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英文简介范文
时间:2023-04-10 00:03: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鲁迅英文简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英文名称: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研究中心
出版周期:半年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32开
国际刊号:
国内刊号: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1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篇2
博尔赫斯说:“经典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的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何谓经典?其传递的应是与人类普遍命运、终极关怀、人文思想所共通的精神价值,可不断滋养后人的高尚品性与内质。经典是价值传承的一种方式,更是民族认同的一种文化符号与标志。走进经典,便可寻找到我们的精神家园。
文学经典的产生,其基础是对于纯文学载体的维护与坚守,是作家对于纯文学甘于寂寞持之以恒的创作。尽管有市场经济的冲击,有社会浮躁情绪的振荡,但不少刊物和作家仍然矢志前行。于是广大读者,在纯文学(包括文学经典)的阅读中,寻找历史,铭记传统,领悟和培养一个民族深沉的情感,功莫大焉。
《参花》就是这样一本为纯文学推波助澜的好刊物。其面世五十五年,发行达六百余期,共两亿册,特别是近年来全力以赴登载高质量的纯文学作品,声势赫赫,广受好评。刊物可敬可佩的胆略、视野、器识,源于他们一种敢于担当的精神,以及对作家和作品热情诚恳、认真负责的态度。
湖南新化县作家唐象阳,就是受益者之一。此期登载的“唐象阳散文小辑”,共四篇达一万余字,很隆重地向世人推介。象阳的散文创作,在湘地早已受到关注,在省会长沙就开过他的作品研讨会。多年来,他坚守在这僻远之地,饱受“梅山文化”的熏陶,又熟悉故乡的风土人事。于是,乡情、乡俗、乡声、乡韵,历史的追索与现实的切入,乡土的奇诡与个体生命的体验,一一呈现在他的笔下,可见可闻可触可感。他的行文流畅、从容,既典雅又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洋溢着一种隽永的诗性。我作为湖南文坛的老人,对象阳的进步深感欣慰。
写此文时,湖南正是大雪后的天地一白。我在一首七律的最后两句写道:“等闲又候东风起,何处湖山访稻桑。”瑞雪兆丰年,纯文学也应是如此!
作者简介
篇3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静夜思》;英译本;英译分析
《静夜思》的英译本达几十种之多,本文选取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和翟理思(Herbert A.Giles)先生所翻译的译本进行对比,以译者的主体性角度进行探讨译文的不同之处以及译者做出不同译选择的原因。
一、译者的主体性
译者主体性就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断以自己的意志和选择对译文进行的操纵。翻译不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简单转换,而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需要译者充分发挥其主体性(谢天振,1999:131)。虽然“翻译什么”和“如何翻译”的选择权在译者手中,但是译者的这种选择却受多重因素的制约,比如文化、社会、历史和政治等因素(许均,202:62)翻译的过程包括理解和表达,根据解释学观点,理解的过程就是译者的视域和原文本的视域不断融合的过程。为了达到这种融合,译者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走出自身的视域,因此,理解的过程可以看作是译者不断努力寻求新视域的过程。译者的主体性在这个过程中因其主观能动性而突出出来。合适的表达就是翻译的目的,为了达到表达的目的,译者会调动各种能力、采用不同策略来解决翻译中的各种困难。译者的主体性决定了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所采取的翻译方法及策略等。
二、《静夜思》原文和译文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Thoughts in the Silent Night
Beside my bed a pool of light-
Is it hoarfrost on the ground?
I lift my eyes and see the moon,
I bend my head and think of home. (杨宪益、戴乃迭 译)
Night Thoughts
I wake,and moonbeams play around my bed,
Glittering like hoar-frost to my wandering eyes;
Up towards the glorious moon I raise my head,
Then lay me down- and thoughts of home arise.(Giles,1923)
(Herbert A.Giles 译)
三.两种英译本对比分析
李白的《静夜思》内容通俗明白,语言流畅,朗朗上口。但这样的好诗非常不容易英译好,不要说译成外语,即使译成汉语白话文,也难免会造成原诗韵味的缺失。
通过对比两种译文可以看到,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用用并列关系的连接词and等近乎口语的风格进行翻译,翟理思用书面语过重的现在分词和倒装等进行翻译,可以得出第一种译文更加贴近原诗的风格。原诗浅显易懂,身为汉学家的翟理思不可能不对这首诗的内容及意义熟知,他这样翻译是为了迎合西方读者,使译文更加符合英诗的写作风格。
在翻译的过程中,如果拘泥于原诗的形式和内容而不顾音韵之美,那么势必不能让读者领略到原诗的艺术魅力。《静夜思》的音韵美体现在尾韵上,其押韵方式为“aab”(光、霜、月、乡)(周方衡,2016:71)。从译文中可以看出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翻译虽从内容上与原诗相差无几,但却不压尾韵,和原诗的尾韵形成巨大反差。反观翟理思的英译采用的是“abab”的押韵方法。具体来看,首句将“bed”放在最后,第三句又使用倒装的方式将主谓后置以求得“head”与“bed”押韵。而在第二行诗的翻译中,翟理思将“疑似”写实置于句末,然后尾句将谓语后置与和“eyes”押韵,整首诗翻译过来音韵美亦十足。总体而言,翟理思的译文押韵工整,极富音韵美,比杨、戴所译略胜一筹。
月亮在中国人心中有特殊的含义,代表着一种思乡的情怀,这是西方国家的读者难以体会的。如果直译此诗,读者未必感到此诗的意境与神韵,所以两种译文均未采取直译的方法译为“moon”,而是分别意译为“a pool of light”和“moonbeams”,这么做就是为了让西方读者更容易体会到原诗的意境。
四、译者主体性对《静夜思》英译的影响
1.译者简介
杨宪益、戴乃迭夫妇是中国文坛的翻译界泰斗,是最早把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译成英文的作家之一,作品从先秦散文、诗经楚辞到《水浒》、《红楼梦》、《鲁迅全集》,以至现当代文学作品等百余种,蜚声海内外。
翟理思是英国著名的汉学家,剑桥大学第二任汉学教授,曾被誉为英国汉学三大星座之一,所翻译的《聊斋志异》至今仍是最全的一个英文译本,他的《古文选珍》第一次向英语读者展示了中国数千年来散文、诗歌的恒久魅力。翟理思研究领域广泛,包括中国语言、文化、文学研究及翻译等。
2.译者翻译的目的
杨、戴翻译的目的在于向西方读者传播弘扬中国文化;翟理思的翻译目的在于向自己国家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学。
3.翻译的风格
杨、戴的译文和原文的口语化风格较为相似,而在音韵美上不足;翟理思的译文在风格上并没有逐字逐句进行翻译,而且在把原诗的音韵美保留了下来。
4.译者的翻译观点
杨、戴:忠实与通顺
翟理思:信本传真
五、结语
在评论中诗英译的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必须要加以考虑。同一个中文本有不同的英译本就有必要对不同的译本进行对比研究,从而得出译本不同的原因和影响的因素等。译者的社会背景、翻译对象、翻译目的和翻译的观点和策略等都是影响翻译的因素。总之,翻译的最终目的就是让翻译对象接受,从而达到传播交际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Herbert A.Giles,Gems of Chinese Literature,Kelly and Walsh,1923
[2] 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31
篇4
[关键词] 婴宁 痴 狂人 狂 颠覆
《聊斋志异》中的故事,多有被搬上银幕的,如《画皮》、《胭脂》、《倩女幽魂》(改编自《聂小倩》)等,这从某个角度也说明了《聊斋志异》故事情节具有较强的戏剧化的效果:人物形象生动感人。其中,不少故事刻画了一些不合常态的痴狂者的形象,如《婴宁》中以“笑”而著称的婴宁:《书痴》中以嗜书如命的郎玉柱《小翠》中以嬉戏为乐、被责备而始终“憨笑”的小翠等等。如果说《聊斋志异》继承了中国志怪小说的传统,将奇闻异事作为书写的对象,那么,是否意味着人物之痴狂仅仅是一种传奇式的表现?当我们把其中的痴狂者与现代文学中的疯癫者――如鲁迅《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作互文性的阅读时,所谓“异”的含义就变得十分可疑了:文本中的痴狂者颠覆了我们对其理解的经验:人类生存的精神常态与变态的界限被大大地模糊了。因此,对痴狂者人性内涵的解读便有可能促使我们超越传奇的束缚而进入到人的精神深处。
一、婴宁之“痴”
与《聊斋志异》中其他充满了神秘色彩的女性形象有所不同,《婴宁》中的女主人公婴宁身上的狐鬼之气显得不那么显著。在她的身上,有着人类的一半血统,这使她看来与常人“形影殊无少异”[1],但她又分明有着异类的气质,书中说她“憨痴”,“似全无心肝者”,此一说,又带出了她在人类眼中的异样生存状态。
从人类的常态观照婴宁的“痴”,固然会使人产生异样之感。她的“痴”主要体现在她的“笑”上。书中对她的“笑”的描写主要有这么几处。
一是初见王子服,只见她“笑容可掬”,当发觉王生的失态时,她“顾婢子笑日:‘个儿郎目灼灼似贼!’遗花地上,笑语自去。”此时,她大约只是将王生视为好色之徒,但并没有因此而勃然动怒;仅以笑话来揶揄对方。显然。这里暗示了她不受清规戒律的束缚的性格,她的道德观也定然是建立在传统的礼教之外的。后文通过吴生之口评价道:“徒步于野,必非世家。”殊不知婴宁不仅毫无这种大家闺秀之风范,更无一般女子的矜持,她异于常人的“痴”顿时跃然纸上。
二是与王生的第二次相见及后来与之成婚。通过这几个回合,婴宁之“痴”得到了进一步的表现。如在家中遇到对方,她先是“含笑拈花而入”,继而以表兄妹之礼相见时,“忍笑而立”,“复笑,不可仰视”,“大笑”:到了行新妇礼的时候,更是“女笑极不能俯仰”。如此豪放之态折射出的是她对于繁琐礼节的嘲讽一方面,她在极力地模仿世俗的礼仪标准,又是“以袖掩口”,又是“细碎连步”:但另一方面,她却始终无法正确地“复制”出这一套为社会所规定的标准的女性仪态,终至以“大笑”、“狂笑”、“不能自止”。虽然“痴”,却“痴”得可爱、勇敢,这一连串毫无顾忌的笑无不显露出女性被世俗遮蔽了几千年的真我本色。
三是邻家好色之徒“见之,凝注倾倒”时,“女不避而笑”。按照传统的礼教,“男女授受不亲”,更何况是嫁作人妇后,被不怀好意的男子追求。对于女子来说,遭遇如此侮辱,该引咎自责才是,就如王母批评她所说的:“憨狂尔尔.早知过喜而伏忧也。”女性被奸猾好色之徒追求,理应检点、约束自己的行为,笑“过”了头便是狂态。但婴宁偏偏以笑来捉弄邻家子,以其异样之举宣告女性对男性话语的僭越。
如此“三笑”无疑引发了世人对传统统治秩序被颠覆的恐慌。因此,最后只有将婴宁压制在“不复笑”的境况中,男性才能重新掌握话语的主导权:也才能使社会秩序进入安全稳固的轨道。婴宁从此被还原为一个“正常”的人(“虽故逗之,亦终不笑”,反映了她在表面上显现的对传统道德礼仪标准的全面认同)的过程同时也验证了传统礼教势力的强大;个人的抗争在其中显得如此虚弱不堪,小说遂带上了浓重的悲凉之意。
婴宁的“痴”与人之常态是对比着来写的。她的天真烂漫印射出世人城府之深(如王母深怕媳妇是鬼怪而“窃于日中窥之”):她对于繁文缛节的嘲讽、对于好色之徒的捉弄无不从另一个视角促使人们反思世俗的不正常之处。最后,因为王母的苛责“人罔不笑,但须有时”,婴宁终于“不复笑”了。虽然她的行为被规范为人们所认可的形式,意味着她被人类社会彻底同化、接纳,但同时这也标志着她失去了观察人类的异样的立场和眼光。
