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诗句深秋的诗词范文

时间:2023-03-25 22:57: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深秋的诗句深秋的诗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深秋的诗句深秋的诗词

篇1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代诗词教学; 创设情境;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4-0170-02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它语言凝练,韵律优美,想象丰富,它独特的魅力是其他任何艺术所无法比拟的,它浩大与深邃的文化内涵让世人惊叹。在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以下是我对初中语文诗词情境教学方法的一些探索。

1联系作者和时代背景,为学生重温那些旷古绝唱

诗歌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和思想感情的外现。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如诗人的人生经历,作品的创作背景等,上课时师生交流。

如在教授《观沧海》一诗时,学生查找有关资料,发现曹操写作此诗时,正是在他取得官渡之战胜利之后。这时教师进一步介绍写作背景:"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1]作为一代枭雄,他当时有着统一北方,进而统一全国的志向。洪波涌起的大海,激发了他澎湃的诗情,也激发了他的壮志雄心。此时,教师再介绍曹操《龟虽寿》中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总结出曹诗有"慷慨悲壮"的风格,在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学生不难体会出曹操纵横天下的博襟。

2抓住诗词意象,为学生打开意境欣赏之门

古诗中的物象一般都有作者寄寓的感情,诗人想要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了解意象,有助于快速把握诗词意境,进而深刻理解诗词精髓。

如"月"多表达离愁别苦,渲染悲伤寂寥的氛围。诗句有:李白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杜甫的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斜阳"多表达诗人在苍茫暮色中的万千愁绪。如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中的诗句: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又如温庭筠 《忆江南》中的诗句:"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

"杨柳"、"芳草" 等意象多含有离别之情,难舍之意。如:刘禹锡《竹枝词》中的诗句:"杨柳依依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又如:崔颢《黄鹤楼》中的诗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另外,笛、箫等乐器的吹奏,也都有特定的含义,多代表相思之情、离别之痛和内心的无边愁苦。如王之涣《凉州词》中的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其实,古诗文中有许多这样能让人产生共鸣的意象,如用 "流水"代表对时光飞逝、年华不在的感叹,用"磐石"代表对爱情或其他事物的忠贞,用"浮云"代表君子在名利面前豪放不羁的那种豁达态度,用"夕阳"来形容愁肠百转的心情,用"柳"来抒发离情别绪,……总之,由于历代诗人的反复应用,一些常见的物象,几乎都被赋予了特定的涵义。 熟悉古诗词的人,几乎一看到出现的物象,就能猜到诗人心中所想,明白诗人所要表达的内容。

归纳意象,犹如给学生一把打开意境之门的钥匙,可以使学生快速的理解诗词,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3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诗词意境中自由飞翔

艺术离不开想象,诗词作为文学艺术的最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更是与想象息息相关。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可以在脑海中展现出诗词的独特意境,深切体会诗人的内心世界。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它深切的体现出了一个天涯游子孤寂愁苦的情怀。学习时让学生展开想象:"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2]是呀,在秋天这个容易触动愁情的季节,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看到缠满枯藤的老树、回巢的暮鸦、静默的小桥、潺潺的流水、恬静安适的人家时,一定会萌生很深切的惆怅之情和悲凉之感,此时正值黄昏,夕阳将自己和瘦马的影子越拉越长,在暮色苍茫中,自己的乡愁也越来越深,孤寂的感觉就像漫漫长夜一样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叫人怎能不愁情满怀、肝肠寸断?学生借助想象,可以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体会出作者孤独走天涯的悠悠哀愁,自然能够融入作品孤寂愁苦的意境之中。

4播放音乐,将意境渲染的妙如乐曲

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 [3]根据诗词内容选择恰当的播放音乐,使学生既为文学所感染,又为音乐所激动,教学中就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我在讲授辛弃疾的《破阵子》之前,先播放雄壮苍凉的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雄壮的音乐一下子将学生引入沉郁而激情飞扬的氛围中,为理解诗文奠定了一个情感基调。词中"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谓千古忠信之言,它将无数爱国志士怀抱梦想、立志报国的心情一语道破。激烈跌宕的音乐充满整个教室,同学们在欣赏中慢慢进入角色,陶醉在美妙的音乐氛围中。

5诗画相融,将意境展现的美如图画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揭示了诗与画之间的相互联系。借助图画可以更好的表现诗词内容,使诗词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真切的感受诗词意境,迅速的感知诗词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讲授《钱塘湖春行》时,用多媒体展现图景或让学生根据内容,发挥想象,用画笔展现美好的图景。结果学生们画出了春水初平的堤岸、舒卷的云、柔柔的垂柳、初绽的春花、初生的春草……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色。

这样的绘画教学,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产生审美愉悦。

6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诗意课堂

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我在诗词教学中,组织各种形式的诗词竞赛:如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背诵自己喜爱的诗词,进行古诗词朗读比赛、古诗故事比赛,默写比赛等,还发动学生自己创作诗歌,按意境、技巧等评奖,优秀作品进行交流展览。让他们在诗词的海洋中乘风破浪,笑洒江天!

总之,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学生更深刻地领会诗词的含义,让学生在诗词的殿堂中尽情徜徉,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董德松.《诗中有画,画中有诗》[M]《初中语文课文分析集》第二册.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

篇2

一、联系作者和时代背景,为学生重温那些旷古绝唱

诗歌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和思想感情的外现。我让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如诗人的人生经历,作品的创作背景等,上课时师生交流。

如在教授《观沧海》一诗时,我让学生查找有关资料,通过学生的搜集,发现曹操写作此诗时,正是在他取得官渡之战胜利之后,作为一代枭雄,他当时有着统一北方,进而统一全国的志向。洪波涌起的大海,激发了他澎湃的诗情,也激发了他的壮志雄心。此时,教师再介绍曹操《龟虽寿》中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总结出曹诗有“慷慨悲壮”的风格,在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学生不难体会出诗中所体现的曹操纵横天下的博襟。

二、抓住诗词意象,为学生打开意境欣赏之门

古诗中的物象一般都有作者寄寓的感情,诗人想要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了解意象,有助于快速把握诗词意境,进而深刻理解诗词精髓。

如“月”多表达离愁别苦,渲染悲伤寂寥的氛围。诗句有: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斜阳”多表达诗人在苍茫暮色中的万千愁绪。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诗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又如温庭筠《忆江南》中的诗句:“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

