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导游介绍词范文

时间:2023-03-29 15:05: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太和殿导游介绍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太和殿导游介绍词

篇1

天津市塘沽区新港一小四年一班苏晏汀

请大家快跟我来,这就是故宫的入口,也就是午门,最中间的一个门是皇帝走的,它左右两边的门是朝廷官员走的,最边上的两个门是地方官僚、学士以及百姓走的。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太和殿,大家可以看到蓝色金字的大匾,上面刻着“太和殿”三个字。太和殿是故宫的一个较大的殿,太和殿、中和殿以及保和殿都是从清朝“改名换姓”来的,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不乏古味。大家可以看见中和殿和太和殿的通道栏杆上有好些石头雕刻的小狮子,你们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吗?告诉你们吧,是用来排水的。雨流到城墙顶上的低洼处,流进地上的小孔,经过管道的疏导,就能运到排水口处。其实中和殿和太和殿的整体结构差不多,只不过小了点。

篇2

故宫导游词精彩开场白一

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北京玩,我叫黄xx,是你们的导游,你们叫我黄导或小黄都可以。

北京有许多举世闻名的景点,如:天安门,长城,紫禁城,天坛,北海公园,颐和园今天我们要去的是紫禁城,紫禁城也叫故宫。于明代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是明和清两代的皇宫,是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代建群。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的皇宫,现辟为故宫博物院。自明代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紫禁城宫殿,至明乐十八年落成。北京故宫导游词开场白2篇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节日作文及各类中小学生作文。故宫占地72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平方米,共有殿宇8707间,被誉为五大宫之首。故宫都是木砖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绘,显得异常的华贵。我今天就说到这,待会你们可以尽情的拍照和买纪念品留念。

注意,不要到危险的地方去玩,要照顾好自己的小孩,5点准时回来集合去吃饭,祝你们玩得开心!

故宫导游词精彩开场白二

大家好!很欢迎大家前来游玩!我是xx,大家可以叫我x导。故宫清洁卫生有大家保持,请大家高抬贵手,不要乱扔果皮纸屑等垃圾。一会儿下车的时候,大家一定要记住车牌号。

各位朋友、女士、先生和父老乡亲们,过一会我们将要参观故宫博物馆,我先为各位做的简介。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范围最大的古代皇家宫殿建筑群。故宫也叫紫禁城,紫是天上君王居住宫殿的颜色,那么,人间的帝王当然要与紫字沾边。禁是指当时那里守卫森严,不要说是普通老百姓,即使是一品大员没有皇帝的召见也不能私自入城,否则就会引来杀身之祸。

故宫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50米,总面积有72万平方万米。整座紫禁城被宽52米的护城河所环绕,城墙高10米,可谓是城高池宽。

故宫开四门,座北朝南,南门为午门,即正门,北门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

篇3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紫塞明珠承德。佛曰: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既然大家能够从13亿人口中,从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相聚在我的家乡,相聚在这小小的车厢里,不得不说这就是缘分!我是承德红太阳旅行社导游员小红,为我们开车的是司机刘师傅,刘师傅已有十多年驾驶经验,技术十分娴熟,坐他的车您尽管放心。我和刘师傅将竭诚为各位服务,希望大家可以玩的开心,游的尽兴。再过一会儿我们就要到达今天的目的地避暑山庄了,在这里,我先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避暑山庄,又称热河行宫,坐落于承德市中心以北的狭长谷地上,占地面积564万平方米,相当于颐和园的两倍,故宫的八倍,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其营建历时近90年,是清代康、乾盛世的象征。目前,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为世界文化遗产以及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就是避暑山庄正宫区的主殿澹泊敬诚殿。这里是当年皇帝在承德期间处理政务、召见百官、举行重大庆典、接见少数民族首领和外国使节等重大活动的场所,相当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承德是清朝皇帝活动较频繁的地方,在这里也曾经发生过许多的著名事件,在这里也奏响过一曲曲民族和睦的乐章:乾隆皇帝曾经在这里接见过厄鲁特蒙古杜尔伯特台吉策凌、策凌乌巴什、策凌孟克。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是乾隆皇帝70大寿,西藏政教首领六世班禅来到承德为乾隆祝寿。当时,乾隆皇帝在这里举行了隆重的迎接庆典,并用藏语对班禅说长途跋涉,必感辛劳,班禅回答远叨圣恩,一路平安,言谈之中表达了乾隆皇帝对六世班禅的关心与厚爱,密切了清政府与西藏政府的关系。此外,乾隆还在这里接见过土尔扈特首领渥巴锡以及英国使者马戈尔尼等一些外国使臣。

