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日记范文
时间:2023-04-11 06:33: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非主流日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高校非主流节日活动表现形式
(一)网络化。
互联网的发展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它塑造出一种与传统农业社会和近现代工业社会完全不同的社会文明形态――网络社会文明形态。在这种社会形态下,网络重塑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网络发明与应用之前,人们走街串巷,穿堂过户,沟通你我;2G网络时代,人们用短信、电话交流感情,传递信息;3G、4G网络时代,人们用微博、微信分享同一时刻,用社交网络了解好友近况,用地理标签感受彼此的空间位移……诸多现象的背后,是网络带宽的加大、网速的提升、通讯技术的革新。互联网在改变人们沟通交往方式的同时,也为非主流节日活动的盛行提供了极佳的传播平台。现在,每年5月20日网络情人节、11月11日网络单身节等活动都由为数众多的年青网民自发组织,他们通过虚拟网络传播搞笑类、祝福类短信、图片等信息,增强彼此联系,沟通彼此感情。这种活动在网络世界开展的同时,也逐步从线上走向线下,从虚拟走向现实,从社会走向象牙塔。
(二)数字化。
3月7日女生节,5月20日、5月21日情人节,8月3日男人节,8月18日八卦节,9月12日示爱节,10月10日卖萌节,10月11日萝莉节,11月11日光棍节,这些节日活动广泛流行于校园内。殊不知,这些看似热闹非凡的节日背后,总有一连串数字的意义指代。以网络情人节为例,每年5月20日和5月21日,被确定为信息时代的爱情节日。年轻人根据“0”和“1”音近或象形,将520寓意成“我爱你”,521寓意成“我愿意”的意思。这两天,青年群体通过网络或手机含蓄传情、大胆说爱,而此类节日在高校校园里最生动的体现莫过于各类搞怪的横幅或标语。由此,数字化爱情在高校校园也迅速蔓延开来。
(三)小众化。
小众化是指同一群体内部或不同群体的一些人基于某种共同的兴趣、爱好或品性而聚合成一个小圈子。在这种圈子里,他们相互之间的认同感比较强,因为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成员之间联系较密切。他们主要靠兴趣爱好识别“同类”。具体而言,他们从外部的服装服饰、装扮上来识别同类,同时,他们也会通过经常交流一些信息,看彼此是否对这些信息感兴趣来识别。相对于主流文化活动,高校校园里出现的一些非主流节日活动依然只是在一小部分群体中盛行。当然,随着互联网等外在媒介的作用,小众团体也有了聚合、互动、壮大并影响世界的土壤,并且这样的小众正逐步走向大众。
(四)商业化。
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眼球经济时代,各种商家包装、炒作、跟风日益兴盛。一方面各路商家赚得金银满钵,另一方面高校学生亦获得优惠。以2014年8月为例,8月1日,聚美优品推出4.5周年庆;8月3日,国美推出“男人节”;8月12―14日,苏宁易购推出“姨妈节”;8月14日―16日,唯品会推出“撒娇节”……仅仅8月份,各大网络电商推出的节日就让消费者眼花缭乱。继淘宝推出“双十一”促销节日并取得骄人成绩之后,电商造节似乎成了一种风气。在一项随机电话访谈中,更多学生表示自己有网购经历,而且在节假日期间更突出。
总体而言,非主流节日活动在高校校园里正影响着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随着网络、新媒体等媒介的加入,这些非主流活动正呈现出:消费走向、娱乐走向、庸俗走向的趋势。
二、高校非主流节庆活动盛行原因
高校非主流节庆活动的出现是多方面原因的共同集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文化相对缺位。
传统节庆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标志与集体文化记忆,然而,随着大众一味追求现实经济利益和物质享受而忽略内在精神食粮的补给时,一个民族节庆活动也就随之淡化。而这背后则反映的是传统文化的流失。当一些人对传统文化漠视时,一些在校大学生则更加失去了零距离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
(二)公众人物的导向。
公众人物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他们的言行举止往往具有一定的感召力。当美国加州宣布10月16日为加州的“乔布斯日”,以纪念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这本应只是美国一个州的节日,但一批“果粉”(喜欢苹果产品的粉丝)纷纷对该节日表现出一份亲切感和归属感,认为“果粉”有了自己的节日。类似这种因为公众人物的导向而出现的非主流或者在高校校园也屡见不鲜,例如:在大学生中日益盛行的每年11月11日网络购物节、动漫cosplay等等。
(三)朋辈影响。
人类从诞生之日起便是群聚的高级动物,就当代大学生而言,大学生朋辈群体是由一些年龄相近,兴趣爱好相似,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初级群体。这些同辈群体能够满足青少年的情感、交流的需求。朋辈群体不仅给予在校大学生个体以群体归属感,并让他们感觉自己有依靠的团体,而且由于这一群体是由地位、年龄、兴趣、爱好相似的人组成,所以他们更能够了解彼此的心境,谈论的话题也会更加符合这一群体的心理需求。因此,当群体中的某一个或某一部分人开始涉猎新鲜事物时,其他个体也会争相相仿。
(四)外在传媒导向。
正如霍克海默所言,收音机和电影绝不亚机和枪炮的作用。新闻传媒尤其是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在信息传播、舆论导向、潮流风尚引领方面的魅力更是无穷。生活中,各种媒体为用户提供了适时记录现场动态,表达个人情感的交互平台。这些用户中,不乏青年大学生的身影,他们是这些新媒体的铁杆粉丝团。他们利用这些平台、传播动态信息,围绕时事热点话题发表评论,针对感兴趣的话题畅抒己见。同时,这些动态信息被朋友圈相互转载,形成了如同核裂变式的传播效果。
(五)校园压力适度排解。
