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决定命运英文范文
时间:2023-04-01 18:36: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性格决定命运英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 常想知道别人的想法?(A)
2 曾经因为功课之外的嗜好没有时间念书?(A)
3 常常在一个小时之内看很多不同科目的书?(G)
4 很在乎做一件事的价值?(G)
5 你很喜欢精读课本而不太愿意看太多的参考书?(M)
6 相信自己的直觉感吗?(G)
7 念书时非常讲求精确?(M)
8 喜欢逻辑判断远胜于联想吗?(M)
9 喜欢读一点书评吗?(G)
10 喜欢参与多人的交谈?(A)
11 在乎老师关心你的功课吗?
(G)
12 你独自念书远胜于和同学共同研读吗?(T)
13 为了了解某些事情,你喜欢找资料远胜于先问人吗?(T)
14 在等候理化实验结果出来之前,你想和别人说话吗?(A)
15 对抽象的符号感兴趣吗?(T)
16 常幻想一些细节问题?(M)
17 读书时考虑实用性吗?(G)
18 容易陷入没有固定的联想吗?(T)
19 喜欢制造愉快的气氛吗?(A)
20 希望有更多的朋友?(A)
21 喜欢打电话吗?(T)
22 经常把难题放在心里思考?(T)
23 读书时你会注意一些细微的区别?(M)
24 觉得凡事要从小处着眼吗?(G)
25 对定理的证明感兴趣吗?(H)
26 喜欢想一些实际上不存在的东西?(T)
27 你是否要求读书的速度?(G)
28 喜欢动手做一些工具?(A)
29 喜欢看大众化的杂志吗?(A)
30 个人单独工作比团体共同工作的兴趣要高?(T)
31 觉得一段时间只能做一件事?(M)
32 喜欢把思考限在一定的范围内?(M)
33 你喜欢只了解某些事情而不愿被人视为“万事通”吗?(M)
34 你读书时很讨厌别人问你问题吗?(M)
35 读书时会担心家里或学校的事吗?(A)
测试结果分析:
9个以上的A:说明你善于从事具体事物的操作,喜欢做管理服务性的工作。综合来说你适合报考工商业、现场技术管理、医学、护理、农学院、法律、企业管理、金融等专业。
9个以上的G:说明你对复杂的管理设计有兴趣,喜欢从事服务的行业。综合来说你适合报考建筑、工地管理、技术、戏剧,文史、心理、教育、社会、公共行政、护理、家政、企业管理、经济等专业。
9个以上的M:说明你善于从小处着眼,喜欢从事逻辑强的研究工作或管理工作。综合来说你可以报考电脑、咨询、电子机械、物理、化学、数学、生物、医药、法律等专业。
9个以上的T:说明你善于独立思考,喜欢从事研究性和理论性的工作。综合来说你适合报考政治学、社会学、文史、哲学等专业。
篇2
[关键词]《苔丝》;悲剧;象征;宿命
1891年,举世闻名的英国文学家托马斯·哈代所著小说《德伯家的苔丝》(《苔丝》)刚一面世,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口诛笔伐便纷沓而至。这些抨击将矛头更多地指向了这部小说的副标题——“一个纯洁的女人”;在他们眼中苔丝这样一个行为举止与当时主流社会背道而驰的女人无论如何也不能被视为纯洁的女人。然而,哈代却坚信,这个副标题是“作为一个心地坦白的人对于女主角的品格所下的评判”①。
1979年,这部曾经饱受争议的小说由被称为 “罪恶大师”的罗曼·波兰斯基改编成电影上映。不可否认,贯穿整部影片的阴暗、冰冷、凄凉的基调,近乎完美地艺术地再现了女主人公苔丝的凄美的爱情悲剧。1998年,导演伊恩·夏普大胆挑战经典,再次把《苔丝》搬上大银幕,以现代人的视角,重现审视、评判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道德观、爱情观和婚姻观等。苔丝跌宕起伏的悲剧人生得到了新的诠释。
一、悲剧的美学价值
亚里士多德认为,从美学角度来说,悲剧艺术的作用在于使观众产生怜悯、恐惧和对这些情感的“净化”。诚然,后来的诸多学者对亚里士多德的这一观点产生了不同的理解和解释。无论学者们的分歧有多大,但对于怜悯和恐惧是悲剧对理想的观众所产生的理想效果上,大家基本认同。②事实上,面对悲剧,读者或观众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怜悯与恐惧,是因为他们感受到人类在某种神秘而强大的异己力量下,是如此的渺小和微弱,根本无力左右自己的命运,只能默默忍受生活中的不幸与苦难。
谈及悲剧中的主人公,或许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古典悲剧中那些源自神话、传说和历史上伟大人物形象,例如他们那波澜壮阔的情感、慷慨激昂的雄辩、赴汤蹈火的壮举。然而,以笔者之拙见,当我们谈论悲剧人物时,不能囿于上述这些传统意义上的“大人物”,还应该把关注投向那些生活中的普通人。众所周知,早在18世纪初,世界著名的美学家狄德罗和拉辛就凭借他们不容置疑的雄辩在悲剧文学的殿堂上为普通人争得了一席之地。此外,著名的当代美国剧作家亚瑟米勒也在“普通人的悲剧”一文中着重阐述了普通人作为悲剧主人公的必然性及其艺术价值。
从这个意义上讲,《苔丝》恰恰是一个普通人的悲剧。也正是因为这是一个普通人的悲剧,才更容易被更多的普通观众所接受和认可,并产生或多或少的情感共鸣与心灵震撼。
二、《苔丝》中的悲剧节奏
作为哈下最杰出的悲剧小说之一,《苔丝》中的悲剧色彩和情怀可谓无处不在。女主人公苔丝历经磨难、命运多舛。在她短暂而悲苦的一生中,心地善良的苔丝一直向往纯真而美好的爱情,她苦苦寻觅,却屡遭不幸。先是被所谓的亲戚亚雷,而后孩子夭折,接着又被爱人安吉尔遗弃,最终因奋力抗争、杀死亚雷而被处以绞刑。纯洁的苔丝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如泣如诉地谱写了一曲爱情挽歌。
(一)性格导致的悲剧
性格决定命运。事实上,苔丝悲剧的人生与其自身性格弱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最初,在“认亲”问题上,虽然表面上看是因为家庭经济状况捉襟见肘,加之父母的爱慕虚荣。但实际上,如果苔丝心中没有些许想要攀附名门望族的虚荣之心,又怎么会在看似极不情愿的状态下,还是“屈从”地踏上“认亲”之路?同样,关于苔丝是否真的是被亚雷“”的问题上,读者们、观众们也是争议颇多。一方面,苔丝身上有着明显的性格弱点,譬如柔弱、被动、优柔寡断;另一方面,苔丝的性格中又充满了诸多矛盾。因为柔弱、被动,她失身于恶少亚雷。因为优柔寡断,婚前她既不敢将不堪回首的往事当面告诉爱人安吉尔,又不愿欺瞒他,最终选择了把坦白信从地上的门缝塞进,结果却碰巧塞进了地毯下。同时,苔丝的性格也是复杂的、矛盾的。她在勇敢追求纯美爱情的同时,也屈服于当时社会所谓的“道德标准”,认为自己是个堕落的女人、不洁的女人。正是基于此,在遇到自己心爱之人——安吉尔时,苔丝犹犹豫豫,总是认为自己配不上“完美”的安吉尔,这也是她为何推迟到新婚前夜才把“坦白信”从门缝塞进去的原因。最终,一直温顺怯弱的苔丝在绝望时刻举起了复仇的利刃,杀死了恶魔亚雷,这同样是让人意想不到的结局。
总而言之,自身性格中的弱点和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苔丝的悲剧人生。苔丝美丽善良,温柔质朴;她生性清高,却不得不忍辱负重;她期望美好的爱情,却又妄自菲薄、犹豫不前;她抱怨不公平的命运,却又对接踵而来的不幸遭遇默默忍受。当然,也正是因为普通人——苔丝性格中这些矛盾特点,使其人生的悲剧更加具有震撼心灵的效果。
(二)象征预示的悲剧
电影《苔丝》中大量的象征场景的运用,不仅在不同程度上巧妙地渲染了整部影片的悲剧氛围,而且对主人公苔丝一个个坎坷的人生经历也起到了一定的预示作用,使整部影片故事情节安排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1.马车的悲剧象征意义
纵观整部电影,最具预示性的象征莫过于马车了。苔丝的命运似乎总是与马车密切相关。苔丝悲剧人生的开始就是她家拉车的马被撞死了,导致家里失去了惟一的生计来源,这是造成苔丝踏上“认亲”之路的最重要的现实因素。接着,苔丝在和其他女工发生误会时,亚雷骑着马解救了她,随即玷污了她。后来,当苔丝邂逅安吉尔并答应了他的求婚时,看到了农场夫妇给他们留下的那辆马车。不知为何,苔丝总是觉得那辆马车似曾相识。安吉尔告诉了苔丝关于德伯家族马车的传说:德伯家族的一个祖先曾经在自己家的马车里奸污了一个清白的姑娘,此后每当德伯家的后代们遭遇不幸,就会听到马车的声音。
因为坦白了自己不堪回首的往事,苔丝不幸被安吉尔抛弃。而后,苔丝家又连遭不幸。父亲去世、房子被没收、无家可归,就在此时亚雷再次出现在苔丝面前,千方百计讨好她的家人。当亚雷骑马出现在苔丝家的窗外时,苔丝把马蹄声当做了那具有诅咒意义的马车声。可以看出,马车这一象征物,已经预示了苔丝的一个个悲惨遭遇。
2.鸟的悲剧象征意义
据统计,在原著《苔丝》中,鸟的意象被使用了四十次。哈代之所以对“鸟”的意象情有独钟,与他自身悲观主义的自然观和命运观密切相关。③在电影《苔丝》中,当苔丝心情愉悦时,会听到鸟儿欢快的叫声;当苔丝忧伤痛苦时,听到的只是芦雀粗哑的嗓音,悲哀而凝滞。鸟的意象不时地象征了苔丝的心路历程。苔丝的心情与鸟的意象息息相关,鸟的悲痛宛如苔丝的悲痛,都是因人世间和自然界的残酷与冷漠造成的。
在弱肉强食的自然界,鸟是弱小的,正如与命运苦苦抗争的柔弱的苔丝。小鸟飞翔在浩瀚无垠的天地间,它是自由的象征。我们的女主人公苔丝在内心深处同样向往自由美好的爱情。但是由于自身的弱小,鸟却经常面临被困笼中的悲惨结局。这也正预示着柔弱的苔丝的抗争往往是徒劳无功的。纵然苔丝最终杀死亚雷,与爱人安吉尔度过了几天美好的生活,但这一切却是昙花一现,并以苔丝被绞死而凄惨收场。
3.颜色的悲剧象征意义