这座大殿还有一个名贵之处,这是从1754年保存至今的楠木建筑,所以也称为楠木殿。据说采集这些楠木耗资极高,修建此殿仅运费就达白银13000两,动用各类工匠达19万人次,总耗银7.2万两。楠木是较为名贵的木材,据说拿破仑的墓前曾放置一个存放拿破仑遗物的小楠木盒子,外国人看了都惊叹不已。改革开放后,许多外国朋友到中国参观、游览,当他们看到北京十三陵永陵的陵思殿和承德这座楠木殿后更是惊讶万分。对于这些楠木的出处有许多种说法,有的说是清政府为了破坏明朝的风水而从北京十三陵拆来的,有的说是从南方采集来的。楠木产于四川、云贵、广西等地,因它纹美色雅,又有一股天然的幽香,一般都用来做家具,用来盖房子,也只有皇帝才能做得到,它显示了皇家的尊贵。这座大殿原建于康熙五十年,是用普通木料修建的,体现了康熙皇帝崇尚俭朴的思想。尽管乾隆皇帝一再表明继承祖父的风范,但他还是有些贪图享受,认为普通木料修建的大殿无法表现皇家的尊贵,于是在乾隆十九年把这座大殿改建成了楠木殿。

请朋友们抬头看大殿屋檐下挂的三块大匾,都是镏金铜匾,上面的字是乾隆皇帝的亲笔字,那是乾隆皇帝晚年86岁、87岁、88岁连续三年,每年到承德来的时候所写的诗,主要是反映路上的所见所闻以及当时自己的心情。

进入大殿,我们迎面所见到的是悬挂在正中的康熙皇帝题名的澹泊敬诚匾额,澹泊敬诚殿由此而得名。澹泊二字源自《易经》:不烦不扰,澹泊不失。意思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属于一种养生之道。三国时期诸葛亮在《戒子书》中以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来告诫他的后人。康熙皇帝非常欣赏这两句名言,把这四个字用在这里,作为座右铭来约束和警醒自己:在政治上刚正廉洁,不循私情,时刻用俭朴以兴邦、奢侈以亡国的道理作为警示;在处理政务时要像看一潭宁静的清水一样,一眼就能看到底。

这座大殿面阔7间,进深5间,天花板735块,隔扇与天花板上均用楠木精雕而成,图案有桃、万字、蝙蝠、卷草等,象征着五福捧寿,万福万寿,雕刻精美,是清代雕刻艺术的精品。

宝座后面的是紫檀木浮雕耕织图围屏,高3米、宽4米,由屏帽、屏身、屏座三体构成,围屏由5扇组成,屏心共有163人,表现了农民从事生产劳动的场面,形象地记录了一年四季浸种、耙、布秧、收割、登场、入仓等农耕程序,表现了清代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景象,反映了清代皇帝的重农思想。这组屏风前为浮雕,后为阴刻,用料讲究,雕刻细腻,立体感强,人物生动丰满,神态逼真,是清代家具中的珍品。大殿北墙东西两侧,是16个藏书隔断,原来存放着《古今图书集成》一部,共一万卷。

篇4

散文阅读属于文学类作品的阅读。“阅读文学作品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008年全国高考语文大纲》)

备考攻略

从《2008年全国高考语文大纲》中的规定可以看出,散文的阅读思路应在内容的理解和手法的表现上下工夫。

明白了高考的要求,我们就可以在散文阅读中对症下药。

对症下药――方法技巧展示

根据散文所表现的题材,可分为叙事散文(包括历史散文,如的《内蒙访古》)、写景散文、咏物散文和哲理散文。散文阅读要掌握各类散文的特点,对症下药。

1.叙事类散文阅读。这类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其所记之事往往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所记之事比较平凡,讲究以小见大;二是叙事过程中,很少有单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常以若干零碎、琐屑之事或物来反映一个主题,充分体现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三是取材真实,表达真情实感。

这类散文阅读,应抓住文中所写的人、物和事的特点,来揣摩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注意:这类散文的主旨,往往是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如:

在大西北我曾捡回一枚戈壁石。谁也无法谈出它的年龄,谁也无法估出它的身价。它体不盈握,状若鹅卵,但通体的赤红中沁着几缕淡淡的乳白,红白相间的石纹如涌动的江潮。记得那天就是这石纹吸引了我,从此我们再没分离。月光溶溶地罩着它,珠圆玉润般生辉,沉鱼落雁般美丽。多少夜我与它默默对视,静谧中总听见一个声音在呼喊我。那声音从不可知的地方飘来,又消散在不可知的地方。每每从沉思中醒来,心湖里便又涨潮似的涌动一层情思。

