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线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6 14:58: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通信线路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通信线路论文

篇1

论文摘要:电力电缆是电力通信网的基础设施,也是电网现代化和自动化的重要基础之一,同时也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基础之一,因此,针对通信光缆线路的现状,做好维护工作,确保通信线路畅通无阻,具有重大意义。

0引言

21世纪通信网的发展趋势是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其关键技术同步数字传输(SDH),异步转移模式(ATM)交换,光纤用户环路等已日趋成熟,它们所依赖的传输通道的稳定和可靠,是整个通信网不可忽视的问题,这就对通信线路传输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电力系统特种光缆技术的发展,凭借电力系统的可利用资源,大力发展光纤通信,这是电力通信发展历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其意义非常深远。

1.绍兴局通信线路情况

1.1绍兴局通信线路运行情况

截止2008年年底,绍兴电力局共有光缆218条,总里程1596.471km,计24591.791芯公里,其中OPGW光缆37条460.572km,ADSS光缆14条107.258km,普通光缆167条1028.641km。另有绍兴局维护管理的500KVOPGW光缆9条384.640km。2008年新投运OPGW光缆7条,计85公里,新投运普通光缆3条计20公里。

1.2绍兴局通信线路管理情况

绍兴局光缆线路运行维护基本采用外包。光缆线路巡视分为定期巡视,督查巡视,特殊巡视,故障巡视4种定期巡视每月3次,目前尚未使用光缆在线检测手段。光缆线路备用纤芯每年检测一次,用OTDR测试,10公里以上长的普通光缆及特种光缆用光功率机测试。运行维护每月下旬书面上报下个月的巡视计划和工作计划,月初书面上报上个月的光缆维护工作统计表。

普通光缆及ADSS光缆由调度所负责管理,OPGW光缆及金具由线路工区负责管理,OPGW光缆地下线的光缆接续盒及变电所门型架至通信机房的普通光缆由调度所负责管理。巡视结果反馈由维护单位每月向调度所通信线路班书面上报,发现重大问题用电话立即上报。

缺陷管理分为两块:没有中断通信业务的,由维护单位自行消缺,消缺结果每月上报一次,无法消缺的上报通信线路班。中断通信业务的,由通信调度值班员通知通信线路人员,再由通信线路人员通知维护单位去处理,必要时通信线路人员配合。

2.通信线路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光缆长度的增加,各种光缆中断故障呈现上升趋势,仅08年1月到年底,共发生光缆故障18次,其中光缆纤芯被松鼠咬断7次,光缆被偷盗3次,地埋光缆被挖掘机挖断2次,光缆被汽车撞断2次,光缆接续盒内断纤2次,火灾引起1次,雪灾引起倒杆1次。

2.1光缆构成、结构不合理

目前大部分光缆为普通架空光缆(约为66%),特种光缆相对较少,未能充分发挥电力系统的杆路优势。主环光缆未完全达到可靠性相对较高的管道或OPGW光缆,有些关键节点光缆资源不够,部分光缆通道路径单一,可靠性,安全性不高。

2.2被小动物咬伤

长途通信光缆线路经多年的使用,存在部分线路光纤和接头盒老化,且线路经过区域多为山区,光缆线路被鸟枪击中和松鼠咬伤次数较多,光缆传输能力有所下降。

2.3施工损坏

部分线路曾遭施工破损,径路移设等原因,现在表现为线路接头增多,线路损耗增大。

2.4外力破坏

普通光缆位于开发区和与道理交跨上,由于施工翻斗车没有放下,将通信光缆线路拉断。

2.5光缆被盗割

2008年发生光缆被盗割事件3起。

2.6管道光缆被挖断

施工方未安相关规定对施工红线外地下管线组织调查,也未向相关部门申报,违章作业,管道光缆挖断。

2.7被气枪射击

普通架空光缆为散弹枪射击,使光缆里面纤芯断裂,导致业务中断,这类事故往往故障点隐蔽性较高,查找故障点十分困难。

3.确保通信线路安全运行技术对策

3.1加强巡视、及时抢修、提高线路运行率

光纤线路的巡视主要包括定期巡视,金具抽检,OTDR定期测试,SDH设备做连续监视等,把检查结果与原始记录作比较,发现变化应及时作进一步检查,分析和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一旦发生中断应分三步进行抢修:应急抢修,临时恢复和永久恢复。利用原缆中的备用纤或其他保护的光缆,在被损光缆两头重新做旁路接头等,临时恢复和永久恢复的区别取决于原缆种类,代用时间等,有时并无明确界限,如OPGW故障后,拉一段ADSS用两年,然后再更换已损坏OPGW,则ADSS就是临时恢复,OPGW是永久修复,永久恢复:如果原来就是ADSS,则换ADSS就一步到位。

3.2合理选用光纤配线系统及光缆尾纤

光缆配线系统应包括光纤配线柜、光纤配线单元,光纤直熔单元、光缆固定与接地单元、光纤收线区。其容量要满足远景的最大容量需求,杜绝进行光纤配线系统的改造;其结构应保证施工和运行维护时的安全性,避免对运行系统造成影响;光缆的安装与固定、尾缆的安装与固定、光纤跳线的安装与固定要有足够的空间;对光纤走线要有保护措施、并具有较大的光纤弯曲半径和盘纤空间。

应确保光器件优异的物理性能、机械性能、光学特性和良好的产品稳定性。能适应环境温度变化范围、连接器插入衰耗要小、重复和互换附加衰耗要低、连接处的光波反射衰耗要大、光纤种类和工作波长与光缆中的光纤相对应,活动连接器件的允许插拔次数多寿命多、制造工艺精度高,表面处理精细。

3.3采用防鼠光缆

对山区或穿越树林的光缆线路设计时可采用防鼠光缆。对运行中的光缆线路可砍伐光缆线路周围的树枝,或更换防鼠光缆,防止小动物(松鼠)咬伤。加强对通信线路的保护,如新凤光缆线路、大市光缆线路、雅塔光缆线路有部分光缆段穿越山区、树林,易遭小动物(松鼠)啃咬,通信人员已要求维护单位对上述光缆线路加装保护管。为了彻底根治这一隐患,目前通信维护人员正在积极采购防鼠光缆,一旦条件成熟,马上更换。

3.4做好接头,减小衰耗

在线路抢修以及工程施工中,都要遇到接头问题,对于音频塑缆采用热塑管接头技术。接头做好,在管子热塑前要对电缆进行绝缘电阻的测试,在各项指标符合标准后,再把热塑管缩好。

光缆接头比较复杂,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接头环境尽量避免在灰尘过多的场合,以免造成切割好的光纤断面污染。

2.待光纤热塑保护管完全冷凝后再往接头托盘上的接头卡槽中放置。

3.当光纤接续完毕后,应安置好接头盒中的光纤,不能出现光纤曲率半径过小的现象,以免加大弯曲损耗。

4.光纤的每个接头损耗衰减应保证不大于0.1dB,利用光时域反射仪进行接续的监测和系统测试,并将测试曲线和数据打印出来,测得的曲线应看不到明显的接头阶段。

5.注意光缆接头盒的防水处理,外缠防水胶带,以免雨水进入接头盒。

3.5注意隐患

对已经存在的通信线路隐患,如通信线路对地、对河面距离不够的问题,维护人员要对其及时升高。有些地方由于条件限制,可采用调换电杆或地下顶管处理。

3.6做好通信线路保护设施

如通信线路与电力线路交叉、跨越时,做好通信线路的绝缘保护;通信线路与其它物体相碰时要用塑料管进行保护,通信线路过公路时要有明显的警示牌和警示管,地埋通信线路上明显的标示,附近有警示牌。在同一吊线内有二条通信线路时应有明显的标示牌,以区分不同的通信线路,防止今后通信线路迁改或故障处理过程中,误碰、误伤其它通信线路。

3.7重视通信光缆线路的监测工作

在平时的维护中,对备用的光纤采用OTDR或光功率机进行测试,一般一年一次,对测出的断芯、衰减大等问题,可在平时的维护中处理,大的、多的问题可结合线路大修、技改进行处理。维护人员还应该及时根据通信光缆线路的性能指标,如传输光功率、衰减等的变化,故障发生率、故障发生原因进行统计和分析,要详细记录故障的现象、原因,要应用技术统计方法将线路的性能指标与线路资料结合起来对光缆资源进行评估,以便尽量避免重复性工作和同类型故障的多次发生。

3.8做好线路的防雷措施

3.8.1光缆敷设前采取的防雷措施

(1)光缆线路应尽量敷设在雷击活动相对较少的平原地区或整体土壤电阻率较低的地域,如其必须经过山地,也应力求避免敷设在山顶上。

(2)对采用架空方式敷设的光缆,可充分利用原金属吊线和线路杆的避雷措施来避雷。同时将吊挂光缆的钢绞线每间隔500-1000米接地一次,钢绞线不必断开,但要将光缆中的金属部件在接头处全部做电气断开,且吊线两端应作接地处理。

(3)在雷电灾害频繁的地区,根据具体情况,既可安装防直击雷效果较好的架空避雷线,也可采用非金属加强芯或超厚PE外护层光缆。

3.8.2针对光缆金属构件的防雷措施

(1)为了防止光缆接头处产生电弧放电,宜对其接头处金属构件采用前后断开的方式,不作电气连接和接地处理,但应在其接头处将缆内金属物件短接为一体,以均衡电位。

(2)为避免一次雷击通过金属构件传输而造成多处雷击故障,可在光缆接头处将缆内金属构件作电气连通,并在接头处均做集中接地处理。

3.9完善通信线路应急预案

保证各条备用光缆线路正常,现在已和长途电信传输局取得联系,针对双雅光缆线路衰减比较大的缺陷,准备重点整治。另外通信人员还针对电力通信网的薄弱环节,积极采取通信线路的补强措施,目前正在抓紧建设用管所至柯岩变48芯光缆线路,力争奥运前投入运行,使电力通信网更加坚强和牢固。

3.10使用作业指导书

在通信光缆线路施工作业中,积极推广使用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是目前作业过程中最科学、最有效的办法,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良好的综合效果,是作业者的工作指南,也是管理者检查工作规范的蓝本。它将现场安全措施、作业工艺标准真正落实到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使施工工艺质量得到了保障。超级秘书网

4.确保通信线路安全运行管理对策

4.1推行承包制提高线路维护质量

以对为单位,对各线路维护和建设工作推行承包制,不仅有利于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制,调度维护人员的积极性,还有利于管理。更重要的是,依据线路维护规程标准,技术规范要求以及承包奖惩办法,通过实施严格考核,可以有效促进线路维护质量的提高。

