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艺术的作文范文

时间:2023-04-11 14:53: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有关艺术的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有关艺术的作文

篇1

您好!

我是××班的一名学生。在六年的学习、生活中,学校、老师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教育,使我们从一个不懂事的小孩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毕业生。如今,我们就要离开学校了,离开那里的一切。我真有点舍不得。

现在,我们的学校发展得很好,电脑室、自然室、语音室应有尽有,成为了设施完备的学校,老师也是经过精挑细选才进来的,所以,大家在这里学习得也很轻松、愉快。但是,作为学校和老师,工作都不会十全十美的。因此,我在这儿给学校提几项建议:

1.多派一些人手管理楼梯口,特别是在升旗、做操上下楼时,维持秩序,不让楼道拥挤、造成堵塞。如果可以的话,把大家上下楼的时间错开,让楼上的先下,下完以后,楼下的再走。这样,楼道就会宽松许多,不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2.上英语课、美术课到语音室、美术室去上,不要让他们空着不用。早日把电脑安装在教室里,使我们上课的时候老师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把有关资料展示出来。

3.恢复“生活实践周”活动,让同学们学会自理生活,和其他人友好相处。还可以带大家去军训,让我们体会其中的困难,还可以锻炼身体,磨练意志。

4.将图书馆开放,想借书的同学可以办理“借书卡”,在图书馆里可增派几名管理员,检查监督读书情况,还可以在同学们中调查一下大家喜欢哪种书,再去买一些回来,这样既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又培养了我们爱书、护书及遵纪守法的意识,真是一举两得啊!

5.在体育课上多开设一些课程,比如踢足球、打篮球、打乒乓球等,这样可以让我们多掌握一些技巧,再加上长期锻炼,我们的身体会更加好的。

敬爱的校长,为了让我们更好的成长、生活,请您接受我提的建议吧!

最后,祝您:

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篇2

即使这个世界都不复存在,只要有书,有你,我便可以充满希望地生存。

??题记

翻看幼年的照片,发现稚气的脸上总是眉头紧锁,如哲人的沉思。我感到体内有一种巨大的忧伤。这样的忧郁始我无法正实现实的双瞳。与外部始终保持一种疏离感。不用去思考生活所带来的种种苦厄,为我带来了少年的无助与轻狂。一切的一切在我的面前踏着紫堇,掐着繁花。在处处春光明媚中穿行。留下阵阵微风与嬉笑,令人恐惧的梦魇。人无再少年。两千年的先哲就开时将逝去的时光比作流水,不知孔丘在说着逝者如斯时,有没有抬头看看天空,恰好飞过的一只孤雁,发出凄清的一声哀鸣。

无论是君王也好,乞丐也罢,终抵挡不住时间强大的力量。若想追逐时间的脚步,翻来《史记》便能清晰地看见太史公古老而悠久的诉说。但无论怎样的史料记载,这也仅仅止于人类历史上的某一点而已,那么,历史之外的呢?关于整个世界的,整个宇宙的呢?是否有人正拿着一支笔,躲在暗黑的高处狡黠地笑着,不时咬咬笔杆子,写下一笔,关于宇宙的《史记》?

若一切都放在人类,宇宙的大角度来想,生存就了无生趣了。人终究是要死的。死后原知万事空。既是如此,轻于鸿毛还是重于泰山又有什么区别呢?我知道作为新世纪的好少年,我不应该往如此沉重悲观的角度去想。也罢,人生本来就不是我能理解的命题。生命是由种种巧合构成。

篇3

关键字:利益相关者 少数民族 可持续发展

一、理论研究背景

(一)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20 世纪60年代起源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管理理论,其早期思想可追溯到20世纪30 年代。到20世纪60 年代, 斯坦福研究所将"利益相关者"这一术语定义为"利益相关者是那些失去其支持,企业就无法生存的个人或团体"。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 而不仅仅是某个主体的利益。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初期,企业一直是绝对的研究主体,直到20 世90年代初期以后,才开始从企业扩展到政府、社区、城市、社会团体以及相关的经济和社会环境等。

(二)国内外旅游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

这一理论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引入旅游研究领域。Purnomoc(2005)研究了国家公园和森林管理的利益相关者问题;Dianne Dredge(1999)、Buanes(2004)分别对区域发展问题以及滨海地区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

国外学者对旅游利益相关者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及分类; 旅游规划、管理与营销中的利益相关者问题; 旅游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中的利益相关者问题; 社区旅游及其协作中的利益相关者问题。

国内方面, 保继刚等(2002)在桂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讨论了旅游地的游客、政府、商业部门、本地居民、景点开发商等利益相关者, 对他们的利益表现、决策过程与行为、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 并结合系统动力学分析寻找和认识主要利益群体在桂林市旅游业中的促进和限制作用, 剖析了桂林市旅游业发展的内部结构和深层制约机制。张伟等(2002)将利益主体理论应用到四川省乐山市旅游发展战略规划过程中, 并对不同利益主体的旅游意识和利益表达进行了分析。

从国内外的研究来看,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领域的运用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国外研究者主要集中于利益相关者的协作方面的研究,包括协作的原因分析、协作的组织形式、协作程序和途径、协作过程管理以及协作的效果评估。国内的研究还处于理论的引入阶段,内容还比较粗浅,主要集中在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复杂关系的探讨上,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分析上主要集中在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突出说明利益相关者参与规划和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对具体的根源和对策探讨的还不够系统和深入。

二、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

旅游是综合性很强的行业,几乎涉及社会发展中的各个方面,其中涉及的利益主体包罗万象。少数民族地区和非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旅游发展有其共性,涉及的利益主体很多都是相同的。可是,我们不能忽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的特性,少数民族的特殊性、当地政府的自治性、旅游生态的不可再生性。

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这些特点,笔者认为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中涉及的利益主体包括:中央政府、当地政府(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等)、原住民、旅游经销商、旅游交通、媒体、文化旅游者等等。国内学者夏赞才在2003年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建立旅行社利益相关者基本图谱, 将旅行社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层、战略层、层三个基本层次, 探讨三个层次的相关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根据这一理论,笔者认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的利益主体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核心层、战略层和延伸层。其中,政府(中央和地方)、原住民、文化旅游者为核心层;旅游市场营销者和旅游规划者属于战略层;旅游交通和文化保护部门属于衍生层。在本文中,笔者重点分析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中的核心利益层。