在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使最富激情的大学生们的思想受到了各种冲击,使他们原本就很脆弱的心理承受了更大压力。人们往往只关注大学生身上闪耀的亮点,诸如知识丰富、思想解放、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等,然而对大学生面临的各种挑战及其造成的种种困惑,对大学生脆弱的心理所承受着的重重压力却关注不够。目前,大学生普遍在学业、就业、人际关系、恋爱等方面感受到不同程度的压力。为此,不少大学生利用一些非主流节日活动来自娱自乐达到适度排解自身压力的作用。
三、高校非主流节庆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
当前,非主流节庆活动正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生动写照,这些节庆活动正日益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导向、心理坐标与价值选择。因此,挖掘非主流节庆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入点已势在必行。
(一)转变观念,多元共生。
高校是青年学子聚集的地方,因此也是青年非主流文化最活跃的场所。面对各色另类的、非主流的节庆活动,需要抱以宽容和理解的态度,并利用非主流节庆活动存在之道去透视、折射出主流校园文化活动的困境和缺陷,发挥和转化非主流节庆活动的创造性元素,融合传统文化精髓,赋予高校主流校园文化活动深厚文化底蕴,并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寻找到文化认同。目前,在大学校园里,非主流节庆活动以其自成一体的表现形式,依靠独特的行为符号,以迅疾而广泛的方式在大学校园占据一席之地,它存在的价值和空间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因此,不能一味地用主流文化或者本土文化去替代它、挤占它。主流与非主流文化活动和谐相处、相互融合才是校园文化发展的动力。高校要以客观的态度和辩证的方法来对待非主流文化活动,要从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尊重和承认非主流文化的存在,努力为学生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的价值取向,要加强沟通和引导,提高学生思考力、鉴别力,从而自觉地选择和接受优秀文化精髓。
(二)坚持主流,寻找融合。
面对多元文化和价值的激烈碰撞与融合,一方面要坚持以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体地位,坚持用价值观占领思想阵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决抵制反主流文化和种种错误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引导大学生做出理性的文化和价值选择。另一方面要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有的放矢地改进主流文化的传播方式,采用大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他们更易于接受。
篇2
90后无疑是聪明的一代。他们叛逆,但不似80后般激烈,因为他们足够聪明。他们懂得做为一个孩子的特权,与其像80后因不习惯学校生活而愤然离校,闯荡社会,倒不如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懒散地任老师把知识灌入脑中。他们当然也会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却决不会跳到社会上风吹雨淋。做祖国的花朵有什么不好?不也一样可以粪土当年万户侯么!
80后的偶像是郑渊洁、张海迪、小虎队、刘德华,而90后的偶像是韩寒、郭敬明、周杰伦、李宇春,受他们的影响,90后开始变得狂傲。当韩寒高呼这是个小说文化结集时代时,90后便已经跃跃欲试了。然而所思所做是所见所闻的高层次体现。生活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相似的生活经历和阅读口味导致了90后在追求自我的同时却忽视了各自的特点,以至于摆在我们眼前的作品均有似曾相识之感。
电脑和网络的兴起,给人们的思想带来的影响是革命性的。90后变得更加肆无忌惮了,受过很好的普通话训练,写出的却是火星文。火星文有两大特点:其一,特别,火星文是特属于90后的时尚,可以作为同70后、80后相去别的最明显的外在标志;其二,隐密,用火星文来写日记可防止他人偷看,为早恋的安全提供了可靠保证。简而言之:火星文极大地满足了90后的求异心理和叛逆心理。
篇3
回首,望见十六岁的自己,在柏油路上,梧桐树下,欢快的踩着树影。那是自己?
翻开十六岁的日记,“给我一片蓝天,让我自由翱翔;给我一个舞台,让我尽情歌唱。”我想微扬嘴角,嘲笑那时的天真,泪却自己往下流。也许经历了少许世事,便有了些许感慨。
一页页的往后翻,那一句句热情激昂的话语,我惊异于自己当时的想法。是那样多姿多彩,每一件小事都会带来惊喜。虽说单纯,天真,却又那么真实,懂得付出,知道脚踏实地的努力。每一步努力,每一次付出,都能真切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而任何一点前进,也足以让我兴奋不已。
十六岁的自己,依旧沉醉于梦想。依然天真地相信,会有那么一天,我不会在化学课不小心睡着;会有那么一天,我会认为物理是那么生动有趣;会有那么一天,我可以记住所有的单词…….
我傻傻的念叨着那些也许不可能的“会有那么一天”,却感觉如此真实,真实的让当时的我有力气继续努力前行,有勇气相信未来。
揣着梦想,流星纵然划过天际而逝,却把短暂的美丽留给人间;揣着梦想,冲到海边的巨浪虽已精疲力竭,却把跳跃的浪花留给沙滩;揣着梦想树叶尽管凋零,却把芳香的春泥留给大地。揣着梦想,十六岁的我又创造了什么?
虽说“揣着梦想上路,踏出一路希望。但在希望的道路上,我迷失了方向。抬头望天,分不清白天,黑夜;看不清太阳,星星。我陷入恐慌,怕自己就这样消失在这无尽的黑暗。
十六,已随风而逝。翻看的是我十七岁的生活,对理想将失去信念,不知何去何从…
.......................................................................