推行承包制,还可以大大降低成成本费用。通过资产评估,摸清家底,根据实际承包的任务量,并参照一定标准,以承包期限,将岗位,员工人数,材料费,员工工资等投标的方式确定下来,节省下来的费用归承包队所有。这样,承包队的节约意识就会大大增强,维护和建设材料严重浪费,丢失被盗的情况也会减少。

4.2强化安全管理促进效益增长

线路安全和人身安全是线路维护部门的头等大事。一些单位在安全方面虽然采取了不少措施,但效果不佳,其主要原因,就是管理跟不上。只有让安全管理与员工的切身利益挂钩,建立标本兼治的有效机制,才能使安全管理落到实处。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可设专职安全检查员若干名,实行包片承包检查。检查的具体内容,可按有关规定执行。

建立安检员制度,可以有效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有利于形成讲安全,讲质量,讲效益的企业氛围,使安全管理成为促进企业效益增长的助动力。

4.3加强通信线路的巡视工作

做好定期巡视、督查巡视、特殊巡视、故障巡视。

4.3.1定期巡视

一般要求每月3次,其中1次徒步进行,由通信光缆线路维护单位巡线员负责,应即使掌握线路的运行状况,沿线环境变化情况,并做好护线宣传工作,每月向通信管理部门上报本月线路运行情况表,巡视时发现重大问题立即上报。

4.3.2督查巡视

每月不少于1次,由通信管理部门派员与线路巡视人员共同进行,对检查出来的问题,由维护单位及时整改,通信管理部门派员验收。

4.3.3特殊巡视

台风、暴雨、大雪及出现其它恶劣气候后立即进行线路巡视,由维护单位巡线员进行。

4.3.4故障巡视

通信线路故障发生后,应立即查明发生故障的原因和地点,由维护单位抢修人员进行,必要时通信管理部门派员协助或配合,故障抢修完毕后,维护单位应书面上报故障原因、处理方式及防范措施。

4.4防偷盗方面

做好光纤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小偷主要为金属铜而来,在架空光缆线路杆子挂好杆号牌,以区别通信音频电缆;另外可通过光缆线路告警装置,蹲点守候,配合公安机关,抓捕罪犯。维护人员还应积极开展护线宣传活动,宣传保护通信线路、通信设施的重要性,让“保护通信线路人人有责,破坏通信线路依法严惩”深入人心。

4.5实现线路计算机管理

近年来,由于体制改革,许多供电企业允许第三方利用电力设施建设通信线路,这就对通信线路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进行微机管理,采用GIS计算机管理系统以便分清线路产权,便于线路维护。

4.6加强培训

加强对通信线路设计、施工、使用、管理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消防意识,增强他们执行消防法规,防止和消除火灾隐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4.7坚持“三勤”方针

在遇到外单位在通信线路上或附近施工时,要坚持“三勤”方针,即口勤、手勤、脚勤,要及时深入施工现场,了解情况,向施工单位说明通信线路的位置、埋深等相关事宜,配合施工单位做好通信线路防障碍工作。

4.8确保改道安全

市政建设和各县区经济的发展,通信线路改道不可避免,如何在改道中确保通信线路的安全,还需要全局各部门和各县(市)局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我们有不少通信线路跟电力线路同杆架设。今后电力线路杆线移位涉及到通信线路时,一定要提前通知通信人员。临时性、工作量小的最好提前一个星期,有计划的、工作量大的最好提前一个月。

4.9积极采用“九心维护方针”

即护线宣传要热心,政策处理要耐心,安全生产要尽心,巡视工作要细心,监测工作要用心,故障处理要精心,学习业务要专心,同志之间要真心,完成工作要齐心。既要提倡实干,更要善于巧干,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通信线路的维护工作。

4.10提高维护人员的业务素质

加强技术培训,通过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反事故演习来提高维护人员的业务水平,维护人员要详细了解光纤、光缆、光缆、光器件、工具、仪表等多方面的知识,熟练掌握测试、分析、接续、施工等技术。良好的技术素质,可以迅速判断出通信光缆线路故障的性质和地点,尽量缩短故障检修时间。

4.11加强经济责任制考核

对外力破坏事件,由于维护人员责任性不强,巡线不到位,该处理的隐患没有得到处理,如通信线路对地距离明显不足没有及时升高、挂钩缺少严重没有及时补上,地埋通信线路警示标示缺少没有及时增补,而使架空通信线路被汽车撞断或拉断;地埋通信线路被大型机械挖断等。有关部门应及时召开事故分析会,必要时可以在事故现场召开,迅速查明事故原因,要求维护人员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并提出防范措施,同时对责任者进行严肃处理。

参考文献:

1.田华基于瞬态响应的控制器参数自整定方法,信息与控制,1997.2

2.周立波袁永胜析通信线路消防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武警学院学报2003.12

3.徐乃英通信线路研究工作的回顾与建议,现代有线传输1985.3

4.李卫红浅谈地区供电企业通信线路的改造和维护,华北电力技术1999.11

5.赵梓森光纤通信工程(修订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4.5

6.段玉梅光纤技术发展的特点及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甘肃电力技术,2004.6

7.李玲黄永清.光纤通信基础.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9

篇2

1.1系统的组成计算机技术在电路系统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其功能上。在对整体性分解后进行分析,以此确定系统程序的应用结构。系统的结构主要由:输电线路的信息管理,信息传输、线路的分布,杆塔的数量等组成。

1.2线路模块的设计在线路系统的设计中,为加强各功能模块的独立性,实现各模块内部的紧密结合。使模块之间减少“块状”的联系,增加公共模块的设计与应用。这样既可以实现输电线路功能的增加,同时减少不必要的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应用程序的运行效率,使模块之间的转换速度更快速,对线路模块进行革新,通过多窗体、映像内存化的技术,以及菜单的传统下拉式方法来实现模块之间的快速转化,从而提高程序的运作效率。

1.3图像的生成系统在输电线路的管理中,可以有两种方法来实现系统的用图。首先,可以运用计算机技术,对图像进行扫描后再输入电脑。这种方法是针对已经存在的大量图形和庞大的内部存储信息。它的优势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建立图形的数据分析库,快速直观形象的表现图形,并具有超大的存储空间。其次,根据实际情况,在无法做到用计算机技术扫描存储图像的地方,可以采用软件绘图。虽然这种方法在操作上需要专业的知识,并且速度慢些,但这是针对图像资料缺失或没有图形资料而采用的最佳方法。

1.4对数据信息的保护数据信息能够为部门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但是需要对不同功能的操作设置权限,这样就能很好的保护数据的信息。具体方法是:对数据拥有输人权和修改权的操作人员,对数据可以进行各项操作,但其余人员只拥有查阅图表及浏览数据的权力,而没有输人数据和修改的权力。

2.系统的特功色功能

2.1模块的查询功能在输电线路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中,查询功能关系着电力工作的效率,快速的查询系统可以节约时间。通过模块的查询功能,对目标的检索功能更简单、快捷。实现了人与计算机的有效结合。促进模块更好的发挥功能。

2.2模块的图形管理电力工程的设计中,应用模块查找,可以快速直观的查看相应的资料,依据科学有效的数据,完成工作任务。模块的图形管理主要体现在对目标物的位置、周围环境等进行查询分析,最终设计出最佳方案。

2.3汇总及打印功能根据用户的要求,可以对数据进行全面的查询。利用数据库的功能进行统计上的汇总,并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不同格式的打印,为客户提供刚方便快捷的使用。

3.存在的问题

输电线路施工人员的素质问题。在社会分工的作用下,我国实行了工程的分包制度,在个体管理的机制下,施工人员的素质变得参差不齐,缺乏专业的培训和技能,安全意识薄弱。在施工中难免会发生安全事故。所以我国输电线路的管理需要进行革新向科技化的转变。同时制度的不健全,也阻碍了输电线路管理向科技化的转化。针对专业的操作人员,需要根据相关的规章制度来进行操作,对输电线路进行统一管理,严格按照工艺流程执行工作任务,以此才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输电线路的管理水平。

4.解决方法

针对电力系统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提高电力操作者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尽快实现输电线路的科技化管理,在设计输电线路时,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方案。将操作人员与计算机科技结合起来,这样在节约了时间的同时,也节约了人力的付出。对人才的培养是电力系统发展的基础,输电线路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在现阶段需要专业的人才来进行参与设计。所以专业人才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科技与信息化管理的更好结合。团队合作可以使整体工作效率提高,通过人员之间的配合,使问题能够快速的解决。在合作的过程中,也需要进行明确的分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定任务。团队之间的分工协作,不但可以缩短时间,同时高效的解决了问题。团队的协作,在工作中增加了人员之间的信任,提高了人员之间的合作能力。

5.结束语

篇3

1.1信息化社会所面临的现状之一就是数字化。随着计算机的出现与发展,全球信息化时代悄然到来。在当前的社会中,我们每天所接触到的信息量之巨大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交往也越来越依赖互联网渠道,我们已经跨入了信息化社会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中,要想时刻保持先进性,就必须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信息发送、接收与加工的体系,确保将信息技术准确地运用到铁路系统当中。

1.2不断增长的用户基数导致了技术的进步。由于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日益增长的生活水平使人们对周围环境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在先前几十年的发展中,很多地方采用的都是以环境换发展的方式。由于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手段必然不会受到大范围的认可,一种高效的资源利用发展模式必将出现。例如在铁路发展领域,由于现代社会越来越快速的发展模式,人们往往需要在短时间内从一个城市到达另一个城市,并且对铁路系统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火车也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演变成了电力机车,不仅提升了燃油等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满足了新用户的新需求。这种科技的提升导致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的例子比比皆是,甚至连人类的思想行为以及工作方式都有了极大的变化。我们必须要认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便捷,坚定建设起更大更广泛的计算机网络的信心,为人类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社会。而飞速发展的铁路运输系统需要一个与之配套的无线通信系统,由于铁路游客数量的不断增长,有限的资源已经成为了铁路系统长远发展的短板,在传统铁路系统中大规模运用的模拟技术已经无法为铁路系统的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在这样的环境下,出现了一大批高科技的数字化技术。

1.3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来保证铁路无线通信系统实现数字化。随着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为了切实保证数字化进程的进展,国家相关部门专门出台了与铁路无线系统有关的法律法规,能有效规范化铁路系统中有关无线通信的工作,给工程的开展予以支持与指导。早在2009年,由工业与信息化部就了相关文件来规范化铁路通信系统中有关对讲机频率的内容,实现了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之间的过渡。

