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老师的作文题目范文
时间:2023-04-05 10:37: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感恩老师的作文题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考作文面向的是全省或全市的考生,应该发挥正确导向作用,拒绝消极、粗俗,主题应该积极、健康、向上。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的形成阶段,我们应该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抒写出生活中温暖感人的事,激发他们战胜困难挫折的勇气和斗志。
那么,我们该如何来命制作文题呢?我们依据的原则是什么?本文结合全国各地中考作文例题进行分析,探究中考作文命制的原则依据。
一、评价要求
作文命题的理念是:“开放而有度:一方面努力为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展示个性、开放创新的平台,贴近生活,力求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另一方面应适当加强题目限制与文体限制。”
《课标》、考纲对作文评价的要求是我们制订原则的依据。
《课标》明确规定:“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等。
《2014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明确指出:“写作的测试应重在考查学生规范、熟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作文命题应力求富有新意,努力设计符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的试题,有利于学生表达真实思想,表达真情实感,有利于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作文命题还应注意减少学生套题的可能性。”
《2014年莆田市初中学业考试大纲》除了福建省考纲规定的要求外,还具体指出:“运用联想或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注意文体特点和要求,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做到有理有据;写日常应用文,做到格式正确。能根据要求,对文字材料进行缩写、扩写、续写、改写。”
二、命制原则
综上所述,作文命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①符合测试目标:写作的测试应重在考查学生规范、熟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②有利于公正公平:作文题的命制要让城里乡下的孩子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③有利于甄别:作文题目要发挥选拔、甄别人才的功能。
④个性化:可以让学生写出符合自己个性的东西。
具体来说,这个命题原则就是实、明、活、巧、新、趣、限、雅。
(1)实:贴近生活,真情实感,写出自身体验。
2013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作文题给了考生两个选择,其中一个是命题作文,题目是“真情在生活中流淌”。
这个题目不难,体现了初中作文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体验生活” “写出真情实感”的命题思想。引导学生梳理回味自己的生活,选取其中最有真情的事件。所选事件中必然包含着独有的如美好、快乐、幸福诸多美好的感受,品味这些事件、品味这些情感就是品味自我的人生。
(2)明:明白简洁,扫除障碍,防止跑题,不绕弯子,避免偏题、怪题、难题。
有一位老师在全区统考时出了这样的一道作文题:“今年春晚,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歌打动了多少人的心扉。‘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平实的语句,将人生故事娓娓道来,‘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句句歌词直戳心扉,将父母的爱表达得朴实感人……是啊,天大地大不如父母的恩情大!那么,快快拿起手中的笔,打开记忆的大门,为你的父亲(母亲)画一张素描,来表达你的爱吧!要求内容具体、真实,不虚构、不矫情。”
题目:“我的_ ” ( 横线上填“父亲” 或“母亲”)
文体:记叙文。
字数:600字左右。
可是阅卷时发现,学生写作情况很不理想,这位老师很困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样的题目存在审题障碍,是跟学生在绕弯子。题目本意是要求学生写人,导入语的设置却有意将学生引向错误的泥潭,造成一种结果――大部分学生离题了,写出主题是“父爱”“母爱”的文章。
(3)活:开放多义,内涵丰富,虚实兼容,蕴涵但并不隐晦。
(4)巧:开发思维,激感,人人可写,留足提升空间,分出水平高低。
2013年吉林省中考作文题目是“远去的声音”。文题里有两个关键词“声音”和“远去”。“声音”的主体来源,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应该是给成长中的“我”带来某种影响的人或事,但载体一定是“声音”。体裁上适宜写成记叙文,记人或叙事都可以。“远去”的限定,使得“声音”已离“我”而去,记叙的人或事便成了一个“过去式”,含有追忆的味道。
(5)新:拒绝平庸,防止套题,写出新意。
(6)趣:喜闻乐见,愉悦体验。
2013年北京市的作文题“好奇”一词勾起的,往往是一个人生活中比较有趣的情境与经历,生动的题目往往会让考生感到意外,在应对上需要更高的灵活度。