十七,我游走在刀尖;十八,我却迷失于现实。
深夜,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夜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而我却想让风赶走我所有的孤独。人生亦是矛盾,不同的思想在脑海中迸发。我无力抵抗,终于迷失在路上。
每一个清晨,面对灿烂的阳光,感受到的只有苍白和深深地厌倦,那一切美都在离我远去。在辗转难眠的夜里,会感到呼吸困难,想一条被困在水底的鱼。
我渴望清新,渴望宁静,渴望有一条自己的道路。宁愿那是一片空灵的草原,抬头是蓝蓝的天空,低头是青青的小草。一切都很祥和,祥和的可以和云一同飘漂移。那样,我宁愿自己是一棵草,一枚沙。
也不愿如此,迷失于现实。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走在一条被人称做是正统的道路上。我不清楚这是不是我自己真正想要的,只知道长辈说’这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于是,我在这条路上低着头不顾一切地往前冲,从来没有误入所谓的“歧途”。
可我现在迷惑了,成捆的卷子,做不完的习题,暗红的钩,刺眼的叉,恐怖的成绩单排山倒海的灌进我波澜不惊的梦。当我按照老师的吩咐把黑板上的板书一笔一划的描写在笔记本上,梦想的蓝图渐渐模糊,在某个云淡风清的日子里轰然倒塌,坐标轴散落一地。
在这“兵荒马乱”的岁月,我小心寻找不小心遗失的梦想。却又在不经意间遗失了自己。
十八岁一个应该独立自主的年纪,却失去了人生的导航。在茫茫的大海上,那随处可见的冰山,礁石。我怕自己会因此沉淀下去……….一个青瓷般易碎的灵魂,我只有小心呵护,步步为营。
篇4
早些年,我为了能够戴上一副眼镜充当斯文败类,煞费苦心地折腾自己明亮的双眸。天道酬勤,终于熬成了睁眼瞎,带着无框眼镜装落魄的诗人。现在玩深沉早已过时了,各种香艳的艳照和视频前仆后继,大家看完了局长的日记又要人肉搜索当事人,好奇心无限膨胀。荒废了学业,耽误了工作也在所不惜,就图个眼球刺激。这要是在老虎伍兹的家乡,非得被强制关押治疗不可。
估计那些自愿或者被上传视频的明星们,都得感激一个叫帕特里克・卡诺的美国老头。这厮是性瘾症这个词汇的始作俑者。他创造的这个词汇拯救了大伙,无论是老虎伍兹、贝鲁斯科尼、迈克尔・道格拉斯还是大卫・杜楚尼同学,无论你有多少次夜夜笙歌的经历,只要潇洒地说上一句:SORRY,我是性瘾症患者啊。一定都能顺利搞定――体内的化学激素就揪出来成了替罪羊,就一口咬定说是万恶的多巴胺干的,我真的是被性瘾绑架了,身不由己的说。科技给了他们一个台阶下,让他们顺利玩转危机公关,还能捎带着给自己的名气煽风点火。而那些曾经向妻子、女友磕头认罪的出轨男们,想必此刻肠子都得悔青了,早知道当初何必去负荆请罪、许下毒誓请求原谅?直接去医院挂个号,拿张诊断证明书就立马全身而退,成就清白之身。
性瘾不是巨星的专利,也不是男人的专属。这事,也不是舶来品,且说纪晓岚:此人不喜米面,只爱吃肉。在性方面更是奇人:上朝前嘿咻一次,退朝后一次,中午一次,傍晚一次,睡前一次,有时候来了性致,还要再接再厉,一天至少五次,不可或缺。据说有一次入宫编辑《四库全书》,几天来只有青灯古籍,没有美女,把他憋得两眼发红、面赤如火,皇上见了以为他得病了,纪晓岚回禀称如此如此,皇上便赐他宫女两名“灭火”。事实上,在美国有8%的男性以及3%的女性都会被性瘾所附体。相比男人,女性性瘾者会承受更大的道德压力和风险,从古至今,人们对于潘金莲式的女人向来同仇敌忾。
篇5
“给力的2010即将远去,祝你在2011年更加geilivable,神马样的烦恼都是浮云。”让我听来格外有趣。还有更有趣的:“(1)2010,有一种美女叫凤姐,有一种帅哥叫犀利哥,有一种女朋友叫小月月,有一种爸爸叫李刚;(2)2010,有一个新词叫给力,有一个群组叫‘爱疯’,有一名中医喜欢绿豆和茄子,有一位道长会水下闭气;(3)2010,有一种节能减排叫拉闸限电,有一种协会叫足囚协会,有一种慈善叫裸捐,有一种房地产调控叫空调;(4)2010,有一种住宅叫蛋屋,有一种理财叫群租,有一种集装箱叫卧具,有一种别墅叫经适房;(5)2010,吃龙虾可能肌溶解,送孩子上学时可能被拆房,盖被子可能会被闷死,赶不上火车可能白买票;(6)2010,很多大牌都不淡定,郭德纲称徒弟‘民族英雄’被反三俗,周立波嘲弄网络舆情获称‘周自宫’,连腾讯都被360逼出了一个艰难决定;(7)2010,爱写日记的不光有雷锋还有韩锋,大美女不光天上有,天上人间也有;(8)2010,有一种运动叫十三连跳,有一种毕业生叫西毕生(西太平洋大学毕业生)。结语:做自己的事,活自己的命,因为神马都是浮云!2011快乐!”
瞧,短短的几百字勾勒出全年的市井风情和人间百态,成为这一年百姓心中最深刻的感受和记忆。
今年1月5日,有关部门在京揭晓了“汉语盘点2010”,被选为国内前十名的词语是:给力、浮云、世博、高铁、民生、房价、微博、纠结、低碳、涨价。这些词语中,如给力、纠结、低碳、微博等完全是新创造的词。同时,2010年媒体十大流行语也已揭晓,这些流行语中包括高铁、低碳、货币战等,都是过去我们很少用的词语,但想想看,一年来这些新鲜活泼的词语伴随着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多有趣啊!
