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感人事迹范文

时间:2023-04-05 08:40: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震中的感人事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地震中的感人事迹

篇1

2008年5月12日,是世人难忘的一天,在这一天,出现了许多英雄人物,他们有医务工作者,有许多我们不知姓名的叔叔阿姨,有12岁的小学生 ……然而最令我感动的是绵阳市中汽中学教导主任谭千秋老师和绵阳市消防官兵荆秋杰叔叔.

灾难发生的一刹那,谭千秋老师正在给学生上课,他没有选择躲避,而是张开双臂,像老鹰捉小鸡时,鸡妈妈用力呵护小鸡那样,将4个学生竭力护在自己宽大的臂膀下,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灾难给了自己.

另一件令我感动的是:绵阳市的消防官兵荆利杰叔叔,当时正在营救几个废墟下的小孩时,又一次的余震来临,为了安全,战友们拉着他折离,荆利杰叔叔看着废墟下的孩子跪倒在地大声哭喊着:"让我在去救一个 ……"他的这一举动感动了我,感动了无数华夏儿女.

地震中的感人事迹还有很多很多,看啊!他们都是生活中的平凡人,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他们的行为却是高尚的,在灾难面前,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凝聚力,我相信,我们的祖国公越来越强大,中国加油!加油中国!

篇2

最伟大的小学生

一个12岁女孩名叫白乐潇,是映秀镇映秀小学六年级学生。“5.12”地震发生时,白乐潇在逃生过程中胳膊被教室的门突然卡住。为了让后面的同学跑出教室,她忍住剧烈的疼痛,自己把胳膊拉断。同学得救了,她却从此失去了一条手臂。 在常人看来,这种感人的事决不可能发生在一个只有12岁女孩的身上。但事实证明,我们勇敢的小乐潇却这样做了,而且坚决果断,甚至连一滴眼泪都没流,无怨无悔。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啊!

最伟大的老师

废墟中,她的身体断成两截,脸部血肉模糊。她的双手仍紧紧拥着两个学生!人们怎么掰,也无法掰开她紧紧搂住学生的双手!地震发生时,她正在疏散学生离开教室。看到有两个学生手足无措,她大步跑过去,一手搂住一个,朝门外冲。教学楼突然垮塌,她和几名学生被埋在废墟中。这位老师叫向倩,去年大学毕业,到什邡龙居小学当英语老师。向倩的父亲向忠海是什邡南泉小学副校长,他悲痛欲绝:“我可以理解,作为教师,应该这样!应该这样!”

最伟大的父母

5月13日中午,救援队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没有了呼吸。透过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双膝跪地,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救援队员从空隙伸手进去,确认她已经死亡,又冲着废墟大声呼喊,没有任何回应。救援队走向下一片废墟时,队长好像意识到什么,忽然返身跑回来,他费力地把手伸进她的身下摸索,高声喊,“还有个孩子,还活着!” 一番艰难的努力后,人们终于把孩子救了出来。他躺在一条红底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三四个月大,因为有母亲的身体庇护,孩子毫发未伤。 在被子里发现有一个手机,医生看了一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最伟大的工作者

篇3

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北京、重庆、湖南、湖北、山西、陕西、河北等近半个中国有震感。突如其来的灾难,吹响了中国军人向着灾区立体突击的冲锋号。在10万平方公里的重灾区,10万解放军武警官兵与死神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竞技.

无数人见证了这场特大灾难,人民子弟兵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生命通道。他们用双手扒开废墟中的乱石,用双肩扛起担架上一个个虚弱的生命,用双腿踏过一条条崎岖险阻的道路,用钢铁般的意志走过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谱写着一幕幕感人的画面。在这场生死决斗中,人民子弟兵含泪血战,但这不是畏惧的泪,而是对遇难同胞的同情之泪、惋惜之泪。十万钢铁般坚韧的军人眼里噙满泪水,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发挥到了极致!

从到达前线的第一时间,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日日夜夜与地震展开顽强战斗,从不叫一声苦和累。就在余震发生的那一刻,他们还奋不顾身挤进废墟之中,当被战友拉出来时,他们表现出来的是满腔的愤懑:"为什么不让我多救一个?我还能救一个!"为了人民,他们连自己的命都可以不要,此时的他们只有一个念头:火速抢救。还记得一位女解放军,她的父母、出生不久的孩子都在这次地震中遇难,可她并没有把悲伤过度放在家人身上,而是立即深入前线展开对其他人的救援。当上级准备把她调离前线时,她掷地有声地说:"我的亲人遇难了,但还有很多人等着我去救,我现在的任务就是尽量多救人。"一位年轻母亲,有着和平凡母亲一样的爱子情结;身为人之子女,她同普通人一样爱着自己的父母,她也很悲痛,但就因为她是一名军人,她将悲痛化为无尽的力量去拯救黎民。

为了全心全意拯救灾区人民,我们的解放军武警官兵甚至写好遗书去战斗!同样的事例还很多很多,每一幕都感动着数十亿中国人。让我们向人民的子弟兵致敬!也许他们的名字不为人知,但他们的感人事迹和表现出来的崇高精神却能让我们永远铭记。至此,我们不得不联想到,面临无数次突如其来的灾难,冲在前线,用身体挡住"枪林弹雨"的总是人民的子弟兵。从唐山大地震到九八抗洪,从遏制非典到抗击冰冻,直到今天的四川抗震救灾,人民子弟兵的身影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眼中、心中浮现,并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闪光。

是什么让这些原本平凡的人拥有一身浩然正气,在任何灾难中都舍生忘死,在任何情况下都大公无私、舍小家顾大家,那便是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的中国军魂。有了中国军魂的中国军人无论在何时何地,总能为祖国和人民找到一片光明,撑起一片晴空!正是那铮铮傲骨和坚韧的意志,铸就了中华民族那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永远把灾难征服在城外!