“杨柳”、“芳草”等意象多含有离别之情,难舍之意。如:刘禹锡《竹枝词》中的诗句:“杨柳依依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又如:崔颢《黄鹤楼》中的诗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另外,笛、箫等乐器的吹奏,也都有特定的含义,多代表相思之情、离别之痛和内心的无边愁苦。如王之涣《凉州词》中的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其实,古诗文中有许多这样能让人产生共同感受的意象,如用“流水”代表对时光飞逝、年华不在的感叹,用“磐石”代表对爱情或其他事物的忠贞,用“浮云”代表君子在名利面前豪放不羁的那种豁达态度,用“夕阳”来形容愁肠百转的心情,用“柳”来抒发离情别绪,……总之,由于历代诗人的反复应用,一些常见的物象,几乎都被赋予了特定的涵义。?熟悉古诗词的人,几乎一看到出现的物象,就能猜到诗人心中所想,明白诗人所要表达的内容。

通过意象的把握,可以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怀,归纳意象,犹如给学生一把打开意境之门的钥匙,可以使学生快速的理解诗词意境,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诗词意境中自由飞翔

艺术离不开想象,诗词作为文学艺术的最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更是与想象息息相关。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可以在脑海中展现出诗词的独特意境,从而深切体会诗人的内心世界。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它深切的体现出了一个天涯游子孤寂愁苦的情怀。学习时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在秋天这个容易触动愁情的季节,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看到缠满枯藤的老树、回巢的暮鸦、静默的小桥、潺潺的流水、恬静安适的人家时,一定会萌生很深切的惆怅之情和悲凉之感,此时正值黄昏,夕阳将自己和瘦马的影子越拉越长,在暮色苍茫中,自己的乡愁也越来越深,孤寂的感觉就像漫漫长夜一样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叫人怎能不愁情满怀、肝肠寸断?学生借助想象,可以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体会出作者孤独走天涯的悠悠哀愁,自然能够融入作品孤寂愁苦的意境之中。

四、播放音乐,将意境渲染的妙如乐曲

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根据诗词内容选择恰当的播放音乐,使学生既为文学所感染,又为音乐所激动,教学中就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我在讲授辛弃疾的《破阵子》之前,先播放雄壮苍凉的琵琶独奏曲,雄壮的音乐一下子将学生引入沉郁而激情飞扬的氛围中,为理解诗文奠定了一个情感基调。词中“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谓千古忠信之言,它将无数爱国志士怀抱梦想、立志报国的心情一语道破。讲授时播放古典琵琶曲《十面埋伏》,使激烈跌宕的音乐充满整个教室,同学们在欣赏中慢慢进入角色,陶醉在美妙的音乐氛围中。

五、诗画相融,将意境展现的美如图画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揭示了诗与画之间的相互联系。借助图画可以更好的表现诗词内容,使诗词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真切的感受诗词意境,迅速的感知诗词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讲授《钱塘湖春行》一诗时,可以用多媒体展现图景,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内容,发挥想象,用画笔展现美好的图景。结果学生们画出了春水初平的堤岸、舒卷的云、柔柔的垂柳、初绽的春花、初生的春草……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色。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绘画中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创造,产生了审美愉悦。

六、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诗意课堂

篇3

现在的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文化知识。有自己的判断力和欣赏水平。如果在教学中还是一味地照本宣科,势必会使课堂昏昏欲睡,兴趣索然。相反,如果在教学中穿插其他学科的内容,做到旁证作引,就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起到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让学生也觉得教师知识渊博,讲课能够妙趣横生,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教学中我们要积累素材,形成学科渗透,使之成为生物课堂的“调味剂”,使枯燥无味的生物学知识趣味化、生动化,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生物课堂更加精彩。在教学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其他学科与生物有关的素材,以此来点缀和调味课堂。

一、生物学科和语文学科之间

语文学科的诗词,成语,学生喜闻乐见,在教学中利用诗词词语,找到生物学问题的影子,就会为生物课堂增色不少。例如:高中语文第一册中的诗词《沁园春・长沙》中的诗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与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异曲同工,都是描写秋天的景象。这种动人的自然秋景是秋天气温渐渐降低、紫外线照射强烈等外界因素造成的。在低温的作用下,叶绿素逐渐分解,同时叶脉的运输能力逐渐减弱,叶子白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糖分不能完全运出叶子,叶子里的糖分越积越多,可溶性原糖多了,就形成了较多的花青素,同时细胞内pH值改变,呈现酸性,使花青素表现出红色,秋天红叶的种类如枫叶黄栌、槭树、柿树等。秋天,也有些植物叶肉细胞衰老,叶绿素的合成速度低于分解速度,叶绿素含量相对减少,类胡萝卜素分子比较稳定,不容易破坏,所以叶片逐渐呈现类胡萝卜素的颜色――黄色,故而会出现“黄叶地”的景色。如银杏树,每到秋天淡黄色的小扇子型的叶片落在地上,令人不忍踩踏。

又如:《采桑子・重阳》是新高中语文收录的又一首诗词。“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寥寥数语展现了深秋季节战地的壮丽景象。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尘世难逢开口笑,须插满头归。”也是描写重阳日的。深秋季节,霜后万木萧瑟,唯独傲霜盛开。为菊科菊属,多年生宿根亚灌木花卉。是短日照植物,适应性较强,喜凉,耐寒,生长适温18℃~21℃,最高32℃,最低10℃,虽然水稻、牵牛花、苍耳、大豆等,都是属于短日照植物,但它们不耐低温,中秋前后就成熟枯萎了。

短日照植物是指给予比临界暗期长的连续黑暗下的光周期时,花芽才能形成或促进花芽形成的植物。在自然界中,在日照比较短的季节里,花芽才能分化。夏至过后,日照渐短,许多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秋季开花的植物多属短日照植物,要使短日照植物,即秋天开花的植物提前开花,就要对它们进行短日照处理。在日照长的季节,进行遮光短日照处理,能促进开花,若长期给予长日照,就抑制开花。冬至过后,日照渐长,春夏季开花的植物多属长日照植物,指给予比临界暗光期长的连续光照下的光周期时,花芽才能形成或促进花芽形成的植物。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给学生这样举例佐证,不仅使学生体会到了诗词的意境,更重要的是对所学的生物知识有了更好地掌握,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生物学科和政治学科之间

政治的核心部分是哲学,而哲学的重要部分是辩证思维。高中生物新课标在阐述课程目的时明确指出:“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对课程目标的规定是:“通过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由此看来。生物和哲学在教学中并不相悖,需要联系和渗透。