诚然,无论是上述的祝福词语,还是年度流行自创词汇,都非主流,亦非传统,更谈不上规范的汉语表达,但我以为一个成熟的多元化的社会应该允许人们成熟多样化的表达,且有开放和宽容的胸怀接纳。作为一个语言文字工作者,当然应当把汉字的规范和表达作为终生使命,但规范应在一定的范围和不同的指向、场合以及用途上,而不能面向所有。试想,如果没有了方言和2010年创造的这些词汇,我们的语言生活将会多么纯粹,纯粹到了有些贫瘠。
篇6
[关键词]民族性 人性 历史真实 情感宣泄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0.017
在中国电影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抗战题材片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作为具有中国特点的电影主题,各个时期的电影人都试图从中探索出中国人的性格本色,以此为手段表现自己的创作主张和独特构想。从1935年第一部抗战题材片《风云儿女》到2009年上映的《南京!南京!》、《拉贝日记》,各界人士都在用不同的视角和演绎方式表达着自己对于中国抗战的理解。中国抗战题材片经历了从单纯表现抗战中英雄人物和民族气概的方式,发展到如今对于人性和个人民族性以及道德的表现。抗战电影表现的主题趋于复杂性和全面性,让观众从不同侧面了解一个真实的历史时期,也进一步激发人们对于抗战精神、民族精神以及人性问题的探讨和反思。
《鬼子来了》是姜文上世纪90年代的一部作品,它所表现的内容和方式都和以往的抗战题材片有所不同,并未从一贯的英雄抗日、政治抗日以及全民抗日这种传统套路进行演绎,而是从单个个体的小角度进行思考,被赋予了时代性的内涵。这部作品来源于对经典抗战作品――《地道战》、《地雷战》等的借鉴,从中获取动力和源泉,但也使传统的积极抗战意义趋于淡却,表现出一种分散型的自我意义的体现。[1]它从一种抗战题材的主流文化下解脱出来,寻求另一种独辟蹊径的解读和阐释。它将历史的深沉凝重,叙述得不露声色,又表现得诙谐幽默,在一种主旋律的集体合唱中奏鸣了一种分离于主体的弦外之音,也启示人们反思更多关于民族性、道义以及人性的问题。下面笔者就本片从几个思考点进行分析。
黑白与彩色的对比震撼
对于当代很多电影人来说,资金问题的困扰,使他们迫不得已采用黑白胶片作为材料表现电影。而姜文的《鬼子来了》是个例外,他特意采用了黑白胶片来制作,在影片最后一部分加入了几个彩色镜头――以马大三被杀后的喋血染红整个镜头,这血又演绎成旗帜等,伴随着他的人头落地,他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眼睛也上下眨了三下。这是一种悲剧的重演,一种悲悯的流露,以及一种无奈的讽刺。马大三的死没有深层次民族悲情的含义,只是个人复仇的哀嚎。这其中不包含民族性和历史性的民族主义,只是强调人性和偶然性。这一笑,是对马大三个人个性的升华,摒弃了之前所看到的种种关于人性的怯懦、贪欲以及无知,而展示出一个人最终的释然和淡漠,一个跟同所有胞民一起死于敌手的宽慰和回归的温情,也是马大三个人的赎罪,赎了他这两大麻袋招惹的血祸,也赎了他无法替乡亲杀死所有仇人的愧疚与自责。片尾的一抹鲜红,与整个电影黑白的基调形成鲜明的对比。正如斯皮尔伯格《辛德勒名单》中黑白表现的沧桑感历史感和沉重感,《鬼子来了》也表现出这种模糊中的透明度和清晰度,影片最后的猩红,带给人的是联想与深深的压抑与反思。
回归真实的另类历史画面
作为不断演进和变化的人类,历史永远不能被完全复原。基于不同统治者和势力的控制,不同意识形态宣传的要求,一部分真实的历史被淹没了。而这部分之中,很大程度上会让我们了解到更全面和更立体的历史画面。作为主流的抗战题材电影,都是以表现民族主义为主题,并围绕这一内核筛选主流人物,表现正统观念。而《鬼子来了》则将这一高调的主题做了降调的处理,将国耻演绎成家仇,将民族性演绎成生存本能。这一表现形式,在某种程度上更符合真实的历史。在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庄里,国家危亡、民族大义于他们不及两车粮食更值钱,也不及小孩子手上那几粒糖更让他们觉得甜蜜。这和主流抗战片中同日本人你争我打的情况是完全相反的,但在我看来,这是更真实的。真正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精神的获得,是依靠教育和宣传的,在这样的穷乡僻壤,他们无法接受到更多的教化,所以本心中保持着原始和单纯。在一些资料中可以看到,在抗日期间很多人的民族主义是被强迫的,并非天然的,这在抗战的发展中被演变成一种道德和伦理性,[2]这就不难解释,他们为什么会和日本人一起大联欢,一起喝酒高歌,毫无戒备和耻辱。以马大三为代表的这些人民,并不懂所谓的民族大义,不懂英雄气概,他们对于汉奸的理解是肤浅的,也是跟自己的实际相联系的。换回两车粮食,有了吃的,不杀人,可以不偿命,这就是所有生活的原则和标准。毕竟电影也是一种演绎和虚构,并不能完全表现历史,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历史和文化的延伸性。
人性的流露和情感宣泄
电影一开始,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真实的草根的马大三,以及一群为利益和生存而活得卑贱的人群。有马大三和鱼儿的情感欲望的宣泄,也有面对“我”的怯懦和恐惧,还有若干跟马大三一样的普通人,为日本人点头哈腰,受日本人的欺辱,毫无反抗意识;也有面对要杀那两个俘虏的时候,每个人所表现出萎缩退让的一面;当日本人送来粮食跟他们联欢的时候,一个个表现出的狂喜和谄媚。这是一副真实的中国乡土人性格的呈现,他们怯懦,他们有奴性,他们胆小怕事,这完全不同于经典抗战片中所表现的敌后战场群众军民同心,为抗战亲人送吃送喝,建立抗战第二战场的动人场面。而相反的是,我们看到的是一群慵懒的,为保护自己生存的权利,不懂得国耻大义,也不懂得仁义道德的下层民众。这其中,我们也看到了另一面真实的中国人民,他们虽信誓旦旦,密谋要杀害两个俘虏,但却出于善良淳朴的本心不敢下手,将其藏在自家地窖里,每日好吃好喝侍奉,为其端茶送水,养了整整半年。而对于花屋小三郎来说,在受到马大三一家半年的优待之后,也发自内心的感激,而最终,他出于民族自尊心的受辱,以及生存的需求,动手杀死了村民,再后来提起佩刀,杀死了马大三。这些,都是一个人本质的表现,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背景和立场,都是本能的决定和反应,这些,都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宣泄和情感的流露,这些,是最朴实最真切的,不管是美是丑。
《鬼子来了》与它的前身――大批抗战题材电影出自于同一主题,是对中国民族性的表现和阐释,但姜文的这部作品,却将若干高调表现的人性高尚和抗战崇高精神的主题隐去,以愤世嫉俗的讽刺性颠倒了抗战电影的经典模式。由此,我们觉察到的是一种民族精神之下的个人性质的体现,将一种真实和非主流借助于经典的抗战题材形式表现出来,这让抗战片多了阐释的空间和精神寓意,也让观众多了对历史和人性的反思。[3]
注释
[1]韩琛:《民族寓言的前世今生―《鬼子来了》与抗战电影的历史演变》,太原大学学报,2008年第9卷第1期。
[2] [美]弗里曼•毕克伟•塞尔登:《中国乡村,社会主义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10页。
[3]韩琛:《民族寓言的前世今生―《鬼子来了》与抗战电影的历史演变》,太原大学学报,2008年第九卷第一期。
篇7
迪斯尼好玩,还是滚铁环好玩?