篇4

2008年5月12日,永远忘不了那一天;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永远忘不了那一刻;2008年5月12日,北纬31度,东经103.4度,永远铭记这个坐标。汶川,血泪之地,生民之痛,家国之殇……

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顷刻间,无数的房屋倒塌,无数个鲜活的生命瞬间灰飞烟灭,无数的家庭支离破碎……只是那么一瞬间,只是那么几秒钟而已,一切全完了!美丽的家园变成残垣断壁,几十年盖出的城市变得面目全非,活泼可爱的孩子变成了一具具冰冷的尸体!到处都是废墟,到处都是撕心裂肺的呐喊声!“老天哪,你为什么如此的无情!”……

真的就这样完了吗?真的是命中注定吗?不!我们决不服输!地震可以震裂房屋,可震不开牵手的力量;地震可以中断信息,可不能中断中国人的众志成城!灾难无情,人间有爱!2008,我们众志成城抗击冰雪;2008,我们挺身向前守护火炬;2008,我们无所畏惧抗击病魔;2008,我们万众一心抗震救灾!多少困难险阻,我们都挺过去了,我们还会怕什么,我们无所畏惧,我们意志坚强!

于是,全国上下立即行动起来,为了拯救在危难中的同胞,整个国家都在倾尽全力和时间赛跑。有的人不怕余震的危险,毅然挺身走向拯救灾民的第一线;有的人则在呼吁世界,抗震救灾;有的人则竭尽全力,筹集善款……只要还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竭尽全力,誓死捍卫我们的家园!死难人数在不断递增,生还的奇迹也在不断突破,100小时,160小时,250小时……这每一个数字后面,都是一条鲜活的生命!每当看见那一双双无助的双眼和那血肉模糊的向我们伸来,我们的眼泪便夺眶而出,痛心疾首;但每当看见那一条条垂危的生命死而复生,我们又是无比欣慰。平安、祝福、默哀——我们在内心反复的祈祷着、祈祷着……

风还无情的在刮,雨还在不住的下……我和我的同学们迈着沉重的脚步来到募捐箱前,原来热热闹闹的学校在今昔不再热闹,原来生气蓬勃的我们今昔也不再活泼,一切都是那么凄凉、哀伤。我们穿着整齐的校服站在升旗台前,为灾区人民募捐、祈祷、默哀,好心人实在太多了,10元、20元、50元、100元……同学们都把自己那份真诚的爱心小心翼翼地投入了这个小小的募捐箱。大雨一直一直不停下,可我们还在雨里站着,没有一个人打伞,好像都想借这大雨来淋去我们内心的悲痛。一滴滴雨夹杂着我们一滴滴泪水,显得那么晶莹、闪烁、真诚……

在地震中,也有不少的英雄,诠释着人间真情,他们的感人事迹,将会流芳千古、永垂不朽!谭千秋,这个平凡的名字却不平凡的人,这个平凡的生命却做出不平凡的事。你用你那瘦弱的身躯挽回了四个学生的一生,你用你那瘦小的双手为四个孩子撑起一片天!谭千秋,你花丛中的红花一瓣,你群星里最璀璨耀眼的一颗,你浪花里最清澈纯洁的一滴!

“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多才多艺、热爱歌曲的张米亚老师,用他仅29岁的生命诠释了这句话,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守护生命之门,奏响了一曲感动中国的生命之歌!

这,就是感动;这,就是爱;这,就是人性的真善美;这,就是整个民族历经学或倒闭,饱受苦难忧患,虽难免迂回顿挫,但一直生生不息,虽曾涕泣号啕,但总能奋发图强,众志成城的不败之处!

篇5

关键词: 网络 资源 激活 政治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政治课教学尤其需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教育学生,充实、补充教材。因为社会形势发展很快,而教材知识往往相对滞后;社会生活丰富多彩,而政治理论往往枯燥乏味。特别是中学生年龄小,社会阅历少,对政治课许多内容缺乏亲身体验,他们对照本宣科、满堂灌早已厌倦,而对形象、生动、具体、新奇的东西有着极大的兴趣。所以,政治课教学要实现教育目标,必须适应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入新鲜的、生动的社会生活的素材,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政治课中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优质资源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提高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有着特殊的作用。

现在互联网的发展为我们政治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CCTV中的今日说法、焦点访谈、大家看法、道德观察等栏目,各级政府的门户网站、论坛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有思想、有深度、联系生活实际的优秀文章、视频,把它们引入政治课教学中,有利于激活政治课,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挥自己关心时政、善于研究学生心理、长于发挥计算机网络应用的优势,将许多优质的教学、教育资源应用于政治课,激发了政治课的活力,受到了学生的欢迎。现举几例与同行交流。