(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府是民族自治政府,从自治区到自治州,再到自治县和自治乡,多个层次的自治政府。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发扎需要一个总体利益和目标的代言人,来控制、引导、协调、规范其它利益相关者的目标和行为,能够担当此任的只有,尤其是中央政府。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是一个内在地具有政治性的事物,在这里,价值观的协调与冲突,权力的制衡,利益的分配,参与和决策机制的建立,目标的设定和标准的确定等都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政府拥有有力的工具来影响社区旅游的发展:立法,协调政策、项目与基础设施,提供激励、规划和促销等。

(二)原住民(社区参与)

少数民族地区的原住民在当地的旅游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第一,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也感受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居民是旅游资源的一部分;第二,居民是当地传统文化和习俗的主要保护者;第三,居民为游客提供家庭旅馆、餐馆、商店、手工艺品、节庆活动等旅游设施和旅游产品,是开发商未签约的"合作伙伴";第四,居民在社区扮演的角色往往能反映出个人对社区的关注程度和在旅游决策中的控制力等问题,当居民较多地参与社区各种活动时,他们往往对社区变迁和发展持肯定态度,相反,随着当地旅游决策中当地人控制力的下降,对旅游的支持也会下降。

(三)文化旅游者

热衷于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在于体验当地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这些旅游者的进入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为当地社区带来活力;第二,为居民带来了外来文化;第三,旅游者在当地旅游能带来收入和经济利益,能提高当地经济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活水平。

三、目前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在旅游业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导致了民族文化的庸俗化、民族文化认同感失落以及价值观的退化和遗失, 造成旅游地价值降低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可以用一句话来简单概括---开发与保护的不协调,不能实现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笔者认为这一系列问题的产生是有其根源的。从利益相关者的理论来分析,是由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利益主体利益的不平衡产生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中的核心利益主体中,中央政府的核心利益是地方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地方政府的核心利益是追求政绩,追求GDP的增长;当地居民的核心利益追求是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旅游者的核心利益是高满意度的游客体验。梳理清楚这些利益主体的核心利益,想方设法平衡这些利益,从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就不是那么困难了。

我们假设一个少数民族地的文化旅游发展是一个的球。根据牛顿力学,我们不难知道,球要运动离不开力。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利益相关者追求的核心利益就是旅游发展的推动力。对物体的运动产生影响的力分为两种,动力和阻力。我们分别用F1和F2来表示。如图2:

当F1 F2,即动力 阻力时,物体向前运动,B发生作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良好;当F1 F2,即动力 阻力时,物体向后运动,A发生作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倒退;

当F1=F2,即动力=阻力时,物体原地静止,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停滞不前,维持原状。

这里的F1和F2指的是利益相关者的合力,不单单指一个利益主体对旅游发展产生的影响。我们可以用f来表示每个利益主体对物体运动即文化旅游发展产生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上图中的黑色箭头为f,表示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原住民和文化旅游者对该地文化旅游产生的作用力。

具体分析:

第一,利益相关者对旅游开发的价值取向一致性可以增加合作的可能性。当政府、原住民和文化旅游者的利益一致时,这个时候的动力F1 F2。政府需要发展旅游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GDP的增加。政府采取各种优惠措施来招商引资,这样就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当地居民提供岗位,拓宽收入渠道,引起当地居民的支持。文化旅游者的进入为旅游地带来货币,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游客得到最高的旅游体验,满意度提高。从而达到政府--居民之间、居民--旅游者、旅游者--企业、居民--旅游企业两两的共赢。这样的情形是一种最完美的模式,是学者和实践者的追求模式。

第二,当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取向不一致则意味着冲突,这个时候F1 F2,阻力大于动力,文化旅游发展受到阻碍。这个时候的典型的情形是政府想发展旅游,在规划用地方面与原住民产生冲突,社区参与度不高;原住民为了获取经济利益,破坏政府保护的文化旅游资源,同时摆摊设点,拉客现象频生,间接降低旅游者的游客体验。这种模式的产生是由于利益分配不均引起的,从根源上讲是决策过程中采取的决策方法和程序的失误。

四、平衡利益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由于这些利益相关者来自不同行业和部门,他们具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和利益要求,他们与旅游目的地的关系密切程度是不一样的,他们所具有的影响力也不同,如在众多的旅游发展利益相关者中,旅游经营者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旅游者寻求旅游需求满足最大化;政府主管部门探求管理效益最大化;而居民寻求高收入和好的生活环境。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有的对旅游地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有的则较弱。同时他们与旅游地的关系程度及影响力也是动态变化的。所以旅游目的地在发展旅游业的时候,不能只考虑某一组织或群体的利益而忽视或轻视其它相关者的利益,也不能用静态的眼光来对待利益相关者,必须用动态的眼光来协调和关注每一个利益相关者,让他们能够公平的分享旅游业所带来的利益以及公平的分担旅游负面影响。

(一)政府合理引导和调控

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在旅游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大的矛盾。一方面,旅游要发展,要对当地经济做出贡献,要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就需要扩大接待能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另一方面,游客的增多会对当地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一个影响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消极因素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被消除,就要依赖政府做出及时的反应,政府须迅速制定各种政策。政府应改变以往不合理的产权安排, 从旅游文化资源保护的内部因素出发, 在开发中将少数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公平合理地安排政府、少数民族和开发商的产权关系。

(二)鼓励原住居民参与

少数民族是民族文化资源的载体, 解决民族文化资源保护的问题首先应贯穿于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全过程, 从问题的根本点入手, 进行合理的产权安排, 让少数民族在资源开发中得到最大的利益, 成为自己资源的真正主人,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激励他们合理开发和保护自己的资源,才能做到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景区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诸如环境管理工作上采取适当对策以尽量避免消极因素的出现。

(三)满足旅游者的体验需要

不同的旅游者因年龄、性别、爱好、国籍的不同,也表现出更明显的体验偏好,其所追求的利益也就表现为旅游者在进入旅游目的地后通过旅游体验和认知所获得的各种知识、愉悦和满足感的总和。如果景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旅游者便无法达到"购买"其产品的目的。

五、结语

总之,为了实现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协调好原住居民、地方政府、中央政府、旅游者之间的关系,管理好旅游景区,从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尤其要把原住居民这一相对弱势群体作为主要的利益群体之一来对待。同时,还要根据旅游活动的复杂性、区域生活的丰富性以及地区间的差异性来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保证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WTO 著.张广瑞译. 全球旅游伦理规范[J]. 旅游学刊,2000,(3):71-74.

