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父母作文范文

时间:2023-03-27 04:41: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孝顺父母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孝顺父母作文

篇1

今天我看到了一幅漫画,这幅漫画,让我觉得心灵受到了震撼,与此同时我也感到了一阵心酸,这个漫画中,有一个年轻的母亲,她十分疼爱自己的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着他,但是许多年之后,儿子长大成人,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却只让母亲吃着剩菜剩饭。

我认为,这幅漫画讽刺了那些社会中不懂得孝顺父母的人。当我们从母亲的怀中呱呱坠地,母亲和父亲变成单机的照顾自己长大的责任。我们有饭吃,有衣服穿,有学校可以去读书,这些都是父母为我们创造的。当一个人从又笑的孩童变成可以顶天立地的成人的时候,在这背后默默支持自己的,默默付出的,就是自己的父母。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尊老爱幼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遵守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将孝顺父母,永记心头,将感恩作为人生中必上的一课,心中永记,不能遗忘!

篇2

孝顺父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但有很多小孩子并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去孝顺父母。那到底我们应该怎样做才算孝顺呢?

要做个父母心中的乖乖儿其实并不太难。我们可以帮助妈妈做家务,分担她的辛劳;或者在妈妈工作完後,给她捶捶背,让她松弛一下;又或者是假日陪她去逛商店。至于爸爸方面,在假期里可以跟他去打球。这些都是可以培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也可以讨得他们的欢心。

如困以上各种方法都不管用。最好还是要听话,多些陪父母,藉此增加接触,沟通心事。又或可以讲一讲笑话,一天的工作疲劳都会因此而飞到九宵云外。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把学习搞好,这才是孝顺父母的最佳方法。子女的成绩优异,是每个父母最希望得到的安慰。

我觉得一些日常琐事,只要我们能够把握住,就可表现出亲子之爱,在平淡中交融着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温馨。这样子,在不知不觉间你己经成为父母心中的孝顺儿女了!

篇3

关键词:“孝”;诠释;养亲敬老

对于什么是孝这个问题,历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引申,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也使之成为歧义最多的伦理规范之一。但是,细细品茗典籍中先人对孝的诠释,归纳起来,大体不外乎以下几层意思:

一、善事父母,养亲敬老

这是子女敬爱父母的道德。《尔雅。释训》云:“善事父母,曰孝”。东汉人许慎从文字角度解释了孝:“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说文解字》)。何为善事父母?《孝经。经孝行》讲得很具体“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恶则致其哀,察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孔子的要求是要奉亲以养,还要事亲以敬。即要求做到“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他认为,从物质生活上关怀、赡养父母是孝的低层次,孝的高层次是“色难”,即侍奉父母要怀着崇敬的心情、愉悦的颜色,这才是难能可贵的。两个层次合起来才是真正的孝。

二、继志述老,顺乎亲意

《尚书。文侯之命》云:“击孝于前文人”。《传》曰:“继先祖之志,善述人之事也”。又说:“父母既没,慎行其道,不遗父母恶名,可谓能善终矣”。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孝即“无违”,又进一步解释“父在观其行,父没观其志,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孟子也说“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离娄上》)。战国的韩非提出“孝子不非其亲”,“非其亲者,知谓之不孝”(《韩非子。忠孝》)。也就是要求子女继承父母之志,不作恶事,使父母遭受骂名。同事,对父母绝对彻底地服从,生前服从,死后也要服从。即使父母错了也得乖乖地服从,即所谓“天下无不是地父母”,这是封建孝道最 核心的东西。

三、爱护身体,立身扬名

《礼记。祭义》中说:“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故君子顷步而弗敢忘孝也……一举足而不敢忘父母,是故道而不经,舟而不游,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行殆。一出言而不敢忘父母,是故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不辱其身,不羞其亲,可谓孝矣”。(《孝经。开宗明义章》)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意思是说,首先要把自己当做父母的 私有财产,认真加以保护,然后在社会中站住脚跟,立业扬名,让自己名传后世,以杨宗耀族,光耀门庭,这才算得上孝。

四、娶妻生子,传宗接代

《魏书。李孝伯传》中说:“三千之罪,莫大不孝;不孝之大,无过于绝祀”。生子传宗接代,使家族的生命不至于断绝,这是孝的硬性要求。也是孝子必尽的家庭和家族义务。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礼记》将五子作为丈夫出妻的七个理由之首。孝要求子女依父母之志去娶去嫁,而且婚后必须生子,如婚后无子,就是对祖先最大的不尊,对父母最大的不孝。

五、忠孝合一,移孝忠君

篇4

【关键词】传统孝文化;基本内容;分析

传统孝道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并且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内容,传统孝道思想曾对几千年的封建社会起到了社会伦理教化、政治思想统治等作用。在这一层面上来讲,传统孝道思想在中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被披上了带有封建色彩的面纱,但是,传统孝道思想、孝文化中蕴含的善事父母、尊老爱幼的思想以及诸多有益于调整家庭、人际等关系、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内容,是中华民族值得传承和称颂的美好品德。

一、传统孝文化

“孝”是指年幼者对年长者、位低者对位尊者所承担的道德责任,主要是子女敬养父母、臣民忠于君王。古语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这一点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传统文化极其重视个人道德品质修养的基础性作用。道德不仅是个体行为是非善恶的标准,不仅是人成之为人的根本,更是一种社会责任,一种能力,一种权利,一种力量。有德之人,能在社会上安身立命,促进社会秩序稳定和谐,有德的国君能得天命的支持,统御天下[1]。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孝经》中作出这样的阐述:“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孝文化,历史悠久、绵延传承,几千年沿袭下来的中国孝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菁华。正如正如谢幼伟说:“中国文化在某一意义上,可谓为‘孝的文化’。孝在中国文化上作用至大,地位至高;谈中国文化而忽视孝,即非于中国文化真有所知。[1]”的确,通流中国传统文化之脉络的孝文化成为各类型文化中的经典得以传承和发展,对于孝文化,不仅中国的学者有所钻研,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谈到中国“孝敬”问题时说:“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2]”由于我国古代孝文化是在传统农耕文明和宗法社会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一种伦理文化,所以,这种文化在形成后,更加注重调整亲子关系,并以此为主要关系涉及其他家庭成员关系的整套道德观念和伦理规范。随着中国传统孝道数千年的发展,它成为了一个庞大的体系,内容非常宽泛。孝道既是父子间爱与敬的基本情感,也是一个人应该需要具备的基本品德。孝道既可以协调家庭成员间的内部关系,又可以协调整个社会的君臣之间的关系[3]。

