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情诗范文
时间:2023-03-20 19:18: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七夕情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夜晚看到遥远银河。
你在河的那边,
我每天静静的为你唱歌。
如果我是花朵,
一定为你呈上多彩的颜色。
透过天际的眺望,
心里是你手上曾经的温热。
梦里的话怎么也说不够,
因为千年万年的誓言我会守候。
如果前方还有风雨,
只要有你深情的期许。
就这样吧,
哪怕梦里牵着你的手,
也要相依朝前走。
就这样吧,
哪怕沧海桑田,
我们也要坚守。
篇2
七夕情人节诗歌范文一写给七夕
作者:依水如萍
七夕
泼亮银河的星系
你夜以兼程
只为追赶光年的羽翼
在梦里,在天际,在飘渺的记忆里
你我曾携手相依
在前生,在来世,在无古无今的此时此地
我问你
今夕何夕?
七夕情人节诗歌范文二七夕的夜晚
作者:bjg529
七夕的夜晚
一个弯弯的残月挂在天空
不经意的
翻开那年你写给我的诗
那一串串爱的记忆
是那么的历雨经风
永远不似模糊
今日更见清晰
今日又把情思整理
一个你
又飘着额的秀发
翩然而至
回到那个夏的热度
好像又引来秋的凉爽
我想轻轻的问你
是喜欢作恶魔鬼
还是那骑马的王子
是喜欢不羁浪子
还是温良的才子
……
我们的时间虽然不长
我会用尽了一生情义
但愿我们……
七夕快乐
七夕情人节诗歌范文三七夕
作者:萧沐雨
七夕里我枯坐了一夜
希望等到星辰满天
会出现
期盼已久的一幕挂念
好长好长的一条银河横跨星穹
我激动万分
等待向我绽露了笑脸
但为什么
寻寻觅觅
不见那一张绽放的笑颜
或许是子虚乌有
或许是命中无缘
我等不了太多的时间
我害怕失望
失望是我的软点
七夕里我梦中遇见
那一场生离死别痴痴念念
梦醒了我临窗独嗟
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哀伤
我从书中读到了一种深深的思念
那是一场爱的考验
凄美之中带着一张冷酷的脸
却掩饰不住爱的缠绵
我在心中许下了诺言
等到七夕里
找出捆扰已久的执念
但寻遍人间就是不见
只有空洞的眼神
篇3
关键词:虎食人卣;巫觋;动物朋友;巫~
引言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虎食人卣”是一个造型很独特的器物,有关他的用途和造型的含义众说纷纭。本文就试图对“虎食人卣”的解析,使得他的本来面目得以清晰,通过对他的探究从而使得大家对这样一个时代的文化能够得以了解,进而也能够使得读者对我国早期的各种文化现象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
一、虎食人卣的印象
在漫长的人类文化早期,人们慢慢的从陶器的使用过渡到金属器的使用。金属器物包括青铜器物的出现远在青铜时代以前,但到了二里头文化的时代,青铜器的显著重要性成为了不疑的事实,而且大家相信青铜时代的开始不会迟于公元前2000年。这一阶段大致从春秋时代晚期直到公元前3世纪的秦代才算结束。依照目前的考古记录看来,中国青铜时代至少持续了一千五百年之久。在这段时期里青铜器则是艺术表现的主要形式,出现了大量的青铜器,在礼器,炊煮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等领域广泛使用,这其中“虎食人卣”则是这一阶段青铜工艺中的精品。
“虎食人卣”是一件出土于洞庭湖畔湖南宁乡县的商代青铜艺术品。这件青铜器的造型让人望而生畏,是一只老虎把一个人搂抱住,而且那个人的头部已经放在了老虎的嘴里,早期的一些专家学者认为这是老虎在吃人的模样,因此把这件青铜器定名为“虎食人卣”。卣,是古代青铜器中的一种盛酒器,有提梁,来回移动比较方便。甲骨文有“鬯一卣”的记载,《左转》也有“鬯一卣”的记载,所以看来卣是专用以盛鬯的。那么到这儿我们可以简单的去理解这个虎食人卣仅仅是一个盛酒用的有老虎吃人的这么一个青铜造型。但实际上真的仅仅是这样吗?这就需要我们回到它产生的时代商代,去一看究竟。
这里我们有一条线索,就是甲骨文和《左转》中的“鬯一卣”。据《诗经大雅江汉》记载“鬯一卣”。笺:鬯,黑黍酒也,谓之鬯者,芬香条畅也。王赐召虎,以鬯酒一尊,以祭其宗庙,告其先祖。我们可以从这段文字中抽取这样几个概念,酒,宗庙,先祖。
二、虎食人的图案分析
殷商人以迷信鬼神著名。其信仰可以分成三个方面,一是天神,即主掌宇宙的上帝或帝。二是地祗,包括山川风雨等神祗,这是对自然界的崇拜。三是人鬼,主要是对祖先的祭祀。殷人认为,祖先虽死,神灵仍在四周,他们有意志权威,享受感情,与活时完全一样,而且增加了一份神秘的力量。祖先可以影响上帝降福或授祸。殷人认为有求于上帝,如祈求降雨或丰收,必须经由祖宗传达,这种观点和周人有很大的不同。周朝的上帝是可以接受时王的祭祀,而且周人一逢到饥饿丧乱他们会直接抱怨上帝。
因此殷人对祖宗不仅厚葬,祭祀也特别隆重,殷人认为墓葬相当于祖宗生前的宫室,宗庙则相当于祖宗生前的朝堂,因此营造陵墓与修建宗庙,必须殉以大批人马,器物,牺牲,以供奉养。还要恭敬的按时举行祭祀,请祖宗享用。由此可见祭祀在殷人的生活中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的。
那青铜器和祭祀之间又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呢?我们在《左传》上可以看到这样一句话“国之大事,在祀在戎”,原来青铜在古代中国主要是用来祭祀的打仗的,这个其实就是中国青铜时代最大的特征。换言之,青铜器就是政治就是权利,也就是说青铜器是重要的祭祀用具。那么这件“虎食人卣”是不是祭祀的用具呢?如果是又是通过怎样的途径去判断它是的呢?
