的命题作文极有诗意,极具悬念,极大地激发了考生的写作激情,如:“十六岁的天空”、“把心儿打开”等。有的作文命题很宽泛,类似话题作文,学生选择余地较大,如:山东青岛以“快乐”、“痛苦”或“快乐和痛苦”为题。还要特别说明的是。2006年有不少命题作文都明确提出――文体自由,自选文体,使考生可以尽展特长,尽展才情,2006年浙江省中考的作文题更是明确地提出了“可以大胆想象,讲述故事,也可以抒发感情,发表议论等等”。温州市的作文题也赫然写着“可以记叙见闻、经历,谈谈体验、感受,发表议论,展开想象,抒感……”
改革就会注入活力,创新就会充满生机。我们相信:形式上的完善和内容上的创新使这种最古老的命题方式依然焕发青春,绽放出诱人的魅力。
四、材料作文――灿烂尚待时日
在对话题作文的一片“讨伐”声中,材料作文闪亮登场了。与话题作文相比,材料作文既有限制又有自由,写作内容或话题不能脱离材料,但在选材、立意和文体上又给了考生相当大的自由空间,为考生张扬个性、展示才情提供了舞台,有效地避免了抄袭现象的发生。2006年采用材料作文的省市并不多,没有预料中的火暴。其缘由是材料作文的材料不好把握。阅读材料的可供发掘度太小,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挥,而度太大,则立意、选材的空间也太大。这样不但不利于阅卷老师阅卷,也使考试有失公平。再者,随着命题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命题方式的多样化,即使材料作文经过磨和,也很难再现话题作文的风光。在中考的百花园里,材料作文能占一丝春色,足矣!
篇4
一、读懂材料
学生首先要认真仔细阅读话题作文的材料,从材料中给予的信息去捕捉写作的范围,而有部分学生只注意什么话题,在那里冥思苦想,其实这是舍本逐末,学生甚至可以对材料达到咬文嚼字,这样就能从中获取更多更丰富的信息,确定自己的立意,选材、列题目等。
二、巧妙拟题
常言道:题好一半文。因此,拟好话题作文的题目是写好文章的关键。那么,如何拟好题目呢?
1.保守法。以话题为中心,进行扩展和补充,这是拟题最保守的做法。其优点是不容易离题,同时,它还可以对写作范围加以限制,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以“勇气”话题为例,我们可以这样拟题:《勇气的作用》《勇气的力量》《勇气,我为你骄傲》等。
2.创新法。学生可以深入细致地研究话题作文的材料后,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不同使用引用或改编的方法,拟出具有新意的标题。(1)巧用歌名歌词。如以感动为话题,拟题目为《都是感动惹的祸》《谁为谁感动》,这些歌名歌词曾在人们的记忆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样也一定会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2)巧改用诗文名句。如写母爱时,引用孟郊《游子吟》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拟题目为《寸草心,三春晖》。(3)巧改广告词。如以“友谊”为话题,以《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为题。(4)妙用修辞。如以“诚信”为话题,学生巧妙地运用修辞拟题《诚信归家》。把诚信当作人采用话剧形式,运用拟人手法写出在权力、地位、金钱方面对诚信的态度和认识,深刻地表达出诚信是人世间最宝贵的这一主题。(5)逆向思维,巧设悬念。如《真想做个差生》《多个朋友多堵墙》。
三、确定中心
文章的中心就如一个人的灵魂,有了好的标题,还需要好的主旨。写作中心的确定,第一要有深刻的思想性,写文章要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第二,要做到平中见奇,写作的素材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应该是人们司空见惯的。我们要学会对平常的生活现象进行深入思考,有独到深刻的见解,才能使文章中心的确立不同凡响。第三,要做到化实为虚,深化中心。学生在行文中所用事例都是真实事例,如果就事论事,往往拓展不开思路,或者立意浮在表面。如能化实为虚,在揭示中心时,展开联想和想象,跳出材料的局限,就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话题《走进桃花源》,如若实写毫无价值,若展开联想和想象,把她联想成为人类对理想环境的追求,理解为和谐社会、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样一来,思路得到拓展,立意层次也得到提升。第四,时代性。文章不能脱离时代,因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世而作”。第五,立意要新。要跳出常规的思想,采用逆向思维,或许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注重选材