儿时记忆里那个一年一盼的热闹新年,随着年夜套餐价格的节节攀升,乐趣却步步锐减。实在分不清楚是因为我们的童心越来越少,或者口味越来越高,还是事实上的新年真的没意思了。
时光倒带20年。新年在孩子眼里就是带有大赦的假期,一个可以晚睡,可以贪玩,即使犯错也可以很容易被原谅的假期。在大人们走家串户的热闹交谈里,小孩子们揣着鼓鼓的压岁钱结伴上街买各种鞭炮和玩具,女孩子的乐趣在于放漂亮烟花,男孩子的乐趣在于扔一个摔炮在她们身旁,看着她们吓得四处逃跑的尖叫。年三十的晚上,七大叔姨共聚一堂,杀鸡的杀鸡,烧鱼的烧鱼,顽皮的孩子在电视机喜庆的音乐声中偷偷凑到未成席的餐桌前,抓起一片香肠慌忙送到口中,在“洗手”的呵斥声中,大人小孩笑到一团。春晚是大人的节目,小孩们吃完饭嘴一抹便又到院子里继续白天的烟花大会了。加上院子里其他邻居的孩子,十几二十个娃娃总是会分成几个阵营,小弟们虔诚地跟在胆大的老大背后,和对方阵营PK鞭炮的响声和形状……
时间快进到21世纪10年代的第一个新年。走家串户的热闹被手机里满满的短信祝福和各种主题的团年饭简单取代。小孩们穿着价格不菲的精致外套,抱着新版的奥特曼玩具跟在大人的身后,望着不怎么熟悉的其他小朋友,远远地用眼神交流。即使混熟了一点,想要脱离大人的视线去玩那是天方夜谭。放鞭炮?危险。玩雪人?不卫生。去公园?买玩具?让保姆阿姨带你去。
不知道现在的孩子们想到过年还会不会临睡前掰着指头计算日子。不过从他们躲在大人背后冷淡的眼神里,实在看不出太大的期盼。那种放肆大笑大叫大闹的欢欣表情仿佛只存在我们的回忆里。
迪士尼的繁华和一群放肆的玩伴,到底哪种童年更幸福?
图片日记的重要性
经常拍照是每个女人都该认真对待的作业。
林姑娘在发型大变之前专程为自己即将被覆盖的造型拍了一套专辑纪念。在为这个决定感到明智的同时,也暗暗后悔没有早些年想到这个IDEA。还好可以在孩子身上弥补这个遗憾,在某儿童摄影基地办的身份卡可以逐年甚至逐月清晰记录孩子所有成长的图片,所谓“成长纪念册”。
孩子有成长纪念册,对女人来讲,是否该好好整理一下自己的青春纪念册。你会不会忽然怀念起你多年前穿某件外套时的英姿,却又在硬盘里苦苦找不到一张记录的照片?或者在头发烫了又染,染了又剪反复多次之后忘记了最初直发的样子?小JO同学基本没有这样的烦恼,即使没办法保证每日记录自己的形象,至少每周一拍是绰绰有余的,头发从黑色到红色,从乖乖女到职业范儿,所有的改变都可以从图片上寻获出清晰不间断的线索。
有个外国帅哥花费了一年的时间重走丝绸之路,每天拿着相机用同一个姿势自拍,在结束旅程时,将365张照片做成了一个动态DV短片,清楚记录着皮肤由白到红到黑,胡须由没有到胡茬到长须的渐渐改变。如果我们也能和他一样坚持这个习惯,那一定是一个极有意思的个人时尚大全,记录我们的风格转变,越来越坚定成熟的眼神,短暂却灿烂的美好青春时光。
虽然有时候我们会很不屑非主流们造作的自拍和博客里每日一张照片的自恋,但是细细想来,她们才是最懂得爱惜时间的人。在我们在博客里大谈人生哲理,放满各个摄影大师的感人美图时,她们却只是忠实于自己的人生。说她们肤浅嘛,却不得不偷偷羡慕她们生活的简单,说她们自私自大吧,却无法否认她们生活的真实。
不检讨不知道,一检讨,编辑部的各位淑女们才知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期为读者奉上各种美丽图片,相比之下真正属于自己的美图还真是大大不够。大家暗暗思忖,幕后工作一把好手,也不能放弃幕前的风光,下一次团购活动,就定在影楼集体去拍纪念册了,一年至少一拍,不许偷懒。
枕边书
少上网,多看书。
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编辑部每个人的基础理财科目都不及格。不管是衣柜里没扯标签的衣服,还是碟架、书架上没有开封的碟和书,都充分背叛了资金的有效利用法则。不过奇怪的是,即使书架上的新书越堆越高,也丝毫没有影响大家逛书店以及继续将新书堆高的热情,用佳佳的话说就是,每个月不去买那些新书新碟回家,就会觉得要跟社会脱节,就会觉得生活浮华有余充实不足,会有负罪感。
篇8
——题记
多雨的冬季总算过去
天空微露淡蓝的晴
我在早春清新的阳光里
看着当时写的日记
原来爱曾给我美丽心情
像一面深遂的风景
那深爱过他却受伤的心
丰富了人生的记忆
只有曾天真给过的心
才了解等待中的甜蜜
也只有被辜负而长夜流过泪的心
