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大自然的文章范文
时间:2023-03-27 05:28: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描写大自然的文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作者:魏玉文 郭全收
摘要: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创新试题频出,主要体现在考查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方面,其中比较赏析阅读的文章成为一种新颖题型。许多经典的文言篇目语言精美,意蕴深刻、写法独特、有许多可以借鉴之处,现在我们以《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为例,欣赏它的描写之美,比较它的阅读之美。
关键词:《与朱元思书》 《答谢中书书》 比较 意境
动静 感官 修辞
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创新试题频出,主要体现在考查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方面,其中比较赏析阅读的文章成为一种新颖题型。许多经典的文言篇目语言精美,意蕴深刻、写法独特、有许多可以借鉴之处,现在我们以《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为例,欣赏它的描写之美,比较它的阅读之美。
《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两篇都是以书信短札的形式,来描写秀丽的山水风景物。两者文体都是骈体文,讲究对偶,语言华美。两篇文章在写法上都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寄情山水抒发作者的内心感情的。但两篇文章虽都是写景小品文,《答谢中书书》对景物的描写较为概括,而《与朱元思书》中景物描写比较具体。两篇文章都写出了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的闲适随意的心情,不过《与朱元思书》还表达了鄙弃名利的思想感情 。这两篇文章在写景上各有特色,现从主题、内容、写作手法,修辞等上比较异同,感受大自然之美。
一、主题内容表现人文美
《答谢中书书》的主题是描写山水之美,表达自己沉醉于山水的愉悦和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情。而《与朱元思书》的主题是作者描写富春江奇丽的山水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喜爱和赞美之情。两篇文章的的主题表达虽不同,但是他们都是在描写大自然的美好风光,借此表达自己情感。
二、动静结合展现图画美
动即是运动,静即是静止,静止便于显现事物的外形,运动利于传达事物的精神,二者结合则能相得益彰,形成“应物象形”“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动静结合的手法可分为四类:一类是以静衬动;一类是以动衬静――即通过对动态的描写、渲染、反衬出静态,是反衬手法的一种;一类是以动衬动;一类是动静互衬。《答谢中书书》基本写静,《与朱元思书》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两篇文章的不同之处:《与朱元思书》先总写后分写,着重从视觉和听觉上写景,《答谢中书书》从不同时空层次进行描写,以静见动,以动见静。写出了一派优美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朱元思书》中“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静结合,突出了水的深、清、急。“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以动写静,突出了山“奇”的特点。
三、感官结合展现色彩美
《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山水画,语言精炼生动,作者善于抓住代表性的景物如(山水竹林、晓雾夕阳、猿鸟锦鳞)加以组合;写法上采用动静结合好从视觉、听觉等感官角度来描写。这篇文章是通过人物的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官来写景的,写景没有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灵魂,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来传达感受。描绘的了每当早晨,夜雾将要消歇,可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的画面,诗人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归隐林泉的高洁志趣。《与朱元思书》写作时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来写,能够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事物特点,给人以生动直观的印象。如:作者通过描绘哪几种景物来写山之奇?从人的感官角度看,这里分别运用了哪些感官?解析:借用其他景物描绘山之奇的句子是:“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写到的景物有山峰、泉水、鸟叫、蝉鸣、猿啼、树木。稍作分析,可知这里既有看到的,即视觉―山峰、树木、也有听到的,即听觉―泉水冷冷作响,鸟鸣、蝉鸣、猿啼。作者写山中各种声音,把文中把清泉的吟唱、好鸟的欢唱、知了的鸣叫、猿猴的啼鸣交织在一起写,构成了一首大自然的协奏曲。声音是动态的,表面上热闹异常,其实是以闹写静,显示出山深无人的幽静,是以动衬静的手法。
四、修辞运用体现意境美
篇2
她在《山中杂记七———说几句爱海的孩气话》中,把海与山从视野、颜色、动态三个角度去对比,她以灵敏的思维抓住了海和山的主要特征,用生动简洁的语言,对海和山加以描绘和概括,唯美的语言中无不流露着对大海的深深眷恋。“海是蓝色灰色的。山是黄色绿色的。拿颜色来比,山也比海不过。蓝色灰色含着庄严淡远的意味……。”“海是动态的,活泼的;而山,是静态的、呆板的。昼长人静的时候,天气又热,凝神望着青山,一片黑郁郁的连绵不动,如同‘病牛’一般。而海呢,你看她没有一刻静止!从天边微波粼粼的直卷到岸边,触到崖石,更欣然的溅跃了起来,开了灿然万朵的银花!”作者在这里把山和海比喻成‘病牛’和‘银花’,可见她对海的深情厚意。但作者还意犹未尽,接着把海上和山上看月出进行比较,更惟妙惟肖的说出了山的崎岖、僵冷,使人没有;而海璀璨、妩媚,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与美感。在这里作者也认为大海也有缺憾,例如,大海没有的野花,没有可爱的小鸟。然而她一转笔锋,却说起山中姹紫嫣红的野花虽然美丽,但很快就会凋谢,赶不上大海的浪花,会一年四季不断;小鸟也虽然可爱,然而也赶不上大海上的海鸥的美丽姿态。到文中的最后,她更是情不自禁对大海进行深刻的赞美,说大海有透视能力,让人们去探索大海深处所蕴藏的宝藏。爱是冰心文学世界的主题,她对自然的热爱和敏感是超然的。她喜欢大自然,一到了大自然的怀抱,就有到了故乡的感觉。