素材是文章内容的主要成分,材料的优劣直接影响文章质量的高低,因此,材料的选择特别重要。在选材时,我们可以从话题中找到契机,话题作文一般由材料、提示语、话题和要求四个方面构成。其中,提示语的作用最为重要,它是对材料的阐述和对话题的引导,是材料与话题的纽带。能够给学生一定的作文思路的提示。如果我们能抓出这个特点,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积极思考,杜绝抄袭、雷同。很多学生由于缺乏积累,或遇事不动脑筋,常借鉴他人的材料,结果张三抄,李四借。这样的材料怎能打动老师。我认为,学生不妨选择一些不起眼的素材,这些看似平常,实则更能引起读者共鸣,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选材要“新”。即写别人不常写的事,不要怕暴露自己的缺点,或者不光彩的思想,行动。这样的内容有新意,容易受到老师的青睐。如有一次,我要求学生写一个以环境为话题的作文,大多数学生写环境中的白色垃圾影响了学校的环境,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有一个学生,就抓住了垃圾旁的一棵柳树,拟题为《柳树,你怎么了》,柳树在垃圾堆旁见证了无数烟薰火烤,仍能倔强地站在那里,它是在与命运抗争,还是……这位学生就跳出了常规的圈子。
3.选择自己熟悉的材料,写作文最大的忌讳,是使用自己不熟悉的材料,这样不但不能揭示自己的写作的主旨,还会适得其反,所以学生要学会积累素材,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从自己记忆的宝库中撷取,写出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才能打感别人。
篇5
一、据“体”拟题,展示优势
话题作文淡化文体,但不是不要文体。同学们应紧扣话题,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选用自己的“拿手文体”来写作,这是快速拟题的基本前提。如以“理解”为话题,可以记叙为主――《理解是桥》,可议论为主――《理解与误解》《如此“理解”》等。总之,我们要根据自己擅长的文体、表达方式来确定文章的标题,以展示自己的优势。
二、依“题”增补,化大为小
在宽泛的话题前后作适当的增补,对写作的范围加以限制,可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这种拟题方法是最常见的快速拟题方法。如以“理解”为话题,可拟《如此“理解”》《理解的自述》《理解――撑起一片蓝天》等。这样,从各个角度,不同文体缩小了写作范围,使选材范围也更加集中,极利于同学们的写作从小处着眼而顺利展开。
三、巧妙修辞,匠心独运
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文体和内容,灵活巧妙地使用一些修辞手法,让主题生动形象、精练紧凑、含蓄隽永,可使文章锦上添花,给人一种含蓄美。
四、精心“改装”,含蓄传神
对影片名、歌曲名、古诗句及成语、俗语等精心点化,进行套装、借用、仿造之后作为文章的标题,可取得典雅大方、魅力陡增的效果,是考生快速拟题的一种高明之举。
五、反弹琵琶,别开生面
拟题不仅要快,更要求新颖,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就要求同学们克服思维定式,逆向思维,追求创新效果,拟出新人耳目的题目。如《真想做个差生》《渴望停电》《100分,我恨你》等,这些题目视角新、思路新,可产生一种摄魄的想象力,易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
六、巧用符号,标新立异
