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与盾范文

时间:2023-03-24 15:53: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毛与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篇2

自从那个即卖矛又卖盾的楚人出“名”后,很是苦恼,因为大家从这以后,不买他的矛和盾,他没有钱来养活自己了。

终于,他决定出国重新做人。他把一些矛拿到了美国,并来到了大街上去卖。他把这些放在了一张破布上,然后吆喝起来:“大家快来看,看这种兵器,攻击力很强,适合于打仗。快来买!”这些国民从来都是赤手空拳的跟人打架,最多也只是用菜刀。所以,但他们看见这等新鲜货时,都情不自禁的围着他要买。那个楚人也自然赚到了一些钱。后来,他又娶妻生子,虽然不算特别富裕,但也很安分。

5年过去了,他仍没有忘记当年的事。他每当想起这些事来,总觉得很好笑,但自然也很惭愧。他想,也是该回去的时候了。

第二天,他便出现在楚国的大街上,同样是在卖矛。这时,有几个人走过,看到他,笑了笑,笑里有一丝讽刺。卖矛的人知道,那天,他就是围观人其中的一个。“但他为什么会讥笑我呢?难道他还没忘那件事么?我该怎么办?”

篇3

什么能组成生活,是快乐、理想、金钱、还是矛盾。我会把生活中的矛盾写在不规则的标签上并把它贴在木偶的后背,快乐是北面,矛盾却把它扯向南,追求是西面,矛盾却把它扯向东,在这被扯的生活中,木偶最终被粉碎在十字路口。请找准方向,剔除矛盾。

不规则的标签贴在我们父母的背后,于是我们的父母成了被扯的木偶。父母总会担心孩子关在房里到底想些什么做些什么,由于关心父母偷看了孩子的日记。为什么,父母为什么不敲开孩子的门去问个明白,反而做出这种缺?缘男形?O胍?私夂⒆庸匦暮⒆樱?胩こ龉低ǖ牡谝徊健2还嬖虻谋昵?谘??暮蟊常?谑茄??闪吮怀兜哪九肌?ldquo;我明天一定要认真听课,准时完成功课,少看电视,考试达到班前十名”,这翻话是我小时候常挂在嘴边的,但一睡醒就如昨天的太阳,再见了。每个当学生的,都希望自己有突出的成绩,但背后所付出的汗水是多少、付出的心思有多少。想要有突出的成绩,请不要当口号的巨人。不规则的标签贴在寻职的人的背后,于是寻职的人成了被扯的木偶。在招聘市场投下了上百的简历还是没找到工作,不是对工资的不满就是待遇不好,就这样“找工难”成了无业游民的借口。百行白业必有适合的工作,但你有想过问题出在那里吗,尝试过放底工作的要求吗?想要找到合适的工作,适度放底要求。

父母的关心是北面,却被矛盾扯向南;学生的目标是西面,却被矛盾扯向东;寻职人的寻职是前,却被矛盾扯向后;生活由矛盾组成,但不要当矛盾的木偶。

广州市番禺区钟村职业技术学校高三:美00

篇4

1、自相矛盾的寓意: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三思而后行。世上不大可能同时存在无坚不摧的矛和牢不可破的盾。自相矛盾,指的是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

2、自相矛盾出自于《韩非子》,讲的是:有一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说他的盾坚固得很,不管是用什么矛都戳不穿,说他的矛锐利得很,不管是什么盾都戳的穿。有个围观的人问道:“用你自己的矛刺你自己的盾会怎么样”时,此人无以对答。后来因为以形容某行事或言语前后不统一。也指不连贯的性格或心情。后因以喻人的语言行动前后抵触、不相应合。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关键词】语用预设 《喜福会》 对话 冲突

一、语用预设的概念和特点

预设(presupposition)最早由德国哲学家弗雷格在1892年提出,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随着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兴起,又被进一步地广泛研究。预设一般分为语义预设(semantic presupposition)和语用预设(pragmatic presupposition)。语用预设,也称语用前提,就是从语用上分析出的预设。目前学术界对于语用预设并无统一的看法,基冯Givon认为“语用预设是发话者对受话者可能会毫无疑义地接受的内容所做出的假设”,菲尔莫Fillmore将语用预设当作“通过一句话来有效地实施某一言外行为所必须满足的条件”,何自然则认为,语用预设是指那些对于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 (有时包括说话对

象)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 (即预设)关系。何兆熊对语用预设的作出了三方面解释,认为语用预设是说话人对语境所作的设想、是言语行为的必要条件、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整体来看,尽管对于语用预设各家有着不同见解,但基本都认同语用预设具有主观性、单向性、合适性、共知性和隐蔽性五大特征。主观性是说话人的主观评价和想法,不具有客观评价的正确性;单向性是指预设是由说话人单方面做出的,在听话人接受信息之前,只是相对于说话人存在。合适性是需要预设与语境结合才能有所体现。隐蔽性则是指隐含的未说出的、隐藏的部分。共知性指对话双方共同拥有的信息,比如共同的知识背景、文化背景等。语用预设的主观性和单向性在任何话中都有体现。而隐藏性、合适性和共知性在不同的交际行为当中会有不同体现,正是由于后三种特点,谈话双方对话间的话外音是否能够准确地传达出来取决于发话人的知识背景、文化背景等等非语言因素,因此让发话人之间的交际变得灵活而多样。