二、传统孝文化的基本内容

(一)养亲、敬亲

作为孝文化的内容之一,“养亲”不难理解,从字面意义上可以理解为:赡养父母。《吕氏春秋·孝行》中这样说:“民之本教曰孝,其行孝曰养。”这里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作为人的根本教育应该是教会其懂得孝,他所体现出的孝的行为,躬身而行的事情可称为“养”,即养亲。《盐铁论·孝养》说:“上孝养志,其次养色,其次养体。”上等的孝是满足父母的心愿,其次是以和悦的面色对待父母,再其次才是物质上的赡养[5]。《孝经·庶人章第六》中这样阐述:“用天之道,分地之力,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百姓要善于利用天时地利的变化来获取资源,谨慎照顾自己的身体,节约一切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用以供养自己的父母,这便是庶人应践行的孝道。在这里强调的就是养亲。另外,在《论语》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孔子的弟子子游问孝是什么,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所阐述意思为:人们认为的孝,是能够养活父母,并且自以为这就是孝顺了。其实这是不对的。人也养活狗和养活马,如果仅是供奉父母,且有一种不尊敬态度,那么养活父母和养犬马又有什么分别?只有敬才是孝的最高体现。子夏问孝道,孔子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认为,做到孝,最难的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有事情替父母去做,有了美酒菜肴让父母吃,这不难做到,难的是经常保持态度的愉悦,使双亲精神生活愉快[6]。这里所讲的就是敬亲

的重要意义。

(二)顺亲、荣亲

在“养亲、敬亲”的基础上,孝文化进一步发展形成了“顺亲、荣亲”的内容,并且,在我国传统思想内涵中,“敬亲”体现更多的是在“顺亲”这一内容上。我国传统道德伦理中所倡导的是对父母尽孝,沿袭至今,其表达方法大致为“孝敬双亲”,或是“孝顺父母”。从这一点不难看出,“孝敬”与“孝顺”是分不开的,“敬”与“顺”同样都是孝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大戴礼记·曾子事父母》中,曾子言:“孝子无私乐,父母所忧忧之,父母所乐乐之。孝子唯巧变,故父母安之。”子女因父母乐而乐,因父母忧而忧。这才是真正的“顺亲”。即使父母之命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只要无伤大雅,自己都应该自觉体谅和遵从[7]。

荣亲,则是在讲:作为儿女,一方面,肩负为父母争光、光宗耀祖的重任;另一方面,应该继承父辈事业,并将其延续至后代,发扬光大。荣亲的更高层面是要求子女具有积极乐观的心态,为整个家族的荣耀努力,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憧憬自己的人生理想。当然,这一方面的内容,在今天来看,存在一些极端现象,例如,子女因为感到自己没能达到荣亲的目标而自暴自弃,有的甚至放弃生命。

(三)祭亲、念亲

儒家重要代表人物对丧礼的目的、丧礼的内容、服丧的时间等都做了一个很好的阐释。这些都是祭祀的表现形式及内容,同样,孝文化作为儒家文化经典内容,当然离不开祭亲和念亲。虽然孔子重视丧祭之礼,但他追求的是孝子自然情感的流露,是对逝者真挚的思念和哀悼,而不是后期片面追求丧礼外在的琐碎和繁褥。这也正是孝文化中对于祭亲、念亲的独特升华。《孝经·丧亲章第十八》中:“孝子之丧亲也。哭不依,礼无容,言不文……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这里所提出的就是在父母去世以后,作为子女应该祭亲、念亲,并且这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子女对父母的孝,不仅要在生前情感和态度上对父母表示真诚的尊敬与爱戴,而且要在死后情感和态度上对父母表示虔诚的追念与祭祀,这是孔子孝道观的更高的道德要求[8]。

传统孝文化博大精深,包含诸多内容,笔者仅通过三个部分的内容对传统孝文化加以分析和阐述,只有深刻把握传统孝文化内涵,领会新时期孝道精神,才能更好的使孝文化内容的当代价值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注释:

[1]杨振华.“孝”的历史流变及其现代德育价值研究[d].武汉大学,2005.

[2]谢幼伟.孝与中国社会[a].谢幼伟.孝兴中国文化[c].青年军出版社,1946:2.

[3][5]肖波.中国孝文化概论[m].人民出版社,2012:3,65,76.

篇5

结果与分析

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作为儒家伦理和中华文化的原生性核心概念和首要德性,一直延衍至今。孝的核心和基础内容是“善事父母”,主要包括赡养、顺从和悦亲等内容。赡养,即从物质上奉养和悉心照料;顺从,指尊敬父母和不违背父母意志,使自己成为父母意志的执行者和体现者;悦亲则是指体贴和关心父母,在精神上使父母感到愉悦。在现实生活中,“孝道是一套子女以父母为主要对象之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的组……

20世纪的中国风云际会,社会急剧变迁。给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造成极大影响。孝道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同样也会发生诸多变化。因此,本文从实证研究出发,试图以青年代、中年代和老年代的城市居民的孝道态度和行为进行比较,从而说明代际之间的孝道态度和孝道行为的异同、继承与变化。

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根据社会认知理论,社会成员在社会认知过程中,一般会存在自我防御性归因,即“自我服务的偏向”。因此,为尽量避免归因偏差导致研究产生偏差,采用了调查对象对自身孝道态度和孝道行为的主观报告及对他人孝道态度和孝道行为的客观情况进行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2.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以15岁以上的武汉市城镇居民为总体,采用多阶段定额抽样选取调查对象。样本构成情况见表1。年龄范围:青年代——15-22岁。1979年是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起始之年,此年龄群体深受改革开放的影响。中年代——32-55岁。此年龄群体一般均为在岗职工,基本上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出生,在改革开放前确立了基本的价值观和人生理念。老年代——65岁及以上。此年龄段的人带有较强烈的“边际人”色彩,跨越了两个时代和两种制度。

3.资料收集方法:本次调查采取问卷法收集资料。问卷中将赡养分解为“照顾父母”和“金钱资助父母”,顺从分解为“尊敬父母”和“顺从父母”,悦亲分解为“体贴和令父母开心”和“经常问候父母”。本次调查于2001年10月由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组织完成。

结果与分析

1.三代城市居民对孝道态度的自我报告

附图

分析城市居民的孝道态度,从赡养、顺从和悦亲等三个方面来进行。表2的结果表明:就赡养层次看,在“中国人照顾老年父母是他们的责任”上,三代城市居民持赞同态度分别为91.9%、92.5%和92.5%,基本一致。而在“中国人在金钱上资助老年父母是他们的责任”上,赞同态度随年龄递增而呈下降趋势,青年代77.4%,中年代70.4%,老年代71.6%;同时,不赞同态度呈明显的上升趋势,青年代4.1%,中年代7.5%,老年代16.5%。这说明年龄与赞同态度呈负相关,即年龄越大,越不赞同。

对顺从层次分析的结果则是,三代城市居民对“中国人尊敬老年父母是他们的责任”均持非常肯定的态度,青年代、中年代、老年代的肯定态度很类似,分别为93.4%、93.5%和97.5%。而在“中国人顺从老年父母是他们的责任”上年龄越大,越倾向于赞同。青年代、中年代、老年代的肯定比率分别为43.1%、57.3%和66.1%。

就悦亲层次看,三代城市居民在“中国人体贴和令老年父母开心是他们的责任”和“中国人经常问候老年父母是他们的责任”上,年龄越大,越倾向于赞同,也越需要精神上的抚慰和孝心表达。青年代分别有87.4%和86.2%,中年代为90.5%和93.5%,老年代就更高,分别有94.5%和97.5%。这说明“悦亲”层次依然在全社会范围内占据主导地位。

2.三代城市居民对“老年人期望他们儿女履行其责任”的主观评价

让受调查者对“老年人期望他们儿女履行其责任”进行主观评价,实际上是一种“换位思考”的方法。那么,“换位思考”之后,三代城市居民对孝道态度的评价如何?