用特殊的标点符号修饰文题,可以使文题在表情达意上产生一种修辞美。如《奶奶・槐花・我》《心心》《你宽容他》等,给标题一个恰到好处的标点符号,起到文字难以替代的作用,能够立刻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
篇6
一、标题:巧用新颖的标题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眉眼盈盈”能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俗话说:“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好的标题会让读者眼前一亮,既可以树立自己的信心,又可以获得评卷教师的赞扬和肯定。拟一个好的标题,将是文章成功的一半。好题目应能充分体现文章中心,应讲文采,题目不宜太长。那么,如何使文章的“明眸”含情脉脉,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读者特别是评卷教师的眼球呢?拟题的技巧多种多样,有多种修辞法、引用化用法、中外结合法、诗情画意法等,这些方法会让标题异彩飞扬。如引用佳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感时花溅泪》;巧用修辞:《诚信如水》;以“放弃”为话题:《放弃为成功另辟蹊径》《放弃是一把双刃剑》;以“诚信”为话题:《众里寻他千百度》;以“理解”为话题:《对面的老师看过来》;以“学习”为话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亲情”为话题:《Modern,老妈》;以“电脑”为话题:《因特网,my love》;以“乡情”为话题:《那河,那船,那人》等。
二、开篇:奇句夺目,巧编凤头
好的开头会使评卷教师“一见钟情”,产生好的“第一印象”,可能会影响到全篇的评分,所以,我们要舍得花气力来编织文章的开头。所谓“凤头”,就是说文章的开头要像凤凰的头一样小巧而精美。清代人李渔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文章的开头一般要“开门见山”“开宗明义”,使阅卷教师一看便知你要阐明的观点,千万不能在开头玩含蓄,给人头绪不明的印象。散文类的好开头,可兴,可比,可壮思逸飞,可直接入题;记叙文的开头可先写环境,可先写人物,写人物既可是描形绘像,又可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可顺叙,也可倒叙等。
好的开篇要点题,要新颖,要简洁明快。在方法上,可以设置疑问,吊起人们的胃口;可以单刀直入,切入正题;可以运用修辞格,营造一种氛围;可以抒情开篇,拨动读者的心弦;可以引用名言,显得精练又深刻。恰当地引用古典诗词、名言警句、谚语、歇后语,善于运用整齐句式、各种修辞,能使文章光彩照人,妙不可言,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如: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迟来的郁金香》的开头:“小北,我来迟了!原谅爷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站在一个小小的坟茔前,手中拿着一束洁白的郁金香;用名言,起点高,像《诚信》的开头:俗话说“人无信不立,鸟无翅不飞”;用排比,造声势:学会分清是非,懂得明辨善恶,这正如我们看这个世界一般,要不为障目的浮尘所蔽,那样,我们定会看见清流之清,浊水之浊,看见蓝天之蓝,阴霾之暗,看见绿野之美丽,荒漠之单调。《付出必有回报》的开头: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讲这句话的时候往往是肯定这样一个道理:有付出就会有回报。《用“心”写作》的开头: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写作也一样,要写出绝妙的佳作,就得全力以赴,用心为之。
三、结尾:妙语结尾,豹尾短促有力
豹子的尾巴粗、短、壮,有力量。文章的结尾也要这样。或概括总结、或抒情议论。李渔曾说:“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流连,若难遽别。”所谓“媚语”,即富有文采、意蕴深刻的语言。有文采的结尾,或呼应开头,或出奇制胜,或卒章显志,或耐人寻味,会让评卷教师爱不释手。如“听,那是波涛里的胜利之歌;看,那是人性之美的画卷。翱翔吧,那是整个宇宙的书卷。面对大海,聆听、欣赏、品味……”。再如“扬起生命之帆,让涛声为伴奏,扯缆绳作琴弦,掬劲风当号角,奏一曲超越时空的乐曲,礁石间,狂风里,我张开双臂,用沸腾的流着我热血的心,拥抱博爱——紧紧地——一生无悔”等。