影视、文学作品中,常常可以通过利用语用预设的特点达到制造冲突、推动故事发展的效果,在表现中西方文化冲突的作品中尤为明显。本文选取了由谭恩美女士1989年发表的同名自传体小说改编的电影《喜福会》中的三个情景,从语用预设隐蔽性、共知性和合适性三个角度分析了谈话人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二、语用预设在《喜福会》中的具体分析

1.隐蔽性。女儿把热恋中的白人男友带回家见父母。母亲林多是个典型的爱谦虚的中国人,厨艺精湛,当林多端出自己的拿手菜时,谦虚地称自己的厨艺不好,但其实心里是希望能够得到未来女婿的夸奖。

-This dish,not salty enough. No favor. It’s bad to eat.Please(这道菜不太咸。味道不好。请多包涵)。

林多是一个对自己的厨艺非常有信心的人。当她这道菜不好吃的时候,预设的是这个外国女婿知道中国人爱谦虚的传统,并且吃到自己的拿手好菜,一定会夸奖一番。林多的所隐藏的信息实际上是“夸奖的需求”。但是,未来女婿并没有了解林多的言外之意。吃了以后回答道:

-You know what. All it needs is a little bit sauce. (你知道么。只要加点酱就可以了。)

说罢,外国女婿就往未来岳母娘的拿手菜里加了酱油。显然,女婿错丈母娘的虚假预设当成了事实,在稍不留神中将说话人预设的“断言”当做是真实情况予以接受。丈母娘是传统中国思维模式,在她看来,自己的谦虚并非是真正因为厨艺不好,而是期望未来女婿对她所做的菜肴夸奖一番。然而,未来女婿是从小接受西方文化长大的白人,只根据事实说话,没有考虑到中西方的文化差别,因此惹怒了未来丈母娘。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的产生正是利用了语用预设的“隐蔽性”。

2.共知性。母亲素媛在战乱逃难时期得了传染病,为了保住自己的两个孩子,不得不把她们遗弃路边。之后阴错阳差自己获救,到了美国,有了女儿,君。于是母亲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到了君的身上,用中国人的“严母”思维教育自己的孩子,逼着君每天都练习钢琴。君一直不喜爱钢琴,在一次比赛出丑之后以为可以获得解放。于是,在练琴的时间,君一直看电视。母亲素媛提醒君该练习钢琴了。

-4 o’clock. Turn off TV. Practice piano time.(四点了。关电视。该练习钢琴了)(女儿没有什么反应)What I say?4 o’clock.(没听到我说话吗?四点了。)

-I’m not gonna play anymore.(我再也不弹了)

-What did you say?(你说什么?)

-I’m not your slave. This isn’t China. You cannot make me.(我又不是你的奴隶。这儿不是中国,你不可以逼我。)

在这段对话中,母亲是中国的思维方式,她预设的是女儿会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想通过严厉的方式,让女儿明白自己对她的殷切期望。母亲的预设是建立在中国严苛教育的理念上的,认为孩子接受家长的严格管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然而女儿是典型的美国思维,认同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在学校接受的是“自然发展”的教育思想,她并没有从母亲的文化角度体会她的用意,一直以为母亲只是为了能和朋友比较自己的孩子,炫耀自己的孩子才逼着她学习钢琴,所以才会作出“这儿不是中国,你不能逼我”的回应。在这里,因为双方的文化和从小接触的环境不同,说话人双方建立了不同的预设,是“共知性”缺乏的体现,因此引发了说话双方的矛盾。

3.合适性。女儿带母亲林多到自己的家,想借此机会告诉母亲已经与之同居的新男友Ritch。女儿想要委婉地告诉林多这件事。于是向母亲展示Ritch给自己新买的貂毛大衣,从侧面告诉母亲:这个新男友很体贴。

-You know Ritch. The guy I told you about? I don’t know why he got it for me. It’s not cold enough to wear it. Do you want to try it? (你知道里奇的吧,之前跟你说的那个。不知道他怎么想着给我弄这么件衣服,不冷,不太用得着。你想试试吗?)

-This not so good. Only left-over strips. See,all too short,no long hairs.(这衣服不好。都是边角料做的。看到了吗,毛太短。)

-how can you criticize a gift?(你怎么能S便评价别人给的礼物呢?)

接下来的结果很容易猜到,女儿当然是怒气冲天,本来想要好好说明的事情只能用怒吼的方式解决了。女儿把衣服递给母亲不是想要炫耀衣服有多么好,只是想通过男友送礼物的这个事实逐渐让母亲接受新男友,她设定母亲会了解“原来这个新男友对女儿还是挺体贴的。”母亲其实也知道女儿想要表达的意思,但是故意曲解了她的意思,开始评价起礼物。“指桑骂槐”是林多通过评价礼物的方式让女儿明白自己不愿意接受她的新男友的方式,显然,女儿也是通过回复“你怎么能随便评价别人给的礼物呢”发泄自己的怒火,是对母亲不接受男友的反驳。双方都没有直接谈论女儿的男友,但在这种情况下,结合男友买了貂毛大衣的语境,观众不难推断出母女双方的矛盾实际上不在貂毛大衣而在新男友本身,语用预设的“合适性”有助于实际矛盾的体现。

三、结语

预设是渗透在日常交流中。任何一个接触社会的人必然有自己长大的环境,对事物都有自己的认识,不可能是白纸一张,因此,预设是发话人在说话之前自然发生的,是谈话的起点,也决定了谈话发展的方向。正如以上所举的例子中,说话人的冲突和矛盾可以利用语用预设的“隐蔽性”“公知性”“合适性”引发,丰富了谈话的内容和语言表达形式,让对话更有意味,进而让影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活泼。

参考文献:

[1]吕萍,舒春雨.语用预设研究综述[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 12.