以对立统一规律为例,生命现象中普遍存在着局部与整体、结构与功能、个别与一般、个性与共性或称做多样性与共同性等方面的对立统一。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是生命科学的基本观点之一,如叶绿体、线粒体的结构分别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相统一;这些自身结构在各有其结构和功能的特点的同时,又相互联系,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如神经的兴奋和抑制、激素作用的二重性等现象就是局部的对立而整体上的统一的典型实例。生命世界最常出现的就是在一般规律中的例外,是特殊的个别,因此,在教学中讲解概念、规律时要特别注意概念、原理的外延及适用范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从个别出发,归纳总结,上升到一般,从现象上升到本质,然后必然将一般作用于具体的个别,解决个别的问题。哲学是对科学规律的高度概括,哲学对自然科学的发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生物和政治学科在教学中相互渗透也很有必要。

篇4

        一、整合资源,在把握基点中生情 

        一是整合同主题的作品: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中,有不少古诗词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就拿“送别”主题来说,有李白的《赠汪伦》,写汪伦以歌声送友人,李白借潭水抒友人对自已感情之深;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王维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之情。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能改变传统“逐首教学”“逐环教学”的模式,资源整合,主题凝聚,学生就能在把握基点中生情。二是把握同题材的作品:以题材为桥梁,可以带动同题材不同主题的诗歌的学习,比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柳宗元的《江雪》后,出示王士祯的《题秋江独钓图》,提出自学要求:这首诗又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希望你运用上一首诗学到的办法,自己来学懂这首诗。学生在比较中很容易就发现这两首诗的地点相同、人物相同、事件也相同,但心情不一样,一个是苦闷的,一个是怡然自得的。

在比较阅读中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让学生学会了比较,更加深入地感悟作品的人文内涵,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 

        二、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中感受作者的心情

        让古诗词教学弥散醉人的芬芳,教学中就必须抓住“诗眼”和关键词句,细细品味文本的节奏和肌理,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投入感情朗读,感悟文本的空白意义,直指作者的心灵,进而唤醒学生的心灵。重视朗读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教师要成为引领学生朗读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让学生渐入佳境,读出层次。笔者在教学张继的《枫桥夜泊》时,按照这样的教学流程进行朗读指导:一是找出诗中描写景物的八个词,根据自己的理解,描绘这些景物(如西沉的明月、满天的飞霜、惊叫的乌鸦等),读出自己的理解。二是教师描绘意境:一个深秋的夜晚,一轮明月高挂,洒下清冷的光辉……学生诵读古诗并说说读后的感受。三是补充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让学生说说如果你是落榜回家的张继,此时此刻是什么心情?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这首诗。四是播放音乐《汉宫秋月》,教师描绘意境,师生共同吟诵诗句,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和情感。

篇5

本人觉得要让学生"更准确、更生动、更活泼地学好、用好语文"、解决目前所遇到的困难,需要处理好的一个大的方面就是古诗鉴赏的教学。

对于上文所提到的问题,我们首先要思考的是: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引导提高学生学习文言诗文积极性和自觉性。那就是先要缩短学生与作品在生活上的距离感,从而消除他们对于古诗的恐惧心理。以下是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几种有利于将学生生活与古诗学习有机沟通起来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带领学生走近传统诗词。

在教学传统诗词的时候,我们要以教材为载体,除了要做好对教材中所选编的内容的教学外,还要重视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和拓展,使学生更好地走近传统诗词,使他们对传统诗词有更好的认识和了解。比如教材的内容是选自《诗经》,我们就应增加讲述《诗经》的"六义"和它得以保存下来的历史及对后世的重要影响等。我们这样做就可以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我国传统诗词在体裁上是不断发展演变的,有"风"、"骚"、"乐府"、"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律诗"、"绝句"等。也可以使学生更多了解历代有重大成就和影响的诗人,如: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具有"建安风骨"的"三曹"、"七子";田园诗人陶渊明、"王孟";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还有"唐宋家"等。此外,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一些有关诗人的生活故事,如:屈原投汩罗江、曹植七步赋诗等。

2 引导学生将传统诗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就如前面所述,在中秋佳节指导学生吟唱相关古诗一样,我进一步将这种方法推广到日常教学渗透中去。要求学生根据时令或节日去寻找相应的诗文佳句,在课前用三五分钟来向其他同学进行介绍。例如:快到中秋节了,我便先要求学生总结我们以前学过的描写月亮的诗句;然后,要求学生在课外寻找有关的诗句,在课堂上讲解给其他学生听;秋天到了,我便要求学生去寻找写秋天的诗句,师生一起讨论世人对秋天的感情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这样一来,学生的主动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在这一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复习了旧的知识,学到了新的知识,而且,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也从这一个过程中得到了心理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学生懂得了,古诗词对于一般的学生而言,并不是什么阳春白雪,遥不可及的,它们已经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后,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得到了巩固,有一些学生已经自己在课外背了许多的古诗了。

3 从培养学生的想象入手。

初中生是最富有想象力的。课要上得有趣,就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想象力。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课文内容,即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走进课文,力求把单调的文字符号变成形象生动的画面,使远古的画面进入学生的脑海。可以指导学生以现代人的思想去评析古人古文,使古代人物的思想注入现代的内容。也可以续写或改写古诗文,使学生觉得新奇,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教学,抓住九种景物,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口头描述诗的意境,学生很快就描述出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通过想象联想的手法,让学生面对面跟古人对话,将学生与作者的距离拉近。以现代人的思想去评析古人古文,使学生有话可说,激发学习兴趣。如教《桃花源记》时,引领学生想象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美丽以及桃花源内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讨论如何认识陶渊明所创造的理想社会。让学生发挥想象说说桃花源存在到今天会是什么样的。这样,学生用现代的观点去想象,大大增强了阅读兴趣,既学习了文言知识,增强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4 加强学生文言知识的积累

加强文言知识的积累是培养语感能力的基础。教科书中的文言文大都具有较高的思想品位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其生活品文,发人深省;描写战争跌宕壮阔;写景话人入木三分;可以说辞简意丰,言简意赅。文言文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难在语言的嬗变导致的语义差异。学生缺少必要的文言知识积累,在学习文言文时很难走到"品味语言,寻访思路,找准精髓,鉴赏意境"的路上去。