2DMR必将成为专业无线用户的新宠

2.1数字化系统所带来的好处。在我国的铁路系统中,最为广泛运用的仍然属传统模拟对讲系统。整个系统由于较为便宜的使用成本,简便的操作手段,受到了大部分铁路系统职工的欢迎。但是由于模拟对讲系统自身的缺陷,很难实现数字化通信系统能够实现的功能,正处于逐步被数字化通信系统所取代的趋势上。通过建立起数字化的对讲机通讯机制,能通过对讲机来实现很多以前无法实现的功能,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一般来说,数字化对讲机系统能较高地利用起所有的频段,确保语音传输的真实可靠;并且基于数字化的网络,该系统能实现个人与基站之间的互联,保证数据不出现丢失。除此之外,要想进一步提升整个系统的功能,还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自主设计,确保满足系统所需要的功能。随着近年来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相关部门为计算机数字对讲机的投入使用耗费了大量的人力无力资源,并制定了包括DMR通信技术在内的法律法规,为世界范围内有关数字对讲机的使用制定了详尽的标准,在各个领域都有一定程度的运用。

2.2作为一种较成熟的通信产品,DMR已经能够满足大部分的通信需求。DMR标准最初起源于欧洲,在刚开始投入市场的时候受到了多个国家的多个通信厂商的支持。在广泛投入市场并得到市场验证之后,DMR产品已经建立起了十分成熟的产品体系,在整个欧洲甚至是全世界都有了极大的用户集群。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诸如摩托罗拉这样的通信公司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DMR对讲机产品线。在2011年就已经达到了100万台的销量。我国的相关企业已经组成了联盟,专门对行业标准的制定开展细致的工作,确保整个行业的发展走在正确道路上。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很多数字通信厂商都加入了这个集团当中,设计并创新了一大批具有竞争力的DMR产品线,能够满足大部分用户对无线通信设备的需求,在各行各业都有广泛的运用,受到了用户群的一致喜爱。除了铁路部门建设以外,林业、矿业、市政、公安等部门也开始采用基于DMR系统的数字化产品,对我国实现数字化社会起到了决定性的帮助作用。

3铁路无线数字化需要思考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核心技术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一定程度地影响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对企业的管理理念以及决策部署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要想切实推动铁路系统无线通信数字化格局的形成,就必须要结合众多领域的人才,团结在一起构建起数字化行业。

3.1大力推广DMR技术以及其附属产品。即使DMR已经出现了很长的时间,但是要想让群众认识到该技术的优势,接受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还需要漫长的过程。因此相关企业相关部门应当大力推广DMR技术,为该技术的推广创造条件。

3.2加大DMR市场投资,准确定位DMR商品的价值。一般来说,DMR产品较为高端,主要销售对象是中高端的用户群,这些用户不仅需求量旺盛,对系统的质量也有一定的要求。随着DMR数字通讯网络的建立与成熟,整个商品链的价格必将随之下降,市场的认可所带来的必将是DMR系统的不断发展。

3.3随着DMR数字化产品的投入市场,一个与之配套的产业政策与发展规划是十分有必要的。生产企业不仅要生产大量地DMR产品,还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保证IP网络环境。在环境允许的条件下,应当加强信息接口的数量,确保整个DMR系统运行的稳定。

3.4实现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转换的平稳过渡。由于传统的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一定的手段来消除这些差异,实现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的平稳过渡。

3.5分阶段实施DMR数字化系统的建立。一个完善的DMR数字化系统的建立应当从独立系统出发,逐步扩大实现整个系统的建设。

篇4

论文关键词:通信现状 运行 管理 对策

论文摘要:电力电缆是电力通信网的基础设施,也是电网现代化和自动化的重要基础之一,同时也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基础之一,因此,针对通信光缆线路的现状,做好维护工作,确保通信线路畅通无阻,具有重大意义。

0引言

21世纪通信网的发展趋势是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其关键技术同步数字传输(SDH),异步转移模式(ATM)交换,光纤用户环路等已日趋成熟,它们所依赖的传输通道的稳定和可靠,是整个通信网不可忽视的问题,这就对通信线路传输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电力系统特种光缆技术的发展,凭借电力系统的可利用资源,大力发展光纤通信,这是电力通信发展历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其意义非常深远。

1.绍兴局通信线路情况

1.1绍兴局通信线路运行情况

截止2008年年底,绍兴电力局共有光缆218条,总里程1596.471km,计24591.791芯公里,其中OPGW光缆37条460.572km,ADSS光缆14条107.258km,普通光缆167条1028.641 km。另有绍兴局维护管理的500KV OPGW光缆9条384.640 km。2008年新投运OPGW光缆7条,计85公里,新投运普通光缆3条计20公里。

1.2绍兴局通信线路管理情况

绍兴局光缆线路运行维护基本采用外包。光缆线路巡视分为定期巡视,督查巡视,特殊巡视,故障巡视4种定期巡视每月3次,目前尚未使用光缆在线检测手段。光缆线路备用纤芯每年检测一次,用OTDR测试,10公里以上长的普通光缆及特种光缆用光功率机测试。运行维护每月下旬书面上报下个月的巡视计划和工作计划,月初书面上报上个月的光缆维护工作统计表。

普通光缆及ADSS光缆由调度所负责管理,OPGW光缆及金具由线路工区负责管理,OPGW光缆地下线的光缆接续盒及变电所门型架至通信机房的普通光缆由调度所负责管理。巡视结果反馈由维护单位每月向调度所通信线路班书面上报,发现重大问题用电话立即上报。

缺陷管理分为两块:没有中断通信业务的,由维护单位自行消缺,消缺结果每月上报一次,无法消缺的上报通信线路班。中断通信业务的,由通信调度值班员通知通信线路人员,再由通信线路人员通知维护单位去处理,必要时通信线路人员配合。

2.通信线路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光缆长度的增加,各种光缆中断故障呈现上升趋势,仅08年1月到年底,共发生光缆故障18次,其中光缆纤芯被松鼠咬断7次,光缆被偷盗3次,地埋光缆被挖掘机挖断2次,光缆被汽车撞断2次,光缆接续盒内断纤2次,火灾引起1次,雪灾引起倒杆1次。

2.1光缆构成、结构不合理

目前大部分光缆为普通架空光缆(约为66%),特种光缆相对较少,未能充分发挥电力系统的杆路优势。主环光缆未完全达到可靠性相对较高的管道或OPGW光缆,有些关键节点光缆资源不够,部分光缆通道路径单一,可靠性,安全性不高。

2.2被小动物咬伤

长途通信光缆线路经多年的使用,存在部分线路光纤和接头盒老化,且线路经过区域多为山区,光缆线路被鸟枪击中和松鼠咬伤次数较多,光缆传输能力有所下降。

2.3 施工损坏

部分线路曾遭施工破损,径路移设等原因,现在表现为线路接头增多,线路损耗增大。

2.4外力破坏

普通光缆位于开发区和与道理交跨上,由于施工翻斗车没有放下,将通信光缆线路拉断。

2.5光缆被盗割

2008年发生光缆被盗割事件3起。

2.6管道光缆被挖断

施工方未安相关规定对施工红线外地下管线组织调查,也未向相关部门申报,违章作业,管道光缆挖断。

2.7被气枪射击

普通架空光缆为散弹枪射击,使光缆里面纤芯断裂,导致业务中断,这类事故往往故障点隐蔽性较高,查找故障点十分困难。

3.确保通信线路安全运行技术对策 3.1加强巡视、及时抢修、提高线路运行率

光纤线路的巡视主要包括定期巡视,金具抽检,OTDR定期测试,SDH设备做连续监视等,把检查结果与原始记录作比较,发现变化应及时作进一步检查,分析和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一旦发生中断应分三步进行抢修:应急抢修,临时恢复和永久恢复。利用原缆中的备用纤或其他保护的光缆,在被损光缆两头重新做旁路接头等,临时恢复和永久恢复的区别取决于原缆种类,代用时间等,有时并无明确界限,如OPGW故障后,拉一段ADSS用两年,然后再更换已损坏OPGW,则ADSS就是临时恢复,OPGW是永久修复,永久恢复:如果原来就是ADSS,则换ADSS就一步到位。

3.2合理选用光纤配线系统及光缆尾纤

光缆配线系统应包括光纤配线柜、光纤配线单元,光纤直熔单元、光缆固定与接地单元、光纤收线区。其容量要满足远景的最大容量需求,杜绝进行光纤配线系统的改造;其结构应保证施工和运行维护时的安全性,避免对运行系统造成影响;光缆的安装与固定、尾缆的安装与固定、光纤跳线的安装与固定要有足够的空间;对光纤走线要有保护措施、并具有较大的光纤弯曲半径和盘纤空间。

应确保光器件优异的物理性能、机械性能、光学特性和良好的产品稳定性。能适应环境温度变化范围、连接器插入衰耗要小、重复和互换附加衰耗要低、连接处的光波反射衰耗要大、光纤种类和工作波长与光缆中的光纤相对应,活动连接器件的允许插拔次数多寿命多、制造工艺精度高,表面处理精细。

3.3采用防鼠光缆

对山区或穿越树林的光缆线路设计时可采用防鼠光缆。对运行中的光缆线路可砍伐光缆线路周围的树枝,或更换防鼠光缆,防止小动物(松鼠)咬伤。加强对通信线路的保护,如新凤光缆线路、大市光缆线路、雅塔光缆线路有部分光缆段穿越山区、树林,易遭小动物(松鼠)啃咬,通信人员已要求维护单位对上述光缆线路加装保护管。为了彻底根治这一隐患,目前通信维护人员正在积极采购防鼠光缆,一旦条件成熟,马上更换。

3.4做好接头,减小衰耗

在线路抢修以及工程施工中,都要遇到接头问题,对于音频塑缆采用热塑管接头技术。接头做好,在管子热塑前要对电缆进行绝缘电阻的测试,在各项指标符合标准后,再把热塑管缩好。

光缆接头比较复杂,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接头环境尽量避免在灰尘过多的场合,以免造成切割好的光纤断面污染。

2.待光纤热塑保护管完全冷凝后再往接头托盘上的接头卡槽中放置。

3.当光纤接续完毕后,应安置好接头盒中的光纤,不能出现光纤曲率半径过小的现象,以免加大弯曲损耗。

4.光纤的每个接头损耗衰减应保证不大于0.1dB,利用光时域反射仪进行接续的监测和系统测试,并将测试曲线和数据打印出来,测得的曲线应看不到明显的接头阶段。

5.注意光缆接头盒的防水处理,外缠防水胶带,以免雨水进入接头盒。

3.5注意隐患

对已经存在的通信线路隐患,如通信线路对地、对河面距离不够的问题,维护人员要对其及时升高。有些地方由于条件限制,可采用调换电杆或地下顶管处理。

3.6做好通信线路保护设施

如通信线路与电力线路交叉、跨越时,做好通信线路的绝缘保护;通信线路与其它物体相碰时要用塑料管进行保护,通信线路过公路时要有明显的警示牌和警示管,地埋通信线路上明显的标示,附近有警示牌。在同一吊线内有二条通信线路时应有明显的标示牌,以区分不同的通信线路,防止今后通信线路迁改或故障处理过程中,误碰、误伤其它通信线路。