险恶的现实改变了婴宁的“痴”,让她体会到了人世的种种不如意。书中曾透露出她的悲惨身世:原为狐与人之女,在父亲去世之后,家人“求天师符粘壁上,狐遂携女去”,后又以之“托鬼母”。可见当年世人并不能接纳这个人狐的混血儿,并非常不人道地驱逐这一对在他们看来是异类的母女,人间的世态炎凉可见一斑。相比之下,只有在狐鬼的世界里,婴宁才获得了关心和爱护,个性得到了自由的伸展:也只有在那样的世外桃源里,她才有可能发展出天真无邪的性格。她以德报怨,虽然被人类抛弃,但并不记恨于此.而是以自己的善良和乐观接纳了王子服的爱情,以笑声化解了人世的种种险恶。但是,人类却不如狐鬼那般大度,执着于冤冤相报:婴宁捉弄了邻家子,但同时也被对方报复,差点断送了丈夫的前程。为此,王母不顾婴宁曾经给这个家庭带来的欢乐,严厉地指责她的不检点,这不能不使婴宁认识到人世与鬼世的不同,认识到自己身上流着的另一个族类的血液。这决定了她要融入人类的世界,就必须改变自己的“痴”。因此由笑而哭,她彻底地改变了自己。
站在婴宁之“痴”的视角来看人世间,确实有着诸多的不平:冷漠、繁缛的礼节、对人性的压抑等等。因此可以说,没有“痴”的对比,就没有我们对人类生存病态的观照。
二、狂人之“狂”
与婴宁相类似而又有所不同的是鲁迅在20世纪初创作的《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形象。他之“狂”主要通过他眼中被变了形后的人事表现出来,那全是不通常理的描述,也阴森得令人充满恐惧。
在狂人眼中,外人的眼神都不正常,充满了“吃人”的欲望。[2]他对于人世的感受.也尽在这一“吃”与“被吃”上:人们活着的全部目的,就在于“吃人”,弱小的人,则是“被吃”。如“我”终日活在“被吃”的惶恐不安和戒备之中:“早上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地议论我。又怕我看见。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其中最凶的一个人,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跟.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如果说婴宁的笑消解了传统礼教的神圣光环,其中不乏幽默轻松的喜剧成分;那 么,狂人的“被吃”恐惧则以寓言化的形式颠覆了传统伦理道德的合理性与权威性,在生命随时有可能被吞噬的恐怖环境中凸现出浓重的悲剧色调。这种强烈的悲剧感来自于读者对狂人观察视角的认同。他虽说是疯癫的,但日记中的一派“胡言”又分明显示出他极为清晰的思维。如关于“吃人”的事实:“易牙蒸了他的儿子,给桀纣吃,还是一直从前的事。谁晓得从开辟天地以后,一直吃到易牙的儿子:从易牙的儿子.一直吃到徐锡林:从徐锡林,又一直吃到狼子村捉住的人。去年城里杀了犯人,还有一个生痨病的人,用馒头蘸血舐。”同样的历史,只不过在狂人这里,被改写为具有强烈西方人道立场的叙事形式。“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克罗齐的这句充满了哲理的话语充分说明了历史文本的权力意味。历史可以在不同的话语体系中被改写为具有个人意味的“个人史”,因此在封建统治者眼中,杀人的易牙等具有令人敬仰的大度,但在狂人的心中。无论父亲出于何种目的杀人,百姓因何原因蘸人血,却都是人性残忍的表征。可见,不管在传统文化中亲情被如何浓墨重彩地描绘,但在具有了现代启蒙意识的鲁迅的眼中,它却成为压抑乃至扼杀人性的元凶。正如狂人所控诉的:对于“我”的五岁妹子的死,“母亲哭个不住”,大哥却“劝母亲不要哭”,这一看似平常的举动,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却同样是人性遭到压抑的明证。因此,他不由地怀疑“妹子是被大哥吃了”。他的逻辑便源于传统廿四孝故事中的版本:“爷娘生病,做儿子的须割下一片肉,煮熟了请他吃,才算好人”,“一片吃得,整个的自然也吃得。”显然,在作者看来,个人的情感是不应该被忽略乃至扼杀的,这与传统伦理道德“存天理,灭人欲”的要求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因此,在“吃人”的寓言中,狂人高扬的其实是尊重人性的大旗。传统伦理观对人性的漠视、种种血淋林的惨痛教训,通过狂人异样的眼光,遂以令我们惊骇并进一步警觉的形式呈现出来。
三、“痴狂”者的独特视角
若将《婴宁》与《狂人日记》进行互文性的阅读,我们不难发现,两者对传统伦理、礼教的批判性审视的目光是交织在一起的。婴宁与狂人都是为世俗所遗弃的癫狂者,或日边缘人,他们“被看”为异类,但他们同时又以自己独特的视角“看”周遭的世界。在“被看”与“看”的纠葛中,传统文化的不合理性得到了较为深刻的反省。婴宁一度以她的“大笑”尖锐地嘲讽了亲人对她残忍的遗弃,而狂人对“吃人”的焦虑完全可以为亲人的残忍之举作出注解:婴宁母女便是“被吃”的对象:她虽然被鬼母收养,在深山中过了十几年不受礼教约束的自由快乐的生活.但回归凡间的决定又再次将她作为祭品,奉上了礼教的祭台。她不再笑的背后,其实同样是对无奈、痛苦的复归:是对人世“吃人”本质的清醒认识。因此,深味了人世悲凉的婴宁才转笑为哭。为自己的身世哭,为孤苦的鬼母哭。那种哭泣,实又包含着对于人世伦理道德的绝望。同样地,她对于礼教的嘲讽也渗入狂人犀利的批判文字中:他“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但其实“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由此可见。所谓正常与病态,在文学的意义上来说.总是相对而言的。如果我们承认他们的思考是合理的,那么,我们也就不得不承认,那些被夸张变异的常态社会才是被异化的,不正常的。在文学作品中。常常是所谓病态的人物展开对现实常态的反思。婴宁是这样,狂人也是这样。婴宁以她的“痴”解构了礼教的威严和神圣,但她最终还是不免被尊奉礼教道德的社会所同化,所以这篇充满了欢笑的小说其实在诉说着一种礼教之外的人类理想的失落:狂人以他的“狂”暴露了礼教的凶残,但他最终也被“正常”的社会吞噬而要“到外地候缺”去了。人物由异样而转为正常未必是病理学意义上的精神病之“治愈”,恰恰相反,它证明了这个病态社会的不可治愈性,证明了社会病态之根深蒂固。这也是两部小说所带给我们的沉重之感。
虽然《狂人日记》更多地被看作鲁迅向西方学习之后的思想结晶,但我依然想在此强调其对本国古代、近代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有学者认为,蒲松龄的思想是复杂的:“蒲松龄以心学,因果报应等为主导的哲学思想的构成状况,既留存着时代思想发展的烙印,又渗透着传统思想的漫润:既是上层知识分子精英文化的产物,又积淀着浓厚的民间文化,呈现多元的复杂状态,这一点,既影响着《聊斋志异》小说的创作,同时也与其小说中所映现出来的复杂状态互相比勘,因而具有特殊的意义。”[3]可见,尽管当年蒲松龄未必认识到婴宁身上叛逆的火花,但如今,从婴宁到狂人,我们分明清晰地看到一条穿越古代而来的对传统文化的僵死状态展开现代性反思的道路。在鲁迅这里,它得到了一个颇具概括力的小结,并进一步推动着现代知识分子的启蒙思考。显然,中国社会发端于晚明的改良思潮并没有因为清初的复古思潮的压制而陷于停顿,它只是以另类的形式隐蔽地发展着,尤其在为统治阶级所忽略的民间文学中,它以活泼自在的方式继续着它对传统僵化体制的思考与批判。因此,将《聊斋志异》仅仅视为蒲松龄对人生不得意的宣泄,或是对民间故事的改写,似乎都是不完整的:我们理应看到其中有关现代性的诉求(即对于长期处于被压抑状态的个性的追求。人的情感的追求,这也是“五四”文学所高扬的一面大旗),看到民间文学正在以极为蓬勃的生命力悄然改写着传统的主流文学。
参考文献
[1]本文所引《婴宁》的原文出自薄松触《聊斋志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2]本文所引《狂人日记》的原文出自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篇5
会计从业资格(上岗证)
【考试简介】会计从业资格是指进入会计职业、从事会计工作的一种法定资质,是进入会计职业的“门槛”。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从事下列会计工作的人员(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人员,以及外籍人员在中国大陆境内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考试时间】每年分别在上下、半年设立两次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约在每年的4月和11月。
【考试内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或者珠算五级)
【考试方式】 闭卷笔试
【报名时间、地点】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一般由省级财政部门组织,考试及报考时间全国各省有差异。报考时,报考人员需携带本人身份证、近期同底片免冠一寸照片二张,到指定报名地点填写相关表格,办理报名手续。有条件的地区,要求考生先在网上注册报名,将报名表打印后贴上照片,再到指定报名地点交表、交费办理报名手续。
初级会计职称
【考试简介】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也称初级会计资格考试,根据现行会计职称管理规定,考取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后,可以聘用为会计员和助理会计师。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命题、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制度。(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考试年度的5月第三个星期六。(以当年公布的报名时间、考试时间为准)
【考试内容】初级资格考试分两个半天进行,初级会计实务科目为3小时,经济法基础科目为2.5小时。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报名时间、地点】报名时间一般安排在考试年度上一年的10月中旬到11月底。凡符合报名条件并申请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人员,均由本人提出申请,单位核实,持学历证书、身份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原件和“报名登记表”于规定期限内到当地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管理机构设置的报名地点报名。考生凭准考证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中央和国务院各部门及其直属单位的人员参加考试,实行属地管理原则。
中级会计职称
【考试简介】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也称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根据现行会计职称管理规定,通过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后可以评定会计师职称。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命题、 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制度。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考试年度的 5月第三个星期六、星期天。(以当年公布的报名时间、考试时间为准)。
【考试内容】《财务管理》、《经济法》、 《中级会计实务》三个科目。 其中《财务管理》、《经济法》为2.5小时,《中级会计实务》为3小时。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报名时间、地点】报名时间一般安排在考试年度上一年的10月中旬到11月底。凡符合报名条件并申请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人员,均由本人提出申请,单位核实,持学历证书、身份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原件和“报名登记表”于规定期限内到当地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管理机构设置的报名地点报名。经审核合格后,发给准考证。考生凭准考证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中央和国务院各部门及其直属单位的人员参加考试,实行属地管理原则。
高级会计师资格
【考试简介】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是由人事部和财政部联合组织的全国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评结合工作的考试环节, 这项考试是为了加强高级会计专业人才联合体建设,提高会计专业人员素质, 改革高级会计师资格单一评审办法,探索科学、客观、公正、 公平的高级会计师资格评价办法而设立的。考试由国家统一组织。 符合高级会计师评审条件的考生,只有通过这项考试取得高级会计师考试合格证书后, 才能进一步参加高级会计师评审。
【考试时间】每年九月的第1个星期日。
【考试内容】《高级会计实务》,考试时间为210分钟。