(《总想为你唱支歌》节选,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

【试题要求】指出文中所写到的“戈壁石”对表现文章主旨的作用。

【分析】抓特点。“戈壁石”的特点是美丽、昂贵、诱人,作者通过这些描写,表现大西北的美丽,强化人们对大西北的热爱,从而突出到大西北去的主旨。可见,抓住被描写事物的特点,就能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旨。

2.写景类散文阅读。这类散文阅读,除了要注意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及其特点和描写的顺序(一般以空间顺序居多)外,重点是把握融注于景中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借景所抒的情)、态度和使用的表现手法,以及对文中重点语句的理解。这样,方能读懂读透文章的主旨。如:

那是70年代末的一个暮冬,我到崂山顶峰的驻军观察哨采访。大雪后的崂山,峰若玉雕,石似晶铸。我与哨长扶石踏雪,拽枝腾挪,来到一向阳处的山坳。这时,我猛然发现,向阳的竹林边,竟有柔草如茵,毛茸茸,青翠翠,密匝匝,在这银色的世界里,织出了一小片绿毯。

哨长在这绿毯边沿旁的一巨石前,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扒开雪层,并唤我过去观看。当我走至巨石下,呈现在面前的竟是一片美妍的小花。小花一株株、一簇簇,攒攒挤挤,比肩争头。这些小花仅比米粒儿稍大,白的、紫的、蓝的、红的、黄的,五颜六色,星星点点。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我惊异地看着这些小生命,它们也仿佛睁着深情的眼睛凝望着我……这些米粒般大小的生命,像是在告谕我:希冀、渴望、追恋、向往,是一切生命的本质。即使天冷了宇宙的一切都冷了,它们也会顽强地举起美的萌芽,决不肯把生命的篷帆轻易陷落。

(《雪野里的精灵》节选,2007年高考天津卷)

【试题要求】①文章把小花称作“雪野里的精灵”,意在表现小花的哪些特点?②对画线句进行赏析。

【分析】①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显然作者的思想情感,是要通过小花,这个“雪野里的精灵”来表现。既然这样,作者就一定要在文中明确写出这个精灵的特点。只要纵观全文,找到答题区域,从中找到能体现小草特点的关键词或关键句,加以提炼即可。答案:美丽,纤弱,顽强,不怕困难,充满活力。

②是对文章表现手法的赏析,一般从两方面作答:一是运用了何种手法,二是这种手法的作用,并联系出现这种手法的上下文语境作答。答案:运用拟人手法,突出小生命顽强的生命力,以及“我”见到这些小生命时的惊喜与感动之情。

3.咏物类散文阅读。这类散文最鲜明的特点是托物言志,即借某个事物来表明某种意愿,抒发某种情感。所托之物大都被赋予象征意义,阅读时要把握象征这种写作手法。有的作品,象征意义是直接点明的,如茅盾的《白杨礼赞》,直接点出白杨树“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有的作品,象征意义含而不露,如巴金的《灯》,以“灯”为象征物,通过现实、回忆、联想,写灯给人照明、指路,从而使人感到希望和光明,作者以此给人们点燃心中希望之灯,含蓄地表达了对抗战必胜的信念。对这类含而不露的作品主题的理解,应尽可能地多了解一些写作背景,如作者的生平、思想倾向、写作时间等。但必须注意联系背景不等于对号入座,不能把象征意义理解得太具体、太狭窄。这类散文蕴意含蓄,要尽可能理解其深层含义。

4.哲理类散文阅读。这类散文通过人、情、物、事的描写和叙述,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富有一定的哲理,从而给读者以有益的启迪。阅读中,应着重体会文中所写的人、情、物、事所蕴含的哲理。如:

天坛的意境美,可以归纳为:高、圆、清。

“高”是天的一种特性。天坛的建筑是连续性的逐渐上升的完整体,从南北中轴线上看,南端的圜丘高5.18米,皇穹宇高19.2米,祈年殿上升到38米,成为中轴线的高峰。故宫太和殿是永乐以前全城最高的建筑,是帝王的象征,而祈年殿比太和殿还高出3米,成为天帝的象征。

“圆”不仅指外形,而且是一种哲学境界。在中国古代美学中,圆代表着生命流转,蕴含着宇宙万物,体现了一种“天行健”的思想以及祥和的精神。

“清”是天的一种特征,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美学范畴,体现一种人格精神或艺术境界,例如清新、清真、清淡、清妙等。“清”由“青”而来,通常我们称天是“青天”“蓝天”“苍天”。天坛的基本色调整体是青色,不论是天空还是琉璃瓦都属于青色。“青”是祥和、安宁的象征,也体现了一种空灵的美。