要注意,如果有意外,时间不够了,宁可删简正文内容,中间部分少写一点,也绝对不能缺少结尾段。这样全文的结构才完整,才能给人留下你有完整写作能力的印象。没有结尾就像一幅画得很美的却没有装裱的画一样,给人惋惜的感觉。结尾忌用省略号来表示余味无穷,这样容易给人造成你的文章没有写完的误会,结尾要有力、有韵味,与开头呼应,切忌无病、画蛇添足、‘拖泥带水。“大家之文,于文之去路,不唯能发异光,而且长留余味”。
四、卷面:干净整洁,使人“一见钟情”
“文若其人,字若其人”,卷面能反映出一个人语文的基本功,甚至更多。卷面是文章的脸面,是人的第二面孔,字迹端正清晰、书写正确的文章容易赢得评卷教师的好印象,可获得感情分。
篇7
关于今年高考作文是否会考非典,最近媒体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报道。刚刚有媒体报道,非典疫情牵动全国人民的心,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进入高考试题的可能性很大。接着,就有人撰文表示:“从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方向来看,多以话题作文为主。非典是今年的社会热点,但高考作文最好还是别以非典为话题,而教师在做作文辅导时也不宜将目标‘押宝’在非典上。”紧接着又是猜测,“假如我们考非典,那么,做老师的眼下应该如何指导学生作文?将来我们又应该按什么标准来给考生阅卷与评分?”......媒体如此莫衷一是的猜测,使读者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受更多影响的是那些处在关键时刻的高考考生。如此下去,极有可能误导高考考生。
笔者认为,今年高考会不会考非典,尤其是作文会不会考非典,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况且,不管高考作文是否会考非典,对于复习接近尾声的高考考生来说,应该是不论考什么,都应该胸有成竹。毕竟,在2003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作文基础等级要求是“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要做到这些,靠的是平时的培养和训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基础不扎实,临时抱佛脚又怎么能行?的确,非典是现在的热点问题,但热点年年有。比如去年世界杯,北京考题出了关于规则的问题,但是并不意味着你非写世界杯,所以话题不取决于热点。话题作文不一定是当前社会热点,也不一定是流行的话题,而是有哲理的问题、有文化内涵的问题。由此就可以看出,要在话题作文中胜出,靠的就是平时知识的积累,而不是“没有把握”的“一时准备”。
更可怕的是,媒体如果强调非典疫情进入高考试题的可能性很大,那么考生以非典为话题作准备,非常容易产生大量的“克隆作文”。媒体上关于非典的文章千千万万,多得不计其数,尤其是对于非典的反思,更是层出不穷。按理说,考生准备起来应该是如鱼得水,但在资源共享度如此高的现代社会,出现“克隆作文”在所难免。然而,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全国高考作文要求中可是明确指出“不得抄袭”,并且在评分标准里相应规定了处罚措施。如此一来,媒体如果强调非典疫情可能进入高考试题,考生以此准备,不但在作文时束缚了考生的思维,扼杀了他们的自由探索精神,而且可能出现“抄袭”现象,有违高考选拔人才的初衷。
由此看来,关键时刻,媒体还是管住自己的“嘴”为妙。关于高考作文,媒体应该慎重行事,绝不可误导考生啊!
篇8
近几年来,高考、中考一般都采用话题作文这一形式。究其原因,一是受素质教育的鞭策;二是受教材多样化的启示;三是受高考的影响。出题者通过多年经验的总结,发现话题作文能在客观形式上对素质教育作比较完美的诠释,认为话题作文更容易让考生自由选择,充分发挥,让考生写出真实水平。
既是如此,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写好话题作文呢?