给高一学生上第一节政治课,我就将从网上下载的“让世界充满爱”的激情演讲播放给学生。这个讲演的主题是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和爱自己。它不是高一思想政治必修1的内容。但是它非常符合开设政治课的目的――做一个怎样的人。它不是通过长篇大论的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一个感人的故事诠释怎样做人,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那一个个感人泪下的故事,那铿锵激昂的演讲,冲击着每一个中学生的心灵。学生观看时,非常激动;我感到这届学生普遍更有礼貌了,更懂事了,懂感恩了。我认为高中政治课这个开头开得好。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结合教学内容,经常将网上下载的优秀资源引入课堂。比如,在学习“正确看待金钱”时,给学生播放大专辩论会“金钱是否是万恶之源”的录像;学习“自私不是人之本性”时,播放大专辩论会“人性本善/恶”的录像。把这种精神大餐应用在课堂上,效果特别好。辩手那广博的知识、幽默机智的语言、深刻严密的思想征服了学生,下课后学生还在讨论着、兴奋着。

在学习经营者的素质时,我把在国外当了几十年总经理的余世伟博士用自己亲身经历激情所做的《成功经理人的讲座》给学生选播了几集,书上那干巴巴的条条变成了生动、具体、有趣的故事,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普遍产生了从未有过的体验。可以肯定,对这个讲座,学生会有长久的印象。

《一位台湾校长的讲话》在网上非常流行,我给学生每人印了一份,然后以富有激情的朗读,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学生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我要求学生把这份讲话再赠送给他的其他同学和亲友,以影响更多的人。

高二哲学人生观和集体主义部分,学生往往提不起兴趣,而这部分对于培养学生做人却非常重要。于是,我在网上下载了许多有教育意义的视频,有选择地穿插在适当的教学内容中。比如《冷漠的亲情》、《百姓英雄义感天下》、《一鸣论道》、《唐山十三条汉子》等,现实中的、活生生的事例打动着学生、引起学生的思考。我又引导学生评论其中的人物,谈自己的感想,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受到非常大的触动,而平常的上课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

每年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中的事迹都很感人,我把这些视频进行压缩、编辑后,给学生播放。课后学生经常问:什么时候,再让我们感动感动?即使“双差生”也都被这些优秀人物的故事所吸引,为他们的事迹所感动。我感到,播放这种精品视频一课时的效果远远大于我们口干舌燥地讲上几节课。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是一场民族的灾难。但是,患难中见真情。在这次大地震中,涌现了数不清的英雄,出现了无数的感人事迹。这些事迹与政治课的联系极为密切,几乎涵盖了政治课的所有内容: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党的领导、国家性质和职能、民族精神、三个代表、坚强、勇敢、感恩、友情、亲情、爱情……网上有关的视频、音频资料极为丰富,我将它们都下载下来,以便将来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我想其教学效果一定会更好。

篇6

一、把握文本细节,让课堂充满“语文味”

从细节切入文本,抓住作品中的细节进行教学设计,是一种处理教材的有效方式,能给课堂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课文《最后的姿势》记叙了地震发生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通常,我们可以按事情发展顺序,围绕“地震前”“地震中”和“地震后”三个时间点,引导学生抓关键词感受谭老师的人物形象。但特级教师徐梦吟老师设计这一课的教案时,独辟蹊径。徐老师紧扣“姿势”,抓住文中三次描写谭老师姿势的细节做文章。首先请学生读课文,找出描写谭老师姿势的句子,思考这三处姿势的描写有什么不同;然后通读课文,思考每次描写谭老师的姿势,分别有什么作用。在交流每一处姿势的时候,徐老师引导学生联系文中的有关语句,体会人物的心情,感受人物的品质。经过这样的探究,学生认识到,文中三处有关姿势的描写,各有特色:第一处侧重动作,是对谭老师的正面描写,第二处侧重语言,是对谭老师的侧面烘托,而第三处则是对谭老师姿势的高度概括,这种凝练的表达更引发了人们对谭老师的无比敬重。课后,徐老师就让学生仿照课文写《我的妈妈》,从正面和侧面表现妈妈的特点。虽然作文《我的妈妈》,六年级学生早已写过,但这次的写法,完全是一种新的尝试,大家的兴致很高。因此,徐老师抓住文中三次描写谭老师姿势的细节展开教学,既别开生面,又体现了读写结合、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二、把握细节,引领学生与文本深度对话

把握具体语境中人物的真实、丰富和复杂的细节,可以引领我们见微知著,从细小的环节获取丰富的信息,促进我们与文本深度对话。

如课文《半截蜡烛》中,有这样一处关于伯诺德夫人的细节描写: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油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位教师抓住句中的“急忙”和“轻轻”,提问:“这两个词语是否矛盾?”让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中,教师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去思考:伯诺德夫人为什么要“急忙”地取油灯,又为什么要“轻轻”地吹熄蜡烛?通过一番探究,学生认识到:面对燃烧的蜡烛,伯诺德夫人的身份是双重的。一是情报员,一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作为一个拥有丰富经验的情报人员,动作是不能“急忙”的。但作为一个母亲,面对越烧越短的蜡烛,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还有什么会比孩子的生命受到威胁更令她揪心呢?母亲的天性下意识地使她的动作变得“急忙”。但当她点亮油灯之后,职业身份又告诉她这样的“急忙”是失常之举,可能会招致危险,所以她转而又“轻轻”地吹灭了蜡烛。从起念取油灯的“急忙”到点亮油灯之后吹灭蜡烛的“轻轻”,瞬间两个有悖的动作,揭示了人物当时内心的风云变幻。也正是这样,伯诺德夫人的形象才让人觉得真实可信。