【考试方式】采取开卷笔答方式进行。主要考核应试者运用会计、财务、税收等相关的理论知识、政策法规,分析、判断、处理会计业务的能力和解决会计工作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报名时间、地点】一般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报名。
注册会计师(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CPA)
【考试简介】中国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是根据《注册会计师法》设立的执业资格考试, 是取得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的必备条件。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于1991年12月7日到8日首次举办,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最具权威性和吸引力的执业资格考试之一。截至2008年度, 17次考试,累计300多万人参考,100多万人单科合格, 14万人取得全科合格证书,其中5万多人取得执业注册会计师资格。2008年,共有57万人报名,49万余人次参加了考试。各科合格人数及合格率分别为:会计14502人,10.79%;审计9281人,15.06%;财务成本管理9579人,15.26%;经济法20034人,17.98%;税法16498人,13.56%,所有科目的平均合格率为14.53%。
【考试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中旬。各科目考试时间如下:会计 180分钟;审计、财务成本管理 150分钟;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和风险管理 120分钟。
【考试内容】第一阶段,设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等6科。这是专业阶段,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注册会计师执业所需的专业知识,是否掌握基本技能和职业道德要求。
第二阶段,设综合1科。这是综合阶段,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备在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中运用专业知识,保持职业价值观、职业态度与职业道德,有效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考生在通过第一阶段的全部考试科目后,才能参加第二阶段的考试。两个阶段的考试,每年各举行1次。基于第二阶段的考试侧重于考查考生的胜任能力,建议考生在参加第二阶段考试前注意积累必要的实务经验。英文测试: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各科目均不设英文附加题。新考试制度下2009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6个科目的试题中均指定特定试题(各科指定1~2个小题,以下简称指定试题),考生可以选用英文作答。对可以选用英文作答的特定试题,在试卷中都有明确的提示。对指定试题,考生可以自主选择中文或者英文作答,如选择英文作答,该小题须全部使用英文。对指定试题外的其他试题,考生一律用中文作答。对指定试题全部使用英文作答、并且答题正确的,奖励5分。每科合格成绩分数线仍为60分。
【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客观性试题采用填涂答题卡方式解答;主观性试题采用书写中文简体文字方式解答。
【报名时间、地点】一般在每年4-5月,可到各地注协、财政部门报名。具体可以参考2009年考试报名汇总报名人员报名时,须提交有效身份证件、学历证书或技术职称证书原件,交纳2寸近期(上年或本年)免冠照片2张,经地方考办审核无误后,填写《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考生个人信息填写表》。
注册税务师( Certified Tax Agents CTA)
【考试简介】1998年开始时实行资格认定考试,自1999年开始实行全国统一考试。据权威部门统计,截止2008年底,国家每年举行一次统一考试,己累计考试11次,报名达2806484人次,通过考试取得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的人数达到77930人(不含2008年度四川省通过人数)。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一般为每年6月最后一个周末,从周五的下午开始,每半天考试一个科目,每科目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科目】现行注册税务师考试共考五个科目:《税法(一)》、《税法(二)》、《税务实务》、 《财务与会计》、 《税收相关法律》。
【考试方式】考试均采用闭卷笔试的办法。《税法(一)》、《税法(二)》、《财务与会计》、《税收相关法律》均为客观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计算题和综合分析题;《税务实务》为主观题、客观题相结合的形式,客观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主观题为简答题和综合分析题。
【报名时间及报名办法】
(1)报名时间 报名时间一般设在考试年度上一年的12月份,按属地管理的原则,一般按地区为单位进行组织。以09年为例:09年注册税务师考试报名信息汇总
(2)报名办法目前各地情况不太相同,一般为现场报名或网上报名与现场报名相结合的方式。现场报名的,考生需现场领取《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申报表》,填写后应经相关部门盖章。报名时,须持上述《申报表》、本人身份证明(身份证、军官证、驾驶执照、护照,下同)、符合报考条件的相关证明(学历证书、资格证书、职称证书)原件,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报名点经资格复核合格后,办理报名手续。符合免试条件者,还需持税务部门出具的本人从事税收工作起始时间的证明。
审计专业技术资格(初、中级)
【考试简介】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是测验应考者是否具备相应审计专业技术能力的考试,考试合格者可获得相应的《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考试分为初级和中级两个级别。
【考试时间】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日期原则上为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分两个半天进行,上午为《审计专业相关知识》,下午为《审计理论与实务》。两个科目的考试时间均为2.5小时。
【考试内容】《审计专业相关知识》:宏观经济学基础、企业财务管理、企业财务会计、法律;《审计理论与实务》:审计理论与方法、企业财务审计。初、中级资格考试采用同一套考试大纲。根据对初、中级审计人员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不同要求,两个考试科目各部门内容分为初、中级资格共同考试内容和中级资格单独考试内容。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报名时间、地点】因地区而异,大多在4月、5月,到当地人事考试中心(院)报名。
审计专业技术资格(高级)
【考试时间】每年的11月份第3个周的周日(具体时间以国家审计署考试中心的通知为准)。考试分两个半天进行。上午为经济理论与宏观经济政策,下午为审计理论与审计案例分析。各科目的考试时间均为3个小时。
【考试内容】《经济理论与宏观经济政策》,具体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财政理论、金融理论、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四部分;《审计理论与审计案例分析》,具体包括审计理论和审计案例分析两部分。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考试题型均为主观性试题,无任何客观性试题。经济理论与宏观经济政策的考试题型仅简答题和论述题两种;审计理论与案例分析的考试题型包括简答题和5个审计案例。审计案例以财务审计为依托,侧重于审计技术方法的运用,难度适中。只是所有案例是依据的国家审计准则,而不是独立审计准则。主要的差别在于程序上的差别。各科试题全部在答题卡上作答。
【报名时间、地点】因地区而异,大多在4月、5月,到当地人事考试中心(院)报名。
二、学历学位考试
MPAcc
【考试简介】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 简称MPAcc, 专业学位代码:530100)项目,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于2003年底设立的专业学位项目。会计专业硕士学位面向会计职业,以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法纪观念,系统掌握现代会计学、审计学、 财务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熟悉国际会计准则,熟悉市场经济规律的高素质、全方位的管理型、应用型会计人才为最终办学目标。
【考试时间】每年的10月最后一个双休日
【考试内容】政治理论、英语、综合知识(含财务会计、语文、数学、逻辑),共计3门。其中,政治理论考试及面试由各招生单位单独组织,时间自行安排;其余2门全国联考,其中外国语只限英语,MPAcc英语科目的考试与在职人员攻读其他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使用同一试卷,听力测试成绩计入考生外语总成绩。
【考试方式】笔试+面试达到各试点院校划定的最低录取线,根据笔试成绩,结合工作业绩、本人资历和面试成绩,综合考察,择优录取,其中优先考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的中高级财务、会计审计人才。
【报名时间、地点】全国联考报名工作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报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
【考试简介】ACCA成立于1904年,总部位于伦敦,是全球最具规模的国际专业会计师组织。截止2008年底,ACCA在全球设有82个办事处及分会,131500 名会员及362000名学员。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国际专业会计师组织,ACCA目前在中国拥有超过20000名会员及34000名学员,并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深圳以及香港设有共6个办事处,在澳门设有一个联络中心。要成为ACCA的会员,学生必须通过ACCA十四门专业考试并获取三年财务及会计相关工作经验。此三年相关工作经验可在考试之前、中、后累积,并且不限地域、行业、公司/机构性质等。
【考试时间、地点】每年两次,分别安排在6月、12月第二周开始连续八个工作日。每次最多允许报4门。
北京考点地址:I998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号教学楼;北京海淀区学院路15号;I837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朝阳区惠新东街12号;I866北京市教育考试指导中心;北京市安定门外外馆东街23号。
I900长沙考点地址:长沙市石佳冲路109号湖南大学北校区网络学院北栋3楼。
I803成都考点地址:成都国际会展中心;成都市金牛区沙湾路258号。
I992大连考点地址:大连市中山区鲁迅路50号大连北良大厦19楼会议室。
I996广州考点地址:广州市白云大道北2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A座。
I912南京考点地址:南京审计学院,南京市建邺区北圩路77号。
上海考点地址:I987 上海东北 上海兰生大酒店,杨浦区曲阳路1000号;I997 上海西南 好望角大饭店,肇嘉浜路500号;I844 上海浦东 仁和宾馆,浦东新区浦东大道2056号。
I995深圳考点地址:深圳市上步中路1003号,深圳科学会堂。
I994天津考点地址:天津财经学院, 天津市珠江路25号。
I993武汉考点地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市洪山区政院路1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泰楼。