[2]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68.

[3]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281-284.

篇6

内在矛盾与悖论■■■■■■■■■■■

胡鞍钢在《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撰文认为,发展在解决原有矛盾的同时又可能产生新的矛盾,发展在推动社会进步时又可能形成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没有发展便没有历史进步,但是发展并不总是带来社会和谐,不平衡的发展、不协调的发展、不对称的发展反而容易产生社会不和谐。发展总是有代价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只不过不同的发展模式或策略所付出的社会代价会有不同,社会的收益与代价的比较权衡会有所不同。中国的发展模式并不是单一的模式,而是多种模式并存、竞争、此消彼长、相互借鉴。发展的成功与失败既是难以理解的秘密,又是十分简单明了的道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就是所有的经济主体都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因此,激励可以改变一个国家。不同的激励会产生不同的国家命运。错误的激励使富国变为穷国,从强大走向衰落;正确的激励使穷国变为富国,从贫弱走向强盛。这也是1840年以来现代中国的历史写照与历史结论。中国崛起速度太快,崛起规模太大,崛起环境太复杂,崛起方式太不平衡。不仅我们中国自己没有来得及准备好,世界各国也没有预想到,更没有对此做好准备。中国发展的成功就是世界发展的成功;反之,中国发展的失败就是世界发展的失败。中国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不仅我们自己而且全世界都不能允许中国发展失败。在这样的情势下,研究中国崛起就是研究如何成功崛起和如何避免失败。中国发展模式是一个崭新的发展模式,也是一个不断被创新的模式。迄今为止,我们对它的认识才刚刚开始,还没有真正理解,更需要认真思考和总结。

以人为本:■■■■■■■■■■■■■■■■■

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葛恒云在《今日中国论坛》2005年第4期撰文指出,强调以人为本,就是在发展观的问题上,既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又满足人的发展的价值需要,追求规律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坚持以人为本,不仅在于承认和肯定人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中心,而且要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作为社会进步的价值目标;既要做到一切依靠人,又要做到一切为了人。在确定发展目标时,既要有“物”的目标,更要有“人”的目标,不能“见物不见人”。社会的发展进步,是人与物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没有先进的生产力,没有现今的社会制度,就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同样,没有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进步也就失去了内在价值。因此,必须以人的发展为最高目标和终极价值。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由于人类片面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或需求去改造自然,结果酿成了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的恶果,受到了自然界的“报复”,但这并不能改变人在自己与自然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对于人类而言,尊重自然,本质上就是尊重人类本身;追求发展,关键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有效的经济组织是■■■■■■■■■■

经济增长的关键■■■■■■■■■■■■

李义平在《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6期著文指出,以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立场和分析方法来看,有效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而有效的经济组织的核心在于所有权的确立和切实保护。一个社会的产权,包括知识产权如果能够得到最大的个人收益,那么,这个社会就更富于创新精神,就会不断提升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质量。如果一个社会的产权不明确,或者说和产权相关的一系列权利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那就会增大创新活动的费用,减少发明者努力的个人收益,也会因此而遏制社会经济结构的提升。此外,产权不能得到有效的变化,还会使人们对未来缺少稳定预期,容易造成长期行为的缺失和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这对于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经济模式的提升是一个致命的缺陷。另外,过于强大的政府,意味着企业和个人的活动空间狭小,而创新本质上来源于企业和个人,取决于企业和个人的创新激情和活动空间。政府是由人组成的,过于强大从而缺少有效法律制约的政府随意性更大。这些都对创新和提升经济增长模式不利。

产权分化是■■■■■■■■■■■■■■■■

篇7

刘德媛(以下简称刘):王先生,怎样的契机让您从金融专业跨行到艺术领域?

王定乾(以下简称王):我是学金融出身的,学校毕业后就职于台湾国泰集团金融公司。国泰集团因其规模大、福利好在台湾是很有知名度的私人企业。企业的创办人蔡万春先生是1949年后台湾经济发展所造就的第一代白手起家的企业家。国泰是蔡家的家族企业,蔡先生的几个儿子在企业创办之余都喜爱并收藏艺术品。大哥蔡辰男先生喜欢收藏字画,二哥蔡辰洲先生喜欢收藏古家具,我的老板蔡辰洋先生喜欢收藏金石文玩。1986年蔡辰洋先生将其兴趣转变成一个经营项目,创办了寒舍集团,由徐政夫先生(现在两岸非常活跃的台北观想艺术中心董事长)任总经理,我由此成为寒舍第一个员工。