其实,写作本该是鲜活的东西,是用文字表达观点讲述生活进行思考的最重要形式。从生活中来,讲真切的话,如此写作,才最动人。
(7)限:可宽可窄,可大可小,避免主题暗示或限制,自由性与规范性结合,开放性与限制性结合。
2013年广州市的作文题目是“出错”。这个题目引起两位大作家的关注。冯骥才老师是这样评价的:“这个题目非常好,我给这个题目打很高的分。”而梁晓声老师的观点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进行评价的,他认为“题目对孩子有杀伤力”。
题目给出的关键词“出错”所涵盖的范畴较大,日常积累到的生活素材或所构想到的几乎都能在范围之内,考生也不容易出现偏题或跑题的情况。
(8)雅:拒绝消极粗俗,主题积极健康向上。
2013年莆田市的中考作文是命题作文――“冬天里的阳光”,题目没有审题障碍。命题者意图引导考生发现领悟生活中的真善美,唤起考生内心美好的情感体验。题目具有丰富的内涵,可以引申出广阔的写作空间。大部分考生能从身边熟悉的生活入手,即在生活中受父母、老师、同学或陌生人的关爱、鼓励和帮助的素材。题目传递正能量,让学生懂得感恩,符合时下的社会道德需求。
三、总结
如果说阅读是与别人的交流,那么写作就是与自我的交流。中考语文的写作注重考查学生观察和感悟生活的能力,考查学生谋篇布局、驾驭语言的能力,学生在文章中要表现生活、抒写真情实感。近几年中考命题作文的题目,都有意识地引领学生盘点自己的生活、品味自我的幸福,充分地体现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
作文命制要关注选材,探求生命的意义,关注学生成长中的意志品质,以积极的个体形式融入和谐发展的大社会背景中,这是近年来中考作文命题的大趋势。
篇2
1、中学生平时穷于应付考试,不注意观察生活,感受不到生活中细微的感人的事情。
2、阅读量小,知识积累不够,视野不开阔,思维放不开。
3、没有掌握素材运用的技巧,面对作文题目不知怎么下笔。
因此,帮助学生积累材料,成为提高作文水平的关键。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积累素材的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观察积累的能力
我国著名语言大师吕叔湘说:“少年时期,应当把锻炼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作为基本功。”这句话告诉我们,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是写文章的基础。
(一)首先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所谓观察,就是要针对某一事物,一部分一部分仔细地看,要有顺序,不杂乱;要完整,不要遗漏,要找出本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区别点。如茅盾在《白杨礼赞》一文中,对白杨树外部特征的观察就是按照“干,枝,叶,皮”的顺序,然后进行有层次的描写,突出白杨树“团结、向上”的特征。让学生懂得了按顺序观察法,要想把事物观察细致,可以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去观察事物。如朱自清在《春》中运用的分类观察法,刘鹗的《明湖居昕书》中的侧面观察法等等,都是很好的范例。在中学语文教材里,许多课文是学生观察的范本,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文章的分析,可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积累观察方法,以帮助学生提高观察能力。
还应让学生知道,通过观察和体验,有了材料,接下来就应该对材料进行取舍,并发掘事物中所有的深刻意义。因为有些事物的含义,常常不是一眼就可以看清楚的,需要动动脑筋,往深处挖掘。如一张全优的成绩单,不能只看表面的阿拉伯数字,而应该挖掘一下成绩单背后的东西。观察离不开思考,在观察的前提下进行挖掘,才能写出内容深刻富有新意的文章来。
(二)明确观察目的。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会深入细致地观察生活,看什么都是走马观花。对此老师一定要指导他们带着目的去观察,如可以布置“校园乐事”这一题目,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学校里的人和事,培养学生独立观察、独立思考的能力。设计以“感恩”为话题的作文,引导学生观察家中的生活,理解父母,记录真情,学会感恩。通过有目的的引导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世界,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明确观察要求。教师要持之以恒地指导学生观察,还应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久而久之,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如要求学生写观察日记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每篇字数不限,只要能写出自己的观察所得即可。每周必须检查一次,还应评出有特色的日记,对有进步的提出表扬,还可将其日记上墙展览,这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自豪感,更能激发学生的观察的兴趣。
(四)扩大观察视野。陶行之曾说过:“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活动。”要让学生写真生活,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参与一些社会活动。如在植树节带领学生参加植树活动,到养老院义务劳动,组织学生到工厂到乡村,细心观察体验工人、农民的生活、劳动的情景。还可组织学生开展集体活动,如手工制作、歌咏比赛、智力竞赛、读书活动等,丰富他们的生活内容,陶冶情操,不断积累写作素材,感悟人生,就会写出真实鲜活的文章来。