I827西安考点地址: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管理学院大楼。
I831厦门考点地址:金海峡高级财经人才培训中心,厦门市夏禾路1128号富兴大厦办公楼三楼(B座)。
I847无锡考点地址:无锡运河大酒店,无锡市湖滨路7号运河大酒店。
I856山东考点地址: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济南市桑园路60号。
I854杭州考点地址: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杭州市文晖路321号浙江教育大厦 310014。
I855南昌考点地址:江西财经大学,南昌市双港路校区。
*S861 哈尔滨考点地址:哈尔滨师范大学恒星学院,哈尔滨市利民开发区恒星路1号2号楼207室。
*S838 沈阳考点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望花南街21号沈阳大学。
*S874 南宁考点地址:广西省南宁市明秀西路100号,广西财经学院,图书馆一楼。
CBE上海考点:上海晋才职业培训中心,虹古路321号222室。
CBE浙江考点:浙江财经学院,杭州市下沙学源街18号。
CBE武汉考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市洪山区政院路1号。
CBE哈尔滨考点:哈尔滨师范大学恒星学院,哈尔滨市利民开发区恒星路1号。
CBE无锡考点:江南大学后续教育学院,惠河路170号。
CBE北京考点:北京东亚国际技术培训中心,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北路延静西里9号。
CBE天津考点:天津富臣职业培训学校――富臣教育。
北京东亚国际技术培训中心,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北路延静西里9号
*特殊考点:学员选择在特殊考点应考,需另行支付行政费用予该考点。具体事宜请与ACCA各代表处咨询
【考试内容】
教材和考试均用英语。从2001年12月起,ACCA考试大纲,新大纲主要强调学员掌握核心专业知识,首先成为能胜任业务的会计师;同时要求知识面广,成为通才型人才,而且要掌握战略财务管理技能,适应现代商务的发展。共十四门考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涉及基本的会计原理,财会信息的作用和管理领域的主要问题等内容,具体课程为:1.1财务报表编制Preparing Financial Statements;1.2财务信息与管理 Financial Information for Management;1.3人力资源管理 Managing People。第二部分。涵盖专业财会人员应具备的核心专业技能,介绍商务运作的法律环境,并强化财会方面的关键技能,具体课程为:2.1信息系统 Information Systems;2.2 公司法与商法Corporate and Business Law;2.3企业税务 Business Taxation;2.4 财务管理与控制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Control;2.5财务报告Financial Reporting;2.6审计与内部控制 Audit and Internal Review。第三部分。着重于企业战略管理中财务人员的作用,培养学员以专业知识对信息进行评估,并在专业伦理框架内提出合理的经营建议和忠告。选择性课程的引入,使学员能根据自身的工作性质(专业执业或财务管理)选择课程,从而强化相关领域的知识。具体课程为:以下四门课程中选择两门:3.1审计与认证业务Audit and Assurance Services;3.2高级税务Advanced Taxation。3.3业绩管理Performance Management;3.4企业信息管理 Business Information Management。以下三门为核心课程:3.5战略经营计划与开发Strategic Business Planning andDevelopment;3.6高级公司报告Advanced Corporate Reporting;3.7战略财务管理Strategic Financial Management。
【考试方式】学员注册后,在二、三月份或八、九月份会收到ACCA 的考试报名通知,学员根据下列考试规则和个人准备情况选择报考科目和考试地点。学员须按科目的先后次序报考,每次最多报考四门。每门考试时间为2~3小时,及格成绩为50分,100分满分。学员须于注册后10年内完成所有考卷。为使学生能学以致用,ACCA为不同国家的学生就税务和法律增设了选择课程。中国学生自1998年起可选考中国税务和法律(包括法律架构和税务架构),亦可选英国税务和法律,所作选择与其考获之资格与英国及其它国家等同。此外,ACCA备有国际会计准则和英国会计准则供学生选择,所涉课程包括会计架构,审计架构,会计和审计实务及财务报告环境。
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
【考试简介】
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是由总部设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协会(The Institute of internalAuditors,IIA 省略)出题并在全世界70多个国家用20多种语言进行统一考试。1998年月11月,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首次在中国开考。截止2008年,国内已经有8千多人取得了CIA资格。CIA证书永久有效,持证者每两年需参加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所规定的后续教育。从通过率来看,中国考生历年的四门通过率在30%左右,有些地区则高达40%以上。
【考试时间、地点】每年举行一次,在11月第三周的周六、周日举行,上午:8:30-12:00,下午:2:00-5:30。考点分布在哈尔滨、沈阳、长春、北京、天津、济南、南京、上海、杭州、武汉、成都、重庆、贵州、广州、深圳、郑州、西安、合肥、长沙、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昆明等地。具体联系方式可以查询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网站。
【考试内容】
(1)考试按两个层次检验报考者的知识水平和实际能力。了解程检验报考者对概念和专业术语的了解情况,以及对测试内容的主要特性基本原理的判断能力;熟练程度。检验报考者对原理、实务和相关程序是否有透彻的理解,以及运用专业知识和各种技能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2)考试科目。第1部分:内部审计在治理、风险和控制中的作用具体包括:遵守IIA的属性标准;以风险为基础制定审计计划,确定内部审计重点;理解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执行其他内部审计任务和职责;治理、风险和控制的知识要点;策划审计业务。第2部分:实施内部审计业务具体包括:实施审计业务;实施具体审计业务;监督审计业务结果;舞弊知识要点;审计业务手段。第3部分: 经营分析和信息技术具体包括:经营过程;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 管理会计;规章、 法律和主要经济指标;信息技术。第4部分:经营管理技术具体包括: 战略管理;管理技术;中国的经营环境;中国的内部审计环境。 具备下列条件者,方可取得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证书: 所有考试科目全部合格;具有2年(含2年)以上审计、 会计工作及相关工作经历。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证书由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制发。取得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资格的人员,必须每两年接受80学时的后续教育,方可注册, 否则取消其资格。 后续教育的内容、 形式和学时计算等按照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颁布的《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实施办法》的规定执行。
【考试方式】中英文,可自由选择,但是同一考试年度里不能两个语种混考。其中《经营管理技术》只有中文。分科闭卷笔试,每部分试题为125道选择题,时间210分钟。考试取得单科成绩合格者,必须在取得成绩后的每2年内报考1次,以前通过科目的成绩继续有效,否则成绩作废。
【报名时间、地点】报名时间一般为6月15日至7月15日。具体地点请到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网站查询。
美国注册会计师考试(AICPA)
【考试简介】AICPA成立于1887年,目前拥有超过33万名会员。考生通过四门考试,并取得一定的工作经验之后,缴纳65美元可以申请成为AICPA会员。
【考试时间】每年四次,可以选在每个季度前两个月中的任何一天。
【考试内容】科目考试范围:Part1 1.审计及签证(Auditing & Atte-
station),Part2.财务会计及报告(Financial Accounting&Reporting),Part3.法规 (Regulation), Part4. 商业环境及理论 (Business Environ-
篇6
【原刊期号】200505
【原刊页号】15~17,72
【分 类 号】J3
【分 类 名】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复印期号】200601
【作 者】王鹏飞
【作者简介】王鹏飞,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上海 200062)
【内容提要】《西风》杂志是“论语派”后期一个有影响的刊物,它代表了“论语派”后期刊物的新变动,即办刊宗旨的模糊化与刊物内容的世俗化。
【摘 要 题】文学与出版
【关 键 词】论语派/《西风》/模糊化/世俗化
【正 文】
20世纪20年代后期新文学中心南移以后,上海就成为文坛各派角逐的战场,期刊杂志成为他们的主要阵地和武器,一时之间,文学期刊风起云涌,甚至出现了1934年和1935年这样的杂志年。其中,以林语堂为代表的“论语派”刊物颇具影响。《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三种文学期刊,正是“论语派”的主阵地。“论语派”同仁据此自己的理念,实践自己的文学思想。关于其重要性,有论者说:“京海两派在《论语》《人间世》和《宇宙风》上的合流,在发展了彼此艺术上的优长的同时,在革命的三十年代,确实又发展了彼此思想上的薄弱面。”[1] 这里指出了“论语派”刊物提供的交流平台作用。这种作用,在京海不容的20世纪30年代的文坛,早已大过三种刊物刊登的美妙文字的意义。
但在林语堂看来,“本人仍认为心中想要实现的理想杂志尚未实现”[2]。他认为,一份杂志的目标,就是让人“开卷有益,掩卷有味”,“要达到这八个大字的目标,非走上西洋杂志之路不可”。[2] 他曾言:“我每读西洋杂志文章,而感其取材之丰富,文体之活泼,与范围之广大,皆足为吾国杂志模范。又回读我国杂志,而叹其取材之单调,文体之刻板,及范围之拘束,因每愤而有起办《西风》之志。”[3] 由此可见,《西风》并不仅仅是“论语派”后期一个普通的杂志,同时代表了“论语派”办刊理念的一种新变动。
一、《西风》杂志
1936年9月1日,黄嘉德、黄嘉音兄弟与林语堂三人各出资200元, 创办《西风》月刊,以“译述西洋杂志精华,介绍欧美人生社会”为宗旨,至1949年5 月上海解放而终刊,历时13年,凡118期。20世纪三四十年代,社会风云变幻莫测, 政治环境极为险恶,《西风》依靠中性的杂志路线和编辑同仁的努力,办刊十余年,出刊百余期,当之无愧成为当时杂志界的翘楚。到了第118期,编者宣布重要消息:从下期《西风》第119期起,本刊将暂时改出半月刊。无奈此话出仅二十余天, 上海便已天翻地覆,《西风》这个主力介绍美雨欧风的杂志只能无疾而终。
《西风》杂志设顾问编辑和编辑。林语堂自第1期至113期担任顾问编辑,并致发刊词。林语堂1936年8月10日动身赴美,《西风》出版的时候,林语堂已经到了美国,自然只能充当顾问,但他的办刊思想却一以贯之。1938—1940年“孤岛”期间,为了应付日本人的检查,《西风》增加了英人马彬和教授为顾问编辑。《西风》的编辑为黄嘉德、黄嘉音兄弟。黄嘉德(1908—1992),福建晋江人,笔名蓝萍心、默然等,1931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英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为林语堂的《人间世》翻译美国《读者文摘》上的文章,1936年9月创办《西风》,为总负责人,1947年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获硕士学位,1948年回国后任圣约翰大学文学院代院长等职,1949年解放后曾任山东大学外语系代主任、图书馆馆长、《文史哲》编委等职。黄嘉音(1913—1961),走的是与黄嘉德一样的求学道路,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不过读的是历史系,因为兼修过心理学和新闻学,并且中英文功底同样深厚,于是在黄嘉德创办《西风》月刊时,他担任了编辑兼发行人。