让我们一起来端详一下这个“虎食人卣”吧。“虎食人卣”又称“虎卣”或“饕餮食人卣”,形态为一距蹲的猛虎,前爪搂抱住一似人而手足仅四指的类人,虎口怒张正欲撕咬其头部,造型猛烈狰狞,纹饰繁密精细,布覆全器,全器造型复杂,却范线匀薄不易察觉,提梁与器身分铸而成却又不可拆卸,足见制造陶范性能极佳,铸造匠师技艺高超,诚属中国青铜时代陶范铸造技术达于巅峰的代表作品。
当你仔细凝视这件青铜卣的时候你会发出这现许多值得推敲的地方。首先是这只虎的动作,老虎吃人先要将猎物扑倒,虎口要咬住猎物的咽喉,虎爪要深深的欠入猎物的体内,但是这只虎完全没有以上的行为。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个老虎要吃的类人。当人被老虎袭击时一般会高声尖叫,垂死挣扎,最后还会露出痛苦的表情,但是在这个青铜卣中也是看不到的。相反的,我们看到的是敦厚可爱的老虎,好像朋友一样的友善,而那个类人也没有露出将要被吃的恐惧感,反而很配合的两足踩在老虎的足背上,脸上充满了圣洁,庄严的表情,目光中透露出一种依依不舍,仿佛将要出门远行一般。那么这样的一对组合究竟是什么意思?如果老虎不是在吃人,那么他们究竟是在做什么呢?
我们再利用刚才抽取的酒的概念来分析一下。饮酒,是商人生活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从商代酒器种类之繁多,制作之精美,足以见当时饮酒风气之盛。以至于周人批评商人亡国的原因时,还强调指出是嗜酒的缘故。酒在商人祭祀仪式中扮演一个相当中心性的角色,如《左传》中说的“酒以成礼”。以殷墟出土的卜辞来看,酒在商代的祭祀中是常常使用的。酒的作用是什么呢?大致看来有两种作用,一方面供祖先神灵享用,一方面是供巫师饮用,以帮助巫师达到通神的精神状态。在古人的世界观中天地之间是可以沟通的,而巫师就是控制着沟通手段的人,他们同时也是握有统治权利的人。于是巫师便成为每个宫廷中必不可少的成员,而帝王自己就是巫师的首领。
也有不同的地方,与人相连的动物有的是单个的,有的是相对的,相对的老虎人头则加在两个虎头之间,单个的老虎人则头部在老虎张开的大口之间,要理解这种组台的真正含义,我们还要进一步去探讨动物在殷商祭祀时的作用。
在商代的青铜器中,用人和虎的纹样组合进行装饰的,除了虎食人卣之外还有其他的青铜器。有弗利尔美术馆的大刀上,弗利尔美术馆的觥,安徽阜南出土的尊上面的图案,安阳殷墟5号出土的钺,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鼎柄上的花纹。这些青铜器上都有虎和人或虎和人头的图案造型,它们还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除了兼有人,兽之外,动物的形象都张开大嘴,人头靠近或就在兽口之下。当然也有不同的地方,与人相连的动物有的是单个的,有的是相对的,相对的老虎人头则加在两个虎头之间,单个的老虎人则头部在老虎张开的大口之间,要理解这种组合的真正含义,我们还要进一步去探讨动物在殷商祭祀时的作用,以及那个在老虎口中的人究竟是谁什么人。
三、动物朋友
“在商周之早期,神话中的动物发挥在人的世界与祖先及神的世界之沟通上,在古代的中国,做为与死去的祖先之沟通的占卜术,是靠动物骨骼的助力而施行的。礼乐铜器在当时显然用于 祖先崇拜的仪式,而且与死后去参加祖先的行列的人一起埋葬。因此这些铜器上之铸刻着作为人的世界与祖先及神的世界之沟通的媒介的神话性的动物花纹,应该说是很不难解的现象。”张光直先生在《商周青铜器上的动物纹样》一书上有如上的表述。的确,在商王的统治举措中,占卜不仅是所有祭祀的基础,而且也是其它所有活动的前奏曲。对于商王来说对先祖们的崇拜和祭祀可以为他们的神权统治提供心理上和精神上强有力的支持。通过占卜,祈祷和奉献牺牲来影响商王的能力,最后借助先祖精神的遗愿使其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成为合法化。原来动物造型在祭祀中是起到帮助巫师沟通天地的作用的。这种说法有什么根据呢?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
首先,在古代的一些文献中确实提到了青铜器上的动物纹样与通天地的关系,《左传》上王孙满答楚庄王问题时就提出过“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说,在铸造的青铜鼎上表现了百物的形象,于是使得人们知道了什么是助人的神,什么是害人的神。这里的“物”就是“牺牲之物”,就是“助巫觋通天地之动物”。看来青铜彝器的确是巫觋在祭祀时沟通天地时使用的道具,而其上的动物纹样也是有助于这个目的的。
在《山海经》里也有许多关于巫觋操纵特殊动物通天地的内容。“南海渚中有神人面,珥两青蛇,践两青蛇,日不延胡余。有神名曰因因乎,南方曰因乎,夸风曰民乎,处南极以出入风”。这里面讲了个叫不延胡余的神,两耳边各有一蛇,两足下各有一蛇,还与一个叫因因乎的神作伴,这个因因乎是个风神,风是从动物张口呼出来的。“风”在殷商也是巫觋通天地的一项助力。张口的神兽,更加强了他们沟通天地的力量。世界各地都有人形与张口的兽的装饰纹样。许多文化以张开的兽口来分隔两个世界,把死者的世界和生者的世界分隔开来。这个观点又与我们把动物纹样视为巫觋沟通两个世界的助理的观点是完全吻合的。由此来看,青铜器上的人形非巫师莫属,他正在动物的帮助下升天,张开的兽口,表示动物在张口嘘气,也是在帮助巫师升天。