篇6

关键词:郑淑昭 树B背遗诗 女性视角创作

生于书香门第的郑淑昭,受父辈影响,喜读诗书,爱好吟诵诗词。在其诗词中常可见到化用前人诗词的诗句,在《春晓曲》中“何处流莺乍一声,金闺梦断无寻处。”一句即是化用唐代诗人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的句子,以被黄莺惊扰梦境来表达自己心中被相思所引发的顾忌的心情。再如某些诗作中诗人还化用诗境,《元夜》“春归数日雨绵绵,云暗今宵雪满天。儿女张灯娱病眼,哪知心在锦江边。”与杜甫《月夜》一诗中“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诗人的诗作中也有对旧的意象进行新的咏叹的诗句,在《咏菊》一诗中,后两句议论另辟蹊径,“开迟本自禁风雨,那恐腰枝力不完”。开在百花盛放之后,因此必然要经历风霜,其高贵的品质自然值得歌颂,但同时,面对苦难的坦然却成为作者笔下的重点。这大概也是因为作者因为丈夫游历四川,自己扛起生活重任,在面对繁杂的家庭事务时,所拥有的朴素的品质,即面对苦难的顺承和无畏。

诗歌的创作内容与作者生活密切相关,其夫赵廷璜常年在外,因此侍奉姑翁以及操持家务、教子成才的任务都落在了诗人的身上。其子赵怡为进士,次子赵懿、三子赵桓皆为举人,可见其在教育方面的良苦用心,这点上堪比孟母。又其在四川大宁知府探亲时,看到署后许多桑树,就带领媳妇儿和仆妇共同采桑,并缫丝织布用以提高当地农户的生活质量。郑淑昭还鼓励百姓们发展农业的同时兼顾种植桑树、养鱼等副产业,通过辛勤劳作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因此其诗作中很多渗透了农村生活的场景以及教养子女和指导邻里劳作等事宜。就其诗歌的内容来分类,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

1.自然生活场景的摹写

自然生活场景的描写是其诗歌的重要内容,作者凭借女性敏锐的视角和独特的情感,品尝生活中的种种滋味,与男性诗人的田园诗相比,其在表达上并未直说对自然生活和劳作生活的喜爱,反而将自然作为诗歌创作的背景来表述。如在《春暖曲》:“桃花深红柳深绿,池塘水浅鸭新浴。日暖闲庭晒午鸡,花阴移上阑干曲。帘影衣香满院深,流莺语语入人心。欲漫拈花插鸦髻,恐教蝴蝶趁华簪。”一诗中,将自然景色的清新可人的特点表现的栩栩如生,通过描写春天庄户人家生活的日常情境,将小动物的悠然自得的行为表现的可爱之极,整首诗弥漫着浓郁的乡野生活气息。从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已经和自然生活融为一体,因此她的生活本就是诗意的,有趣味性的,这也由于作者作为一名女性,能够以极为细致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对生活细微的部分进行观察,因此诗歌也富于灵气。同样的诗歌如《春日种菜作歌》、《出庭》等,都对日常所生活的场景进行了摹写和创作,充满了浓浓的欢欣之感,读来能够感受到作者生活中婆媳子孙间其乐融融的场景。

2.恋夫思夫之情的表达

她与丈夫的感情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占据其诗歌的很大比重。她与赵廷璜时常作诗应答,感情深厚。诗人病重,后来在儿子上学之后慢慢转好,她将这件事情告诉自己的丈夫,他的丈夫告诉他,自己的母亲以前也曾患病,但在自己上学后病便好转,这种巧合使得两人更加惺惺相惜。两地传书之间,表达出了诗人与丈夫深厚的感情。

两人聚少离多,因此郑淑昭的诗中还存在着大量的思夫诗作。《元夜》:“春归数日雨绵绵,云暗今宵雪满天。儿女张灯娱病眼,哪知心在锦江边。”此诗与杜甫《月夜》所呈现感情有相似的地方,但更多的表现出自己对丈夫的思念和对膝下孩子的疼爱以及自己撑起整个家庭的辛苦。早春已经来临,连绵阴雨过后的元宵之夜,云显得暗淡,飞雪漫天,儿子虽然十分孝顺的点起灯烛安慰自己,但还是不能慰藉自己的相思之苦。作为一个女性诗人,她并没有因为经营整个家庭而自矜功伐,反而期待着丈夫能够早日回来团聚。对于丈夫远游没有丝毫埋怨,可见其人格的高尚和内心的良善。

3.儿孙堂前般般慈母心

作为慈母和严师,诗人在生活中对子孙的教育也有其独到之处,其中无不体现了作者般般慈母心。《月夜》一诗中,“清风几度动帘钩,夜半书声在小楼。听久兴高还自读,蛾眉斜挂绿梢头。”既是对生活雅趣的描写,也是对夜半时分孩子仍在读书学习的欣慰。更有意思的是,作者在诗的结尾处将月亮比作女人勾画的娥眉,这一方面说明作者想象力的独特,另一方面也给人一种母心如明月,笑眼视儿孙的温暖。

当孩子生病的时候,母亲又是另外一番心境。《五日》(时二子一孙皆病)“佳节偏逢子病床,开帘乱扑野榴香。南风不肯吹愁去,聊办朱丝续命方。”中就写到了自己在儿子和孙子同时生病时自己的担忧之心。对于丈夫在外,守护着子孙的女人来说,子孙同时患病,其内心的担忧和愁绪可想而知。这时的诗人甚至将民俗中以朱丝系在手臂上来延长寿命的方法信以为真,希望子孙能够早日康复,表达出长辈对于晚辈殷切的关爱。

在儿子的前途上,她也非常用心。从赵懿和赵怡参加乡试期间,其作的三次诗便可以看出。《送二子乡试》:“别路晚风侵户凉,含情独步意丝长。却同雁子衔芦去,可许双襟惹桂香。”这首诗写送别二子参加乡试的心情,既表达了对参加乡试的儿子的殷切希望和祝愿,也表达了母爱常伴儿子身侧的心情。《夜坐忆怡懿二子》:“风动帘钩梦不成,黄花脚下乱蛩鸣。丁东漏尽芭蕉响,忆尔同心恋母情。”则表达了对乡试儿子的思念之心。而待到二子得中回返后,其谆谆教诲更是令人倍受感动,其在“且怅且喜”的感情中,既对没有考中的长子给予安慰和鼓励,又对次子赵懿的表现给予了更高的希望和要求。可见其严师慈母一肩担的心情。

4.万般情中春愁秋寂寥

诗人的诗作中还有着许多即景之作,例如《秋夜曲》便是一首悲秋的作品。全诗通过对于深秋景物萧瑟和诗人的愁思进行描写,通过秋风、梧桐、空阶、凤仙、流萤等等意象的描写,表达出自己内心挥散不去的愁绪,体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功底和文学素养。

诗人从女性的视角出发,表达出传统女性来安于生活、相夫教子、主持家务时的闲情逸趣和悲苦酸涩,诗歌的表现手法较为传统,但视角独特,女性敏锐的洞察力和细致入微的观察都使得她的诗歌更具感染力。同时,其诗歌多是对生活场景的叙述,情景事理浑融一体,既表现出了生活中的趣味与酸涩,也表现出了身为母亲与妻子所具备的感情。诗歌的艺术价值在于其打破了传统诗歌创作中我们对于女性心理的认知,使得女性创作的心理得到真实展露。

参考文献

[1]郑淑昭.《树B背遗诗》原诗稿.遵义市图书馆.

