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阅读答案范文

时间:2023-03-31 11:30: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伤仲永阅读答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伤仲永阅读答案

篇1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纹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异:)

(2)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书:为:)

(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宾客:)

(4)父利其然也(利:)

2、翻译下列句子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纹理皆有可观者。

(2)泯然众人矣

3、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3)父利其然也。

(4)余闻之也久。

4、联系上下文回答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5、从方仲永的遭遇来看,你得到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①感到······惊奇、以······为奇②题③以宾客之礼相待④相当

2、①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②完全如同常人了

3、①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②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③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与邑人,不使学④余闻之也/久

篇2

关键词:新课程;农村;语文阅读

阅读是提升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手段,而阅读教学在语文课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分量。在新课程的要求下,阅读教学无疑是重要的内容,特别是农村地区,积极提升语文阅读课的质量,是提升农村学生语文素养,进一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前提。而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更为有效地开展农村学校语文阅读课教学活动,提升教学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一、在语文阅读课中融入生活情境

对于农村语文阅读课来说,由于农村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较差,使得语文阅读课教学更多的是以教材为主,大多数语文教师都会将教材作为教学基础,然后根据教材的内容讲授。但是,农村学生的学习基础往往是不同的,学习能力也千差万别,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了更有效地提升阅读课的效率,教师就需要在阅读教学中积极引入有意义的生活情景素材,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从目前来看,农村语文教学的阅读内容往往较为死板,学生并没有很大的学习兴趣,而教师在引领阅读时也十分单调,根本不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农村地区拥有很多的花草树木、池塘、农田及集市活动等,这些都可以作为语文阅读课中的重要素材。比如,在讲解《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亲自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去观察春天的特点,让学生感受春天的风、柳树、动物等,体验春天带来的生机和欢乐,然后再讲解课文,让学生阅读,这样就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以问题为导向,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效率

在农村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地以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自居,学生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往往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

点。在阅读教学活动中也是如此,当学生面对不同文本的时候,更多的是跟随教师的思路展开,这样学生就无法更为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

在新的发展背景下,教师要转变这一情况,积极鼓励学生独立阅读,通过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引领下,独立思考,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探究能力,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阅读学习机会,这样能够让学生在更加有效的环境中,提高阅读学习的信心和效率以及发表独立见解的勇气。在实践中,教师可以以问题为导向,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效率,让学生以问题为出发点,有效提升的质量。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自主探索所学的知识点,或者教师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自主阅读,找寻问题的答案。例如,在讲解《伤仲永》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仲永长大后,没有很大的进步呢?然后让学生自主展开阅读,并独立思考,分析仲永长大后变得和普通人一样的原因。有的学生说:“仲永变骄傲了,不思进取。”有的学生说:“爸爸每天带着仲永到处表演,让仲永觉得自己太了不起,不用再学习了。”有的学生说:“爸爸天天带着仲永到处走,没有时间学习……”大家各抒己见,课堂活跃,而教师则总结学生的观点,然后带领学生进一步展开阅读,探讨学生观点的合理性,这无疑更为有效地提升了阅读教学的质量。

三、积极利用多种元素,提升学生阅读兴趣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农村学校教学设施有了极大的改善,多种现代教育技术被有效应用到教学课堂中。再加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语文阅读课打破了地域的限制,教师可以在开展阅读课的过程

中,充分利用多种有利因素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从而有效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元素,给予学生更为有效的情感体验,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丑小鸭》一课时,教师可以搜集一些相关的视频资料或者音频资料,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的感受,让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动画片更为深刻地了解丑小鸭从一只被不断嘲笑的鸭子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的过程,然后再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融入阅读内容中,从而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四、引入群文阅读,增加学生阅读容量

在阅读课中,教师可以积极引入群文阅读,增加学生的阅读容量,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教师和学生围绕这个议题就选文内容展开集体建构,最终对选文理解达成共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无疑极大地增加了阅读量,同时通过多种材料的阅读和理解,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和理解能力。例如,在学习《鲁滨孙漂流记》一课时,为了加深理解,教师可以将《荒岛余生》一起进行群文阅读,让学生通过分析两篇文章的异同,更好地了解在荒岛生存的艰苦,从而加深对主人公顽强生存意志的认同。而教师则积极引导,根据文章主题和特点,合理选择举一反三式、分组递进式、反复重读式等群文阅读教学结构,有效呈现文章,让学生在群文阅读过程中有效增加阅读的容量。

在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学校语文阅读课更为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升对阅读的理解能力,而不是仅仅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机械的阅读。正因为如此,在新的发展背景下,教师需要从多个方面完善农村语文阅读课程教学,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带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

参考文献:

[1]彭飞.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学周刊,2013(13).