3.7重视通信光缆线路的监测工作

在平时的维护中,对备用的光纤采用OTDR或光功率机进行测试,一般一年一次,对测出的断芯、衰减大等问题,可在平时的维护中处理,大的、多的问题可结合线路大修、技改进行处理。维护人员还应该及时根据通信光缆线路的性能指标,如传输光功率、衰减等的变化,故障发生率、故障发生原因进行统计和分析,要详细记录故障的现象、原因,要应用技术统计方法将线路的性能指标与线路资料结合起来对光缆资源进行评估,以便尽量避免重复性工作和同类型故障的多次发生。

3.8做好线路的防雷措施

3.8.1 光缆敷设前采取的防雷措施

(1)光缆线路应尽量敷设在雷击活动相对较少的平原地区或整体土壤电阻率较低的地域,如其必须经过山地,也应力求避免敷设在山顶上。

(2)对采用架空方式敷设的光缆,可充分利用原金属吊线和线路杆的避雷措施来避雷。同时将吊挂光缆的钢绞线每间隔500-1000米接地一次,钢绞线不必断开,但要将光缆中的金属部件在接头处全部做电气断开,且吊线两端应作接地处理。

(3)在雷电灾害频繁的地区,根据具体情况,既可安装防直击雷效果较好的架空避雷线,也可采用非金属加强芯或超厚PE外护层光缆。

3.8.2 针对光缆金属构件的防雷措施

(1)为了防止光缆接头处产生电弧放电,宜对其接头处金属构件采用前后断开的方式,不作电气连接和接地处理,但应在其接头处将缆内金属物件短接为一体,以均衡电位。

(2)为避免一次雷击通过金属构件传输而造成多处雷击故障,可在光缆接头处将缆内金属构件作电气连通,并在接头处均做集中接地处理。

3.9完善通信线路应急预案

保证各条备用光缆线路正常,现在已和长途电信传输局取得联系,针对双雅光缆线路衰减比较大的缺陷,准备重点整治。另外通信人员还针对电力通信网的薄弱环节,积极采取通信线路的补强措施,目前正在抓紧建设用管所至柯岩变48芯光缆线路,力争奥运前投入运行,使电力通信网更加坚强和牢固。

3.10使用作业指导书

在通信光缆线路施工作业中,积极推广使用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是目前作业过程中最科学、最有效的办法,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良好的综合效果,是作业者的工作指南,也是管理者检查工作规范的蓝本。它将现场安全措施、作业工艺标准真正落实到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使施工工艺质量得到了保障。

4.确保通信线路安全运行管理对策

4.1推行承包制提高线路维护质量

以对为单位,对各线路维护和建设工作推行承包制,不仅有利于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制,调度维护人员的积极性,还有利于管理。更重要的是,依据线路维护规程标准,技术规范要求以及承包奖惩办法,通过实施严格考核,可以有效促进线路维护质量的提高。

推行承包制,还可以大大降低成成本费用。通过资产评估,摸清家底,根据实际承包的任务量,并参照一定标准,以承包期限,将岗位,员工人数,材料费,员工工资等投标的方式确定下来,节省下来的费用归承包队所有。这样,承包队的节约意识就会大大增强,维护和建设材料严重浪费,丢失被盗的情况也会减少。

4.2强化安全管理 促进效益增长

线路安全和人身安全是线路维护部门的头等大事。一些单位在安全方面虽然采取了不少措施,但效果不佳,其主要原因,就是管理跟不上。只有让安全管理与员工的切身利益挂钩,建立标本兼治的有效机制,才能使安全管理落到实处。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可设专职安全检查员若干名,实行包片承包检查。检查的具体内容,可按有关规定执行。

建立安检员制度,可以有效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有利于形成讲安全,讲质量,讲效益的企业氛围,使安全管理成为促进企业效益增长的助动力。

4.3加强通信线路的巡视工作

做好定期巡视、督查巡视、特殊巡视、故障巡视。

4.3.1定期巡视

一般要求每月3次,其中1次徒步进行,由通信光缆线路维护单位巡线员负责,应即使掌握线路的运行状况,沿线环境变化情况,并做好护线宣传工作,每月向通信管理部门上报本月线路运行情况表,巡视时发现重大问题立即上报。

4.3.2督查巡视

每月不少于1次,由通信管理部门派员与线路巡视人员共同进行,对检查出来的问题,由维护单位及时整改,通信管理部门派员验收。

4.3.3特殊巡视

台风、暴雨、大雪及出现其它恶劣气候后立即进行线路巡视,由维护单位巡线员进行。

4.3.4故障巡视

通信线路故障发生后,应立即查明发生故障的原因和地点,由维护单位抢修人员进行,必要时通信管理部门派员协助或配合,故障抢修完毕后,维护单位应书面上报故障原因、处理方式及防范措施。

4.4防偷盗方面

做好光纤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小偷主要为金属铜而来,在架空光缆线路杆子挂好杆号牌,以区别通信音频电缆;另外可通过光缆线路告警装置,蹲点守候,配合公安机关,抓捕罪犯。维护人员还应积极开展护线宣传活动,宣传保护通信线路、通信设施的重要性,让“保护通信线路人人有责,破坏通信线路依法严惩”深入人心。

转贴于

4.5实现线路计算机管理

近年来,由于体制改革,许多供电企业允许第三方利用电力设施建设通信线路,这就对通信线路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进行微机管理,采用GIS计算机管理系统以便分清线路产权,便于线路维护。

4.6 加强培训

加强对通信线路设计、施工、使用、管理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消防意识,增强他们执行消防法规,防止和消除火灾隐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4.7坚持“三勤”方针

在遇到外单位在通信线路上或附近施工时,要坚持“三勤”方针,即口勤、手勤、脚勤,要及时深入施工现场,了解情况,向施工单位说明通信线路的位置、埋深等相关事宜,配合施工单位做好通信线路防障碍工作。

4.8确保改道安全

市政建设和各县区经济的发展 ,通信线路改道不可避免,如何在改道中确保通信线路的安全,还需要全局各部门和各县(市)局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我们有不少通信线路跟电力线路同杆架设。今后电力线路杆线移位涉及到通信线路时,一定要提前通知通信人员。临时性、工作量小的最好提前一个星期,有计划的、工作量大的最好提前一个月。

4.9积极采用“九心维护方针”

即护线宣传要热心,政策处理要耐心,安全生产要尽心,巡视工作要细心,监测工作要用心,故障处理要精心,学习业务要专心,同志之间要真心,完成工作要齐心。既要提倡实干,更要善于巧干,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通信线路的维护工作。

4.10提高维护人员的业务素质

加强技术培训,通过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反事故演习来提高维护人员的业务水平,维护人员要详细了解光纤、光缆、光缆、光器件、工具、仪表等多方面的知识,熟练掌握测试、分析、接续、施工等技术。良好的技术素质,可以迅速判断出通信光缆线路故障的性质和地点,尽量缩短故障检修时间。

4.11加强经济责任制考核

对外力破坏事件,由于维护人员责任性不强,巡线不到位,该处理的隐患没有得到处理,如通信线路对地距离明显不足没有及时升高、挂钩缺少严重没有及时补上,地埋通信线路警示标示缺少没有及时增补,而使架空通信线路被汽车撞断或拉断;地埋通信线路被大型机械挖断等。有关部门应及时召开事故分析会,必要时可以在事故现场召开,迅速查明事故原因,要求维护人员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并提出防范措施,同时对责任者进行严肃处理。

参考文献

1.田华 基于瞬态响应的控制器参数自整定方法,信息与控制,1997.2

2.周立波 袁永胜 析通信线路消防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武警学院学报2003.12

3.徐乃英 通信线路研究工作的回顾与建议,现代有线传输 1985.3

4.李卫红 浅谈地区供电企业通信线路的改造和维护,华北电力技术 1999.11

5.赵梓森 光纤通信工程(修订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4.5

6.段玉梅 光纤技术发展的特点及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甘肃电力技术,2004.6

7.李玲 黄永清.光纤通信基础.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9

篇5

关键词:VSAT,卫星通信,消防指挥

 

一、引言

新形势下消防部队面临更多繁杂的灭火和抢险救援任务,消防通信更加重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我国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消防部队正面临着更多、更繁杂的灭火和抢险救援任务。另一方面,由于国际社会的动荡、自然气候条件异常、地质灾害等,如美国911、沿海地区台风、汶川大地震,对救援现场的指挥与决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这样一些重特大突发灾害事故的处置现场,尤其是在一些区域性灾害的处置过程中,由于情况特别复杂,需要在抢险救灾现场与后方指挥中心之间建立一个全方位的信息沟通平台,以便后方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最为科学的技术支持和物质支援,而这种全方位的信息沟通仅仅依靠语音和数据通信是不够的,还需要信息量更大的实时图像、图形、数据传输,让指挥中心的指挥员对现场能“一目了然”,及时获得现场信息,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本文就如何将VAST技术有效地应用于移动消防通信指挥系统,以实现前后方快速高效的信息传输作儿点探讨。

二、我国消防通信的现状

长久以来无线通信是我们消防作战指挥中应用最多的通信方式,其主要应用有常规中转对讲系统、集群系统、公众移动系统等。这些系统各有各自的优势,但是由于技术特点的不同在运用于消防指挥中均存在一定的不足。常规中转对讲系统的优点在于它组网灵活、费用低廉、反应快捷、使用方便。但是由于受到组网复杂或者同频干扰的限制要做到大面积覆盖,同时又简便,往往是比较困难的。近年推出的数字集群系统在通信质量、快捷应变等方面已经比较成熟但是系统过于昂贵。公众移动系统覆盖面、通信质量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但不太适合消防指挥体制,虽有一些单位利用CDMA进行图像传输,但功能还比较单一。