附图

通过对表3的分析,就赡养层面来说,在“老年人期望儿女照顾”和“老年人期望儿女在金钱上资助”的评价上相差明显,在选择“完全是”上,青年代分别为24.5%和5.8%,中年代分别为39.6%和18.8%,老年代分别为53.7%和30.3%。但是否就说明他们之间确实存在很大区别?这种情况,虽然能表明三代之间存在差别,但更能说明被调查者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因为青年代是15-22岁,正处于被父母照顾和金钱资助时期。他们对老年人状况的认识,主要从自己父母及同辈群体的父母中去了解,并由身边事实去推论全社会,其比例理所当然较低。作为32-55岁的中年代,他们首先考虑的是抚育下一代,他们的父母作为城市居民,一般有国家的各种保障,不大需要自己照顾和金钱资助,在当前大量失业情况下,许多儿女还要从退休的老年父母那里寻求金钱资助,其评价较低也是情理之中。老年代完全作为自身立场的发言者,对需要照顾和金钱资助有切实的感受,评价肯定较高。

从顺从层面看,青、中、老三代城市居民对“老年人期望儿女尊敬他们”的评价一致,持肯定态度的比率分别为90.4%、97.5%和96.0%;而对“老年人期望儿女顺从他们”的评价则区别明显。青年代的评价态度较消极(67.7%),中年代次之(77.6%),老年代最积极(85.7%)。从悦亲层次看,三代城市居民对“老年人期望儿女体贴和令他们开心”的评价较一致,青、中、老三代的肯定比率分别为88.2%、93.4%和94.6%。在“老年人期望儿女经常问候他们”上随着年龄的递增,态度也越趋肯定。尽管三代之间存在差别,但孝道态度的悦亲层次依然深存人心。

3.三代城市居民对自身孝道行为的报告和对周围人的孝道行为的主观评价的具体情况及对比分析

探讨三代城市居民的孝道行为,从他们对孝道行为的自我报告与对他们周围人的孝道行为的主观评价之间进行比较来进行。通过对表4和表5的对比分析,来探讨三代城市居民的孝道行为之间的区别和共同点。

附图

在孝道行为的赡养层面上,表4(Ⅰ)表明,三代城市居民在“照顾父母”的行为上,老年代比青年代高出很多,而表5(Ⅰ)中老年代和青年代之间的差距较小。通过表4(Ⅰ)和表5(Ⅰ)对比分析,老年代对周围人的主观评价比自我报告低了17.3%(65.8%-48.5%),而青年代则高出了11.9%(39.0%-27.1%)。因此可以说,表4(Ⅰ)的自我报告受到了主体实际情况的限制,因为青年代大多数正处于父母照顾;表5(Ⅰ)则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现实情况。

对于“金钱资助父母”方面,表4(Ⅱ)和表5(Ⅱ)则呈现出相反的差异趋势。表4(Ⅱ)表明,三代城市居民的“金钱资助父母”行为是年龄越大,越趋肯定;而表5(Ⅱ)对“周围的人在金钱上资助父母”上是年龄越大,评价越低。其中突出的矛盾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老年代在自我报告中给予肯定评价超过一半(52.1%),而在对周围的人的孝道行为给予否定评价,比率也超过一半(52.1%);另一方面表现在于青年代和中年代,他们在自我报告中给予肯定评价分别只有16.1%和24.8%,而在对周围的人的孝道行为给予肯定却分别是37.5%和28.9%。这既反映出老年代在对“金钱资助父母”孝道行为的现实不够满意的情况下,更加认同其原有的孝道行为;同时也反映出,青年代在求学和就业的重负下,以及城市中较普遍的失业现象(下岗者很多是中年代的成员),使他们从金钱上资助老年父母心有余而力不足。

附图

就顺从行为来分析,三代城市居民在“尊敬父母”行为上,无论是自我报告(表4),还是主观评价(表5)上均存在差异。而且,三代城市居民在自我报告与主观评价中的肯定态度均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表4(Ⅳ)表明,三代城市居民自我报告在“顺从父母”上也表现出显著差异,青年代持肯定态度的为43.2%,中年代57.0%,老年代70.2%;而在表5(Ⅳ)中对“周围的人对其父母顺从”的主观评价上却较为一致:青年代、中年代、老年代持肯定态度的分别为33.0%、42.3%和42.9%。表4(Ⅳ)和表5(Ⅳ)对比,三代城市居民在自我报告与主观评价的差额分别为10.2%、14.7%和27.1%。如何解释这种矛盾现象?首先是因为调查对象“自我服务偏向”而导致的结果,每人对自己行为进行了美化。另外,这既是孝文化中顺从观念的深入国民性的结果,几千年沉积下来又深入国民性的孝文化,“尊敬父母”和“顺从父母”等仍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而存在国民的心性之中。因此即使“顺从父母”在当代已没有好名声,但考虑到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却仍然从“自我照顾”——即“表明自己是孝子或孝女”出发,将自己的顺从行为进行了过高的报告。而通过对“周围的人对其父母顺从”的主观评价,则较接近社会现实。从而说明,“顺从行为”仍然被认为是孝文化中的组成部分,但也必须承认,实际生活中年龄越轻,顺从父母的观念越淡,行为越少。

从悦亲层次看,表4(Ⅴ)(Ⅵ)和表5(Ⅴ)(Ⅵ)表明,三代城市居民之间,对于自身孝道行为的自我报告和对“周围的人对其父母履行其责任”的主观评价基本一致,而且比例均比较高。说明孝道行为的悦亲层面,仍然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小结

通过表2至表5等内容的分析,可以得出当代孝文化的主要特点:

1.孝文化仍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当代社会成员中——无论是经历过新旧社会制度的成员,还是新社会制度下成长的成员,对“照顾父母”、“尊敬父母”和“体贴父母和令他们开心”,有着相当认同性。这构成了社会成员孝道态度最坚实的组成部分。孝文化仍然是一种较为突出的中国国民性。

篇6

摘 要:佛经故事《弃老国缘》是一个经典的佛教孝道故事。佛教独特的孝道思想与对中华文化影响甚大的儒家孝道思想有明显的不同之处。然而两者在佛教自东汉明帝永平十年传入中国以来相互斗争又相互融合,共同融进了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之中。在现代社会,仍可以看到这两种孝道文化的痕迹。

关键词:佛经故事《弃老国缘》佛教孝道思想儒家孝道思想

佛经故事《弃老国缘》体现的孝道思想

《杂宝藏经》卷一的《弃老国缘》讲述的是很久以前,有个国家名为“弃老”,其风俗是把老人带到偏远的地方抛弃。有一个大臣孝顺,舍不得将老父亲按惯例赶走,就偷偷在地底下挖了一件密室,将父亲安置在里边随时孝养。当时来了个天神对这个国家进行考验。所出的难题众人皆无法解答,这时,大臣回去请教老父亲,在危机的时候挽救了国家。事后,国王知道了是大臣的父亲的功劳,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立马尊大臣之父为师,并普告天下,废弃弃老的习俗,有不孝父母,不敬师长都当加大罪。故事的情节和结局明确地宣扬了孝道的思想,而其中天神给国王出的几个难题和老父亲的解答更是突出地反映了佛教的孝道思想。具体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强调要敬信三宝,供养父母师长。故事中,天神变成一个连骸拄骨的饿人,问国王,世界上还有比他更饥穷瘦苦的人?大臣的父亲说道“世间有人,悭贪嫉,不信三宝,不能供养父母师长,将来之世,堕饿鬼中,百千万岁,不闻水谷之名,身如太山,腹如大谷,咽如细针,发如锥刀,缠身至脚,举动之时,支节火然。如此之人,剧汝饥苦,百千万倍。”①形象地描绘出不愿供养父母师长之人在地狱将遭受的痛苦。由此告诫世人要善对父母,为来世积福报。之后又从正面肯定敬信三宝,孝顺父母,精进持戒的人能获得福报,转生天上,胜过常人百千万倍。