在这节课上,执教的老师发现了《半截蜡烛》中的关键性细节,还设计了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激起学生思考的涟漪。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走进文本,通过自主探究、讨论交流,更深刻地感受到文本中的人物形象。

三、把握细节,教出文本特色

抓住细节展开教学,可以教出文本特色,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文体意识,培养有关文体的阅读技巧。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多样化教学

一、小学语文多样化教学的重要性

教育在当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学习知识,因此小学课堂便会起到启蒙孩子的作用。然而语文课程又是我们的母语,学好语文课对孩子的未来更是有重大影响。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并不像那些刚入学的小孩子,他们逐渐在成长,对于学习的认知不再迷茫。也正是这个原因,在他们看来,学习每一门课程都会用到汉语,因此语文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需要耗费太多时间就可以学得很好,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在语文课堂上便不会那么认真听讲,久而久之便会认为语文课是一个无聊的课堂。我们要想出各种方法,用不同的态度来给孩子们上课,让孩子们对语文课堂产生兴趣,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小学语文多样化教学对青少年未来的影响有多大。

二、语文课堂多样化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课堂并不是枯燥无味的,小学生厌学的心理总是会出现,毕竟这是他们成L中必须要经历的一段时光。作为老师的我们,不应该一味去逼着学生学习,更应该想想教学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去学习,去了解语文,有了好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孩子们更快速,更有效地学习新知识。下面是几种简单的方法:

1.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无论是在初中、高中,还是大学,学生的自学能力总是必不可少,因此,自学能力自然要从小学就开始培养。小学语文课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小学生运用查字典的方法,可以了解更多知识,遇到不懂的自己动手查找,这样既能锻炼他们的自学能力,也能对于知识的记忆更加牢固,学得更快。

刚入学的小学课堂,我们便教给学生字典的使用。在字典的初步学习中,我们让孩子们选用我国的第一部字典《新华字典》,一开始只是让他们学会怎样去查字典,通过用拼音查字典和部首查字典让学生认识更多字,对知识的难度和深度都有所提高,他们的理解不仅仅是认字,更多是了解其中的内涵。比如,教学“凫水”的“凫”时,字典当“野鸭”讲,学生认为在这里不宜选用,让他们查字典又说查不到解释,这是因为他们不会查。于是,在学生查字时,应讲清词典中“凫”有两个义项,其一是“野鸭”,其二同“浮”(学生说查不到的原因是不懂第二种讲法表示什么意思)意思是说查“浮”字,再结合《凡例》使学生了解“‘方’是表示地区方言”的用法。这样,他们对这个词有了准确理解,才能记忆得更加牢固。

2.阅读教学中阅读和思考相结合

对于阅读理解的教学,我们不能仅限于教材的教学,教材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我们应该拓宽孩子的知识面,让他们阅读一些课外书籍,增加阅读量,加快阅读速度。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孩子们先学会思考,带着问题出发,才能更好地学习课本内容。比如,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第五课《詹天佑》的学习中,老师课前留好课下作业,提出几个问题: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展开描述的?从课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詹天佑是一个怎样的人?让同学们自己查资料对詹天佑加深了解。等到上课时,老师通过提问,让学生自行回答,这样老师讲解起来也不会太难,学生更容易接受,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便会有所提高,阅读和思考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也能得到很好体现。

3.课本联系生活

在语文课的教学中,课本内容本身就来源于实际,在讲课的过程中自然也要联系实际生活,这样才不会枯燥无味。比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第十七课《地震中的父与子》中,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内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在地震中有这样一对父子,父亲平常对儿子说:“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就这样一句话,成为父亲和儿子之间的支撑,儿子一直坚信父亲是一个言而有信的人,父亲说过的话就一定会做到,正因为儿子的相信,父亲的坚持,他们才得以获救,而且还救了班里的其他同学。从这篇课文中我们可以联想到我国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灾难发生了,我们看到各种感人事迹,体会到了人间的真情与温暖。教师可以列举在汶川大地震中传递真情,表现父爱母爱的例子。比如,一位母亲自己的身体被压垮,但身子下的孩子完好无损,母亲用生命换回了孩子生命的延续。这样加以对比,课文的效果更加明显。

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方式有多种多样,我们无法一一列举在文字里,但是我们可以把它们实践在教学中,教学方法并不唯一,我们站在学生的立场,想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方法,他们必定会对语文更加感兴趣,从而更加热爱语文课堂。

篇8

【关键词】汶川大地震;网络媒体;引导

四川汶川大地震,牵动全国人民的心。这次可以说各行各业的人都做的很好,救援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一线进行奋力救援,后方支持者与关爱者有钱捐钱有物捐物,我们新老媒体也都充分展示了各自风采,取得了新的突破。央视快速派出近一百五十名记者到震区报道,并对这次地震进行超常规的直播。网络媒体不仅通过更新海量信息来报道灾情,还通过博客、论坛、社区等方式对地震进行更深入的报道。这一次媒体的行动比以往在突发事件中报道更显迅速及时全面。正是由于媒体有力的报道传播,不仅国内各大小城市在为灾区募捐,还得到国际社会的肯定与支援。