关于巫觋沟通天地用动物充当助手而言,商代甲骨卜辞中就能找到相关证据。占卜本身就是借助动物的甲骨来实现的,可见它们确是沟通天地的工具。在世界很多民族中都有这种亲密的动物伙伴充当精灵助手,比如印第安人就有熊,狼,豹,鹰等,阿尔泰人就有熊,狼,雄鹿,兔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动物伙伴并非别的,而是巫师们日常所能见到的普通动物,至于饕餮,夔龙等神兽,虽然不是真是的动物,但也是由真是的动物转化而来的。1987年5月,在豫北濮阳市出土了一批仰韶时期的器物,其别引人注意的就是三组用蚌壳铺成的动物纹样,其中蚌壳分别摆放成虎形,龙形,鹿形,这个墓主是一个身份十分重要的人物,龙,虎,鹿显然是死者驯使的动物伙伴,其陪葬的意义就是在帮助墓主人升天。在考古学和美术史中有一个“巫~”母题,就是说巫师可以借助他的动物朋友上天入地,这种动物便被称作“~”。在中国道教的《抱朴子》和《三~经》也记载了道士借助龙虎鹿三~脚力上天入地与神鬼往来的事。战国的帛画《人物御龙图》中也描绘了这样一个形象,图中男子除了御龙之外,周围还有鹤,鲤鱼,画中人物的穿着很像道教人物,而且是作为铺盖在棺椁之上的幡,看来这些动物都起到引导墓主升天的“巫~”的作用。
四、关于虎爪巫师的推想
关于这个虎食人卣里的这个人物究竟是个什么角色,目前在学术界还存在很多说法。一种说法是这个人是战俘,殷商人在战争胜利以后经常会在祭祀上杀一些战俘,一是用来告诉先祖自己取得了胜利,感激先人在天之灵的庇佑,二是用来恐吓敌人。另一种说法就是这个人是个女巫,和虎神在交合。通过这种“人神受孕”,真正把自己的氏族变成虎的传人。第三种说法就是这是一个在祭祀过程中的巫觋。我认为第三种是符合以上内容推断的。
我们再仔细观察这个巫觋的一些细节。首先会发现他两耳“珥蛇”,这个符号其实就很能说明问题。在古书《山海经》中就有许多珥蛇的形象。比如《海外北经》上就有“北方愚疆,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青蛇”。这愚疆就是上帝的北方使者,他就是耳朵上有两只蛇,脚下也踩着两只蛇,上天入地,无所不能。还有一个细节就是这个巫觋的手并非人手,而是猫科动物的四指。这里说明什么问题呢?是说这个巫觋半人半兽,还是说有其它的什么原因呢。
这个造型是在表现巫觋具有了和神虎一样的爪子。但实际上这个是不可能的,人哪里会会长一只老虎的爪子呢。所以根据推断这个很有可能是一个装饰。这种推断来自新石器时代的青海大通县马家窑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纹样中每五人为一组,手牵手,面朝同一方向,头上有发髻,外侧的人臀部则有兽尾进行装饰,也可以看做人和动物造型的一种组合。这个图案中动物部分的装饰在尾部,而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在虎食人卣这个造型中,动物的装饰在手部,这个巫觋很有可能是带了一个虎爪造型的手套,其中的宗教意味可以理解成和舞蹈纹彩陶盆如出一辙。
结语
青铜器作为殷商人的祭祀重器,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宗教思想。而虎食人卣则正是在这种祖先崇拜,上帝崇拜,自然崇拜的宗教氛围中产生的。虎和人的关系并非虎要吃人,而是虎神作为人类的朋友,在保佑或者在加持信仰这一形象的族群。在中华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不仅有虎保护人的图案,而且还有龙保护人,风保护人,蛇保护人等等图案形象都有。这表现了人类的早期,自身还比较弱小,对大自然的威慑产生了恐惧的心理。当他们观察发现了动物的种种超越人类的能力后,就产生了一种崇拜的心理,据神话传说上古圣贤,十之有九是动物神灵的化身,所以早期的氏族都会有不同的动物图腾。
这个虎食人卣的造型神秘狞厉,其造型以及上面的青铜纹饰反映了殷商宗教和人类早期的原始社会宗教之间的一脉相承的关系,反映出了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崇敬自然依赖于自然,依然希望通过一种方式借助到自然的力量为己所用。
参考文献:
[1]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青铜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2]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东方出版中心,2006.
[3]王仲孚,《中国历史图说――殷商》,世新出版社.
[4]叶达雄,《中国历史图说――西周》,世新出版社.