[2]岑玲.才女梦中的别样情怀――李清照《渔家傲》与郑淑昭《梦》之比较[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1,05:42-45.

[3]岑玲.综论赵氏闺媛诗[J].贵州社会科学,2006,01:129-131+135.

[4]陈蕾.郑珍诗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5]邢博.《巢经巢诗钞》研究[D].山东大学,2005.

篇7

一、反复诵读诗词,欣赏美的韵律

著名的语言学家朱光潜说:“要培养孩子纯正的文学趣味,就要从读诗开始。”诵读就是一种很好的读诗方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即反复朗读诗歌,直至自然成诵,古诗讲究韵律和谐,学生通过诵读不仅能够积累素材,增强文学修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还能慢慢地从诗中读出兴味,读出诗人的所思所感,有助于学生对古诗的审美体验。

当然,诵读不应该只是反复的朗读,应该注意“读”的方法,尤其注重“读的过程”,南朝著名的理学家朱熹说:“读之,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学生在诵读诗歌的时候,用普通话正确、流畅、有感情的朗读,要注意诗歌的平仄规律,要注意停顿,分清轻重缓急,要根据诗歌的情感表达,适时地变更语音、语调,注意要抑扬顿挫地读。例如,诵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采用白描的手法,用看似普通的景物,九个意象、十八个字就勾勒出一幅深秋黄昏图,情感基调悲凉,表达一个异乡游子的羁旅愁思。因此,在理解的基础上,教导学生朗读要注意停顿,一个一个画面的推动,构成一幅凄凉景,接着“夕阳/西下”将情感推向,最后用或缓慢或沉重的语气诵出“断肠人/在天涯”。如此,情随诗动,融情于景,学生读完,对诗人的悲哀惆怅之情也会理解得更加深刻,仿佛亲身体会。

此外,随着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学生的诵读技巧会越来越娴熟,老师就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读出自己的特点,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打造个性化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二、赏析重点词句,理解美的内涵

古诗词讲究凝炼字词,几乎每一个字都要做到表达精确与恰当,有时候一个字就是一整首诗的灵魂,即“诗眼”。在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诗词中重点字词的赏析,带领学生领略诗词的美。

例如,《使之塞上》这首诗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历来为后人所称道,其中的几个形容词“大、孤、直、长、圆”五字用得甚是巧妙,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五个字妙在何处?比如,“大”字写出了沙漠的广阔与苍茫; “孤”字描绘出了茫茫大漠中却仅仅有一抹长烟的单调;“直”字更是精彩,一股笔直的烟气直冲云霄,一种坚毅、挺拔之美立现;再说“长”字,黄河的波澜壮阔仅用一“长”字,言简意赅,映衬着后面的景物“落日”,又意蕴深长。再如,《次北固山下》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脍炙人口的两句,不仅用词生动精巧,而且蕴含十足的理趣。教师要抓住诗眼,引导学生仔细推敲,诗中 “阔”和“悬”两字生动形象地道出了江面的宽阔和船帆的平稳;第三句可以让学生先了解整体的意思:夜色将灭,海天之间竟升起了一轮太阳,江上的景物开始呈现出春意,闯入旧年,赶走了严冬。再引导学生钻研“生”和“入”两字妙在何处?两字均用了拟人的表现手法,将大海和春天人格化,海中生出太阳,春天出来赶走旧年的寒冬,寓意着时迁,万物总有更替的自然规律,意蕴悠长。

理解诗中重点字词,可以帮助学生知诗意,解诗情,从而走进诗词,一步步欣赏诗词之美。

三、想象创造意境,表达美的感受

古代的诗歌的艺术造诣之高,它用凝练的字句所创造出来的“意境”功不可没。诗歌将汉语言的魅力发挥的淋漓尽致。古人含蓄,写诗喜欢融情于景,利用景物描写,创造意境,将深刻的道理于诗中表现出来,这就需要读者走进诗人创造的意境之中,感受诗人的心境。

例如,在学习南宋诗人辛弃疾《破阵子》时,诗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中描绘的几个特征性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塑造出了一个爱国将士保卫国家疆土的热血与渴望建功立业的梦想。可以请学生围绕这句话展开想象,再现诗人描绘的情境。一位学生这样写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已进入了梦乡,在遥远边疆的一座帐营内,却有一个人还没睡,他的脸上现出了两抹红晕,醉醺醺的样子,显然刚吃完了酒,他摇摇晃晃地似乎要走到床边水下,但却是挑亮了灯,抽出了宝剑,迎着灯光细细地看着,渐渐地睡着了,刚刚的情境如梦似幻,天刚破晓,一座座军营连着吹起了号角,他一跃而起,全副武装,他斗志昂扬,要投入战斗,实现自己的梦想。诗歌所创造的意境,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唤醒了学生对诗歌审美的感受。

篇8

关键词:审美教育 古代诗歌 诗歌教学

审美教育是指施教者按照一定时代的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借助各种各样美的媒介,陶冶受教育者的性情。感染受教育者的心灵的教育。审美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受教育者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以感知、想象、直觉、情感渗透为特征,是一种感性的情感的生命教育。中国古代诗歌一直以其独特的魅力光照千古,也以其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内涵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在古代诗歌的世界中,我们不仅可以窥见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风貌,还可以窥见其折射出不同时代的审美世界。古典诗歌不仅传达着诗人们的喜怒哀乐。也记录着他们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以抒感为根本特征的古典诗歌自然应该成为审美教育的重要资源。

审美教育的价值

审美教育可以引导、升华人的情感。“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是由于感情推动力的强弱。而转弱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作美育。”审美教育就是通过引导、升华人的情感,促进理性的健康发展。正如列宁所说的,如果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另外。审美教育也促进了教育目标的更新。因为审美教育着眼于学生精神世界的整体培养,重视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和人的完善。通过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树立美的思想,发展美的品格,培养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发展人的个性。