三、VSAT卫星通信概述

VSAT(Very Small Aperture Terminal)卫星通信技术成熟于20世纪80年代,并从90年代开始大规模地进入中国通信市场。VSAT通信网一般由同步卫星、功能强大的地面主站和众多较小的、易于安装的VSAT地面小站组成。小站与小站之间的通信要通过主站进行交换和中继支撑,建在用户所在地的小站无需人员值守,主站则配备专业值班人员通过网络管理系统对各小站及卫星全网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调度、维护和管理。与传统的地面通信线路相比,VSAT卫星通信具有以下优势: (1)高可靠性。卫星在离地球36 500km外运行,不受地球所发生的灾害影响。而地面网络的诸多环节中的任一环节都有可能引起通讯中断。论文参考网。(2)覆盖范围广。可实现多址通信和信道的按需分配,通信灵活机动。(3)组网简单,速度快。最简单的网络只需一对卫星小站即可开通,卫星可在数分钟内“一键开通”通信链路(4)通信容量大。卫星通信一般使用1~10GHz的微波波段,有很大的带宽,可传输多路视频和大容量的电话。一般小站下行可以达到40+MBPS,上行可达到6~8+MBPS(这个数率可传输清晰的电视信号,而其他无线手段的速率难以达到)。论文参考网。(5)可以和其他网络有效融合,其他网络可在卫星链路的基础上快速组网。(6)易扩容。可无级不间断扩容,大部分卫星通信系统甚至可按需分配带宽。(7)安全性好。卫星频段已经过协调,卫星传输的干扰很小;可使用VPN技术。论文参考网。而集群和其他无线手段,除移动电话外,基本使用公用频段,安全和干扰问题隐患大,即使是专用频段,也比较容易被截听。

四、VSAT技术在移动消防通信指挥系统中的应用

(一)VSAT卫星通信系统是消防指挥中心对化学生产、仓储等重点防火企业监控点进行实时监视的有力武器。VSAT卫星通信系统是一个宽带网络和广域VSAT网络,能对监控点进行远程监视,远程遥控、传输数据、话音和连续图像〔24帧/秒以上的活动图像)。一旦出现灾害报警时,消防指挥中心便可以收到监控点的报警号;消防指挥中心可与监控点进行话音双

向通信;并能将监控点的图像传输到消防指挥中心,消防指挥中心还可远程遥控摄象机和其它有关设备,实现有效处警指挥。VSAT卫星通信系统还可以与其他通信系统特别是地面网络包括地面蜂窝系统、其它的静止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等密切结合,优势互补、互为补充与延伸。

(二)VSAT卫星通信移动指挥中心接普处带迅速,实现了接处一体化。VSAT卫星通信的消防指挥辅助决策系统技术先进,卫星链路和各小型地球站的MODEM通过网关设备把报警系统、监控系统、计算机系统、图像系统、话音系统、ISDN综合业务网系统有效地综合设计在一起,可实现卫星的VSAT网与ISDN网的结合、局域网与广域网的结合、报警监控网与卫星通信网的结合、无线网与有线网的结合,是实现消防接处警一体化最可靠和有效的传输手段。到达灾害现场后,卫星指挥车车顶上自动卫星跟踪天线迅速采用卫星应用视频软件,将灾害事故现场的实况和相关资料进行实时传输至消防调度指挥中心,以便指挥员进行有效的调度指挥。

(三)VSAT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卫星转发器可以通过卫星通信指挥车装载,实现移动作战的功能。通信指挥车是VSAT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小型移动地面站,它可以迅速在灾害事故现场建立指挥所,可实现对消防部队实施灭火救援和灾害事故处置的直接指挥,VSAT卫星通信指挥车通过卫星信道可实现现场指挥,同时与消防指挥调度中心进行话音、数据、图像的双向

通信,接收调度指挥中心的指令;利用通信指挥车上装载的公安350MHz车载台与消防调度指挥中心保持实时联络;利用GPS系统报告指挥中心,车辆行进的具体方位和行进的路线,实时接收指挥中心发来的信息,实时向中心传递消防车的状态信息,同时也可接收指挥调度中心指挥员的指令,形成固定指挥中心与移动指挥中心的无缝链接。在地面通信设施容易受到火灾、咫风、地震等重特大性灾害的破坏、面对重大灾害事故时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的严峻形势下,VSAT卫星通信系统功能强大,适应性宽广,己经成为当今处置灾害事故现场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消防信息化今后发展的趋势。随着它在消防领域中的应用,必将大幅度提升消防通信指挥体系的指挥、控制能力,为消防部队现场指挥决策提供科学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国消防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消防局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12月.

【2】陈振国.卫星通信系统与技术.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年.

【3】钟琳,浅谈vSAT卫星通信在消防应急指挥系统中的应用〔J〕.数字通信世界,2005(7).

【4】姜学贇,范玉峰,隋虎林,王军.卫星通信———消防通信的终极解决方案[J].中国公共安全, 2007, (8)

篇6

关键词:通信线路;交换机;常规割接;分区、分期割接

中图分类号:U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20-0000-02

1 前言

在通信线路频频施工过程中,几乎每个工程都涉及到通信线路割接工作,小到一个分线设备、一个配线区,大到成片主干电缆甚至新旧局的割接。因此,割接方式的选择对整个工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重大割接中,显得尤其重要。一旦割接方式选择不当,不仅能造成重大通信障碍事故,长时间阻碍通信;同时也给企业生产调度指挥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重大的不良影响。

2 通信工程割接的定义及基本原理

通信工程割接是指各类通信传输、交换、数据、管线、外线等对已承载业务的网络系统中的线路、电源、板卡、设备等网络资源进行有计划的维护操作,如更改、更换、搬迁、调整等操作。割接一词最早用在固定通信网中。用户与交换系统之间由用户线连接,当新系统投入使用,部分用户要移入新系统,这时用户就要从原系统切断,联入新系统。切断老系统叫“割”,接入新系统叫“接”,当然这一过程要在最不影响用户通话的时段完成。最典型的是固定电话覆盖区域调整的“割接”和机房搬迁的大面积区域“割接”。

3 通信网络全系统割接常规方法

在电信行业因电话交换机设备更新、搬迁和传输线缆路由改变而需要进行相应割接时,常规割接方法是:在完成新的传输线缆敷设并联接到新安装配线架到位后,对新电话交换机设备进行上电,之后将旧电话交换机的用户系统数据集中导入新电话交换机,完成这些操作后,选定一个时间段,同步进行“将新传输线缆与用户交接箱割接”和“拔掉旧配线架上保安器”及“在新安装配线架上插入保安器”这三项工作的同时操作,之后进行相应检测,若正常,至此,该通信网络全系统割接全部完成。

4 通信网络全系统割接创新方法——分区、分期导入割接法

4.1 应用范围

通信网络分区、分期导入割接方法主要应用于电信行业因同时进行电话交换机设备搬迁(或更新)和传输线缆路由改变,而实施的相应通信网络全系统割接。本论文主要针对机房整改搬迁中线路割接创新方法的具体应用。

4.2 网络改造准备工作

①数据备份:交换机进行前后台数据一致性校验、备份新业务数据、局数据等各项数据;更新计次表,提取话单,备份话单,防止BAM机更新后话费丢失。②采集原交换机数据库数据,并进行格式转换。为保证本次网络改造的用户在不改变属性的情况下完成,使用旧AM/CM的局数据来完成本次网络改造。③测试新建AM/CM至两个SMII的中继电路:在西区机房与旧机房安排人员进行至新建机房AM/CM的2M电路的环回测试,检查电路是否通畅。④在新建AM/CM上增加30#SMII远端交换模块,用户框硬件资源与1#SM完全相同;将1#SM模块的所有电话用户修改至30模块上;删除1#SM模块的七号中继群、中继电路、中继信令链路数据;删除1#SM模块与1#SM模块的所有机框。⑤利用新建机房的SM硬件,加载30和31SMII,测试配置数据是否正常。

4.3 分区分期导入割接方案

在通信机房整体搬迁过程中,对于有些通信网络有很多条传输线缆路由需要改变而施工人员又明显不足的全系统割接,因最后的割接工作量浩大,上述常规割接方法则因耗时长、用户中断通话时间长而科学合理性不足,这对于有些重要行业、领域专网的用户,中断通话时间长,则意味着可能的事故和灾难。通信网络全系统割接之分区分期导入割接新法,则弥补了上述不足。以华为C&C08交换系统为例,具体改进方法如下:在新建电话交换机安装完成后,对新电话交换机设备进行上电,之后开通新建电话交换机的AM/CM管理模块,将原电话交换机的SM交换模块改造为新建电话交换机的SMⅡ远端模块,停用原电话交换机的AM/CM管理模块,至此,将该通信网络交换系统网络结构改变为:新建电话交换机为母机、原电话交换机为新建电话交换机的SMⅡ远端模块。在新建交换机网络结构调整完毕、系统测试正常后,根据每条传输线缆路由改变而进行的相应施工进度及电话用户分布区域和轻重缓急,确定分区分期割接次序。此时,用户系统数据仍在旧电话交换机中存储,需要在以后的分区分期割接时分别分批导入新电话交换机。每次分区分期割接时,将原常规割接方法中“选定一个时间段,同步进行‘将新传输线缆与用户交接箱割接’和‘拔掉旧配线架上保安器’及‘在新安装配线架上插入保安器’这三项工作的同时操作”,增加一项同步操作项,即:将本期待割接的电话用户数据从原电话交换机的SMⅡ远端模块删除同时导入到新建电话交换机的SM模块中。上述四项同步操作项完成后,经相应检测正常,说明本期割接完成;每期割接都完成后,全系统割接全部完成。

网络改造示意图如下:

4.4 网络结构调整安全保障措施

为防止在交换机管理模块割接的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导致系统运行不稳定,在割接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原有近端交换模块改造为新建交换机远端模块过程中,只使用备用主控板(MPU)进行数据调整,主用MPU保留原有数据;以备割接不成功进行数据恢复。第二,割接不成功时,只需要将保留的主用MPU板恢复到原有SM模块和SMII远端模块即可。并将原有远端SMII模块与AM/CM连接的中继电缆更换为原组网方式时电缆即可完成硬件部分的恢复。第三,保留原有SM交换模块与原AM/CM管理模块的光路连接,直到网络结构调整完毕。

4.5 通信系统网络割接时的注意事项

割接准备阶段:首先是在制定割接方案和应急方案时,应根据割接时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充分评估其难度和风险,选取风险最小的方案;对于疑难、复杂的线路或设备割接,在实施前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桌面演练甚至是实际割接步骤的预先演练。 割接实施阶段:割接过程中,割接人员必须对现场进行清查,对电缆、设备、板卡等做好标记、核对割接资料和绝缘包扎处理,以免割接操作时导致事故;割接过程中,所有参加割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割接方案及专业规范和流程进行操作;割接时间若无特殊原因应尽量安排在凌晨0:00—6:00时间段内,或业务网络影响的最小时间段内。割接应尽量以少中断为原则。割接完成后的阶段:割接结束后,必须做充分测试,检查新网络或系统的工作情况,新旧电缆或设备的标示是否清晰和完整,在充分肯定新网络系统运行正常无隐患时,方可离开割接现场;在割接成功时,新网络系统通过初步试运行已正常稳定工作后, 将原有旧线缆或设备安全拆除,对拆下可做备件的整理并合适存放。