篇4
尊敬的公司领导:
去年7月我从学校毕业踏上了工作岗位。根据公司的需要,在公司的各个部门陆续做过文案策划和市场调研等相关工作,并于七月份参加了我公司在**举办的推广会,目前配合x经理的工作,做公司内勤管理工作。
这一年的时间里,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指导、帮助下,我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由一个刚走出校门的学生转变为文案工作岗位上的一名工作人员。一年的时间过去的很快,现在我把这一年来的学习、工作等方面的情况作一个总结,汇报给组织和领导。
在思想政治方面,我积极主动的学习政治理论,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理论知识和纪律要求,工作中,做到防腐拒变、严把国门、不辱使命。
本人工作认真,负责且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和进取心,勤勉不懈,极富工作热情。性格开朗,乐于与他人沟通,具有良好和熟练的沟通技巧,有很强的团队协作能力。责任感强,确实完成领导交付的工作,和公司同事之间能够通力合作,关系相处融洽而和睦,配合协助主管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工作上从不偷赖、不倦怠,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勤,按时打卡。积极学习新知识、技能,注重自身发展和进步,平时利用下班时间通过培训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目前正自学日语课程,以期将来能学以致用,同公司共同发展、进步。 根据公司规章制度,试用人员在试用期满三个月合格后,即可被录用成为公司正式员工。因此,我特向公司领导申请,希望能根据我的工作能力、态度及表现给出合格评价,使我按期转为正式员工。
转正之后,我会努力工作,将自己的工作做得越来越好,以实际的工作成绩来报答公司。
此致
敬礼
篇5
七夕,这个浪漫而温馨的词,带给人无数纯洁又甜蜜的遐思。在这个属于中国古老的情人节日里,爱情的伟大让人们相信天地也会为之动情。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说起七夕,便会想起牛郎织女的故事,从古讲到今,这早已成为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美丽传说。秦观那首经典的《鹊桥仙》里写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牛郎织女短暂的相逢,不忍回视鹊桥的归路,用一年的一日,去换一份天长地久。
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古代的传说寄托着人们对爱情的祈愿。今年七夕又将来临。在这样浪漫美好的节日里,情人们相会共度,当然少不了美食的主题。
七夕节有吃巧食的风俗,以巧果和花瓜最为常见,其中又以巧果最为有名。《东京梦华录》中记录了北宋汴京的巧食:“以油面糖蜜,造为笑靥儿,谓之果食,花样奇巧。”七夕巧果的大致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晾凉,再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可。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而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雕刻图案,即称为“花瓜”。
《清嘉录》则记载了当时吴地的巧食:“以面和糖,制作苎结。”胶东地区习惯用麦芽糖和面,做成圆形和半圆形的两种巧果,男子吃圆的,女人吃半圆形的。各种巧食做成后,都要陈列到庭院中的几案上,像是请天上的织女来品评一样。然后大家一面观赏着遥远的夜空,一面吃着各种巧食,认为这样会使人变得灵巧。还有许多民间糕点铺,喜欢制一些织女人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巧酥”,出售时又称为“送巧人”,此风俗在一些地区流传至今。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变,到了今天,这些古老的七夕美食已经少见。但这被众情侣期待的爱情纪念日中,怎么也少不了甜品的点缀。甜品的魔力是无限的,尤其对于女人。如果是自己的爱人所送,甜品的甜加上爱情的甜,更会让女人乐开了花。
七夕将至,巧克力作为情侣之间互赠浪漫的“甜蜜礼物”备受关注,人们爱它那独特的口感,因为它总能给人味觉上的享受。但面对商场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的巧克力,我们怎么选择?也许大家会首先想到知名度很高的“德芙”,但我却想起另一种本土产品――“金帝”,不是因为七夕是中国情人节,所以要选“中国制造”,而是因为“金帝”的那句打动人心的广告语:金帝巧克力,只给最爱的人。
是的,我们已经没有太多的锦瑟年华,可以和谁肆无忌惮的去分享,要送,就送给最爱的人。多少人,将爱情匆匆装进口袋,待换了衣服,也就意味着随手遗弃了爱情。也有人,将爱情,放进端砚里研磨,写在宣纸上,无论经历多少朝代,都不会褪色。只是有几人,将爱情藏于心间,用灵魂耕耘,在岁月的土地上,等待一季一季的,幸福花开。
“爱的密码――37,爱情开始的温度;爱不会轻易被察觉;它慢慢滋生,慢慢发酵;但当你面对某一个人,体温渐渐升高;多过37℃,那么,爱已经来了……”因了这种情感的打动,去买了金帝的一款“榛仁脆心巧克力”,没想到,却被它的口感彻底诱惑了。巧克力的香醇也许跟“德芙”差别不大,但妙就妙在夹心的“榛仁”,榛子的天然香气,在口中越嚼越香,余味绵绵。
榛子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源、B1、B2及烟酸,有利于维持正常视力和上皮组织细胞的正常生长和神经系统的健康,促进消化系统功能,增进食欲,是最受人们欢迎的坚果类食品,有“坚果之王”的称呼。而这名字也很应情人节气氛,“榛仁夹心”,岂不是可以解读为谐音“真心”?