第二,认为不但要供养父母师长,更要由孝到信,由信到忠。故事里天神变成一个身披枷锁铁链,全身冒火的人,问国王,世界上还有比他更苦的人么?大臣的父亲答道:“世间有人,不孝父母,逆害师长,叛于夫主,诽谤三尊,将来之世,堕如地狱,刀山剑树,火车炉炭,陷河沸屎,刀道火道,如是众苦,无量无边,不可计数,以此方之,剧汝困苦,百千万倍。”②在这里,佛经把不孝引申到不信,不忠。连父母都不孝顺的人,更难做到对朋友信,对君主忠。这与《论语》中“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所表达的意思有相通之处。

第三,指出了行孝的根源在于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故事中天神问国王如何分辨两只外表一样马谁母谁子?大臣的父亲答道:“与草令食。若是母者,必推草与子。”③正是因为父母恩情重如山,儿女后代难完报。父母在养育儿女时,受了无数艰难困苦,作为后代,应该生起感恩心,以报父母之深恩。佛在《父母恩重难报经》中将母恩归为十种:一者怀胎守护恩,二者临产受苦恩;三者生子忘忧恩,四者咽苦吐甘恩;五者回干就湿恩,六者哺乳养育恩;七者洗濯不净恩,八者远行忆念恩;九者深加体恤恩,十者究竟怜悯恩。④而佛教的报恩不仅讲今世,而且注重来世,由此推及到对一切众生起好感,生慈心。因为万物都可能是过去父母的精神所化成的,所以要戒杀。这也是出于孝心的表现。

总之,佛教的孝道思想认为孝行应该不仅停留在赡养承欢的层面,并且需要提升到令父母出离生死轮回的高度。宣扬戒孝合一的思想,认为行孝是持戒的基础和前提,而持戒又是善的源泉,归根结底,孝是众善之本,持戒和行孝的关系至为密切。各种戒律在外道之人看来可能太过严苛,但是佛家宣扬行善尽孝的思想还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中华民族孝道文化的丰富发展做出了贡献。

如儒家“孝道”思想与佛教“孝道”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融合

佛教自东汉明帝永平十年传入中国以来,一直受到儒家正统的非难,儒家认为佛门弟子,违背父母意愿,辞亲别祖,不娶不嫁,绝嗣无后,是为大不孝。但是在古代,儒家思想作为统治阶级捍卫正统的思想武器,主要是被“知识分子”所接受,而佛教向往极乐世界,为来世积福祉的主张却在广大的穷苦劳动人民中有广泛的影响。儒家和佛教都是兼容性比较强的学说,并没有盲目排外,因此,在将近两千年的互相碰撞、磨合中,两者出现了一些融合的产物。

第一,佛教宣扬戒孝合一的思想。早在三国时的康僧会,就把佛教的持戒与世俗的尽孝联系起来,认为戒酒是“奉孝不醉”。由此,中国佛教历来有倡导持戒与行孝统一,宣扬戒孝合一的思想。《梵网经》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⑤说的就是,行孝便是持戒,行孝与持戒都有一样的功德,持戒与尽孝合而为一。首先孝为戒先,行孝就是持戒;其次戒为孝蕴,持戒就是尽孝。大戒以孝为先,众善由戒而生,如无戒,善无从生,而无孝,戒无所依。故经云:“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佛遗教三经要义丁四说劝修戒利益》⑥

第二,佛教将轮回报应与孝道结合起来。佛经通过描述不孝之人将要受到的种种地狱苦难,和持孝之人将要获得的种种天堂福祉来从两方面告诫世人,应该敬信三宝,孝顺父母。而佛门之中又有众多感人至深的孝亲事迹,众高僧用身体力行的方式,指引众生。佛教伟大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为报父母深恩,曾在父母生命垂危时,连自己身上的肉也割下来供养父母。后来又升忉利天为母说法,在皇宫为父阐扬净土,令其闻法生信,超升三界。又如弘一大师每逢“母难日”,必于佛前虔诵《地藏菩萨本愿经》以此功德回向先母。有一次,他在听静权法师讲《地藏经》时,禁不住痛哭失声,忆及先母生前为他所受的种种折磨,比他自己过着无柴无米的日子还难受。

第三,送子观音的偶像崇拜融合了佛教与儒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虽然佛教宣扬超脱红尘,无念无欲,不嫁不娶。但是由於佛教宣称观音慈悲为怀,救助众生,中国人民便在她的众多神通中增加了送子的神通,而且信徒众多,特别受还没怀孕的妇女推崇。这正是儒家注重子嗣繁衍的思想对佛教的影响的具体体现。

综上所述,孔子代表的儒家的孝道思想与佛教的孝道思想在本质是的一致的,都是为了对父母报恩,尊敬,供养父母。而在具体表现形式上各有其特点,孔子更强调对父母的尊敬之心,以及通过严守礼的规定,传承父母的血脉,继承发展父母的功业等方面来表现孝道;而佛教更注重为父母积福报,不仅在今生供养父母,而且为了不误伤的前世父母而戒杀生,并对一切生灵怀有敬畏之心。两者对中国传统孝道文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儒家的孝道思想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之魂有重大贡献。在现代社会,重新审视这两者的孝道思想,吸取其中的精华,陶冶审视自身的行为举止,对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有积极的意义。(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注解:

① (北魏)吉迦夜昙曜译选.杂宝藏经.花城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第19页.

② (北魏)吉迦夜昙曜译选.杂宝藏经.花城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第19页.

③ (北魏)吉迦夜昙曜译选.杂宝藏经.花城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第20页.

④ 释证严讲述.父母恩重难报经.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6页.

篇7

古语道:百善孝为先,孝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品质。乌鸦能反哺,羔羊会跪乳,而我们,新时代的学生,难道真的不如乌鸦,不如羔羊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关于孝顺主题演讲稿600字范文,请您阅读!