在电影《苔丝》中,一幕幕场景中主体颜色的不断变化也在预示着主人公的一次次悲惨遭遇。影片伊始,苔丝的家光线昏黄、暗淡,暗示着其家道中落的荒凉感。当“认亲”的苔丝初次推开亚雷的家门时,尽管周围是一片青绿景色,但在这片绿色中却隐藏着毒蛇、制造悲剧的恶魔。在苔丝被亚雷侮辱的那个晚上,雾霭弥漫,一片黑暗。这茫茫的漆黑夜色象征着世道的黑暗以及命运的残酷。而后,当苔丝在新婚之夜向安吉尔坦白自己身世时,壁炉里的煤火冒着阴森恐怖的红焰,墙上、天花板上映出巨大的“黑影”,仿佛要把这一切吞噬。红焰与黑影强烈地烘托了当时的凄惨氛围和苔丝内心的痛楚,也同时预示了苔丝被安吉尔抛弃的结局。随后,当苔丝第三次离家去谋生时,影片伊始的那一派生机盎然的绿色早已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无垠的“灰白色”;苔丝放眼望去,只是一片荒凉的“黄褐色”。最后,苔丝杀死了亚雷,地板上亚雷留下的“红色”的血触目惊心,象征着苔丝对命运的抗争。影片结尾,在那面默默飘扬的“黑旗”下,苔丝被处以绞刑,她那悲剧的一生在一片“黑暗”中落下了帷幕。
(三)宿命决定的悲剧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哈代是一个阴郁而沉闷的作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悲观主义者。哈下所描绘的形形的人生画面总是令人无法乐观,主人公们似乎总是难以摆脱无情的命运力量的束缚。在他的小说中,人似乎总是命运的受害者。
需要指出的是,哈代小说中的命运并非古希腊悲剧中某种抽象、超人之力量,而是由各种内外因素、必然偶然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设想,如果当初苔丝家的马没有被撞死,那么她也不会走上“认亲”之路;如果她没有和其他女工发生误会,她也不会接受亚雷的“援手”;如果她写给安吉尔的坦白信没被塞进地毯下,也许安吉尔就会在婚前看到信;如果她没有在新婚夜向安吉尔坦白身世,也许安吉尔就不会抛弃他;如果她父亲没有死、家里房子没被没收,她就不会再次委身于亚雷;如果安吉尔没有幡然悔悟、再续前缘,她就不会杀死亚雷;如果她与安吉尔成功地远走高飞,也就不会被处以绞刑。回过头来看,苔丝的悲剧人生似乎冥冥中早已注定。
三、结语
电影《苔丝》成功地将哈下这一经典的悲剧人物形象搬上了大银幕,当我们为命运多舛、凄惨悲苦的苔丝而潸然泪下、扼腕叹息的同时,我们也为文学巨匠哈代所创作的悲剧之美深深折服。纯洁的苔丝用自己跌宕起伏、不幸连连的短暂人生谱写了一曲凄美绝伦的爱情挽歌,久久回荡在无数人的灵魂深处。
注释:
① 哈代: 《德伯家的苔丝》,张谷若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1页。
② 祁寿华,William W. Morgan:《回应悲剧缪斯的呼唤》,2001年版,第27页。
篇3
一、培养学生听的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录音机和多媒体的作用,利用配套录音磁带和光盘,让学生接触标准的语音、语调,形成语感。老师在课堂上尽量全英教学,尽可能避免使用母语,在课文教学前,介绍一些西方文化知识,如:在Christmas Day来临前,我先对西方国家的一些节日作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又讲了圣诞节的来历,圣诞节期间的主要活动等,通过英语介绍,激发了学生学习欲望,最主要的是使学生听觉反应得到了更多的训练。另外,为了及时了解学生英语学习情况,我还经常选取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段落或短文进行听写练习,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听的能力,又能做到温故而知新。在课外我还鼓励学生收看英语电视新闻,看英文电影,唱英文歌等,多途径地提高听力水平。
二、培养学生用英语交流的习惯
长期以来,学生学的是“哑巴英语”,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说英语的积极性呈下降趋势,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缺少英语交际的环境,另一方面,学生胆小怕出错,羞于开口,但最关键的还是他们平时没有养成说英语的习惯,我要求学生学英语要做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坚持每天大声说英语。培养学生说的习惯可以从简单地用英语打招呼做起,课堂上,设置课前三分钟free talk这个环节,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不但形成了一种说英语的习惯,而且提高了学生组织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学生学说英语的过程中,教师应多一些鼓励与肯定,不要因为学生的语法错误或读音错误而打断他们,从而保护了学生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性。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和写作习惯
对于英语初学者来说,培养他们规范书写的习惯相当重要。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字母的笔顺及其在三格中的位置到字母大小写、标点符号、单词间距都要对学生作出严格的、明确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写出一手漂亮的英文书法。
四、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在学生的作业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Chinese English,例如:I by bike go to school. I at nine go to bed.等,这主要是由于受了汉语思维的影响。所以,英语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英语和汉语分属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英语语言的表达方式、语法规则与汉语不同,而且英语国家的意识形态、文化背景也与中国不同,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这些差异,要对学生原有的思维结构中不符合英语思维模式的部分进行强化改造。
五、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在班级授课制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时间紧,容量多,学生发言机会少,极大地制约了学生英语语言实践活动的开展,因此,作为英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单词默写、句型操练、角色表演和问题讨论都可以通过Pairwork或Groupwork来完成。同时教师应对合作学习结果给予及时评估,评选出先进个人和集体进行奖励,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学生的语言潜力得到了充分发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也提高了英语整体教学效益。
六、培养学生总结反思的习惯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总结反思的习惯,是培养学生独创性学习的途径之一。教师要指导学生寻求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如:怎样通过自学来预习课文,怎样科学记忆单词,如何记英语课堂笔记等,要帮助学生经常性地回顾整理所学的知识,如单词归类、词组归类、语法归类、单元知识点总结等,还要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对照,让知识更加系统化和条理化。对于作业、测试中的问题要找出原因并及时纠正。让学生人人建有一本纠错集的做法就是反思性学习的重要体现,有助于学生全面清醒地认识自我,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使自身潜力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七、 培养学生按时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由于我们的生活周围缺少英语语言环境,学生容易出现遗忘的现象,这对刚学英语的低龄学生很不利。要使知识和技能经常得以巩固强化,教师就必须鼓励教育学生勇敢地克服困难、战胜遗忘,引导他们进行频繁的复习、记忆、操练。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各年级、各环节的不同,适量地给学生布置一些听、说、读、写、背的作业,不断消化巩固已学会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强调是在传统作业的基础上,下工夫研究如何丰富课外作业,从多样性、层次性、趣味性、导向性、启发性、开发性等方面下工夫。
篇4
新生代的爱情只相信血型
2000年,我即将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学校里突然刮起一阵迷信血型的风气。很多女同学都热衷于研究人的血型和性格、命运、爱情的关系。这阵迷信血型的风气是从日本刮过来的,在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中尤其流行。我从媒体上得知,血型简直成了决定日本人命运的砝码:公司招聘看血型,年轻人谈恋爱由血型决定,就连竞选首相都要先报出自己的血型。日本人有一句格言:你可以忘记自己的姓名,但你一定不能忘记自己的血型!