篇3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初中语文 教学模式

一、阅读是一堂语文课的基础前提

阅读是学生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经。因此,语文课堂中要求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阅读,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以往一堂课中学生阅读时间往往不多,甚至是没有阅读。教师一上课就分析课文,然后让学生就分析内容做好笔记,并强调记住。或是课后死记硬背。导致学生就课上内容进行机械被动的记忆。一旦考试出现相同内容就会答,反之,就不会了。因此,也就产生了教学效果“少、慢、差、费”的现象。教师觉得自己讲析得透彻仔细,学生亦记得牢,考试成绩却不高,遇到稍有难度的阅读文章内容的同时,要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信息的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的活动,提出问题,然后共同解决问题。

阅读形式总体上是引导学生利用、借助工具书例《新华字典》、《词语手册》等,自行疏通文意,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本人让学生前后两桌组成学习小组,即每四人一组)先解决文字障碍,之后,口术或复述故事情节(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整体把握课文脉络、内容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探索得出问题。同时,引导学生合作讨论以解决问题,但遗憾的是,我们不少的语文教师出于种种原因,总是岿然不动地垄断着课堂的话语权,总爱强制性地去实现解读课文的具体方法和结论的人为统一,总是煞费苦心地要把学生的各种各样的认识统一到自己的思想框框中。这样,不仅制约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的阅读能力的形成。而且无形中扼杀了广大学生在读解课文时所产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萌芽,使学生们将阅读看作很专业的东西而敬畏起来,并逐渐疏远语文。

二、解疑是一堂语文课的学习

学生阅读完成之后,进行合作式探究,针对文章内容提出问题,或教师补充设疑,然后把学生带到自主合作的讨论中去,充分放手让学生回答,自行提出或教师设疑的问题。教师要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鼓励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杜绝将学生的思维纳入既定的模式的做法。不要以自己的理解替代学生的感受。在解疑中,有可能出现分歧的意见,教师不应妄加干涉,应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把表述内容说完整,隐许矛盾的存在。例如本人在教学《地毯下的尘土》时,一学生提出问题:文中两次提到主人公米妮望窗外的景色有什么作用?结果学生回答时,出现了不同的看法:有的说表现米妮的心情悲伤,因为妈妈病了,妹妹的腿瘸了;有的说表现米妮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乐观的体现。总之,学生针锋相对地答疑,教师应允许他们各抒己见。

在解疑过程中,学生回答问题时,应引导他们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用手操作,即用自己亲身去体验,用心灵去感悟。我们应当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中学生个人感受和独特理解。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是此过程的主宰,每每对独树一帜的学生,都要进行排斥,只注重所谓的“标准答案”,实际上,学生的学习过程往往经过感知——概括——应用的认识过程,此过程吧不可忽略,压缩或扼杀学生的思维。直接得出结论或背前人提供的答案,这做法都是舍本求末,是师傅有害的,学生的创造性往往不能培养起来。在此环节中不要用教师对课文的肢解分析代替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悟,应鼓励学生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三、拓展是一堂语文课中创造性思维的体现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能死记硬背,抽象的符号和内容,而要与实际事物和对象本身联系起来。这就要求学生对周围事物,对现实世界进行深入地观察和认识,从而使语言文字与事物本质之间的距离缩短,这样获得的知识与能力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在语文的教学中,要创设一定的情境,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学中,就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的训练,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做多种假设、猜测,提出创新性的看法。例如,本人教《伤仲永》一文时,学生在明确“伤”的主因是“不使学”时,由此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使之学”仲永一定成才吗?让学生进行拓展思维训练,教到《地毯下的尘土》一文时,同样设置了一个问题让学生拓展训练——如果米妮不去翻动地毯打扫的话,结果将如何?充分发挥你的想象,续写一个新的故事结尾。

篇4

阅读教学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在于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阅读教学的价值和作用的最根本体现,也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探求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初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在有声诵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诵读是阅读的基础。学生阅读文章时,要扫清阅读障碍。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读准生字,理解其意思,在此基础上才能诵读。诵读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学,并提高学习效率。诵读时,眼、手、口、耳、脑等各种感官要同时活动。通过有声诵读可以让学生感悟到作品的真谛,不经意之间对语言的那种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要改变目前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普遍较差的局面,万万不可对诵读掉以轻心、等闲视之。为此,本人常有以下几种做法:(1)利用语音、语调、语气等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摹拟人物情态。如《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藤野先生》中体现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的学者风范,以及“我”对人生道路的选择的阅读等。(2)开启学生情感的闸门,让在文章中蕴涵的感情的潮水在诵读中奔涌出来。(3)我们要善于体现氛围,让学生渐进入意境。在阅读中,我们要善于营造氛围,让学生在我们营造的氛围中不知不觉的,逐渐的进入到课文的意境中来。如在引导学生阅读高尔基的《海燕》时,我们要营造出一种大革命即将来临的那种气氛,让学生在感受到大革命气氛的同时,渐入意境,并用多层次的语调进行吟诵,可使学生更深入到这首散文诗的艺术境界中,陶醉其中而不知。(4)教师需要诱导学生反复朗读内容含蓄的文章,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去品味会,重点是对词、句的品味。对文章进行品评赏析,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与用心,看出文中的美点妙要,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