二、培养学生阅读积累的能力
篇3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花儿是泥土的微笑。”在大千世界中,每一个生命,每一种体悟,每一段时光,甚或每一次破茧而出、痛并快乐的经历,都值得我们以微笑迎接,以微笑倾听,以微笑包容,以微笑纪念和珍藏……
题目:以微笑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字数不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我很喜欢笑,因为笑是一种胸怀,一种宽容。每天,我都会对每一位爱我的人笑。因为,有了他们,我的微笑才会永久保存。爱我的人有很多很多。在学校,老师和同学就是爱我的人;在家里,父母和弟弟,奶奶,就是爱我的人。
每天早上,一起床,我就会先对亲爱的奶奶微笑,因为她一大早就叫我起床,为我准备衣服。她是我在每一天里最先对她微笑的人。洗刷完,吃完早餐,我都会微笑对妈妈说声再见。因为妈妈为我准备了美味的早餐。晚上,爸爸回到家,我都会微笑说声爸爸回来了。因为,爸爸为了我们,工作已经很辛苦了。每一天,我都会对我的家人微笑,因为他们都是爱我的人。
让我最遗憾的是,以前在学校很少对老师微笑。因为我觉得老师很严肃,很严格。所以我不敢在老师面前微笑。见到老师,只是说声老师好而已,我很少找老师聊天。学习有困难时,只是问同学解决,很少向老师请教。所以,我的成绩一直提不上去。我很讨厌上学。因为在学校,只能苦着脸。
上了初二,我认识了一位语文老师。她对我很好,把我当作好朋友。慢慢地,我们有说有笑。从那开始,我觉得老师就是我的朋友。每天,我都会对老师微笑。不管下课还是上课。老师原来是很和蔼的。到了初三了,那语文老师没有教我们,但我永远不会忘记她,因为是她教会了我对每一位老师微笑。
从此以后,我都会对每一位老师微笑。是她们教会我做人,教会我知识。
微笑,会使人与人没有代沟。每一个微笑,我都不会忘记。
满分解密
篇4
我任教的班里有个叫陈龙的男生,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他的脸蛋和衣服总是不干净,上课常常不拿课本,课堂上找别人聊天或者睡觉是常态。但他非常聪明,偶尔认真听课,回答问题非常到位。
如此聪明的孩子,怎样才能改变他呢?通过与班主任沟通,我大致了解了陈龙的家庭情况:他的父亲在他读小学六年级时因病去逝,留下多病的爷爷和奶奶。家里生活艰难,陈龙也因家庭原因几次想辍学。听了班主任的介绍,我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
突破口在哪儿呢?我开始默默地关注他,课堂上有意无意地提醒他,虽然效果不明显,但我还是欣喜发现他拿课本的次数比以前多了起来,专注听讲的次数也多了起来。契机终于到来!那是一次语文测试,作文题目是《长大后的我》。考试时,我特别留意了一下陈龙,发现他居然将作文写满了。试卷一收上来,我便急匆匆回来办公室,拿起陈龙的作文批阅起来,其中有这样一段话“……长大后,我希望有一个自己的公司,通过我的努力,让妈妈不再那么辛苦,不再为钱的事烦恼,让爷爷奶奶远离病痛,过上好的生活。我知道,要实现长大后的我,现在要好好读书……”。
读完他的文章,回想着陈龙的家庭情况,我的眼睛不禁有点湿润。略一思索,我在他的文章后面批注到“美好的愿望是种在你心底的花朵,是推动你前进的动力,梦想已展开,未来就在眼前,需要你现在去拼搏,老师愿做你成长路上的见证人,更相信你的愿望一定能实现……”第二天,当试卷发下去后,我发现陈龙的眼睛一亮,抬头看了看我,看到我期许的眼神,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在当天交的作业本上,陈龙在一张小纸条上写:“老师,自从爸爸去了后,从来没有人对我说过这样的话,也没有人再相信我会变好,我知道您一直在关心我,帮助我,您放心,我说话算话,会努力的!谢谢您!”看着这质朴的话语,我的心再一次被触动。
篇5
关键词:农村;初中学生;写作能力;方法
课程改革以来,我国农村初中教师对语文教学进行了大量研究,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等各种原因造成的影响,使得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一直不理想。依据教学实践,农村初中生相对于城镇学生而言缺乏写作兴趣。怎样有效提高作文教学效果,一直是农村语文教师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遵循支架教学原理,开展练习
按照支架教学原理,如果学生遇到学习困难,相关教师能够先为其搭一个支架,从而减少学习难度。对于农村初中生来说,其缺乏作文写作兴趣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有效掌握并且应用词语的能力较低,因为写作时没有好的词语,所以写出来的文章非常枯燥。对于该问题,教师能够按照支架教学原理,为其提供一些比较合适的指定词语,使其在写作过程中应用到这些给定的词语,开展好词好句相关组合练习。比如,教师在让学生写作题目为《乘着音乐的翅膀》这篇作文时,能够先为其提供一些可能用上的合适词语,包括:快乐、自由、欢愉、旋律、分享、节奏、飞翔等词,并且使学生在写作中把其中一些词语合理应用到自己的作文里面,将语文教师所提供词语的引导当做支架,就会使学生作文更加充实,同时提高写作速度。
依据作文题目,创设合理情境
初中语文教师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情境教学手段:
第一,实施电教手段,让学生在音乐氛围里面展开写作思维,音乐能够使学生开想象的翅膀。比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创作以《我的爸爸》为题的作文时,可以在课堂上播放《父亲》这首歌曲。在悠扬、婉转的旋律里面,在“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每次离开总是,装做轻松的样子,微笑着说回去吧,转身泪湿眼底……”词句里面,学生会不自觉地想到自己父亲曾经的付出,将学生感恩之心完全激发出来,这样学生在写这篇作文的时候,就能够融入真实的情感,并且思想深刻。