除大海之外,山川、云霞、繁星、花草、飞鸟等都在她笔下栩栩如生。怀着对大自然的深情厚意,她用虔敬的心态描写山林、花鸟、云霞……,从中领悟了自我生命和自然生命的交融。她笔下的山川、花鸟、云霞等争奇斗艳、流芳溢彩、美不胜收;她还在笔下描绘出各式各样的明月,以及月下的各种美景,例如《往事二》,写的便是月下青山。她在文章一开始就说“今夜林中月下的青山,无可比拟!”她虽说无可比拟,但却在这万难之中展开了她病留青山中的一段对月下美景赞叹不已的情感,这不可比中的比,真是妙语连珠。她在无可比的情况下,传神地刻画出她此时山中月下的感受:“只能说是似娟娟静女,虽有照人的明艳,却不飞杨妖冶;是低眉垂袖,璎珞矜严。”她把月下的青山比作月下静女,这种审美发现,使文章有了下面展开的无限可能性。接下来,她在这位“静女”身上付与了一种流动的美:“流动的光辉之中,一切都失了正色。松林是一片浓黑的,天空是莹白的,无边的雪地,竟是浅蓝色的了。这三色衬成的宇宙,充满了凝静,超逸与壮严。”在她的笔下,把月下青山,画成了幅天然的图画。我们从这段文字中感受到冰心不仅是具有丰富情感的诗人,还是一位善于描绘色彩的画家。接下来她以四个否定的排比句,来继续描写这月下青山:“今夜的林中,不宜于将军夜猎…”因为那会使静冷的月光缭乱;“今夜的林中,不宜于燃枝野餐…”因为那会破了这如怨如慕的诗的世界;“今夜的林中,也不宜于爱友话别…”“今夜的林中,也不宜于高士徘徊…”因为这一切都‘太人间’了,与这月下的青山的空灵超凡的格调太不协调。这时文章才进入正题,因为病中的作者倚枕望月,原来“今夜的青山只宜于这女孩子,这些病中倚枕看月的女孩子!”也就是说,此刻的月下青山只宜于作者自己,病中的、倚枕望月的“娟娟静女”。她在描写江南水乡的美景时,更是让人“悠然如醉”,她在《通讯四》中写道:“江水申入田陇,远远几架水车,一簇一簇的茅亭农舍,树围水绕,自成一村。水漾轻波,树枝低桠。当几个农妇挑着担儿,荷着锄儿,从那边走过时,真不知是诗是画。”“有时远见大江,江帆点点,在晓日之下,清极秀极。”她在这里展现出了一幅独具特色的中国水墨画,真是美极妙极。冰心对自然景物的独具特色的描写,成为她作品中最闪耀着异彩的奇葩。
在冰心的文章里,她不仅用最隽丽和清秀的语言赞美大自然,还把大自然的景物人格化,把它们比作母亲或与自己性情相通的朋友等,例如她在《往事(一)七》里写到:“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蔽阴?”这是冰心在一个大雨天,看到一枝红莲被一张大大的荷叶遮蔽呵护着,而心生感触写下的。在她的心中,母亲是人一生中,唯一可以依靠的避难所、是温馨的港湾。冰心用形象生动的拟人写法,既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依恋,也表达了母亲对女儿深深的爱恋,情深意切,催人泪下。冰心在《繁星》一四中写道:“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儿,卧在宇宙的摇篮里。”作者在这里,用比喻手法,把大自然比喻作母亲,把宇宙比喻作摇篮,而自己则成为了自然的孩子。在冰心的眼里,人类来源于自然最后还应该回归于自然,所以人类和自然应该是和谐统一的。冰心在《繁星》一二中写道:“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来,感受春光的爱———然而深厚的恩慈,反使她终于沉默。母亲啊!你是那春光吗?”冰心在她的作品,大多采用清丽秀美的语言,描绘着生动的形象,让读者于平淡中享受无尽的审美乐趣。这首小诗,一方面写出了母亲象春光一样对作者的滋润,另一方面抒写了作者对母亲满怀深情的赞颂;冰心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就象阳光对自然的热爱,就象小雨对花儿的眷恋。她在《繁星》四七中写道:“儿时的朋友:海波呵,山影呵,灿烂的晚霞呵,悲壮的喇叭呵,我们如今是疏远了吗?”冰心从小就以海为伴,粼粼的海水溅起的浪花、海边灿然的朝阳晚霞、午夜露台上灿烂的星辰,陪伴着她度过美好的童年,所以她在此把它们比作是她儿时的朋友,所以在她的作品中,她把大自然的纯洁和清丽,都注入了她自己的身体和灵魂;另外冰心对大自然的赞颂和崇拜还体现在,她把大自然的花草等比喻成和自己性情相通的人,从而反映出自己的价值取向。
她在《繁星》二四中写道:“向日葵对那些末见过白莲的人,承认他们是好朋友。白莲出水了,向日葵低下头了:她亭亭的傲骨,分别了自己。”作者通过向日葵的感受,写出了白莲的出污泥而不染的“亭亭的傲骨”。向日葵在白莲浮出水面前和浮出水面后,感觉截然不同。在白莲浮出水面前,向日葵说他们是最好的朋友,但白莲浮出水面后,向日葵则自惭形秽,被白莲的亭亭傲骨深深折服。这种拟人化的描写,写出了两种不同的人格,也从中反映出了作者本人的价值取向。纵览冰心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爱的哲学”在她的所有作品中回响,她爱祖国、爱儿童、爱母亲、爱自然,她的作品大多数以自然为题材,但从中体现出多重的爱恋。她的作品中很少写国家的重大事件、时代的风云,但她作品中那种出污泥而不染的纯净,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在她作品中体现出的道德力量,是她的作品能永葆青春世世相传的主要原因。
作者:王雁 单位:通化职工大学
篇3
清爽的早晨,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独自一人来到了山中拜访自己的好朋友。
作者用特别的描写方法让我感受到了他与大自然的亲密无间:走进树林,作者把自己也当成了一棵树,可见他是多么喜爱这些生命。作者运用了一句反问,更突出了他与大自然的亲密:“这山中的一切,那个不是我的朋友?”他还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反问的修辞方法与许多好朋友打招呼。忽然,下起了雷阵雨,岩石给作者撑起了巨伞,给了作者一处看雨的好地方,更突出了作者与岩石的深厚情谊。
作者用生动活泼的文笔表达了他与大自然的各种生灵的美好友谊,并赋予了它们生命,还运用了亲切的第二人称来与大自然对话、交流。我们应学习这种写法,给自己的文章多添一丝生动。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感恩教育
一、感恩教育的内容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
(一)自然之恩。大自然不仅保证了我们生存的物质条件,还以壮丽秀美的山川哺育我们的精神。
(二)父母之恩。“哀哀父母,生我够劳”,天大地大不如父母之恩大。
(三)祖国之恩。祖国是具体的,祖国不仅是疆土,还有文化和她的万千子女。我们不仅要从描写祖国各地风景的文章中感知祖国的地大物博,更要从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国的博大精深,丰富底蕴,从祖国的优秀儿女特别是在祖国危难时刻为祖国而献身的英烈中感知祖国的凝聚力和无尽的恩情。
(四)社会之恩。我们不仅要把学生培养为有个性的人,还要把学生培养为社会人,教育学生爱社会,爱人类,培养学生博大的胸怀。
二、感恩教育的价值取向
语文课中的感恩教育,要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感恩的价值观。