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指出,大众传播具有社会协调功能。社会是一个建立在分工合作基础上的有机体,只有实现了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和统一才能有效的适应环境的变化。传播正是执行联络,沟通和协调社会关系功能的重要社会系统。在此次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中,网络媒体因为其突出的表现而博得社会的好品。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引导功能在救灾的后续报道中得到了充分的彰显。

一、通过对报道角度的选择,指引人们的思想和舆论

这是一次全国各类媒体的总动员,各地的报刊、广播、电视媒体均竭尽全力投入,尤其是不少媒体派出记者突进灾区,发回第一手的报道,将灾区的情况全面地源源不断地向受众传递。面临重大灾难,网络媒体不仅争取信息的速度和数量,而且通过对报道角度的精心选择,体现出媒体的人文关怀精神,从而引导社会大众的舆论,为灾难救助做出了积极贡献。

首先,网络媒体及时公布灾情,缓解民众的恐慌情绪。直面具体的灾情,点面结合,既有全局的消息报道,又有局部个体的报道。新华网在地震发生后不到两个小时就了《紧急启动应急预案应对四川汶川地震》、《就四川地震作出重要指示 赶赴灾区》的新闻,不到四个小时中国新闻网了《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首批约40人赴四川灾区》的报道。对人们关心的伤亡情况滚动播报,对地震的计时也是按秒计算。新浪网让每一个灾区的亲历者都变成了记录者和传播者,网友可以将大量的最前线的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在第一时间传送到网络上。

其次,宏扬人性善良的一面,着重报道灾难中的人间温暖。在报道重大伤亡事故的同时,更进一步发掘灾难事件中所蕴涵的美好、感人的、突出人性美的主题去报道。《女教师怀抱孩子倒在水泥板下》、《生命奇迹:她在48小时的漆黑绝境里拼命保护4个月大的女儿》、《夫妻两人被困废墟下相互支持139小时生还》等等让我们看到人性的美、看到人间的奇迹、看到生命的顽强。这一个个的带有浓郁感彩的感人事迹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事件的本身,更让我们在绝望中看到希望,让我们得到心灵的洗礼。

第三,发表图片以尊重人为宗旨,不仅包括对生者的尊重,还包括对死者的尊重。五月十四号,也就是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针对网上上传的一些血腥、残酷、恐怖的图片,比如成排冰冷的尸体,新浪就倡议尊重死者。倡议在展现真实的情景下,不需要展览残酷。这样不仅为了让逝者能够安息,更是为了避免生者的痛苦。

第四,选取典型的、有意义的图片来报道事件,可读性强。对这次汶川地震的报道,就是通过一幅幅从不同角度的、典型的现场图片让受众目睹了现场情景,看到了整个震区的概况。许多图片让受众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的震撼。震后灾区的惨不忍睹的场面;失去亲人呆坐在废墟堆里久久不愿离去的老人;那双临死前紧紧拽紧笔的双手等等,让我们看到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拉住地震中幸存母子的手、在学校的废墟中捡起学生的鞋子和书包的总理,让我们看到了温总理的亲民为民的赤诚的心,看到了政府的作为。

二、通过发起多种行动指导人们的具体行为

美国著名新闻工作者李普曼认为,在现代社会人们由于实际活动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无法对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的事务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在超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物,只能通过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这样,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拟态环境”的反应。大众传播形成的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来对客观环境产生影响。

网络媒体在此次汶川地震的救灾报道当中,先后发起了一系列的活动,各大网站建立了以新闻中心为主、科技、财经、博客、播客、论坛、WAP、旅游、汽车等多个频道和部门参与的报道团队,快速形成了一体式报道机制,每天24小时不停息地刊发汶川地震方方面面的新闻、信息和评论。不少网站与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合作,通过优势互补进一步扩大了传播的作用,指导了广大非灾区的人们去如何帮助灾区同胞,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第一,开展网络寻亲。在发生地震后不久,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新华网等就开通网络寻亲。比如腾讯网的搜吧,利用搜吧网友一起帮忙寻找亲人。典型事例就是拯救军嫂王琢:十三日一位救援军人在新浪网上发了一个贴子寻找他的妻子,后来网友纷纷转载此贴,在数十万网友间进行爱心传递。终于十五日就有网友说军嫂王琢已找到,并且很安全。后来随着救援工作的发展,网络媒体还加了获救亲人查询和报平安功能。

第二,号召赈灾募捐。这次地震发生后,新浪发起绿丝带行动,呼吁人们献出自己的一份关怀和爱心,为灾区人民带去生命和希望。各大网站也都开通了捐助途径,发起募捐动员。网站不仅呼吁广大民众献爱心,它们也积极付诸各种实践。新浪娱乐与演艺界人士联合募捐赈灾;新浪网、腾讯网等还开通了在线募捐,网友可以看到所有的捐款额及可以查看所有的捐款记录。截止五月二十三日,腾讯网网友捐款已达两千两百万。