第二,为学生创设情感剧场:也就是组织学生采取自编自导自演的方式还原身边的故事,该类话剧表演本身含有非常强烈的生活气息。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表演慰问孤寡老人、模拟炸碉堡情景或者是表演警察抓小形等,这些富有真实感情的剧场不仅可以给学生创造施展表演才华以及想象力的有效平台,而且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学生形成良好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并且将这些观念融入写作中。
利用课本资源,增强创新能力
语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教材里面的课文属于最佳作文范文,这是因为语文教材里面的所有课文都是经过认真细选的经典文章,同时也是完美结合了内容以及写作形式的作品,进行课堂教学时,在教师的详细讲解以及指导下,所有学生都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若这个时候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在课文相关内容的基础上,使用扩写、续写以及改写等手段进行作文创作,这样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就有话可说了,并且写出思想深度以及质量均比较高的作文。比如,教师在讲授完苏教版初中语文《桃花源记》这篇文章后,能够让学生以课文情节当做基础继续扩写,鼓励学生放飞自己的想象,加入和日常生活气息比较相符的情景,提高故事所具有的完整性以及可读性。教师对学生扩写的作文进行评阅之后,选出其中扩写比较好的文章,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并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通过该类写作训练,既可以让学生逐渐喜欢上作文,增加学生写作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自身写作能力。
扩大阅读范围,积累写作索材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阅读和教材有一定联系的课外读物,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文章内容,掌握课文写作技巧,并且增强阅读能力。同时,老师能够推荐和教材相关的一些作品进行比较与阅读。正确引导学生阅读涉及写作内容的优秀作文,进行作文训练前能够找几篇例文启发学生的思维,利用优秀例文,使其在潜移默化之中获取到作者的表现手法或者是写作方法等。此外,为激发学生写作方面的积极性,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课外阅读作业,从而增加学生阅读兴趣。比如,可以每周为班上的学生推荐一本高质量的书,也可以概述书里面的故事情节以及介绍故事相关人物形象等,激发学生阅读欲望。
对于农村初中生而言,其写作能力的有效培养需要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富含情感的正能量的小事,感悟并且认识生活,在课堂上遵循支架教学原理开展组合练习,依据作文题目创设合理情境,利用课文拓展增强学生创新能力以及扩大学生阅读范围,从而获得比较理想的作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郝伟;激活作文课堂 体验习作乐趣[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9(01).
篇6
一、选择材料,写经历作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如在写《哎!我真不该这样做》作文时,有位同学写到:“好吧,姓张的,你的几句话就让我挨了爸爸一顿打。等着瞧吧!从那天起,我就下定决心报复张老师,出出这口恶气。嗬!机会终于来了,张老师骑着自行车走了过来,我悄悄地躲进教室,透过玻璃窗看准她把车放在哪里,等张老师走开,我迫不及待地从教室溜了出来,在张老师的车子旁,装着蹲下系鞋带,拔车子上的气门芯,‘扑’的一声,车胎瘪了,我很得意……半年后,我转学了,但这件事一直藏在心里,不敢说出来,现在每逢想起这件事就感到内疚,总觉得太不应该那样对待张老师了。”因为这件事是学生亲身经历,感受较深,所以学生写得不仅内容具体,叙述完整,而且真实感人,较好地做到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
二、捕捉时机,写即兴作文
怎样才能使学生写出有血有肉、真挚感人的文章呢?写即兴作文是个好办法。
1.先玩后写
要让学生有内容可写,老师可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让他们尽情地玩耍嬉戏,亲自感受现实生活。活动前,老师要讲清活动规则,随着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注意观察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活动一结束,就让学生回顾叙述活动过程及个人的心情。这样,寓作文指导于有趣的活动之中,趁热就笔,写出来的文章就会充满童心童趣,富有真情实感。
2.先看后写