二、通过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那就难以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也很难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意识的接受,更何况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思想也会一如既往,因此,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不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永远是臣服于知识的“奴隶”,是知识的“记事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让学生民主地参与教学:如教王安石的《伤仲永》这一课时,我最后总结说:“本文的作者借事说理,以方仲永为实例,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仲永正是没有得到后天的教育,才导致了才能的衰退。你们说后天的教育对成才真的那么重要吗?成才的关键是什么?”刚问完,同学们就议论开了,有一吐为快之势。我说:“大家先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接下来我们结合课文内容,联系实际对‘成才的关键是天资聪慧还是后天教育’这问题分成两种意见展开讨论,看哪种意见有道理”。持天资聪慧是成才的关键的同学举例证明:“中央电视台曾播出的痴呆儿聪聪没有学过音乐却能上台指挥交响乐演奏。这不是他有这方面天份的原因吗?还有莎士比亚、高尔基未读完小学却成了伟大的文学大师。可见,天赋是成才的关键!”。而另一方也提出了小学课本里曾有过的童第周,反驳道:“童第周在学校里曾因考试不及格差一点被赶出学校,后来经他勤奋刻苦,成了有名的生物学家。还把当时生物界的尖端课题攻下了,实现了他‘外国人能做的事中国人也一样能做’的愿望,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这不说明后天教育(努力)在成才中的重要性吗?”在争论中双方都做到了观点明确、论据确凿,有一定的思辩水平。在同学们辩论的继续深入后达成了一致正确的认识:成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天份)。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只有在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参与教学实践的快乐时,才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5

【关键字】天才;教育;培养

爱迪生那句名言众人皆知:“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句话道出了一个真理,天才确实存在,但是又不是独立存在。尽管如此,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教而自知,天才毕竟是少数,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因此,天才教育吸引着各界教育人士不断探索,家长们也为追求孩子的教育推崇天才教育的培养育人模式。其间,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和见解。

一、塞德兹的天才教育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塞德兹,根据教育儿子的感悟,写成了《俗物与天才》一书。此书成为早期教育的经典著作,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父母们。其观点有:音乐能够造就出“天才”;有兴趣的学习;热爱知识;天才是全面教育的结果;纪律会扼杀孩子的天性;培养孩子的品质;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解答孩子提出的任何问题;消除孩子的恐惧;避免在心理上打击孩子;摆脱失意的情绪。在他的教育观念的培养下,他的儿子成了一名享誉天下的少年天才,从1岁半就开始接受教育,到3岁时已能自由的阅读和书写了,11岁考入哈佛大学,15岁时作为哈佛大学的优等生毕业,并在18岁时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成为了一名天才学生。

二、天才与庸才

天才指拥有一定的天赋,包括: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天然的资质的人。一般认为,智商160叫天才,就是具有卓越想象力,创造力和突出的聪明才智的人。天才亦可以变为庸才,天才一出生就应该比别人的智商高,如果不再发掘,不再探索,那他的智商就会停留在原本里,一切还有可能倒退,如王安石作品《伤仲永》中的“仲永”。这则事例告诉我们,人的知识才能决不可单纯依靠天资,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后天教育和学习对成才的具有重要作用。

三、中美天才教育的实施差异

美国天赋教育与中国的天才教育的区别,就是把教育本身回归到人自身的发展,以对学生个体的关爱为基础,没有让教育沦落为纯粹的智力化的标准。在中国的学校里,评价学生都是以考试为中心,导致教师把自己的行为归于一统,丧失了教育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丧失了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在中国推进美国的天才教育,在理念上借鉴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实际操作非常困难,甚至是不现实的。

四、天才教育的影响因素

1.价值取向影响天才教育。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经世致用”,知识要有用才能得到认可。“学而优则仕”,则强化了某种实用价值。功利之下,学校、社会、家长自然忽略知识的价值。所以我们只有考生没有学生。这样一种知识功利观才是对教育的最大伤害。

2.创造性机会的缺失。陶行知曾提出著名的“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时间和解放儿童的空间。但中国教育亦如复印机,不断地复制需要的既定人才,只不过形式各异但本质未变。创新才是天才成长的机制,标准答案要求大家思想统一,亦无创新可言。

3.教育机制影响天才的培养。天才的培养就是扬长教育,培养有特色的学生是教师们的愿望,如无相应的教育机制,天才亦无从培养。我们学校现在很多课都上得比美国天赋教育生动得多,但是考试来临的时候,谁也不敢不应试。这抹杀了天才的有效成长。

4.家长的素质影响天才的培养。家长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以身作则。其实孩子的所有缺点都可以在家长身上找到,有怎样的父母就有怎样的孩子。所以要教育孩子首先要从提高家长自身的素质开始。

参 考 文 献

[1][日]木村久一.胡世法,王艳华译.早期教育与天才[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篇6