犹记得1990年,金帝为国人带来了第一块真正的欧派巧克力,以其高贵感性、时尚活力的特质,让我们领略欧洲大陆的严谨与浪漫风情。一如几世纪前的醇厚香浓,金帝在制造第一块巧克力时,便注入了世界上最优秀的可可天分。精选”黄金可可”上乘原料及澳洲优质奶粉,以及土耳其榛子制成的香滑榛子浆夹心,带给人浓醇的经典享受。 “金帝巧克力,只给最爱的人”,爱人一定能体味到这用心打造的关于爱的美好味道。
篇6
2、仪表台清洗。仪表台上面有很多死角,虽然说车主感觉非常的干净,但是总有一些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已经充满了污垢,尤其是车上安放的很多小饰品也会掉进这些缝隙当中。想要清理仪表台就要时常保证车内的空气流通,这样灰尘才更有利于随着空气排出车外。而且也可以在车里安置一个吸尘器,平时闲暇时刻可以拿出来仔细的清理一下。
3、车内空气。每天坐在车里肯定是想要呼吸一些较为新鲜较为干净的空气,肯定不希望每天都坐在一个充满了有毒物质的环境当中。汽车内饰如何清理?交给你4个小方法,自己动手就能让车变干净!可以在车内放置一个小小的竹炭包,又或者是安置一个空气清新器。这样更有利于车内空气的流通循环,更有利于吸附车内空气当中的一些有害物质。
4、地板清理。每天上车下车总是会在车内地板上面留下一些灰尘或者是泥垢,看起来总是感觉有些不太舒心。这个时候一个吸尘器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先用一个长毛刷子仔细的刷一下,将这些比较顽固的泥垢刷下来,然后再用吸尘器仔细的清洁一番,这样一来整个车内就显得干净利索。
篇7
关键词:施工企业 清收清欠 双清工作开展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项目建设的不断增加,全国各地工程项目逐渐增多,给施工企业的发展带了更大的机遇和空间。为了抓住良好的经济态势下工程项目建设发展的机遇,施工企业应及时做好应收款项的清收清欠工作,才能降低企业资金的占用损耗,做到及时回笼资金。因此,积极开展双清工作,将该项工作同施工企业生产和管理中先进的策略和方法相结合,实现清收清欠工作的常态化,是保障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收益和企业长效发展的重要措施。
施工企业清收清欠工作其实是对企业项目款项的清收和清欠两部分共同组成。所谓施工企业的清收工作,指的是企业对施工项目中发生的施工成本和本次施工建设后的营业收入相对应的确权工作;清欠工作则是对项目进行过程中的已确认债权的的追讨和变现工作。受市场经济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近年来施工企业应收款项数量不断增多,给施工企业的资金链弹性和资金回流带来极大的阻碍。由于无法实现应收账款和应收客户工程款的及时回收工作,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逐步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形势下,建设项目工程由于资金不到位便急于开工导致了较大资金缺口的存在,使施工企业在验工计价过程中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因此,为了避免企业应收款项的拖欠给施工企业经营和发展带来的障碍,加强施工企业的双清工作成为了当前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点内容。
一、施工企业清收清欠工作难以有效开展的现状解析
目前,清收清欠工作推进困难是施工企业普遍面临的现状。应收款项金额呈逐期增长趋势,应收账款屡清不降,应收客户合同工程款急速增长,清收清欠效果较差:尤其是应收客户合同工程款规模难以控制,增速过快,确权工作迟缓,潜亏风险较大。如果不能有效地做好双清工作,将会导致企业坏账风险的增加和资金周转困难。一旦出现资金上的问题,会使得施工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中在与同类型企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并导致施工企业生产运营中出现资金问题的不稳定状况。造成施工企业清收清欠工作推进困难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首先,由于在施工企业承建项目开始前,与业主方在合同中对工程竣工结算的方式和期限没有进行严格的规定,也没有相应的针对支付工程款拖欠纠纷的判定和解决方式,给施工方双清工作的开展埋下了隐患。其次,由于政府投资规模缩减,导致铁路建设,高速公路等建设资金跟不上工程进度。特别是到工期的最后阶段,业主资金出现紧张局面,甚至发生断裂,从而导致工程款久拖不付。部分项目因涉及项目竣工审计,而审计工作迟迟未完导致业主欠付质保金迟迟不予支付。再次是项目并账以后重视不够高,造成大量应收款长期无人催收的情况。项目确权人员被动等待、守株待兔的消极态度尚未转变,计价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应收客户工程款确权效果差。另外在建造合同执行初期,由于合同毛利没有合理预估,从而形成的账面应收客户工程款,但实际为无法收回的潜亏,这也导致应收客户工程款居高不下。
二、施工清收清欠工作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清收清欠管理机制
为了保障建筑施工企业清收清欠工作的顺利进行,要加强企业内对双清管理工作的重视,并建立有效的清收清欠管理机制。
1、清收清欠事前管控
为了从源头上防范风险,要建立合同评审体系和制度,业主资信、合同支付条件、结算时间等事关资金回收的内容和条款作为评审的重点和核心,务必确保合同层面在回款上不出现不可消除的风险和瑕疵。另外,施工企业要根据工程项目应收款项的具体特征,成立专门的双清工作小组,加强清收清欠机构管理工作。在双清小组的领导和指挥下,结合施工企业项目内容,明确小组工作方向和工作内容,项目经理、项目的总经济师和总会计师等参与到双清工作小组的应收款项管理工作中,并建立清收清欠项目责任制。在施工企业和双清工作小组的共同协作下,形成各司其职、相互协作的工作机制,保障企业双清工作的长效、有序地开展。
2、清收清欠事中管控
为了保证双清工作的常态化和规范化,确保施工企业应收款项的管理工作和双清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落实,建筑施工企业在开展双清工作的同时要结合工作实际,将清收清欠工作制度、注意事项、实施细则等通过制度的方式进行规定。同时在双清工作进行过程中,在企业领导和双清工作小组的带领下,要严格明确清收清欠的工作范围、目标和方案,并对以上内容进行分解和细化,落实到部门、到岗位、到个人,从而保证双清工作及其审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保证双清工作的稳而不乱。
3、清收清欠事后管控
为了保证施工企业双清工作能够切实落到实处,加强对清收清欠工作的监督和监察力度十分必要。根据企业双清工作的需求,要分别采用联合检查、专项检查和抽样调查等多种方式,对双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限期进行落实和整改,对无法完成的清收清欠计划要上报企业领导并及时备档纳入下次双清目标。通过强化双清工作的监督及检查工作,不断完善企业的双清工作方案,实现施工企业清收清欠工作的优化。
(二)完善清收清欠工作制度和责任体系
