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老师的现代诗歌范文
时间:2023-04-05 20:40: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赞美老师的现代诗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国,诗的国度。
五千年文明,五千年诗歌。从刀耕火种到信息时代,从茹毛饮血到现代文明,沧海桑田,历史的长河中诗歌的旗帜猎猎飘扬。诗神长发飘飘,赤足走过国风,走过楚辞,走过汉赋,走过晋朝的桃园,走过大唐的边塞,走过北宋的词苑,一路风霜,诗神的血液流淌成长江黄河,诗神的呼吸凝固成华山泰山。
中国,诗的家园。
诗神的光芒照耀着华夏山河。诗的格式,诗的韵律,诗的意境,在我们这个举世公认的诗的王国里几已完美无加,登峰造极。屈原,太白,陆游,一代代诗祖铸造了一座座诗的丰碑。面对着历史的诗碑和诗碑的历史,炎黄子孙何其骄傲,何其自豪。
诗魂,国魂,民族魂。
二
高扬着生命的激情与艺术的风帆,诗神走进了五四。
除旧更新的特质,容纳百川的社会氛围,外来文化思潮的撞击,催发了中国现代诗歌的诞生。
凤凰涅,郭沫若,冲破旧体诗观念的禁锢,打碎旧体诗格律的枷锁,给了现代诗歌以激情;大堰河宽广博大,艾青,融合世界性与民族性,整合开放性与传承性,给了现代诗歌以血肉;走进雨巷,戴望舒,精雕朦胧的意象和非逻辑的语汇,木刻每一声韵和每一节拍,给了现代诗歌以思想。
湖畔诗派,新月诗派,象征诗派,七月诗派,九叶诗派,晋察冀诗派;民族化,大众化,现代化,多样化。现代诗歌以其洗涤传统而勇敢的创新精神,在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诗坛上载歌载舞,江河千里,蔚为大观。
三
诗的使命是神圣的。诗的魅力是神奇的。
反映生活,赞美劳动,讴歌自然,吟诵爱情,抒发喜怒哀乐,述说兴衰成败。社会的变迁,时代的更替,诗神,既见证历史又折射历史。
诗歌,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和象征。
不懂诗的生活是悲哀的,放弃诗歌的民族是颓废的。
四
但是,诗歌从没有过象今天这样衰弱,诗神的家园也从没有过象今天这样荒芜。
是科学技术与诗歌形同水火?是现代文明折断了诗歌的翅膀?不是,是我们自己毁灭了诗歌的家园,践踏了诗歌的草地。我们罪孽深重。
翻开高中语文教材,选编了几首现代诗?第一册还能闻见现代诗的芳香,二至六册再难觅现代诗的背影了。而我们的教师呢?既没有引领学生走进诗歌的林子欣赏,更没有指导学生创作诗歌,甚至考场做文还要下一道“诗歌出外”的咒符(其实,有几个老师欣赏并能创作诗歌呢)。
于是,一批批诗盲走向社会。于是,诗歌的海洋一天天干涸。
诗歌的命运令人担忧。
诗歌不一定始终是时代的宠儿。幻想诗歌永远辉煌是不切实际的。
诗歌并不挑剔壮烈崇高或是平凡淡薄,我们没有冷落和漠视诗歌的权力。
“写诗的人死了,只有太阳在哭泣;爱诗的人死了,只有月亮在悲哀”,现代诗歌的现状,现代诗歌的沉寂不能不说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病兆。
五
中国教育已进入改革的关键时期。
现代诗歌也应进入伟大复兴的时代。
诗的激情,诗的张力,诗的语言,诗的意境,总之,诗歌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无容质疑的,对培养学生的感悟力和审美力是任何一种文学体裁无法代替的。诗神垂青年轻人,青年人对诗歌也情有独钟。
诗魂,师魂。
愿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无愧诗祖,无愧师祖。高扬起现代诗歌的旗帜,肩负起振兴中华诗歌的责任,引导学生热爱诗歌、欣赏诗歌、创造诗歌,重振诗歌的雄风,重建诗歌的家园、。
篇2
一、激趣引题,质疑探究
兴趣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在教学伊始,教师要通过激趣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欲望,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又要从质疑入手,让学生带着已有的积累、好奇和探究之心走向文本。
二、自学诗文,整体感知
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整体感知的教学设计可以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由地读一遍课文,让学生整体把握诗歌的结构,再细细地去品读文本内容。课文选用的大多现代诗语言比较浅显,内容不深奥,学生初读后对诗意会有所领悟。但由于文本容量较大,又有些“形散”,因此,教师在导入时应将学生质疑的问题由浅而深地呈现出来,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三、美读诗文,感悟诗意
语文新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教学中教师要安排充分的读,让学生采用“自主读、分角色读、个人美读、师生合作读、分组读、pk读、配乐读、整体诵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从读中感受和体会诗意。如,引导学生想象绿色大自然向我们徐徐展开,两个“去吧”充满了对少年儿童热切的召唤。又如,教学时,调动经验,引导交流,抓取景物,寻找特点,想象画面,引领学生在读中不知不觉身临其境。通过让学生多层次、多形式、一遍又一遍地朗读,使学生从读中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感受到言中之情,从而进一步感悟到课文的情境美、文字美,受到美的熏陶。在学生朗读后教师应及时和学生进行评议,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又可以在熟读的基础上尝试背诵。
四、合作探究,深化主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教师可以把学生质疑的内容进行有效选择,并一一罗列,作为一个个学习交流的板块,与学生一起细读品味。如《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诗中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教师要引导学生紧扣诗句去体会大自然里蕴藏的丰富的知识,绿色的大自然让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洋溢着欢乐和温馨”。在合作探究中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合作探究后,问题基本明朗化,学生真正理解了“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
五、升华感情,拓展延伸