当前文言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经常会出现两种倾向:第一种重视“言”而冷落“文”。教学只注重文言字词教学,字字落实,句句翻译,缺少文化信息和思想内涵,忽视对作品审美因素的发掘。第二种侧重“文”而忽视“言”,学生文言知识积累薄弱。教师片面强调文章结构分析和思想教育,架空文本语言,教师讲得头头是道,而学生对文本语言的理解则如雾里看花。

这两种倾向都忽视了文言特点。“言”,是形成文言文的最基本的字词句,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石。“文”,是文学、文化,反映的是历代文人的价值观念与情感取向,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两者是不能分割的。[1]这一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经阐述得很清楚:“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2]也就是说,对初中学生而言,文言文学习的重点不是词法、句法等知识点的机械记忆,而是基于文章整体感知基础上的理解。所以,文言文教学应该选择学生愿学乐习的教学内容,“言”“文”合一是唯一有效的方法。

二、构建“言”“文”合一的文言文课堂的策略

(一)文言文教学“言”“文”合一的原则

1.以文为本

从教学方法论看,自古以来的文言文教学都是采用“吟诵”、“感悟”和“习得”的方法,就当前文言文教学现状来讲,这种方法仍然是最好的文言文学习的方法。正如特级教师朱昌元指出,阅读的基本程序是整体感悟―深入揣摩―内化言语。阅读教学崇尚大量阅读、整体感悟,进而潜心涵泳、深入揣摩,最终达到内化言语、为我所有、为我所用的目的。

那些文质兼美历经了历史考验而沉淀下来的经典名篇,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独立存在,也是教学中以文本为中心的重要意义所在。中心并非一切,更不排他,所有其他因素包括作家、读者、背景都是解读文本不可或缺的,但作品是这一切的中心。课堂教学中组织的各种活动,要始终以文本为基础。不管是教学开始时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还是对文本有了一定理解或是对具体语段进行深入细致的品读,前提都必须是引导每一位学生与文本进行紧密的接触,因为语文教学的实质就是实现人与文本的内在交流。课堂教学效率高不高,主要看学生与文本是否发生了这种交流,以及这种交流是否亲密、深刻、流畅和完整。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实实在在地接触文本,通过生动、扎实的言语实践活动,走进文本,在“言”与“文”的和谐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2.以生为本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奥苏伯尔的观点与“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一致的,都认为教师在教学前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和经验是什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

原则上说,每个学生都有学好文言文的愿望和需求,只是由于个体先天的潜能、心理倾向的差异性以及社会环境等的复杂性,他们在需求上表现出的程度也因人而异[3]。因此,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体验,唤起他们的内在需求,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愿望。

(二)“言”“文”合一的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首先还是对文本的理解,而理解文本需要依靠读者的知识、阅历、情感等。文言文、现代文其实是一脉相承的,生活中存在着的成语名句、学生的知识经验和学习方法本身就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基础,这些与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经验因素一旦得到尊重并被充分调动,学生与文言文的陌生感就会大大消除[4]。既尊重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又渗透与文本相关的文化信息,让学生的兴趣能始终围绕在对文言文文本的品析解读中。

1.紧扣关键词句

语文教学应坚持整体感知在前、细致分析在后的原则,这样才符合课堂教学的规律。反复品味词语可以造就真切的审美情境,引起体验情绪的高涨。正如宋代陆九渊所言:“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这就需要教师特别注意抓住文本中关键的词句进行作者思想情感的寻觅,让学生通过这条独特的语言通道进入文本,随文解义,体会作者情感,领略文章意境。[5]

如《童趣》一文,内容浅显易懂,有趣味性。笔者在授课时就尝试用关键词句“物外之趣”来引领全文、设计问题。

什么是“物外之趣”?作者有哪些“物外之趣”?怎样才能拥有“物外之趣”?你有过与作者类似的“物外之趣”吗?

“物外之趣”即超出事物本身之外的乐趣,课本注解上就有释义,学生不会有理解上的疑义。这一连串的问题非常切合学生的兴趣,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本课的学习目标包括能读准字音、句读,熟读并背诵课文;领会课文内容,理清层次,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理解一些重要字词句的意思,主动积累词汇;理解观察和想象对于获得生活乐趣的意义。从课堂效果和课后反馈来看,学生都较好地达成了学习目标。

再如教师的公开课《湖心亭看雪》,把“痴”作为文眼,也作为课眼。紧紧扣住“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一句设计学习环节,三个主问题一线贯穿。

“痴”――痴迷,让张岱如此痴迷的西湖有怎样的景色?

“似”――相似,张岱与湖中两人有何相似之处。

“更有”――还有,张岱与湖中两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上还有什么相似点吗?