(一)感恩――珍惜生命
珍惜自己的生命,对大自然、对父母,对祖国、对社会,都是一种感恩的表现。每个人来到人世间都只有一次,珍惜生命,是对大自然的最好的回报;是对父母的最好的回报;祖国,社会,为我们提供健康成长的阳光土壤,珍惜生命,是对祖国对社会最好的回报;珍惜生命,就是要爱惜自己的身体,滋养自己的精气神,就是要远离危险,包括交通违章、吸毒、艾滋病,还有形形式式的犯罪。
(二)感恩――承担责任
在感恩教育,要渗透承担责任的教育。感念父母之恩,要孝敬父母,不让父母为自己的成长过分忧心;感念祖国之恩,就要报效祖国,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作贡献,在祖国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受威胁时,要挺身而出,甚至不惜献出宝贵的生命。这和珍惜生命的教育不是相互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珍惜生命教育不是苟且偷安的教育,“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舍生而取义”,是古人早已弄明白的道理。
(三)感恩――学会和谐相处
感念自然之恩,要形成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要学会和大自然生灵的和谐相处;感念社会之恩,要学会和不同性格的人相处,和不同阶层的人相处,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做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三、感恩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一)信息筛选――知恩
感恩教育,首先要让学生知恩。要根据文章特点,引导学生筛选信息,明白要感谁的恩,感什么恩。表现大自然之恩的,要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的特点,从景物特点、从事物特点中感知大自然之恩。写人记事的文章,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特点或事情的意义,感知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
(二)情感体验――感恩
没有情感体验的感恩教育是肤浅的。我们要通过情感体验,让学生对感恩教育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1、在朗读中体验
适宜感恩教育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适宜在朗读中体验恩情和深深的感激之情。因此,在知恩之后,要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感情朗读的重点,一是直接抒发感恩情感的语段,体会对父母的感恩之心;二是突出人物特点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语段,在朗读中体验人物的崇高,体会人物感恩之心和对家庭的责任感;三是景物描写细致的语段,要在反复的朗读中深入意境,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愉悦自己的情感。
2、在想象中体验
表现大自然美景的课文,通过想象深入意境,能使大自然之美深入人心,如,《黄河魂》对壶口瀑布的想象,能更加体验到大自然的造化之功,祖国的雄伟壮丽。
3、在思维中体验
对表现事物意义的课文,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思维,在思维中深刻认识事物的意义,体验恩情的深广。如,《圆明园的毁灭》,通过体会圆明园毁灭的意义,从而体会到一个强大的祖国对人民的意义,激发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情感。《向往奥运》,理解举办奥运会的意义,能更加激发民族自豪感。
(三)倾诉衷肠――报恩
篇5
关键词:自然景物的描写,现代化散文小说,沈从文、郁达夫、萧红
中图分类号:I29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1
汪曾祺在谈及现代小说散文化的问题时曾指出:“所谓小说的散文化,即不是写人物的部分,不是直接写人物的性格、心理活动,有时只是一点点气氛”。情绪如何酝酿,氛围怎样营造,首当其冲的便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
一、作家、大自然和文学创作
就小说而言,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从一开始就自然而然的将自然景物描写融入到了叙事之中。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把自然景物描写融入小说创作的作家也不胜枚举,尤其是沈从文、郁达夫和萧红作品中的自然景物描写更加具有个人特色,而且,他们对大自然和文学都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领悟。
屠格涅夫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描写大师,他在文中表现出的那种自然与人相契合而散发出的浓郁的诗意,激发了沈从文创作的冲动,又因为湘西山水自然的孕育,使沈从文建构了他的湘西世界,并且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以清淡的散文笔调抒写自然之美。沈从文在《长河》的题记中也曾说:“在素朴自然景物下衬托简单信仰蕴蓄了多少抒情气氛。”崇尚自然,表现人性之“常”是其创作宗旨。郁达夫是我国现代浪漫抒情小说的开拓者,抒情当然离不开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他推崇卢梭“返归自然”论,赞赏其作品中自然描写的精美。郁达夫在《小说论》中说:“小说的背景中间,最容易使读者得到实在感觉又最容易使小说美化的是自然风景和天候的描写。”在其《闲书》中也有许多论及人与自然的观点。在小说中描写自然景物是郁达夫自觉的审美追求。萧红从小就亲近自然。家里后花园中生机勃勃的景物引起了萧红对生命、自由、美好的向往,是其热爱自然的最初根源。长大后,萧红对文学创作有了自觉的探索。她曾说:“有一种小说学说小说一定要写的像契科夫、巴尔扎克,我不信这一套。有各式各样的生活就有各式各样的作家,就有各式各样的小说反映其艺术上独特追求。”忠于自己体验和感觉的萧红在许多作品中都以其故乡为背景、以自己的经历为素材表现普通人民的生活。正是有了自觉的文体意识和对东北自然风情的独特描绘,才让我们看到了萧红异于他人的那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歌之间的独特文体。
在沈从文、郁达夫和萧红的文学创作中,自然景物被赋予了无限生机和活力,拥有了各种思想和灵魂,寄托了他们复杂情感和思想。同时,他们也因出色的自然景物描写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二、散文化小说中景物描写的类型