5 结束语

通信网络全系统割接之分区、分期导入割接新法,在河北宣钢通信机房整体搬迁中,得到了很好的实践验证,解决了当时通信线路搬迁施工量大、无法一次性完成割接任务的难题,效果优良。

篇7

最基本的一个概念是“分组交换”,下面会更详细地讲述。

第二个是网络结点。罗伯兹决定第一期工程有四个结点。每个结点除了作为结点的局部功能外,还必须有全局的功能。这些全局功能包括支持与其他结点的通信,允许本地用户使用远程结点的资源。另外,每个结点还被指派负责整个网络的一部分全局性的工作。其中,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结点分工负责一个最关键的任务,那就是整个网络的测试和性能分析。

第三个概念是专用通信线路。罗伯兹原来打算使用普通电话线。但与技术人员商讨后,他决定租用性能更高的专用通信线路,速度为50Kbps。好在第一期工程的4个结点最终都落在了西部,线路的费用不是太高。

第四个概念是BBN公司为解决可靠性问题和结点计算机的不兼容问题而发明的,称为“接口消息处理机”(Interface Message Processor,简称IMP。)

每个结点计算机不是与其他结点计算机直接相联,而是通过一台小的计算机,叫接口消息处理机(IMP)。假如计算机A想与计算机B通信。计算机A先把通信内容(称为消息)传给它的IMP,然后这个IMP把这个消息转换成一种IMP之间能够理解的格式,传给结点B的IMP。这个IMP再把消息翻译成结点计算机B能够理解的格式传给它。

为了解决可靠性问题,BBN提出了几个思路。第一是“回应机理”。当结点A的IMP向结点B传送一个消息时,它会一直存储着完整的消息,直到结点B的IMP收到这条消息并送回一个确认信息。如果在一段预先规定好的时间里结点A的IMP没有收到确认信息,它会认为传输失败,再重新传送同样的消息。第二个思路是“自测试和周边测试”。每个IMP都设计有自我测试电路,定期检查自己是否工作正常。同时,IMP也能测试与它相联的周边硬件。第三个思路是IMP应按军用要求做得很结实。

ARPANET的研制还导致了另外一些新概念和机制的产生。30年后的今天,这些基础的发明还广泛用于因特网的各个领域。其中的一项就是开放的技术标准文档。它用了一个很谦虚的名字,叫作“征求意见书”(Request for Comments,简称RFC)。事实上,一个RFC在公布前已经经过详细的设计和修正,已经相当成熟。绝大部分RFC就直接被大家作为技术标准使用。

世界上第一个RFC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名研究生斯蒂夫?克罗克尔(Steve Crocker)写的,定义了网络结点间的软件协议。随后,南加州大学的乔纳桑?波斯特尔(Jonathan Postel)一直在编辑和维护这个RFC文档系列。

1968年8月,罗伯兹完成了ARPANET的技术规范,并向全国140家公司发出了招标书。

1968年9月,罗伯兹收到了一些公司返回的投标书。

1968年12月,麻省剑桥地区的BBN公司中标,并与ARPA签了合同。

1969年9月1日,第一个ARPANET结点安装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1969年10月1日,第二个结点安装在斯坦福研究所。

1969年10月1日,ARPANET进行了第一次试验。

因特网的第一个测试是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结点和斯坦福结点之间进行的。试验人员采用了“双轨制”。两边的操作人员除了使用计算机网络通信外,还使用了电话。试验的目的是让洛杉矶的操作员能登录到斯坦福的计算机上,然后做一些简单的操作。

试验的第一步是要让洛杉矶操作人员把登录命令(英文是五个字母LOGIN)传送到斯坦福的机器上。洛杉矶这边在电脑上敲了一个L,然后用电话问:“你们有没有得到L?”斯坦福那边用电话回答说:“我们看到了L。”然后是:“你们有没有得到O?”。回答:“我们得到了O。”“你们得到G没有?”这时,系统死机了。过了两小时,技术人员修复了故障,终于成功登录到了斯坦福的机器,圆满完成了试验。

因此,因特网上传送的第一个消息是“LO”,也就是“你好”(Hello)的简称。

列奥纳德?克莱因洛克(Leonard Kleinrock)出身在纽约市的曼哈顿岛上。他对科学的兴趣是从看小人书得来的。

克莱因洛克六岁的时候看过一本《超人》的漫画书,书中描写了如何构造晶体管收音机。于是,克莱因洛克从父亲那儿找到一个用过的剃胡刀片、一段铅笔芯、一卷卫生纸筒和一些导线。但有两样东西家里找不到。一件是耳机,克莱因洛克从大街上的电话亭里“借”了一个。另一件是“可变电容器”,克莱因洛克劝说母亲与他一起到唐人街附近坚尼街的电子市场买了一个。用这些东西,克莱因洛克根据漫画书上的指示,制造出了一个既不需要交流电源也不用电池的收音机。当他听到音乐和播音员的声音时,科学就在他心中生根萌芽了。

克莱因洛克家里很穷。高中毕业后,家里没钱供他上大学。纽约市为了鼓励本市居民接受高等教育,特别开设了一个“纽约城市学院”,对家庭经济窘迫的学生免收学费。但就连城市学院克莱因洛克也上不起,因为他必须赚钱谋生。于是,克莱因洛克白天在一家公司做技术员和工程师,晚上参加城市学院的夜校课程。他一共花了五年半的时间才念完大学课程,并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全额奖学金,攻读电气工程的研究生学位。

1957年的夏天,克莱因洛克刚进入麻省理工学院不久,数字设备公司(DEC)的创始人邀请他一同创建DEC。克莱因洛克拒绝了,因为他想完成自己的博士学位。DEC后来成长为世界著名的大公司,90年代被康柏公司以数十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克莱因洛克失去了一个成为亿万富翁的机会,但他一点也不后悔,因为他的博士学业在因特网的发明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篇8

关键词: 监控系统; SU; SC; SS; 检测; 维护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828(2015)02-45-02

Discussion on methods of maintaining centralized computer room monitoring system

Yu Shanshan

(Dehong Normal College, Mangshi, Yunnan 678400, China)

Abstract: The types and principles of physical equipment used in the third level monitoring unit (SU, SC, SS) in centralized monitoring system in computer rooms are analyzed. Some fault detection technology as well as daily maintenance methods, which have been proved to have high accuracy, are given. With the methods mentioned in the paper, the maintenance workers can identify the state of the equipment failure accurately an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and lower maintenance cost.

Key words: maintaining centralized monitoring system; SU; SC; SS; detection; maintenance

0 引言

监控系统在结构上是一个多级的分布式计算机监控网络,一般可分为三级,即SC(监控中心),SS(区域监控中心),SU(监控单元)[1]。通过对这些设备日常故障维护手段的分析,使维护人员在接到第一次报警后就可以确认需要什么样的工具、配件,去什么地方解决什么问题;帮助维护人员分析故障状态,使维护人员在采取措施之前做出准确的、及时的判断,从而保障设备有效工作和大大降低维护费用。

三级监控系统的结构、运行方式如图1所示。

1 SU(监控单元)

1.1 传感器

各个监控系统集成商根据各自的特点所采用的传感器品牌和型号都不太一样,但同类传感器具有相同的原理。具有相同原理及工作方式的传感器有些可以互换,在维修和维护时可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在维护时查看传感器安装是否牢靠,是否存在烧过等现象,可用手感觉传感器发热的强度及倾听传感器内开关等发出的声音。

⑴ 烟雾传感器

烟雾传感器以检测方式区分为光电型和离子型,以输出方式区分为干接点和电流输出型。它们不能互换。一般烟雾传感器都带有自检测灯,周期闪亮则表示设备工作正常,闪亮周期为30S左右。维护时可观看灯是否在闪亮,若灯不亮,则检查输出信号。干接点输出型告警时,信号输出端为50欧以下,平常不告警时为断开或10M欧以上。电流输出型在告警时有20mA左右的电流,信号电流输出线一般与电源线为同一根线。

⑵ 防盗传感器

防盗传感器可分为:门磁开关和红外探测器。门磁开关发生告警时(一般为两块感应磁铁分离时)―门开,输出干接点参数同上。维护时应注意门是否变形而导致磁铁不能有效吸合而长时间告警。

红外传感器通过检测带有热源的移动物体来发出告警,传感器本身有一定的角度,输出为干接点或电流。维护时应注意红外传感器是否存在死角,红外上的检测灯是否在闪亮,当有移动热源物体时,红外的检测灯是否一直亮着。

⑶ 环境温湿度传感器(包括温度和温湿度传感器)

环境温湿度传感器属于模拟量传感器,长时间运行在恶劣的环境下,感应元件非常容易老化,因此对于湿度较大的环境应缩短巡检周期。

⑷ 贴面温度传感器

贴面温度传感器常用在测量变压器温度、电池温度、机柜/箱温度上。测量温度量程通常比较大,比如为0℃->100℃,而环境温湿度传感器的量程通常为0℃->50℃。此类传感器同样也存在老化过快的缺点。

⑸ 液位传感器(检测油时,也可叫油压传感器)

液位传感器要注意经常清理油压检测孔,以确保油压检测孔不被堵塞。此类传感器应为无源传感器。

⑹ 电压传感器

电压传感器应安装在专门的模块箱里,以便做隔离和集中管理和维护。一些传感器上有电压信号指示灯,有电时灯是亮着的,若灯灭,则传感器或连线有问题,应检测传感器输出端是否存在一定的电压。

⑺ 电流传感器

电流传感器采集电流时一般用霍尔传感器,霍尔传感器感应回路应可靠接触,校准时可调节调零端子。

⑻ 智能电量监测仪

输出为智能口,检查通信线路及隔离器件是否正常工作,若监测仪上有LED可查看具体的参数,判断通信状态是否正常。

⑼ 熔丝采样传感器

熔丝采样传感器本身带有采样信号检测灯和工作灯。

1.2 智能设备

当智能设备数据在监控业务台上不能显示时,首先检查智能设备投点是否正确,通道地址是否正确,然后检查智能设备通信参数是否正确,检查线路是否连接正常,检查隔离器件是否正常(隔离器件有信号灯),检查接智能设备的多用户卡上的灯是否在闪亮,通信链路连接是否正常,最后检查智能设备智能口输出端是否有电压。在现场可通过便携式计算机根据通信协议命令或设备专用软件可检验通信接口的好坏和通信协议是否正确。

当智能设备数据在监控业务台上显示有误时,检查投点是否有误,检查协议数据转换比率是否正确,检查数据输出格式是否符合要求(如:应为摄氏度,但被设定成了华氏度),智能设备中是否存在某些单元被人为现场关闭或做了不正确的设置(如:洲际开关电源,现场关断整流模块时,会出现模块通信异常告警)。