第三,提供心理援助。心理援助以腾讯为例:腾讯网很快就针对这次地震可能会出现的心理问题去访谈专家;提供专家在线心理辅导和专家解读典型案例;灾后心理危机干预手册,告诉你怎样走出地震灾害的心理阴影,怎么帮助身边的朋友亲人走出阴影;介绍是援救人员怎么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援助等等。

第四,号召领养孤儿。五月十四日,视频门户网站激动网发起“我要回家”灾区孤儿领(助)养行动,号召社会各界人士,用爱心和行动,给那些孤儿一个温暖的家。这一倡议得到广大网友和各媒体的响应,许多网友纷纷留言表达领养孤儿的意愿及领养的相关事项,新浪网也积极响应,收集有收养孤儿意向的网友的资料,并最终将汇总给民政部门。

第五,开展网友祈福。人民网的“我向灾区人民献祝福”、凤凰网的“祭奠逝者、致哀”、搜狐的“祈福”、“为逝者默哀”等,网友可以写上祝福语,表达他们最真挚的祝愿,表达对灾区人民的鼓励与关心,祈祷灾区的人们平安;也可以为抗震救灾献计献策等。腾讯网的网友可以献花、哀歌、点烛、上香、祭酒、祈福,有近四百万网友表达了祈福。在全国哀悼念日的三天,为悼念此次地震中的死者,新浪网、凤凰网、腾讯网、搜狐网、网易等众多网站的首页都呈黑白灰色调,而且在这一期间还禁止了弹窗广告和浮动广告。

三、结论

综上所述,网络媒体通过对报道角度的选择来影响人们的思想以及发起多种活动来引导人们的行为将地震对社会带来的损失和伤害降低到了最小程度,凝聚了全社会的人心。

参考文献:

[1]匡文波.网络传播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

篇9

关键词:灾难;电视直播;新闻专业主义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8122(2014)06-0055-02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 这场突发的灾难不仅考验着官方的救灾能力,民间的救援水平而且还有媒体的专业精神。如何来报道灾难,这实际上是一个全球电视人都要面临的问题,因为灾难现场充满着变数,紧张、痛苦甚至等死亡因素。一个在镜头前直播的电视人除了要保持理性的头脑,还有要时刻坚持专业精神、新闻敏感以及人文关怀。在2013年的雅安地震直播中,我国的电视人反应敏捷,第一时间展开电视直播,那么我们是如何报道灾难的?这场灾难报道又留给我们什么样的思考?

一、雅安地震电视直播报道问题分析

(一)报道迅速及时,但有效信息不足

在地震发生18分钟后,上海东方卫视第一个开始直播,上午十点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也开始了直播报道,随后,各大卫视纷纷派出记者抵达现场。可以说电视媒体的反应是比较迅速及时的,这种即刻直播的现象也体现出了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媒体人观念的变化,“直播产生公信力”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虽然在信息的时效上,电视媒体显然敌不过网络社交媒体,但第一时间的画面直播却可以成为电视的竞争优势。二是传播技术的进步。北京电视台在其官方微博中描述了在断水断电的重灾区,雅安地震报道小组的直播装备:两套flyaway卫星站、两套海事卫星、四部卫星电话、一套P2对编辑、四套P2摄像机、两套3G传送包、5台小高清摄像机、两台本田发电机、3G路由若干。正是有了这些成熟的技术设备才能够支撑起他们每天6:30至24:00的电视直播和新媒体。

但即便有了这些先进的设备和进步的观念,我们从地震直播中获取到的有效信息并不多。这种灾难事故的有效信息包括灾区的伤亡情况,灾民的需求,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接下来如何防灾自救以及未来的灾后重建。然而,我国电视媒体的报道视角过多的集中在政府的救援工作,英雄的志愿者或是慷慨的募捐人身上,让人有一种消费灾难的感觉,地震中的感人事迹确实有值得报道的地方,它可以提振士气,凝聚人心,但地震报道的重点应该是灾情进展、灾民救援以及灾后重建,报道重点的偏移实际上也是对公共信息资源的浪费。

我国的电视媒体在报道自然灾害导致的灾难事故时形成了一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习惯性宣传思维。而媒体掌握着设置议事日程的优势,镜头主体的选择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受众有效信息的获取,这种宣传思维的限制会极大的阻碍着媒体的报道和舆论导向。

(二)报道主体错位,新闻人成了新闻中的人

在一场灾难事故当中,记者到底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是旁观者、记录者还是参与者?是先参与救援还是先记录事件?雅安电视台的女记者陈莹本在4月20日这一天举行婚礼,地震发生后来不及换装的她穿着婚纱拿着话筒出现在镜头前播报地震发生的情况。有网友称她是“最美新娘”,但质疑其作秀的声音也不断。4月20日晚21时,湖南卫视主播邱启明哑着嗓子直播雅安地震新闻直到23时,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最后主播的声音几乎听不清楚。