(《天坛之美》节选,2006年高考北京卷)

这篇哲理散文,通过天坛的大量圆形建筑表现了中国古人生生不息的宇宙观。

总之,阅读散文要把握线索,因为线索是散文形散神聚的必要条件,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线索可以是人、物、事,可以是作者的情感,还可以是时间、空间。此外,注意体会意境。重点是把握“神”,方法有寻找文眼,品味抒情;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意境是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作者的思想情感交融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把握意境,能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读者的情感和思想也会受到感染。

学以致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题。

米芾的石丈

杨锦明

①去无为访友,入米公祠。亭楼水石有江南韵味,碑刻画轴藏书香之气。这些看后并没让我停住匆促的脚步,唯有那块石头,那块被米芾称为瘦、皱、漏、透的太湖石,却让我观摩了很久。

②早在北宋年间,百姓号称的米南宫――米芾,在他新任无为州监军,来州署刚上任时就发现这块大石头立于院内,顿时心中大喜,跪下便拜。后来他称此石为“石丈”,天天处理公务或挥笔前,都先对这块奇异的太湖石作揖或跪拜。因他成天醉于品石、赏石,故被人话为“米癫拜石”。

③此石坐落于米公祠旁的县文化馆大院内,听米公祠管理人员介绍后,我就绕过去,细看此石,只见灰褐色的石面布满了斑点,一块块凹凸之角似狗、似兔、似鼠、似猫,或卧或蹲,重叠而上。这块“四不像”的石头,如果放在苏州园林里,是不会让游客多瞧一眼的,然而,就是这块我们凡人看似不奇的奇石,却让大书画家米芾痴情祭拜。怪不得米芾的一笔一画意蕴深沉,原来是受不会说话的石悄然示意呵!

④历代都有名人玩石、藏石、赏石、品石、画石、咏石。坡品石,“丑”则石之千状百态,皆从此出;郑板桥画石,却也是以石丑为雄、为秀;现代作家贾平凹论石,则是丑到极处反而美了。由此可见,名家赏石品石,则透过形的外表,进入内在品格发掘,注重的是石的风骨,不求妩媚妖妍,即使移到画中也有底气、脉络和境界。

⑤在我们池州,爱石者也大有人在,我曾看过池州举办的奇石展,很是隆重,副市长也来剪彩了,石展厅人头攒动,评声如潮。每块石的主人对自己的奇石都如数家珍。我还去过玩石大家方晓陆的奇石馆,从中也得到一些启发和点拨。我也敲过灵璧石加工出来的磬石琴,那是沉默的石在玉锤的撞击下共鸣了敲击者心灵的旋律……可是,这些加在一起的感受,也没有这次看到米芾祭拜这块太湖石让我所倾心、所感动!

⑥一千余年过去了,老宅几任换新,奇的是这块神石仍保持原貌留在原处,它没有被搬进米公祠供后人祭拜,而是站立在隔壁文化馆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旁边也没有碑刻“米芾拜石处”,它像一块普通的观赏石与毗邻的“春风吹又生”的小草“相看两不厌”;它静守在这里给当地文化人养眼。作为匆匆过客,它在与我无声的对话中,却不失华东沃土的豪气,沉静而大度,皆因它历千古而不灭,故让我读百遍而悟心。千百年来,一拨拨智者的目光已将它磨成大器,而这种大器,无须标出天价或用人看守。这反而让我从它的沉默不语中读出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生存的伟大了。

⑦石且如此何况人?

(选摘自2008年4月5日《新安晚报》)

1.作者描写的“石丈”有哪些特点?

2.米芾为什么对这块不起眼的“石丈”如此崇拜?

3. 第④段中,作者运用什么手法来描写历代名家的品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这反而让我从它的沉默不语中读出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生存的伟大了。”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5~8题。

徽州之思

何孔睦

或许是在外的缘故,我爱徽州,我爱安徽。

――题 记

①不是故乡之思,而是古韵之思,因而徽州是屡行屡有感触。深沉幽远、醇厚古朴的徽文化,让我的一点有限的历史知识在古韵徽州的历史积淀中散发开来,在欣赏、咀嚼、回味中感知徽文化的博大精深,这就是我深爱徽州的原因,这恐怕也是大多数徽州之行的人的同感。