[2]高元衡.阳朔乡村旅游发展中各方利益分配问题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3]朱华.乡村旅游利益主体研究-以成都市三圣乡红砂村观光旅游为例[J].旅游学刊,2006

[4]李凡,蔡桢燕.古村落旅游开发中的利益主体研究-以大旗头古村为例[J]. 旅游学刊,2007

[5] Brohman J.New directions in tourism for third world development[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6

[6]Chris Ryan. Equity , management , power sharing andsustainability issues of the'new tourism'[J] .Tourism Management ,2002 ,(1) :97 - 116.

[7]世界旅游组织(WTO) ;张广瑞译. 全球旅游伦理规范[J] .旅游学刊,2000

[8]周玲.旅游规划与管理中利益相关者研究进展[J] .旅游学刊,2004

[9]李正欢,郑向敏.国外旅游研究领域利益相关者的研究综述. 旅游学刊,2006

篇4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故事性作文,在国外很受赏识,其写作体裁有寓言、故事、童话、诗歌、小小说、小话剧、电视小品等。故事性作文往往允许学生虚构,这种作文训练有利于培训学生敏锐的感受力、丰富的想象力和非凡的创造力。

一、故事性作文“虚构”不虚故事性作文常采用虚构方法,但“虚构”不虚。正如前苏联作文改革家拉德任斯卡雅教授解释的那样:“故事性作文,其‘虚构’并非是无中生有,凭空捏造。它同样是以实际生活作为依据,只不过不是完全重复某一件真人真事,而是按照写作要求对各种真人真事经过合理取舍加工,用艺术的笔法编写出一个崭新的故事来,因而,学生所写的故事可以完全虚构,但必须有根有据,使故事中的情节完全符合生活的真实。”也就是说,用虚构方法编写出的故事,里边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看来“似曾相识”,细品又“熟悉陌生”,人与事都是生活中的,可又在生活中找不到,是现实的,而又在现实中觅不着。

二、故事性作文“虚构”有其法英国的语文教材提到,学生学习写故事性作文有四个途径:(一)先说一个笑话,再让学生据此编写故事;(二)看图、看演示,而后编写故事;(三)给一组材料,要求学生添枝加叶编写故事;(四)摘录有关文字信息,然后由学生进行故事创作。

前苏联教材中的故事性作文训练类型有三:(一)根据某一故事情节进行扩写;(二)根据某一故事的开头进行续写;(三)摘录有关文字信息,然后由学生进行故事创作。

美国作文教学专家认为,故事性作文应注意故事的结构,突出人物的个性特点。有的教师用质疑法帮助学生完成故事性创作:(一)故事的开头交待清楚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吗?(二)故事的背景、人物活动的顺序合理吗?(三)能把故事逐步推向吗?(四)故事中的冲突得到了解决吗?(五)故事的立意读者能满意吗?美国作文界还把帕内斯的“滑栏法”用于故事性作文练习。其做法是先确定故事的要素:人物、地点、目的、障碍、克服障碍的手段、结局等,然后列表分栏并填上提示想象的内容,最后再用一把尺子在表上上下滑动,滑到哪一栏就根据哪一栏的内容提示编写故事,这样可避免创作内容的雷同。

学生完成故事创作后,依据有关自我修改标准,作自我评改:(一)故事情节是否完整?(二)故事的顺序是否合理?(三)各段的内容能否围绕一个中心?(四)有没有多余的句子?(五)词语表情达意是否准确?

三、故事性作文的价值用虚构方法进行故事性作文,从形式上看来仿佛有失真实,实际上对培养学生“虚实结合”的作文能力大有裨益。

篇5

    那么,如何去追求较高的教学艺术呢?本人在此谈几个例子,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事例一 

    为了一节公开课,半夜爬起来写教案。如在参加顺德市中学教师“六个一”教学能手的竞赛。其中的一个“一”就是“上一节好课”。这堂课是到市里面的学校借班上课的,上课前两天抽签,给你两天的时间准备。当时抽签后,心里就很慌,这个慌不是怕拿不到奖,而是怕“出丑”、“丢脸”,怕面对陌生的学生控制不好课堂,更怕在顺德的语文老师和十多位专家组成的评委面前出丑。所以,抽签后的两天里,真是寝食不安,心里一直在思索如何去上好那一堂课。有一个晚上半夜醒来,突然想到某一个教学环节的处理不是很好,恐怕第二天醒来后又忘了,于是就马上爬起来,拿笔记下来。就是这样,虽然没有达到“茶饭不思”的境界,但也煎熬了两天两夜。课后评委认为这堂课有三个特色:自主、开放、有序、创新。特别是有序这个环节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的严谨和有序,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专家、同行长辈的评价给了我莫大的鼓励与支持。最后本人也顺利通过了“六个一”的过五关斩六将的考验,被评为顺德市“教学能手”。“六个一”比赛结束后,本人对这次比赛认真地作了思考和总结 ,从中得到了不少宝贵的教学经验。在成绩面前,心中只觉得手中的教鞭的份量更重,我思考更多的是“如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现在回过头去想一想,上公开课、比赛课对一个正在成长的年青教师来说既是一种磨炼,更是一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难得的机会。一直以来,无论承担任何级别的公开课,我都把这种“煎熬”作为提高自己课堂教学艺术的难得的机会。这个事例,我要说明的是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执着追求的精神,事情才会做得更趋完美,教学也是一样。 