才能明白这也是种运气
让他永远记得曾经有一个人
给过完完整整的爱情
那曾经爱着他的心情
有一股傻傻的勇气
那深爱过他却受伤的心
丰富了人生的记忆
只有曾天真给过的心
才了解等待中的甜蜜
也只有被辜负而长夜流过泪的心
才能明白这也是种运气
当我安安心心的走在明天里
有不后悔美丽的心情
《美丽心情》
昨天,进入梦境之前,MP3里单曲循环着那首《美丽心情》。于是,整个晚上的梦里,都是安静的春天--微笑,阳光,清风,新绿。我也终于睡的安然。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睡前给自己的那句“晚安”。
淅淅沥沥的一场雨,断断续续下了两天。
一个不适合旅行的周末。
于是,睡衣,发带,拖鞋,一盏台灯,一杯淡淡清香的茶,一支笔,一本书。任凭周末就这么悄悄然溜走。
然后,在晚上闭上眼之前,一如继往的记录这一天的心路历程。
终究,我还是没有做到,一个淡淡的女子,有着一颗安静宁和的心灵。带着始终如一的嘴角上扬15度角的从容姿态。
凌晨的零点零一分,思念最最无处可逃的时间。所幸关了手机,闭了眼,将自己蜷缩在松软的被子里,双手抱肩,然后,静静等待入眠。
无法解释的安睡或失眠。
睁开眼睛,已经是新的一周的第一天。雨后的天空,越来越浓的春的气息。不再刺骨的冷风,不再空旷的天空,不再冰封的水面。还有,随处可闻的鸟儿啾鸣。
一直以来都不曾发现,直到今天才意识到,原来,我一直都是春天里的幸运的孩子,在春天,就那么倔强的来到人间。
你说,会不会有一朵我爱着的纯白百合,在曾经的那个春天里,恰恰和我是同一个时间,降临在了这个奇妙的人世间?
我想会吧。你看,因缘聚散,真是一个神奇的转换呵。
蹲下来,抚摸自己的影子,亲爱的自己,对不起,让你受委屈了。
看到这条围脖的时候,眼睛不由自主的泛了酸。然后,就那么安静在了午后的静谧的阳光里。双手抱膝,在自己的世界里,舔舐着自己难以愈合却依然固执的不肯放弃的伤口。
……
你愿意支持我的决定吗?
当然愿意。
不怕我会受委屈吗?
可是,就这么沉默下去,受委屈的还是你自己啊。
……
乖,你总是可以一语道破天机,说到我的心砍里。
乖,习惯了不在自己的文字里提到任何一个真实的名字,可是,我总是发现,不知道怎么提起你,不知道该怎样叫你。
我想把我喜欢着的名字送给你,堇然,堇年里的安静淡然。我的文字里,就这么叫你。
堇然,堇然,你会喜欢她的,对么?
事情有点多。索性扔了手机,屏蔽了可以和周围联系的方式,安安心心的投入到眼前的事情。
然后,突然间就很想很想知道,假如有一天,我真的就这么一直一直沉默下去,我在乎着的你们,会不会有那么一丁点的不习惯,会不会想要找到我,半嗔半恼的审问“丫头,疯到哪里去了都找不见你”。
……
今天的阳光很暖。天晴。
阳光,像是开到靡荼的罂粟,美丽的一塌糊涂。
一度不喜欢春天。因了这个季节里日复一日太过完美的改变。
我总是固执的嫉妒着。春天,为什么你总是可以按着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这个难以驾驭的大自然,一点点改变,终究成为你所期盼的模样。
而我,也是一个有着完美主义倾向的孩子,对所谓的完美,却仅仅只能是存在有一丝不切实际的幻想吧。
这些天,偶尔出现短暂耳鸣,我想,我是上火了。该是失眠所致吧。
习惯了冲泡的淡淡香气的清茶。浅黄绿色的茶水,水面上漂着看不出白色还是黄色的。看着透明的水杯里那些花,那些水,我想我爱上了那种色调,那种没有主流亦没有非主流的色调。
你说,如果我笨拙的双手可以画出这样一幅画,多好。
不是呢,我只是想要一幅素描,用单调的铅色,渲染那种淡雅。
那种色彩,是应该用心去感应的吧。真正的色调,怎么可以出现在笔下呢?总是不够完美的呢。
我在慵懒的阳光里,看着全世界的安静。我会想知道,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在阳光里,会感觉周围的一切都有着一种不可触摸的光韵,像是一种纯净,高贵的不可触碰,像是一吹即破的脆弱,却又牢不可破。
好吧,我想,我终究还是没有办法,去表达那些最最纯粹的感觉,额…亦或者说,那种最最单纯的感情。
那么,就这样结束了吧。
可是,你说,我们,到底还可不可以有那么一天,彼此相视一笑,淡淡的说一句,你好。只一句,然后,再见,或许,再也不见。
他们不是说,有一种美丽,叫做相见不如怀念么?
那么,你相信么?
那么,如果我说我信,你又会相信我的回答么?