要想写出好的文章,观察认识是前提。在“六一”表演节目时,有的同学推荐王永耍猴拳,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王永大大方方地走上讲台,顺手拿起老师的教鞭耍了起来。尽管拳术跟六小龄童相差甚远,但他那滑稽样把大家逗得捧腹大笑。表演一结束,我立刻让大家把刚才的一幕写下来。多数学生仅用十多分钟就写出了真实生动的片断。其中一个同学写到:“在一片掌声中,王永走上讲台。只见他顺手拿起老师的教鞭耍了起来。他边挥舞着小小的‘金箍棒’,边朝同学们做着鬼脸,眼睛不住地转悠着,眨巴着。他左手提起‘金箍棒’,右手打起眼罩,一只脚微微收起,活像‘齐天大圣’孙悟空。正在同学们为他的表演喝彩时,谁知一个跟头,‘孙悟空’从讲台上翻了下来。教室内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学生只有在浓厚的兴趣中,认真观察,富于想象,才会有感而发,写出这样语言流畅,生动感人的好片断。
3.先做后写
以往学生总写不好劳动场面这类作文,我便在周末组织卫生大扫除,为学生创设一个紧张而热烈的劳动场面。我先分工到各组,再由组长分配到各人,要求二十分钟内完成任务。同学们争先恐后,干得热火朝天。二十分钟未到,各小组已纷纷完工。这时,我先找几个代表叙述在刚才的劳动中,你是怎么做的,你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正当同学们还沉浸在紧张的劳动气氛中和津津有味的讨论声中时,我出示了作文题目《周末大扫除》,结果学生在短时间内,就写出了水平较高的作文。
三、结合课文,写想象作文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学完课文后,展开丰富的想象,或续写,或仿写,或有感而发,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如学完了《奇异的植物世界》,指导学生仿写植物;学完了《心中那盏灯》,指导学生续写感恩父母的作文;学完了《和时间赛跑》,指导学生写读后感……
篇7
关键词:作文讲评;审题;立意;结构训练;选材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5-0036-01
近年来,很多省份的高考作文都采用新材料作文的形式,而作文讲评课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至关重要。新材料作文讲评课要注重以下三个环节。
一、 注重审题与立意训练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江苏省四星级高中,每一次批改新材料作文,一个班级至少有百分之二十的同学审题时候偏题、甚至离题,这样的作文得分都是很低的。例如,有一则材料,大致内容是:12月,成都的一家火锅店老板请环卫工人免费吃喝。店家负责人李先生介绍,在火锅店开张时,印发了大量的传单给环卫工人带来了许多不便,店家想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环卫工人的歉意。学生的作文中有不少立意是“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有不同的结果”“细节决定成败”等等,都是偏题的。审题可以抓住一个切入点,从切入点思考下去,合情合理,自然形成比较好的立意。可以从“人”的角度切入,就是从行为的主体来解读材料蕴含的意义,进一步归纳提炼主题思想。本题可以选择从火锅店老板的角度,提炼出火锅店老板对环卫工人的理解和支持,赞美火锅店老板的这种善的品格。也可以从“事”的角度立意,就是从分析事情之间的关系入手,抓住其中的因果关系,在分析之中提炼出主题。火锅店老板请环卫工人吃火锅,原因是开业当初给环卫工人带来许多不便。从这个角度可以提炼出火锅店老板的爱心和道义的珍贵。还可以从这件事情蕴含的情感角度分析,可以激发许多人关注环卫工人,关注普普通通的劳动者,这样的立意显然比较“高大上”。新材料作文审题时候,要注重选择的角度,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可以分别从“人”“事”“情感”等角度立意,无论选择哪个角度立意,都不能脱离材料的范围,一定要与材料相关,切合材料蕴含的主题。
二、注重结构训练
文章的结构是作者思路的外部呈现,记叙文和议论文都有总分总结构,也有横式结构和纵式结构。作者选择哪一种结构形式,是根据文章的内容需要。例如,上篇新材料作文,有的学生作文开头就开门见山,如《让善永驻人间》一文,开头这样写:“用第一抹阳光的纯净,为世界画一双眼睛;用第一朵花开的声音,为世界唱一支歌;用我们初次碰触的一颗心灵,去感受成都紫竹街的温情。”最后一句直接点题,照应材料的内容。这样的结构安排优点是简洁明了,直奔主题,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也有学生先荡开一笔,来写几段抒发个人情感的文字,然后在文章中自然引出材料内容,也是比较新颖的结构方式。有一个学生的作文题目是《选择铭记与感恩》,文章的前三段是这样写的:席慕容说,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在生命之河的左岸是忘记,在生命之河的右岸是铭记。我们乘着各自的小船在左岸与右岸之间徘徊,才知道忘记该忘记的,铭记该铭记的。行走在人生的大路上,我们笑看柳败飞絮,静观云舒云卷。在路上,我们经历了许多悲喜交加的事情,我们学会了忘记令人痛心的事情,而铭记他人的默默无闻与奉献,懂得感恩,懂得爱他人。在忘记与铭记的两岸,火锅店老板选择了铭记环卫工人对自己过失行为的包容,从而学会感恩,用自己微弱的力量带给环卫工人冬日的温暖,用他的方式表达对环卫工人的敬重与感恩。文章前两段一直没有直接引用材料内容,第三段点出材料内容,也点明了主题。平时学生作文的时候,教师要注重训练学生的作文结构,让学生说出怎样安排文章结构,为什么这样安排结构,久而久之,学生作文时就有很强的结构意识,写出来的作文思路就会非常清晰。
三、 注重新材料作文的选材