事例二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想,作为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博览群书,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知识修养,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这才是我们思维之渠,清亮如许的活水。为了提高作文课堂的效率,在作文教学上,本人就是运用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来指导教学的。现代认知心理学提出,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主要是由其学习方法来决定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一份公报中也指出,21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运用这一理论作为指导,备课时我大但地打破常规,不是将如何审题、如何构思、如何组织材料作为备课的重点,而是把学生的学法作为备课的重点。具体做法是: 

    一、 宏观上,将泛读、精读、揣摩与写作结合起来。叶圣陶先 

生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因此,作文训练时,我都会找一些文章,作为范例,这文章的内容不一定与此次的作文有关。它的作用是让学生从中吸取养料。 

    二、微观上,通过范例教给学生不同的写作技巧。如标题的艺术,人物描写艺术,文章开头、结尾与过渡的艺术,文章的修改等。作文教学的备课,我就是将这些方法作为备课的重点,通过多年的实践,我认为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远的不说,就上学期,我所担任这个班的学生参加作文竞赛均获好成绩,班上的周志成、盘洁霞等五位同学的文章在全国有影响的杂志《中学生阅读》上发表…… 

事例三 

篇6

一、淡化写作知识和技术

淡化写作知识和技术,从理念上表现为:“惧”言写作知识与技术,广纳泛语文知识和非语文知识。七年级上册“写在前面的话”就是很好的例证。

亲爱的同学们:

新学期又开始了。拿到崭新的语文课本,你心里一定会想,又一阶段的语文学习之旅启程了。

在旅行中,你将走进一片神奇的天地: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人生、社会、自然……

在旅行中,你将看到,语文的含义丰富了,语文的外延扩大了。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

在旅行中,你将看到,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更加密切了……

在旅行中,你将看到当代信息社会的“投影”……

为了用好新课本,你也许需要进行一次语文学习的“革命”——形成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新方式……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谱写语文学习的新篇章吧!

“写在前面的话”很有亲和力,很人性化,但围绕“小语文”的外延,把“大语文”说了个通透,也没提“小语文”一点点。[2]

淡化写作知识和技术,从实践上表现为:有概念的抛出,没有陈述性解释,也没有程序性指导和策略性体悟。单元各部分基本都围绕“人文”进行思考和感悟。

例:六年级上册第8组“艺术魅力”。在这个单元,第一次抛出了“联想和想象”的概念。

提示系统:艺术离我们并不遥远,艺术就在我们身边。它可以是一首歌、一幅画,也可以是一件不起眼的小工艺品。有艺术的地方就有美。本组课文将带你走进艺术的百花园,感受艺术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学习本组课文,要注意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欣赏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还要学习作者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如果有条件,可以通过阅读和其他渠道更多地了解艺术。

课文系统:两篇精读,《伯牙绝弦》和《月光曲》;两篇略读《蒙娜丽莎之约》和《我的舞台》。

练习系统:

1.《伯牙绝弦》课后练习:①朗读课文,背诵课文。②读一读,说说句子的意思(句子略)。③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④资料袋:关于伯牙和子期的历史知识(略)。

2.《月光曲》课后练习: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贝多芬为什么要弹琴给盲姑娘兄妹听;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②默读课文第九自然段,说一说听着琴声,皮鞋匠兄妹好像看到了什么,再谈谈读后的体会和感受。③背诵第九自然段,抄写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④如果有条件,听一听《月光奏鸣曲》。⑤资料袋:关于贝多芬的知识(略)。

园地活动:

1.口语交际·习作八:

①口语交际:生活中处处有艺术,让我们来谈谈身边的艺术。可以向大家介绍自己熟悉的一种艺术形式,比如,音乐、舞蹈、剪纸、手工编织;可以介绍一件艺术品,比如,一幅画、一首歌、一件工艺品;还可以讲讲跟艺术有关的故事。可以先在小组里讲述,然后在全班交流。

②习作:《我的舞台》把“我”学戏的故事写得生动有趣。你可能也学过某一门艺术,比如,吹、拉、弹、唱,书法、绘画、泥塑、雕刻。请写一写你学习某种艺术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和感受。

你也可以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件艺术品,或一次艺术欣赏活动,如,听音乐会,看花展,参观美术馆。回忆课文中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注意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2.回顾·拓展八:

本组课文,有的在写欣赏艺术的感受时,融入了作者的联想和想象。如,《月光曲》一课……;《蒙娜丽莎之约》……。从课文中找出写联想和想象的句段,谈谈这样写的好处,还可以结合自己的习作谈谈体会。

从作文课程内容建设的角度看,这个单元重点要学习的写作内容是“联想和想象及其应用”。从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处理看,单元有三个地方提到“联想和想象”——提示系统抛出“联想和想象”的概念,并要求学习运用;习作中提到“回忆课文中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注意在习作中加以运用”;回顾·拓展要求“从课文中找出写联想和想象的句段,谈谈这样写的好处;还可以结合自己的习作谈谈体会”,但是,却没有关于“联想和想象”的解释,也没有程序性训练和策略性的感悟。

二、缺少甚至没有写作方法的范例

2001年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自三年级上册开始,每个单元都以单元专题为主线设计了“读、思、说、写”一体的写作训练体系,而且在习作环节还设计了习作内容的启迪及指导策略,但这种指导策略成人化,而且缺少甚至没有符合学段儿童作文思维水平的写作方法范例。从六年级上册第8组“艺术魅力”这个单元,就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这种作文课程设计的特征。

除却单元写作训练外,有的单元还设计了微型写作练习。这些微型写作练习基本都与课文内容相应,只有写的要求,没有范例和策略的指导。如,三年级上册第2组“名人故事”,课文《小摄影师》课后练习安排了“小练笔”:“我想接着往下写这个故事。”第4组“细心观察”,课文《玩出了名堂》课后练习安排了“小练笔”:“平常我们都爱玩,让我们写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吧”。

三、缺少具体的修改、评价步骤

在写作训练设计中,也要求学生写完进行修改,但只是要求,没有具体的修改和评价步骤。如,三年级上册第2组“名人故事”,习作:“写完以后,可以读给你写的那个人听,请他评评写得怎么样”。第3组“心中的秋天”,习作:“写好后读给同学听,根据他的意见认真改一改。再把习作和图画一起贴在教室里,让大家欣赏”。第8组“献出我们的爱”,习作:“写完后,把不满意的地方改一改”。