刘:寒舍作为台湾地区著名的收藏经纪机构,请您谈谈寒舍的成长和发展。

王:上世纪80年代,寒舍发展的重点是古美术(书画作品多油画少)。台湾古董业在艺术品市场所占比重较大,画廊业占的比重较小,当代艺术还没有发展。当时中国艺术品流失海外现象非常严重,台湾藏家拥有古美术艺术品的数量不多,大陆艺术品市场还没有放开。针对这个情况,寒舍在成立的第二年(1987年)就进军国际拍卖市场。1988年(寒舍成立第三年)我们在佳士得、苏富比的拍卖会上相继以高价拍下圆明园生肖铜头及《元人秋猎图》等国宝,并打破中国古画的拍卖纪录。至此寒舍在海外市场崭露头角,成为华人古董圈最具代表的商家。

寒舍此举不但提升了国际拍卖市场上中国艺术品应有的价值(相对于印象派等动辄千万美元的价格,中国艺术品的价位还算偏低),还对中国国宝艺术品的回流无形中也作出了贡献。蔡辰洋先生有个原则:藏品不卖给外国人。当年,意大利菲亚特汽车公司老板乔瓦尼・阿涅利在台湾商三信商事董事长林宽平的陪同下到寒舍集团参观,在看到圆明园铜马首后,被其承载的浓厚历史和精湛工艺所打动,主动提出愿以高价收购铜马首,结果当场被蔡先生婉拒了。同时,他也为台湾很多大藏家提供了很多好的藏品。

上世纪90年代大陆颁布了拍卖法,1993年嘉德拍卖公司成立,两岸的艺术品市场逐步开放。因为真正中国艺术文化的根在大陆,所以我们比较早就在大陆设立办事处。寒舍通过多年积累的经验与大陆各个拍卖公司、艺术经营机构一起成为大陆文物艺术品市场的重要推动者之一,可以说寒舍成长20多年的历程,同时也是台湾和大陆艺术市场发展的见证。

刘:寒舍的经营模式与传统古董店经营的区别是什么?

王:过去台湾的古董业以赏玩为主,从工商角度讲是个小行业,没人把它当成一个企业。寒舍在开创时期就采用企业化经营,在企业定位、规模、资金投入方面采用现代企业的经营方式。我们除了为藏家提供专业性艺术品投资咨询,还定期举办展览促进艺术交流。早期的寒舍全年开放,因为越是节假日群众才有空闲到寒舍看展览、听讲座。这无形之中活跃了台湾的艺术氛围,而随着艺术爱好者审美水平的提高,又发展出台湾很多的新藏家。是藏家和寒舍相互之间共同的成长把台湾的古董艺术市场从小众的赏玩发展成今天良性、健全的艺术品市场。

刘:您怎样看待艺术品收藏和艺术品投资?

王:老一代的收藏家看不起,或者不愿意接受“艺术品投资”这个提法,其实收藏和投资并不矛盾。一个良好的艺术投资者必须是先成为收藏家,收藏动机必须是喜好、欣赏。因为喜爱而去研究从而在收藏的过程中得到心灵上的快乐、满足。但在藏品的买卖方式上,拥有投资的观念与手段我认为并没有错,因为时代不同了,而且我认为在这点上必须同国际接轨。所以我的观点是:只有在收藏的出发点和动机正确以后才能讲投资,不然艺术品投资和股票房地产投资没区别。虽然说艺术品投资也是一种投资,但在精神内涵层面上是不同的。如果一开始的收藏动机是炒作、投资挣钱,甚至是倒货,这是非常不可取的。正确的收藏动机也是保证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

刘:您从事艺术品经营20年,请谈一下您的成长和经验。

王:从事艺术品经纪人这个行业很奇怪,它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要有专业(有眼力)、有人脉、懂经营。所谓“专业”就是指审美能力,对艺术品准确判断、合理鉴定和鉴价的能力,这是最基础也是重要的,是每个艺术品经纪人的立身之本,它需要你长时间的积累和不断的艰苦学习,而且永无止境。我的专业经验是跟着蔡辰洋先生看古董、跑拍卖,不断在实践中向专家学者请教,通过实地探索积累的。当然其中也交过学费买过假货,但是我并没有放弃,而是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打基础。好在当时我们公司资金充足,老板对我也比较信任,给我广阔的空间。我的这些经验都是靠时间和金钱换来的。艺术圈与一般的商业不同,有钱可以并购一个公司,买下一个机构,但有钱不一定在艺术圈子里做得了事。做我们这行,最重要的是名声,也就是所谓的品行端正。这个东西不是单纯靠炒作、宣传、自我标榜这样的符号操作得来的,你要扎扎实实地做事情,这样自然会积累起人脉。艺术品经纪人横跨艺术与市场,所谓艺术品经纪人是既懂艺术也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

我是从金融进入艺术领域,我一进入这个领域就觉得找到感觉,这可能有个机缘在里面。有时候这个真的很难说,就像我年轻的时候不是音乐科班出身,可是我在台湾曾考入合唱团,当时一起考上的很多人都是音乐专业的。所以我觉得这也和每个人的个性、兴趣爱好有关,碰巧我在这个领域找到乐趣。随着每一年业绩大量的增长,市场获得好的品牌,我在这个领域也越做越有成就感。

所有的这些成长是靠各个方面因素相互影响,是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如果没有台湾艺术市场的发展,如果没有蔡辰洋先生愿意投资寒舍的眼光和魄力,如果没有当年老板选中我,没有买家卖家的支持,我就没有今天的业绩。

刘:您有没有想过换个领域发展?