在施工企业开展清收清欠工作的过程中,要对企业各职能部门和双清工作小组中的各个机构职能进行分工和职责的明确,确保双清工作进行过程中每一位参与者都能确定其应当承担的责任。例如,财务部门负责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的催收工作,并承担相应管理责任;对各项债权进行清查并督促相关业务部分办理签认手续。成本管理部门负责应收客户工程款的确权工作,负责督促项目规范计价工作,及时办理对上对下计价,确保成本收入及时归集,督促项目按照合同约定办理竣工决算手续,并监督工程价款结算等清收和清欠工作的顺利进行。工程管理部门在清收清欠过程中供应按照工程设计图纸等相关内容,为双清工作提供必要的施工数据支援等。通过各个部门的职责明确和相互配合工作,实现保障企业双清工作顺利进行的目的,确保清收清欠工作取得实效。
(三)严格落实清收清欠工作方案和管控目标
在建筑企业开展进行双清工作过程中,对于清收项目要坚持按照验工计价为本,对在建清理、概算清理和合同清算是哪个阶段分别进行,采取三项齐抓的方式,通过细致的工作方案的制定,确保回收各项已完工未计价的项目款项。对于清欠工作,要根据财务部门的核算和统计结果,弄清每一笔债权的性质和账目金额,努力把资金回收风险降到最低。强化履约管控,确保我方履约,帮助和促进业主履约,不能因履约问题影响回款。特别针对业主提出的诸如质量、工期、后续服务问题等履约瑕疵,立即整改,直到业主满意为止,不能因此滞后回款。鼓励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回款力度。对于资金紧张,但有合适实物可抵债的业主,可以通过公平公正协商,以物抵债。对于恶意拖欠和不诚信的业主,坚决付诸法律或申请仲裁,并实施财产保全,确保诉讼和仲裁效果,以最大限度的回款。
(四)强化清收清欠考核力度
为了强化施工企业双清工作的落实情况和效率,施工企业在基本企业管理制度上应建立双清工作的绩效考核机制,提高清收清欠考核权重,严格执行逐级考核制度。将企业的资金周转程度、现金流的弹性标准纳入双清工作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中。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指标和标准,提高企业在双清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施工企业应建立同双清绩效考核相结合的奖惩制度和具体实施方法,让企业的清收清欠工作同企业的薪酬、晋升机制和岗位变动结合起来,为企业双清工作效率的提升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三、结束语
施工企业树立“清收清欠就是创效、清收清欠就是营销”的理念,强化责任意识,明确责任,积极开展清收清欠工作,能够进一步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保障企业的资金周转灵活程度和资金弹性。因此,为了保障施工企业能够在飞速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中快速抓住自身发展和提高的机遇,实现企业自身的价值和经济效益,就要不断完善与推进自身的清收清欠工作,实现施工产值和规模效益的双重提升,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做好充分的准备,真正实现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为林.大型施工企业债权管理应用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4
篇8
关键词:七夕节;赛巧;祈愿;爱情诗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277-02
七夕节在过去是一个很隆重的节日,不仅很普遍,而且活动丰富,至今一些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如越南、韩国、台湾依然在过七夕节。但在中国大陆,过七夕节反而不那么普遍了。原因很多,其中重要的一个是,人们认为七夕节的那些活动已经过时了。为了让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体现人们对世俗幸福追求、对理想爱情向往的七夕节在现代社会中能继续焕发光彩,我们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以使之能与时俱进。
七夕,原名为乞巧节,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汉代画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图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随着节日内容的越来越丰富,如神话牛郎织女这一神话故事的嵌入使得七夕节在人们生活中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
七夕节无论在宫廷还是在民间影响都很大。其主要活动有以下几种:
穿针乞巧。上文所提东晋葛洪所撰《西京杂记》中有关七夕的记载即是。据传说: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在民间,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遥望银河,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
种生求子: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
晒衣晒书。七月七正值夏秋之交,阳光充足且干燥,夏天的衣服应该晒晒以收藏,冬天的衣服应该拿出晒晒以备换装,有文化的家庭不仅要晒衣,也会拿出书来晒。
此外,还有拜织女、喜蛛应巧、拜魁星、吃巧果、扎巧姑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
今天看来,传统七夕节的活动有的还有现实意义,有的已经不完全适应现代生活了。为了使这个节日能够传承下去,就得让广大的青少年了解它,重视它;要让想让广大的青少年重视它,节日的活动就要是青少年感兴趣并能够在任何一个学校举办的。为了这个目的,我们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节日的活动。
一、赛巧
文化精神在历史上起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成为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是一个民族的生命之所在。七夕文化中的乞巧等就是这种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乞巧活动的开展是激励人们追求聪明才智,掌握生活技巧;自强不息,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一)穿针绣字
穿针和结缕是七夕节的两项传统活动,那时候,纺布、做衣、编织是女子们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下至五六岁的小姑娘,上至皇后,无人不会。现在,做针线活虽然已经不是女子必修的功课了,但它却上升为一种才艺,女孩子们依然会对它感兴趣。
此活动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继续传统,穿针比赛。参加活动的人要用一根线穿过七根针,看谁穿得快。穿得快的人会得到一定的奖励。第二部分是绣字。每个人事先选择好要绣的字,可以是一句诗,也可以是一幅对联,只要是应景即可。然后让参加活动的人自己选择丝线的颜色,把字绣在事先为每人准备好的一块布上。