我国作文课程建设之所以淡化知识和技术,有着深刻的教育背景。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以认识分析:

(一)内在的认识上的因素

余应源在谈论现当代语文教育低效的根源时,曾直指“西化”。[3]所谓“西化”,即指现当代语文教育丢弃了我国古代语文教育以体味涵泳为主的语感教学方法,而移植了西方语文教育知识教学方法。事实上,现当代语文教育的发展情形并非如此。要真正理解西方语文知识教学体系的真谛,就要理解西方教育对知识内涵的认知。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J.Anderson),1976年在他所著的《Language,Memory,and Thought》一书中,把知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1987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梅耶(R.E.Mayer),在其所著《Educational psychology:Acognitive approach》一书中,提出知识应该包括三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描述客观事物的特点及关系的知识,也称为描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主要包括符号表征、概念、命题。程序性知识是一套关于办事的操作步骤和过程的知识,也称操作性知识,是关于“做什么”和“如何做”的知识。策略性知识是关于认识活动的方法和技巧的知识,是“如何做更有效”的知识。根据安德森和梅耶对知识的认知,一门科学而严密的课程内容知识体系,应包括三个方面的知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一个真正掌握了知识的人,应具备包含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三个方面知识的知识结构。掌握并能够运用陈述性知识,就拥有了了解、阐释世界的能力;掌握并能够运用程序性知识就拥有了解决具体问题的操作能力;掌握并能够运用策略性知识,就拥有了运用方法更好地了解阐释世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按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解,知识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的角度看,知识应该包括三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从狭义的角度看,知识指陈述性知识,又称为记忆性知识或可以言述的知识。我国语文教育自独立设科之始,直至当代语文教育第七次、第八次改革,知识在语文教育领域都仅限于狭义的内涵,作为与能力对立统一的概念而存在。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我国语文教育是谈不上“西化”的,或者说曾想“西化”却未得“真经”,西方语文教育知识教学的理念,从未被真正引入我国语文教育领域。

(二)外在的环境上的因素

知识(狭义)在我国语文教育的发展过程,可以概括为:从现当代语文教材编写的角度看,语文知识教学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突破和逐渐改造传统文选型教材体系最终又从文选型教材中逐渐被淡化的过程。从现当代语文教育方法的角度看,语文知识教学的发展过程,是逐渐被引入语文课堂到独占语文课堂又到从教育理念、课程标准、教材被淡出语文课堂的过程。所以被淡化,源于我国基础教育环境。

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因为要应对考试,语文教学及研究逐渐开始以应试为目标、以知识和技术为中心分析讲解课文训练作文,研究教学目标标准化、教学内容序列化、作文教学模式化、考试试题标准化。语文课堂讲风日盛,课堂成了教师的讲堂。对知识的狭义的认知,外加“应试”的强化,影响了对语文知识的认知。语文知识教学被误认为导致语文教学效益“少、慢、差、费”的根本原因,并最终引发80年代末语文学科大讨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质、语文知识教学方法替“高考”这个指挥棒背了“黑锅”,在论争中语文的工具性质饱受质疑,语文知识教学受到了严厉的批判。于是,我国作文课程内容建设从千方百计将写作知识和技术编入教材引入课堂,一改初衷而为百计千方将写作知识和技术从教材到课堂予以淡化。于是,回归传统、弘扬人文、重语感教学、淡化知识教学的理念历经第七次、第八次课程改革,在新课程标准中被明确定位下来。作文课程内容建设突出了人文教育,淡化了写作知识、写作技术教学。

(三)我国语文研究的结果

以人文为核心、说写结合的作文课程内容建设理念,源于我国语文研究的结果。

1.古代语文教育=古代教育

20世纪初语文独立设科之始,语文教育研究专家和学者就把“读经讲经”科列入语文课程,[4]认为古代语文教育就是古代教育。这种观点不仅普遍,而且是当代语文教育研究领域的主流观点。

北京师范大学王富仁:“中国古代教育,实质上就是‘语文教育’。”“其主体内容是文学和伦理学、道德学,是一个‘大语文’的概念。”[5]

华东师范大学倪文锦:“语文教育是与经学、史学、哲学、伦理学等教育融合在一起的。当时的学校教育,是把德、才、学、识、能等都纳入‘四书’‘五经’‘六艺’及蒙学教材中。”“四书”“五经”作为“作为我国古代语文教材的典范,它们对我们整个汉语文教育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6]

湖南师范大学周庆元:“古代语文教育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语文教育,是集经史子集于一体、熔文史哲经于一炉的大语文教育。”[7]

山东师范大学曹明海:“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是经学、诗学、文学、哲学和伦理学等学科相融的综合体。”[8]

浙江师范大学李海林:“中国古代教育实际上只有一门课,这就是语文。它既包含语言文字,也包含文史哲理、道德礼教,乃至人情世故、草木虫鱼;学语文,是学语言文字,也是学伦理、历史、哲学、科学,乃至常识。”[9]

……

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中国古代教育,无论是周代的“六艺”教育,还是汉代以后以儒学为核心的“经学”教育,都是一种综合教育,涵纳了哲学、史学、文学、政治、伦理等各个领域。中国古代教育是以言语作品为载体,通过对作品的释读而进行的。对作品释读的任务就是由古代语文教育来完成的。古代语文教育成为古代教育各领域必不可少的基础,虽然没有独立设科,实为各领域学习的基础工具,学习者通过接受语文教育,掌握识字写字、句读诵读、阅读写作的能力。也正因为没有独立设科及言语作品在古代教育中的载体作用,使得古代语文教育被误读误解为古代教育。