课内拓展。以《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为例,教师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在我们的大自然中,还有哪些绿色的课本等待我们去打开,我们将如何打开更多的自然的课本?”鼓励学生拿起手中的笔,写出心中对大自然的理解!进行自己的诗歌创作。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不但加强了诗歌的仿写、创作能力,同时更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对诗情的领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学生通过这一环节,立足文本,超越课堂,回归自然,多渠道、多途径地去亲近自然,享受自然,描绘自然,赞美自然,从而更加热爱自然。
篇3
一、避免过于偏重诗歌的思想意义
首先,教师要从审美感受、诗歌欣赏的层面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显然不能用教其他文类的方式来教诗,诗歌的美实际上是和一种发自内心的爱和迷恋联系在一起的。诗的意义就在于它的“美”,它所创造的奇异的美就是其力量和价值所在。这样的诗对读者心灵的开启是任何力量也不可比拟的。审美是人类的天性之一,教育不过是“开启”或“发蒙”。语文课教诗,有时就是要如梦初醒般地唤起学生的这种审美天性。
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写于1938年,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袒露与这片土地生死相依的赤诚之心,以及带有历史纵深感的悲剧性情感。“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黎明的渴望,若只是把这句诗看作是充满生机的解放区的象征,就大大局限并削减了这首诗的意义。尽管诗人对解放区确实怀有一种向往之心,但诗就是诗,不同于政治图解的文字。诗歌还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的美和意义与其节奏、韵律或内在的音乐性结合在一起,甚至与语感、语调和语气都有一种不可分离的联系。
其次,要引导学生关注诗的语言本身,诗歌的魅力往往就是语言的魅力。与其要求学生答出诗的主题,不如首先问他们究竟喜欢哪些比喻、句子或意象。
郑愁予《错误》中的“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为什么会受到人们如此的喜爱?因为诗人在这里巧用拟声技巧,有一种陌生而奇异的美感。古人常有炼字、炼句、炼意之说,在读诗品诗时对诗眼的关注,即体现出对诗歌作为一种语言的艺术的领悟。现代诗人也是这样来运用语言的。
艾青《我爱这土地》中的“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里,“嘶哑”一词可以说是这首诗的“诗眼”:对于这片苦难的土地,喉咙“嘶哑”了还要歌唱,这就有力地表达了一种刻骨的、至死不悔的情感,并富有感染力地奠定了全诗的深沉基调。这种在暴风雨中歌唱的嘶哑的嗓音,不是优美悦耳的,或故作高亢的,但却是深厚的、悲剧性的,它是千百年来从屈原、杜甫那里继承下来的声音。而接下来的“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中的“腐烂”一词也可见爱之深、爱之刻骨,它已写出了一种情感极致。
二、扩展、深化并刷新对诗歌的认识
要教诗,就必然会涉及对诗歌这一文学样式的理解。诗歌在其本质上是难以定义的,要认识诗歌,唯一的途径,就是尽可能地扩大阅读范围和艺术视野,诗歌观念也应得到相应的扩展、深化和更新。
诗歌就是“抒情加意象”,这几乎成为一个公式。用这种诗歌观念也许可以解释一些浪漫主义诗歌作品,但显然很难面对所有的诗歌。在新诗史上,有些创作就具有一种现代的心智,更讲究诗中的“智性”以及艺术的克制和提炼。
卞之琳的《断章》,通过一种“戏剧化处境”,写出了事物的相对性和以一种反讽的眼光看人生的智慧。可以说,他给中国新诗带来了一种冷静而复杂的智性诗风。这种诗风,除了出自个人气质外,显然还受到“非个人化”诗学的影响,这种“非个人化”的诗学和诗歌,和浪漫主义大相径庭。诗歌除了抒情和创造意象外,还可以暗含一种“叙事”和“戏剧性”。郑愁予的《错误》就耐人寻味地容纳了一个颇富有戏剧性的情境:一方在等待,容颜如季节里的莲花开落;另一方在归来,那达达的马蹄令人心跳,但最终却是个过客。
诗歌其实是对生活的敞开。戴望舒的《我底记忆》运用了一种看似散漫随意,而又亲切自然的日常口语,形成了一种更为自由的散文化的叙述风格和语调。诗中的诗句,像是一个人的喃喃低语,像是老朋友之间的娓娓诉说,然而它并不是“大白话”,它同样具有一种动人的诗的意味。有别于对抒情性的追求,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一种对日常生活的叙述,使过去那些很难入诗的事物和生活细节,如“燃着的烟卷”“喝了一半的酒瓶”等,第一次出现在诗中,这不仅使读者感到异常亲切,也达成了对生活的敞开。
诗歌,还可以展开一种更为复杂的“现代主义”式的艺术追求。在选入人教版高一语文课本中的《赞美》里,诗人穆旦把深沉的民族忧患和复杂的自我意识、历史的纵深感和现代的感性整合为一个整体,使之更具有现代感,也更有思想和艺术的包容性。诗的第一段是一种宏观的、带有历史纵深感的对民族苦难的叙述,“我要以荒凉的沙漠,坎坷的小路,骡子车/我要以槽子船,满山的野花,阴雨的天气/我要以一切拥抱你……”这样的诗句不仅感情深沉,而且具体可感,富有语言的质感,体现了现代主义“思想的知觉化”的诗学原则,避免了同时代诗歌中常见的那种空洞的、概念化的抒情。诗的第二段由宏观的视域转向一个具体的形象,显然,诗人意在通过农夫这个形象,复活对一个民族的命运的历史记忆。这农夫承受着世代相传的苦难和艰辛、希望和失望,然而他却是无言的、沉默的,他甚至“从不回头诅咒”。这里,B透着诗人对民族历史的深刻理解:他所属的民族千百年来就是一个忍辱负重的民族,然而这种“忍受”并不是消极的,因为在这巨大的无言中诗人懂得了承受和牺牲的意义,并感到了一种潜在的力量。这首诗从结构层次到语言句法,都不是单线条的,而是多层次的、综合的、戏剧性的。
与对诗歌本身的认识相关的是一些更复杂的诗的表现方式和手法。
许多人对“隐喻”难以把握。然而文学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隐喻性的,“言在此而意在彼”。《死水》就是这样一首隐喻性的诗,一读便知,这首诗的意义决不限于它所描写的那一沟死水。《死水》不同寻常的一点,在于它是一种“审丑”的艺术。诗歌历来被视为“雅”的艺术,然而闻一多以罕见的艺术勇气和才能,向现实的丑恶和腐朽开掘。有人认为《死水》的特点是“以丑为美”,其实并不准确:不是“以丑为美”,而是通过艺术的手法化丑为美、化腐朽为神奇,从而达到对丑恶现实的超越。
“通感”手法在诗歌中一直存在,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把它发展成一种诗的方法论。戴望舒就受到法国象征派的这种影响,他经常在诗中运用“通感”,以形成一种“音色交错的美”,《雨巷》中“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目光”,就化视觉形象为一种听觉感受,似乎连目光也忧郁、惆怅得发出了叹息声,由此写出忧郁之深、忧郁之动人。