《西风》是类似于美国《读者文摘》之类的杂志,常设的栏目有:冷眼旁观、雨丝风片、专篇、长篇连载、妇女家庭、传记、军备战争、社会暴露、科学·自然、心理·教育、名人隽语、西书精华、笔花、卡通等。“冷眼旁观”多为编者对世事的小杂感,“雨丝风片”则三言两语介绍各种消息。“专篇”是编辑部为文坛名家专设的创作栏目,老舍的“英伦回忆”系列、沈有乾的《西游记》等在此栏发表。“西书精华”是一个书评栏目,介绍欧美的新近著作。其他众多栏目则选译欧美杂志文章,分门别类。正如老舍所言,“上自世界大事,下至猫狗的寿数,都来介绍”[4],可以说,《西风》是杂的。正惟其杂,刊物才体现出雅俗共赏的特色,读者群体也就日益扩大,从而使得《西风》很快成了名刊。
《西风》的读者众多,但它的作者群体却有些圈子化。主要撰稿人有林语堂、老舍、黄嘉德、黄嘉音、沈有乾、徐訏、罗道爱等编辑部的友人,以及林语堂的子侄林疑今、林如斯、林无双、林太乙等,这些人中英文水平都极为优秀,或作或译,是《西风》的中流砥柱。当时文坛的一些名家如周作人、冯至、谢冰莹、李金发、毕树棠、苏青、萧乾、冯亦代等也各有篇什,维持了《西风》较高的水准。
《西风》创办之后,一纸风行,第1期就印行4000份,以后基本固定在2万份左右。合订本也是一印再印,3年之内,第1集13次重印,第2集10次重印。1938年9月16日,西风社出刊《西风副刊》,也是月刊。办刊方针、编辑群体、栏目设置等均与《西风》无异。《西风》每月1日出版,《西风副刊》则每月16日出版。所以,《西风副刊》创办以后,《西风》实际上就成为了半月刊。而半月刊也正是林派杂志的特色,“半月刊稍近游击队,朝暮行止,出入轻捷许多”,“半月刊文约四万,正好得一夕顽闲阅看两小时”。[5] 林语堂就认为“一般性的通俗文史杂志最适宜是半月刊”[6]。《西风副刊》出至1942年1月,共出44期,上海全面沦陷后,随西风社的其他杂志一起停刊,战后没有复刊。
二、办刊宗旨的模糊化
正如前言,综合性的《西风》杂志与文学刊物《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一道,构成了“论语派”的主要阵地。林语堂坦言:“《西风》与世人相见在《宇宙风》之后,而发端在《宇宙风》之前。”[3] 可以看出,综合性的杂志《西风》并不是独立于“论语派”刊物体系之外的,而是与之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从《论语》到《西风》,从文学到非文学,清晰体现了“论语派”后期办刊方针的新变动。这种变动在《西风》上面主要体现为两点:一是办刊的宗旨由显明变得模糊,二是刊物内容的定位由“读者式”的精英文本转为“生产者式”的世俗文本。
作为有着英美自由主义思想的精英文人,林语堂与《语丝》同仁分道扬镳后,开始独自寻求自己的文学理想,其最重要的实践就是办刊。他一反《语丝》那种没有中心随意而谈的刊物方针,在《论语》创刊伊始,就把“幽默闲适”作为刊物的宗旨,提倡抒性灵的文风。认为世道日微,人心日危,“就是你们一班好讲理由、理想、主义、主张的人的罪”[7]。
后来刊物被人掣肘,林语堂与徐訏、陶亢德三人又创办了《人间世》杂志。该杂志的发刊词开宗明义地写到:“《人间世》之创刊,专为登载小品文而设,盖欲就其已有之成功,推波助澜,使其愈臻畅盛。”[8]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十四年来中国现代文学唯一之成功,小品文之成功也”[8],而“现代刊物, 纯文艺性质者,多刊创作,以小品作点缀耳”[8]。所以要特创一刊,提倡发表, 为来源于中国古代性灵文学传统和英国essay风格的小品文摇旗呐喊。
其后一年创办《宇宙风》。林语堂对于当时“今人抒论立言文章报国者滔滔皆是”的文坛风气极为反感,认为他们“文调愈高,而文学离人生愈远,理论愈阔,眼前做人道理愈不懂”,整个文坛为一种不着边际的空谈所笼罩,痛感“这是今日不新不旧不东不西不近人情的虚伪社会所发生的虚伪文学现象。于是明白地宣布:“《宇宙风》之刊行,以畅谈人生为主旨,以言必近情为戒约……希望办成一合于现代文化贴切人生的刊物。”[9]
从以上三个刊物的宗旨可见,“论语派”刊物的方针其实一直都在走一条宏阔的路线。从提倡一种写作风格,到提倡一种文体,再到反对一种虚伪的文学现象,刊物的宗旨越来越宏阔,边界也越来越模糊。但尽管有着一种模糊化的倾向,这三种文学刊物却还是保留着明确的宗旨,彰示着一种内在联系的文学理念。正由于此,林语堂及其同仁才被称为“论语派”,并与鲁迅为代表的左翼文学、周作人为代表的京派纯文学一道,被视为《语丝》同仁分化后形成的三极。可是到了《西风》,“论语派”的刊物理念就彻底淹没在了纷繁的杂志内容中,以往那种预设宗旨的办刊理念也近乎不存。
篇7
霍达:回族著名女作家,她的所有成绩咱就不说了,想要知道百度一下就可以了,毕竟这是个获得各项殊荣,取得不菲成绩,曾应邀去过世界上好多国家的名人。咱还是说说她的这部《穆斯林的葬礼》吧。
主人公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这三个人是让我感到最纠结的人物,大家都说,看一本书,同样的故事因为看的人不同,所以视角不同,得到的感悟也就各不相同。韩子奇,一个流浪的孤儿,被人收养,遇到梁君璧的父亲梁亦清,因为有缘被收为徒弟,开始了自己的传奇一生,并成为那个时代响彻北京城的‘玉王’,他的一生传奇,曲折,感人,让人敬佩, 和师傅学会了手艺,并在师父去世以后,忍受屈辱误解还清了债务,并偷学了生意经还学会了英语,为自己不平凡的一生奠定了基础。
韩子奇,顺利成章的娶了师傅的大女儿梁君璧,一个长相貌美,心灵手巧,善良贤惠的女人,并接下了师傅的事业,成为这个家的 顶梁柱。初读这本书的时候看刘白羽写到:“梁君璧是作者塑造的丰满的一个典型形象,一言一语,一颦一笑,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她表面上 显露着压人的威势,其实内心隐藏着一腔悲痛。”
梁君璧嫁给了父亲的徒弟韩子奇,她的心她的情就都在这个男人身上了,但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韩子奇在阔别十多年再次回到自己身边的时候,却和自己有了一道再也无法逾越的鸿沟,凭着女人的直觉,她知道,自己的丈夫外面有了女人,当亲耳听到答案,而且那个女人竟然是自己的亲妹妹-梁冰玉!梁君璧傻了……
韩子奇在去往国外的船上,遇到了和他前后脚踏出家门,想要躲开一段情感的小妹---梁冰玉,这个小自己十多岁的北大高材生,有着和自己妻子一样的容貌。他们在异国他乡相依为命,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他们因爱结合了,而且有了女儿。
当国家稍稍安定下来,这两个游子带着一腔思乡之情,回到了生养自己的地方,也要面对一些将要面对的事情 。我不知道他们踏进家门的时候心里所想的,但我知道,当韩子奇见到自己已经长大的儿子的时候,见到苦苦等待自己的妻子的时候,他的心一定在滴血!我佩服他的坦诚,但我永远不赞成他的做法!
梁君璧在见到妹妹的那一刻,哭着抱着妹妹,诉说着思念之情,但是转眼间就变了脸,开口训斥这个夺走了自己丈夫的女人,我理解,我也明白,此时的梁君璧比任何人都要痛苦!一个是自己苦苦等待的丈夫 ,一个是自己一奶同胞的妹妹,对于这个从小就没了父母的妹妹,自己的角色不光是姐姐啊,更多的是投入的是母爱啊!就是这两个人,做了让自己无法接受的事情,这让一个女子该如何面对!
梁冰玉,为了躲避一段情感,为了拒绝另一段异国的情感,在炮火连天的异国他乡,突然明白了,自己的心其实一直就在看着自己长大的奇哥哥身上,只不过这个人现在是自己的姐夫,她是新派人物,敢爱敢恨,为了自己的爱可以做任何事,敢于向旧思想挑战,她向自己的姐夫表白,并引出了韩子奇内心的爱,内心的渴望……
在面对姐姐的指责,她盛气凌人,理直气壮地挑战姐姐,但是梁君璧 的回答,句句在理,话话戳心,看得我真想为这个没上过一天学的女人叫好!面对一个北京城的传奇人物,一个北大的高材生,梁君璧不卑不亢,最终让这两个人低下了头!
当韩子奇面对梁冰玉的追问的时候,回答的那番话让我沉默了,是啊,情、爱,到底是什么?韩子奇说:“我和你姐姐的婚姻 是共同的命运造成的,我们也有感情,很深的感情,不承认这一点那就是自欺欺人!可是那是一种什么感情呢?是我对师傅的感情的扩展和延续,我把壁儿看做是自己的亲妹妹,对你也是一样,我感谢梁家收留我,并传给我手艺,当你的姐姐嫁给我的时候,我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可那是爱情吗?不是的,那个时候我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爱,我就是要报恩,娶了她我就觉得我成为了师傅的儿子,我就要对这个家负责,对你们姐妹负责。如果后来没有变故,我会和壁儿白头到老,生儿育女,我绝不会去爱别的女人,这十年就是这么过得,我和她日夜牵挂的,操劳的都是生意,谈的是玉,说的是家,唯独没谈过爱情,也就是合伙过日子吧,后来日子好过了,我们的交流却越来越少了,她对我的收藏不感兴趣,我们没有过争吵,所以,慢慢的疏远也没有痛苦,好像是麻木了,习惯了,如果没有战争,我们就会这样一辈子,我不会抛弃她的,虽然我们之间没有爱情可言,不过……”
梁冰玉看着自己爱的男人,自己女儿的父亲,她要求韩子奇放弃一起和自己远走,为爱放弃所有!韩子奇犹豫了,儿子,事业,众人的期盼,这一切一切让他不再是那个异国他乡为了爱敢和自己的妻妹结合的男人,梁冰玉懂了,她收起泪水,对韩子奇说:“十年认识一个人,三十年懂得了人生,这就是岁月给我的收获!”她留下一封信,留下了女儿,走了……
谁对谁错? 韩子奇错了吗?他为了感恩,在那个谁都无法在空着肚子谈爱情的年代娶了梁君璧,梁君璧错了吗?她就是要守着自己爱的男人,为他生儿育女一辈子。梁冰玉错了吗?她为了真爱不顾一切的挑战世俗!其实,错的是我,是我在看书的时候,过多的加入自己的情感与看法……
要说投入自己的情感,莫过于楚雁潮和新月之间的故事了,我几乎是哭着看完的,是真哭,那种从心里哭出来的,就好像身临其境的看着故事在上演,里面的人物就在我的眼前,他们的一言一笑,他们的一个皱眉,一滴眼泪,我都好像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得到……
韩新月,一个十八岁的女孩,有着姣好的容貌,显赫的家世,良好的教育,以优秀的成绩考进了北京大学,她,就是韩子奇和梁冰玉的女儿。这个女孩天生的敏感,心细好强,在父亲的熏陶下,中英文贯通,学习优秀,哥哥天星从小就对这个妹妹疼爱有加,姑妈就如同 带自己的亲女儿一样打点着新月的一切,韩子奇的爱藏在心里,在眼里,但却不敢太多的流露,梁君璧对于这个从小叫自己母亲的女儿的感情实在是太复杂了,她疼这个孩子,因为天生的母爱,她恨这个孩子,因为看到她就想到那段往事,因为从那天新月踏进家门开始,她就与自己的丈夫做着貌合神离的夫妻,从那一天开始他们就分床而睡。
新月入学,第一个见到的是楚雁潮,这个北大毕业的高材生,是当时留校任教的老师,新月把他当做自己的新同学,从那个时候开始,爱的种子就在这两个年轻人的心里埋下了……
新月学习拼命,为自己,为家人,也为了自己的种族,她是回族。但是老天爷最会开玩笑,这么一个女孩,应该享受生活,享受爱情,有着最好的未来,可是,新月病了,风湿性心脏病!
她从小多愁善感,母亲对自己的态度让她困惑,父亲和母亲的微妙关系让她猜疑,所有的这一切,让这个美丽的女孩走到了人生的绝谷,楚雁潮,在新月最需要精神支持的时候 ,大胆的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让一棵将要枯萎的花朵有了爱的滋润……
新月一次次的在死亡的边缘徘徊,是楚雁潮的爱,天星哥哥的关怀,同学们的友谊,嫂子的爱,父亲的期盼下,一次次的化险为夷,但是,或许就是命运注定,最后摧垮新月的是梁君璧,她的态度让新月怀疑自己的身世,终于,所有一切被尘封起的记忆瞬间打开,新月在母亲的信中知道了一切,同时,也结束了这个美丽女子的生命……
新月走了,韩子奇垮了,这是他唯一的念想,他是自己和冰儿爱的结晶啊,天星夫妻呆了,这是他们最爱的人。同学们哭了,他们不舍得这个优秀的女孩,这个善良的女子。医生们难过了,为自己没有留住这美丽的风景懊悔。梁君璧醒了,错不在孩子啊。楚雁潮疯了,新月是自己的最爱啊,为什么说走就走了!
我不知道为什么,在看到新月离世以后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我都在流泪,当看到楚雁潮不顾一切的冲到新月面前,掀起盖在新月身上的布,看着好像睡着了的新月,看到他把自己的初吻给了新月,吻得那么真,那么深,惊呆了现场的所有人,也唤醒了梁君璧,让她明白世间还有一种叫做不顾一切的东西,那就是爱!我哭了,真的哭了……
新月走了,送她的人肝肠寸断,认识的,不认识的自觉的组成队伍,送这个只有十九岁的女子,在墓地,需要亲人在墓坑里试试里面的尺寸,还有平坦与否,哥哥天星想一跃而下,为这个可怜的妹妹做最后的事情,但他没有楚雁潮快,楚雁潮跳下去了,他躺在挖好的墓穴里面,这冰冷的地方就是我的新月要躺的地方吗?我的新月啊,你的笑容呢?你那甜甜的声音呢?你看到了吗,你的楚老师把我们一起翻译的作品整理好了,新月,你的英文好极了,你永远都是同学们心中的第一名啊,新月啊,未名湖畔还留着你的脚步,我拉奏的梁祝你最喜欢,我送你的巴西木还在生长,新月,我的新月,楚雁潮真想随着新月而去……
楚雁潮看到新月了……
新月走进燕园,穿着白色的衬衫,蓝色的长裤,手里提着沉重的皮箱网兜……
在红枫掩映的湖心小岛上,新月朝他蓦然回首……
病床上,那刻骨铭心的对话:“老师,我们之间是……爱情吗?”