现实主义者描写的风景大都是他们亲眼目睹过的,并且他们会对这些自然景物作客观、细致的描绘,使得作品中的风景充满了质感。沈从文的小说创作虽然有意识的淡化时代背景,但从其文学创作宗旨和结果上看,沈从文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现实主义者,只不过他坚持的现实主义是努力感受天地自然的运作规律。因而,在其笔下,大多是对自然状态的现实的民间生活的书写。在《边城》中,沈从文对茶峒山城及其码头、沿河的吊脚楼、方头渡船、白塔、碧溪的竹簧等都作了细致的描绘,精心勾勒出一幅湘风俗画面,表现出一种未受现代文明浸染的边城整体风貌。
浪漫主义者在小说中对景物的描写注重的是一种格调,有浓重的的主观色彩和抒情性。自然万物皆可与人对话、交流。就像郁达夫在《沉沦》中写的“他看看四边,觉得周围的草木,都在那里对他微笑。看看苍空,觉得悠悠无穷的大自然微微的在那里点头。”自然景物可抚慰心灵感伤的人,可感知人的愉悦情绪,而人也能细致入微地体会着自然景物的常与变。浪漫主义者在描写自然景物时,还特别注意景物随人物心境的变化而变化,即便是同一景物,在人物的不同情绪下,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他们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不在意自然万物的有形之体,而在意自然万物的无形之灵。”
无论是现实主义作家还是浪漫主义作家,他们对自然景物的书写都不是对自然景物的纯粹描摹。小说中色彩斑斓的自然画卷背后蕴含着作家对大自然和人的命运的沉思。风景是一种象征。萧红在小说中对东北自然风景的描绘体现了她对生活和生命的独特领悟。我们在《生死场》中看到的“坟场、屠宰场、旷野、狂风、暴雪、野狗、蚊虫……”这些粗犷、恶劣的自然景物,不仅是当时的东北人民日常生活中需要面对的自然环境,它们也象征了那时的社会环境。通过这些残酷自然景物的衬托,使读者更能深切感受到当时东北人民乃至全国普通人民生存的悲惨。无怪乎鲁迅在《生死场》的序言中说:“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郁达夫因其诗人的本性,在《迟桂花》中,他满怀深情的赞颂桂花和山中景物,深蕴了对人生和人性的思考。文中有言:“桂花开得愈迟愈好,因为开得迟,所以经的日子久。”历久才能弥香。“但愿我们都是迟桂花”是郁达夫对己对人的深切期望!
三、自然景物之于散文化小说的意义
任何一部成功的散文化小说都应该有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否则,难以感染读者。出色的景物描写可以营造非同一般的艺术气氛。萧红后期的作品几乎都以荒凉为主题,以凄美为基调。这种感觉的形成与她对景物意象的选择和描写有密切的关系。《呼兰河传》的第四章,萧红反复写到“我家是荒凉的”。满院子的蒿草,一到了夏天就长没我的头顶,夜里一刮起风来就刷刷地响,给人一种恐怖的感觉。不仅如此,院子里的其它东西也都毫无生机。就算飞来不少的蜻蜓和蝴蝶在那荒凉的一片蒿草上玩闹着,也不让人觉得繁华,反而更显荒凉和寂寞。这种死寂的景物意象与院子里冷清的人气两相映照,使读者更能体会荒凉的气氛。
散文化小说还有一大特点,即是追求意境之美。成功的意境往往能使人物、景物和情感融会贯通,产生虚实相映的效果。沈从文是描写自然景物的高手,读他的作品就会使人感到强烈的意境之美。如《边城》中的自然景物描写用笔很浅很淡,但就是这种自然状态的描写,才会形成翠翠自然的形象。如同山间的日月一样明净,好似清澈的溪水那样柔美,宛若雨后的青竹一般富有生机。翠翠不仅是翠翠,她跟整个自然界是气脉相通的,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文学作品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感悟,是他们心灵的反映。散文化小说因其“散文化”的特点,不易集中思想,又因其小说文体,要有一定的人物形象,因此,作家在行文前总要精心选择一定的自然景物以符合人物的情思和心境,并把它们融入作品的整体构思之中,来表现他们心中的所思所想。这样,散文化小说中的自然景物不但参与了作品主题的表达,而且还使原本松散的结构有了内在的统一性。在《沉沦》中,郁达夫对烟雨迷蒙的江南天候和封闭的书斋生活的描写,既交代了人物多愁善感、敏感忧郁的渊源,也为他以后眷恋自然作了铺垫。其它的诸如田园风光的安宁,山中梅林的幽静等自然景物也都是为了适应“他”不同程度的忧郁情绪和孤寂心境而设置,从而使人、物相得益彰,不但弥补了散文化小说常因事件的单纯而容易造成人物性格的干枯,而且增强了小说的意蕴。
参考文献:
[1] 曹文轩.小说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
[2] 刘洪涛 杨瑞仁.沈从文研究资料[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
[3] 王自立 陈子善.郁达夫研究资料[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
篇6
[关键词]水仙花 大自然 精神抚慰
[中图分类号]I1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6-0074-01
一、创作背景
华兹华斯出生于1771年,他最重要的作品都发表于1797年到1807年之间。华兹华斯被认为是英国最重要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抒情歌谣集》的发表标志着英国进入到了浪漫主义新时期。在这一历史时期,人们都在按照华兹华斯的方式去创作诗歌。那些浪漫主义时期桀骜不驯的杰出人物,即便是看不起他的浪漫主义三杰也不得不承认华兹华斯在诗坛上的地位。年轻的他才华横溢,引领时代潮流。正是华兹华斯让普通人们的生活成为了诗歌最重要的主题。华兹华斯拒绝描写空泛的神话题材、英雄史诗。他提出普通人的生活才是诗人应该歌颂的,并且诗人应该使用普通人能看得懂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情感。“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前30年欧洲文学的主要思潮流派。其基本特点是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抒情性;崇尚大自然,将大自然和资本主义城市文明相对立;重视民间文学;艺术上喜欢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
二、诗歌赏析
和其他浪漫主义时期的诗人一样,华兹华斯的个人性格和诗歌本身都深深地受他自己对大自然热爱的影响。他被称为大自然的祭司,由此可见,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到了什么样的地步。华兹华斯一直生活在英国风景优美的湖区,领略着湖区秀美的风光。他和柯勒律治、骚塞一起被称为“湖畔诗人三人组”,他们一起赞美湖畔的平静生活、美丽景色。不过这种平静的生活所带来的灵感并未能获得另一个杰出三人组的认同。年轻气盛的“浪漫主义三杰”不喜欢华兹华斯的保守、成熟和平淡,他们希望华兹华斯这位前辈能和他们一起冲锋陷阵。
《水仙花》全诗可以分成两大部分:写景和抒情。诗的开篇以第一人称叙述,格调显得低沉忧郁。诗人一方面竭力捕捉回忆的渺茫信息,另一方面又觉得独自漂游,可以自由自在地欣赏大自然所赋予的美景。他把自己比做一朵流云,随意飘荡,富有想象的诗句暗示诗人有一种排遣孤独、向往自由的心情。在他的回忆中,水仙花缤纷茂密,如繁星点点在微风中轻盈飘舞。