一、全面把握话题作文的构成
话题作文的构成由话题材料,提示语,话题,写作要求四部分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材料帮助我们明确写作意图;话题确定写作中心;提示语提供写作思路;写作要求是规范化的要求。
二、认真审题,准确切题
罗素先生说过:“只有一个正确的前题,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写作内容确定,可以说是写好作文的前提,落笔之前一定慎重思考,考虑尽可能多的写作内容。从中找出自己最熟悉的内容,却要避免自己感兴趣,却一知半解的内容写起来无话可说,没话找话,犯了作文的大忌。所以要审题在先。
先审话题:要看清话题,避免脱离命题范围,分析话题的构成,抓住关键语素,修饰语,明确话题范围。要吃透材料。根据命题意图,确立观点。抓住关键字词、句子,吃透材料,挖掘材料隐含的信息。盯紧提示语,理清命题思路导向。
审提示语:提示语是命题者对所给材料的阐发,目的是帮助考生正确理解材料内容,引发考生展开想象与联想,构思文章。
审提示要求:要逐条看清命题要求,不要看到一点就写,按照命题者的要求去写。
审题常犯的两种错误:一完全脱离材料而偏离话题;二是过份依赖材料,无法展开思路。
找准话题的切入点。然后找准自己的感触点。生活就像一个洋葱,一层层地剥,总有一层会让你流出眼泪来的。找准切入点写出自己的感触,写出自己内心感触最深,最想说的话。化虚为实,化一为万。拓开思路,多角度观察和立意。化概念为万象,然后万中取一。只要从生活中选取一点一事一种现象写深写透,给人启悟就行了。写作视野要开阔,由家庭、学校扩展为思考生活,探讨人生,崇高美德,探寻知识。要求不仅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应对社会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合理选择内容和文体
话题作文其实就是与某个“话题”有关的自选作文、自由作文,它既没有规定的题目,也不受文体的限制,无需对话题本身进行引用、分析,只要与话题有关的,不论写什么,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不论选用什么样的体裁,都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同学们的生活经历有所不同,文体写作水平各有千秋,所以我们应当记住:一定要在话题范围内选用自己最熟悉、最能写的内容以及最拿手的文体。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言之有物,才会有真情实感。
四、重视作文的选材立意
同一个话题,不同的同学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诠释,正可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例如:我要求同学以“爱心”为话题作文,大部分同学选用的是老师带病为我补课,妈妈雨夜背我去医院看病之类千遍一律的题材,而有个同学却能抓住近期盛行的“非典”作文章,独辟溪径,以《爱的奉献》为题写出对妈妈(妈妈是“白衣天使”)因职业需要,整天看护病人而冷落自己的救死扶伤行为的理解,立意新颖,富有现实生活的气息,给人与众不同的感觉。
如此说来,立足现实,从平凡的题材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别出心裁地选材立意,并赋予它时代生活的特色,也不失为一种提高话题作文质量,从而取得高分的好途径,同学们不妨试一试。
五、丰富生活积累,增强练笔意识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高明的作家,如果没有材料,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他也是不可能写出惊世骇俗的好文章来的,因为生活是一切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由此可见,我们同学要想在考场上文思泉涌,超常发挥,平时就必须注重生活素材的积累,要积极地参与生活,关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并且把每天耳闻目睹的人和事及时地记下来,写成观察日记。
实际上,我们同学的生活范围、社会阅历毕竟有限,很多素材只能从书本、报纸杂志、新闻媒体上获得,所以同学平时必须有一定数量的课外阅读,并且养成作读书笔记的习惯,把看过的书分门别类地编成卡片式目录,把看过的报纸杂志根据自己的需要或储存,或剪贴,或抄摘,或写成札记等等。其次,名言警句,课文中优美的句段等都是积累的对象。这样一来,我们写起文章就能左右逢源、如鱼得水了。
篇9
请你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和――做朋友
(2)请你以“结果”为话题作文。
要求:
①选题目(1)的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横线上可填:书籍、小草、父亲、老师等,也可另选词句,题目通顺即可;选题目(2)的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篇幅不少于600字。
⑧思想健康,感情真挚,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
④文中若出现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试题解说]
2008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作文题依然保持了近几年来一直使用的中考题型――二选一的作文形式,第一个题是半命题作文,和――做朋友(书籍、小草、父亲、老师等);第二个题是话题作文,以“结果”为话题。这两个题目从内容上讲都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生活,无论考生选写哪一个,都是有话可说的,更没有审题等方面的障碍。
“人人有话说”是客观条件,可又怎样做到“人人把话说好”呢?