这一部分活动不必强调绣字的速度,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绣完就行;但要强调所绣字是否美观。如果谁的字绣得好,可以挂在教室的墙上作为装饰。
这一活动不是很难,其技巧每个同学稍微学习都会掌握,但又比较有趣,因为如果用心的话,所绣的内容可以富有意蕴;如果心灵手巧的话,所绣的字可以很有美观。它可以促进学生的内外兼修。
(二)结缕
此文所谓结缕就是用彩线结一个中国结、一个小包,或其它什么东西。它既可以作为竞赛项目考验学生手的灵活,也是一种创意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比赛前,除了准备好结缕所用的彩线、剪刀,还要准备几段教大家做中国结等用彩线编东西的视频,以供参加活动的人参考、学习;或者,找一个手工好的同学,带着大家一起编。参加活动的人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编完一个手工后,挂在墙上的挂钩上展示,大家欣赏并投票选出优秀的作品。
这两项活动主要是继承的传统七夕节活动,但都有所变化,以适应现代青少年的兴趣与能力。
二、乞愿
如果说乞巧着重的是促进青少年生活技能的提高,而祈福则促进的是青少年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祈福从根本上讲就是祈求平安、幸福、和谐,它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和合文化的精神实质,而七夕节的祈福与其它节日的祈福不同的是,它所祈的是爱情的幸福。
乞愿活动可以在郊外的树林中进行,也可以在校园里进行,还可以在教室中进行。如果是在教室进行,第一步是做一棵乞愿树;如果是在校园中,就比较简单,因为校园里肯定到处都有树。第二步是每个同学在一张纸条上写出最多三条愿望。没有找到恋人的可以写出自己期望的爱人是什么样,已经有恋人的可以写出对两人共同未来的期望,然后把张写着心愿的纸条挂在树上。第三步是老师过一两天后把载有同学们希望的纸条收集起来,放进一个盛有水的盆中,等所有纸条融化于水中后,捞出团成一团埋进校园中土里。
这一活动一是激励同学们有积极的心态。一个人如果有愿望,说明他的心态是积极的。二是了解别人。每个人都比较清楚自己希望的恋人是什么样,但却不是很清楚别人对自己的期望是什么。当浏览别人的乞愿、别人的期望时,会明白自己该怎么做。这一活动的目的还有一个是:让学生们明确目标,因为书写愿望的过程也是疏理思路的过程。
三、爱情诗创作
七夕正值夏末秋初之时,白天巧云布天,夜晚星光灿烂,正是古人们仰望天河,盼想牛郎织女再相聚,倾听他们喁喁私语的时候。虽然,近年来,由于城市化加速,街区照明亮度大,天河已经看不到,我们神舟也已多次邀游太空,知道天河的旁边并没有牛郎、织女,可我们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却和古人一样强烈。
青少年正是充满激情的时候,正如歌德所说,“哪个少年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在这样一个属于青年人的节日里,让他们不拘格式写一首情诗,应该不是一件很难的事,这也是给他们如花的青春岁月中描上的绚丽的一笔。
篇9
关键词:青年教师;汽车维修;企业实践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汽车维修人员紧缺,汽车维修专人人才培养被列为教育部实施的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工程重点之一,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出一批,专业强,素质高,技术高超的维修人员。高职汽车维修专业培养的学生必须在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上,能够熟练地自行进行汽车配件更换、汽车故障检测、车身修复、汽车美容等技术操作。这就需要理论和实际操作两手都要硬的专业任课教师。但目前,汽车维修专业青年教师并不具备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出现力不从心、实际指导技能缺乏的现象。2016年5月份,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了《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教师[2016]3号,其目的是建设高水平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进一步加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实践教学水平。
1青年教师企业实践存在的问题
1.1资源匮乏,企业难找
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了《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教师[2016]3号,要求建立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鼓励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以及有规模的企业,积极接收教师企业实践。但是目前来看没有一个独立行政机构或组织,搭建这样的资源共享平台,组建优质汽车维修企业,提供教师进行企业实践活动。青年教师本人由于入行时间短,社会资源少,不能短时间找到合适的实习实践单位。
1.2实践内容针对性不强
汽车维修,大体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汽车检测与维修(维修方向),一个是汽车车身维修与涂装美容(钣金喷漆方向)。由于没有一个有效优质资源的提供,实践企业难求,所以很多青年教师,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只能降低标准,导致校内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与实际企业实践内容脱钩现象。比如说教师去实践的汽车维修企业主要从事汽车检测、维修的业务的,以更换配件、给车辆做保养收稿日期:2017-03-13作者简介:翟静(1982-),女,辽宁辽阳市人,硕士,讲师,现在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任教。为主,但是这位老师承担的主要校内课程是车身维修的,主要授课方向为钣金和喷漆,而实践企业的这项业务量很少,就导致教师企业实践针对性不强的问题。
1.3企业不愿配合指导
虽然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教师实践需要企业支持配合的规定,但是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和鼓励政策,企业不愿因为指导培训教师而耽误自己的业绩,更不愿因为需要培训指导教师而担负更多的责任,一般都把教师安排到比较容易的岗位,学习形式也仅限于观看、考察,轻易不让动手实际操作。这样就导致实践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意义上的技能增长。
2青年教师企业实践的保障措施
2.1学校应整合资源,搭建资源平台