孝顺主题演讲稿600字范文1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孝敬长辈做孝顺儿女》。

昨天是九九重阳节也是敬老节,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什么是孝?我认为,孝就是爱,就是要像父母爱自己那样去爱他们。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教给了我们做人的道理,我们的每一步成长都凝结着父母的心血。所以,我们要孝敬父母,感恩父母。

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常常是细小琐碎却无微不至。孝敬父母和长辈是一个人起码的道德。没有父母的生养,小辈就不能成人,父母为小辈的成长付出了无数心血,晚辈应该关心他们,尊敬他们。尽管我们还小,在我们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说不完,道不尽的。孝敬用毕生的心血养育你的父母,这才是我们当代学生应有的美德。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为你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大海。当我们遇到困难,能倾注所有一切来帮助我们的人,是父母。当我们受到委屈,能耐心听我们哭诉的人,是父母。当我们犯错误时,能毫不犹豫地原谅我们的人,是父母。当我们取得好成绩时,会衷心为我们庆祝,与我们分享喜悦的,是父母。

生活并非想象中那样完美,父母的辛勤是我们无法体会的,我们虽不能与父母分担生活的艰辛、创业的艰难,但我们在生活上可以少让父母为自己操心。当父母生病时,我们是否应担起责任,照顾父母?要知道,哪怕一句关心的话语,哪怕一碗自己做好的方便面,一杯热茶,都会慰藉父母曾为我们百般焦虑的心。感恩父母,并不难做到。

我们也许会记得感谢在人生道路上帮助过我们的朋友,也许会记得感谢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是的,他们当然是我们要感谢的,可同时,我们更不应该忘记,父母,永远是我们最值得感谢的人!

怀有一颗感恩之心的人们,让我们一起,用心铭记父母所有的恩情,用心理解父母所有的厚爱,用心感恩父母所有的关怀。

孝顺主题演讲稿600字范文2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孝心孝道》。

是谁教会了我们吖吖学语?是谁用甘甜的乳汁辛苦地哺育我们?又是谁将自己的年华飞逝换来了我们成长着的生命?是父母!人们说:母爱如水,滋润生长;父爱如山,遮风挡雨。我觉得,父母对我们的爱就像一杯咖啡,静静地向周围弥漫特殊的芳香,它的味道稍带苦涩,而它的糖份却积存在杯底,只有喝到最后,才能品出它那香甜的滋味。仔细回想,夏天那一盘甘爽的西瓜,冬天那一杯温热的牛奶,学习时那一句关心的问候,玩耍时那一声小心的叮咛……父母总是在暗处默默地做我们成长的基石,多少苦累,却从未说过一次。对于如此莫大的恩情,我们怎能不给予回报呢?苏辙曾说: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还记得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田世国吗?田世国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但他把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母亲的生命也许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爱已经坚如磐石。

古语道:百善孝为先,孝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品质。只不过,有些人的孝心被生活的飞尘所掩盖了。可是在我们同学中,不孝敬父母之事时常发生,有些同学厌烦父母的唠叨,常常与父母顶嘴,殊不知,那些唠叨满载着父母的爱;有些同学从未关怀过父母,把父母当成自己的金库,殊不知,爱不是无底洞;有些同学视父母的爱为理所当然,殊不知,父母也需要爱……这样的事时常发生,不由得令人心忧。

乌鸦能反哺,羔羊会跪乳,而我们,新时代的中学生,难道真的不如乌鸦,不如羔羊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却能引发我们的深思。孝心,并非是长大后才有的责任,也并非是用金钱就能弥补。孝心的终极奥义,就是爱。孝心其实很简单,比如,为家里清扫一次房间;为母亲倒一杯水;为父亲捶一次背……这是多么简单,可是同样是这些小事,却能让父母感动很久很久。孝不需要山珍海味,同样也不需要千万豪宅,也许你的孝心不豪华,只是一次优秀的作业,一张100分的试卷。但是,我相信,父母一定会接受它,因为,这里满载着真诚的爱!这才是给予父母的礼物!当然,我们要孝敬的不仅仅是父母,还有关心、疼爱我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人。对于他们我们同样也要敬孝心,讲孝道。

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做起吧!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建筑心中永恒的爱的神殿,共同在繁忙的学习中,抽出一点时间,把孝心带回家,让父母,长辈们沐浴最温暖的爱的阳光!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孝顺主题演讲稿600字范文3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中华美德——从孝敬父母开始》。

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诉说不完的:吮着母亲的乳汁离开襁褓、在父母的扶持下迈开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儿歌声中入睡、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成长、灾灾病病使父母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读书升学费花去了父母多少心血、将来立业成家铺垫着父母多少艰辛。可以说,父母养育自己的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这种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如果人类应该有爱,那么首先要爱自己的父母,其次才能谈到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爱祖国……亲情是一个人善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这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各样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

试想,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谁还相信他这个人呢?又有谁愿意和他打交道呢?如果一个人孝敬父母,可想而知,他也一定很尊敬他人,也一定有许多人尊敬他。那么,他一定可以在生活中取得成功。

有首歌中唱道: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求子女为家做多大贡献……所以将来不管我们走到哪里,都要记着爸爸、妈妈;而且更要趁现在在他们身边的时候,多孝敬他们。

谢谢大家!

孝顺主题演讲稿600字范文4百行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孝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孝是一首动听的歌传诵至今,孝是我们每个人该有的最基本的美德。

悠悠五千年,长江黄河的滔滔玉液,孕育了多少孝感动天的古老传说。从西汉的董永卖身葬父,东汉的黄香扇枕温衾,三国的孟宗哭笋,到今天的山里女子佘银花三十年如一日的照顾残疾母亲。这样的故事太多太多,他们给予我们心灵太多的震撼和感动,他们是我们心灵的浸润剂。

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古老的故事已经演变成了一种文化,但是孝不仅死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行动。那么孝到是什么呢?孝是沉香不怕艰难险阻,排除万难一定要救出母亲的赤子之心,孝是许士林为了救母亲磕红的额头,孝是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的远见。

从古至今,孝的故事永不落幕,无论什么时候,孝都不会过时,一个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更好的感恩他人,感恩社会。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呢?

孝顺主题演讲稿600字范文5“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为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襟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以及的脆弱.

儿行千里,母担忧。当我们常年在外奔波的时候,也该停一停、歇一歇脚步,去看看父母。几句交谈,父母就能得到莫大的喜悦;不需要礼物,不需要金钱,父母能看到我们高高兴兴、平平安安就是一辈子的心愿。不管我们是穷是富,不管我们有无成就,要知道父母不嫌儿丑,儿女永远都是老人心目中的孩子。,每个子女在自己的父母眼里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但我们也总不能永远在父母的襁褓里成长吧!我们也不要把父母关心我们和照顾我们的习惯当作是一种义务,因为我们总有一天要长大,总有一天要离开,总有一天翅膀回硬,回飞出那照着我们的呵护伞,去寻找那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可不管我们走的再远,家永远遗留着我们温暖的归宿,家里也有我们最亲最爱的人.