我想,我该睡觉了。这几天的睡眠,逐渐逐渐的好了起来。可以入眠,亦可以醒来的时候很不纠结的起床。现在的这个时间点,是深夜的十一点刚过半。又快要到了凌晨的零点零一分。有人说,凌晨零点零一分,是最容易孤单的时间。
你知道吗?我真的试过呢。
好像,真的有点应验。
你看,我用右手的拇指,就这么一点一点,一个字一个字的记录下自己毫无顺序毫无章法的碎碎念,大概,你也会很烦。是么?
那么,好吧,到此为止。
看吧,我说了,指尖阳光,半含微笑半含伤。所以,对你而言的总是多愁善感的我,能这样一字一字拼凑出这些语言,总是可以说明问题的。
真的,我很好,勿念。
早安。
午安。
晚安。
后记:
好像是第一次,用这样一种方式去叙述一种思绪。这里面的你,其实并不简单的是一个你。我想,那里面的你,若是有心去看,总会懂的。
持续了一周的时间,断断续续,记录自己断断续续的语言,额…大概,可以被高调的称之为一种灵感吧。
其实,我一直不知道,指尖阳光,是怎样的一种象征,是我思想的折射,是我性格的比照,亦或者,仅仅是文字拼凑出来的单纯的美感?
总之,我想,我们其实都一样,走在路上,一路走一路思量--
半带脆弱,半带坚强;
半是幸福,半是凄怆;
半含微笑,半含忧伤…
那么,既然这样,我们都要幸福,即使孤单,即使受伤,即使、已经支离破碎,找不见了最初的模样。
篇9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红人;媒介形象
一、研究缘起
从1994年4月20日我国首次接入互联网算起,网络作为新的信息传播工具,早已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且在传播规模、受众影响、社会舆论导向等方面的作用超过了传统媒体,成为当代的主流传播模式。在互联网上,人们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那种自上而下的固有传播秩序,他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表达观点、抒发感情、宣泄情绪和张扬自我以形成信息的双向流动。由此,在众语喧嚣的大环境下,草根阶层以遍地开花的态势在虚拟和现实世界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的网络神话,是谓“网络红人”。他们因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上被放大而走红,或以言辞出位,哗众取宠,或以行为出格,引人眼球,受到网友审丑、审美、刺激、娱乐等心理的追捧,从而红极一时。
而在风起云涌的网络红人浪潮中,很多大学生也不甘寂寞,纷纷效仿,占据一席之地。大学生网络红人的走红,一方面满足了广大网友对这个特殊的青年群体的猎奇、娱乐心理,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刺激着我们的神经,部分形象的过度暴露已经开始有意无意间对社会、公众产生一些消极影响。
二、大学生网络红人发展历程
综合整理截止到2015年12月底较为知名的大学生网络红人,不难发现,网络红人中的大学生群体只是从2009年“女版陈冠希”皇甫圣华开始,才真正被大众所关注。事实上,“大学生网络红人”是随着“网络红人”的不断发展、逐步成熟而分化产生的一个旁支,根据著名网络推手――陈墨对网络红人现象的发展历程的划分,大学生网络红人应该出现在最后的成熟阶段当中。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想要对大学生网络红人现象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那么就必须先将整个网络红人现象的发展历程进行简单的梳理:
(一)萌芽阶段(1998年-2003年)
这一阶段,互联网处于56k时代,网络文学的兴起造就了这一时代的网络红人。1998年,蔡智恒以“痞子蔡”为笔名发表的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在网上走红,有人将他誉为“网络红人”的开山鼻祖。同年,安妮宝贝以告别、流浪、宿命为题材的小说也受到大量网民的追捧。这一时期的网络红人,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以文字安身立命并走红,虽然他们的文学才华得到了网民的赞可与认同,但是此时大家关心的只是他们的传播信息而不是他们本人。而在2003年,一位名叫“木子美”的女性在博客上发表《遗情书》,公开自己的日记,从而一炮走红。她直白的文字,已然没有了文学创作的痕迹,这也预示了文字时代的没落,网络红人现象由此进入下一个阶段。
(二)发展阶段(2004年-2008年)
“网络红人”开始转向以女性化为主,并且由文学类发展为图片和视频类。2004年,玩牌的竹影青瞳在网上公开脱衣展览,“芙蓉姐姐”则利用舞蹈、性感身姿及各种热辣的造型来吸引网民的眼球,之后网络红人“遍地开花”,掀起了一股网络红人现象的热潮。区别于第一代网络红人凭借自己的文字才华在网络中走红,这一阶段的网络红人,他们不仅利用图片、视频等传播手段直观地展现自己,而且还把炒作当成了他们的成名“秘岌”。
(三)成熟阶段(2009年-至今)
到了这一阶段,网络红人现象已经成为一种风靡于网络的文化现象。其中最直观的体现就是网络红人的成名方式更加丰富:“风姐”因无限的自恋与狂妄的征婚条件而持续走红、“西单女孩”对音乐的执着受到网友的追捧、郭美美的“炫富”引来无数网民的关注。除此之外,网络红人的身份也是更加多元化,大学生网络红人正是在这个时候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这一阶段中网络红人的走红,有很多都是借助网络推手的力量,由一个专业的炒作团队,共同为网络红人的走红出谋划策,通过在网络中制造一个敏感话题或事件,吸引大众的关注,从而让网络红人迅速走红。随着网络红人的成名机制更加成熟,我们逐渐将“网络红人”简略为“网红”,但是这却远没有一个缩略语那么简单,它意味着“更加流水线式的生产制造、更加依赖于机制而成功、不管价值观只关注于价值输出以及不断尝试挑战底线”,而成为一个全新的概念。
三、大学生网络红人媒介形象分析
(一)大学生网络红人媒介形象梳理分类
1.大学校花的美丽清纯形象
篇10