这股血型迷信之风从日本刮到中国,各种媒体纷纷开辟研究血型和命运的专栏,互联网专门开设了研究血型的网站,血型研究成了一种时尚。而我喜欢一切时尚的东西,所以我理所当然地成了“血型决定一切”的忠实追随者。
通过大量浏览互联网上的血型信息,我了解到A型血的我,最适合从事艺术方面的工作。这一点我是选对了路。余下的问题就是选择合适的恋爱对象。我把所有血型的男人都仔细分析了一遍,最后得出结论:O型血的男性和A型血的女性是最佳绝配!我由衷地感谢互联网帮我解决了人生的大难题!爱情是那么虚无缥缈难以捉摸,我又是如此脆弱,如果不是互联网帮助我以血型来确定正确的恋爱目标,我真不知道自己要在爱情这条路上冲撞多久,要受到多少伤害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真爱。
在此之前,其实有很多条件很不错的男孩子追求我。我并非不动心,只是性格中的多疑和悲观使我在爱情面前却步。我害怕受伤害,也怕伤害别人。在不能确定有一个圆满的结果之前,我宁愿等待和守望。
现在好了,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我不用再怀疑和犹豫,只要有O型血的男孩向我求爱,我就可以敞开心扉,与他一起飞入爱的天堂。
亦喜亦悲血型之恋
令我失望的是,直到我离开上海戏剧学院,也没有一个O型血的男孩向我求爱。有一个追求了我三年的男孩,在临近毕业的时候,再次向我表白,说能给我一生的呵护和无微不至的爱。
他是一个很优秀的男孩,外形高大帅气,内涵丰富,才华横溢,遗憾的是,他和我一样是A型血。因为他的A血型,使得我对他心冷如铁。男孩伤心欲绝。我热心地介绍O型血的女同学给他认识,男孩却一个都不见。男孩用他的坚定和执著伤害着自己,也让我感到害怕。为了让他尽快地忘记我,毕业之后我放弃了留在上海发展的想法,匆匆来到北京。
到北京之后,我根据自己的血型和性格,给自己定位出演那些气质忧郁、温顺体贴、小鸟依人的角色。
2003年5月,我在工作中结识的一个男孩在街上突然向我求爱。他叫天池,外形俊朗,气质阳光,很符合我的心意。
我问天池是什么血型。天池茫然地说他不知道,他以前患病时好像验过血型,但他不记得了。我着急地说:“这么重要的东西,你怎么能不记得呢?”
天池不好意思地笑了,他说:“我这人粗枝大叶,对琐事总是记不清楚。”
我认真地说:“在你告诉我你的血型之前,我不能确定是否能接受你的爱。”
天池见我那么认真,急忙打出租车到附近的一家医院去验血型。在等待他的血型结果出来的时候,我心里一直打鼓,既希望他是我理想的O型血,又怕希望落空。
过了片刻,天池从医院的化验科里拿了一片纸,忐忑不安地向我走来。我紧张地问他是什么血型。他反问我希望他是什么血型。我不肯说,我怕说出来他会骗我。天池见我那么认真,他竟然把化验单撕掉了。天池边撕化验单边说:“让血型见鬼去吧!我知道我的心,我是爱你的;我也相信你喜欢我,我们两情相悦已经足够了,为什么要让血型来主宰我们的爱情?”
我坚持我的观点。天池有些失望,他说:“如果你仅仅因为我是某种血型而爱我,那我也不敢继续爱你。世界上就那么几种血型,同一种血型的男人那么多,你可以选择爱我,也可以选择爱其他人。如果不能做你的唯一,我宁愿让自己心碎!”
说完,他毅然转身离去。
望着他决然离去的背影,我感觉到心像被利器割伤似的,痛得发慌。我下意识地喊住了他。天池驻足回头,他目光中的怜惜和绝望让我心碎。我几乎来不及细想,就跑过去扑到他的怀里,
我和天池就这么相爱了。
想方设法套问恋人血型
事后,我忍不住去想,使我放弃原则的究竟是天池的魅力还是我性格中的原因。我理智地分析,两种原因都有:天池的确是一个很不错的男孩,我的性格中有感性的一面。我知道仅靠感性来维持的感情是脆弱的,没有理智的加固,感觉也许很快就消失了。这让我心里有些忐忑。
尽管如此,我和天池在一起还是很幸福。他性格中的积极乐观扫除了我性格中的忧郁。天池很浪漫,也很注意细节,我说过的每一句话他都记得。
有一次,我无意中说,来北京这么久了,还没尝过北京地道的小吃。我只是随便说说而已,没想到,我拍片刚一结束,他就旋风一般带我去王府井吃馄饨、炸酱面、烤鸭、小龙虾……
天池的细心体贴既让我感动,又让我不安。血型的问题像一座大山横亘在我的心里。天池这么细心,我断定他不是。型血,O型血典型的特征是不拘小节,大而化之。
因为心里扭着血型这个结,我总忍不住想解开它。很多次,在和天池聊得最开心的时候,我假装漫不经心地问他:“你究竟是什么血型?”
天池很聪明也很狡猾,他从不正面回答我。
为了套出他的答案,我不惜运用种种花招。我对他说:“我是A型血,如果我受伤了,你能输血给我吗?”有时候我又问他:“你爸爸妈妈是什么血型?”
无论我使用什么花招,他都一一识破,顾左右而言他。
天池的态度让我如鲠在喉,刺痛难忍。为了逼他说出血型,我有时候跟他耍小脾气,还拉他去义务献血。我做出种种努力,天池则见招拆招。他简直是我的冤家,让我爱恨交加,无可奈何。
天池不止一次问我:“你希望我是什么血型?”我拒不告诉他。我不想让他为了爱情而欺骗我。天池比我潇洒多了,我不回答他,他也不介意,照样开开心心,无忧无虑。
天池越来越爱我,我也越陷越深。有时候我劝自己:“管他什么血型呢,只要两个人相爱就够了!”
可是,我战胜不了自己。血型的问题像魔鬼的幻影,紧紧地缠绕着我。
血型迷信使我心存芥蒂
因为对天池的血型心存芥蒂,我尽管深爱他,还是不能用很宽容的态度对待他。
我很容易对天池的一些小错误耿耿于怀,总是忍不住想:如果你是O型血,就不会犯这么无聊的错误!
有一次,我们俩在街上边走边聊,一个衣着靓丽的女孩迎面走来,天池的目光立刻迎了过去。那女孩明显感觉到了天池热情的目光,冲他莞尔一笑,眼角捎带着扫了我一眼。
女孩得意的目光让我立刻感觉到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我生气地质问天池:“你是不是觉得刚才那女孩比我漂亮?”
天池没料到我会这么生气,怔怔地望着我说:“你说的是哪个女孩?”
他的欲盖弥彰让我更加生气,我决定不再理他。我气愤地冲出人行道,伸手拦出租车。天池一把拽住了我。他知道无法再假装下去,就面红耳赤地说:“我刚才只是看她的衣服,我觉得她穿的T恤挺漂亮的,颜色亮丽,款式也好,我想你穿上更漂亮,我也想给你买一件。”
我甩开他的手,冷冷地说:“你仅仅看她的T恤吗?骗鬼去吧!”
天池也生气了,他恨恨地说:“我就是看她又怎么了?我又没怎么着她,人家都没说什么,碍着你什么了?现在还没结婚你就这样,我连自己的眼睛看哪儿都做不了主,将来结了婚我连喘口气的自由都没有了!”
他居然冲我大嚷,我气得浑身发抖。正在这时,一辆出租车滑过来,天池看都不看我一眼,迅速钻进出租车,“砰”的一声关上车门,出租车绝尘而去。我拼命往肚子里咽气,不让自己哭出声来。
当眼泪再也止不住汹涌而出的时候,我闭上眼睛对自己说:“天作孽,尤可活;自作孽,不可活。你明知他不是你想要的O型血,却还要和他谈恋爱,完全是自讨苦吃,自投罗网!
两天后,当天池出现在我家门前,请求我原谅他的时候,我已心如止水。我平静地对他说:“你不用请求我原谅你,咱们俩本来就不该在一起。”
天池愣愣地看着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半晌,他说:“你是要跟我分手吗?”
我叹了口气,感觉到莫名的悲哀:“本来就不该牵手,何来分手之说?”
我话音刚落,天池突然拉着我往外走。我被他拉得踉踉跄跄。天池把我塞进一辆出租车里,然后他对司机说:“去中日友好医院。”
一路上,天池一句话都没有说,他的胸脯剧烈地起伏着,他沉重的呼吸像一把铁锤击打着我的心。我不安地问他去医院干什么。他不说话,两眼直视前方,面无表情。
在中日友好医院,天池拉着我一口气跑到血液化验科。天池向护士伸出他健壮的胳膊,随着护士娴熟的动作,天池殷红的鲜血缓缓流进护士手中透明的针管中。亲眼看到天池的血,我的心不由自主地一阵颤动,
一刻钟后,天池把一张化验单塞进我手里。我屏住呼吸,凝神细看,一个硕大的英文字母“O”像一张充满嘲笑的嘴,冲我张开。
让血型迷信见鬼去吧
我百感交集,哭笑不得地问天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这个结果。
天池长长地叹了口气,说:“你说过你是A型血,我早就上网查过,我知道你希望我是O型血。之所以没有告诉你,我是不想让你因为我是O型血而爱我。我想要的是纯粹的爱,而不是因迷信而产生的爱。”
我小声地辩解说:“相信血型是科学,不是迷信。血型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在日本……”
天池截断我的话说:“我知道日本人都迷信血型。可是有一点你不知道,日本人不仅迷信血型,还有严重的血型歧视。A型血的女孩在日本是最不受男人欢迎的,因为他们认为A型血的女孩追求完美,容易自杀。日本的《朝日新闻》等报刊不断报道有A型血的人割腕自杀的消息。不仅如此,他们还认为A型血的女子性情急躁,像烈性炸药,男人一不小心就会被A型血女孩炸得粉身碎骨!你信吗?”