篇8

古人云:天道远,人道迩,所谓孝道就在我们身边。那么孝的本义是什么呢?许慎说:“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老”,代表着年老的双亲;“子”,代表子女;“老”在上,“子”在下,会合其字即意味着:“做子女的,顺承父母,那就是孝”,从行动上来看,“子”背着“老”,涵意即说父母年老体衰行动不便,须子女背着代步,其中充满着感恩、报恩、关怀之意。

“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在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中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孔子思想和儒学就具有几千年的主导地位,而孝敬长辈、善待父母则是孔子思想和儒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孝”作为子女起码的道德和责任是任何社会都不可缺少的美德,甚至可以这么说,“孝”是一种永远不会过时的民族美德。父母长辈对儿女的恩情,是无比深厚的,也是无私的,更是伟大的。而我们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就是做人的起码道德了。

可是,如今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怪现象却不得不让人深思:笔者所在的农村,有许多儿女众多的老人,含辛茹苦地把儿女抚养成人又把孙儿带大,最终却落得无人赡养的凄凉下场;一些年纪轻轻有劳动能力的年轻人,不愿到任何单位吃苦、磨练,主动放弃了就业的机会,安安稳稳地在家里呆着,成为了“啃老族”。

社会在前进,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难道人们的思想、观念反而不如几千年前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笔者认为我们不得不重拾经典,把我们遗忘甚至丢弃的孝道灌输给学生,让孝道重现时代的光彩。

笔者就自己阅读《论语》的体会,简单谈谈中学生该传承哪些“孝”。

孔子在“孝养”的基础上提出“敬”、“爱”、“顺”的观点。“孝养”是上古时期“孝”的基本涵义。而孔子认为,“孝”不仅仅是指子女在物质上赡养父母,更重要的是从精神上和情感上去慰藉、尊敬和善待父母。因此,孔子在“孝养”的基础上提出了“敬”、“爱”、“顺”的观点。

第一,对父母要“敬” 所谓“敬”指的是子女要发自内心尊敬父母,和颜悦色侍奉父母。《为政》篇载: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从孔子对子游简短却意味隽永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满足父母的物质要求,保证他们吃饱穿暖无饥无寒只是做到了“能养”,至于犬马也能做到“养”。在“养”的同时还要“敬”。从本质上来说,子女对父母的“敬”是对父母为子女辛劳一生的承认和尊重。而只有真诚感情的投入才能标明和提升人区别于犬马的价值和地位。所以孔子在回答子夏问孝时语重心长地说“色难”。有劳役杂事子女去做,有酒食供父母吃喝,缺乏对待父母和颜悦色和毕恭毕敬的态度,这也不是真正地尽孝。孝行所难得的不是晨昏定省、衣食供养无缺,而重在有一份诚挚的爱心和虔敬的孝思。只有心怀诚敬,才能善事父母。否则,再好的但毫无敬爱之心的供养,也只是“犬马之养”。细看周围我们不难发现,如今的众多学子,毕业后一段时期,不仅不能满足父母的物质需求还得伸手求父母支援,我们不能像孔子那样要求他们如何孝敬父母,但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心存感激,对父母心怀敬意,对父母要和颜悦色和毕恭毕敬,却是为人子女该做的。

第二,对父母要“爱” 所谓“爱”指的是子女关怀、体贴父母和温暖父母。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孔子认为,作为子女,要多加关心父母,尽可能地保持其健康长寿和精神愉悦。作为孝子,父母的年龄不可不知,一方面因父母高寿而高兴,另一方面因父母日渐衰老而心生恐惧。父母的年岁越增,在世的时光也会越来越少,孝子应陪伴在父母身边及时行孝。否则一旦当操劳一生的父母突然去世,子女将再也没有尽孝的机会,徒留许多悔恨和遗憾。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父母年纪越来越大,身体逐渐衰弱,难免疾病缠身甚至卧病在床。这时父母最需要子女的体贴和关照。子女要尽心尽力地照顾好父母。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子女如果远游,则无法侍奉父母,是不能够很好尽孝的。所以孔子主张“不远游”。但同时孔子也不是极力反对子女离开父母远游,如果非要离开父母,则需要“游必有方”。“方”有方向、方法、地方和礼法规范等多种含义。“游必有方”是说子女出门远游,一要讲清去处,一旦有事可招之即回;二要安排好老人,使年迈体衰的父母得到照应;三是到了目的地及时告知父母,以释父母之挂怀;四是在外面守规矩,行为合乎礼法规范,不让父母为其担心。其最重要的意思是强调时时处处为父母着想,外出时要从各个方面考虑到父母,切实安顿好父母,保证老人在物质上无忧精神上无虑。广告片中那个房子、电视、家庭影院什么都不缺的老人是都市有产者孤独老人的写照,虽然孤独但她的物质生活是充足的,并且她还有电话的慰问。可是农村里的许多父母,生、老、病、死无人问津在本地农村还很普遍,子女为了赚钱养家糊口是正当的理由,但对于养育他们的父母就找不到赡养的理由?别让疼爱自己的爷爷奶奶孤独是留守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而且是必要的课程。要对老人敬孝心,关心、关爱、体贴要先行。

第三,对父母要“顺” 所谓“顺”指的是子女要承顺于父母,尽量不触犯父母,但孔子同时强调“顺”不是对父母毫无原则盲目顺从。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里仁》)几谏,有不断委婉劝谏之意。孔子认为,侍奉父母,如果他们有不对的地方,为人子应当尽力规劝,但劝谏时态度要委婉,不要粗暴。即使是反复劝谏,父母仍不接受自己的意见,也应恭敬而不违礼。显然,在孔子看来,父母做事不一定都正确,也有不是的父母。因此也不能一味地去顺从父母。孔子告诫我们父母做事也有不正确的时候,但倾听父母的心声,尊重父母的想法,也是必不可少的。

父母是我们最大的恩人,也是我们无以为报的恩人,为人子者只有在父母的在天之年尽自己微薄的孝心,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时才追悔莫及,更不能在父母的脸上抹黑,随时把有权有势的父母拿出来当挡箭牌,告诉别人“我的父亲是李刚”那你就是不孝之子了。

父母在世时要对他们尊重、理解、倾听,好生侍奉父母,有朝一日父母离我们去了,孔子认为子女尽孝还没有停止,“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中庸・十九》)在孔子看来,父母虽然过世,但儿女对他们真诚笃厚的感情永远存在。父母去世后仍需尽孝,才是达到了孝的极至。而侍奉的方式便是慎终、追远。所谓“慎终”指的是谨慎地办理双亲的丧葬之事,把给父母送终当作大事。慎,指的是认真对待,不能敷衍了事。正如孔子所说的“丧事不敢不勉。”(《子罕》)但也不能一味推崇厚葬,要根据经济条件办理。《先进》篇载: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可见,对于丧葬之事,孔子并不推崇厚葬。对于父母之葬,孔子极为强调怀有悲痛哀戚的感情。他说:“丧,与其易也,宁戚。”(《八佾》)又说:“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孔子的弟子子游说:“丧致乎哀而止”,曾子说:“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这些都突出表现了一个共同的主旨:哀戚的真挚感情是丧葬的根本和灵魂;没有它,丧葬再讲究也会流于毫无意义的形式。所谓“追远”指的是虔诚地祭祀双亲和祖先。

篇9

弟子规学习心得体会

为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建设,丰富校园文化,我校响应教育局的号召,全校师生进行诵读《弟子规》,学习圣人经典,传承民族圣人经典文化的读书学习活动。全校上下、师生之间、班级之间,处处呈现出学习、诵读、力行《弟子规》的情景。现在,学生诵读学习《弟子规》的情景给我们的校园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使我受益非浅,它增长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灵。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我有三点体会: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就充分体现了“孝”字的重要性,古人有云:“百事孝为先”,可见,孝是做人的根本。

第二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为人要谦虚。“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些都是古人总结出的经验。而《弟子规》则给出了系统的准则“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如果能够把这些都落实到行为上,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加融洽,整个社会都会更加和谐。