学校作为青年教师企业实践的组织者和倡导者,应积极为教师提供优质的企业进行实践活动。一方面,学校可以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以官方形式,与汽车维修行业主管部门沟通,组建一批不同资质、不同规模、不同维修性质的优质汽车维修企业。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和各个系部联系,通过个人渠道,找到能提供教师企业实践的优质汽车维修企业资源,从而真正解决教师寻求有针对性实践岗位难的问题。
2.2教师企业实践能力应纳入职称评审范围
对于每个教师来说,职务职称评聘都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好的政策措施可以促进教师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教师的潜在能力,从而能够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很多职业院校在教师评聘制度上,依然采取重视学历、科研项目、学士论文、专利,很少把实际实践能力纳入教师评聘工作中,这无疑会削弱教师下企业实践的积极性,阻碍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因此,改革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把实践技术能力纳入教师职称评审中。
2.3提高企业实践教师工资福利待遇
鼓励教师更好地进行企业实践,必须有一系列的工资福利待遇制度,以消除教师的后顾之忧。首先,由于企业实习占用大量的时间,不能很好地完成学校教学任务,应在学时上给予一定补助;其次,学校应给予企业实践教师一定的补助,如,差旅费、公交补助、餐饮补助等;三是,实践期间享受学校在岗人员同等的工资福利待遇,不影响职称评聘。
2.4建立合理的实践考评体系
教师实际技能的提高跟合理的考评制度有很大关系。学校应组织相关专家实地考察实习单位的设施水平、实训能力,与此同时,更要注重考察企业实践教师在具体汽车维修实践岗位上的技能操作以及设备使用情况,更换配件的连续性、熟练性等情况,以及考查独立检测汽车故障的能力。学校应定期抽查教师的实践工作日志,查看记录维修内容是否完整,是否有自我总结过程。在企业实践结束后,及时收取相关考核表格。最终结合对教师的实地考察、维修日志检查、企业意见的反馈等进行综合评价教师实践质量等级。
3总结
教师企业实践能够加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要想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技术人才,只有政府、行业(汽车维修行业)、企业(汽车维修企业)、职业学校要高度重视,相互扶持,才能有效推进教师企业实践工作,从而才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作者:翟静 单位: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青铜器;弥生时代;青铜武器;铜铎;起源
一、弥生时期的青铜文化
探讨日本弥生时期的青铜文化,不得不谈及中国大陆青铜文化、朝鲜半岛青铜文化和日本青铜文化的关系。日本学者在涉及此方面研究时,经常将以辽宁式青铜剑为代表的中国青铜文化为切入点。在此领域研究较为著名的日本学者是宫本一夫先生。宫本一夫先生以辽宁式青铜剑为代表细形青铜剑为例,对朝鲜半岛的辽宁式细形青铜剑进行排列组合,并得出这些细形青铜剑的出现时间为公元前5世纪。日本出土青铜器最古老的例子是:日本福冈县今川遗址出土的对辽宁式青铜剑和铜镞进行再加工的例子。同样的例子是在朝鲜半岛的忠清南道松菊里遗址出土的青铜器,基本可以考虑为同一时期的。除此之外,在青铜器铸造模具出土方面,根据资料,在近畿的和歌山蕴镆胖烦鐾亮嗣稚前期末的铜矛的模具和陶器。北九州地区的福冈县庄原遗址出土的弥生中期铜矛的铸造模具以及陶器。
弥生中期开始阶段的朝鲜半岛的瓮棺葬副葬出土的铜戈和北九州的独特型式的铜戈有一定的区别,可以说在日本的青铜器铸造年代是从弥生中期的前段开始的。最古老的铜铎铸造模具是在爱知县的朝日遗迹中发现的,并和陶器一起出土。除了朝日遗迹之外,还有同时期的石川县八日市地方遗迹。
武器型青铜器以北九州、中国地区较为代表性,除了中国地区的重要遗址外,还有九州地区的:福冈地域、春日地域、唐津地域、早良地域③。出土的主要是青铜剑、戈、矛,还有少量的铜铎。铜铎主要在近畿附近出土,主要遗址为爱知县的朝日遗址,四国地区也有集中分布,铜铎在弥生中后期开始向周围地区传播,尤其是向东和西北向传播较为明显。因此,日本出土青铜器主要在弥生中期的前段,集中在北九州和近畿地区,并和同时期的朝鲜半岛也有一定的联系。
二、弥生时期青铜器的明器化
对于日本列岛青铜器文化的研究,日本青铜器的出现和发展主要集中在日本弥生中后期,早期和前期几乎没有发现青铜文化遗迹。北九州地区在青铜文化未传播日本时,以石制型的武器为主,在弥生中期前段从朝鲜半岛青铜武器后,传入的青铜武器和日本本土石制型武器结合发展。青铜武器的出现,其原型是石制型武器,而铜铎则不一样。铜铎的出现最开始就是以祭器的型式出现。九州地区的青铜器主要以武器为主,而从山阴地区开始到北陆、近畿以及东海地区的青铜器主要以祭器为主,这就是日本出土早期青铜器的差异④。
铜铎一直作为祭器,而青铜武器早期是以实用性为基本要求,之后则逐步象征化、威严化,武器型态也逐步大型化,并向日本东部传播。在剑茎上带有双孔的祭祀用青铜剑也随之出现。与此同时,日本各地出现各种各样的关于青铜器的模仿器,弥生中期后段的北九州地区出现多种青铜器的分节化,中国地区、四国地区则出现地域型青铜器。这些青铜器失去了本身原有的特性,并全都向大型化方面发展。青铜武器强调金属光泽,铜铎则注重纹样造型。弥生中期后段仅阔型铜矛和突线纽式铜铎作为祭器存在之外,众多小型青铜器得到快速发展,青铜祭器的价值体系也相对降低。而兼具青铜武器金属光泽和铜铎复杂纹饰的铜镜作为新的祭器登上了历史舞台。
三、结语
综上所述,日本青铜器,主要是在弥生中期以后产生,以青铜武器和铜铎的型式出现。以青铜剑为代表的青铜武器在型式上与中国北方地区青铜文化、朝鲜半岛文化有着一定联系。同时,不可否认日本本土石制器具对青铜器的影响。青铜器在弥生中后期,主要是作为祭器而存在的,失去了其原有的属性,并逐步大型化。由此可见青铜器作为祭器在日本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青铜器明器化现象和中国商周时期青铜礼器也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尤其青铜器在传入日本后,各地出现各种各样的仿制青铜器现象,并且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青铜器在明器化方面之外,对当时人们的生活应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弥生后期青铜器逐步小型化,铜镜作为新的祭器代替大型的青铜武器和铜铎出现。这些现象,该如何联系起来,并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这都是有待以后深入研究。
【注释】
①石颍茂登,イシバシ,シゲト, Ishibashi S.山地方の青~器をめぐって[J].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9(19):215-227.
②春成,秀. 日本の青~器文化と|アジア (第3回s博国Hシンポジウム |アジアにおけるr耕社会の形成と文明への道)[J].Bulletin of the National Museum of Japanese History,2004,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