《水仙花》同样是一部描写大自然的作品。诗人用他那纯净、朴实的语言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美丽的世界。这个世界大概就是诗人心中的理想国,或者就是他生活的湖畔。在那儿,我们可以看到大片大片金黄色的水仙花随着湖畔的微风静静地荡漾。高高的白云下面,山谷深处,那一片片的水仙花突然不知道从哪里跳了出来,跳入诗人的眼帘,也跳到了诗人的心里,深深地扎着根。这是诗歌第一节展现给我们的画面。诗人仿佛赋予了我们一双可以穿越时空的慧眼,可以让我们也身临其境地看到那颤动的花枝,波浪般向我们涌来。诗歌的第二节进一步描写这些如繁星般点缀在星空的水仙花,那湖畔也成了花的海洋,又像是闪烁着星星的银河吸引着诗人的目光。水仙花们在这海洋中,在这银河里舞动着,跳跃着,像一群可爱活泼的精灵。诗人的心完全被这群美丽的精灵所吸引。
如果说诗歌的第一、二节是描写美丽的水仙花以及湖畔的风景,那么在第三节作者把这水仙花的美进行了升华。那美已经不是平凡的美,而是超凡脱俗的美,是精神的美,充实的美。波光粼粼的湖面在欢跳,但都比不上这水仙花的舞蹈,那样轻灵,那样无拘无束。诗人已经把她当成了人生的伴侣,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诗歌第三节的最后把这种快乐上升到了精神层次。诗人久久地凝视却没有领悟到这美和这快乐带给我的精神至宝。诗人华兹华斯在现实中的一切不如意到此刻似乎都烟消云散一般不见踪迹。那保守派的冷眼,那激进派的嘲笑,还有那些政敌的攻讦,这一切都消散在水仙花那优美的舞蹈当中。水仙花第一次抚慰着诗人孤独的灵魂。在这一节中表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感受,有欢乐也有平和。诗人运用了第一人称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水仙花的亲近,这也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一大特点。他把自己比做一片漂泊的浮云,诗人在这一大片水仙花上俯视着它们。此外,诗人还运用拟人的手法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
三、结论
诗歌的最后一节,诗人在诗中强调了回忆过去的重要意义,抚慰我们灵魂的水仙花也是活在诗人的记忆里,没有这些宝贵的记忆,水仙花只能暂时开放,只能抚慰一时的灵魂,而不像现在这样时刻在抚慰着诗人。诗人希望自己内心的孤独能和水仙花一起跳着快乐的舞蹈。这孤独已经不再是孤独。
【参考文献】
[1]张伯香.英国文学教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环境教育;环保意识
一、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环境问题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要将现代化的教育模式应用到小学语文教育中,使学生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把环境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内容,让小学生知道环境保护的意义,让他们体会到社会责任感。我们要开展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保护环境的活动,教师制作活动课件以方法、步骤、目的为活动提纲,让环境教学开展得有实效。比如,我们要在平常生活中分类垃圾、不用的旧电池应该回收,在日常生活中不开车,骑自行车绿色出行等作为每次活动的题材。制订环保计划、有目的地完成实践活动,能让学生学习积极性快速提高。多开展类似的活动,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深入了解现在的环境问题比较恶劣。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把环境教育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二、引用语文教学材料内容,学习好环境教育
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关于环境教学的题材,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教学材料,更好地了解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课本中有很多描写大自然美景的文章,能够体现出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老师教学生学习与环境相关的课文时,引导学生对环境的美好联想,也能对大自然了解,从而能使学生看到大自然的美丽,对大自然的欣赏,对大自然的美好向往,既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爱护环境。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中,与我们的生活、学习、生产劳动有着密切联系。如果环境遭到破坏,造成污染,给我们的身心和生活就会带来不幸和灾难。课本中还有是叙述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和如何治理的,可以让学生充分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环境知识。让学生知道目前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资源已经不多了,不允许再一味浪费和破坏,养成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到保护我们的环境。老师在教小学语文的同时,要根据学科所学内容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行为。课本中还有一些古诗词和散文,表现了人类对大自然的依赖和谐共处的需求。文章中作者表达了一种博大的爱国情怀,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之情。此类文章通过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从文章中体会到作者的意境,对学习语文更有帮助,更好地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老师应该从平时学到的古诗词、描写大自然的课文中让学生熟读并运用到写作中,把自己对环境的热爱、保护之情表达在自己的作品中。还有一些文章是写有一些人只顾眼前利益去破坏环境的不好行为,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意义,为保护我们的环境,出自己的一份力,努力学好文化知识,用知识来改变社会问题。从而有了学习的动力,更好地实现现代化教育,使现代化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完善。