至于“矛盾修辞”,指的是在文学修辞中把相互矛盾、冲突、不协调的东西或“异质”的东西组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一种特殊的修辞效果。如《错误》中的“美丽的错误”,就是一种典型的矛盾修辞,也称为悖论性修辞,这样的词语组合非常耐人寻味。
三、运用新的理论、方法从事“文本解读”
文学是“读”出来的,诗歌更是这样。其含蓄、其暗示、其“诗意”,全靠读者来读。这里的“读”,就是文本解读、分析和阐释。从一首诗的内部结构,到修辞技巧、深刻复杂的含义,只有通过一种比较“专业”的文本解读,一首诗的秘密才会敞开。
会读诗的老师在教诗时总能找到某种独到新颖的角度引导学生进入诗歌。这个角度,可以是诗的立意构思,也可以是诗中的某个句子、意象、色彩或用词。比如,《赞美》的特质是把对民族苦难的深刻书写和现代知识分子复杂的自我意识结合为一体(程光炜《中国当代诗歌史》)。要引导学生了解这一点,需要眼光和方法,诗中的“但我走过,站在路上踟蹰/我踟蹰着,为了多年耻辱的历史”,这里出现的,就是一个带有知识分子气的“现代的哈姆雷特”。这里的“踟蹰”就可以成为一个进入诗歌的角度。“踟蹰”,不仅是外在形态上的,也是内在心理上的,它意味着一种有距离的观看、内在的矛盾、痛苦与决断,它显示了穆旦诗歌的那种特有的现代知识分子性质。
有人运用中国古典诗论来解读现代诗歌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古代文论里有丰富和深刻的诗学资源值得发掘。此外,西方文论尤其是二十世纪新起的许多人文新学科及文学、文化和哲学理论,英美新批评派、俄国形式主义、阐释学、接受美学,叙事学、精神分析理论、对话理论、神话原型批评,等等,都为从事文本解读提供了诸多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足以产生一种新的眼光来看文学。
例如,西方的“互文性”理论认为一切文本都是由其他文本“织成”的,原创性文本是不存在的,一切文本都是“互文本”。文学的“互文性”不仅事关创作,也事关阅读,它意味着一种新的文本解读:必须通过“互文”来理解文本,它所隐含的意义在与其它文本的相互参照、相互指涉、相互引发的过程中才能得到理解或是得到充分的揭示。“互文性”理论虽出自西方,但中国古代文人对文学的互文性早有非常透彻的认识:“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北宋・黄庭坚《答洪驹父书》)
《错误》中的“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就使人联想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绚烂夺目”的《死水》,也令人想起十九世纪西方唯美主义的审美“怪癖”和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的《恶之花》。诗歌教学如果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建立文本之间的这种互文关系,就有可能唤起他们更大的兴趣。采用西方的诗学理论和方法,与中国传统文论形成一种互识、互补性,从而“照亮”“激活”学生对文学的认识。
中国古人常说“诗无达诂”“文无定评”,西方阐释学也认为“任何阐释都不是眺望大海的最后一道海岬”(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诗歌的意义是丰富的,它本身即包含了多种解读的可能性。
《断章》一般被作为哲理诗来读,但也有人把它作为言情诗来读,“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桥上人由眼中人变为最后的梦中人,虽然这不过是一厢恋情,“桥上人”永不知晓,但却可以调动读者的猜想。《错误》也是如此,有不少评论说该诗承袭了“闺怨诗”的传统,但据诗人自称,这首诗其实并不是写给任何深闺或情人的,而是写给等待中的母亲的。想想笼罩台湾诗坛的乡愁主题,从这个层面来看,完全可以说这是一首浪迹天涯的游子写给他的“江南母亲”的诗。
《再别康桥》这首诗好像已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实际上还可以读出它透出了某种“症候”。这首诗很耐人寻味:一方面诗人显得很潇洒,“不带走一片云彩”;另一方面呢,却是那样留恋,难以割舍。显然,这种潇洒不过是一种“故作潇洒”,骨子里还是放不下。他本来是想“再别”,却道出了更深的依恋。这就是“症候”,它不仅显现了诗人内在的矛盾、生命中的两种不同的拉力,还导向一种更广阔的视域:“五四”前后好几代中国著名的知识分子大都出洋留学过,即使没有这样的经历,他们也都以其他方式领受过西方的影响和文化洗礼,然而伴随着一种本土文化意识的觉醒和对自身文化身份的重新确立,他们又不得不“把西方还给西方”;这种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西方之间构成的“两难”,构成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至今仍未完全走出的文化困境。徐志摩的这首诗,如果放在这个更大的思想文化史的背景下来解读,“康桥”就可以被视为西方文明的一个象征。通过这首诗,诗人既表达了对“康桥”(西方文明和精神)流连忘返、依依不舍的感恩般的深情,又意识到它终归不是久留之地。由此,更深入地洞察到诗人及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和内在矛盾,触及到他们自己也许不曾清醒意识到的某种“情结”。中学语文教材入选的诗作,多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经典”的生命力正在于其“耐读”。
篇4
诵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能够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能激发兴趣,提升学生情感,让学生自觉走进语文,爱上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恰当运用诵读法,不仅能引领学生学语文,还能够引领学生爱上语文,走进文学的殿堂,不仅受用一时,更能受益终生。
【关键词】
吟哦讽诵 激发兴趣 提升情感 感受节奏美 形象美 情韵美 人文魅力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一段描写书塾寿老师在授课之余,自己诵读诗文的场面:“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读书读到这种境界,已经是一种享受了。陶醉其中,身与心与文融为一体。知识与情感同步提升。鲁迅先生的古文功底想必也得益于寿老师的言传身教吧。