第一个题目:“和――做朋友”。本题的首要任务是将题目补充完整,提示语中给出了四个供选词语(书籍、小草、父亲、老师等)意在帮助考生打开作文思路,并没有限制必选。既然人人都能写,那就应考虑创新了,因此,最好不要选择以上的四个词语;其次,“做朋友”是标题中的关键词,不能单纯地理解为:XX对我有帮助、启发或自己从中得到了收获,重点是要表现做朋友的过程,最好能写两件以上的事;最后,有关的表达技巧和作文形式、内容的创新也是应该考虑的。
第二个题目:以“结果”为话题。初一看,第二个题目比第一个题目难写一点,其实不然。话题作文在不脱离话题的大前提下,写作的自由度更广。以此题为例,表达上可记叙描写,可议论抒情,还可说明;内容上可写现实,可写历史,也可想象;体裁上,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小说、散文、童话、寓言都可尝试,选择自己平时最拿手的,最能写好的即可;形式上,可采用日记体、书信体、小标题式、说明书、调查报告等。从考场作文来看,选择话题作文的考生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作文水平,得分相对要比第一个题目要高。
总之,这两个作文题目,设题宽,审题要求低,入题角度多,有利于学生在考场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发挥各自的语文特长。
[题目一佳作展示]
和书做朋友
十堰市考生
一位名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就是夏日里的一杯凉茶,就是寒冬里的一缕阳光。我爱书,我爱与书为友。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春风和煦的日子里,我捧着一本好书,和书中的名人相识。朱自清教我婉约清秀,巴金教我博识广智;领略成吉思汗的伟大,赏识康熙皇帝治国安邦之策。不禁会赞叹一句“好啊!”春风阵阵,把我送进火热的夏季。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火热的夏季,让我激情飞扬,我照常和你相约,知了声声,烈日照向大地,即使我大汗淋漓也不忘和你交友,书香四溢,一洗我炎热之感。和名著交谈,了解唐僧师徒四人取经时,历经的千辛万苦;了解保尔・柯察金筑路时,坚持到底的奋斗精神;了解鲁宾逊在荒岛上22年的艰苦岁月;了解泰坦尼克号遇难时的那种惊魂、动情的场面……书给予我们的太多了,和书交友就如同身旁伴有名师益友。洁白的荷花把我送进硕果累累的金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与众不同的感觉,让我们都为之惊叹。秋风阵阵,吹黄了稻谷,伴随着累累的硕果,我又和你相约在一起。和你交谈,我知道,今日的幸福来之不易;和你交谈,让我知道桃花源里那个诱人的世界;和你交谈,我了解到塞外奇异的风景及爱国将士的思家之情。秋风萧瑟把我送进无瑕的世界。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雪花纷飞,在火炉前,你我已如老友再次相见,你谆谆告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么深刻的哲理!我拥着你,直到夜深人静时,我还悄悄地躲在被窝里,拿着电筒和你交谈。你无私的奉献让我知道,原来世界是如此美妙。洁白的雪花送我到更远的地方,再和你为友。
书,你伴我走过春夏秋冬,你伴我走过岁月沧桑。你就是我的挚友,和你相伴,让我丰富了知识,让我增长了阅历。和你做朋友的日子里,是快乐的。
我爱书,我爱与书交友。
[简评]
在众多的同题作文中,此文算得上是佼佼者,被评为一类文,其突出的特点有:
一、结构缜密。表现在:
1 首尾呼应,浑然一体。全文采用了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开头点题,结尾点明主旨。
2 过渡、衔接自然。中间部分采用排比段,结构匀称,又分别用“春风阵阵,把我送进火热的夏季”“洁白的荷花把我送进硕果累累的金秋”“秋风萧瑟把我送进无瑕的世界”“洁白的雪花送我到更远的地方,再和你为友”作为过渡,文章结构显得协调自然。
二、巧妙引用,增添文采。主体部分分别引用了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句,既点明了时间。又拓展了思维空间,还增添了文采。
三、取材广泛,内涵丰富。作者除了写在不同的时间里与书做朋友,还展示了在不同空间与书做朋友的收获,内容厚实,有说服力。
[题目二佳作展示]
君子无悔
十堰市考生
历史的长卷在眼前缓缓展开,一个个尘封许久的历史人物随着徐徐舒展的卷轴展现出来,许许多多地令人难以辨别,但是却有一类人,他们轻盈如雪,飘逸如仙,不染污垢,以至于人们是那样熟悉他们的名字――君子!