第三要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则警”只有懂得时刻反省自己,规正自己的人,才可以使其自身有长足的进步。这才应该是人一生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弟子规》讲述的是我们身边的学问,我们学习古圣贤经典文化,是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为人处世的根基。学习弟子规优秀心得体会。学习《弟子规》,不光要会诵读,重要是能做到,并且长期坚持,最终把它作为我们生活中的的行为准则。

弟子规学习心得

为人子女: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一个比较孝顺的人,自从学习了弟子规以后,发现自己其实是一个很不孝顺的女儿。《弟子规》开篇入则孝头两句话“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汗颜啊,哪一条也没做到。以前在家时,早上妈妈叫我起床,经常装作听不见,直至第三遍听出妈妈要生气骂人了,才极不情愿的答应着起床;妈妈让我刷碗,做家务也及其不愿意,经常推三阻四的;认为父母没自己的见解高等,直至学了《弟子规》才发现原来自己有多么的不孝顺。弟子规里告诫我们对于亲人伤感情的话要忍住,可是反思一下自己,有时觉得自己很有理,就硬是要去力争,现在想想就算是你再有理为此伤了亲情值得吗,赢了理又怎么样呢?伤了我们最爱的人和最爱我们人的心,我们真的赢了吗?家庭的和睦融洽会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会幸福吗?我们的最爱的家人会幸福吗?

《孝经》里把孝顺父母分了三个等级,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而养父母之身只是最初级基本的层次,所以每个月不管给多少给父母,并不代表你真正孝顺父母,每月给父母钱,确经常指责顶撞父母也是大不孝。

为人父母:

已经是为人父母的朋友们,建议先不要拿《弟子规》当做标准,看孩子哪哪都不对而指责孩子,学习《弟子规》不是让我们拿着《弟子规》的标准去批评指责别人,而是要学习力行《弟子规》让我们身边的人认同我们,使我们的家庭和睦,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友善。

“教者,上所施,下所效”所以教育最重要的本质是以身作则。“育者教子使做善也”,教孩子做善良的人。所以不要抱怨孩子不听话,想想我们时如何对待我们自己的父母的,还记得中央台早年的那则公益广告吗?妈妈给自己的母亲洗脚,孩子看见了,也学者打盆水给妈妈洗脚。这就是以身作则的力量。

还有不要太溺爱孩子,从小就宠着惯着什么家务也不让做,有一天你觉得孩子长大了,或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应该帮你做家务时你觉得孩子会做吗?那是谁养成孩子的习惯的呢?所以家长朋友们一定要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有所警觉,怎样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利于孩子一生。

关于弟子规的学习心得体会

《弟子规》这本书的内容,是圣人对学生的训示,为人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还要对自已行为约束,诚实可信,博爱众生并亲近有德行的人。

百善孝为先,而“孝”和“弟”这两个字则是弟子规贯穿中心的“一条线”。“孝弟”里面还包含一个很重要的态度,就是恭敬之心,对长者的恭敬。而一个人的道德、学问都是从“孝”跟“敬”当中不断地提升。其实一个人只要做到“孝”跟“弟”,相信他就可成为国家栋梁。

学习《弟子规》,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常常读《弟子规》,并细细思量,我真是受益匪浅,感慨良多啊!

父母把我们带到人间,他们用自己浓浓的亲情教育我们,希望我们能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对父母来说,我们是上天赠给他们的礼物,但在我们心中,父母是无可替代的,爸爸、妈妈良苦用心,谆谆教诲的话语,你们也常常随着自己的意愿,想听就听吧,若有一点不如意就顶撞回去,以至离家出走,更厉害的,竟然反其道而行之,今天想来,你们不觉得惭愧吗?

羊跪乳,鸦反哺,为人子女理当“孝”字为先。“孝”就是心怀感激,用爱作出回报。我们的父母大都承担着家庭的负担,每日里,有的或在工厂车间、野地农田辛勤劳作,有的或在书山文海之中与科学技术领域艰辛探索,他们用汗水和心血努力回报社会,同时还对我们呵护有加,似明灯引领我们一步一步前行。作为儿女,每天惦记着父母,为父母辛劳,这应该是做人的起码良知,是作为后人应尽的最基本的责任。我们现在年纪还小,有些事情还无能力做到,但按照父母的意愿与希望,抓紧时间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社会。每天让父母开心,这无疑是我们今天必须努力去做的。我认为这才是一个学生所尽孝道的最好体现。

篇10

孝道,是中华文化的特质

《走向世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中,“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孝道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也极大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性格与行为模式,孝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一个什么样的重要地位?

王大千:引用《论语》一句话:“其孝也者,为仁之本”,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而“孝”是培养仁德的根本。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人与动物的差别很细微,而孝恰恰就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动物界中父母的对幼子亲近爱护是动物原始的本能,是谈不上感情的,小动物对父母是不会感恩的。只有人才是有感情的,父母对子女的照顾和子女对父母的孝敬是基于一种亲情的感情。儒家学说讲求“尊尊亲亲”,这是建立在血缘亲情基础上的伦理学说,孝道应当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

《走向世界》:对比世界其他文明,尤其是基督教文明,就“孝”而言,两者有何区别?

王大千:可以说,孝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一个根本区别。西方文化信奉基督教,讲求众人平等,大家都是上帝的子民,是兄弟姐妹。而在中国文化中,孝是一种长幼有序、尊亲敬老的道德规范。中国文字中,“孝”是老与子的关系,“教”是老、子和文的关系,不孝就背离了老与子的关系,不教就脱离了孝道。人人都是生命链条当中的部分,这是谁都无法否认的。从个人方面来说,说某个人不孝顺,就基本否定了这个人。应当说,孝道是中华文化的特质。不论是以孝治家还是以孝治国,中国人特别看重这个最基本的元素。

孝心,就是把孝时时放在心上

《走向世界》我们经常提到“孝心”,比如说“百善孝为先”,那么怎样做才算是尽“孝心”呢?

王大千:孝是一种心意。向善之心、向孝之心人皆有之,绝大多数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认识到这个问题。什么是孝心?把孝放在心上,这就是孝心。

这个问题,在孔子的时代已经有很多人向他问起过。孔子有次说:“父母惟其疾之忧。”让自己的父母只有在他病重时才担心。我们想想看,这是多么高的标准和要求啊!自己日常的言行举止没有可以让父母好担心的,那就要时时把对父母的报恩之心放在心上。我们需要认识和做到的,时端正孝的态度,并不是说等条件好了才去尽孝,有一碗饭的时候也可以尽孝,不要等到有一锅饭的时候再去孝敬,孝不能等待,等你发达的时候已经晚了。给老人房子住、给钱花并不等于孝,要把老人放在心上,想着他们不能忽略了老人的精神需要。父母对我们来说是惟一的,许多人在老人去世后,感叹从来没想到会失去父母。所以孝要从现在做起,避免“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孔子曾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则以喜,一则以惧。”为自己的父母健在而高兴,同时也为父母的高年而忧惧。