无独有偶,于漪老师在散文《往事依依》中也忆及她的两位语文老师教学中喜欢诵读。“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读。”“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慷慨悲歌。”“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正是这两位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感染了学生,唤起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了,至今还能信口背出。”“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于漪老师从这两位语文老师处想必也是受益匪浅。
由此可见,诵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能够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能激发兴趣,提升学生情感,让学生自觉走进语文,爱上语文。
有些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词歌赋,根本不可翻译,可是通过吟哦讽诵,凭借语言的节奏,声调与韵律,却很容易感悟和理解。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在吟诵中体会送别时的惆怅与不舍。“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反复诵读也不禁使人产生缠绵与失落之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高声吟唱,感受诗人的雄伟的气魄与凌云壮志。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意境开阔博大,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放声诵读,感受大江的气势,体会对英雄的向往之情。“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诵读中感受“乱、穿、惊、拍、卷”等词语运用的精妙,进而走进古战场的险要形势,想象雄奇壮丽的景象。“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周瑜的才华横溢,意气风发,学生在朗读中不知不觉步入情境:长江的非凡气象,古战场的险要形势,周瑜的英姿与功业,在教师营造的朗诵氛围中,在师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中,被深深地映入学生的心神之中,爱国情,英雄气油然而生。一节语文课,既教授了一首古诗词又传递了一种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充分展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魅力。
文学欣赏的理论与实践证明,吟哦讽诵作为一种有声的文学解读形式和方法,与无声的“涵咏”等相互补充,才不失为积累,理解和欣赏诗歌、散文,尤其是写景状物和抒情文学作品的理想途径,教学中应该得到重视。
文言文音韵优美,行文简练,言文统一。文言文教学中“言”的解读固然重要,但如果只注重这一点,那么其中蕴含的古典美、人文美我们就很难领略到了。因此,我们应在理解“言”的基础上反复诵读,细细品味,如此方能体会音韵之美,步入作者的感情世界,与作者达成感情共鸣。我在教学《岳阳楼记》一文时,就是将重点落实在朗读美文这一环节。多媒体投影温馨提示,“吟哦讽诵”的方法:一放声读,二读正确,三读流畅,四读的抑扬顿挫,五要沉浸其中读出文章的味道来。接着就是引导学生抓住作者的感情,进一步走进作者内心,吟哦讽诵,体会感悟。学生分段朗读:读第一段体会赞美之情,读第二段体会雄壮之美,读第三四段体会悲喜之情,读第五段体会作者宽广的胸襟和伟大的政治抱负。学生朗读之后,老师随机插入提示。教学中,将学生的个体朗读与集体朗读及教师的范读相结合。一轮朗读下来,学生已能流畅地朗读课文,不仅训练了文言语感又初步把握了美文的意境。接着,便是第二轮朗读。教师随机点拨,本文写景、抒情、议论的完美结合。第二轮朗读重在体会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象与迁客骚人的登楼之情。先是老师范读,尤其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要读出阔大的气象与壮美的感情。然后学生试读,此时,教师不失时机的给学生插上想象和联想的翅膀,学生已然置身岳阳楼上与千年前的古人登楼高歌,把酒临风,亦悲亦喜,或惆怅或激昂。学生陶醉其中,神思飞扬,身心不再局限于课堂中了。此时,再引领学生走进范仲淹的心灵世界,那比迁客骚人高出不知多少倍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怎不让人肃然起敬,击节叹服呢?至此,这篇文章的意境美、人文美学生已了然于胸。在诵读时,学生兴趣大增,情绪高涨,轻松积累了词句。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标“诵读古诗文,要有意识地在诵读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的精神。
诗是感性的,诗是不可解读的,诵读法是学习诗歌的重要方法,古诗如此,现代诗亦如是。哲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过“一首诗到了手,我不求甚解,先把它朗读一遍,看它读起来是否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声音节奏。如果音节很坚实、饱满,我断定它后面一定有点有价值的东西……”我们在朗诵的前提下再去品读,进入诗歌的特定情境,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情感体验,辅之以联想、想象,将对诗歌的理解引向深入。
轻轻的M我走了,
正如M我M轻轻的来;
我M轻轻的M招手,
作别M西天的M云彩。
……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和意象美历来是被公认的:写的多么轻松、多么潇洒、多么完美,有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这种美非诵读是体会不到的。
远远的M街灯M明了,
好像M闪着M无数的M明星;
天上的M明星M现了,
好像M点着M无数的M街灯。
……
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亦是感情深沉、节奏明快之作。教学中尽可以通过朗诵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更形象地理解诗歌所蕴涵的深意,更深入地体会感受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光明、自由、幸福、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
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
舒婷的《致橡树》全诗有如长江黄河里的一段急流,汩汩滔滔,汹涌澎湃,浑然不可分割,真是酣畅淋漓,不朗读何以感受得到!