2015年江苏省高考作文,考生选材上雷同特别多,出现了“三林”式人物,即大量素材都是写林徽因、林语堂、林清玄。这些雷同的选材触发了阅卷老师的审美疲劳。如何避免选材雷同呢?首先,养成筛选材料的好习惯。很多考生看到材料后,审题立意,然后选择信手拈来的材料,一挥而就。这是一种写作的习惯。但是,考场作文有它的特殊性,能不能再稍微修正一下写作结构,筛选一下素材,凡是别人想到的素材,我不用,我写的素材,是别人想不到的,这样每一次选择素材的时候都考虑一下,别人也会选择我的素材吗?2015年高考天津卷作文是关于“范儿”的一则材料。有很多考生根据材料的内容选择写“明星范儿”“文艺范儿”。这样不可避免地造成了选材雷同。如果另辟蹊径,写一些“民族范儿”的素材,比如写谭嗣同、鲁迅、顾炎武等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华民族的范儿,这样就少一些素材雷同的现象。其次,养成剪裁素材的好习惯。同样的一则素材,选择的角度不同,说明的观点也不同。这就要求平时考生选择素材的时候注意剪裁素材,让素材证明文章的观点,而不是堆砌素材,让文章凑足字数。
总之,新材料作文讲评课要抓住审题与立意训练,注重结构训练,避免素材雷同。
参考文献:
[1]陈时曙.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过程性评价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篇8
一、创设体验情境,感悟精彩瞬间
母亲节马上就要来到了,我想应该对学生进行一番感恩父母的教育。说干就干,在周五早读时,我在班内即兴开展了“做一次准妈妈”的体验活动。在经过简短的介绍之后,我向学生介绍了活动的规则:在书包里放上至少10本书,将书包反背于胸前,并注意不要把书包当成玩具到处乱撞,要保护里面的小生命;体验时间是一上午。
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个活动果然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在一上午的体验过程中,学生不管干什么都小心翼翼,唯恐对这个小生命造成伤害。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个别学生的笔或纸突然掉在了地上,面对极其平常的一个动作,学生却在体验中有了不同于往日的体验。只见他们千方百计做出了一个笨重又搞笑的姿势,左边扶着,右面靠着,终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捡起了那支卧倒在地的笔。我也不忘及时偷偷询问他们:“通过刚才的举动,你有什么体会?”就这样,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的过程,积累了写作素材,为将来的习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交流点滴体会,积累习作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在经过了一上午的体验后,我让学生开始交流体会:
师:同学们,经过一上午的体验,你一定有许多感受和大家分享,下面请把你的点滴体会和大家分享出来吧。
生1:我感到很丑,很累,很不方便。
生2:我认为做一个准妈妈很不容易,在我去厕所的时候眼前的“障碍物”挡住了我的视线,看不到前面的台阶,不小心踩空了好几次,幸亏没跌倒。所以我认为妈妈很不容易。
生3:我们这才做了一上午的“准妈妈”,而妈妈怀我整整10个月,其中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所以我认为我们的妈妈是非常不容易的,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报答妈妈。
生4:我们每个人都来之不易,我们要好好珍惜,珍爱我们身边的亲人、同学、老师,也要用爱去回报他们……
师:同学们,突然老师感觉你们长大了……
叶圣陶指出:“语言的教学,是为着要在人群中表白自我,或要引发内心的高兴,顺着这个倾向,自然会不由自主高兴地说。”或许是自己心中的体验,学生都乐于表达,乐于交流。就这样,顺势我接着引导学生尝试着把这一段写清楚,写的过程中注意把细节描写清楚。通过学生的互相学习、借鉴,让这一部分感受充实起来。学生在书写中还构思了自己的作文题目,比如《做一个准妈妈》《辛苦的准妈妈》《一次难忘的体验活动》等,所以我认为有感而发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抒发真情实感,造就精彩篇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习作教学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所以在平日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去观察和对待周围的客观事物,用心体会,坚持这样做下去,就不怕作文的无趣与乏味了。学生经过一番体验,也写出了较好的文字片段:
比如,小花同学这样描写了自己体验“准妈妈”的惊险经历:下楼时,大肚子像个皮球一样挡住了我的视线,我看不到地面,看不见自己的脚,只得一手扶栏杆,一手托着腰,用脚摸索着楼梯,跟着感觉走。一不小心,我踏空了楼梯,险些摔跤,吓得我一身冷汗!幸亏我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了栏杆,不然“宝宝”就得“流产”了……
小丹同学也写出了自己做一个“准妈妈”的不容易:……下课了,我准备出去透透气。可是大肚子压得我站都站不起来。终于我一手扶着腰,一手摸着大大的肚子,好不容易站了起来。可是突然发现自己的鞋带开了,这可难坏了我,我只得左扭右扭慢慢蹲了下去,可是眼前的障碍物却挡住了我的视线。这可怎么办?只好请同伴帮忙了……
篇9
同学们可以围绕这十个方面全面梳理自己的思想,你至少要储备50个写作论据。记得北京对幼儿园阿姨的要求是能讲150个不重复的故事,你也要储备不少于50个的作文论据,这样才能保证你在写高考作文时纵横驰骋,从容应对。当然老师这样说也不是让你现在满世界去找论据。一方面你可以看看学校校老师给你们订的相关资料,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即盘活内存。那么如何盘活内存呢?李楠老师在这里教你几招。
(一)练练小段
写整篇文章咱们没时间,咱们可以写写小段,咱们模仿“感动中国”颁奖词的形式给心目中的人物画像。
比如对杜甫,我们可以写这样的小段:“一杯浊酒,可装下冷月低悬?哭泣爷娘,可唤回儿女平安?半漏茅屋,怎忘怀黎民饥寒?”