天池的话让我目瞪口呆。原来网上关于血型的东西,天池全都看过,想想过去对他的逼供,我羞愧难当。
也许是见我羞得面红耳赤,天池的口气缓和下来,他说:“你也不用自卑,像我这种O型血的男子在日本也是最不受女人欢迎的。日本的血型研究专家认为,O型血的男人因为刚愎自用,冲劲十足而思虑不周,事业很容易失败,财运不佳。哪个女人都不会愿意跟着一个事业上的倒霉蛋一辈子受穷!”
我脱口而出说:“我不怕受穷,我只怕爱情不长久。”
天池笑了,用看孩子一样的眼光看着我说:“用血型配出来的爱情就长久吗?如果我相信那些所谓的‘血型奇缘’,一心只想找一个A型血的女孩,那非常容易!在中国,80年代出生的A型血女孩少说也有几百万人,在这么多人中随便找一个都能和我在血型上配对,我还需要珍惜她吗?即使我失去其中的一个,又有什么关系?在她身旁还有几百万人呢!”
天池的话让我张口结舌,无言以对。我飞快地搜索着大脑里保存的血型信息,试图找到驳倒天池的有力理论,最后我却悲哀地发现天池是对的,错的是我,我犯了最简单的教条主义的错误。
天池接着侃侃而谈:“你过去因为怀疑我不是O型血,就老用怀疑的目光看我。现在你知道了我是O型血,你是不是能够做到从此不再怀疑我,一心一意地疼我、爱我?”
我狡黠地冲他笑着说:“既然你不让我迷信血型,你是O型血又有什么关系?我不会因为你的血型就放松对你的要求,你要好好努力,我才会更加爱你!”
篇5
如果你播种行动,你将形成习惯;
如果你播种习惯,你将形成性格;
如果你播种性格,你将形成命运。
这是出现在高中英文课本中的一段著名的美国谚语。它是说当我们基于某种目的,有了一种客观可行的想法时,应当将之落实到具体的行动,比如每个人都希望身体健康,那么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增强体魄;把这个行动坚持下来,形成良好的习惯,比如说每天早晨或晚上用半个小时的时间慢跑;无数个良好的习惯形成了一个人的性格,比如说守时的习惯,比如说行动前做计划,行动后总结、反思的习惯,比如说每周探望父母的习惯,当我们评价一个人“敬业”、“孝顺”时,简单的两个字概括出了这个人很多的习惯;一旦形成了某种性格,就决定了你所遇见的任何的问题你都会以自己习惯的方式来处理,而不是其它性格的人所采取的其它习惯方式,结果自然也就不同,所以说性格决定命运。反过来说,如果两个背景相似的人的命运不一样,原因都可以向后追索:是因为他们的性格不同,而性格不同是因为他们的很多习惯不一样,习惯不一样是因为形成习惯的行动和思想不一样。
销售工作又何尝不是如此!销售管理,重在过程,很多成功的企业就是在业务运行过程中很多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小事上做的比竞争对手好,积累成了自身的竞争优势。提高销售业务运行效率的关键在于整个销售系统行为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来自于对销售计划执行过程的全面精细化管理。当企业在做销售计划时,总是相对公平的进行资源分配和指标分解的,但是一个销售期间结束来看结果时,总是有遥遥领先的销售状元、脱颖而出的优秀企业,也总是有因为业绩太差而被淘汰的人和被淘汰的企业。因为同样的销售目标,有的人看到的是一个数字,有的人看到的是执行过程:销售部门要完成这个目标,就意味着在散户、集团客户、渠道客户身上各实现多少销售额?要找到多少个有潜在需求的客户才能完成这些目标?要拜访多少个客户才能找到这么多有潜在需求的客户?每个月、每周完成多少?需要哪些资源支持?对不同的目标客户分别要做哪些说服工作,分别采取什么样的对策?需要多少个销售人员才能完成?如何设计营销组织,如何分工,各种营销活动中各岗位人员如何配合在一起工作?如何安排内部日常事务处理的程序和设定规则?如何有效利用信息管理的工具?领导应当在执行工作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何对执行过程进行规划、实施、监督和控制?
执行过程不一样,结果自然不同。
所以,聪明的企业在瞄准目标的同时,重点关注的是整个销售业务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有什么样的过程,就有什么样的结果,只有管理过程精细化才能控制结果。精细化管理始于计划,任何一个优秀的计划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凭空臆断,都需要高层管理者以执行的踏实心态,对企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与行业发展特点进行透彻地分析与研究,在这个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的资源来确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它是整个业务活动开展的指导和前奏,其核心是“做正确的事”;而精细化管理的难点,在于过程管理,其核心是“正确的做事”,是将计划转化为行动和任务的过程,涉及的是什么人、承担什么职责、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怎么做的问题,需要对计划实施的全过程进行适时的评估、调整和控制,以实现营销计划所制订的目标。
要将销售计划正确转化为整个销售系统一致的行动,销售系统应根据整体计划和关键业务的要求,制定出系统的关键销售管理制度,通过严格的规范来明确业务运作过程中的工作标准,并定期对工作过程进行有效评估,从而保障计划和关键业务的正确执行。从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管理制度等等各方面进行系统而规范的规划,为销售人员按照计划的要求展开行动时形成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如果你的竞争对手运营效率比你高,它就会在各个方面领先于你,道理非常简单:良好的运营系统会提高你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减少运营风险,降低运营成本。
看一个例子:有一家专门生产工业设备的制造商,他的一个客户为了满足自身的特殊需要,在递交订单时经常附上对产品的特殊修改要求。当企业收到这些订单后做出了相应的反应,如果详加叙述,肯定令人啼笑皆非:
案例分享
客户的订单首先转到了一位客户服务代表(CSR)的手里,他立即传达给了产品设计师,而产品设计师对客户的修改意见常常持抵制的态度,他认为没有必要花费自己的宝贵时间修改早已定形的设计。因为他的工作职责就是开发和设计新产品,并从中获取工作回报。按照客户的要求修改产品早已超出他的职责范围。另外,他凭什么听那个售后服务代表指挥?于是,对峙出现了,一个认为应该执行客户的要求,一个心里一百个不愿意。经过一番争论和扯皮,结果还算不错,那位售后服务代表到底说服这位工程师,对产品进行了修改。但是,同样的争执还会发生在工艺工程师身上(因为他也不想修改他的产品生产系统)。还有生产工序员,他也不同意(他不想因此打乱早已制定好的生产程序安排)。可以说,几乎所有与产品有关的人员都会因为客户的“一纸请求”而“牵连”其中。糟糕的是,除了售后服务代表之外(他的职责就是最大限度地倾听并反馈客户的需求),其他人员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抵制客户的要求,最终导致根本无法按照客户的要求完成订单。每当这家企业收到附有特殊要求的订单,都会像是在平静的水面投入了石子,惹得原本太平的企业产生一场不小的波动。由于每位客户的要求都需要以不同方式进行处理,每一次处理的结果都不可预料。每份订单的要求都会引发企业内部剧烈的震荡,从而消耗掉大量的生产资源。这家企业对此做过计算,满足这样一份订单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但是真正按客户要求完成产品的修改只需不到三天的时间。那么其余的时间干什么用了呢?答案很简单,都花在无休无止的争吵和扯皮上了。
案例讲完了,是否觉得似曾相识。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企业制定出什么样的战略、计划,一旦涉及到需要部门之间配合,尤其是需要某个部门多费一些功夫、增加了工作难度或强度的时候,往往就又回到了原来的老路上,理想中的计划很难实现。年终总结时,看着年初满怀信心制定的计划,对照着年终并不如人意的结果,“销售业务运行的过程管理不够精细化”无疑是销售运营系统效率低下最根本的原因。
事实上在很多企业里都存在着类似的问题。一方面,企业强调要以客户为中心,通过不断满足客户的需求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企业的内部又延续着旧有的管理模式和考核系统,各部门依旧各自为政,不管你客户天大的事情,程序走到我这个部门就得按我的规矩办。给客户和员工的感觉,就是企业说的跟做的是两回事。