王:我进入这个圈子是因为缘分和兴趣,当中我曾一度想过到别的领域尝试一下,但这样的尝试没有成功。因为在精神层面我还找不到其他工作像这份工作这样充满乐趣和挑战。这个领域所接触的藏家、专家,也都是可以教学相长的朋友。还有个更有趣的地方,这个行业没有退休。我最终认为终其一生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是一种幸福,它是工作、兴趣,同时是个使命。当然这个行业有它的辛苦,我太太常怨我一年当中有一半的时间不在家。我每个星期都要乘飞机在两岸来回跑,所以我是最鼓励两岸直航的。

刘:是否可以谈一下对您有影响的人?

王:因为我是做艺术经纪人的,我推崇张宗宪(Robret Chang)先生,他是 个成功的艺术品经纪人。他十几岁开始到北平古玩市场进货,20岁带了24美元离开上海只身去了香港打拼,到今天80岁了,他还始终神采奕奕地坐在拍卖会第一排。这是我们这个行业的表率。他一生执著于一个行业,并且成为这个行业中的领军人物,到现在还是个老兵,这个精神就已经不得了。况且他还有作为艺术品经纪人应有的眼光(你有看到他买什么烂东西?),他精研古董不作假作弊。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本身是个收藏家。在博物馆展示藏品、出版画册,你看他自己玩得多开心。我认为他的这些经历如果用来写古董艺术市场是最合适的。

内举不避亲。我还推崇我的老板蔡辰洋先生,他作为企业家,热爱中国的历史、文化、艺术和收藏。事业经营上的起落动摇不了他对于艺术以及收藏的热爱。他总是在顺利的时候多买点,失意的时候就把玩一下藏品来作为对自己的慰藉。作为老板蔡先生给我很多机会,让我有很好的学习机会。大家都知道蔡先生在经营创造寒舍这个品牌的时候所制定的原则:藏品不卖给外国人。其实不是我们不做生意,只是当你跑遍全世界的拍卖会你就知道中国艺术品当年流落出去的那种辛酸。今天好不容易让这些艺术品回到中国,就要确保它是留在中国人手里,挣钱多少对我们来说是次要的。蔡先生生意上再不顺利,这个原则他还是坚持的。我觉得这是对中国艺术的坚持,对收藏的坚持和对中国艺术品经营的坚持。第二是他提出的经营理念:坚持专业、诚信。赚钱多少是一回事情,但作假的钱我们不赚。这也是寒舍对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所作的贡献。

刘:谈谈您对大陆同行的期望和建议。

王:经过15年的发展,中国艺术品市场已从萌芽成长阶段过渡到成熟稳定的发展阶段,这就需要参与其中的人具备长远的眼光、专业的知识,用投资来取机的心态,并寻求更好的发展。

艺术家应该着力于艺术创作不必自己面对市场,否则太累;可以让艺术品经纪人扮演这样一个角色,由他们把市场的反馈告诉艺术家。艺评家就做艺评家的事,不要和商业有关联。艺术品的经营者应该规规矩矩地做生意。收藏家们应该把自己过去的经验、秘诀、曾经跌倒过的经历,分享给大家。

篇8

中图分类号:I712.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1)12-0097-01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也进入了机械和烦躁的生活时代。《等待戈多》似乎已经成为焦虑和烦躁的代名词。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关键词:戈多;死亡;同一体;复调艺术

《等待戈多》是荒诞派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代表作。贝克特的剧作以荒诞的笔法表现了人们处境的紧迫感和精神危机。在重读了《等待戈多》之后,我对这部剧作有了新的认识。

一、戈多是谁

这部剧作中最神秘的人物莫过于戈多。这个人物常被戈戈(爱斯特拉冈)与狄狄(弗拉季米尔)提到,但他始终未出现。有人认为戈多是上帝,因此主题是“没有上帝的人的苦难”。有人认为戈多就是波卓,因此主题可以理解为:人们虽然总提到上帝,信仰上帝,但不认识上帝;上帝对人的苦难视而不见。而我认为戈多代表“悲剧命运”,代表一种不可预测、随时都可能降临灾难与痛苦的“命运”。等待戈多就是等待不定期的灾难与痛苦的命运。人们在等待这样的悲剧命运时,表现出一种不安与焦虑感。文中提到,戈多可能来,也可能不来,可能今天来,也可能明天来。而悲剧命运所带来的苦难同样具有不定性,可能来,也可能不来,可能今天来,也可能明天来。基督教信仰者们认为人生来就带有原罪。人们知道自己有罪,自己有可能受到上帝的惩罚,只是不知道上帝什么时候惩罚自己,不知道厄运什么时候降临。戈戈常说:“咱们走吧”,但他们始终坐着不动。其实不是他们主观上不走,而是他们走不了。因为他们逃避不了无形的悲剧命运。正像俄狄浦斯一样,无论怎么挣扎着摆脱无情命运的纠缠,也逃脱不了杀父娶母的结局。在等待死亡的日子里,他们惶惶不安,异常恐惧。即使有娱乐和消遣,“咱们可以做咱们的体操” “咱们的运动”“咱们的升高”“咱们的娱乐”,但那也是暂时的、短暂的。片刻的娱乐和消遣之后,又是惴惴不安的日子。