实际上,古代语文教育虽然没有独立设科,与经学、史学、哲学、伦理学等教育融合在一起,但是自夏、商、周有学校教育开始,至语文独立设科,历经几千年的教育实践,已逐渐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比较完备的教育体系。张志公早在1962年在其所著《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中就对古代语文教育进行了比较系统地研究,“传统的语文教育有相当完整的一套步骤和方法。大体说来,从开始识字到完成基本的读写训练,这整个的语文教育过程是由三个阶段构成的。开头是启蒙阶段,以识字教育为中心;其二是进行读写的基础训练;第三是进一步的阅读训练和作文训练。以识字教育为中心的启蒙阶段,有的又分作两个步骤。第一步是集中识字,第二步是把识字教育和初步的知识教育以及封建思想的教育结合起来,巩固已识的字,继续学习新字,开始熟习文言的语言特点,同时学到一些必要的常识,为第二阶段进行读写训练打下基础。这样,全部语文教育也可以说包含从集中识字开始的四个步骤。”[10] 张志公对古代语文教育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步骤从教材、内容到方法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把古代语文教育解读为古代教育,对当代语文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一,使当代语文教育常常肩负起整个社会、民族、国家教育的使命;其二,强化了语文学科的人文特征,并上升为基本属性。

2.学生写作困难调查结果

1987年,华东师范大学受国家教委委托,曾对中学生的语文成绩进行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最权威的调查。在对49260份初三学生的读写测试卷进行的定量分析中,发现作文平均得分仅为55.35%;在对3000多篇作文进行的定性分析中发现:没有什么材料可写是写作最大的困难;[11]郑昌时(1995)、彭以槐(1996)、林崇德(2001)等人的调查均有类似的结果。[12]根据这些调查结果,人们研究的关注点大都集中在学生的生活阅历方面,认为学生作文之所以没有什么可写,原因在于学生缺乏生活,社会实践活动贫乏,缺乏对生活的思考和体验。调查结果及研究,为当代作文课程内容建设人文教育理念提供了重要依据。

对于上述调查结果和研究,同样值得商榷。因为这种研究没有看到学生本体。学生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怎么会没有生活呢?学生有学生的生活,学生有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和体验。从认知的角度审视,学生没有什么可写,其根由是学生不知道怎样来写自己的生活,即不知道如何运用最基本的写作技法,把自己的生活及对生活的思考诉诸于笔端。从学习理论的角度看,所谓的“最基本的写作技法”就是“图式(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认知结构的基础知识(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先备知识(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论)”、“原有知识经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以说促写的作文能力培养观

作文是表达过程,是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同属表达的还有“口语表达”。于是,在书面作文教学一时难于寻到解决途径的情况下,一些研究者把目光转向口语表达的“说”上来,认为出口成章者必能下笔成文,应把训练“说”作为训练“写”的基础。而且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读就是用眼睛听,写就是用笔来说;反过来,听就是读,用耳朵来读,说就是写,用嘴巴来写。”[13]以说促写、说写结合的作文课程设计理念,在我国当代作文课程内容建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说”的训练对“写”的训练具有重要作用,是不可否定的。但是,口语训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书面写作教学所面临的低效困境。首先,“说”和“写”追求的目标不同。“说”,交流的双方明意即可;“写”则不仅要明意,且要有创意,还要讲究章法和语言。其次,“说”和“写”呈现的思维特征不同。“说”,思路清楚,重点突出即可,主要表现为抽象思维能力;“写”则不仅要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且要具备形象思维能力。因此,要解决书面作文教学低效困境,还应从书面作文本身寻找突破口。

注释:

[1]倪文锦.当前我国语文课程改革·十大特点与趋势(上)[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2,(01).

[2][5]王富仁.情感培养:语文教育的核心——兼谈“大语文”与“小语文”的区别[J].语文建设,2002,(05).

[3]余应源.西化——百年语文教学低效的根源[J].中学语文教学,2001,(01).

[4]饶杰腾.语文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倪文锦.我国语文教材建设的历史轨迹[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7,(07).

[7]周庆元.21世纪中国语文教育的全方位突破[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03).

[8]曹明海.语文:文化的构成[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4,(07-08).

[9]李海林.语言专门化:语文教育的一个岔路口[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4,(11).

[10]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M].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

[11]申继亮,谷生华,严敏.中学语文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12]徐彩娥.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感性、悟性与个性[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2,(03).

篇7

关键词:语文;教师;素质;教学;效率;提高

一、教师人格征服学生,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教学效率肯定会提高。

人格即指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特征,也是人的道德品质的体现。冯友兰曾说:“人生有四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人境界。”当今社会中处在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最多,进入道德境界的人少一些,进入天人境界的更少。

1.教师应该是道德境界中的人。试想一下,一个思想道德低劣,在利益面前斤斤计较,在上级面前卑躬屈膝,在有权势的家长面前唯唯诺诺,在出身低微的家长面前颐指气使,能不引起学生的反感么?教师没有事业心,不注意尊重学生,即使他的业务水平再高,学生也会对他产生一种排斥力,不愿意上他的语文课。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效率从何谈起?相反,如果一个教师在邪恶面前不怯懦、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正直善良,同情弱者,扶持落后者,关心上进者;永远拥有一颗火热、诚挚的童心,永远保有一双公正、诚实的眼睛;永远操有健康的心口如一的语言;永远想着带给学生新鲜圣洁的思想。那么学生就会对你产生信赖感、亲切感,深深地被你的魅力所吸引,学生就会对你所教的语文感兴趣。我国古代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之说,用人格力量征服学生,我们称之为“人格效应”。有了“人格效应”,教学效率肯定会提高。

2.教师应该是“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注意教师的人格作用。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的一切。由此可见,加强修养,提高人格力量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一着。

3.教师的高尚人格应来自教师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来自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来自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理解,来自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和对假恶丑的切齿痛恨,来自深刻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宽阔博大的胸怀,来自对教材透彻而正确的认识,来自和学生共同奋斗的内在需要。

4.教师的人格美还表现在教师的服饰穿戴一举一动上。因为教师的服饰也是他的生活观、审美能力人格化的体现。不修边幅,拖沓粗俗,或摆阔显富,珠光宝气,都不能让学生赏心悦目,自然影响教学效率。

二、教师思想魅力感染学生,学生产生共鸣,教学效率肯定会提高

语文属于人文学科,人文学科是反映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的科学,它除了能给人以知识、能染、培养性格、意志和审美观念等功能,语文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工具性、思想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这些性质与特征,便决定了语文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不仅有知识、能力、智力方面的目标,而且还有认识、教育、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目标。这就是说,语文教育的整体目标,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而且还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