细加思考,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结果?让我们从头来看,当公司目标和市场计划制定出来后,通常领导会把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大家分头完成;接下来的是各部门完成自己的任务,部门领导和公司领导进行阶段性的检查,解决问题和矛盾。分解的动作对不对,答案无疑是肯定的。需要把工作分解,进行专业化分工,并把工作任务落实到明确的部门和个人头上,这无疑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不是做完这部分工作,领导的任务就结束了呢,显然不是。还需要领导和各部门的负责人在一起确定各项关键工作的各部门的配合机制,包括主导部门、关键内容、响应时间、评价标准等,就是我们说的销售业务运作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只有这些内容确定了,类似于“实现客户满意”这样的目标才不会是一句空话。此外,还需要领导对业务运作过程的执行情况不断跟进和调整,即“持续改进”,使其真正运转顺畅和满足市场需要。
对销售业务运作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意味着要从如何完成顾客定单、如何开发出新产品或者如何实施营销计划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再局限于各职能部门分工的界限,甚至有的时候需要人为的打破职能部门之间的界限。销售管理的每一项工作,从战略制定到具体任务的执行,都需要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位员工去落实。这就涉及到了部门与部门的配合、人与人的合作、以及员工的个人能力和态度是否足够完成任务。这三者之间又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单靠几个能人,在企业的创业阶段和发展阶段初期还足够应付,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员工数量的增加,企业内部的分工势必要越来越清晰,对各种规章、制度的完善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1、 计划是关键的第一步。应当把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定量及定性的目标,并被辅以可行
的行动方案明确到各部门的具体人员身上予以实现。确保相关的定量、定性指标及实施计划内容明确并切实可行;通过讨论和培训,确保各部门人员清楚业务经营及营销战略,并要求参与了具体营销目标和计划的制定,确保他们明确自身的职责和目标。
2、要将计划正确转化为整个销售系统一致的行动,必须通过规范化的形式来完善营销管理体系,从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管理制度等等各方面进行系统而规范的规划,为执行人员按照营销计划的要求展开行动时形成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①合理的组织结构是销售管理精细化的平台
计划是运营体系运转的依据和根源,而确保销售计划得以正确执行就必须依靠组织体系的力量。一个完善的销售组织体系,能够通过对关键销售业务的提炼,准确定位其核心职能,构建起整个部门和职位体系,从而形成良好的管理平台推动计划有效执行。缺乏良好的销售组织体系,是运营系统效率低下的一个关键原因。不少管理者对于组织体系给销售业务的运行带来的影响缺乏足够认识,过于孤立地看待了销售业务,忽视了提高销售业绩所需要的内部环境和管理保障。
②明晰的业务流程是销售管理精细化的关键
要想达到理想结果,必须对业务运作过程进行严密监控。销售系统应根据整体销售计划和关键业务的要求,制定出系统的关键管理制度,通过严格的规范来明确业务运作过程中的工作标准,并对工作结果进行有效评估,从而保障销售计划和关键业务的正确执行。但是,很多企业的绩效指标缺乏明确的指向性,与整体销售计划关联度不高,没有反映出关键业务的要求,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难以推动。事实上,计划执行的过程管理不能事无巨细,一定要围绕关键业务来展开。
国内大量企业在运作过程中,多是依靠一级一级领导的推动来完成工作的:一项工作如果没有领导过问,就没有人处理,也没有人承担责任;一项工作只能在两个部门领导之“同级别”进行。这种现象产生了众多“企业病”:内部运作效率低下;影响领导者对重要工作的关注和思考;营销人员能力缺乏锻炼,滋生依赖思想;各部门间缺乏顺畅沟通,营销计划难以执行到位。要改变这种现象,企业就必须从“靠领导推动”转向“靠流程推动”,简化工作决策的环节。
③奖惩适度的绩效考核是销售管理精细化的动力
管理者往往寄希望于通过培训来提高销售人员的销售能力,殊不知在一个缺乏公平体
现贡献价值的环境中,销售人员对于公司要求他们不断上进的做法是无法有效接受的。事实上,这些管理者忽略了真正的动力来源——绩效考核。这套体系若没有建立起来,销售系统的运行效率不会自动提高。
篇6
Pace+Peter的“朴实”恋情
中国文艺家:你跟大马富商男友Peter在飞机上认识后多久他开始给你打电话?一直不知道他的中文名。
吴佩慈:一周后,接到时很高兴,当初给他留电话也是生平第一次给陌生人留。因为他不太愿意曝光,不只是我的事,希望大家谅解。
中国文艺家:最初怎么追求你的?
吴佩慈:就是打电话送礼物然后约我,我俩很平淡,爱情就是小幸福。
中国文艺家:父母见他时觉得太普通了?
吴佩慈:内在最重要,他人特好,并不高大英俊,特像学生。
中国文艺家:处了多久有恋爱感觉了?去年圣诞你期待的加湿器收到了吗?
吴佩慈:一个多月后我们开始恋爱。不常互送礼物,加湿器我已收到了。
中国文艺家:你们常用怎样的方式表达爱?
吴佩慈:我喜欢他在工作之余陪着我。我们都不擅表达,可能会有不经意间的行动或者其他形式,比如拥抱和蜻蜓点水的一个吻。
中国文艺家:交男友会把经济基础做必要条件吗?两人甜蜜昵称是什么?
吴佩慈:要考虑但不是必要。我们现在每天电话短信沟通也很甜蜜,昵称和其他情侣都一样,呵,你们猜。
中国文艺家:讲讲你介绍小S和许雅钧认识的细节吧。
吴佩慈:许雅钧是我前男友的朋友,跟小S认识很自然,主要是有缘,他俩腻在一起后甜死人啦。
中国文艺家:小S生活中更真实的样子是怎样的?
吴佩慈:熙娣在节目中和现实里没什么区别,她很真实的在演艺圈发展,她平日好玩的事真的蛮多。
中国文艺家:会同样介绍优秀男性给大S吗?蓝正龙和仔仔都很帅,她特喜欢帅哥型艺人吧?
吴佩慈:有合适的会,我最近就在留意。她整个人就很美艳,所以会吸引到一些帅哥。
中国文艺家:你最喜欢她为人处事方式中的哪一点?
吴佩慈:她做事完美,大家都知道她为了美付出很多代价,也不难看出她处事的态度。
中国文艺家:范玮琪和黑人最初怎么走到一块的?
如果看到她下面这段话,我想你会感动。“一纸合约对我而言再重要不过了,我将数年岁月交由他们打理。或许我的梦想是由‘明星变成女演员’或从‘小明星变成大明星’,但这不再是空想,因为华谊、星城、星光会带领我实现玫瑰色的梦想。”
我的主持和演戏正“倔强成长”
中国文艺家:聊下《追影》吧,也谈下合作者吴镇宇、房祖名和谢娜。对吴镇宇带俩美女回家的新闻怎么看?
吴佩慈:女侠梦圆了,很兴奋,也希望有新的开始。吴镇宇很好玩很敬业,有一种独特的艺术家的痴狂。房子,娜娜和我很好,在剧组他们就是一对大活宝。我真不太清楚这个新闻,最近跟吴联系的较少。
中国文艺家:《流星花园2》,是被大S推荐演的吗?第一次演被导演骂过吗?
吴佩慈:大S是主角嘛,有她的关系。刚开始演是被批了但这不苦,拍戏以来最苦的是《追影》里要吊钢丝吊很久,腿和胳膊受伤真的很痛。
中国文艺家:成为央视秋晚的主持是怎样的机缘?小S和曾宝仪都是黄子佼的前女友,和阿宝合作会尴尬吗?
吴佩慈:是直接接到央视邀请,但主持大型的晚会经验还是较少,难免会紧张。不会尴尬啊,毕竟是工作上的事情,不需要把其他成分掺杂进去,也都过去了。
中国文艺家:你每次来京录几期《美佩》?
吴佩慈:我来北京的机会多但并不固定,一般来说录4至5期节目。
中国文艺家:汉方美容书的书名想好了吗?
吴佩慈:跟《新尤物主义》等前3本书相比,现在这本更特别和重要,名字还在谨慎考虑中,到时会和出版商考虑加些特惊喜的小赠品。
中国文艺家:怎么签入华谊的?跟公司哪些艺人最熟?
吴佩慈:谢谢华谊老板的赏识,才有幸结缘。因为我不常在内地,所以和他们接触不算特多。主要是巨帅气可爱的BOBO,老请大家唱歌的黄晓明,常请大家吃饭的李冰冰和最清雅的周迅。
中国文艺家:好友伊能静也顺利签入,有没有帮她引荐?
吴佩慈:主要还是因为她自己很有才华啦,所以公司才有签她的意思,也希望能合作的好。
迷离眼神妖娆无端
中国文艺家:你已代言近30个产品,为什么那么坦诚说出自己的8位数代言费和年60多场次的商演?
吴佩慈:像我一直承认我有男友一样啊,我一直觉得这没什么好隐瞒的。
中国文艺家:录过几次《康熙未了》,最逗的经历是什么?
吴佩慈:我上了好多次,也没有具体去计算次数,每期都很好玩。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姐妹淘聚会那期,觉得那就是生活中的我们,真是很好玩。康永哥一直都是坦诚的人,我很欣赏他这一点。
中国文艺家:你小弟吴立文现在是你助理吧?爸妈和大弟呢?
吴佩慈:立文一直在我的事业上帮助很多,大弟博士毕业后有自己的事情在忙,有时候比我还忙的。爸妈都退休在家了。还有我最爱的狗狗“汉斯”,我博客里有它的帅照和清凉照。
中国文艺家:你的二手衣网上拍卖工作是谁在帮你执行?
吴佩慈:一般都是粉丝团在做,小弟有时也会帮助他们把拍完所得捐给慈善机构。
中国文艺家:据说你曾在机场免税店刷过百万的卡给家人买礼物?