戈多的确代表了不可琢磨的命运和苦难。波卓和幸运儿就是最好的证明。昨天的波卓还用绳子牵着他的奴仆幸运儿,威风凛凛地呼三喝四,可今天却变成了一个可怜的瞎子,只能让幸运儿牵着走。幸运儿昨天还能说能听,健健康康的,而今天却已经变成了一个哑巴。昨天送信的那个孩子还好好的,今天却病了。只能由哥哥来送信。“你弟弟还好吗”“他病了,先生。”命运很会开玩笑的。我们永远不能控制命运,而只能等待。纵观历史,多少王公贵族顷刻间沦为阶下囚,多少繁华瞬间化为乌有。历史演变,命运轮回,谁又能说的清楚呢?就连狄狄的歌声也反映了灾祸命运的不期而至,“一只狗来到厨房,偷走了一小块面包,厨子举起勺子,把那只狗打死了,于是所有的狗都跑来了,给那只狗掘了一个坟墓。”可见,戈多是和悲苦、灾难、死亡联系在一起的。

二、戈戈(爱斯特拉冈)与狄狄(弗拉季米尔)本是同体

戈戈(爱斯特拉冈)与狄狄(弗拉季米尔)在文中虽然以对话的形式出现,虽有两张不同的面孔,实际上是同一个人。他们虽有不断的矛盾和争吵,实际上是一个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他们谁也离不开谁。爱斯特拉冈:他应该到这儿啦。弗拉季米尔:他并没有说定他准来。爱斯特拉冈:万一他不来呢?弗拉季米尔:咱们明天再来。爱斯特拉冈:然后,后天来。弗拉季米尔:可能。爱斯特拉冈:老这样下去。这实际上不是两个人的无聊对话,而是一个人心中的自我对话。当我们遇到不确定的事情时,我们就会出现这种自我矛盾。假设我们任何一个人收到昔日女友(或男友)的结婚请柬时,我们心里就会出现两种声音A和B。

A:去不去呢?

B:去吧。没什么。

A:还是不去了!多尴尬。

B:明天再说吧。

……

A和B的对话显然是一个人的内心对话,而不是两个人的对话。等待的时间是漫长的,鼓噪的、难熬的,而两个人的等待总比一个人等待要好过些。如果戈戈(爱斯特拉冈)与狄狄(弗拉季米尔)是两个人,那么等待会好过些,也许并不很烦躁。两个人可以相互抚慰。如果戈戈(爱斯特拉冈)与狄狄(弗拉季米尔)是同一个人,那么等待就如同一个人做监狱一样,度日如年。《象棋的故事》中B博士遭暗算被囚于大旅馆徒有四壁的单间内,无比空虚孤寂中靠一本偷来的棋谱来打发无聊的时间。但这种没有棋盘、没有对手的长期自我对弈使得他精神分裂乃至疯狂。因此,戈戈(爱斯特拉冈)与狄狄(弗拉季米尔)可以看做是一个内心极度矛盾,甚至有些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病患者。这名患者恐惧灾难,又觉得灾难一定会来临,“人生来就有罪,”一定会受到上帝的惩罚,但有不知道这种惩罚何时来临。于是他心里就出现了这样的自我对话。

戈戈(爱斯特拉冈)与狄狄(弗拉季米尔)实际上是一个人的性格的不同方面。爱斯特拉冈可以被看做感性、软弱、妥协的一面。弗拉季米尔可以是理智、智慧、勇敢的代表。这可以从他们之间的问答中体现出来。爱斯特拉冈总是提问者,而弗拉季米尔总是回答者。爱斯特拉冈:这是什么树?

弗拉季米尔:我不知道。一棵柳树。

爱斯特拉冈:嗯,咱们走不走?

弗拉季米尔:好,咱们走吧。

爱斯特拉冈:咱们到哪儿去?

弗拉季米尔:离这儿不远。

爱斯特拉冈:干嘛不能?

弗拉季米尔:咱们明天还得回来。

爱斯特拉冈:回来干嘛?

弗拉季米尔:等待戈多。

此外,两者对待生命与苦难命运的态度也是不同的。爱斯特拉冈消极对待生命和苦难,认为“我们干嘛不上吊呢?”。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人们可以不必被动的等待死亡和苦难的来临,而应该直接选择死亡。弗拉季米尔则持积极的态度,如果戈多来了,“咱们就得救了”,也就是说,即使苦难来了,我们不但不该害怕,反而该高兴,该积极应对。因此,弗拉季米尔是悲剧的对抗者。在他们的回忆中也可以看出,爱斯特拉冈跳在伦河里的那一天,是弗拉季米尔把他救上岸的。只有当理智胜过感性,当勇敢胜过软弱,当求生意志胜过苦难悲剧时,人们才能不被吓倒,才能自我救赎。

三、通过“复调艺术”来实现个人的自我矛盾

复调本是音乐术语,是指不同声部的旋律不同,但不是多旋律的混杂,而是通过和声对位结构成多声部的交响式的织体,改变了以往多声部单旋律的线性结构。巴赫金将复调用在小说上,与独白对应,实质上对“全知全能叙述者”创作主体的解构。巴赫金认为复调小说是“全面对话”的小说,“人的思想意识,这一意识存在的对话领域,及其一切深刻和特别之处,都是独白型艺术视角所无法企及的。” 《等待戈多》就是一部具有复调艺术的小说。全剧都是对话形式。而这里的对话性并不是两个人或若干人之间的人际交谈,而是一个人内心的思想的复杂运动。也可以说,一个精神分裂者对于“悲剧命运”是否来临及其何时来临的恐惧的复杂的思想纠结。