江有汜:早在《非常日记》出版以前,徐老师就一直关注着大学生的生存状态,并亲身见证了80年代以来大学生们的心路历程,《生于1980》更是首次以小说的方式讲述“80后”的生活。张目出生在1979年,在生活方式上更准确地应列入“80后”人群,而你的小说也正式讲述了这样一代人的刚刚开始就备受关注的生活。“80后”人群要么是还在上大学,要么刚刚走上工作岗位,还有些甚至没有固定职业,他们的生活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只是一个开始,如此郑重其事地关注这一代是否具有现实意义。
徐兆寿:我是这样看待这个问题的,50年代到80年代是一个以政治生活为中心的时代,90年代是经济生活,而90年代末才发展到现在这样一个以文化和人本位为中心的生活时代,“80后”正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他们是这样一个社会生活中心转变的主导力量,所以,他们的生活方式自然成为社会的关注点。
张目:“80后”不代表什么,只是他们选择的生活方式,一种自己选择的快乐。
江有汜:有人认为“80后”的提法荒唐,“80后”只是一个时间刻度,只不过这群人正处在青春期,准确地说是一种青春现象,一群“流淌着一种令人恐怖的血液”的青少年,“青春充满着残酷的挣扎”。
徐兆寿:“80后”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社会现象,不光是青春期的因素,更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就像美国的“垮掉一代”是在二战后提倡性解放和个性自由的背景下生活一样,我国的“80后”是人类历史和中国历史上非常独特的一代,他们是计划生育下的一代,是独生子女为中心的一代,又成长在一个相对独立但又是社会大变革大转型的环境中。他们没有兄弟姐妹,没有前几代人的家庭环境。他们不仅仅现在是独生子女,而且一生都将是“独生子女”。我的很多学生给我讲,他们几乎没有真正的朋友。我们前几代人就不同,因为有兄弟姐妹,所以我们对朋友也总是很信任,即使没有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还有一个最低线,也就是说,哪怕全世界都是我们的敌人,但我们的兄弟姐妹不会与我们为敌。这是我们对世界的信任。这是我们前几代人与“80后”一代在情感上的大不同。
张目:我不喜欢“恐怖的血液”这种描述,我是独生子女,但我并不觉得独生子女有多么软弱或另类。实际上,由于没有兄弟姐妹的依靠,更不可能和父母做完全的交流,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就懂得竞争,懂得无论是考学、工作还是生活你都必须靠自己,任何人都帮不了你。所以,“80后”身上更多的是自立,但也并存着自私――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自我。另一方面,全国范围内的人才流动让很多孩子选择了离开家乡,独自一人学习、工作、生活。记得我刚来兰州的时候,连一条街的名字都不知道,出去采访的时候只好打车,后来买了自行车,一边走一边查地图册找地方。一个朋友也没有,只有晚上在网上才有生活空间。但是对远方的父母,我们却是报喜不抱忧。所有的痛苦、迷茫和成长都由自己承受过来,但没有人抱怨这是“残酷的挣扎”。我们总是听到父母埋怨孩子的穿戴不对,选择的职业不好,可从来没有听到孩子指责父母,说你们不该听“红太阳”、不能吃“大葱蘸酱”……相对来说我们这代人更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对体现个性、非主流的人和事也更为宽容。
徐兆寿:如果说有“残酷的挣扎”,也是社会的责任,就像春树所言的,他们追求和父辈们的平等,追求自由的生活。我不完全同意张目所说的“80后”没有指责父母们的生活方式,我的孩子才三岁就常常说我这里不对那里不是,他是用我指责他的方式在指责我,这样的指责本质上是父母生活方式的外延,没有反映“80后”的真实心态。
江有汜:华东师大的一位副教授这样评述“80后”写作,他说“问题在于如何摆脱消费主义(杂志、书商的炒作)和自我抒写的局限”,“抛开骨子里的自恋”。你们怎么看“80后”的出书热?
张目:书写自己的生活方式,是每个人的自由,作为我个人来说,不会太在意别人怎么评价。世界如此大,有喜欢你的人,就会有不喜欢你的人。而“80后”也不是用一句话能简单评价的,某些评价的立场是否正确本身就值得探讨。怎么评价是读者的自由,怎么创作则是作者的方式。就拿春树的作品来说,我读的时候发现在某些篇章里她显示出一些可贵的灵气,但整本书读下来,就觉得基本功欠缺,漏洞很多,这也是这群人创作的普遍现象,当然,韩寒除外,他的东西有很浓的学究气。而郭敬明就更谈不上“自我抒写的局限”了,他的文笔和文风可以在两部作品中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所以,你可以单独批评这些年轻作者的生活和创作的态度,但不应该批评写作这样一种共同的选择。
徐兆寿:首先我一向反感某某教授之类的发言。首先,这些人总是站在自己生活的视角上来批评,而这个视角本身可能就存在很大的问题。我认为我们应该以三维视角来看待他们,一是站在我们自己的视角上,二是要站在“80后”他们的视角上,这一点尤其重要,三是站在较为公正的价值观的立场上,也就是第三者的视角上。其次,关于“80后”的创作,我们需要冷静思考,不需要考虑他们去推动什么,所以也无需做什么“引导”,因为他们常常不在乎我们的“引导”,让生活本身来批评他们吧。
江有汜:还有人说“80后”是“早出名,早赚钱”,现实也好像就是如此,这几年“80后”们出尽了风头。
徐兆寿:不光是“80后”们想出名,哪一代人都一样,张爱玲不是早就说过“出名越早越好”嘛!只是“80后”的机会好,社会给予的出名和赚钱的机会多,他们赶上了。
张目:其实“80后”们也是社会压力很大的一代,早出名,早赚钱也是为了给他们自己创造一个更自由生存的环境,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江有汜:可在我身边还有另一种情况,一些家庭较为富裕的孩子,大学毕业后也不急于找工作,而是随便找份活,随意干干,不想干的时候就安心用父母的钱生活。
张目:当然,如果父母有钱养活你,再挣钱也没多大意义,工作只是他们对不同生活方式的一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