吴佩慈:因为我平时工作太忙,所以很少有时间陪家人,这一点我一直觉得很愧疚,所以给家里买任何东西都是应该的,真的是这样子的,对家人我从不在乎这些。
性格决定命运。佩慈说,“见了很多在各自领域有所建树的人,我会观察他们,是什么样的资质让他们获得了今天的成就。”谈到自己的成功,她又略显羞涩:“其实很多人都会像我一样是工作狂,只不过我的工作性质比较透明,所以会被人看出努力,也就变成闪光点。但我最大的缺点是略有偏执。”
独立实用特立独行的美妙生活观
中国文艺家:最像天秤座和O型血的地方是哪?你最感动的公益活动是什么?
吴佩慈:坚持。5.12大地震时,看到失去亲人无家可归的人,好难过,我列出了参与计划。
中国文艺家:你还会去屈臣氏买化妆品吗?曾花了不到100元买了双绿色高跟?你的消费观跟大小S略有不同。
吴佩慈:常去屈臣氏买些经济实惠的好产品。好多好看的时装都不是大牌,也都很便宜,我也会买。
中国文艺家:对于有些观众质疑你的五官有些地方特像男生你怎么看?
吴佩慈:这个没什么,自己喜欢就好。
中国文艺家:几乎每篇博客都是以有趣的书信形式,开始怎么想到的?
吴佩慈:从小记日记就习惯这样了。
中国文艺家:有人看到你在北京机场时拖着半人高的重皮箱居然没带助理?
吴佩慈:大部分时候我都一个人或和化妆师,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中国文艺家:你说过有意进军内地的A股和房地产市场,有什么收获?
吴佩慈:金融危机下谨慎观望再说吧。
篇7
在娱乐圈中,白雪一直非常低调,这与她娴静的性格以及军旅歌手的身份有关。一个下午,记者在北京嘉里中心的一个茶座里如约采访了白雪,面前高挑匀称的她一身牛仔休闲装,不施粉黛,清秀的脸上那双会说话的大眼睛闪着聪颖的光……
数次易名的“小毛阿敏”
小时候,父亲每到闲暇时便取下二胡,拉上几段,这时的小白雪便静静地坐在一边听,后来她咿咿呀呀地跟着唱,竟博得了大家的赞扬。不多久,白雪已能随着父亲的二胡伴奏唱完越剧《红楼梦》中的每位角色的唱段。
1987年,乐清市“小百花”越剧团招考演员。当时有100多人竞争,白雪脱颖而出,成为16名录取者之一。乐清市“小百花”越剧团随后送她们到浙江嵊州市“越剧之家”委托培养。
在“越剧之家”的那些日子,是白雪终生难忘的日子。当时她只有12岁,一人离开父母,那种想家的滋味真是望断天涯路;还有那严格的训练,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练发声、背台词、做动作……要强的小白雪把一切苦埋在心里,每天像个机器人似的不停地练呵练呵。她师承尹派,主攻小生,嗓音婉转有磁性。由于她的好学和悟性高,各门功课都名列前茅。白雪说自己很恋旧,对嵊州有着深厚的感情,尤其是谈到“越剧之家”的老师时更是饱含深情。她说每次有机会回浙江,总会给“越剧之家”的老师打电话问好。
两年后,白雪回到了乐清市“小百花”越剧团。这时,她只想在舞台上用好功夫,演好自己的角色,成就童年的梦想。可是,白雪个高、苗条,能与她配戏的人很少,于是她常常被安排去演配角、跑龙套。于是,白雪陷入了困惑,想从艺术上得到突围。
当时流行唱卡拉OK,朋友们听她唱得有模有样的,便怂恿她去参加当地的卡拉OK比赛,结果轻松获得第一名,随后又被推荐到温州市参加卡拉OK比赛,又获得第一名。白雪于是便萌发了当专业歌手的想法,做穿军装的女歌手是第一选择。
15岁时,白雪成了地方的小名人,也得到的平生第一个在艺术方面的奖项,尽管是业余的。“于是,我就向全军专业、半专业文艺团体发出了自荐信。但大都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1991年7月,浙江省军区文工团招收文艺兵的消息传来后,白雪心中激动不已,她从小就崇拜军人,做梦都渴望能穿上那身橄榄绿呢!来不及告诉家人她就匆匆报了名,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如愿以偿。“人生是由许多瞬间和偶然导向必然的,个人的愿望和性格会最终决定命运,完善自我,实现自我。”
当时,歌剧演员马建华被浙江省军区文工团聘为艺术顾问和业余指导。白雪给马建华的第一印象是这个孩子身材、长相、气质都象是为艺术而生的,并让白雪当面试了试嗓音。随后,马建华说:“你的嗓音和气质很适合唱通俗歌曲,依我看,民族唱法你很难学好,以后你就专门学通俗歌曲吧。”
这时,白雪才明白自己为什么能在乐清和温州的流行歌曲比赛中获奖,原来是自己本来就具备了演唱流行歌曲的先决条件。好在马建华没有因为白雪不能唱民族唱法,也没有因为自己是教民族唱法的而拒绝白雪成为自己的学生。没有通俗唱法教学经验的马建华在苦苦思索,她想找准一个白雪可以效仿的歌星偶像,当时的那些成名的流行歌手她都一遍又遍地掂量过,最终认为白雪可以走毛阿敏的路。
事实上,白雪心里已经有了毛阿敏的影子,她在考浙江省军区文工团时演唱的歌曲就是毛阿敏演唱的《绿叶对根的情意》。白雪也确认毛阿敏的台风、气质和风格有益于自己模仿。于是,白雪在马建华的指导下拿着歌谱模仿,学得格外起劲,感觉比听磁带模仿亲切得多。
当年,军区文工团到山上和海岛上的基层部队巡回演出,在“上山下海”的演出中,白雪的艺术形象以“小毛阿敏”之称传开了。
恩师“是我今生该等的人”
1992年10月,浙江省“剑龙杯”青年歌手大奖赛拉开序幕。有500名歌手报名,经过初赛、复赛,选出20名进入决赛,白雪过关斩将,一路领先,最后夺得“剑龙杯”冠军。
当时,二炮、海政、总政3家歌舞团的大门竞相为她打开,白雪毅然选择了总政这所有着许多她崇拜的艺术家的殿堂。
1993年8月,白雪再一次见证了自己的实力,她在“英皇金融杯”中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用心诠释,真情演唱,把美轮美奂的《彩虹》绘声绘色地“铺设”在观众和评委的心里,获得“钻石奖”。
赛前有约,凡是在此大赛中获奖的歌手,都要与主办者所创办的天星公司签约。“英皇金融杯”中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后,白雪与天星公司签约,这时作为大赛评委的作曲家徐沛东被天星公司邀请来包装白雪。徐沛东看出白雪的气质里有古典与忧伤之美,且捕捉到她的声音里有一种伤感的悲剧性的力量,觉得这是白雪有别于其他歌手的地方,于是定位白雪“唱伤感的歌曲,伤感的歌曲容易引起听众的情感心灵的共鸣,欢快的歌曲你不要唱,唱了也不见得有多好的效果。应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你才有演唱的生命力,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在流行歌坛上争得属于你自己的一席之地”。
接着,徐沛东邀请词作者为白雪写歌词,歌词写了好多首,他又从这些歌词中挑选出最具感伤色彩的歌词谱成伤感的曲子,然后让白雪演唱。这其中最受好评的是《久别的人》与《错位》。
为了《久别的人》的“再度创作”,白雪可没有张黎、徐沛东的第一创作那么顺利,她下了很大的功夫,不知有多少次的“伤情”,哭了多少次鼻子、流了多少泪水。白雪在接受采访时说:“徐老师非常非常认真,(我)没唱好,反反复复让我唱。”
当时,白雪年龄还小,没有谈过恋爱,不懂得爱情,没有爱情的体验,找不着那种伤情别离的感觉,唱出来也就没了那种“久别”的情味。于是,白雪没少受徐沛东的批评。往往白雪受批评后就委屈地哭,哭完后徐沛东又启发地劝说她,比如找感觉,让白雪想久别的亲人、久别的故乡、久别的同学……
很快,白雪想通了,老师对自己严格要求是为了自己好,因而她面对批评不气馁、不沮丧,坚持学下去。最终,这首《久别的人》打动了无数有离情别绪的听众。
《千古绝唱》是白雪另一首在听众中引起巨大反响和共鸣的歌曲,它的演唱让白雪“古典与忧伤”的艺术风格越发明朗。紧接着,白雪一首首好听的歌唱给有爱、有情、有伤感的朋友,如《你是我今生该等的人》、《离开你并非我愿意》、《红颜为谁》、《女人心女人梦》、《牛郎织女》、《我心梦寐》……
1994年,总政歌舞团送白雪到艺术学院音乐系深造。于是,白雪成了该系老师、中国音乐学院院长金铁霖夫人马秋华的学生。马秋华主教白雪的声乐课,她教白雪唱了大量国际上流行的艺术歌曲,以此来拓展白雪的音域,修饰她的嗓音。“在教唱过程中,马老师对我的要求极为严格,她总是一处一处地点拨、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过关,哪里用声强一点,哪里用声弱一点,她都指点得非常细致到位。”在知识的殿堂里,白雪像一个饥渴的人汲取着知识的琼浆。
这年8月,白雪代表中国通俗歌手参加在哈萨克斯坦举办的“亚洲之声”流行歌曲比赛,并荣获一等奖。从此一发不可收,她曾先后4次获得“十大金曲奖”,她还3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9次出访国外和港澳地区,并数十次参加国家的大型歌舞晚会。
成熟如秋的军旅歌手
作为总政歌舞团的歌手,白雪每年有120场左右演出,必须下部队、到贫困地区慰问。她愿意为最可爱的人唱歌,常常是当她唱完一首歌后,战友们就在台下大喊:“白雪,我们爱你,再来一个,再来一个。”面对战士的热情,她心中十分感动,于是放开歌喉,唱了一首又一首。
身为歌坛实力派唱将的白雪,也有自己的音乐偶像。白雪直言最喜欢蔡琴的歌,因为她的歌曲很安静,是自己一路走来的“心灵良药”。“自己小的时候就易于伤感,稚嫩的童心对感伤的故事极为敏感、颇富亲和力,常因受到感伤的刺激而伤心泪下。”
白雪喜欢运动,喜欢高尔夫、喜欢网球、乒乓球、跑步和游泳,“爱运动等于爱生活,我喜欢挑战自己,喜欢运动之后精力充沛的快乐”。其实,她还是明星羽毛球队的成员。
篇8
不可否认,在高校的研究生教育成果当中确实出现了高素质、高技能、能拼搏、能创新的科研或学术达人,但是我们不敢保证每个上了研究生的学生都会成为这样的达人,著名的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在社会、经济及生活中的这种统计的不平衡性就是著名的二八法则。所以说如此优秀的研究生只占约20%,那么其余的80%的人为什么不那么优秀呢?