三、以环境教学为基础,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要让学生养成多观察、多思考的能力。多看书提高阅读水平,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把环境教育运用到平时的写作练习中,作文题目以环境问题来给学生布置课下作业,使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养成留心观察发现事物不同点的好习惯。关心我们的生活环境,提高环保意识,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
四、通过阅读让我们更好地保护环境
在课余时间多阅读关于环境保护的书籍,从而提高小学生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判断能力。在学习语文课堂知识的同时,更能多阅读、多思考。让学生多接触大自然,在一草一木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更好地珍惜和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植树造林,是它们默默付出,为我们净化空气,让我们可以自由呼吸。可阅读关于环境保护的书,如《寂静的春天》《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等,让学生学习更多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从阅读中提高学生的思想感悟,为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而努力。改变从我做起,感染身边的人一起爱护环境。
总之,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只有每个公民都有环保意识,才能让我们的环境更美丽,做到可持续发展。要让人们更好地保护环境,就要依靠教育的力量从小学生抓起,把环境教育作为小学生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让学生树立爱护环境的良好品德,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爱护身边的花草树木,为改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积极动员每个社会公民,为了社会为了我们自己把环境保护这项事业做到最好。我们的责任就是维护自然生态的平衡,让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环保意识,靠大家的力量保护环境,让地球环境更美好。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感恩对象;语文学科;感恩教育
语文一直与感恩相联,不仅因为语文教材中蕴含大量的感恩素材,更因为语文教学开放灵动的教学过程为实施感恩教育提供了大量契机。在感恩意识日益淡薄的今天,语文教学理应担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让感恩教育与语文教育相得益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着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感恩教育。
一、有效利用文本,从文本入手,培养感恩意识
感恩教育,最基本的是要让学生知恩,只有之恩,才能图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文本特点,引导学生从中筛选信息,明白对谁感恩,感什么恩。因此,在语文课堂中,以文本为载体,充分利用文本进行角色体验、情感体验、情境体验来引导学生知恩、感恩、施恩,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让感恩的心延续。
1.领悟自然之恩。在语文课本当中,有许多与大自然相关的课文,通常是写景的记叙文或是说明性质的文章。比如《特殊的葬礼》、《鸟的天堂》以及《只有一个地球》等。在学习这些课文的时候,我们可以慢慢地渗透感恩教育。比如,《特殊的葬礼》和《只有一个地球》,这两篇课文告诉我们大自然的重要性,我们在享受自然馈赠的同时,也要感谢自然,不能破坏自然。特别是在近两年,随着大自然所遭的破坏越来越严重,使得生态系统严重失衡,这对我们子孙后代而言无疑是严重的打击。小学生是新世纪的接班人,不论是为了子孙后代着想,还是为了让学生懂得感恩,领悟自然之恩都是极为重要的。
2.领悟父母之恩。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关心子女、最心疼子女的人,他们几乎不向子女索取回报。俗话说:父母之恩重于泰山、宽如东海。所以,领悟父母之恩是每一个人在成长历程中都要做到的。一个人只有善待了父母,善待了家人,才能更加平稳地立足于社会之中,并得到大家的尊重。反观当代的小学生,他们的感恩意识却无比的淡薄,他们认为父母对他们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的。难道现在的孩子真的不懂得感恩了吗?其实不然,只是因为他们的生活中缺乏感恩教育,没有人对他们诉说感恩的意义,所以他们才无法意识到这一点。
在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描写父母的文章,比如《地震中的父与子》和《母亲的恩情》这两篇课文都体现了父母对子女那无边无际、不图回报的无私关爱。前者,当灾难发生之后,父亲及时鼓励儿子,并用无尽的爱去保护儿子;而后者,“慈母手中钱,游子身上衣。”由此,我们不难发现父母之爱的宽广和伟大。教学时,我将感恩意识融入课文当中,提出相应的问题:父母如此对待子女,作为子女不该表示些什么吗?子女不该回报一下父母吗?“哀哀父母,生我够劳”,天大地大不如父母之恩大。这些问题在学生回答的同时,也是对他们感恩意识的培养过程。
3.领悟老师之恩。三尺讲台上,是伟大的你,灯光照射下是默默的你,学生成功时默默流泪的是自豪的你……你是谁?你就是我的恩师。
我要飞翔,是您给我插上了翅膀;我要奋斗,是您为我刷新起跑线;我们要超越,是您为我们点燃斗志,您为我们传道、授业,却不求多大的回报。在昏暗的灯光下操劳的人是您;在无尽的黑暗中引我们走向黎明的人是您;在成功背后默默付出的是您;您就是我们的另一位母亲。没有哪一位母亲不是真心爱着自己的孩子,您也一样,为了我们宁愿付出自己的青春,您把我们视为宝石,我们把您视为母亲。一句话语,一份答卷……无不体现着我们对母亲的回报。
在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赞美老师的文章,比如《理想的风筝》一文中作者苏叔阳每年看到风筝就会想起自己的刘老师。通过回忆刘老师笑谈腿疾、板书和放风筝的事,赞叹了对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精神和态度,字里行间表达了对刘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又如《最后的姿势》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古人不忘感恩,我们又怎能忘记感恩?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授业“之恩,终身难忘!