君子,永远散发出耀眼的光芒,令世人无限敬仰。
但纵观历史长河,君子的结局如何?对于那样的结果,君子可曾后悔过?
大漠孤烟伴余生
海棠般娇羞的容颜,般高傲的风骨,柳絮般飘飞的沉思,桃花般红消香断的泪痕,是你吗?那个当之无愧的女中君子王昭君?你为何甘愿放弃那个绿柳闲云窈窕而来,蹁跹而去的长安,选择那天边的广漠?你可知道,一旦踏上单于的马车,等待你的,便是“大漠孤烟伴余生”的结果?面对结果,你可曾后悔过?
出师未捷身先死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是你吗?那个鞠躬尽瘁的君子诸葛亮?你为何甘愿放弃悠远淡泊的隐居生活,选择投身那硝烟密布的战场?你可知道,一旦出山,等待你的,便是终身捍卫刘氏政权,甚至为此而死的结果?面对结果,你可曾后悔过?
一片忠心撼天地
就算六月的炙热焚烧了朱仙镇的颜色,就算怒吼的狂风遁去了胡人的腥膻,你那鲜红的旗帜始终迎着战火,不屈地飘扬,直捣黄龙的心愿,眼看就要达成,无奈十二道金牌急召,于是,鸣金收兵,班师回朝。是你吗?那个精忠报国的君子岳飞?你为何甘愿冒着被皇上处死的生命危险,也要回到那个黑暗重重的地方?你可知道,一旦回朝,等待你的,便是奸臣谗言和昏君下令处斩的结果,面对结果,你可曾后悔过?
王昭君,诸葛亮,岳飞,他们不悔,君子无悔。结果或许早已有所预料,但是为了换和平,酬三顾,报忠心,他们还是迈出了那艰难的一步,得到了并不美好的结果。这一切的一切,只因为他们要无愧于“君子”二字!
面对结果,君子无悔。
于是,他们的赤诚撼动历史,彪炳史册;他们的精神直上汉霄,照耀尘寰!
[简评]
此文被评为满分作文,小作者的作文功力令阅卷老师叹服。全文卷面整洁,书写美观,无错别字、病句,内容更为精彩。
一、立意深远。作者选择历史长河中的“君子”,演绎“结果”这一话题,面对不尽如人意的结果:王昭君、诸葛亮、岳飞不曾后悔,所以他们是君子,他们留给读者的思考是不言而喻的。
篇10
⒈以图文声像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写作状态
在作文指导课上,充分利用图文声像并茂的网络环境优势,可以解决作文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通过多种媒体的使用使抽象的变得具体、形象;使看不见的、摸不着的变得历历如在眼前;使“静态”的变成“动态”的,甚至是现场的。同时,声像资料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同时调动多种感官刺激的机会。如多媒体的文字、图象和动画可以作用于学生的视觉;旁白解说、示范朗读、背景音乐和逼真的音响效果可以刺激听觉;交互式操作则更是发挥了学生的耳、眼、手等器官的协调作用。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更好感悟作文话题;另一方面能够放松学生心境,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写作状态。
2.利用多媒体多角度诠释作文话题,引导学生联想、想像
如在进行以“桥”为话题的作文训练,我通过几个课件的展示,实现作前指导。⑴课件展示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激战场面、日本的场面、身陷海湾战火的贫民照片。同时加以点拨:人类可以创造世界,也可以在一瞬间毁灭世界。战争的受害者是无辜的人民,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是无尽的创伤和抹不去的记忆。参考题目如:《和平的桥》。设例:以桥为中心词,可以给它加许多修饰语,组成新的题目,如《美丽的桥》《英雄的桥》《腐败的桥》《没有终点的桥》等;⑵课件展示二:战争场面、现今卢沟桥面貌。点拨:卢沟桥下流水已经干涸,作为桥,它已失去了使用价值,但它见证了历史,留给世人一段刻骨铭心的往事。参考题目:《桥的历史》(通过考察家乡的一座桥,见证它的历史变迁、岁月交替)。