我们暂且不谈研究生教育体制会存在什么问题,因为对每个研究生来说这种体制都是平等的。如果你了解当下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那么你一定会意识到他们的很多困扰,譬如作业不能及时完成、报告不能按时提交、和人约会迟到、衣服堆了一堆也不洗……。明明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或学习生活计划,可是往往都不能按计划行事,一拖再拖,迟迟不肯施行。
因为我们都有拖延症……
一、消极拖延才是拖延症
拖延是个体自愿作出的一种非理性的回避行为,英文是Procrastination,意思是“推至明天”。 哥伦比亚大学组织心理学系的安吉拉教授认为拖延分为两种:一种是积极拖延,一种是消极拖延。当结果尚不确定时,拖延、等待、回避比行动更具有价值,因此拖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一种策略,通过拖延可以争取机会、做好充分的准备、避免冲动,以便做出更深思熟虑的决定,并及时的实行。当我们明知应该做的事情却拖延至最后一刻才做并因此导致负面结果时,拖延就成为了一种不良行为。因此拖延既是策略,也是病症。现在看来,消极拖延才是拖延症,是很多研究生的困扰。
读研究生的我们跟中学时代相比少了些轻狂,多了些成熟和稳重;跟本科时代相比少了些肆无忌惮,多了些自由和空间。除此之外似乎我们还多了些东西――拖延、懒散、焦虑、抑郁等,足够的时间和宽适的自由似乎成了我们拖延的正当借口或资本。这足以说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出现了问题,我们的拖延并不是在等待机会,而是让机会悄悄的溜走了。
各式各样的拖延困扰着研究生那“成熟而深邃”的心理。论文可以暂时不改,再等等,觉不可以不睡,就再睡一会;报告可以暂时不提交,再等等,球不可以不踢,就再踢一下;脏衣服脏鞋可以先堆着摆着,再等等,烟不能不抽,就再抽一根;倘若脸上长个痘痘,肯定会毫不犹豫的立刻把它挤掉;倘若有人请客吃饭,肯定巴不得立马就坐在饭桌上大吃一顿;倘若打魔兽缺个对家,肯定会说,我来!早饭不吃不是因为没有钱吃早饭,也不是因为没有吃早饭的习惯,而是早上根本就起不来;夜不能寐不是因为晚上失眠,也是不是因为有重要的论文要写,而是晚上有更重要的游戏要玩,更重要的天要聊,更重要的小说要看,更重要的电影要看……
明明知道那么多事情堆在眼前,摊开的文件,散乱的衣橱,或是一个该打的电话,一封该飞出去的邮件……还有自己焦急不安的小心脏,我们还是边咬着手指甲,边发呆的说,再呆一会儿,就一下……于是天黑了又亮了,亮了又黑了,心情愈加沮丧却伴随着偷来欢愉般的戏谑……
不禁会问:我们这是怎么了?
其实我们都是时间的受害者,都处在一种叫做时间的陷阱中。现在可以说决定命运的不是性格,而是你独一无二的“时间人格”!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们宁愿坐在时间的秒针上一圈一圈地玩过山车,也不愿意坐在笔尖上一撇一捺地玩荡秋千。当你眼睁睁的看着屏幕右下角的时间一点点地流走却无力挣脱时,你已被这个时间的流沙陷阱套住了,其实拖延并不可怕,但是倘若你把那沉甸甸的心理无形中转化成慢吞吞的行动时,你已被拖到了拖延症这条“康庄大道”上了。
二、应对拖延症的措施
费拉里博士曾定义了三种不同类型的拖延者:第一种是鼓励型或者说找刺激型,他们盼望并享受着最后几分钟忙碌所带来的和喜悦;第二种是逃避型,他们回避失望,害怕挫折,更害怕失败所带来的恐惧,甚至害怕成功,但是他们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只是希望别人觉得自己是不够努力而没有完成任务而不是能力不足;第三种是决心型,他们没法下决心,没有下决心当然就可以顺其自然地回避对事情的拖拉。
对不同类型的拖延者,应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调解。
鼓励型的拖延者是很难说服的,因为他们认为他们没有拖延,他们确实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我想如果你能够在规定的时间之前,保质保量的完成每一项任务,哪怕是几分钟之前都可以啊,那么享受这种紧迫状态所带来的何尝不是一件刺激的事呢!
对于后两种拖延者来说,则无缘享受像前者的那种,因为他们处于不同的“境界”,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对拖延者来说战拖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战拖也是需要勇气的,需要不断地克服困难,需要不断地付诸实施。
首先,相信自己,主动出击。如果一个人从来不对任何事物承担责任,那他绝不会犯错误,如果一个人从来不犯错误,那他就绝不会遭到批评。虽然这样逃避了责任,但是所得到的也只有一事无成。现实是无法逃避的,研究生总要写论文、总要毕业的,没人代替,所以一定要相信自己,主动出击。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不是害怕或回避而是主动请缨,主动承诺去完成一项任务,即使是小事,那么此时所激发出来的动力和创造力要比被动顺从多得多。既然那么在乎别人的看法,那就证明给所有人看,我有能力,也在努力。
其次,克服懒惰,重在实施。懒惰就是拖延症,改掉懒惰的习惯就完全战胜了拖延,这是对拖延症的一种曲解。惰性可能是拖延症的诱因,但它并不是拖延,谁不想天天都能坐收渔利,谁不想夜夜都能安然入睡,惰性只是人的一种本性,而拖延则是一种心理。在研究生中也存在部分学生干部,平时当惯了学生干部,管理别人、使唤别人早已成为习惯,自然会养成小事不出手,大事点点头的风范,因为事情有人可以替我做。这在无形中也就习惯了懒惰,造成了对应对事情的拖延。克服了惰性只能说完成了整个战拖任务的一半,剩下的就是要积极主动的去学习、管理、实施。
篇9
近一段时间,位于盛世大厦的微软大中华区总部成为“黑屏”事件以来的漩涡中心。“我们很早就有这个想法,但一直没有实施。如何让大家支持正版的软件,需要体现出正版与盗版的不同。比如GUCCI,即使再贵还是有人买,因为穿上的效果与众不同。但是的确没有想到大家会反应如此激烈,也许应该寻找一个更为温和的办法。”微软大中华区CFO李永良针对网民对正版价格太贵的抱怨表示道,“接下来我们会针对不同的人群和地区推出不同价位的产品。”
从最初的转行者,到捅破外企“玻璃天花板”的CFO,李永良围绕着Operation(英文有手术、运营等多个意思)一词演绎出一段精彩的职场人生。作为微软全球2008年度优秀CFO的获得者,无论是对“人”这个微软最核心的资产的理解,还是对成本的控制以及对业务的支持,无法成为一名一流医生的李永良却成了一流的运营者。
CFO眼中的“人”
总理曾问比尔・盖茨:“你们公司创新的基础在哪里?”比尔・盖茨回答说:“我们的创新就是靠人创新。”
“对于高科技的企业而言,最大、也是最难控制的风险就是‘人’。人才流失以后,不仅会造成公司成本的损失,所带走的经验和对环境内部的影响则是更大的损失。”中国拥有微软全球30%的研究院,是微软全球的技术领导者,“人”的管理压力对李永良来说可以想像。
“我们一直从‘根’上进行防御。微软的招聘程序非常严格,一般需要6~10轮的‘关卡’。”李永良表示自己也是经过八轮面试才成功加入微软的,“诚信、IQ、团队合作能力是微软招人的三大‘标准答案’。”
微软为留“人”做了很多努力。据介绍,除了工资以外,微软会给每位员工配股。比尔・盖茨是世界首富,这并不在于他的工资,而是在于他拥有公司25%的股票。同样,持有股票的微软员工也有许多人成为了百万富翁,据悉在1994年这个数字就是3000人。“这种薪酬制度,对员工有长久的吸引力,在微软工作五年以上的员工,很少有离开的。”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自尊和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所以,我们需要给员工足够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与很多外企“一个萝卜一个坑”的职位特点不同,李永良在财务内部构建了财务流动体系。“我是按照CFO的标准去锻炼他们,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如同瑞士军刀一样,在保持一技之长的同时还是一个多面手。在他们轮流的过程中,我还可以发现他们的特长和不足。”微软中国的财务部包括管理、业务和内部控制三大部门,李永良不仅会让员工在各部门内的不同职位之间进行调动,也会在不同的部门之间进行调动。“这不仅可以保持财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可以让他们为随时可能来临的机会做好准备。”