教师的思想魅力来自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也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关。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经常学习哲学,关心时事,思想敏锐,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具有深邃的哲理。当一名教师摆脱了“匠人”的呆气,愿意向学生说心里话,愿意与学生交流思想,当学生发现了教师的实事求是的精神,体会到老师的思想活力,教师的点拨弥补了自己的思想和知识的缺陷时,他就会不由自主地由迷恋教师的讲课而喜欢上这门课,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再者,我们必须跟上时展的步伐,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我们所处的历史时期,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滚滚而来,旧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正受到猛烈的冲击,社会变革的范围之广泛,内容之深刻、速度之迅猛都是前所未有的;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运用,科学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我们若思想僵化,这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三、语文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可以让自己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人,跟着最受欢迎的老师学习,教学效率肯定会

提高

1.语文教师要具有较强的朗读能力,无论什么文体,语文教师读起来,应是字正腔圆,优美动听。

2.语文教师要有丰富的词汇量,与其他学科的教师相比,语文教师应该是一本“活字典”。

3.语文教师要有过硬的背功。语文教师的厚积,应包括背诵大量的文章。背诵课文令学生头疼,如果老师常常出口成章,名篇佳段不离口,学生除了佩服老师的文学功底外,主动背诵,欲与老师比高低,展示自己才华的心情就难以按捺了。教师若有学者的风范,学生就会如飞蝶恋花般地崇拜老师,崇拜知识。

4.语文教师必须能写一手好字,尤其是粉笔字。字要写得端庄大方,笔顺要正确,你要求学生有一个眉清目秀的作文本面,可自己的板书龙飞凤舞,杂乱无章,你哪里还有说服力呢?

篇8

初三学生还有半年就面临中考,时间非常紧,在有限的时间里,怎样让每个学生作文都提一挡,是摆在我们每位初三老师面前的重任。我认为应给学生以范文的借鉴(选材、结构、立意、语言),在阅读文段分析文章时教师给学生思想上的启发、提升,让学生积累语言,同时教师更应予以写法上的指导。这里谈一谈我个人在初三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确立新颖别致的标题,吸引读者眼球

现在的作文要求比较宽泛,多是文体不限,题目自拟。这就给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广阔的自由发挥的空间。作文的题目就像一个人的眼睛,新颖别致的题目会让读者眼前一亮,使人一见钟情,反映出作者的文学和思想的造诣。如何确立记叙文的题目呢?

1、形象概括意蕴。这类标题多用象征手法,符合文学的本性。著名文学作品中这样的标题有《红高粱》、《城堡》和《老井》等。中考的标题有《攀登》、《窗口》、《我的脚印》和《我愿做只小蜜蜂》。

2、指出作文内容,即题材范围。如范文标题《妈妈眼里的我》、《深情厚谊》和《记一次升旗活动》等。

3、与主题有关的一事一物,或人物语言。如《______的回忆》、《书包》和《压岁钱》等。

4、人名、地名、时间等。如《母亲的爱》、《放学路上》和《我在星期天》等。

5.直接标明主题。标题是一个判断句,有主语(可以省略)、谓语和宾语。如《做一个的______青年》。

6、设问、反问、感叹以显示主题倾向。如《母亲真爱吃鱼头吗?》和《让种树人再多些吧》。

7.提出问题,引起深思。如标题《这种做法该不该提倡》和《最美的东西是什么》。

二、精心选材立意,巧妙布局谋篇

1、选择较小的切入点。话题作文,写作范围一般都十分宽泛,但要想作文出彩,第一点要求就是善于在一个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只定“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给自己提供一个充分发挥、具体表现的好舞台,这样才能在五六百字左右的篇幅内定出立意鲜明、内容具体充实的好文章。善于“化大为小”,还要善于“以小见大”,从小的方面表现深刻的主题。

2、材料新鲜。记叙文的选材,是写好记叙文的重要因素。文章的材料好比建造房屋的材料,但文章对材料的要求永远是“力求新鲜”。想想就可以知道,假如一位阅卷教师连续不断地看到“歌颂蜡烛”的文章,他会怎么判分。所以新鲜的材料是记叙文获得高分的基础条件。 转贴于

3、内容真实。与“材料新鲜”一样,内容真实是记叙文的生命保证。那些胡乱编造的所谓“感人”故事,只会让读者反感。有一些同学为了表明自己的“崇高”,文章始终不离“助人为乐、希望工程、捐钱救灾”等,事实上,我们希望社会充满爱,充满关怀,可是我们不希望我们的文章里始终充满假话、充满谎言。牢记:只有真实的,才是动人的。我们所谓提倡的“艺术的真实”实际就是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进行技巧性的加工,它和内容的虚假是完全不同的。

4、构思精巧。记叙文要写得精彩、写得让人难以忘记,就不得不在文章的构思上下工夫。一般说来,构思精巧的文章,一定是“以小见大”的,也一定是“选材新鲜”的。如一名学生写作文《留下》就完全以精巧的构思取胜。全文由三个电话留言组成,记录了非典时期一位姑娘的父母、男友、朋友的三个电话留言,字里行间渗透着浓浓的亲情、爱情、友情。这样的构思在中考作文中实属凤毛麟角,自然能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构思的范围不能局限在内容或形式,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遣词造句都可以纳入。在作文之前,审好文题之后,构思就应该开始了。

三、运用多种技巧,力求生动感人

1、调动多种感官,运用艺术通感

(1)运用多种感官:如:一学生作文《雨让我陶醉》:“雨落在地上,‘开’出朵朵美丽的花,美极了。”(视觉)“嘘,闭上眼睛听那雨声!那是天使在歌唱,那歌声悠扬婉转,乃至心也跟着跳跃,跟着舞动。尽情地接受雨的祝福吧!”(听觉)“咦,一股清幽的泥土香味随着呼吸进入身体,融化在心里,舒服极了,身体仿佛在清香里拂动,正飘向天空,遨游星河。”(嗅觉)(感觉)

(2)运用艺术感官:《荷塘月色》:“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借用听觉之感写嗅觉)