该课例的设计找到了三个关键词“痴”“似”“更有”,以这句话作为关键句、主旋律进行强调对比,把“痴迷于山水之景,痴情于人,痴心于故国往事”三个板块结合起来,由集中到精练,巧妙而有趣有效,可以说达到了“言文合一”的文言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2.辨形识记词义

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讲清汉字的形音义,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字词、文章的理解,潜移默化中也让学生在欣赏汉字的形美时多了一份感悟。如“暮”字,总有一些学生把底下偏旁“日”错写成“目”,这是没有准确理解字义造成的。“暮”的意思是傍晚,即日落的时候。从字面上看,像极了太阳落在草丛里,表示天快黑了,再结合成语“朝三暮四”“朝思暮想”“朝秦暮楚”加深理解,书写就不会出错了。

如《曹刿论战》中有一句“小大之狱,虽不能查,必以情”,学生常把“狱”的意思误解为“监狱”,这是未能理解词语的古今异义之故。《说文》:“狱,确也。从犬犬,从言。”犬犬,即两犬。朱骏声《通训定声》:“狱,讼也。”犬好斗,用两犬示相争;打官司要争是非曲直,故从言。狱为会意字,本指打官司,后引申为案件。打官司,往往有人会因犯法而入狱,故又引申为监狱。知道了“狱”字的形体和词义引申的轨迹,就不难理解文中“狱”的含义。

这种说文解字因形索义的方法结合了文化信息,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也加深了他们对这些词义的理解[6]。

3.补充文章背景

分析字词句篇等言语对象,需与作者的思想倾向、作品的写作背景等要素联系起来。背景介绍是为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营造一种特定的情境,如学习《桃花源记》一文,学生了解到当时社会战乱连连,明白了陶渊明避世退隐思想的现实基础,就更加理解了他虚构桃花源这样一个理想境界的无奈与期望。

孟子早就提出了“知人论世”的观点,所谓“知人论世”,也即尊重作者,尊重文本的历史意义。它强调的就是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作者进而去了解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走进作品,与作者笔下的人物同喜同悲。也就是说,学生在对作者的生平事迹、写作背景、写作缘起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之后,才会有更深刻的体验,才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品,与作者产生共鸣。同时,由课内知识到课外知识,也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表现欲,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会被调动起来,达到好的课堂效果。

如《小石潭记》第3段写潭源溪流的“斗折蛇行”,第4段写潭境的“凄神寒骨”。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些主旨,笔者作了如下设问安排学生讨论:小石潭环境如此幽美,同游者三五成群,作者为什么却说“寂寥无人”、“凄神寒骨”、“其境过清”?学生在纷说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遭遇之后,理解了文中凄清的景物描写正是作者因仕途失意而带来的悲凉抑郁心境的投射,体会到了作者内心的抑郁悲伤是何等的深沉厚重。

4.引导价值取向

教材中的文言文,在内容上有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有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有介绍古代科学和艺术成就的,有抒写伟怀抱负的,有赞美杰出英雄人物的。这些内容都可以起到思想教育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辨别美丑善恶,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毋庸置疑,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他们源于自身经历和经验的对文本的独特解读正是课堂的价值所在。

如学了《马说》一文,可以围绕“人才观”展开辩论。

甲:人才的发现是离不开机遇的,只有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遇上合适的人,他才会有施展才华的舞台,否则就像老死在槽枥间的千里马一样无人赏识。

乙:人需要展现出他的才华特质才能吸引他人的注意,不能等待别人的发现,机会要靠自己主动去争取。

这两种观点可以代表大多数学生的看法。课堂中气氛热烈,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经验,思维得以拓展,思想的火花也不时闪现,更重要的是学生能从文本、作者、自己等多角度来看待问题,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辩证,学会了表达。

教学《孙权劝学》时可以与《伤仲永》进行比较阅读。“吕蒙与方仲永两人不同的结局对你有什么启发”的问题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答案也是丰富多彩的。有的说“只要发奋努力,一定会学有所成”,有的说“学习对一个人的一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有的说“我们需要聆听别人的建议”,有的说“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等。这些感悟不仅说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显示出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郸. “言”“文”合力,突破文言文教学的怪圈[J]. 考试周刊,2009(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 施良方,崔允.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

[4] 黎胜.对改革文言文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语文教学通讯,2003(5).

篇7

关键词:语文教学;问题意识;质疑方法;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1-0023-02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和主动探究意识。”朱绍禹先生也曾说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问题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是‘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基本保证,是‘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必要条件。”课堂教学中,由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的富有一定思维含量、切合学生“最近发展区”,需要学生开动脑筋思考、对知识进行加工重组的“问题”,应该是语文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对此,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创设和谐气氛,学生愿问、敢问

学生有着无穷的想像力,充满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应该说,课堂上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是老师培养的,也是老师压抑的。要学生自主学习,就要保护他们的这种可贵精神,欢迎学生提问,不因他们的问题幼稚可笑或不合时宜而呵斥,消除孩子的心理负担,积极鼓励表扬。同时针对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修改指导,如果是读书马虎产生的,经努力可以解决的,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游离于学习任务外的,适当冷处理;有启发性、导向性的,表扬并组织讨论研究。

二、教给质疑方法,让学生问对、问好

学生兴趣激发后,往往会产生极大的热情,思维也进一步活跃。但有时由于方法不对或方向不正确,使得提出的问题价值不大,甚至可能为了提问而提问。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问题问正确,提出的问题要鲜明,指向明确,并可教给质疑的方法,提高问题质量,问对、问好。