设例:以桥为修饰语,组成新的题目:《桥的命运》《桥的未来》《桥的悲哀》《桥的骄傲》等;⑶课件展示三:《桥的故事》。画面:古代的桥(赵州桥),现代的桥(南京长江大桥、浦东大桥、伊丽莎白大桥等)。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我指导学生以此为话题作文,为帮助学生多角度诠释话题,我利用以下多媒体课件展示对学生进行指导:(1)出示地震废墟图片,遇难者、伤者图片。设题点拨:对生命价值、意义的求索;(2)播放成功救助的幸存着视频。设题点拨:对生命顽强的礼赞;(3)出示灾难发生后国内外的救助物资情况数据,播放武警官兵、医务人员、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无私奉献视频。设题点拨:对于奉献爱心的提倡,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民族精神的回归;(4)播放灾区人民清理废墟,恢复生产的图片。设题点拨:自力更生、自强不息;(5)播放在灾难发生时涌现的优秀教师代表(谭千秋、吴中红、张来亚……)事迹。设题点拨:难忘师恩;(6)播放印度洋海啸、缅甸风暴图片及视频。设题点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追思。
通过这些课件,以直观的形象多角度地诠释了作文话题,使学生能够充分释放心灵,张扬个性,从而帮助学生写自己最擅长的体裁、最感兴趣的内容。也减少了很多学生拿到一个作文题目,觉得无话可说、无从下笔的尴尬。这样的方式也使学生认识到“处处留心皆文章”的道理,使他们能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注意观察、积累,增强写作的信心。
3.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了解背景,引发学生对写作主题的思考
作文要求与现实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所以指导学生如何写时事作文也是很重要的,时事话题一般比较大,而学生忙于学习,对于重大的时事问题往往是有所闻但了解不深,很容易陷入泛泛而谈、内容空洞的泥潭。我曾给学生设置了一个以“伊拉克战争”为话题作文。这个话题老师如果不很好地点拨,学生不容易写成功。为此,我利用以下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背景:(1)我从网站下载伊拉克战争图片,让学生观看。图片有以下三类:Ⅰ哭泣的伊拉克(伤心的人民、战火纷飞的家园);Ⅱ战场上的美英联军(艰辛的生活、死亡的威胁、对家乡的思念);Ⅲ世界各地的反战浪潮(我们要和平);(2)展示伊拉克少女图拉雅的日记(日记以少女的笔触控诉了战争的罪恶,表达了和平的呼声)。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对写作的话题有了更深、更全面的体验和认识,也调动了他们的生活积累,从而更好地去选材、构思、作文。
网络上的信息源是无限的、甚至是爆炸的,它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作文无“米”与无“源”的问题。事实上,中学生的学业负担也很重,升学的压力也不小。要让他们“行万里路”办不到,让他们“读万卷书”也不切实际。但让他们走进网络世界,在有限的生活空间里让视野变得宽广无限,让单纯的生活阅历变得丰富多彩是完全有可能的。在作文实践中,我注重凭借网络,指导学生使用“搜索引擎”的方法。按照主题词,关键词进行网上快速检索;指导学生对搜索到的大量信息进行快速阅览、筛选、复制、排列、归类;帮助每一个学生按照一定的主题或一定的形式建立自己的写作素材库。而帮助学生建立素材库的过程,也是一个专题式学习和研究的过程,这样长期下去,效果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