②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有了一种感觉,确切点说是始于那年的宏村之行,民居、山水依在,厅堂、楹联犹存,然而,古朴徽州已经有了在其他景区同样能见到的东西了。过去当你走进一家民居时,他们是那样的安详,只是客气地朝你点点头就忙自己的事去了,让游人尽情地观看评论拍照,他们偶尔也会插上一句,那是在纠正你的话,这是一种很是自在的逍遥游。而现在服务项目多了,让人有点应接不暇。触目皆是导游,甚至每户都有导游,民居主人滔滔不绝似乎是经过训练背书似的详尽解说和热情的导演安排,倒让我们有点不自在起来。拦住游客兜售玉器、推销纪念品的叫卖声和一些村道上现搭的景观,让雅致的游兴多少打了点折扣。古老宁静的徽州已是有点商气外露了。徽州的先人们很少是在家门口做生意的,古徽州虽然是因商出名,然而当你来到这山清水秀的地方时,感受到的却是厚重的读书文化和恬静的心态。

③汤显祖在诗中说“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自是有另一番心境,可是大多数游徽州的人都是带着梦去的,商气的外露和无序竞争多少有点扰梦!当然,这种目前还不是很明显的变化,是时代使然,是一种进步,也是人们可以理解的。不过从古徽州的“古韵”的角度来看,多少还是有点遗憾。

④徽州有多少梦可寻啊。这里有朱熹、戴震、詹天佑、、陶行知、黄宾虹,这里有胡雪岩、胡贯三,这里有牌坊、民居、祠堂古建三绝,这里有崇文尚义、亦儒亦商、恤灾扶困和“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的古朴民风。恕我不谙世事和迂腐呆板,直到现在我仍然把徽州叫做徽州,而不是黄山,可摊开最新的中国地图,在山清水秀的皖南,愣是没有徽州的名字。从宋代那个会写瘦金字的宋徽宗开始,“一府六县”的徽州延续了千余年。歙县、休宁、婺源、绩溪、祁门、黟县如同六兄弟拱卫着徽州府,把一个儒商大本营掩映在皖南的青山碧水间。

⑤婺源,在徽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这里是朱熹的故乡。朱子理学构成了新安理学的开山之学,进而构成了徽文化的理性内核。徽州人是读着《朱子家训》《朱伯庐治家格言》去持家、治学、经商的。1949年婺源划归江西,可婺源人并不喜欢“老表”这个称呼,年轻人甚至办起了婺源徽文化网站。六兄弟中最早离开的婺源人,至今仍认为自己是徽州人。绩溪,同婺源一样对徽文化有着重要影响,是徽州人心中的家园,徽菜、徽墨、徽剧均发源于此。开一时风气之先、勉励同乡“努力做徽骆驼”的先生就是绩溪上庄人。随着1987年原徽州地区被黄山市取代,这个徽文化的发源地也划给了宣州。徽州人总是忘不了徽州,“我是徽州人”的故乡情结深植于一府六县的徽州人的心中,先生在他的《四十自述》里曾深情地说,“我是徽州人……从绩溪县城一路颠簸到公路尽头就是上庄,它的身后是铁一样的黄山余脉”,“徽州话是我的第一语言”。陶行知先生也说:“我们徽州,山灵水秀,气候温和,人人安居乐业。查看它的背景,世界上只有一个地方和它相类,这个地方就是瑞士。”其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这种“我是徽州人”的认同感(包括婺源的那些年轻人),注定了徽文化的源远流长、绵延不绝。

⑥遥望皖南的青山碧水,徽文化的六兄弟还能再次聚首吗?地图上看不到的徽州,渐行渐远的徽州还能回来吗?

5.首段画线句在文章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6.“不过从古徽州的‘古韵’的角度来看,多少还是有点遗憾。”这句话中“徽州的‘古韵’”和“遗憾”各指什么?

7.第④段首句说“徽州有多少梦可寻啊”,请概述这些“梦”的具体内容。

8.从全文来看,“徽州之思”包含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

1.①瘦、皱、漏、透;②灰褐色的石面布满了斑点,一块块凹凸之角似狗、似兔、似鼠、似猫,或卧或蹲,重叠而上。

2.因为丑石不求妩媚妖妍的内在品质和风骨,深深地感动了米芾。

3.运用排比修辞和联想的表现手法。作用是突出历代名人品石的共性,即:通过石的形的外表,进入内在品格发掘,注重石的风骨,不求妩媚妖妍。

4.丑石是普通的,因为其外表的平凡和普通,常常被人误解,很少有人能真正认识到它的生存价值,而忽视它的存在。但是千百年来,它仍然顽强地保持着原貌,以其内在的品格和风骨给人以启迪,因而它又是伟大的。

5.开门见山,点题,突出文章将要写的内容;引出下文,是全文的总起句。

6.前者指徽州深沉幽远、淳厚古朴的历史文化;后者指徽州古文化受到人为破坏,已经有点商气外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