1.3 协议处理

对于需要进行通信协议转换的系统,比如:转换为标准的通信协议,需要增加相应的设备进行通信协议格式的转换。具体方法有:①以固化软件的形式烧到处理芯片中,如华为公司的OCI-6、大诚公司的MPC3;②直接下载到FLASH ROM中。相比之下,第二种方法具有远程下载的功能,不受读写次数的限制等优点。当扩容、更换智能设备时,需要根据智能设备的通信协议编写程序,重写寄存器。若存在一个局内普遍智能设备的数据无法上传,则可能是处理通信协议的器件出了问题,需要更换设备,重新写软件[2]。

2 SS(区域监控中心)

当区域监控中心出现死机时:⑴应立刻检查是否因为由SU上传的数据在写入数据库时出现了读写错误等问题。故障判断:①局域网上各节点计算机是否连通;②数据库服务是否正常运行;③数据传输端口的参数是否正常。⑵检查监控程序是否被非法操作。解决办法:重启监控服务软件。⑶检查是否存在外界侵入问题。系统的安全性能需不断地提高。对于IP可路由的网络,另外接一台计算机假设以各种方法进入系统。可供测试的方法大致有:拨打备份路由,PING系统中任意一台计算机,看是否能PING通,若能PING通,则表明系统内部没有设置必要的网关,路由器上没有分配路由表,或者需要增加必要的认证和权限;接入到同一个网络上,查找某个网络设备,若能查找到并能取得服务,则表示这台机器装载着其他通信协议(如NETBIOS、IPX/SPX、AppleTalk等协议),针对电源监控系统的安全性和系统维护的方便性,需要把这些可能带来安全隐患的协议删除。对于具体问题还需针对网络进行专门的测试,逐一排除隐患。

如果由于传输设备参数错误而导致传输中断,在更正后,锁住传输设备设置面板,并定期通过网络查看设置情况。如:基带MODEM参数设置,检查主从模式设置,通信速率设置;频带MODEM参数设置,由远端PC上进入TELNET IP(连接传输设备的那一台网络设备的IP) 2009(传输设备的端口号)即可进入查看MODEM的参数。

当区域监控中心无数据时:①查看传输设备是否工作正常;②对于判断链路故障问题,需寻求数据机房或传输机房工作人员的帮助,如对DDN做本地回环和远端回环测试;③在确保链路连通的情况下,查看链路协议是否启动。

当监控站数据库由于意外原因崩溃时,首先应恢复数据库系统、动态链接库、ODBC通道,然后恢复监控数据库结构,向空数据库分发丢掉的历史数据。检测监控业务台软件与数据库之间的连接是否畅通,是否有定期向SC数据库备份数据的功能。

对于有路由器的网络,如果全部主路由或全部备用路由都不通,则路由器存在故障。检查各端口的灯是否闪亮,若闪亮、则表示路由器路由协议(RIP)没有工作,否则可能是路由器硬件故障。

当网络不通时,应立即检查交换设备是否出了问题,当集线器或交换机上各口的灯出现黄色,则表示链路两端已经处在同一个电平,但通信线路有故障(3、6线未连通);若是绿色,则表示链路已经连通。若不能进行数据传输,则需要检查IP地址、网关等是否配对,若绿色的灯在没有传数据的时候一直在闪动,则表示IP地址可能存在冲突,需要更改IP地址;若长时间出现黄色灯和绿色灯交替闪动,则表示此端口的数据碰撞率过大,则需要更换此PC的网卡或另外增加一块网卡,以保证在数据量过大的情况下数据传输畅通。

3 SC(监控中心)

从管理上,SS叫局站监控管理中心,SC叫区域监控管理中心,它们在许多功能和管理维护方面具有相同之处,但SC的功能更强大。维护和维修过程中,对于相同之处,参照SS,以下讨论其不同之处。

3.1 服务器系统

机房监控系统有着大量数据需处理:实时数据,告警数据,历史统计数据,操作日志,系统运行日志等。服务器系统需满足这些数据处理和存储的功能。对于服务器-客户机系统,服务器和数据库尤为重要,这样的系统一般都配置了服务器双机热备份,采用RIAD5技术、磁盘冗余、多种冗错校验方式的磁盘阵列。这种系统在维护、故障诊断和维修上比较复杂。总的来说,作为一般性的维护可采取以下措施:

⑴ 保证双机系统双电源供电;

⑵ 划分比较大的数据存储空间和足够的数据日志空间,数据库满时应及时把数据倒入外存,妥善保存数据;

⑶ 备份数据库结构,以防万一数据库崩溃时能及时得到恢复。

参考文献:

[1] 张琳.通信电源监控系统传输方式的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论文,

2007.4.

篇9

论文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普及与计算机远程信息处理应用的发展,数据通信应运而生,它实现了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计算机与终端之间的传递。由于不同业务需求的变化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数据通信经过了不同的发展历程。

数据通信是以“数据”为业务的通信系统,数据是预先约定好的具有某种含义的数字、字母或符号以及它们的组合。数据通信是20世纪5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渗透与结合而兴起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它是计算机和通信相结合的产物。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普及与计算机远程信息处理应用的发展,数据通信应运而生,它实现了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计算机与终端之间的传递。由于不同业务需求的变化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数据通信经过了不同的发展历程。

1通信系统传输手段

电缆通信:双绞线、同轴电缆等。市话和长途通信。调制方式:SSB/FDM。基于同轴的PCM时分多路数字基带传输技术。光纤将逐渐取代同轴。

微波中继通信:比较同轴,易架设、投资小、周期短。模拟电话微波通信主要采用SSB/FM/FDM调制,通信容量6000路/频道。数字微波采用BPSK、QPSK及QAM调制技术。采用64QAM、256QAM等多电平调制技术提高微波通信容量,可在40M频道内传送1920~7680路PCM数字电话。

光纤通信: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在光纤中长距离传输的特性进行的,具有通信容量大、通信距离长及抗干扰性强的特点。目前用于本地、长途、干线传输,并逐渐发展用户光纤通信网。目前基于长波激光器和单模光纤,每路光纤通话路数超过万门,光纤本身的通信纤力非常巨大。几十年来,光纤通信技术发展迅速,并有各种设备应用,接入设备、光电转换设备、传输设备、交换设备、网络设备等。光纤通信设备有光电转换单元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两部分组成。

卫星通信:通信距离远、传输容量大、覆盖面积大、不受地域限制及高可靠性。目前,成熟技术使用模拟调制、频分多路及频分多址。数字卫星通信采用数字调制、时分多路及时分多址。

移动通信:GSM、CDMA。数字移动通信关键技术:调制技术、纠错编码和数字话音编码。

2数据通信的构成原理

数据终端(DTE)有分组型终端(PT)和非分组型终端(NPT)两大类。分组型终端有计算机、数字传真机、智能用户电报终端(TeLetex)、用户分组装拆设备(PAD)、用户分组交换机、专用电话交换机(PABX)、可视图文接入设备(VAP)、局域网(LAN)等各种专用终端设备;非分组型终端有个人计算机终端、可视图文终端、用户电报终端等各种专用终端。数据电路由传输信道和数据电路终端设备(DCE)组成,如果传输信道为模拟信道,DCE通常就是调制解调器(MODEM),它的作用是进行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转换;如果传输信道为数字信道,DCE的作用是实现信号码型与电平的转换,以及线路接续控制等。传输信道除有模拟和数字的区分外,还有有线信道与无线信道、专用线路与交换网线路之分。交换网线路要通过呼叫过程建立连接,通信结束后再拆除;专线连接由于是固定连接就无需上述的呼叫建立与拆线过程。计算机系统中的通信控制器用于管理与数据终端相连接的所有通信线路。中央处理器用来处理由数据终端设备输入的数据。

3数据通信的分类

3.1有线数据通信

数字数据网(DDN)。数字数据网由用户环路、DDN节点、数字信道和网络控制管理中心组成。DDN是利用光纤或数字微波、卫星等数字信道和数字交叉复用设备组成的数字数据传输网。也可以说DDN是把数据通信技术、数字通信技术、光迁通信技术以及数字交叉连接技术结合在一起的数字通信网络。数字信道应包括用户到网络的连接线路,即用户环路的传输也应该是数字的,但实际上也有普通电缆和双绞线,但传输质量不如前。

分组交换网。分组交换网(PSPDN)是以CCITTX.25建议为基础的,所以又称为X.25网。它是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将用户送来的报文分成具用一定长度的数据段,并在每个数据段上加上控制信息,构成一个带有地址的分组组合群体,在网上传输。分组交换网最突出的优点是在一条电路上同时可开放多条虚通路,为多个用户同时使用,网络具有动态路由选择功能和先进的误码检错功能,但网络性能较差。

帧中继网。帧中继网络通常由帧中继存取设备、帧中继交换设备和公共帧中继服务网3部分组成。帧中继网是从分组交换技术发展起来的。帧中继技术是把不同长度的用户数据组均包封在较大的帧中继帧内,加上寻址和控制信息后在网上传输。

3.2无线数据通信

无线数据通信也称移动数据通信,它是在有线数据通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线数据通信依赖于有线传输,因此只适合于固定终端与计算机或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而移动数据通信是通过无线电波的传播来传送数据的,因而有可能实现移动状态下的移动通信。狭义地说,移动数据通信就是计算机间或计算机与人之间的无线通信。它通过与有线数据网互联,把有线数据网路的应用扩展到移动和便携用户

4.1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ComputerNetwork),就是通过光缆、双绞电话线或有、无线信道将两台以上计算机互联的集合。通过网络各用户可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如文档、程序、打印机和调制解调器等。计算机网络按地理位置划分,可分为网际网、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四种。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网际网;广域网一般指连接一个国家内各个地区的网络。广域网一般分布距离在100-1000公里之间;城域网又称为都市网,它的覆盖范围一般为一个城市,方圆不超过10-100公里;局域网的地理分布则相对较小,如一栋建筑物,或一个单位、一所学校,甚至一个大房间等。

局域网是目前使用最多的计算机网络,一个单位可使用多个局域网,如财务部门使用局域网来管理财务帐目,劳动人事部门使用局域网来管理人事档案、各种人才信息等等。

4.2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是两台计算机之间进行网络对话所使用的语言,网络协议很多,有面向字符的协议、面向比特的协议,还有面向字节计数的协议,但最常用的是TCP/IP协议。它适用于由许多LAN组成的大型网络和不需要路由选择的小型网络。TCP/IP协议的特点是具有开放体系结构,并且非常容易管理。