古代诗歌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内容

语言。我们学习古典诗歌,不仅是为了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更是为了从鉴赏中得到美感。古典诗歌的语言不仅有节奏的音乐性,而且有旋律的音乐性,此外还有韵的音乐性。这三者的和谐统一构成了诗歌语言铿锵悦耳的音乐美。体味诗歌的节奏美、韵律美、含蓄美是通过反复诵读实现的,在阅读欣赏诗歌时,教师要精心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声调、停顿、强弱、长短的错综变化与节拍的美感。

古人写文章讲究声律的美,古诗词尤其如此,从形式上说,古诗词都具有抑扬顿挫的音韵之美,读起来铿锵有声,朗朗上口,因此我们在教学古诗词时要引导诵读,为学生创造审美氛围,给学生创设古诗词的意境和神韵,使学生充分享受听觉上的美感,自觉地进入诗文的情境中去。诵读可用各种手段,或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或播放高水准的朗读录音,或采用配乐朗读的方式,或布置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或让男女生分部朗读……学生在听高水平的朗读或认真的自读中,可获得异常深刻的审美感受。他们在专注地听或读中,直接面对作品所展示的生动形象和真挚情感,并把这种美好的形象和情感自然地积淀在自己的心灵之中,并悄悄地内化为各自的认知和审美心理结构中,并成为有效的组成部分。从而激发他们的审美欲望。

意象。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组合借助了汉语语法意合的特点,词语与词语、意象与意象之间可以直接拼合。这就犹如电影里的蒙太奇手法,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让读者根据生活的逻辑、经验的积累和自身的修养去补充完善。如《越调・天净沙》(元・无名氏):“平沙细草斑斑,曲溪流水潺潺,塞上清秋早寒。一声新雁,黄云红叶青山。”这首曲子运用白描的手法,色彩鲜明地描绘了一幅特有的大漠清秋图。一声雁鸣。给这幅寂静的大漠清秋图增添了无限活力。绿草、黄云、红叶、青山。这些意象组合使诗句高度浓缩,最大限度地加大了诗歌意象的密度和诗旬的力度。诗中的意象群鲜明突出,为读者提供了联想与想象的广阔天地,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诗歌中常用一种反复出现的意象来表达特定的情趣和意味,它代表了民族和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因而这些意象常具有统一性。熟悉意象的传统色彩有助于我们对诗歌形象的理解。例如,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观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表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着诗人感情的意象了。另外还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观月梦中看”(唐・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等诗句,大体上也表达了相似的情感。再如,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以“长亭折柳”传达“惜别之情”;以“松风山月”传达“隐逸之情”;以“寒林残月”传达“诗人的忧愁”;以“中秋圆月”传达“相思之苦”;以“风雨落花,双燕孤飞,重阁玉枕”传达“闺怨之情”;以“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诗人的羁旅之苦”;以“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传达“对世事沧桑的感叹”;以“空城落花”传达“对国势衰危的哀叹”等。在诗歌中,这些以景传情达意的意象往往具有一定的同定性,只要我们在教学中紧紧把握这些意象所表达的特定含义。就能很好地体味诗歌的意象美。进而提高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意境。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术语。《老子》有“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庄子》有“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等艺术思想。其追求弦外之音、象外之意的美学特征。已与今天的“意境”内涵相近。“意境”就是指意与境、情与景、心与物的交融与统一。诗歌的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一种情景交融而又虚实相生的艺术形象,是作者的创作与读者的想象共同创造的结果。诗人往往通过一系列相关意象的组合,构成具有特定意义的意境。意境美是艺术家的审美意识对现实美的能动反映和创造,因而渗透着艺术家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它是一种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美。

体验意境美就要从作者所描绘的风物、景象人手,把握作者在诗中营造的氛围。意境是诗歌艺术成就的重要显现。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意境的创设上,画面是雄浑壮丽的。两句诗情景交融,意象飞动,我们在扣人心弦的诗句里,感受到祖国大西北的河山雄伟壮丽、辽阔广大,读之令人精神振奋。它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能激起我们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这两句诗之所以是千古名句,就在于诗人以短短的十个字描绘了一幅塞上独特的壮美风景画面。在一望无际的大戈壁上,一股浓黑的烟柱扶摇直上,像一座孤塔冲入云霄;滔滔的河水,上下千里,不见源头;在暮色苍茫中,只见水天相接的西边地平线上,一轮红日漂浮在河面上渐渐地下沉。作者没有用复杂、稀奇的意象,没有选取特别的事物,“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几个常见的事物经过作者的组合。西部特有的风味就凸显了出来,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体现意境美的例子很多,李白的《静夜思》以“地上霜”来比喻月光,描绘了深秋静夜的寒意萧瑟的意境;马致远的《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的冷落衰败的意象。构成了萧索悲凉的深秋的意境;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表现出宁静幽深的意境;张旭的《桃花溪》“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营造了一个清远含蓄的意境。所有这些都因为诗人选取特定意象创设了恰如其分的意境,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诗歌的审美价值,因此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想象。由于诗歌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更凝炼也更富于形象性的语言,因此在表现形式上要借助于想象形成诗歌独具的形式美,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独特的想象是诗歌的灵魂,诗歌往往以直接唤起表象和想象的方式作用于欣赏者的再创造,所以诗歌的创作和欣赏都离不开想象。诗人的想象,在于创造新的表象,使之成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完美体现者。读者的想象在于借助已知的生活经验,把诗歌中富有想象的艺术形象再现为有特定含义和内在联系的画面,从而把握诗人的思想和感情。

李白是一位想象力极为丰富的诗人,他的诗大都是根据想象中的感情映象所进行的创造性艺术活动的最终产物,而且总是带着强烈的感彩来进行想象,因而也给读者留下了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写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瀑布凌空而落。飞涌直泻,势如破竹,加之山势高峻陡峭,自然是如自天降,“疑是银河落九天”便是水到渠成的想象。瀑布真像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离奇又自然真切。此外,“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山看人,人看山,互相敬爱,这是独自久坐产生的想象。大自然也具有了情感和生命。想象往往伴随着夸张,为突出事物的某一特征,有意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绘。这时的想象就更强烈、鲜明、集中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借助夸张的想象,显示出愁思如春水一样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不舍昼夜,长流不息,无穷无尽。使人陶醉在这想象造成的艺术境界之中,这是创造性的想象赋予艺术形象以鲜活的生命,给读者以审美的熏陶和艺术享受。

古代诗歌审美教育的实现

运用多媒体,使学生身临其境。多媒体教学具有高度的再现性。它能使诗歌教学形声化。音像鲜明,可以充分展示诗歌中涉及的多种自然景观、人物形象,为学生理解诗歌提供了直观的感受,有利于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能使他们处于一种爱学与乐学的学习状态中。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教师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比起只靠用一支粉笔一张嘴讲起课来,那显然要生动、形象得多。具体可感的形象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注意,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望,消除听课时的枯燥感和疲劳感,使他们能在感情的参与下进行审美鉴赏活动。