对鲁迅我们可以写这样的小段:“胡子似针,似头发的站立;你的笔亦如针,切开社会的肌肤,注入强心剂。”
再如辛弃疾:“你的胸腔里,激荡的不是平庸,而是带血的华章,栏杆拍遍,北固亭独自神伤。”
同学们,这样做其实就是对你已经储存的写作论据的提升,每天坚持写这样的小段,不求数量,但求质量;不求速度,但求精度。毕竟,积累跬步可以至千里!
(二)化用古典诗词名句
以前我们强调背诵古典诗词名句,在这里我们强调背过后还要想办法激活它,让它为我们的作文增添文采,比如大家都熟悉李白的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们可以这样化用:
1、古有青莲居士举杯邀月的孤独情怀,今有烈士‘板凳要做十年冷’的谆谆教诲……;
2、明月皓皓,长风飘袂,谪仙人举杯邀月,对影成三,那是何等的洒脱,何等的豪迈!……
3、是谁站在历史的一隅举杯邀月?是谁在清冷的月光下翩然起舞?穿过历史的层层屏障,诗仙李白向我们走来!……
(三)巧妙排列组合意象
比如大家都熟悉“小草、白杨、爬山虎”这三个意象,对这三个意象我们加以灵活排列,可以组成不同的作文凤头:
谈自立:
绿茵茵的爬山虎,它虽然爬得很高,但那是依靠高楼与高墙;
生命力旺盛的小草,它依靠自己的力量,但却最多长到没膝之高;
只有白杨,只有那伟岸的白杨,仅凭自己的力量钻云破雾,直指蓝天!
谈奉献:
没有白杨那样挺拔,可以参天蔽日;
没有爬山虎那样幸运,能够点染楼群;
但是作为小草,我也要用自己的一点新绿,去装点山山水水,把春意洒满人间!
谈智慧:
我赞美微微的小草,依靠自己的力量,可以长到盈尺之高;
我赞美萧萧的白杨,依靠自己的力量,竟能长成数丈之躯;
但我更赞美那貌似柔弱的爬山虎,没有坚韧的茎,没有伟岸的躯,却凭着自己的智慧――攀缘,攀缘,终于,以彩霞为伴,与白云嬉戏。
(四)同学们,如果你在考场上实在没有论据,脑子里一片空白,李楠老师再教你一招:合理想象,大胆发挥,一个字――编!比如2008年写汶川地震,一名考生就临场发挥,写了这样一个事例:“1883年8月27日,南太平洋克拉克托岛上火山喷发,不但死了三万人,整个岛上的生物也都死光了,还引起了一连串的海啸……九个月过后,一支法国探险队去岛上搜寻有没有生命迹象,结果整个荒凉的岛上,只发现一只很小很小的蜘蛛,就它一只而已,正在织网。风把网吹破了,蜘蛛又重新开始,生命何等顽强!我们相信汶川人民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也会创造更多的生命奇迹!”很明显这个事例是考生临时想象出来的,但想象合乎情理,“1883年”你写成“1886年”,“克拉克托”你写成“维多利亚”,谁能给你较真呢?这种合理想象,大胆发挥阅卷老师是默许的,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创新。
这种创新古已有之,据说坡汴京应试写《刑赏忠厚之至论》,其中有一事例,唬得主考官欧阳修一愣一愣的:“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考取后欧阳修问他见于何书,坡说:“何须出处?”一时传为美谈。
当然这样做是有点冒险,万不得已才这样做,我们平时还是要尽量多积累,“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
关于作文,在这里我还想打消同学们的一些顾虑,比如很多同学担心,万一我见到材料没话可说怎么办?万一我审题错了怎么办?万一我没有选准最佳立意怎么办?在这里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高考作文审题不是猜哑谜,所谓最佳立意的说法早已过时,《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尽可能地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因此高考作文题目必然具有开阔性,普适性,也就是让每一位考生都有话可说,所以请同学们放心,在21世纪的今天,材料作文的自由度丝毫不逊色于话题作文,命题者给出的材料绝对允许“平行真理”的存在。关于这一点,我曾专门请教过河南省高考评卷基地作文专家组组长许兆真先生,许先生告诉我,减轻审题难度是近几年高考作文的导向,立意有“中心角度”,也有几个平行的“重要角度”,考生如果选了中心角度,那是最佳立意当然更好,没有选中心角度,而是选了与材料相关的重要角度,只要你结构完整,层次清晰,文采飞扬,书写规范,照样给你打高分,不歧视你!