2、环境烘托,景物渲染

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l)写景衬托人物心情;(2)写景点明时令、地点;(3)写景表现物关系;(4)写景表现人物性格。

3、自然真切巧抒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抒情是要把文章写得感动人,以引起读者共鸣。要在字里行间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含蓄却真切,即间接抒情,如借景抒情、咏物抒情、叙事抒情等。也可直抒胸臆,酣畅淋漓地倾泻出浓烈而真挚的情感,即直接抒情,如呼告式、顿悟式、反复式等。

篇9

2013年,“杭州跨年展”再度开启,来自世界各地的60位艺术家的作品汇集一堂,Open Books(开放的册页),这一次以册页的方式来讨论全球化语境下的册页文化。

每个艺术家都有件中国册页

正如近期在网络上盛行的每个家庭都会有一件的“国民床单”、“国民水壶”。当一个展览开始启动的时候,策展人发现:原来,每个艺术家都会有一件中国册页作品,无论让他闻名天下的方式是水墨、油画、影像、装置还是行为艺术。策展人之一朱春杭说:“真的,无一例外。”

一次中国册页为主题的跨年展,缘起却是外国艺术家的偶然发现。2004-2005年,英国艺术家玛丽·赫斯特在香港生活,她深深地被中国艺术家所使用的折叠册页吸引。回国的时候,她带了一些册页,并且开始在上面创作。朋友们来访的时候,她会送一两本给他们,并经常谈起有关不同艺术家使用这样相同的册页来做一个展览的想法,并且开始付诸实践,Open Books(开放的册页)就此诞生。

“今年年初,通过香港中文大学周晋教授的介绍,我们知道了这个项目。除了邀请这个展览来到杭州之外,我们更希望以主人的身份,邀请中国的艺术家来参与到这个项目当中。”朱春杭说:“从册页这个诞生于中国的物质载体来说,中国的艺术家也会有属于自己的创作模式;从作品来说,我们更希望通过这个展览,以近乎‘命题作文’的方式,让中国的、世界的艺术家的作品能够一起展示,从而体现出册页在全球化环境当中所能够发挥出的魅力。这里没有文化的隔阂,也没有正确和错误的方法,只有多元文化的参与,以及属于不同个人的理解。”

三尚的策展人与不同的艺术家、策展人聊起这个事情的时候,大家都会饶有兴趣的参与进来,最终,这个展览从一个单纯的展览引进,变成了一个宏大的项目。总策展人、三尚当代艺术馆艺术总监陈子劲说:“我们现在的展览阵容,放在任何一个美术馆都会熠熠生辉。”

从、谷文达、丁乙、张恩利这些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领军人物,到薛峰、邵文欢这样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本土当代艺术新生力量;从韦一空(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研究学部主任)这样研究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到纯粹以西方眼光来审视中国册页的西方艺术家们……各式各样的艺术创作就被这样的收纳到了一个展览当中。

开放 最自由的命题作文

这是一次以册页作为唯一约束力的命题作文, “今年的展览相比上一届的跨年展来说,我们又跨出了很大的一步。上一届的展览是以当代的视角来观察水墨画,但还是相对的集中在材料和绘画方式的领域当中,这一次我们仅仅将展览的材料限定在册页这个载体之上,除此之外对于艺术家没有任何限制。”陈子劲说:“我们邀请艺术家的时候很多人都很吃惊,因为没有了诸多限制之后,反而显得有些摸不着方向。”

从展览的册页内容、艺术家们各自的表现方式来说,也可谓是五花八门:用中文结构来书写英文的《徐氏新英文书法》;谷文达的《碑林·唐诗后著》这些都是已经被载入美术史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张恩利、丁乙绘制在册页上的创作手稿则可以看出他们现在创作大型作品的发展轨迹;以写大字而闻名的王冬龄则洋洋洒洒地抄写了5000多字的《老子》,让大家再次从案头领略书法的魅力;王劲松、邵文欢两位艺术家则是以摄影作品参展,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来阐述自己对于册页的理解;以抽象水墨而闻名的张浩则做出了小型的装置……在展览的几个月时间里,将会以类似于“册页百科”的方式存在。

展示 逻辑的平铺

2011年“醒墨”展的时候,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推手张颂仁就曾经对展览的展出方式和布置大加赞赏,称之为“在现代美术馆空间改造和功能拓展的方面,是一个非常好的范例”。而集中展示60位艺术家作品的“Open Books”无疑又让观众们吃上一惊。

篇10

一、人格与效率

人格是指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特征,也是人的道德品质的体现。一个没有事业心,不尊重学生的教师,即使他的业务水平再高,学生也会排斥他,不愿意上他的课。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效率从何谈起?相反,合格的教师在邪恶面前不怯懦、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正直善良,扶持落后者,关心上进者;永远拥有一颗火热、诚挚的童心,永远保有一双公正、诚实的眼睛。

那么,一个语文教师的高尚人格是从哪里来的?它来自教师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来自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来自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理解,来自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和对假恶丑的切齿痛恨,来自深刻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宽阔博大的胸怀,来自对教材透彻而正确的认识,来自和学生共同奋斗的内在需要。

二、思想与效率

语文属于人文学科,人文学科是反映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的科学,同时,语文学科又是一门工具性、思想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这就是说,语文教育的整体目标,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而且还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

事实上,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佳作,感染力很强,那为什么学生还会感到语文课枯燥无味呢?这除了与教师陈旧的教学模式有关外,还有一点,就是某些教师的思想观点过于保守,照搬教学参考书,人云亦云,没有主见。再者,我们必须跟上时展的步伐,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我们所处的历史时期,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滚滚而来,旧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正受到猛烈的冲击,社会变革的范围之广泛,内容之深刻、速度之迅猛都是前所未有的;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运用,科学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若是我们思想僵化,这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三、技艺与效率

语文教师要有较强的朗读能力,要有丰富的词汇量,要有过硬的背功。教师若有学者的风范,学生就会如飞蝶恋花般地崇拜老师,崇拜知识。语文教师必须能写一手好字,还必须加强文学艺术修养,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受艺术作品中的言外之意,得到艺术的熏陶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