《等待戈多》的确是外国文学史上不朽的剧作。它在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有很高的学习和研究价值。它的“悲苦命运”以及“等待悲剧”的命题表现出的既妥协又抗争的矛盾心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参考资料:

[1]贝克特选集3,贝克特著,余中先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2]查拉斯图特拉如是说[M],尼采著,周国平译,文艺出版社,1987。

[3]荒诞派戏剧选[C],黄晋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篇9

关键词 理想与现实 麦田里的守望者 霍尔顿

一、引言

J.D.塞林格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被誉为美国文学的经典,它着重刻画了青少年走向成熟的心理成长,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主人公霍尔顿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迷茫与挫折之后,并没有向社会妥协,而是通过对自然、对他人、对人生的思考,重新认识了自我与社会,摆脱了压抑的情感,恢复了精神的自由和心灵的解放,他顿悟、重生,走向成年。

成长是人类个体生命的重要体验。也是人生的必然阶段。霍尔顿的矛盾心理不仅反映了美国五十年代青少年成长的特点,也代表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度青少年的共性问题。怎样引导他们直面现实生活的烦恼和挫折,排遣心中的焦虑与困惑,在社会化过程中顺利完成个人价值的定位和实现,一直是人类社会研究和探讨的热点问题。

二、富裕家庭的孤独少年

霍尔顿是一个真诚、敏感、淳朴善良的少年,他内心渴望这个世界的公正,有着极强的正义感和对真理和真爱的追求精神。认识和了解主人公霍尔顿,必须首先对霍尔顿个性特征、成长环境以及性格形成的土壤进行分析。

家庭是人生的起点,是青少年快乐健康成长和避风的港湾。霍尔顿是一个富家弟子,衣食无忧,就读于贵族寄宿名校。他的父亲是美国上流社会一名成功的律师,对儿子寄予读书、求学问、将来出人头地传承家族上流社会的地位的厚望。生活中,除了金钱和物资,精神上得到的关爱却极少,少年霍尔顿无法感受好运和幸福,始终生活在无温暖的苦闷、彷徨与矛盾之中。在人生最需要母亲帮助和引导的时期,他的母亲由于一直沉浸在失去小儿子艾里的悲痛中,每天精神恍惚,除了看电影几乎无所事事。哥哥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作家,却因获取名利为好莱坞撰写低级剧本,使其原本在霍尔顿心目中的高大形象轰然倒塌。霍尔顿最疼爱的弟弟艾里的去世令霍尔顿悲痛欲绝,他打碎车窗玻璃用以排泄心中的巨大的悲痛。他对每一个家庭成员的爱,渴望换来同样的关心,渴望在黑暗里牵到妈妈的手。

家庭关爱的缺失使得霍尔顿内心倍感孤独,他被学校开出后,宁可选择流浪街头也不愿意回到表面温暖、衣食无忧而令霍尔顿厌倦和痛苦的家。但霍尔顿的内心是多么的渴望温暖,风雪交加的圣诞前夕,他逢人就问,中央公园那些鸭子,在冰雪覆盖了湖面之后到哪里去了,深深地担忧在冷得像地狱一样的天气里,鸭子如何过冬。电影院里,霍尔顿目睹一位母亲因怕扰了自己看电影而阻止孩子上厕所;马路上,一对夫妇只顾自己说话而任孩子在车辆川流不息的大街上奔跑,全然不理会孩子的危险。这一切,都触动了霍尔顿内心柔软的、渴望关爱的神经。现实和理想的巨大反差,萌发了霍尔顿的要成为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看似朴素,却寓意深刻的理想追求。

三、表面的反叛与内心的正直和博爱

二战后期的美国工业文明高度发达,人们追逐物质和利益的最大化,忽视了精神家园的建设,人们的心灵变得空虚、为善,整个社会被谎言充斥着。社会上的假丑恶不可避免地映射到了学校。校长毫不保留地在有钱有势的家长面前表现得卑躬屈膝、点头哈腰,貌似彬彬有礼却别有所求;在无权无势的平民百姓家长面前昂起高傲的头、冷若冰霜的高不可攀之举,强烈地扭曲了霍尔顿内心对于真的理解和定位;学校为骗取家长的好感,假模假式地、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在家长接孩子的前一天吃牛排,以便家长问起头一天吃了什么,孩子不假思索地回答“牛排”;潘西中学培养学生进入名牌大学,其目的是挣钱,打高尔夫球,打桥牌,买汽车,和霍尔顿最不能容忍的摆臭架子。一方面,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另一方面思想堕落空虚,谈女人、谈酒和性,而且互相之间搞宗派。霍尔顿心中原本美好的社会变得虚伪、丑恶和肮脏的社会,霍尔顿不愿与假模假式的人同流合污.他想逃离,到穷乡僻壤去做一个聋哑人。他痛恨那种“装出来”的“伪君子”式的假模假样的人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他厌恶学校所有的束缚和压力,找不到人生的理想和目标。尽管他对学校充满了厌恶,感到极度的失望,但离开之时,他先后找到他曾经信任的历史老师、辅导员和语文老师,但是几乎没有人来过问,也没有人来关心这个正在离开的孩子,于是在苦闷、矛盾和彷徨中他选择了叛逆。在被学校第四次开除之后,他说脏话、抽烟、喝酒,为解脱内心的苦闷和烦恼,出没于酒吧,公园和剧院。甚至还和招来的鬼混。尽管他尝试着寻找他所渴望的真正美好的事物和有意义的生命,但一次次的寻找,换来的是一次次的打击,从而更加失望。他不仅无法认同这个社会,而且企图逃避这个社会。