散文是情的文学,有着诗一般的情韵和行云流水般的美。在散文教学中更可以拿起朗读这个最基本的教学武器,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自读自悟,感受音乐美和情韵美带给他们的心灵冲击。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是特别适合朗读的美文,文章抒发了作者在生活困顿、精神压抑的境遇下对父亲的怀念感激之情。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朗读,反复揣摩作者写作意图,讨论这里应怀着怎样的心情读?怎样才能读出作者的懊悔之意来?体会父爱的深沉细腻和作者对父亲的怜惜与感恩。这样一步步修改完善自己的朗读方法,走入文本,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用声音来再现文中情境,感悟作者情感。然后再调动激情的朗读进而转入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学生生活中类似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表达的冲动。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诵读法还是可以广泛运用的,在课堂教学中要保证学生朗读的时间,用读去代替繁琐的课堂分析。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课堂上引导学生大声地、忘情地读,让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言、心通其情。从而对语言获得真切的感受,这种感受还会诱发学生反复朗读的兴趣。随着朗读的不断进行,学生对语言形式的感受会更加敏感、细腻,并不由自主地往深层渗透,进而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文学鉴赏的能力,全方位提升语文素养。教师在教学中恰当运用诵读法,用好诵读法,不仅能引领学生学语文,还能够引领学生爱上语文,走进文学的殿堂,不仅受用一时,更能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初中现代散文朗读教学初探
【2】以读促学现代诗歌教学模式探索
【3】激发阅读智慧 提升阅读品味
篇5
“我要开花。”
这纯洁的信念
化作了你内心最强大的力量
“我要开花”
只要心中的梦想不曾坠落
哪怕把眼泪装在心上
你也会开出最勇敢的花
以洁白的品性和秀挺的风姿
默默然灿烂了山谷,芬芳了心田…
行走在新教育的天空下,吴伯箫学校全体教师心中都有一个坚定信念,关注学生学习生活,全心全意默默去做,让新教育的种子在伯箫校园扎根、发芽、开花,结果。师生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盛开在伯箫校园的第一朵洁白芬芳的百合花便是晨诵。
1.放松心灵,起航,晨诵开启一天快乐的学习生活(晨诵儿童课程介绍)
1.1 晨诵儿童课程的开发。晨诵是一种课程,也是一种对经典、对优美语言文字的积累;更是一种师生穿越诗歌享受生命的过程。这就要求晨诵内容必须贴近孩子生活,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走进学生心灵。我们成立了专门的儿童晨诵课程开发小组,几经论证,几经实践,几经修改,开发了儿童晨诵课程:
一年级精选部分金子美玲儿童诗;二年级则以金子美玲的《向着明亮那方》为主,选择其中 “秋”“冬”“梦”三卷;三年级为金波儿童诗选;四年级根据语文教师的朗诵特色闻一多爱国诗集《红烛》;五年级为《泰戈尔诗选》。编辑的儿童晨诵课程主要用于日常诵诗。
开发的儿童晨诵课程原则:贴近学生生活,朗朗上口的经典诗歌。这些诗歌历经岁月洗礼,愈发熠熠生辉;这些诗歌被不同肤色的人反复吟诵,愈久弥香。每天早晨窗外晨霭缭绕,教室内诵音袅袅,胜似天籁。诗歌为每一天注入生命的源泉,晨诵开启一天快乐的学习生活。
1.2 丰富多彩的晨诵内容形式。经课程开发小组反复研究,确定主要诵读形式包括:日常诵诗、中队主题诵诗、节日诵诗、生日诵诗、午读名著精彩摘要诵读。
中队主题诵诗课程内容由各班教师和学生确定,确定诵读的内容主题,同时也就确定中队名称、班训、班歌、班级口号、班级格言等。一年级的小蜜蜂中队,班主任老师看到现在孩子最大的缺点是懒惰、自私,于是选择儿歌《蜜蜂做工》让学生诵读,“嗡嗡嗡,大家一起勤做工。天暖花好不做工,将来哪里好过冬?嗡嗡嗡,嗡嗡嗡,别学懒惰虫。”儿歌内容形象生动,寓意深刻,教育效果明显。于是班主任受“小蚂蚁”班的启发,干脆把中队名称定为“小蜜蜂”中队,其寓意就是所有队员都能像勤劳的小蜜蜂一样,在学习的赛道你追我赶;在活动的舞台尽显风采;在多彩的课外博览群书;在吴伯箫美丽的校园里幸福成长。把《蜜蜂做工》定为班歌,并围绕蜜蜂勤劳的品质展开研究性诵读,诵读有关蜜蜂的童谣、诗歌、格言、古诗词等等。节日诵诗与生日诵诗:节日诵诗侧重于中国传统节日,包括教师节、国庆节、元旦、春节、端午节、六一国际儿童节。收集有关节日的现代诗歌、儿歌、童谣、古典诗词等,加深对节日的理解。并举行相关的节日诵诗会,表达节日祝福。
生日诵诗则学生向同学献诗或写诗表达祝福。学期初教师便把学生生日做了统计,穿插于日常诵诗、主题诵诗中进行。生日诵诗内容要因人而异,视情况而定,或表扬,或鼓励,或祝福。如二年级小精灵中队的一名学生有段时间情绪低落,学习成绩下降。班主任选择了金子美玲的《向着明亮那方》,把他的名字嵌入其中,让全班同学一起朗诵给他。
午读名著精彩摘要诵读。根据午读书目内容而定。教师摘抄名著中经典语句晨诵时间诵读。例如在阅读完绘本《石头汤》后,我让孩子们晨诵时诵读三句话:“他的脸像月亮一样皎洁”,“分享使人富足”,“幸福就像煮石头汤那样简单。”通过反复诵读来理解句子。