《走向世界》:有人认为当今社会,“孝”正在逐步式微和消亡,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王大千:孝是中国文化和传统道德的核心内容,是不会消失的。现代生活中,尽管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人们对孝仍是持肯定态度的。所有人都看重孝的品德,没有人敢说我不孝敬父母,这样的话这个人在别人眼里就成了道德败坏的小人,在做人上站不住脚。现在的人并不是说都不孝顺了,有可能跟自己的一些个人情况有关,认识不到位、素质不高都可能导致在尽孝上做得不尽如人意,但要孝敬老人这个基本的价值观还是有的。我经常看《非诚勿扰》这个节目,我发现现在的青年人找对象,首先的条件还是要求对方要孝敬父母,强调自己是个孝顺的孩子,这就是个价值观的问题。即使是对一些不孝的负面的东西,大家也都有很大的兴趣,从另一个方面这也说明对孝的关注。所以,要正确认识孝的现状,并不是礼坏乐崩,也没有失传,只要人情在、人性在,孝就不会灭亡。

孝顺,是至亲关系的和睦与和谐

《走向世界》孝与顺是分不开的,今天年轻人提倡个性,应该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王大千:孝与顺的关系是两代人的关系。长辈要教育晚辈,但长辈不见得都是对的。限于知识、素质等个方面的因素,长辈的说教和要求有可能是错的,现实证明,家庭关系的紧张很大程度上错在老人。所以作为父母要承担起教育子女的责任,处理好家庭问题,为子女做个好榜样。俗话讲厚积而薄发,父母没有做好,没有好的积累和付出,到年老了只想收获是不可能的。一个人没有把握好家庭关系,等到年老了,孩子强势了,他就会效仿,就会报复到父母的身上。

孝是和谐文化,对于子女来讲,孝顺就是要求和谐,父母也会有所偏差,不见得都是对的。孔子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而不违,劳而不怨。”对于父母的过错,要从侧面提醒,如果得不到同意,就遵从父母的意见,即使劳苦,也无怨言。子女都能这样去做,相信家庭会很和睦,所谓的代沟也会得到弥合。从孝顺的角度看,孩子就要讲求和谐、顺畅,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不要简单地去反对或盲从,要追求和谐的最高境界。

《走向世界》:现在孝道传承中的问题出现的根源在哪里?

王大千孔子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从人情的角度讲,父子之间不应该互相诋毁:从法律的角度讲,也不提倡大义灭亲。父子成仇是很残忍的事情。违背了人性,对孝的造成严重的破坏。

孝是从小耳濡目染而来的,大人要做出表率。问题虽然出在现在,但根源主要不在这里,是上代人的问题。“”中破坏和践踏了优秀传统文化,要想建设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就像建高楼大厦,建座楼要花费很大的气力和很长的时间,而想破坏它就容易多了。

《走向世界》:这样说来行孝是对一个人很高的要求。

王大千.其实很简单。父母想着孩子,孩子想着父母,一种自然的亲情。物质代替不了精神,这种亲情是金钱代替不了的。不在乎你有多少钱,有多高的地位,要看你有没有这个亲情,有没有尽孝之心。即使在远方,不能经常回家看望父母,可以给父母买个手机,随时打个电话问候一声,有空的时候问问家常,比给老人钱不知要好多少。

孝敬。是对生命源头的崇尚与敬畏

《走向世界》:有人说,中国人不是没有宗教,对于的祖先崇拜就是中国人的宗教,这与孝是不是有直接的关系?

王大千:是的。孔子讲“慎终追

远”,就是一种对生命的崇尚和敬畏。我们祭祀祖宗,认为做好了就光宗耀祖,做不好就愧对祖宗,就是对生命的崇敬,对孝的认可。

我们讲孝道需要澄清对孝的误解。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有人理解为孝敬父母不能到远处去,好像束缚了我们去干事情。这只是一个片面的理解,游必有方的意思是要有方向、方式、方法,有措施。父母病了,不见得非要守在床前侍候,只要安顿好、安排好,没有后顾之忧,尽可以去远游,距离不是问题。现在养老的社会化、专业化,不能要求子女承担,要靠社会的机制来实现。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守在父母跟前尽孝已经很难做到了,能做到的就是把父母安顿好,孔子讲得“安老怀少”就是这个道理。母爱是以分离为最高境界的,鼓励子女出去干事业,没有一个母亲为了把孩子留在身边而耽误了他们的前途。

《走向世界》:大多数人认为孝就是照顾好父母,让他们老有所养;相对那些不赡养父母的人,我们是否可以说他们就是尽孝了呢?

王大千:仅仅是老有所养是不够的,还要有敬意。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有别乎”。我们精心饲养犬马之类的动物,目的是为了驱使。如果对父母没有一份发自内心的敬意,养父母跟养犬马有什么区别呢?不敬何以能孝,敬是孝的最高形式。尊崇祖先是对生命的尊重,人要知道自己的来源,不知道父母是痛苦的。所以说父母是离得最近的祖先,首先应当敬父母。有了敬的思想,担当责任感会油然而生。

孝行,是用实践检验的品德

《走向世界》:现今社会,孝道缺失的现象加剧,您认为推行孝道的关键点在哪里?

王大干:随着社会市场经济化,传统家庭关系分离,缺乏沟通交流是孝道缺失的重要原因。过去是大家庭,几代人生活在一起,长辈对晚辈的关怀,晚辈对长辈的敬重,都体现在日常行为中,

家人随时都可以交流。现在大家都分开住,一家人除了些重要节日、重要活动外,极少来往。交流少了,亲情温情也在减少。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变了,观念没有跟上来,在社会变革中没有赋予孝道新的内容,没有新的孝的方式。电话让通讯方便了,但交流的却少了,打个电话就事说事,很少通过电话聊天交心。结果是造成了感情割裂、亲情淡化,孩子缺少大家庭的教育影响变得孤僻,这都与孝道教育的不到位有关。

《走向世界》孝道教育该如何建设呢?

王大千:从小要学孝道,要读经典。经典就是种子,是能生根发芽的。流行文化很热闹,也很容易接受,但这只是馒头,种下馒头是发不了芽的。经典历经千年仍有活力,就在于经典给我们判断的能力,这就是智慧。社会越复杂,判断力要求就越高,就需要从经典中汲取知识,满足选择和判断对人的更高的要求。

《走向世界》:具体到现实生活,该如何传承孝道?

王大干孝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生活化、现代化、社会化、年轻化。让文化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学到本领。过去街坊邻居住在一起,见面要行礼、打招呼,这是孝道文化中最基本的内容。但是现在不行了,住进了单元房,邻居老死不相往来。孩子忙着学特长,不相互交流,大人也不来往,人与人之间交往太少,缺乏共同交流的能力。个人虽然优秀,但缺乏共同协调的能力,不会处理家庭、社会关系,造成婚姻家庭危机,社会关系紧张,这样的人不能称之为成功人士。

《走向世界》:孔子基金会在孝道弘扬方面有什么样的举措?

王大千:我们正在尝试做孝文化社区,已经建设了30多家孔子文化社区。现在社区中的居民交流太少,影响传统道德的弘扬。在社区里建论语广场、文化墙,搞传统道德演讲,提倡道德和孝心。章丘山水泉城社区,把每栋楼的一层作为公共场所,大人孩子都可以在这里玩耍交流,邻里之间的关系比过去好了,小区居民的道德也有了提高。所以倡导孝道要从社区入手,从儿童入手,改善家庭和邻里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