TCP/IP实际上是一种标准网络协议,是有关协议的集合,它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ransportControlProtocol)和因特网协议(InternetProtocol)。TCP协议用于在应用程序之间传送数据,IP协议用于在程序与主机之间传送数据。由于TCP/IP具有跨平台性,现已成为Internet的标准连接协议。网络协议分为如下四层:网络接口层:负责接收和发送物理帧;网络层:负责相邻节点之间的通信;传输层:负责起点到终端的通信;应用层:提供诸如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等应用程序要把数据以TCP/IP协议方式从一台计算机传送到另一台计算机,数据需经过上述四层通信软件的处理才能在物理网络中传输。

目前的IP协议是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的,如202.0.96.133就表示连接到因特网上的计算机使用的IP地址,在整个因特网上IP地址是唯一的。

篇10

【关键词】光缆传输;系统;检测

一、光缆途径单位管理

光缆线路经过的地区的管辖单位必须严格遵守光缆管辖的规定,对经过地区的光缆加强数字化的管理,这一点作为油田整体区域的信息化建设极为有利。同时保护光缆作为一项重要的职责和义务对于每一个员工都应该引起相当的重视。

对于管辖范围内的光缆必须做到对其线路十分熟悉,在处理问题时以此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因为质量标准不同而造成的损坏,在单位的常规巡查中,发现有破坏光缆的行为须及时制止,对于危机光缆安全的行为,须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加以防护,并上报信息中心,因此而造成光缆断线、损坏等故障,责任单位除承担接线的费用外,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各处以罚款。

光缆敷设过程中已经在不同地点留有余量,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光缆余量擅自进行处理。否则每发现一次,责任单位除承担接线的费用外,若必须要动的须经信息中心同意。

井巷工程施工中,工程单位要严格光缆的防护,必须采用钢套管对沿途的光缆设施进行保护。对管辖范围内的光缆及其设施造成损坏的,按情节轻重和影响范围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分别给予罚款,责任单位还必须承担恢复光缆通信所需的一切费用。发现管辖范围内光缆损坏的,要及时通知信息中心进行处理,对隐瞒不报的,一经查出,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将给予加倍处罚。严禁在光缆线路上吊挂任何物品,避免光缆受力折断。严禁对光缆生拉硬拽、碰击、挤压、拐急弯等。

对故意破坏光缆、造成线路中断的,将以破坏安全生产论处,给予开除的处分或追究刑事责任。信息中心网络组和技术组要加强对光缆设施的日常巡查,随时掌握线路状态,并做好相应记录。否则出现记录不清或缺少记录的对两组巡检人员各处以罚款,对没发现问题的对巡检人员罚款。对损坏的光缆设施,信息中心要及时处理,并以最短的时间恢复线路畅通,否则给予处罚。

二、光缆传输监测系统

1、光缆监测系统

基于WEB方式建立的分布式光缆的监控系统,其组成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监测站,即RTU子站,另一部分是管理中心,即主站。对于系统的组网方式来说,是比较灵活的,可以通过数据网运行,也可以通过电话线运行。同时也可以运行在因特网上。由于系统采用JAVA语言开发,因此可以根据系统的大小,进行灵活配置,它既可运行在小型机或工作站的UNIX操作系统下,又可以运行在微机的LINUX或WINDOWS操作系统下。另外,由于客户端采用的是基于浏览器方式的界面,因此对用户而言,操作界面简单,可维护性好。

基于WEB的地理信息系统是组成告警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之一,它能对组成管辖网内的监测站的所有光缆单元和系统设备的运行进行实时监测,并能对故障的发生作出第一处理信息分析,启动处理流程(声光及E-MAIL、传呼等联动形式),对相关的对话窗进行确认,清除,进行有效的查询和统计,并由此分析数据,命令。

系统维护的主要功能是能够对监测站进行有效维护,通过储存系统运行的静态数据,对监测站的各个参数的运行进行掌握,在光缆线路一端设置检测参数,包括对光缆的单元格的OTDH测试参数的设置,对检测门眼和储存在数据库中的光缆线路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对光缆生产商和施工日期、施工单位以及各个施工技术参数和维护效率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分派。

中心站和监测站之间需要实行模块通信的实时对接,以此保证测试命令和光缆检测数据的同时有效性,为了便于系统能够查询和统计的方便,以及进行诸如分类、修改、删除等命令的执行,需要对数据库服务器和光缆的检测的数据资料进行详尽的存储和有效管理。系统采用oracle数据库,监测中心及每个RTU将建立各自的数据库系统。测试的方式可以包括点名测试、障碍测试、周期测试;用户可以通过INTERNET远程登录到中心站的WEB服务器上,随时了解光缆网络的工作情况。

2、监测站构成

由RTU(工控机及OTDR、程控光开关通信接口)单元、光功率监测单元、多功能辅助机框(安装WDM、FILTER、激光源)及机架组成。

系统信息的交互由监测站与中心站两个主体构成,其中监测站具备两种功能:第一、具有实时收集光缆单元数据和对OTDR测试的功能,检测数据涵盖了光功率和光纤测试,通过转换成标准数据,以可传输的方式向中心站传输可以采集的数据模块。第二,执行中心站下发的命令,对中心站给出的周期测试和点名测试进行执行,还可以完成相关规定的定制性测试,其原理是程控多路光开关可以根据RTU的命令,对待测试的光缆与相连接的OTDR进行切换,实现一对多的自动测试。

光功率监测单元:通过对被监测光纤光功率信号的采集和处理,完成对光缆线路的光功率的实时监测。通过RS232等数据通信接口与RTU或中心站相连,将监测数据上送到RTU或中心站,RTU或中心站对超出阈值的光路启动OTDR通过光开关进行定位测试、确定故障信息。

三、光缆网络资源管理

随着现代社会对信息系统容量的无止境的需求和通信事业的发展,光缆越来越成为最主要的通信传输媒介,光缆系统运营商在光缆线路的设计、施工和维护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与线路设备相关的数据资料,因此,如何科学地管理光缆传输系统所用到的资源,合理配置资源,反映资源的实际运行状况,实现其故障监测与资源管理的现代化也就越显得非常迫切。光缆监测系统介绍光缆线路自动监测与综合管理系统的光缆网络资源管理系统建立了强大的数据库系统,应用先进的GIS技术,全面支持用户系统、高效地管理光缆线路资料,为科学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有效提高运营效率和效益。

1、区域管理

当通信网络覆盖地域较大时,为了便于管理,往往从地理位置上对其划分区域。区域指管理区域,由一定数量的站点组成,与局所、站点行政划分有关,并随行政划分的改变而改变,但行政划分的改变并不影响站点内设备的其他属性及网络属性。

2、管线(界标)管理

准确故障定位,不仅仅是要确定故障点与被测光缆始端的距离,更重要的是确定与故障点最近的管线(界标)。管线(界标)是光缆中继段周围的一些节点,其作用是与地图相合,来标识光缆所处的地理位置及走向。管线(界标)可以是局所、机楼、管道、管孔、子管、人孔(井)、手孔、电杆、杆路、分线杆、分歧接头、光节点、光中继器等多种地标、实物。

管线(界标)的管理就是通过存储、分析管线(界标)的信息数据,生成通信网络的资源拓扑图,标识光缆的位置,为光缆线路维护提供准确的定位、施工信息。

3、机房设备管理

机房内安装了通讯的重要传输设备和设施,如放置机架、传输设备、ODF架、DDF架等资源,可以是无人执守的机房,作为通信线路的一种重要资源,系统对其进行了管理,存储机房配置信息,反映各种设备资源的实际使用状况。

4、光缆(纤芯)网络管理

光缆(纤芯)网络管理完成对中继段光缆、接入段光缆(主干、配线、户线)、光缆接头、光交接箱、光分纤箱、光缆预留等的管理。光缆是监测及管理的主要对象,光缆管理需要形成光缆的基本信息数据,并且随着发展变化,系统实现对其进行动态维护,同时,对其与路由、界标等形成的内在关联进行管理,最终为故障的定位和线路维护提供必要的服务。

一条光缆包含多条纤芯。光缆管理包括了光纤管理,对光缆的每一个芯线进行标识,管理芯线的信息,标识其状态,进行有限制的编辑,并反映其最新的信息及与其它信息的关联。

5、光路由管理

光路由是光传输的一个通道单位。通常它是由一条光纤或几条光纤连接而成。光路由管理最基本的是要标识出某条路由是由哪几条光缆的光纤连接成的。

路由与光缆有逻辑上的关系,与界标存在空间上的关系。

6、网络拓扑管理

网络拓扑指的是通信光缆组成的网络,其内容包括光缆的三图(线路图、维护图和路由图)及局、站、缆、纤的信息(如局站的分布、ODF、接头盒型号及厂家、光缆的使用情况和路由周围的公用环境信息等)。在已经建立的网络资料和资源配置的基础上建立并维护反映整个传输资源的逻辑图即拓扑图。拓扑图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拓扑管理形象准确地绘出通信光缆的资源图,并能方便地在拓扑图上进行一些相关的操作与信息查询等。

四、光缆信息管理系统

光缆管理系统的开发是应对光缆管理的混乱,包括光缆线路不明,复杂混乱,光缆的走向不明确等问题。该系统可以使光缆管理部门在应对巡查线路方面,这在保证光缆数据准确传输方面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光缆在传输承接数据方面,相对于检修人员来说,需要管理系统的强大支持,整个管理系统以地理信息作为支持,通过将地理信息对系统的加载,对于光缆的长距离的信息变化有详细的记载,并通过对改造过的线路的详细加载,使得维修光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对于抢修来说,系统的稳定性显得尤其重要,在高效、强效、及时的原则下,需要报警系统能够为线路管理者提供最准确有效的信息。

对于光缆管理系统来说,其实用性是最主要的特点,在涵盖了基本信息的基础上,光缆线路的所有的基本信息都需要有所包含,有感于光缆整体信息,光缆杆,管道、光缆管道、光缆熔接包、光缆盘余架、光缆引上引下管及光缆辅助设备等信自。设施定位信息:定位光缆杆、光缆井、光缆熔接包等设施,这些基础信息都需要在管理系统的电子地图上有所标记,以便工作人员及时查阅。通过对功能区域的划分,可以对补充定位的行走轨迹进行变更,对于光缆线路变更的,需要光线动态分段的配合,通过一光缆传输中心作为基本点,辨识点以零点计数,将整条光缆的数据按照公里管理系统数进行划分。在操作系统平台上,进行有效公里数的查询,只须输入公里数即可查询标识点处的光缆的信息状况,维修状况,对于修改设施的加入,系统需要及时更新有效数据,如更换过的设备,光缆的承载输出等信息。

参考文献

[1]苑金勇.某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的实现方案.天津大学,2009, (S2)

[2]王继海.浅析远程光纤监测系统[J]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06, (05)

[3]张亚娟.传输网综合网管系统的模型研究及其资源管理子系统的实现[D].郑州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