1.3 师生晨诵要求。教师要求:(1)、同年级语文教师共同完成班级晨诵内容安排表。(2)、每周同年级教师共同填写完成晨诵备课提要一个。(3)、三至五年级建立晨诵抄写本,一二年级建立读写绘本。二年级小精灵中队率先设计了本班的读写绘本,取名为星光点点,其设计理念彰显了班级文化特色。(4)师生家长共同诵诗,每周日常诵诗或主题诵诗至少一首,午读精彩摘要一次,生日诵诗两周一次。节日诵诗在节日前后一到两周时间内诵读至少三首。
学生要求:
诵读最高境界在于身心放松,陶醉其中。切忌诵读前提出背诵要求。让学生沉浸其中感受诗歌韵律感和节奏美。以快乐心情开启学习生活。教导处统一规定基本的诵读要求:不搞花架子,不讲究复杂形式,在节奏美感和思想情感体味上下功夫。
正如新教育的晨诵榜样陈美丽老师所说:“通过诵读,让孩子能有一个博爱而敏感的心灵,能有诗的情绪,感动于花开花落,流泪于天边地意思流云。”这是我们晨诵努力的目标。
2.晨诵成为习惯,潜移默化训练口才
抱着“我要开花”的坚定信念,第一朵百合盛开出洁白美丽的花朵。后来的百合花永远铭记第一朵百合的话“要用开花证明自己!”新教育试验以来我们一直默默的做,不断总结改进。现在已晨诵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重要生活,像呼吸那样自然。孩子们课间把喜欢的诗诵给同学听,回家诵给家长听,长此以往潜移默化培养了学生卓越的口才。
2.1 培养学生卓越口才。培养口才,首先培养自信心。卓越口才表现在孩子愿意讲话,敢于讲话,敢于表达思想,能清晰地表达思想。
在全校晨诵优秀篇目展示会上,四年级小荷中队的学生展示闻一多的《一句话》。学生们整体诵读水平很高,尤其是领诵表现更让老师们感动。众目睽睽之下,她沉稳大方,表情自然,语调、语气、情感处理拿捏的恰到好处,感染力极强。随着她铿锵有力的诵读“有一句话,说出来就是祸”,让在场的人热血沸腾,情不自禁的为她鼓掌。会后据语文教师介绍,这个孩子以前音质不错,但胆子小,缺乏自信心,经过一段时间晨诵训练,她的口才和自信心有了极大提高。
在10月13日少先队入队仪式上,一年级小蜜蜂班新队员代表的口才让全校师生震惊。他小小年纪站在台上泰然自若,讲起话来及其流畅,语言简洁,表达准确。他的口头表达能力恐怕五年级学生也望尘莫及。震惊之余,细细想来,小蜜蜂中队在10月9日庆祝教师节全校师生晨诵朗诵会上表现就不俗。他们班多次为小学部、学校提供观摩现场。班主任孙雪玲老师利用音乐专业特长,很好的将节奏运用于晨诵指导,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感特别强,诵读起来韵律感特别好。每次晨诵展示,学生都陶醉其中,身心放松,精神愉悦。传递出来的声音也圆润自然,甜美无比,给人无尽的享受,让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
随着晨诵的不断推进,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越来越多,口才极佳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他们在晨诵的舞台上自信满满,熠熠生辉。诵读潜移默化培养他们卓越口才,卓越口才将成为他们宝贵的人生财富,为他们的人生奠定基础。如果说晨诵是一朵百合,芳香了整个伯箫校园,学生卓越的口才,更是一朵朵百合,使学生的生命更加辉煌绚丽。
2.2 学生诵读带动家长。晨诵这朵百合带动“亲子共读”这朵花绽放。学生喜欢上了晨诵,不分早晚,情不自禁诵诗、写诗,饱满的情绪感染了家长,许多家长也投入到诵诗的行列。家长与社会的支持,是新教育实验的动力与源泉。
为更好组织家长读书,学校以班为单位对家长进行亲子共读阅读指导。并利用“三人行”网络班级或班级博客向家长发出读书倡议书,号召家长与孩子、老师共写共读。定期组织家长参加的读诗会。很多家长对亲子共读,创建书香家庭大力支持,主动给孩子买书,在网络班级上注册留言,直接在学生随笔本上、读写绘本上发表读书感悟,甚至很多家长将自己的读书感悟和仿写的小诗拿来叫老师修改。
二年级的网络班级很受家长学生的欢迎。五年级信乐团中队多数的qq群成为学生家长交流的乐园。在上周举行的家长会上,我和一年级的学生家长共读了绘本《石头汤》,很多家长反映比孩子激烈。这本书是美国作家画的,内容以中国佛教哲理故事为原型,绘画也包含许多中国元素,当我引导学生品味其中中国元素时,很多家长很激动,和学生一起举起拳头高喊:“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有了家长和社会的支持,家校结合,我们的新教育试验又盛开了一朵坚定美丽的百合花。
篇6
音乐的进步,离不开具有革命创新精神的作曲家,尽管他们的作品大多在问世之初便遭受指责甚至辱骂。德彪西的同时代作曲家勋伯格的弦乐六重奏《升华之夜》(1899年)曾被舆论批评为“好比有人在《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总谱上涂画一番,那笔迹还是湿的”。当维也纳音乐家协会于1903年首次在音乐会上演出这部作品时,用作曲家自己的话说,演奏是“在一片骚乱和打殴的混乱中”结束的。而距此九年前,巴黎也首次演出了一部类似的虚幻莫测的音乐作品——德彪西的《牧神午后》(1894年),却获得巨大成功,以至于不得不在观众的要求下再演奏一遍。
当勋伯格在写《升华之夜》时,德彪西正投身于《夜曲》的创作之中,其中的两首于1900年首次在巴黎演出时,观众对于那些由陌生音调所营造出的幻想境界感到新鲜和愉悦。过了两年,巴黎喜歌剧院上演了《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之前对瓦格纳顶礼膜拜的德彪西,这个时候已向世人表明自己能够写出属于法国人的音乐。尽管这部作品并没有完全摆脱《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影响,但其中创造性的借鉴手法在音乐表面几乎不露痕迹。