“告诉你,新月!几乎可以这样说,自从见到你的第一天,我就在悄悄地爱着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我已经可以死而无憾了!”
“楚老师,不要为我悲伤,您对我说过:自知是一种幸运,现在我终于自治了,也算是一个幸运的人了,感谢您……”
楚老师……
楚雁潮和新月躺在一起,真想就这样永远的躺下去!
他默默的拿起土砖,和天星一起,一块一块的拿砖封闭洞口,那是用血肉,泪水粘合的,一块,一块……
最后一块,楚雁潮看着洞里的新月,这最后一块砖他不想,也不愿砌上,他不想和新月就这样永远的隔绝,他要看着新月!
当最后一块砖堵住洞口,楚雁潮眼前一片黑暗,他看不到新月了,他看不到世界了……
走了,新月走了,韩子奇走了,楚雁潮的学生毕业了,天星的孩子长大了,女儿长得真像姑姑新月……梁君璧也没(mo)了,梁冰玉回来了……
回民公墓里,一个身材高高的中年人,久久的伫立在一棵树旁,神情凄楚,拿着一把小提琴,看起来四十多岁的人,头发却已花白……
“楚老师,鲁迅为什么要写《起死》?”
“也许,他要唤醒沉睡的人生……”
“庄子为什么要给五百年前的骷髅‘起死’?”
“也许,是要他重新生活一次,人生虽然艰难,生命毕竟可贵。庄子认为,人生就应该像鲲鹏展翅,扶摇而上九万里,绝云气,负晴天!”
一首《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小提琴声如泣如诉,如梦如烟在墓园响起……
天上,新月朦胧;
篇8
关键词:文化差异 称谓语 翻译 四大名著
中图分类号: 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016-03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至少发挥了两种重要的文化功能。其一,语言保存了文化;其二,语言是将文化世代相传的媒介。”(Samovar & Porter, 2004: 139)因此,作为涉及到至少两种语言的翻译活动,总是发生于不同的文化之间。作为文化中介者,在翻译时除了需要掌握必备的语言知识外,还需要深谙相关文化知识,尤其是源语和目的语之间存在的差异。
称谓语指的是人们由于亲属和其它方面的关系而得来的名称,主要是指“人类在社会交际中所使用的各种称呼语”(田惠刚,1998: 1),包括亲属称谓与非亲属称谓。由于植根于不同的文化,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中的称谓语用法迥异。进行称谓语翻译时,要求译者不仅要懂两种语言,更应懂两种文化,在翻译时重视与称谓语相关的文化差异。
1 影响汉英称谓语的文化差异
1.1家庭结构
家庭结构是影响亲属称谓语的最重要因素。中国的家庭系统组成较为复杂,而且中国人自古以来也非常重视家庭的作用。传统的中国大家庭往往几代人生活在一起,男主外,女主内,长者拥有绝对的权威。《红楼梦》中所描写的贾府便是这样的一个例子:家庭成员和仆人几百人生活在一起。这种情形如今在中国的一些农村中仍然常见。比如,一个姓氏且有共同祖先的村民生活在某一个或几个相邻的村庄中。此种情况下,给每一位成员一个清楚的称谓便非常有必要。
相比之下,英国的封建历史较短,很快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经济关系开始成为各种社会关系的重心。大多数人生活在核心家庭之中,除父母和子女外,往往很少有其他亲属生活在一起。这样,亲属称谓也变得简单得多,没有汉语区分得那样详细。
1.2宗法观念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宗法”是指“旧时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法则”。在家族中,根据宗法观念,同辈份中的相对年龄差距、父系亲属与母系亲属以及血亲与姻亲关系都要严格区分。比如有“表姐、表妹、表哥、表弟”与“堂姐、堂妹、堂哥、堂弟”的区别,而英语中则很少强调这种区别。比如,一般不会区分“外公”和“爷爷”,“外婆”和“婆婆”,而汉语中的“姑父”、“姨父”、“舅舅”、“大爷”等英语中都称为“uncle”,母亲一辈的则都称为“aunt”。
1.3姓名文化
汉语中姓在前,名在后,突出了姓的重要性;英语中则名在前,姓在后。中国的姓氏在出现的时间上要早于英语中的姓氏。由于姓氏也是一个家族的符号,所以姓氏往往和一定的政治与经济地位相关。在中国人眼中,姓的重要意义要远高于名。鲁迅笔下的阿Q就是一个例子。由于地位低下,他甚至不被允许拥有“赵”这个姓,因为在当地赵姓代表着高贵。一些海外华人常常在海外生活几代之后仍然保留中文姓氏,也是这个道理。
英语中姓氏出现时间较晚,但数量较为庞大,这便造成英语更重视名,而非姓氏。所以,许多英美人士也更倾向于直接使用名来进行称呼。而在中国,除非较为熟悉,一般不会只单使用名来称呼他人。
1.4文化模式
人们的内心价值观和信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行为。文化模式则是指这样一种集体性的文化倾向。在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的英语国家中,文化模式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个人主义,尤其是在美国。“机会平等、独立、主动和自立一直以来都是美国人最基本的理念。这些都显示出较高的个人主义观念。”(Gannon, 1994: 213)因此,英语国家人们更习惯于使用“我”而不是“我们”,同时也更强调使用属于自己的“名”。中国人则更强调集体主义。此种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并提出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这种对人际关系的重视使得人们非常重视称谓语的使用。汉语称谓语在这方面的另一表现则是将大量亲属称谓用于非亲属之间,如“大哥”、“大姐”等,用于拉近两人之间的距离。
汉英文化模式差异的另一重要因素是权力距离(Power Distance)。荷兰学者G. Hofstede认为,权力距离指的是“社会中地位较低者对权力不平等的接受程度以及认可程度”(Samovar & Porter, 2004: 64)。根据他的调查结论,中国是一个高权力距离国家,而美国和英国等主要英语国家的权力距离则相对较低。在权力距离较高的国家,人们对于人际关系也会更加重视,同样也会对称谓语的使用产生影响。比如,中国人倾向于使用头衔来称呼他人,如“局长”、“厂长”、“科长”等,英语中很少这样使用,一般情况使用Mr、Mrs等即可。
1.5礼貌原则
中华民族深受儒家学说的影响,“礼”则是孔子学说中影响人际交往和交流的一个重要因素。它要求人们在人际交往时要重视对方的地位,施以相应的礼节,包括采用适当的言语,这对称谓语中使用敬语和自谦语等产生了较大影响。英语则没有这种情况。
2 四大名著英译本中的称谓语翻译
四大名著是汉语言文化中的经典文学作品,被翻译成了多个经典的英译本。四大名著中的称谓语使用情况纷繁复杂,以下便以一些经典译本为例,从文化差异的视角切入,对其中的称谓语英译策略和方法进行简要归纳:
2.1归化策略
归化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尽量不打扰读者,而让作者向读者靠拢。“这种策略旨在传递给读者原作基本精神和语义内容,而不拘泥于语言表现形式或细节上的一一再现。”(李家元,2009: 185)原作有的文化色彩可以不保留,而由译入语中的对应词代替。归化策略常见的具体翻译方法有替代、改写等。
2.1.1替代法
(1)凤姐说道:“刚才我到宝兄弟屋里,我听见好几个人笑。我只道是谁,巴着窗户眼一瞧,原来宝妹妹坐在炕沿上,宝兄弟站在地下。宝兄弟拉着宝妹妹的袖子,口口声声只叫:‘宝姐姐!你为什么不说话了?’”(《红楼梦》第九十九回)
Then Hsi-feng expatiated, “Just now I went to Cousin Pao’s place and heard laughter in his room. I wondered who was there and peeped through the window. Cousin Pao-chai was sitting on the edge of the kang, with Cousin Pao standing in front of her. He pulled her sleeve and pleaded, ‘do talk to me, cousin!”. (杨宪益、戴乃迭)
“姐姐”、“妹妹”是常见的汉语亲属称谓语,然而,其直译“elder sister”和“younger sister”在英语中却很少用于称呼他人。多数情况下,西方人都直接以名来称呼兄弟姐妹。故此处采用替代法,用Cousin Pao、he等来替代,使译文更加符合英语习惯,也更为流畅。
(2) 行者道:“嫂嫂休得推辞,我再送你个点心充饥!”又把头入上一顶。那罗刹心痛难禁,只在地上打滚,疼得他面黄唇白,只叫“孙叔叔饶命!”(《西游记》第五十九回)
“Don’t stand on ceremony, sister!”Monkey continued. “Here’s some cake to stay hunger.” And he butted with his head till she felt an excruciating pain in her chest. She rolled on the ground, her face waxed and her lips white, screaming, “Spare me, brother! Spare me!” (杨宪益、戴乃迭)
汉语中“叔叔”一词的用法很多,此处“叔叔”是指小叔子。“嫂子”直译应为elder sister-in-law,“叔叔”直译应为younger brother-in-law,但同样也很少用于称呼,此处用sister、brother更符合英语习惯。
(3) 蝉曰:“妾度日如年,愿君怜而求之。”(《三国演义》第八回)
“I count my days as years. Pity me, my lord, and save me,” the girl implored. (Moss Roberts)
由于礼貌原则等,汉语中,尤其是古代,习惯在地位高的人面前或是为了表示谦虚使用谦称。“妾”是中国古时女子对自己的谦称,此处若译为“concubine”显然不合适,故此处采用替代法,译为“I”。
2.1.2改写法
忽见素云进来说:“我们奶奶请二位姑娘商议要紧的事呢。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史姑娘、宝二爷,都等着呢。” (《红楼梦》第四十二回)
Just then Su-yun came in to announce, “Our mistress wants you both to go and discuss important business. All the other young ladies together with Master Pao are there. ” (杨宪益、戴乃迭)
“姑娘”在汉语中一般指未婚女性,可用作称谓语。但英语中“girl”很少和数词搭配用作称谓语。为避免译文生硬,此处改写为“all the other young ladies”。
2.2 异化策略
异化是指译者尽可能不破坏原文形式,而让读者向作者靠拢。异化策略包括对宏观文化和微观文化进行异化。在宏观文化方面,异化策略“选择异化的文本,并使用与目的语中主流文化观念不符的翻译方法(Baker, 2004: 242)”微观文化方面,则尽量采用直译法对蕴含特殊文化要素的词汇或句子进行翻译。异化策略有助于目的语吸引并借鉴源语中的有益成份,丰富和发展目的语,促进文化交流,增进不同文化间的了解。
不过,过多的异化因素可能会影响译文的可读性。有学者经过对《红楼梦》的十余种英译本调查研究后就发现,与David Hawkes等人的译本相比,杨宪益译本“无论在读者借阅数、研究者引用数,还是在发行量、再版数等方面,都远逊于霍译本”(胡安江,2010:11)。而杨译本中对文化差异使用异化较多,霍译则以归化为主。这点值得思考。
异化策略常见的具体方法有:直译、加注等。
2.2.1直译法
(1)只见吴用、雷横从侧首阁子里出来,望着朱仝便拜,说道:“兄长,望乞恕罪。皆是宋公明哥哥吩咐如此。若到山寨,自有分晓。”(《水浒传》第五十一回)
The two men emerged from an anteroom and kowtowed before Zhu Tong. “Forgive us, brother,’ they said. “We were acting on brother Song Jiang’s orders. If you with us to the fortress, you’ll understand.” (Sidney Shapiro)