然而,霍尔顿却是一个有良心、有爱心的人。他内心一直怀念曾经让他骄傲的弟弟。小说中的一幕令人动容,他伫立弟弟艾里的墓碑前,感觉弟弟就在身边,全然不顾已经下起了小雨,人们纷纷躲雨,而霍尔顿却更加想念弟弟,希望弟弟能够得到他的温暖。被学校开除后,他选择在纽约街头闲逛,原因之一是害怕原本神经衰弱的母亲,经不住自己被学校开除的打击而歇斯底里。

在校期间的霍尔顿有着超出常人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求知的热情。在他人空虚无聊,谈情说爱,敷衍功课之时,霍尔顿却在阅读《非洲见闻》、《还乡》和《了不起的盖茨比》。他离开潘西与其说是被开除,不如说是逃脱。然而,他一个人爬到高高的托马斯山顶上去看潘西中学年度最后一场球赛,它流连不去的真实目的,是想跟学校悄悄地告别。在学校住宿时,他善意地将自己的高档手提箱移到床下,好让同学不至于因此而产生自卑感;在小饭馆,他与两个修女闲聊时,看见她们仅仅用烤面包喝咖啡当早餐,激发了他乐善好施的本性,他没法自己吃着咸肉蛋而眼看着别人如此简陋就捐给了她们十元钱;当他看见小孩子在溜冰,上前帮助小女孩系紧四轮溜冰鞋;经过体育场,帮助两个玩跷跷板的孩子寻找平衡;他还快乐地为两名参观木乃伊陈列展的孩子充当导游。

妹妹菲比是霍尔顿的最爱。小说中有二处感人的景象。第一次是在他自己失意时,还不忘给心爱的妹妹买回她喜欢的唱片,当唱片不小心掉到地上摔碎时,“我心里真是难过得要命”;第二次是在中央公园,当他下定决心鼓足勇气要摆脱沉重的现实生活,选择到美国的西部,去过一种宁静的、自由自在的无人打扰的生活时,妹妹执意要一起去,他成人似地考虑到妹妹的前途和人生幸福,理智地、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出走计划,答应妹妹回到家里。

这一切都反映出霍尔顿反叛的外表下正直、善良、博爱的一面,以及其极强的同情心,也折射出霍尔顿痛苦的自身理想和现实的矛盾选择。

四、感情世界的迷失

霍尔顿童年时,琴·逛拉格一家成为了他的邻居,那是一段美好的回忆,也奠定了霍尔顿内心感情生活的基础。他和可爱的琴姑娘青梅竹马,一起玩网球、一起看电影,他们手牵着手,到处洒满欢声笑语,霍尔顿亲吻了可爱的琴,在他看来琴就是美丽、纯洁与浪漫的象征,琴就是霍尔顿的全部的生活与整个世界。然而,当霍尔顿发现好色的舍友斯特拉塔夫与琴频繁约会,霍尔顿顿感身心发狂。失去了琴的爱,也意味着失去了一个纯真的梦,纯真的爱,霍尔顿变得异常疯狂,他压抑痛苦绝望,转向他并不喜欢的赛丽·海斯诉说心事甚至招,然而这种释放压抑的心态,并不能真正缓解霍尔顿内心的煎熬,越是抱怨与不满,他越是觉得痛苦与迷茫。

由此,霍尔顿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愿望,去作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成千上万个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附近除了我,没有一个人,我呢,就站在那悬崖边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用这样的语言阐释着他对于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这是一种博爱,一种霍尔顿式的博爱,他要返回社会,守望人类的精神家园。

五、结语

现今社会虽然与霍尔顿所处的时期不同,但有些社会现象却很相似,特别是对于青少年的成长,霍尔顿个人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对我们都有警示作用。青少年的成长,童真年代都会被灌输人生美好积极的一面,而当现实和理想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们常常无所适从,甚至觉得受到了欺骗,因而滋生出前所未有的孤独、失落与彷徨。家庭与社会应特别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全方位的教育,贴近孩子的生活、从思想上和精神上关爱和亲近孩子心灵,使未成年人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呵护,当理想和现实发生冲突的时候,能够正确理智地理解、处理和对待。

参考文献:

[1]李侦."反英雄"经典形象与现实社会的碰撞[J].江西社会科学,2011,(5):103-106.

篇10

2、命运,不过是失败者无聊的,不过是懦怯者的解嘲。人们的前途只能靠自己的意志、自己的努力来决定。

3、只有竹子那样的虚心,牛皮筋那样的坚韧,烈火那样的热情,才能产生出真正不朽的艺术。

4、眼泪是悲哀的解药,会淌眼泪的人一定是懂得这句话的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