(一)引导学生根据单元提示质疑

单元提示不仅有对本单元主题及课文内容的概括介绍,而且也在学习目标、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给予学生引导。我们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单元提示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伤仲永》一课时,我提示学生根据单元提示来质疑,单元提示中写道这个单元的文章,或记录作者成长的足迹,或展示他人成长的历程,都给我们有益的启示。有学生问道:方仲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王安石为什么会为他哀伤?从他的成长经历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有益的启示?这些问题很有价值,解决这些问题就理解了课文内容,也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

(二)从题目上启发学生质疑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般来说标题有的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有的是提示文章中心,有的是截取故事的一个重要片段。清代文论家刘熙载说过:“余谓眼乃神光所聚。”透过标题我们可以了解诗文的要旨与真谛。在教学中,若能很好地在标题上做文章,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往往会取得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例如:我在教学《伟大的悲剧》时,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学生热情高涨,问题提得好,主要有:1.文章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悲剧?为什么说是伟大的悲剧?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探究文本,与文章和作者对话,去探究整篇文章的奥秘,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活跃,深度、广度都有了扩展。

(三)引导学生在课文“矛盾”处质疑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中的“矛盾”或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针对矛盾引导质疑,在释疑的过程中,加深对文章的把握。

例如,教学《社戏》时,学生通过研读课文,发现那夜的戏其实并不好看,那夜的豆第二天吃起来也实在平常,可文章结尾却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呢?学生提出疑问之后,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通过讨论达成共识,豆和戏代表作者对天真烂漫童年的美好回忆,表达作者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再如《孔乙己》最后一段“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中的“大约”和“的确”字面上看是相矛盾的,两者并用产生弦外之音。学生由此生疑,并进一步与文本、与作者、与那个时代对话,教学也达到了水涨船高的理想境界。

(四)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质疑

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有意无意地会用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活体验去对照课文。这些生活体验可能与文章中的某些观点或人物、某种做法是相悖的,形成一种认知冲突,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提问。

如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我引导学生调动生活体验联想:假如你就是那个体弱多病的孩子,被困在悬崖上,你的父亲会怎样做?交流之后学生就发现了问题。文中的父亲与一般父亲不同,他为什么这样做?很显然,这个问题是有价值的,通过研读文本,发现父亲这样做增强了“我”的自信心,而且获得可以受用一生的财富。

(五)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质疑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既是人们认识、鉴别事物的一种有效途径,又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思想内容、体味文章表达之妙的好方法。采用纵横比较的方法,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借助同与异的比较,将文章进行一番分析比较、加工整理后,从中挖掘出更为深刻的疑问来。

例如,在学习了《济南的冬天》之后,我让学生阅读它的姊妹篇《济南的秋天》,将这两篇文章作比较,并提出自己的探究性问题。学生兴味盎然,提出的问题有:济南的秋天突出的特点在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描写济南秋天的山和水的?作品传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老舍笔下的济南的秋天和冬天哪一个更美?两篇文章从选材、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修辞手法等方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学生在自主学习、主动质疑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了语文学习的快乐。再如,在教学九年级上册《隆中对》和《出师表》时,我提示学生注意这两篇文章都与诸葛亮有关,你对此有何疑问!学生思索之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两篇文章分别表现了诸葛亮怎样的性格品质?学生带着问题到文章中去寻找答案,通过深入思考探究发现:《隆中对》中的诸葛亮运筹帷幄、神机妙算,具有雄才伟略;《出师表》表现了诸葛亮知恩图报,忠君爱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知人善任、尽职尽责。两篇文章表现人物的侧重点不同是因为文章的写作目的和主题是不同的。

篇8

学习语文最有集中性的就数语文课了。因为有材,所以其内容集中而且规范化,有专业的老师上课指导,学起来就直接简便,少走弯路。可是这种良好的学习途径却偏偏令人头痛起来,语文课本把语文知识集中在一起,给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不少方便,但它毕竟是抽象了的语文。与生活中的语文相比,它变得枯燥乏味,艰涩难懂。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很难把语文课的内容与生活内容联系起来。语文课本在学生的心目中就成了一本难念的经书。你看,上语文课时,有不少学生因为觉得没趣而开小差,老师讲到有情节的地方就认真听,过后又玩自己的,始终不能进入状态;老师叫读书,他们就照字读经,是喃?是唱?没有丝毫表情,但求完成任务,没有进入情境,读现代诗文如此,读古诗文更是如此;考试时,老师发下试卷,基础题不会做,阅读题的文章读不明白,问题自然答不上来,作文不会写。这样下来,语文成绩当然是不理想。

是什么原因造成学生对语文的隔膜呢?于我看,原因只有一个:他们离开了生活实际去看语文,把语文课的内容跟生活实际对立起来了。因此,语文书摆在面前就是一大堆密密麻麻、索然无味的符号,而不是色彩斑斓的生活。他们不知道语文来源于生活而服务于生活。学生的这种困惑现象是很正常的。因为狭义的语文毕竟是经过抽象的知识范畴,表面上看来跟现实生活没有多大的联系。让学生把抽象化的语文跟形象化的生活对上号来,这正是我们语文老师努力的方向。那么,我们如何带领学生走出困惑呢?