阅读《水浒传》时,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中国人对人际关系的重视。亲密的朋友还常常举行仪式结拜兄弟或姐妹,与亲兄弟或姐妹一样重要。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将们皆为弟兄姊妹。尽管对于此类文化负载称谓过多采用直译会有损译文的流畅和可读性,但是不能简单地加于忽略,所以比较合理的方法是对一部分采取直译,另一些则采用替代等方法归化处理。
(2)三藏……打个问讯道:“老菩萨,古人云:‘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怎么西进便没路了?”(《西游记》第八十四回)
Sanzang…made a gesture of greeting and said, “Venerable Bodhisattva, in the words of the ancients, ‘The sea’s breadth allows the fish to leap; The sky’s emptiness lets birds fly.’ How could there possibly be no way to the west?” (W.J.F Jenner)
菩萨是带有强烈东方佛教文化色彩的一个称谓,类似基督教中的“god”。译者可以采用直译的异化策略将此宗教信息传达给西方读者。当然,此处的“老菩萨”并非真菩萨,而是对长者的尊敬。
(3)布骂曰:“环眼贼!你累次渺视我!”(《三国演义》第十六回)
“Round-eyed rogue,” Lv Bu retorted, “this is the final insult!” (Moss Roberts)
张飞因为一对大眼向外凸出,而被吕布称为“环眼贼”。此处是吕布对张飞的蔑称,采用直译法,传达了这一文化内涵。
2.2.2加注法
宝玉听了,方自怀内取出,凑至宝钗身旁,一同细看。只见写道:/西施/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红楼梦》第六十四回)
At that Baoyu took the poems out of his pocket and stepped to Baochai’s side to read them with her. The poems were as follows: / XI SHI1 / Gone with the foam the beauty who felled cities, / Her longing for home in Wu’s palace an empty dream, / Laugh not at the East Village girl who aped her ways, / White-haired, she still washed clothes besides the stream.[…]
Notes: 1. Xi Shi, a beauty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770-476 B.C), was presented to Prince Fu Chai of Wu by Prince Gou Jian of Yue to induce him to neglect affairs of state. Fu Chai lost his kingdom to Gou Jian, while Xi Shi was drowned in a river by the people of Wu. (杨宪益、戴乃迭)
著名历史人物的姓名往往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源语读者来说,这些文化内涵是预设存在的,即源语文化中的读者一般都知晓。而这种预设的知识在目的语中往往不存在。所以,翻译时译者需要通过加注等方法进行补充说明。
归化与异化策略是翻译时处理文化因素的两种主要策略,所以它们也是称谓语翻译的主要策略。实际翻译中,根据不同的语境、翻译目的、文本类型和目标读者等,称谓语一般都需要灵活处理,在传递文化与保持可读性之间实现平衡。在不同译者的不同四大名著译本中,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总是同时并存,差异只是一些译本归化用得多一些,另一些则异化用得多一些而已。若遇到某些称谓语在两种语言中文化内涵相同时,便不存在归化异化了。
注释:本文所引的英文翻译来源于外文出版社出版的相应译本,部分内容来源于本人硕士毕业论文《从文化差异看称谓语的翻译》(英文)。
参考文献:
[1]Baker, Mona. 翻译研究百科全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2]Gannon, M.J.等. Understanding Global Cultures: Metaphorical Journeys Through 17 Countries [M].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1994.
[3]Samovar, Larry A. & Richard E. Porter. 跨文化交流[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4]胡安江.中国文学“走出去”之译者模式及翻译策略研究―以美国汉学家葛浩文为例[J].中国翻译, 2010,(6):10-15.
[5]李家元.从归化到异化:从清末民初翻译看文化语境对文学翻译策略的影响[J]. 大众商务, 2009,(16):185-186.
篇9
首先说什么是符号,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人是通过符号或符号体系传递信息的。而电影符号则是通过电影要素来塑造的典型特征。我认为电影中的符号更具有一种象征性,除了一般的符号表达外,它更突出的是一种意象的表达。如同麦茨在《想象的能指》中提到的表现美学情境的“内涵符号学”。
一、电影符号之一“城市”对于人文精神的表达
1.“城市”作为电影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在杨德昌的电影中最强烈的一个电影符号就是“城市”,在电影的创作中,“城市”在许多的导演创作中不过是一个道具,而在杨德昌的电影中“城市”则是一个主角的身份出现,而电影中的演员不过就是这个“主角”的皮肤或是细胞。杨德昌被称为“台湾社会的手术灯”,杨德昌也曾说过,“我的目标很明确,就是用电影来为台北市画肖像”。其实“城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现代化物质社会的代名词。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台湾出现连续贸易顺差,同时大量外资涌入,形成国际收支双盈余,迫使新台币兑美元汇率短短两年间大幅升值。台湾经济高速发展,但与此同时人的精神却没有跟上物质发展的高速变化,被这样高速的物质发展拖着走,从而走向异化。而这个大的历史背景就是杨德昌创作的源泉,如果说用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来说,现代化的物质社会就决定了现代人的人生观以及价值取向,很明显,杨德昌对于台湾的这个现代化物质社会是批判的,认为人不过只是这个物质社会的傀儡,失去了人应该拥有的完全纯粹的心灵。在杨德昌看来,台湾社会在新旧社会的转变中失去了方向,在电影《麻将》中的一句台词,“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东西……希望从其中找到答案,希望别人来告诉他们,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这句话就完全的表达出了导演对于这个变化的现代化物质都市的弊端,人过分忙于物质财富的积累而疏于精神上的思考,整个社会失去方向。在导演的眼中,台北,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它除了给人带来无尽的物质的财富,带来更多的是龌龊。在《麻将》中人与人之间总是为了想去占便宜,骗人,四个玩世不恭的青年想要玩弄这个社会,但是到最后却被这个变质的社会所玩弄。故事的,导演借红鱼之口说出了发自肺腑的一段话:“告诉我你活着干吗?你活着跟死有什么不一样?……想到过你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干吗?叫我们活着跟你们一样的下流,一样的,可恶,叫我们这样活着有意思吗?”在杨德昌的电影北就是这样一个异化的城市,台湾就是这样被异化的一个社会,在他的电影中“城市”这个主角是腐烂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而作为这个社会中的人,这个主角的“细胞”也当然是在腐烂的,在他看来这种腐烂才是最可怕的,如果是彻彻底底的死掉,也许可以换来重生,而这种腐烂却是无法治愈的。杨德昌对于台湾社会的剖析犹如手术刀一般,他想用自己手中的手术刀剖除那些腐肉,但是他发现剖除一层腐肉之后,还是又一层的腐肉,他希望这个社会是有希望的,但这希望总会被扼杀。
2.人文关怀在“城市”中的体现。
“城市”这一符号总是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姿态出现在电影里,面对这样的社会状况,杨德昌的批判其实代表的是一种对台湾的热爱,一种人文关怀。而在《独立时代》中,杨德昌就表现了这样的人文关怀,《独立时代》的英文片为A confucianconfusion(《儒者的困惑》)。片子的一开头就引用了《论语・子路篇》,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台北在电影里变成了消费之都,物质上的富庶却没有带来精神上的富庶。而人们在这样的城市中,面对物质规则与人生态度之间无法做人。从影片的英文就表达了杨德昌的困惑,或者说与物质社会格格不入的一些人的生存困惑,表达出了导演对于人内心精神世界的关注。而什么是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最初的起源应该是文艺复兴时期所倡导的人文主义精神。所以我们可以从人文主义的某些观点来对人文关怀进行一些剖析:一,人文主义聚焦在人的身上,一切从人的经验开始。二,每个人自身都是有价值的――用文艺复兴时期的话,叫做人的尊严――其他一切价值和人权的根源就是对此的尊重。三,人文主义始终对思想十分重视。(2)而照我自己的理解就是从人的内心出发,关注人的价值、尊严、独立人格、个性、理想、生存、命运及其存在的意义等,从一个较高的精神层面对某一人群或是人类所共有的创伤的安慰或是对人类社会固有的顽疾的批判,而批判的最终目的也就是让人得到精神意义上的新生,从精神上得到一个真正的自己。
而从杨德昌的电影中看,杨德昌对于“城市”的批判,就恰恰反映他对于台湾社会的病态的一种愤怒、悲恸。从而表现出对于人的一种人文关怀。在他看来,台湾社会的高速现代化忽略了对人本身的关注,如果说关注,那也只是关注的人作为社会结构中的一员的物质存在价值,而缺少了对于人的本身的一种关注,这种关注是非物质的,而是一种精神疗伤。如同鲁迅对于中国社会的批判。
二、电影符号――“固定长镜头”对于人文精神的表达
1.杨德昌电影固定长镜头的表达方式。
而另一个我要谈到的杨德昌的电影符号对人文关怀这个主题的运用就是长镜头,作为台湾新电影的代表人物杨德昌、侯孝贤,都是善于运用长镜头的运用,但是两者的风格却有明显的区别,侯孝贤总是喜欢运动的长镜头,表现的是舒缓的东方的美学神韵,注重的是一种写意的追求。杨德昌对于长镜头的运用没有侯孝贤的突出,但是却相当具有特点,他往往运用固定机位的长镜头,常常一部影片中定镜拍摄就占了70%以上。我认为杨德昌的固定长镜头的运用就是为了表现出对于真实的尽量还原,如巴赞所说的“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也正是之前提到的杨德昌自己所说的,“我的目标很明确,就是用电影来为台北市画肖像”,而长镜头就是他手中的画笔。在他看来用这样固定的长镜头就会越来越趋近对于现实的重现。巴赞认为蒙太奇的叙事性决定了导演在电影艺术中的自我表现,而长镜头记录性决定了导演的自我消除,蒙太奇引导乃至强迫观众进行选择,始终使观众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而长镜头提示观众进行选择,让观众“自由选择他们自己对事物和事件的解释”。杨德昌的长镜头的处理,在于他把摄像机作为观众的眼睛的重现,而不是通过导演的眼睛来对观众进行复述,给观众直接的现场感,突出一种真实感,他的固定长镜头的镜头语言在电影中表达出了一种冰冷的、旁观的效果,使影片具有一种理性的镜头批判,用镜头来表现出对于导演想要表达的批判色彩。长镜头能够更好地还原生活的原貌,这样使导演表达的思想更具说服力。
2.长镜头表现出的人文关怀。
篇10
在下午四点时,我们坐到莫愁湖内的棋文楼,顾彬先生接受了本刊的独家专访。(顾彬先生简介和在南京的影像见本刊封二《顾彬在南京》。)
育邦:作为一位独立的批评家,您经常就中国文学有关问题发出自己的声音,同时也惹来了许多争议,甚至有国内媒体送您一个绰号,叫“顾大炮”。这会不会给您带来困扰?