4.领悟祖国之恩。祖国是具体存在的,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方疆土,同时还包含了丰富的人文、地理、历史、人物、风景等。当我们学习一些描写祖国的文章时,除了感受其中壮丽景色和趣味人文的描写内容,同时还要从中感受到祖国的博大和强大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正是因为祖国拥有着这样的魅力,所以我们才会共同组成这个家庭,互相联系、和谐共处,共同建设这个大家园。因此,在感谢自然之恩、父母和老师之恩的同时,我们更要感谢祖国,是祖国给予了我们这个生活与成长的平台,是祖国为我们呈现了无尽的文化财富,从而让我们的人生不至于枯燥乏味。
在语文课本当中,有许多描写祖国的经典文章,比如《我们爱你啊,中国》、《长江之歌》等。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地大物博,灿烂文明。另外,还有许多彰显个人对祖国热爱之情的文章,比如《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钱学森》和《詹天佑》等。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英雄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在这样的氛围中融入感恩教育,学生懂得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进而珍惜眼前的一切。这对帮助小学生树立自己的感恩意识和价值观具有明显的作用。
二、有效挖掘文本,从朗读入手,培养感恩意识
俗话说:没有情感体验的感恩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因此要通过情感体验,让学生对感恩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才能达到目的。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是情感体验的重点,在朗读中体验恩情和深深的感激之情。
1.直接抒感的语段,成了感情朗读的重点。如《难忘的启蒙》,在感情的朗读中,感受对启蒙老师的感激、思念之情。《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可反复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体会对父母的感恩之心;《春蚕》中有年年辛劳无怨无悔的母亲,《秋天的怀念》中有给残疾儿子重燃生活信心的病重的母亲,都是实施感恩教育的优秀素材。
2.突出人物特点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语段,也能够在朗读中体验人物的崇高。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要反复朗读有关父亲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的语句,体会局势的严峻,从而感受父亲的精神伟大,使学生受到熏陶,加强责任感教育; 又如《穷人》一课,抓住文中,突出主要人物――桑娜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语段,在朗读中体验人物的崇高;如《小抄写员》一课,要反复朗读有关叙利奥的心理描写的语段,体会叙利奥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篇9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挫折教育;渗透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6-0084-01
所谓挫折教育,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增强学生面对挫折的勇气,使学生在挫折中得到锻炼,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困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勇敢的精神的目的,高中学生面对的压力大,思想还不够成熟,对这一阶段的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1.利用作品中的人物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高中语文教材作品中有很多人物事例,这些人物成功的坎坷经历和人物面对挫折的方式就是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最直接的例子,还有一些是作者的事例,都能够成为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素材。比如《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他年纪轻轻的就双脚瘫痪,身体上的创伤带给他巨大的心灵创伤,像每个正常人一样,他也会痛苦,也会崩溃,甚至想过自杀,心情绝望到了极点,但他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内心挣扎之后,终于站了起来,从文学道路上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再如《史记》作者司马迁,面对身体和精神上双重折磨的“腐刑”,他受尽了世间的痛苦和屈辱,仍然忍辱负重,成一家之言。通过对这些人物事例的分析,让学生感受到人物坚强的性格特点。
2.利用作品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语文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因为语文教学离不开对作品的赏析,而作品中往往蕴含了丰富的哲学道理,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有正确的导向作用。比如我们所熟知的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里面的内容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受到诗歌内容的感染,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再如朱熹的《水口行舟》,作者寄情与自然事物,通过对看似平常的自然景物的描写,烘托出深刻的道理,这首诗通过对雨夜行舟的心理描写,最后揭示出主题,那就是一切困难和挫折都是暂时的,只要坚持前进,无所无惧,所有的事情都会迎难而解,教育学生要相信挫折的暂时性和坚持的重要性。
3.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中能够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学生在阅读好书的过程中能够受到文化熏陶,丰富知识经验,提升自我修养,提高综合素质。《老人与海》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部作品,学生不仅在文章中丰富了情感体验,最重要的是能够感受到故事主人公坚强的人格魅力,使学生看到,一位老人尚且能够如此坚韧的品格,作为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更不能轻易被困难打倒,要勇于面对生活中的风雨,接受人生的挑战。
4.在写作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写作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还能够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宣泄,有利于学生缓解心理压力,使心灵得到沉淀。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命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比如让学生根据“挫折”“痛苦”“面对”等关键词语写作文,学生可以回想以往的经历,反思自己在面对挫折时有没有以坚强的勇气来面对,提高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在写作中,学生能够对挫折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坚持记日记或者写随笔,及时发泄学生生活中的压力,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情感,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比较敏感和脆弱,坚持写作对增强学生的意志力有帮助。