篇10
一、激发表达欲望
表达欲望是写作的动力,召唤起表达的欲望,学生就会“乐于表达”以至“欲罢而不能”。
1.情感激发表达欲望。
挖掘写作对象的情感,或赋予写作对象以情感,都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比如,给带有情感的作文题目,《我忘不了一个人》可以唤起感恩的情感而乐于倾诉,《今天吃得真开心》因符合学生的天性而使他们乐于表达;此外,充满情感的导语,也能唤起学生表达的欲望。
2.需要激发表达欲望。
需要是一种心理现象,满足实际需要或心理需要,从来都能产生强大的心理动力。比如,组织学生到向往已久的旅游胜地旅游,事前要他们以《我想去的一个地方》写一写自己的强烈愿望,然后做成手抄报带回家,打动父母,取得父母的支持才能梦想成真。学生都会主动了解想去的那个地方的人文地理,风物景观,写得情真意切。
3、兴趣激发表达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中可安排做游戏或做有趣的实验,把表达的指导随机安排于活动之中。比如刘老师的“我学会发酵面包”作文指导课,就是以学生对实验的强烈兴趣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习有条理的表达和学习表达内心的感受。
二、指导表达方法
新课标指出:“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指导的途径有,指导课中指导,面批时指导,讲评课的指导和随课文教学指导。
指导课的指导。
作文指导课,除了激发写作兴趣外,要进行取材指导、开拓学生选材的思路,比如可以用例举法,例举写作材料,激发学生通过联想从记忆仓库中提取写作材料。构思指导,要引导学生想明白要告诉别人什么意思,哪些内容写具体,那些内容少写甚至不写,要按照什么顺序写才能把意思说明白等。起草环节的指导,学生在起草过程中,老师要巡视,发现共性问题,要及时在班上做集体指导。
面批时指导。
要把批改作文的过程作为有效指导的过程,一次作文可面批几个到十几个同学。习作中有不足的,要让他们明白缺陷在哪里;写的好的,要让他们明白好在那里,可以让他们谈谈感受,这么好的作文这么好的句段,是怎么想出来的,如何恰当修辞手法等。
讲评课的指导。
修改环节,可侧重放到讲评课中。对选材、主要意思的表达,写作的顺序等,发现共性问题,以典型案例具体指导修改。对词句方面的毛病,应要求学生按照批改提示自行修改。
三、读写结合,训练“言之有序”
三年级是小学作文训练过程中的过渡年段,它以一二年级说话写话为基础,又要为高年级命题作文搭桥铺路。为了搞好这个“过渡”,三年级的片断练习是读写结合的好形式。片断练习中,宜以仿写和训练言之有序为重点。仿写是小学生作文的基本形式,是引导学生写作上路的阶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读中悟出写作的门径后,有规可循,写起来就不难。根据三年级教材中连句成段的一些规律,可采用下列几种训练形式进行仿写。
1、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讲读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课文所写的一件事情的发生、经过和结果怎样,还要让学生懂得课文是怎样描述事情的发生、经过和结果的,然后仿照课文练习写一段话。
2、按总起分述顺序写。“总起举例小结”或“总起分述”,是小学课文中常见的段落结构形式。总起分述段写法的规律是总起句位于句首,这是全段的中心句;分述句之间的关系大都是并列的或连贯的。教师引导学生从读中悟出了写的门道后,就应要求学生结合写来加深认识。例如学习了《富饶的西沙群岛》后,可以“小花坛真美”为总述句,用“总起举例小结”的形式写一段话。
3、训练描写动植物的顺序。学生写状物的难点在于理不出顺序,教师在讲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理出状物的顺序。描写动植物的外形不外抓住特点按顺序写。描写的顺序要么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要么从整体到部分(或部分到整体)。例如:学习了《翠鸟》后,可仿照描写翠鸟外形的那一段写法,规定按耳朵、眼睛、嘴、脚、毛等外形顺序及活动特点写“小兔”。学习《爬山虎的脚》,可规定按花、杆、枝、叶的顺序写“三角梅”等。
4、按写连续动作的先后顺序写。三年级的学生由于观察得不仔细,描写动作往往不具体或顺序颠倒。又由于受方言影响,不能准确运用动词。教师在有关课文的讲读教学中要让学生找出描写动作的词,换词比较推敲词语用法,接着进行仿写。此外,还可以进行对话仿写等。
四、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习作教学时,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可见,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关键。而我们常见的学生习作不是胡编乱造,就是不生动、不真实,读起来无趣。因此,在习作指导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利用声音、画面,拓宽学生的思路,引发他们的联想,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