管弦乐《牧神午后前奏曲》
(1894年12月23日首演于巴黎,1912年在巴黎贾吉列夫芭蕾舞团首次演出了由尼金斯基根据该曲编排的芭蕾舞剧。)
2005年柏林森林音乐会的主题是“浪漫的法兰西音乐之夜”,我们从电视上看到了塞蒙·莱托指挥演出德彪西的《牧神午后》。每次听这首充满美感的曲子,都会被音乐所表现的那种虚无缥缈的景象所吸引。长笛在升C小调上吹奏出奇异朦胧的曲调,爵士乐般萦绕徘徊的乐句似乎在等待诱人的事物出现;单簧管温暖的旋律由圆号柔和地衬托着;双簧管平静而略带幽默的旋律暗示了似梦非梦的疑惑;竖琴的琶音似在平静的湖面上激起圈圈涟漪,如拨动着仙女的心弦……
对德彪西产生最大影响的是文学而不是音乐。查理·波特莱尔、斯特凡纳·马拉美、保罗·魏尔伦等象征主义诗人力求把文学的节奏和声音处理得能有“音乐”的效果。像印象派画家一样,他们也丢弃了浪漫主义宏大的悲怆主题,赞美纤细精巧的事物,追求感官上的陶醉及对超脱的需要。德彪西对这种理念十分感兴趣,当他见到了马拉美于1887年出版的田园诗《牧神午后》后对它赞赏备至。德彪西参加马拉美每周二的家庭沙龙,听他演讲艺术之道,结识文学艺术界人士,从而启发了自己的创作道路。德彪西曾宣称:“法兰西音乐是清澈、雅致、简朴与自然的表露。法兰西音乐的目的,首先就是要使人愉快。”这与法国文学的象征主义精神是一致的。
马拉美这首诗中的象征主义语言是很晦涩的,这也是其精华之所在。诗人有意识地将真正含义隐藏在大量的华丽词藻中,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对音乐的自由遐想。马拉美在听了《牧神午后》首演后写信给德彪西说:“你的《牧神午后》与我的诗没有什么不符合之处,而是以微妙、细腻、诱人的音乐美化了它。”其实德彪西自己说他并不是完全按照诗人的意愿构思,而是“对马拉美优美诗篇的自由诠释”。
德彪西在他的这首早期管弦乐作品中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曲式概念,但这并不重要。作品的最大特点是调性模糊,节奏缺乏向前推进的动力,呈现出一种“懒散”的缓缓流动的状态;另一特点就是音色——木管、分多声部的弦乐、竖琴以及加弱音器的圆号的巧妙使用,产生出某种柔和、奇异、朦胧的音响。
从历史眼光来看,德彪西的《牧神午后》在当时具有十分重要的革命意义。正如一位现代评论家所说的:“它给音乐带来了全新的气息,其中所蕴藏的活力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果说现代诗歌发源于波德莱尔的某些诗,那么可以说现代音乐的审美情趣是由德彪西的《牧神午后》唤起的。
交响组曲《夜曲》
(1900年12月9日在巴黎演出《云雾》和《节日》,1901年10月27日在巴黎拉穆勒系列音乐会上作完整首演。)
这是一部由《云雾》《节日》和《海妖》三个乐章组成的交响三部曲。关于《夜曲》的标题,德彪西很可能是受到当时的著名画家惠斯勒(James Whistler,1834-1903)同名绘画的启发,惠斯勒曾以音乐形式的名称命名自己的画作,如《蓝色与银色的夜曲》《灰色与绿色的和声》《白色的交响曲》等等。德彪西自己的解释是:“《夜曲》这个标题要从概括的、特别是装饰性的含义上来理解。因此,它指的不是通常所说的夜曲形式,而是夜曲一词所提示的光的各种印象和特殊效果。”德彪西在1894年给好友比利时小提琴家伊萨依的信中提到他正在写的三首夜曲时也说:“这是用音色做出多种变换的试验,就像绘画中对灰色的研究一样。”
对于第一乐章《云雾》,德彪西对此曾有这样的解释:“用云缓慢郁闷地移动来描写天空不变的景象,渐渐地,云褪为灰暗泛白的色调。”我们可以听到,开始几小节没有和声的方向感,形象地描绘出迟缓移动的云。下行的平行和弦并不是用来塑造乐句,而是作为音响单元来构思,这种手法与穆索尔斯基和福雷颇为相似。中段借鉴了爪哇的‘加美兰’打击乐队的音乐(德彪西曾在1889年法国的万国博览会上被这种异国乐器所吸引)。关于第二乐章《节日》,德彪西曾这样说明:“《节日》如耀眼炫目的光芒突然出现,有充满舞蹈气氛的旋律和节奏,一列奇特的游行队伍贯穿于整个节日中,与舞蹈的景象融合在一起。”乐曲由舞曲和进行曲两种元素组成,前后两段是舞曲,中段是进行曲。舞曲的基本音型令人想起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法兰多拉舞曲和基格舞曲。随着三支加弱音器的小号表现的游行队伍从远而至,进行曲与舞曲交融在一起达到壮丽的。之后队伍远去,场面也逐渐平静,只有那鲜明的节奏还留在听者的脑海中微微跳动。
最后乐章《海妖》,作曲家称在其中“可以听到海和细浪拍岸的节奏,月光下银波粼粼,远处传来海妖们嬉戏的神秘歌声”。有评论认为,如果作曲家的创作灵感来自文学的话,那很可能是雷尼埃(Henri de Régnier,1864-1936)的诗《洛姆与海妖》(L’Homme et la Sirène)或斯温伯恩(Algermon Charles Swinburne,1837-1909)的《夜曲》,因为这两首诗都描写了美人鱼以及她们对人类致命的诱惑。音乐中有用加弱音器的低音弦乐器表现出海的背景;有以弦乐器的颤音描绘出夜色下宁静的海面及隐约的海妖呼唤。为了表达海妖的歌声,德彪西加入了由女高音、次女高音组成的四声部女声合唱,十六位女歌手的哼唱,营造出在当时堪称新奇的声音效果,全曲瑰丽的和声、丰满的音色给人留下了难以用语言描绘的意象。
有研究者认为德彪西所醉心的印象主义与宗教上的某种奥秘有关联。这种奥秘是指如果一个男子其姓的发音有三个音节,那么他在音乐上会偏爱三组合的形式——德彪西的《夜曲》就包括三个乐章;他的《大海》也由三首交响素描组成;更有意思的是他的交响诗《意象集》含有三曲——《吉格》《伊比利亚》和《春天的轮舞》,而其中的主曲《伊比利亚》竟也分为三段:《大街小巷》《夜来香》和《节日的早晨》。这究竟是巧合,还是神力所使,大概德彪西本人也无法回答。