顾彬:我根本不看别人写我的什么文章。如果看的话,我怕我会骄傲。但我觉得应该做一个谦虚的人。另外呢,我应该走我自己的路,不应该让别人影响到我。如果我发现某一种批评或评判是对的,我应该改正我自己。我怎么会知道这些批评呢?特别可能是有道理的对我的批评。因为别人会给我报告中国媒体对我有什么报道,我也会关注我的妻子和在北京的亲戚收集相关的报道,他们会及时告诉我。有亲戚差不多每星期从北京打电话给我妻子,中国媒体有关我的消息,如果我的妻子觉得重要,她就向我报告。
育邦:我觉得您的一个重要的身份是批评家,您如何看待批评家与作家及其作品的关系?
顾彬:在我们的国家出一本书,出版社是不会请批评家写评论的。我们的批评家不可能从出版社或者作家手中拿到红包。如果有钱收,也是报纸给的。所以有一个评论家要写什么就写什么,你愿意写评论就写。批评是独立的,批评家不会考虑有没有红包。
另外,批评家与作家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德国有一位非常重要的批评家,现在80多岁了,在荷兰出生的犹太人。虽然他曾经遇到很多困难,但1945年之后他还是决定来到德国。他是一位独立的批评家,想什么就说什么。他和君特・格拉斯是非常要好的朋友,近几年,他公开批评格拉斯最近的小说写得不好,为此,格拉斯与他绝交了。还有一位女作家,上世纪80年代时,他非常重视她的诗歌,当女作家开始写小说,他就公开批评甚至批判她,所以他们也不再来往。但因为是一位年纪大的批评家在批判一位年轻女诗人的小说,反而回响很大,书销售得很好。
在德国有一个说法,没有书评不如有一个否定、否认你的书评。就是说,与其没有书评,不如有一个骂你的书评,如果批评家的评论是很过分的,反而容易刺激读者购买这些有问题的书。
育邦:作为一位批评家,这要求他思想上是独立的,学术精神上是自由的。他不会顾及利益或者朋友情面的。
顾彬:对,我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我现在有很多敌人。比方说,以前我有一个德国朋友,他在德国出版了一本《中国作家辞典》,是一本比较早发表的辞典,2004年的。当时书评很多,赞誉有加,所有的人都说它好。我想这是一本重要的书,我应该关注它。但我发现这本书有问题,就写书评告诉读者《中国作家辞典》的问题在哪里。他很生气,跟我说我们一辈子也做不成朋友了。如果这是他的反应的话,我觉得他在这个问题上不是认真的。
育邦:这其实关系到一个批评家的胸怀,他没有包容豁达的态度。
顾彬:对。
育邦:由于互联网、消费主义、快餐文化的兴起,严肃文学或者说纯文学的读者越来越少,也日益边缘化。请您谈一谈,在当下的语境下,纯文学作品如何与大众读者建立一种合理的、良性的循环关系?
顾彬:没有办法。我认为好的文学不可能是大多数人看的文学,好的文学是少数人看的。我们今天看的明天不看,今天不看的可能明天看。
我给你举一个简单的,也是可怕的例子:197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德国作家伯尔,基本上已经没有人再看,好像他在中国的地位还比较高。现在,在德国,研究德国文学的学者都说伯尔不是一名真正的作家,因为从现在看来,他没有什么文学价值了。为什么呢?他所有的小说都有两个明显毛病。20世纪40、50年代,他的作品还是可以的,他的德文也不错,没有什么大的问题;而到了60、70年代,他写的作品与现实太接近,老谈当时西德的政治问题,也就是太政治化了。还有一些社会上非常具体的问题,但是,他说的那些问题现在都解决了,谁还要看的他的作品呢?伯尔喜欢用一种老百姓的语言,现在我们每天都用这种方式的语言,大家听够了,厌倦了。现在看,他真正的作品是他在二次大战时写给家里的书信,但那时候,他根本不是作家,甚至还没有确定要走上作家的道路。这种情况就像1974、1975年我在北京,那时人们都在争相阅读浩然,可是,现在还有什么人看呢?
在德国,如果一个作家的书卖了一万册,我觉得他开始有问题了。一般来说,一个好的作家在德国卖3000或5000册就差不多了。
群众,也就是大众读者,并不一定要看我主张的精英文学,他们要看一种让他们快乐的读物,这我根本不反对。他们需要有人给他们讲一个精彩的故事。他们想了解当天发生的故事,肯定有人当天就去写。人们会拼命地去看这样的书。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人家就不一定还喜欢。所以,最不可靠的是大众读者。他们今天喜欢,不管明天。
育邦:您知道,在我们中国文学界,多年来普遍流行着“诺贝尔文学奖焦虑症”。作为中国文学的专家,您对此问题有何看法?
顾彬:诺贝尔文学奖是次要的,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并不一定就是好作家,你看我前面说的伯尔就是这样,现在都没有人看他的作品了。最近有一些作家,包括高行健在内,文学水平是很低的,但他能得到诺贝尔文学奖,跟政治有关系,他利用政治获奖。现在杨炼也准备得诺贝尔文学奖,但他没有办法。他用了一些办法,可是有问题。
所以说,诺贝尔文学奖并不真是一个好的文学奖,不少时候它是一个政治奖。但是也有一批获奖的作家水平很高,他们的风格独特,语言优美。
我注意到中国人与荷兰人有两个共同点,第一,都没有获得足球冠军,第二,都没有一个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我觉得荷兰有一个非常优秀的作家,一个游记小说家,他的小说和诗歌写得都非常棒,语言非常优美。如果下次有人得诺贝尔文学奖,我觉得应该是他。他70多岁了,他的作品在德国非常成功。他的德文翻译家非常优秀,我不能相信一个人的翻译为什么能那么好!
作家写作不应该考虑文学奖。别管它,作家只关心写作就可以了。
育邦:中国当代文学在目前的世界文学版图中到底占据着一个怎样的位置?
顾彬:我认为中国的诗人和他们的作品在世界文学中还是很有地位的。在德语国家中,很多文人、文学爱好者,特别是诗人对你们中国诗人都有较高的评价。当然有很多诗歌是我翻译的,每次开中国诗人的诗歌朗诵会,去的听众很多,反应也非常不错,书也大卖。
育邦:关于虚构文学,也就是小说,我想就不那么乐观了吧!
顾彬:嗯,对。在德国,最成功的当代文学应该是陆文夫的《美食家》,一直重版、再版,大概出了四五版。其中还有装帧设计特别优美的版本,德国电视台也报道过。《美食家》写得非常幽默,但结尾不是太好,我不满意。丁玲的《莎菲女士日记》也有重版,但写作时间较早,不能算是当代文学吧!鲁迅、茅盾、巴金有翻译,偶然有一些重版。但在德国,1949年之后的中国当代中长篇小说还没有哪一个比得上《美食家》成功。
育邦:一件文学作品要以另外的语言忠实呈现,就必须有优秀的翻译文本。您也是一名杰出的翻译家,请您谈一谈文学与翻译的关系。
顾彬:上午我在南京大学演讲的时候,也谈过翻译问题。我举一个例子吧,余华和莫言在美国很红,在德国也很不错。他们的作品很成功,这主要依赖葛浩文的英文翻译。谁没有学过翻译学呢?我也写过翻译方面的文章和书。但葛浩文的翻译不是认真的翻译,他的翻译不是我们所说的“忠实”,他的译本与原作对照有很多错误。陈思和也谈过这个问题。他翻译的并不是所有的字、所有的句子、所有的段落,而是运用一种综合翻译手段,他概括地,把书的大概意思、大概内容用英文重新写一遍。他不翻译,他重新写作。也就是这种原因,他把中国当代小说家的作品翻译成世界上的畅销小说,成功的小说了。葛浩文不翻译很多部分,比如他翻译姜戎的《狼图腾》,原作中有些可能是法西斯或纳粹的精神倾向,都没有翻译出来,否则所有的犹太人都会反对他,否则这本书在美国在德国或者其他西方国家就不会有人买有人看。也可以说,葛浩文把翻译作品民族化了。
这是按照读者和出版社的要求、按市场的要求来翻译的。其实这没有什么不好。但这个问题很复杂。
育邦:我们《青春》杂志是一份主要面对青年读者和青年作家的全国性文学杂志。成为一名好的读者与成为一名好的作者一样困难。有时候,我们无法满足读者的各种要求。您能否就此问题谈谈您的看法?
顾彬:文学不能仅仅满足读者的要求。如果一味地满足读者的要求,就会变成通俗读物。通俗读物可能今天会红,明天就没人要了!今天还有人看张贤亮的小说吗?他的作品完全不是文学的,那时候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谁都看,现在再看呢,他的故事是开玩笑的。
一个作家、一本杂志应该走自己的路。你们如果觉得读者有一点点道理的话,可以满足一下他们的要求。但一个作家不应该把他卖给读者,今天你满足他的要求,明天他就扔掉了,他是喜怒无常的。
育邦:对于青年作家的成长,您有什么具体建议吗?
顾彬:我经常与一些中国作家交流,有些青年作家问我怎么写才能在国外成功。我还记得,有一个中国学生来找我,他从来没有发表过作品,但他写了一个小说,他请我把它送给马悦然看。他是什么意思呢?“他应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是他从来都没有发表过什么东西。文学之路非常艰辛,非常辛苦。不辛苦的文学道路不是好的文学道路。一名作家,他在写作的时候,就不应该考虑意义上所谓的“成功”。对作家的严格要求是文学品质,他需要掌握优美的,好的语言。我认识国内国外很多作家,他们掌握自己的母语都非常的困难,这也是正常的。中文复杂,德文复杂,好的中文和好的德文更是如此,需要很多年才写得出来。
育邦:现在的文学杂志越来越困难了,请您谈谈这个问题,它如何在文学发展中承担自己的责任呢?
顾彬:你们中国的文学杂志现在越来越有困难,在我们德国也一样。我们的学校教育是很有问题的。现在大学的升学率都非常高,也就不能对高中生和大学生做精英教育的要求,他们的德文水平都比较差。上大学时,他们学习文学、阅读文学的兴趣和机会也减少了很多。像20世纪60、70年代出生的人,就没有办法接受语言水平很高的文学作品。比如德国有一个叫汉莎出版社的著名出版社,他们一直出版文学杂志,一年6期,在上世纪50、60年代红极一时,作品水平都相当高,当时在全国的发行量有4万多份,我估计现在有7000份就不错了。但我非常重视这份杂志,一直到现在还在看,因为我想了解世界上还有哪些了不起的作家。但很多人都不看了,因为这杂志语言太复杂,思想太复杂,没办法看。
育邦:最后问您一个私人问题,您喜欢中国美食、中国的茅台五粮液,喜欢吃辣子,有一位中国太太,可以说您有丰富的中国经验。这些生活经历与经验对于您的生命来说意味着什么?
顾彬:首先是健康问题。我现在用中文写小品,刚刚写了大蒜。我1981年来中国的时候,当时生病,但是不能吃药,譬如阿司匹林,过敏,脸肿得像小猪一样。我的中国朋友就建议我吃生蒜。1981年开始,我每天都吃生蒜,也吃生姜和辣椒,到现在为止,除去1988年的两天之外,我没有生过病。所以说,中国给我带来健康。德国人从不吃大蒜,所以他们很多人很早就死了!我很健康,还能活到92岁,120岁……这样,我就可以翻译更多的中国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