1、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广义的语文是指语言工具和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顾名思义,语文是用来反映社会、记录人生的。我们只有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才能使他们关心自己的生活、关心自己的人生。也只有关心自己的生活、关心自己的人生的人才会去关注社会,才能够为提高语文素养打下基础。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自幼因病成了盲聋哑人,生活不能接纳她,残酷的现实让她绝望。后来,是安妮·莎利文老师引领她认识生活,重新走进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成为忠实于生活的作家。她一生写出十几部作品。想当时,如果没有安妮·莎利文老师的正确引导,让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她就会背离生活自暴自弃,就不能成就她的美好人生。可见正确人生观的树立是很重要的。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鲁迅先生,他在日本留学的时候之所以弃医从文,也跟他的救国救民的正确人生观有关,他能够认识到文学能反映人生更能改造人生。也只有树立起正确人生观的人,才会去关心生活、热爱生活,才会有更好的语文基础。

2、了解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有人这样来形容语文:语文就像蒲公英的种子,遍布了全世界,也钻进了你的生活。也就是说生活处处有语文。这个说法很恰当,你看,生活中哪里没有语文呢?早上起来问个好,晚上请个安,是语文;春天鸟语花香,夏天知了拉琴,秋天遍地金黄,冬天白雪莽莽也是语文;高山巍峨是语文,海浪滔滔也是语文;小草发芽是语文,大树参天也是语文......你说哪些地方跟语文无关的呢?人生在世不可能彼此孤立地存在,而要互相沟通。那么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表达思想、陈述事件等等所用的工具及其所反映的内容就是语文。所以说语文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我们问候亲人朋友时要用到语文;病人看医生时陈述病历和感受需要用语文;工作中恰谈业务也要用到语文......可见语文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所以语文与生活密不可分,任何脱离生活实际去谈语文或学语文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关心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既然说生活是语文的源泉,那么,我们要学习好语文首先就要关心生活、热爱生活,把语文知识跟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我们就可以从生活中学到语文。亲近大自然,你就能读懂“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感受亲情,你就能读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珍惜友情,你就能读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关心历史文化的发展,你就能读懂“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展望成功的喜悦,你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体验挫折的沮丧,你会“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亲友别离你能想起“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久别家乡亲人你就会体会到“断肠人在天涯”。这些都是生活中的语文,只要我们稍加留意,都可以领会到。此外,常常出现在我们眼前的语文知识也不少。2003年非典横行,我记得广西贵港市中考语文卷就有这样一道考题:要求用三个成语拟写一条抗击非典的横幅标语。考题的答案在哪里呢?正是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公益广告:“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非典”。想不到看电视也能学到语文。其实,语文课本所编的课文就是反映生活现实的: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通过为岳阳楼作记,表达“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王安石的《伤仲永》写方仲永先天聪明过人,后来因为缺乏后天的教育而“泯然众人”的教训;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的是在私塾读书的乏味和百草园的乐趣,表现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的《我的母亲》写母亲的言传身教培养我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的好性格;杨绛的《老王》写知恩图报的老王,临死前一天还把香油和鸡蛋送给我;都德的《最后一课》写小弗郎士从不认真学习国语的懊悔到认真听好最后一节国语课的成长过程等等。这些都是活生生的生活故事。只要我们把语文课本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就能把它读懂。在日常生活中也包含有丰富的语文知识。家里买来的商品,有说明书;出门,有指路牌,有公益广告牌和商业广告牌,都能让我们学到语文。你看,“前方施工,请你慢行通过”多么温馨得体;“为了你和家人的幸福,请不要酒后驾车”多么体贴动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为了保护您的心灵,请为您的窗户安上玻璃”逻辑严密,句句在理……所以说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课堂,处处都能学到语文。

4、学以致用,让语文水平在服务生活中得到提高

篇9

关键词:初中语文;创新思维;教学策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深入而持续地迈向创新发展的道路,教育教学也在不断地变化,教材的时时翻新、课程标准的不断革新、教育理念的不断变更,广大教育者开始不断地钻研教育,不断地思考,以寻求更好的方法顺应教育改革的需求。实施好教育工作需要教育创新,教育创新的目的是培养综合型的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基础性、人文性学科的教育者语文教师应该走在创新教育的前沿,积极探索出新的方法将学生的智慧引导出来,激发出来。语文教师该如何把创新能力的培养涉入课程教学中呢?下文将一一介绍一些有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方法,以为语文教育者提供一些教学上的参考。