在诗歌教学中,首先是朗读诗歌,但教师干巴巴的范读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如果借助多媒体。效果就会大不相同。我在讲授“词”时,为学生播放李煜的《虞美人》、《相见欢》,苏轼的《水调歌头》,岳飞的《满江红》的歌曲,让学生理解词的歌唱性,欣赏词所达到的美感。当学生朗读《琵琶行》时,通过多媒体播一段琵琶曲《春江花月夜》,再配以古代歌女弹奏琵琶的图片,或者江南月夜的图片,一下子就会将学生引领到白居易所描绘的境界中。听觉和视觉的刺激会加深学生对作者所描绘的音乐的理解,“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窃窃如私语。大弦小弦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样的描写,对琵琶音乐不熟悉的学生是很难理解的,只有借助相关的琵琶曲,并有“flash”制作出相关的画面,如来一个五彩缤纷的珠子纷纷落下的画面,会使教学更为形象直观。诗句“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呈现出的目不暇接,转化为耳不暇闻的音乐变化之美。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审美欲望。让学生朗读《孔雀东南飞》。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作为背景音乐,缠绵凄婉的音乐让人似乎看到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的悲欢离合,体会到他们离别时的柔肠寸断。

教师积极引导,提升学生的审美层次。审美教育的落脚点是塑造美的灵魂,培养高尚的情操,形成优良的品质。这是审美教育的终极目标,所以我们要从理论上引导学生领悟、品味、消化诗中的深刻意蕴。古典诗词中,其思想内涵有它独特的方面,如诗人的怀才不遇,他们虽然有疾恶如仇、正直贤达、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格,有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操,但也有情绪低落、消极避世的一面。要让学生分清美与丑,以便于批判地吸收。另外,“诗人”与“诗”离我们甚远。诗人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千差万别,人生经历、思想意识也不同,所以引导学生不必效仿,要从诗中走出来,借诗移情,面对现实。结合现实谈个人的感受。

篇9

关键词:古诗词;意境;鉴赏能力

古诗词中的形象,就是以语言为手段而创造的艺术形象,也称文学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古诗词中所描写的融合了诗人思想情感的意象与物象。鉴赏古诗词,离不开对形象的把握。只有准确抓住诗词中艺术形象的特征,认真品味其间蕴含的深刻内涵,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高考诗词题型的命制中,鉴赏古诗词中的形象是常规题型,是非常重要的着眼点。因此,探究合理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古诗词形象的鉴赏能力,已是摆在广大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领会内涵丰富的情感要以意象为切入点

别林斯基说过:“诗的本质就在于给不具形的思想以生动的、感性的、美丽的形象。”诗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单位是意象,抓住了意象这个切入点,我们就能够与古诗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可见,意象是诗人主观情志的具象载体。引导学生把握诗词中所选用的特定意象的含义,无疑是找到了一把解读诗词意蕴的金钥匙。

例如:古典诗词中的“柳”这一意象常常与离情相关联。柳者,留也,取其谐音;“柳枝依依”“条条有情”,取其形容。故古人离别时总爱折柳相送,寄表以柳相留,眷恋不舍之意,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诗经・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李白《洛城闻笛》中的“此曲声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渭城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永《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等。读着这些诗句,不要什么诠释,我们就仿佛置身于无边的柳海,沉浸在溢满诗篇的离愁别绪之中。而当我们明白柳等意象的典型寓意时,几乎无须再做过多的解释,我们便可直接把握诗词的旨意了。

“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高洁的情操。“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孔子用松树来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用梅花寄托高洁的品格及凌雪傲霜坚强之意。“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用竹子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如坚守自我的气节。“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用表现追求隐逸、不随流俗、坚贞不屈的品格。这些诗句中的特定意象是渗透着诗人情感的客观物象,它既是变化的物象,也是情景交融的形象。因此,抓住这些“形象”是领会诗歌情感内涵的前提和关键。

二、把握神貌各异的人物形象要知人论世

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产物,诗人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以及所遭遇的时代,都会在他的诗作中刻下深深的烙印,比如战乱时期,诗人反映的社会一般会涉及动乱给百姓带来的灾难、诗人对战争的态度等。因此,鉴赏古诗词中人物形象时,应该全面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和环境,与他们心意相通,做到知人论世。例如:

杜荀鹤的《山中寡妇》“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作者写这首诗时,正值唐朝末年,朝廷上下,军阀之间,连年征战,造成“四海十年人杀尽”(《哭贝韬》),“山中鸟雀共民愁”(《山中对雪》)的悲惨局面,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统治阶级的各种赋税就像一张大网,人民根本无法逃避,这种残酷把已经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推向了更大的深渊。了解了诗作的写作背景后,我们便不难分析诗中寡妇的形象:这首诗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个被战乱夺走丈夫,孤苦一人逃进深山,在破茅屋中栖身度日,显得苍老枯槁的妇女形象。“山中寡妇”的形象把统治阶级吃人的本质揭示得淋漓尽致,渲染了一种浓郁的悲剧氛围,使读者对当时的人民同情之至,对统治者产生巨大的怨愤。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作者写这首诗时,当时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幽州台,慷慨悲吟,写下了这首诗。知道了诗作的写作背景后,便不难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自我形象:本诗在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中,塑造了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异常孤独苦闷的封建士大夫形象。

三、体味景情并茂的意境要展开联想和想象

“意”,作者的情感;“境”,作者创设的图景、情境,由景物形象(意象)构成。“意境”就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思想感情与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王国维曾这样评价过意境:“语言明白如话,而言外有无穷之意”,就告诉我们意境能给人留有想象的余地。“想象是理解的翅膀”,因此,教学古诗词时,要引导学生抓住诗词中的景物形象,仔细体味,通过联想、想象领略其营造的意境,从而准确“入情”。例如:

一直被人们所称道的王维《使至塞上》中的两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出了诗人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如果仅就字面去解释,没有什么韵味。但只要你展开想象,十个字就会构成了四个景点:“大漠”“长河”“孤烟”“落日”,给人以北方旷远、荒凉的感觉。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文字所构成的一幅图画。这幅图画简单得很,景物只选了四样,大漠、长河、孤烟、落日便传出北方旷远荒凉的印象。”诗人就是通过这两句诗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广阔的自然景物的描绘中,达到了至高的艺术境界。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前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作者仅选了秋天荒野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九种事物就刻画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这幅萧瑟凄凉的秋景图渲染出了悲凉的气氛,学生一旦走进了这个意境,就能深深地体味到羁旅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另外,杜甫的《漫成一首》:“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乌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韦庄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等都是值得我们借助联想和想象,设身处地理解诗词意境,进而加深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从而获得审美享受的。

总之,古诗词鉴赏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形象鉴赏是高考古诗词鉴赏中的常规题型。因此,正确引导学生掌握解读古诗词形象的方法,应是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关键。从高考出发,以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去培养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应是现代高中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孙圣梅.以意象为切入点把握诗歌情感.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09(5).