《夜曲》首演后评价不一,《法兰西信使报》指出这种藐视音乐分析的作法实在是“评论家的悲哀”。而保罗·杜卡却观点鲜明地指出:“从现在起必须将德彪西置于他同时代音乐家中最特殊的地位”。德彪西本人对这部作品并不满意,尤其是其中的《海妖》。到了1915年,他邀请指挥家欧内斯特·昂塞尔梅(Ernest Ansermet,1883-1969)共同修改总谱,重点就是《海妖》,修改后的定稿成为了这部《夜曲》的传统标准版本,即1930年出版的定本。
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
(1902年4月30日首演于巴黎喜歌剧院。)
德彪西曾计划写作二十多部歌剧,但全部完成的仅这一部,为此他花了九年时间。德彪西曾经为瓦格纳的歌剧所倾倒,但当他看到穆索尔斯基的《鲍里斯·戈多诺夫》原始总谱中那简洁直接的手法后,如获得上天的启发一般明确了方向,决心要回到纯粹、传统的法国乐剧的精神中去。1890年左右,他在给自己的老师欧内斯特·吉罗(Ernest Guiraud)的信中提到自己心目中的歌剧应该是“音乐占主导地位……在确实需要时才出现真正的歌唱。理想的画面应该是灰色的……剧本短一点无妨,但场景要有变换……人物角色之间没有商讨和争辩,就让他们听凭命运的安排”。三年后,德彪西开始创作《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虽然歌剧的首演遭到剧作者梅特林克等人的恶意攻击,但仍被许多评论家认为是一部以音乐征服人的伟大杰作。
该剧的剧情叙述阿莱蒙德国王阿凯尔的孙子戈洛爱慕上在山林中遇见的女孩梅丽桑德并与她结婚。但梅丽桑德却与戈洛同母异父的兄弟佩利亚斯产生了爱情,戈洛妒火中烧,杀死了佩利亚斯并使梅丽桑德受重伤,梅丽桑德临死前产下一女,戈洛后悔莫及。原剧本经德彪西处理后在舞台上显示出的只是一连串象征性情景的延续,音乐衬托出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因而罗曼·罗兰称德彪西为“伟大的梦境画家”。
作曲家在剧中强调对神秘特性的描述,采用了一种适合法国语言的朗诵式旋律风格,从而使音乐与语言融合在一起。管弦乐虽然偶尔奏出主题般的曲调,但很快便消失;调性模糊的旋律、朦胧的和声,结合着语言,柔和而又精致地缓缓向前推进,德彪西喜欢这样的风格。
从这部歌剧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德彪西对水的出色描绘:喷泉、汹涌的大海、水井等。曾有记者在1889年问德彪西如果不从事音乐可能会干什么,德彪西不假思索地回答:“当一名水手。”可见他对大海的热爱,他的管弦乐曲《大海》(1903年)便是这种爱好的必然产物。水,一直是德彪西最喜欢的元素之一,这也许与其父亲曾经当过水手有关。德彪西喜欢大海无穷尽的变化,喜欢那变幻莫测、美不胜收的海上景象,甚至迷恋所有与水相关的事物:雨、雪、波浪、池塘、喷泉……表现真实,表现大自然,这也是德彪西的创作原则之一。
《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诞生于上世纪之初,一百多年来,这部歌剧已经被无数人研究、分析,其奥妙现在看来也不算新奇,但它独树一帜的地位以及对二十世纪歌剧所带来的革命性冲击却是一致公认的,它更新了法国歌剧音乐的特色。
钢琴曲《前奏曲》
(第一集十二首,第二集十二首,作于1909-1913年)
英国当代音乐评论家杰拉德·拉纳(Gerald Larner)在解释为何德彪西要用新型的和声手法来表现钢琴音乐时曾引用德彪西的话:“我正在尝试写一些不同的有点现实的东西,那些弱智者尤其是艺术评论家们却竭力要将它们与‘印象主义’联系起来。”可见德彪西对于艺术评论家加给他的“印象派”头衔并不认同。
但实际上德彪西的音乐的确继承了法国文学艺术上的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在他作于1903年的《版画集》、分别作于1910年和1913年的两集《前奏曲》等一系列钢琴作品中,他的那些创造也只能被称为“印象主义”手法。德彪西在管弦乐曲中更多地使用了这样的技法,例如他的交响组曲《夜曲》中的《云雾》,他自称其中具有“光的印象及其特殊效果”,他对自己喜爱的特纳(William Turner)和惠斯勒的画作也正是这样评论的。他在钢琴上使用的演奏技法,甚至李斯特也未曾想到过,但不可否认德彪西的这种创新与李斯特有很大关系,德彪西年轻时在罗马听过李斯特的演奏,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延音踏板的使用,德彪西曾极为叹服地说“就像是一种呼吸”。在德彪西的钢琴音乐中,正是踏板的独特使用,才造成了线条模糊、织体朦胧的效果,这也就是所谓的印象主义;他自己在音乐会上演奏时经常是将平台钢琴的盖板合上的,这种效果在《沉没的教堂》(《前奏曲》第一集)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在这样的理念引导下,德彪西在《前奏曲》以及他的早期作品中追求的便是色彩性音响,正是这种音响改变了历史。德彪西将音乐从盛行了三百年的功能和声的传统统治下解放出来。如《前奏曲》第一集中的《帆》几乎都是全音音阶和五声音阶,虽然严格说来还不能算是无调性,但使和声呈现出一种飘浮的效果,令人想到水面上吹过的风。德彪西在这些钢琴作品中打破传统和声的规则,利用音的各种新的结合和这些非常复杂的和弦的连接(一个个不协和和弦的并列),营造出某种环境和气氛,在他的音乐中,调性也成为了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