一、通过创设新颖的教学情景,唤醒学生的想象思维

任何创新都离不开想象,想象又是人所与生俱来的一种潜能,语文这门科目本身就具有引发人想象的魅力,文字优雅、富有美感引人陶醉其中的句子等都能让人充满想象和假想。语文教材中,有些文章结尾意味深长,让人回味无穷,聪明想象,教师就可以通过这种特点合理地创造新颖的意境,让学生将自己所假想的继续进行下去,想象自己心目中的结局。

例如,在进行《最后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依据课文中最后一句,引导学生想象,下课后将会发生什么呢?文章中没有写明,给读者留下了思考想象的余地。同时教师适当地指点学生去关联文章的主旨和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想象;学生通过想象自由地发言,有人说第二天再次上德语课时,小弗朗士和同学们都不认真听讲,故意为难新来的教师;还有人说韩麦尔先生隐于距离镇很近的山洞偷偷教学生法语,之后,法国人赶跑了入侵者,他重新回归了法语教师的职业生涯。通过这种训练,让学生的思维得以活动起来,创造力得以激发。

二、以学生为主,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

应试教育使属于语文教育内容的人文自由特点逐渐消失殆尽,初中语文教师一直是依照教学规范,竭尽所能地将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一一讲解,学生则机械地听、写、做,从而完全缺失语文学习的主动性,更无法体现学习创新了。长期的机械性教育,机械性学习,使学生和教师的创新意识都深埋于大脑,而得不到激发和释放。对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应改变观念,从人出发,以学生和教师共同的身心健康发展为主,注重各自的想法,各自的目标,从而将教学有效地进行下去。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他们的思想应该得到重视,新课改下,提倡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学中应让学生参与探讨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突出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自我感悟能力,积极鼓励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思考解读,从而让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释放。

例如,在进行朱自清的《春》的学习时,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探究文章中的有关春之美的句子,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来简述对春之美的感受和解读。有人说:“春之美是一句美的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有人说:“春之美是一幅充满生机、颜色绚丽的田园风光图,一幅意境渐远、浓淡适中的绿水青山画。”还有人说:“春之美是一种情感,千呼万唤的期盼情感,万千宠爱的陶醉之情。”等等,学生各有所感,畅怀抒情。再如,在进行《曹刿论战》这课学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在我理解看来,鲁庄公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君主,在你们眼里他是一个怎样君主?”的问题,根据学生的讨论,得出不同的答案,在尊重学生合理意见的同时,将答案综合化。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分析能力得以发挥和运用。

三、通过引导,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不断地提升课堂教学的艺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点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体现,从多个角度去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学习热情,注重对学生进行方法的培养,让学生在探索实践中发现知识,并学会寻求知识的方法策略。还是拿课本上《最后一课》来说,教师在进行此课教学时,可以改变以往的教学策略,不主动去给学生讲解分析文章的主旨思想,而让学生去实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次阅读文章,然后再结合习题、预习提示和课文相关的资料,慢慢的自己去发现并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进而说说自己的一些看法,并提出难以理解的问题,最后教师引导全体学生共同探究分析课题解决问题,这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教学中,学生是积极的求学者,他们的应对能力、创新能力在教学探索过程中得到提升。

四、将机会留给学生,树立学生的荣誉感

荣誉感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活跃,学习心态更积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方式,适时地创造各种各样的机会,让学生的才能得到展现,潜能得到激发,心灵得到鼓励和支持,从而加强他们的荣誉感,进而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爱。初中这个阶段的学生往往有些年轻气盛、好强心理严重、表现欲强等特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给学生创造机会,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提升他们的智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进行《口技》这篇课文的讲解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教学情景,将学生分成四组,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表演,在表演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表现自己。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将语文课堂变化成了表演课程,具有创新意义,学生从中既能体会乐趣,又能展现自己,同时在参演过程中,还能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五、让学生学会质疑,从而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提出问题的重要性要远远高于解决问题,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拥有一颗质疑的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质疑,鼓励学生去思考、去提问,并通过思考分析去解决疑难。如,在学习《威尼斯商人》这课时,一些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对文章中的公爵所言的夏洛克是一个没有怜悯慈悲之心,铁石心肠的恶人这种说法有疑问,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借势发挥,让学生对自己的疑问再进行讨论,并表明自己的看法和原因,教师通过学生的解说,适当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并鼓励学生保留自己的看法。这样,学生的质疑能力得到了肯定,创新能力也得以提升。又如,进行《伤仲永》这篇课文讲解时,有学生对文章中的“书具”产生质疑,教师可以借题发挥,将问题交给学生去思索、探讨,并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指点,增强学生的质疑能力,有意识地训练他们的创新能力。

总之,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多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思维锻炼的机会和条件,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在实践性的语文活动中加以强化,让创新伴随着学生,从而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思维工具。

参考文献:

[1]刘成慎.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语言艺术与语文教学[J].科学教育,2009(06).

[2]王莉.初中语文高效愉悦型课堂建设研究[D].延边大学,2010.

[3]郭丽巍.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和谐课堂构建探究[D].延边大学,2010.

[4]刘仁贵.初中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研究[J].新课程:上,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