“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员工完全可以提出希望得到的培训,公司会尽量满足他们。”唐骏在微软全球技术中心时,曾演练了一套带人机制和培训机制:经常接收不是计算机专业的应届大学生,每个新人配一个master带他,直到他完全可以独立去运作,由此培训出了很多优秀的软件工程师。这套培训体制被沿袭了下来。“同时我们还有一个‘明日之星’培训机制,保证我们不仅仅吸收一流的研发人员,而且还不断地培养我们自己的明星。”
人是高科技公司发展的最大源动力,但却未被纳入现行财务体系加以核算和管理,而李永良却有一套专门针对“人”的“资产负债表”――直接将人力资源定义为知识资本,对知识劳动既给予记入成本费用的工资,奖金、福利等形式的报酬,又给予股权形式的报酬,使员工能参与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并使用货币与非货币两种尺度进行计量。“对人的考核并不单单是一个部门的事情,往往需要业务部门、员工、人事部门以及财务部门的共同沟通。”李永良感慨对人的管理其实是一项非常重要但是却极其复杂的工作。
人力成本是微软的第二大成本,但对其的控制,李永良却更希望从另外的角度看待。“财务讲究投入产出比,对人的投入不能单单以对其付出的钱来衡量,更需要关注人本身带来的收益。虽然招聘新人、培训等这些会带来人力成本的急剧上升,但是却能带来更大的收益。以美国最近的经济衰退为例,虽然看似还没有波及到软件行业,但对微软的影响真的很大,对微软中国肯定也会有影响。我们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控制成本,把钱用在该用的地方,不需要花钱的地方坚决不花,比如减少出国旅游的次数。但是关乎‘将来’的东西却不能缩减,例如培训、激励措施等等。今天刚刚有一名员工去夏威夷度假一周,这是公司对她过去工作的奖励,我相信这不是省钱的问题,而是公司的激励机制,一旦破坏了,所损失的肯定比去夏威夷花费的钱多得多。”
“控制人力成本,不一定是减少他们的待遇福利等等,而是实现对其最有效率的利用。”微软是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但是员工却不是最多的,微软中国的财务部只有26人,整个大中华区也仅只有41人,“我把很多基础性和琐碎性的业务都外包了出去,让员工做更有价值、更体现效率的事情。”
捅破亚洲人的“天花板”
今年三月,李永良荣膺微软全球2008年度优秀CFO称号。微软每年会从145个国家的分公司CFO中挑选出一位在控制成本、销售成长以及符合公司规则三个方面表现极其优秀,并为微软带来巨大效益的佼佼者。这个奖项不仅证明了李永良的出色能力,也在另一层含义上喻示着打破了外企“天花板”的神话。
“为什么亚洲人会在外企遭遇‘玻璃天花板’,我认为不仅仅是公司的问题,还有自身的原因。”李永良认为外企存在总部思维的确是一个普遍现象,但是自身缺乏耐心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我认为一个人试图两年之内冲破这个‘天花板’的确不太可能。公司需要时间对人进行考察和磨炼,不仅仅是IQ,还有人的品质。”对于自己为什么可以做到这个位置,李永良表示,“微软的确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公司,非常重视人的发展,并给予足够的发展空间。”但是李永良还是承认自己是微软中一两个比较特殊的个例。
北京是李永良在微软工作的第四个地方。“从马来西亚到香港,从香港到新加坡,再到北京,很多人并不愿意这样来回‘迁徙’,有些人成家之后,甚至连在国内“迁徙”的机会都要放弃。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是在国内的华为,如果你也能在国内工作,也能去非洲工作,那么我相信最后你肯定会成为某个地区的CFO。关键在于是否愿意‘等待这个机会’。”
此外,除了语言问题,亚洲的文
化传统也是一大障碍。“我们通常比较含蓄,不会主动站出来表达自己的意见,以致无法在公司内部形成有效的沟通,才能无法被领导所得知和赏识。每一个在外企崭露头角的人肯定都是善于沟通的人,比如唐骏。而且对于财务来讲,需要深入浅出的技巧,将数字和故事结合起来。”
研发成本、人力成本和营销成本是微软的三大成本,其中研发是最大的成本。2007年微软中国前任总裁陈永正在一次会上公开表示:“我们今年推出的产品是过去几年里花了200亿美元才研发出来的,相当于每年投入70亿美元。”
“我们必须一直保持比市场快两步的节奏,所有的技术创新都是持续不断、周而复始的过程。”微软全球30%的研究院都在中国,处于微软全球的技术领导地位。“VISTA的替代产品、可视化技术以及触摸系统都是由中国的研究院来做的。”李永良对此非常骄傲。
对于相应带来的控制成本,李永良非常强调积极控制的概念――“鼓励多做工作多花钱,把该花的钱花足,把不该花的钱限制住。该花的钱是积极费用,积极费用越高,越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这需要树立一种整体观念,以整体观控制成本,把钱放在公司的整体层面统筹分配。财务已经从基础管理、财务分析、配合业务逐渐走到业务前面,作为CFO,我不仅需要熟悉业务,更要熟悉市场,可能对市场的理解比业务部门更深一些。”工作中,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往往存在分歧,李永良表示单纯的争论毫无意义,“我们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做市场调查,了解所要研发的产品是不是的确符合消费者的需求,然后进行小规模的实验,用事实说话。我们的产品一般都比市场快很多,所以并不担心这个实验所占用的时间。”
转行需要耐心
一个年轻人拿着手术刀,却不忍心对手术台上的青蛙下刀解剖。站在旁边的老师断言――“你永远不可能成为一流的医生。”
这就是刚刚20岁,正在读医学专业的李永良。“从小到大,我的理想一直是做一名医生,但是因为这件事情,我开始反思。性格决定命运,就像老师说的,我可以成为一名医生,但绝对不会是一流的医生。”
李永良开始思考转行。“有哪一样工作是比较稳定的呢?答案是法律和财务,但是法律太贵了,我只好选择财务”。大学毕业之后,李永良加入毕马威马来西亚,开始了半工半读的职业转型。“当时生活过的很辛苦,每个月的工资只有600元人民币。”
在毕马威和普华永道工作的七年时间里,李永良主要负责审计和并购业务,这不仅使得他积累了非常深厚的专业经验,同时与大量优秀公司的接触也让李永良初步品尝了公司管理的真谛,“这为我以后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好处,因为财务是一个很广阔的职业,尤其是CFO更需要广阔的视野。”
见识过很多企业之后,李永良开始想拥有一个全新的开始。“于是,我选择了一家刚刚创立,只有六个人的小公司。我与这家公司共同成长,六年的时间它迅速的成为马来西亚第二大汽车公司――Perodua,员工达到4000多人,而我也不停的从一个岗位调到另一个岗位,从一个部门调到另外一个部门。”
转行往往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和努力,从医学到财务如此,从Perodua到微软马来西亚更是如此。1998年,李永良从Perodua转到毫不相干的软件行业――在马来西亚只拥有80多人的微软。
总结自己过往的经历,李永良最信赖“patient”这个词,“这是成功必不可少的钥匙,如果没有‘patient’,我不会转行成功,也不会突破‘天花板’。人最大的困难往往就是自己,如果不是坚定的抱着第一名和赢的心态,就随时可能产生退一步做第二名或者第三名的想法,最终导致失败。”
李永良笑言,虽然自己祖籍是福建,马来西亚离中国也很近,但是仍有很多文化差异需要适应。“比如,我刚到北京就职时,在全体大会上对员工说,‘你们每个人都可以提意见,说出你们的想法,’每个人都在笑,我问为什么,他们说你真的会这么做吗?还有一次,我让一个员工做一件事情,但是他并没有执行,原因是他的直接领导并没有让他做,不能越级。”
“我需要融入这个环境,但却不是完全来适应,而是应该同时把我知道的国际先进氛围带进来。”现在整个财务团队很融合,在李永良的办公室里贴着一张员工送的幽默画像,上面写满了祝福。
李永良喜欢打高尔夫,认为这是惟一一项可以从事一生的运动。“高尔夫到底是sport还是game呢?我认为是业务交流的一种方式。可能专门去谈事情,对方只给半小时或者两个小时的时间,但是在高尔夫场上,我们却可以有四五个小时的交流时间。”最近10年来,微软大中华区总裁变动较为频繁,但在李永良看来这并没有对他与CEO之间的沟通造成什么障碍。“沟通的第一要素是目的。作为CFO,不仅要懂得财务,还要懂管理、懂业务,职位的特殊使得CEO和我有沟通的必要性,我们有共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