撇开他们的动机不说,其敬业精神值得钦佩,但专业精神却值得考量。一则新闻当中,记者其实是以记录者甚至旁观者的角色出现,过多的介入事件,放大记者本人,甚至给记者过多的镜头都是对记者身份的混淆。陈莹的新娘妆出镜无疑将人们的视线集中到了记者身上,放大了记者本人而弱化了新闻当中的人和事。邱启明嘶哑的声音播报新闻,以至于观众后来都听不清楚他要表达的内容,新闻播报让观众把注意力放到了播音员而非新闻事件上,这无疑是新闻播报的失败。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张志安说:“如果观众关注记者比关注新闻更多,则会喧宾夺主。职业记者,始终以传播事实为重。”另一名来自成都电视台的连线记者蒋林的表现却赢得了网民的掌声。他在救灾一线发回了超过60次的电视、电话连线报道,冷静客观地报道了雅安的伤亡情况、救援信息和物资需求,全国十家地方台进行了转播,他的报道被称为“首次震中全景式报道”,一名网友的评价是“成都电视台的记者蒋林在雅安震区采访,思路清晰,没有恐慌,没有多余情绪,更没有煽情,为观众带回了很多灾区的真实情况。”陈虻曾经问柴静“如果你来做新闻,你关心什么?”柴静答“我关心新闻当中的人。”电视的聚光灯效应容易放大个人,电视记者的神态语言、一举一动都因为镜头被放大,被关注,记者在报道中是采访者,在镜头前是配角,报道主体的错位只会让新闻人成为新闻中的人。

(三)新新闻主义泛滥,新闻从煽情走向滥情

新新闻主义的观点风行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它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将文学写作的手法应用于新闻报道,重视对话、场景和心理描写,并不遗余力的刻画细节。这种新的新闻理论让新闻报道变得更加好看易读,通过充满趣味的故事描写或曲折刺激的情节刻画来吸引受众的眼球,有时为达到这一效果,媒体会使用煽情、刺激性的手段来包装新闻。

在此次雅安地震的报道当中,一些电视媒体反复播放地震后断壁残垣的景象,抓拍人们泪流满面的表情,辅之以伤感悲情的背景音乐,以此来刺激受众的感官,赚取观众的眼泪。新闻画面配上音乐这在国外的新闻报道中几乎不曾出现,但我国电视媒体在报道重大灾难事故时,常常反复展现触目惊心的画面,特写人们痛苦不堪的表情,再配上沉重悲情的音乐,让受众痛苦的情绪达到顶峰,不催人泪下不罢休。难道音乐可以出现在以真实、客观为特征的新闻报道中吗?这种刻意煽情的报道方式,会使得新闻脱离客观的立场,甚至从煽情走向滥情。

其实正如商品需要包装一般,新闻产品在推向市场的时候在形式上进行适当的设计能够收获更多受众的青睐,但过度的包装和刻意的煽情只会扭曲了报道的本来面目,损伤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四)忽略人文关怀,形成媒体“二次伤害”

在日本的《灾害报道十条准则》中的最后一条中就提到“灾害报道的初衷是为了保护生命。新闻工作者要再次提醒自己――灾害报道是为了受灾者的报道。”然而在电视媒体的采访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比如在4月20日地震直播中某女记者追问一名在地震中失去女儿的母亲此刻的感受,对方已经泣不成声,女记者还是追问不止;4月21日,某女记者为展现灾民被抢救的情况,多次打断医护人员的抢救,甚至提问对方“今天喝到粥开不开心?”采访的最初目的其实是为受灾者服务的,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灾难现场的情况,但这种忽略受访者的感受,“穷追猛打”似的“逼访”其实是媒体的“隐形暴力”,会造成对被访者的“二次伤害”,也违背了采访的初衷。我们常常说记者要具备人文关怀,这种人文关怀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对生命的敬畏、对人的尊重、和对灾难面前弱小个体的悲悯和关切。日本的NHK电视台在报道重大伤亡事件时,从不播放血腥场面或死者遇难时的惨状,采访遇难者家属时也避免其直面镜头,所有微小细节的处理都时刻在体现着对人的关怀和尊重。

二、反思:灾难报道呼唤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太平洋沿岸发生了九级特大地震,日本的公共电视台NHK以冷静、及时、客观的报道赢得世界的尊重。我们仍然记得直升机航拍海啸肆虐吞噬房屋街道的画面,仍然记得主播们戴着安全帽在主播台前冷静的播报地震的最新情况,仍然记得电视直播拍摄到的日本民众有序的排成长队领取物资的景象,没有煽情、没有虚张声势、整个报道是理性,有序而冷静的。这正是新闻媒体专业主义精神的体现。

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形成于19世纪90年代的美国,它的基本观点是媒介必须以服务大众为宗旨,新闻工作必须遵循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在灾难报道当中,这种专业精神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职业素养。灾情发生后记者要能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克服环境的恶劣,将最新的情况传播出来,因而掌握电视摄录技术,具备快速反应能力是对记者的职业技能要求。有时候面对满目疮痍,同胞的苦难,记者个人也难免会感到悲伤,但作为一名专业记者,理性要能够克服感性,呈现在镜头前的一定是客观、真实的,不带情绪的陈述。

其次是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是一名记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形成的,灾难报道的现场,信息纷繁复杂,哪些是重要的资讯,什么是人们亟待了解的情况,什么是需要重点报道的信息,记者的“把关人”功能,媒体的议程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视线,因而,摆脱固有的宣传思维,从灾情出发,从受众心理出发,从新闻价值出发,让电视直播报道尽可能回归新闻本原。