篇10

【关 键 词】 古诗;学习方法;自学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小学生对中华古诗文的诵读,强调要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要求小学生在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还具体规定每个学段的背诵篇数和诵读要求:第一学段(一、二年级)的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二学段(三、四年级)的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三学段(五、六年级)的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不仅如此,《语文课程标准》还专门附录了小学阶段70首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每一册的语文课本中都安排了4首左右的古诗,可见在高呼素质教育的今天,古诗文学习是占有一席之地的。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呢?多年来,我致力于探索古诗教学的模式,探索古诗的学法指导。新修订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我想:古诗的教学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使学生终生受益。于是,我打破传统的古诗教学模式,尝试“以诗解诗”来提高古诗教学的质量。

古诗语句含蓄凝练,意味隽永,又常常“言近而旨远”,甚或“言在此而意在彼”。古诗教学中过多的理性分析往往冲淡了诗句的灵性,失去了诗的神韵。怎样才能在解读诗句的同时,保留古诗的独特韵味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以诗解诗”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所谓“以诗解诗”,就是以相关的诗文为中介,让学生更好地领会诗人的感情,感受古诗的艺术形象,体味诗美,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美妙的古诗意境。

一、在学习古诗的同类型引入相关诗句――互相生发

在古诗学习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共性,如有的都是送别诗:《赠汪伦》《别董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有的都是描写春天的古诗:《春晓》《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等;有的都是描写夏天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山亭夏日》《夏日南亭怀辛大》等;有的都是描写冬天的古诗:《江雪》《冬景》《夜雪》……因此,我们教学某一首古诗时可适当引用同一类型的诗词名句,有助于扩大阅读效果,有利于让学生立体地多频道地接收。如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是一首以目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感情。最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借景抒情,诗中的“孤帆”“碧空尽”“唯见”等词无不浸透着诗人与友人的情意。这给缺乏这方面情感经历的学生带来了理解上的困惑。这时,教师可引入学生已学过的送别诗,以歌送别诗,如《赠汪伦》;以物送别诗,如《别董大》;以酒送别诗,如《送元二使安西》等,再组织学生进行反复吟诵,这样,埋藏在学生心底的情感就有可能被焕发。一旦焕发,再让学生吟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心中便有了几多的感触。学生体会到的,除了依依惜别之情,还有对友人的祝福,祝友人前程似锦,愿两人的友谊地久天长,恰似那一江春水向东流……

因此,我们可引导学生平时注意多读、多思考、多积累优美的古诗,注意同类型古诗的比较,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

二、在感悟古诗的意境时引入相关诗句――降低难度

意境,是创作者的审美体验、情感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诗不同于小说,它不可能像小说那样,按照生活矛盾发展的过程铺叙开去。诗人是从这一过程中截取几个最感人的镜头,用跳跃含蓄的语言,创设出一种画外有画、言外有意、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来表达审美体验,反映生活本质的。入境,是读古诗的根本。但是体悟古诗的意境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古诗的意境在很多时候只可意会,这时,与其生硬地解说、灌输,不如引入相关诗句去体会其意境。如在学习《春日》这首古诗时,诗中没有一句对春天景象的具体描绘,有的只是朱熹在赏春之时所产生的一些个人感受――“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这种感受怎样才能让学生产生共鸣呢?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显然并非易事,我首先让学生来想象“泗水河边有哪些景物”,然后用课外的诗句来描绘这些景物,当学生想到“山”时,就引入“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满眼不堪三月喜,举头已觉千山绿”;当学生想到“水”时,不失时机地引入“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当学生想到“花”时,引入“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当学生想到“草”时,及时引入“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当学生想到“树”时,又恰到好处地引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然后让学生把想到的这些景物整合起来,感受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春天,从而与诗人产生共鸣,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朱熹所描绘的万紫千红的意境。

三、在体会情感的独特处引入相关诗句――显而易见

诗是诗人“情动而辞发”的产物。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使学生体验古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通过审美体验,得到心灵的陶冶。诗人借诗句所抒发的情感,是最个人化的东西。即使面对同一景象,由于个人的经历、心境等不同,也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独特感受。同样是写秋景,王维的《山居秋暝》用朴素而清新的语言,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呈现我们眼前的是一幅山村清幽明丽的图景,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使我们感受到诗人乐于归隐的生活意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描写了秋天悲凉的景色,抒发的则是出门在外的游子孤寂苦闷的心情。而杜牧的《山行》不见一丝伤感的痕迹,有的只是真挚的爱恋(“停车坐爱”),有的只是热烈的赞颂(“霜叶红于二月花”),有的只是对大自然的热爱(“白云生处有人家”)。这独特的视角,更表露了诗人积极振奋的炽热情感。学生在学习《山行》一诗时,无须“架空分析”,只要通过与《山居秋暝》和《天净沙・秋思》进行比较,学生就能走进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需要指出的是,以诗文作为情感中介,必须遵循“有关”“有用”“有度”的原则,不能为“引入”而“引入”。所引诗句必须与解读课文有密切的联系,对理解诗文有帮助,要浅显易懂。

在“以诗解诗”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培养一种触发的能力,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看书时,对于书中的某一句话,觉得与平日所读过的书中的某一处有关系,是触发。学新古诗时,觉得与先前学过的某一首诗有某种相似之处,这也是触发。教师在教学古诗时要经常去锤炼学生触发的本领。如学生学了《赠刘景文》这首诗后问:像这样描写秋天虽然萧条冷落,但仍给人带来生机和活力的古诗还有很多,你能找到这样的诗句吗?杜牧写的《山行》深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嫣红满目,生意盎然,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也跟杜牧和苏轼一样,对秋天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鼓励人们像鹤那样振翅高飞,大展宏图。这样学诗像滚雪球似的,以一带几,久而久之,练就了触发的真功夫。

实践证明,“以诗解诗”的古诗学习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古诗的阅读、鉴赏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诗句。这种古诗学习方法的掌握,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 周仁济. 古诗赏析及教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