5.在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语文本身就是和生活相连的,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可以走出教材的束缚,联系实际,在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抗挫折能力的训练,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收集励志类的名言警句,并随时阅读和记忆,使丰富的哲理融入学生的思想中去。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有关时事新闻的探讨,比如汶川地震、日本海啸等,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白生命的可贵,尊重生命,珍爱生命,这样学生在面对挫折时,就不会轻易的放弃生命,因学生的心理问题发生的悲剧也会减少。
6.引领学生在体会自然的过程中感悟生命
高中学生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很少有时间或有心情体会大自然,大自然是人类永恒的审美领域,体会自然的过程也是陶冶性情的过程,学生在体会自然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与价值。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描写自然的作品,作者在对大自然的描写中也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比如曹操的《观沧海》,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苏轼的《石钟山记》等,作者在体会自然、亲近自然的同时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压力,使心灵得到沉淀,与大自然相比,人类的一切烦恼都显得渺小了,学生在感受自然美的同时,净化了心灵,使焦躁的内心变得平和。
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利用作品中的人物和内容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用作品蕴含的道理来使学生的心灵受到熏陶,并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成长中从容面对挫折,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 孙培忠. 浅论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J]. 文教资料, 2010,(24)
[2] 杨世春. 发挥学科优势 关注心理健康--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 科技资讯, 2009,(01)
[3] 王锦旭. 随文潜入心 授道悄无痕--高中语文教学渗透德育因素例谈[J]. 教育教学论坛, 2011,(22)
篇10
一、读透课文,读出语文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和加强朗读的训练,能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不矫情做作,要让语文课堂上的琅琅读书声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朗读,在科普小品文的学习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实现着作者、文本和学生的内在交流。
《大自然的文字》第六自然段用了三个连续的设问句和拟人化的手法来向我们介绍花岗石的神奇有趣。而学生在朗读时往往不能将设问句读好,也不能展现花岗石爬行时的有趣。怎样才能使学生入情入境地感受花岗石的神奇有趣呢?在教学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层次:角色体验读悟“设问”的语言艺术
师:把这段话中的三个问句去掉读一读,体会一下好不好。
(生自由读体会后,一致认为“不好”。)
师:同学们,假如现在你就是作者,你知不知道这些花岗石是从哪里来的,怎样来的呢?(生齐说:知道)
师:知道为什么还要明知故问?
(这样能够激起读者继续读的兴趣,通过这样一连串的设问,这块花岗石显得更加神奇。)
师:现在假设你就是作者,能够通过读把自己的想法读出来吗?
第二层次:品读关键词句读悟“有趣”
(1)激趣导读:你还觉得这段话中哪些地方写得有趣?哪些词语用得妙?
(2)品读“爬”字:
这个字可以换成什么字?(移)用在这儿行不行?为什么?这个字让你想到哪些动物在地上爬——想象一下,冰川会在地上怎样爬——从这一个“爬”字,你感受到冰川怎样——读出这种感受。
(3)品读“带”字:
生活中,你见过一般都是谁带着谁——这里作者说是谁带着谁——想象一下,冰川在缓慢的爬行中是怎样带着巨大的花岗石的——从这一个“带”字,你感受到了什么——读出感受。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不仅仅在和文本对话,还和作者进行了心灵交流。当学生沉浸在作者、文本所创设的情境中时,朗读就有了情感的积淀,是简单有效的。
二、感悟情趣,说出语文味
教学科普文时,课堂气氛往往沉闷,学生学得没劲,成为无声的知识接收器。原因之一是,这类课文缺少情节,不生动,不能像故事文一样可以和故事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那么怎样才能将课文上得有趣味,让科普小品文焕发其独有的魅力,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科普文的乐趣呢?在学习《大自然的文字》“星”这一部分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同桌分工,其中一个做有经验的水手,另一个做第一次出航的水手,进行对话。如:
小水手:啊呀,我们迷路了,又是夜晚,又没有指南针,这可怎么办?
老水手:不要紧,你看,这里有七颗星,连起来,像我们用的勺子,最亮的那颗星叫北极星,它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方。根据这颗星,你能判断出哪里是南面,哪里是东面和西面吗?
小水手:能。北面的对面就是南面,这边是东面,那边是西面。
老水手:以后遇到这样的情况,不要慌,大自然会告诉我们东南西北的。比如早上,太阳在哪个方向?傍晚,太阳又在哪个方向?
小水手:早上的太阳在东方,傍晚的太阳在西方。
……
“云”的教学,同样可以让同桌俩,一个做有经验的飞行员,一个做刚实习的新飞行员,进行说话训练。“石灰石”和“花岗石”的教学,可以让同桌俩,一个做地质考察学家,一个做跟随地质考察学家出来的小外甥。
改变学生学习中的角色,学生将文本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既理解了文本内容,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这样,课文中所包含的科普知识,在说的过程中更加明朗,学生能感受到一种“豁然洞开水底天”的乐趣。同时,课堂中充满笑声,课堂上就会呈现出语文的轻松和愉悦,课堂上就会闪射出语文的魅力和光芒。
三、学习写法,写出语文味
学习语言的终极目标是学会运用语言。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例如《大自然的文字》采用总分总的构段方法介绍了四种神奇有趣的文字,这四种文字分别是天书:星、云,地书:石灰石、花岗石。课文中还运用了一个过渡句将神奇的天书和有趣的地书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作者介绍的每一种文字,都运用了不同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学完课文后,仿造文章的构段方法,写一种自己认识的大自然的文字。例如,在教学“云”时,我是这样处理的:
(1)快速浏览第三自然段,找出中心句。(云,也是天空这本大书上的文字。)
(2)开头的第一句话就是本段的中心句,全段围绕这句话展开叙述,这样的构段方式是——先总后分。
板书:先总后分
(3)仔细品读第三自然段,本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交流。
(5)教师小结:课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阐述云是大自然的文字以及作用,语言文字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
片段练写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从书本中看到的或向别人请教到的大自然中的种种景象,也向大家介绍一种大自然的文字,仿照课文第三自然段的构段方法:围绕中心句展开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