最后是人文关怀。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体为了争夺受众眼球,追求新闻话题、轰动效应,让新闻娱乐化,报道故事化,没有真正体现对灾民的关怀和对弱者的尊重。如何在灾难报道中彰显人文关怀呢?例如减少拍摄灾难现场的血腥场面,关注灾难中的个体的生存状态,考虑受访的心理感受,总而言之,关怀、尊重甚至服务于灾难中的每一个个体。

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回归其实是一种媒体的报道观念问题,它体现在电视画面的呈现、报道重点的选择和记者采访的方式等等,每一个电视记者在开展直播报道前都需要问问自己,观众此刻最想知道的是什么?镜头呈现的画面会不会刺激到受众?这样的提问会不会造成对被访者的“二次伤害”?怀着对生命的敬畏,以专业的精神和职业的态度来对待新闻中的每个事物,只有这样,在任何重大灾难事故面前,电视媒体才会呈现出一种更加理性、客观和成熟的面貌。

参考文献:

[1] 彭湘蓉.突发事件媒体信息报道与新闻专业主义考量[J].当代传播,2011(5).

[2] 李岩.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大陆的实践与变异[J].当代传播,2011(1).

[3] 田新玲,张晓多.从新闻专业主义建构看六十年来突发事件报道[J].今传媒,2010(2).

篇10

一、从兴趣入手,使学生乐读

课外阅读指导要从“兴趣”入手,兴趣是一个人的老师。任何一件事,先要愿做,有兴趣做,才能积极认真地去做,所以当学生在头脑中树立了强烈的课外阅读意识,才能积极主动地去阅读课外书籍。特别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教师尤其应该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内在需求,成为学生生活中一种人生体验,成为他们一种新的自觉的生活方式,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和乐趣相联系。用“兴趣”“乐趣”这两把“金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扉,引导他们步入知识的殿堂。

1.巧用趣味故事,诱发阅读兴趣。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形式与学生的理解能力、心理需求不完全相同,只有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广泛阅读,学生才能达到博览群书、厚积而薄发的目的。如学习《蒲公英》《三袋麦子》后,老师让学生找找《格林童话》等童话故事读读,然后在班级举行一次讲故事比赛。这样,由课内到课外,通过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寻找阅读材料,避免无效阅读或垃圾阅读。教师在课外阅读指导中必须创造条件以满足各个学生不同的阅读需要。教师绘声绘色的对故事作生动形象的讲述,或做一些肢体语言,在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看得入神之时,引导他们自己去看看。

2.树立榜样,激发阅读欲望。榜样能使学生产生向上的心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平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高尔基、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在习作训练中,及时表扬班里喜爱阅读、写作进步较大的同学,请他们谈课外阅读的收获。此外,还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使家长提高认识,为学生购买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并在家中形成相应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动机。

3.谈自己的读书感受,激发兴趣。小学生毕竟年龄小,兴趣易激也易失。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阅读课外书籍,兴趣如始高涨,教师适时组织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通过课外阅读获得的新信息,并给予其积极评价,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如此往复,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会更加浓厚。

二、教给阅读方法,使学生会读

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在课外的延伸。搞好课外阅读,关键在于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让学生逐步学会各种方法的读。

1.摘录与随感。许多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往往过多注重于书中的故事情节,收效甚微。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求学生注意圈点勾画以加深印象,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随时把精彩优美的词句、片段摘录下来,广撷博采并内化吸收,学以致用。

2.精读与略读。在语文教学中,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从应用的角度看,略读是最常用的阅读方法,但是略读也并不等于贪多求快,囫囵吞枣的结果必然是一无所得。略读分为浏览式读书法和筛选式读书法。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要引导有重点地选择一些与学习密切相关或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进行精读。

3.多读和多背。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课外阅读贵在坚持。“滴水穿石”、“聚沙成塔”,课外阅读也是这样,只要每天抽一点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就能获取大量的信息,储存丰富的知识。当然,在多读的基础上还要多思。托尔斯泰曾说过:“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借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如果懒于思索,不肯深入钻研,其结果必然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只会摹仿和抄袭。因此,教师应当把教会学生边读边想作为课外阅读指导的又一个重点。

三、推荐相关读物,使学生多读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时期,如一株株刚破土的幼苗,知识少,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较差。因此,当学生兴趣被激发后,我就有选择地向学生推荐内容健康,有利于对他们进行良好的思想教育,又符合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的书籍或篇章。

除了小学语文教科书规定的和《语文课程标准》建议的课外阅读外,教师推荐读物要因人而异。一般来讲:小学低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当然也要有一定的目的性,不是学生喜欢看什么,就让家长买什么。培养他们从小用心读、用心听、勤思考的习惯,当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可以鼓励他们从书中去找,或者与同学、老师和家长一起讨论,从书中找到乐趣。高年级学生除故事外还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可以说进入了文学期。这时要逐步提高要求,教师和家长要有意识地抽查学生所读的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着从“扶——半扶半放——放”的原则。女生一般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而男孩则对史记、体育、科学等方面感兴趣。

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所以教师不光要熟知图书内容,更要加深对书的感受,这样在推荐书时才会游刃有余。当然教师绝不能忽视推荐方式的机动性,据其要求和内容而言: